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8643B -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8643B
CN111438643B CN202010295353.4A CN202010295353A CN111438643B CN 111438643 B CN111438643 B CN 111438643B CN 202010295353 A CN202010295353 A CN 202010295353A CN 111438643 B CN111438643 B CN 111438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orking surface
cooling water
base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53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8643A (zh
Inventor
宋京新
梁安宁
龙慧玲
叶勇
王志勇
赵亮
秦凤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Champion Union Diamo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Champion Union Diamo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Champion Union Diamo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Champion Union Diamon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38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8643A/zh
Priority to US17/638,8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20305620A1/en
Priority to JP2022513257A priority patent/JP7465579B2/ja
Priority to KR1020227008093A priority patent/KR20220051194A/ko
Priority to PCT/CN2020/111368 priority patent/WO2021037055A1/zh
Priority to CA3149419A priority patent/CA3149419A1/en
Priority to EP20856834.5A priority patent/EP4023393A4/en
Priority to AU2020338783A priority patent/AU2020338783B2/en
Priority to JP2022559363A priority patent/JP7492774B2/ja
Priority to EP21779886.7A priority patent/EP412957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80405 priority patent/WO2021197027A1/zh
Priority to US17/916,066 priority patent/US20230166383A1/en
Priority to KR1020227035759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07330A/ko
Priority to ZA2022/02366A priority patent/ZA202202366B/en
Priority to CONC2022/0003783A priority patent/CO2022003783A2/es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8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8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7/00Bonded abrasive wheels, or wheels with inserted abrasive blocks, designed for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ly by their periphery, e.g. by the front face; Bush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B24D7/10Bonded abrasive wheels, or wheels with inserted abrasive blocks, designed for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ly by their periphery, e.g. by the front face; Bush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with cooling provi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7/00Bonded abrasive wheels, or wheels with inserted abrasive blocks, designed for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ly by their periphery, e.g. by the front face; Bush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B24D7/06Bonded abrasive wheels, or wheels with inserted abrasive blocks, designed for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ly by their periphery, e.g. by the front face; Bush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with inserted abrasive blocks, e.g. segmen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DTOOLS FOR GRINDING, BUFFING OR SHARPENING
    • B24D7/00Bonded abrasive wheels, or wheels with inserted abrasive blocks, designed for acting otherwise than only by their periphery, e.g. by the front face; Bushings or mountings therefor
    • B24D7/18Wheels of special 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ishing Bodies And Polishing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包括环状的基体和若干齿片;齿片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固定在基体上的一侧形成齿环,齿环远离基体的一侧为环形的工作面,并且相邻两个齿片之间隔开形成向工作面输送冷却水的通水槽;还包括分流结构;分流结构固定在齿环上并将冷却水分流成两个支路,其中第一支路通过通水槽内部向工作面外侧的区域输送冷却水,第二支路通过通水槽外部向工作面内侧的区域输送冷却水,并再将冷却水从工作面的内侧区域输送至工作面的外侧区域。该杯形砂轮在高速转动时,其利用离心力可以将基体内的冷却水分流成两个支路,进而实现冷却水将工作面全部覆盖,确保杯形砂轮加工时所需的冷却水。

Description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硬材料磨削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背景技术
现有中低转速加工技术的杯形砂轮,其金刚石工作齿环,主要采用通齿环(包括斜通齿)、内齿环(包括斜内齿)、外齿环(包括斜外齿)、无齿环的形式。在高转速加工的时候,在砂轮的内壁、外壁及工作面上将形成一层“气流屏障”,受到“气流屏障”和离心力的作用下,上述各种形式的杯形砂轮均存在冷却水不能充分作用于整个工作面的缺陷。因此,现有技术的杯形砂轮无法适应高转速加工,具体如下:
现有技术的通齿环(见图1-4)状杯形砂轮,其相邻两个齿片之间隔开形成可向工作面输送冷却水的通水槽,并且通水槽在齿环的径向上为贯通结构。当杯形砂轮高速转动的时候,由于通水槽在齿环的径向方向为贯通结构,冷却水通过内径腔进入到齿环内的大部分冷却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经通水槽向齿环的外侧甩出(如图3中箭头所示),对工作面的冷却作用非常小。而沿着齿环内壁流向工作面的冷却水由于非常少,极易被“气流屏障”将束流态的水冲散成小水珠,致使冷却效果降低,因此,工作面靠近齿环内侧的区域没有冷却水或没有足够的冷却水而获得充分的冷却。
现有技术的内齿环状杯形砂轮(见图5-7),其将齿环外侧封堵,即将通水槽靠近齿环外侧的一端封堵。当杯形砂轮高速转动的时候,冷却水通过内径腔进入到齿环内的大部分冷却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趋于聚集在通水槽内靠近齿环外侧的一端,并从工作面靠近齿环外侧的区域甩出(如图6中箭头所示),这时工作面靠近齿环外侧的区域能够获得充分的冷却。但是,工作面靠近齿环内侧的区域没有冷却水或没有足够的冷却水而未获得充分的冷却。
现有技术的无齿环状杯形砂轮(见图8),为连续式加工,不易产生崩边,但由于无通水槽,冷却能力极差。现有技术的外齿环状杯形砂轮(见图9),其齿间为排屑槽,但是冷却水无法进入。因此,现有技术的无齿环和外齿环更不可能适应高转速加工。
在高转速加工的时候,若将冷却水沿砂轮周向向磨削区施加、冷却水从外径向内径方向施加,会受到“气流屏障”和离心力的强烈作用,冷却水均难以进入到磨削区域,冷却效果极差。因此,在高转速加工时,大部分的冷却水应进入到内径腔内,由内向外,覆盖工作面,才能获得好的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包括环状的基体和若干齿片;所述齿片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固定在所述基体上的一侧形成齿环,所述齿环远离所述基体的一侧为环形的工作面,并且相邻两个所述齿片之间隔开形成向所述工作面输送冷却水的通水槽;还包括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固定在所述齿环上并将冷却水分流成两个支路,其中第一支路在所述基体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所述通水槽内部向所述工作面外侧的区域输送冷却水,第二支路在所述基体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所述通水槽外部向所述工作面内侧的区域输送冷却水,并在被加工工件的阻挡下再将冷却水从所述工作面的内侧区域输送至所述工作面的外侧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杯形砂轮在高速转动时,其利用离心力可以将进入到内径腔的冷却水分流成两个支路,并且两个支路分别向工作面外侧和内侧的区域输送冷却水,进而实现冷却水将工作面全部覆盖并充分实施冷却,为高转速高质高效磨削提供了冷却保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外环体和内环体;所述外环体固定在所述齿环的外侧,所述内环体固定在所述齿环的内侧,在所述内环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通水槽的位置处设有连通所述通水槽的通水孔,进而从所述通水孔经所述通水槽到所述工作面外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内环体的内侧壁到所述工作面内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支路。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将进入内径腔的冷却水分流成两个支路,并且两个支路分别向工作面外侧和内侧的区域输送冷却水。
进一步,所述通水孔为环状结构,其在所述内环体侧壁上设有一圈。
进一步,所述通水孔处于所述内环体侧壁上且远离所述工作面的一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冷却水从穿过基体向内径腔供给、或者当冷却水从工作端面方向向内径腔方向供给但基体上设置有汇流装置时,限制基体内的冷却水分流成两个支路,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并且使得冷却水更加均匀分布在工作面上。
进一步,所述通水孔为环状结构,其在所述内环体侧壁上设有两圈或两圈以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冷却水从工作端面方向向内径腔方向喷射方式供给而基体上没有设置有汇流装置时,可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并且使得冷却水更加均匀分布在工作面上。
进一步,所述齿片内外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圆弧块和第一圆弧块,所述第二圆弧块两侧分别设有缺口;在所述齿片固定到所述基体上后,所有所述齿片上的所述第一圆弧块拼接成所述外环体,所有所述齿片上的所述第二圆弧块拼接成所述内环体,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圆弧块拼接后,其上的所述缺口对接成连通相应的所述通水槽的所述通水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圆弧块和所述第二圆弧块与相应的所述齿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通水槽为与所述基体径向一致的直槽结构。
进一步,所述通水槽为相对所述基体径向倾斜的斜槽结构。
进一步,还包括与机床主轴连接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固定在所述基体远离所述齿环的一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与机床主轴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通水槽一侧或两侧设有多个凹槽,并且所述工作面上对应所述凹槽的位置处易快速磨耗并形成周向的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通水槽交错后在所述工作面上形成网状结构的槽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网状结构的槽体使得冷却水分布到工作面上各个位置,从而使得冷却水更容易将工作面全部覆盖并充分实施冷却。
进一步,所述凹槽布置在所述齿环的不同的直径上,且所述凹槽在所述齿环同一直径圆周上的连线呈单段圆弧或多段圆弧均布设置,所述单段圆弧长度最长为相应圆周的半圈,所述多段圆弧的累计长度最长为相应圆周的半圈。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同一直径圆周上的凹槽设置没有贯通整个圆周,即在该圆周上形成了凹凸的波浪形态,砂轮磨边时,即会产生轴向和径向微振动,起到冲击式断续磨削的效应,粉屑的阻滞呈频率性松弛,极大的增加了排屑、冷却效果。
进一步,所述外环体和所述内环体的厚度设置在3mm或1mm以下。
进一步,当所述基体的旋转线速度达到45m/s或以上时,所述通水槽靠近所述齿环外侧的一端相对所述通水槽靠近所述齿环内侧的一端朝所述基体旋转的方向倾斜角度θ,并且所述基体的旋转线速度越高,所述角度θ的值越大。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砂轮高速旋转达到一定值时,避免由于离心力的增大冷却水过多的被快速从砂轮外环端面处甩出,但内环工作面缺水冷却的缺陷。通水槽逆向布置,有阻滞冷却水径向快速泄漏的作用,并形成“涌泉”效应,有利于强化冷却水对工作面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通直齿环状杯形砂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通斜齿环状杯形砂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内齿环状杯形砂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B-B剖视图;
图8为现有技术的无齿环状杯形砂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的外齿环状杯形砂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三维图;
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1的C-C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三维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图14的D-D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三维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齿片的三维图;
图18为实施例四中通水槽为直槽结构且在通水槽一侧设有凹槽的三维图;
图19为实施例四中通水槽为斜槽结构且在通水槽一侧设有凹槽的三维图;
图20实施例四中通水槽为斜槽结构且在通水槽两侧设有凹槽的三维图;
图21为图20的E放大图;
图22为实施例四中齿环磨耗后在工作面上形成网状结构的槽体的三维图;
图23为图22的F放大图;
图24为凹槽在同一直径圆周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25为传统加工工艺中砂轮旋转方向与通水槽的倾斜方向顺向的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五中砂轮旋转方向与通水槽的倾斜方向逆向的示意图。
其中,箭头表示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或者砂轮的旋转方向。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体,2、齿片,3、通水槽,4、外环,5、内环,6、通水孔,7、第一圆弧块,8、第二圆弧块,9、缺口,10、连接盘,11、凹槽,12、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0-12所示,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包括环状的基体1、若干齿片2以及与机床主轴连接的连接盘10。所述齿片2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固定在所述基体1上的一侧形成齿环,所述齿环远离所述基体1的一侧为环状的工作面,并且相邻两个所述齿片2之间隔开形成向所述工作面输送冷却水的通水槽3。所述通水槽3为与所述基体1径向一致的直槽结构,或者所述通水槽3为相对所述基体1径向倾斜的斜槽结构。所述连接盘10固定在所述基体1远离所述齿环的一侧。
该杯形砂轮还包括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固定在所述齿环上并将冷却水分流成两个支路,其中第一支路在所述基体1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所述通水槽3内部向所述工作面外侧的区域输送冷却水,第二支路在所述基体1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所述通水槽3外部(即砂轮的内壁)向所述工作面内侧的区域输送冷却水,并在被加工工件的阻挡下再将冷却水从所述工作面的内侧区域输送至所述工作面的外侧区域。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外环体4和内环体5。所述外环体4固定在所述齿环的外侧,所述内环体5固定在所述齿环的内侧,在所述内环体5的侧壁上对应所述通水槽3的位置处设有连通所述通水槽3的通水孔6,进而从所述通水孔6经所述通水槽3到所述工作面外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内环体5的内侧壁到所述工作面内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支路。外环体4和内环体5的厚度设置在3mm以下,最优的厚度为1mm以下。所述通水孔6为环状结构,其在所述内环体5侧壁上设有一圈,并处于所述内环体5侧壁上且远离所述工作面的一端。
工作的时候,在杯形砂轮高速转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齿环内的冷却水被内环体5阻挡,防止冷却水全部进入到通水槽3内。由于在内环体5上设有通水孔6,因此齿环内部的冷却水会分流成两个支路:
第一支路的流动路径为:一部分冷却水由齿环内部经通水孔6进入到通水槽3内,冷却水进入通水槽3内后,其在外环体4的阻挡下贴着外环体4的内壁沿齿环的轴向朝工作面外侧的区域流动,进而对工作面外侧的区域进行冷却;
第二支路的流动路径为:在通水孔6限流的作用下,另一部分冷却水贴着内环体5的内壁沿齿环的轴向朝工作面内侧的区域流动,进而对工作面内侧的区域进行冷却,并且对工作面内侧的区域进行冷却后再流向工作面外侧的区域。
综上所述,两个支路水流分别对工作面外侧和内侧的区域进行冷却,最终达到对工作面全面冷却的效果,避免工作面存在有冷却水不能冷却的区域,极大的提高了加工质量。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通水孔6的结构进行改进,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一致,具体如下:
如图13-15所示,所述通水孔6为环状结构,其在所述内环体5侧壁上设有两圈或两圈以上。由于通水孔6在内环体5侧壁上设有两圈,经通水孔6形成的第一支路就会有两路:
远离工作面的一圈通水孔6形成的第一支路的流动路径为:第一部分冷却水由齿环内部经远离工作面的一圈通水孔6进入到通水槽3内,冷却水进入通水槽3内后,其在外环体4的阻挡下贴着外环体4的内壁沿齿环的轴向朝工作面靠近齿环外侧的区域流动,进而对工作面外侧的区域进行冷却;
靠近工作面的一圈通水孔6形成的第一支路的流动路径为:第二部分冷却水由齿环内部经靠近工作面的一圈通水孔6进入到通水槽3内,冷却水进入通水槽3内后,其在外环体4和第一部分冷却水的阻挡下沿齿环的轴向朝工作面中部的区域流动,进而对工作面中部的区域进行冷却
第二支路的流动路径同实施例一。最终工作面外侧的区域、工作面中部的区域以及作面内侧的区域均有相应的冷却水覆盖,使得冷却水更加均匀分布在工作面上,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另外,当冷却水从工作端面供给时,可以提高冷却水的利用率。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对外环体4和内环体5的结构进行改进,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一致,具体如下:
如图16和17所示,所述齿片2内外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弧块7和第二圆弧块8,所述第二圆弧块8两侧分别设有缺口9。在所述齿片2固定到所述基体1上后,所有所述齿片2上的所述第一圆弧块7拼接成所述外环体4,所有所述齿片2上的所述第二圆弧块8拼接成所述内环体5,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圆弧块8拼接后,其上的所述缺口9对接成连通相应的所述通水槽3的所述通水孔6。所述第一圆弧块7和所述第二圆弧块8与相应的所述齿片2一体成型。通过上述设计,在齿片2完成装配时,外环体4、内环体5和通水孔6同步形成,有利于砂轮的组装。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对通水槽3的结构进行改进,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一致,具体如下:
如图18和19所示,在所述通水槽3一侧设有多个凹槽11,如图20和21所示,或者在所述通水槽3两侧设有多个凹槽11,其中通水槽3可以为直槽结构或者斜槽结构。所述工作面上对应所述凹槽11的位置处易快速磨耗并形成周向的沟槽12,所述沟槽12与所述通水槽3交错后在所述工作面上形成网状结构的槽体。由于在通水槽3的侧壁上设有凹槽11,其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凹槽11具有储存冷却水的作用,使更多的冷却水滞留在工作面上,提高冷却效果;
第二,凹槽11的设计,使得工作面沿径向方向各点的圆周上,其含有的金刚石(工作材料)累积圆周总长度是不均等的,即工作面含有的金刚石在凹槽11处累积圆周总长度较短,因此凹槽11处先磨耗。如图23和24所示,凹槽11处因磨耗快会形成沟槽12,该沟槽12与其相邻的通水槽3交错构成网状结构的槽体,网状结构的槽体使得冷却水分布到工作面上各个位置,从而使得冷却水更容易将工作面全部覆盖并充分实施冷却,提升冷却效果。
另外,所述凹槽11布置在所述齿环的不同的直径上,且所述凹槽11在所述齿环同一直径圆周上的连线呈单段圆弧或多段圆弧均布设置,所述单段圆弧长度最长为相应圆周的半圈,所述多段圆弧的累计长度最长为相应圆周的半圈。如图24所示,虚线L1和虚线L2表示处于同一直径圆周上的凹槽11的连线,即该圆周上凹槽11的连线为两段圆弧(L1与L2)均布设置。同一直径圆周上的凹槽11设置没有贯通整个圆周,即在该圆周上形成了凹凸的波浪形态,砂轮磨边时,即会产生轴向和径向微振动,起到冲击式断续磨削的效应,粉屑的阻滞呈频率性松弛,极大的增加了排屑、冷却效果。
实施例五
该实施例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对通水槽3为斜槽结构的砂轮进行加工工艺上的改进,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一致,具体如下:
当所述基体1的旋转线速度达到45m/s或以上时,所述通水槽3靠近所述齿环外侧的一端相对所述通水槽3靠近所述齿环内侧的一端朝所述基体旋转的方向倾斜角度θ,并且所述基体1的旋转线速度越高,所述角度θ的值越大。
对于斜槽结构的砂轮,如图25所示,传统加工工艺中砂轮/基体1旋转方向相对通水槽3的倾斜方向为顺向转动,顺向转动有利于冷却水流出,以此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通水槽3内的冷却水更容易甩出,进而提高冷却效果。但是,当砂轮高速旋转且达到一定值,如旋转线速度达到45m/s或以上时,由于高速旋转带来离心力的增大,使得冷却水过多的被快速从砂轮外环端面处甩出,但内环工作面缺水冷却的缺陷。此时,如图26所示,改变砂轮/基体1的旋转方向,使其旋转方向相对通水槽3的倾斜方向逆向转动,逆向转动不利于冷却水流出,即通水槽3逆向布置,有阻滞冷却水径向快速泄漏的作用,并形成“涌泉”效应,有利于强化冷却水对工作面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包括环状的基体(1)和若干齿片(2);所述齿片(2)沿周向间隔排列的固定在所述基体(1)的一侧形成齿环,所述齿环远离所述基体(1)的一侧为环形的工作面,并且相邻两个所述齿片(2)之间隔开形成向所述工作面输送冷却水的通水槽(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结构;所述分流结构固定在所述齿环上并将冷却水分流成两个支路,其中第一支路在所述基体(1)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所述通水槽(3)内部向所述工作面外侧的区域输送冷却水,第二支路在所述基体(1)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所述通水槽(3)外部向所述工作面内侧的区域输送冷却水,并在被加工工件的阻挡下再将冷却水从所述工作面的内侧区域输送至所述工作面的外侧区域;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外环体(4)和内环体(5);所述外环体(4)固定在所述齿环的外侧,所述内环体(5)固定在所述齿环的内侧,在所述内环体(5)的侧壁上对应所述通水槽(3)的位置处设有连通所述通水槽(3)的通水孔(6),进而从所述通水孔(6)经所述通水槽(3)到所述工作面外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支路,从所述内环体(5)的内侧壁到所述工作面内侧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二支路;所述通水孔(6)为环状结构,其在所述内环体(5)侧壁上设有一圈;所述齿片(2)内外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圆弧块(8)和第一圆弧块(7),所述第二圆弧块(8)两侧分别设有缺口(9);在所述齿片(2)固定到所述基体(1)上后,所有所述齿片(2)上的所述第一圆弧块(7)拼接成所述外环体(4),所有所述齿片(2)上的所述第二圆弧块(8)拼接成所述内环体(5),并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圆弧块(8)拼接后,其上的所述缺口(9)对接成连通相应的所述通水槽(3)的所述通水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6)处于所述内环体(5)侧壁上且远离所述工作面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孔(6)为环状结构,其在所述内环体(5)侧壁上设有两圈或两圈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块(7)和所述第二圆弧块(8)与相应的所述齿片(2)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槽(3)为与所述基体(1)径向一致的直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槽(3)为相对所述基体(1)径向倾斜的斜槽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转速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机床主轴连接的连接盘(10);所述连接盘(10)固定在所述基体(1)远离所述齿环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转速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槽(3)一侧或两侧设有多个凹槽(11),并且所述工作面上对应所述凹槽(11)的位置处易快速磨耗并形成周向的沟槽(12),所述沟槽(12)与所述通水槽(3)交错后在所述工作面上形成网状结构的槽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转速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布置在所述齿环的不同的直径上,且所述凹槽(11)在所述齿环同一直径圆周上的连线呈单段圆弧或多段圆弧均布设置,所述单段圆弧长度最长为相应圆周的半圈,所述多段圆弧的累计长度最长为相应圆周的半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转速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体(4)和所述内环体(5)的厚度设置在3mm或1m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转速杯形砂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体(1)的旋转线速度达到45m/s或以上时,所述通水槽(3)靠近所述齿环外侧的一端相对所述通水槽(3)靠近所述齿环内侧的一端朝所述基体旋转的方向倾斜角度θ,并且所述基体(1)的旋转线速度越高,所述角度θ的值越大。
CN202010295353.4A 2019-08-30 2020-04-15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Active CN111438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638,865 US20220305620A1 (en) 2019-08-30 2020-08-26 Tool-cooling mechanism
JP2022513257A JP7465579B2 (ja) 2019-08-30 2020-08-26 ツール冷却機構
KR1020227008093A KR20220051194A (ko) 2019-08-30 2020-08-26 공구의 냉각기구
PCT/CN2020/111368 WO2021037055A1 (zh) 2019-08-30 2020-08-26 一种工具的冷却机构
CA3149419A CA3149419A1 (en) 2019-08-30 2020-08-26 Tool cooling mechanism
EP20856834.5A EP4023393A4 (en) 2019-08-30 2020-08-26 TOOL COOLING MECHANISM
AU2020338783A AU2020338783B2 (en) 2019-08-30 2020-08-26 Tool cooling mechanism
EP21779886.7A EP4129572A4 (en) 2020-03-30 2021-03-12 CUPULIFORM GRINDING WHEEL WITH HIGH ROTATIONAL SPEED
JP2022559363A JP7492774B2 (ja) 2020-03-30 2021-03-12 高回転型カップホイール
PCT/CN2021/080405 WO2021197027A1 (zh) 2020-03-30 2021-03-12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US17/916,066 US20230166383A1 (en) 2020-03-30 2021-03-12 High-rotational speed cup-shaped grinding wheel
KR1020227035759A KR20230007330A (ko) 2020-03-30 2021-03-12 고속 회전 컵형 그라인딩 휠
ZA2022/02366A ZA202202366B (en) 2019-08-30 2022-02-24 Tool cooling mechanism
CONC2022/0003783A CO2022003783A2 (es) 2019-08-30 2022-03-29 Mecanismo de enfriamiento de herramienta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8283 2020-03-30
CN2020204341684 2020-03-30
CN2020102382839 2020-03-30
CN202020434168 2020-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8643A CN111438643A (zh) 2020-07-24
CN111438643B true CN111438643B (zh) 2024-05-14

Family

ID=716530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6608.3U Active CN212095976U (zh) 2019-08-30 2020-04-15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CN202010295353.4A Active CN111438643B (zh) 2019-08-30 2020-04-15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6608.3U Active CN212095976U (zh) 2019-08-30 2020-04-15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66383A1 (zh)
EP (1) EP4129572A4 (zh)
JP (1) JP7492774B2 (zh)
KR (1) KR20230007330A (zh)
CN (2) CN212095976U (zh)
WO (1) WO20211970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095976U (zh) * 2020-03-30 2020-12-08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WO2022033386A1 (zh) * 2020-08-10 2022-02-17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杯形轮冷却结构
CN112247861A (zh) * 2020-10-10 2021-01-22 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打磨钢轨端面磨超硬砂轮结构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61895A1 (de) * 2003-12-30 2005-07-28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Kaiserslautern Schleifscheibenanordnung für eine Hochleistungs-Schleifmaschine
CN103481213A (zh) * 2013-09-13 2014-01-01 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镶嵌式内冷砂轮
CN104669090A (zh) * 2015-03-02 2015-06-03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砂轮设有人字型槽的磨削装置及磨削方法
CN205674046U (zh) * 2016-05-10 2016-11-09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通齿与外齿结合的金刚石杯形磨边砂轮
CN108188945A (zh) * 2018-03-12 2018-06-22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薄片齿拼合式金刚石砂轮及制作方法
CN108621040A (zh) * 2017-03-18 2018-10-09 四川省宜宾普什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高硬度低成本曲轴加工工艺
CN208468104U (zh) * 2018-06-15 2019-02-05 洛阳传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磨床用砂轮的冷却装置
CN109366374A (zh) * 2018-11-21 2019-02-22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电镀cbn砂轮内冷装置及其内冷方法
CN110919555A (zh) * 2019-12-19 2020-03-27 宋京新 一种外转内冷可互换电镀杯型砂轮
CN212095976U (zh) * 2020-03-30 2020-12-08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82669A (ja) * 1990-07-23 1992-03-16 Kanto Rika Kogyo Kk 研削用砥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研削方法
JP4874597B2 (ja) * 2005-08-04 2012-02-15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研削砥石の製造方法
WO2011086715A1 (ja) * 2010-01-13 2011-07-21 株式会社アライドマテリアル 超砥粒ホイー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ウエハ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ウエハ
CN203156587U (zh) * 2013-01-25 2013-08-28 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杯形砂轮
ITUA20164592A1 (it) * 2016-06-22 2017-12-22 Biesse Spa Metodo e sistema per l'adduzione di fluido refrigerante durante la lavorazione di un pezzo mediante una mola a tazza, e mola a tazza in essi utilizzata
CN206732729U (zh) * 2017-03-17 2017-12-12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异形砂轮及立式加工冷却系统
WO2019174580A1 (zh) * 2018-03-12 2019-09-19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磨具及制作方法
CN110919556A (zh) * 2019-12-31 2020-03-27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杯形砂轮快速磨合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61895A1 (de) * 2003-12-30 2005-07-28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Kaiserslautern Schleifscheibenanordnung für eine Hochleistungs-Schleifmaschine
CN103481213A (zh) * 2013-09-13 2014-01-01 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镶嵌式内冷砂轮
CN104669090A (zh) * 2015-03-02 2015-06-03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砂轮设有人字型槽的磨削装置及磨削方法
CN205674046U (zh) * 2016-05-10 2016-11-09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通齿与外齿结合的金刚石杯形磨边砂轮
CN108621040A (zh) * 2017-03-18 2018-10-09 四川省宜宾普什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高硬度低成本曲轴加工工艺
CN108188945A (zh) * 2018-03-12 2018-06-22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薄片齿拼合式金刚石砂轮及制作方法
CN208468104U (zh) * 2018-06-15 2019-02-05 洛阳传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磨床用砂轮的冷却装置
CN109366374A (zh) * 2018-11-21 2019-02-22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电镀cbn砂轮内冷装置及其内冷方法
CN110919555A (zh) * 2019-12-19 2020-03-27 宋京新 一种外转内冷可互换电镀杯型砂轮
CN212095976U (zh) * 2020-03-30 2020-12-08 桂林创源金刚石有限公司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8643A (zh) 2020-07-24
EP4129572A1 (en) 2023-02-08
KR20230007330A (ko) 2023-01-12
JP2023519397A (ja) 2023-05-10
CN212095976U (zh) 2020-12-08
JP7492774B2 (ja) 2024-05-30
US20230166383A1 (en) 2023-06-01
WO2021197027A1 (zh) 2021-10-07
EP4129572A4 (en) 2024-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38643B (zh) 一种高转速杯形砂轮
JP5380674B2 (ja) 研削ホイールの保持具
JP2010284791A5 (zh)
KR20120097328A (ko) 밀링 커터, 특히 둥근 머리 밀링 커터
JP2018134729A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壁の加工装置
JP5360623B2 (ja) 平坦なワークピースの両面用研削加工装置
US6408838B1 (en) Rotary cutting saw with slits shaped for minimizing wear of neck portion
EP3134224B1 (en) Diamond plated grinding endmill for advanced hardened ceramics machining
KR20010020467A (ko) 연마휠
JP2020518477A (ja) 冷却剤の偏向を有する切削工具
US3196584A (en) Abrasive wheels and segmented diamond wheels
JP2010149220A (ja) 総形フライス
US2022433A (en) Metal cutting means and method
JP2704533B2 (ja) パイプ砥石
JP3328060B2 (ja) 回転研削砥石
JP6012486B2 (ja) 電着砥石
US7377839B2 (en) Cover for guiding a medium in an abrasive disk
CN111958508A (zh) 一种高速杯形轮冷却结构
WO2021129512A1 (zh) 一种高速高效钻头
JP2012143836A (ja) 切削砥石、切削砥石を備えた切削加工機械、及び切削加工機械による切削加工方法
KR20180019485A (ko) 피스톤을 기계가공하기 위한 방법
JP3225481U (ja) 研削盤
JP7184452B2 (ja) 溝研削装置
KR101929046B1 (ko) 칩배출홀을 포함하는 절삭 및 연삭공구
JP2006205314A (ja) 回転研削砥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