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0716B - 按压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压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0716B
CN109690716B CN201780055207.0A CN201780055207A CN109690716B CN 109690716 B CN109690716 B CN 109690716B CN 201780055207 A CN201780055207 A CN 201780055207A CN 109690716 B CN109690716 B CN 1096907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vable
push switch
contact portion
bas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52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0716A (zh
Inventor
道路国雄
中居有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90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0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07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20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16Separate bridge contact
    • H01H2205/024Means to facilitate positioning
    • H01H2205/03Apertured pl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04Collapsible dome or bubble
    • H01H2215/006Only mechanical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04Collapsible dome or bubble
    • H01H2215/012Positioning of individual 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04Collapsible dome or bubble
    • H01H2215/022Asymmetric; Elliptic; Squa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5/00Springs
    • H01H2235/018Spring seat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压开关,其能够降低高度且在手动操作期间提供多种感觉。接触片(40)包括支撑在基部构件(20)上的支撑部(41)、可移动触点部(42)及将支撑部(41)与可移动触点部(42)互连的互连部(43)。可移动触点部(42)在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的位置和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分离的位置之间能够移动。接触片(40)构造成使得,当推动压力接收构件(31)移动为更接近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来使得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变化时,由可移动构件(3)推动互连部(43),并且可移动触点部(42)沿着操作方向移动。可移动触点部(42)位于在操作方向上面对贯通孔(32)的位置处。可移动触点部(42)具有允许其在操作方向上穿过贯通孔(32)的尺寸和形状。

Description

按压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按压开关,特别是涉及响应于其可移动构件的形状变化而接通和断开的按压开关。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按压开关,其具有盖子从上方覆盖壳体而开关触点部安装在壳体上的构造。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按压开关包括形成为箱形状的具有开放顶面的壳体。可移动构件(可移动触点)位于被壳体的壁包围的凹部中,所述可移动构件形成为向上突出的圆顶形状。存在位于壳体上方的保护片,以覆盖凹部。保护片具有位于壳体的壁的上端上并与之重叠的周界部,所述周界部通过激活照射被焊接且固定到壳体。
为手动操作该按压开关,从上方对保护片施力,该力被传递到可移动构件并引起可移动构件的形状变化(弹性反转),使得可移动构件向下突出。由此,金属构件的下表面与形成于壳体的凹部的内底表面上的中心触点接触,按压开关接通。当移去施加到保护片的力时,金属构件改变为其初始形状(向上突出的圆顶形状)(弹性恢复),按压开关断开。
顺便提及,在前述的按压开关中,单个可移动构件提供了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和电接触(与中心触点接触)两者。因此,沿凹部的深度方向,按压开关的高度会降低。相反,在具有这种构造的按压开关中,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和电接触状态(例如,接触压力)不能单独设计。电接触状态的设计会限制可实现的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JP 2013—58380A。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公开一个方面的目的将是提出一种按压开关,其能够降低高度并且能够在手动操作期间提供多种感觉。
根据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按压开关包括:固定触点部;基部构件;接触片;和可移动构件。基部构件支撑固定触点部。接触片位于在操作方向上面对基部构件的指定表面的位置处。可移动构件包括压力接收构件且位于在操作方向上接触片的与基部构件的指定表面相反的相反侧上的位置处。可移动构件包括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位于压力接收构件周围的区域中并且在操作方向上贯穿可移动构件。接触片包括支撑在基部构件上的支撑部、在与固定触点部接触的位置和与固定触点部分离的位置之间能够移动的可移动触点部,以及将支撑部和可移动触点部互连的互连部。接触片构造成使得,当推动压力接收构件移动为更接近基部构件的指定表面来使得可移动构件的形状变化时,由可移动构件推动互连部,并且可移动触点部沿着操作方向移动。可移动触点部位于在操作方向上面对贯通孔的位置处,并且具有允许其在操作方向上穿过贯通孔的尺寸和形状。
根据本公开第二方面的按压开关基于第一方面,其中接触片是悬臂,其中支撑部用作固定端并且可移动触点部用作自由端。
根据本公开第三方面的按压开关基于第一或者第二方面,其中基部构件包括收进部,所述收进部位于在操作方向上指定表面中面对互连部的位置处,并且沿背离互连部的方向凹进。
根据本公开第四方面的按压开关基于第三方面,其中接触片构造成:在由可移动构件推动互连部以允许可移动触点部与固定触点部接触的状态下,在由可移动构件进一步推动互连部时,所述接触片改变形状以允许互连部进入收进部中。
根据本公开第五方面的按压开关基于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其中:互连部包括在操作方向上但是背离基部构件的指定表面突出的突出部;并且接触片构造成在推动压力接收构件时在突出部处与可移动构件接触。
根据本公开第六方面的按压开关基于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其中:基部构件是包括凹部的壳体的至少部分;接触片是具有导电性的接触构件的至少部分;基部构件的指定表面是凹部的底表面;并且可移动构件和接触构件位于凹部的内部。
根据本公开第七方面的按压开关基于第六方面,其中:基部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触点部,第二固定触点部与用作第一固定触点部的固定触点部电绝缘;第一固定触点部和第二固定触点部位于基部构件的指定表面上,并且彼此分离;接触构件包括接触片和与第二固定触点部永久接触的支撑框架;并且接触片沿着基部构件的指定表面从支撑框架的部分突出,使得可移动触点部位于在操作方向上面对第一固定触点部的位置处。
根据本公开第八方面的按压开关基于第六或第七方面,其中壳体包括形成在凹部的内侧表面的至少部分上的移动限制部,用于通过与接触构件和可移动构件接触来限制接触构件和可移动构件在平行于基部构件的指定表面的假想平面中移动。
根据本公开第九方面的按压开关基于第六第八至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其中可移动构件包括:主体和四个支腿,所述主体包括压力接收构件和贯通孔;当在操作方向中的一个操作方向在观察时,所述四个支腿单独地从主体的外周沿四个方向突出。
根据本公开第十方面的按压开关基于第六至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其中:可移动构件包括在压力接收构件周围的区域中的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具有相同形状并且沿周向方向以规则间隔布置;并且所述贯通孔是所述多个孔中的一个孔。
根据本公开第十一方面的按压开关基于第六至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并且还包括保护片,所述保护片接合到壳体的凹部周围的区域并覆盖凹部。壳体包括凹槽,用于形成在凹部周围的区域的至少部分与保护片之间的间隙。凹槽用作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壳体和保护片之间,并且将凹部的内部与凹部的外部互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按压开关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上述按压开关的透视图。
图3是上述按压开关的平面图,其中移去了保护片、按压构件、可移动构件和接触构件。
图4A是上述按压开关的平面图,其中移去了保护片和按压构件。图4B是上述按压开关的平面图,其中移去了保护片、按压构件和可移动构件。
图5是上述按压开关的截面图。
图6A是上述按压开关的截面图,涉及尚未进行手动操作的情景。图6B是上述按压开关的截面图,涉及已经进行了手动操作的情景。
图7A是超行程的上述按压开关的示意性截面图,图7B是图A中的区域Z1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变化的按压开关的可移动构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用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按压开关。注意,下文中描述的元件、部件或构造仅是本公开的示例,并且本公开不局限于公开以下元件、部件或构造。因此,可根据设计等以各种方式修改以下元件、部件或构造,只要它们不偏离基于本公开预期的技术构思的范围。
(实施例)
(1)概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按压开关1包括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固定触点部)、基部构件20、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片40。
基部构件20支撑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片40位于在操作方向(手动操作方向)上面对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位置处。可移动构件3包括压力接收构件31。可移动构件3位于在手动操作方向上接触片40的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相反的相反侧上的位置处。可移动构件3包括贯通孔32,贯通孔32位于压力接收构件31周围的区域并且在手动操作方向上贯穿可移动构件3。
接触片40包括支撑在基部构件20上的支撑部41、可移动触点部42以及将支撑部41和可移动触点部42互连的互连部43。可移动触点部42能够在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的位置和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接触片40构造成使得,当推动压力接收构件31移动为更接近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来使得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变化时,由可移动构件3推动互连部43,并且可移动触点部42沿着手动操作方向移动。可移动触点部42位于在手动操作方向上面对贯通孔32的位置处。可移动触点部42具有允许其在手动操作方向上穿过贯通孔32的尺寸和形状。
概括地说,关于按压开关1,接触片40和可移动构件3被以接触片40和可移动构件3的顺序放置和堆叠在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上方。换句话说,接触片40在手动操作方向上位于可移动构件3和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之间。在这方面,例如,在可移动构件3是圆顶状薄板构件的情形中,在从可移动构件3的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相反的相反侧按压可移动构件3的压力接收构件31时,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因所谓的反转而突然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可移动构件3推动接触片40的互连部43,因此接触片40的可移动触点部42在手动操作方向上移动而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或分离。如根据上文理解的,通过推动可移动构件3,使得按压开关1接通或断开。详细地,当推动可移动构件3的压力接收构件31时,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改变,且因此在可移动构件3和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之间的接触片40被间接推动。然后,接触片40的可移动触点部42与由基部构件20保持的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或分离。
在这种构造中,通过可移动构件3确保按压开关1的手动操作期间的(触觉)感觉(触觉响应),并且通过接触片40实现电连接(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换句话说,在按压开关1中,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片40独立负责确保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和电连接。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和电连接可以单独设计。因此,按压开关1能够在手动操作期间实现多种感觉,而不受电连接状态限制。
在这方面,按压开关1在手动操作方向上的尺寸(即高度)在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片40仅在手动操作方向上放置和堆叠的构造中比在仅可移动构件3负责确保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及电连接两者的构造中更大。鉴于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按压开关1中,可移动构件3设置有在手动操作方向上穿透可移动构件3的贯通孔32,并且可移动触点部42位于在手动操作方向上面对贯通孔32的位置处。另外,可移动触点部42形成为具有允许其在手动操作方向上穿过贯通孔32的尺寸和形状。因此,即使在可移动触点部42在手动操作方向上移动时,通过贯通孔32能够避免可移动触点部42和可移动构件3之间的干扰。因此,能够缩短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片40之间在手动操作方向上的距离。详细地,与仅可移动构件3负责确保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和电连接两者的构造相比,虽然在可移动构件3和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之间增加了接触片40,但仍可以减小按压开关1在手动操作方向上的尺寸的增大。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按压开关1可提供的有利效果在于高度更低且在手动操作期间提供多种感觉。
在本实施例中,仅在操作时接通的常断开式按压开关1作为一个示例描述。在常断开式按压开关1中,当完成对可移动构件3的压力接收构件31的推动操作时,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变化,接触片40被间接推动。因此,接触片40的可移动触点部42与由基部构件20保持的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因此,在可移动触点部42和第一固定触点部611之间形成电连接,由此按压开关1接通。在这方面,“推动操作”指沿压力接收构件31接近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方向推动压力接收构件31的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的按压开关1特别适于长行程开关,在长行程开关中,行程的长度(其为压力接收构件31因推动操作的行进距离(移动量))相对较长。另外,按压开关1特别适于超行程开关,超行程开关是长行程开关中的一种,并且在可移动触点部42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后完成压力接收构件31的推动操作时,仍允许压力接收构件31的进一步移动(即,超行程)。
在可移动触点部42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时按压开关1刚接通之后,超行程按压开关1不会突然增加手动操作负荷,而是会延迟手动操作负荷突然增加的定时。在这方面,“手动操作负荷”指在用户以手指对按压开关1执行推动操作时由用户的手指对按压开关1施加的力的量,并且等于按压开关1在用户手指上施加的反作用力的量。在一般的按压开关1中,手动操作负荷在压力接收构件31的可移动范围的终点处突然增加。在超行程按压开关1中,压力接收构件31的可移动范围的终点不是按压开关1接通的位置,而是从按压开关1接通的位置进一步推动压力接收构件31的位置。因此,在超行程按压开关1中,手动操作负荷突然增加的定时可被延迟与压力接收构件31从按压开关1接通的位置移动到压力接收构件31的可移动范围的终点的距离相对应的量。
因此,超行程按压开关1可降低对按压开关1实际执行操作(推动操作)的用户(操作者)的疲倦,并且可以特别适合于用于长期输入操作(例如,信息装置的键盘)的应用。通过将根据本实施例的按压开关1应用于键盘,由于按压开关1的高度可以降低,因此键盘可以减薄。
(2)细节
如下所述的按压开关1用在诸如信息装置和家庭用具的各种设备的手动操作单元中。按压开关1可以容纳在装置的壳体中,同时其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例如。在这种情况下,手动操作按钮位于壳体的与按压开关1对应的部分处,例如。因此,在用户推动手动操作按钮时,通过手动操作按钮间接地操作按压开关1。
下文中,除非另外注明,否则“上下方向”指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垂直的方向(即,与图3的页面垂直的方向)。并且,关于基部构件20的上下方向,其中指定表面211面对的基部构件20的一个方向被认为是“上”方向,其中相反表面面对的另一方向被认为是“下”方向。因此,在下文描述中,“手动操作方向”与“上下方向”相同。另外,其中如下所述的第一端子612和第二端子622从基部构件20(壳体2)突出的方向视为“前后方向”,并且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与图5的页面垂直的方向)视为“左右方向”。概括地说,图1等等中示出的“上”、“下”、“左”、“右”、“前”、“后”箭头分别以直观方式表示上方向、下方向、左方向、右方向、前方向和后方向。但是,这并不旨在使用这些方向限制按压开关1在使用中的方向。另外,在图中表示方向的箭头的描述仅是为便于理解,并且是无形的。
(2.1)构造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按压开关1包括壳体2、可移动构件3、接触构件4、保护片5、第一金属构件61和第二金属构件62、以及按压构件7。如稍后详细说明的,壳体2包括基部构件20,接触构件4包括接触片40,第一金属构件61包括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换句话说,基部构件20是壳体2的至少部分,接触片40是接触构件4的至少部分,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是第一金属构件61的至少部分。此外,除非另外注明,以下描述是关于处于非操作状态的按压开关1,即,对按压开关1不执行推动操作的状态。图5是沿着图4A的X1-X1线截取的截面图,处于其中增加了保护片5和按压构件7的状态。
壳体2以合成树脂制成,具有电绝缘特性。壳体2沿上下方向具有平坦立方形形状。壳体2包括向上开放的凹部21。此外,壳体2包括具有板形状的基部构件20和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外周向上突出的包围壁22。在本实施例中,基部构件20在其顶视图中形成为正方形形状。并且,包围壁22在其顶视图中形成为矩形框架形状。在这种构造中,凹部21限定为由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和包围壁22的内侧表面212包围的空间。换句话说,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用作凹部21的底表面,包围壁22的内侧表面212用作凹部21的内侧表面。因此,包围壁22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突出量对应于凹部21的深度。
凹部21的开口形状是几乎正方形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凹部21的内侧表面212被弯曲,使得凹部21的四个侧面的中间部在其顶视图中向外凸起。此外,凹部21的内侧表面212弯曲,使得凹部21的四个角部在顶视图中向外凸起。如稍后详细说明的,可移动构件3的四个支腿34分别容纳在凹部21的四个角部处的凸起部中。壳体2具有正方形形状,其角部在其顶视图中被倒角。但是,倒角对于按压开关1不是必需的,而是可以适当忽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部构件20包括在凹部21的底表面(指定表面211)的中央部中形成的收进部23。如稍后详细说明的,收进部23在收进部23和接触片40之间形成空间,用于暂时接收接触片40的互连部43,并且由此允许超行程(在可移动触点部42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之后,压力接收构件31的附加移动)。由于这个原因,收进部23由在上下方向(手动操作方向)上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中面对互连部43的部分形成,并从互连部43收进。收进部23的开口形状是沿左右方向伸长的几乎矩形形状。换句话说,壳体2的凹部21具有两个深度,使得其中央深,而其外周浅。收进部23由凹部21的中央处的深部限定。收进部23的深度(从收进部23的底表面到指定表面211的高度)小于凹部21的深度(包围壁22从指定表面211的突出量)。
此外,基部构件20包括位于凹部21的底表面(指定表面211)的左端处且从指定表面211向上突出的台座213。在这方面,凹部21的底表面包括在收进部23左侧处的区域,其用作台座213,形成为比指定表面211高的台阶。如稍后详细说明的,台座213支承接触片40的支撑部41。
另外,壳体2包括凹槽221(见图1),凹槽221是包围凹部21的区域的至少部分,并且形成在壳体2和保护片5之间的间隙。在本实施例中,凹槽221形成在包围壁22的部分(用作凹部21的左侧壁)的上表面中,并且设置在沿前后方向的中央。
第一金属构件61和第二金属构件62各自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板制成,并由壳体2的基部构件20保持。第一金属构件61和第二金属构件62通过嵌件模制与壳体2形成一体,例如。第一金属构件61和第二金属构件62沿左右方向布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构件61位于第二金属构件62的左侧。第一金属构件61和第二金属构件62彼此电隔离。
第一金属构件61包括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和一对第一端子612。第一固定触点部611位于第一金属构件61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处,一对第一端子612位于第一金属构件61沿前后方向的相反端部处。如详细说明的,第一金属构件61包括将一对第一端子612互连的第一主板613。第一主板613在其顶视图中形成为几乎T形形状,包括在一对第一端子612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伸长部和从伸长部的中央向右突出的部分。在第一主板613向右突出的部分的顶部(右端)的上表面部分地凸起,并且所述凸起部用作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概括地说,第一固定触点部611、一对第一端子612和第一主板613由单个板一体形成,并且彼此电联接。
通过将第一主板613的至少部分嵌入到壳体2中,由壳体2(基部构件20)保持第一金属构件61。在这方面,如图3所示,第一主板613的部分在收进部23的底表面上暴露。第一主板613在收进部23的底表面上暴露的部分具有与收进部23的底表面齐平的上表面。此外,第一主板613向右突出的的部分的顶部(右端)延伸到收进部23的右侧。并且,第一主板613的右端在收进部23的右侧的凹部21的底表面(指定表面211)上暴露。第一主板613的位于收进部23的右侧的部分具有与指定表面211齐平的上表面。因此,通过使第一主板613的右端的上表面部分地凸起形成的第一固定触点部611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向上突出。
第二金属构件62包括第二固定触点部621和一对第二端子622。第二固定触点部621提供作为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的补充,用作固定触点部,并且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电隔离。第二固定触点部621位于第二金属构件62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处,并且一对第二端子622位于第二金属构件62的沿前后方向的相反端部处。如详细说明的,第二金属构件62还包括将一对第二端子622互连的第二主板623。第二主板623在其顶视图中形成为几乎U形形状,包括在一对第二端子622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伸长部和分别从伸长部的相反端部向左突出的部分。此外,第二主板623的分别向左突出的部分的基部(右端)的上表面部分地凸起,这些凸起部用作第二固定触点部621。概括地说,第二金属构件62包括一对(两个)第二固定触点部621。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一对第二端子622和第二主板623由单个金属板一体形成,并且彼此电联接。
通过将第二主板623的至少部分嵌入到壳体2中,由壳体2(基部构件20)保持第二金属构件62。在这方面,如图3所示,第二主板623沿着包围壁22延伸,并且其几乎所有部分在凹部21的底表面(指定表面211)上暴露。换句话说,第二主板623定位为与台座213一起在指定表面211内包围收进部23。第二主板623的在指定表面211上暴露的部分具有与指定表面211齐平的上表面。因此,通过使第二主板623的右端的上表面部分凸起所形成的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向上突出。
在这方面,台座213、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和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具有距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相同的突出量。因此,台座213的上表面、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的上表面和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的上表面彼此齐平。
一对第一端子612和一对第二端子622沿前后方向从壳体2的相反表面突出。详细地,一个第一端子612和一个第二端子622从壳体2的前表面向前突出,而另一个第一端子612和另一个第二端子622从壳体2的后表面向后突出。一对第一端子612和一对第二端子622具有与壳体2的下表面齐平的下表面。一对第一端子612和一对第二端子622可以通过例如焊接而物理联接和电连接到印刷线路板上的导电部。
可移动构件3容纳在壳体2的凹部21中。可移动构件3与接触构件4一起容纳在凹部21中。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构件4以接触构件4和可移动构件3的顺序定位在且堆叠在凹部21的底表面(指定表面211)上或上方。换句话说,可移动构件3位于在上下方向上接触构件4的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相反的相反侧(上侧)的位置上。
可移动构件3以弹性板材料形成,例如诸如不锈钢(SUS)的金属的板。可移动构件3包括压力接收构件31和贯通孔32。可移动构件3在压力接收构件31周围的区域中包括多个孔33,多个孔33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沿压力接收构件31的周向方向以规则间隔布置。贯通孔32是所述多个孔33中的一个孔。在本实施例中,在可移动构件3的压力接收构件31周围的区域中以规则间隔布置有三个孔33。三个孔33均沿上下方向贯穿可移动构件3,并且它们中的每一个在其顶视图中形成为叶形状。在这方面,“叶形状”指两个圆的重叠形状,所述两个圆具有相同直径D1且并排布置,使得它们的中心距小于D1。在三个孔33中,用作贯通孔32的一个孔33位于压力接收构件31的右侧,其余的两个孔33位于压力接收构件31的左前侧和左后侧。所述三个孔33布置为关于由可移动构件3沿前后方向的中心线限定的对称轴线线对称。
可移动构件3形成为与凹部21对应但略小于凹部21的形状,使得其可被容纳在凹部21中。更详细地,可移动构件3包括主体30和四个支腿34。主体30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包括压力接收构件31及三个孔33(包括贯通孔32)。四个支腿34沿主体30的周向方向以规则间隔布置,从而当在上下方向的一个方向(上方向)上观察时,四个支腿从主体30的外周沿四个方向突出。主体30和四个支腿34是连续的。可移动构件3被容纳在凹部21中,使得四个支腿34分别放置在凹部21的四个角部上的凸起部中。因此,通过四个支腿34中任意支腿与凹部21的内侧表面212的部分接触,可以约束可移动构件3在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平行的假想平面中的移动。换句话说,壳体2包括凹部21的内侧表面212的至少部分,即移动限制部214,其用于通过与可移动构件3接触来限制可移动构件3在平行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假想平面中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内侧表面212的与凹部21的四个角部处的凸起部相对应的部分构成移动限制部214(见图3)。
主体30形成为圆顶形状,其中中央部弯曲以向上突出。四个支腿34从主体30的外周斜向向下突出。因此,当可移动构件3与接触构件4一起容纳在凹部21中时,仅可移动构件3的四个支腿34的顶部与接触构件4接触,可移动构件3的除了四个支腿34的顶部之外的部分与接触构件4分离(见图5)。并且主体30的中央部用作可移动构件3的压力接收构件31。换句话说,在可移动构件3中,主体30的中央部用作压力接收构件31,用于接收在操作按压开关1时从按压开关1的外部对按压开关1施加的力(下文中称为“手动操作力”)。
接触构件4与可移动构件3一起容纳在壳体2的凹部21中。如上所述,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构件4沿上下方向放置和堆叠,并且接触构件4位于凹部21的底表面(指定表面211)和可移动构件3之间。
接触构件4以弹性板材料形成,例如不锈钢(SUS)的金属的板。接触构件4的至少部分用作接触片40。接触片40包括支撑部41、可移动触点部42和互连部43。基部构件20支撑或支承支撑部41。可移动触点部42能够在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的位置和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互连部43将支撑部41和可移动触点部42互连。
接触构件4形成为对应于凹部21且略小于凹部21的形状,使得其能够容纳在凹部21中。更详细地,接触构件4包括接触片40和支撑框架44。支撑框架44形成为具有开口45的矩形框架形状。支撑框架44的开口45形成为沿左右方向伸长的矩形形状。在这方面,开口45形成为至少大于收进部23的开口,使得收进部23通过开口45暴露。换句话说,支撑框架44位于凹部21的底表面(指定表面211)上,且放置在收进部23周围的区域中以沿着包围壁22延伸。在这方面,支撑框架44的下表面与台座213的上表面和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的上表面接触。概括地说,支撑框架44由台座213和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支撑在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上方,以几乎平行于指定表面211。因此,支撑框架44总是与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接触。
接触片40从支撑框架44沿着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部分突出,以使可移动触点部42位于沿上下方向面对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接触片40是从支撑框架44的开口45的左边缘的沿前后方向的中央向右突出的悬臂。换句话说,接触片40从左侧的中央突出到右侧,左侧和右侧是支撑框架44沿左右方向的相反侧。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44和接触片40(支撑部41、可移动触点部42和互连部43)由单个金属板一体形成。
在这方面,由接触片40的左端构成的支撑部41连续地连接到支撑框架44,即,接触片40的基部对应于悬臂的固定端。接触片40的右端构成可移动触点部42,即,接触片40的顶部或顶点对应于悬臂的自由端。详细地,接触片40的沿上下方向面对台座213的部分构成支撑部41,接触片40的沿上下方向面对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的部分构成可移动触点部42。接触片40除支撑部41和可移动触点部42之外的整个部分构成互连部43。接触片40的互连部43和可移动触点部42从支撑部41斜向向右上方延伸(见图5)。换句话说,接触片40除支撑部41之外的部分相对于指定表面211倾斜,使得更接近其顶端的部分(右部)更多地与凹部21的底部(指定表面211)分离。因此,在接触片40中,互连部43的弯曲允许可移动触点部42在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的位置和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
在这方面,可移动触点部42位于沿上下方向面对贯通孔32的位置处。此外,可移动触点部42具有的尺寸和形状允许其沿上下方向穿过贯通孔3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互连部43包括突出部431,突出部431沿上下方向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向上)突出分离。突出部431位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中央部上方。突出部431在其顶视图形成为圆形形状。互连部43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宽度)在突出部431附近比在其它部分中的大。
当沿上下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向上方向)观察时,支撑框架44的四个角部被形成为从支撑框架44的外周分别沿四个方向突出。接触构件4容纳在凹部21中,使得支撑框架44的四个角部分别放置在凹部21的四个角部上的凸起部中。因此,通过支撑框架44的四个角部中的任意角部与凹部21的内侧表面212的部分接触,可以约束接触构件4在平行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假想平面中的移动。换句话说,壳体2包括凹部21的内侧表面212的至少部分,即移动限制部214(见图4A),其用于通过与接触构件4接触来限制接触构件4在平行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假想平面中移动。
在接触构件4的整个下表面上形成具有导电性的导电层,其例如由金(Au)镀层、银(Ag)镀层等等制成。该导电层对接触构件4赋予导电性。换句话说,接触构件4具有导电性。支撑框架44的下表面通过导电层而总是与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接触,因此接触构件4总是电联接到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此外,如在“(2.2)操作”中详细描述的,当手动操作力作用在压力接收构件31上时,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改变,然后可移动构件3推动接触片40的互连部43。因此,接触片40的可移动触点部42向下移动,并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触点部42的下表面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其中导电层在中间。因此,可移动触点部42电联接到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导电层完全形成在接触构件4的下表面上,相应地,接触构件4具有改进的导电性。在与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和可移动触点部42接触的部分处的电连接能够稳定。
概括地说,可移动触点部42和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构成接触装置。这个接触装置依赖于因推动压力接收构件31以接近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引起的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变化而在接通和断开之间转换。详细地,在没有手动操作力作用于压力接收构件31时,可移动触点部42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分离且因此接触装置断开。在这方面,第一金属构件61和第二金属构件62电隔离,因此在一对第一端子612和一对第二端子622之间未形成电传导。相反,在手动操作力作用于压力接收构件31上且由此可移动触点部42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时,接触装置接通。在这方面,第一金属构件61和第二金属构件62通过接触构件4电气互连,由此在一对第一端子612和一对第二端子622之间形成电传导。
保护片5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柔性片材制成。在这方面,保护片5由具有耐热性和电绝缘特性的树脂膜制成。保护片5位于壳体2的上表面(凹部21的开放表面)上方,以完全覆盖凹部21。保护片5接合到壳体2的凹部21周围的区域,即,壳体2的包围壁22的上表面,由此覆盖凹部21。因此,保护片5阻止灰尘、砂砾等等入侵到凹部21中,保护容纳在凹部21中的接触装置等等,例如。保护片5的外周形状几乎与壳体2的包围壁22的外周形状相同,并且保护片5略大于包围壁22。详细地,保护片5在其顶视图中具有正方形形状,四个角部被倒角。注意,倒角对于按压开关1不是必需的,而是可以适当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在壳体2的凹部21周围的区域的至少部分中形成凹槽221(见图1),以形成在壳体2和保护片5之间的间隙。因此,在壳体2和保护片5之间形成通气孔222(见图5),通过凹槽221将凹部21的内部与凹部21的外部互连。因此,在按压开关1的推动操作中,允许空气通过通气孔222在凹部21的内部与凹部21的外部之间流动。但是,通气孔222设置在按压开关1沿左右方向背离接触装置(可移动触点部42和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的一侧上。即使在灰尘、砂砾等等通过通气孔222侵入凹部21中时,也可以抑制这些灰尘、砂砾等等粘附到接触装置。
更详细地,保护片5包括接合部51、按压部52和中间部53。保护片5在接合部51处接合到壳体2的包围壁22,并由按压部52和中间部53覆盖凹部21。
接合部51接合到包围壁22的上表面。在这方面,接合部51提供到保护片5的平坦部,该平坦部具有矩形框架形状以作为其外周部,且平行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接合部51是具有预定宽度的线性区域,相对保护片5的外周略向内布置,且沿着保护片5的外周安置。接合部51通过焊接接合到壳体2的凹部21周围的区域。因此,与接合部51用粘合剂接合到壳体2的情形相反,在保护片5的下表面上不存在粘合剂。在本实施例中,接合部51通过激光焊接接合到壳体2的凹部21周围的区域。接合部51在凹部21周围除凹槽221外的几乎全部区域上接合到壳体2。
按压部52面对可移动构件3的压力接收构件31。在这方面,按压部52由保护片5的形成其中央部分的圆形部分构成。按压部52是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平行的平坦部。
中间部53存在于接合部51和按压部52之间。在这方面,保护片5除接合部51和按压部52外的部分构成中间部53。概括地说,保护片5被接合部51包围但除按压部52以外的整个部分构成中间部53。在本实施例中,中间部53的至少部分与可移动构件3分离。中间部53相对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倾斜,使得更接近内周边的部分(按压部52)更多地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分离。
按压构件7位于保护片5的按压部52与可移动构件3的压力接收构件31之间。按压构件7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电绝缘特性。按压构件7具有沿上下方向平坦的盘形状。按压构件7位于可移动构件3的上方,其中按压构件7的下表面与压力接收构件31的上表面接触。按压构件7的上表面通过例如激光焊接接合到按压部52的下表面。
按压构件7将作用于保护片5的按压部52上的手动操作力传递到可移动构件3的压力接收构件31。因此,在手动操作力从上方作用于按压部52时,手动操作力通过按压构件7传递到压力接收构件31,由此从上方作用于压力接收构件31。因此,在推动按压部52时,通过按压构件7间接地操作压力接收构件31。
(2.2)操作
下文中,参考图6A至图7B描述具有前述构造的按压开关1的操作。图6A至图7B示出与图5对应的按压开关1的截面的示意图。在这方面,关于可移动构件3,以贯通孔32内的假想线(虚双点划线)指示了无贯通孔32的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
按压开关1是常断开式开关。在手动操作中,当执行对保护片5的按压部52的推动操作时,向下指向的手动操作力通过按压部52作用于按压构件7上。图6A示出了未手动操作的按压开关1(处于其中未执行推动操作的状态)。图6B涉及按压开关1的手动操作并示出了按压开关1刚接通的情景。图7A涉及按压开关1的手动操作并示出了发生超行程的情景。图7B是图7A中的区域Z1的放大图。
首先,当手动操作力从上方通过按压构件7作用于压力接收构件31上时,压力接收构件31沿接近凹部21的底部(指定表面211)的方向(向下方向)被推动,如图6A和图6B所示。因此,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逐渐改变。此后,当作用于压力接收构件31上的手动操作力的幅值超过预先确定的值时,可移动构件3迅速且猛然翘曲,由此急速改变形状。在这方面,作用于压力接收构件31上的主体30的弹性力快速改变。在一示例中,如上所述的可移动构件3的所谓反转导致主体30改变成为诸如圆顶形状的形状,其中其中央部(压力接收构件31)弯曲以向下突出。因此,通过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改变,能够对执行按压开关1的推动操作的用户(操作者)赋予触觉响应(点击感觉)。
由于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变化,压力接收构件31的下表面与接触片40的互连部43的突出部431接触,并且可移动构件3推动互连部43。由此,可移动触点部42向下移动,互连部43弯曲。如图6B所示,当可移动触点部42移动到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的位置时,按压开关1接通。在图6B中所示的状态下,接触片40平行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在这一状态下,在第一金属构件61和第二金属构件62之间形成电传导。
此外,当在图6B所示的状态下进一步执行压力接收构件31的推动操作时,接触片40的互连部43如图7A所示进一步向下弯曲,并且会发生压力接收构件31的附加移动(即,超行程)。在这方面,收进部23用作用于后退余隙(back clearance)的空间,这避免干扰接触片40。换句话说,当在因互连部43推动可移动构件3而使可移动触点部42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接触的状态下、可移动构件3进一步推动互连部43时,接触片40改变成互连部43进入到收进部23中的形状。在该按压开关1中,压力接收构件31的可移动范围的终点不是按压开关1接通的位置,而是从按压开关1接通的位置进一步推动压力接收构件31的位置,如图7A所示。根据按压开关1,手动操作负荷急速增加的定时可被延迟与压力接收构件31从按压开关1接通的位置移动到压力接收构件31的可移动范围的终点的距离相对应的时间。
在发生超行程的状态下,接触片40沿顶部(可移动触点部42的右端)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分离的方向扭曲,如图7B所示。因此,接触片40的顶部(右端)及其附近部分相对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斜向向右上方倾斜。在这一状态下,提供到接触片40顶部的可移动触点部42插入到形成于可移动构件3中的贯通孔32中,由此可避免可移动触点部42和可移动构件3之间的干扰。
与此相反,当在主体30改变成为例如向下突出的圆顶形状的状态下、移去作用于压力接收构件31上的手动操作力时,可移动构件3的回弹允许可移动构件3由于可移动构件3的回弹而恢复到其中央部(压力接收构件31)弯曲成向上突出的圆顶形状(改变成为其初始形状)。在这方面,作用于压力接收构件31上的主体30的弹性力快速改变,主体30迅速且猛然恢复到(改变成)其初始形状(其中央部向上突出的圆顶形状)。因此,响应于推动操作的结束,执行按压开关1的推动操作的用户(操作者)因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变化被赋予触觉响应(点击感觉)。此后,当主体30改变成向上突出的圆顶形状时,作为接触片40顶部的可移动触点部42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分离,按压开关1断开,如图6A所示,在这种状态下,在第一金属构件61和第二金属构件62之间未形成电传导。
(3)变化
以下列举上述实施例的变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基部构件20是壳体2的部分的示例。基部构件20可不局限于壳体2的部分,而例如可以是印刷线路板(布线板)的部分。在这些情形中,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片40可以位于用作基部构件20的印刷线路板的指定表面211上或上方。
在按压开关1中,凹部21的开口形状可不局限于几乎矩形形状,而可以是诸如矩形形状、圆形形状或椭圆形状的另外形状。在这一构造下,可移动构件3、接触构件4和保护片5的形状可根据凹部21的开口形状决定。形成于可移动构件3中的孔33(贯通孔32)的形状可不局限于叶形状,而可以是诸如三角形形状、矩形形状或椭圆形状的另外形状。在一示例中,如图8所示,多个孔33(贯通孔32)各自可以在其顶视图中形成为扇形形状。在这方面,“扇形形状”是指由彼此相交的两条直线以及互连这两条直线的与其相交点的相反端的圆弧所包围的形状。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在两条直线的相交点处的角部和在圆弧与各个直线之间的角部在其顶视图中被各自形成为圆角形状(R形状)。形成在可移动构件3中的孔33的数目可不局限于三个,而可以是一个。但是,考虑到可移动构件3的尺寸或处理,形成两个到五个孔33可以是优选的。
按压开关1的行程长度可以适当确定。例如,按压开关1可以是具有相对短行程长度的短行程开关、具有相对长行程长度的长行程开关以及在短行程开关和长行程开关之间的中间行程开关中的任意开关。按压开关1可以是包括第一接触装置和第二接触装置的两阶操作开关。在两阶操作按压开关1中,第一接触装置在按压部52被推动时首先接通。当在第一接触装置接通情况下进一步推动按压部52时,第二接触装置接通。在两阶操作按压开关1中,通过两个金属板的组合构成可移动构件3,所述两个金属板例如在互相不同的手动操作力作用下翘曲。按压开关1可不局限于常断开式开关,而可以是仅在操作时断开的常闭合开关。
形成在壳体2的凹部21周围区域的部分中的凹槽221可以省略。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片5能够覆盖凹部21的开放表面,以保持凹部21气密。因此,保护片5能够阻止水、熔剂等等入侵到凹部21内,因此可保护容纳在凹部21中的接触装置等等免受水、熔剂等等的影响。
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可以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齐平。但是,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触点部611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突出的构造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11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齐平的构造相比可确保更大超行程。面向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的可移动触点部42可以形成为朝向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突出。
台座213的上表面、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的上表面和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的上表面可以彼此不齐平。换句话说,例如,台座213和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可具有距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相同的突出量,而仅仅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可以具有与它们不同的突出量。或者,台座213和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可以具有距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不同的突出量。即使在台座213的上表面与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的上表面不齐平时,通过台座213和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也能够将支撑框架44支撑或支承在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上。例如,当台座213距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突出量大于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的突出量时,支撑框架44也能够以斜向向右下方的姿势被支撑或支承在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上。或者,当台座213距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突出量小于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的突出量时,支撑框架44也能够以斜向向右上方的姿势被支撑或支承在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上。支撑框架44可以如上所述支撑或支承为相对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倾斜,只要在包括按压开关1的推动操作的每种情景中,支撑框架44与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稳定接触。
接触构件4的下表面上的导电层可以不局限于形成在接触构件4的整个下表面上。例如,导电层可以形成在与一对第二固定触点部621和可移动触点部42接触的部分上。作为替代,接触构件4的下表面上的导电层可以适当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优选的是,通过以导电材料形成接触构件4整体的部分来确保接触构件4的导电性。
按压开关1可以不局限于在装置的手动操作单元中使用且由人员操作的构造,而可以用在装置的检测单元中,例如。在按压开关1用在装置的检测单元中的情形中,例如,按压开关1可以用作限位开关,用于诸如致动器等等的机械部件的位置检测。
可移动构件3可不由单个板制成,而是可以由金属板的堆叠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构件3翘曲所需的手动操作力的幅值依赖于堆叠的金属板的数目改变,由此在按压开关1的手动操作期间的触觉感觉改变。
例如,按压构件7可以不位于按压部52和压力接收构件31之间,而可以位于按压部52上方。在这种情况下,按压构件7的下表面可以接合到保护片5的上表面。在这种构造下,作用于按压构件7上的手动操作力可以通过按压部52传递到压力接收构件31。
可能足够的是,保护片5以按压部52和中间部53覆盖凹部21。用保护片5完全地覆盖凹部21对于按压开关1不总是必需的。例如,可以存在形成于保护片5的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孔。中间部53可以不与可移动构件3分离。例如,中间部53的部分可以与可移动构件3接触。
(4)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方面的按压开关1包括:(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基部构件20、接触片40和可移动构件3。基部构件20支撑固定触点部611。接触片40位于在操作方向(上下方向)上面对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位置处。可移动构件3包括压力接收构件31并且位于在操作方向上接触片40的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相反的相反侧上的位置处。可移动构件3包括贯通孔32,贯通孔32位于压力接收构件31周围的区域中,并且在操作方向上贯穿可移动构件3。接触片40包括支撑在基部构件20上的支撑部41、能够在与固定触点部611接触的位置和与固定触点部611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的可移动触点部42以及将支撑部41和可移动触点部42互连的互连部43。接触片40构造成使得,当推动压力接收构件31移动为更接近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来使得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变化时,由可移动构件3推动互连部43,并且可移动触点部42沿着操作方向移动。可移动触点部42位于在操作方向上面对贯通孔32的位置处并具有允许其在操作方向上穿过贯通孔32的尺寸和形状。
根据这种构造,通过可移动构件3确保在按压开关1的手动操作期间的(触觉)感觉,并且通过接触片40实现电连接。换句话说,在按压开关1中,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片40独立地负责确保在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和电连接。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和电连接可单独设计。因此,按压开关1能够不受电连接状态限制地在手动操作期间实现多种感觉。另外,即使在可移动触点部42在操作方向上移动时,通过贯通孔32能够避免可移动触点部42和可移动构件3之间的干扰。因此,能够缩短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片40之间在操作方向上的距离。因此,与仅可移动构件3负责确保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和电连接两者的构造相比,虽然在可移动构件3和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之间增加了接触片40,但仍可以减小按压开关1在操作方向上的尺寸的增大。结果,按压开关1可提供的有利效果在于高度更低且在手动操作期间提供多种感觉。
在将结合第一方面实现的根据第二方面的按压开关1中,接触片40可以优选地是悬臂,具有用作固定端的支撑部41和用作自由端的可移动触点部42。根据这种构造,能够通过相对简单构造确保可移动触点部42的足够行程。但是,形成为悬臂的接触片40可以对按压开关1是可选的。例如,接触片40可以形成为双固定梁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可移动触点部42可以设置在接触片40沿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处,或者可以设置到沿长度方向的每个相反端处。
在将结合第一或者第二方面实现的根据第三方面的按压开关1,基部构件20可以优选地包括收进部23,收进部23位于在操作方向上指定表面211中面对互连部43的位置处,并且沿背离互连部43的方向凹进。根据这种构造,能够通过收进部23扩展互连部43的可移动范围,并且因此能够增加按压开关1的行程长度。但是,收进部23对于按压开关1是可选的,能够适当省略收进部23。
在将结合第三方面实现的根据第四方面的按压开关1中,接触片40可优选地构造成改变形状,以在由可移动构件3推动互连部43以允许可移动触点部42与固定触点部611接触的状态下,在由可移动构件3进一步推动互连部43时允许互连部43进入收进部23中。根据这种构造,用作用于互连部43的后退余隙的空间由收进部23形成,并且可以在可移动触点部42与固定触点部611接触后允许由压力接收构件31的推动操作引起的压力接收构件31的进一步移动(超行程)。根据超行程按压开关1,手动操作负荷急速增加的定时可以被延迟与压力接收构件31从按压开关1接通的位置移动到压力接收构件31的可移动范围的终点的距离相对应的时间。因此,可以减低实际中执行对按压开关1的操作(推动操作)的用户(操作者)的疲倦。但是,允许超行程对按压开关1可以是可选的,并且按压开关1可以不是超行程开关。
在将结合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实现的根据第五方面的按压开关1中,互连部43可以优选地包括突出部431,突出部431在操作方向上但背离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片40可以优选地构造成在推动压力接收构件31时在突出部431处与可移动构件3接触。根据这种构造,借助突出部431,接触片40能够稳定接收来自压力接收构件31的推力。换句话说,接触片40在突出部431处与可移动构件3接触,因此可以减小接触片40和可移动构件3之间的接触位置的偏离(否则,该偏离会因接触片40制造中发生的扭转引起)。但是,突出部431对于按压开关1可以是可选的,并且突出部431能够适当省略。
在将结合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实现的根据第六方面的按压开关1中,基部构件20可以优选地是壳体2的至少部分,包括凹部21,而接触片40可以优选地是导电的接触构件4的至少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可以优选地是凹部21的底表面,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构件4可以优选地位于凹部21的内部。根据这种构造,通过将可移动构件3和接触构件4容纳在壳体2的凹部21中,按压开关1能够视为单个独立装置。但是,作为包括凹部21的壳体2的至少部分的基部构件20对于按压开关1可以是可选的,并且基部构件20例如可以是印刷线路板的部分。
在将结合第六方面实现的根据第七方面的按压开关1中,基部构件20可以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固定触点部621,第二固定触点部621与用作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的固定触点部电绝缘。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和第二固定触点部621可以优选地位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上,并彼此分离。在这种情况下,接触构件4可以优选地包括接触片40和与第二固定触点部621永久接触的支撑框架44。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片40可以优选地从支撑框架44的部分沿着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突出,使得可移动触点部42位于在操作方向上面对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的位置处。根据这种构造,能够通过使用简化形状(诸如几乎平板形状)的接触构件4实现用于在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和第二固定触点部621之间建立和中止电传导的机构。因此,可以增加第一固定触点部611、第二固定触点部621等等在凹部21内的布置的自由度。但是,第二固定触点部621对按压开关1可以是可选的,例如,可采用用于在接触片40和第一固定触点部611建立和中止电传导的机构。
在将结合第六或第七方面实现的根据第八方面的按压开关1中,壳体2可以优选地包括凹部21的内侧表面212的至少部分,移动限制部214。移动限制部214可以优选地通过与接触构件4和可移动构件3接触来限制接触构件4和可移动构件3在平行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假想平面中移动。根据这种构造,在平行于基部构件20的指定表面211的假想平面内,接触构件4和可移动构件3可以安置在预定的位置中。此外,所述安置可通过凹部21的内侧表面212的至少部分实现,因此利于将接触构件4和可移动构件3附接到壳体2。但是,移动限制部214对于按压开关1可以是可选的,并且移动限制部214可以适当省略。
在将结合第六至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实现的根据第九方面的按压开关1中,可移动构件3可以优选地包括:主体30和四个支腿34,主体30包括压力接收构件31和贯通孔32;当在操作方向中的一个操作方向上观察时,四个支腿34单独地从主体30的外周沿四个方向突出。根据这种构造,能够通过四个支腿34扩展压力接收构件31的可移动方向,因此可增加按压开关1的行程长度。但是,包括四个支腿34的可移动构件3对于按压开关1可以是可选的。可移动构件3可以不包括任何支腿34,或可以包括一个至三个或五个或更多支腿。
在将结合第六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实现的根据第十方面的按压开关1中,可移动构件3可以优选地包括在压力接收构件31周围的区域中的多个孔33,所述多个孔33具有相同形状并且沿压力接收构件31的周向方向以规则间隔布置。在这种情况下,贯通孔32可以优选地是所述多个孔33中的一个孔。根据这种构造,通过形成在可移动构件3中的多个孔33的形状和数目,可以调节可移动构件3的刚性,即按压开关1的手动操作负荷。另外,多个孔33沿着压力接收构件31的周向方向以规则间隔布置,因此,可移动构件3的形状能够沿着压力接收构件31的周向方向均匀改变。考虑到通过贯通孔32避免与可移动触点部42干扰和适当的手动操作负荷,形成在可移动构件3中的孔33的数目可以优选地是三个。但是,包括具有相同形状且沿着压力接收构件31的周向方向以规则间隔布置的多个孔33的可移动构件3对于按压开关1可以是可选的。例如,可以包括仅一个孔33(贯通孔32),并且多个孔33可以不总是具有相同形状和以规则间隔布置。
在将结合第六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实现的根据第十一方面的按压开关中,按压开关可以优选地还包括保护片5,保护片5接合到壳体2的凹部21周围的区域并且覆盖凹部21。在这种情况下,壳体2可以优选地包括凹槽221,凹槽221用于形成在凹部21周围的至少部分区域与保护片5之间的间隙。凹槽221可以优选地用作在壳体2和保护片5之间并将凹部21的内部与凹部21的外部互连的通气孔222。根据这种构造,在对按压开关1的推动操作中,允许空气通过通气孔222在凹部21的内部与凹部21的外部之间流动。因此,可以减低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降级(否则,由对按压开关1的推动操作在凹部21内部空气的压缩,会导致手动操作期间的感觉降级)并且也可以实现相对小的手动操作负荷。此外,在手动操作后的恢复中(可移动构件3的恢复),空气可通过通气孔222流入到凹部21中。因此,恢复可以变得很好。但是,凹槽221对于按压开关1可以是可选的,因此凹槽221能够适当省略。
附图标记列表
1 按压开关
2 壳体
3 可移动构件
4 接触构件
5 保护片
20 基部构件
21 凹部
23 收进部
30 主体
31 压力接收构件
32 贯通孔
33 孔
34 支腿
40 接触片
41 支撑部
42 可移动触点部
43 互连部
44 支撑框架
211 指定表面(凹部的底表面)
212 内侧表面
214 移动限制部
221 凹槽
222 通气孔
431 突出部
611 (第一)固定触点部
621 第二固定触点部。

Claims (11)

1.一种按压开关,包括:
固定触点部;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支撑所述固定触点部;
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位于在操作方向上面对所述基部构件的指定表面的位置处;和
可移动构件,所述可移动构件包括压力接收构件,并且位于在操作方向上所述接触片的与所述基部构件的所述指定表面相反的相反侧上的位置处,
所述可移动构件包括贯通孔,所述贯通孔位于所述压力接收构件周围的区域中并且在所述操作方向上贯穿所述可移动构件,
所述接触片包括支撑在所述基部构件上的支撑部、在与所述固定触点部接触的位置和与所述固定触点部分离的位置之间能够移动的可移动触点部,和将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可移动触点部互连的互连部,
所述接触片构造成使得,当推动所述压力接收构件移动为更接近所述基部构件的所述指定表面来使得所述可移动构件的形状改变时,由所述可移动构件推动所述互连部,并且所述可移动触点部沿着所述操作方向移动,并且
所述可移动触点部位于在所述操作方向上面对所述贯通孔的位置处,并且具有允许在所述操作方向上穿过所述贯通孔的尺寸和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接触片是悬臂,其中所述支撑部用作固定端,并且所述可移动触点部用作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基部构件包括收进部,所述收进部位于在所述操作方向上所述指定表面中面对所述互连部的位置处,并且沿背离所述互连部的方向凹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接触片构造成:在由所述可移动构件推动所述互连部以允许所述可移动触点部与所述固定触点部接触的状态下,在由所述可移动构件进一步推动所述互连部时,所述接触片改变形状以允许所述互连部进入所述收进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互连部包括在所述操作方向上但背离所述基部构件的所述指定表面突出的突出部;并且
所述接触片构造成在所述压力接收构件被推动时在所述突出部处与所述可移动构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基部构件是包括凹部的壳体的至少部分;
所述接触片是具有导电性的接触构件的至少部分;
所述基部构件的所述指定表面是所述凹部的底表面;并且
所述可移动构件和所述接触构件位于所述凹部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基部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触点部,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与用作第一固定触点部的所述固定触点部电绝缘;
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和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位于所述基部构件的所述指定表面上,并且彼此分离;
所述接触构件包括所述接触片和与所述第二固定触点部永久接触的支撑框架;并且
所述接触片沿着所述基部构件的所述指定表面从所述支撑框架的部分突出,使得所述可移动触点部位于在所述操作方向上面对所述第一固定触点部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形成在所述凹部的内侧表面的至少部分上的移动限制部,用于通过与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可移动构件接触来限制所述接触构件和所述可移动构件在平行于所述基部构件的所述指定表面的假想平面中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可移动构件包括:主体和四个支腿,所述主体包括所述压力接收构件和所述贯通孔;当在所述操作方向的一个操作方向上观察时,所述四个支腿单独地从所述主体的外周沿四个方向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开关,其中:
所述可移动构件包括在所述压力接收构件周围的区域中的多个孔,所述多个孔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沿着所述压力接收构件的周向方向以规则间隔布置;并且
所述贯通孔是所述多个孔中的一个孔。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压开关,还包括保护片,所述保护片接合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凹部周围的区域,并且覆盖所述凹部,
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形成在所述凹部周围的所述区域的至少部分与所述保护片之间的间隙;并且
所述凹槽用作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护片之间,并且将所述凹部的内部与所述凹部的外部互连。
CN201780055207.0A 2016-09-13 2017-09-13 按压开关 Active CN1096907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8845 2016-09-13
JP2016-178845 2016-09-13
PCT/JP2017/032948 WO2018051995A1 (ja) 2016-09-13 2017-09-13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0716A CN109690716A (zh) 2019-04-26
CN109690716B true CN109690716B (zh) 2020-07-07

Family

ID=61618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5207.0A Active CN109690716B (zh) 2016-09-13 2017-09-13 按压开关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55876B2 (zh)
JP (1) JP6960608B2 (zh)
CN (1) CN109690716B (zh)
WO (1) WO20180519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40264B2 (ja) * 2018-04-02 2020-02-05 シチズン電子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7308404B2 (ja) * 2018-10-31 2023-07-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US11215519B2 (en) * 2020-02-20 2022-01-0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evice component swelling detection
USD956704S1 (en) * 2020-12-04 2022-07-05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Push switc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4153A (ja) * 2000-10-13 2002-04-26 Omron Corp 2段動作スイッチ
CN202473681U (zh) * 2011-12-30 2012-10-03 余正明 一种超小型微动开关
CN204215936U (zh) * 2014-11-28 2015-03-18 惠州冠泰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弹动装置的薄型按键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6889Y2 (zh) 1974-03-06 1980-08-30
JP3944975B2 (ja) 1997-11-13 2007-07-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US8199134B2 (en) * 2006-08-30 2012-06-12 Alps Electric Co., Ltd. Input device
JP4469878B2 (ja) * 2007-07-13 2010-06-02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押釦スイッチ
JP5394200B2 (ja) 2009-11-09 2014-01-22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押釦スイッチ
FR2961340B1 (fr) * 2010-06-11 2013-06-28 Coactive Technologies Inc Commutateur electrique a effet tactile a double action
JP5569251B2 (ja) * 2010-08-23 2014-08-1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5573503B2 (ja) * 2010-08-31 2014-08-2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タクティール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FR2967291B1 (fr) * 2010-11-09 2018-01-05 Coactive Technologies, Inc Commutateur electrique mince
JP5447344B2 (ja) * 2010-11-11 2014-03-1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JP2012199182A (ja) * 2011-03-23 2012-10-18 Panasonic Corp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JP5906377B2 (ja) 2011-09-08 2016-04-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14212066A (ja) * 2013-04-19 2014-11-13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24153A (ja) * 2000-10-13 2002-04-26 Omron Corp 2段動作スイッチ
CN202473681U (zh) * 2011-12-30 2012-10-03 余正明 一种超小型微动开关
CN204215936U (zh) * 2014-11-28 2015-03-18 惠州冠泰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弹动装置的薄型按键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51995A1 (ja) 2018-03-22
JPWO2018051995A1 (ja) 2019-06-24
US20200185166A1 (en) 2020-06-11
JP6960608B2 (ja) 2021-11-05
US10755876B2 (en) 2020-08-25
CN109690716A (zh) 2019-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0716B (zh) 按压开关
JP4446925B2 (ja) スライド操作式スイッチ
JP2013093313A (ja) スイッチ
CN108780714B (zh) 按压开关
JP6267699B2 (ja) 変形可能な曲面状接触要素を有する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US8022326B2 (en) Push switch
JPWO2018062144A1 (ja) スイッチ
KR20180040686A (ko) 푸시 스위치
JP4730171B2 (ja) プッシュ・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JP6990832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07128731A (ja) スライド操作式スイッチ
CN105826117A (zh) 滑动开关
US20190355531A1 (en) Push switch
JP5590011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US20210183593A1 (en) Push switch
JP4557044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7122502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4359603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US20190326078A1 (en) Push switch
JP7383199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WO2019044723A1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7369206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の押圧機構、及び、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WO2023026583A1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20072024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2015230853A (ja) 可動接点体および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