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22450A - 片材的粘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片材的粘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22450A
CN111022450A CN201811173600.2A CN201811173600A CN111022450A CN 111022450 A CN111022450 A CN 111022450A CN 201811173600 A CN201811173600 A CN 201811173600A CN 111022450 A CN111022450 A CN 111022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bonding
adhesive pattern
press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36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22450B (zh
Inventor
范金林
刘霆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36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22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22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2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22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22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用于使薄片状的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粘接,粘接方法包括在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和/或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形成粘接剂图案;以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的方式,使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重合并进行压合,从而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压合到一起,其中,粘接剂图案还包括未被粘接剂覆盖的空白区域,空白区域截断粘接剂图案并延伸到第一部件和/或第二部件的边缘。本公开的片材的粘接方法通过在粘接剂图案中形成未被粘接剂覆盖的空白区域,使被封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气体能够经由空白区域排出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外,从而解决困气产生鼓包的问题。

Description

片材的粘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粘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片材的粘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一些用于装饰的片材需要粘接在基材的表面。例如单层凯夫拉的片材在凯夫拉表面大面积点胶进行粘接容易出现溢胶、缺胶的问题。并且由于凯夫拉片材的厚度较薄,凯夫拉和基材之间容易出现困气,从而在凯夫拉的表面形成鼓包,影响产品的良品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片材的粘接方法,解决片材粘接中困气产生鼓包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用于使薄片状的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粘接,所述粘接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形成整体上为线状的粘接剂线形成的粘接剂图案,所述粘接剂图案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粘接剂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粘接剂线,
其中,所述第一粘接剂线和所述第二粘接剂线整体上彼此连续,或者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或形成夹角;以及
以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的方式,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重合并进行压合,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压合到一起,
其中,所述粘接剂图案还包括未被粘接剂覆盖的空白区域,所述空白区域截断多条粘接剂线并延伸到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缘,使得在所述压合期间,被截断的相邻粘接剂线之间的气体能够经由所述空白区域排出到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外。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小于0.8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为凯夫拉片。
优选地,压合后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放入保压治具,通过所述保压治具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保持最终压合粘接到一起。
优选地,至少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保压治具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部件的泡棉。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呈大致长方形,所述空白区域沿着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宽度方向横穿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
更优选地,至少部分粘接剂线为盘绕的线状。
优选地,所述粘接剂图案包括:
第一粘接剂图案,其形成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的除边缘区域之外的中间部分;以及
第二粘接剂图案,其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的边缘区域。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剂图案通过点胶机点胶形成,所述第二粘接剂图案通过喷胶机喷胶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接剂图案由第一针头中输出的粘接剂形成,所述第二粘接剂图案由第二针头中输出的粘接剂形成,所述第一针头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针头的内径,形成所述第一粘接剂图案的粘接剂线的线宽大于形成所述第二粘接剂图案的粘接剂线的线宽。
优选地,所述中间部分为大致平面状,所述边缘区域相对于所述中间部分向与所述中间部分的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弯曲,
所述压合分为两步,在第一步中,用压头挤压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两者的中间部分,在第二步中,用压头挤压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两者的中间部分和边缘区域。
优选地,所述粘接剂线被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个孔截断。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用于形成终端外壳。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粘接剂图案中形成未被粘接剂覆盖的空白区域,使可能被封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气体能够经由空白区域排出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外,从而解决困气产生鼓包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片材的粘接方法使用的第一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第一部件的A-A剖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片材的粘接方法使用的第二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部件 11第一粘接剂图案 12第一空白区域 13孔 14第一中间部分15第一边缘区域
2第二部件 21第二粘接剂图案 22第二空白区域 23第二中间部分 24第二边缘区域
100第一粘接剂线 200第二粘接剂线
L第一方向 W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提供一种使薄片状的第一部件1的第一表面与第二部件2的第二表面粘接的方法。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可以用于形成例如手机壳的终端外壳,薄片状的第一部件1可以达到贴皮装饰的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呈大致长方形,第一方向L为第一部件1和/或第二部件2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W为第一部件1和/或第二部件2的宽度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部件1包括第一中间部分14和第一边缘区域15,第一部件1的第一中间部分14为大致平面状,第一部件1的第一边缘区域15相对于第一中间部分14向与第一中间部分14的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弯曲。可以理解,第一部件1的第一中间部分14可以局部形成凸起或弧面,使第一部件1的第一中间部分14整体为平面状。第一部件1的厚度可以小于0.8mm,优选地,第一部件1为厚度为0.2mm至0.5mm的凯夫拉片材。
可以理解,由于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需要粘接到一起,所以第二部件2的第二表面和薄片状的第一部件1的尺寸和形状大致相同。也就是说,第二部件2的第二表面也包括大致平面状的第二中间部分23和相对于第二中间部分23向与第二中间部分23的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弯曲的第二边缘区域24。第二部件2可以由塑胶材料制成。
如图1所示,在第一部件1的第一表面形成整体为线状的粘接剂线形成的第一粘接剂图案11,第一粘接剂图案11可以通过点胶机形成。可以理解,整体为线状的粘接剂线可以由连续或断续的粘接剂点形成。形成第一粘接剂图案11的粘接剂线可以被第一部件1的至少一个孔13截断,孔13可以是手机中的用于安装摄像头开孔和/或麦克风用于收音的开孔。
第一粘接剂图案11包括沿第一方向L形成的第一粘接剂线100和沿第二方向W形成的第二粘接剂线200。第一粘接剂图案11形成于第一部件1的第一表面的除第一边缘区域15之外的第一中间部分14。
第一粘接剂图案11还包括未被粘接剂覆盖的第一空白区域12,第一空白区域12截断多条第一粘接剂线100并延伸到第一部件1的第一边缘区域15。
形成第一粘接剂图案11的第一粘接剂线100和第二粘接剂线200整体上彼此连续,或者第一粘接剂线100和第二粘接剂线200彼此垂直或形成夹角。例如,被第一空白区域12截断的至少部分第一粘接剂图案11为盘绕的线状。
如图3所示,在第二部件2的第二表面形成整体为线状的粘接剂线形成的第二粘接剂图案21,第二粘接剂图案21可以通过喷胶机形成。可以理解,整体为线状的粘接剂线可以由连续或断续的粘接剂点形成。
第二粘接剂图案21包括沿第一方向L形成的第一粘接剂线100和沿第二方向W形成的第二粘接剂线200。第二粘接剂图案21形成于第二部件2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边缘区域24。
第二粘接剂图案21还包括未被粘接剂覆盖的第二空白区域22,第二空白区域22截断两条第一粘接剂线100并延伸到第二部件2的第二边缘区域24。第二空白区域22沿着第二部件的宽度方向横穿第二部件2,第一部件1的第一空白区域12和第二部件2的第二空白区域22相对。
第一粘接剂图案11可以由第一针头中输出的粘接剂形成,第二粘接剂图案21可以由第二针头中输出的粘接剂形成,第一针头的内径可以大于第二针头的内径,形成第一粘接剂图案11的粘接剂线的线宽大于形成第二粘接剂图案21的粘接剂线的线宽。第一粘接剂图案11和第二粘接剂图案21由连续或断续的粘接剂点形成时,形成第一粘接剂图案11的粘接剂点的直径大于形成第二粘接剂图案21的粘接剂点的直径。例如第一针头的内径为0.5mm,第二针头的内径为0.1mm。
可以理解,喷胶机可以具有CCD相机,能够进行补偿,使喷胶机相比于点胶机的喷胶位置更加精确,并且喷胶机的喷胶量控制也比点胶机控制精确,因此在第二部件2的边缘区域使用喷胶机形成第二粘接剂图案21,不容易出现溢胶问题。
可以理解,第一粘接剂图案11和第二粘接剂图案21可以分别形成于第一部件1的第一表面和第二部件2的第二表面,也可以均形成于第一部件1的第一表面或均形成于第二部件2的第二表面。第一粘接剂图案和第二粘接剂图案分别形成不同的表面,可以通过点胶机形成第一粘接图案11的同时通过喷胶机形成第二粘接图案21,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缩短粘接剂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防止粘接剂凝固。
以第一部件1的第一表面与第二部件2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的方式,使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重合并进行压合,从而将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压合到一起。
第一部件1的第一空白区域12和第二部件2的第二空白区域22相对,使得在压合期间,被截断的相邻粘接剂线之间的气体能够经由所述空白区域12、22排出到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外。空白区域12、22沿着宽度方向横穿第一部件1或第二部件2,可以使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间的气体沿较短的路径排出到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外。
上述压合可以分为两步进行,在第一步中,用压头挤压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两者的中间部分14、23,从而将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压合到一起。第一步压合期间,被截断的相邻粘接剂线之间的气体能够经由空白区域12、22排出到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外。
在第二步中,用压头挤压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两者的中间部分14、23和边缘区域15、24,从而将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压合到一起。
在压合的第一步和压合的第二步均可以使用20kg的压力,压合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并且压合的第一步和压合的第二步可以均持续例如10秒。
可以理解,在压合的第一步和压合的第二步所使用的压头是不同的,压合的第一步使用的压头能够挤压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中间部分14、23,通过挤压使气体排出到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外。压合的第二步使用的压头能够挤压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中间部分14、23和边缘区域15、24,从而使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压合到一起。
压合后将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放入保压治具,通过保压治具使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保持最终压合粘接到一起。在保压治具中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保持被挤压的状态持续例如4小时的一段时间,等待粘接剂固化。进一步地,至少第一部件1与保压治具之间可以设置用于保护第一部件1的泡棉。
可以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具有一条第一空白区域12,第二部件具有一条第二空白区域22,第一部件1的第一空白区域12和第二部件2的第二空白区域22相对。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部件1可以具有多条第一空白区域12,第二部件可以具有多条第二空白区域22。在不影响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的粘接强度的情况下,更多条的空白区域12、22更利于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间的气体排出第一部件1和第二部件2之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用于使薄片状的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与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方法包括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形成整体上为线状的粘接剂线形成的粘接剂图案,所述粘接剂图案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粘接剂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粘接剂线,
其中,所述第一粘接剂线和所述第二粘接剂线整体上彼此连续,或者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彼此垂直或形成夹角;以及
以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彼此相对的方式,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重合并进行压合,从而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压合到一起,
其中,所述粘接剂图案还包括未被粘接剂覆盖的空白区域,所述空白区域截断多条粘接剂线并延伸到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边缘,使得在所述压合期间,被截断的相邻粘接剂线之间的气体能够经由所述空白区域排出到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小于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凯夫拉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压合后将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放入保压治具,通过所述保压治具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保持最终压合粘接到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保压治具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第一部件的泡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呈大致长方形,所述空白区域沿着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宽度方向横穿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粘接剂线为盘绕的线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图案包括:
第一粘接剂图案,其形成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的除边缘区域之外的中间部分;以及
第二粘接剂图案,其形成于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表面的边缘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剂图案通过点胶机点胶形成,所述第二粘接剂图案通过喷胶机喷胶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剂图案由第一针头中输出的粘接剂形成,所述第二粘接剂图案由第二针头中输出的粘接剂形成,所述第一针头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针头的内径,形成所述第一粘接剂图案的粘接剂线的线宽大于形成所述第二粘接剂图案的粘接剂线的线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分为大致平面状,所述边缘区域相对于所述中间部分向与所述中间部分的平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弯曲,
所述压合分为两步,在第一步中,用压头挤压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两者的中间部分,在第二步中,用压头挤压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两者的中间部分和边缘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线被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个孔截断。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的粘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用于形成终端外壳。
CN201811173600.2A 2018-10-09 2018-10-09 片材的粘接方法 Active CN111022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3600.2A CN111022450B (zh) 2018-10-09 2018-10-09 片材的粘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3600.2A CN111022450B (zh) 2018-10-09 2018-10-09 片材的粘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2450A true CN111022450A (zh) 2020-04-17
CN111022450B CN111022450B (zh) 2022-04-01

Family

ID=70190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3600.2A Active CN111022450B (zh) 2018-10-09 2018-10-09 片材的粘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224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7243A2 (en) * 2010-08-27 2012-03-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nding member
CN102815080A (zh) * 2011-06-08 2012-12-12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硬板贴合方法及其涂布模块
CN104930028A (zh) * 2015-06-15 2015-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贴件组件,电子设备壳体,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CN204740388U (zh) * 2015-07-02 2015-11-04 豪威光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元件
CN106608088A (zh) * 2015-10-26 2017-05-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贴合结构
CN107244133A (zh) * 2017-06-24 2017-10-13 佛山市南海赋盈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塑料膜或片粘合排气的涂胶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27243A2 (en) * 2010-08-27 2012-03-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nding member
CN102815080A (zh) * 2011-06-08 2012-12-12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硬板贴合方法及其涂布模块
CN104930028A (zh) * 2015-06-15 2015-09-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贴件组件,电子设备壳体,电子设备及加工方法
CN204740388U (zh) * 2015-07-02 2015-11-04 豪威光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元件
CN106608088A (zh) * 2015-10-26 2017-05-0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贴合结构
CN107244133A (zh) * 2017-06-24 2017-10-13 佛山市南海赋盈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塑料膜或片粘合排气的涂胶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22450B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11051B2 (ja) マイクロスピーカの製造方法
EP1760130A3 (en) A Method of Forming a Seam between Substrates
WO2021104109A1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030575B1 (ko) 부품 및 전자 장치
CN102729468B (zh) IPhone手机套的制作方法
JP2017161575A (ja) 治具、および、システム
JP4830831B2 (ja) シートラッピング製品、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CN111022450B (zh) 片材的粘接方法
WO2016176999A1 (zh) 一种扬声器振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13990200A (zh) 支撑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US20120017418A1 (en) Method of making a monitor frame
JP2009295705A (ja)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012589A (zh) 柔性电路板模组的组装方法及柔性电路板模组
CN206100435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壳体、扬声器模组及发声装置
TW202229766A (zh) 光源用基板、光源基板陣列、光源用基板陣列下板以及其製造方法
TWI521553B (zh) 製造導磁元件之方法及其機構
JP6664519B2 (ja) 発音装置
JP2008236714A (ja) 薄型スピーカ用振動板の製造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製造装置
US7277556B2 (en) Vibrating plate of dynamic microphon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vibrating plate and dynamic microphone comprising the same
CN215235388U (zh) 蘸胶针
CN204434535U (zh) 晶圆黏接薄膜结构
KR100687191B1 (ko) 휴대폰 키패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6005019A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JP4353887B2 (ja) ガスケット
JP4233911B2 (ja) 表紙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