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2283B - 按压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压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2283B
CN111052283B CN201880055080.7A CN201880055080A CN111052283B CN 111052283 B CN111052283 B CN 111052283B CN 201880055080 A CN201880055080 A CN 201880055080A CN 111052283 B CN111052283 B CN 1110522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ush switch
contact
contact portion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50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2283A (zh
Inventor
道路国雄
小林裕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522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2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22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2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0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structure of the contact-making surface, e.g. groov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0Bases; Stationary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the contact returning to its original state immediately upon removal of operating force, e.g. bell-pus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18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with subsequent sli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60Auxiliary mean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switch for cleaning or lubricating contact-mak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1/00Contacts
    • H01H2201/004Wiping a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3/00Form of contacts
    • H01H2203/036Form of contacts to solve particular problems
    • H01H2203/038Form of contacts to solve particular problems to be bridged by a dome shaped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16Separate bridge contact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按压开关包括固定触点部和可动触点部。固定触点部具有母材和覆盖母材的导电层。可动触点部配置于与固定触点部的接触面相对的位置。可动触点部能够在与接触面接触的第1位置和从接触面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固定触点部具有将接触面分割为多个区域的槽部。连结槽部的开口周缘和槽部的底部的连结面包括相对于接触面的倾斜角度(θ)为锐角的倾斜部。

Description

按压开关
技术领域
本公开通常涉及一种按压开关,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通过可动构件的变形而接通或断开的按压开关。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配置有开关触点部的外壳上由保护片覆盖的结构的按压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按压开关具备外壳(开关外壳),该外壳具有朝向上方开口的凹部。在外壳的凹部的底面(内底面)设有固定触点部(中央固定触点)。另外,在凹部内配置有由弯曲成向上方凸起的穹顶状的弹性金属薄板构成的大致圆形的可动构件(第2可动触点)。保护片以覆盖凹部的方式配置于外壳上。
在操作该按压开关时,从上方对保护片施加力,该力传递到可动构件而使可动构件变形(弹性翻转)。由此,可动构件的下表面与固定触点部接触,按压开关成为接通状态。当施加于保护片的力消失时,可动构件变形(弹性恢复)为原来的形状(向上方凸起的穹顶状),按压开关成为断开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416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按压开关包括固定触点部和可动触点部。所述固定触点部具有母材和覆盖所述母材的导电层。所述可动触点部配置于与所述固定触点部的接触面相对的位置。所述可动触点部能够在与所述接触面接触的第1位置和从所述接触面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固定触点部具有将所述接触面分割为多个区域的槽部。连结所述槽部的开口周缘和所述槽部的底部的连结面包括相对于所述接触面的倾斜角度为锐角的倾斜部。
本公开具有不易发生电特性等的变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俯视图。
图2B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主视图。
图3A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将保护片、按压体和可动构件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B是图3A的区域Z1的放大图。
图4A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将保护片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B是图4A的区域Z1的放大图。
图5A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未被操作时的截面的概略图。
图5B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被操作时的截面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沿着图2A的X2-X2线截面的概略图。
图7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扩张凹部的一形态的截面的概略图。
图7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扩张凹部的一形态的截面的概略图。
图8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扩张凹部的一形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8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扩张凹部的一形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固定触点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0A是图5A的区域Z1的放大图。
图10B是将图10A的区域Z1放大后的示意图。
图10C是将图10B的区域Z1放大后的示意图。
图11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固定触点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1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固定触点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1C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固定触点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12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第1形状的角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第1形状的角部的俯视图。
图12C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第1形状的角部的沿图12B的X1-X1线截面的概略图。
图13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第2形状的角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3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第2形状的角部的俯视图。
图13C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第2形状的角部的沿着图13B的X1-X1线截面的概略图。
图14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第1形状的角部的将主要部分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14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第2形状的角部的将主要部分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中作用于可动触点部的应力的大小与角部的形状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图。
图16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将保护片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7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固定触点部的一形态的截面的概略图。
图17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固定触点部的一形态的截面的概略图。
图17C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固定触点部的一形态的截面的概略图。
图18A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固定触点部的一形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8B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固定触点部的一形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8C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的固定触点部的一形态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19A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按压开关的将保护片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9B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按压开关的将保护片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如上所述的以往的按压开关中,在操作时可动触点部的中央部的下表面与固定触点部的上表面接触,从而使可动触点部与固定触点部之间电导通。但由于固定触点部的上表面(与可动触点部的接触面)由连续的一平面构成,因此,例如在异物进入到固定触点部与可动触点部之间的情况下等,按压开关的电特性等有可能下降。
本公开不易发生电特性等的变化。
(实施方式)
(1)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如图1~图4B所示,包括外壳2、可动构件3和触点部4。
外壳2具有凹部21。可动构件3具有受压部33,配置于凹部21内。受压部33被向靠近凹部21的底面211的朝向按压而使可动构件3变形,从而对触点部4在接通和断开之间切换。触点部4具有(第1)固定触点部7和可动触点部8。固定触点部7固定于外壳2。可动触点部8配置于可动构件3中的与固定触点部7的接触面73相对的位置。可动触点部8随着可动构件3的变形,而在与接触面73接触的接通位置(第1位置)和从接触面73分离的断开位置(第2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说,在可动触点部8处于接通位置(第1位置)的状态下,触点部4接通,在可动触点部8处于断开位置(第2位置)的状态下,触点部4断开。
在该种按压开关1中,随着可动构件3的变形,可动构件3有时相对于外壳2的凹部21的底面211摩擦,例如在过大的力施加于可动构件3的情况下等,有可能产生外壳2等的刮擦粉末P1(参照图3B)。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与可动构件3接触的接触部位212暴露有金属体9。因此,在接触部位212处,可动构件3相对于金属体9摩擦,可能产生金属体9的刮擦粉末P1。若这样产生的刮擦粉末P1积存于外壳2的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与可动构件3接触的接触部位212,则按压开关1的操作触感和电特性等有可能发生变化。
另外在本公开中,在外壳2的凹部21的底面211暴露有金属构件92,金属构件92的局部作为固定触点部921发挥功能。将暴露的金属构件92作为构成凹部21的底面的一部分的构件进行说明。由此,在本公开中,如图7A和图7B等所示,将暴露于外壳2的凹部21的底面211的固定触点部921(金属构件92)的上表面作为外壳2的凹部21的底面211的一部分进行说明。同样,将暴露于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的金属构件92的上表面作为外壳2的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的一部分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图7A和图7B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作为针对如上所述的刮擦粉末P1的对策,如图3A和图3B所示,在外壳2设置与凹部21相邻的扩张凹部22。也就是说,外壳2还具有扩张凹部22。扩张凹部22和凹部21的底面211与可动构件3相接触的接触部位212相邻。另外,凹部21与扩张凹部22一体地形成。也就是说,设于外壳2的凹部借助扩张凹部22自凹部21扩张。本公开中所说的“相邻”是指相互邻近地连续的状态,也就是相互位于彼此旁边的关系。另外,本公开中所说的“扩张”是指使范围扩大而增大。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2具有从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与可动构件3接触的接触部位212观察时朝外凹陷的形状的扩张凹部22。因此,当在接触部位212产生了外壳2或金属体9等的刮擦粉末P1的情况下,刮擦粉末P1能够自凹部21中的接触部位212向扩张凹部22内退避。因而,在按压开关1中具有以下优点:刮擦粉末P1不易积存于外壳2的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与可动构件3接触的接触部位212,从而不易发生由刮擦粉末P1导致的操作触感和电特性等的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如图9所示,固定触点部7在与可动触点部8相对的相对面具有接触面73,并进一步具有将接触面73分割为多个区域731的槽部74。根据利用槽部74将接触面73分割为多个区域731的结构,作为触点部4,实现可动触点部8与固定触点部7在多个部位接触的多点接触构造。因而,与固定触点部7的接触面73由连续的一平面构成的情况相比,即使在例如异物进入到固定触点部7与可动触点部8之间的情况下等,按压开关1的电特性等也不易下降。
但在多点接触构造的按压开关1中,在过大的力施加于可动构件3的情况下等,在固定触点部7处,导电层72(参照图10B)的一部分容易自母材71(参照图10B)剥离。若导电层72的一部分剥离,则按压开关1的电特性等有可能发生变化。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作为针对如上所述的导电层72的剥离的对策,如图10A~图10C所示,连结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和槽部74的底部752的连结面753包括倾斜部754。倾斜部754是相对于接触面73的倾斜角度θ(参照图10C)为锐角的部分。根据该结构,不易发生例如导电层72在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处的断裂、以及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在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处的应力集中等。因而,在按压开关1中具有以下优点:虽然是多点接触构造,但不易发生导电层72的剥离,从而不易发生电特性等的变化。
(2)详细情况
以下说明的按压开关1例如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车载设备以及家电设备等各种设备的操作部。按压开关1在被安装于例如印刷基板的状态下内置于设备的壳体内。在该情况下,在壳体的对应于按压开关1的位置例如配置有操作按钮。由此,使用者通过按压操作按钮,而经由操作按钮间接地对按压开关1进行操作。
以下,只要没有特别事先说明,则将与外壳2中的形成有凹部21的表面设为外壳2的上表面,将凹部21的深度方向设为“上下方向”进行说明。此外,将后述的第1端子11和第2端子12自外壳2突出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与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这两者都正交的方向(与图2B的纸面正交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进行说明。也就是说,在图1等中,如“上”、“下”、“左”、“右”、“前”、“后”的箭头所示的那样规定上、下、左、右、前、后的各方向。但这些方向并非旨在规定按压开关1的使用方向。另外,图中的表示各方向的箭头只不过是为了说明而标明的,并不伴有实体。
(2.1)基本结构
如图1~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除了包括外壳2、可动构件3和触点部4以外,还包括保护片5、按压体6和金属体9。另外,以下只要没有特别事先说明,则说明的是按压开关1未被操作时的状态,也就是按压开关1未被按压的状态。
外壳2为合成树脂制,具有绝缘性。外壳2是在上下方向上扁平的长方体状。在作为外壳2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的外壳2的上表面23形成有凹部21。凹部21向上方(第1方向)开口。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21形成为在俯视时沿左右方向比沿前后方向长的腰圆状。凹部21的中心与上表面23的中心一致。凹部21的底面211不是平坦的,至少在底面211的中央部和外周部,凹部21的深度是不同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面211的中央部形成为相对于外周部下降一些的形状。换言之,与外周部相比,凹部21在中央部较深地形成。外壳2在俯视时为四角被进行了倒角的形状。但倒角对于按压开关1不是必须的,能够适当地省略。
在凹部21的底面211的外周部设有接触部位212(参照图3A和图3B)。接触部位212是可动构件3与凹部21的底面211相接触的区域,是底面211的一部分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构件3与凹部21的底面211在多个部位(这里为四个部位)接触。因此,外壳2具有多个(这里为四个)接触部位212。四个接触部位212配置于凹部21的底面211的四角。
另外,在作为外壳2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个表面的上表面23还形成有扩张凹部22。扩张凹部22与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接触部位212相邻,并且形成为使凹部21扩张的形状。扩张凹部22以使凹部21扩张的方式配置于接触部位212的外侧(与底面211的中心相反的一侧)。这里,在图3A和图3B中假想线L1所示的位置存在凹部21与扩张凹部22的分界。也就是说,在图3A中,比假想线L1靠内侧(底面211的中心侧)的区域为凹部21,比假想线L1靠外侧(与底面211的中心相反的一侧)的区域为扩张凹部22。
扩张凹部22在多个(这里为四个)接触部位212的附近设有多个(这里为四个)。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2具有凹部21和多个扩张凹部22,凹部21与多个扩张凹部22一体地形成。多个扩张凹部22形成为在俯视时自凹部21的外周缘的四角朝外使凹部21的开口面积扩大。详细情况将在“(2.3)刮擦粉末对策”一栏中进行说明,扩张凹部22形成用于供在凹部21产生的刮擦粉末P1退避的空间。
金属体9具有第1金属构件91和第2金属构件92。第1金属构件91和第2金属构件92均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构成,并保持于外壳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金属构件91和第2金属构件92通过嵌件成形与外壳2一体化。即,将金属体9(第1金属构件91和第2金属构件92)作为嵌件而嵌件成形出外壳2。
第1金属构件91具有(第1)固定触点部7和第1端子11。固定触点部7由自第1金属构件9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俯视时呈大致圆形的区域构成。第2金属构件92具有(第2)固定触点部921和第2端子12。固定触点部7和固定触点部921自凹部21的底面211暴露。固定触点部7暴露于凹部21的中央部,固定触点部921暴露于凹部21的外周部。固定触点部7自凹部21的底面211向上方突出,第1金属构件91处的固定触点部7的周围区域和固定触点部921形成为与底面211大致平齐。固定触点部921也暴露于四个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
这里,金属体9在与扩张凹部22对应的位置具有销接收部93。销接收部93是在外壳2的成形时(嵌件成形时)与用于保持金属体9的保持销Y1(参照图6)接触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第2金属构件92的固定触点部921暴露于扩张凹部22内的结构,因此在固定触点部921设置销接收部9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保持销Y1自金属体9(固定触点部921)的下表面侧与金属体9接触,因此在金属体9的下表面设置销接收部93。
第1端子11和第2端子12自外壳2的左右方向的两面突出。具体而言,第1端子11自外壳2的右侧面朝向右方突出。另外,第2端子12自外壳2的左侧面朝向左方突出。第1端子11和第2端子12的下表面形成为与外壳2的下表面平齐。这些第1端子11和第2端子12例如通过锡焊与印刷基板上的导电构件机械地结合并且电连接。
固定触点部7和第1端子11经由第1金属构件91中的埋入到外壳2中的部分相互电连接。同样,固定触点部921和第2端子12经由第2金属构件92中的埋入到外壳2中的部分相互电连接。第1金属构件91和第2金属构件92相互电绝缘。
关于固定触点部7的形状将在“(2.4)固定触点部”一栏中详细地进行说明,固定触点部7在与可动触点部8相对的相对面(这里是上表面)具有接触面73。而且,固定触点部7具有将接触面73分割为多个区域731(参照图9)的槽部74。
如图4A和图4B所示,可动构件3配置于外壳2的凹部21内。可动构件3由具有弹性的板材例如不锈钢(SUS)等的金属板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构件3通过使大致相同形状的多片(这里是三片)板簧30重叠而构成。
可动构件3为了收纳于凹部21内,而形成为与凹部21对应的形状,并且形成为比凹部21小一圈。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构件3形成为在俯视时沿左右方向比沿前后方向长的腰圆状。可动构件3的上表面(最上层的板簧30的上表面)处的中央部构成受压部33(参照图1)。也就是说,可动构件3的上表面的中央部作为在按压开关1被操作时受到自按压开关1的外部向按压开关1施加的力(以下称为“操作力”)的受压部33发挥功能。
可动构件3形成为以中央部向上方凸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穹顶状。在可动构件3收纳于凹部21内的状态下,在俯视时,可动构件3的四角与凹部21的底面211接触。也就是说,可动构件3在四个部位与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接触部位212接触。但可动构件3也可以在这四个部位以外的部位与底面211接触。
在可动构件3的下表面(最下层的板簧30的下表面)例如通过镀金(Au)或镀银(Ag)等遍布可动构件3的下表面的整面地形成有具有导电性的导电膜。导电膜中的与可动构件3的中央部(受压部33)对应的部分构成可动触点部8。可动构件3至少在与底面211处的接触部位212接触的四个部位与暴露于底面211的固定触点部921电连接。另外,将在“(2.2)动作”一栏中详细地说明,当操作力作用于受压部33时,可动构件3变形从而可动构件3向下挠曲。作为一例,可动构件3如图5B所示,变形为可动构件3的中央部向下凸起的穹顶状等。此时,形成于受压部33的下表面的可动触点部8与固定触点部7接触,可动触点部8与固定触点部7电连接。
即,可动触点部8和固定触点部7构成触点部4。受压部33被向靠近凹部21的底面211的朝向按压,从而可动构件3变形,由此将该触点部4在接通和断开之间切换。具体而言,在操作力未作用于受压部33的状态下,可动触点部8从固定触点部7分离,因此触点部4断开。此时,第1金属构件91与第2金属构件92电绝缘,因此第1端子11与第2端子12之间未导通。另一方面,当操作力作用于受压部33而使可动触点部8与固定触点部7接触时,触点部4接通。此时,第1金属构件91与第2金属构件92经由可动构件3(或形成于可动构件3的下表面的导电膜)电连接,因此第1端子11与第2端子12之间导通。
保护片5是具有挠性的合成树脂制的片材。这里,保护片5由具有耐热性和电绝缘性的树脂膜构成。保护片5以覆盖凹部21的整体的方式配置于外壳2的上表面23侧。保护片5通过与外壳2的上表面23接合,而封闭凹部21的开口面,从而使凹部21内为密闭状态。由此,保护片5防止例如水和熔剂等浸入到凹部21内,从而保护收纳于凹部21内的触点部4和可动构件3不被水和熔剂等影响。保护片5的外周形状例如是与外壳2的上表面23的外周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并比上表面23大一圈。保护片5的大小只要是至少包括与外壳2的接合部位(接合部51)在内的大小即可。
保护片5在设于其外周部的接合部51与外壳2的上表面23处的凹部21和扩张凹部22的周围接合。接合部51通过熔接与外壳2接合。因此,与接合部51和外壳2利用粘接材料接合的结构不同,在保护片5的下表面未附着粘接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51通过激光熔接而与外壳2的上表面23接合。接合部51与外壳2的接合方法不限于熔接。接合部51也可以使用例如粘接材料来接合,还可以包括由熔接形成的接合部位和利用粘接材料的接合部位这两者。
按压体6配置在保护片5与可动构件3的受压部33之间。按压体6为合成树脂制,具有电绝缘性。按压体6为在上下方向上扁平的圆盘状。按压体6以按压体6的下表面与受压部33接触的状态配置于可动构件3的上方。按压体6的上表面例如通过激光熔接与保护片5的中央部的下表面接合。按压体6将施加于保护片5的操作力传递到可动构件3的受压部33。也就是说,当操作力自上方作用于保护片5时,该操作力经由按压体6传递到受压部33,自上方作用于受压部33。由此,通过按压保护片5,而经由按压体6间接地操作受压部33。按压体6的外形不限于圆盘状,例如也可以为漏斗状等。
(2.2)动作
接下来,参照图5A和图5B说明上述的结构的按压开关1的动作。图5A是沿着图2A的X1-X1线的剖视图。
按压开关1是只在被操作时才使触点部4接通的常开型的开关。按压开关1在被操作时,保护片5的中央部被进行按压操作,从而经由保护片5向按压体6作用向下的操作力。这里所说的“按压操作”是向靠近凹部21的底面211的朝向(下方)按压保护片5的中央部的操作。
当操作力自上方经由按压体6作用于受压部33时,受压部33被向靠近凹部21的底面211的朝向(下方)按压,从而可动构件3逐渐变形。并且,当作用于受压部33的操作力的大小超过预定值时,如图5B所示,可动构件3快速地压曲而大幅变形。此时,作用于受压部33的可动构件3的弹性力急剧地变化。通过这样的可动构件3的所谓翻转动作,使可动构件3例如如图5B所示地变形为以中央部(受压部33)向下凸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穹顶状。因而,随着可动构件3的变形而对于对按压开关1进行按压操作的使用者(操作者)赋予分寸感(咔哒感)。另外,当可动构件3变形为向下凸起的穹顶状等时,如图5B所示,形成于可动构件3的下表面的可动触点部8与固定触点部7接触,触点部4接通。在该状态下,第1端子11与第2端子12之间导通。
另一方面,在可动构件3变形为向下凸起的穹顶状等的状态下,若作用于受压部33的操作力消失,则可动构件3利用可动构件3的复原力,复原(变形)为以中央部(受压部33)向上方凸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穹顶状。此时,由于作用于受压部33的可动构件3的弹性力急剧地变化,因此可动构件3快速地复原(变形)为原来的形状(中央部向上方凸起的穹顶状)。因而,在解除按压操作时,也随着可动构件3的变形而对于对按压开关1进行按压操作的使用者(操作者)赋予分寸感(咔哒感)。并且,当可动构件3成为朝上凸起的穹顶状时,如图5A所示,形成于可动构件3的下表面的可动触点部8从固定触点部7分离,触点部4断开。在该状态下,第1端子11与第2端子12之间未导通。
(2.3)刮擦粉末对策
以下参照图3A和图3B详细说明作为针对刮擦粉末P1的对策而使按压开关1具备的构造。在图3B等中,为了说明而示意性地图示了刮擦粉末P1,但刮擦粉末P1并非按压开关1的构成要素。
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随着操作时等的可动构件3的变形,可动构件3有时相对于外壳2的凹部21的底面211摩擦。例如在过大的力施加于可动构件3的情况下等,有可能产生外壳2等的刮擦粉末P1。特别是在某个物体与将按压开关1用作操作部的设备的操作按钮发生了碰撞的情况下等,与使用者有意地操作按压开关1的情况相比,过大的力容易施加于可动构件3,从而容易产生刮擦粉末P1。另外,由于按压开关1的使用次数增加,也容易产生刮擦粉末P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与可动构件3的接触部位212暴露有金属体9,因此可动构件3在接触部位212主要相对于金属体9摩擦,从而可能产生金属体9的刮擦粉末P1。本公开中所说的“刮擦粉末”是因可动构件3相对于金属体9等摩擦而使金属体9等的局部被刮擦而产生的粉状体。但刮擦粉末P1不限于金属体9,有时也会因可动构件3与例如合成树脂制的外壳2的局部摩擦而产生合成树脂制的外壳2的刮擦粉末P1。若这样产生的刮擦粉末P1积存于外壳2的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与可动构件3的接触部位212,则有时可动构件3的动作被刮擦粉末P1阻碍,或者刮擦粉末P1夹在可动构件3与固定触点部921之间。其结果是,可能由于刮擦粉末P1而使按压开关1的操作触感和电特性等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如图3A和图3B所示,外壳2具有扩张凹部22,从而能够采取针对如上所述的刮擦粉末P1的对策。即,由于扩张凹部22和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与可动构件3的接触部位212相邻地设置,因此在随着可动构件3的变形而在接触部位212产生了刮擦粉末P1的情况下,能够使该刮擦粉末P1退避到扩张凹部22内。换言之,如图3B所示,在凹部21内的接触部位212产生的刮擦粉末P1能够移动到与接触部位212连续的扩张凹部22内的空间。由此,扩张凹部22作为用于储存在凹部21内产生的刮擦粉末P1的凹槽发挥功能。因而,在按压开关1中,刮擦粉末P1不易积存于外壳2的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与可动构件3的接触部位212,从而不易发生由刮擦粉末P1导致的操作触感和电特性等的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在扩张凹部22的侧面形成有一对侧面222,一对侧面222以在沿着凹部21的底面211的平面内距离凹部21越远而扩张凹部22的开口面积越小的方式倾斜。换言之,扩张凹部22利用这一对侧面222形成为越靠近凹部21而开口面积越大。
也就是说,从上方观察,与凹部21相接的扩张凹部22的一对侧面222构成为距离凹部21越远而一对侧面222间的长度越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侧面222中的一者(在图3B中是后方侧的侧面222)与凹部21的侧面213a平齐,一对侧面222中的另一者(在图3B中是前方侧的侧面222)与凹部21的侧面213b利用曲面连续地相连。
利用这样的结构,扩张凹部22的一对侧面222作为将刮擦粉末P1自凹部21内向扩张凹部22内引入的引入构造发挥功能。因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具有以下优点:当在凹部21的接触部位212产生了刮擦粉末P1的情况下,易于使该刮擦粉末P1退避到扩张凹部22内。
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可动构件3是在俯视时沿左右方向比沿前后方向长的形状的情况下,优选如图4B所示,将扩张凹部22内的空间确保为沿左右方向比沿前后方向更宽。即,假如在扩张凹部22使凹部21扩张时,沿前后方向(在图4B中是后方)和左右方向(在图4B中是右方)均等地扩张的情况下,图4B中想像线L2所示的位置成为扩张凹部22的侧面。
这里,当可动构件3是在俯视时沿左右方向比沿前后方向长的形状的情况下,在操作力作用于可动构件3的受压部33时,可动构件3相对于接触部位212的移动量在左右方向上比在前后方向上大。因而与从接触部位212观察时的前后方向的外侧相比,容易在左右方向的外侧的位置产生刮擦粉末P1。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扩张凹部22采用使凹部21自想像线L2的位置进一步沿左右方向(在图4B中是右方)扩张的形状。由此,能够将在接触部位212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在图4B中是右方)产生的刮擦粉末P1高效地储存于扩张凹部22内。
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外壳2为合成树脂制并且在凹部21的底面211暴露有金属体9的情况下,优选金属体9连续至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也就是说,金属体9从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与可动构件3接触的接触部位212延伸直到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由此,即使有时可动构件3移动至凹部21与扩张凹部22的分界线(假想线L1)上,可动构件3也不会与合成树脂制的外壳2摩擦,从而不易产生合成树脂制的外壳2的刮擦粉末P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金属体9在与扩张凹部22对应的位置具有销接收部93。如图6所示,在外壳2的成形时,保持销Y1(双点划线所示)与销接收部93接触,因此有时在金属体9的销接收部93产生形变。图6是沿着图2A的X2-X2线的剖视图。在图6的例子中,保持销Y1插入到在外壳2的下表面形成的销孔24中,保持销Y1的顶端面与暴露于销孔24的底面的销接收部93接触。这里,假如在接触部位212等与可动构件3接触的部位具有销接收部93,则在销接收部93产生的形变有可能妨碍可动构件3的动作。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与扩张凹部22对应的位置具有销接收部93,因此能够抑制在销接收部93产生的形变妨碍可动构件3的动作。也就是说,由于扩张凹部22如上所述地作为用于储存在凹部21内产生的刮擦粉末P1的凹槽发挥功能,因此基本上可动构件3不会与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接触,销接收部93的形变不易成为对可动构件3的动作的妨碍。
另外,优选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外壳2具有多个凹部21的底面211处的与可动构件3接触的接触部位212,扩张凹部22以分别与多个接触部位212相邻的方式设置多个。即,针对每个接触部位212都设置独立的扩张凹部22,因此能够将在各接触部位212产生的刮擦粉末P1高效地储存于扩张凹部22内。
另外,按压开关1关于扩张凹部22也可以采用图7A~图8B中例示的那样的结构。图7A和图7B是相当于图6的区域Z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但在图7A和图7B中,适当地省略了可动构件3等与此处的说明没有直接关系的构件的图示。图8A和图8B是相当于图3A的区域Z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首先,在图7A所示的例子中,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的表面粗糙度至少大于凹部21的底面211在接触部位212处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即,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至少比凹部21的底面211在接触部位212处的部分粗糙地形成。具体而言,例如通过对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实施滚花加工或压花加工,使得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的表面粗糙度比凹部21的底面211的表面粗糙度大。由此,自凹部21内移动到扩张凹部22内的刮擦粉末P1被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捕获,易于停留于扩张凹部22内,结果抑制刮擦粉末P1自扩张凹部22内向凹部21内的移动。
另外,在外壳2的凹部21和扩张凹部22的底面暴露有金属构件92的部位,如图7A和图7B所示,金属构件92的上表面成为凹部21的底面211和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
另外,在图7B所示的例子中,扩张凹部22的深度D2至少比凹部21在接触部位212处的深度D1大(D2>D1)。这里,扩张凹部22的深度D2是从外壳2的上表面23到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的距离,凹部21的深度D1是从外壳2的上表面23到凹部21的底面211的距离。即,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位于至少自凹部21的底面211在接触部位212处的部分下降一些的位置。
也就是说,从上方观察(从第1方向观察),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位于比凹部21的底面211(接触部位212)靠下方(第2方向)的位置。
由此,自凹部21内移动到扩张凹部22内的刮擦粉末P1被扩张凹部22的底面221捕获,易于停留于扩张凹部22内,结果抑制刮擦粉末P1自扩张凹部22内向凹部21内的移动。也能够将图7B所示的结构和图7A所示的结构组合地应用。
另外,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例子中,外壳2在扩张凹部22与凹部21之间具有壁部25A、25B。在图8A的例子中,设有自一对侧面22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突出的一对壁部25A。同样,在图8B的例子中,设有自一对侧面22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突出的一对壁部25B。特别是在图8B的例子中,一对壁部25B在俯视时自一对侧面222朝向扩张凹部22的内侧倾斜地突出。利用这样的壁部25A、25B使扩张凹部22处的靠凹部21侧的开口面积减小。因而,自凹部21内移动到扩张凹部22内的刮擦粉末P1的向凹部21侧的移动被壁部25A、25B限制,易于停留于扩张凹部22内,结果抑制刮擦粉末P1自扩张凹部22内向凹部21内的移动。特别是在图8B的结构中,由于一对壁部25B朝向扩张凹部22的内侧倾斜地突出,因此刮擦粉末P1变得不易自扩张凹部22内向凹部21内移动。
另外,壁部25A和25B不必是一对。
(2.4)固定触点部
以下参照图9~图10C详细地说明(第1)固定触点部7的构造。图10B是图10A的区域Z1的放大图,图10C是图10B的区域Z1的放大图。但图10B和图10C是仅示意性地表示固定触点部7的剖视图,图10B和图10C中的各种尺寸关系(母材71和导电层72的厚度等)与实物不同。
固定触点部7具有母材71(参照图10B)和覆盖母材71的导电层72(参照图10B)。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层72覆盖母材71的上表面(接触面73)的整个区域。母材71是例如磷青铜等铜合金。导电层72例如是包含银(Ag)镀层等的镀层。列举具体示例,在作为母材71的磷青铜的表面上形成有镍(Ni)等的基底镀层,在该基底镀层上形成有银(Ag)镀层。在该情况下,导电层72包括基底镀层和银镀层。
固定触点部7在与可动触点部8相对的相对面(这里是上表面)具有接触面73。可动触点部8配置于与固定触点部7的接触面73相对的位置。可动触点部8能够在与接触面73接触的接通位置(第1位置)和从接触面73分离的断开位置(第2位置)之间移动。也就是说,当可动触点部8处于接通位置(第1位置)时,触点部4接通(参照图5B),当可动触点部8处于断开位置(第2位置)时,触点部4断开(参照图5A)。
如图9所示,固定触点部7具有自基准面突出的突出部70,接触面73是突出部70的顶端面。这里,基准面是凹部21的底面211,自底面211向上方突出的在俯视时呈大致圆形的部位构成突出部70。也就是说,自第1金属构件9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在俯视时呈大致圆形的部位(突出部70)的上表面构成接触面73。
固定触点部7具有将接触面73分割为多个区域731的槽部74。槽部74包括在沿着接触面73的平面内沿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1槽741和第2槽742。第1槽741和第2槽742在接触面73的大致中心处交叉。这里,第1槽741是在俯视时自左后方朝向右前方延伸的直线状的槽,第2槽742是在俯视时自左前方朝向右后方延伸的直线状的槽。以上的第1槽741和第2槽742大致正交,从而构成十字状的槽部74。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这样相互交叉的第1槽741和第2槽742将接触面73分割为四个区域731。这里优选的是,槽部74的宽度大于槽部74的深度。另外优选的是,槽部74的深度为固定触点部7(第1金属构件91)的厚度的一半(1/2)以下。
如上所述,采用接触面73由槽部74分割为多个区域731的结构,作为触点部4,实现使可动触点部8与固定触点部7在多个部位接触的多点接触构造。因而,与固定触点部7的接触面73由连续的一平面构成的情况相比,例如在异物进入到固定触点部7与可动触点部8之间的情况下等,按压开关1的电特性等也不易降低。其结果是,在按压开关1中不易发生电特性等的变化,接触可靠性提高。
另外,在触点部4采用如上所述的多点接触构造的情况下,例如在过大的力施加于可动构件3时等,在固定触点部7处,导电层72的一部分容易自母材71剥离。另外,由于按压开关1的使用次数增加,也使导电层72容易剥离。作为其原因,考虑是例如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处的导电层72的断裂、以及在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发生的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处的应力集中等。特别是在可动触点部8处的镀层的密合性高于固定触点部7的情况下,固定触点部7的导电层72(镀层)向可动触点部8转移,从而导电层72的一部分容易剥离。列举可动触点部8处的镀层的密合性较高的情况的具体示例,有在作为母材的不锈钢(SUS)的表面上形成有镍(Ni)和铜等的基底镀层并在该基底镀层上形成有银(Ag)镀层的结构等。若导电层72的一部分剥离,则按压开关1的电特性等有可能发生变化。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作为针对这样的导电层72的剥离的对策,在固定触点部7采用以下说明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A~图10C所示,连结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和槽部74的底部752的连结面753包括倾斜部754。倾斜部754是相对于接触面73的倾斜角度θ(参照图10C)为锐角的部分。本公开中所说的“开口周缘”是槽部74的开口面的周缘,是接触面73与槽部74的分界线。另外,本公开中所说的“底部”是指槽部74中最深的部位,也就是最大程度地凹陷的部位。另外,本公开中所说的“锐角”是指大于0度且小于直角(90度)的角度。
总之,固定触点部7在槽部74内具有连结面753。连结面753是连结开口周缘751和底部752的面。在图10B的例子中,槽部74的底部752是平坦的底面。另外,连结面753是以朝向槽部74的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曲面。换言之,在图10B的例子中,接触面73与槽部74的内表面之间的角部形成为圆角形状。这样的形状的连结面753具有包括倾斜部754的曲面。特别是在图10B的例子中,连结面753在整个区域上为曲面,因此连结面753在其整个区域上相对于接触面73的倾斜角度为锐角。也就是说,连结面753的整面构成倾斜部754。由此,槽部74的深度自开口周缘751朝向槽部74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连续地增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面753在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处的角部76(参照图12A等)也构成倾斜部754。也就是说,连结面753至少在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处的角部76包括倾斜部75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包括相互相对的两对角部76,也就是四个角部76。四个角部76中的两个角部76沿前后方向相对,其余两个角部76沿左右方向相对。在这四个角部76的各个角部,连结面753由以朝向槽部74的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曲面构成。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面753在角部76处,由在至少沿着接触面73的平面内(也就是在俯视时)以朝向槽部74的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曲面构成。因而,在四个角部76中的任一角部,连结面753都包括倾斜部754。此外,通过使四个角部76都为包括倾斜部754的形状,能够抑制可动触点部8与四个角部76发生点接触。即,可动触点部8与固定触点部7的四个区域731进行面接触,因此能够抑制自固定触点部7对可动触点部8局部地施加较大的载荷,在可动触点部8处也减少应力集中的发生。
这里,如图10C所示,导电层72包括第1导电层721和第2导电层722。第1导电层721是导电层72中的形成于接触面73的部分。第2导电层722是导电层72中的形成于连结面753的部分。这些第1导电层721和第2导电层722优选是连续的。即,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连结面753是以朝向槽部74的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曲面的情况下,不会在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产生阶差。因此,在后述的固定触点部7的制造方法中,也不易在开口周缘751处在第1导电层721与第2导电层722之间发生断裂,容易实现第1导电层721与第2导电层722连续的构造。
利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不易发生例如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处的导电层72的断裂、以及在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的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处的应力集中等。因此,即使例如数十N的力施加于可动构件3,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也不易发生导电层72自母材71的剥离。另外,即使在按压开关1的使用次数从数百万次到数千万次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导电层72自母材71的剥离。
接下来,参照图11A~图11C说明上述的结构的固定触点部7的制造方法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利用镀层工序在母材71的表面上形成由镀层构成的导电层72,形成成为第1金属构件91的基础的金属板100。然后,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利用第1冲压工序对形成有导电层72的状态的金属板100实施冲压加工,从而形成槽部74。在第1冲压工序中,利用十字状的冲头Y2从上方对放置在垫板Y3上的金属板100进行冲压。由此获得形成有槽部74的状态的金属板101。
然后,如图11C所示,利用第2冲压工序对金属板101实施冲压加工,从而形成突出部70。在第2冲压工序中,在利用圆筒的模具Y5从上方按压金属板101的状态,利用圆柱状的冲头Y4从下方对金属板101进行冲压。由此获得形成有突出部70的状态的第1金属构件91。
在这样的制造方法中,利用第1冲压工序使导电层72中的形成于连结面753的第2导电层722(参照图10C)延伸,因此第2导电层722的厚度变得小于第1导电层721(参照图10C)的厚度。也就是说,厚度可以在第1导电层721和第2导电层722中不同。
另外,上述制造方法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在第1冲压工序和第2冲压工序之后进行例如在母材71的表面上形成由镀层构成的导电层72的镀层工序。也就是说,例如也可以依次进行第1冲压工序、第2冲压工序和镀层工序。另外,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在第1冲压工序之前通过对成为第1金属构件91的基础的金属板100冲裁加工等来形成第1金属构件91的外形,但例如也可以在第2冲压工序之后通过冲裁加工等形成第1金属构件91的外形。
(2.5)固定触点部的角部的形状
接下来,参照图12A~图15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在固定触点部7处在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产生的角部76的形状。这里,以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处的四个角部76为相互共同的形状的情况为例,说明这四个角部76中的一个角部76。
图12A~图12C例示采用了第1形状作为在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产生的角部76的形状的情况。在图13A~图13C中,例示采用了第2形状作为在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产生的角部76的形状的情况。在第1形状和第2形状中,俯视时的角部76的曲率半径即俯视曲率半径Rxy(参照图12B)与剖视时的角部76的曲率半径即剖视曲率半径Rz(参照图12C)的相对关系不同。本公开中所说的俯视曲率半径Rxy(以下也称为“俯视Rxy”)是指角部76在沿着接触面73的平面内的曲率半径,在图12B的例子中是角部76在构成槽部74的底部752的平面内的曲率半径。另外,本公开中所说的剖视曲率半径Rz(以下也称为“剖视Rz”)是指角部76在与接触面73正交的平面内的曲率半径,在图12C的例子中是角部76在沿着图12B的X1-X1线的截面内的曲率半径。
这里,若角部76的形状改变,则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作用于可动触点部8的应力也变化。特别是在俯视Rxy大于剖视Rz的情况下,与俯视Rxy小于剖视Rz的情况相比,作用于可动触点部8的应力较小。在图12A~图12C所示的第1形状中,若比较俯视Rxy和剖视Rz,则俯视Rxy较大,满足“Rxy>Rz”这一关系式。另一方面,在图13A~图13C所示的第2形状中,若比较俯视Rxy和剖视Rz,则俯视Rxy较小,满足“Rxy<Rz”这一关系式。即,为了缓和在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作用于可动触点部8的应力,优选如第1形状那样使俯视Rxy大于剖视Rz。
图14A是表示在第1形状的角部76中在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固定触点部7中的能够与可动触点部8接触的接触区域A1的概念图。图14B是表示在第2形状的角部76中在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固定触点部7中的能够与可动触点部8接触的接触区域A1的概念图。如从图14A和图14B也可清楚的那样,根据在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产生的角部76的形状,能够与可动触点部8接触的接触区域A1的形状和面积不同。例如,在图14A所示的第1形状中,接触区域A1在沿着接触面73的平面内成为沿着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延伸的“横长”的区域。与此相对,在图14B所示的第2形状中,接触区域A1成为沿着与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纵长”的区域。若比较第1形状和第2形状,则第1形状的接触区域A1的面积较大。其结果是,在满足“Rxy>Rz”这一关系式的第1形状中,与满足“Rxy<Rz”这一关系式的第2形状相比,可动触点部8处的应力集中的发生减少,能够实现向可动触点部8作用的应力的缓和。
图15是表示在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作用于可动触点部8的应力的大小与角部76的形状的对应关系的曲线图。在图15中,将横轴设为俯视Rxy的尺寸,将纵轴设为作用于可动触点部8的应力(最大等效应力),以图中“G1”表示剖视Rz为“0.03mm”的情况下的曲线。作为比较例,以图中“G2”表示剖视Rz为“0.00mm”的情况下的曲线。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假设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的载荷的大小为“13N”,并且槽部74的宽度(各个第1槽741和第2槽742处的开口周缘751间的距离)为“0.09mm”。
这里,将剖视Rz为“0.00mm”且俯视Rxy为“0.00mm”的情况下(曲线G2的横轴为“0.00”的点)的应力设为基准值F1,也就是角部76不是曲面的情况。如从图15的曲线G1可清楚的那样,在剖视Rz为“0.03mm”的情况下,若俯视Rxy大于剖视Rz(Rxy>Rz),则预计应力比基准值F1缓和。在图15的例子中,在剖视Rz为“0.03mm”且俯视Rxy为预定的上限值“0.2mm”左右时,与基准值F1相同程度的应力进行作用。因而,在本例中,在剖视Rz为“0.03mm”的情况下,通过将俯视Rxy设定在大于“0.03mm”且小于上限值即“0.2mm”的范围内,从而与基准值F1相比能够实现应力的缓和。通过在该范围内调整角部76的形状,从而与基准值F1相比,能够最大40%左右地降低应力。
这里,作为在俯视Rxy与剖视Rz相等的情况下(Rxy=Rz)难以产生自基准值F1的应力缓和的理由,例如考虑是角部76的表面成为球面的一部分,可动触点部8与角部76接近于点接触等。另外,作为若俯视Rxy成为上限值(在图15的例子中是“0.2mm”)以上则难以产生自基准值F1的应力缓和的理由,例如考虑是相互相对的一对角部76间的间隔变得过大。也就是说,当相互相对的一对角部76间的间隔变得过大时,在一对角部76间,可动触点部8容易挠曲,以角部76为支点作用于可动触点部8的力矩的影响增大。其结果是,自角部76作用于可动触点部8的应力增大,难以产生自基准值F1的应力缓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能够利用固定触点部7的角部76的形状,来调整在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作用于可动触点部8的应力的大小。特别是在俯视Rxy大于剖视Rz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作用于可动触点部8的应力的缓和。但上述的俯视Rxy、剖视Rz和槽部74的宽度等尺寸只不过是一例,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例如,剖视Rz不限于“0.03mm”,也可以为“0.05mm”等。另外,在如上所述地实现了作用于可动触点部8的应力的缓和的结构中,施加于固定触点部7的例如由镀层构成的导电层72的应力也减小,不易产生按压开关1的电特性等的变化。
(2.6)轧制流程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的按压开关1中,如图16所示,可动构件3的轧制流程方向与槽部74(各个第1槽741和第2槽742)的延长方向交叉。在图16中,用向右的箭头概念性地图示可动构件3的轧制流程方向。
本公开中所说的“轧制流程方向”是构成可动构件3的金属板的制造工序中的轧制时的轧制方向。也就是说,在成为可动构件3的基础的金属板的制造工序包含通过轧制将金属板拉伸的工序的情况下,在该工序中拉伸金属板的方向成为轧制流程方向。金属板在沿着轧制流程方向产生了弯曲线的情况下,与沿着与轧制流程方向交叉的方向产生了弯曲线的情况相比,耐久性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1槽741是在俯视时自左后方朝向右前方延伸的直线状的槽,第2槽742是在俯视时自左前方朝向右后方延伸的直线状的槽。与此相对,可动构件3的轧制流程方向为左右方向。由此,可动构件3的轧制流程方向与第1槽741和第2槽742的任一者的延长方向均交叉。
采用上述的结构,能够实现可动构件3的耐久性的提高。即,在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即使反作用力自槽部74(第1槽741和第2槽742的每个)的开口周缘751作用于可动构件3,因该反作用力而在可动构件3产生的弯曲线也与可动构件3的轧制流程方向交叉。其结果是,与在可动构件3产生与可动构件3的轧制流程方向平行的弯曲线的情况相比,可动构件3的耐久性提高。
(2.7)固定触点部的其他例子
另外,按压开关1关于固定触点部7也可以采用图17A~图18C中例示的那样的结构。图17A~图17C是相当于图10A的区域Z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但图17A~图17C是仅示意性地表示固定触点部7的剖视图,图17A~图17C中的各种尺寸关系(母材71和导电层72的厚度等)与实物不同。另外,图18A~图18C是相当于图3A的区域Z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首先,在图17A所示的例子中,连结面753的倾斜部754是平面。具体而言,连结面753具有内侧面755和倾斜面756。内侧面755是自槽部74的底部75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缘向上方立起的平面,是与接触面73垂直的面。倾斜面756是以槽部74的宽度尺寸越向上方(开口面)侧而变得越大的方式倾斜的平面。由此,连结面753在倾斜面756的整个区域中相对于接触面73的倾斜角度为锐角,倾斜面756的整面构成倾斜部754。
另外,在图17B所示的例子中,与图17A同样,连结面753的倾斜部754也是平面。具体而言,连结面753具有倾斜面756。倾斜面756是自槽部74的底部752向斜上方立起的平面,是以槽部74的宽度尺寸越向上方(开口面)侧而变得越大的方式倾斜的面。由此,连结面753在倾斜面756的整个区域中相对于接触面73的倾斜角度为锐角,倾斜面756的整面构成倾斜部754。
另外,在图17C所示的例子中,倾斜部754是以槽部74的底部752朝向下方凸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曲面。由此,槽部74的内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由曲面构成。
另外,在图18A所示的例子中,槽部74是一个直线状的槽。具体而言,槽部74形成为穿过接触面73的大致中心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状。利用这样的槽部74将接触面73分割为两个区域731。
另外,在图18B所示的例子中,槽部74具有在沿着接触面73的平面内沿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三个槽743、744、745。三个槽743、744、745分别是自接触面73的大致中心呈放射状延伸的直线状的槽。这三个槽743、744、745中的任意两个槽相当于“第1槽”和“第2槽”。利用这样的槽部74将接触面73分割为三个区域731。
另外,在图18C所示的例子中,槽部74具有四个槽746、747、748、749。槽746形成为穿过接触面73的大致中心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状。三个槽747、748、749分别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状,且沿前后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因而,三个槽747、748、749分别与槽746大致正交。这三个槽747、748、749的任一者和槽746相当于“第1槽”和“第2槽”。利用这样的槽部74将接触面73分割为八个区域731。
(3)变形例
上述本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公开的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达到本公开的目的,则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以下列举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地应用。
按压开关1的凹部21的开口形状不限于俯视时沿左右方向比沿前后方向长的腰圆状,例如也可以是长方形、圆形或多边形等。在该结构中,与凹部21的开口形状匹配地确定可动构件3等的形状。
图19A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按压开关1A。在第1变形例的按压开关1A中,可动构件3具有主体部31和多个(这里是四个)腿部32。主体部31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可动构件3同样,形成为在俯视时沿左右方向比沿前后方向长的腰圆状。四个腿部32以自主体部31的外周缘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在主体部31的周向上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四个腿部32分别形成为大致矩形。主体部31和四个腿部32是连续的。可动构件3以多个腿部32分别与多个扩张凹部22对应的朝向收纳于凹部21内。采用第1变形例的结构,由于四个腿部32自主体部31突出,因此与没有四个腿部32的结构相比,从可动触点部8到固定触点部7的距离与四个腿部32的量相应地增加,从而能够确保行程长度较长。
图19B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按压开关1B。在第2变形例的按压开关1B中,可动构件3与第1变形例同样,具有主体部31和多个(这里是四个)腿部32。在第2变形例中,主体部31形成为在俯视时呈大致圆形。
另外,作为其他变形例,能够适当地设定按压开关1的行程长度,也就是在通过按压操作使按压开关1接通时的保护片5的操作区域的移动量。例如,按压开关1也可以是行程长度比较短的短行程式、行程长度比较长的长行程式或相当于短行程式与长行程式的中间的中行程式。另外,按压开关1也可以是具有第1触点和第2触点来代替触点部4的两级动作式。关于两级动作式的按压开关1,当按压保护片5时,首先第1触点接通,通过自第1触点接通的状态起进一步按压保护片5,而使第2触点接通。在两级动作式的按压开关1中,将例如在不同的操作力下压曲的两个金属板组合,来构成可动构件3。此外,按压开关1不限定于常开型,也可以是仅在被操作时才断开的常闭型。
另外,按压开关1不限于用于设备的操作部而由人操作的结构,例如也可以用于设备的检测部等。在将按压开关1用于设备的检测部的情况下,按压开关1例如能够作为限位开关而用于驱动器等机械零部件的位置检测。
另外,可动构件3不限于使多个板簧30重叠而成的结构,也可以由一片板簧构成。此外,构成可动构件3的板簧30的结构不限于三片,也可以是两片或四片以上。在该情况下,为了使可动构件3压曲而所需的操作力的大小根据所重叠的板簧30的个数而变化,从而按压开关1的操作触感变化。
另外,按压体6不限于配置于保护片5与受压部33之间,例如也可以配置于保护片5的上方。在该情况下,按压体6的下表面与保护片5的上表面接合。在该结构中,作用于按压体6的操作力经由保护片5传递到受压部33。
另外,保护片5只要覆盖凹部21的至少局部即可,覆盖凹部21的整体对于按压开关1不是必须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保护片5的局部形成有孔。也可以起初就省略保护片5。
另外,可动构件3的下表面的导电膜不限于在可动构件3的下表面的整面形成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与固定触点部7的接触部位以及与固定触点部921的接触部位局部地形成有导电膜。另外,也可以适当地省略可动构件3的下表面的导电膜。在该情况下,优选利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来构成可动构件3的局部或整体,从而确保可动构件3的导电性。
另外,在外壳2的成形时保持金属体9的保持销Y1不限于自金属体9(固定触点部921)的下表面侧与金属体9接触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自金属体9的上表面侧与金属体9接触。在该情况下,销接收部93设于金属体9的上表面。另外,在保持销Y1自金属体9的下表面侧与金属体9接触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外壳2的成形后,在形成于外壳2的下表面的销孔24中填充并埋入合成树脂等。
另外,导电层72不限于镀层,例如也可以是涂敷膜、膜等。在导电层72是膜的情况下,导电层72粘贴于母材71。
另外,固定触点部7的槽部74内不限于完全的空腔,例如也可以在固定触点部7的槽部74内存在构成外壳2的合成树脂。也就是说,也可以利用合成树脂填埋固定触点部7的槽部74的至少局部。
(4)总结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1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包括固定触点部(7)和可动触点部(8)。固定触点部(7)具有母材(71)和覆盖母材(71)的导电层(72)。可动触点部(8)配置于与固定触点部(7)的接触面(73)相对的位置。可动触点部(8)能够在与接触面(73)接触的第1位置(接通位置)和从接触面(73)分离的第2位置(断开位置)之间移动。固定触点部(7)具有将接触面(73)分割为多个区域(731)的槽部(74)。连结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和槽部(74)的底部(752)的连结面(753)包括相对于接触面(73)的倾斜角度(θ)为锐角的倾斜部(754)。
采用该形态,通过利用槽部(74)将接触面(73)分割为多个区域(731),从而实现可动触点部(8)与固定触点部(7)在多个部位接触的多点接触构造。因而,与固定触点部(7)的接触面(73)由连续的一平面构成的情况相比,即使在例如异物进入到固定触点部(7)与可动触点部(8)之间的情况下等,按压开关(1)的电特性等也不易下降。而且,连结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和槽部(74)的底部(752)的连结面(753)包括相对于接触面(73)的倾斜角度(θ)为锐角的倾斜部(754)。因此,不易发生例如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处的导电层(72)的断裂、以及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在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处的应力集中等。其结果是,在按压开关(1)中,虽然是多点接触构造但不易发生导电层(72)的剥离,从而不易发生电特性等的变化。
在第2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中,在第1形态的基础上,倾斜部(754)是曲面。
采用该形态,在槽部(74)的开口周缘(751)不易产生阶差,因此更加不易发生导电层(72)的剥离。
在第3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中,在第1形态的基础上,倾斜部(754)是平面。
采用该形态,能够简化槽部(74)的形状。
在第4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中,槽部(74)包括在沿着接触面(73)的平面内沿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1槽(741)和第2槽(742)。连结面(753)至少在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处的角部包括倾斜部(754)。
采用该形态,在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处,不易发生例如导电层(72)的断裂以及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的应力集中等。因而,不易发生第1槽(741)与第2槽(742)的交点处的导电层(72)的剥离。
在第5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中,连结面(753)在角部(76)由至少在沿着接触面(73)的平面内以朝向槽部(74)的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曲而成的曲面形成。
采用该形态,例如不易发生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的应力集中等。
在第6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中,角部(76)在沿着接触面(73)的平面内的曲率半径(Rxy)小于预定的上限值。
采用该形态,例如不易发生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的应力集中等。
在第7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中,角部(76)在沿着接触面(73)的平面内的曲率半径(Rxy)大于角部(76)在与接触面(73)正交的平面内的曲率半径(Rz)。
采用该形态,例如不易发生将可动触点部(8)压靠于固定触点部(7)时的应力集中等。
在第8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中,导电层(72)是镀层。
采用该形态,容易进行导电层(72)的厚度等的控制。
在第9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中,固定触点部(7)具有自基准面突出的突出部(70)。接触面(73)是突出部(70)的顶端面。
采用该形态,能够抑制可动触点部(8)与接触面(73)以外的部分接触。
在第10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中,在第1形态~第9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导电层(72)中的形成于接触面(73)的第1导电层(721)和形成于连结面(753)的第2导电层(722)是连续的。
采用该形态,不易发生第1导电层(721)与第2导电层(722)的分界处的导电层(72)的剥离。
第11形态的按压开关(1、1A、1B)在第1形态~第10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还包括在与固定触点部(7)相对的相对面形成有可动触点部(8)的可动构件(3)。可动构件(3)的轧制流程方向与槽部(74)的延长方向交叉。
采用该形态,与可动构件(3)的轧制流程方向与槽部(74)的延长方向平行的情况相比,可动构件(3)的耐久性提高。
第2形态~第11形态的结构对于按压开关(1、1A、1B)不是必须的结构,能够适当地省略。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按压开关;2、外壳;3、可动构件;4、触点部;5、保护片;6、按压体;7、固定触点部;8、可动触点部;9、金属体;11、12、端子;21、凹部;22、扩张凹部;23、上表面;24、销孔;25A、25B、壁部;31、主体部;32、腿部;33、受压部;51、接合部;70、突出部;71、母材;72、导电层;73、接触面;74、槽部;76、角部;91、金属构件;92、金属构件;93、销接收部;100、101、金属板;211、底面;212、接触部位;213a、213b、侧面;221、底面;222、侧面;721、722、导电层;731、区域;741、742、743、746、747、748、749、槽;751、开口周缘;752、底部;753、连结面;754、倾斜部;755、内侧面;756、倾斜面;921、固定触点部;D1、深度;D2、深度;L1、假想线;L2、想像线;P1、粉末;Y1、保持销;Y2、冲头;Y3、垫板;Y4、冲头;Y5、模具;Z1、区域;Z2、区域;θ、倾斜角度;Rxy、俯视曲率半径;Rz、剖视曲率半径。

Claims (12)

1.一种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按压开关包括:
固定触点部,其具有母材和覆盖所述母材的导电层;
可动触点部,其配置于与所述固定触点部的接触面相对的位置,能够在与所述接触面接触的第1位置和从所述接触面分离的第2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可动构件,在该可动构件的与所述固定触点部相对的相对面形成有所述可动触点部,
所述固定触点部具有将所述接触面分割为多个区域的槽部,
连结所述槽部的开口周缘和所述槽部的底部的连结面包括相对于所述接触面的倾斜角度为锐角的倾斜部,
所述可动构件的轧制流程方向与所述槽部的延长方向交叉,所述轧制流程方向是构成所述可动构件的金属板的制造工序中的轧制时的轧制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倾斜部是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倾斜部是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槽部包括在沿着所述接触面的平面内沿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1槽和第2槽,
所述连结面至少在所述第1槽与所述第2槽的交点处的角部包括所述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槽部包括在沿着所述接触面的平面内沿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1槽和第2槽,
所述连结面至少在所述第1槽与所述第2槽的交点处的角部包括所述倾斜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连结面在所述角部由曲面构成,该曲面至少在沿着所述接触面的平面内以朝向所述槽部的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曲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角部在沿着所述接触面的平面内的曲率半径小于预定的上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角部在沿着所述接触面的平面内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角部在与所述接触面正交的平面内的曲率半径。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导电层是镀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固定触点部具有自基准面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接触面是所述突出部的顶端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导电层中的形成于所述接触面的第1导电层和形成于所述连结面的第2导电层是连续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槽部包括在沿着所述接触面的平面内沿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1槽和第2槽,
所述可动构件的所述轧制流程方向与所述第1槽的延长方向和所述第2槽的延长方向交叉。
CN201880055080.7A 2017-09-01 2018-08-27 按压开关 Active CN1110522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9015 2017-09-01
JP2017-169015 2017-09-01
JP2018009208 2018-01-23
JP2018-009208 2018-01-23
PCT/JP2018/031470 WO2019044725A1 (ja) 2017-09-01 2018-08-27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2283A CN111052283A (zh) 2020-04-21
CN111052283B true CN111052283B (zh) 2022-04-15

Family

ID=65524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5080.7A Active CN111052283B (zh) 2017-09-01 2018-08-27 按压开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24471B2 (zh)
JP (1) JPWO2019044725A1 (zh)
CN (1) CN111052283B (zh)
WO (1) WO20190447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56704S1 (en) * 2020-12-04 2022-07-05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Push switch
JP2023032929A (ja) * 2021-08-27 2023-03-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53A (zh) * 1993-01-13 1994-07-20 美格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按压式开关
CN1259749A (zh) * 1998-12-08 2000-07-12 莫列斯公司 电气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54074A (en) * 1952-09-06 1958-09-30 Ite Circuit Breaker Ltd Composite electrical conducto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ame
JPS5486763A (en) 1977-12-22 1979-07-10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Electric contact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JPH0382525U (zh) 1989-12-13 1991-08-22
JP4802930B2 (ja) 2006-08-10 2011-10-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11103286A (ja) * 2009-10-15 2011-05-26 Panasonic Corp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JP2012022970A (ja) 2010-07-16 2012-02-02 Fuji Denshi Kogyo Kk 可動接点ばねの製造方法、可動接点ばねおよびスイッチ
CN102005335A (zh) * 2010-11-30 2011-04-06 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外置式保护器中的动触点
EP2620966A1 (en) * 2012-01-27 2013-07-31 Johnson Electric S.A. Contact arrangement for high-power electrical switching devices
CN202549630U (zh) * 2012-04-11 2012-11-21 宁波市大银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新型结构的触点
CN202650859U (zh) * 2012-07-09 2013-01-02 浙江天银合金技术有限公司 触头
CN103035420B (zh) * 2012-11-27 2016-04-13 上海达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接触系统的银触点结构和制作方法
JP3181935U (ja) * 2012-12-14 2013-02-2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接点構造
CN103310999A (zh) * 2013-05-17 2013-09-18 平湖市海特合金有限公司 电器触点
CN203260497U (zh) * 2013-05-17 2013-10-30 平湖市海特合金有限公司 电器触点
JP6355259B2 (ja) 2014-12-17 2018-07-11 新生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押釦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53A (zh) * 1993-01-13 1994-07-20 美格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按压式开关
CN1259749A (zh) * 1998-12-08 2000-07-12 莫列斯公司 电气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2283A (zh) 2020-04-21
US11024471B2 (en) 2021-06-01
US20200194192A1 (en) 2020-06-18
JPWO2019044725A1 (ja) 2020-10-08
WO2019044725A1 (ja) 2019-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2283B (zh) 按压开关
US10529505B2 (en) Push switch
TWI616916B (zh) 按鈕開關以及可動接點構件
CN108780714B (zh) 按压开关
CN215451206U (zh) 可动构件以及输入装置
KR101782244B1 (ko) 가동 접점 부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그 가동 접점 부재를 사용한 스위치 장치
CN109690716B (zh) 按压开关
CN111033665A (zh) 按压开关
JP7365645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EP1037226A2 (en) Push switch
JP3762564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EP1903590A1 (en) Push-Button Switch
CN115699237A (zh) 按压开关及按压开关系统
JP6376400B2 (ja) 押釦スイッ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81538B2 (ja) スライド操作式スイッチ
JP2005019112A (ja) 押釦スイッチ
KR100586471B1 (ko) 접점스프링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스위치장치
KR100331729B1 (ko) 푸시 스위치
WO2023021580A1 (ja) 押釦スイッチ用部材
WO2023026583A1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4332543B2 (ja) 横押し型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18056253A (zh) 推压开关
KR20060045687A (ko) 누름버튼 스위치
JP2022024849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TWI615866B (zh) 開關裝置及彈性接點之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