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98937A - 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和燃料电池隔离物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和燃料电池隔离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98937A
CN110998937A CN201880054191.6A CN201880054191A CN110998937A CN 110998937 A CN110998937 A CN 110998937A CN 201880054191 A CN201880054191 A CN 201880054191A CN 110998937 A CN110998937 A CN 110998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cell separator
conductive filler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41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98937B (zh
Inventor
安田光介
大庆岳洋
芦崎翔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hinbo Holdings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sshinbo Holding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inbo Holdings Inc filed Critical Nisshinbo Holding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998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8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98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98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3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39Organic resins; Organic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23Composites
    • H01M8/0226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4Carb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12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e.g. anisotropy, viscosity o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13Gas-impermeable carbon-contain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21Organic resins; Organic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23Composites
    • H01M8/0228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layered or coated produc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01Conductive addit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对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浸渍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和燃料电池隔离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和燃料电池隔离物。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隔离物发挥赋予各单元单体电池以导电性的作用以及确保供给到单元单体电池的燃料和空气(氧气)的通道的作用,同时还发挥作为它们的分隔边界壁的作用。因此,对隔离物要求高导电性、高不透气性、化学稳定性、耐热性、亲水性等各种特性。
作为燃料电池隔离物的制造方法,可举出将导电性填料和粘合剂树脂造粒而制成的配混物填充到模具内后进行压缩成型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如下问题:成型前的造粒工序和输送工序花费时间,由于以高比例包含导电性填料以获得导电性因此所得隔离物的强度小、容易破裂(不能降低壁厚)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在导电性片材中含有树脂的技术。然而,这样的方法也存在如下问题:需要用于树脂浸渍导电性片材的间隙,导电成分分布中产生不均匀,或者含有用于对导电性片材赋予强度的纤维材料等非导电成分时,导电性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60-59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片状体输送的强度和成型后的导电性优异、导电性的不均匀得到改善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以及使用其得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问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浸渍于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和燃料电池隔离物。
1.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其通过将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浸渍于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而成。
2.1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以上。
3.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导电性填料包括碳材料。
4.1~3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其中,包含所述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包括包含导电性填料和有机纤维的抄浆片材、碳纤维片材或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
5.燃料电池隔离物,其由1~4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得到。
6.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使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浸渍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的工序。
7.6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为膜状。
8.7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为液态。
9.燃料电池隔离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1~4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加热、成型的工序。
10.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树脂组合物,其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
发明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强度优异,因此可卷绕成用以往的制造方法所不能实现的卷状,可通过辊输送连续地在装置之间传送。此外,卷绕成卷状的前体具有容易地移动至下一工序或容易暂时存储的优点。另外,由于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包含纤维材料,因此可以通过使用其来制造厚度减小的燃料电池隔离物,除了能够改善弯曲弹性等机械物性,还能够改善耐脆性断裂性和损伤容限。
由于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浸渍有包含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因此能够消除由于多孔性片材的导电性成分的不均匀分布和聚集而引起的导电性不均匀。另外,在使树脂组合物浸渍多孔性片材之后,在前述片材的表面形成导电性填料层,因此可抑制电阻的降低,也可提高表面导电性。另外,由于可以降低在前述前体制造中使用的多孔性片材的导电成分,因此可以抑制片材本身的导电成分的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得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A的金相显微镜照片。
图2是在比较例1中得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C的金相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是通过对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浸渍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
[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的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材,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包括导电性填料和有机纤维的抄浆片材、碳纤维片材或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
[抄浆片材]
前述抄浆片材包含导电性填料和有机纤维。前述导电性填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导电性填料。作为前述导电性填料,例如,可举出碳材料、金属粉末、对无机粉末或有机粉末蒸镀或镀覆金属而成的粉末等,但优选碳材料。作为前述碳材料,可举出天然石墨、将针状焦炭烧制而成的人造石墨、将块状焦炭烧制而成的人造石墨、通过化学处理天然石墨得到的膨胀石墨等石墨,将碳电极粉碎而成的碳材料,煤系沥青,石油系沥青,焦炭,活性炭,玻璃碳,乙炔黑,科琴黑等。其中,作为导电性填料,从导电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石墨,更优选人造石墨。前述导电性填料可以1种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前述导电性填料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球状、鳞片状、块状、箔状、板状、针状、无定形中的任意一种,但从隔离物的气体阻隔性的观点来看,优选鳞片状。特别地,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鳞片状石墨作为导电性填料。
前述导电性填料的平均粒径优选5~200μm,更优选20~80μm。如果导电性填料的平均粒径在前述范围,则在确保气体阻隔性的同时可获得所需的导电性。再者,本发明中的平均粒径是采用激光衍射法的粒度分布测定中的中位直径(d50)。
前述导电性填料的含量优选为前述抄浆片材中的50~96质量%,更优选50~85质量%。如果导电性填料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在不影响成型性的范围内,可获得必需的导电性。
前述有机纤维优选其熔点高于将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成型以制造燃料电池隔离物时的加热温度的有机纤维。通过使用这样的有机纤维(以下,也称为第一有机纤维),可以提高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以及由其得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的强度。
作为这样的有机纤维的材料,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分解温度:500℃)和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分解温度:500℃)等芳族聚酰胺,纤维素(熔点:260℃),乙酸酯(熔点:260℃),尼龙聚酯(熔点:260℃),聚苯硫醚(PPS)(熔点:280℃)等。
另外,前述有机纤维还可包含其熔点低于将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成型以制造燃料电池隔离物时的加热温度的第二有机纤维。优选与后述的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树脂具有亲和性的有机纤维作为第二有机纤维。作为第二有机纤维的材料,优选聚乙烯(PE)(熔点:120~140℃(HDPE)、95~130℃(LDPE)、聚丙烯(PP)(熔点:160℃)、聚苯硫醚等。
在包含第二有机纤维的情形下,从可靠地保持纤维形态以赋予耐冲击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第一有机纤维的熔点比前述加热温度高10℃以上。更优选高20℃以上,进一步优选高30℃以上。从成型性的观点出发,第二有机纤维的熔点优选比前述加热温度低10℃以上,更优选低20℃以上,进一步优选低30℃以上。另外,前述第一有机纤维和第二有机纤维的熔点之间的温度差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
从抄浆时的基重的稳定化和确保所得的抄浆片材的强度的观点出发,前述有机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0.1~10mm,更优选0.1~6mm,进一步优选0.5~6mm。另外,从成型性的观点出发,第一有机纤维和第二有机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优选0.1~100μm,更优选0.1~50μm,进一步优选1~50μm。再者,在本发明中,平均纤维长度和平均纤维直径是使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对任意100根纤维测定的纤维长度和纤维直径的算术平均值。
在包含第二有机纤维的情形下,优选芳族聚酰胺,纤维素,乙酸酯或尼龙聚酯作为第一有机纤维,优选PE、PP或PPS作为第二有机纤维。但是,在使用PE或PP作为第二有机纤维的情形下,除芳族聚酰胺、纤维素、乙酸酯、尼龙聚酯外,还可以使用PPS作为第一有机纤维。
前述有机纤维的含量优选为本发明的前体中的1~20质量%,更优选3~15质量%。如果有机纤维的含量在前述范围,则可以在不损害成型性下赋予成型后的损伤容限。前述有机纤维可以1种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包含前述第二有机纤维的情形下,其含量优选为有机纤维中的10~80质量%,更优选50~80质量%。如果第二有机纤维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可以赋予成型性而不降低成型体的导电性。前述第二有机纤维可以1种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前述抄浆片材可以进一步包含导电助剂,以降低由此获得的燃料电池隔离物的电阻。作为导电助剂,可举出碳纤维,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各种金属纤维,以及通过对无机纤维或有机纤维蒸镀或镀覆金属而成的纤维等。其中,从耐腐蚀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碳纤维,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等碳材料的纤维状的材料。
作为前述碳纤维,可举出以聚丙烯腈(PAN)纤维为原料的PAN系碳纤维,以石油沥青等沥青为原料的沥青系碳纤维、以酚醛树脂为原料的酚醛系碳纤维等,但从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PAN系碳纤维。
从兼顾成型性和导电性的观点出发,前述纤维状导电助剂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0.1~10mm,优选0.1~7mm,优选0.1~5mm。此外,从成型性的观点出发,其平均纤维直径优选3~50μm,优选3~30μm,优选3~15μm。
前述导电助剂的含量优选为前述抄浆片材中的1~20质量%,更优选3~10质量%。如果导电助剂的含量在前述范围,则可以确保必需的导电性而不损害成型性。前述导电助剂可以1种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除了前述成分以外,前述抄浆片材还可以包含通常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其他成分。作为前述其他成分,可举出硬脂酸系蜡,酰胺系蜡,褐煤酸系蜡,巴西棕榈蜡,聚乙烯蜡等内脱模剂,阴离子系、阳离子系或非离子系的表面活性剂,强酸,强电解质,碱,聚丙烯酰胺系,聚丙烯酸钠系,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等适于表面活性剂的公知的絮凝剂,羧甲基纤维素、淀粉、醋酸乙烯酯、聚乳酸、聚乙二醇酸、聚氧乙烯等增稠剂。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这些成分的含量可以为任意。
前述抄浆片材可以通过将包含前述各成分的组合物进行抄浆来制造。抄浆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通过使包含前述各成分的组合物分散于不溶解这些成分的溶剂中,将所得的分散液中的各成分沉积在基板上,并干燥所得的沉积物,从而可以制造本发明的前述抄浆片材。通过用抄浆法制造片材,可以使纤维均匀地分散在片材中,可以含有纤维直到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片材。
即使其基重为150~300g/m2左右的低基重,前述抄浆片材也具有足够的强度。另外,对于前述抄浆片材,优选其厚度为0.2~1.0mm左右。
[碳纤维片材]
作为前述碳纤维片材,可举出碳纤维的非织造物和织物。作为前述碳纤维,可举出以聚丙烯腈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聚丙烯腈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为原料的碳纤维,或以石油沥青等沥青为原料的沥青系碳纤维等。这些可以1种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前述碳纤维非织造布,可举出通过将包含前述原料的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法,纺粘法,熔喷法,快速纺丝法等各种纺丝法纺丝并进行非织造化而得到的非织造布。另外,作为前述碳纤维织物,可通过将由作为非织造布的原料的前述树脂制成的纤维织物碳化而获得的碳纤维织物。
前述碳纤维片材中,碳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优选3~25mm,更优选为4~20mm。其平均纤维直径优选3~50μm,更优选为3~15μm。此外,碳纤维的基重优选100g/m2~200g/m2。前述碳纤维片材的厚度优选200~2,000μm。
[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
前述碳纤维增强的碳复合材料包含碳纤维和由碳制成的基质。另外,它可以进一步包含石墨等导电性填料,作为所述碳纤维,可举出与在碳纤维片材中说明的那些同样的碳纤维。所述基质为通过碳化热固化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而成的基质。对于前述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树脂。前述碳纤维增强的碳复合材料的厚度优选150~600μm。
[树脂组合物]
前述浸渍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的树脂组合物(以下,也称为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树脂组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
作为前述热塑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但从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以上的树脂。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硫醚,氟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聚环烯烃和聚醚砜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熔点为100℃以上的树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苯醚及它们的衍生物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以上的树脂等。另外,前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从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和燃料电池隔离物的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00℃以下。作为前述热塑性树脂,从成本、耐热性和耐蠕变性方面考虑,优选聚丙烯。
特别地,将前述抄浆片材用作前述多孔性片材的情形下,前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比在前述抄浆片材中包含的第一有机纤维的熔点低的温度,更优选低10℃以上,进一步优选低20℃以上,进一步优选低30℃以上。另外,前述抄浆片材材除了第一有机纤维之外还包含第二有机纤维的情形下,作为前述热塑性树脂,优选与第二有机纤维具有亲和性的热塑性树脂。
前述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前述树脂组合物中的20~99.9质量%,更优选为40~80质量%。
作为前述导电性填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以往公知的导电性填料。作为前述导电性填料,例如,可举出碳材料、金属粉末、对无机粉末或有机粉末蒸镀或镀覆金属而成的粉末等,但优选碳材料。作为前述碳材料,可举出天然石墨、将针状焦炭烧制而成的人造石墨、将块状焦炭烧制而成的人造石墨、通过化学处理天然石墨得到的膨胀石墨等石墨,将碳电极粉碎而成的碳材料,煤系沥青,石油系沥青,焦炭,活性炭,玻璃碳,乙炔黑,科琴黑等。其中,作为导电性填料,从导电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天然石墨或人造石墨。前述导电性填料可以1种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前述导电性填料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球状、鳞片状、块状、箔状、板状、针状、无定形中的任意一种,但从隔离物的气体阻隔性的观点来看,优选鳞片状。特别地,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鳞片状石墨作为导电性填料。
前述导电性填料的平均粒径优选5~200μm,更优选5~50μm。如果导电性填料的平均粒径在上述范围,则可以在确保气体阻隔性的同时获得必需的导电性。
前述导电性填料的含量优选为前述树脂组合物中的0.1~80质量%,更优选20~60质量%。如果导电性填料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与树脂的分散性优异,可以防止浸渍时的偏析。
用于前述燃料电池隔离物的树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改性剂。作为前述改性剂,可举出抗氧化剂,热稳定剂,卤素清除剂,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无机填料,润滑剂,增塑剂,阻燃剂,表面活性剂,亲水性赋予剂、疏水性赋予剂、滑动性赋予剂等。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这些成分的含量可以是任意的。
从生产率的观点来看,用于前述燃料电池隔离物的树脂组合物优选为包括浆状的液体或膜状。用于前述燃料电池隔离物的树脂组合物为液态的情形下,例如,可以使用通过将前述成分溶解或悬浮于溶剂而形成了悬浮液的组合物。作为前述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举出水系溶剂和有机系溶剂。作为前述水系溶剂,例如可举出水、醇等。作为前述有机系溶剂,例如,可举出N-甲基-2-吡咯烷酮(NMP)、甲苯等。前述溶剂的含量优选使得固体成分浓度为树脂组合物中的10质量%以上的量,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的量,另外,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99质量%以下的量,更优选为89质量%以下的量。再者,固体成分为前述树脂组合物中的溶剂以外的成分。
前述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树脂组合物为膜状的情形,将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加热至比前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高的温度、混炼,形成膜状的物质(以下也简称为树脂膜)。此时,作为成型方法,可举出辊压,平板压制、皮带压制等方法。前述膜的厚度根据浸渍前述多孔性片材的树脂和导电性填料的量适当设定。
关于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其厚度优选为约150~600μm左右。
[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的制造方法]
可通过使前述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树脂组合物浸渍前述多孔性片材来制造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作为浸渍方法,在前述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树脂组合物为膜状的情形下,可以举出将该树脂膜加热熔融并进行浸渍的方法。前述树脂组合物为液态的情形下,可以举出将前述多孔性片材浸入该溶液、并进行浸渍的方法。
这些方法中,从浸渍树脂量的均匀化、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通过加热熔融树脂膜进行浸渍的方法。作为使用树脂膜的浸渍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将树脂膜层叠于前述多孔性片材,加热至用于前述树脂膜的树脂的熔点以上并原样静置,从而进行浸渍。此时,优选加热至比前述树脂的熔点高约5~50℃的温度。
通过这样对前述多孔性片材浸渍前述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树脂组合物,在前述片材的表面形成导电性填料层(即,导电性填料位于前述片材的表面)。因此,在由本发明的前体获得的燃料电池隔离物的电阻的降低被抑制,表面导电性被改善。
[燃料电池隔离物]
通过加热和成型前述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可以制造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隔离物。作为前述成型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压缩成型。进行压缩成型时的温度(模具温度)优选比浸渍树脂的熔点高10℃以上,更优选高20℃以上。此时,使用抄浆片材作为前述多孔性片材的情形下,模具温度优选比前述有机纤维(第一有机纤维)低10℃以上,更优选低20℃以上。另外,成型压力优选1~100MPa,更优选1~60MPa。
根据前述方法,可以制造厚度减小为0.1~0.6mm左右、导电性被改善的燃料电池隔离物。
实施例
以下将举出制造例、实施例和比较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再者,以下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为如下。
·天然石墨:平均粒径25μm
·人造石墨:平均粒径50μm
·PAN系碳纤维:平均纤维长度3.0mm、平均纤维直径7μm
·纤维素纤维:平均纤维长度1.2mm、平均纤维直径25μm、熔点260℃。
·聚丙烯(PP)纤维:平均纤维长度0.9mm、平均纤维直径30μm、熔点160℃。
[1]多孔性片材的制造
[制造例1]
将84质量份的人造石墨,6质量份的PAN系碳纤维,5质量份的纤维素纤维、5质量份的PP纤维放入水中搅拌,得到纤维浆料。将该浆料抄浆,从而制备多孔性片材A。多孔性片材A的基重为229g/m2
[制造例2]
将84质量份的人造石墨、6质量份的PAN系碳纤维、10质量份的纤维素纤维放入水中搅拌,得到纤维浆料。将该浆料抄浆,从而制备多孔性片材B。多孔性片材B的基重为212g/m2
[2]浸渍用树脂膜的制造
将40质量份的天然石墨和60质量份PP(熔点:160℃)供应至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并在180℃的温度和200rpm的转速下混炼,以获得树脂组合物。使用φ30mm的单螺杆挤出机在200℃下将得到的树脂组合物成型,得到宽度270mm、厚度220μm的膜。将获得的片材进一步供给至将辊间隙设定为30μm的辊压,并在200℃下压延以获得平均厚度35μm的浸渍树脂膜。
[3]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和燃料电池隔离物的制造
[实施例1]
将浸渍用树脂膜重叠于多孔性片材A的上、下表面,在185℃下放置5分钟,获得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A。图1示出了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A的金相显微镜照片。在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A的表面几乎看不到有机纤维,可以确认在表面形成有导电性填料层。
接下来,通过边保持成型压力为47MPa边将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A从185℃的模具温度自然冷却至100℃并压缩成型,从而获得燃料电池隔离物A(厚度:0.17mm)。
[实施例2]
将浸渍用树脂膜重叠于多孔性片材B的上、下表面,在185℃下放置5分钟,获得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B。通过边保持成型压力为47MPa边将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B从185℃的模具温度自然冷却至100℃并压缩成型,从而获得燃料电池隔离物B(厚度:0.16mm)。
[比较例1]
将PP膜(Okamoto Industries,Inc制XF,厚度:25μm)重叠于多孔性片材A的上、下表面,并在185℃下放置5分钟,从而得到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C。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C的金相显微镜照片示于图2。在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C的表面观察到有机纤维。
接下来,通过边保持成型压力为47MPa边将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C从185℃的模具温度自然冷却至100℃并压缩成型,从而获得燃料电池隔离物C(厚度:0.15mm)。
[比较例2]
通过将由PP和石墨组成的配混物铺于模具,边在保持成型压力为47MPa边从185℃的模具温度自然冷却至100℃并压缩成型,从而获得燃料电池隔离物D(厚度为0.20mm)。
[4]多孔性片材和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的评价-拉伸强度的评价-
基于JIS K 7127(塑料—拉伸特性的试验方法),求得多孔性片材和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的拉伸强度。结果示于表1。再者,卷绕或输送时所需要的强度为8N/40mm以上。
[5]燃料电池隔离物的评价
-导电性的评价-
基于JIS H0602(采用四探针法的单晶硅和硅晶片的电阻率测定方法),测定燃料电池隔离物A~D的电阻率。另外,根据所得的18个点的测定结果计算标准偏差,从而评价不均匀性。表1显示结果。
[表1]
Figure BDA0002387649420000131
由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具有能够以片状输送的强度,成型后的隔离物的导电性的不均匀性得到改善。另外,与使用了相同材料的以往的制造方法(比较例2)相比,不仅可以卷绕成卷状,而且对于导电性的不均匀性也可以抑制。

Claims (10)

1.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其通过将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浸渍于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导电性填料包括碳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其中,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包括包含导电性填料和有机纤维的抄浆片材、碳纤维片材或碳纤维增强碳复合材料。
5.燃料电池隔离物,其由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得到。
6.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使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的树脂组合物浸渍包含导电性填料的多孔性片材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为膜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树脂组合物为液态。
9.燃料电池隔离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加热、成型的工序。
10.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树脂组合物,其包含热塑性树脂和导电性填料。
CN201880054191.6A 2017-08-24 2018-07-31 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和燃料电池隔离物 Active CN1109989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1007A JP6972772B2 (ja) 2017-08-24 2017-08-24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前駆体及び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JP2017-161007 2017-08-24
PCT/JP2018/028630 WO2019039214A1 (ja) 2017-08-24 2018-07-31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前駆体及び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98937A true CN110998937A (zh) 2020-04-10
CN110998937B CN110998937B (zh) 2023-06-23

Family

ID=65438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4191.6A Active CN110998937B (zh) 2017-08-24 2018-07-31 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和燃料电池隔离物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5547B2 (zh)
EP (1) EP3675258A4 (zh)
JP (1) JP6972772B2 (zh)
KR (1) KR102651920B1 (zh)
CN (1) CN110998937B (zh)
CA (1) CA3073371A1 (zh)
WO (1) WO20190392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2986A (zh) * 2023-08-02 2023-09-01 山东美燃氢动力有限公司 亲水性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及亲水性双极板、燃料电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27121A1 (en) * 2018-07-23 2021-06-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ow basis weight flame retardant scrim, articles, and methods
CN113454818A (zh) * 2019-01-03 2021-09-28 飞势生态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生产用于燃料电池的分隔板的方法
DK180360B1 (en) 2019-08-14 2021-02-04 Blue World Technologies Holding ApS Method of producing separator plates by compaction and a production facility
JP7470566B2 (ja) 2020-04-14 2024-04-18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R3141095A1 (fr) * 2022-10-23 2024-04-26 Carbon ID SAS Lame composite multicouche destinée aux piles à combustible hydrogèn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4226A (ja) * 1998-11-27 2000-06-16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燃料電池セル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6127812A (ja) * 2004-10-26 2006-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JP2007157387A (ja) * 2005-12-01 2007-06-21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燃料電池
JP2007188696A (ja) * 2006-01-12 2007-07-26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203973A (zh) * 2005-06-21 2008-06-18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用隔板、其制造方法以及燃料电池
CN101421874A (zh) * 2006-05-16 2009-04-29 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用隔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93965A (ja) * 2007-10-10 2009-04-30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22329A (ja) * 2010-04-09 2011-11-04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9671A (ja) 1983-09-12 1985-04-06 Hitachi Ltd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64226A (ja) * 1998-11-27 2000-06-16 Mitsubishi Plastics Ind Ltd 燃料電池セル用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6127812A (ja) * 2004-10-26 2006-05-1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CN101203973A (zh) * 2005-06-21 2008-06-18 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用隔板、其制造方法以及燃料电池
JP2007157387A (ja) * 2005-12-01 2007-06-21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燃料電池
JP2007188696A (ja) * 2006-01-12 2007-07-26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21874A (zh) * 2006-05-16 2009-04-29 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用隔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93965A (ja) * 2007-10-10 2009-04-30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22329A (ja) * 2010-04-09 2011-11-04 Nippon Pillar Packing Co Ltd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2986A (zh) * 2023-08-02 2023-09-01 山东美燃氢动力有限公司 亲水性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及亲水性双极板、燃料电池
CN116682986B (zh) * 2023-08-02 2023-12-08 山东美燃氢动力有限公司 亲水性双极板的制备方法及亲水性双极板、燃料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75258A4 (en) 2021-06-09
US20200365914A1 (en) 2020-11-19
US11515547B2 (en) 2022-11-29
CN110998937B (zh) 2023-06-23
KR20200042897A (ko) 2020-04-24
JP6972772B2 (ja) 2021-11-24
KR102651920B1 (ko) 2024-03-28
WO2019039214A1 (ja) 2019-02-28
EP3675258A1 (en) 2020-07-01
CA3073371A1 (en) 2019-02-28
JP2019040719A (ja) 2019-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8937B (zh) 燃料电池隔离物前体和燃料电池隔离物
KR102265768B1 (ko) 유동층에서 열가소성 중합체로 사전함침된 섬유 재료의 제조 방법
JP7123052B2 (ja) 粉末形態の熱可塑性ポリマーを予備含浸させた繊維材料の製造方法
KR20200021522A (ko) 열가소성 중합체로 함침된 섬유 재료의 제조 방법
JP2020501949A (ja) 乾燥粉末形態の熱可塑性ポリマーを予備含浸させた繊維材料の製造方法
KR20200021523A (ko) 열가소성 중합체로 함침된 섬유 재료의 제조 방법
Yu et al. Influence of poly (ethylene oxide)(PEO) percent and lignin type on the properties of lignin/PEO blend filament
CN113165216B (zh) 用于在互穿流化床中浸渍纤维质材料的方法
KR20200135413A (ko) 두께가 100 마이크로미터 이하인 열가소성 중합체로 함침된 섬유 재료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3226682B (zh) 用于在流化床中制造预浸渍有热塑性聚合物的纤维质材料的方法
JP2020133048A (ja) 炭素繊維シート材、成形体、炭素繊維シート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13039071A (zh) 导电性金属树脂层叠体及其成型体
CN110998938A (zh) 用于燃料电池隔离物的导电性片材和燃料电池隔离物
KR20210105951A (ko) 최적의 분자량 및 점도의 열가소성 폴리머로 함침된 섬유 재료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4761192A (zh) 用再供应和清洁细颗粒的优化系统浸渍纤维质材料的方法
KR102651934B1 (ko) 연료전지 세퍼레이터용 전구체 시트 및 연료전지 세퍼레이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