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01334B - 气囊装置的罩体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的罩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01334B
CN111301334B CN201911173345.6A CN201911173345A CN111301334B CN 111301334 B CN111301334 B CN 111301334B CN 201911173345 A CN201911173345 A CN 201911173345A CN 111301334 B CN111301334 B CN 1113013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lem
main body
airbag
cove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733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01334A (zh
Inventor
井出恭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Pla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Pl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Pl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Plas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01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1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01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013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haracterised by a tear line for defining a deployment opening
    • B60R21/21656Steering wheel covers or similar cup-shaped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021/2154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with embl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 Vehicle Waterproofing, Decoration, And Sanit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车标对罩主体部的卡合力的气囊装置的罩体。车标体(31)具备车标主体部(34)及突出设置于车标主体部(34)且插通于开口部(28)的销(35)。销(35)具有:轴部(37),与车标主体部(34)相连;扩大部(38),在轴部(37)的末端侧扩大而形成;面状部(43),在扩大部(38)沿着与销(35)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为面状;线状部(44),在扩大部(38)沿着与销(35)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在与面状部(43)不同的位置上形成为线状。背板(32)具备至少在气囊膨胀展开时面状部(43)及线状部(44)从与销(35)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与之抵接的弹性片部(49)。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的罩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由设计部和承受部夹住被安装部而安装的装饰部件的气囊装置的罩体。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汽车等车辆的驾驶盘所具备的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具备袋状的气囊、向该气囊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及在折叠的非展开时覆盖容纳气囊的罩体。而且,如下构成:车辆例如因碰撞等而受到冲击时,通过从充气装置向气囊供给气体而气囊膨胀,通过该气囊的膨胀,罩体沿着预先设置的断裂线即撕裂线(tearline)断裂而形成多个门部,这些门部分别以铰链部为中心而展开,由此气囊向乘驾者侧展开而限制并保护乘驾者。
关于这种气囊装置的罩体,已知有夹住形成于罩主体部的凹部而安装有由车标(emblem)体和承受部构成的作为装饰部件的车标(装饰品)的结构。而且,通过凹部能够对车标体进行定位,并且能够独立于罩体的表面的曲率而调整凹部底部的曲率,由此能够使由罩体的表面的曲率产生的影响难以波及到车标(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55361号公报(第3-4页、图1-6)
然而,例如有时期望在安装车标的状态下罩体的表面部的曲率与车标体的曲率大致相等,在这种情况下,车标体的里面的曲率成为与罩体的表面相同的程度,由此,关于车标体成形时的里面侧的拔模斜度,也是车标体的里面的曲率成为基准,因此基于形成于从车标体的里面突出设置的卡合用销的末端的卡止面的拔模斜度的倾斜也变大。因此,销的卡止面与位于承受部的孔部的周边的卡止承受面的接触量减少。因此,为了防止通过罩主体部的断裂而门部展开时因离心力等而车标体脱落,另外需要增强卡止部周边等,成为制造成本高涨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装饰部件对罩主体部的卡合力的气囊装置的罩体。
技术方案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其用于具备气囊的气囊装置,所述气囊由折叠的状态通过气体的导入而膨胀展开,所述气囊装置的罩体的特征在于,具备:罩主体部,覆盖折叠的状态的所述气囊,并且通过所述气囊的膨胀展开而开裂;及装饰部件,具备设计部和承受部,并且由该设计部和承受部夹住所述罩主体部而安装,所述罩主体部具备开口部,所述设计部具备:设计部主体部;及卡合部,突出设置于该设计部主体部,且贯穿于所述开口部,所述卡合部具有:轴部,与所述设计部主体部相连;扩大部,在该轴部的末端侧扩大而形成;第一接触部,在该扩大部沿着与所述卡合部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为面状;及第二接触部,在所述扩大部沿着与所述卡合部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不同的位置形成为线状,所述承受部具备抵接部,至少在所述气囊膨胀展开时,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从与所述卡合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与该抵接部抵接。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中,卡合部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相对于与所述卡合部从设计部主体部突出的突出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朝向所述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第一规定角度倾斜,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对于所述规定方向,朝向所述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小于所述第一规定角度的第二规定角度倾斜。
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中,卡合部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以分别相对于与所述卡合部从设计部主体部突出的突出方向交叉且为相互相反的朝向的规定方向,朝向所述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第一规定角度倾斜的方式,彼此相邻地形成于所述卡合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接触部沿着所述倾斜部彼此相邻的位置形成。
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中,第一接触部在规定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比倾斜部短。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在设计部的卡合部的轴部的末端侧扩大而形成的扩大部,沿着与卡合部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将第一接触部形成为面状,并且在与第一接触部不同的位置上,沿着与卡合部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将第二接触部形成为线状,至少在气囊膨胀展开时,使该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对于承受部的抵接部从与卡合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由此确保设计部的卡合部与承受部的抵接部的接触量,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装饰部件对罩主体部的卡合力。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除了技术方案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的效果以外,通过相对于与卡合部从设计部主体部突出的突出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将作为第一接触部的倾斜角度的第二规定角度设定为小于作为倾斜部的倾斜角度的第一规定角度,由此能够确保第一接触部对承受部的抵接部的接触量,从而能够提高装饰部件对罩主体部的卡合力。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除了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的效果以外,通过倾斜部分别相对于与卡合部从设计部主体部突出的突出方向交叉且为相互相反的朝向的规定方向,朝向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第一规定角度倾斜,且沿着该倾斜部彼此相邻的位置形成第二接触部,能够利用沿与卡合部的突出方向交叉且为相互相反的朝向的规定方向开模的成形模具的分型线来容易地形成第二接触部。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除了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的效果以外,由于第一接触部在规定方向上的长度比倾斜部短,因此即使第一接触部的第二倾斜角度小,也能够相对于沿规定方向开模的成形模具将卡合部脱模。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罩体的装饰部件的设计部和承受部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的(b)是表示罩体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2的(a)是表示该装饰部件的设计部的主视图,图2的(b)是表示该设计部的侧视图,图2的(c)是表示该设计部的卡合部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承受部的主视图。
图4的(a)是示意性表示该装饰部件的成形状态的剖视图,图4的(b)是与图4的(a)的卡合部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具备该装饰部件的气囊装置的罩体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具备该气囊装置的驾驶盘的一例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气囊装置,18-罩体,19-罩主体部,20-作为装饰部件的车标,28-开口部,31-作为设计部的车标体,32-作为承受部的背板,34-作为设计部主体部的车标主体部,35-作为卡合部的销,37-轴部,38-扩大部,42-倾斜部,43-作为第一接触部的面状部,44-作为第二接触部的线状部,49-作为抵接部的弹性片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图6中,10为作为车辆的汽车的作为驾驶盘的方向盘。方向盘10具备作为驾驶盘主体的方向盘主体11和装配于该方向盘主体11的乘驾者侧的气囊装置12。另外,方向盘10通常以倾斜的状态装配于车辆所具备的转向轴,以下,将车辆的直进状态作为基准,将转向轴侧设为背面侧,乘驾者侧设为正面侧,朝向挡风玻璃的方向(箭头A方向)设为上侧而进行说明。
而且,方向盘主体11由作为呈圆环状的把持部的把手部即盘缘(rim)部14、位于该盘缘部14的内侧的凸起(boss)部15及连结该盘缘部14和凸起部15的多个辐条(spoke)部16构成。
并且,虽未图示,但在凸起部15的背面部设置有嵌装于转向轴的大致圆筒状的凸起,并且在该凸起一体地固定有构成芯体的凸起板。而且,从该凸起板一体地延长设置有或进行熔焊等而固定有辐条部16的芯骨。另外,在该辐条部16的芯骨进行熔焊等而固定有盘缘部14的芯骨。并且,在这些盘缘部14的芯骨的外周部和辐条部16的芯骨的盘缘部14侧部分的外周部形成有表皮部,另外,该表皮部的外周的全部或一部分被天然或人造皮革等覆盖。
另一方面,气囊装置12也被称作气囊模块,以覆盖方向盘主体11的凸起部的正面侧的方式配置。气囊装置12具备作为被安装部件的底板(base plat e)、袋状的气囊、喷射气体的充气装置等,并且具备图5等所示的罩体18。而且,底板经由喇叭板(horn plate)或托架(bracket)部等安装于方向盘主体11,在该底板上安装有气囊、充气装置及罩体18,折叠成较小的气囊被罩体18覆盖。
罩体18也被称作壳体、垫片(pad)或模块罩(module cover)等。罩体18例如具备作为被安装部的罩主体部19和安装于该罩主体部19的作为装饰部件的车标20。
罩主体部19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罩主体部19具备覆盖凸起部15及辐条部16的一部分的作为包覆部的表板部21和从该表板部21的背面(里面)突出设置成正面视大致方筒状等筒状的作为周壁的周板部22。而且,被表板部21和周板部22包围的部分成为容纳折叠的气囊的气囊容纳部,与该气囊容纳部的正面侧相对的部分成为作为装饰部件安装部的正面板部23。正面板部23例如以向与气囊相反的一侧即正面侧(乘驾者侧)膨出的方式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板部23例如沿着球面而弯曲。并且,在表板部21上与气囊容纳部相对地形成有撕裂线,通过该撕裂线的开裂而在气囊展开时形成多个门部。该撕裂线也能够被称作预定线部或断裂预定部,在正面板部23的背面(里面)侧凹设为槽状,并形成为比正面板部23的其他部分脆弱的薄弱部。该撕裂线能够根据欲设定的门部的形状及个数任意地设定于避开车标20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以从正面板部23的一侧部经由车标20的下部与另一侧部连续的方式形成。因此,门部将正面板部23的车标20的上部作为铰链部而向上方展开。即,在因撕裂线而罩主体部19开裂时,通过门部的打开而产生的的离心力成为相对于铰链部的转动方向(以图2的(b)的箭头B表示)垂直地远离的方向。
另外,在表板部21开口有多个用于安装车标20的开口部28。这些开口部28形成为圆形,并且将正面板部23沿作为厚度方向的前后方向贯穿而设置。这些开口部28只要能够将车标20上下左右平衡地进行固定,则能够根据其形状等适当地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设定有位于上侧中央部的开口部28和位于下侧两侧部的开口部28、28。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28例如配置于正三角形的各顶点上。即,开口部28旋转对称(3重对称)地配置。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表板部21的正面板部23,在设计面即正面侧凹设有容纳车标20的作为容纳部的安装凹部29。安装凹部29例如配置于正面板部23的中央部。并且,安装凹部29例如按照车标20的形状而形成。另外,在安装凹部29配置有开口部28。并且,安装凹部29的底部沿着正面板部23的弯曲而弯曲。
在周板部22设置有多个用于使底板与罩体18卡合的作为罩体卡合部的卡合开口部22a等。
并且,车标20也被称作装饰品等。车标20具备作为设计部的车标体31和作为承受部的背板32。而且,车标20由车标体31和背板32夹住罩体18的正面板部23而安装。
图1的(a)、图1的(b)、图2的(a)至图2的(c)及图5所示的车标体31也被称作设计装饰品、上板(upper plate)或上车标等。车标体31例如由硬质或软质的合成树脂成形并实施适当的涂敷或电镀等表面处理而构成车标20的设计部分。车标体31安装于正面板部23的气囊相反侧即正面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车标体31嵌合于安装凹部29。而且,车标体31一体地具备作为设计部主体部的车标主体部34和突出设置于车标主体部34的作为卡合部的销35。
车标主体部34能够形成为各种形状,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由相同直径的圆形的三个部分相互以等角度配置的所谓的三叶草形状。即,车标主体部34旋转对称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车标主体部34位于安装凹部29内。并且,车标主体部34形成为板状,且以向设计面侧膨出的方式弯曲。即,车标主体部34以从周缘部分朝向中央部分逐渐突出的方式形成。车标主体部34沿着表板部21的正面板部23的弯曲及安装凹部29的底部的弯曲而弯曲。因此,车标主体部34以在位于安装凹部29内的状态下与正面板部23的曲率(平均曲率)一致或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
销35通过分别贯穿于开口部28并卡合于背板32而将车标体31卡合固定于罩体18侧的背板32。销35具有与车标主体部34连续的轴部37和在轴部37的末端侧以阶梯状扩大的扩大部38。在此,销35的配置只要能够将车标体31上下左右平衡地进行支撑,则能够根据其形状等适当地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分别配置于车标主体部34的三个部分的中央部或大致中央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销35从正面观察时配置于正三角形的各顶点上,且成为旋转对称的配置。
轴部37具备多个肋40。在本实施方式中,轴部37由多个肋40构成,但也可以以肋40相对于圆柱状的基部突出的方式形成。肋40例如形成有三个,且配置成放射状。即,肋40从销35的中心轴位置沿着放射方向而延伸。本实施方式的肋40从销35的末端侧观察时以Y字状均等地配置。
扩大部38相对于轴部37沿与销35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扩大。扩大部38例如形成为圆柱状。并且,扩大部38与轴部37的肋40相连而形成。并且,在扩大部38,倾斜部42、作为第一接触部的接触面即面状部43、作为第二接触部的线状部44形成于轴部37侧的位置。
倾斜部42相对于与销35从车标主体部34突出的突出方向(以箭头X表示)交叉的规定方向即法线方向(以箭头Y表示),朝向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大于0°的第一规定角度θ1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规定角度θ1例如被设定为9°。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部42对每个销35各形成有两个,且位于相互相邻的位置。即,倾斜部42、42分别相对于与销35的突出方向交叉且为相互相反的朝向的规定方向即法线方向(以箭头Y1、Y2表示),朝向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第一规定角度θ1倾斜。因此,倾斜部42、42相对于销35的突出方向配置于两侧。
面状部43在扩大部38沿着与销35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为面状。面状部43相对于倾斜部42位于销35的轴部37侧即基端部侧。面状部43相对于销35的法线方向朝向销35的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0°以上的第二规定角度θ2倾斜。第二规定角度θ2被设定为小于第一规定角度θ1。例如,第二规定角度θ2可以被设定为0°。并且,面状部43相对于倾斜部42沿与销35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以阶梯状突出。另外,面状部43在销35的法线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短于各倾斜部42在销35的法线方向上的长度。并且,面状部43与轴部37的外侧面相连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面状部43与一个肋40相连并形成为与该肋40相同的宽度。面状部43在整个宽度上沿销35的法线方向成为恒定或大致恒定的长度。另外,面状部43配置于多个销35的同侧。例如,本实施方式的面状部43从正面观察车标体31时配置于各销35的右下侧。即,本实施方式的面状部43相对于销35设定于通过门部的打开而产生的离心力方向侧(下侧)。
线状部44沿着相互相邻的倾斜部42、42的相邻位置形成。即,线状部44沿着相对于销35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在与面状部43不同的位置以直线状延伸而形成。线状部44配置于倾斜部42、42的顶部。即,线状部44相对于倾斜部42、42位于向与销35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的位置。
而且,通过图4的(a)所示的成形模具P1、P2,销35与车标主体部34一体成形。成形模具P1、P2以从相对于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夹住销35的方式闭模。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b)所示,这些成形模具P1、P2的分型线PL被设定为在相对于突出方向交叉的规定的相同方向上横穿各销35。即,分型线PL被设定为凸字状,以连结在规定的相同方向上分别横穿两个销35、35的线和在与该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横穿其余一个销35的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型线PL横穿各销35的方向与连结两个销35、35的中心轴的位置的方向平行或大致平行。在该分型线PL上形成有各销35的线状部44。并且,成形模具P1、P2的闸门G设置于一个销35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闸门G设置于位于车标体31的上侧的销35的位置。另外,如图4的(a)所示,成形模具P1、P2向箭头Y1、Y2方向移动而开模。即,倾斜部42的第一规定角度θ1成为根据成形模具P1、P2的拔模斜度而设定的角度。
另外,在与成形模具P1、P2之间的型腔连通而形成于另外的成形模具之间的型腔内对车标主体部34进行成形,但为了明确说明,关于车标主体部34的成形用的成形模具,省略说明及图示。
图1的(a)、图1的(b)、图3及图5所示的背板32也被称作下车标等。背板32例如由硬质的合成树脂成形。背板32只要能够将车标体31固定于表板部21(正面板部23),则能够形成为各种形状,例如形成为各角部以圆弧状弯曲的正三角形的板状。即,背板32旋转对称地形成。并且,背板32安装于正面板部23的气囊侧即背面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板32配置于安装凹部29的背面侧。并且,背板32被位于安装凹部29的背面侧的肋状的限制部46限制外形位置而被定位。另外,在背板32上形成有分别插入车标体31的销35的孔部48。孔部48例如形成为圆形。并且,孔部48对应于销35的配置而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销35例如配置于正三角形的各顶点上。另外,在各孔部48形成有用于卡止所插入的销35的作为抵接部的弹性片部49。弹性片部49为从孔部48的内缘朝向中心部突出的爪部,在销35的突出方向即相对于孔部48的销35的插脱方向上具有厚度方向,并且呈能够沿该厚度方向弹性变形的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片部49对每个孔部48各形成有三个,且在孔部48的周向上相互分开并均等地配置。因此,相邻的弹性片部49、49之间沿着孔部48的径向成为作为放射状的槽部的缺口部5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缺口部50对每个孔部48各形成有三个。
弹性片部49用于容易将销35插入到孔部48。弹性片部49例如形成为从孔部48的内缘沿着周向恒定地突出的带状。并且,弹性片部49为至少在气囊膨胀展开时车标体31的面状部43及线状部44从与销35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的部分。优选在弹性片部49始终抵接有面状部43和线状部44中的至少任一个。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面状部43相对于弹性片部49始终抵接且线状部44在气囊膨胀展开时相对于弹性片部49进一步抵接的方式设定,但也可以以线状部44相对于弹性片部49始终抵接且面状部43在气囊膨胀展开时相对于弹性片部49进一步抵接的方式设定,也可以为面状部43及线状部44分别相对于弹性片部49始终抵接。
而且,在制造罩体18时,由合成树脂预先注射成形罩主体部19,并且分别由合成树脂另外注射成形车标20的车标体31及背板32。车标体31通过关闭成形模具P1、P2,从闸门G向型腔内注射树脂原料并使其固化之后,打开成形模具P1、P2而脱模。在成形的车标体31中,在各销35上形成有倾斜部42、面状部43及线状部44。
接着,将该成形的车标体31配置于罩主体部19的表板部21的正面板部23的正面侧,将销35插通于开口部28,将另外成形的背板32配置于表板部21的正面板部23的背面侧,并对该背板32的孔部48嵌插(压入)从各开口部28突出的车标体31的销35。其结果,各销35的扩大部38使弹性片部49分别弹性变形,在扩大部38通过了这些弹性片部49的位置上弹性片部49复原变形而与轴部37接触,车标体31被卡止保持于背板32。在该状态下,各销35的轴部37的各肋40与各弹性片部49的前缘接触。并且,各缺口部50位于各销35的轴部37的肋40、40之间。因此,以表板部21的正面板部23在正面背面方向上被夹入车标体31与背板32的状态,车标20被牢固地固定。并且,在该状态下,车标20以车标体31容纳于安装凹部29、车标体31的车标主体部34的背面侧的曲面配合安装凹部29的底部的背面而从该安装凹部29周围的正面板部23的表面小幅突出的方式配置。
若将具备罩体18的气囊装置12具备在方向盘10中的汽车发生碰撞等,则控制装置使充气装置工作而向气囊供给气体。如此一来,气囊快速膨胀展开,通过该膨胀展开的压力,在罩主体部19的表板部21沿着撕裂线在迂回车标20的位置处断裂而形成门部,该门部以铰链部为轴转动而形成使气囊膨出的开口即突出口,气囊从该突出口向乘驾者的前方展开而保护乘驾者。
此时,在车标20中,车标体31的面状部43相对于背板32的弹性片部49朝向与销35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以面状抵接,并且车标体31的线状部44相对于背板32的弹性片部49朝向与销35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以线状抵接,由此相对于车标体31,背板32被卡住而与罩主体部19的门部一同一体地被拉进,从而车标体31与背板32维持卡合而防止从罩主体部19脱落。
如此,根据一实施方式,在向车标体31的销35的轴部37的末端侧扩大而形成的扩大部38沿着与销35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将面状部43形成为面状,并且在与面状部43不同的位置上,沿着与销35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以线状形成线状部44,至少在气囊膨胀展开时使该面状部43和线状部44相对于背板32的弹性片部49从与销35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由此确保车标体31的销35与背板32的弹性片部49的接触量,从而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车标20对罩主体部19的卡合力。因此,车标20以不会使组件件数增加且也无需进行细节的精加工的简单的结构具有高的卡合力,价格低且能够提高保证。
并且,通过使车标体31的面状部43和线状部44中的至少任一个相对于背板32的弹性片部49始终抵接,能够抑制背板32相对于车标体31的松动。
另外,相对于与销35从车标主体部34突出的突出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即法线方向,将作为面状部43的倾斜角度的第二规定角度θ2设定为小于作为倾斜部42的倾斜角度的第一规定角度θ1,由此能够确保面状部43相对于背板32的弹性片部49的接触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车标20对罩主体部19的卡合力。
并且,通过倾斜部42、42分别相对于与销35从车标主体部34突出的突出方向交叉且为相互相反的朝向的规定方向即法线方向,朝向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第一规定角度θ1倾斜,且沿着倾斜部42、42彼此相邻的位置形成线状部44,能够利用沿销35的相互相反的朝向的法线方向开模的成形模具P1、P2的分型线PL来容易地形成线状部44。
另外,由于面状部43在规定方向即销35的法线方向的长度短于倾斜部42,因此即使面状部43的第二倾斜角度θ2小,也能够相对于沿销35的法线方向开模的成形模具P1、P2将销35脱模。
并且,通过对旋转对称的车标体31的造形均等地配置面状部43及线状部44,对罩主体部19与车标20的曲面配合的影响少,且能够均等地固定车标体31整体。
尤其,为了提高罩体18的美观而使车标主体部34以沿着罩主体部19的正面板部23的弯曲而向正面侧膨出的方式弯曲时,为了能够将车标体31(销35)从成形模具P1、P2脱模,相对于成为成形模具P1、P2的开模方向的销35的法线方向,必须增大成为拔模斜度的销35的倾斜部42的第一规定角度θ1,因此较宽地确保使倾斜部42相对于背板32的弹性片部49接触的面积并不是容易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面状部43和线状部44相对于弹性片部49接触,确保销35侧与背板32侧的接触量,从而能够提高车标20对罩主体部19的卡合力。
另外,由于面状部43相对于一个弹性片部49以面状抵接,线状部44相对于另一个弹性片部49以线状抵接,因此与使扩大部38相对于所有弹性片部49以面状接触的结构相比,能够容易进行精加工。
而且,关于车标体31在背板32上的安装,与以往同样地仅通过将车标体31压入背板32的工作即可,非常容易,因此无需变更以往的组装设备,便能够实施车标20的安装。
另外,在上述一实施方式中,面状部43的朝向可以根据成形模具P1、P2的开模方向自由地设定。
并且,成形模具P1、P2的开模方向(闭模方向)并不限于销35的法线方向,也可以为相对于法线方向倾斜的方向。即,成形模具P1、P2的开模方向(闭模方向)能够设定为相对于销35的突出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
另外,面状部43及线状部44也可以分别仅在膨胀展开时与弹性片部49抵接。
并且,肋40并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以将轴部37形成为圆柱状等,并将面状部43或线状部44与轴部37相连而形成。
而且,车标20只要可实现其成形模具结构,则无论销35的数量如何均能够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除了汽车的驾驶盘(方向盘)中所使用的气囊装置的罩体以外,还能够适用于各种移动体的驾驶盘及其他部位所具备的气囊装置的罩体。

Claims (3)

1.一种气囊装置的罩体,其用于具备气囊的气囊装置,所述气囊由折叠的状态通过气体的导入而膨胀展开,
所述气囊装置的罩体的特征在于,具备:
罩主体部,覆盖折叠的状态的所述气囊,并且通过所述气囊的膨胀展开而开裂;及
装饰部件,具备设计部和承受部,并且由该设计部和承受部夹住所述罩主体部而被安装,
所述罩主体部具备开口部,
所述设计部具备:
设计部主体部;及
卡合部,突出设置于该设计部主体部,且贯穿于所述开口部,
所述卡合部具有:
轴部,与所述设计部主体部相连;
扩大部,在该轴部的末端侧扩大而形成;
第一接触部,在该扩大部沿着与所述卡合部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为面状;
第二接触部,在所述扩大部沿着与所述卡合部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不同的位置形成为线状;及
倾斜部,该倾斜部相对于与所述卡合部从所述设计部主体部突出的突出方向交叉的规定方向,朝向所述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第一规定角度倾斜,
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对于所述规定方向,朝向所述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小于所述第一规定角度的第二规定角度倾斜,
所述承受部具备作为抵接部的弹性片部,至少在所述气囊膨胀展开时,形成为面状的所述第一接触部及形成为线状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从与所述卡合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与该抵接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其中,
所述卡合部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以分别相对于与所述卡合部从设计部主体部突出的突出方向交叉且为相互相反的朝向的规定方向,朝向所述突出方向的末端侧以第一规定角度倾斜的方式,彼此相邻地形成于所述卡合部的两侧,
所述第二接触部沿着所述倾斜部彼此相邻的位置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装置的罩体,其中,
所述第一接触部在规定方向上的长度被设定为比所述倾斜部短。
CN201911173345.6A 2018-11-26 2019-11-26 气囊装置的罩体 Active CN1113013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0517 2018-11-26
JP2018220517A JP7179592B2 (ja) 2018-11-26 2018-11-26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1334A CN111301334A (zh) 2020-06-19
CN111301334B true CN111301334B (zh) 2022-09-27

Family

ID=70545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73345.6A Active CN111301334B (zh) 2018-11-26 2019-11-26 气囊装置的罩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9447B2 (zh)
JP (1) JP7179592B2 (zh)
CN (1) CN111301334B (zh)
DE (1) DE1020191319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9591B2 (ja) * 2018-11-26 2022-11-29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KR20220029124A (ko) * 2020-09-01 2022-03-0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엠블렘이 장착된 운전석 에어백
KR102522188B1 (ko) * 2020-09-15 2023-04-1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조명장치가 구비된 운전자 에어백 모듈
KR20220076903A (ko) 2020-12-01 2022-06-0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휠용 에어백 커버 구조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4949A (ja) * 2012-11-29 2014-06-09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JP2017144766A (ja) * 2016-02-15 2017-08-24 株式会社ファルテック スタッドピン及び外装部品固定構造
JP2017214958A (ja) * 2016-05-30 2017-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57412U (ja) * 1991-12-28 1993-07-3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小クリアランス用クリップ
DE29507890U1 (de) * 1995-05-12 1995-07-27 Trw Repa Gmbh, 73553 Alfdorf Abdeckung für ein Gassackrückhaltesystem in Fahrzeugen
JPH11321516A (ja) * 1998-05-11 1999-11-24 Tokai Rika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2000255361A (ja) 1999-03-08 2000-09-19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US6581311B1 (en) * 1999-08-05 2003-06-24 Magna Interior Systems, Inc. Clip assembly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DE102004045757A1 (de) * 2004-09-21 2006-04-06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ahrzeuginnenverkleidungsteils, sowie Fahrzeuginnenverkleidungsteil
JP5207428B2 (ja) * 2006-09-29 2013-06-12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
DE102007011109A1 (de) * 2007-03-05 2008-09-11 Takata-Petri Ag Folienplakette für eine Airbagabdeckung
ATE454294T1 (de) * 2007-04-10 2010-01-15 Dalphi Metal Espana Sa Airbagabdeckung mit einem emblem
JP5038940B2 (ja) * 2008-03-04 2012-10-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構造及び車両用内装部材保持構造
JP5506630B2 (ja) * 2010-10-20 2014-05-2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JP5950444B2 (ja) * 2012-04-27 2016-07-13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DE102013019940B4 (de) * 2013-11-28 2017-11-2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assackabdeckung
DE202014001873U1 (de) * 2014-03-04 2015-06-08 Dalphi Metal Espana S.A. Baugruppe zur ästhetischen Gestaltung einer Gassackabdeckung, Gassackabdeckung, Gassackmodul und Fahrzeuglenkrad mit jeweils einer derartigen Baugruppe
GB2540254B (en) * 2014-03-18 2018-02-28 Nihon Plast Co Ltd Steering wheel
DE202014002912U1 (de) * 2014-04-04 2015-07-07 Dalphi Metal Espana, S.A. Emblembaugruppe zur Verbindung mit einer Gassackabdeckung, Abdeckung für ein Gassackmodul, Gassackmodul und Lenkrad mit einer derartigen Emblembaugruppe
JP6727099B2 (ja) * 2016-10-28 2020-07-22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JP7179591B2 (ja) * 2018-11-26 2022-11-29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4949A (ja) * 2012-11-29 2014-06-09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JP2017144766A (ja) * 2016-02-15 2017-08-24 株式会社ファルテック スタッドピン及び外装部品固定構造
JP2017214958A (ja) * 2016-05-30 2017-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リッ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01334A (zh) 2020-06-19
DE102019131912A1 (de) 2020-05-28
JP2020083057A (ja) 2020-06-04
JP7179592B2 (ja) 2022-11-29
US20200164825A1 (en) 2020-05-28
US11059447B2 (en) 2021-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01334B (zh) 气囊装置的罩体
CN111301335B (zh) 装饰部件及气囊装置的罩体
JP6026249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JP4950814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WO2005118352A2 (en) Driver side airbag module assembly
JP6727099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JP5506630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JP7265104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0144384B2 (en) Cover for airbag device
JP6433784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JPH1011968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EP1086004B1 (en) Airbag tear seam
EP1923275A2 (en) Airbag modul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steering wheels
JP7544629B2 (ja) 車両用内装部材及びハンドル
JP2008030718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6632167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KR20100031940A (ko) 차량용 에어백 도어
KR102037987B1 (ko) 도어측 강화형 에어백케이싱
KR102673954B1 (ko) 사이드 에어백장치
KR102416667B1 (ko) 자동차의 엠블럼
JP7269819B2 (ja) 装飾部材及びモジュールのカバー体
JP2023066186A (ja) 装飾部材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JPH11105657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一体型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2005112254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140072284A (ko) 에어백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