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8839B - 焊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焊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8839B
CN111408839B CN202010207131.2A CN202010207131A CN111408839B CN 111408839 B CN111408839 B CN 111408839B CN 202010207131 A CN202010207131 A CN 202010207131A CN 111408839 B CN111408839 B CN 1114088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welding
bearing
pushing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71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8839A (zh
Inventor
周梦林
李剑锋
吴志宏
李开明
王志强
黎方琦
田冲
陈福林
张志强
蒋科
刘晓军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713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88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88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88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88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88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20Bonding
    • B23K26/21Bonding by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7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3K26/702Auxiliary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设备,其包括输送装置和焊接装置,输送装置具有输入位、输出位和焊接位,且焊接位位于输入位与输出位之间,输送装置用于沿输入位至输出位的方向输送工件;焊接装置用于对焊接位处的工件进行焊接;焊接装置包括激光焊接头和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于激光焊接头,且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激光焊接头的激光输出方向。在本焊接设备的焊接装置中,通过操作调节机构以对激光焊接头的激光输出方向进行调节,输送装置将工件输送至焊接位时,激光焊接头即可对焊接位处的工件进行焊接。本焊接设备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可以对激光焊接头进行调节,以适配不同结构的工件,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焊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机械自动加工在焊接领域也被愈加广泛地应用,但是传统焊接设备无法对焊接器的焊接位置进行调节,在对不同结构的工件进行焊接之前,需要对焊接设备进行重新组装,操作不便。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焊接设备,以改变现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接设备,用于解决传统焊接设备调节不便的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焊接装置,包括:
激光焊接头,用于对工件进行焊接;以及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激光焊接头,且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激光焊接头的激光输出方向。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激光焊接头沿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激光焊接头与工件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滑轨、滑动件和驱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动件连接于所述激光焊接头,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滑轨移动。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激光焊接头旋转,以调节所述激光焊接头的输出激光的朝向。
可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件和锁定件,所述转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激光焊接头转动;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转动件相对移动设置,所述锁定件用于抵接于所述转动件以对所述转动件进行固定。
可选地,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旋转基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旋转基板转动连接,所述锁定件与所述旋转基板螺纹连接;所述转动件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以所述转动件的旋转轴为中心沿圆周分布,所述锁定件穿设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锁定件用于抵接于所述转动件,以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旋转基板相对固定。
可选地,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激光焊接头和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激光焊接头相对于所述转动件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焊接设备,包括输送装置以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焊接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具有输入位、输出位和焊接位,且所述焊接位位于所述输入位与所述输出位之间,所述输送装置用于沿所述输入位至所述输出位的方向输送工件,所述焊接装置用于对所述焊接位处的工件进行焊接。
可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推送机构和承载机构,所述推送机构用于沿所述输入位至所述输出位的方向输送所述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工件。
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承载部,每一个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一个工件,且至少两个所述承载部沿与所述输入位至所述输出位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焊接装置还包括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焊接位处的所述承载机构沿与所述输入位至所述输出位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输送装置相对移动设置,所述承载机构移动至所述焊接位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承载机构卡接配合;所述平移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沿与所述输入位至所述输出位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焊接设备的焊接装置中,通过操作调节机构以对激光焊接头的激光输出方向进行调节,输送装置将工件输送至焊接位时,激光焊接头即可对焊接位处的工件进行焊接。本焊接设备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可以对激光焊接头进行调节,以适配不同结构的工件,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焊接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料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承载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局部B的放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承载机构位于固定位置时的俯视结构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承载机构离开固定位置时的局部结构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承载机构位于固定位置时的俯视结构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承载机构离开固定位置时的局部结构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输送装置和平移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11是图10中局部C的放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输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13是图12中局部D的放大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焊接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15是图14中局部E的放大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平移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17是图16中局部F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接设备,用于对工件100进行焊接,如图1所示,该焊接设备包括底板200、输送装置300和焊接装置400,底板200作为安装载体以用于安装输送装置300和焊接装置400;输送装置300上设有焊接位,且输送装置300用于将工件100输送至该焊接位,焊接装置400用于对焊接位的工件100进行焊接操作。
具体的,如图10和图14所示,输送装置300具有输入位3311、输出位3312和焊接位,且焊接位位于输入位3311与输出位3312之间,输入位3311至输出位3312的方向与X方向相反,输送装置300用于沿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输送工件100;焊接装置400包括激光焊接头410和调节机构420,调节机构420连接于激光焊接头410,且调节机构420用于调节激光焊接头410的激光输出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本焊接设备通过操作调节机构420以对激光焊接头410的激光输出方向进行调节,输送装置300将工件100输送至焊接位时,激光焊接头410即可对焊接位处的工件100进行焊接。本焊接设备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420可以对激光焊接头410进行调节,以适配不同结构的工件100,使用效果好。
如图10所示,输送装置300包括导向机构330、承载件340、推送机构350和升降机构360,导向机构330与承载件340相对移动设置,且用于对承载件340进行导向,推送机构350用于驱动承载件340相对于导向机构330移动,升降机构360连接于导向机构330,以用于使承载件340在导向机构330内循环输送。
具体的,如图10和图12所示,导向机构330包括上输送线331和设于上输送线331下方的下输送线332;承载件340设有多个,多个承载件340间隔分布在上输送线331和下输送线332上;升降机构360用于在上输送线331和下输送线332之间输送承载件340。
在本输送装置300中,多个工件100或者治具分别放置在多个承载件340上,多个承载件340分布在导向机构330的上输送线331和下输送线332内,推送机构350可以驱动多个承载件340沿上输送线331和下输送线332移动,由上输送线331输出的承载件340可以通过升降机构360输送至下输送线332中,由下输送线332输出的承载件340可以通过升降机构360输送至上输送线331中,承载件340在导向机构330中形成循环式的输送方式,在输送过程中可以不间断地持续输送,大大提高输送装置300的输送效率;同时通过将导向机构330中的上输送线331和下输送线332沿重力方向依次设置,可以充分利用输送装置300的竖向空间,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便于输送装置300的安装与维护。
如图12和图13所示,推送机构35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351和推送组件352,第一驱动组件351用于驱动推送组件352相对于导向机构330移动;推送组件352沿前进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时,推送组件352用于驱动承载件340沿前进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推送组件352沿与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时,承载件340与导向机构330相对静止;如图12所示,前进方向为X方向的反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推送组件352能够在第一驱动组件351的驱动作用下进行往复运动,当推送组件352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时,推送组件352连接于承载件340,以驱动承载件340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预设距离,而当推送组件352驱动承载件340移动预设距离之后,推送组件352在第一驱动组件351的驱动下沿X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此时推送组件352与承载件340分离,在推送组件352移动的过程中,承载件340与上输送线331相对静止,直至推送组件352下一次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该预设距离与上输送线331中每两个相邻的承载件340之间的距离相同。
如图12和图13所示,推送组件352包括推送件3521和连接件3522,推送件3521的数目为多个,且一个承载件340至少对应于一个推送件3521;多个推送件3521沿X方向间隔设置在连接件3522上;连接件3522连接于第一驱动组件351,第一驱动组件351用于驱动连接件3522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推送机构350运行时,第一驱动组件351驱动连接件3522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通过在连接件3522上设置多个推送件3521,从而可以通过一个连接件3522驱动多个推送件3521同时移动,以同时驱动多个承载件340相对于导向机构330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推送件3521的数目与承载件340的数目相同,也就是一个承载件340对应于一个推送件3521;在其他实施例中,推送件3521的数目也可以大于承载件340的数目,也就是至少有一个承载件340通过一个以上数量的推送件3521进行驱动。
具体的,为了使推送件3521在运动过程中仅能够驱动承载件340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如图13所示,推送件3521包括固定座3521a和活动件3521b,活动件3521b与固定座3521a活动连接,固定座3521a连接于连接件3522;连接件3522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时,活动件3521b抵接于承载件340;连接件3522沿与X方向的反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时,活动件3521b与固定座3521a相对移动,以使活动件3521b避让承载件340。
可以理解的是,相邻的第一推送件3521和第二推送件3521分别对应于第一承载件340和第二承载件340,且第一推送件3521和第二推送件3521沿X方向依次设置,第一驱动组件351驱动连接件3522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时,第一推送件3521驱动第一承载件340移动预设距离,第二推送件3521驱动第二承载件340移动预设距离,以使第二承载件340移动至第一承载件340移动之前的位置;之后,第一驱动组件351驱动第一推送件3521和第二推送件3521沿X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推送件3521内的活动件3521b与第二承载件340接触,活动件3521b即可与第二承载件340避让,第二承载件340与导向机构330相对静止,第一推送件3521沿X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之后,活动件3521b抵接于第二承载件340;推送机构350通过上述循环操作,即可驱动导向机构330上的多个承载件340同时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活动件3521b与固定座3521a转动连接,且活动件3521b的转动轴的延伸方向与X方向的反方向相垂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活动件3521b与固定座3521a转动连接,且活动件3521b包括弹性部,推送件3521沿X方向移动时,活动件3521b与承载件340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并使活动件3521b朝向远离承载件340的方向转动,以实现避让活动件3521b的功能,当推送件3521沿X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之后,活动件3521b即可在弹性部的作用下反向转动,直至活动件3521b抵接于下一个承载件340。如图13所示的摆放状态,活动件3521b与固定座3521a之间的转动轴同时与水平面平行。在另一实施例中,活动件3521b与固定座3521a之间的转动轴也可以与Z轴向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件3521b也可以与固定座3521a滑动连接,且活动件3521b能够相对于固定座3521a沿Z轴滑动。
如图1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51包括驱动电机3511、第一丝杆3512和第一滑块3513,驱动电机3511连接于第一丝杆3512并用于驱动第一丝杆3512转动,第一丝杆3512的轴向平行于X方向的反方向,第一滑块3513连接于第一丝杆3512,第一丝杆3512转动时驱动第一滑块3513沿第一丝杆3512移动;第一滑块3513连接于推送组件352。
第一驱动组件351驱动推送件3521移动时,驱动电机3511首先驱动第一丝杆3512转动,以驱动第一滑块3513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第一滑块3513即可驱动推送组件352移动;推送组件352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预设距离之后,驱动电机3511反向转动,以驱动第一滑块3513沿X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推送组件352的往复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351也可以是驱动气缸,驱动气缸能够驱动连接件3522沿X方向进行往复运动,从而驱动推送组件352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12所示,推送机构350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推送机构350a和第二推送机构350b,第一推送机构350a用于驱动上输送线331中的承载件340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第二推送机构350b用于驱动下输送线332中的承载件340沿X方向移动。
通过设置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一推送机构350a和第二推送机构350b,从而使承载件340能够在上输送线331和下输送线332中沿相反的方向移动,通过升降机构360的输送即可实现输送装置300的循环输送功能。
如图10所示,升降机构360包括第二驱动组件361和中转输送线362,第二驱动组件361用于驱动中转输送线362升降,以使中转输送线362与上输送线331或下输送线332对接。
可以理解的是,升降机构360包括至少两个输送位置,位于第一输送位置时,第二驱动组件361驱动中转输送线362与上输送线331对接,第一推送机构350a即可将上输送线331中的承载件340输送至中转输送线362;之后第二驱动组件361驱动载有承载件340的中转输送线362移动,直至中转输送线362与下输送线332对接,第二推送机构350b即可将中转输送线362上的承载件340输送线下输送线332中,从而实现输送装置300的循环输送功能。
具体的,升降机构36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升降机构360分别位于上输送线331的相对两端;其中一个升降机构360用于将上输送线331输出的承载件340输送至下输送线332,另一个升降机构360用于将下输送线332输出的承载件340输送至上输送线331。通过将两个升降机构360分别设置在上输送线331的相对两个,即可使上输送线331与下输送线332之间形成循环的输送路径。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10所示,输送装置300还包括承载机构320,该承载机构320包括本体321、固定组件322和移动组件323,本体321上设有用于承载工件100的承载部3211;固定组件322用于将工件100固定在本体321上;移动组件323用于驱动固定组件322移动,以使固定组件322与工件100分离。
具体的,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方向为Y方向,第二方向为X方向;固定组件322与本体321相对移动设置;固定组件322位于固定位置时,固定组件322与承载部3211分别抵接于工件100的相对两侧;移动组件323分别与本体321和固定组件322相对移动设置;移动组件323用于在沿Y方向移动时驱动固定组件322沿X方向移动,以使固定组件322离开固定位置;Y方向与X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X方向与Y方向相互垂直,通过移动组件323的驱动,可以将沿Y方向驱动移动组件323移动的推力转换为X方向的驱动力,以驱动固定组件322离开固定位置,从而使承载机构320具有较小的体积,并且便于输送装置300取出工件100的操作。在其他实施例中,X方向与Y方向之间也可以是锐角、钝角,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在本承载机构320中,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固定组件322和移动组件323,固定组件322移动至固定位置时,承载机构320通过固定组件322和承载部3211的配合能够对工件100进行固定;移动组件323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驱动固定组件322沿第二方向移动,从而使固定组件322离开固定位置,固定组件322即可与工件100分离,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取下工件100,操作简单,工件100的分离效率高。
如图6所示,固定组件322包括压紧件3221和导向件3222,导向件3222连接于压紧件3221;如图6所示,压紧件3221位于固定位置,此时,压紧件3221与承载部3211分别抵接于工件100的相对两侧;移动组件323包括顶推件3231,顶推件3231与导向件3222相对移动设置;如图7所示,顶推件3231沿Y方向移动时,顶推件3231用于驱动导向件3222沿X方向移动,以使压紧件3221离开固定位置。
具体如图4和图5所示,压紧件3221包括依次连接的抵接斜面3221a和抵接平面3221b,抵接平面3221b平行于X方向;抵接斜面3221a自抵接平面3221b朝远离承载部3211的一侧倾斜;压紧件3221朝向固定位置移动时,抵接斜面3221a与工件100滑动接触;压紧件3221位于固定位置时,抵接平面3221b与承载部3211分别抵接于工件100的相对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当压紧件3221朝向固定位置移动时,抵接斜面3221a远离抵接平面3221b的一端首先与工件100接触,当工件100未能与承载部3211相贴合时,抵接斜面3221a即可在压紧件3221移动的过程中与工件100产生滑动,并向工件100施加朝向承载部3211方向的压力,以将工件100压紧在承载部3211上;当压紧件3221移动至固定位置时,抵接平面3221b即可通过承载部3211将工件100固定在本体321上。
具体的,顶推件3231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向面和导向斜面3231a;如图6所示,压紧件3221位于固定位置时,导向件3222抵接于导向面;如图7所示,顶推件3231沿Y方向移动时,导向斜面3231a抵接于导向件3222,以驱动压紧件3221离开固定位置。
可以理解的时,移动组件323沿Y方向移动时,顶推件3231上设置的导向斜面3231a抵接于导向件3222,并向导向件3222施加推力,以使导向件3222朝远离顶推件3231的方向移动,导向件3222移动驱动压紧件3221沿X方向移动,从而使压紧件3221离开固定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导向件3222与顶推件3231之间的摩擦力,导向件3222包括导轮,导轮转动连接于压紧件3221;顶推件3231沿Y方向移动时,顶推件3231与导轮滚动接触,以驱动压紧件3221沿X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转动连接于压紧件3221的导轮,可以使导向件3222与顶推件3231之间的接触方式由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可以降低导向件3222与顶推件3231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固定组件32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分别连接于压紧件3221和承载部3211,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压紧件3221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设置在X方向上压紧件3221远离承载部3211的一侧,固定组件322离开固定位置时,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并储存弹性势能,当移动组件323沿Y方向的反方向移动时,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并驱动压紧件3221朝向固定位置移动。第一弹性件可以是螺旋弹簧、弹簧柱塞、板簧等弹性元件,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进一步的,移动组件323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分别连接于顶推件3231和承载部3211,第二弹性件用于驱动顶推件3231沿与Y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向顶推件3231施加推力时,第二弹性件随顶推件3231的移动而改变长度,从而储存弹性势能,当撤去顶推件3231的推力之后,第二弹性件释放弹性势能并驱动顶推件3231沿Y方向的反方向移动。具体的,按照图6的摆放状态,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设置在顶推件3231的左侧,此时第二弹性件向顶推件3231施加朝向Y方向的反方向的弹力,从而驱动固定组件322朝向固定位置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为拉簧并设置在顶推件3231的右侧,此时第二弹性件向顶推件3231施加朝向Y方向的反方向的弹力,从而驱动固定组件322朝向固定位置移动。
如图3所示,承载机构320还包括移动件324,移动件324与承载部3211滑动连接或者转动连接,移动件324用于驱动移动组件323沿Y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向移动件324施加推力之后,移动件324能够驱动顶推件3231沿Y方向移动,进而驱动固定组件322沿X方向移动。
如图6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移动件324为移动推杆3241,移动推杆3241与本体321滑动配合,且移动推杆3241能够相对于本体321沿Y方向移动;移动推杆3241受到Y方向的推力之后,移动推杆3241能够驱动顶推件3231沿Y方向移动。移动推杆3241可以与顶推件3231通过固定连接、抵接配合,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件324为转动推板3242,该转动推板3242与本体321通过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中,转动推板3242为偏心结构,如图9所示的摆放状态,此时本实施例中的锁固组件位于锁固位置,转动推板3242远离顶推件3231一侧为外壁面,且该外壁面与本体321的外壁平齐,当沿Y方向朝向转动推板3242的上侧施加推力时,如图8的摆放状态,转动推板3242便开始沿逆时针转动,转动推板3242与顶推件3231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从而驱动顶推件3231朝向Y方向移动,并进而驱动固定组件322离开固定位置;转动推板3242逆时针转动90°之后便处于图8所示的状态,如图8所示的摆放状态,转动推板3242的外壁面处于平行状态,此时转动推板3242的左侧端面抵接于顶推件3231的右侧端面,转动推板3242的右侧端部伸出本体321的右侧端面,此时顶推件3231处于自锁状态;输送组件驱动承载机构320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当转动推板3242伸出本体321右侧端面的部分与外部元件抵接之后,转动推板3242即可沿顺时针转动,从而使承载机构320改变为图9的状态。
如图10和图11所示,导向机构330还设有取件位,取件位位于焊接位和输出位3312之间;输送装置300还包括取件机构370,在承载机构320位于取件位时,取件机构370用于驱动移动组件323移动,以使固定组件322离开固定位置。具体的,导向机构330将承载机构320输送至取件位时,取件机构370能够驱动承载机构320的移动组件323移动,通过移动组件323和固定组件322的配合,可以使固定组件322离开固定位置,从而使工件100与承载机构320分离。
具体的,取件机构370包括取件推杆371和取件气缸372,取件推杆371连接于取件气缸372的输出端,取件气缸372用于驱动取件推杆371移动,以驱动移动组件323沿Y方向移动。
如图10和图11所示,取件机构370工作时,取件气缸372驱动取件推杆371沿Y方向移动,取件推杆371抵接于顶推件3231,之后驱动顶推件3231沿Y方向移动,通过顶推件3231和导向件3222的配合,即可驱动压紧块朝向X方向移动并与工件100分离,工件100便能够与承载机构320的本体321分离。
进一步的,承载件340与本体321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实施例中,承载件340与本体321通过插接配合,本体321上开设有插接孔,承载件340上设有插接件,承载机构320与承载件340连接之后,插接件插设在插接孔内,通过插接结构即可对承载件340与承载机构320进行连接,并且可以便于承载件340与承载机构320的分离;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件340与本体321也可以通过卡扣配合,承载件340与本体321之中的一个设有卡扣,承载件340与本体321之中的另一个设有卡槽,承载件340与承载机构320连接时,卡扣卡接在卡槽内,通过卡接配合也可以对承载件340与承载机构320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取件机构370还包括第一卡接件373,第一卡接件373与本体321相对移动设置,固定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卡接件373;取件气缸372驱动移动组件323移动时,第一卡接件373抵接于本体321。
可以理解的是,承载机构320移动至取件位之后,第一卡接件373与本体321卡接配合,从而对本体321在Y方向上的其中一侧进行固定,避免在取件过程中承载机构320发生移动。
进一步的,取件机构370还包括第二卡接件374,第二卡接件374与本体321相对移动设置,第一卡接件373和第二卡接件374分别设置在上输送线331的Y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取件气缸372驱动移动组件323移动时,第二卡接件374抵接于本体321远离第一卡接件373的一侧。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373和第二卡接件374中任意一个抵接于本体321即可对本体321进行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接件373和第二卡接件374可以同时抵接于本体321,固定效果更好。
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装置300还包括上料机构310,该上料机构310连接于导向机构330,并用于将承载机构320输送至导向机构330。具体的,上料机构310包括传送组件311和上料组件312,传送组件311连接于上料组件312,传送组件311用于将承载机构320输送装上料组件312,上料组件312用于将承载机构320与承载件340插接配合。
如图2所示,上料组件312包括上料夹板3121、上料双向气缸3122、上料连接架3123、上料升降气缸3124和上料移动气缸3125,上料夹板3121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连接于上料双向气缸3122的相对两端,上料连接架3123分别连接于上料双向气缸3122和上料升降气缸3124,上料移动气缸3125连接于上料升降气缸3124。上料机构310运行时,承载机构320通过传送组件311输送至上料组件312,上料双向气缸3122驱动两个上料夹板3121对承载机构320的本体321进行夹紧固定,之后上料升降气缸3124驱动上料连接架3123沿Z方向移动,上料移动气缸3125驱动上料升降气缸3124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直至承载机构320位于承载件340的顶部,上料升降气缸3124驱动上料连接架3123沿Z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使承载机构320的本体321与承载件340插接配合,此时上料双向气缸3122驱动两个上料夹板3121朝远离承载机构320的方向移动,即可完成承载机构320的上料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调节机构420包括第一调节组件421,第一调节组件421用于驱动激光焊接头410沿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激光焊接头410与焊接位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4所示的摆放状态,第一调节组件421能够驱动激光焊接头410沿Z方向移动,从而调节激光焊接头410距离底板200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加工需求。
具体的,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一调节组件421包括滑轨4211、滑动件和驱动件4213,滑动件与滑轨4211滑动配合,且滑动件连接于激光焊接头410,驱动件4213用于驱动滑动件沿滑轨4211相对于输送装置300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213包括第二丝杆和第二滑块,驱动电机3511连接于第二丝杆并用于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第二滑块连接于滑动件,第二丝杆连接于第二滑块,第二丝杆转动时驱动第二滑块沿第二丝杆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4213也可以是直线移动气缸,直线移动气缸连接于滑动件,以用于驱动滑动件沿滑轨4211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15所示,调节机构420还包括旋转组件422,第一调节组件421连接于旋转组件422,旋转组件422连接于激光焊接头410旋转,旋转组件422用于驱动激光焊接头410相对于第一调节组件421转动,第一调节组件421用于驱动旋转组件422沿滑轨4211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相连接的第一调节组件421与旋转组件422,可以对激光焊接头410的焊接距离、焊接角度进行调节,调节效果进一步提高。
具体的,旋转组件422包括转动件4221和锁定件4222,转动件4221与输送装置300相对转动设置,转动件4221用于驱动激光焊接头410转动;锁定件4222与转动件4221相对移动设置,锁定件4222用于抵接于转动件4221以对转动件4221进行固定。通过设置锁定件4222,当操作人员对激光焊接头410进行角度调节之后,通过操作锁定件4222即可对激光焊接头410进行固定,避免在焊接过程中激光焊接头410移动。
具体的,如图15所示,旋转组件422还包括旋转基板4223,转动件4221与旋转基板4223转动连接,锁定件4222与旋转基板4223螺纹连接;转动件4221开设有限位槽4221a,限位槽4221a以转动件4221的旋转轴为中心沿圆周分布,锁定件4222穿设在限位槽4221a内;锁定件4222用于抵接于转动件4221,以使转动件4221与旋转基板4223相对固定。
通过在转动件4221上开设限位槽4221a,可以对激光焊接头410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当激光焊接头410调节角度之后,旋转锁定件4222使其抵接于转动件4221,以使激光焊接头410与旋转基板4223相对固定,从而对激光焊接头410的角度进行固定。锁定件4222可以是可调位紧定手柄、自锁螺钉等具有锁定功能的调节件,激光焊接头410转动至指定位置之后,通过调节锁定件4222可以对旋转件进行压紧固定。
进一步的,旋转组件422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4224,第二调节组件4224分别连接于激光焊接头410和转动件4221,第二调节组件4224用于驱动激光焊接头410相对于转动件4221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机构420相对于上一实施例,移除第一调节组件421,旋转组件422连接于激光焊接头410,旋转组件422用于驱动激光焊接头410相对于输送装置300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激光焊接头410具有角度调节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激光焊接头410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且调节机构420的数目也至少为两个,每一个激光焊接头410对应连接一个调节机构420。
通过设置多个激光焊接头410,以使焊接装置400可以在一次焊接过程中同时对工件100至少一个个待焊接位置进行焊接,从而提高焊接效率,使用效果好。在其他实施例中,激光焊接头410的数目可以为两个或三个以上,通过设置多个激光焊接头410,可以对工件100的一个或多个待焊接位置进行同时焊接,使用效果好
具体的,如图10和图16所示,本体321包括至少两个承载部3211,每一个承载部3211用于承载一个工件100,且至少两个承载部3211沿Y方向间隔设置;焊接装置400还包括平移机构430,平移机构430用于驱动焊接位处的承载机构320沿Y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焊接设备,在对其中一个承载部3211上的工件100完成焊接之后,平移机构430可以驱动本体321沿Y方向移动,焊接装置400即可对另一个承载部3211上的工件100进行焊接操作;本实施例中的焊接设备可以在一次输送过程中,对多个工件100进行依次加工,从而减少操作人员安装工件100的频率,从而提高焊接设备的焊接效率。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承载部3211的数目为四个,且四个承载部3211沿Y方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的承载机构320即可安装四个工件100,平移机构430驱动承载机构320移动四次,即可在一个焊接位中对四个工件100依次进行焊接,大大提高焊接设备的焊接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承载部3211的数目也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四个以上;可以理解的是,根据设置不同数目的承载部3211,即可安装不同数目的工件100。
具体的,如图16和图17所示,平移机构430包括平移组件431和连接组件432,平移组件431与输送装置300相对移动设置,承载机构320移动至焊接位时,连接组件432与承载机构320卡接配合;平移组件431用于驱动连接组件432沿Y方向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承载机构320移动至焊接位之后,连接组件432与承载机构320连接,当承载机构320其中一个承载部3211上的工件100完成焊接之后,平移组件431驱动连接组件432沿Y方向移动,以使另一个承载部3211对应于焊接位,焊接装置400即可对另一个工件100进行焊接;当承载机构320上的所有工件100均完成焊接之后,推送机构350驱动承载机构320与连接组件432分离,承载机构320即可沿导向机构330继续输送。
具体的,如图16所示,平移组件431包括平移气缸4311和平移支架4312,平移气缸4311与输送装置300连接,平移气缸4311用于驱动平移支架4312沿Y方向移动,连接组件432设置在平移支架4312上。
具体的,如图16和图17所示,承载机构320的本体321上设有卡接槽3212,且该卡接槽3212沿X方向设置;连接组件432包括卡接架4322和举升气缸4321,卡接架4322用于与承载机构320卡接配合,举升气缸4321连接于卡接架4322,举升气缸4321用于驱动承载机构320朝远离导向机构330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承载机构320沿X方向移动至焊接位时,卡接架4322与本体321的卡接槽3212卡接配合,举升气缸4321驱动卡接架4322沿Z方向移动,以使本体321与承载件340分离,平移组件431即可驱动本体321沿Y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焊接设备还包括收集装置600,收集装置600设置在底板200上,收集装置600用于对输出位3312输出的工件100进行收集。具体的,收集装置600包括转移机构610和收集机构620;承载机构320移动至取件位时,取件机构370即可驱动承载机构320以使工件100与承载部3211分离,转移机构610即可将完成焊接的工件100移动至收集机构620,以进行统一收集。
具体的,收集机构620为收集盘,收集盘上设有工件100存放位。转移机构610为机械手。机械手可以将承载机构320上的工件100移动至收集机构620中完成收集。在一实施例中,机械手为四轴机械手。在又一实施例中,焊接设备还包括检测装置500,检测装置500设置在输入位3311至输出位3312的方向上,焊接装置400的下游,检测装置500用于对焊接之后的工件100进行检测。
具体的,检测装置500包括第一检测机构510和第二检测机构520,如图1所示,第一检测机构510设置在取件机构370与焊接装置400之间,第二检测机构520设置在转移机构610和收集机构620,底板200上设有废弃位210,废弃位210用于容纳检测装置500检测完成之后不合格的工件100。
本实施例中的焊接装置400在对焊接位的工件100完成焊接之后,第一检测机构510首先对工件100进行第一次检测,检测完成之后的工件100在承载机构320的带动下继续移动,直到承载机构320移动至取件位;取件机构370将工件100以承载机构320分离,转移机构610将承载机构320上的工件100取下并移动至第二检测机构520,第二检测机构520检测完成之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通过转移机构610移动至废弃位210进行收集,检测合格的产品通过转移机构610移动至收集盘上的工件100存放位进行收集存放。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以及焊接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具有输入位、输出位和焊接位,且所述焊接位位于所述输入位与所述输出位之间,所述输送装置用于沿所述输入位至所述输出位的方向输送工件,所述焊接装置用于对所述焊接位处的工件进行焊接;
所述焊接装置包括:
激光焊接头,用于对工件进行焊接;以及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激光焊接头,且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激光焊接头的激光输出方向;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导向机构、承载件、推送机构、承载机构和升降机构;
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承载件相对移动设置,且用于对所述承载件进行导向;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上输送线和设于所述上输送线下方的下输送线;所述承载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承载件间隔分布在所述上输送线和所述下输送线上;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导向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在所述上输送线和所述下输送线之间输送所述承载件,以用于使所述承载件在所述导向机构内循环输送;
所述推送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相对于所述导向机构移动,所述推送机构用于沿所述输入位至所述输出位的方向输送所述承载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推送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推送组件相对于所述导向机构移动;所述推送组件沿前进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时,所述推送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沿所述前进方向移动所述预设距离,所述推送组件沿与所述前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承载件与所述导向机构相对静止;
所述承载机构用于承载工件,所述承载机构的本体与承载件插接配合,所述承载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承载部,每一个所述承载部用于承载一个工件,且至少两个所述承载部沿与所述输入位至所述输出位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间隔设置;承载机构的本体上设有卡接槽,连接组件包括卡接架和举升气缸,卡接架用于与卡接槽卡接配合,举升气缸连接于卡接架,举升气缸用于驱动承载机构朝远离导向机构移动,以使承载机构的本体与承载件分离;
所述焊接装置还包括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焊接位处的所述承载机构沿与所述输入位至所述输出位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输送装置相对移动设置,所述承载机构移动至所述焊接位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承载机构卡接配合;所述平移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组件沿与所述输入位至所述输出位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激光焊接头沿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激光焊接头与工件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滑轨、滑动件和驱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且所述滑动件连接于所述激光焊接头,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动件相对于所述滑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激光焊接头旋转,以调节所述激光焊接头的输出激光的朝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动件和锁定件,所述转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激光焊接头转动;所述锁定件与所述转动件相对移动设置,所述锁定件用于抵接于所述转动件以对所述转动件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旋转基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旋转基板转动连接,所述锁定件与所述旋转基板螺纹连接;所述转动件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以所述转动件的旋转轴为中心沿圆周分布,所述锁定件穿设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锁定件用于抵接于所述转动件,以使所述转动件与所述旋转基板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激光焊接头和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激光焊接头相对于所述转动件移动。
CN202010207131.2A 2020-03-23 2020-03-23 焊接设备 Active CN1114088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7131.2A CN111408839B (zh) 2020-03-23 2020-03-23 焊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7131.2A CN111408839B (zh) 2020-03-23 2020-03-23 焊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8839A CN111408839A (zh) 2020-07-14
CN111408839B true CN111408839B (zh) 2022-07-26

Family

ID=71487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7131.2A Active CN111408839B (zh) 2020-03-23 2020-03-23 焊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883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20635A (ko) * 2016-08-19 2018-02-2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필릿 용접용 레이저 아크 용접장치
CN106219187A (zh) * 2016-09-14 2016-12-14 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焊接设备的循环式物料输送系统
EP3600757B1 (en) * 2017-03-22 2023-02-15 Comau LLC System with an assembly line and a universal support pallet and a modular plate to be engaged with the support pallet ; method for reconfiguring an assembly pallet for use in the assembly of vehicle bodies
CN108406140A (zh) * 2018-05-17 2018-08-17 淮北辰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激光孔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10605478B (zh) * 2018-06-14 2022-03-15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对称焊接设备和激光对称焊接方法
CN109318155B (zh) * 2018-11-16 2024-05-28 广东沃德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载具
CN209830600U (zh) * 2019-03-01 2019-12-24 苏州三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电机前端盖与机壳焊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8839A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4851B (zh) 一种用于芯片检测的上下料装置
CN111266753A (zh) 输送装置及焊接设备
CN111408871A (zh) 承载机构、输送装置及焊接设备
CN212952721U (zh) 一种载具流转输送线
WO2023092671A1 (zh) 一种折弯保压单元及产品折弯生产线
CN111071710A (zh) 可换向的间歇输送控制方法
CN111683883B (zh) 搬运用托盘、使用该搬运用托盘的托盘搬运装置以及托盘搬运方法
CN111408839B (zh) 焊接设备
CN116639495B (zh) 弹夹式自动下料装置
CN112320313A (zh) 一种双工位交叉供料机构及供料机器人
CN212122300U (zh) 螺母安装装置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电堆组装系统
CN219383831U (zh) 输送设备
CN209002297U (zh) 一种铜箔贴附机
CN113587818B (zh) 用于3c产品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5469833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曲轴搬运结构
CN216780748U (zh) 装配装置
CN112025286B (zh) 一种螺栓加工设备
KR20190063607A (ko) 이송물 자동 정렬장치
JP2000263149A (ja) プレス式孔明け用ハンドリング装置
CN112317870A (zh) 输送装置及锯床
CN116984807B (zh) 一种高精度自动化焊接机构
CN114239628B (zh) 一种扫码装置
CN213111407U (zh) 一种定位料仓及定位料仓装置
CN115008238B (zh) 一种可自动接料的数控机床
CN115302219B (zh) 自动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