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02919A - 车辆内部装饰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内部装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02919A
CN111002919A CN201910899214.XA CN201910899214A CN111002919A CN 111002919 A CN111002919 A CN 111002919A CN 201910899214 A CN201910899214 A CN 201910899214A CN 111002919 A CN111002919 A CN 111002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vehicle compartment
screen
opening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992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桜井英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002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02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5Pillars; Roof 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B60R11/0235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of flat type, e.g. LC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63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roller blind or its storage box, e.g. integration into beltline or window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19Roller blinds powered, e.g. by electric, hydraulic or pneumatic actu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J1/20Accessories, e.g. wind deflectors, blinds
    • B60J1/2011Blinds; curtains or screens reducing heat or light intensity
    • B60J1/2013Roller blinds
    • B60J1/2036Roller blind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007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 B60J7/0015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moveable head-liners, screens, curtains or blinds for ceilings roller bli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06Safety nets, transparent sheets, curtains, or the like, e.g. between occupants and glass
    • B60R21/08Safety nets, transparent sheets, curtains, or the like, e.g. between occupants and glass automatically movable from an inoperative to an operative position, e.g. in a colli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19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2011/0022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28Ceiling, e.g. roof r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2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collapsible, e.g. for storing after u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87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integrating other function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内部装饰结构。该内部装饰结构具有车柱饰板、通道部件和屏幕部件。车柱饰板被设为与中柱一体,并且形成有面向车厢的开口,且在与车厢侧相反一侧处形成有中空的收纳部。通道部件以能够被收纳在所述收纳部中、且能够穿过开口而向车厢侧进行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屏幕部件以如下方式被设置在通道部件上,即,以非展开状态被收纳于收纳部中,并在通道部件被移动至车厢内的状态下在车厢内被展开。

Description

车辆内部装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内部装饰结构。
背景技术
美国公开2015/0094897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车辆具有在被判断为处于自动驾驶中的情况下,使屏幕下落到车厢内的内部装饰结构。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像专利文献1的内部装饰结构这样,收纳有幕部件的收纳部以向车厢内突出的状态而被设置的结构中,由于车厢内的空间的一部分被收纳部所占据,因此容易使乘员感觉到压迫感。也就是说,在对收纳有于车厢内进行利用的幕部件的收纳部使乘员在幕部件的非展开状态下感觉到压迫感的情况进行抑制这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公开考虑到上述实际情况,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抑制收纳有于车厢内进行利用的幕部件的收纳部使乘员在幕部件的非展开状态下感觉到压迫感的情况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具有:车辆内部装饰件,其被设为与车顶或车柱一体,并且形成有面向车厢的开口,且在与车厢侧相反的一侧处形成有中空的收纳部;被移动部件,其以能够被收纳在所述收纳部中、且能够穿过所述开口而向所述车厢侧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幕部件,其以如下方式被设置在所述被移动部件上,即,以非展开状态被收纳在所述收纳部中,并随着所述被移动部件的向所述车厢的移动而向所述车厢内展开、或者在所述被移动部件被移动至所述车厢内的状态下在所述车厢内展开。
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中,被移动部件穿过开口而向车厢侧进行移动。幕部件随着被移动部件的向车厢的移动而向车厢内展开或者在被移动部件被移动到了车厢内的状态下在车厢内展开。在此,收纳部被形成在与车厢侧相反一侧处。也就是说,由于收纳部不向车厢内突出,因此能够抑制收纳有在车厢内进行利用的幕部件的收纳部在幕部件的非展开状态下使乘员感觉到压迫感的情况。
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中,在所述收纳部的与所述幕部件相比靠所述车厢侧处,设置有能够对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开闭的开闭部件。
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中,由于开口的至少一部分被开闭部件所覆盖,因此能够对被移动部件以及幕部件被乘员目视确认到的情况进行抑制。
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中,还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以朝向所述收纳部以及所述车厢的方式对所述被移动部件进行驱动。
在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中,驱动部以朝向收纳部以及车厢的方式对被移动部件进行驱动。由此,与乘员用手抓着被移动部件使其进行移动的结构相比,由于被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不易发生改变,因此能够使车厢内的被移动部件的位置稳定。
在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的所述被移动部件具有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所述上侧部件从所述收纳部起朝向所述车厢内的上侧移动,所述下侧部件从所述收纳部起朝向所述车厢内的下侧移动,所述幕部件以非展开状态被设置在所述上侧部件以及所述下侧部件中的一方上。
在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中,通过使上侧部件朝向车厢内的上侧进行移动,使下侧部件朝向车厢内的下侧进行移动,从而使幕部件以非展开状态而露出于车厢内。被露出的幕部件通过朝向上侧部件以及下侧部件的另一方展开,从而在上侧部件与下侧部件之间被张紧。上侧部件以及下侧部件中的另一方能够作为对幕部件的一部分的位置偏离进行抑制的手段而进行利用。由此,能够抑制展开状态的幕部件的摇晃。
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中,还设置有拉伸部,所述拉伸部将所述幕部件从所述上侧部件以及所述下侧部件中的一方向另一方进行拉伸。
在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中,由于通过拉伸部将幕部件从上侧部件以及下侧部件中的一方向另一方进行拉伸而保持了幕部件的张紧状态,因此能够对展开状态的幕部件发生弯曲的情况进行抑制。
在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的所述被移动部件具有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所述上侧部件从所述收纳部起朝向所述车厢内的上侧移动,所述下侧部件从所述收纳部起朝向所述车厢内的下侧移动,所述幕部件具有被设置于所述上侧部件上的上侧幕部件、和被设置于所述下侧部件上的下侧幕部件。
在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中,通过在车厢内的上侧配置上侧幕部件,从而使车厢内的上部被划分成两个空间部,并且使上侧幕部件容易被乘员目视确认到。另一方面,虽然通过将下侧幕部件配置于车厢内的下侧,从而使车厢内的下部被划分成两个空间部,但是下侧幕部件难以被乘员目视确认到。在此,上侧幕部件例如作为用于视听影像的屏幕来使用。下侧幕部件例如作为对前座和后座之间进行分隔的分隔壁来使用。也就是说,能够将多个幕部件用于不同的用途。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公开能够抑制收纳有在车厢内内进行利用的幕部件的收纳部在幕部件的非展开状态下使乘员感觉到压迫感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设置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部装饰结构的车辆的车厢内的结构图。
图2为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的中柱以及周边部的侧视图。
图3为表示图1所示的车辆的一部分的结构的框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部装饰结构的结构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图2所示的中柱的横剖视图。
图7为与图6相比而处于较高位置处的中柱的横剖视图。
图8为将图4所示的通道部件以及屏幕部件的一部分放大并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的局部侧视图。
图9为从车辆前后方向对图4所示的通道部件的收纳状态进行观察时的后视图。
图10为从车辆前后方向对图4所示的通道部件的展开状态进行观察时的后视图。
图11为图4所示的屏幕部件被展开的状态下的车厢内的结构图。
图12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部装饰结构的结构图。
图13为表示图11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中的车辆前方侧部分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4为表示图11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中的车辆后方侧部分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15为将图11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中的通道部件、托架以及卷筒部件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立体图。
图16为将图11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中的通道部件、托架以及卷筒部件的一部分进行放大表示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17为表示图11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的通道部件的收纳状态的结构图。
图18为表示图11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的通道部件的展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19为从车辆宽度方向对图11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的通道部件的展开状态进行观察的侧视图。
图20为表示图11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的各个通道部件的展开状态的结构图。
图21为第一改变例所涉及的内部装饰结构的结构图。
图22为第二改变例所涉及的内部装饰结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10以及内部装饰结构40进行说明。另外,图中的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方(行进方向),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方,箭头标记OUT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箭头标记IN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以下,在仅使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来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只要没有事先特别说明,则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朝向行进方向的情况下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
〔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车辆10被构成为,包括车身12、前排座椅32、后排座椅34、第一投影仪36、第二投影仪38、以及作为车辆内部装饰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内部装饰结构40。车身12被构成为,包括作为地板部的地板部13和作为车顶的一个示例的车顶部14。在车身12中,形成有容纳乘员PA以及乘员PB的车厢15。此外,车身12具有作为车柱的一个示例的中柱16。车顶部14具有面向车厢15的顶棚内衬17。另外,下文叙述的车辆10的各个结构基本上被设为左右相同的结构。因此,对右侧的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关于左侧的结构的说明。
如图2所示,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中柱16被直立于车辆1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处。具体而言,中柱16的下端部被结合在下边梁19上。中柱16的上端部被结合在车顶侧梁21上。而且,中柱16以上端部与下端部相比而位于车辆后方侧的方式在与车辆上下方向交叉的倾斜方向上延伸。
如图6以及图7所示,作为一个示例,中柱16具有柱外面板18、柱内面板22和外露翻边饰条24。此外,中柱16被构成为,包括下文叙述的车柱饰板42(与车柱饰板42一体化)。作为一个示例,柱外面板18被设为不锈钢制,且具有基部18A以及两个凸缘部18B。从车辆上下方向观察柱外面板18时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大致帽子状。
作为一个示例,柱内面板22被设为不锈钢制,且被构成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短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面板材料。此外,柱内面板22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平坦部22A、在平坦部22A的车辆前方侧以及车辆后方侧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两个山部22B、以及在与山部22B相比靠外侧处于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个接合部22C。在此,通过使柱内面板22从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与柱外面板18接触,并使两个接合部22C被点焊到两个凸缘部18B上,从而形成封闭截面。外露翻边饰条24被安装在两个接合部22C以及两个凸缘部18B上。
图1所示的前排座椅32以能够将车辆上下方向作为轴向而进行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地板部13上。在车辆10的自动驾驶时,通过对未图示的解锁杆进行操作,从而使落座于前排座椅32上的乘员PA与落座于后排座椅34上的乘员P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置。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中柱16被配置于前排座椅32与后排座椅34之间。
第一投影仪36以及第二投影仪38为,对影像进行投影的投影部的一个示例。第一投影仪36被固定在顶棚内衬17的下表面的车辆前方侧的部位处,且被设为能够朝向车辆后方侧进行投影。第二投影仪38被固定在顶棚内衬17的下表面的车辆后方侧的部位处,且被设为能够朝向车辆前方侧进行投影。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而使第一投影仪36以及第二投影仪38露出于车厢15内,但是也可以将第一投影仪36以及第二投影仪38收纳在车顶部14中。
在图3中,作为框图而示出了车辆10的一部分的结构。在车辆10中,除了第一投影仪36以及第二投影仪38之外,还设置有ECU20、HDD21、自动驾驶辅助部30、操作面板31、下文叙述的驱动部52、拉伸部54以及收卷部56。ECU为Electrical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装置)的简称。HDD为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的简称。
ECU20作为包括未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计算机而被构成。在HDD21中,存储有第一投影仪36以及第二投影仪38所投影出的影像数据。也就是说,由第一投影仪36以及第二投影仪38所实施的投影是通过ECU20而被控制的。
自动驾驶辅助部30被构成为,为了使车辆10自动地行驶而基于从未图示的各种传感器获得的信息来对本车辆及其周边的状况进行判断,从而实施对加速器量、制动器量以及转向角等进行控制的自动驾驶控制处理。换而言之,通过使自动驾驶辅助部30工作,从而使得车辆10的驾驶状态成为自动驾驶状态。此外,通过使自动驾驶辅助部30的工作停止,从而使车辆10的驾驶状态成为由驾驶员(乘员PA(参照图1))进行手动操作的手动驾驶状态。
作为一个示例,操作面板31由未图示的触摸面板构成,并且显示有用于实施车辆10的各个部分的工作开始以及工作停止的多个按钮。在多个按钮中,例如具有用于决定投影的有无的按钮、用于决定自动驾驶的有无的按钮、用于对下文叙述的驱动部52、拉伸部54以及收卷部56进行操作的按钮等。
〔主要部分的结构〕
接下来,对内部装饰结构40进行说明。
图4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40具有作为车辆内部装饰件的一个示例的车柱饰板42、作为被移动部件的一个示例的通道部件44、以及作为幕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屏幕部件46。此外,在内部装饰结构40中,还设置有作为开闭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开闭门48(参照图6)、驱动部52(参照图3)、拉伸部54和收卷部56。
<车柱饰板>
图2所示的车柱饰板42为被设置于中柱16的车厢15侧的部件,且构成中柱16的一部分。此外,作为一个示例,车柱饰板42为树脂制的部件,且沿着中柱16的前文已述的倾斜方向延伸。在车柱饰板42上,形成有朝向车厢15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贯穿的开口43。
作为一个示例,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开口43被形成为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较长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短的矩形形状。将开口4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为L1(mm)。此外,将开口43的车辆上下方向的长度设为L2(mm)。
如图6以及图7所示,从车辆上下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车柱饰板42的截面形状被设为,朝向车厢15侧而成为凸状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的)大致帽子形状。具体而言,车柱饰板42具有纵壁42A、前壁42B和后壁42C。作为一个示例,纵壁42A以车辆宽度方向为厚度方向,且作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平坦的壁体而被构成。前壁42B从纵壁42A的前端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后壁42C从纵壁42A的后端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
在前壁42B以及后壁42C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端部上,设置有外露翻边饰条24。在此,在中柱16中,在柱内面板22与车柱饰板42之间形成有作为空间部的收纳部23。收纳部23经由开口43而与车厢15内连通。如此,车柱饰板42被设为与中柱16一体,并且被设为形成有面向车厢15的开口43且在与车厢15侧相反一侧形成有中空的收纳部23的结构。
<通道部件>
图4所示的通道部件44具有作为上侧部件的一个示例的第一通道部件62、和作为下侧部件的一个示例的第二通道部件64。另外,将对第一通道部件62进行支承的支承托架66和对第二通道部件64进行支承的支承托架68设为,被包括在通道部件44中的部件。通道部件44以能够收纳于收纳部23中且能够穿过开口43(参照图2)而向车厢15侧进行移动的方式而被设置在中柱16上。
(第一通道部件)
图5所示的第一通道部件62为,在一个方向(以后,称为A方向)上较长的部件。将第一通道部件62的A方向的长度设为L3(mm)。长度L3与前文已述的长度L2(参照图2)相比较短。此外,在从A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第一通道部件62分别具有板状的基底部63A、侧部63B以及侧部63C。
在从厚度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基底部63A以与A方向正交的方向为B方向而被形成为,在A方向上较长且在B方向上较短的矩形形状。将基底部63A的厚度方向称为C方向。A方向、B方向以及C方向相互正交。将基底部63A的B方向的长度设为L4(mm)。长度L4与前文已述的长度L1(参照图2)相比较短。
侧部63B在基底部63A的B方向的一端部处,在C方向上直立。侧部63C在基底部63A的B方向的另一端部处,在C方向上直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以如下方式配置第一通道部件62,即,在第一通道部件62向车厢15(参照图1)侧的移动完成了的状态下,A方向沿着车辆宽度方向、B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C方向沿着车辆上下方向。
此外,侧部63B被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处。从车辆前后方向对侧部63B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形状被设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长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较短的大致矩形形状。在侧部63B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的连结孔65。此外,在侧部63B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基端侧的端部)处,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的连结孔67。
侧部63C被配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处。从车辆前后方向对侧部63C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形状被设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长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较短的大致矩形形状。在侧部63C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的连结孔65。此外,在侧部63C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基端侧的端部)处,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的连结孔67。
在侧部63C中的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的基端侧以及顶端侧处,形成有朝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突出的被安装部63D。另外,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侧部63B的高度和侧部63C的高度被设为,除了被安装部63D之外为相同程度的高度。在此,第一通道部件62被设置为,从收纳部23起朝向车厢15内的上侧(车顶部14(参照图1)侧)移动。
如图6所示,在第一通道部件62被收纳于收纳部23中的状态下,基底部63A的车厢15侧的表面69与纵壁42A的车厢15侧的表面4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成为同一平面的状态(几乎没有高低差的配置状态)。
(第二通道部件)
图4所示的第二通道部件64,作为一个示例而被设为从第一通道部件62中拆除了安装部63D(参照图5)的结构。此外,第二通道部件64包括使第二通道部件64进行移动的驱动部52(参照图3),并且与第一通道部件62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央而对称配置。因此,对于和第一通道部件62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在第二通道部件6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处,设置有将侧部63B和侧部63C(参照图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连接的滚柱部件72。滚柱部件72具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未图示的轴部以及旋转部,且被设为旋转部能够围绕轴部进行旋转。在此,第二通道部件64被设为,从收纳部23起朝向车厢15内的下侧(地板部13(参照图1)侧)进行移动。此外,与第一通道部件62同样地,第二通道部件64被设为,在向收纳部23收纳的收纳状态下与表面45(参照图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成为同一平面的状态。
(支承托架)
图7所示的支承托架66具有前侧托架74和后侧托架75。前侧托架74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74A、和从延伸部74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被固定部74B。在延伸部74A上,形成有于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74C。后侧托架75具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延伸部75A、和从延伸部75A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起向车辆后方侧延伸的被固定部75B。在延伸部75A上,形成有于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75C。作为一个示例,被固定部74B通过点焊的方式而被接合在山部22B上。作为一个示例,被固定部75B通过点焊的方式而被接合在平坦部22A上。
在此,通过在贯穿孔74C和一个贯穿孔58中插穿有圆柱状的连接部件78,从而使侧部63B相对于延伸部74A而以能够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连结。并且,通过在贯穿孔75C和另一个贯穿孔58中插穿有圆柱状的连接部件79,从而使侧部63C相对于延伸部75A而以能够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连结。连接部件78和连接部件79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如此,第一通道部件62以车辆前后方向为旋转轴方向而与支承托架66连结,且被设为能够围绕连接部件78以及连接部件79进行转动。
由于图4所示的支承托架68的结构作为一个示例而被设为与支承托架66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支承托架68通过点焊而被接合在中柱16的下部的平坦部22A以及山部22B(参照图6)上,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对第二通道部件64进行支承。
<屏幕部件>
图4所示的屏幕部件46作为一个示例而具有布制的屏幕主体82、和圆柱状的辅助部件84。屏幕主体82在从厚度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被形成为矩形形状。在展开状态下,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屏幕主体82的长度与前文已述的长度L3(参照图5)相比较短。此外,车辆上下方向上的屏幕主体82的长度被设为长度L3的2倍左右。
在屏幕主体82的表面(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的面)以及背面(后侧的面)上,均以能够对影像进行投影的方式而形成有未图示的白色的投影对称部。此外,在屏幕主体82的下端部(屏幕部件46被拉出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的筒状部83。通过在筒状部83中插入辅助部件84,从而可抑制屏幕部件46的下端部的变形。
屏幕部件46以非展开状态被设置于第一通道部件62中。此外,屏幕部件46以非展开状态被收纳在收纳部23中。屏幕部件46的非展开状态的含义是指,屏幕部件46通过下文叙述的收卷部56而被收卷的状态的意思。屏幕部件46的展开状态的含义是指,屏幕部件46通过下文叙述的拉伸部54而被拉伸出来,且被设为能够向投影对象部进行投影的状态的意思。
并且,屏幕部件46以能够在通道部件44被移动至车厢15内的状态下向车厢15内展开的方式被设置在通道部件44中。换而言之,屏幕部件46被设为,在通道部件44向车厢15内移动的中途不展开,而在通道部件44向车厢15的移动结束了的状态下才在车厢15内被展开。
<收卷部>
图8所示的收卷部56作为一个示例而具有圆柱状的轴8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轴86进行支承的两个托架87(参照图5)、以及使轴86进行旋转的电机89。
如图5所示,两个托架87分别被设为由金属制的板材被弯曲成L字状的结构,且具有安装部87A和支承部87B。安装部87A使用未图示的螺钉而被安装于前文已述的被安装部63D上。在支承部87B上,形成有于厚度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87C。在贯穿孔87C中,插入有轴86的轴向的两端部。由此,两个托架8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轴86进行支承。在轴86的轴向的一端部上,固定有未图示的齿轮。
在轴86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屏幕主体82的与辅助部件84侧为相反侧的端部。电机89被固定在一侧的托架87上,且通过使前文已述的未图示的齿轮进行旋转,从而使轴86进行旋转。另外,在传递有由电机89的工作所产生的旋转力的路径的中途上,设置有用于对旋转力的传递以及传递的切断进行切换的未图示的收缩机构部。通过对该收缩机构部进行切换,从而使轴86能够在对屏幕主体82进行收卷的情况下被设为仅向一个方向进行旋转,并在屏幕主体82被拉伸的情况下,被设为能够自由地进行旋转。
<开闭门>
如图2所示,开闭门48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延伸,且被构成为,将开口43中的未设置通道部件44的部分关闭。另外,在对开闭门48的配置进行说明的情况下,采用开闭门48处于将开口43的一部分关闭的关闭状态的情况来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开闭门48能够在收纳部23的与屏幕部件46相比靠车厢15侧处,对开口43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开闭。作为一个示例,开闭门48由树脂制的部件构成。此外,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开闭门48具有平板部48A、筒部48B和抑制部48C。
平板部48A以将车辆宽度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的方式而被配置。筒部48B在与平板部48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相比靠后侧且成为收纳部23侧的部位处,与平板部48A被一体地形成。此外,筒部48B被形成为圆筒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开口。抑制部48C为,通过使平板部48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后端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而弯曲从而形成的小片部,且具有抑制尘埃等从开闭门48与开口43的空隙向收纳部23内侵入的功能。
在筒部48B中,插入有将车辆上下方向作为轴向的金属制的轴49。轴49的上端部及下端部通过被设置于车柱饰板42的开口43的上部以及下部处的未图示的托架而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也就是说,开闭门48被设为能够围绕轴49进行旋转(转动),且被设为能够将开口43的一部分打开或关闭。
另外,作为一个示例,开闭门48使用未图示的扭簧而向将开口43关闭一侧施力。因此,在通道部件44没有向车厢15内移动的情况下,开口43的一部分被保持在通过开闭门48而被关闭的状态(关闭状态)。作为一个示例,在开闭门48的关闭状态下,平板部48A、基底部63A以及纵壁42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排列。
<驱动部>
图5所示的驱动部52,作为一个示例而具有杆92、轴承94、轴承95、齿轮96、电机98、托架102、托架103、螺母部件104、联杆部件106以及四根连结销108。此外,驱动部52被收纳在收纳部23(参照图6)中。而且,驱动部52被构成为,朝向收纳部23以及车厢15而对通道部件44进行驱动。
杆92以将车辆上下方向作为轴向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杆92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在杆92的轴向的一端部上设置有轴承94,在另一端部上设置有轴承95。此外,在杆92的另一端部上安装有齿轮96。轴承94通过托架102而被支承。托架102使用未图示的螺钉而被固定于柱内面板22(参照图6)的上部上。轴承95通过托架103而被支承。托架103使用未图示的螺钉而被固定于柱内面板22的下部上。
电机98具有小齿轮99,且将旋转轴方向设为车辆上下方向并与轴承95一起通过托架103而被支承。小齿轮99与齿轮96啮合。由此,当电机98进行正转驱动或反转驱动时,杆92进行正向旋转或逆向旋转。
作为一个示例,螺母部件104具有以车辆上下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的基部104A、和从基部104A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个端部起分别朝向车厢15侧延出的两个臂部104B。在基部104A上,形成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贯穿的螺纹孔105。在螺纹孔中形成有未图示的内螺纹。螺纹孔105的内螺纹与杆92的外螺纹啮合。在通过电机98而使杆92进行正向旋转的情况下,螺母部件104向上侧进行移动。此外,在通过电机98而使杆92进行反向旋转的情况下,螺母部件104向下侧进行移动。在两个臂部104B上,分别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的未图示的贯穿孔。在该贯穿孔中,插入有圆柱状的连结销108。另外,螺母部件104通过未图示的引导部件而于车辆上下方向上被引导。
图6所示的联杆部件106被设为在一个方向(轴向)上较长的部件。从轴向对联杆部件106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截面形状被设为大致U字状。具体而言,联杆部件106具有基底部106A、和从基底部106A的两端直立的两个侧部106B。在侧部106B的螺母部件104(参照图5)侧的端部上,形成有未图示的贯穿孔。在该贯穿孔中,插入有连结销108(参照图5)。也就是说,联杆部件106以能够相对于螺母部件104而将连结销108作为中心轴从而围绕连结销108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连结。
在图5所示的侧部106B中的第一通道部件62侧的端部上,形成有贯穿孔107(参照图6)。在贯穿孔107中,插入有连结销108。而且,各个连结销108被插入到第一通道部件62的连结孔65中。也就是说,联杆部件106以能够相对于第一通道部件62而将连结销108作为中心轴从而围绕连结销108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被连结。此外,联杆部件106被构成为,随着螺母部件104向上侧或下侧的移动而使第一通道部件62向车厢15侧或收纳部23侧进行移动。
<拉伸部>
图4所示的拉伸部54,作为一个示例而具有作为绳部件的绳索112、卷筒部件114、以及使卷筒部件114进行旋转的电机116。绳索112的一端部被安装在卷筒部件114的外周面上。而且,绳索112从卷筒部件114起经由连接部件79以及滚柱部件72而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被拉伸。绳索112的另一端部被安装在筒状部83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处。换而言之,绳索112经由第二通道部件64而被安装在屏幕部件46上。
在拉伸部54中,在能够对屏幕部件46进行拉伸的状态下,通过电机116进行驱动,使绳索112被收卷在卷筒部件114的外周面上,从而朝向下侧而对屏幕部件46进行拉伸。换而言之,拉伸部54被构成为,从第一通道部件62侧向第二通道部件64侧拉伸屏幕部件46。另外,拉伸部54被构成为,在通过收卷部56而使屏幕部件46被收卷的情况下,卷筒部件114与电机116的状态无关能够进行自由旋转。也就是说,使得绳索112的张力松弛。但是,在绳索112上,通过拉伸部54而被施加有不会使绳索112过度松弛的程度的张力。
〔作用以及效果〕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内部装饰结构40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说明。
作为一个示例,图1所示的车辆10被设为自动驾驶状态,且前排座椅32与后排座椅34被面对面地配置。在通道部件44的收纳状态下,平板部48A、基底部63A以及纵壁42A的配置状态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同一平面状态。因此,对于车厢15内的乘员PA及乘员PB而言,虽然可以识别出中柱16,但是识别不出收纳部23(参照图6)。也就是说,抑制了收纳部23使乘员PA及乘员PB感觉到压迫感的情况。
如图9所示,在第一通道部件62的收纳状态下,螺母部件104被配置于杆92的下部。第一通道部件62通过因自重而使顶端侧(与支承托架66侧相反一侧)下垂,从而成为沿着大致车辆上下方向的配置状态。因此,联杆部件106成为从螺母部件104向上侧直立这样的(稍微倾斜的)配置状态。另外,虽然在图9中,为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示出部件的配置而以相对于第一通道部件62而被放大了的状态示出驱动部52,但是实际上,驱动部52被设置在,和成为与第一通道部件62的下端的位置相同的高度的位置相比靠上侧处。因此,驱动部52并不会给第二通道部件64(参照图4)的移动带来影响。在图9及图10中,省略了屏幕部件46(参照图4)的图示。
在此,设为通过由乘员PA(参照图1)对图3所示的操作面板31的未图示的按钮进行操作,从而开始进行通道部件44(参照图4)的移动的结构。
在通过图10所示的杆92进行旋转而使螺母部件104移动至杆92的上部的情况下,联杆部件106的顶端侧(第一通道部件62侧)将因自重而欲下降。因此,第一通道部件62与联杆部件106的连结部分将朝向车厢15侧而移动。由此,第一通道部件62的配置状态被设为,轴向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配置状态。换而言之,第一通道部件62从中柱16(参照图1)起朝向车厢15的上部突出。
图4所示的第二通道部件64经由与第一通道部件62大致同样的位移状态而朝向车厢15的下部突出。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开闭门48(参照图6)通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与朝向车厢15移动的屏幕部件46接触,从而朝向车厢15转动。因此,开口43(参照图6)的一部分被打开。
在第一通道部件62以及第二通道部件64的突出状态下,拉伸部54将绳索112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拉伸。由此,屏幕部件46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而在车厢15内展开。被展开的屏幕部件46的下端部被收纳在第二通道部件64的内侧。由此,屏幕部件46成为被第二通道部件64支承的状态。进一步地,由于屏幕部件46通过与第二通道部件64的侧部63B或侧部63C(参照图7)接触,从而其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因此能够抑制投影面(表面以及背面)的变形。
如图11所示,在屏幕部件46的展开状态下,在屏幕部件46的表面上,通过第一投影仪36而投影出影像。表面的影像通过落座于前排座椅32上的乘员PA而被目视确认。另一方面,在屏幕部件46的背面上,通过第二投影仪38而投影出影像。背面的影像通过落座于后排座椅34上的乘员PB而被目视确认。在此,例如在将相同的影像投影到屏幕部件46的表面和背面上的情况下,能够使乘员PA和乘员PB一边对相同的影像进行观察一边进行讨论。
另外,虽然在图11中,为了易于观察通道部件44的配置状态而以开闭门48被较大地打开的状态进行表示,但是实际上,开闭门48的打开量是小于图示的打开量的。此外,开闭门48被预先配置为,在向关闭开口43一侧移动的情况下,不会因与屏幕部件46等的接触而使移动被限制。
接下来,通过由乘员PA对图3所示的操作面板31的未图示的按钮进行操作,从而结束向屏幕部件46的投影,并且开始进行屏幕部件46的收纳动作。
图4所示的屏幕部件46通过收卷部56而被收卷。接下来,通过对各个驱动部52(参照图5)进行驱动,从而使第一通道部件62以及第二通道部件64向与朝向车厢15内突出时的动作相反的方向进行动作,进而被收纳于中柱16的收纳部23中。然后,如图6以及图7所示,开口43的一部分通过开闭门48而被关闭。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图1至图11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40中,通道部件44穿过开口43而向车厢15侧移动。屏幕部件46在通道部件44被移动到了车厢15内的状态下,向车厢15内被展开。在此,收纳部23被形成在与车厢15侧相反一侧处。也就是说,由于收纳部23不向车厢15内突出,因此能够抑制收纳有在车厢15中被利用的屏幕部件46的收纳部23在屏幕部件46的非展开状态下使乘员P感觉到压迫感的情况。
此外,在内部装饰结构40中,由于开口43的至少一部分被开闭门48所覆盖,因此能够抑制收纳状态的通道部件44及屏幕部件46被乘员P目视确认到的情况。
并且,在内部装饰结构40中,驱动部52以朝向收纳部23及车厢15的方式对通道部件44进行驱动。由此,与乘员P用手抓着通道部件44而使该通道部件44进行移动的结构相比,由于通道部件44的移动方向变得难以改变,因此能够使车厢15内的通道部件44的位置稳定。
除此之外,在内部装饰结构40中,通过使第一通道部件62朝向车厢15内的上侧移动,并使第二通道部件64朝向车厢15内的下侧移动,从而使屏幕部件46以非展开状态而露出于车厢15内。被露出的屏幕部件46通过由拉伸部54而从第一通道部件62朝向第二通道部件64被拉伸,从而在第一通道部件62与第二通道部件64之间展开(张紧)。而且,第二通道部件64能够作为对屏幕部件46的一部分的位置偏离进行抑制的手段而进行利用。由此,能够抑制展开状态的屏幕部件46的摇晃。
此外,在内部装饰结构40中,通过拉伸部54将屏幕部件46从第一通道部件62向第二通道部件64进行拉伸,从而保持了屏幕部件46的张紧状态。由此,能够对展开状态的屏幕部件46发生弯曲的情况进行抑制。
另外,在内部装饰结构40中,例如,如果不对屏幕部件46实施投影,而将屏幕部件46作为乘员PA和乘员PB彼此的围屏部件进行利用,则易于使其在车厢15内放松。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作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内部装饰结构120进行说明。在车辆10中,内部装饰结构120以替换第一实施方式的内部装饰结构40(参照图1)的方式而被设置。另外,对于与内部装饰结构40基本上相同的部件以及部位,标注与内部装饰结构40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作为一个示例,图12所示的内部装饰结构120具有被设置于车顶部14的上部内部装饰结构122、和被设置于中柱16上的侧部内部装饰结构124。另外,在中柱16上未设置有开闭门48(参照图2)。此外,开口43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口43(参照图2)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相比变窄。在图12中,在车顶部14中,省略了除上部内部装饰结构122以及侧部内部装饰结构124之外的其他结构的图示。
〔上部内部装饰结构〕
上部内部装饰结构122具有前侧内部装饰结构126、和后侧内部装饰结构128。
图13及图14所示的车顶部14被构成为,包括车顶加强件132、车顶前端板134(参照图13)、车顶后端板136(参照图14)、车顶板138和下文叙述的顶棚内衬142。车顶加强件132、车顶前端板134以及车顶后端板136分别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部件,且经由未图示的托架而被结合在车顶侧梁21(参照图2)上。
另外,在图13以及图14中,省略了各个部件的接合部位以及结合固定部位中的一部分的图示。在相对于车顶板138的车辆前方侧处,设置有前侧挡风玻璃137。在相对于车顶板138的车辆后方侧设置有后侧挡风玻璃139。
<前侧内部装饰结构>
图13所示的前侧内部装饰结构126具有作为车辆内部装饰件的一个示例的顶棚内衬142、作为被移动部件的一个示例的通道部件144、和作为幕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幕帘146。此外,在前侧内部装饰结构126中,还设置有收卷部162。通道部件144、幕帘146以及收卷部162被收纳在下文叙述的收纳部148内。
(顶棚内衬)
顶棚内衬142在车顶部14的下端部处,在车辆前后方向以及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此外,在顶棚内衬142上,形成有朝向车厢15而于车辆上下方向上贯穿的开口143以及开口145(参照图14)。另外,将顶棚内衬142的车厢15侧的面称为下表面142A。
作为一个示例,开口143被形成在顶棚内衬14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且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的部位处。开口143的形状被设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短的矩形形状。
作为一个示例,图14所示的开口145被形成在顶棚内衬14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且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的部位处。开口145的形状被设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较长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短的矩形形状。
在车顶部14中,在车顶板138与顶棚内衬142之间形成有作为空间部的收纳部148。收纳部148经由开口143(参照图13)以及开口145而与车厢15内连通。如此,顶棚内衬142被设为与车顶部14为一体,并且被设为形成有面向车厢15的开口143以及开口145且在与车厢15侧相反一侧处形成有中空的收纳部148的结构。
(通道部件)
作为一个示例,图13所示的通道部件144被设为,与前文已述的第一通道部件62(参照图4)为相同的形状且具有相同程度的长度的部件。另外,对通道部件144进行支承的支承托架152被设为包括在通道部件144内的部件。通道部件144以能够收纳在收纳部148中且能够穿过开口143而向车厢15侧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车顶部14中。
如图15所示,作为一个示例,支承托架152通过使在从车辆上下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为T字状的板材在三个部位处弯曲的方式而被形成。具体而言,支承托架152具有上壁152A、支承壁152B和两个侧壁152C。在上壁152A上,形成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贯穿的安装孔153A。在支承壁152B上,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的支承孔153B。在支承孔153B中,设置有未图示的轴承部件。在两个侧壁152C上,分别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贯穿的连结孔153C。
如图16所示,上壁152A使用双头螺栓154A以及螺母154B而被结合固定在车顶前端板134上。通道部件144的一端部使用以车辆宽度方向为轴向的连结销156而被连结在两个侧壁152C上。由此,通道部件144被设为,能够以连结销156为中心而从收纳部148穿过开口143向车厢15进行转动。支承壁152B经由未图示的轴承部件而以可旋转的方式对下文叙述的卷筒部件158进行支承。车顶前端板134使用粘合剂S而被粘接在车顶板138上。
在通道部件144被收纳于收纳部148中的状态下,通道部件144的表面69与顶棚内衬142的下表面142A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成为同一平面状态(几乎没有高低差的配置状态)。
如图13所示,通道部件144在被收纳于收纳部148中的状态下,以车辆前后方向为轴向而被配置。此外,通道部件144通过前端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被连结在支承托架152上,从而以后端部描绘出圆弧状的移动轨迹的方式进行转动。而且,通道部件144在穿过开口14而被移动到了车厢15的状态下,以车辆上下方向为轴向而被配置。
(分隔部件)
图12所示的幕帘146由在展开状态下为大致扇型形状的布材料构成。幕帘146的径向上的长度与通道部件144的轴向上的长度相比较短。幕帘146的周向上的一端部被安装在下文叙述的卷筒部件164(参照图13)的外周面上。幕帘146的周向上的另一端部被安装在通道部件144的侧部63C上。
图13所示的幕帘146以非展开状态被收纳在收纳部148中。幕帘146的非展开状态的含义是指,幕帘146通过下文叙述的收卷部162而被收卷起来的状态的意思。幕帘146的展开状态的含义是指,通过通道部件144向车厢15侧移动而从收卷部162中被拉伸出来,从而幕帘146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以及车辆上下方向被配置的(被展开为大致扇型形状的)状态的意思。
(收卷部)
作为一个示例,收卷部162具有卷筒部件16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对卷筒部件164的另一端侧进行支承的托架166、以及使卷筒部件164进行旋转的电机168。
卷筒部件164具有被形成为圆锥台形状的卷筒主体部165A、和从卷筒主体部165A的轴向的两端部起分别向外侧突出的轴部165B。卷筒主体部165A以车辆前后方向为轴向而被配置。此外,卷筒主体部165A的半径较小的一侧被配置在车辆前方侧。
托架166被设为将金属制的板材弯曲成L字状的结构,且具有安装部166A和支承部166B。在安装部166A上,形成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贯穿的贯穿孔166C。而且,安装部166A使用双头螺栓167以及螺母169而被安装在前文已述的车顶加强件132上。在支承部166B上,形成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贯穿的未图示的贯穿孔。在该贯穿孔中插入有轴部165B。由此,卷筒部件16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而被托架166以及支承托架152所支承。
在轴部165B的端部上,固定有未图示的齿轮。电机168被固定在托架166上,并且通过使轴部165B的未图示的齿轮进行旋转,从而使卷筒部件164进行旋转。另外,电机168被设为,能够向将幕帘146向车厢15侧送出的方向以及将幕帘146收卷的方向这两个方向进行旋转。电机168的驱动控制通过ECU20(参照图3)来实施。
在此,由于幕帘146对通道部件144与卷筒部件164进行连接,因此通过使幕帘146向车厢15侧被送出,从而使通道部件144向车厢15侧进行移动。换而言之,幕帘146随着通道部件144向车厢15的移动而向车厢15内展开。此外,通过幕帘146被收卷在卷筒部件164上,从而使通道部件144被收纳于收纳部148中。
<后侧内部装饰结构>
作为一个示例,图14所示的后侧内部装饰结构128以相对于车厢15内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而与前侧内部装饰结构126(参照图13)对称的方式被设置于后侧处。除了配置方向的不同之外,后侧内部装饰结构128的结构与前侧内部装饰结构126的结构相同。因此,除了配置方向之外,对与前侧内部装饰结构126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前侧内部装饰结构126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也就是说,后侧内部装饰结构128具有顶棚内衬142、通道部件144以及幕帘146。此外,在后侧内部装饰结构128中,还设置有收卷部162。通道部件144、幕帘146以及收卷部162被收纳在收纳部148内。
〔侧部内部装饰结构〕
图17及图18所示的侧部内部装饰结构124具有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排列的上侧内部装饰结构172以及下侧内部装饰结构174。另外,关于和前文已述的内部装饰结构40(参照图4)以及上部内部装饰结构122(图13)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内部装饰结构40以及上部内部装饰结构122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此外,在图17以及图18中,省略各个托架等部件的图示。
作为一个示例,上侧内部装饰结构172与下侧内部装饰结构174以相对于中柱16中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中央而对称的方式被设置。也就是说,除了配置方向的不同之外,下侧内部装饰结构174的结构与上侧内部装饰结构172的结构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通过在上侧内部装饰结构172的各个部件的符号的末尾标注英文字母A,在下侧内部装饰结构174的各个部件的符号的末尾标注英文字母B,从而对上侧内部装饰结构172和下侧内部装饰结构174进行区分。
<上侧内部装饰结构>
作为一个示例,上侧内部装饰结构172具有车柱饰板42、作为上侧部件的一个示例的第一通道部件62A、作为上侧幕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分隔部件176A、收卷部162A和驱动部52A(参照图18)。虽然分隔部件176A作为一个示例而被设为与幕帘146(参照图12)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在于表面以及背面上形成有能够进行投影的投影对象部这一点上,与幕帘146有所不同。
分隔部件176A的周向的一端部被安装在第一通道部件62A上。分隔部件176A的周向的另一端部被安装在卷筒部件164A(参照图18)上。而且,分隔部件176A被设为,随着第一通道部件62A通过驱动部52A(联杆部件106(参照图18))的驱动而朝向车厢15内的上侧移动,从而从收卷部162A向车厢15内展开。另外,在分隔部件176A被展开的情况下,卷筒部件164A能够自由地进行旋转。
此外,分隔部件176A被设为,通过利用收卷部162A使卷筒部件164A随着第一通道部件62A的向收纳部23的移动而进行旋转,从而从车厢15内被收纳至收纳部23中。分隔部件176A被配置为,在展开状态下,与乘员PA以及乘员PB(参照图12)的上半身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置。
<下侧内部装饰结构>
作为一个示例,下侧内部装饰结构174具有车柱饰板42、作为下侧部件的一个示例的第一通道部件62B、作为下侧幕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分隔部件176B、收卷部162B和驱动部52B(参照图18)。作为一个示例,分隔部件176B被设为与幕帘146(参照图12)相同的结构。另外,将分隔部件176A和分隔部件176B统称为布制部件176。布制部件176即为幕部件的一个示例。
分隔部件176B的周向的一端部被安装在第一通道部件62B上。分隔部件176B的周向的另一端部被安装在卷筒部件164B(参照图18)上。而且,分隔部件176B被设为,随着第一通道部件62B通过驱动部52B(联杆部件106(参照图18))的驱动而朝向车厢15内的下侧移动,从而从收卷部162B向车厢15内展开。另外,在分隔部件176B被展开的情况下,卷筒部件164B能够自由地进行旋转。
此外,分隔部件176B被设置为,通过利用收卷部162B使卷筒部件164B随着第一通道部件62B的向收纳部23的移动而进行旋转,从而从车厢15内被收纳至收纳部23中。分隔部件176B被配置为,在展开状态下,与乘员PA及乘员PB(参照图12)的下半身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置。
〔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内部装饰结构120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通道部件144的收纳状态下,基底部63A与顶棚内衬142的配置状态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同一平面状态。此外,在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的收纳状态下,基底部63A与纵壁42A(参照图12)的配置状态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同一平面状态。因此,对于图12所示的车厢15内的乘员PA及乘员PB而言,虽然可以识别出中柱16以及顶棚内衬142(参照图13),但是识别不出收纳部23(参照图17)以及收纳部148(参照图13)。也就是说,抑制了收纳部23以及收纳部148使乘员PA以及乘员PB感觉到压迫感的情况。
在此,通过在各个部件的收纳状态下,由乘员PA或乘员PB对操作面板31(参照图3)的未图示的按钮进行操作,从而使各个部件被展开。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在车顶部14中,通过使收卷部162在放卷方向上被驱动,从而使各个通道部件144转动且向车厢15内突出。此时,随着通道部件144的突出而使各个幕帘146在车厢15内展开。车厢15内的车辆前方侧的一部分的空间通过车辆前方侧的幕帘146而被分隔为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车厢15内的车辆后方侧的一部分的空间通过车辆后方侧的幕帘146而被分隔出右侧和左侧。由此,由于在车厢15内,落座于右侧的乘员PA以及乘员PB的行动不易被落座于左侧的未图示的乘员目视确认到,因此能够使得乘员PA以及乘员PB平静。例如,能够在通过拼车而与他人同乘的情况下,确保各个乘员的私人空间。
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在中柱16中,通过对驱动部52A以及驱动部52B进行驱动,从而使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转动且向车厢15内突出。此时,随着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的突出,分隔部件176A以及分隔部件176B向车厢15内展开。
如图19所示,在从车辆宽度方向对第一通道部件62A的突出状态进行观察的情况下,收卷部162A被车柱饰板42所覆盖。因此,与收卷部162A被露出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尘埃从车厢15内向收卷部162A的入侵的情况。另外,第一通道部件62B(参照图17)侧也是同样的。
如图20所示,车厢15内的一部分的空间通过分隔部件176A以及分隔部件176B而被分隔为前座侧和后座侧。
在分隔部件176A的表面上,通过第一投影仪36而被投影有影像。表面的影像被落座于前排座椅32上的乘员PA目视确认。另一方面,在分隔部件176A的背面上,通过第二投影仪38被投影有影像。背面的影像被落座于后排座椅34上的乘员PB目视确认。另外,分隔部件176A的表面的一部分与联杆部件106(参照图1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因此,在分隔部件176A的表面侧,最好预先使影像的配置向斜下侧(车厢15的中央侧)偏离。
分隔部件176B被配置于前座侧的乘员PA的脚下与后座侧的乘员PB的脚下之间。因此,例如,在乘员PA交叉双腿的情况下,会使乘员PA意识到分隔部件176B,从而与分隔部件176B相比而将落脚点配置在前侧。换而言之,由于乘员PA的落脚点不会被配置在与分隔部件176B相比靠后侧(乘员PB侧)处,因此能够抑制乘员PB感到不快的情况。能够在乘员PB交叉双腿的情况下,抑制乘员PA感到不快的情况。
在向分隔部件176A的投影结束的情况下,对驱动部52A以及驱动部52B(参照图18)进行驱动。由此,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通过与向车厢15内突出时的动作相反的动作,而被收纳于中柱16的收纳部23中。也就是说,分隔部件176A以及分隔部件176B被收纳于收纳部23中。
另一方面,在不需要幕帘146的情况下,通过由乘员PA或乘员PB对操作面板31(参照图3)的未图示的按钮进行操作,从而开始进行由收卷部162(参照图13)实施的幕帘146的收卷工作。由此,通道部件144通过与向车厢15内突出时的动作相反的动作,而被收纳于收纳部148中。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内部装饰结构120中,收纳部23以及收纳部148(参照图13)不向车厢15内突出。因此,能够对收纳部148和收纳部23在幕帘146的非展开状态、分隔部件176A以及分隔部件176B的非展开状态下使乘员P感觉到压迫感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在内部装饰结构120中,驱动部52对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朝向收纳部23进行驱动。因此,与乘员P用手抓着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而使其移动的结构相比,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的移动方向不易改变。由此,能够使车厢15内的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的位置稳定。
并且,在内部装饰结构120中,通过将分隔部件176A配置于车厢15内的上侧,从而使车厢15内的上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划分成两个空间部,并且使分隔部件176A容易被乘员PA及乘员PB目视确认到。另一方面,虽然通过将分隔部件176B配置于车厢15内的下侧,而使车厢15内的下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被划分成两个空间部,但是与分隔部件176A相比,分隔部件176B不易被乘员PA及乘员PB目视确认到。在此,分隔部件176A作为用于视听影像的屏幕来使用。此外,分隔部件176B作为对前排座椅32与后排座椅34之间进行分隔的分隔壁来使用。也就是说,通过将内部装饰结构120上下分开,从而能够将分隔部件176A和分隔部件176B用于不同的用途。
另外,也可以不使分隔部件176A展开,而仅使分隔部件176B展开。在乘员PA与乘员PB以相对而坐的方式进行对话的情况下,通过分隔部件176B而使对方不容易观察到彼此的下半身的方式,能够使意识集中于上半身,从而易于进行对话。此外,由于不容易观察到下半身,因而能够采取使腿部放松等自由的姿势。
〔改变例〕
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另外,在下文叙述的各个改变例中,对与内部装饰结构40及内部装饰结构120相同的结构标注与内部装饰结构40及内部装饰结构120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一改变例>
在图21中,示出了作为车辆内部装饰结构的第一改变例的内部装饰结构180。内部装饰结构180被设为,在内部装饰结构120(参照图19)中,在开口43处设置有作为开闭部件的一个示例的开闭门182的结构。开闭门182能够在收纳部23的与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参照图17)相比靠车厢15侧处,对开口43进行开闭。
作为一个示例,开闭门182的结构被设为,除了大小之外其余均与开闭门48(参照图6)相同的结构。此外,开闭门182的大小被设为,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覆盖开口43的大小。并且,开闭门182的结构被设为,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为转动中心侧,前侧朝向车厢15而移动的结构。
并且,开闭门182使用未图示的扭簧而向关闭开口43的一侧施力。在开闭门182的关闭状态下,作为一个示例,平板部48A以及纵壁42A的配置状态成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同一平面状态。而且,开闭门182被设为,通过使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参照图17)被移动至车厢15而成为开放状态。并且,开闭门182被设为,通过使第一通道部件62A以及第一通道部件62B被移动至收纳部23内而成为关闭状态。如此,由于开闭门182能够对开口43的整体进行开闭,因而在关闭状态下,收纳部23不易被乘员PA以及乘员PB目视确认到。
<第二改变例>
在图22中,示出了作为车辆内部装饰结构的第二改变例的内部装饰结构190。内部装饰结构190被设为将内部装饰结构40(参照图4)的上下调换了的结构。也就是说,屏幕部件46以非展开状态被设置在作为下侧部件的一个示例的第一通道部件62中。作为上侧部件的一个示例的第二通道部件64被配置在与第一通道部件62相比靠上侧处。拉伸部54被设为,从第一通道部件62向第二通道部件64对屏幕部件46进行拉伸的结构。
在内部装饰结构190中,通过使第二通道部件64朝向车厢15内的上侧移动,且使第一通道部件62朝向车厢15内的下侧移动,从而使屏幕部件46在非展开状态下露出于车厢15内。被露出的屏幕部件46通过从第一通道部件62朝向第二通道部件64而被展开,从而被张紧在第二通道部件64与第一通道部件62之间。第二通道部件64能够作为对屏幕部件46的一部分的位置偏离进行抑制的手段而进行利用。由此,能够抑制展开状态的屏幕部件46的摇晃。
此外,由于在内部装饰结构190中,通过拉伸部54从第一通道部件62向第二通道部件64拉伸屏幕部件46,从而保持了屏幕部件46的张紧状态,因此能够对展开状态的屏幕部件46发生弯曲的情况进行抑制。
<其他改变例>
在内部装饰结构40中,也可以使轴8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收纳于第一通道部件62的内侧,而不设置开闭门48。此外,也可以不设置驱动部52。在没有驱动部52的情况下,乘员PA或乘员PB只需通过手动而使第一通道部件62以及第二通道部件64移动即可。并且,内部装饰结构40也可以被构成为,在车辆10的未图示的副驾驶席与后部座席之间配置屏幕部件46。
在内部装饰结构120中,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设置前侧内部装饰结构126、后侧内部装饰结构128、上侧内部装饰结构172以及下侧内部装饰结构174中的至少一个。此外,也可以不设置收卷部162。在没有收卷部162的情况下,乘员PA或乘员PB只需通过手动来使通道部件144移动即可。也可以不设置分隔部件176A以及分隔部件176B中的任意一方。
屏幕部件46、幕帘146、分隔部件176A、分隔部件176B并不限定于被收卷起来的方式,例如也可以是被折叠为褶皱状的方式。
拉伸部54并不限定于对屏幕部件46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进行拉伸,也可以对车辆宽度方向的除了中央部以外的部位进行拉伸。
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投影仪36以及第二投影仪38中的任意一方。此外,在没有第一投影仪36以及第二投影仪38的车辆中,屏幕部件46也可以作为单独的分隔部件来使用。
通道部件44、144也可以是金属制、树脂制中的任意一种。被移动部件不限于像通道部件44、144那样为截面U字状的部件,也可以是筒状(方筒状、圆筒状等)的部件或棒状(圆棒、方杆等)部件。
前侧内部装饰结构126与后侧内部装饰结构128也可以被构成为,相对于车厢15内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而非对称。上侧内部装饰结构172与下侧内部装饰结构174也可以被构成为,相对于中柱16的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中央而非对称。
使用后侧内部装饰结构128的幕帘146的情况不仅为前排座椅32与后排座椅34面对面配置的情况,也可以为前排座椅32朝向车辆前方侧的普通驾驶的配置的情况。
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相对于车辆1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而在一侧设置内部装饰结构40,在另一侧设置内部装饰结构120。
虽然在上文中对本公开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及各个改变例所涉及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以及各个改变例进行适当组合而使用,显然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

Claims (6)

1.一种车辆内部装饰结构,具有:
车辆内部装饰件,其被设为与车顶或车柱一体,并且形成有面向车厢的开口,且在与车厢侧相反的一侧处形成有中空的收纳部;
被移动部件,其以能够被收纳在所述收纳部中、且能够穿过所述开口而向所述车厢侧移动的方式被设置;
幕部件,其以如下方式被设置在所述被移动部件上,即,以非展开状态被收纳在所述收纳部中,并随着所述被移动部件的向所述车厢的移动而向所述车厢内展开、或者在所述被移动部件被移动至所述车厢内的状态下在所述车厢内展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其中,
在所述收纳部的与所述幕部件相比靠所述车厢侧处,设置有能够对所述开口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开闭的开闭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其中,
还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以朝向所述收纳部以及所述车厢的方式对所述被移动部件进行驱动。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被移动部件具有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所述上侧部件从所述收纳部起朝向所述车厢内的上侧移动,所述下侧部件从所述收纳部起朝向所述车厢内的下侧移动,
所述幕部件以非展开状态被设置在所述上侧部件以及所述下侧部件中的一方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其中,
还设置有拉伸部,所述拉伸部将所述幕部件从所述上侧部件以及所述下侧部件中的一方向另一方进行拉伸。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内部装饰结构,其中,
所述被移动部件具有上侧部件和下侧部件,所述上侧部件从所述收纳部起朝向所述车厢内的上侧移动,所述下侧部件从所述收纳部起朝向所述车厢内的下侧移动,
所述幕部件具有被设置于所述上侧部件上的上侧幕部件、和被设置于所述下侧部件上的下侧幕部件。
CN201910899214.XA 2018-10-05 2019-09-23 车辆内部装饰结构 Pending CN1110029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0066A JP7070306B2 (ja) 2018-10-05 2018-10-05 車両内装構造
JP2018-190066 2018-10-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02919A true CN111002919A (zh) 2020-04-14

Family

ID=68109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99214.XA Pending CN111002919A (zh) 2018-10-05 2019-09-23 车辆内部装饰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7953B2 (zh)
EP (1) EP3632746B1 (zh)
JP (1) JP7070306B2 (zh)
CN (1) CN1110029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7761A (zh) * 2020-10-13 2022-04-15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隐藏式遮阳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9977B2 (ja) * 2019-05-28 2022-10-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内仕切装置
JP7136010B2 (ja) * 2019-06-04 2022-09-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US11780301B2 (en) * 2020-12-21 2023-10-10 Remis Gesellschaft Fuer Entwicklung Und Vertrieb Von Technischen Elementen Mbh Blinding arrangement for the shielding of a vehicle windshield
US11613360B2 (en) 2021-01-29 2023-03-28 B/E Aerospace, Inc. Actuatable door for an aircraft passenger suite
TWI766576B (zh) * 2021-02-05 2022-06-01 皇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轉位功能的遮陽簾
US11548453B2 (en) 2021-03-15 2023-01-10 Honda Motor Co., Ltd. Split roof lining and datum scheme
CN113335192B (zh) * 2021-06-17 2022-07-2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滑移屏安装结构及含该安装结构的车辆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1241A (en) * 1993-05-26 1994-08-23 Draper Shade & Screen Co., Inc. Trap door for projection screen case
US20040046899A1 (en) * 2002-09-05 2004-03-11 Bonnett Craig Eugene Vehicle interior projection entertainment system
CN105835821A (zh) * 2015-01-29 2016-08-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乘客保护系统
US20170217290A1 (en) * 2014-08-07 2017-08-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support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2301996B8 (en) * 1998-10-19 2006-01-12 Sunny En-Liung Huang Collapsible automobile shade
AU5044400A (en) * 1999-05-28 2000-12-18 Sendx Medical, Inc. Control for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platelet count and platelet function
DE19939972A1 (de) 1999-08-24 2001-03-01 Volkswagen Ag Anordnung zur Darstellung von Video-Audio-Information im Fahrgastraum eines Kraftfahrzeugs
US6364389B1 (en) * 1999-10-22 2002-04-02 International Truck And Engine Corp. Stowable interior divider for truck cabs
JP2004224235A (ja) 2003-01-23 2004-08-12 Aisin Seiki Co Ltd 車載ディスプレー装置
DE102006032558A1 (de) * 2006-07-12 2008-01-1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die Fahrerkabine eines Lastkraftwagens und Fahrerkabine eines Lastkraftwagens
US20090268164A1 (en) * 2008-04-28 2009-10-29 Upton Beall Bowden Dockable multimedia projection system
DE112009005391T5 (de) 2009-11-19 2012-09-13 Lear Corporation Fahrzeug mit flexibler Anzeigeeinrichtung
DE202010006048U1 (de) * 2010-04-22 2011-06-01 Sauermann, Hans, 85119 Rück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er eines Fahrzeugs
JP5604755B2 (ja) * 2011-03-01 2014-10-15 祥一 折井 垂直格納式映写スクリーン装置
FR2985480A1 (fr) * 2012-01-06 2013-07-12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Cloisonnement d'une cabine de vehicule
FR3006284B1 (fr) * 2013-06-04 2015-05-29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cloisonnement mobile integre a la console d'un vehicule
US9272708B2 (en) 2013-09-30 2016-03-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nomous vehicle entertainment system
US9084004B2 (en) * 2013-11-19 2015-07-14 Atieva, Inc. Method of adjusting a display position based on user orientation
US9358929B1 (en) * 2015-01-21 2016-06-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rior trim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US9333931B1 (en) * 2015-01-28 2016-05-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assenger protection system
DE202015102581U1 (de) * 2015-05-20 2015-09-04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Vorhang und Fahrzeug
CN106274723B (zh) * 2016-08-09 2019-03-19 北海爱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小型车辆的顶吸式车载电视
FR3065680B1 (fr) * 2017-04-27 2021-01-08 Faurecia Interieur Ind Habitacle et vehicule autonome ou semi-autonome associe
US10046685B1 (en) 2017-06-28 2018-08-1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creen assembly for providing a visual barrier between adjacent seats in a passenger cabin of a vehicle
FR3070921B1 (fr) * 2017-09-11 2021-04-02 Faurecia Interieur Ind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e cloison mobile
US10241387B1 (en) * 2018-01-08 2019-03-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etractable screen system for a vehicle interior
KR102094956B1 (ko) * 2018-05-21 2020-03-30 주식회사 브이터치 자율주행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1241A (en) * 1993-05-26 1994-08-23 Draper Shade & Screen Co., Inc. Trap door for projection screen case
US20040046899A1 (en) * 2002-09-05 2004-03-11 Bonnett Craig Eugene Vehicle interior projection entertainment system
US20170217290A1 (en) * 2014-08-07 2017-08-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support system
CN105835821A (zh) * 2015-01-29 2016-08-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乘客保护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7761A (zh) * 2020-10-13 2022-04-15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隐藏式遮阳装置
CN114347761B (zh) * 2020-10-13 2023-09-15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隐藏式遮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70306B2 (ja) 2022-05-18
US20200108698A1 (en) 2020-04-09
US11207953B2 (en) 2021-12-28
JP2020059319A (ja) 2020-04-16
EP3632746A1 (en) 2020-04-08
EP3632746B1 (en) 2021-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2919A (zh) 车辆内部装饰结构
US11192506B2 (en) Vehicle cabin partitioning device
JP6124685B2 (ja) 表示装置
JP2020196383A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2008290716A (ja) 揺動可能な表示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たトリムパネル
JP2005231619A (ja) 車両室内用機能ユニット
WO2018179508A1 (ja) 電子ミラーシステム、自動車用ドア及び自動車
WO2018061680A1 (ja) 車両用視認装置
US20200247327A1 (en) Vehicle display device
US9623812B2 (en) Vehicle ceiling structure
KR20200072111A (ko) 변형 헤드라이닝 장치
JP5161675B2 (ja) 遮蔽装置
JP6536429B2 (ja) 車載表示装置
JP2005349977A (ja) 天井収納型車載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車両
JP6035183B2 (ja) 車両
JP2017074869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04182120A (ja) 車両の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構造
JP2005077716A (ja) 映像表示装置
JP2020189604A (ja) 車載監視装置
JP2009119915A (ja) 自動車
JP4201535B2 (ja) 表示装置
JP7131404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4259296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US20220176889A1 (en) Vehicle and roof construction including a display device for use therein
US20240149681A1 (en) Road vehicle equipped with integrated content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