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47719A - 定子、电动机和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定子、电动机和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47719A
CN111247719A CN201880067424.6A CN201880067424A CN111247719A CN 111247719 A CN111247719 A CN 111247719A CN 201880067424 A CN201880067424 A CN 201880067424A CN 111247719 A CN111247719 A CN 111247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stator
insulator
stator core
annula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74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47719B (zh
Inventor
千叶浩儿
舟津哲司
畠山智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247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7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47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477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8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around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定子包括定子铁心(21),其具有环状的定子铁心轭部、和配置于定子铁心轭部的内周侧的多个定子铁心齿部。包括绝缘件,其具有:环状的壁部(22a),其设于定子铁心轭部上;多个绝缘件齿部(22b),其配置于环状的壁部(22a)的内周侧;和槽(22c),其设于环状的壁部(22a),在绝缘件齿部(22b)上卷绕绕组时,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进入槽(22c)。进一步,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在环状的壁部(22a)的内径侧接线。

Description

定子、电动机和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用于实现定子铁心与绕组的绝缘的绝缘件的定子、电动机和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采用利用通过绕组的喷嘴在定子的齿部进行卷绕的喷嘴绕组方法的定子中,绕组的卷绕起始部会由之后缠绕的绕组向绝缘件的壁部按压。
由此,会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施加应力,担心绕组的绝缘皮膜产生损伤而无法确保绝缘性,甚至最严重时发生断线。
于是,在具有现有的绝缘件的定子中,采用了在绝缘件的壁部设置缺口,使绕组的卷绕起始部通过绝缘件的壁部的外径侧,从而不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施加应力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5290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的结构中,绕组的卷绕起始部通过绝缘件的缺口,在绝缘件的壁部的外径侧接线,导致压缩机的密闭容器与绕组接近,所以存在漏电流增加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具有不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施加应力的结构,并且能够减少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之间的漏电流的定子、电动机和压缩机。
本发明的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其具有环状的定子铁心轭部、和配置于定子铁心轭部的内周侧的多个定子铁心齿部。还包括绝缘件,其具有设置在定子铁心轭部上的环状的壁部、配置于环状的壁部的内周侧的多个绝缘件齿部、和设置于环状的壁部的、在将绕组卷绕于绝缘件齿部时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并且,绕组的卷绕起始部在环状的壁部的内径侧接线。
根据该结构,因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不施加应力,因此,能够维持绕组品质并使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隔开间隔,能够减少漏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定子绕线前的立体图。
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定子绕线后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定子铁心与绝缘件的组装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绝缘件的放大图。
图6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绝缘件槽部的详细图。
图6B是图6A的6B-6B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压缩机的整体结构>
首先,使用图1对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截面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包括密闭容器1、和配置于密闭容器1的内部的压缩机构部102和电动机103。
<压缩机构>
压缩机构部102包含主轴承部件104、固定涡旋件106、和回旋涡旋件107。
主轴承部件104通过熔接或热套等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内部,该主轴承部件104轴支承轴105。在主轴承部件104上,通过螺栓固定而固定有固定涡旋件106。在固定涡旋件106与主轴承部件104之间夹入有与固定涡旋件106啮合的回旋涡旋件107,主轴承部件104、固定涡旋件106和回旋涡旋件107构成涡旋式压缩机构部102。即,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为涡旋式压缩机。
在回旋涡旋件107与主轴承部件104之间设有自转限制机构108,其防含有止回旋涡旋件107自转并以沿圆轨道运动的方式进行引导的十字滑环。利用位于轴105的上端的偏心轴部105a偏心驱动回旋涡旋件107,由此,由自转限制机构108限制了自转的回旋涡旋件107沿圆轨道运动。
通过以上说明的回旋涡旋件107的动作,形成于固定涡旋件106与回旋涡旋件107之间的压缩室109从外周侧向中央部容积缩小地移动。利用该运动,通过密闭容器1之外的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气体从吸入管110经过吸入室111而被吸入到密闭容器1的内部,所述吸入室111设于位于吸入管110与压缩室109之间的固定涡旋件且总是维持为吸入压力。被吸入密闭容器1的内部的制冷剂气体在被封入压缩室109之后被压缩。到达规定压力的制冷剂气体从固定涡旋件106的中央部的排出口112压开簧片阀113,向形成于消音器116的内部的消音器空间114排出。
排出到消音器空间114的制冷剂气体经由密闭容器1的容器内空间115被从排出管117向密闭容器1之外的制冷循环送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R32制冷剂作为制冷剂。
另一方面,回旋驱动回旋涡旋件107的轴105在其下端设有泵118,配置为泵118的吸入口存在于设于密闭容器1的底部的贮油部119内。泵118与涡旋式压缩机被同时驱动,因此,无论压力条件或运转速度如何,泵118均能够确实地汲取存在于设于密闭容器1的底部的贮油部119的油。由泵118汲取的油通过贯通轴105内的供油孔120而被供给到压缩机构部102。另外,在用泵118汲取油前或者汲取之后,如果使用油过滤器等从油中除去异物,能够防止异物混入压缩机构部102,能够实现可靠性的提高。
<电动机>
电动机103为了驱动压缩机构部102而设于密闭容器1的内部,具有转子121和隔着气隙配置于该转子121的径向外侧的定子2。
<转子>
转子121具有铁心(未图示)和多个永久磁铁(未图示)。
铁心通过将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多个薄板相互层叠,并经溶接等将层叠的薄板相互接合而形成。
此外,在铁心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俯视时呈大致圆形的贯通孔。贯通孔中插入有轴105,利用转子121与定子2之间产生的磁力,轴105与转子121一同旋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就涡旋式压缩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例如也能够适用于回转式压缩机或其他压缩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制冷剂使用R32制冷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例如也可以使用R410A制冷剂或其他制冷剂。
以下,对定子2进行详细的说明。
<定子>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俯视图的图。
在图2中,固定于构成压缩机的密闭容器1的定子2包括定子铁心21、和分别配置于定子铁心21的上部和下部的绝缘件22。
此处,定子铁心21如图4所示,具有环状的定子铁心轭部21a、和配置于定子铁心轭部21a的内周侧的多个定子铁心齿部21b。
此外,绝缘件22如图3A、图3B所示,具有:设于定子铁心轭部21a上的环状的壁部22a;配置于环状的壁部22a的内周侧的多个绝缘件齿部22b;和设于环状的壁部22a的、在将绕组卷绕于绝缘件齿部22b时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进入的槽22c。
此外,具有接线部28,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通过接线用绝缘管28a,在确保定子铁心齿部21b与卷绕于绝缘件齿部22b的绕组23绝缘的状态下由接线部28整理为多根。
此处,接线部28相对于环状的壁部22a位于内径侧。
此外,采用如下构成:由接线部28整理好的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通过用于在引出绕组23时将异相间绝缘的绝缘管25,由固定绕组的捆线24固定,并与电源用绕组用的电源用端子26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于环状的壁部22a的槽22c不是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缺口,而是设于环状的壁部22a的内表面的、具有规定深度的凹部。
像这样槽22c不是缺口而是具有规定深度的凹部,由此,能够与在环状的壁部22a的外径部接线的绕组(卷绕终止部)隔开绝缘距离,能够防止耐压不良。
此外,在将槽22c设为缺口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将环状的壁部22a设高而获得绝缘距离,但需要绝缘件的材料,成本提高,因此,槽22c设为具有规定高度的凹部。
此外,槽22c并非从绝缘件齿部22b朝向上方,设至环状的壁部22a的顶点,而是设至从环状的壁部22a的顶点起隔开规定距离的位置。
图3A表示绕线前的定子的立体图,图3B表示绕线后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4是绝缘件22与定子铁心21的组装图的立体图。图5是绝缘件22的放大图。图6是绝缘件槽部的放大图。
如图3A所示,绝缘件22配置于定子铁心21的上部,绝缘件22由绝缘件齿部22b、配置于定子铁心轭部21a上的环状的壁部22a、绝缘件齿部22b的横壁部22d、和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进入的槽22c构成。
此外,如图3A和图5所示,槽22c配置于绝缘件齿部22b的横壁部22d的端部的直线上附近。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绕组的卷绕起始部的偏移,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接线处理。
此外,图6所示的槽22c的“槽的宽度”为绕组23的直径以上且绕组的直径+3mm以下。
由此,绕组的卷绕起始部易于被收纳于槽,能够防止绕组的卷绕起始部的偏移,并且不会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施加应力,因而能够维持绕组品质,并且能够使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1隔开间隔,能够减少漏电流。
此外,如图6B所示,槽22c的“槽的深度”为绕组23的半径以上。
由此,绕组被收纳于槽的深度的一半以上,能够防止绕组的卷绕起始部的偏移,并且不会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施加应力,因此,能够维持绕组品质,并且使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1隔开间隔,能够减少漏电流。
此外,如图6B所示,槽22c为朝向绝缘件齿部22b“槽的深度”变浅的锥形形状。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绕组的卷绕起始部的偏移,并且能够确保绝缘件22的环状的壁部22a的根部的强度。
此外,虽未图示,但采用在轭部与齿部的内径侧侧面部配置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绝缘膜的结构。
绕组23如图2和图3B所示呈卷绕状态。
以下,对以如上方式构成的定子2的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在将绕组卷绕于绝缘件齿部22b时,将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配置于槽22c,然后卷绕绕组,由此,能够使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被夹在卷绕于环状的壁部22a与绝缘件齿部22b的绕组23之间却不施加有应力地卷绕绕组。
即,整理好多个卷绕起始部的接线部28相对于环状的壁部22a位于内径侧。
然后,通过在环状的壁部22a的内径侧进行绕组的接线处理,能够使绕组与密闭容器1隔开间隔地配置。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进入构成定子2的绝缘件22的槽22c,能够不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施加应力而维持绕组品质,并且,通过在环状的壁部22a的内径侧进行绕组的接线处理,能够确保绕组与密闭容器1的距离,能够减少漏电流。
此外,在图3A、图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在绝缘件齿部22b的左侧配置有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进入的槽22c,但在绝缘件齿部22b的右侧配置绕组的卷绕起始部23a进入的槽22c也能够期待起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能够适用于室内空调机、除湿器、热泵供热水器、冷藏库、陈列柜等空调装置、冷冻设备等。
如以上说明那样,第1方案的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其具有环状的定子铁心轭部、和配置于上述定子铁心轭部的内周侧的多个定子铁心齿部。上述定子包括绝缘件,其具有设置在上述定子铁心轭部上的环状的壁部、配置于上述环状的壁部的内周侧的多个绝缘件齿部、和设置于上述环状的壁部的、在将绕组卷绕于上述绝缘件齿部时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并且,绕组的卷绕起始部在环状的壁部的内径侧接线。
根据该结构,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不施加应力。因此,能够提供能够维持绕组品质并使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隔开间隔,且能够减少漏电流的定子。
第2方案的定子为:在第1方案中,可以将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配置于上述绝缘件齿部的横壁部的直线上附近。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绕组的卷绕起始部偏移,并且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不施加应力,因此,能够维持绕组品质并使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隔开间隔,能够减少漏电流。
第3方案的定子为:在第1或第2方案的任一者中,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的宽度为上述绕组的直径以上且上述绕组的直径+3mm以下。
根据该结构,绕组的卷绕起始部易于收纳于槽,能够防止绕组的卷绕起始部偏移,并且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不施加应力。因此,能够维持绕组品质并使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隔开间隔,能够减少漏电流。
第4方案的定子为:在第1方案至第3方案的任一项中,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的深度为上述绕组的半径以上。
根据该结构,绕组收纳于槽的深度的一半以上,能够防止绕组的卷绕起始部偏移,并且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不施加应力。因此,能够维持绕组品质并使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隔开间隔,能够减少漏电流。
第5方案的定子为:在第1方案至第4方案的任一项中,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为朝向上述绝缘件齿部的锥形形状。
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绕组的卷绕起始部偏移,并且对绕组的卷绕起始部不施加有应力。因此,能够维持绕组品质并使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隔开间隔,能够减少漏电流。
此外,能够防止绕组的卷绕起始部偏移,并且能够保持绝缘件的环状的壁部的根部的强度。
第6方案的电动机可以包括第1方案至第5方案的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和配置于定子的内侧的转子。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能够维持绕组品质并使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隔开间隔,且能够减少漏电流的电动机。
第7方案的压缩机可以包括第6方案的电动机。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能够维持绕组品质并使绕组与压缩机的密闭容器隔开间隔,且能够减少漏电流的压缩机。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利用本发明,能够得到能够提高线圈的绕组品质,并且能够减少漏电流的定子、电动机和压缩机。
附图标记说明
1 密闭容器
2 定子
21 定子铁心
21a 定子铁心轭部
21b 定子铁心齿部
22 绝缘件
22a 环状的壁部
22b 绝缘件齿部
22c 槽
22d 横壁部
23 绕组
23a 绕组的卷绕起始部
23b 卷绕后的绕组
24 捆线
25 绝缘管
26 电源用端子
28 接线部
102 压缩机构部
103 电动机
104 主轴承部件
105 轴
106 固定涡旋件
107 回旋涡旋件
108 自转限制机构
109 压缩室
110 吸入管
111 吸入室
112 排出口
113 簧片阀
114 消音器空间
115 容器内空间
116 消音器
117 排出管
118 泵
119 贮油部
120 供油孔
121 转子。

Claims (7)

1.一种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心,其具有环状的定子铁心轭部、和配置于所述定子铁心轭部的内周侧的多个定子铁心齿部;和
绝缘件,其具有设置在所述定子铁心轭部上的环状的壁部、配置于所述环状的壁部的内周侧的多个绝缘件齿部、和设置于所述环状的壁部的、在将绕组卷绕于所述绝缘件齿部时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
所述绕组的卷绕起始部在所述环状的壁部的内径侧接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配置于所述绝缘件齿部的横壁部的直线上附近。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的宽度为所述绕组的直径以上且所述绕组的直径+3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的深度为所述绕组的半径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绕组的卷绕起始部进入的槽为朝向所述绝缘件齿部的锥形形状。
6.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和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内侧的转子。
7.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
CN201880067424.6A 2017-10-20 2018-07-24 定子、电动机和压缩机 Active CN111247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3073 2017-10-20
JP2017203073 2017-10-20
PCT/JP2018/027590 WO2019077826A1 (ja) 2017-10-20 2018-07-24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47719A true CN111247719A (zh) 2020-06-05
CN111247719B CN111247719B (zh) 2022-06-14

Family

ID=66172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7424.6A Active CN111247719B (zh) 2017-10-20 2018-07-24 定子、电动机和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12967B2 (zh)
CN (1) CN111247719B (zh)
WO (1) WO2019077826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12672A (zh) * 1970-12-17 1972-06-27
JPH07106163A (ja) * 1993-09-30 1995-04-21 Taiyo Yuden Co Ltd コイルボビン
US20020130563A1 (en) * 2001-03-13 2002-09-1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C. generator for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428624A (zh) * 2009-07-17 2012-04-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定子、电动机以及压缩机
CN103516088A (zh) * 2012-06-20 2014-01-15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组合的线圈绝缘体及相关的电机元件
CN104604106A (zh) * 2012-09-12 2015-05-06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由两个部件制成的混合线圈绝缘件,以及相应的电机元件
CN104682599A (zh) * 2013-11-29 2015-06-03 常州五王电机有限公司 增强型灌封骨架
WO2016000882A1 (de) * 2014-07-04 2016-01-07 Zf Friedrichshafen Ag Spule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WO2017179115A1 (ja) * 2016-04-12 2017-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056Y2 (ja) * 1988-08-17 1994-07-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口出線構造
JP5028869B2 (ja) * 2006-06-05 2012-09-1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5818490B2 (ja) * 2011-04-12 2015-11-18 株式会社ミツバ 回転電機
JP6323084B2 (ja) * 2014-03-12 2018-05-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ボビン、モーター、及びロボット
JP6589336B2 (ja) * 2015-03-30 2019-10-1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車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12672A (zh) * 1970-12-17 1972-06-27
JPH07106163A (ja) * 1993-09-30 1995-04-21 Taiyo Yuden Co Ltd コイルボビン
US20020130563A1 (en) * 2001-03-13 2002-09-1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C. generator for vehicle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CN102428624A (zh) * 2009-07-17 2012-04-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定子、电动机以及压缩机
CN103516088A (zh) * 2012-06-20 2014-01-15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组合的线圈绝缘体及相关的电机元件
CN104604106A (zh) * 2012-09-12 2015-05-06 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由两个部件制成的混合线圈绝缘件,以及相应的电机元件
CN104682599A (zh) * 2013-11-29 2015-06-03 常州五王电机有限公司 增强型灌封骨架
WO2016000882A1 (de) * 2014-07-04 2016-01-07 Zf Friedrichshafen Ag Spule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CN106663983A (zh) * 2014-07-04 2017-05-10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用于电机的线圈
WO2017179115A1 (ja) * 2016-04-12 2017-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機、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12967B2 (ja) 2023-07-24
JPWO2019077826A1 (ja) 2020-11-05
CN111247719B (zh) 2022-06-14
WO2019077826A1 (ja) 2019-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7128B2 (ja) 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JP4325667B2 (ja) モータおよび圧縮機
JP2008211873A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および圧縮機
US9608490B2 (en) Compressor
EP2056429A2 (en) Interphase insulating sheet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compressor
US9698644B2 (en) Electric compressor for vehicle
EP2040358A2 (en) Interphase insulating sheet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terphase insulating sheet, and electric compressor
US9853514B2 (en) Interphase insulating sheets with voids at annular portions for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electric compressor for vehicle
EP2040359A2 (en) Interphase insulating sheet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terphase insulating sheet, and electric compressor
KR101573970B1 (ko) 전동 압축기
CN211530869U (zh) 电动机及具备其的压缩机
CN111247719B (zh) 定子、电动机和压缩机
JP2016217291A (ja) 電動コンプレッ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019751A1 (ja) 電動機、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2016073137A (ja) ステータおよびモータ
JP6395948B2 (ja) 固定子鉄心、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2264318A1 (ja) 圧縮機用電動機、圧縮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圧縮機用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2012196086A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圧縮機、および、ステータの組立方法
WO2020095440A1 (ja) 圧縮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20160013635A (ko) 로터리 압축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18163370A1 (ja) 回転電機、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6181445A1 (ja) 圧縮機
GB2553463A (en) Rotary motor and compressor
JP2018198518A (ja) モータ及び圧縮機
JP2008178198A (ja) モータ用インシュレータ、モータおよび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