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8401B - 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8401B
CN111408401B CN202010254963.XA CN202010254963A CN111408401B CN 111408401 B CN111408401 B CN 111408401B CN 202010254963 A CN202010254963 A CN 202010254963A CN 111408401 B CN111408401 B CN 111408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sz
molecular sieve
source
ion exchange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549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8401A (zh
Inventor
张昭良
张娜娜
辛颖
贾俊秀
张永凯
李倩
王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Jinan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Jinan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Jinan
Priority to CN2020102549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8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8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8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8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8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9/00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 B01J29/04Catalysts comprising molecular sieves having base-exchange properties, e.g. crystalline zeolites
    • B01J29/06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 B01J29/70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of typ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pecific struc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9/08 - B01J29/65
    • B01J29/72Crystalline aluminosilicate zeolites; Isomorphous compounds thereof of typ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pecific structur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29/08 - B01J29/65 containing iron group metals, noble metals or copper
    • B01J29/76Iron group metals or copper
    • B01J29/763CHA-type, e.g. Chabazite, LZ-218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6Catalytic processes
    • B01D53/8621Removing nitrogen compounds
    • B01D53/8625Nitrogen oxides
    • B01D53/8628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fic cataly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91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e metal ingredient
    • B01J35/394Metal dispersion value, e.g. percentage or frac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该方法以低硅铝比的Na型SSZ‑13分子筛为原料,然后依次对其进行NH4NO3和CuSO4交换,得到Cu‑SSZ‑13。这种制备方法提高了Cu的含量和分散性能,所得Cu‑SSZ‑13产品铜含量高(Cu含量约为5.3‑5.6 wt.%)、铜为原子级分散,在宽的温度窗口内具有优异的NH3‑SCR性能,当空速为100000 h‑1时,在175‑600℃的温度区间内NO x 转化率达到100%以上,并且在100‑600℃整个温度区间内保持接近100%的N2选择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子分散程度高、NH3-SCR温度窗口宽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属于分子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 x )是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灰霾和大气臭氧浓度升高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机动车尾气是NO x 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19)》,柴油车排放的NO x 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是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目前,柴油车为了满足国家排放法规的要求,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NO x 是必备技术。目前,商业上常用的NH3-SCR催化剂为V2O5-WO3/TiO2(VWTi)催化剂,该催化剂符合国V排放法规的要求,但是,V2O5-WO3/TiO2(VWTi)催化剂温度窗口在300-400 ℃,不适合柴油机低负荷、特别是冷启动工况;同时,高温时VWTi催化剂的结构不稳定(如TiO2相变和V升华等)、N2的选择性急剧下降,不适合柴油发动机高速工况。此外,国VI排放标准对NO x 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V2O5-WO3/TiO2(VWTi)催化剂已不满足国VI排放标准。Cu基分子筛由于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就目前而言,对国VI排放标准的柴油车,Cu基微孔分子筛是NH3-SCR催化剂当仁不让的选择,特别是Cu-SSZ-13。
目前关于Cu-SSZ-13分子筛的研究如火如荼,最常用的工业化方法是离子交换法和一锅合成法。其中,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SSZ-13分子筛可以保证大部分Cu为离子位,但Cu的上载量一般不高,而一锅合成法可以保证高的Cu含量,但Cu的分散性差。低的Cu上载量和低的分散度都不能保证Cu-SSZ-13催化剂具有宽温度窗口的NH3-SCR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开发Cu含量高且原子分散的Cu-SSZ-13催化剂从而使其具有宽的NH3-SCR温度窗口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Cu-SSZ-13催化剂因Cu上载量低、分散度差等原因造成的NH3-SCR温度窗口窄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该方法对离子交换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所得Cu-SSZ-13具有Cu含量高(Cu含量约为5.3-5.6 wt.%)、Cu原子级分散、在宽的温度窗口内具有优异的NH3-SCR性能等优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作为NH3-SCR催化剂的应用,该Cu-SSZ-13对NO x 转化率和N2选择性具有宽的温度窗口,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依次利用NH4NO3和CuSO4对Na型的SSZ-13分子筛进行溶液离子交换,制备的Cu-SSZ-13催化剂具有高的Cu含量(Cu含量约为5.3-5.6 wt.%),原子级分散并且具有优异的NH3-SCR性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铵溶液的pH调整至3-4,然后放入Na型的SSZ-13分子筛进行离子交换,得到NH4型的SSZ-13分子筛;
(2)将NH4型的SSZ-13分子筛置于CuSO4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然后将产物分离、焙烧,得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
进一步的,步骤(1)中,硝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05-0.15 mol/L。
进一步的,步骤(1)中,为了避免外源离子的引入,用氨水溶液调整pH至3-4,然后再进行离子交换。pH的调整更有利于后续铜的交换和分散。氨水的浓度可以随意选择,优选为浓度较低的氨水,例如3-5 wt.%的氨水。
进一步的,步骤(1)中,在75-80 ℃下进行离子交换,交换时间为2-3 h,优选的,在80 ℃下离子交换2 h。为了充分交换,步骤(1)的离子交换进行两次,即重复步骤2次。
进一步的,步骤(2)中,CuSO4溶液的浓度为0.1-0.2 mol/L。NH4型的SSZ-13分子筛在70-75 ℃下离子交换1-1.5 h,优选在70 ℃下离子交换1 h。
进一步的,步骤(2)中,离子交换后的产物经分离、洗涤、干燥、焙烧,得到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焙烧的温度为550-600 ℃,焙烧时间为8-10 h。
进一步的,所述Na型的SSZ-13分子筛中,硅铝比优选为8.6-9,所述硅铝比指的是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在该硅铝比范围内,所得Cu-SSZ-13的铜负载量更高。所述Na型的SSZ-13分子筛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法进行制备,在本发明某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Na型的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Na型SSZ-13分子筛尺寸小、具有更优异的性能,所得Cu-SSZ-13性能更佳。Na型SSZ-13分子筛的制备步骤如下:
a.将水、碱源、有机模板剂、硅源和铝源混合,搅拌均匀,得初始凝胶;
b.将初始凝胶转移到高温反应釜中,在均相反应器内升温至140-160 ℃晶化4-6天;
c.晶化完成后,降至室温,将产物分离、干燥、焙烧,得Na型的SSZ-13分子筛。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a中,所述碱源为氢氧化钠和/或硅酸钠水溶液,所述有机模板剂为N,N,N-三甲基-1-金刚烷氢氧化铵,所述硅源为硅酸钠水溶液、硅铝比5-6的超稳Y分子筛和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铝源为硅铝比5-6的超稳Y分子筛和Al(OH)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超稳Y分子筛的硅铝比指的是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a中,所述硅源、铝源、碱源、有机模板剂和总水的摩尔比为1:0.05-0.12:0.1-0.37:0.17-0.2:33-44,该摩尔比中,所述硅源以二氧化硅计,所述铝源以氧化铝计,所述碱源以金属氧化物计,所述总水为体系中含有的水的总和,包括单独加入的水以及硅酸钠水溶液和模板剂等原料引入的水。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c中,焙烧的温度为550-600 ℃,焙烧时间为8-10 h。
本发明通过对Na型SSZ-13分子筛的硅铝比、离子交换条件的优选和筛选,使最终所得的Cu-SSZ-13产品中Cu的负载量提高,Cu含量约为5.3-5.6 wt.%,且铜在SSZ-13上的分散均匀性提高,从而使其NH3-SCR温度窗口拓宽。因此,按照此方法制得的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产品以及该产品作为NH3-SCR催化剂的应用也在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通过SSZ-13分子筛和离子交换工艺条件的相互配合,提高了Cu的含量和分散性能,所得Cu-SSZ-13产品铜含量高(Cu含量约为5.3-5.6 wt.%)、铜为原子级分散,在宽的温度窗口内具有优异的NH3-SCR性能。经试验验证,空速为100000 h-1时,该Cu-SSZ-13在175-600 ℃的温度区间内NO x 转化率达到100%以上,并且在100-600 ℃整个温度区间内保持接近100%的N2选择性,NH3-SCR性能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Cu-SSZ-13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Cu-SSZ-13的元素分布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Cu-SSZ-13的NH3-SCR性能图。
图4为对比例1所制备的Cu-SSZ-13的NH3-SCR性能图。
图5为对比例2所制备的Cu-SSZ-13的NH3-SCR性能图。
图6为对比例3所制备的Cu-SSZ-13的NH3-SCR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下述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产生限定。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硅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6.5wt.% ,所用超稳Y分子筛的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5.4,所用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0.007 μm。
实施例1
1、首先,将20.4 g质量含量为4 wt%的NaOH溶液、46.1 g去离子水以及16.9 g质量分数为25 wt. %的N,N,N-三甲基-1-金刚烷氢氧化铵水溶液加入500 mL的塑料烧杯中,室温搅拌30 min;然后,再加入1.89 g纯度为98%的Al(OH)3和6 g气相二氧化硅,在恒温箱(25℃)搅拌24 h后得到初始凝胶,然后将初始凝胶转移到100 mL的不锈钢高温反应釜内,在均相旋转反应器中以40转/min的速度160 ℃晶化4天,然后离心、洗涤至中性,在100 ℃过夜干燥12 h,最后在管式炉内以1 ℃/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75 ℃,保持8 h,得到Na型SSZ-13,该Na型SSZ-13的投料中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8.4,经EDS面扫测定,实际的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9。
2、将46 mL的0.1 M的NH4NO3溶液加入烧杯中,用5 wt.%的NH3·H2O调节pH在3-4之间,然后将1 g Na型的SSZ-13分子筛置于烧杯中,在80 ℃保持2 h进行离子交换。为了充分的进行离子交换,重新配制浓度为0.1 M的NH4NO3溶液,调整pH至3-4后将分子筛再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一次离子交换。经两次离子交换后,得到NH4型的SSZ-13分子筛。
3、将1 g NH4型的SSZ-13分子筛粉末置于40 mL的0.1 M的CuSO4溶液中,在70 ℃条件下保持1 h,最后将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并且在575 ℃焙烧8 h,得到Cu-SSZ-13。经EDS面扫测定,铜含量为5.3 wt.%。
图1为所得Cu-SSZ-13的SEM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分子筛为尺寸~1 μm的立方体且分布均匀。图2为所得Cu-SSZ-13的元素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元素高度分散,没有团聚现象,尤其是Cu元素。
实施例2
1、首先,将0.8333 g氢氧化钠溶于37.8 g水中,然后加入6.6 mL质量分数为25wt.%的N,N,N-三甲基-1-金刚烷氢氧化铵水溶液,室温搅拌半个小时,然后加入11.1 mL硅酸钠水溶液,再加入2 g硅铝比为5.4的超稳Y分子筛(比表面积为700 m2g-1),在室温搅拌一个小时得到初始凝胶,然后将初始凝胶转移到100 mL的不锈钢高温反应釜内,在均相旋转反应器中以40转/min的速度140 ℃晶化6天,然后离心、洗涤至中性,在100 ℃过夜干燥12h,最后在管式炉内以1 ℃/min的升温速率至575 ℃,保持8 h,得到Na型SSZ-13,该Na型SSZ-13的投料中中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20,经EDS面扫测定,实际的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8.6。
2、将46 mL的0.1 M的NH4NO3溶液加入烧杯中,用5 wt.%的NH3·H2O调节pH在3-4之间,然后将1 g Na型的SSZ-13分子筛置于烧杯中,在80 ℃保持2 h进行离子交换。为了充分的进行离子交换,重新配制浓度为0.1 M的NH4NO3溶液,调整pH至3-4后将分子筛再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一次离子交换。经两次离子交换后,得到NH4型的SSZ-13分子筛。
3、将1 g NH4型的SSZ-13分子筛粉末置于40 mL的0.1 M的CuSO4溶液中,在70 ℃条件下保持1 h,最后将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并且在575 ℃焙烧8 h,得到Cu-SSZ-13。经EDS面扫测定,铜含量为5.6 wt.%。
实施例3
1、首先,将2.0833 g氢氧化钠溶于94.55 g水中,然后加入26.46 mL质量分数为25wt.%的N,N,N-三甲基-1-金刚烷氢氧化铵水溶液,室温搅拌半个小时,然后加入27.75 mL硅酸钠水溶液,再加入5 g硅铝比为5.4的超稳Y分子筛(比表面积为700 m2g-1),在室温搅拌一个小时得到初始凝胶,然后将初始凝胶转移到500 mL的不锈钢高温反应釜内,在均相旋转反应器中以60转/min的速度140 ℃晶化6天,然后离心、洗涤至中性,在100 ℃过夜干燥12h,最后在管式炉内以1 ℃/min的升温速率至575 ℃,保持8 h,得到Na型SSZ-13,该Na型SSZ-13的投料中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20,经EDS面扫测定,实际的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8.8。
2、将46 mL的0.1 M的NH4NO3溶液加入烧杯中,用3 wt.%的NH3·H2O调节pH在3-4之间,然后将1 g Na型的SSZ-13分子筛置于烧杯中,在75 ℃保持2 h进行离子交换。为了充分的进行离子交换,重新配制浓度为0.1 M的NH4NO3溶液,调整pH至3-4后将分子筛再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一次离子交换。经两次离子交换后,得到NH4型的SSZ-13分子筛。
3、将1 g NH4型的SSZ-13分子筛粉末置于40 mL的0.1 M的CuSO4溶液中,在75 ℃条件下保持1 h,最后将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并且在575 ℃焙烧8 h,得到Cu-SSZ-13。经EDS面扫测定,铜含量为5.4 wt.%。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Cu-SSZ-13,不同的是:步骤1中,Na型SSZ-13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20.4 g质量含量为4 wt%的NaOH溶液、46.6 g去离子水以及16.9 g质量分数为25 wt.%的N,N,N-三甲基-1-金刚烷氢氧化铵水溶液加入500 mL的塑料烧杯中,室温搅拌30min;然后,再加入1.89 g纯度为98%的Al(OH)3和12 g气相二氧化硅,在恒温箱(25 ℃)搅拌24 h后得到初始凝胶,然后转移到100 mL的不锈钢高温反应釜内,在均相旋转反应器中以40转/min的速度160 ℃晶化4天,然后离心、洗涤至中性,在100 ℃过夜干燥12 h,最后在管式炉内以1 ℃/min的升温速率至575 ℃,保持8 h,得到Na型SSZ-13,该Na型SSZ-13中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16.8,经EDS面扫测定,实际的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16.4。
最终得到的Cu-SSZ-13中,经EDS面扫测定,铜含量为3.2 wt.%。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Cu-SSZ-13,不同的是:步骤2中,制备NH4型的SSZ-13分子筛时,将46 mL的0.1 M的NH4NO3溶液加入烧杯中,不调节pH直接将1 g Na型的SSZ-13分子筛置于烧杯中,在80 ℃保持2 h进行离子交换。重复此步骤共进行两次离子交换,得到NH4型的SSZ-13分子筛。
最终得到的Cu-SSZ-13中,经EDS面扫测定,铜含量为2.64 wt.%。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Cu-SSZ-13,不同的是:步骤3中,将1 g NH4型的分子筛粉末置于40 mL的0.1 M的CuSO4溶液中,在80 ℃条件下保持1 h,最后将产物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并且在575 ℃焙烧8 h,得到Cu-SSZ-13。经EDS面扫测定,铜含量为3.08 wt.%。
应用例
为了对本发明制备的Cu-SSZ-13的NH3-SCR性能进行评价,对其进行活性测试。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3制得的Cu-SSZ-13为实验样品,取适量各样品进行压片,筛样(40-60目),作为催化剂备用。将各催化剂分别装入内径为6 mm的U型石英管中,上下放入适量的40-60目的石英砂;将K型热电偶插入到石英管的衬管中,以监测催化剂温度。反应气的组成为500 ppm NO,500 ppm NH3,5.3% O2,He作为平衡气,反应空速为100000 h-1。将反应气按照300 mL/min的流量从石英管的一端通入,检测石英管另一端出气口的尾气情况,其中用NO x 分析仪检测NO以及NO2的浓度,用质谱检测NH3和N2O的浓度。整个测试过程中,反应温度100-600 ℃,每隔25 ℃或50 ℃取一个温度点,每个温度点各反应物的浓度稳定后记录数值。
NO x 转化率以及N2选择性是衡量催化剂性能的两个重要的指标,按照下式计算NO x 转化率和N2选择性,然后绘制温度与NO x 转化率和N2选择性的NH3-SCR性能曲线:
Figure 973457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615178DEST_PATH_IMAGE002
上式中,in 代表进气口处物质的浓度,out代表出气口处物质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实施例1-3的Cu-SSZ-13性能类似,具有优异的NH3-SCR性能。如图3所示为实施例1的产品的NH3-SCR性能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空速为100000 h-1时,在175-600 ℃的温度区间内NO x 转化率达到100%以上,并且在100-600℃整个温度区间内保持接近100%的N2选择性。
图4-6是对比例1-3的产品的NH3-SCR性能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选择高硅铝比的Na型SSZ-13、硝酸铵离子交换不调整pH、硫酸铜离子交换的温度升高后,所得产品的N2选择性在100-600 ℃内无法实现100%,并且NO x 转化率的温度窗口明显变窄,NH3-SCR性能远低于实施例1的产品。

Claims (9)

1.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硝酸铵溶液的pH调整至3-4,然后放入Na型的SSZ-13分子筛进行离子交换,得到NH4型的SSZ-13分子筛;
(2)将NH4型的SSZ-13分子筛置于CuSO4溶液中进行离子交换,然后将产物分离、焙烧,得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
步骤(1)中,所述Na型的SSZ-13分子筛中,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8.6-9;
步骤(2)中,在70-75 ℃下离子交换1-1.5 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硝酸铵溶液的浓度为0.05-0.15 mol/L;步骤(2)中,CuSO4溶液的浓度为0.1-0.2 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在75-80 ℃下进行离子交换,交换时间为2-3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离子交换的次数为2次;步骤(1)中,用氨水调整pH至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Na型的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为:
a.将水、碱源、有机模板剂、硅源和铝源混合,搅拌均匀,得初始凝胶;
b.将初始凝胶转移到高温反应釜中,在均相反应器内升温至140-160 ℃晶化4-6天;
c.晶化完成后,降至室温,将产物分离、干燥、焙烧,得Na型的SSZ-13分子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碱源为氢氧化钠和/或硅酸钠水溶液,所述有机模板剂为N,N,N-三甲基-1-金刚烷氢氧化铵,所述硅源为硅酸钠水溶液、超稳Y分子筛和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铝源为超稳Y分子筛或/和Al(OH)3,其中,超稳Y分子筛的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摩尔比为5-6。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硅源、铝源、碱源、有机模板剂和总水的摩尔比为1:0.05-0.12:0.1-0.37:0.17-0.2:33-44,该摩尔比中,所述硅源以二氧化硅计,所述铝源以氧化铝计,所述碱源以金属氧化物计,所述总水为体系中含有的水的总和。
8.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
9.权利要求8所述的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作为NH3-SCR催化剂的应用。
CN202010254963.XA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Active CN111408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4963.XA CN111408401B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54963.XA CN111408401B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8401A CN111408401A (zh) 2020-07-14
CN111408401B true CN111408401B (zh) 2021-05-18

Family

ID=7148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54963.XA Active CN111408401B (zh) 2020-04-02 2020-04-02 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8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5255A (zh) * 2021-01-15 2021-04-27 济南大学 一种Na型微孔分子筛一步制备Cu型微孔分子筛的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WO2023007112A1 (en) * 2021-07-30 2023-02-02 Johnson Matthey Public Limited Company A method of synthesizing a low sar chabazite zeolite and the zeolite obtained thereby
CN113842943B (zh) * 2021-09-26 2023-03-14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B掺杂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50576B (zh) * 2022-06-20 2023-08-22 济南大学 一种提高金属基小孔分子筛水热稳定性的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CN115304077A (zh) * 2022-08-10 2022-11-08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分子筛及其制法与应用
CN115532304B (zh) * 2022-09-21 2024-01-19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氨内燃机氨净化的分子筛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445654B (zh) * 2022-09-21 2024-02-0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柴油车尾气氨净化分子筛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5521012A (zh) * 2022-10-08 2022-12-27 合肥中科弘逸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处理原位合成Cu-SSZ-13分子筛废液的方法
CN116139923B (zh) * 2022-12-28 2024-04-05 济南大学 一种梯度负载法制备Cu基小孔分子筛催化剂的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5888A (zh) * 2017-05-27 2017-09-0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一种Cu‑SSZ‑1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9110777A (zh) * 2017-06-22 2019-01-01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ssz-13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CN108654680B (zh) * 2018-05-14 2020-08-04 清华大学 一种制备Cu-SSZ-13催化剂的浸渍-低温固态离子交换法及催化剂的应用
CN110078090B (zh) * 2019-05-07 2023-02-28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一种改性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27720B (zh) * 2019-05-16 2020-03-31 济南大学 一种异质晶种辅助合成ssz-13分子筛的方法
CN110876957B (zh) * 2019-10-31 2021-01-22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分子筛Cu-SSZ-13、其合成方法、催化剂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8401A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8401B (zh) 一种宽温度窗口的Cu-SSZ-13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CN111135860B (zh) 一种稀土金属修饰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71203B (zh) 一种合成Cu-SSZ-39分子筛的方法及应用
EP2518017B1 (en) Novel metallosilicate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668458B (zh) Al-SBA-15介孔分子筛和脱硝催化剂及各自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279266B (zh) 一种Cu-SSZ-13@SSZ-13核壳型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37226A (zh) 一种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JP7284864B1 (ja) OFF-ERI構造のmsect-4モレキュラーシーブ、その製造方法及び使用
WO2023025069A1 (zh) 一种直接制备h型cha结构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08128784A (zh) Cu-Ce-La-SSZ-13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JP2013095653A (ja) 銅及びアルカリ金属を有するゼオライト
CN105964295B (zh) 一种富锰的Mn-SAPO-34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1511685B (zh) β型沸石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98865A (zh) La改性Cu-SSZ-13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CN115057453B (zh) 一种利用fcc废催化剂制备ssz-13分子筛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647499B (zh) 一种以HT-SiC为载体生长Cu-SSZ-13分子筛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3378A (zh) 一种CuM/SAPO-34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811437B (zh) 一种Cu-SSZ-13@SSZ-13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CN112705255A (zh) 一种Na型微孔分子筛一步制备Cu型微孔分子筛的方法及所得产品和应用
CN110694671A (zh) 一种使用天然硅藻土合成的分子筛型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71004A (zh) 增强骨架外金属到硅铝酸盐沸石中的引入
CN113617387B (zh) 一种具有低温scr活性的铁源sapo-34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14647B (zh) 硅铝及硅铁Beta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36288B (zh) 一种颗粒状nu-88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18782B (zh) 一种富锰的Mn-SAPO-18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

Assignee: SHANDONG AT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University of Jinan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980010507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Preparation method, product and application of cu-ssz-13 with wide temperature window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8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