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3145A - 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以及薄膜构件粘贴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以及薄膜构件粘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3145A
CN111433145A CN201880078125.2A CN201880078125A CN111433145A CN 111433145 A CN111433145 A CN 111433145A CN 201880078125 A CN201880078125 A CN 201880078125A CN 111433145 A CN111433145 A CN 111433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film member
peeling
sticking
releas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81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3145B (zh
Inventor
河东和彦
屋宜健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a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a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a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a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33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3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3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3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00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0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 B65H23/04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B65H23/048Registering, tensioning, smoothing or gui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by positively actuated movable bar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for web-advanc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1/00Machines for separating superposed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1Processing surface of handled material upon transport or guiding thereof, e.g. cleaning
    • B65H2301/5112Processing surface of handled material upon transport or guiding thereof, e.g. cleaning removing material from outer surface
    • B65H2301/51122Processing surface of handled material upon transport or guiding thereof, e.g. cleaning removing material from outer surface peeling layer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2Camer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2Composite material
    • B65H2701/1726Composite material including detachable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7Nature of material
    • B65H2701/175Plastic
    • B65H2701/1752Polymer fil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包括:用于放置被粘贴构件工作台100;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以及具有薄膜构件提示控制功能以及粘贴控制功能的控制装置300,其中,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具有用于使被剥离部210折返的离型膜40行进的离型膜行进机构部220;离型膜行进机构部220具有在进行薄膜构件(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使薄膜构件30的粘贴作业与离型膜40的剥离能动同步地进行的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在将被粘贴在薄膜构件上的可剥离的离型膜在剥离部折返后一边剥离一边将薄膜构件粘贴到被粘贴构件时,通过减少施加在离型膜上的张力,就能够抑制离型膜的破损。

Description

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以及薄膜构件粘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薄膜构件粘贴到被粘贴构件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以及薄膜构件粘贴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有多种薄膜构件粘贴装置被提出,其中一种薄膜构件粘贴装置是在从粘贴有可剥离的离型膜的薄膜构件上将离型膜剥离后,将已剥离了离型膜的薄膜构件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7中展示的是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800的主要部位示意图。另外,专利文献1中的(塑料薄膜贴合装置)在本说明书中将作为(薄膜构件粘贴装置)来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800具备:从粘贴有可剥离的离型膜810的薄膜构件820上将离型膜810剥离的剥离单元830。该剥离单元830上配置有剥离部840,该剥离部840的前端部上形成有折返部841,该折返部841为角部(楔形的角部)。离型膜810在剥离部840的折返部841处折返后通过辊850改变行进方向并在箭头x’方向上行进。
该剥离单元830在将离型膜810从薄膜构件820上剥离时,是在剥离单元830的上端面上利用吸附装置(未图示)吸附薄膜构件820的状态下,使剥离单元830朝箭头x方向滑动。通过这样,就能够将离型膜810从薄膜构件820上剥离。
另一方面,通过吸附装置吸附的薄膜构件820被移送至被粘贴构件(未图示)的规定粘贴位置并被粘贴在该粘贴位置上。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25180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800中,虽然能够在从粘贴有可剥离的离型膜810的薄膜构件820上将离型膜810剥离后,将已剥离了离型膜810的薄膜构件820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但是仍然遗留有应当对用于将离型膜810从薄膜构件820上剥离的剥离部840进行改良的课题。
即,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800中所使用的剥离部840上的折返部841为角部,离型膜810在该折返部841处折返。在这样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800中,由于在离型膜上,通过张力调节辊等张力施加部,沿着该离型膜的纵向被施加有张力,在被施加张力的情况下,通常通过使离型膜行进将薄膜构件剥离。因此,根据离型膜810材质的不同,就可能会在折返部841因摩擦不同导致离型膜810发生破损或断裂,最终导致离型膜损坏。一旦离型膜810损坏,就会对薄膜构件的行进运作以及离型膜的剥离作业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在具有与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800中所使用的剥离部840相类似的其他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也存在有同样的课题。
图8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其他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的一例说明图。以下,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800(参照图7)称为(以往的第一薄膜构件粘贴装置800),将图8中展示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成为(以往的第二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另外,在图8中,对以往的第二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所使用的剥离部进行了简略化的展示。
如图8所示,在以往的第二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中,同样具备从粘贴有可剥离的离型膜910的薄膜构件920上将离型膜910剥离的剥离部930。该剥离部930上的折返部931为角部(楔形的角部),离型膜910在折返部931处折返后,通过使该离型膜910在箭头x方向上行进,从而从粘贴有可剥离的离型膜910的薄膜构件920上将离型膜910剥离。
但是,在以往的第二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中,在剥离离型膜910时,并不是采用吸附装置来吸附薄膜构件920,而是一边剥离离型膜910一边使薄膜构件920稍微地行进,在使该薄膜构件920的行进方向前端部920a(有时也简称为前端部920a)到达被粘贴构件940的粘贴起始端940a后,利用按压辊950等将该薄膜构件920的前端部920a压住,在使工作台960沿导轨970朝箭头x’方向移动的同时,将在折返部931处折返的离型膜向箭头x方向拉伸。通过这样,薄膜构件920便得以被粘贴在被粘贴构件940上。
在以往的第二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中,与以往的第一膜构件粘贴装置800一样,由于离型膜910在楔形的折返部931处被折返的同时,并且由于向该离型膜施加了张力,因离型膜910的材质不同,在折返部841的磨擦程度不同,所以离型膜910有时破损、有时断裂、会有离型膜损坏的问题。
为了消除上述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不将折返部设置成角部,而是如图8中的虚线框B中所示般,将折返部931设置为带有圆弧形状的折返部931a。但是,在以往的第二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中,折返部与被粘贴构件940的粘贴起始端940a之间的位置关系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以往的第二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中,在使通过折返部931剥离离型膜910后的薄膜构件920的前端部920a到达被粘贴构件时,对到达位置的精度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即,在以往的第二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中,是为了进行以下运作:通过剥离部930上的折返部931剥离离型膜910后的薄膜构件920会在剥离部930的倾斜面932的延长线上行进,当该薄膜构件920的前端部920a到达被粘贴构件940上的粘贴起始端940a后,在利用按压辊950等对该薄膜构件920的前端部920a压住的状态下,在使工作台960沿导轨970朝箭头x’方向移动的同时,将在折返部931处折返的离型膜910向箭头x方向拉伸。
所以,在使薄膜构件920的前端部920a到达被粘贴构件940时,一旦到达位置的精度低的话,就会导致薄膜构件920无法被准确地粘贴在被粘贴构件940的正确位置上。具体来说,例如图8中的虚线框C中所示般,一旦将折返部931设置成带有圆弧的折返部931a后,当通过该折返部931a剥离离型膜后的薄膜构件920在剥离部930的倾斜面932的延长线上行进时,从薄膜构件920的前端部920a直至到达被粘贴构件940的粘贴起始端940a为止的距离就会变长,在到达粘贴起始端940a的这段时间内,可能会因自重导致发生弯曲。因此,就会导致薄膜构件920的前端部920a无法高精度地到达被粘贴构件940的粘贴起始端940a,从而产生无法将薄膜构件920确切地粘贴在被粘贴构件940上的问题。圆弧的直径越大,这种倾向变得越显著。
上述这样的问题,即,薄膜构件920的前端部920a无法高精度地到达被粘贴构件940的粘贴起始端940a,从而导致无法将薄膜构件920准确地粘贴在被粘贴构件940上的问题,不仅会发生在将折返部931设置成带有圆弧的折返部931a时,同样也会发生在例如将折返部931设置为辊(未图示)的情况下。
即,即便是将折返部931设置为辊,也同样会和将折返部931设置成带有圆弧的折返部931a时一样,当剥离离型膜910后的薄膜构件920在剥离部930的倾斜面932的延长线上行进时,由于到达被粘贴构件940的粘贴起始端940a为止的距离会变长,因此导致薄膜构件920的前端部920a无法高精度地到达被粘贴构件940的粘贴起始端940a。因此,优选地,折返部为角部(特别是楔形的角部),但是一旦折返部为楔形的角部,则会产生如上所述的容易损坏离型膜的问题。
另外,离型膜容易破损的问题,不仅是由于剥离部的折返部设置有楔形角部而发生,即使折返部设置有多少圆弧,也有可能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等而发生。因此,这样的问题,是由于离型膜在剥离部的折返部的折返,是一边剥离离型膜,一边将薄膜构件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和薄膜构件粘贴方法。通过将离型膜从剥离部的折返部折返,在一边将离型膜剥下一边将薄膜构件粘贴到被粘贴构件上时,通过减小施加在离型膜上的张力,可以抑制离型膜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用于进行“薄膜构件粘贴操作”,所述“薄膜构件粘贴操作”为:从一个面为粘着面的,并且该粘着面上粘贴有可剥离的离型膜的薄膜构件上一边剥离所述离型膜一边使所述薄膜构件行进,并且在完成为了使剥离了所述离型膜的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薄膜构件提示操作”之后,在将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按压至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状态下,以所述粘贴起始端为起点一边将所述离型膜剥离,一边将所述薄膜构件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用于放置所述被粘贴构件;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用于供给所述薄膜构件;以及用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提示操作”的控制所述的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的薄膜构件提示控制功能;以及用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粘贴作业”的所述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以及所述工作台,可使其中至少一个通过相对移动的具有粘贴控制机能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具有:剥离部,所述剥离部具有朝与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几乎相反的方向将离型膜折返的折返部,并且在所述折返部将所述离型膜折返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以及所述工作台中的至少一方相对移动将所述离型膜从薄膜构件剥离;以及离型膜行进机构部,使在所述折返部处被折返的所述离型膜行进,所述离型膜行进机构部上设置有:张力施加部,对于被折返的所述离型膜沿所述离型膜行进方向施加张力;以及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被配置在该张力施加部与所述剥离部之间,在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粘贴作业”时,将离型膜在所述张力施加部与所述剥离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夹持,在该夹持的位置与所述剥离部之间,使”薄膜构件粘贴作业”与从薄膜构件将离型膜剥离作业主动同步地进行,在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时,在所述张力施加部和所述剥离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夹持所述离型膜,并且在该夹持的位置与所述剥离部之间,使从所述薄膜构件将所述离型膜剥离的剥离作业与”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主动地同步进行。
这样,在本发明的离型膜行进机构部中,在进行(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时,在张力施加部和剥离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将离型膜夹持,在该夹持位置和剥离部之间,设置有使(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与从薄膜构件将离型膜剥离作业主动同步地进行的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因此,在进行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时,能够使(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与从薄膜构件上剥离离型膜的剥离作业同步地进行。
具体地,在进行(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时,由于离型膜处于被夹持状态,因此离型膜处于被张力施加部从张力中解除的状态,施加在离型膜上的张力仅为夹持器和剥离部之间的张力。于是,在该状态下,由于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与将离型膜从薄膜构件的剥离作业同步地进行,施加在离型膜上的张力变得很小。因此,即使张力施加部对离型膜施加很大的张力,离型膜也是处于从张力施加部的张力中被解除的状态,离型膜中并没有被施加多大张力。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在进行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时,能够减小施加到离型膜上的张力。由此,由于离型膜在剥离部的折返部存在磨损,因此可以抑制离型膜的破损。另外,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如果长期使用,虽然由于与离型膜之间存在摩擦,剥离部的折返部也存在磨损的问题,但是根据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也能够抑制折返部的磨损。
另外,(使主动同步)的(主动地)具有例如(积极地)的意思。因此,例如,(使其主动同步地进行从所述薄膜构件剥离所述离型膜的作业)的说法也可以换成,(使其积极同步地进行从所述薄膜构件剥离所述离型膜的作业)。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优选地具有:所述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设置在所述张力施加部和所述剥离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夹持器,在所述张力施加部和所述剥离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将所述离型膜夹持;第一折返辊,设置在所述夹持器和所述剥离部之间,并且,被安装在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的一侧,使在所述剥离部被剥离的离型膜朝所述薄膜构件行进方向几乎相同方向折返;第二折返辊,位于所述夹持器和所述第一折返辊之间,并且,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使在所述第一折返辊处被折返的离型膜朝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几乎相反的方向折返。
由于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具有这样的结构,因此在进行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时,在夹持器夹持的位置与剥离部之间,可使从薄膜构件将离型膜剥离的剥离作业与[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主动地同步地进行。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具有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工作台升降控制功能,在所述工作台上,由于设置有用于使工作台在上下方向升降的升降机构,在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粘贴作业)时,在将所述工作台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对准上下方向基准位置时,在进行(薄膜构件的提示作业)的时候,控制升降机构使所述工作台从所述上下方向基准位置暂时降下,通过所述薄膜构件提示控制功能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在所述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开始前的规定时间,使所述工作台上升到所述上下方向基准位置。
这样,在进行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时,在使工作台从上下方向基准位置向下方向暂时降下(退避)的状态下执行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控制升降机构在薄膜构件的粘贴操作开始前的规定时间,使工作台上升(返回)到上下方向基准位置。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可高精度地对薄膜构件进行提示,由此,可使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高精度地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
也就是说,由于在剥离了离型膜的薄膜构件上涂有粘合剂,在工作台处于上下方向基准位置状态如果进行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粘合剂粘附于被粘贴构件上,就会阻碍薄膜构件的行进,就可能产生使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不能高精度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这样的故障。为了防止这样的故障,在进行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时,使工作台处于上下方向基准位置的下方暂时降下(退避)的状态。另外,优选地,将薄膜构件的粘贴操作开始前规定时间设置为同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终了之后或者同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终了时几乎相同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剥离部的所述折返部为角部。
这样,由于剥离部的折返部为角部,因此将离型膜从薄膜构件剥离时的剥离作业能够确切地进行。另外,当剥离部的折返部为角部时,在离型膜更容易破损的同时,虽然剥离部的折返部也容易被磨损,但即使在剥离部的折返部为角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减小施加在离型膜上的张力来抑制离型膜的破损。另外,还可以抑制由于离型膜在折返部被摩擦而引起的折返部的磨损。另外,角部可以是,例如,可以是楔形角部的例子。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在所述夹持器与所述张力施加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的进料器。通过设置这种进料器,可以对剥了离型膜的薄膜构件进行提示操作。通过这样,就能够使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具有能够对所述薄膜构件的规定部位进行拍摄的摄像机,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摄像机的拍摄数据来监视所述薄膜构件的所述规定部位的位置,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一样,进一步具有用于控制进料器的进料器控制功能。这样,能够高精度地进行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通过这样,就能够使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高精度地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薄膜构件的规定部位为该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后端部。
这样,通过将摄像机设置为可对薄膜构件(现阶段下为作为粘贴对象的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后端部进行拍摄,就能够充分地保证用于设置摄像机所需的空间。采用这种配置的原因在于:如果对现阶段下为作为粘贴对象的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进行拍摄的话,由于在该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附近存在有按压辊等构件,因此很难保证用于设置摄像机所需的空间。
在本发明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上述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设置有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的引导面用于对通过剥离部剥离了剥离膜的薄膜构件的行进进行引导,并且该引导面施加有用于防止粘合剂附着的非粘着性表面加工,所述引导构件在该引导构件的前端部具有边缘的同时,并且引导面与被粘贴构件形成锐角,并且,理想的情况是:使所述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位于该引导面的延长线上。
这样,在剥离部前方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引导薄膜构件行进的引导构件。因此,由于该引导构件的引导面施加有非粘着性表面加工,因此可以防止薄膜构件的粘着面粘附至引导构件的引导面,薄膜构件可以在引导构件的引导面上平稳地行进。
另外,引导构件被设置为:在以该引导构件的前端部为边缘的同时,引导面相对于被粘贴构件呈锐角,并且,由于将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设置于该引导面的延长线上,因此在能够尽可能地缩短该引导构件的前端部与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之间间隔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地缩小引导构件的前端部与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之间的落差。这样一来,就能够缩短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为止的距离,从而防止薄膜构件在到达粘贴起始端之前,因自重发生弯曲。通过这样,就能够使在引导面上行进的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精准地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
此外,由于安装引导构件使得粘附目标构件的粘附开始端位于引导表面的延伸部上,因此通过这样的设置,也能够使在引导面上行进的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精准地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另外,(引导构件的前端部为边缘)例如不仅是指前端部可以呈锐角,还可以指前端部呈薄板状。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引导面在具有导电性的同时还电接地。
通过这样,由于引导面具有导电性同时还电接地,即便薄膜构件上带有静电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静电去除。而通过去除薄膜构件上的静电,不但能够使灰尘或垃圾难以附着在薄膜构件上,还能够在将薄膜构件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时,将薄膜构件高精度地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另外,还能够防止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的薄膜构件在带有静电的状态下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特别是,即使在薄膜构件的粘合面(涂覆有粘合剂的表面)上带静电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薄膜构件的粘合面与导电性的引导面接触而切实地去除粘合面上带电的静电。通过这样,粘贴在被被粘贴构件上薄膜构件在输送至下一道工序时,就能够防止被粘贴构件与薄膜构件之间在带有静电的状态下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如果被粘贴构件与薄膜构件之间带有静电,就不容易将静电除去。因此,仅使薄膜构件的粘合面与具有导电性的引导面接触就能够确切地地除去粘合面所带的静电,以此作为应对静电的对策是极其有效的。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薄膜构件的供应机构部还具有按压辊,该按压辊将薄膜构件行进方向的前端部按压至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所述按压辊为多个按压辊多段叠加的结构,该多个按压辊的各自的旋转轴沿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的沿着边缘方向设置。
由于具有将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压向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按压辊,因此薄膜构件可以切实地定位在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此外,由于压辊具有这种构造,因此能够切实地沿着行进方向的前端部的边向下按压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的前端部。特别是在薄膜构件的宽度方向(沿按压辊的旋转轴方向上的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就能够在整个宽度方向上以均匀的按压力来按压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从而切实地对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进行按压。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多个按压辊中位于与所述薄膜构件相接触一侧的按压辊的直径被设定为小于其他按压辊的直径。
通过将位于与所述薄膜构件相接触一侧的按压辊的直径被设定为小于其他按压辊的直径,即便是在引导构件的前端部与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之间的间隔较窄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该按压辊直径较小的特征,在避免与引导构件发生接触的情况下,切实来按压引导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另外,由于能够防止较小直径的按压辊发生翘曲,因此能够在整个宽度方向上以均匀的按压力来按压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张力施加部为张力调节辊(Dancerroll)。由于所述张力施加部为张力调节辊,可对离型膜施加张力的同时,并且对于薄膜构件的提示以及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时的各个操作中,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以及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就能够不必与通过卷绕辊来进行的离型膜卷绕作业相同步的情况下,独立地来进行各自的作业。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薄膜构件呈长条片状,并且设有切口,所述切口沿该长条片状的薄膜构件的长度方向,在每隔规定长度且保留所述离型膜的状态下进行设置,通过离型膜被所述剥离部剥离,从而成为小片化的薄膜构件,并且该小片化的薄膜构件被粘贴在所述被粘贴构件上。
薄膜构件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就能够连续地将薄膜构件粘贴在每个被粘贴构件上。
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中,理想的情况是:所述薄膜构件为用于液晶面板的偏光膜或保护膜或用于电子设备的电磁波屏蔽膜,所述被粘贴构件为用于所述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或者为合成树脂基板或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子电路基板。
根据本样式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能够将液晶面板用的偏光膜或保护膜高精度地粘贴在液晶面板用的玻璃基板或者合成树脂基板上,由于能够高精度地将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磁波屏蔽膜粘贴在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子电路基板上,因此有助于制造出高品质的液晶面板或电子设备。
一种薄膜构件粘贴方法,通过薄膜构件粘贴装置来进行“薄膜构件粘贴操作”,所述“薄膜构件粘贴操作”为:从一个面为粘着面的,并且该粘着面上粘贴有可剥离的离型膜的薄膜构件上一边剥离所述离型膜一边使所述薄膜构件行进,并且在完成为了使剥离了所述离型膜的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薄膜构件提示操作”之后,在将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按压至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状态下,以所述粘贴起始端为起点一边将所述离型膜剥离,一边将所述薄膜构件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包括:工作台,用于放置所述被粘贴构件;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用于供给所述薄膜构件;以及用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提示操作”的控制所述的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的薄膜构件提示控制功能;以及用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粘贴作业”的所述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以及所述工作台,可使其中至少一个通过相对移动的具有粘贴控制机能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具有:剥离部,所述剥离部具有朝与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几乎相反的方向将离型膜折返的折返部,并且在所述折返部将所述离型膜折返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以及所述工作台中的至少一方相对移动将所述离型膜从薄膜构件剥离;以及离型膜行进机构部,使在所述折返部处被折返的所述离型膜行进,所述离型膜行进机构部上设置有:张力施加部,对于被折返的所述离型膜沿所述离型膜行进方向施加张力;以及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被配置在该张力施加部与所述剥离部之间,在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粘贴作业”时,将离型膜在所述张力施加部与所述剥离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夹持,在该夹持的位置与所述剥离部之间,使“薄膜构件粘贴作业”与从薄膜构件将离型膜剥离作业能动同步地进行,在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时,在所述张力施加部和所述剥离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夹持所述离型膜,并且在该夹持的位置与所述剥离部之间,使从所述薄膜构件将所述离型膜剥离的剥离作业与”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主动地同步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方法,可以得到与所述[1]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相同的效果。另外,在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方法中,理想的情况是:具有与所述[2]~[14]中记载的本发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相同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偏光膜30(粘贴有离型膜40的状态下的偏光膜30)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引导构件230以及按压辊240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的操作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结构粘贴装置1操作(图4的继续的动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引导构件230为板状时的图。
图7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800的主要部位取出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以往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900的一例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为:从粘贴有可剥离的离型膜的薄膜构件的粘贴面上一边剥离离型膜一边使薄膜构件行进,在进行了使剥离了离型膜的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薄膜构件的提示操作)之后,在将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压在被粘贴部材的粘贴起始端的状态下,以粘贴起始端为起点,一边剥下离型膜,一边将薄膜构件粘贴到被粘贴构件上进行(薄膜构件粘贴操作)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
另外,虽然本发明的薄膜构件是以被粘贴构件的薄膜构件粘着面上的粘贴起始端为起点被粘贴在该薄膜构件粘着面上的,但是在本说明书中,省略了(薄膜构件粘着面),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例如会表述为(薄膜构件被粘贴在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上)、或表述为(薄膜构件被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
另外,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薄膜构件为用于液晶面板的偏光膜,被粘贴构件为用于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其中,薄膜构件(偏光膜)的尺寸并没特别的限定,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被粘贴构件(玻璃基板)的尺寸例如被设置为:长边(纵)1500mm×短边(横)900mm程度的较大尺寸,并且在留有分别距离上述被粘贴构件的横方向的边以及纵方向的边5mm程度的余白后,剩余的区域为可进行粘贴的区域(例如,长边(纵)1490mm×短边(横)890mm)。
虽然一般而言,液晶面板所采用的结构是将偏光方向相上下的偏光膜粘贴在配置在液晶层的表侧以及背侧的两片玻璃基板(表侧的玻璃基板以及背侧的玻璃基板)上,但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是对将偏光膜粘贴在表侧的玻璃基板以及背侧的玻璃基板中的一方上进行说明的。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进行详细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也有将(薄膜构件)标记为(偏光膜)的情况,也有将(被粘贴构件)标记为(玻璃基板)的情况。因此,在以下说明中标记为“偏光膜”的情况下,该偏光膜指的是“薄膜构件”,在标记为[玻璃基板]的情况下,该玻璃基板是指“被粘贴构件”。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的图。图1中所展示的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为模式图。另外,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00,用于放置玻璃基板10;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200,用于供给偏光膜30(薄膜构件);控制装置300,具有用于控制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的各构成要素的控制功能;另外,这些关于工作台100、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200的详细结构和操作将后述。另外,关于控制装置300所具有的控制功能也后述。
另外,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将以通过固定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并且使工作台100移动(沿x轴方向移动),从而将偏光膜30粘贴在玻璃基板10上的粘贴操作来进行说明。
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具有:剥离部210,具有将离型膜40沿与偏光膜30的行进方向几乎相反的方向折返的折返部211;离型膜行进机构部220,使通过剥离部210的折返部211折返的离型膜40沿离型膜行进方向行进。
另外,(离型膜行进方向)是指在剥离部210折返的离型膜40行进方向(箭头x方向)。此外,折返部211为角部,并且该角部的前端也可以有轻微的圆弧。
在通过折返部211将离型膜40沿着与偏光膜30行进方向几乎相反方向折返状態,在这种情况下,剥离部210通过工作台100的移动将离型膜40从偏光膜30上剥离。
此外,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200具有:存在有引导面231的引导构件230,该引导面231对通过剥离部210剥离了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行进进行引导;
按压辊240,一旦偏光膜30的行进方向前端部30a(以下有时也简称为前端部30a)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在该粘贴起始端10a处将该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压向该粘贴起始端10a;以及摄像机250,能够对偏光膜30的规定部位(后述)进行拍摄。
另外,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除了上述构成要素以外,还配置有用于使偏光膜30(粘贴有离型膜40的状态下的偏光膜30)弯曲后行进的行进辅助辊261、262。另外,还存在有用于输送偏光膜30(粘贴有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输送机构部以及配置在进行路线途中的张力调节辊等,不过这些构成要素省略了图示。
在图1中,在偏光膜30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的状态(被提示的状态)的同时,显示出工作台100已经将偏光膜30移动到以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为起点的进行粘贴作业的位置。
另外,在对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进行说明时,使剥离了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行进方向前端部30a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的操作有时也表述为(偏振膜30的提示操作)。另外,该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进行之后,在偏光膜30的行进方向前端部30a压向玻璃基板10的粘性起始端10a的状态下,以粘贴起始端10a为起点,一边将离型膜40剥离,一边将偏光膜30粘贴到玻璃基板10的操作,也可以表述为(偏光膜30的粘贴操作)。
此外,在图1中,尽管示出按压辊240从该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脱离的位置,但是在进行偏光膜30的粘性操作时,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处于
被该按压辊240按压的状态。于是,将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操作时的工作台100的沿z轴上下方向位置称为(上下方向基准位置)。该上下方向基准位置表示为从平台50的表面开始的高度h。因此,在下文中,将上下方向基准位置表述为(上下方向基准位置h)。
另外,在图1中,偏光膜30(粘贴有离型膜40的状态下的偏光膜30)在通过行进辅助辊261大角度向下方向弯曲后,再通过行进辅助辊262与xy平面呈规定角度(在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为30度)弯曲后到达剥离部210。另外,该角度不限于30度,并且可以适当地设置为最佳角度。
这样,虽然偏光膜30(粘贴有离型膜40的状态下的偏光膜30)在行进路线上,会通过行进辅助辊161、162朝下方向或斜方向弯曲行进,但整体而言,该偏光膜30是沿x轴按照图示的右向左的方向(箭头x’方向)进行的。因此,在本说明书中,在描述偏光膜30的行进方向时,使用(沿x轴的箭头x’方向)或(图示的右向左方向)来进行描述。
此外,图1中的虚线框A以内是偏光膜30(粘贴着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放大截面图。关于该偏光膜30(粘贴着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构造参照图2进行说明。
图2是用于说明偏光膜30(粘贴着离型膜40状态下的偏光膜30)的图。在图2中,图2(a)是平面图,图2(b)是侧面的截面图。另外,图2是示意图,厚度等被是放大绘制的。
偏光膜30如图2所示,呈长条片状,长条片状的离型膜40以可剥离的状态经由粘着层34粘贴在偏光膜主体32上。在该偏光膜30上,在保留离型膜40的状态下每隔固定长度设置有切口,通过该切口,能够将偏光膜30变为小片化,从而使之与作为粘贴对象的每个玻璃基板10(参照图1)尺寸相对应。例如,当玻璃基板10的长边(长度为1500mm)以沿x轴的方式被放置在工作台100上时,在保留离型膜40的状态下按照每隔偏光膜30的长边(长度为1490mm)设置有切口C1、C2、……。
另外,由于偏光膜30上涂覆着粘合剂31,一旦从偏光膜30上将离型膜40剥离,偏光膜30的一面(下面。)就露出了粘合剂31。另外,将偏光膜30上涂覆有粘合剂31的一面称为“粘合面”。
另外,在图2所示的长条片状的偏光膜30中,在分别说明与每个玻璃基板10相对应的各个偏光膜时,以从图2中左侧开始,按照第一偏光膜30、第二偏光膜30、……的顺序来进行说明。切口C1、C2、……可以表示各个偏光膜30的行进方向后端部(以下简称为后端部),也可以表示前端部。例如,以第一偏光膜30来说,切口C1表示该第一偏光膜30的后端部30b,以第二偏光膜30来说,切口C1表示该第二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下面将返回图1,并对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的各个构成要素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
工作台100能够在被铺设在平台50上的导轨60上沿x轴在箭头x-x’方向上往复移动。另外,工作台100上具有能够在导轨60上移动的滑动器110和安装在滑动器110上的工作台主体120。
工作台主体120是用于载置玻璃基板10(被粘贴构件)的。该工作台主体120能够与滑动器110一起沿着x轴往复运动,并且可以相对于滑动器110沿着y轴移动,可以在xy平面上旋转以及沿着z轴升高和降低。
因此,工作台100包括:能够对工作台主体120的沿y轴的位置调整的位置调整机构,能够对工作台主体120的在xy平面上的角度调整的调整机构和能够对工作台主体120的沿着z轴升降的升降机构。这里,关于y轴方向位置调整机构,旋转角度调整机构和升降机构,由于可以采用各种机构,这里省略了对各种机构的说明和图示。另外,对于滑动器110沿x轴的往复运动的控制,工作台主体120的沿y轴方向位置调整的控制,旋转角度调整控制以及升降控制,由控制装置300的控制功能来进行。
另外,如上所述的工作台100,尽管包括了滑动器110和工作台主体部120,但是在本说明书中也有统称它们为(工作台100)的情况。因此,例如,沿x轴移动工作台100意味着,实际是,滑动器110和工作台主体120一起沿着x轴移动,工作台100沿着z轴升降意味着,实际是,工作台主体120相对于滑动器110沿着z轴升降。此外,在实施方式涉及到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滑动器110,工作台主体120,平台50和导轨60例如是由铁等金属构成。
接着,对于离型膜行进机构部220进行说明。离型膜行进机构部220具有使在剥离部210处被折返的离型膜40沿与偏光膜30的行进方向(离型膜行进方向)几乎相反的方向行进的功能。
离型膜行进机构部220具有: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详细在后面描述);对于在剥离部210的折返部211处被折返的离型膜40,沿着该离型膜40行进方向(离型膜行进方向)施加张力的张力施加部(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的张力调节辊222),多个行进辅助辊(例如,行进辅助辊223,224),用于对偏光膜30进行提示操作的进料器225,以及设置在比张力调节辊222更下游一侧(离型膜行进方向的前方一侧)的,用于卷绕离型膜40的卷绕辊(未图示)等。
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被配置在作为张力施加部的张力调节辊222与剥离部210之间。于是,在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将离型膜40夹持在张力调节辊222与剥离部210之间的规定位置,在该夹持的位置与剥离部210之间,使离型膜40从偏光膜30剥离的剥离作业与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主动同步地进行。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从偏光膜30将离型膜40剥离的剥离作业有时略写成(离型膜40的剥离作业)。
该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的具体构成要素:设置有在张力调节辊222与剥离部210之间的规定位置的,将离型膜40夹持在张力调节辊222与剥离部210之间规定位置的夹持器221c;设置有位于该夹持器221c与剥离部210之间的,并且,安装在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的一侧的,使在剥离部210处剥下的离型膜40沿与偏光膜30行进方向几乎相同方向折返的第1折返辊221a,设置有位于夹持器221c与第1折返辊221a之间的,并且,安装在工作台100的一侧的,使在第1折返辊221a处被折返的离型膜40沿与偏光膜30的行进方向几乎相反方向行进折返的的第2折返辊221b。
由于第一折返辊221a安装在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的侧面,因此,即使工作台100移动其位置也不会改变。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折叠辊221b安装在工作台100侧面(具体而言,工作台100的滑动器110),因此第二折叠辊221b随着工作台100(滑动器110)沿x-x'方向一起移动。
另外,当进行偏光膜30在玻璃基板10处的粘贴操作时,虽然夹持器221c夹持离型膜40,但是当进料器225执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时,夹持器221c释放离型膜40。关于以这种结构的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的具体操作以后描述。另外,夹持器221c对离型膜40的夹持/解除操作以及进料器225对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由控制装置300所具有的控制功能之一来执行。
进料器225被设置在夹持器221c和行进辅助辊223之间,具有使剥离了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的功能。即,具有执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的功能。另外,进料器225具有用于夹持离型膜40的复数的夹持器226,并且可以沿x轴在箭头x-x'的方向上往复运动。
对于进料器225的控制,由控制装置300所具有的控制功能之一来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300根据来自摄相机250的拍摄数据来监视偏光膜30的规定部位(例如,后端部30b)的位置(沿着x轴的位置),控制进料器225使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
作为控制装置300对进料器225所进行的控制的一例,例如,控制装置300根据来自于摄像机250的拍摄数据,来监视此时作为粘贴对象的偏光膜(第一偏光膜30)的后端部30b(该第一偏光膜30与第二偏光膜30之间的切口C1)的位置,并使进料器225运行,直至该后端部30b(切口C1)的位置到达目标位置。
具体来说,预先将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准确地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时的该偏光膜30的后端部30b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通过控制装置300使离型膜40向离型膜行进方向行进,直至作为粘贴对象的偏光膜的后端部30b(切口C1)的位置到达目标位置。通过这样,就能够对该第1偏光膜30高精度地进行提示,既,就能够使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精准地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
一旦偏光膜30的后端部30b(切口C1)的位置到达目标位置,则会解除进料器225对离型膜40的夹持,并控制送料器225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另外,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摄像机250虽然对作为粘贴对象的第一偏光膜30的后端部30b(切口C1)的位置进行监视,这样配置的原因在于,如果反过来,对现阶段下为作为粘贴对象的第一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设置监视位置进行监视的话,则会因存在有按压辊240等构件(参照图1),从而导致很难保证用于设置摄像机250所需的空间。但如果能预留出用于设置摄像机250所需的足够的空间的话,也可以设置为对现阶段下为作为粘贴对象的第一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进行监视。
接着,将参照图3对引导构件230以及按压辊240进行说明。
图3是用于说明引导构件230以及按压辊240的图。其中,图3(a)是图1中的按压辊240以及图1中虚线框B范围内的各个的放大图,图3(b)是沿z轴从上方观看图3(a)后的平面图。另外,在图3(b)中,省略了图3(a)中的按压辊240等的图示。
首先,对引导构件230进行说明。在引导构件230中,设置有引导面231,用于引导剥离了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行进。另外,由于图3与图1一样为模式图,省略了该引导构件230的安装构造的图示,该引导构件230被安装在竖立设置在平台50上的支撑构件(未图示)上。该支撑构件例如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
另外,该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与偏光膜30相接触一侧的面)是非粘着性的表面。既,在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施加有非粘着性表面加工,在维持导电性的状态下具有非粘着性。这样对引导面231进行非粘着性的表面加工,是因为偏光膜30的一个面涂覆了粘合剂31(参照图2),是具有粘着性的粘着面。
即,由于剥离了剥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粘合面上涂覆有粘合剂31,如果不对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实施用于防止粘合剂31粘附的非粘着性表面加工,偏光膜30的粘合剂31会粘附到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从而导致偏光膜30无法顺利地沿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行进。
用于防止粘合剂31附着的非粘着性表面加工属于公知技术,例如能够采用被称为(TOSICAL(注册商标)SCOATING加工)的表面加工技术。通过对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施加这种表面加工(TOSICAL(注册商标)SCOATING涂层形成加工/株式会社トシコ),就能够在被剥离了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粘着面不会附着在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的情况下,使偏光膜30顺利地行进至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处。对于TOSICAL(注册商标)S,例如,可以适当使用UNA―300系列(UNA―310-X10)、UNA―800系列、TS-1000系列、TS-1080系列、TS-1310系列。
TOSICAL(注册商标)SCOATING涂膜厚度,例如,1μm~200μm、优选地,可以适当地使用3μm~150μm的。TOSICAL(注册商标)S的涂层成膜之前,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表面上可以做成凹凸构造。这种情况下的凹凸构造的平均表面粗糙程度,可以为2μm~15μm。
通过在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实施这种非粘着性表面加工,剥离了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粘合面就不会粘附到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可使偏光膜30顺利地行进至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这种表面加工是不损害导电性的非粘性表面加工。因此,即使将引导面231进行非粘着性表面加工后,仍保持导电性。因此,引导面231的导电性不会受损。另外,该引导面231还有电接地。既,引导面231在具有导电性的同时还被电接地。引导面231具有导电性同时还被接地的原因将在后面描述。
另外,在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引导构件230呈三角形块状,并且该引导构件230的前端部232被设置为边缘的同时,引导面231相对于玻璃基板10呈锐角配置。另外,在下文中,将引导构件230的前端部232表述为(引导构件前端部232)。
如图3(a)所示,具有这种结构的引导构件230被设置为:在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到达穿过按压辊240的按压点P的垂线L上的位置(称为粘贴运作开始位置)时,使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位于引导面231的延长线上。
另外,该引导构件230沿z轴的位置被设置在:不会与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玻璃基板10相接触的位置,并且使引导构件前端部232与玻璃基板10之间的落差变小的位置上。另外,按压辊240的(按压点P)是指按压辊240在实施对偏光膜30的按压运作时,对偏光膜30施加按压力的点。
在这里,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引导面231的倾斜度,即引导面231与xy平面所成的角度θ(引导面231与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玻璃基板10之间所呈的角度θ)被设定为30度。另外,也没有将引导面231与玻璃基板10所成的角度θ限定为30度,只要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能够顺利地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便可。
另外,引导构件230被设置的位置为:当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到达粘贴运作开始位置时,设置成尽可能地缩短该引导构件230的前端部232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之间的间隔(沿x轴的间隔)d。另外,间隔d会因引导面231的倾斜角度而发生不同,在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间隔d为15mm。该间隔d不限于15mm,而是可以根据引导部件230的引导面231相对于xy平面的角度、偏光片30的材质和尺寸等来设定成最适宜的值。
另外,引导构件230电接地。具体来说,如前述般,引导构件230被安装在上下设置在平台50上的支撑构件(未图示)上,由于这些支撑构件以及平台50均由金属构成,因此引导面231在经由这些支撑构件以及平台50后电接地。因此,引导部件231所具有的引导面231也必然接地。
另外,由于之前已经说明图1是展示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的模式图,虽然并没有展示出平台50的具体设置状态,但平台50是在与工厂的地面电接地的状态下设置的平台。通过这样,引导构件230就连同其引导面231一起,在经由支撑构件以及平台50后电接地。
如上述说明的,由于引导构件230的前端部232为边缘,因此不但能够尽可能地缩短该引导构件230的前端部232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之间的间隔,还能够尽可能地缩小引导构件前端部232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之间的落差。这样一来,就能够缩短偏光膜30(薄膜构件)的前端部30a到达玻璃基板10(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10a为止的距离,从而防止偏光膜30在到达粘贴起始端10a之前,因自重发生弯曲。通过这样,就能够使在引导面231上行进的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精准地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
另外,由于引导构件230被设置为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位于该引导面231的延长线上,因此通过这样的设置,也能够使在引导面231上行进的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精准地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
另外,引导构件230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该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具有导电性并且电接地(接地)。因此,即便偏光膜30上带有静电,也能够将偏光膜30所带的静电去除。这样,灰尘或垃圾难以附着在偏光膜30上的同时,还能够在将偏光膜30粘贴在玻璃基板10上时,将偏光膜30高精度地粘贴在玻璃基板10上。另外,在将粘贴有偏光膜30的玻璃基板10输送至下一道工序时,还能够防止偏光膜30在带有静电的状态下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特别是,即使在偏光膜30的粘合面(具体而言,涂布到偏光膜30的粘合剂31)带静电的情况下,通过偏光膜30的粘合面(涂布有粘接剂31的面)与具有导电性的引导面231接触,也能够精准地除去粘合面(粘合剂31)上带的静电。这样,在将粘贴有偏光膜30的玻璃基板10输送至下一道工序时,可以防止在玻璃基板10和偏光膜30之间,在带有静电的状态下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如果玻璃基板10和偏光膜30之间带静电,由于不容易去除静电,
仅通过使偏光膜30的粘合面与导电性引导面接触,就可以精准地除去粘合面上的静电,这作为应对静电的对策是极为有效的。
下面,对按压辊240进行说明。如图3(a)所示,按压辊240为两个直径不同的辊241、242沿垂线L两段叠加的结构,其各自的旋转轴241a、242a沿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的方向(沿y轴的方向)设置。两个按压辊241、242分别各自的旋转轴241a、242a分别被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在按压辊安装构件243上。按压辊安装构件243则被安装在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上。
此处,将两个按压辊241、242中位于与偏光膜30相接触一侧的按压辊241设为第一按压辊241,将另一个按压辊242设为第二按压辊242,在此情况下,第一按压辊241的直径Φ1(参照图3(a))被设定为小于第二按压辊242的直径Φ2。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第一按压辊241的直径Φ1为10mm程度。关于将第一按压辊241与第二按压辊242设置为两段叠加的结构,以及将第一按压辊241的直径Φ1设定为小于第二按压辊242的直径Φ2的理由,将后述。
具有上述构成的按压辊240(第一按压辊241以及第二按压辊242)可伴随按压辊安装构件243一同沿z轴方向(箭头z-z’方向)上下移动,当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未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按压辊240会与工作台100上放置的玻璃基板10所包含的平面(xy平面)相脱离(位于其上方),当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就下降,并进行对偏光膜30的按压作业。按压辊240的上升以及下降运作,是通过控制装置300所具备的控制功能之一来进行的。
另外,将第一按压辊241的直径Φ1设置为小于第二按压辊242的直径Φ2,并且将直径较大的第二按压辊242叠加在第一按压辊241上的理由如下。
即,当玻璃基板10到达粘贴运作开始位置后,由于引导构件前端部232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之间的间隔d较窄,如上述般为15mm,在第一按压辊241按压偏光膜30状态时,为了第一按压辊241不与引导构件230发生接触。
既,为了第一按压辊241不与引导部件230接触,就必需要将第一按压辊241的直径Φ1尽可能设置得更小。而另一方面,一旦将第一按压辊241的直径设置的较小,则又会产生出:仅依靠第一按压辊241无法对整个偏光膜30的宽度方向(这时为沿y轴方向的宽度)施加均匀的按压力的问题。
具体来说的话,图3中偏光膜30的宽度方向(图3中沿y轴方向上)的长度为890mm程度。这样,而如果偏光膜30的宽度方向(图3中沿y轴方向上)的长度大于890mm的话,第一按压辊241的旋转轴241a的长度(沿y轴的长度)也会变长。此时,第一按压辊241的直径Φ1相对于第一按压辊241沿旋转轴241a的长度如果变小,容易导致第一按压辊241产生弯曲,而一旦第一按压辊241产生弯曲,就无法在整个宽度方向上施加均匀的按压力。
所以,在将第一按压辊241的直径Φ1尽可能设置的更小的同时,还要在第一按压辊241的上面叠加直径较大的第二按压辊242从而使按压点P处的按压力均匀地分布在偏光膜30的整个宽度方向上。
通过将按压辊240设置为上述结构,即便是在引导构件前端部232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之间的间隔d仅为15mm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第一按压辊241不与引导构件230相接触的状态台下,切实地对偏光膜30进行按压。另外,第二按压辊242也能够防止第一按压辊241产生弯曲,从而帮助第一按压辊241以均匀的按压力对偏光膜30的整个宽度方向(y轴方向)进行按压。像这样,第二按压辊242是作为辅助第一按压辊241按压的辅助辊来发挥作用的。
接下来,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的运作进行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的运作图。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的运作(图4的连续动作)图。其中,图4(a)展示的是粘贴运作开始前的状态,这里,将该状态作为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下,工作台100位于比按压辊240(第一按压辊241以及第二按压辊242)更靠近图中左侧的位置(开始(START)位置)上。另外,在初始状态下,此时作为被粘贴对象的玻璃基板10(第一玻璃基板10)被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规定位置上。另外,工作台100从开始位置沿x轴的移动量、沿y轴的位置以及在z轴周围的角度(平面上的角度)等均已被经过适宜地调整。另外,在初始状态下,工作台100沿z轴的上下方向位置是上下方向基准位置h。
另外,离型膜40上卷绕侧的前端部(未图示)与用于卷绕离型膜40的卷绕辊(未图示)相连接,并且此时作为粘贴对象的偏光膜(第一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已到达剥离部210的前端部(折返部211)处。另外,在该初始状态下,按压辊240(第一按压辊241以及第二按压辊242)与工作台100上放置的玻璃基板10所包含的平面(xy平面)相脱离(位于其上方)。
在图4(a)所示的初始状态下,首先,控制装置300控制工作台100使其沿x轴朝右方向(箭头x方向)按规定的移动量行进。通过这样,工作台100就会朝图4(b)中所示的位置(粘贴运作开始位置)行进。具体来说,控制装置300控制工作台100使其沿x轴朝右方向行进,从而使第一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到达与按压辊240的按压点P相向的位置上。此外在这里,作为被粘贴的玻璃基板为(第一玻璃基板10),但也可以将(第一)省略,有时表述为(玻璃基板10)。
这样,如果工作台100沿着x轴向右方向(箭头x方向)移动,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就会到达与按压辊240的按压点P相向的位置上。在这种状态下,尽管控制装置300通过控制装置300中的薄膜构件提示控制机构,执行了对第一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但是在执行第一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之前,要使控制装置300通过该控制装置300中的工作台升降控制功能,,使工作台100相对于升降机构从上下基准位置h沿着z轴下降(缩回)规定量Δh(见图4b)。另外,在这里,尽管作为粘贴对象的偏光膜为(第一偏光膜30),但省略(第一),有时表述为(偏光膜30)。
通过控制装置300进行这种控制,如图4(b)所示,工作台100上的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就会在与按压辊240的按压点P相向的位置处,并且,从上下基准位置h沿着z轴下降(缩回)规定量Δh。
这里的(规定量Δh)为,在进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时,只要能够切实地防止被提示的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与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玻璃基板10接触,例如,它可以是几mm~几十mm程度就可以了。另外,该(规定量Δh)不是特别限定的,可以设定为适当的、最适当的量。
如图4(b)所示,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处在与按压辊240的按压点P相向的位置,并且从上下基准位置h沿着z轴下降规定量Δh时,控制装置300通过其薄膜构件提示操作控制功能,控制进料器225以执行对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
这样,如图4(C)所示,进料器225通过夹持器226将离型膜40夹持,使该离型膜40沿离型膜行进方向(箭头x方向)行进规定的距离。通过控制装置300的这种控制,剥离了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到达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相向的位置。既,执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然而,由于此时工作台100处于下降了的状态,因此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不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接触。另外,当执行偏光膜30的这种提示操作时,控制装置300控制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的夹持器221c,解除对离型膜40的夹持。
这里,就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进行具体地说明。通过进料器225使离型膜40沿离型膜行进方向(箭头x方向)行进规定距离时,通过剥离部210将离型膜40从偏光膜30上剥离的同时,剥离了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在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行进。该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到达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相向的位置(见图4(C))。但是,在此时,由于工作台100处于降下(缩回)状态,偏光膜30的行进方向前端部30a不与玻璃基板10的粘性起始端10a接触。
另外,当偏光膜30在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行进时,由于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施加有非粘着性表面加工,因此当剥离了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在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前进时,偏光膜30的粘合面就不会粘附在引导构件230的引导表面231上,能够使偏光膜30顺利地行进。
这时,如上所述,控制装置300对进料器225所进行的控制,是根据摄像机250所拍摄的图像数据来进行的。作为控制装置300对进料器225所进行的控制的一例,如前述般,控制装置300根据来自于摄像机250的拍摄数据,来监视此时作为粘贴对象的偏光膜(第一偏光膜30)的后端部30b(切口C1)的位置,并使进料器225运行,直至该后端部30b(切口C1)的位置到达目标位置。通过这样,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就会到达第一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像这样,一旦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控制装置300则会控制进料器225,从而使其解除对离型膜40的夹持。通过这样,进料器225会回到初始状态时的位置上。
一旦进料器225使离型膜40朝离型膜行进方向行进,张力调节辊222就会按照进料器225所移动的移动量来进行下降运作。通过设置该张力调节辊222,就能够在不需要将通过进料器225进行的偏光膜30供应作业(提示操作),与通过卷绕辊(未图示)进行的离型膜40卷绕作业相同步的情况下,相互独立地来进行各自的作业。只要在张力调节辊222的下降量达到规定量时进行通过卷绕辊(未图示)进行的离型膜40卷绕作业即可。
另外,张力调节辊222不仅在通过进料器225对偏光膜30进行提示操作时起作用,而且在偏光膜30的粘贴操作时也起作用。既,即使在偏光膜30的粘贴操作时,如果工作台100进行移动,不需要与通过卷绕辊进行的离型膜卷绕作业相同步,就能相互独立地来进行各自的作业。例如,在偏光膜30的粘贴操作时,通过卷取辊进行离型膜的卷绕作业,可以在偏光膜30的粘贴操作完成,并且夹持器221c解除对离型膜40的夹持之后的规定时间进行。
如果图4(a)~图4(c)的操作结束,接下来进行图5所示的操作。
图5(a)所示为工作台100从降下(缩回)的位置开始到上下方向基准位置h为止的升起的状态。当工作台100上升到上下方向基准位置h时,如图5(a)所示,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就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工作台100的这种上升运作是通过控制装置300来进行的。
通过这样,当控制装置300执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时,通过工作台升降控制功能控制升降机构,使工作台100暂时地下降(缩回)到上下基准位置h以下之后,通过薄膜构件提示控制功能,控制进料器225进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然后,控制装置300通过工作台的升降控制功能,在偏光膜30的粘贴动作开始前的规定的时间,使工作台100上升到上下基准位置h处。另外,(直到偏光膜30的粘贴动作开始前的规定时间)优选地,是指紧接在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完成之后,或者与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完成几乎相同的时刻。
通过进行这样的控制,可以高精度地提示偏光膜30,通过这样,就能够使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高精度地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也就是说,由于剥离了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被涂覆着粘合剂,在工作台100处于上下基准位置h的状态下,如果进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粘合剂就会粘附到玻璃基板10上从而妨碍偏光膜30的行进,可能发生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不能高精度地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这样的故障。为了防止这样的故障,在进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时,使工作台100从上下基准位置h向下暂时降下(缩回)。
同上,当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参照图4(c)。)完成之后,一旦工作台100上升到上下基准位置h(参照图5(a)。),使按压辊240移动(降下),以将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压向玻璃基板10的粘性起始端10a。通过这样,在按压辊240(第一按压辊241以及第二按压辊242)下降后,第一按压辊241的按压点P就会将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按压在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上(参照图5(b))。通过这样,偏光膜30就会被定位在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上。另外,此时,第二按压辊242处于对第一按压辊241进行按压的状态下。
接着,从图5(b)所示的状态(将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按压在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上的状态)开始,通过使工作台100移动,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既,从图5(b)所示的状态开始,通过使工作台100沿x轴朝箭头x’方向(图示中的左方向)移动,偏光膜30以玻璃基板10的粘性起始端10a为起点进行粘贴(参照图5(c)。)。此时,由于按压辊240保持在对偏光膜30进行按压的状态,因此当工作台100朝箭头x’方向(图示中的左方向)移动时,在第一按压辊241一边顺时针旋转,第二按压辊242一边逆时针旋转的同时,一边将偏光膜30按压在玻璃基板10上。
如图5(b)至5(c)所示,在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由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进行控制。既,在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的期间内,剥离膜40被夹持在作为张力施加部的张力调节辊222与剥离部210之间的规定位置,在夹持的位置和剥离部210之间,使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与从偏光膜30剥离离型膜40的操作(离型膜40的剥离操作)同步地进行。
具体地,一旦工作台100沿x轴在箭头x'方向(图中向左)移动,偏光膜(在该情况下为偏光膜30)以玻璃基板10的粘性起始端10a为起点进行粘贴。这样,当工作台100沿x轴朝箭头x'方向(图中向左)移动时,随着工作台100的移动,按照与工作台100的相同的移动量,离型膜40从剥离部210沿折返方向,既离型膜行进方向(箭头x的方向)行进。
通过这样,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在进行将偏光膜30粘贴到玻璃基板10的粘贴作业(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在夹持位置和剥离部210之间,使第一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与离型膜40的剥离作业同步地进行。
关于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的运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前所述,粘着/剥离同步机构部221具有:被设置在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的侧面的第一折返辊221a,被设置在工作台100侧面的第二折返辊221b以及夹持器221c。
当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夹持器221c夹持离型膜40。因此,当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在离型膜40被夹持器221c夹持的情况下,当工作台100沿x轴在箭头x'的方向上移动时,安装在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侧面的第一折叠辊221a的位置不变,安装在工作台100侧面的第二折叠辊221b随着工作台100的移动而移动。这样,离型膜40由于工作台100的移动而被第二折叠辊221b拉开,并沿离型膜行进方向(箭头x方向)行进。
这样,当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由于离型膜40处于被夹持的状态,通过张力施加部的张力调节辊222将离型膜40从张力中解除,施加到离型膜40的张力仅为夹持器221c与剥离部210之间的张力,在这种状态下,由于离型膜40的剥离作业与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同步地进行,所以施加于离型膜40的张力很小。
因此,即使作为张力施加部的张力调节辊222对离型膜施加很大的张力,离型膜40也能通过张力调节辊222变成从张力中被释放,离型膜40上没有被施加很大的张力。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当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操作时,可以减小施加到离型膜40上的张力,通过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离型膜40在剥离部210的折返部211被摩擦而引起离型膜40的破损。另外,如果薄膜构件粘贴装置被长时间使用,虽然会因与离型膜之间的摩擦,而引起剥离部210的折返部211也被磨损这样的问题,但根据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也就能够防止折返部211的磨损。
另外,由于剥离部210的折返部211为角部(在该情况下为楔形),因此,从偏光膜30剥离离型膜40时的操作(剥离膜40的剥离动作)能够切实地进行。特别是,剥离部210的折返部211与例如是辊的情况相比,离型膜40的剥离作业能够更切实地进行。既,如果折返部211是辊,从偏光膜30上将离型膜40剥离时,偏光膜30与剥离膜40可能一起卷到辊上,引起剥离操作发生故障不能顺利地进行的问题。这时,如果辊的直径很大,则这种故障的发生变得更加显著。
根据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为了解决上述故障,将剥离部210的折返部211做成角部。通过这样,可以解决上述故障,并且可以进行切实的剥离操作。但是,由于剥离部210的折返部211是角部,因此虽然存在离型膜40容易摩损且离型膜40容易损坏的问题,在根据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可以通过设置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来解决这样的课题。此外,可以解决由于离型膜40在剥离部210的折返部211处被摩擦,而引起折返部211容易磨损的问题。
另外,当对偏光膜30进行提示时,虽然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的功能不发挥作用,在对偏光膜30进行提示的时候,由于只要使离型膜40行进至可进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所需程度就可以了,因此离型膜40的行进量较小。因此,可以减小施加到离型膜40上的负荷,并且几乎没有离型膜损坏或折返部211磨损的风险。另外,在进行偏光膜30提示时,由于离型膜40处于被进料器225夹持状态,这种情况下,由张力施加部(张力调节辊222)施加到离型膜40上的张力也被释放出来。这样,当进行偏光膜30的提示时,可以减小施加到离型膜40上的负荷。
另一方面,当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操作时,离型膜40的行进量也很大,并且,由于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是在被按压辊240按下状态下剥离离型膜的,因此,施加于离型膜40的负荷就很大。特别是,如果偏光膜30的尺寸(沿行进方向的尺寸)较大,则离型膜40的前进量就很大,施加于离型膜40的负荷就变得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可以将施加于离型膜40的张力抑制在较低水平,并且可以减小施加到离型膜40上的负荷。由此,可以抑制离型膜40的破损。此外,还可以抑制折返部211的磨损。
可是,当如图5(c)所示的薄膜构件粘贴作业结束时,虽然工作台100返回到初始位置,当工作台100返回到初始位置时,夹持器221c解除对离型膜40的夹持。然后,一旦工作台100从图5(C)所示的状态朝箭头x'的方向往前移动,就会返回图4(a)的位置(与初始状态相同的位置)。据此,偏光膜30(第一偏光膜30)对玻璃基板10(第一玻璃基板10)的粘贴工序完成,接下来,进行偏光膜(第二偏光膜30)粘贴至下一玻璃基板(第二玻璃基板10)的粘贴工序。
在进行将第二偏光膜30粘贴在第二玻璃基板10上的粘贴工序时,先将已完成第一偏光膜30粘贴工序的第一玻璃基板10从工作台100上卸下,然后再将第二玻璃基板10放置在该工作台100上后进行图4(a)至图4(d)以及图5(a)~图5(c)中所示的工序。通过重复这些工序,就能够将偏光膜依次粘贴在每个玻璃基板上。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接装置1,在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业作时,通过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可使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与离型膜40的剥离作业主动同步地进行。
因此,在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可以减小施加到离型膜40上的张力,通过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离型膜40在剥离部210的折返部211被摩擦而引起离型膜40的破损。另外,还可以抑制折返部211的磨损。另外,由于离型部210的折返部211为角部,因此能够确切地进行离型膜40的剥离作业。
另外,由于在剥离部210的前方侧面,设置有用于引导偏光膜30行进的引导构件230,并且该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施加有非粘着性表面加工,因此就可以防止偏光膜30的粘着面附着在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从而使偏光膜30在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顺利地行进。
另外,由于引导构件230的前端部232为边缘,因此不但能够尽可能地缩短该引导构件前端部232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之间的间隔,还能够尽可能地缩小引导构件前端部132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之间的落差。
通过这样,就能够缩短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为止的距离,从而防止偏光膜30在到达粘贴起始端10a之前,因自重发生弯曲。通过这样,就能够使在引导面231上行进的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高精准地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
另外,由于引导构件230被设置为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位于该引导面231的延长线上,因此通过这样的设置,也能够使在引导面231上行进的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高精准地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
另外,引导构件230由不锈钢等金属构成,在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上经过导电和非粘着性表面加工,并且引导面231与接地(接地)电连接,因此,即便偏光膜30上带有静电,也能够将偏光膜30的静电去除。从这一点来说,引导构件230也可以称为除静电构件。这样,由于引导构件230是除静电构件,灰尘或垃圾难以附着在偏光膜30上,还能够在将偏光膜30粘贴在玻璃基板10上时,将偏光膜30高精度地粘贴在玻璃基板10上。另外,在将粘贴有偏光膜30的玻璃基板10输送至下一道工序时,还能够防止偏光膜30在带有静电的状态下被输送至下一道工序。
另外,在进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时,使工作台100向上下方向基准位置h以下方向暂时缩回,在紧接第一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之后或者与第一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几乎相同的时刻,使工作台100返回到上下基准位置h处。这样,可以高精准地提示偏光膜30。
另外,按压辊240是由位于与偏光膜30相接触的一侧的直径较小的第一按压辊241、以及用于对第一按压辊241的按压力进行辅助的直径较大的第二按压辊242所组成的。
由于按压辊240是这样组成的,因此即便是在引导构件前端部232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之间的间隔较窄的情况下,由于第一按压辊241直径较小,在避免与引导构件230发生接触的情况下,来按压偏光膜30。另外,由于第二按压辊242起到了防止第一按压辊241发生翘曲的作用,因此能够在偏光膜30的整个宽度方向(沿按压辊240的旋转轴的方向)上以均匀的按压力来对偏光膜30进行按压。
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并且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例如,可以实施下述的几种变形。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所示第一按压辊的直径为10mm程度的情况,但也不必一定将第一按压辊的直径设置为10mm程度,也可以根据引导构件前端部232与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之间的间隔d来设置为合适的直径。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是采用引导构件230的形状为三角形的块状为例进行了示例,但是引导构件230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此,只要能够使剥离了的离型膜40的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向放置上工作台100上的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行进便可,例如也可以为板状。
图6是用于说明引导构件230为板状的形态时的说明图。图6是与图3(a)相对应的图,其不同点仅在于引导构件230的形状为板状,而其他构成要素均与图3相同,因此同一构成要素使用了同一符号来进行表示。即便是在引导构件230的形状为板状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引导构件前端部232也应该优选为呈图2所示的边缘。
通过这样,也能够使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高精准地到达玻璃基板10的粘贴起始端10a。另外,即便是在引导构件230的形状为板状的情况下,由于该板状的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也同样被施加了导电性的防止粘合剂附着的非粘着性表面加工,该引导表面231电接地。这样,就可以采取与实施方式涉及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中使用的引导构件230相同的静电对策。另外,引导构件230所具有的厚度并不如图6所示,可以采用板厚例如为1mm至数mm程度的薄板状构件,如果是这样的薄板构件,引导构件前端部132便自然会成为边缘。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进行图4所示的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是以固定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200并且使工作台100沿x轴往复移动为例来进行说明的,但也可以采用固定工作台100并且使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200往复移动的形态。
具体来说,与图4(a)中所示的初始状态一样,在将玻璃基板10放置在工作台100上的状态下,预先将该工作台100固定。并且,使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朝图4中的箭头x’方向(图示的左方向)移动,在与图4(b)几乎相同的状态下,进行图4(c)以及图5(a)~图5(c)中所示的工序。这种情况下,当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将工作台100固定,使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200朝箭头x的方向移动。通过进行上述的运作,就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一样将偏光膜30粘贴在玻璃基板10上。
另外,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也可以是使工作台100沿x轴往复移动的运作与使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沿x轴往复移动的运作相并用。通过进行上述的运作,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将偏光膜30粘贴在玻璃基板10上。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获得加快粘贴运作高速化的效果。
另外,将工作台100固定,即便是使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往复移动的情况下,当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也可以使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发挥控制作用。这种情况下,当进行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时,虽然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沿箭头x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折返辊221a也随着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的移动而移动,但设置在工作台100侧面的第二折返辊221b的位置不变。
因此,随着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的移动,离型膜40被第一折返辊221a拉开,并且偏光膜30一边行进一边将离型膜40从偏光膜30上剥离。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在通过夹持器221cc夹持离型膜40的状态下,由于离型膜40的剥离作业与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主动同步地进行,因此当从偏光膜30上剥离离型膜40时,可以减小施加到离型膜上的张力。
另外,即便在使工作台100沿x轴往复移动的运作与使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200沿想x轴往复移动的运作相并用的情况下,也能使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起作用。
(4)作为通过控制装置300对进料器225进行控制的其他例子,也可以是:对第一偏光膜30的后端部30b的位置进行监视,控制离型膜朝离型膜行进方向行进,直至第一偏光膜30的后端部30b的位置按照偏光膜30的后端部30b的目标移动量移动为止。
在这样控制中,使偏光膜30的后端部30b从规定位置按多少移动量移动,该偏光膜30的前端部30a就会到达第一按压辊241的按压点P,通过预先设定目标移动量就能够实施上述运作。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剥离部前端折返部的角部为楔形(锐角)的情况,但不限于楔形(锐角),例如,角部可以几乎为直角。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时、使工作台100降下(缩回)的操作为:当工作台100移动到图4(b)的位置时使其缩回,但也可以在图4(a)所示的初始位置使工作台100降下(缩回)并使其移动到图4(b)所示的位置。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是以在用于液晶面板上的两片玻璃基板(设置在液晶层表面一侧的玻璃基板以及设置在液晶层背面侧的玻璃基板)中的一个面上玻璃基板上粘贴偏光膜为例进行说明的,但也可以在用于另一个面上的玻璃基板上粘贴偏光膜,此情况下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8)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是以薄膜构件为用于液晶面板的偏光膜,被粘贴构件为用于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并且薄膜构件粘贴装置是用于将偏光膜粘贴在该玻璃基板上的装置来进行说明的,但是作为薄膜构件粘贴装置,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本发明可以广泛地适用于各种将偏光膜粘贴在该玻璃基板上的装置中。
(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薄膜构件为长方形,但又不仅限于长方形,也可以是正方形,但也不仅限于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矩形)。
(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按压辊241和第二按压辊242中,虽然第一按压辊241的直径设置得比第二按压辊242的直径更小,但是只要第二按压辊242能够发挥辅助辊的功能,也可以将第一按压辊241以及第二按压辊242设置为相同的直径。
(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例的是按压辊240采用将两个按压辊两段叠加的结构的情况,但又不仅限于两个按压辊,也可以时将三个或更多的按压辊叠加的结构。
(1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是通过引导构件230、支撑构件(未图示)以及平台50电接地的,但也可以利用接地用的引线来连接该引导面231以及引导构件230从而使该引导构件直接接地。
(1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薄膜构件为用于液晶面板的偏光膜,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薄膜构件可以是用于液晶面板的保护膜或用于电子设备的电磁波屏蔽膜。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被粘贴构件是用于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用于液晶面板的合成树脂基板(包括合成树脂薄膜)。另外,也可以是用于除了液晶面板(例如,有机EL面板或其他显示器)以外的玻璃基板或合成树脂基板(包括合成树脂薄膜)。另外,也可以是除了用于显示器以外的电子电路板(例如,电子设备)。
(1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实施对引导构件230的引导面231进行的导电性的非粘着性表面加工,采用被称为(Tosical(注册商标)S涂层处理)的表面加工技术。对于这种涂层处理加工,虽然对于Tosical(注册商标)S,UNA-300系列(UNA-310-X10),UNA-800系列,TS-1000系列,TS-1080系列,TS-1310系列是可以适当使用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另外,TOSHICAL(注册商标)S的涂膜的厚度例如为1μm~200μm,可优选为3μm~150μm,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在涂覆TOSHICAL(注册商标)S涂膜之前,可以将引导构件230的引导表面231上做成凹凸结构。在这种情况的凹凸结构的平均表面粗糙程度可优选为2μm至15μm,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1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在使偏光膜30的粘贴作业和离型膜的剥离作业主动地同步地进行的时候,在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上设置有夹持器221c,虽然离型膜40是通过夹持器221c被夹持,但在不设置该夹持器221c,该进料器225的夹持器226不仅可以用于偏光膜30的提示操作,而且可以用于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221的粘贴/剥离的同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当进行粘贴/剥离同步操作时,通过该进料器225的夹持器226将离型膜40夹持。即使这样,离型膜40也能通过作为张力施加部的张力调节辊222变成从张力中被释放,也可以减小施加到离型膜40上的张力。
符号说明
1…薄膜构件粘贴装置;10…玻璃基板(被粘贴构件);10a…粘贴起始端;30…偏光膜(薄膜构件);30a…前端部(行进方向前端部);30b…后端部(行进方向后端部);31…粘合剂;40…离型膜;50…平台;60…导轨;100…工作台;110···滑动器;120…工作台主体;210…剥离部;211…折返部;220…离型膜行进机构部;221···剥离/粘贴同步机构部;221a···第一折返辊;221b...第二折返辊;221c···夹持器;222···张力调节辊(张力施加部);225···进料器;226···夹持器(进料器225的夹持器);230···引导构件;231···引导面;232···引导构件前端部(引导构件的前端部);240···按压辊;241···第一按压辊;242···第二按压辊;250···摄像机;300···控制装置;C1,C2,…切口;h···上下方向基准位置;P…按压点。

Claims (15)

1.一种薄膜构件粘贴装置,用于进行“薄膜构件粘贴操作”,所述“薄膜构件粘贴操作”为:从一个面为粘着面的,并且该粘着面上粘贴有可剥离的离型膜的薄膜构件上一边剥离所述离型膜一边使所述薄膜构件行进,并且在完成为了使剥离了所述离型膜的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薄膜构件提示操作”之后,在将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按压至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状态下,以所述粘贴起始端为起点一边将所述离型膜剥离,一边将所述薄膜构件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用于放置所述被粘贴构件;
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用于供给所述薄膜构件;以及
用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提示操作”的控制所述的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的薄膜构件提示控制功能;以及用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粘贴作业”的所述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以及所述工作台,可使其中至少一个通过相对移动的具有粘贴控制机能的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具有:
剥离部,所述剥离部具有朝与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几乎相反的方向将离型膜折返的折返部,并且在所述折返部将所述离型膜折返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以及所述工作台中的至少一方相对移动将所述离型膜从薄膜构件剥离;以及
离型膜行进机构部,使在所述折返部处被折返的所述离型膜行进,
所述离型膜行进机构部上设置有:
张力施加部,对于被折返的所述离型膜沿所述离型膜行进方向施加张力;以及
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被配置在该张力施加部与所述剥离部之间,在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粘贴作业”时,将离型膜在所述张力施加部与所述剥离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夹持,在该夹持的位置与所述剥离部之间,使”薄膜构件粘贴作业”与从薄膜构件将离型膜剥离作业能动同步地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具有:
设置在所述张力施加部与所述剥离部之间规定位置的,将所述离型膜夹持在所述张力施加部与剥离部之间规定位置的夹持器;
位于所述夹持器与所述剥离部之间,并且,安装在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一侧,使在剥离部被剥离的离型膜朝所述薄膜构件行进方向几乎相同方向进行折返的第一折返辊;以及
位于所述夹持器与所述第一折返辊之间,并且,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一侧,使被所述第一折返辊折返的离型膜,在与所述薄膜构件行进方向几乎相反方向进行折返的第二折返辊。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使该工作台在上下方向升降的升降机构部,
在将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粘贴作业”时的所述工作台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设置为基准位置时,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具备:
工作台升降控制功能,在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所述”薄膜构件提示操作”时,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使所述工作台从所述上下方向基准位置向下暂时下降,并且通过所述薄膜构件提示控制功能进行所述”薄膜构件提示操作”,在所述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开始前的规定时间点,控制所述升降机构使所述工作台上升至所述上下方向基准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剥离部的所述折返部为角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所述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与所述张力施加部之间配置有用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提示操作”的进料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进一步具有能够对所述薄膜构件的规定部位进行拍摄的摄像机,
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具备:
进料器控制功能,在根据所述摄像机的拍摄数据对所述薄膜构件的所述规定部位的位置进行监视后,控制所述进料器进行所述”薄膜构件提示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薄膜构件的规定部位为该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后端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进一步包括:
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具有通过所述剥离部对被剥离离型膜的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进行引导的引导面,该引导面上施加有防止粘合剂粘附的非粘着性表面加工,
所述引导构件被设置为:在其前端部为边缘的同时,所述引导面相对于所述被粘贴构件成锐角,并且,所述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位于该引导面的延长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引导面在具有导电性的同时电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进一步具有:
用于将所述薄膜构件行进方向前端部按压至所述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按压辊,
所述按压辊为多个按压辊复数段叠加的结构,该多个按压辊的各自的旋转轴沿所述薄膜构件行进方向前端部的边的方向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所述多个按压辊中,位于与所述薄膜构件相接触一侧的按压辊的直径被设定为小于其他按压辊的直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张力施加部为张力调节辊。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薄膜构件呈长条片状,并且设有切口,所述切口沿该长条片状的薄膜构件的长度方向,在每隔规定长度且保留所述离型膜的状态下进行设置,通过离型膜被所述剥离部剥离,从而成为小片化的薄膜构件,并且该小片化的薄膜构件被粘贴在所述被粘贴构件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薄膜构件为用于液晶面板的偏光膜或保护膜或用于电子设备的电磁波屏蔽膜,
所述被粘贴构件为用于所述液晶面板的玻璃基板或者为合成树脂基板或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子电路基板。
15.一种薄膜构件粘贴方法,通过薄膜构件粘贴装置来进行“薄膜构件粘贴操作”,所述“薄膜构件粘贴操作”为:从一个面为粘着面的,并且该粘着面上粘贴有可剥离的离型膜的薄膜构件上一边剥离所述离型膜一边使所述薄膜构件行进,并且在完成为了使剥离了所述离型膜的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到达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薄膜构件提示操作”之后,在将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前端部按压至被粘贴构件的粘贴起始端的状态下,以所述粘贴起始端为起点一边将所述离型膜剥离,一边将所述薄膜构件粘贴在被粘贴构件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构件粘贴装置包括:
工作台,用于放置所述被粘贴构件;
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用于供给所述薄膜构件;以及
用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提示操作”的控制所述的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的薄膜构件提示控制功能;以及用于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粘贴作业”的所述薄膜构件供给机构部以及所述工作台,可使其中至少一个通过相对移动的具有粘贴控制机能的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具有:
剥离部,所述剥离部具有朝与所述薄膜构件的行进方向几乎相反的方向将离型膜折返的折返部,并且在所述折返部将所述离型膜折返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薄膜构件供应机构部以及所述工作台中的至少一方相对移动将所述离型膜从薄膜构件剥离;以及
离型膜行进机构部,使在所述折返部处被折返的所述离型膜行进,
所述离型膜行进机构部上设置有:
张力施加部,对于被折返的所述离型膜沿所述离型膜行进方向施加张力;以及
粘贴/剥离同步机构部,被配置在该张力施加部与所述剥离部之间,在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粘贴作业”时,将离型膜在所述张力施加部与所述剥离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夹持,在该夹持的位置与所述剥离部之间,使“薄膜构件粘贴作业”与从薄膜构件将离型膜剥离作业能动同步地进行,
在进行所述“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时,
在所述张力施加部和所述剥离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夹持所述离型膜,并且在该夹持的位置与所述剥离部之间,使从所述薄膜构件将所述离型膜剥离的剥离作业与”薄膜构件的粘贴作业”主动地同步进行。
CN201880078125.2A 2017-12-05 2018-11-14 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以及薄膜构件粘贴方法 Active CN1114331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3772 2017-12-05
JP2017233772A JP6967272B2 (ja) 2017-12-05 2017-12-05 フィルム部材貼り付け装置及びフィルム部材貼り付け方法
PCT/JP2018/042127 WO2019111662A1 (ja) 2017-12-05 2018-11-14 フィルム部材貼り付け装置及びフィルム部材貼り付け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3145A true CN111433145A (zh) 2020-07-17
CN111433145B CN111433145B (zh) 2021-08-31

Family

ID=66750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8125.2A Active CN111433145B (zh) 2017-12-05 2018-11-14 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以及薄膜构件粘贴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67272B2 (zh)
KR (1) KR20200076733A (zh)
CN (1) CN111433145B (zh)
WO (1) WO20191116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5368A (zh) * 2021-01-27 2021-06-01 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硅钢冷涂后锥度张力收卷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0636B (zh) * 2020-03-17 2022-12-1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贴膜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9698A (ja) * 2003-03-14 2004-10-07 Seiko Epson Corp フィルム状媒体の貼付装置、フィルム状媒体の貼付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EP1830391A2 (en) * 2006-03-02 2007-09-05 Tokyo Seimitsu Co.,Ltd. Surface protective film peeling method and surface protective film peeling apparatus
US20110041993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peel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102043278A (zh) * 2009-10-13 2011-05-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连续制造液晶显示元件的方法和装置
JP4922140B2 (ja) * 2007-12-03 2012-04-2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CN102666333A (zh) * 2009-12-22 2012-09-12 三键株式会社 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
CN102741140A (zh) * 2009-12-02 2012-10-17 夏普株式会社 膜剥离装置
JP2016153336A (ja) * 2015-02-20 2016-08-2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供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37919B2 (zh) * 1972-10-20 1977-09-26
JP2011251805A (ja) * 2010-06-01 2011-12-15 Beac:Kk 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貼り合わせ装置
JP6058407B2 (ja) * 2013-01-23 2017-01-11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ローラー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9698A (ja) * 2003-03-14 2004-10-07 Seiko Epson Corp フィルム状媒体の貼付装置、フィルム状媒体の貼付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装置及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EP1830391A2 (en) * 2006-03-02 2007-09-05 Tokyo Seimitsu Co.,Ltd. Surface protective film peeling method and surface protective film peeling apparatus
JP4922140B2 (ja) * 2007-12-03 2012-04-2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US20110041993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peel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102043278A (zh) * 2009-10-13 2011-05-0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连续制造液晶显示元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41140A (zh) * 2009-12-02 2012-10-17 夏普株式会社 膜剥离装置
CN102666333A (zh) * 2009-12-22 2012-09-12 三键株式会社 剥离装置及剥离方法
JP2016153336A (ja) * 2015-02-20 2016-08-2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供給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5368A (zh) * 2021-01-27 2021-06-01 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硅钢冷涂后锥度张力收卷工艺
CN112875368B (zh) * 2021-01-27 2023-05-09 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硅钢冷涂后锥度张力收卷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11662A1 (ja) 2019-06-13
JP6967272B2 (ja) 2021-11-17
JP2019099346A (ja) 2019-06-24
KR20200076733A (ko) 2020-06-29
CN111433145B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1616B (zh) 薄膜构件粘贴装置、薄膜构件粘贴方法以及引导构件
JP4524241B2 (ja) 薄板状フィルムの貼付装置および貼付方法
WO2011161861A1 (ja)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JP4415126B2 (ja) 積層フィルム貼合せ装置
WO2010082441A1 (ja) フィルム貼り合わせ装置、小片部材の移載定置装置及びそのヘッド装置
JP2013139108A (ja) フィルム貼合装置
CN111433145B (zh) 薄膜构件粘贴装置以及薄膜构件粘贴方法
CN110621600B (zh) 薄膜构件粘贴装置、薄膜构件粘贴方法以及静电去除构件
KR101145187B1 (ko) 커버레이 가접 장치 및 방법
JP6373076B2 (ja) 貼付装置および貼付方法
JP6957063B2 (ja) 剥離装置及び剥離方法
KR20170041216A (ko) 접합 장치, 광학 표시 디바이스의 생산 시스템, 접합 방법, 및 광학 표시 디바이스의 생산 방법
JP4708896B2 (ja) 粘着性テープの貼着装置及び貼着方法
JP6461269B2 (ja) フィルム部材貼り付け装置、フィルム部材貼り付け方法及びガイド部材
JP2018149632A (ja) 吸着テープ自動貼着装置および吸着テープ自動貼着方法
WO2018207677A1 (ja) フィルム部材貼り付け装置、フィルム部材貼り付け方法及び静電気除去部材
JP4870010B2 (ja) 粘着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JP2019048724A (ja) フィルム部材貼り付け装置
KR101774219B1 (ko) 비접촉식 약액 필름 박리 장치 및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기판 합착 장치 및 방법
JP6051812B2 (ja) キャリア銅箔剥離装置及びキャリア銅箔剥離方法
CN115782358A (zh) 膜去除机构
JP2023140825A (ja) ラベルロール用クリップ、クリップ付ラベルロール、および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
CN116021759A (zh) 粘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