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4370A - 方向盘 - Google Patents
方向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04370A CN111204370A CN201911147714.4A CN201911147714A CN111204370A CN 111204370 A CN111204370 A CN 111204370A CN 201911147714 A CN201911147714 A CN 201911147714A CN 111204370 A CN111204370 A CN 1112043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rved
- decorative member
- side cover
- edge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162 cor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89 garn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49 leather substitu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06—Rims, e.g. with heating means; Rim co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1—Vehicle control means, e.g. steering-wheel or colum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在环状部(R)的上表面侧配置有表皮(55、66)以及装饰部件(85)。装饰部件形成为带状,前端部(87)形成为前端较细状,内周缘(86a)形成为朝向环状部(R)的外周侧弯曲的弯曲边缘(87a)。方向盘(W)的前端部(87)周围的表皮具有配置于弯曲边缘(87a)侧的弯曲侧罩部(55)、以及配置于前端部(87)的非弯曲边缘(87b)侧的非弯曲侧罩(66)。弯曲侧罩部(55)具有:主体部(56),其具有与弯曲边缘(87a)对应的弯曲部(57a);以及延伸设置部(61),其越过前端部的顶部(88)而向非弯曲边缘(87b)侧延伸。越过弯曲侧罩部的顶部(88)的延伸设置部(61)与非弯曲侧罩部(66)的前端缘(68)结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向盘,其是将表皮以及由表皮包围的装饰部件配置于在车辆的转向时把持的环状部表皮表皮装饰部件而构成的。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配置有这种装饰部件的方向盘,存在将表皮、以及由表皮包围的装饰部件配置于环状部的上表面侧表皮表皮装饰部件而构成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8-52187号公报)。装饰部件配置成沿着环状部的带状,且使得前端部形成为前端较细状。
但是,对于当前的方向盘,在装饰部件形成为前端较细状,且表皮配置为将该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包围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则在前端较细状的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特别是其顶部附近与表皮之间容易产生间隙,使得装饰部件的周围的外观变差。因此,对于当前的方向盘,在抑制在装饰部件的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与表皮之间产生间隙而将表皮配置于装饰部件的周围这一点上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向盘,该方向盘能够抑制在设置有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的带状的装饰部件与其周围的表皮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能够使环状部的外观变得良好。
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在转向时把持的近似圆环状的环状部构成为在上表面侧配置有表皮、以及由该表皮包围的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部件配置为沿着所述环状部的带状,
所述装饰部位的前端部形成为前端较细状,并且使内周缘和外周缘的一侧朝向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侧或外周侧弯曲,构成为相对于内周缘和外周缘的另一侧相交叉的形状的弯曲边缘,使内周缘和外周缘的另一侧构成为沿着所述环状部的曲线状的非弯曲边缘,
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周围的所述表皮在中间设置有能够供所述装饰部件嵌入的狭缝,具有配置于所述装饰部件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内周侧部和外周侧部,
并且所述内周侧部和所述外周侧部的一者构成为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配置于所述弯曲边缘侧的弯曲侧罩部,所述内周侧部和所述外周侧部的另一者构成为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配置于所述非弯曲边缘侧的非弯曲侧罩部,
所述弯曲侧罩部构成为具有:
主体部,其配置于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所述弯曲边缘侧,具有与所述弯曲边缘对应的弯曲部;以及
延伸设置部,其从该主体部延伸设置,越过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顶部而向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所述非弯曲边缘侧延伸,
所述非弯曲侧罩部构成为在前端侧配置有前端缘,该前端缘与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所述顶部分离、且与所述延伸设置部的边缘结合。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装饰部件的前端部周围的弯曲侧罩部的主体部配置为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沿着装饰部件的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的弯曲边缘,并且弯曲侧罩部的延伸设置部配置为越过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顶部,而且,在装饰部件的非弯曲边缘侧,非弯曲侧罩部配置为沿着装饰部件的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的非弯曲边缘。即,在周围容易产生间隙的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顶部附近,弯曲侧罩部使得主体部的弯曲部配置为沿着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弯曲边缘,使得从主体部延伸的延伸设置部越过装饰部件的顶部而与非弯曲侧罩部的前端缘结合。因此,在周围容易产生间隙的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顶部附近的弯曲边缘侧,形成为如下方式,即,由与弯曲边缘的曲线对应的弯曲侧罩部的主体部和延伸设置部包围、且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顶部与主体部和延伸设置部的边界部位抵接,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抑制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顶部附近的弯曲边缘侧的间隙。另外,在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非弯曲边缘侧,非弯曲侧罩部配置为沿着非弯曲边缘,并且非弯曲侧罩部的前端侧的边缘与弯曲侧罩部的延伸设置部的边缘结合,因此在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顶部附近的非弯曲边缘侧也能够尽可能地抑制间隙的产生。其结果,配置为能够尽可能地抑制包含其顶部附近在内的装饰部件的前端部与表皮之间产生间隙。
因此,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即使形成为由表皮将设置有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的带状的装饰部件包围、且配置于环状部的上表面侧的结构,也能够抑制装饰部件与其周围的表皮之间产生间隙,能够使环状部的外观变得良好。
而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优选地,所述弯曲侧罩部的所述延伸设置部的所述装饰部件附近的所述装饰部件侧的边缘形成为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弯曲部连接的曲线状,与所述非弯曲侧罩部的所述前端缘结合。
在这种结构中,在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弯曲边缘附近的顶部附近,从弯曲侧罩部的主体部延伸的延伸设置部形成与装饰部件的弯曲边缘连接的曲线状的边缘、且越过装饰部件的顶部,而且形成为与非弯曲侧罩部的前端缘结合的结构,在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与弯曲边缘和非弯曲边缘相交叉的顶部附近,能够配置为使得弯曲侧罩部的主体部和延伸设置部、以及非弯曲侧罩部尽量与装饰部件密接,能够进一步抑制装饰部件与其周围的表皮之间产生间隙。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优选地,所述环状部具有基部,所述表皮和所述装饰部件安装于所述基部的表面侧,
所述基部使得所述表皮的所述弯曲侧罩部和所述非弯曲侧罩部配置为确保供所述装饰部件配置的配置空间,
所述装饰部件在下表面侧凸出设置有多个安装用凸起,
所述基部在所述配置空间配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供各所述安装用凸起插入而对所述安装用凸起进行卡止。
在这种结构中,如果相对于在安装于基部的弯曲侧罩部和非弯曲侧罩部之间形成的配置空间而使得安装用凸起插入卡止于基部的安装孔,并以嵌入的方式将装饰部件安装于配置空间,则能够防止装饰部件的翘起,能够简便地将装饰部件配置于由弯曲侧罩部和非弯曲侧罩部包围的配置空间。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优选地,在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所述安装用凸起配置于形成为前端较细状的根部侧。
在这种结构中,利用在宽度尺寸较大的前端部的根部侧配置的安装用凸起将装饰部件的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安装于基部的配置空间,能够尽量确保在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设置的安装用凸起的较大的宽度尺寸,能够确保安装用凸起的刚性,即,能够维持前端部的安装用凸起的较高的安装强度,能够稳定地防止安装后的装饰部件的翘起、特别是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侧的翘起。
并且,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优选地,供配置于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根部侧的所述安装用凸起插入的所述安装孔,作为端侧安装孔而配置于所述配置空间的从所述端侧安装孔的周围的一般部隆起的基座部,
并且所述基座部在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侧面具有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纵壁面,
所述基部具有收纳槽,该收纳槽具有一对立起面,所述一对立起面用于对所述表皮的所述弯曲侧罩部和所述非弯曲侧罩部的所述狭缝介于中间的相对边缘彼此进行嵌入固定,
所述基座部的所述纵壁面构成所述收纳槽的一对所述立起面的一者。
在这种结构中,弯曲侧罩部与非弯曲侧罩部的、狭缝介于中间的相对边缘彼此分别嵌入于由一对立起面构成的收纳槽,因此未卷曲地配置于基部。而且,特别是在装饰部件的前端部,一对立起面的一者形成为设置有对安装用凸起进行卡止的安装孔的基座部的纵壁面,前端部附近的弯曲侧罩部与非弯曲侧罩部的彼此相对的边缘配置为未从基部翘起,能够使装饰部件的前端部附近的表皮的外观变得良好。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优选地,所述装饰部件具有上表面侧的外观装饰面部、以及安装于下表面侧的所述基部的安装基部,
除了所述前端部的部位以外,所述外观装饰面部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基部的宽度尺寸。
在这种结构中,在将装饰部件嵌入配置于安装于基部的弯曲侧罩部和非弯曲侧罩部的配置空间时,能够以使得宽度较大的外观装饰面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与弯曲侧罩部和非弯曲侧罩部接触、且使得宽度较小的安装基部不与弯曲侧罩部和非弯曲侧罩部接触地安装于基部的方式插入。即,在这种结构中,能够使装饰部件向基部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装饰部件、周围的弯曲侧罩部和非弯曲侧罩部之间产生间隙。
在该情况下,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优选地,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外观装饰面部和所述安装基部的侧面配置为在所述末端部的部位形成彼此大致共面的平坦面部。
在这种结构中,在装饰部件的前端部侧,外观装饰面部和安装基部的宽度尺寸减小,两个侧面形成为彼此大致共面的平坦面部,因此相对于弯曲侧罩部和非弯曲侧罩部的边缘能够以较大的接触面积而使得装饰部件的前端部嵌入,能够利用摩擦阻力更可靠地防止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翘起。
此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优选地,所述环状部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使在冲击作用于所述环状部时使得冲击作用侧向下方弯曲的预定弯曲部配置于所述装饰部件的配置区域的与所述前端部偏离的所述前端部附近,
所述装饰部件配置为跨越所述预定弯曲部,
多个所述安装用凸起中的两个配置于所述预定弯曲部介于中间的、所述前端部侧和与所述前端部侧分离的隔离侧。
在这种结构中,即使冲击力作用于环状部而使得预定弯曲部变形且使得环状部向下方弯曲,装饰部件也能够使得安装用凸起配置于预定弯曲部介于中间的、前端部侧和与前端部侧分离的隔离侧,能够防止安装用凸起从安装孔偏离,能够使其在预定弯曲部的位置处弯曲变形,能够防止对环状部作用有冲击时的装饰部件的偏离。
在该情况下,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优选地,所述装饰部件具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多个定位凸起插入于设置于所述基部的插入孔而规定所述装饰部件的配置位置,
一个所述定位用凸起配置于在所述前端部侧和所述隔离侧配置的两个所述安装用凸起之间,并且配置为从所述预定弯曲部的配置位置偏离、且从配置于所述前端部侧和所述隔离侧的两个所述安装用凸起之间的中间地点偏离。
在这种结构中,即使冲击力作用于环状部而使得预定弯曲部变形且使得环状部向下方弯曲,装饰部件的安装用凸起也从预定弯曲部的位置偏离而防止安装用凸起从安装孔偏离。并且,装饰部件以如下方式配置,即,使得增大了截面积而提高了刚性的定位用凸起处于从预定弯曲部的位置偏离的位置、且从配置于前端部侧和隔离侧的两个安装用凸起的中间位置偏离,因此在环状部弯曲时,能够使装饰部件在配置于前端部侧和隔离侧的两个安装用凸起之间的中间位置处顺畅地变形,能够稳定地防止在对环状部的冲击作用时装饰部件的偏离。当然,装饰部件具有向基部的插入孔插入的定位用凸起,在向基部的配置空间配置时,如果使定位用凸起插入于插入孔,则能够容易地将安装用凸起插入对应的安装孔,能够容易地进行装饰部件向环状部的安装作业。
另外,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优选地,所述表皮在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弯曲边缘侧配置有:
所述弯曲侧罩部;以及相邻侧罩部,其与所述弯曲侧罩部的所述主体部相邻,并且以所述狭缝介于中间的方式配置于与所述非弯曲侧罩部相对的位置,
所述相邻侧罩部以如下方式配置,即,使得前端侧的边缘配置于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附近的从所述前端部偏离的位置、且与所述弯曲侧罩部的所述主体部的对应的边缘结合,
所述弯曲侧罩部与所述相邻侧罩部的边缘彼此的结合部,嵌入配置于在所述基部设置的定位槽。
在这种结构中,弯曲侧罩部与相邻侧罩部的结合部配置于装饰部件的前端部附近的从前端部偏离的位置,嵌入于基部的定位槽而被定位,弯曲侧罩部在装饰部件的前端部附近包含前端部的与弯曲边缘相对的边缘在内而未卷曲地配置于规定位置。即,在这种结构中,能够使配置于装饰部件的前端部的弯曲侧罩部的外观良好地对弯曲侧罩部进行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发明所涉及的方向盘中,优选地,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彼此结合的所述弯曲侧罩部的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相邻侧罩部的与所述狭缝分离的所述隔离边缘、以及彼此结合的所述弯曲侧罩部的所述延伸设置部和所述非弯曲侧罩部的与所述狭缝分离的隔离边缘彼此在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侧结合,所述弯曲侧罩部、所述非弯曲侧罩部以及所述相邻侧罩部配置为与所述装饰部件一起将所述环状部的剖面周向上的所述基部的表面侧覆盖,所述相邻侧罩部的所述前端侧的边缘与所述弯曲侧罩部的所述主体部的边缘的所述结合部,相对于所述弯曲侧罩部的所述延伸设置部与所述非弯曲侧罩部的所述前端缘的结合部在沿着所述环状部的方向上配置于错开的位置。
在这种结构中,在环状部的内周侧对隔离边缘彼此进行缝合,在由表皮将环状部的剖面周向上的基部的表面覆盖的情况下,与相邻侧罩部的前端侧的边缘和弯曲侧罩部的主体部的边缘的结合部相对于弯曲侧罩部的延伸设置部与非弯曲侧罩部的前端缘的结合部在沿着环状部的方向上配置于一致的位置的情况相比,沿着环状部错开且不重叠地分离,与此相应地,在弯曲侧罩部的延伸设置部与非弯曲侧罩部的前端缘的结合部附近的环状部的内周侧的表皮难以产生褶皱,能够使环状部的外观变得良好。而且,如果是这种结构,则适合于在基部与表皮之间配置加热构件时的配线等的布设。即,如果相邻侧罩部的前端侧的边缘与弯曲侧罩部的主体部的边缘的结合部、和弯曲侧罩部的延伸设置部与非弯曲侧罩部的前端缘的结合部沿着环状部而错开,则供相邻侧罩部的前端侧的边缘与非弯曲侧罩部的主体部的边缘的结合部、以及弯曲侧罩部的延伸设置部与非弯曲侧罩部的前端缘的结合部嵌入的定位槽的环状部内周侧的末端彼此在环状部的内周侧错开。因此,能够将加热构件的配线等配置于定位槽彼此错开的位置而不跨越定位槽地进行配置,能够不加粗环状部的剖面直径而外观良好地配置加热构件。此外,如果供相邻侧罩部的前端侧的边缘与弯曲侧罩部的主体部的边缘的结合部、以及弯曲侧罩部的延伸设置部与非弯曲侧罩部的前端缘的结合部嵌入的定位槽的环状部内周侧的末端彼此在环状部的内周侧一致,则跨越定位槽地对加热构件的配线等进行配置,该部分凸出而使得外观美观性下降,因此为了不使凸出变得显眼而需要加粗环状部的剖面直径等对策,难以简便地配置加热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装饰部件的前端部附近的局部俯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仰视图。
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的表皮的构成件的俯视图。
图5是相对于实施方式的表皮的弯曲侧罩部而使非弯曲侧罩部和相邻侧罩部结合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装饰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装饰部件的仰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装饰部件的主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装饰部件的概略斜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装饰部件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7中的X-X部位。
图11是实施方式的装饰部件的概略剖面图,对应于图7中的XI-XI部位。
图12是拆下实施方式的表皮和装饰部件后的方向盘主体的概略俯视图。
图13是拆下实施方式的表皮和装饰部件后的方向盘主体的概略仰视图。
图14是实施方式的方向盘主体的局部放大俯视图,示出了图12中的XIV部位。
图15是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剖面图,对应于图2和图14中的XV-XV部位。
图16是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剖面图,对应于图2中的XVI-XVI部位。
图17是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剖面图,对应于图2和图14中的XVII-XVII部位。
图18是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剖面图,对应于图2中的XVIII-XVIII部位。
图19是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剖面图,对应于图2中的XIX-XIX部位。
图20是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剖面图,对应于图2中的XX-XX部位。
图21是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剖面图,对应于图2和图14中的XXI-XXI部位。
图22是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局部侧视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环状部的内周侧的盘辐部附近的部位的概略图。
图24是表示冲击力作用于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环状部时的变形时的折叠线的概要俯视图。
图25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基部上配置有加热构件的情况下的环状部的内周侧的盘辐部附近的部位的概略图。
图26是在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基部与表皮之间配置有加热构件的状态的剖面图,对应于图25中的XXVI-XXVI部位(与图20中的剖面部位一致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构成为具有:驾驶员在对汽车(车辆)的转向操纵时把持的近似圆环状的环状部R;环状部R的中央的凸台部B;以及将凸台部B和环状部R连结的盘辐部S,设为在凸台部B的上部组装有带气囊装置的衬垫1的结构。图1中省略了气囊装置。
该方向盘W具有由铝合金等构成的芯材11,该芯材11配置于环状部R、凸台部B以及盘辐部S。芯材11构成为具有:配置于环状部R的环状芯材12;配置于凸台部B的凸台芯材13;以及配置于盘辐部S的盘辐芯材14。
另外,在环状芯材12配置有预定弯曲部12a(参照图3),在来自上方的冲击力作用于环状部R时,该预定弯曲部12a使得环状部R向下方弯曲,作为使预定弯曲部12a弯曲的起点,构成为使得环状部R(特别是前部RF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RC附近)向下方进行弯曲变形。
另外,在环状芯材12和盘辐芯材14的环状芯材12附近的部位配置有由聚氨酯等合成树脂等构成的覆盖部17(参照图12、图13)。在覆盖部17的表面安装有由天然皮革或人工皮革等构成的表皮50、以及由ABS树脂等构成的装饰部件85。即,如图1、图3所示,该方向盘W构成为具有:装饰件48,其针对表皮50和装饰部件85的环状部R产生装饰效果;以及方向盘主体10,其具有用于安装装饰件48的芯材11、作为基部16的覆盖部17。并且,供表皮50和装饰部件85的装饰件48安装的覆盖部17的部位成为表皮50和装饰部件85的安装用的基部16。
如图1、图2所示,装饰部件85形成为沿着环状部R的带状,换言之,形成为近似半切圆环状,在环状部R的前后的上表面侧安装成由表皮50包围。前后的装饰部件85F、85B形成为如下带状,即,从环状部R前后的各自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延伸至到达环状部R的与左右的盘辐部S的交叉部RL、RR的近前侧。配置于环状部R前后的装饰部件85相同,且配置于环状部R的上表面侧的中央。
如图2、图6至图11所示,装饰部件85构成为具有:前端较细状的左右两端的前端部87;以及带状的带状主体部86,其在两端的前端部87、87之间设为相同的宽度尺寸、且沿环状部R弯曲。另外,装饰部件85构成为具有:外观装饰面部90,其在上表面侧(表面侧)设置有平滑的外观装饰面90a;以及安装基部92,其设置有在下表面侧的基部16安装的安装用凸起93等。外观装饰面部90配置为遍及装饰部件85的上表面侧的全长的板状。除了前端部87附近以外,安装基部92设为宽度尺寸小于外观装饰面部90的宽度尺寸,并遍及装饰部件85的下表面侧的全长而配置。
装饰部件85的各前端部87使得内周缘和外周缘的一侧朝向环状部R的内周侧或外周侧弯曲,而形成为相对于内周缘和外周缘的另一侧相交叉的形状的弯曲边缘87a,使得内周缘和外周缘的另一侧形成为沿着环状部R的曲线状的非弯曲边缘87b。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弯曲边缘87a形成为与宽度尺寸相同的带状主体部86的内周侧的内缘(内周缘)86a连接,非弯曲边缘87b形成为与带状主体部86的外周侧的外缘(外周缘)86b连接。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图21所示,装饰部件85的带状主体部86(后述的外观装饰面部90)的宽度尺寸W0设为约4.5mm,后述的安装基部92的宽度尺寸W1设为约3.5mm,前端部87的长度尺寸L0设为约18mm。另外,在详细俯视时,前端部87的前端的顶部88形成为半径尺寸R0约为1.5mm左右的弧面88a而实施了倒角。
在装饰部件85的安装基部92,用于将装饰部件85安装于基部16的多个(实施方式中为10个)安装用凸起93向下方凸出设置,并且多个(实施方式中为6个)定位用凸起94向下方凸出设置。并且,安装基部92的多个支撑凸起95、96向下方凸出设置。安装用凸起93的颈部93a从安装基部92凸出设置,在颈部93a的下端配置有沿环状部R向两侧张开的卡止腿部93b。安装用凸起93还配置于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87的靠近带状主体部86的根部87c。
定位用凸起94在安装基部92设置有长方形板状的基部94a,近似圆柱状的轴部94b从基部94a的下表面向下方凸出设置(参照图11)。此外,在基部94a以能够减小容积的方式配置有从侧面侧凹陷的凹部。
支撑用凸起95形成为沿着带状主体部86的长度方向将两个板状的梯形板连结而成的形状,作为从带状主体部86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附近向左右偏离的2处位置,配置于带状主体部86的内缘86a侧和外缘86b侧。支撑用凸起96在带状主体部86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附近以薄板状的三角板状、长方形板状而配置于5处部位。这些支撑用凸起95、96配置于安装用凸起93、定位用凸起94的周围,在将安装用凸起93、定位用凸起94插入至基部16的对应的安装孔29、插入孔31时,外观装饰面部90的上表面侧的外观装饰面90a以不从环状部R的上表面大幅地凸出而是配置于规定的高度位置的方式抵接支撑于基部16的一般部26(底面22)。
而且,对于实施方式的装饰部件85,如图7、图19所示,在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87的部位,外观装饰面部90和安装基部92的侧面配置为形成朝向前端部87的顶部88侧彼此大致共面的平坦面部97。在前端部87的顶部88,内周侧和外周侧的平坦面部97与弧面88a连接,并与以下表面侧接近前端部87的根部87c侧的方式倾斜的曲面状的前端曲面部98(参照图7、图18)连接。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的装饰部件85(F),在向环状部R配置时,如图24所示,以使得环状芯材12的预定弯曲部12a的正上方位置成为前端部87的安装用凸起93A和与该安装用凸起93A相邻的安装用凸起93B的大致中间位置86c的方式,设定安装用凸起93B的配置位置。并且,在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安装用凸起93A与安装用凸起93B之间的定位用凸起94A从安装用凸起93A与安装用凸起93B的大致中间位置86c偏离,即,还从预定弯曲部12a的正上方位置偏离而配置为靠近前端部87侧。
如图12~图14所示,供前后的装饰部件85安装的基部16使得与前后的装饰部件85F、85B对应的收纳凹部20配置于环状部R的前后的部位中的对应的基部16的部位。另外,基部16配置有从收纳凹部20沿环状部R的剖面周向延伸的定位槽37(F、B)、39(F、B)。参照图5、图22、图23,定位槽37F是供后述的弯曲侧罩部55F的延伸设置部61F的结合边缘63与非弯曲侧罩部66F的结合边缘68的结合部72嵌入的部位,定位槽37B是供后述的弯曲侧罩部55B的延伸设置部61B的结合边缘64与后述的非弯曲侧罩部66B的结合边缘68的结合部72嵌入的部位。定位槽39F是供后述的弯曲侧罩部55F的主体部56F的结合边缘59与后述的相邻侧罩部74F的结合边缘77的结合部79嵌入的部位,定位槽39B是供后述的弯曲侧罩部55B的主体部56B的结合边缘59与后述的相邻侧罩部74B的结合边缘77的结合部79嵌入的部位。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定位槽37F、39F的末端37a、39a在环状部R的内周侧彼此一致,但在定位槽37B、39B中,在环状部R的内周侧,定位槽37B的末端37a比定位槽39B的末端39a更向前方偏离。换言之,定位槽39B的末端39a比定位槽37B的末端37a更向后方偏离。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如图4、图5所示,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弯曲侧罩部55F、55B的延伸配置部61F、61B与非弯曲侧罩部66F、66B结合的结合边缘63、64,延伸配置部61F侧的边缘63具有凸出部63a,延伸配置部61B的边缘64不具有凸出部,而且非弯曲侧罩部66F具有与凸出部63a对应的凹部70。
收纳凹部20构成为具有底面22、以及从底面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向上方延伸的立起面23、24(参照图17、图21)。收纳凹部20从底面22的平面的一般部26凸出设置有规定数量的基座部27和隆起部33。
基座部27从周围的一般部26在侧视时以近似等腰梯形形状隆起,在上表面27a配置有向下方延伸的安装孔29的开口。安装孔29供装饰部件85的安装用凸起93插入,对前端的卡止腿部93b进行卡止,构成为具有:扩大孔部29a,其对卡止腿部93b进行收纳;以及缩小孔部29b,其使得扩大孔部29a的上部侧的开口面积减小,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缩小孔部29b和扩大孔部29a的边界部位作为卡止边缘29c而对安装用凸起93的卡止腿部93b进行卡止(参照图16)。
插入孔31与定位用凸起94对应地配置于收纳凹部20的一般部26,该插入孔31供装饰部件85的定位用凸起94的轴部94b插入(参照图15)。
另外,从一般部26在侧视时以近似梯形形状隆起的隆起部33以规定数量(实施方式中为6个)配置于收纳凹部20。
而且,上述的基座部27和隆起部33的侧面形成为从一般部26(底面22)向上方立起的纵壁面27b、33b(参照图17、图20、图21)。纵壁面27b、33b分别以如下方式形成,即,在与在环状部R的内周侧方向、外周侧方向上相对的收纳凹部20的立起面23、24之间形成有供后述的表皮50的末端(边缘57、67、75)嵌入收纳的收纳槽35。换言之,基座部27和隆起部33的纵壁面27b、33b构成从对表皮50的末端进行收纳的收纳槽35的底面35a立起的立起面35b、35c中的一者,收纳凹部20自身的立起面23或立起面24构成另一者。
特别地,在端侧基座部27A,与前端部87(L、R)的前端较细形状对应地形成为前端较细状、且配置为使得环状部R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收纳槽35彼此接近,该端侧基座部27A与在装饰部件85(F、B)的前端部87(L、R)的根部87c设置的安装用凸起93A对应(参照图14、图19)。
另外,基座部27和隆起部33使得各自的上表面27a、33a形成为对装饰部件85的安装基部92的下表面进行支撑的支撑面(参照图16、图18、图21)。
如图1~5所示,整个方向盘W的表皮50由4种部件51、66F、66B、74构成。对于整个方向盘W的表皮50使用2个部件51,设置于环状部R的与左右的盘辐部S相交叉的交叉部RL、RR,并形成为在左右两侧对称地配置的共用部51(L、R)。共用部51(L、R)构成为具有从环状部R的外周侧将交叉部RL、RR的下表面侧和上表面侧这两个面覆盖的下表面侧部52和上表面侧部53。下表面侧部52和上表面侧部53的前端侧的边缘形成为与左右的盘辐部S的覆盖部17的端面的下侧和上侧接合的盘辐侧边缘52a、53a。
共用部51(L、R)配置为左右对称,对左侧的共用部51L进行说明,共用部51L的前后部位分别形成为配置于前后的装饰部件85(F、B)的前端部87(L)侧的弯曲侧罩部55(F、B)。弯曲侧罩部55(F、B)构成为具有:主体部56(F、B),其以与装饰部件85(F、B)的前端部87L的弯曲边缘87a接触的方式配置;以及延伸设置部61(F、B),其从主体部56向盘辐侧边缘52a延伸。此外,如上所述,延伸设置部61F的凸出部63a向边缘63侧凸出。
部件66B是以与后侧的装饰部件85B的前端部87的非弯曲边缘87b接触的方式配置的非弯曲侧罩部66B,具有供装饰部件85B配置的狭缝82介于中间、且与弯曲侧罩部55B的主体部56B的相对边缘57(参照图5)相对的相对边缘67。另外,非弯曲侧罩部66B具有与延伸设置部61B的结合边缘64结合的前端缘68。
部件66F是与前侧的装饰部件85F对应的非弯曲侧罩部66F,与非弯曲侧罩部66B的不同点在于,延伸设置部61F的与具有凸出部63a的结合边缘63结合的前端缘68具有与凸出部63a对应的凹部70,其他结构与非弯曲侧罩部66B相同。
另外,非弯曲侧罩部66B、66F在相对边缘67的边缘63、64侧具有三角形板状的伸出部67b。伸出部67b以如下方式配置,即,在相对边缘67向收纳槽35嵌入时,装饰部件85的顶部88附近的收纳槽35的立起面35b、35c的附近未露出。
部件74是在弯曲侧罩部55(F、B)的主体部56(F、B)的沿狭缝81、82延伸的前端侧的结合边缘59、59配置为将结合边缘77结合的相邻侧罩部74(F、B)。相邻侧罩部74(F、B)与非弯曲侧罩部66F、66B使得狭缝81、82介于中间而相对,其相对边缘75分别配置为与装饰部件85F、85B的带状主体部86的内缘86a接触。
上述共用部51L侧的前后的弯曲侧罩部55(F、B)、非弯曲侧罩部66(F、B)以及相邻侧罩部74(F、B)在右侧的共用部51R侧也同样地配置或结合。而且,对于整个方向盘W,使用左右对称地使用的2个共用部51(L、R)、前后对称地使用的2个相邻侧罩部74(F、B)、各1个的非弯曲侧罩部66F、66B的共计6个表皮50。
而且,在实施方式中,对于与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相邻的部位的表皮50而言,例如,如图2、5所示,在装饰部件85B的左侧的前端部87L附近,弯曲侧罩部55B的主体部56B以与装饰部件85B的左侧的前端部87L的弯曲边缘87a对应地弯曲且与弯曲边缘87a接触的方式,使得狭缝82介于中间地在与非弯曲侧罩部66B相对的相对边缘57形成有弯曲部57a。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弯曲侧罩部55B的弯曲部57a从与前端部87L分离的相对边缘57的沿着环状部R的(沿着装饰部件85的带状主体部86的)一般缘部57b朝向环状部R的外周侧弯曲。而且,从主体部56B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61B越过装饰部件85B的前端部87L的顶部88向装饰部件85B的前端部87L的非弯曲边缘87b侧延伸,与非弯曲侧罩部66B的前端缘68结合,但在延伸设置部61B中,装饰部件85B附近的装饰部件85B侧的边缘构成为与主体部56B的弯曲部57a连接的曲线状的曲线状边缘62,与非弯曲侧罩部66B的前端缘68结合。
这种相对边缘57的弯曲部57a、曲线状边缘62在其他装饰部件85B的前端87R侧、装饰部件85F的前端部87L、87R处,也设定为与前端部87L、87R的弯曲边缘87a对应。
另外,处于狭缝81、82侧的表皮50的弯曲侧罩部55(F、B)的主体部56(F、B)的相对边缘57、非弯曲侧罩部66(F、B)的相对边缘67以及相邻侧罩部74(F、B)的相对边缘75通过如下方式而固定,即,分别将前端边缘作为安装部57c、67a、75a,利用粘接剂且弯曲嵌入至在收纳凹部20设置的收纳槽35。另外,在与狭缝81、82分离一侧,弯曲侧罩部55(F、B)的主体部56(F、B)、相邻侧罩部74(F、B)的隔离边缘58、76、以及弯曲侧罩部55(F、B)的延伸设置部61(F、B)、非弯曲侧罩部66(F、B)的隔离边缘65、69在环状部R的内周侧结合,表皮50安装于基部16而配置于环状部R的表面侧。
此外,在配置于环状部R时,对于表皮50,例如相对于共用部51L的弯曲侧罩部55F、55B的主体部56F、56B对边缘59、77彼此进行缝合,使得相邻侧罩部74F、74B结合,相对于弯曲侧罩部55F、55B的延伸设置部61F、61B对边缘63、68彼此、边缘64、68彼此进行缝合,使得非弯曲侧罩部66F、66B结合。而且,对于共用部51R也一样,如果在主体部56F、56B相对于弯曲侧罩部55F、55B的主体部56F、56B对边缘59、77彼此进行缝合,使得相邻侧罩部74F、74B结合,相对于弯曲侧罩部55F、55B的延伸设置部61F、61B对边缘63、68彼此、边缘64、68彼此进行缝合,使得非弯曲侧罩部66F、66B结合,则能够将表皮50连结成圆环状。而且,利用粘接剂使结合成圆环状的表皮50的弯曲侧罩部55、非弯曲侧罩部66以及相邻侧罩部74的安装部57c(还包含曲线状边缘62的部位)、67a、75a、结合部72、79嵌入至收纳槽35、定位槽37、39,而且,使彼此结合的弯曲侧罩部55的主体部56、相邻侧罩部74的隔离边缘58、76、以及彼此结合的弯曲侧罩部55的延伸设置部61、非弯曲侧罩部66的隔离边缘65、69粘接配置于环状部R的内周侧,并且如图23所示,如果利用缝合线100进行锁缝,则能够将表皮50安装于环状部R的基部16。
在表皮50安装于基部16之后,如果相对于由安装于方向盘W的基部16的非弯曲侧罩部66B、相邻侧罩部74B以及共用部51L、51R的弯曲侧罩部55B包围的狭缝82的部位、即配置空间IS,使得各安装用凸起93、各定位用凸起94插入且嵌入于基部16的收纳凹部20的安装孔29、插入孔31,则后侧的装饰部件85B安装至基部16而配置于环状部R。同样地,如果相对于由安装于方向盘W的基部16的非弯曲侧罩部66F、相邻侧罩部74F以及共用部51L、51R的弯曲侧罩部55F包围的狭缝81的部位、即配置空间IS,使得各安装用凸起93、各定位用凸起94插入并嵌入于基部16的收纳凹部20的安装孔29、插入孔31,则前侧的装饰部件85F也安装至基部16而配置于环状部R。
对于以这种方式安装有装饰部件85的方向盘W,如图2、5所示,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周围的弯曲侧罩部55的主体部56配置为具有沿着装饰部件85的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87的弯曲边缘87a的弯曲部57a,并且弯曲侧罩部55的延伸设置部61配置为越过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顶部88,而且,在装饰部件85的非弯曲边缘87b侧,非弯曲侧罩部66配置为沿着装饰部件85的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87的非弯曲边缘87b。即,在周围容易产生间隙的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顶部88附近,弯曲侧罩部55使得主体部56的弯曲部57a配置为沿着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弯曲边缘87a,使得从主体部56延伸的延伸设置部61越过装饰部件85的顶部88而与非弯曲侧罩部66的前端缘68结合。因此,形成为如下方式,即,在周围容易产生间隙的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顶部88附近的弯曲边缘87a侧,由与弯曲边缘87a的曲线对应的弯曲侧罩部55的主体部56和延伸设置部61包围、且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顶部88与主体部56和延伸设置部61的边界部位抵接,因此能够尽可能地抑制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顶部88附近的弯曲边缘87a侧的间隙。另外,在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非弯曲边缘87b侧,非弯曲侧罩部66配置为沿着非弯曲边缘87b,并且,非弯曲侧罩部66的前端侧的边缘68与弯曲侧罩部55的延伸配置部61的边缘64(在非弯曲侧罩部66F的边缘68处为延伸配置部61F的边缘63)结合,因此在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顶部88附近的非弯曲边缘87b侧也能够尽可能地抑制间隙的产生。其结果是,配置为,还包含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顶部88附近在内,能够尽可能地抑制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与表皮50(弯曲侧罩部55和非弯曲侧罩部66)之间产生间隙。
因此,对于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作为由表皮50(55、66)将设置有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87的带状的装饰部件85包围而配置于环状部R的上表面侧的结构,也能够抑制在装饰部件85与其周围的表皮50(55、66)之间产生间隙,从而能够使环状部R的外观变得良好。
而且,对于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如图5所示,弯曲侧罩部55的延伸设置部61的装饰部件85附近的装饰部件85侧的边缘62形成为与主体部56的弯曲部57a连接的曲线状,与非弯曲侧罩部66的前端缘68结合。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在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弯曲边缘87a附近的顶部88附近,从弯曲侧罩部55的主体部56延伸的延伸设置部61形成为与主体部56的弯曲部57a连接的曲线状的边缘62,形成为越过装饰部件85的顶部88、且与非弯曲侧罩部66的前端缘68结合的结构,在与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弯曲边缘87a和非弯曲边缘87b相交叉的顶部88附近,能够配置为使得弯曲侧罩部55和非弯曲侧罩部66的弯曲部57a、曲线状边缘62以及相对边缘67尽量与装饰部件85紧贴,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装饰部件85与其周围的表皮50(55、66)之间产生间隙。
而且,对于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环状部R具有在表面侧安装有表皮50和装饰部件85的基部16(参照图1、12、14),基部16以确保供装饰部件85配置的配置空间IS的方式配置表皮50的弯曲侧罩部55和非弯曲侧罩部66。另外,装饰部件85在下表面侧使得多个安装用凸起93凸出设置。而且,基部16在配置空间IS配置有安装孔29,该安装孔29供各安装用凸起93插入且供安装用凸起93卡止(参照图17、图18、图20)。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如果相对于在安装于基部16的弯曲侧罩部55与非弯曲侧罩部66之间形成的配置空间IS,使得安装用凸起93插入卡止于基部16的安装孔29、且以嵌入的方式将装饰部件85安装于配置空间IS,则能够防止装饰部件85的翘起,能够将装饰部件85简便地配置于由弯曲侧罩部55和非弯曲侧罩部66包围的配置空间IS。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在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安装用凸起93配置于形成为前端较细状的根部87c侧(参照图2、图18、图20)。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尽量利用安装用凸起93将装饰部件85的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87安装于基部16的配置空间IS,该安装用凸起93配置于宽度尺寸较大的前端部87的根部87c侧,能够尽量确保较大的设置于前端较细的前端部87的安装用凸起93的宽度尺寸,能够确保安装用凸起93的刚度,即,能够维持较高的前端部87的安装用凸起93的安装强度,能够稳定地防止安装后的装饰部件85的翘起、特别是前端较细状的前端部87侧的翘起。
并且,对于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供在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根部87c侧配置的安装用凸起93插入的安装孔29A,作为端侧安装孔29A而配置于从配置空间IS的端侧安装孔29A的周围的一般部26隆起的基座部27A。而且,该基座部27A在环状部R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侧面具有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纵壁面27b(参照图20)。另外,基部16具有收纳槽35,该收纳槽35具有一对立起面35b、35c,该立起面35b、35c用于分别使得表皮50的弯曲侧罩部55与非弯曲侧罩部66的、狭缝81、82介于中间的相对边缘57、67彼此的安装部57c、67a嵌入并固定(参照图14、17、20)。而且,基座部27A的纵壁面27b构成收纳槽35的一对立起面35b、35c的一者。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弯曲侧罩部55与非弯曲侧罩部66的、狭缝81、82介于中间的相对边缘57、67彼此分别嵌入于由一对立起面35b、35c构成的收纳槽35,因此未卷曲地配置于基部16。而且,特别是在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如图20所示,一对立起面35b、35c的一者形成为设置有对安装用凸起93进行卡止的安装孔29A的基座部27A的纵壁面27b,前端部87附近的弯曲侧罩部55与非弯曲侧罩部66的彼此相对的边缘57、67配置成未从基部16翘起,能够使得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附近的表皮50的外观变得良好。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装饰部件85具有上表面侧的外观装饰面部90、以及安装于下表面侧的基部16的安装基部92,除了前端部87的部位以外,外观装饰面部90的宽度尺寸大于安装基部92的宽度尺寸(参照图7、图21)。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在将装饰部件85嵌入配置于安装于基部16的弯曲侧罩部55和非弯曲侧罩部66的配置空间IS时,能够以使得宽度较大的外观装饰面部9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90b、90b与弯曲侧罩部55和非弯曲侧罩部66接触、且使得宽度较小的安装基部92不与弯曲侧罩部55和非弯曲侧罩部66接触地安装于基部16的方式插入。即,在这种结构中,能够使装饰部件85向基部16安装的作业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装饰部件85、周围的弯曲侧罩部55以及非弯曲侧罩部66之间产生间隙。
特别地,在实施方式中,装饰部件85的外观装饰面部90和安装基部92的侧面在前端部87的部位配置为形成平坦面部97,该平坦面部97朝向前端部87的顶部88侧彼此大致共面(参照图7、图19)。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在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侧,外观装饰面部90和安装基部92的宽度尺寸缩小,两者的侧面成为彼此大致共面的平坦面部97,因此相对于弯曲侧罩部55和非弯曲侧罩部66的边缘57、67能够以较大的接触面积使得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嵌入,能够利用摩擦阻力更可靠地防止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翘起。
并且,对于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环状部R以如下方式构成,即,预定弯曲部12a配置于装饰部件85的配置区域的从前端部87偏离的前端部87附近,该预定弯曲部12a在对环状部R作用有冲击时使得冲击作用侧向下方弯曲(参照图24)。但是,装饰部件85配置为越过预定弯曲部12a,多个安装用凸起93中的两个安装用凸起93A、93B配置于预定弯曲部12a介于中间的前端部87侧和与前端部87侧分离的隔离侧。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冲击力作用于环状部R,即使环状部R以使得预定弯曲部12a变形、且使得环状部R的前部RF的中央RC附近向下方移动的方式弯曲,装饰部件85也在预定弯曲部12a介于中间的前端部87侧和与前端部87侧分离的隔离侧配置有安装用凸起93A、93B,能够防止安装用凸起93A、93B从安装孔29偏离,能够在预定弯曲部12a的位置进行弯曲变形,能够防止在对环状部R作用有冲击时装饰部件85的偏离。
特别地,在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装饰部件85具有多个定位用凸起94,该多个定位用凸起94插入于基部16的插入孔31而规定装饰部件85的配置位置,一个定位用凸起94A配置于在前端部87侧和隔离侧配置的两个安装用凸起93A、93B之间,并且配置为从预定弯曲部12a的配置位置偏离、且从配置于前端部87侧和隔离侧的两个安装用凸起93A、93B之间的中间地点(位置)86c偏离。
因此,在实施方式中,冲击力作用于环状部R,即使环状部R使得预定弯曲部12a变形而向下方弯曲,装饰部件85的安装用凸起93A、93B也从预定弯曲部12a的位置偏离,从而防止安装用凸起93A、93B从安装孔29偏离。并且,装饰部件85以如下方式配置,即,使得扩大截面积而提高刚性的定位用凸起94A处于从预定弯曲部12a的位置偏离的位置、且相对于在前端部87侧和隔离侧配置的两个安装用凸起93A、93B的中间位置86c也偏离,因此在环状部R弯曲时能够使得装饰部件85在配置于前端部87侧和隔离侧的两个安装用凸起93A、93B之间的中间位置86c顺畅地变形,从而能够稳定地防止对环状部R作用有冲击时的装饰部件85的偏离。当然,装饰部件85具有向基部16的插入孔31插入的定位用凸起94,在向基部16的配置空间IS配置时,如果将定位用凸起94插入于插入孔31,则能够容易地将安装用凸起93插入于对应的安装孔29,能够容易地进行装饰部件85向环状部R的安装作业。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表皮50在装饰部件85的弯曲边缘87a侧配置有弯曲侧罩部55和相邻侧罩部74,该相邻侧罩部74与弯曲侧罩部55的主体部56相邻,并且以使得狭缝81、82介于中间的方式配置于与非弯曲侧罩部66相对的位置。而且,相邻侧罩部74以如下方式配置,即,使前端侧的边缘77配置于从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附近的前端部87偏离的位置,与弯曲侧罩部55的主体部56的对应的边缘59结合,弯曲侧罩部55和相邻侧罩部74的边缘59、77彼此的结合部79嵌入于在基部16设置的定位槽39(参照图2、5、12)。
在这样的结构中,弯曲侧罩部55和相邻侧罩部74的结合部79配置于从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附近的前端部87偏离的位置,嵌入于基部16的定位槽39而被定位,弯曲侧罩部55在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附近包含与前端部87的弯曲边缘87a相对的相对边缘57的弯曲部57a,不卷曲地配置于规定位置。即,在这种结构中,能够使配置于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的弯曲侧罩部55的外观变得良好,能够供弯曲侧罩部55配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彼此结合的弯曲侧罩部55(F、B)的主体部56(F、B)和相邻侧罩部74(F、B)的与狭缝81、82分离的隔离边缘58、76、以及彼此结合的弯曲侧罩部55(F、B)的延伸设置部61(F、B)和非弯曲侧罩部66(F、B)的与狭缝81、82分离的隔离边缘65、69,彼此在环状部R的内周侧结合,弯曲侧罩部55(F、B)、非弯曲侧罩部66(F、B)以及相邻侧罩部74(F、B)配置为与装饰部件85一起将环状部R的剖面周向上的基部16的表面侧覆盖(参照图5、23)。
而且,在实施方式中,相邻侧罩部74B的前端侧的边缘77和弯曲侧罩部55B的主体部56B的边缘59的结合部79,相对于弯曲侧罩部55B的延伸设置部61B的边缘64和非弯曲侧罩部66B的前端缘68的结合部72,在沿着环状部R的方向上配置于错开的位置。
因此,在实施方式的后部侧的弯曲侧罩部55B的延伸设置部61B附近,如图23所示,相邻侧罩部74F的前端侧的边缘77和弯曲侧罩部55F的主体部56F的边缘59的结合部79,相对于弯曲侧罩部55F的延伸设置部61F的边缘63和非弯曲侧罩部66F的前端缘68的结合部72沿着环状部R偏离而不重叠地分离,与此相应地,与在沿着环状部R的方向上配置于一致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在弯曲侧罩部55B的延伸设置部61B的边缘64与非弯曲侧罩部66B的前端缘68的结合部72附近的环状部R的内周侧,难以产生褶皱,能够使环状部R的外观变得良好。
此外,如果相邻侧罩部74F的前端侧的边缘77和弯曲侧罩部55F的主体部56F的边缘59的结合部79相对于弯曲侧罩部55F的延伸设置部61F的边缘63和非弯曲侧罩部66F的前端缘68的结合部72在沿着环状部R的方向上配置于一致的位置,则容易在环状部R的内周侧的结合部72附近的表皮50产生褶皱83,产生导致环状部R的外观美观性下降的可能性。
而且,如果是结合部79、72错开的结构,则如图25、26所示,优选在基部16(覆盖部17)与表皮50之间对配置用于使环状部R升温的加热构件102时的配线等进行布设。即,如图2、5、23、25所示,如果相邻侧罩部74B的前端侧的边缘77和弯曲侧罩部55B的主体部56B的边缘59的结合部79、以及弯曲侧罩部55B的延伸设置部61B的边缘64和非弯曲侧罩部66B的前端缘68之间的结合部72沿着环状部R而错开,则供相邻侧罩部74B的前端侧的边缘77和弯曲侧罩部55B的主体部56B的边缘59的结合部79以及弯曲侧罩部55B的延伸设置部61B的边缘64和非弯曲侧罩部66B的前端缘68的结合部72分别嵌入的定位槽39B、37B的环状部R的内周侧的末端39a、37a彼此在环状部R的内周侧错开。因此,能够将加热构件102的配线部分102a配置于定位槽39B、37B彼此错开的位置、且配置为不跨越定位槽39B、37B,不会使得环状部R的剖面直径变粗,能够使外观变得良好地配置加热构件102。此外,以配置于图5、23、25的右侧的方式,如果供相邻侧罩部74F的前端侧的边缘77和弯曲侧罩部55F的主体部56F的边缘59的结合部79、以及弯曲侧罩部55F的延伸设置部61F的边缘63和非弯曲侧罩部66F的前端缘68的结合部72嵌入的定位槽39F、37F的环状部R的内周侧的末端39a、37a彼此在环状部R的内周侧一致,则以跨越定位槽37F的方式配置加热构件102的配线部分102b,在定位槽37F的部位,除了结合部72的部位以外还配置有配线部分102b,因此与配线部分102b相应地凸出等而导致外观变差。因此,作为其对策,为了能够不使凸出变得显眼而需要加粗环状部R的剖面直径等对策,难以简便地配置加热构件102。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方向盘W配置有加热构件102的情况下,如果使得前部侧的定位槽39F、37F、形成结合部72、79的罩部55F、66F、74F的结构与未设置后部侧的凸出部63a、凹部70的罩部55B、66B、74B、定位槽39B、37B的结构相同,则能够针对整个方向盘W以良好的外观简便地配置加热构件102。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朝向环状部R的外周侧弯曲的情况,但如果使得基部16、表皮50对应,则也可以将装饰部件85的前端部87配置为朝向环状部R的内周侧弯曲。
另外,也可以在方向盘W仅配置1个或者配置大于或等于3个的配置于环状部R的装饰部件85。
Claims (11)
1.一种方向盘(W),其在转向时把持的近似圆环状的环状部(R)构成为,在上表面侧配置有表皮(50)以及由该表皮包围的装饰部件(85),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部件(85)配置为沿着所述环状部的带状,
所述装饰部位的前端部(87)形成为前端较细状,并且使内周缘(86a)和外周缘(86b)的一侧朝向所述环状部的内周侧或外周侧弯曲而构成为相对于内周缘和外周缘的另一侧相交叉的形状的弯曲边缘(87a),使内周缘和外周缘的另一侧构成为沿着所述环状部的曲线状的非弯曲边缘(87b),
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周围的所述表皮在中间设置有能够供所述装饰部件嵌入的狭缝(81、82),具有配置于所述装饰部件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内周侧部和外周侧部,
并且所述内周侧部和所述外周侧部的一者构成为所述装饰部件(85)的所述前端部(87)的配置于所述弯曲边缘(87a)侧的弯曲侧罩部(55),所述内周侧部和所述外周侧部的另一者构成为所述装饰部件(85)的所述前端部(87)的配置于所述非弯曲边缘(87b)侧的非弯曲侧罩部(66),
所述弯曲侧罩部(55)构成为具有:
主体部(56),其配置于所述装饰部件(85)的所述前端部(87)的所述弯曲边缘(87a)侧,具有与所述弯曲边缘(87a)对应的弯曲部(57a);以及
延伸设置部(61),其从该主体部延伸设置,越过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顶部(88)而向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所述非弯曲边缘(87b)侧延伸,
所述非弯曲侧罩部(66)构成为在前端侧配置有前端缘(68),该前端缘(68)与所述装饰部件的所述前端部的所述顶部分离且与所述延伸设置部(61)的边缘(63、64)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W),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侧罩部(55)的所述延伸设置部(61)的所述装饰部件(85)附近的所述装饰部件(85)侧的边缘(62)形成为与所述主体部(56)的所述弯曲部(57a)连接的曲线状,与所述非弯曲侧罩部(66)的所述前端缘(68)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W),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部(R)具有基部(16),所述表皮(50)和所述装饰部件(85)安装于所述基部(16)的表面侧,
在所述基部(16)上使得所述表皮(50)的所述弯曲侧罩部(55)和所述非弯曲侧罩部(66)配置为确保供所述装饰部件(85)配置的配置空间(IS),
所述装饰部件(85)在下表面侧凸出设置有多个安装用凸起(93),
所述基部(16)在所述配置空间(IS)配置有安装孔(29),所述安装孔(29)供各所述安装用凸起(93)插入而对所述安装用凸起(93)进行卡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向盘(W),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装饰部件(85)的所述前端部(87),所述安装用凸起(93)配置于形成为前端较细状的根部(87c)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向盘(W),其特征在于,
供配置于所述装饰部件(85)的所述前端部(87)的根部(87c)侧的所述安装用凸起(93)插入的所述安装孔(29A),作为端侧安装孔(29A)而配置于所述配置空间(IS)的从所述端侧安装孔(29A)的周围的一般部(26)隆起的基座部(27A),
并且所述基座部(27A)在所述环状部(R)的内周侧和外周侧的侧面具有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纵壁面(27b),
所述基部(16)具有收纳槽(35),该收纳槽(35)具有一对立起面(35b、35c),所述一对立起面(35b、35c)用于对所述表皮(50)的所述弯曲侧罩部(55)和所述非弯曲侧罩部(66)的所述狭缝(81、82)介于中间的相对边缘(57、67)彼此进行嵌入固定,
所述基座部(27A)的所述纵壁面(27b)构成所述收纳槽(35)的一对所述立起面(35b、35c)的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向盘(W),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部(R)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使在冲击作用于所述环状部(R)时使得冲击作用侧向下方弯曲的预定弯曲部(12a)配置于所述装饰部件(85)的配置区域的与所述前端部(87)偏离的所述前端部(87)附近,
所述装饰部件(85)配置为跨越所述预定弯曲部(12a),
多个所述安装用凸起(93)中的两个安装用凸起(93A、93B)配置于所述预定弯曲部(12a)介于中间的所述前端部(87)侧和与所述前端部(87)侧分离的隔离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向盘(W),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部件(85)具有多个定位凸起(94),所述多个定位凸起(94)插入于设置于所述基部(16)的插入孔(31)而规定所述装饰部件(85)的配置位置,
一个所述定位用凸起(94A)配置于在所述前端部(87)侧和所述隔离侧配置的两个所述安装用凸起(93A、93B)之间,并且配置为从所述预定弯曲部(12a)的配置位置偏离且从配置于所述前端部(87)侧和所述隔离侧的两个所述安装用凸起(93A、93B)之间的中间地点(86c)偏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W),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部(R)具有基部(16),所述表皮(50)和所述装饰部件(85)安装于所述基部(16)的表面侧,
所述装饰部件(85)具有上表面侧的外观装饰面部(90)、以及下表面侧的安装于所述基部(16)的安装基部(92),
除了所述前端部(87)的部位以外,所述外观装饰面部(90)的宽度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基部(92)的宽度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向盘(W),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部件(85)的所述外观装饰面部(90)和所述安装基部(92)的侧面配置为在所述末端部(87)的部位形成彼此大致共面的平坦面部(9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W),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皮(50)在所述装饰部件(85)的所述弯曲边缘(87a)侧配置有相邻侧罩部(74),所述相邻侧罩部(74)与所述弯曲侧罩部(55)的所述主体部(56)相邻,并且以所述狭缝(81、82)介于中间的方式配置于与所述非弯曲侧罩部(66)相对的位置,
所述相邻侧罩部(74)以如下方式配置,即,使得前端侧的边缘(77)配置于所述装饰部件(85)的所述前端部(87)附近的从所述前端部(87)偏离的位置,与所述弯曲侧罩部(55)的所述主体部(56)的对应的边缘(59)结合,
所述环状部(R)具有基部(16),所述表皮(50)和所述装饰部件(85)安装于所述基部(16)的表面侧
所述弯曲侧罩部(55)和所述相邻侧罩部(77)的边缘(59、77)彼此的结合部(79),嵌入配置于在所述基部(16)设置的定位槽(39)。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向盘(W),其特征在于,
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彼此结合的所述弯曲侧罩部(55B)的所述主体部(56B)和所述相邻侧罩部(74B)的与所述狭缝(82)分离的所述隔离边缘(58、76)、以及彼此结合的所述弯曲侧罩部(56B)的所述延伸设置部(61B)和所述非弯曲侧罩部(66B)的与所述狭缝(82)分离的隔离边缘(65、69)彼此在所述环状部(R)的内周侧结合,所述弯曲侧罩部(55B)、所述非弯曲侧罩部(66B)以及所述相邻侧罩部(74B)配置为与所述装饰部件(85)一起将所述环状部(R)的剖面周向上的所述基部(16)的表面侧覆盖,
所述相邻侧罩部(74B)的所述前端侧的边缘(77)和所述弯曲侧罩部(55B)的所述主体部(56B)的边缘(59)的所述结合部(79),相对于所述弯曲侧罩部(55B)的所述延伸设置部(61B)的边缘(64)和所述非弯曲侧罩部(66B)的所述前端缘(68)的结合部在沿着所述环状部(R)的方向上配置于错开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18717 | 2018-11-21 | ||
JP2018218717A JP7060494B2 (ja) | 2018-11-21 | 2018-11-21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04370A true CN111204370A (zh) | 2020-05-29 |
CN111204370B CN111204370B (zh) | 2022-05-27 |
Family
ID=7072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47714.4A Active CN111204370B (zh) | 2018-11-21 | 2019-11-21 | 方向盘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66092B2 (zh) |
JP (1) | JP7060494B2 (zh) |
CN (1) | CN11120437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04077A (zh) * | 2020-09-01 | 2022-03-01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方向盘 |
CN114474879A (zh) * | 2020-10-26 | 2022-05-13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表皮部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3070663B1 (fr) * | 2017-09-06 | 2020-10-02 | Autoliv Dev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volant de vehicule |
US10836420B2 (en) * | 2018-10-03 | 2020-11-17 | Po-Jen Lai | Steering wheel sheath with composite structure |
FR3093061B1 (fr) * | 2019-02-26 | 2021-01-29 | Autoliv Dev | Gaine de volant et volant de vehicule |
USD904947S1 (en) * | 2019-04-15 | 2020-12-15 | Ferrari S.P.A. | Front face of a vehicle steering wheel |
USD944152S1 (en) * | 2019-08-29 | 2022-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module for automobile |
USD944149S1 (en) * | 2019-08-29 | 2022-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for automobile |
USD946479S1 (en) * | 2019-08-29 | 2022-03-2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for automobile |
USD944153S1 (en) * | 2019-08-29 | 2022-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for automobile |
USD944147S1 (en) * | 2019-08-29 | 2022-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for automobile |
USD944150S1 (en) * | 2019-08-29 | 2022-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module for automobile |
USD944148S1 (en) * | 2019-08-29 | 2022-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with module for automobile |
USD943473S1 (en) * | 2019-08-29 | 2022-02-15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for automobile |
USD946478S1 (en) * | 2019-08-29 | 2022-03-2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for automobile |
USD944151S1 (en) * | 2019-08-29 | 2022-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for automobile |
USD943471S1 (en) * | 2019-08-29 | 2022-02-15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for automobile |
USD944154S1 (en) * | 2019-08-29 | 2022-02-22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module for automobile |
USD943472S1 (en) * | 2019-08-29 | 2022-02-15 | Lg Electronics Inc. | Steering wheel for automobile |
WO2021124678A1 (ja) * | 2019-12-19 | 2021-06-24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US11267499B1 (en) * | 2020-12-09 | 2022-03-08 | Autoliv Asp, Inc. | Wrapping for a steering wheel |
US20220388563A1 (en) * | 2021-06-04 | 2022-12-08 | Super ATV, LLC | Modular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
KR20240088370A (ko) * | 2022-12-13 | 2024-06-20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스티어링휠의 조명기구 및 그 조립방법 |
USD1068590S1 (en) * | 2024-08-31 | 2025-04-01 | Agiling (Guangzhou) Tech Co., Ltd. | Rim of car steering wheel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02291A (en) * | 1972-10-31 | 1974-04-09 | Sheller Globe Corp | Soft steering wheel rim |
US20020017157A1 (en) * | 2000-08-09 | 2002-02-14 |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Gmbh & Co. Kg | Steering wheel with decorative element |
JP2007246048A (ja) * | 2006-03-20 | 2007-09-27 | Nippon Plast Co Ltd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CN103419831A (zh) * | 2012-05-14 | 2013-12-04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具备装饰物的方向盘 |
CN104210526A (zh) * | 2013-05-30 | 2014-12-17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方向盘 |
JP2016068758A (ja) * | 2014-09-30 | 2016-05-09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CN105691375A (zh) * | 2014-12-11 | 2016-06-22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压力产生装置、液压机组、制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
CN107600164A (zh) * | 2017-09-13 | 2018-01-19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方向盘 |
CN107618563A (zh) * | 2016-07-15 | 2018-01-23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方向盘用装饰部件 |
JP2018052187A (ja) * | 2016-09-27 | 2018-04-05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加飾部材 |
CN207241796U (zh) * | 2017-09-13 | 2018-04-17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皮革包覆的方向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464595S1 (en) * | 2000-04-28 | 2002-10-22 | Logitech Europe S.A. | Steering wheel |
DE20013705U1 (de) * | 2000-08-09 | 2000-12-14 |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 Co. KG, 63743 Aschaffenburg | Lenkrad mit Dekorelement |
JP2006137062A (ja) * | 2004-11-11 | 2006-06-01 | Toyoda Gosei Co Ltd | 木目材 |
JP4692034B2 (ja) * | 2005-03-17 | 2011-06-01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US7513175B2 (en) * | 2005-10-24 | 2009-04-07 | Key Safety Systems, Inc. | Decorative outer wrap subassembl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
JP6123686B2 (ja) * | 2014-01-10 | 2017-05-10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JP6402014B2 (ja) * | 2014-12-05 | 2018-10-10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JP6544223B2 (ja) * | 2015-12-14 | 2019-07-17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
2018
- 2018-11-21 JP JP2018218717A patent/JP7060494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1-20 US US16/689,345 patent/US11066092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1-21 CN CN201911147714.4A patent/CN1112043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02291A (en) * | 1972-10-31 | 1974-04-09 | Sheller Globe Corp | Soft steering wheel rim |
US20020017157A1 (en) * | 2000-08-09 | 2002-02-14 |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 Gmbh & Co. Kg | Steering wheel with decorative element |
JP2007246048A (ja) * | 2006-03-20 | 2007-09-27 | Nippon Plast Co Ltd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CN103419831A (zh) * | 2012-05-14 | 2013-12-04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具备装饰物的方向盘 |
CN104210526A (zh) * | 2013-05-30 | 2014-12-17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方向盘 |
JP2016068758A (ja) * | 2014-09-30 | 2016-05-09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CN105691375A (zh) * | 2014-12-11 | 2016-06-22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压力产生装置、液压机组、制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
US20170166177A1 (en) * | 2014-12-11 | 2017-06-15 | Robert Bosch Gmbh | Pressure generating apparatus for a braking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hydraulic assemblage for interacting with the pressure generating apparatus, brak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brakin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
CN107618563A (zh) * | 2016-07-15 | 2018-01-23 |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 方向盘用装饰部件 |
JP2018052187A (ja) * | 2016-09-27 | 2018-04-05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加飾部材 |
CN107600164A (zh) * | 2017-09-13 | 2018-01-19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方向盘 |
CN207241796U (zh) * | 2017-09-13 | 2018-04-17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皮革包覆的方向盘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04077A (zh) * | 2020-09-01 | 2022-03-01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方向盘 |
CN114104077B (zh) * | 2020-09-01 | 2023-08-22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方向盘 |
CN114474879A (zh) * | 2020-10-26 | 2022-05-13 |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 表皮部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066092B2 (en) | 2021-07-20 |
JP7060494B2 (ja) | 2022-04-26 |
CN111204370B (zh) | 2022-05-27 |
JP2020082966A (ja) | 2020-06-04 |
US20200156690A1 (en) | 2020-05-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204370B (zh) | 方向盘 | |
US20060236807A1 (en) | Steering wheel | |
US5056814A (en) | Pad for air bag device | |
JP7074029B2 (ja) | 車両用ピラー構造 | |
JPWO2009019938A1 (ja) | Ea材 | |
CN114728667B (zh) | 方向盘 | |
JP2021074092A (ja) | シート、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 |
JP6783621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CN111746660B (zh) | 前围上盖板构造 | |
JP6535925B2 (ja) |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 | |
JP2012171551A (ja) | ハンドル | |
JPH0666724U (ja) | ゴルフ用クラブ | |
CN113453973A (zh) | 车体结构 | |
JP3712192B2 (ja) | オイルパンカバーとブラケットとの接合構造 | |
JP4125808B2 (ja) | 挿入型クリップ | |
JP7563272B2 (ja) | 車両の内装部品 | |
JP4857781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H082754B2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 |
JP6362955B2 (ja) | 車両用ドア | |
JP2574924Y2 (ja) | アシストハンドル | |
JP2006218153A (ja) | バックトリム付自動車用シート | |
JP5689334B2 (ja) | 車両用内装材の接続部構造 | |
JP7280813B2 (ja) | 留め具 | |
JP6692386B2 (ja) | 車体後部構造 | |
JP7172741B2 (ja) |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