CN111447839A - 利用压力调节方式的豆浆以及豆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压力调节方式的豆浆以及豆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47839A
CN111447839A CN201880079674.1A CN201880079674A CN111447839A CN 111447839 A CN111447839 A CN 111447839A CN 201880079674 A CN201880079674 A CN 201880079674A CN 111447839 A CN111447839 A CN 1114478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ybean milk
pressure
pot
bubbles
produ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96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炳燮
李润镐
李基永
金泽贤
尹惠贞
张恩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jin Gns
Original Assignee
Taijin G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jin Gns filed Critical Taijin Gns
Publication of CN111447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478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1/00Pulses, i.e. fruits of leguminous plants, for production of food; Products from legum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1/60Drinks from legumes, e.g. lupine drinks
    • A23L11/65Soy drin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CDAIRY PRODUCTS, e.g. MILK, BUTTER OR CHEESE; MILK OR CHEESE SUBSTITUTES; MAKING THEREOF
    • A23C11/00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 A23C11/02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milk component as source of fats or proteins
    • A23C11/10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milk component as source of fats or proteins containing or not lactose but no other milk components as source of fats, carbohydrates or proteins
    • A23C11/103Milk substitutes, e.g. coffee whiten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milk component as source of fats or proteins containing or not lactose but no other milk components as source of fats, carbohydrates or proteins containing only proteins from pulses, oilseeds or nuts, e.g. nut milk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1/00Pulses, i.e. fruits of leguminous plants, for production of food; Products from legum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1/05Mashed or comminuted pulses or legumes; Products made therefrom
    • A23L11/07Soya beans, e.g. oil-extracted soya bean flak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1/00Pulses, i.e. fruits of leguminous plants, for production of food; Products from legum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1/30Removing undesirable substances, e.g. bitter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1/00Pulses, i.e. fruits of leguminous plants, for production of food; Products from legum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1/40Pulse curds
    • A23L11/45Soy bean curds, e.g. tofu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00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 A23L3/015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treatment with pressure variation, shock, acceleration or shear stress or cavitation
    • A23L3/0155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e.g. pasteurising, sterili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ds or foodstuffs by treatment with pressure variation, shock, acceleration or shear stress or cavitation using sub-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s, or pressure variations transmitted by a liquid or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10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5/00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Food or foodstuffs obtained thereby; Materials therefor
    • A23L5/10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 A23L5/17General methods of cooking foods, e.g. by roasting or frying in a gaseous atmosphere with forced air or gas circulation, in vacuum or under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300/00Processes
    • A23V2300/24Heat, thermal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300/00Processes
    • A23V2300/26Homogenis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将磨碎豆浆以不投入消泡剂的状态,在适当的温度下,将装置内的压力重复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并对所产生的气泡进行破泡而使得豆浆的煮沸更加均质,并使得与凝固剂的反应速度发生延迟的豆浆的制造方法,利用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豆浆制造豆腐的方法以及利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制造出的均质、异味少且风味丰富的豆浆以及豆腐。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通过将磨碎豆浆以不投入消泡剂的状态,在适当的温度下,将装置内的压力重复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并对所产生的气泡进行破泡而使得豆浆的煮沸更加均质,并使得与凝固剂的反应速度发生延迟的豆浆的制造方法,利用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豆浆制造豆腐的方法以及利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制造出的均质且风味丰富的豆浆以及豆腐。

Description

利用压力调节方式的豆浆以及豆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利用压力调节方式在不投入消泡剂的情况下,制造出豆浆并利用上述豆浆制造出豆腐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在将磨碎或磨碎后过滤的豆浆或豆粥以不投入消泡剂的状态,加热到适当温度的同时适当地调节压力而制造出没有异味的豆浆,并通过投入凝固剂而制造出与传统豆腐不同的优良风味和味道的豆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造豆浆时,去除在磨碎豆浆的煮沸过程中因为大豆的皂苷成分而产生的气泡显得尤为重要。豆浆的煮沸是通过使大豆蛋白发生热变性而转换成可凝固状态的必要工程。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不仅会导致豆浆溢出的问题,还会因为阻碍豆浆内部的热传递而使得豆浆半生不熟并因此导致豆浆品质的下降。而在利用上述豆浆的凝固过程中,会因为发生未反应现象而最终导致豆腐的物性以及品质的下降。此外,残留在煮沸的豆粥内的气泡会在过滤工程中诱发豆渣与豆浆无法分离的问题,同时还会在凝固过程中阻碍凝固的均质化。而且在制造豆腐之后气泡会残留在豆腐内并产生浮力,这可能会在移送过程中导致豆腐的破损或因为热汤灭菌效果不良而导致变质的问题。
目前,大量制造豆浆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即,通过将消泡剂混合到豆浆中而对在豆浆的煮沸工程中生成的气泡进行调节的消泡剂方式,以及,为了最大限度地阻止在对豆浆进行加热时产生气泡,而通过配备用于防止空气被吸入到豆浆制造管路内部的密封设备进行抑泡或通过冷却等方式对所产生的气泡进行破泡的无消泡剂方式。
虽然在为了制造出品质优良的豆腐而使用消泡剂时需要遵守严格相关法规标准而确保其安全,但是因为一些错误的宣传或信息传播,食品消费者们实际上还是更偏爱于使用无消泡剂方式的豆浆制造出的豆腐。因此,很多豆腐制造商也偏爱于利用如上所述的机械装置或设备制造无消泡剂豆浆的方式。
作为与如上所述的无消泡剂豆浆制造相关的技术,包括如大韩民国专利申请编号第10-2005-0036613号(发明的名称:利用减压·凝缩·脱气·浓缩技术的无消泡剂豆腐制造装置以及豆腐制造方法)、大韩民国专利申请编号第10-2005-0036614号(发明的名称:豆腐原料液的脱气装置以及可适用于上述脱气装置的气液分离器)以及大韩民国专利申请编号第10-2009-0019554号(发明的名称:利用真空操作以及气液分立技术的无消泡剂豆腐制造工程)等。但是,如上所述的先行技术的重点只是在于单纯地对所产生的气泡进行抑制或还原的方式,为了对气泡的产生进行调节而需要在装置设备上投入巨大的费用投资。
在现有的无消泡剂豆浆制造设备中,密封方式的目的在于防止煮沸溢出,因此无法充分去除豆浆内的气泡,从而最终因为受到在工程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的影响而导致一部分半生不熟的现象。此外,在对所产生的气泡进行分离并在单独的容器中进行液化之后重新投入到煮沸豆浆中的方式中,因为所产生的气泡是在充分加热熟化之前进行分离,因此在对气泡进行液化之后重新投入时会导致豆浆不均匀化的问题。而且,在现有的无消泡剂方式中,当以较低的温度煮沸豆浆时会因为设备内的气泡而导致豆浆半生不熟且热变性不充分的未反应现象,因此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问题而以100℃以上的高温进行加热。
所以,需要一种与现有的豆浆制造方法不同的能够以无消泡剂方式稳定地制造出全熟豆浆的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将磨碎豆浆或豆粥以不投入消泡剂的状态,在适当的温度下,将装置内的压力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并对所产生的气泡进行破泡,而制造出均质豆浆的方法以及利用上述所生成的异味较少的豆浆制造出的豆浆风味丰富的豆腐。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将磨碎豆浆或豆粥以不投入消泡剂的状态,在适当的温度下,将装置内的压力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并对所产生的气泡进行破泡而制造出均质豆浆的方法以及利用上述豆浆制造出的风味浓厚的豆腐。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1,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包括: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对上述锅内压力进行减压以及加热的步骤;以及,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的步骤;
其中,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大气压状态,而在气泡被去除时以减压状态进行加热。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豆腐制造方法,包括: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发明提供一种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对上述锅内压力进行减压以及加热的步骤;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其中,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大气压状态,而在气泡被去除时以减压状态进行加热,从而制造出豆浆的步骤;
4)通过对豆浆进行过滤而对豆渣进行分离或去除的步骤;以及,
5)向经过过滤的豆浆投入凝固剂或在对经过过滤的豆浆进行冷却之后投入凝固剂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均质、异味较少且大豆风味丰富的豆浆。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异味较少且大豆风味丰富的豆腐。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2,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包括: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将上述锅内压力为大气压的状态下对锅进行加热的步骤;以及,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的步骤;
其中,
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大气压状态下的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加压状态并借此去除所产生的气泡,而在气泡被去除时调节至大气压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腐制造方法,包括: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发明提供一种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将上述锅内压力为大气压的状态下对锅进行加热的步骤;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其中,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大气压状态下的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加压状态并借此去除所产生的气泡,而在气泡被去除时调节至大气压状态,从而制造出豆浆的步骤;
4)通过对豆浆进行过滤而对豆渣进行分离或去除的步骤;以及,
5)向所获得的豆浆投入凝固剂或在对所获得的豆浆进行冷却之后投入凝固剂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均质且大豆的固有风味丰富的豆浆。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大豆的固有风味丰富的豆腐。
发明的效果
在按照本发明制造豆浆时,能够在不添加消泡剂的情况下制造出均质的豆浆。尤其是,与现有的无消泡剂工程中需要价格高昂的复杂机械设备的情况相比,只需要利用简单的装置就能够制造出风味优秀的无消泡剂豆浆。
本发明能够在豆浆煮沸过程中通过压力调节对所产生的气泡进行破泡并借此使豆浆在整体上均匀熟化。尤其是,能够根据煮沸压力条件在比现有的豆浆生产装置更低的温度下使大豆蛋白发生热变性。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豆浆制造工程的概要图;
图2是适用本发明的豆浆制造工程的概要图;
图3是适用本发明的豆腐制造工程的概要图;
图4是适用本发明的豆浆制造用压力调节装置的概要图;
图5是适用本发明的豆浆制造用压力调节装置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包括: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对上述锅内压力进行减压以及加热的步骤;以及,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加压以及大气压状态的步骤;
其中,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大气压状态,而在气泡被去除时以减压状态进行加热。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
上述步骤1)中的磨碎豆浆能够通过在将大豆浸泡在水中使其膨胀之后进行磨碎的方式制造。此外,磨碎后过滤豆浆能够通过对磨碎豆浆进行过滤的方式制造。
将上述大豆浸泡在水中使其膨胀的时间需要根据气温进行不同的调节,在夏季浸泡约5至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约10至18小时为宜。
在上述磨碎过程中,将大豆以及水以1:5.5至6.5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为宜。在上述重量比例不足1:5.5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生产收率方面的问题,而在重量比例超过1:6.5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豆浆的浓度过低而导致难以有效凝固的问题。
上述磨碎能够使用石磨、机械式粉碎机或电子式粉碎机,尤其使用研磨机执行为宜。
在将上述磨碎豆浆移送到煮沸锅时使用泵为宜,而泵的类型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在为了制造出上述磨碎后过滤豆浆而进行过滤时,能够利用如滤纸等一般的方法执行,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上述步骤2)中的减压能够利用减压装置执行,较佳地减压至-0.06MPa至-0.005Mpa为宜,更较佳地减压至-0.05至-0.01MPa为宜。其中,当减压过度时,会因为豆浆的煮沸温度下降而导致豆浆不会发生热变性的问题,因此遵守上述条件非常重要。另一个理由在于,当降低真空下限时,为了能够在克服所产生的蒸汽量的同时维持相应的压力而需要大容量的真空泵,而且难以维持其压力(真空度)。
上述减压过程,能够在加热之前开始减压或者在加热的同时开始减压。当在减压维持状态下进行加热而开始煮沸时,会因为蒸汽的产生而导致压力的增加,此时为了能够继续维持一定的压力而能够使用真空泵。
上述步骤2)中的豆浆加热温度为85至100℃为宜,更较佳地为89至98℃为宜,而且在10秒至7分钟之内将豆浆升温至89℃以上,较佳地在30秒至4分钟之内完成升温为宜。其中,之所以将上述温度范围中的下限设定为85℃以上,是因为这是大豆发生热变性的最低温度,当温度低于上述温度时将导致豆浆煮沸时间的增加以及豆浆粘度的上升,从而不会发生凝固反应。此外,之所以将上限设定为100℃,为了能够在克服大容量的豆浆煮沸工程中所产生的蒸汽量的同时维持真空而需要大容量的真空泵,而且难以对所产生的气泡进行控制。
作为上述加热用的热源,使用蒸汽或电热线圈等为宜,但是热源的类型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上述步骤2)中的豆浆的加热时间为1至15分钟为宜,更较佳地为3至10分钟为宜。
上述步骤3)中的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重复调节至少3次以上为宜,更较佳地重复调节至少4次以上为宜,尤其是因为皂苷成分等会因为大豆的品种而各有不同,因此重复调节直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宜。
在上述重复调节的过程中,当豆浆开始煮沸时将产生气泡并填充到锅内部,此时如果不执行大气压调节,则豆浆气泡将为了减压而排出到安装在锅上端的减压管路一侧,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情况,当达到锅高度的约50~75%时将锅内的压力调节至大气压为宜。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豆腐制造方法,包括: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发明提供一种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对上述锅内压力进行减压以及对锅进行加热的步骤;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其中,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大气压状态而去除气泡,而在气泡被去除时调节至减压状态,从而制造出豆浆的步骤;
4)通过对豆浆进行过滤而对豆渣进行分离或去除的步骤;以及,
5)向经过过滤的豆浆投入凝固剂或在对经过过滤的豆浆进行冷却之后投入凝固剂的步骤。
具体来讲,在上述制造方法中,
上述步骤1)的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制造过程与上述豆浆制造方法中的介绍相同。
上述步骤2)中的减压能够利用减压装置执行,较佳地减压至-0.06MPa至-0.005Mpa为宜,更较佳地减压至-0.05至-0.01MPa为宜。
上述步骤2)中的豆浆加热温度为85至100℃为宜,更较佳地为89至98℃为宜,而且在10秒至7分钟之内将豆浆液温升温至89℃以上,较佳地在30秒至4分钟之内完成升温为宜。
其中,作为加热用的热源,使用蒸汽或电热线圈等为宜,但是热源的类型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上述步骤2)中的豆浆的加热时间为1至15分钟为宜,更较佳地为3至10分钟为宜。
上述步骤3)中的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重复调节至少4次以上为宜,尤其是因为皂苷成分等会因为大豆的品种而各有不同,因此重复调节直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宜。
在上述步骤1)以及上述步骤4)中进行过滤时,能够利用如滤纸等一般的方法执行,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在上述步骤5)中需要投入凝固剂,而作为豆腐制造用凝固剂的量,向每1L豆浆添加0.2至1.5重量%为宜。
上述凝固剂是在豆浆为80℃以上或冷却的豆浆为15℃以下时投入为宜。
在上述步骤5)之后,能够追加执行挤压、成形或包装中的某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工程。
例如,能够为了豆腐的口感、物性以及包装等进行挤压,能够为了豆腐的商品性或包装而进行成形,能够注入和填充到包装容器或保管容器,也能够根据需要对上述过程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省略。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均质、异味较少且大豆风味丰富的豆浆。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异味较少且大豆风味丰富的豆腐。
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在豆浆煮沸过程中进行压力调节而对所生成的气泡进行破泡并借此使其整体上均匀熟化,而且与现有的豆浆生产装置相比能够在更低的温度下使大豆蛋白发生热变性,从而制造出几乎没有异味且风味丰富的豆腐。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用压力调节加热装置。
上述压力调节加热装置能够采用如图4所示的构成。
上述压力调节加热装置,能够包括:豆浆投入容器;豆浆投入及排出口,位于上述容器的下部;蒸汽加热部,连接到上述容器的下部;真空泵,位于上述容器的上部;以及,大气压调节阀,连接到上述容器的最上部。
上述减压装置能够重复执行通过在豆浆开始煮沸之后达到容器上端的真空泵连接管路的下端部之前解除真空而抑制煮沸现象以及在豆浆停止泵吸之后重新减压并煮沸豆浆的过程。
接下来,将结合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其中,下述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例示,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以及比较例。
<实施例1~2,比较例1~2>利用不同过滤方式的豆浆制造
具体来讲,<实施例1>中的豆浆制造是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执行。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浆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通过对磨碎的豆粥中的豆渣进行分离而获得豆浆。将上述所获得的豆浆投入到可进行减压以及大气压调节的煮沸锅中并在维持-0.02MPa的同时将豆浆加热至92℃。通过在锅的壁面设置观测窗口而在产生气泡时对其高度进行了观察。当在豆浆内产生气泡且气泡的高度达到锅内部的约2/3时,通过对锅上端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使得锅内部的压力与大气压达到平衡并借此去除气泡。在气泡被去除之后关闭压力调节阀,并重新将锅内部的压力调节至-0.002MPa。接下来,当再次产生气泡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调节至0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重复执行上述过程5次之后再进行10秒钟的加热,并在确认不再产生气泡之后去除压力差异而获得热豆浆。
具体来讲,<实施例2>中的豆浆制造是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执行。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浆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投入到可进行减压以及大气压调节的煮沸锅中并在维持-0.02MPa的同时将豆粥加热至92℃。通过在锅的壁面设置观测窗口而在产生气泡时对其高度进行了观察。当在豆粥内产生气泡且气泡的高度达到锅内部的约2/3时,通过对锅上端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使得锅内部的压力与大气压达到平衡并借此去除气泡。在气泡被去除之后关闭压力调节阀,并重新将锅内部的压力调节至-0.002MPa。接下来,当再次产生气泡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调节至0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重复执行上述过程5次之后再进行10秒钟的加热,并在确认不再产生气泡之后去除压力差异而获得热豆粥,然后通过过滤而获得豆浆。
具体来讲,<比较例1>中的豆浆制造是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执行。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浆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与消泡剂一起投入到煮沸锅内并将豆粥在92℃下进行3分钟的加热。在获得热豆粥之后通过过滤而获得豆浆。
具体来讲,<比较例2>中的豆浆制造是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执行。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浆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与消泡剂一起投入到煮沸锅内并将豆粥在100℃下进行3分钟的加热。在获得热豆粥之后通过过滤而获得豆浆。
对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2>以及<比较例1>至<比较例2>进行了感官检查。在对豆浆以及豆腐进行感官检查时,为了便利而按照如下述[表1]所示的方式进行了评分。豆浆的感官检查项目中的“异味”是指豆浆的气味(豆腥味),“味道”是指豆浆的豆味(甜润的味道),而豆腐的感官检查项目中的“结着力”是指利用肉眼对通过向豆浆混合凝固剂而发生凝固之后破碎时豆腐凝块的破碎程度进行确认而判断所制造出的豆浆的均质状态的检查方法,“口感”以及“风味”是指对豆腐在口内的质感和香气以及味道进行主观判断的检查方法。
[表1]
感官检查评分标准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101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111
[表2]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112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确认,维持减压状态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2>与比较例相比能够有效去除异味(豆浆的豆腥味),而且虽然同样是在低温条件下煮沸豆浆,但是实施例并没有与<比较例1>类似的半生不熟的味道。此外还可以确认,与通过一般的消泡剂方式生产的豆浆即<比较例2>相比,其味道上也没有出现较大的差异。
<实施例3~5,比较例3~4>利用不同压力的豆腐制造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腐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投入到可进行减压以及大气压调节的煮沸锅中并在分别维持-0.04MPa(实施例3)、-0.06MPs(实施例4)以及0.08MPa(实施例5)的同时将豆粥加热至92℃,从而分别生产出豆浆。通过在锅的壁面设置观测窗口而在产生气泡时对其高度进行了观察。当在豆粥内产生气泡且气泡的高度达到锅内部的约2/3时,通过对锅上端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使得锅内部的压力与大气压达到平衡并借此去除气泡。在气泡被去除之后关闭压力调节阀,并重新将锅内部的压力分别调节至初始压力即-0.04MPa(实施例3)、-0.06MPs(实施例4)以及0.08MPa(实施例5)。接下来,当再次产生气泡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调节至0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重复执行上述过程5次之后再进行10秒钟的加热,并在确认不再产生气泡之后去除压力差异而获得热豆粥,然后通过过滤而获得豆浆。为了使所获得的豆浆与凝固剂(乳化型凝固剂)均匀混合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搅拌,接下来在凝固成豆腐状态之后利用工具进行破碎。在将破碎的豆腐注入到成形箱之后进行挤压,然后将经过挤压的豆腐从成形箱中取出并裁切成一定的大小。
具体来讲,<比较例3>中的豆腐制造是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执行。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腐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与消泡剂一起投入到煮沸锅内并将豆粥在92℃下进行3分钟的加热。在获得热豆粥之后通过过滤而获得豆浆。为了使所获得的豆浆与凝固剂(乳化型凝固剂)均匀混合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搅拌,接下来在凝固成豆腐状态之后利用工具进行破碎。在将破碎的豆腐注入到成形箱之后进行挤压,然后将经过挤压的豆腐从成形箱中取出并裁切成一定的大小。
具体来讲,<比较例4>中的豆腐制造是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执行。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腐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与消泡剂一起投入到煮沸锅内并将豆粥在100℃下进行3分钟的加热。在获得热豆粥之后通过过滤而获得豆浆。为了使所获得的豆浆与凝固剂(乳化型凝固剂)均匀混合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搅拌,接下来在凝固成豆腐状态之后利用工具进行破碎。在将破碎的豆腐注入到成形箱之后进行挤压,然后将经过挤压的豆腐从成形箱中取出并裁切成一定的大小。
[表3]
利用不同压力制造的豆腐的感官检查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131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确认,为了维持减压锅的较低压力而需要配备与所产生的蒸汽量对应的强力的真空泵,而<实施例5>因为无法满足上述条件而造成了蒸汽压过高,从而没有能够维持相应的压力。此外,通过凝固所需时间以及感官检查可以确认,因为在<实施例4>中豆浆的煮沸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与<实施例2、3>或<比较例4>相比无法充分去除气泡且豆浆半生不熟,因此难以制造出品质相对较好的豆腐。此外,还可以确认,在如<比较例3>的豆浆煮沸温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即使是投入消泡剂也会因为豆浆半生不熟而导致投入凝固剂之后的凝固反应发生延迟。而且,还可以确认,<实施例2、3>与利用现有的消泡剂方法生产的<比较例4>相比其风味得到了提升。
<实施例6~8>利用不同气泡去除次数的豆腐制造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腐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投入到可进行减压以及大气压调节的煮沸锅中并在维持-0.02MPa的同时将豆粥加热至92℃,从而生产出豆浆。通过在锅的壁面设置观测窗口而在产生气泡时对其高度进行了观察。当在豆粥内产生气泡且气泡的高度达到锅内部的约2/3时,通过对锅上端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使得锅内部的压力与大气压达到平衡并借此去除气泡。在气泡被去除之后关闭压力调节阀,并重新将锅内部的压力分别调节至初始压力即-0.002MPa。接下来,当再次产生气泡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调节至0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分别重复上述过程1次(实施例6)、3次(实施例7)以及7次(实施例8)之后再进行10秒钟的加热并去除压力差异,接下来通过对热豆粥进行过滤而获得豆浆。尤其是在<实施例8>中,在执行5次压力调节之后豆浆内不再产生气泡,因此以任意间隔对压力进行了调节。为了使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获得的豆浆与凝固剂(乳化型凝固剂)均匀混合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搅拌,接下来在凝固成豆腐状态之后利用工具进行破碎。在将破碎的豆腐注入到成形箱之后进行挤压,然后将经过挤压的豆腐从成形箱中取出并裁切成一定的大小。
[表4]
利用不同压力调节次数制造豆腐的试验以及感官检查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141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151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确认,在<实施例6>以及<实施例7>中因为总加热时间过短而导致豆浆蛋白没有能够充分发生热变性,而且在压力调节至后还会再次产生气泡。而在<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8>中可以确认,虽然可能会根据装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是只要重复地将豆浆充分煮沸一定时间以上并去除气泡,就不会再次产生气泡。
<实施例9~11>利用不同豆浆加热温度的豆腐制造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腐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投入到可进行减压以及大气压调节的煮沸锅中并在维持-0.02MPa的同时分别将豆粥加热至89℃(实施例9)、95℃(实施例10)以及98℃(实施例11),从而生产出豆浆。通过在锅的壁面设置观测窗口而在产生气泡时对其高度进行了观察。当在豆粥内产生气泡且气泡的高度达到锅内部的约2/3时,通过对锅上端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使得锅内部的压力与大气压达到平衡并借此去除气泡。在气泡被去除之后关闭压力调节阀,并重新将锅内部的压力分别调节至初始压力即-0.002MPa。接下来,当再次产生气泡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调节至0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重复上述过程5次之后再进行10秒钟的加热并去除压力差异,接下来通过对热豆粥进行过滤而获得豆浆。为了使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获得的豆浆与凝固剂(乳化型凝固剂)均匀混合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搅拌,接下来在凝固成豆腐状态之后利用工具进行破碎。在将破碎的豆腐注入到成形箱之后进行挤压,然后将经过挤压的豆腐从成形箱中取出并裁切成一定的大小。
[表5]
利用不同豆浆加热温度制造豆腐的试验以及感官检查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152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161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判定,当豆浆的煮沸温度低于89℃时,所生产出的豆腐的口感以及风味等可能会大幅下降。此外,还可以判定,虽然在煮沸温度高于98℃时在豆腐的感官检查上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差异,但是因为在大量生产工程中产生的蒸汽压力会大幅提高,因此将难以稳定地维持压力。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包括: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将上述锅内压力为大气压的状态下对锅进行加热的步骤;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的步骤;
其中,
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大气压状态下的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加压状态并借此去除所产生的气泡,而在气泡被去除时调节至大气压状态。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
上述步骤1)中的磨碎豆浆能够通过在将大豆浸泡在水中使其膨胀之后进行磨碎的方式制造。此外,磨碎后过滤豆浆能够通过对磨碎豆浆进行过滤的方式制造。
将上述大豆浸泡在水中使其膨胀的时间需要根据气温进行不同的调节,在夏季浸泡约5至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约10至18小时为宜。
在上述磨碎过程中,将大豆以及水以1:5.5至6.5的重量比例进行混合为宜。在上述重量比例不足1:5.5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生产收率方面的问题,而在重量比例超过1:6.5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为豆浆的浓度过低而导致难以有效凝固的问题。
上述磨碎能够使用石磨、机械式粉碎机或电子式粉碎机,尤其使用研磨机执行为宜。
在将上述磨碎豆浆移送到煮沸锅时使用泵为宜,而泵的类型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在为了制造出上述磨碎后过滤豆浆而进行过滤时,能够利用如滤纸等一般的方法执行,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上述步骤2)中的加压能够利用空气压缩机等装置执行,较佳地加压至0.105MPa至0.3Mpa为宜,更较佳地加压至0.11至0.2MPa为宜。这是因为,在降低下限时会因为没有与所产生的蒸汽压之间的差异而导致无法达成气泡去除效果的问题,而当压力过高时可能会导致煮沸锅内的豆浆喷出到外部的危险。
在执行上述加压时,首先在大气压状态下进行煮沸并在产生气泡时关上阀门进行密封,然后通过利用如空气压缩机等注入比锅内压力更高的压力而去除气泡,接下来在气泡被去除之后停止加压并打开阀门,从而将锅内压力重新调节至大气压。
上述步骤2)中的豆浆加热温度为85至110℃为宜,更较佳地为89至105℃为宜,而且在10秒至7分钟之内将豆浆升温至89℃以上,较佳地在30秒至4分钟之内完成升温为宜。之所以将上述温度范围中的下限设定为85℃以上,是因为这是大豆发生热变性的最低温度,当温度低于上述温度时将导致豆浆煮沸时间的增加以及豆浆粘度的上升,从而不会发生凝固反应。此外,之所以将上限设定为110℃,是因为在豆浆的煮沸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因为豆浆发生第2次热变性而导致无法有效凝固的问题。此外,当为了去除气泡而注入的压力过高时,可能会在去除气泡之后为了将煮沸锅内部压力重新调节至大气压而去除压力的过程中导致如豆浆一起喷出等安全方面的危险。
其中,作为加热用的热源,使用蒸汽或电热线圈等为宜,但是热源的类型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上述步骤2)中的豆浆的加热时间为1至15分钟为宜,更较佳地为3至10分钟为宜。
上述步骤3)中的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重复调节至少6次以上为宜,尤其是因为皂苷成分等会因为大豆的品种而各有不同,因此重复调节直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宜。此时的重复次数与减压状态不同的原因在于,因为豆浆的温度较高,因此将急剧且大量地产生皂苷。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腐制造方法,包括: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将上述锅内压力为大气压的状态下对锅进行加热的步骤;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其中,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大气压状态下的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加压状态并借此去除所产生的气泡,而在气泡被去除时调节至大气压状态,从而制造出豆浆的步骤;
4)通过对豆浆进行过滤而对豆渣进行分离或去除的步骤;以及,
5)向所获得的豆浆投入凝固剂或在对所获得的豆浆进行冷却之后投入凝固剂的步骤。
具体来讲,在上述制造方法中,
上述步骤1)的磨碎豆浆以及磨碎后过滤豆浆的制造过程与上述豆浆制造方法中的介绍相同。
上述步骤2)中的加压能够利用空气压缩机等装置执行,较佳地加压至0.05MPa至0.3Mpa为宜,更较佳地加压至0.1至0.2MPa为宜。
上述步骤2)中的豆浆加热温度为85至110℃为宜,更较佳地为89至105℃为宜,而且在10秒至7分钟之内将豆浆升温至89℃以上,较佳地在30秒至4分钟之内完成升温为宜。
其中,作为加热用的热源,使用蒸汽或电热线圈等为宜,但是热源的类型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上述步骤2)中的豆浆的加热时间为1至15分钟为宜,更较佳地为3至10分钟为宜。
上述步骤3)中的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重复调节至少6次以上为宜,尤其是因为皂苷成分等会因为大豆的品种而各有不同,因此重复调节直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宜。
在上述步骤1)以及上述步骤4)中进行过滤时,能够利用如滤纸等一般的方法执行,并不受到特殊的限定。
在上述步骤5)中需要投入凝固剂,而作为豆腐制造用凝固剂的量,向每1L豆浆添加0.2至1.5重量%为宜。
上述凝固剂是在豆浆为80℃以上或冷却的豆浆为15℃以下时投入为宜。
在上述步骤5)之后,能够追加执行挤压、成形或包装中的某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工程。
例如,能够为了豆腐的口感、物性以及包装等进行挤压,能够为了豆腐的商品性或包装而进行成形,能够注入和填充到包装容器或保管容器,也能够根据需要对上述过程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省略。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均质且大豆的固有风味丰富的豆浆。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大豆的固有风味丰富的豆腐。
本发明能够在豆浆煮沸过程中通过压力调节对所产生的气泡进行破泡并借此使豆浆在整体上均匀熟化,从而制造出风味丰富的豆腐。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豆浆制造用压力调节加热装置。
上述压力调节加热装置能够采用如图5所示的构成。
上述压力调节加热装置,能够包括:豆浆投入容器;豆浆投入及排出口,位于上述容器的下部;蒸汽加热部,连接到上述容器的下部;空气压缩机,位于上述容器的上部;以及,大气压调节阀,连接到上述容器的最上部。
上述压力调节加热装置能够重复执行当在大气压下豆浆开始煮沸时利用容器上端阀门注入加压用空气压缩机的空气压力并借此抑制煮沸现象,并在豆浆停止泵吸之后重新在大气压下煮沸豆浆的过程。
接下来,将结合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其中,下述实施例以及比较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例示,本发明的内容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以及比较例。
<实施例12~13>利用不同过滤方式的豆浆制造
具体来讲,<实施例12>中的豆浆制造是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执行。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浆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通过对磨碎的豆粥中的豆渣进行分离而获得豆浆。将上述所获得的豆浆投入到可进行大气压以及加压调节的煮沸锅中并在大气压下将豆浆加热至98℃。通过在锅的壁面设置观测窗口而在产生气泡时对其高度进行了观察。当在豆浆内产生气泡且气泡的高度达到锅内部的约2/3时,通过对锅上端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将锅内部加压至0.15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气泡被去除之后打开压力调节阀,并重新将锅内部的压力调节至大气压状态。接下来,当再次产生气泡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调节至0.15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重复执行上述过程6次之后再进行10秒钟的加热,并在确认不再产生气泡之后去除压力而获得热豆浆。
具体来讲,<实施例13>中的豆浆制造是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执行。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浆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投入到可进行大气压以及加压调节的煮沸锅中并在大气压下将豆浆加热至98℃。通过在锅的壁面设置观测窗口而在产生气泡时对其高度进行了观察。当在豆浆内产生气泡且气泡的高度达到锅内部的约2/3时,通过对锅上端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将锅内部加压至0.15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气泡被去除之后打开压力调节阀,并重新将锅内部的压力调节至大气压状态。接下来,当再次产生气泡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调节至0.15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重复执行上述过程6次之后再进行10秒钟的加热,并在确认不再产生气泡之后去除压力差异而获得热豆粥,然后通过过滤而获得豆浆。
对上述<实施例12>至<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2>进行了感官检查。在对豆浆以及豆腐进行感官检查时,为了便利而按照如下述[表6]所示的方式进行了评分。
[表6]
对不同过滤方式的感官检查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211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确认,在利用加压方式的<实施例12>至<实施例13>中虽然在没有消泡剂的情况下进行煮沸,但是与通过一般消泡剂方式生产出的豆浆即<比较例2>相比其味道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
<实施例14~17>利用不同压力的豆腐制造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腐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投入到可进行大气压以及加压调节的煮沸锅中并将豆粥加热至92℃,从而分别生产出豆浆。通过在锅的壁面设置观测窗口而在产生气泡时对其高度进行了观察。当在豆粥内产生气泡且气泡的高度达到锅内部的约2/3时,通过对锅上端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将锅内部分别加压至0.1MPa(实施例14)、0.15MPa(实施例15)、0.25MPa(实施例16)以及0.3MPa(实施例17)并借此去除气泡。在气泡被去除之后打开压力调节阀,并重新将锅内部的压力调节至大气压状态。接下来,当再次产生气泡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分别调节至0.1MPa、0.15Mpa、0.25Mpa以及0.3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重复执行上述过程6次之后再进行10秒钟的加热,并在确认不再产生气泡之后去除压力差异而获得热豆粥,然后通过过滤而获得豆浆。为了使所获得的豆浆与凝固剂(乳化型凝固剂)均匀混合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搅拌,接下来在凝固成豆腐状态之后利用工具进行破碎。在将破碎的豆腐注入到成形箱之后进行挤压,然后将经过挤压的豆腐从成形箱中取出并裁切成一定的大小。
[表7]
利用不同压力制造的豆腐的感官检查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221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确认,<实施例14>至<实施例16>与使用消泡剂的<比较例4>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如<实施例17>的加压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去除所产生的气泡,但是在去除压力的瞬间会发生内部的豆浆喷出的现象。为了对其进行控制,还需要配备如减压设备等,因此没有进一步进行试验。但是可以判定在配备如减压设备等的情况下,能够充分适用无消泡剂方式。
<实施例18~20>利用不同气泡去除次数的豆腐制造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浆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投入到可进行大气压以及加压调节的煮沸锅中并在大气压下将豆浆加热至98℃。通过在锅的壁面设置观测窗口而在产生气泡时对其高度进行了观察。当在豆浆内产生气泡且气泡的高度达到锅内部的约2/3时,通过对锅上端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将锅内部加压至0.15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气泡被去除之后打开压力调节阀,并重新将锅内部的压力调节至大气压状态。接下来,当再次产生气泡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调节至0.15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分别重复上述过程3次(实施例18)、4次(实施例19)以及5次(实施例20)之后再进行10秒钟的加热并去除压力差异,接下来通过对热豆粥进行过滤而获得豆浆。为了使所获得的豆浆与凝固剂(乳化型凝固剂)均匀混合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搅拌,接下来在凝固成豆腐状态之后利用工具进行破碎。在将破碎的豆腐注入到成形箱之后进行挤压,然后将经过挤压的豆腐从成形箱中取出并裁切成一定的大小。
[表8]
利用不同压力调节次数制造豆腐的试验以及感官检查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231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确认,在<实施例18>至<实施例20>中因为总加热时间过短而导致豆浆蛋白没有能够充分发生热变性,而且在压力调节至后还会再次产生气泡。此外,还可以确认,虽然可能会根据装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是只要重复地将豆浆充分煮沸一定时间以上并去除气泡,就不会再次产生气泡。
<实施例21~24>利用不同豆浆加热温度的豆腐制造
首先,为了制造出豆浆而利用筛子等对大豆中的异物进行去除之后再进行充分洗涤,然后在夏季浸泡到水中约5~8小时而在冬季浸泡到水中约10~18小时。接下来,利用研磨机在向经过浸泡膨胀的大豆加水的同时进行磨碎。此时,加水量约为原料大豆6Kg的6倍即36Kg。将磨碎的豆粥投入到可进行大气压以及加压调节的煮沸锅中并在大气压下分别将豆粥加热至90℃(实施例21)、94℃(实施例22)、102℃(实施例23)以及106℃(实施例24)。通过在锅的壁面设置观测窗口而在产生气泡时对其高度进行了观察。当在豆浆内产生气泡且气泡的高度达到锅内部的约2/3时,通过对锅上端的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将锅内部加压至0.15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气泡被去除之后打开压力调节阀,并重新将锅内部的压力调节至大气压状态。接下来,当再次产生气泡时通过对压力调节阀进行操作而调节至0.15MPa并借此去除气泡。在重复执行上述过程6次之后再进行10秒钟的加热,并在确认不再产生气泡之后去除压力差异而获得热豆粥,然后通过过滤而获得豆浆。为了使所获得的豆浆与凝固剂(乳化型凝固剂)均匀混合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搅拌,接下来在凝固成豆腐状态之后利用工具进行破碎。在将破碎的豆腐注入到成形箱之后进行挤压,然后将经过挤压的豆腐从成形箱中取出并裁切成一定的大小。
[表9]
利用不同豆浆加热温度制造豆腐的试验以及感官检查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241
Figure BDA0002532422730000251
通过上述结果可以判定,当豆浆的煮沸温度低于90℃时,所生产出的豆腐的口感以及风味等可能会大幅下降。此外,虽然在煮沸温度高于106℃时在豆腐的感官检查上无法观察到明显的差异,但是因为所产生的蒸气压大幅提升,因此温度越高,为了去除气泡而需要注入的压力也就越高。此外,还可以确认,虽然在煮沸温度为90℃的情况下执行了6次气泡去除,但是仍然有再次产生气泡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体豆腐的口感等味道下降的问题。

Claims (28)

1.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对上述锅内压力进行减压以及加热的步骤;以及,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加压以及大气压状态的步骤;
其中,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大气压状态,而在气泡被去除时以减压状态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2)中的减压条件为减压至-0.06MPa~-0.005MPa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2)中的加热条件为以85℃~100℃的温度加热1至15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3)中的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重复调节至少3次以上,直至不再产生气泡。
6.一种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对上述锅内压力进行减压以及加热的步骤;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其中,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大气压状态,而在气泡被去除时以减压状态进行加热,从而制造出豆浆的步骤;
4)通过对豆浆进行过滤而对豆渣进行分离或去除的步骤;以及,
5)向经过过滤的豆浆投入凝固剂或在对经过过滤的豆浆进行冷却之后投入凝固剂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2)中的减压条件为减压至-0.06MPa~-0.005MPa的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2)中的加热条件为以85℃~100℃的温度加热1至15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3)中的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重复调节至少3次以上,直至不再产生气泡。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5)中的凝固剂是在豆浆为80℃以上或冷却的豆浆为15℃以下时投入,且向每1L豆浆添加0.2至1.5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5)之后,追加执行挤压.成形或包装中的某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工程。
13.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某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均质且无异味的豆浆。
14.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12中的某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均质且无异味的豆腐。
15.一种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对上述锅进行加热的步骤;以及,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的步骤;
其中,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加压状态,而在气泡被去除时以大气压状态进行加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2)中的加热条件为以89℃~105℃的温度加热1至15分钟。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3)中的减压条件为减压至0.05MPa~0.3MPa的压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豆浆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3)中的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重复调节至少6次以上,直至不再产生气泡。
20.一种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利用煮沸锅对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将锅内压力变化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的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1)向煮沸锅内投入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的步骤;
2)对上述锅进行加热的步骤;以及,
3)将上述锅内压力反复地调节至大气压以及加压状态,其中,对上述锅内压力的调节,是在磨碎豆浆或磨碎后过滤豆浆内产生气泡时调节至加压状态,而在气泡被去除时以大气压状态进行加热,从而制造出豆浆的步骤;
4)通过对豆浆进行过滤而对豆渣进行分离或去除的步骤;以及,
5)向经过过滤的豆浆投入凝固剂或在对经过过滤的豆浆进行冷却之后投入凝固剂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2)中的加热条件为以85℃~100℃的温度加热1至15分钟。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3)中的减压条件为减压至0.05MPa~0.3MPa的压力。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3)中的减压以及大气压状态重复调节至少3次以上,直至不再产生气泡。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5)中的凝固剂是在豆浆为80℃以上或冷却的豆浆为15℃以下时投入,且向每1L豆浆添加0.2至1.5重量%。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豆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步骤5)之后,追加执行挤压.成形或包装中的某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工程。
27.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5至权利要求19中的某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豆浆。
28.一种利用根据权利要求20至权利要求26中的某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均质的豆腐。
CN201880079674.1A 2017-12-27 2018-12-14 利用压力调节方式的豆浆以及豆腐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14478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81364A KR102004753B1 (ko) 2017-12-27 2017-12-27 압력 조절 방식을 이용한 두유 및 두부의 제조 방법
KR10-2017-0181364 2017-12-27
PCT/KR2018/015887 WO2019132341A1 (ko) 2017-12-27 2018-12-14 압력 조절 방식을 이용한 두유 및 두부의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47839A true CN111447839A (zh) 2020-07-24

Family

ID=67067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9674.1A Pending CN111447839A (zh) 2017-12-27 2018-12-14 利用压力调节方式的豆浆以及豆腐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128545B2 (zh)
KR (1) KR102004753B1 (zh)
CN (1) CN111447839A (zh)
WO (1) WO20191323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32896A (ja) * 2021-08-27 2023-03-09 株式会社高井製作所 大豆類、穀物類又は種実類の搾汁方法、及び搾汁装置
CN116369564B (zh) * 2023-06-06 2023-09-05 山西瑞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智能消泡脱腥煮浆罐及其制浆工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2801A (ja) * 1995-03-07 1996-09-24 Yamaki Jozo Kk 手作り豆腐用豆乳の製造方法
JP2002262806A (ja) * 2001-03-12 2002-09-17 Asahi Food Processing Co Ltd 豆乳及び豆腐の製造方法
JP2002306104A (ja) * 2001-02-09 2002-10-22 Takai Seisakusho:Kk 豆乳製造装置
KR20020090655A (ko) * 2001-05-29 2002-12-05 공점구 두유제품 제조방법
JP2003245503A (ja) * 2002-02-25 2003-09-02 Takai Seisakusho:Kk 脱気装置及びその脱気装置を使用した気泡液化方法
JP2008220364A (ja) * 2007-02-14 2008-09-25 Setsuo Shinkai 消泡対応呉汁の煮沸装置
CN103908159A (zh) * 2014-03-11 2014-07-0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机快速消泡方法
JP2016136942A (ja) * 2015-01-21 2016-08-04 株式会社高井製作所 呉液の加熱方法及び呉液の加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9169A (ja) * 1982-09-29 1984-04-04 Buichi Kusaka 高品質豆腐の製造方法
JPS60149354A (ja) * 1984-01-13 1985-08-06 Kikkoman Corp 無菌豆腐の製造法
CN1159981C (zh) * 2001-02-23 2004-08-04 李益荣 有孔易煎的豆腐的制造方法
KR100789410B1 (ko) * 2007-04-06 2007-12-28 박재연 두부의 제조 방법
KR20100010858A (ko) * 2008-07-23 2010-02-02 박영은 김이 표면에 부착된 두부 및 제조방법
KR101435785B1 (ko) * 2013-04-08 2014-08-29 주식회사 풀무원 고농도 두유를 이용한 경도 및 탄력성이 증가된 두부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2801A (ja) * 1995-03-07 1996-09-24 Yamaki Jozo Kk 手作り豆腐用豆乳の製造方法
JP2002306104A (ja) * 2001-02-09 2002-10-22 Takai Seisakusho:Kk 豆乳製造装置
JP2002262806A (ja) * 2001-03-12 2002-09-17 Asahi Food Processing Co Ltd 豆乳及び豆腐の製造方法
KR20020090655A (ko) * 2001-05-29 2002-12-05 공점구 두유제품 제조방법
JP2003245503A (ja) * 2002-02-25 2003-09-02 Takai Seisakusho:Kk 脱気装置及びその脱気装置を使用した気泡液化方法
JP2008220364A (ja) * 2007-02-14 2008-09-25 Setsuo Shinkai 消泡対応呉汁の煮沸装置
CN103908159A (zh) * 2014-03-11 2014-07-09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豆浆机快速消泡方法
JP2016136942A (ja) * 2015-01-21 2016-08-04 株式会社高井製作所 呉液の加熱方法及び呉液の加熱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段世铎等: "《界面化学》", 30 June 1990, 高等教育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32341A1 (ko) 2019-07-04
JP2021505160A (ja) 2021-02-18
KR102004753B1 (ko) 2019-07-29
KR20190079273A (ko) 2019-07-05
JP7128545B2 (ja)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36755B1 (ko) 대두의 다단계 초고압 균질화를 통한 전성분 두유 및두부의 제조방법
US9756867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soymilk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oymilk
TW422683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aseptic packaged tofu product
CN103749708B (zh) 一种豆浆及其微压煮浆制备方法
CN111447839A (zh) 利用压力调节方式的豆浆以及豆腐的制造方法
KR102626541B1 (ko) 염화마그네슘과 해양심층수 원수를 응고제로 사용하는 두부 제조방법
JP3781177B2 (ja) 豆乳及び豆腐の製造方法
CN107771951A (zh) 豆浆生产工艺及豆浆
US11324242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tofu by using freeze coagulation
CN102669293B (zh) 一种速溶无腥味冷饮大豆粉的制造方法
KR101267959B1 (ko) 구아바 두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699801B1 (ko) 액상 식품의 처리 방법
KR100829460B1 (ko) 전두부 제조방법 및 제조장치
US20060240170A1 (en) Processed soybean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KR101160149B1 (ko) 대두의 초고압 미세화를 통한 전성분 두유 및 두부의 제조 방법
CN211185710U (zh) 一种生产豆浆的竖向熟化装置
KR102210749B1 (ko) 두부 제조가 가능한 두유 분말의 제조방법
TWI720779B (zh) 無加糖黑豆漿的製備方法及無加糖黑豆漿的生產設備
KR20230160347A (ko) 대두류, 곡물류 또는 종실류의 착즙 방법, 및 착즙 장치
KR102210768B1 (ko) 즉석조리가 가능한 응고되지 않은 두부의 제조방법
JPH02117354A (ja) 豆乳及びその関連製品の製法
CN112971039A (zh) 一种制备豆乳的方法、制得的豆乳及其应用
KR20220001887A (ko) 두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240008463A (ko) 두부제조공정에서 콩 마쇄 및 여과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두부 제조방법
KR20130004179A (ko) 탄성력과 응집력이 향상된 대두함유식품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