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3950A - 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3950A
CN111033950A CN201880053449.0A CN201880053449A CN111033950A CN 111033950 A CN111033950 A CN 111033950A CN 201880053449 A CN201880053449 A CN 201880053449A CN 111033950 A CN111033950 A CN 1110339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permanent magnet
support portion
support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34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3950B (zh
Inventor
上田智哉
竹本心路
矶贝悠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339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9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39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39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02K1/276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having a flux concentration effect
    • H02K1/2773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having a flux concentration effect consisting of tangentially magnetized radial mag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 B25J9/12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electric
    • B25J9/126Rotary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 in aircraft; Aircraft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4D27/02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
    • B64D27/24Aircraft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r position of power plant using steam, electricity, or spring fo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14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 H02K21/16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within the armatures having annular armature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6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axle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6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axle parts
    • B62M6/65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axle parts with axle and driving shaft arranged co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6/00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with additional source of power, e.g. combustion engine or electric motor
    • B62M6/4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 B62M6/70Rider propelled cycles with auxiliary electric motor power-driven at single endless flexible member, e.g. chain, between cycle crankshaft and wheel axle, the motor engaging the endless flexibl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9/00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C39/02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 B64C39/024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use of the remote controlled vehicle type, i.e. RP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10/00Type of UAV
    • B64U10/10Rotorcrafts
    • B64U10/13Flying plat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2101/0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 B64U2101/30UAV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or applications for imaging, photography or vide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U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 EQUIPMENT THEREFOR
    • B64U50/00Propulsion; Power supply
    • B64U50/10Propulsion
    • B64U50/19Propulsion us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9/00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2K29/03Motors or generators having non-mechanical commutating devices, e.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 magnetic circu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voiding torque ripples or self-starting problems

Abstract

本发明的转子的一个方式具有:轴;转子铁芯,其具有内铁芯部和多个外铁芯部,该内铁芯部在轴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配置,该多个外铁芯部在内铁芯部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相互分离地配置;多个永久磁铁,它们在轴的径向外侧沿周向与外铁芯部交替地配置,对外铁芯部进行励磁;以及支承体,其对永久磁石进行支承。支承体具有外侧支承部和内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该外侧支承部固定于外铁芯部的径向外侧,在周向上从两侧对永久磁铁的端面进行支承,该内侧支承部固定于外铁芯部的径向内侧,在周向上从两侧对永久磁铁的端面进行支承。外铁芯部具有在周向上与永久磁铁的端面平行地对置的对置面。外侧支承部和内侧支承部分别具有在周向上对端面进行支承的支承面。支承面配置于比对置面在周向上靠永久磁铁的中心线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 及机器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辐条型的马达中,需要采用防止永久磁铁因转子旋转时的离心力而飞散的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将永久磁铁插入于转子铁芯来防止永久磁铁飞散的构造。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构造:通过在比永久磁铁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设置向插入槽的开口部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防止永久磁铁向外周方向飞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525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3128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造中,为了插入永久磁铁,转子铁芯的插入口孔是按照比永久磁铁大的尺寸设计的。在该情况下,永久磁铁有时在转子铁芯的周向上靠近正转方向(顺时针方向)侧,有时靠近反转方向(逆时针方向)侧。在永久磁铁靠近的一侧不恒定的情况下,由于与铁芯的距离不均而导致齿槽转矩发生恶化。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构造中,在轭部设置有突起部,因此有可能产生磁通泄漏而使转矩降低。另外,其结果为,磁通分布紊乱而导致齿槽转矩发生恶化。为了以不设置突起部的方式防止永久磁铁的飞散,可以考虑利用由树脂模制设置的支承部对永久磁铁进行支承。在树脂模制中,通过使温度降低的熔融树脂材料的端部彼此合流而使焊缝成型。产生焊缝的部位的强度比其他部位低。在上述支承部上成型有焊缝而使强度降低的情况下,支承部有可能因伴随着转子的旋转的离心力而发生变形。如果由于支承部发生变形而使永久磁铁的位置产生偏差,则会导致齿槽转矩发生恶化。
考虑如上所述的方面,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齿槽转矩的恶化的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提供转子,其具有:轴,其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转子铁芯,其具有内铁芯部和多个外铁芯部,该内铁芯部在所述轴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配置,该多个外铁芯部在所述内铁芯部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相互分离地配置;多个永久磁铁,它们在所述轴的径向外侧沿周向与所述外铁芯部交替地配置,对所述外铁芯部进行励磁;以及支承体,其对所述永久磁铁进行支承,所述支承体具有外侧支承部和内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该外侧支承部固定于所述外铁芯部的径向外侧,在周向上从两侧对所述永久磁铁的端面进行支承,该内侧支承部固定于所述外铁芯部的径向内侧,在周向上从两侧对所述永久磁铁的端面进行支承,所述外铁芯部具有在周向上与所述永久磁铁的端面平行地对置的对置面,所述外侧支承部和所述内侧支承部分别具有在周向上对所述端面进行支承的支承面,所述支承面配置于比所述对置面在周向上靠所述永久磁铁的中心线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提供辐条型马达,其具有:定子;以及第1方式的转子,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地进行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提供车辆用马达,其具有第2方式的辐条型马达作为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驱动的马达。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提供无人飞行体,其具有第2方式的辐条型马达。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提供电动助力装置,其具有第2方式的辐条型马达。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式,提供机器人装置,其具有第2方式的辐条型马达。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抑制齿槽转矩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上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主体的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成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模制树脂部的沿轴向观察时的局部俯视图。
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7中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7中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转子的变形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无人飞行体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任意变更。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与各构造中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不同。
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Z轴方向。Z轴方向是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另外,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是θZ方向。在θZ方向中,将从+Z侧朝向-Z侧观察时逆时针的方向设为正方向,将从+Z侧朝向-Z侧观察时顺时针的方向设为负方向。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的延伸方向(Z轴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Z轴方向的正的一侧(+Z侧)称为“上侧(轴向上侧)”,将Z轴方向的负的一侧(-Z侧)称为“下侧”。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上侧相当于中心轴向一侧,下侧相当于中心轴向另一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是仅用于说明的名称,不限定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θZ方向)(即,绕中心轴线J的方向)简称为“周向”。
另外,将向θZ方向的正方向前进的一侧(+θZ侧,周向一侧)称为“驱动侧”,将向θZ方向的负方向前进的一侧(-θZ侧,周向另一侧)称为“反驱动侧”。另外,驱动侧和反驱动侧是仅用于说明的名称,不限定实际的驱动方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轴向延伸是指,除了严格地沿轴向(Z轴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含相对于轴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沿径向延伸是指,除了严格地沿径向、即与轴向(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含相对于径向在小于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
<第1实施方式>
【辐条型马达】
图1是示出辐条型马达10(在以下的说明中,简称为马达10)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0具有壳体20、转子30、定子40、下侧轴承(轴承)51、上侧轴承(轴承)52以及汇流条单元60,其中,该转子30具有轴31。
壳体20收纳转子30、定子40、下侧轴承51、上侧轴承52以及汇流条单元60。壳体20具有下侧壳体21和上侧壳体22。下侧壳体21呈向轴向两侧(±Z侧)开口的筒状。上侧壳体22固定于下侧壳体21的上侧(+Z侧)的端部。上侧壳体22覆盖转子30和定子40的上侧。
定子40被保持于下侧壳体21的内侧。定子40位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40具有铁芯背部41、齿部42、线圈43以及绕线架44。铁芯背部41的形状例如是与中心轴线J同心的圆筒状。铁芯背部41的外侧面固定于下侧壳体21的内侧面。
齿部42从铁芯背部41的内侧面朝向轴31延伸。虽然在图1中省略了图示,但齿部42设置有多个,在周向上以均等的间隔配置。绕线架44安装于各齿部42。线圈43隔着绕线架44卷绕于各齿部42。
汇流条单元60位于定子40的上侧(+Z侧)。汇流条单元60具有连接器部62。在连接器部62上连接有未图示的外部电源。汇流条单元60具有与定子40的线圈43电连接的布线部件。布线部件的一端经由连接器部62向马达10的外部露出。由此,从外部电源经由布线部件向线圈43提供电源。汇流条单元60具有轴承保持部61。
下侧轴承51和上侧轴承52对轴31进行支承。下侧轴承51位于比定子40靠下侧(-Z侧)的位置。下侧轴承51被下侧壳体21保持。上侧轴承52位于比定子40靠上侧(+Z侧)的位置。上侧轴承52被汇流条单元60的轴承保持部61保持。
图2是示出转子30的立体图。转子30具有轴31和转子主体32。轴31以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为中心。转子主体32位于轴31的径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主体32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30例如在从上侧(+Z侧)观察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绕逆时针进行旋转、即从反驱动侧(-θZ侧)向驱动侧(+θZ侧)旋转。
转子主体32具有多个永久磁铁33、转子铁芯34、模制树脂部12以及罩部件35。即,转子30具有多个永久磁铁33、转子铁芯34、模制树脂部12以及罩部件3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制树脂部12相当于支承体。
图3是转子主体32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上侧观察转子主体32的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另外,在图3至图5中,省略了罩部件35的图示。
永久磁铁33对转子铁芯34的后述的外铁芯部34O进行励磁。如图3和图4所示,永久磁铁33在周向上与外铁芯部34O交替配置。永久磁铁33插入在后述的永久磁铁插入孔39中。永久磁铁33具有永久磁铁33A、33B。永久磁铁33A和永久磁铁33B沿周向交替配置。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以永久磁铁33A和永久磁铁33B为代表对永久磁铁33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适当示出通过永久磁铁33的周向中心的中心线C。
永久磁铁33A、33B具有沿周向配置的2个磁极。永久磁铁33A例如在驱动侧(+θZ侧)具有S极,在反驱动侧(-θZ侧)具有N极。永久磁铁33B例如在驱动侧(+θZ侧)具有N极,在反驱动侧(-θZ侧)具有S极。由此,沿周向相邻的永久磁铁33A、33B的磁极在周向上互相同极相对。
永久磁铁33A和永久磁铁33B除了在周向上的磁极的配置不同这一点之外,其他部分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代表,有时仅对永久磁铁33A进行说明。
永久磁铁33A沿径向延伸。永久磁铁33A的与轴向(Z轴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例如为矩形状。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矩形状包含大致矩形状。大致矩形状例如包含矩形的角部被倒角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设置有5个永久磁铁33A。例如设置有5个永久磁铁33B。
转子铁芯34具有:内铁芯部34I;外铁芯部34O;以及多个辐条部34J,它们沿径向延伸而连结内铁芯部34I和外铁芯部34O。内铁芯部34I位于轴31的径向外侧且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内侧。内铁芯部34I沿着周向呈环状设置。转子铁芯34在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内侧具有空洞部37。空洞部37是抑制磁通泄漏的磁通屏障部。空洞部37分别设置在沿周向相邻的辐条部34J彼此之间。
如图5所示,空洞部37的内侧面具有侧面37a、侧面37b以及侧面37c。侧面37a沿径向延伸。侧面37a分别设置于中心线C的+θZ侧和-θZ侧。+θZ侧的侧面37a与中心线C交叉的周向的角度与-θZ侧的侧面37a与中心线C交叉的周向的角度相同。在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内侧的端面33h的径向位置处,中心线C与侧面37a的距离比中心线C与端面33h的周向端部的距离长。
侧面37b和侧面37c在沿轴向观察时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同心圆弧状。侧面37b配置于比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内侧的端面33h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侧面37c配置于比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内侧的端面33h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侧面37c与永久磁铁33A、33B的周向的端面33f在沿轴向观察时交叉。即,永久磁铁33A、33B的周向的端面33f在沿轴向观察时配置于空洞部37。侧面37a和侧面37b在沿轴向观察时以圆弧相连。侧面37a和侧面37c在沿轴向观察时以圆弧相连。
如图4所示,外铁芯部34O具有铁芯片部34N、34S。铁芯片部34N、34S沿周向相互分离地配置于轴31的径向外侧。铁芯片部34N和铁芯片部34S沿周向交替配置。铁芯片部34N位于永久磁铁33A的N极与永久磁铁33B的N极之间。由此,铁芯片部34N被励磁为N极。铁芯片部34S位于永久磁铁33A的S极与永久磁铁33B的S极之间。由此,铁芯片部34S被励磁为S极。
如图5所示,在相邻的铁芯片部34N与铁芯片部34S的周向之间配置有永久磁铁插入孔39。永久磁铁插入孔39是供永久磁铁33插入的孔。永久磁铁插入孔39与沿周向相邻的铁芯片部34N、34S相邻。铁芯片部34N、34S分别具有与永久磁铁33A、33B在周向上对置的对置面34a。即,对置面34a是永久磁铁插入孔39的内侧面的一部分。从永久磁铁33A、33B的周向的中心线C至对置面34a的周向的距离比从中心线C至永久磁铁33A、33B的端面33f的周向的距离长。永久磁铁33A、33B的在径向上远离中心轴线J的一侧的端面(外端)33g比对置面34a向径向外侧突出。
如图5所示,沿周向相邻的铁芯片部34N、34S分别具有切口部34k。切口部34k分别设置于铁芯片部34N、34S的径向外侧的端部。切口部34k分别设置于铁芯片部34N、34S的周向的端部。切口部34k设置于铁芯片部34N、34S的轴向整体。
切口部34k的在周向上远离中心线C的一侧的端部34b沿径向延伸。从中心线C至端部34b的周向的距离比从中心线C至对置面34a的周向的距离长。切口部34k的在径向上靠近中心轴线J的一侧的端部34c沿与中心线C垂直的方向延伸。从中心轴线J至端部34c的径向的距离比从中心轴线J至永久磁铁33A、33B的端面33g的距离短。
模制树脂部12对永久磁铁33A、33B进行支承。如图3所示,模制树脂部12具有圆板部11、外侧支承部1以及内侧支承部2。圆板部11配置于比转子铁芯34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圆板部11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贯通孔11a。圆板部11在沿轴向观察时呈环状。贯通孔11a的直径比内铁芯部34I的外径大。从中心轴线J至贯通孔11a的内周面的径向的距离比从中心轴线J至空洞部37的侧面37b的径向的距离长。
外侧支承部1从圆板部11向轴向上侧突出。外侧支承部1从圆板部11突出的长度与永久磁铁33A、33B的轴向高度大致相等。如图5所示,外侧支承部1在沿轴向观察时呈在径向内侧具有开口部的方型的大致U字状。外侧支承部1具有第1壁部1A和第2壁部1B。第1壁部1A覆盖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外侧的端面33g。由于外侧支承部1的第1壁部1A覆盖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外侧的端面33g,因此能够抑制永久磁铁33A、33B由于离心力而向径向外侧飞散。第1壁部1A的外周面的直径与圆板部11的外周面的直径相同。
第2壁部1B从第1壁部1A的周向两端分别向径向内侧突出。第2壁部1B具有支承面1a、支承面1b以及支承面1c。支承面1a在周向上配置于靠近中心线C的一侧。支承面1b在周向上配置于远离中心线C的一侧。支承面1c配置于径向内侧。支承面1b在外侧支承部1配置于铁芯片部34N、34S的切口部34k的状态下被切口部34k的端部34b从远离中心线C的一侧覆盖。支承面1c在外侧支承部1配置于铁芯片部34N、34S的切口部34k的状态下被切口部34k的端部34c从径向内侧覆盖。即,外侧支承部1在配置于铁芯片部34N、34S的切口部34k的状态下通过支承面1b、1c被端部34b、34c覆盖而被支承,从而固定于铁芯片部34N、34S的径向外侧。
第2壁部1B的支承面1a配置于比铁芯片部34N、34S的对置面34a在周向上更靠近中心线C的位置。支承面1a在径向外侧沿周向对永久磁铁33A、33B的端面33f进行支承。永久磁铁33A、33B被压入于支承面1a。
如图3所示,内侧支承部2从圆板部11向轴向上侧突出。内侧支承部2从圆板部11突出的长度与外侧支承部1大致相等。如图5所示,内侧支承部2在沿轴向观察时呈在径向外侧具有开口部的方型的大致U字状。内侧支承部2具有第1壁部2A和第2壁部2B。第1壁部2A覆盖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内侧的端面33h。
第2壁部2B从第1壁部2A的周向两端分别向径向外侧突出。第2壁部2B具有支承面2a、支承面2b以及支承面2c。支承面2a在周向上配置于靠近中心线C的一侧。支承面2b在周向上配置于远离中心线C的一侧。支承面2c配置于径向外侧。支承面2b在内侧支承部2配置于空洞部37的状态下被侧面37a从远离中心线C的一侧覆盖。支承面2c在内侧支承部2配置于空洞部37的状态下被侧面37c从径向外侧覆盖。即,内侧支承部2在配置于空洞部37的状态下通过支承面2b、2c被侧面37a、37c覆盖而被支承,从而固定于铁芯片部34N、34S的径向内侧。
第2壁部2B的支承面2a配置于比铁芯片部34N、34S的对置面34a在周向上更靠近中心线C的位置。支承面2a在径向内侧沿周向对永久磁铁33A、33B的端面33f进行支承。永久磁铁33A、33B被压入于支承面2a。
在永久磁铁33A、33B的端面33f与铁芯片部34N、34S的对置面34a分离而非约束的状态下,由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从周向的两侧对永久磁铁33A、33B的径向的端部进行支承。在由铁芯片部34N、34S的对置面34a对永久磁铁33A、33B的端面33f的整体进行支承的情况下,端面33f和对置面34a有可能因制造误差等而局部分离。在该情况下,永久磁铁33A、33B有可能被支承为在周向上发生偏移。外侧支承部1的支承面1a和内侧支承部2的支承面2a对永久磁铁33A、33B的端面33f进行支承的区域是局部的。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制造支承面1a和支承面2a。因此,能够以在周向上不产生偏移的方式沿周向对永久磁铁33A、33B进行支承。通过以在周向上不产生偏移的方式沿周向对永久磁铁33A、33B进行支承,即使在转子30旋转时,也能够抑制由磁通分布的紊乱而引起的齿槽转矩的恶化。
如图2所示,罩部件35覆盖模制树脂部12的上侧的至少一部分。罩部件35通过搭扣配合而固定于模制树脂部12。罩部件35通过搭扣配合而固定于外侧支承部1。作为一例,罩部件35通过多个搭扣配合而固定于外侧支承部1。作为一例,搭扣配合部沿周向配置于每个铁芯片部34N、34S。
搭扣配合部例如具有设置于罩部件35的钩部(未图示)和设置于转子铁芯34的钩挂部(未图示)。作为一例,钩部具有从罩部件35向下侧延伸的臂部(未图示)和从臂部的下端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爪部(未图示)。在爪部的下侧的面上设置有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朝向上侧的倾斜。作为一例,钩挂部具有:空洞部(未图示),其设置于内铁芯部34I,配置于内侧支承部2的径向内侧;切口部(未图示),其在比空洞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配置于内铁芯部34I的轴向的下侧;以及钩挂壁(未图示),其配置于内铁芯部34I的切口部的上侧,向径向外侧突出。空洞部的周向的宽度比钩部的周向的宽度长,比内侧支承部2的周向的最短宽度短。空洞部的径向的宽度比钩部的径向的宽度长。
在使钩部与空洞部和钩挂部在周向上进行了对位的状态下,当使罩部件35与模制树脂部12接近而将钩部插入于空洞部时,爪部的下侧的倾斜与钩挂壁接触。通过使爪部的倾斜与钩挂壁接触,臂部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当罩部件35与模制树脂部12进一步接近而使爪部配置于比钩挂壁靠下侧的位置时,爪部通过弹性恢复力配置于切口部。通过将爪部配置于切口部,爪部与钩挂壁在轴向上重叠。通过使爪部与钩挂壁在轴向上重叠并使爪部从下侧钩挂于钩挂壁,罩部件35固定于模制树脂部12。
模制树脂部12的圆板部11作为轴向下侧的罩来覆盖转子铁芯34的下侧的至少一部分,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下侧的罩部件。罩部件35通过搭扣配合而固定于模制树脂部12,因此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高效化。
【转子30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0是经过包含设置工序、成型体形成工序、永久磁铁配置工序以及罩部件固定工序的工序而制造的。
设置工序是将轴31和转子铁芯34设置在模具内的工序。设置在模具内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先设置转子铁芯34,也可以先设置轴31,还可以同时设置转子铁芯34和轴31。
成型体形成工序是如下的工序:从设置于模具的浇口部向该模具内流入熔融的树脂材料,在进行冷却而使树脂材料固化后,通过包含顶出销的顶出机构使树脂材料从模具脱模,由此形成模制树脂部12。模制树脂部12与轴31和转子铁芯34连结而被固定。
图6是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成型的模制树脂部12的沿轴向观察时的局部俯视图。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从浇口部向模具内填充熔融的树脂材料,通过顶出机构使模制树脂部12从模具突出。成型体形成工序后的模制树脂部12具有浇口痕G1、G2和顶出痕E1、E2、E3。浇口痕G1、G2配置于模制树脂部12的轴向下侧。顶出痕E1、E2、E3配置于模制树脂部12的轴向上侧。也可以是,浇口痕G1、G2配置于模制树脂部12的轴向上侧,顶出痕E1、E2、E3配置于模制树脂部12的轴向下侧。浇口痕G1、G2和顶出痕E1、E2、E3也可以在轴向上配置于相同侧。在模制树脂部12中,轴向上侧是指面向轴向上侧的区域。在模制树脂部12中,轴向下侧是指面向轴向下侧的区域。
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供模具设置的注射成型机具有提供机构和顶出机构。提供机构是经由浇口部向模具内提供(注射)熔融树脂材料的机构。顶出机构是通过对设置在模具内的顶出机构进行驱动而使模制树脂部12从模具突出的机构。通常,提供机构和顶出机构配置于轴向的相反侧,因此优选浇口痕G1、G2和顶出痕E1、E2、E3在轴向上配置于相反侧。通过将浇口痕G1、G2和顶出痕E1、E2、E3在轴向上配置于相反侧,模具不需要形成复杂构造。
浇口痕G1、G2配置于区域GA,该区域GA包含沿周向相邻的外铁芯部34O之间和沿周向相邻的辐条部34J之间。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区域GA。浇口痕G1、G2配置于所有的区域GA。由于在所有的区域GA中配置有浇口痕G1、G2,因此如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成型的焊缝WL与区域GA在周向上配置于分离的位置。即,焊缝WL与配置于区域GA的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在周向上配置于分离的位置。
焊缝WL是通过使温度降低的熔融树脂材料的端部彼此合流而成型的。产生焊缝WL的部位的强度比其他部位低。在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上成型有焊缝WL而使强度降低的情况下,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中的至少一方有可能因伴随着转子30的旋转的离心力而发生变形。如果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发生变形而使永久磁铁33A、33B的位置产生偏差,则有时会导致齿槽转矩的恶化。由于焊缝WL与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在周向上成型于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由于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的强度降低而引起的齿槽转矩的恶化,从而实现低振动化。
在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上成型有焊缝WL而使强度降低的情况下,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中的至少一方有可能因伴随着转子30的旋转的离心力而从焊缝WL破损。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30中,由于焊缝WL与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在周向上成型于分离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的破损。
浇口痕G1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外侧支承部1重叠的位置。由于浇口痕G1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外侧支承部1重叠的位置,因此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能够在与来自其他浇口部的熔融树脂材料合流之前使外侧支承部1成型而不产生焊缝WL。
浇口痕G1与外侧支承部1在沿轴向观察时重叠是指浇口痕G1的至少一部分与外侧支承部1在沿轴向观察时重叠。在浇口痕G1的一部分与外侧支承部1在沿轴向观察时重叠的情况下,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从浇口部导入的熔融材料的一部分在与外侧支承部1不同的区域中被阻挡,因此能够抑制喷射纹的影响。
浇口痕G2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内侧支承部2重叠的位置。由于浇口痕G2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内侧支承部2重叠的位置,因此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能够在与来自其他浇口部的熔融材料合流之前进行填充而使内侧支承部2成型。与浇口痕G1同样,在浇口痕G2的一部分也与内侧支承部2在沿轴向观察时重叠的情况下,能够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抑制喷射纹的影响。
顶出痕E1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浇口痕G1重叠的位置。外侧支承部1沿轴向延伸,成型体形成工序中的脱模阻力大。外侧支承部1具有在周向上分离配置的第2壁部1B,因此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伴随着材料收缩的脱模阻力大。通过将顶出痕E1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浇口痕G1重叠的位置,能够在不产生焊缝WL的状态下使脱模阻力大的外侧支承部1顺畅地从模具脱模。
顶出痕E2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浇口痕G2重叠的位置。内侧支承部2沿轴向延伸,成型体形成工序中的脱模阻力大。内侧支承部2具有在周向上分离配置的第2壁部2B,因此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伴随着材料收缩的脱模阻力大。通过将顶出痕E2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浇口痕G2重叠的位置,能够在不产生焊缝WL的状态下使脱模阻力大的内侧支承部2顺畅地从模具脱模。
顶出痕E3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供永久磁铁33A、33B插入的永久磁铁插入孔39重叠的位置。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用于使永久磁铁插入孔39成型的模具的铁芯部的伴随着材料收缩的脱模阻力大。通过将顶出痕E3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永久磁铁插入孔39重叠的位置,能够使脱模阻力大的永久磁铁插入孔39的周边部位顺畅地从模具脱模。
<第2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3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3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图7中的VIII-VIII线剖视图。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3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是图7中的IX-IX线剖视图。
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130的转子主体132中,模制树脂部112具有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这两者、架桥部138、圆板部111、多个连结壁部101d以及搭扣配合部136。本实施方式的转子主体132与第1实施方式的转子主体32不同,不具有罩部件3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制树脂部112相当于支承体。如图7所示,内侧支承部102具有从支承面2a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02d。凹部102d向上侧开口。
架桥部138沿径向延伸而连接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因此,能够通过架桥部138来同时提高外侧支承部1的强度和内侧支承部102的强度。由此,能够抑制对永久磁铁33进行支承的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发生变形,能够抑制永久磁铁33的位置偏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支承体是树脂制的模制树脂部112。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支承体的成本。另外,在支承体为树脂制的情况下,与支承体为金属制的情况相比,支承体的强度容易降低。因此,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支承体为树脂制的模制树脂部112的情况下,上述能够提高强度的效果特别有用。
架桥部138例如呈细长的棒状。与架桥部138所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架桥部138的形状为向上侧凸出的半圆弧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个沿径向排列配置的一对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上各设置有2个架桥部138。2个架桥部138位于由一对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保持的永久磁铁33的周向两侧。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各永久磁铁33进行支承的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的强度。因此,能够更稳定地保持永久磁铁33。
架桥部138从内侧支承部102的上表面中的径向外端部的周向两侧的缘部向径向外侧延伸,与外侧支承部1的上表面中的第2壁部1B的上表面相连。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一对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上的2个架桥部138沿与位于2个架桥部138彼此之间的永久磁铁33的中心线C平行的径向延伸,是相互平行的。
如图8所示,架桥部138位于外铁芯部34O的上侧。因此,能够通过架桥部138从上侧支承外铁芯部34O。由此,无需设置第1实施方式的罩部件35那样的部件就能够抑制转子铁芯34相对于模制树脂部112向上侧移动的情况。架桥部138与外铁芯部34O的上表面接触配置。如图7所示,架桥部138比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向上侧突出。
这里,在外侧支承部1的上表面、内侧支承部102的上表面以及外铁芯部34O的上表面在轴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情况下,例如可考虑将架桥部138的上表面配置于与外侧支承部1的上表面和内侧支承部102的上表面在轴向上相同的位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为了将架桥部138配置于外铁芯部34O的上侧,需要将外铁芯部34O的上表面朝向下侧切口,并在该切口中埋入并配置架桥部138。因此,外铁芯部34O的体积减小,转子130的磁特性有可能降低。另外,在将电磁钢板沿轴向层叠而制作外铁芯部34O的情况下,需要变更设置有切口的部分的电磁钢板的形状,制造外铁芯部34O的工时增加。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架桥部138比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向上侧突出,因此无需将外铁芯部34O的上表面向下侧切口就能够将架桥部138配置于外铁芯部34O的上侧。由此,能够抑制外铁芯部34O的体积减小,能够抑制转子130的磁特性降低。另外,能够通过层叠具有1种形状的电磁钢板来制作外铁芯部34O,因此能够抑制制造外铁芯部34O的工时增加。另外,通过使架桥部138比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向上侧突出,与使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在轴向上变大而使轴向位置与架桥部138一致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中减小轴向尺寸。因此,作为整体,容易将模制树脂部112的轴向尺寸抑制得较小。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架桥部138分别设置于外铁芯部34O的周向两端部的上侧。因此,能够通过架桥部138从上侧按压外铁芯部34O的周向两端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铁芯34相对于模制树脂部112向上侧移动。
如图9所示,圆板部111在永久磁铁33的下侧对永久磁铁33进行支承。因此,能够通过圆板部111和架桥部138沿轴向对外铁芯部34O进行夹持和支承。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外铁芯部34O相对于模制树脂部112沿轴向移动。圆板部111连接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外侧支承部1的强度和内侧支承部102的强度。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模制树脂部112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圆板部111的径向内缘位于比内侧支承部10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圆板部111从下侧支承内铁芯部34I。
如图7所示,多个连结壁部101d分别将沿周向相邻的外侧支承部1彼此连接起来。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沿周向相邻的外侧支承部1的强度。连结壁部101d从圆板部111向上侧突出。连结壁部101d位于外铁芯部34O的径向外侧。连结壁部101d从径向外侧支承外铁芯部34O。由多个外侧支承部1和多个连结壁部101d构成从圆板部111的径向外周缘部向上侧突出的圆筒状的环状壁部。环状壁部在转子铁芯34的径向外侧包围转子铁芯34。环状壁部在永久磁铁33的径向外侧包围永久磁铁33。
如图9所示,搭扣配合部136从凹部102d的内侧面中的下侧的面向上侧延伸。搭扣配合部136具有:延伸部136a,其沿轴向延伸;以及爪部136b,其从延伸部136a的上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延伸部136a从凹部102d的内侧面中的下侧的面向上侧延伸。延伸部136a呈板面朝向径向的板状。爪部136b从上侧钩挂于永久磁铁33。由此,搭扣配合部136通过搭扣配合将永久磁铁33固定于模制树脂部112。因此,能够使永久磁铁33更稳定地保持于模制树脂部112。另外,在固定永久磁铁33时,不需要使用粘接剂等,能够容易地将永久磁铁33固定于模制树脂部112。另外,无需设置第1实施方式的罩部件35那样的部件就能够抑制永久磁铁33向上侧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中,爪部136b钩挂于永久磁铁33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上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爪部136b比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向上侧突出。
这里,在外侧支承部1的上表面、内侧支承部102的上表面以及永久磁铁33的上表面在轴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情况下,例如可考虑将爪部136b的上端部配置于与外侧支承部1的上表面和内侧支承部102的上表面在轴向上相同的位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为了使爪部136b从上侧钩挂于永久磁铁33,需要将永久磁铁33的上表面朝向下侧切口,并将爪部136b钩挂于该切口。因此,从永久磁铁33释放的磁通有可能降低。
与此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爪部136b比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向上侧突出,因此无需将永久磁铁33的上表面向下侧切口就能够将爪部136b从上侧钩挂于永久磁铁33。由此,能够抑制从永久磁铁33释放的磁通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搭扣配合部136设置于内侧支承部102。因此,例如与搭扣配合部136设置于外侧支承部1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将永久磁铁33配置于径向外侧。由此,能够通过永久磁铁33适当地对外铁芯部34O进行励磁,能够适当地得到马达的转矩。
搭扣配合部136例如对永久磁铁33朝向径向外侧施加弹性力。由此,搭扣配合部136将永久磁铁33按压于第1壁部1A。因此,能够通过外侧支承部1和搭扣配合部136以接触着永久磁铁33的状态沿径向夹持永久磁铁33。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永久磁铁33沿径向移动。
模制树脂部112具有沿轴向贯通模制树脂部112的孔部111b。在本实施方式中,孔部111b设置于圆板部111。孔部111b沿轴向贯通圆板部111。在沿轴向观察时,孔部111b与爪部136b重叠。在沿轴向观察时,爪部136b的整体与孔部111b重叠。因此,在使用上下分割的2个模具对模制树脂部112进行树脂成型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将模具中的制作爪部136b的部分经由孔部111b沿上下拔出。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搭扣配合部136的成型。
<第3实施方式>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23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子230的转子主体232中,与第2实施方式的架桥部138不同,模制树脂部212的架桥部238覆盖外铁芯部34O的上侧的整个面。因此,能够通过架桥部238从上侧更牢固地按压外铁芯部34O。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转子铁芯34相对于模制树脂部212向上侧移动。
架桥部238从内侧支承部10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的上表面延伸至外侧支承部1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的上表面。架桥部238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横跨在沿周向相邻的一对外侧支承部1和将一对外侧支承部1彼此连接起来的连结壁部101d的上侧而配置。架桥部238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横跨在沿周向相邻的一对内侧支承部102彼此的上侧而配置。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架桥部238,能够分别将沿周向相邻的一对外侧支承部1彼此和沿周向相邻的内侧支承部102彼此连接起来,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外侧支承部1的强度和内侧支承部102的强度。
架桥部238的周向尺寸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变大。架桥部238的周向两侧的缘部分别与位于架桥部238的周向两侧的永久磁铁33的中心线C平行。架桥部238覆盖辐条部34J的上侧的整个面。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该例。在上述示例中所示的各结构部件的各形状和组合等是一例,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根据设计要求等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第1壁部1A和第2壁部1B设置成在径向内侧具有开口部的方型的大致U字状的配置,但例如也可以为,第1壁部1A沿着外周延伸而与沿周向相邻的铁芯片部34N、34S的最外周面相连。通过使第1壁部1A与沿周向相邻的铁芯片部34N、34S的最外周面相连,提高了对沿径向施加的载荷的强度。通过提高第1壁部1A对沿径向施加的载荷的强度,能够进一步抑制永久磁铁33A、33B因伴随着转子30的旋转的离心力而向径向外侧飞散的情况。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所有的区域GA中设置有浇口痕的配置,但不限定于该配置。浇口痕也可以是设置于所有的区域GA中的与未配置浇口痕的偶数个的区域GA相邻的区域GA的配置。图11示出在与未配置浇口痕的二个区域GAa相邻的区域GA中设置有浇口痕G1、G2的结构。如图11所示,在与未配置浇口痕的偶数个的区域GAa相邻的区域GA中配置有浇口痕G1、G2的情况下,焊缝WL成型于与未配置浇口痕的区域GAa分离的位置。因此,由于焊缝WL不成型在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上,所以能够抑制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的破损以及齿槽转矩的恶化。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模制树脂部12的圆板部11上设置有以从中心轴线J至内侧支承部2的径向内侧的面的距离为半径的贯通孔11a的结构,但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如第2实施方式那样采用圆板部11比内侧支承部2的径向内侧的面向中心轴线J侧伸出并与内铁芯部34I在轴向上重叠的结构。在圆板部11与内铁芯部34I在轴向上重叠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浇口痕G2而在圆板部11与内铁芯部34I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设置浇口痕。圆板部11与内铁芯部34I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与内侧支承部2接近,因此在成型体形成工序中,能够在与来自其他浇口部的熔融树脂材料合流之前使内侧支承部2成型而不产生焊缝WL。
在圆板部11与内铁芯部34I在轴向上重叠的情况下,优选浇口痕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内侧支承部2重叠的位置和与外侧支承部1重叠的位置这两者,或者配置于在沿轴向观察时与外侧支承部1重叠的位置和与内铁芯部34I重叠的位置这两者。在与内侧支承部2重叠的位置和与外侧支承部1重叠的位置这两者、或者在与外侧支承部1重叠的位置和与内铁芯部34I重叠的位置这两者上配置有浇口痕的情况下,能够在不产生焊缝WL的情况下使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2这两者成型。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和第3实施方式中,只要架桥部连接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每一对外侧支承部1和内侧支承部102上仅各设置有1个架桥部138。另外,也可以设置位于外铁芯部34O的下侧的架桥部来代替圆板部。在该情况下,由位于轴向两侧的架桥部沿轴向对外铁芯部34O进行夹持和支承。也可以不设置搭扣配合部。
应用了本发明的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用于搭载于车辆的双离合变速器(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等变速器的齿轮选择、以及离合器的驱动的用途等。通过使用应用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马达,能够实现车辆用马达的低振动化。
应用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马达例如被用于机器人。为了对机器人的手部、臂等进行驱动,能够使用各实施方式的马达。通过使用各实施方式的马达,能够得到低振动的机器人。
应用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马达例如被用于无人飞行体。图12是示出作为无人飞行体的一例的无人飞行体2000的立体图。无人飞行体2000具有主体2001、旋转翼部2002、摄像装置2500以及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10。马达10对旋转翼部2002进行旋转驱动。无人飞行体2000具有马达10,因此能够以低振动进行飞行。无人飞行体2000能够一边以低振动进行飞行,一边进行高精度的摄像。另外,在无人飞行体2000中可以搭载具有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130的马达,也可以搭载具有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230的马达而代替马达10。
应用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马达例如被用于电动助力装置。图13是作为电动助力装置的一例的电动助力自行车3000的侧视图。电动助力自行车3000是利用马达对人进行辅助的自行车。
电动助力自行车3000除了具有普通的自行车所具有的部件之外,还具有作为信号处理装置的微处理器3200、第1实施方式的马达10以及电池3400。普通的自行车所具有的部件的一例是车把3100、车架3011、前轮3012、后轮3013、车座3014、链条3015、踏板3016以及曲柄3017。后轮3013经由链条3015而与马达10机械连接。后轮3013通过由踏板3016施加的人力转矩和由马达10施加的马达转矩而进行旋转。由此,电动助力自行车3000被驱动。
电动助力自行车3000具有上述的马达10,因此以低振动的方式进行驱动而提高乘坐舒适性。另外,电动助力自行车3000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前轮3012经由未图示的链条而与马达10机械连接,前轮3012利用由马达10施加的马达转矩而进行旋转。另外,例如,如图13中双点划线所示,马达10也可以配置于前轮3012的中央部。在该情况下,前轮3012不经由链条3015便与马达10机械连接。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马达10的轴31与电动助力自行车3000的车架3011固定,与前轮3012的放射状的辐条相连的轮毂部分利用马达转矩而进行旋转。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马达10也可以与上述配置于前轮3012的中央部的情况同样地配置于后轮3013的中央部。另外,在电动助力自行车3000中可以搭载具有第2实施方式的转子130的马达,也可以搭载第3实施方式的转子230的马达而代替马达10。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各结构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标号说明:
1:外侧支承部;2、102:内侧支承部;10:马达(辐条型马达);11、111:圆板部;12、112、212:模制树脂部(支承体);30、130、230:转子;31:轴;33、33A、33B:永久磁铁;34:转子铁芯;34a:对置面;34I:内铁芯部;34O:外铁芯部;35:罩部件;37:空洞部(磁通屏障部);40:定子;136:搭扣配合部;136b:爪部;138、238:架桥部;2000:无人飞行体;3000: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助力装置);C:中心线;J:中心轴线。

Claims (22)

1.一种转子,其具有:
轴,其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
转子铁芯,其具有内铁芯部和多个外铁芯部,该内铁芯部在所述轴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配置,该多个外铁芯部在所述内铁芯部的径向外侧沿着周向相互分离地配置;
多个永久磁铁,它们在所述轴的径向外侧沿周向与所述外铁芯部交替地配置,对所述外铁芯部进行励磁;以及
支承体,其对所述永久磁铁进行支承,
所述支承体具有外侧支承部和内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该外侧支承部固定于所述外铁芯部的径向外侧,在周向上从两侧对所述永久磁铁的端面进行支承,该内侧支承部固定于所述外铁芯部的径向内侧,在周向上从两侧对所述永久磁铁的端面进行支承,
所述外铁芯部具有在周向上与所述永久磁铁的端面平行地对置的对置面,
所述外侧支承部和所述内侧支承部分别具有在周向上对所述端面进行支承的支承面,
所述支承面配置于比所述对置面在周向上靠所述永久磁铁的中心线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支承体具有所述外侧支承部和所述内侧支承部中的至少一方以及圆板部,所述外侧支承部和所述内侧支承部从所述圆板部向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一侧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中,
该转子还具有罩部件,该罩部件覆盖所述支承体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一侧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罩部件通过搭扣配合而固定于所述外侧支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支承体具有:
所述外侧支承部和所述内侧支承部这两者;以及
架桥部,其沿径向延伸而连接所述外侧支承部和所述内侧支承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架桥部位于所述外铁芯部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架桥部比所述外侧支承部和所述内侧支承部向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一侧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架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外铁芯部的周向两端部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架桥部覆盖所述外铁芯部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一侧的整个面。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支承体具有圆板部,该圆板部在所述永久磁铁的所述中心轴线方向另一侧对所述永久磁铁进行支承,
所述圆板部连接所述外侧支承部和所述内侧支承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内侧支承部设置于磁通屏障部,该磁通屏障部配置于所述转子铁芯中的所述永久磁铁的径向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永久磁铁的径向的外端比所述对置面向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外侧支承部配置于所述对置面的径向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外侧支承部覆盖所述永久磁铁的径向外侧的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外侧支承部中的覆盖所述永久磁铁的径向外侧的面的部分与沿周向相邻的所述外铁芯部的最外周面相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永久磁铁被压入于所述支承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支承体具有搭扣配合部,该搭扣配合部通过搭扣配合将所述永久磁铁固定于所述支承体,
所述搭扣配合部具有爪部,该爪部从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一侧钩挂于所述永久磁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爪部比所述外侧支承部和所述内侧支承部向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一侧突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中,
所述支承体是树脂制的模制树脂部。
18.一种辐条型马达,其具有:
定子;以及
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子,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相对地进行旋转。
19.一种车辆用马达,其具有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辐条型马达作为对双离合变速器进行驱动的马达。
20.一种无人飞行体,其具有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辐条型马达。
21.一种电动助力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辐条型马达。
22.一种机器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8所述的辐条型马达。
CN201880053449.0A 2017-09-28 2018-09-28 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 Active CN1110339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8089 2017-09-28
JP2017188089 2017-09-28
PCT/JP2018/036372 WO2019066003A1 (ja) 2017-09-28 2018-09-28 ロータ、スポーク型モータ、車両用モータ、無人飛行体、電動アシスト装置およびロボッ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3950A true CN111033950A (zh) 2020-04-17
CN111033950B CN111033950B (zh) 2022-07-05

Family

ID=65903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3449.0A Active CN111033950B (zh) 2017-09-28 2018-09-28 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2563B2 (zh)
JP (1) JPWO2019066003A1 (zh)
CN (1) CN111033950B (zh)
WO (1) WO201906600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6665A (zh) * 2021-06-08 2021-08-27 范文睿 磁助力转轴驱动器
CN114465382A (zh) * 2020-10-30 2022-05-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旋转型电机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31847A (ja) * 2021-02-26 2022-09-07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216805836U (zh) * 2021-11-22 2022-06-24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组合式垂起无人机
US20230318377A1 (en) * 2022-04-01 2023-10-05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Electric machines having a radially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 rotor and methods thereof
USD988927S1 (en) * 2022-09-29 2023-06-13 Mingfeng Huang Remote-controlled dron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3658A1 (de) * 2001-01-12 2002-07-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auermagneterregter Rotor mit geminderten Leckfluss
CN105932800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12852A (ja) 1994-05-13 1995-11-28 Yaskawa Electric Corp 永久磁石形回転子の製造方法
JP2000152534A (ja) 1998-11-16 2000-05-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永久磁石電動機
JP2010016958A (ja) * 2008-07-02 2010-01-21 Hitachi Ltd 回転電機
WO2011114594A1 (ja) * 2010-03-15 2011-09-22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永久磁石形回転電機
WO2012071098A2 (en) * 2010-09-03 2012-05-31 Reconrobotic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robotize payload equipment
JP2013021844A (ja) * 2011-07-13 2013-01-31 Yaskawa Electric Corp 回転電機
JP6282795B2 (ja) 2011-11-10 2018-02-21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US9136736B2 (en) * 2012-06-06 2015-09-15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Motor having spoked outer rotor with spaced apart pole segments
CN105490412B (zh) * 2014-08-06 2019-07-09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及应用其的无刷直流电机
CN204279851U (zh) * 2014-12-13 2015-04-22 新疆特澳麦助动自行车制造有限公司 镁合金助力自行车
KR101808566B1 (ko) * 2015-05-29 2017-12-13 니혼 덴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로터 코어의 제조 방법, 로터의 제조 방법, 로터, 및 모터
KR102498735B1 (ko) * 2015-11-03 2023-02-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터
EP3371874B1 (en) * 2015-11-06 2020-04-01 Arçelik Anonim Sirketi Magnet retainer for use in an electric motor
DE102015222887A1 (de) * 2015-11-19 2017-05-2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Getriebe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3658A1 (de) * 2001-01-12 2002-07-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auermagneterregter Rotor mit geminderten Leckfluss
CN105932800A (zh) * 2015-02-27 2016-09-0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5382A (zh) * 2020-10-30 2022-05-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旋转型电机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14465382B (zh) * 2020-10-30 2023-10-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旋转型电机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13306665A (zh) * 2021-06-08 2021-08-27 范文睿 磁助力转轴驱动器
CN113306665B (zh) * 2021-06-08 2023-04-14 范文睿 磁助力转轴驱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66003A1 (ja) 2019-04-04
CN111033950B (zh) 2022-07-05
US11502563B2 (en) 2022-11-15
JPWO2019066003A1 (ja) 2020-10-22
US20200259378A1 (en) 2020-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3950B (zh) 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
CN111052548B (zh) 转子、辐条型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体、电动助力装置以及机器人装置
JP5842365B2 (ja) ロータユニット、回転電機、およびロータ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464822B2 (ja) モータ
CN100581025C (zh) 旋转电机以及电动轮椅车
JP5966400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11033949B (zh) 轮辐式马达、车辆用马达、无人飞行器以及电动助力装置
JP5501660B2 (ja) 電動モータ及びそのロータ
EP2892128A2 (en) Rotor and motor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4092446A (ja) トルクセンサ、駆動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US7579743B2 (en) Magnet rotor, movable magnet-type instrument with the magnet rotor, and stepping motor with the magnet rotor
JP6385854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US10965179B2 (en) Stator unit, motor, and blower apparatus
JP5470913B2 (ja) モータコア、これを用いるモータコアユニット、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る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並びにモータコア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966399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9262548A (ja) 形成体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3272626B2 (ja) モータ
JP4703282B2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CN103944292A (zh) 轴向间隙型旋转电机及其定子、该定子的制造方法、车轮
US11201513B2 (en) Rotor and motor
JP2022033401A (ja) 回転電機のロータ、回転電機、回転電機のロータ製造方法、およ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CN115733293A (zh) 马达和具有该马达的电动自行车
JP5261210B2 (ja) モールドモータ及び電動車両
CN116154985A (zh) 电动车辆用马达
KR20190033823A (ko) 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