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1206U - 可动构件以及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动构件以及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1206U
CN215451206U CN202090000324.4U CN202090000324U CN215451206U CN 215451206 U CN215451206 U CN 215451206U CN 202090000324 U CN202090000324 U CN 202090000324U CN 215451206 U CN215451206 U CN 2154512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ember
leg
member according
leg portion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03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尾亮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12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12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26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13/48Snap-action arrangements depending upon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using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20Driving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84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ergonomic functions, e.g. for miniature keyboards; characterised by operational sensory functions, e.g. sound feedback
    • H01H13/8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ergonomic functions, e.g. for miniature keyboards; characterised by operational sensory functions, e.g. sound feedback characterised by tactile feedback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Snap-action arrangements, i.e. in which during a single opening operation or a single closing operation energy is first stored and then released to produce or assist the contact movement
    • H01H5/04Energy stored by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 H01H5/30Energy stored by deformation of elastic members by buckling of disc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04Collapsible dome or bub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04Collapsible dome or bubble
    • H01H2215/02Reversed do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7/00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 H01H2227/022Collapsable 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7/00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 H01H2227/026Separate dome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08Die stamping

Abstract

可动构件具备:弹性变形部,弯曲为向上方突出,包含可动电极;和支承部,具有从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周缘延伸为向下方接近的脚部、从所述脚部延伸为向上方接近的延伸突出部、和将所述脚部与所述延伸突出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脚部在宽度方向位于所述脚部的两端部之间的所述脚部的中间部突出,所述脚部与所述延伸突出部的边界在俯视下为圆弧状,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是向下方突出的凸曲面。

Description

可动构件以及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可动构件以及输入装置,特别地涉及用于向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的可动构件以及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按压接通开关。专利文献1的按压接通开关具备具有上方开口的凹部的由绝缘树脂构成的箱形的壳体。壳体的凹部的内底面形成为中央部为圆形状并进一步凹陷的接点配置部。以相互电独立状态,在接点配置部的底部外周位置,配置外侧固定接点,此外,在其中央位置,配置中央固定接点。此外,按压接通开关具备形成为上方凸形的圆顶状的由良导电性金属薄板构成的可动接点,圆顶状的外周部下端载置于接点配置部内的外侧固定接点上。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039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在按压接通开关的操作时,可动接点的外周部下端在外侧固定接点上滑动。由此,外侧固定接点被磨削,产生磨削粉。这种磨削粉能够成为按压接通开关(输入装置)的可靠性(特别是,长期可靠性)的降低的一个原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可靠性的可动构件以及输入装置。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可动构件具备:弹性变形部,弯曲为向上方突出,包含可动电极;和支承部,具有从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周缘延伸为向下方接近的脚部、从所述脚部延伸为向上方接近的延伸突出部、和将所述脚部与所述延伸突出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脚部在宽度方向位于所述脚部的两端部之间的所述脚部的中间部突出,所述脚部与所述延伸突出部的边界在俯视下为圆弧状,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是向下方突出的凸曲面。
本公开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输入装置具备:固定电极;基座,具有设置所述固定电极的载置面;和上述的可动构件,所述可动构件被载置于前记载置面,以使得所述可动电极与所述固定电极对置,所述可动构件的所述凸曲面抵接于前记载置面。
根据本公开,起到能够提高可靠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第1状态下的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1B是图1A中P所示的部分的部分图。
图2是第2状态下的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8是上述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的俯视图。
图9是上述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的仰视图。
图10A是图8以及图9中的A-A线剖视图。
图10B是图8以及图9中的B-B线剖视图。
图11A是上述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1B是上述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1C是上述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2是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的说明图。
图13是比较例1的输入装置的说明图。
图14是比较例2的输入装置的说明图。
图15是实施方式2的输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16是实施方式2的输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变形例1的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变形例2的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1.1实施方式1
1.1.1概要
图1A表示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1的概略剖视图。输入装置1具备可动构件3。如图6~图9所示,可动构件3具备弹性变形部30 和支承部31。弹性变形部30包含具有第1面81以及第2面82的可动电极8。支承部31具有:从弹性变形部30的周缘向第1面81所朝向的第1 方向突出的脚部311、和从脚部311的前端向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突出的延伸突出部312。如图10A所示,脚部311相比于脚部3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311a,两端部311a间的中间部311b更加突出。脚部311与延伸突出部312的边界如图8所示,在俯视下为圆弧状。边界部分如图1B 所示,具有朝向第1方向的凸曲面310。为了容易说明,有时将连接脚部311与延伸突出部312的部分表示为“连接部317”。连接部317的下表面是凸曲面310。
另外,在本公开中,使用“上”、“下”、“左”、“右”、“上方”、“下方”等表示方向的用语而进行说明,但这些仅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由此限定本公开。
输入装置1还具备基座21。基座21具有设置固定电极7的载置面S10。可动构件3具有与固定电极7对置的可动电极8、以及被载置面S10支承的支承部31。可动构件3能够变形为可动电极8向固定电极7接近。支承部31具有凸曲面310,通过凸曲面310而与载置面S10接触。换句话说,可动构件3通过凸曲面310而被载置于载置面S10,以使得可动电极8与固定电极7对置。
在输入装置1中,可动构件3通过支承部31的凸曲面310而与载置面S10接触。因此,能够减少由于可动构件3在载置面S10上的滑动而引起的磨削粉的产生。进一步地,通过支承部31具有凸曲面310,能够清除磨削粉,能够抑制磨削粉在凸曲面310与载置面S10之间堆积。因此,能够抑制磨削粉的产生而引起的可靠性(特别是长期可靠性)的降低。这样,根据可动构件3以及输入装置1,能够提高可靠性。
1.1.2详细
以下,进一步对可动构件3以及输入装置1详细进行说明。图3表示输入装置1的立体图。输入装置1是所谓的按钮开关。输入装置1被用于向便携信息终端、车载设备以及家电设备等的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输入装置1例如在安装于印刷基板的状态下被内置于机器的框体。该情况下,在框体中输入装置1所对应的位置,例如作为中间构件而配置操作按钮10 (参照图1A以及图2)。由此,通过操作者按下操作按钮10,输入装置 1经由操作按钮10而被间接地操作。
如图4所示,输入装置1具备:壳体2、可动构件3、按压件5、保持体6和导电构件(第1以及第2导电构件)91、92。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壳体2收纳可动构件3、按压件5、保持体6、导电构件91、92。壳体2具备基座(机身)21和外罩22。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基座21是扁平的四边形(例如,方形)的箱状。基座21具有电绝缘性。作为一个例子,基座21是合成树脂制。基座 21在厚度方向的一面(图4的上表面)具有凹部210。凹部210构成用于容纳可动构件3的空间。凹部210的底面211构成用于载置可动构件3的载置面S10的一部分。如图5所示,凹部210在俯视下具有圆形状的第1 空间210a、和从第1空间210a向外侧突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 个)第2空间210b。4个第2空间210b等间隔地在第1空间210a的周方向排列。此外,基座21在两侧面(前边的侧面和后边的侧面)分别具有一对突起部212。一对突起部212在左右方向分离。
如图4所示,外罩22被安装于基座21以使得将基座21的凹部210 的一部分覆盖。外罩22是金属制。外罩22具有平板部220。平板部220 在俯视下为四边形(例如,方形)。在平板部220的四边,设置向下方突出的两个第1突片231和两个第2突片232。两个第1突片231与两个第 2突片232为矩形的板状。两个第1突片231在左右方向隔开而对置,两个第2突片232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而对置。两个第1突片231与两个第2突片232接触于保持体6,从而在俯视下,将保持体6相对于壳体2定位。两个第2突片232分别在前后方向隔开间隔而相互对置,具有从前端突出的一对挂钩爪233。一对挂钩爪233相互分离。通过将两个第2突片 232的一对挂钩爪233钩住基座21的一对突起部212,从而基座21与外罩22被相互结合。此外,在外罩22的平板部220的中央部,设置通孔24。通孔24是用于使按压件5露出的孔。通孔24在俯视下为圆形状。
第1导电构件91以及第2导电构件92均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金属板)构成。第1导电构件91以及第2导电构件92被安装于基座21以使得相互不接触。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导电构件91以及第2导电构件92通过嵌入成形而与基座21一体化。即,基座 21将第1导电构件91以及第2导电构件92作为嵌入产品而嵌入成形。
如图4所示,第1导电构件91具有电极(固定电极)7和端子(第1 端子11)。第1导电构件91具有在基座21的凹部210的底面211的中央露出的部分,在该部分设置固定电极7。这样,固定电极7以在载置面S10 露出的形式而设置。固定电极7在俯视下为圆形状。第1端子11从基座 21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第1端子11例如相对于安装输入装置1的印刷基板上的导电构件,能够通过焊接而机械结合以及电连接。
如图4所示,第2导电构件92具有电极(支承电极921)和端子(第 2端子12)。支承电极921是框状。支承电极921在凹部210的底面211 露出。特别地,支承电极921避开凹部210的底面211的中央部的固定电极7而在底面211的周部露出。至少支承电极921在凹部210的各第2空间210b所对应的位置露出。支承电极921的表面与底面211成为一面,与底面211一起构成载置面S10。第2端子12从基座21的侧面向外侧突出。特别地,第2端子12在基座21从与第1端子11相反的一侧的侧面突出。第2端子12例如相对于安装输入装置1的印刷基板上的导电构件,能够通过焊接而机械结合以及电连接。
以下,参照图4~图9、图10A以及图10B、及图11A~图11C,对可动构件3进行说明。可动构件3如图4~图9所示那样作为整体而为圆形的板状。另外,图8是可动构件3的俯视图,图9是可动构件3的仰视图,但外观相似,因此为了区分这些,图9中赋予点的阴影。
可动构件3具有弹性变形部30、支承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多个支承部)31。可动构件3具有导电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构件3通过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弹性变形部30与支承部31成为一体。作为具有弹性的材料,举例金属板。作为一个例子,厚度0.075mm的不锈钢(SUS301) 制的金属板能够被利用为可动构件3的材料。另外,金属板可以根据需要,被导电性比金属板的材料(例如不锈钢)高的金属(金、银)的膜(例如,镀膜)覆盖。
弹性变形部30是圆顶状。特别地,弹性变形部30在俯视下为圆形状。弹性变形部30是所谓的金属圆顶。弹性变形部30的厚度方向的一面(图 4的上表面)是凸面,其中央部构成受压部32。若按压弹性变形部30的受压部32,则如图2所示,弹性变形部30进行弹性变形,由此,发生点击感。更详细地,通过该弹性变形,弹性变形部30的中央部反转并从凸状态成为凹状态。这样,弹性变形部30若受压部32被按压则进行弹性变形以使得受压部32凹陷从而产生点击感。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变形部 30的中央部(受压部32)所对应的部分构成可动电极8。可动电极8如图 1A以及图6~图9所示那样,具有第1面81以及第2面82。第1面81是可动电极8中朝向固定电极7的面(朝向载置面S10的面),第2面82 是与第1面81相反的一侧的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面81是凹面,第 2面82是凸面。可动电极8是弹性变形部30的中央部分。因此,弹性变形部30能够通过可动电极8的第2面82的按压而进行变形以使得可动电极8向第1面81所朝向的第1方向移动。朝向第1面81的方向是相对于第1面81的基准点而考虑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面81的基准点是第 1面81的中心,是最凹陷的部分。这里,第1方向也可以称为从可动电极 8朝向固定电极7的方向。这里,第1方向是下方。此外,第2方向是上方。
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支承部31是可动构件3中被载置面 S10支承的部位。各支承部31从弹性变形部30的周缘突出。如图5所示, 4个支承部31在俯视下从弹性变形部30(可动电极8)放射状地延伸。4 个支承部31以等间隔在弹性变形部30的周方向排列。这样,支承部31 被配置为包围弹性变形部30。
如图6~图9所示,各支承部31是板状,越向前端宽度越窄。进一步地,各支承部31具有脚部311和延伸突出部312。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脚部311从弹性变形部30的周缘向载置面S10延伸。换言之,如图7 所示,脚部311向第1方向(可动电极8的第1面81朝向的方向)突出。在此,所谓“脚部311向第1方向突出”,不仅指脚部311向与第1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也包含向相对于第1方向的角度小于90度的方向突出。总之,若脚部311突出的方向的向量若包含与第1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分量,则可以称为“脚部311向第1方向突出”。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延伸突出部312从脚部311的前端向远离载置面S10的方向延伸。因此,输入装置1在脚部311的前端具有向远离载置面S10的方向延伸的延伸突出部312。换言之,延伸突出部312如图8所示,从脚部311的前端向与第 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突出。在此,所谓“延伸突出部312向第2方向突出”,不仅指延伸突出部312向与第2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也包含向相对于第2方向的角度小于90度的方向突出。总之,若延伸突出部312突出的方向的向量包含与第2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分量,则可以称为“延伸突出部312向第2方向突出”。这样,输入装置1在脚部311的前端具有向远离载置面S10的方向延伸的延伸突出部312。
换言之,脚部311从弹性变形部30的周缘延伸为向下方接近,延伸突出部312从脚部311延伸为向上方接近。
并且,如图1B所示,支承部31在侧面视下为L字形。在支承部31 中,脚部311与延伸突出部312的连接部317的下表面为凸曲面310。支承部31通过凸曲面310而与载置面S10接触。另外,在设为具有与载置面S10接触的凸曲面310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一个弯曲线构成凸曲面310 为宜,但也可以在接近的位置设置两个以上的弯曲线并设置多个凸曲面。在该结构的情况下,设为将两个以上的弯曲线之中的一个所对应的凸曲面与载置面S10接触的凸曲面310即可。
可动构件3能够通过金属板的冲裁加工以及弯曲加工而形成。可动构件3的制造方法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包含冲裁步骤、第1弯曲步骤以及第 2弯曲步骤。在冲裁步骤中,如图11A所示,通过金属体的冲裁加工,形成利用为可动构件3的部分300。部分300具有:成为弹性变形部30的第1部分301、和分别成为支承部31的多个(4个)第2部分302。第1部分301是圆形状。第2部分302从第1部分301的周缘突出。第2部分302 突出的方向沿着第1部分301的径向。在第1弯曲步骤中,如图11B所示,使第1部分301整体弯曲,形成弹性变形部30。在此,使部分300整体弯曲为球形状。进一步地,将第2部分302相对于第1部分301折弯。折弯的程度根据弹性变形部30与支承部31的脚部311的角度而决定。另外,根据弹性变形部30与支承部31的脚部311的角度,不需要将第2部分302 相对于第1部分301折弯。在第2弯曲步骤中,如图11C所示,将成为支承部31的第2部分302折弯。在此,将第2部位的前端部分沿着曲线313(参照图5)折弯,而不是沿着直线折弯。该曲线是圆弧。圆弧的中心与弹性变形部30的中心一致。
这样,支承部31(脚部311以及延伸突出部312)通过将成为支承部 31的金属板(第2部分302)的前端部分折弯而形成。因此,凸曲面310 通过用于形成延伸突出部312的折弯加工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凸曲面310的曲率半径R(参照图1B)为0.2mm。另外,曲率半径R可以为 0.15mm以上。另一方面,曲率半径R可以为0.25mm以下。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成为支承部31的金属板(第2部分 302)的前端部分沿着曲线313(参照图5)折弯,而不是沿着直线折弯。因此,如图5~图7所示,脚部311与延伸突出部312的边界部分(连接部317)的下表面成为圆弧状。因此,凸曲面310的与载置面S10的接触部分为圆弧状。换言之,凸曲面310能够构成为与载置面S10线状地接触。这样,物理的稳定性以及电气的稳定性提高。例如,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脚部311在宽度方向向上弯曲的形状的情况下,若设为不是以曲线313而是以俯视下直线进行弯曲的边界部分,则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与中间部在高度位置可能产生差。在该结构的边界部分,成为相对于载置面S10,局限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端部的点接触状态。该结构成为在载置面S10载置可动构件的状态下产生摆动的重要因素。此外,由于边界部分与载置面 S10点接触,因此也难以得到电气的稳定性。对此,通过基于本实施方式的设置沿着曲线313折弯的边界部分,凸曲面310与载置面S10线状地接触,物理特性以及电气特性稳定。特别地,如图5所示,凸曲面310的与载置面S10的接触部分(脚部311与延伸突出部312的边界部分)在俯视下以将可动电极8(弹性变形部30)作为中心的圆弧状延伸。因此,凸曲面310的与载置面S10的接触部分处于以可动电极8(弹性变形部30)为中心的圆C10上。通过该设定,凸曲面310的与载置面S10的接触部分的接触状态为线状并且容易以均衡状态进行接触。由此,可动构件3的支承部31进一步容易在载置面S10上滑动。此外,弹性变形部30在俯视下,外周延伸为以可动电极8为中心的圆状。因此,圆C10与弹性变形部30 的外周为同心圆。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变形部30的外周的直径为4.5mm,可动构件3的外接圆(可动构件3的延伸突出部312的前端所抵接的圆) 的直径为5.8mm。该情况下,圆C10的直径是4.8~5.6mm的范围,作为一个例子为5.4mm。换言之,脚部311与延伸突出部312的边界部分的曲率半径为2.4~2.8mm的范围,作为一个例子为2.7mm。
进一步地,如图10A所示,脚部311具有宽度方向的两端部311a、两端部311a间的中间部311b,中间部311b比两端部311a更向上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脚部311在脚部311的宽度方向弯曲,以使得中间部311b 比两端部311a更向上方突出。此外,脚部311的中间部311b在中间部311b 的中央(脚部311的中央)最突出。脚部311的长度方向(脚部311突出的方向)所正交的剖面处的脚部311的表面的曲率半径能够根据可动构件 3的动作力(按压力、点击率)而适当设定。作为一个例子,若可动构件 3是厚度0.075mm的不锈钢(SUS301)制,按压力是2.2N,点击率是55%,则曲率半径可以为6.0~8.0mm,例如可以为6.9mm。此外,脚部31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向第2方向突出。这是为了脚部311从圆顶状的弹性变形部30的周缘延伸。另外,所谓脚部311的宽度方向,是脚部311突出的方向(即,长度方向)与脚部311的厚度方向这两方正交的方向。
进一步地,如图10B所示,延伸突出部312具有宽度方向的两端部 312a和两端部312a间的中间部312b,中间部312b比两端部312a更向下方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突出部312在延伸突出部312的宽度方向弯曲,以使得中间部312b比两端部312a更向下方突出。此外,延伸突出部312的中间部312b在中间部312b的中央(延伸突出部312的中央)最突出。此外,延伸突出部31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向第1方向突出。换句话说,脚部31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与延伸突出部312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向相反侧突出。这是由于延伸突出部312通过将作为支承部31的金属板的前端部分不是沿着直线而是沿着曲线313(参照图5)折弯而形成。另外,所谓延伸突出部312的宽度方向,是指延伸突出部312突出的方向(即,长度方向)和延伸突出部312的厚度方向这两方所正交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B所示,连接部317的下表面(凸曲面310) 的下端为圆孤状的线。将该线在图1B中表示为点A。图1B是剖视图,因此表示为点A,但实际上是从图1B中的近前向后方延伸的线,该线若从下方观察则描绘为圆弧。此外,圆弧状的线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相同。例如,若参照图7来说明,则圆弧状的线实质上沿着图7所示的表示为凸曲面310的线而延伸。
换句话说,连接部317的下表面(凸曲面310)的下端是高度位置相同的圆弧状的线。
如图5所示,可动构件3被容纳于基座21的凹部210,被放置于载置面S10上。特别地,4个支承部31被载置在第2导电构件92的支承电极 921上,以使得分别位于凹部210的4个第2空间210b。由此,弹性变形部30的可动电极8被保持于与壳体2的固定电极7对置的位置。由于弹性变形部30能够弹性变形,因此可动构件3能够(弹性地)变形为可动电极8相对于固定电极7接近(参照图1A以及图2)。
按压件5是用于对可动构件3的弹性变形部30的受压部32进行按压的构件。按压件5具有电绝缘性。按压件5通过具有弹性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橡胶)而形成。按压件5是实心的圆柱状。按压件5在可动构件3中与固定电极7相反的一侧,被配置为与可动构件3的受压部32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常时,按压件5与可动构件3不接触,在按压件 5与可动构件3的受压部32之间存在间隙。
保持体6是用于将按压件5安装于壳体2的构件。保持体6具有电绝缘性。保持体6通过具有弹性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橡胶)而形成。如图4所示,保持体6具有主部61和台部62。如图1A所示,主部61是中空的圆锥台状。主部61在远离基座21的一侧的开口端(图1A中的上侧的开口端),与按压件5的侧面的中间部一体地连结。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件5以及保持体6被一体地形成。台部62是具有圆形的开口的矩形的框状。主部61在接近于基座21的一侧的开口端(图1A 中的下侧的开口端),与台部62的内侧面一体地连结。台部62被夹在基座21与外罩22之间,固定于壳体2。
1.1.3动作
以下,对输入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输入装置1具有图1A所示的第1状态和图2所示的第2状态。在第1状态下,可动构件3的弹性变形部30未进行弹性变形,可动电极8与固定电极7不接触。因此,在第1 状态下,第1端子11与第2端子12之间不导通。在第2状态下,可动构件3的弹性变形部30进行弹性变形,可动电极8与固定电极7接触。因此,在第2状态下,第1端子11与第2端子12之间导通。因此,第1状态以及第2状态分别能够称为断开状态以及接通状态。
为了将输入装置1从第1状态设为第2状态,操作者以一定以上的力对按压件5进行按压即可。由此,经由按压件5,可动构件3的受压部32 被向载置面S10侧按压。由此,可动构件3的弹性变形部30逐渐变形。并且,若按压弹性变形部30的力的大小超过一定值,则弹性变形部30剧烈地弯曲并较大地变形(参照图2)。通过这样的弹性变形部30的反转动作,对于对按压件5进行按压的操作者,随着弹性变形部30的弹性变形而赋予节制感(点击感)。并且,若弹性变形部30如上述那样变形,则如图2所示,可动电极8与固定电极7接触,第1端子11与第2端子12 之间导通。因此,输入装置1为第2状态。
为了将输入装置1从第2状态设为第1状态,操作者停止按压件5的按压即可。若按压件5未被按压,则弹性变形部30通过其复原力而返回到原来的形状。并且,若弹性变形部30成为原来的形状,则如图1A所示,可动电极8从固定电极7分离之后,第1端子11与第2端子12之间变得不导通。因此,输入装置1成为第1状态。
1.1.4试验
在进行输入装置1的第1状态与第2状态的切换的情况下,由于可动构件3的弹性变形部30的弹性变形,支承部31在载置面S10(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支承电极921)上滑动。若支承部31在载置面S10上滑动,则载置面S10被支承部31轻微磨削,产生磨削粉500(参照图12)。若输入装置1的第1状态与第2状态的切换的次数增加,则最终可能如图12所示,在载置面S10产生凹槽400,磨削粉500在凹槽400堆积。磨削粉500 一般是金属氧化物,具有电绝缘性。因此,若在凹槽400内大量堆积磨削粉500,则支承部31与支承电极921的电气特性会恶化。这带来输入装置 1的可靠性的降低。
在输入装置1中,可动构件3在支承部31的凸曲面310与载置面S10 接触。因此,可动构件3在载置面S10上的滑动所导致的磨削粉500的产生能够减少。进一步地,通过支承部31具有凸曲面310,能够清除磨削粉 500,能够抑制磨削粉500在凸曲面310与载置面S10之间(载置面S10 的凹槽400内)堆积。因此,能够抑制磨削粉500的产生所导致的可靠性 (特别是长期可靠性)的降低。因此,根据输入装置1,能够提高可靠性。
为了确认这种输入装置1的优点,使用比较例1(参照图13)以及比较例2(参照图14)来进行试验。
如图13所示,比较例1是具有与输入装置1的支承部31不同的支承部31a的输入装置。支承部31a与支承部31同样地,具有脚部311,但取代图12所示的延伸突出部312,具有从脚部311的前端沿着载置面S10 延伸的延伸突出部312(参照图13)。如图13所示,支承部31a在延伸突出部312的一面即平坦面,与载置面S10接触。
如图14所示,比较例2是具有与输入装置1的支承部31不同的支承部31b的输入装置。支承部31b与支承部31同样地,具有脚部311,但不具有延伸突出部312。如图14所示,支承部31b通过脚部311的前端的角,与载置面S10接触。
试验中,将输入装置的第1状态与第2状态的切换(按压件5的按压操作)反复进行规定次数。并且,作为试验结果,观察载置面S10的状态,进行输入装置1、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的评价。
在输入装置1中,相比于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明显磨削粉的量较少。认为这是由于支承部31通过凸曲面310来与载置面S10接触因此磨削粉 500的产生减少,进一步地,支承部31通过凸曲面310来清除磨削粉500 并从凹槽400向外部扫出。
与此相对地,在比较例1中,如图13所示,支承部31a在延伸突出部312的一面即平坦面,与载置面S10接触。因此,认为磨削粉510几乎没有从磨削载置面S10而形成的凹槽410扫出,磨削粉510在凹槽410内堆积。因此,输入装置1相比于比较例1,在支承部与载置面之间堆积磨削粉的量变少,能够期待可靠性的提高。
此外,在比较例2中,如图14所示,支承部31b通过脚部311的前端的角,与载置面S10接触。因此,认为载置面S10磨削而形成的凹槽 420比输入装置1以及比较例1的情况更深,磨削粉520更容易聚集。因此,输入装置1相比于比较例2,在支承部与载置面之间堆积磨削粉的量变少,能够期待可靠性的提高。
1.2实施方式2
图15表示实施方式2的输入装置101。输入装置101是与输入装置1 同样的按钮开关。输入装置101如图16所示,具备基座110、可动构件3、隔离物120、外罩130和按压件140。可动构件3是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结构。
基座110包含基板(布线基板、印刷基板)。基座110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是扁平的四边形(例如,方形)的板状。基座110的厚度方向的一面(图15以及图16中的上表面)构成用于载置可动构件3的载置面110a。此外,在载置面110a,设置电极(固定电极)111和电极(支承电极)112。固定电极111在俯视下为圆形。支承电极112在俯视下为圆环形。固定电极111处于支承电极112的内侧。此外,固定电极111与支承电极112的中心一致。固定电极111以及支承电极112能够通过加成法 (全加成法、半加成法)以及子减成法等的现有公知的技术而设置。
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可动构件3通过凸曲面310(参照图1B)而被载置于载置面110a,以使得可动电极8与固定电极111对置。特别地,可动构件3的支承部31位于支承电极112上。换句话说,支承部31通过凸曲面310而接触于支承电极112。
隔离物120用于在基座110与外罩130之间形成收纳可动构件3的空间。隔离物120是薄膜状。隔离物120在俯视下为圆环形。隔离物120的内径比支承电极112的外径大。隔离物120被配置于基座110的载置面110a,以使得包围固定电极111以及支承电极112。另外,隔离物120具有电绝缘性。作为一个例子,隔离物120是合成树脂制。
外罩130覆盖可动构件3并安装于基座110。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罩 130将隔离物120夹在中间而安装于基座110。外罩130是薄膜状。外罩 130在俯视下为圆形。外罩130具有:安装于隔离物120的圆环状的固定部131、处于固定部131的内侧并覆盖可动构件3的圆顶部132。外罩130 具有电绝缘性。此外,外罩130具有挠性,由此,容易通过外罩130按压受压部32。作为一个例子,外罩130是合成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 制的薄膜。外罩130的材料并不局限于合成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材料(橡胶等)。
按压件140是用于按压可动构件3的弹性变形部30的受压部32的构件。更详细地,按压件140是用于将施加于外罩130的力有效地传达至受压部32的构件。按压件140具有电绝缘性。作为一个例子,按压件140 能够通过合成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制的薄膜的冲裁加工而形成。按压件140的材料并不局限于合成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也可以是具有弹性的材料(橡胶等)。按压件140是实心的圆柱状。按压件140 在可动构件3中在与固定电极111相反侧,被配置为与可动构件3的受压部32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件140以与其分别接触的状态介于可动构件3与外罩130之间。
以下,对输入装置101的动作进行说明。输入装置101具有第1状态和第2状态。在第1状态下,可动构件3的弹性变形部30未弹性变形,可动电极8不与固定电极111接触。在第2状态下,可动构件3的弹性变形部30进行弹性变形,可动电极8与固定电极111接触。
为了将输入装置1从第1状态设为第2状态,操作者通过外罩130以一定以上的力对按压件140进行按压即可。由此,经由按压件140,可动构件3的受压部32向载置面S10侧按压。由此,可动构件3的弹性变形部30逐渐变形。并且,若按压弹性变形部30的力的大小超过一定值,则弹性变形部30剧烈地弯曲并较大地变形。通过这种弹性变形部30的反转动作,对于对按压件140进行按压的操作者,随着弹性变形部30的弹性变形而赋予节制感(点击感)。并且,若弹性变形部30如上述那样变形,则可动电极8与固定电极111接触。因此,输入装置101成为第2状态。
为了将输入装置101从第2状态设为第1状态,操作者停止按压件140 的按压即可。若按压件140变得不被按压,则弹性变形部30通过其复原力而返回到原来的形状。并且,若弹性变形部30成为原来的形状,则可动电极8从固定电极111分离。因此,输入装置101成为第1状态。
在输入装置101中,可动构件3通过支承部31的凸曲面310而与载置面110a接触。因此,可动构件3在载置面110a上的滑动所导致的磨削粉的产生能够减少。进一步地,通过支承部31具有凸曲面310,能够清除磨削粉,能够抑制磨削粉在凸曲面310与载置面110a之间堆积。因此,能够抑制磨削粉的产生所导致的可靠性(特别是长期可靠性)的降低。这样,根据可动构件3以及输入装置101,能够提高可靠性。
2.变形例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若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则能够根据设计等来进行各种变更。以下,列举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例如,可动构件3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
2.1变形例1
图17表示变形例1的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3A。可动构件3A作为整体是四边形(例如正方形)的板状。可动构件3A在其中央部,具有圆顶状的弹性变形部30。此外,可动构件3A在其四角,具有支承部31A。各支承部31A具有脚部311A和延伸突出部312A。脚部311A从弹性变形部 30的周缘向载置面S10延伸。延伸突出部312A从脚部311A的前端在远离载置面S10的方向延伸。换句话说,支承部31A在侧面视下为L字形。支承部31A的脚部311A(的载置面S10侧的面)与延伸突出部312A(的载置面S10侧的面)的边界部分为凸曲面310A。支承部31A通过凸曲面 310A而与载置面S10接触。
在以上所述的变形例1中,与实施方式1、2的输入装置1、101同样地,可动构件3A通过支承部31A的凸曲面310A而与载置面S10接触。因此,根据变形例1的输入装置,也能够提高可靠性。
2.2变形例2
图18表示变形例2的输入装置的可动构件3B。可动构件3B具有与可动构件3的支承部31不同的支承部31B。
更详细地,可动构件3B与可动构件3同样地,作为整体为圆形的板状。可动构件3B具有弹性变形部30、多个(图18中为4个)支承部31B。可动构件3b通过与可动构件3相同的材料而形成。
各支承部31B具有脚部314、多个(图18中为2个)凸部315。脚部 314从弹性变形部30的周缘向载置面S10延伸。脚部314是板状,越靠前端,宽度越窄。此外,脚部314是前端折弯的形状。各凸部315从脚部314 的前端向载置面S10突出。各凸部315是半球状。因此,凸部315的表面包含凸曲面316。两个凸部315在脚部314的宽度方向排列。
支承部31B(脚部314以及凸部315)通过将成为支承部31B的脚部 314的金属板的前端部分折弯,对脚部314的一部分进行锻造加工而形成。因此,凸曲面316通过用于形成凸部315的锻造加工而形成。另外,凸曲面316的曲率半径可以在与凸曲面310的曲率半径R相同的条件下设定。
在以上所述的变形例2中,与实施方式1、2的输入装置1、101同样地,可动构件3B通过支承部31B的凸曲面316而与载置面S10接触。因此,通过变形例2的输入装置,也能够提高可靠性。
另外,在变形例2中,凸部315的数量并不被限定,凸部315只要其表面包含凸曲面316,形状就不被限定。此外,凸部315可以不处于脚部314的前端,而处于中腹部。换句话说,脚部314中的凸部315的位置并不被特别限定。
2.3其他变形例
可动构件3的弹性变形部30也可以不是金属制,而是树脂制。此外,弹性变形部30并不限定于圆顶状,是能够弹性变形的形状即可。另外,弹性变形部30可以是产生点击感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此。
支承部31的形状等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变更。作为一个例子,脚部311可以在脚部311的宽度方向在一个以上的位置折弯,以使得中间部311b比两端部311a更加突出。同样地,延伸突出部312可以在延伸突出部312的宽度方向在一个以上的位置折弯,以使得中间部312b 比两端部312a更加突出。作为一个例子,脚部311的中间部311b也可以不在中央最突出,可以在相比于另一方而更接近于两端部311a的一方的部分最突出。同样地,延伸突出部312的中间部312b也可以不在中央最突出,可以在相比于另一方而更接近于两端部312a的一方的部分最突出。
此外,脚部311突出的方向所正交的剖面处的脚部311的表面的曲率半径可以与延伸突出部312突出的方向所正交的断面处的延伸突出部312 的表面的曲率半径不相等。此外,凸曲面310也可以在沿着边界部分的宽度的剖面,不平坦而是圆弧状。此外,边界部分可以在俯视下延伸为椭圆的圆弧状。换句话说,边界部分可以在俯视下不延伸为直线状而延伸为曲线状。
可动构件3的支承部31的数量也并不被限定。例如,可动构件3可以具有3个支承部31,3个支承部31可以等间隔地配置以使得包围弹性变形部30。进一步地,在可动构件3具有一个支承部31的情况下,支承部31可以是包围弹性变形部30的环状。
可动构件3的数量并不被特别限定,可动构件3可以被重叠使用多片。该情况下,根据重叠的可动构件3的数量,为了可动构件3弯曲所必须的操作力的大小变化,输入装置1的操作感触变化。
此外,壳体2、按压件5、保持体6、第1导电构件91以及第2导电构件92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
在一变形例中,壳体2可以在俯视下为圆形状、四边形以外的多边形状。
在一变形例中,按压件5也可以不从壳体2突出。例如,按压件5可以不容纳于壳体2。该情况下,壳体2的外罩22的覆盖按压件5的部位可以具有挠性。该情况下,按压件5可以具有导电性,例如也可以是金属制。
在一变形例中,在第1状态下,也可以在按压件5与可动构件3之间不存在间隙。换句话说,在第1状态下,按压件5也可以与可动构件3的受压部32接触。
在一变形例中,保持体6也可以不是橡胶制。保持体6若具有导电性即可,例如也可以是金属制。
在一变形例中,按压件5以及保持体6也可以不是一体,而是分立的。该情况下,保持体6例如通过粘结等适当的固定手段,固定于按压件5即可。此外,按压件5以及保持体6不是必须的。
在一变形例中,第1导电构件91以及第2导电构件92的数量并不被特别限定。此外,第2导电构件92的支承电极921可以包含两个以上的电极,例如,具有可动构件3的多个支承部31分别对应的多个支承电极 921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固定电极7和可动电极8构成机械接点。在一变形例中,在固定电极7与可动电极8之间可以存在介电层,该情况下,构成压力传感器。换句话说,可动电极8和固定电极7能够利用于机械接点或者压力传感器。
能够适当设定输入装置1的行程长度、换句话说从第1状态时通过按压操作而输入装置1成为第2状态为止的按压件5的移动量。例如,输入装置1也可以是行程长度较短的短行程类型、行程长度较长的长行程类型、或者相当于短行程类型与长行程类型的中间的中行程类型。此外,输入装置1并不局限于常开型,也可以是仅操作时断开的常闭型。换句话说,输入装置1的按压件5也可以是受到来自外部的力并将可动构件3从断开位置向接通位置按压的结构,也可以是其相反。
输入装置1并不局限于用于机器的操作部并被人操作的结构,例如也可以用于机器的检测部等。在输入装置1被用于机器的检测部的情况下,输入装置1例如作为限位开关而用于致动器等的机械部件的位置检测。
3.方式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一方式具备:弹性变形部30,弯曲为向上方突出,包含可动电极8;和支承部31,具有延伸为从弹性变形部30的周缘向下方接近的脚部311、延伸为从脚部311向上方接近的延伸突出部312、将脚部311与延伸突出部312连接的连接部317。脚部311在宽度方向,位于脚部311的两端部311a之间的脚部311的中间部311b突出,脚部311 与延伸突出部312的边界在俯视下为圆弧状,连接部317的下表面是向下方突出的凸曲面310。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弹性变形部30通过向下方被按压,变形为可动电极8向下方移动。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脚部311弯曲为在宽度方向位于脚部311的两个端部311a之间的脚部311的中间部311b突出。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延伸突出部312在宽度方向位于延伸突出部312的两个端部312a之间的延伸突出部312的中间部312b突出。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延伸突出部312弯曲为在宽度方向位于延伸突出部312的两个两端部312a之间的延伸突出部312的中间部 312b突出。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脚部311的中间部311b与延伸突出部312的中间部311b向相互相反方向突出。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延伸突出部312的中间部312b向第1方向(向下方接近的方向)突出,脚部311的中间部311b向第2方向(向上方接近的方向)突出。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脚部311的中间部311b在脚部311 的两个端部311a的中央最突出。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延伸突出部312的中间部312b在延伸突出部312的两个端部312a的中央最突出。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脚部311的中间部311b在中央最突出。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连接部317的下表面(凸曲面310) 处的下端是高度位置相同的圆弧状的线。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脚部311与延伸突出部312的边界在俯视下为正圆的圆弧状。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脚部311与延伸突出部312的边界在俯视下是以可动电极8为中心的圆弧状。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弹性变形部30的外周在俯视下是以可动电极8为中心的圆。
根据上述的方式,能够提高可靠性。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弹性变形部30是圆顶状,弹性变形部30的中央部分是可动电极8。根据该方式,可动构件具有点击感。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具有导电性。通过该方式,能够提高可靠性。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凸曲面310通过用于形成延伸突出部312的折弯加工而形成。通过该方式,可动构件3的制造变得容易。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具备多个支承部31。通过该方式,能够稳定地配置可动构件3。
本公开的可动构件的另一方式中,所述多个支承部31在俯视下从可动电极8放射状地延伸。通过该方式,能够稳定地配置可动构件3。
本公开的输入装置的一方式具备:固定电极7;基座21(110),具有设置固定电极7的载置面S10(110a);和本公开的可动构件3。可动构件3被载置于载置面S10(110a),以使得可动电极8与固定电极7对置,可动构件3的凸曲面310与载置面S10(110a)抵接。通过该方式,能够提高可靠性。
-符号说明-
1、101 输入装置
11 第1端子
12 第2端子
21、110 基座
3、3A、3B 可动构件
30 弹性变形部
31、31A、31B 支承部
310、310A 凸曲面
311、311A 脚部
311a 端部
311b 中间部
312、312A 延伸突出部
312a 端部
312b 中间部
313 曲线
314 脚部
315 凸部
316 凸曲面
317 连接部
7、111 固定电极
8 可动电极
81 第1面
82 第2面
921、112 支承电极
S10、110a 载置面。

Claims (20)

1.一种可动构件,具备:
弹性变形部,弯曲为向上方突出,并包含可动电极;和
支承部,具有从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周缘延伸为向下方接近的脚部、从所述脚部延伸为向上方接近的延伸突出部、和将所述脚部与所述延伸突出部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脚部在宽度方向位于所述脚部的两端部之间的所述脚部的中间部突出,
所述脚部与所述延伸突出部的边界在俯视下为圆弧状,
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是向下方突出的凸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弹性变形部通过向下方被按压,变形为所述可动电极向下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脚部弯曲为在宽度方向位于所述脚部的所述两端部之间的所述脚部的所述中间部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延伸突出部在宽度方向位于所述延伸突出部的两端部之间的所述延伸突出部的中间部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延伸突出部弯曲为在所述宽度方向位于所述延伸突出部的所述两端部之间的所述延伸突出部的所述中间部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脚部的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延伸突出部的所述中间部向相互相反方向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延伸突出部的所述中间部向第1方向突出,
所述脚部的所述中间部向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脚部的所述中间部在所述脚部的所述两端部的中央最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延伸突出部的所述中间部在所述延伸突出部的所述两端部的中央最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脚部的所述中间部在中央最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连接部的所述下表面中的下端是高度位置相同的圆弧状的线。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脚部与所述延伸突出部的所述边界在俯视下为正圆的圆弧状。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脚部与所述延伸突出部的所述边界在俯视下是以所述可动电极为中心的圆弧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外周在俯视下是以所述可动电极为中心的圆。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弹性变形部是圆顶状,
所述弹性变形部的中央部分是所述可动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可动构件具有导电性。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凸曲面通过用于形成所述延伸突出部的折弯加工而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可动构件具备多个支承部,
所述多个支承部分别是所述支承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动构件,其中,
所述多个支承部在俯视下从所述可动电极放射状地延伸。
20.一种输入装置,具备:
固定电极;
基座,具有设置所述固定电极的载置面;和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动构件,
所述可动构件被载置于前记载置面,以使得所述可动电极与所述固定电极对置,
所述可动构件的所述凸曲面抵接于前记载置面。
CN202090000324.4U 2019-01-23 2020-01-15 可动构件以及输入装置 Active CN21545120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9547 2019-01-23
JP2019009547 2019-01-23
PCT/JP2020/000980 WO2020153181A1 (ja) 2019-01-23 2020-01-15 可動部材、及び入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1206U true CN215451206U (zh) 2022-01-07

Family

ID=71735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90000324.4U Active CN215451206U (zh) 2019-01-23 2020-01-15 可动构件以及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02090A1 (zh)
EP (1) EP3916747A4 (zh)
JP (1) JP7432825B2 (zh)
CN (1) CN215451206U (zh)
WO (1) WO20201531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49840B (zh) * 2020-10-30 2021-12-1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橡膠圓頂以及應用此橡膠圓頂的按鍵
WO2024029141A1 (ja) * 2022-08-05 2024-02-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1964A (en) * 1974-12-09 1976-03-02 Bowmar Instrument Corporation Push-button type binary switch device
JP2005332664A (ja) * 2004-05-19 2005-12-02 Fujikura Ltd キースイッチ用ダイヤフラ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66314B2 (ja) 2004-10-20 2010-05-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オンスイッチ
WO2009091394A1 (en) * 2008-01-16 2009-07-23 Snaptron Inc. Tactile apparatus and methods
JP5717249B2 (ja) * 2011-04-22 2015-05-1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可動接点部材及び該可動接点部材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JP2013026092A (ja) * 2011-07-25 2013-02-04 Alps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16747A4 (en) 2022-03-16
EP3916747A1 (en) 2021-12-01
US20220102090A1 (en) 2022-03-31
JPWO2020153181A1 (ja) 2021-12-02
JP7432825B2 (ja) 2024-02-19
WO2020153181A1 (ja) 2020-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00565B2 (en) Slide switch
US6271487B1 (en) Normally open extended travel dual tact switch assembly with sequential actuation of individual switches
KR100371753B1 (ko) 푸시 버튼 스위치 및 푸시버튼 스위치용 가동접점체
TWI616916B (zh) 按鈕開關以及可動接點構件
US6979785B2 (en)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on switch
CN215451206U (zh) 可动构件以及输入装置
EP3364436B1 (en) Push switch
US7745744B2 (en) Multidirectional switch
US6610950B1 (en) Push switch
JP2001525589A (ja) 触覚効果および単一作動部材を有する複数経路電気スイッチ
JP2001266700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TW201112289A (en) Push-button switch
JP2007128731A (ja) スライド操作式スイッチ
US11430618B2 (en) Push switch
CN114141564A (zh) 按钮开关
JP7085965B2 (ja)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及び、スイッチ装置
US20110083950A1 (en) Multi-directional tact switch
WO2023204065A1 (ja) 入力装置
WO2023248701A1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US7964814B2 (en) Push-push switch with movable terminal
JP5429315B2 (ja) 接触部材
KR101426490B1 (ko) 슬림형 푸쉬 스위치장치
JP2001250450A (ja) 押釦スイッチ
JP2004139997A (ja) 押釦スイッチ
CN117441220A (zh) 按压操作体及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