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5174A - 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5174A
CN110945174A CN201880047347.8A CN201880047347A CN110945174A CN 110945174 A CN110945174 A CN 110945174A CN 201880047347 A CN201880047347 A CN 201880047347A CN 110945174 A CN110945174 A CN 110945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stitch
needle
cloth
control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73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5174B (zh
Inventor
铃木充治
佐久间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uki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45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5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5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5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9/00Hem-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00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 D05B1/08General types of sew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without mechanism for lateral movement of the needle or the work or both for making multi-thread seams
    • D05B1/18Seams for protecting or securing edges
    • D05B1/20Overedge seam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35/00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5B35/02Work-feeding or -handling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cilitating seaming; Hem-turning elements; Hemmer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5/00Applications of measuring devices for determining the length of threads used in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7/00Needle-thread tensioning devices; Applications of tensometers
    • D05B47/04Automatically-controlled tension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06Loop takers, e.g. loopers for overedge-stitch sew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57/00Loop takers, e.g. loopers
    • D05B57/30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 D05B57/34Driving-gear for loop takers in overedge-stitch sew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将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以其线迹环交点的位置变化的方式供给为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该线供给装置具备:蓄线器(500),其具有分别计量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预先设定好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的蓄线元件(13a‑13d,14a‑14d)、以及在布料进给时分别在预先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的范围内可增减地将这些线调整为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并在线迹形成时分别向线迹形成装置放线的蓄线量控制元件(15‑18);线供给驱动机构(600),分别驱动这些元件;线供给控制单元,具备进行下述控制的程序:针对每一个线迹,驱动这些蓄线量控制元件,分别可增减地供给这些线,并在包含布料进给量、布厚及锁边宽度在内被设定成恒定的总线供给量的范围内,使这些线相互增减而使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环交点的位置变动,由此按照缝制装饰图案执行装饰缝缝制。

Description

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线调节作业就能够向在布上进行线迹形成的线迹形成装置供给缝线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进行波形(正弦曲线形)的装饰缝的装饰缝缝纫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该装饰缝缝纫机在供给缝线来进行线迹形成的线供给装置的结构中具备:上游侧把持器,把持从卷线供给到针、上弯针及下弯针的针线以及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该上游侧把持器在由线迹形成装置进行线迹形成时闭合,在布料进给时打开;下游侧把持器,把持从上游侧把持器引导来的缝线,在线迹形成时打开该下游侧把持器,利用线迹形成装置拉出缝线,并在布料进给时闭合;
定型缝制振子,与线迹形成装置同步地被驱动,使线道的缝线偏倚为线迹形成装置的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并在线迹形成时解放缝线,其中,所述线道在布料进给时被打开的上游侧把持器以及被闭合的下游侧把持器之间延伸设置;
变型缝制振子,与线迹形成装置同步地被驱动,使线道的至少两根缝线中的一方的缝线量和另一方的缝线量的和为恒定,并使线道偏倚为伴随一方的缝线量的增加,另一方的缝线量减少,从而使得一个线迹所需的各缝线的缝线量发生变化。
而且,已知有将包含针、上弯针及下弯针的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缝线分别通过脉冲马达供给到线迹形成装置的包缝缝纫机(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1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3877829B
专利文献2:JP4109147B
专利文献3:JP2002-315984A
专利文献4:JP2005-304814A
专利文献5:JPH10(1998)-235043A
专利文献6:JPH10(1998)-235044A
专利文献7:JPH10(1998)-235045A
专利文献8:JPH10(1998)-235058A
专利文献9:JPH10(1998)-244088A
专利文献10:JPH10(1998)-249084A
专利文献11:JPH11(1999)-9872A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2中所公开的线供给装置中,由于包含针、上弯针及下弯针的针线以及包含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所有缝线都依据于单一的线供给控制系统,因而,只能按照事先安排的被设计的1种缝制装饰图案执行装饰缝缝制,另外,改变上弯针线的线道、例如将上弯针线的线道改变成不穿过针线的针的线道,而且即使进一步通过具备另外的变型缝制振子以试图使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的总量为恒定,但因实际上是依据单一的线供给控制系统的,因而无法是总量保持恒定,从而存在无法美观地形成缝制装饰的线迹的难点。
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包缝缝纫机中,针、上弯针以及下弯针的针线、包含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在内的所有缝线都分别将线调节器的手动调节旋钮替换成单独的脉冲马达,并没有考虑一个缝制装饰图案的整体线迹平衡,需要另外根据该一个缝制装饰图案、缝线的种类、缝线的粗细、布厚、缝宽等,对各自的脉冲马达分别进行修改调整,存在难以应对该修改调整操作和线迹完成的难点。
另外,在专利文献4~11所公开的包缝缝纫机中,虽然能够通过单独的脉冲马达分别对包含针、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所有缝线都进行线供给控制,但是由于通过单独的脉冲马达各自的供纱而直接进行线供给,因此,并没有考虑一个缝制装饰图案的整体线迹平衡,需要另外根据该一个缝制装饰图案、缝线的种类、缝线的粗细、布厚、缝宽等,对各自的脉冲马达分别进行修改调整,存在难以应对该修改调整操作和线迹完成的难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这些难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下述一种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通过将包含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在内的多根缝线以其线迹环交点的位置变化的方式供给为每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而进行预先蓄线,并通过对被蓄线的缝线量的缝线进行放线,能够按照多种缝制装饰图案执行装饰缝缝制,从而能够使缝制装饰的线迹形成得美观,且能够简化机构,并且不需要进行作为准备作业的修改调整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达成这样的目的,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利用布料进给装置对每一个线迹进给布料的同时向对布料进行形成线迹的至少包含单针、上弯针及下弯针的线迹形成装置供给包含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多根缝线,使要被环联系到所述针线上的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彼此环联系从而在布料的端缘形成边缘锁边,使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环交点的位置变动,由此按照一个缝制装饰图案执行装饰缝缝制,该线供给装置具备:
(a)上游侧把持器,在从卷线被供线的缝线的线道中把持缝线,在由线迹形成装置进行线迹形成时闭合且在由布料进给装置进行布料的布料进给时打开;下游侧把持器,对从上游侧把持器引导来的缝线进行把持,在线迹形成时打开而由线迹形成装置将缝线拉出且在布料的布料进给时闭合;
(b)上游侧蓄线元件及下游侧蓄线元件,分别在上游侧把持器和下游侧把持器之间延伸设置,并分别对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预先被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进行计量;
(c)蓄线器,与布料进给装置和线迹形成装置同步地被驱动,具有在上游侧蓄线元件及下游侧蓄线元件之间延伸设置的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所述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被调整为在布料的布料进给时分别在预先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范围内可增减地将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设置成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并在线迹形成时分别向线迹形成装置放线缝线;
线供给驱动机构,分别驱动蓄线器的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以及下弯针线蓄线量控制元件;
线供给控制单元,具备进行下述控制的程序:针对每一个线迹,经由线供给驱动机构驱动蓄线器的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以满足下述线供给式的方式分别可增减地供给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并在包含布料进给量、布厚及锁边宽度在内被设定成恒定的总线供给量的范围内,使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相互增减而使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环交点的位置变动,从而按照缝制装饰图案来执行装饰缝缝制,
L=LN+LU+LD
=〔p+2t+EkPN〕+〔2EkPU+t〕+〔2EkPD+t〕
=E(kPN+2kPU+2kPD)+4t+p
(其中,L为总线供给量,LN为针线供给量,LU为上弯针线供给量,LD为下弯针线供给量,p为布料进给量,t为布厚,E为锁边宽度,kPN是与布料进给量相关的针线用系数,kPU是与布料进给宽度量相关的上弯针线用系数,kPD是与布料进给锁边宽度量相关的下弯针线用系数)。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所述程序由下述各步骤构成:蓄线步骤,在即将进入一个线迹的线迹形成步骤之前的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步骤中,利用蓄线器将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分别蓄线为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和,放线步骤,在紧接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步骤之后的一个线迹的线迹形成步骤中,将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分别放线到线迹形成装置的针、上弯针和下弯针。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在蓄线步骤中,总线供给量按照布料进给量、布厚、锁边宽度、缝制装饰图案的形状进行加减运算,并分别被分配给针线、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该程序由下述步骤构成: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各自的缝线量根据蓄线器中的上游侧蓄线元件和下游侧蓄线元件与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的相对的移动位置来进行确定。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在一个线迹的线迹形成步骤之前的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步骤中通过蓄线器将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分别蓄线成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的蓄线步骤由下述各步骤构成:蓄线量计量步骤,为了分别计量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预先被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而使上游侧蓄线元件及下游侧蓄线元件移动;蓄线量运算步骤,按照布料进给量、布厚、锁边宽度、缝制装饰图案的形状对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总线供给量进行加减运算从而分别被分配给针线、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以及,蓄线量调整步骤,根据分别分配给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线量使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相对于上游侧蓄线元件及下游侧蓄线元件相对地移动从而分别将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可增减地调整成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蓄线量调整步骤在放线步骤结束后且在下一个线迹的蓄线量计量步骤开始前被执行。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线供给驱动机构由通过线供给控制单元控制的脉冲马达、以及将脉冲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蓄线器的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的移动的齿条小齿轮构成,分别供给针线、上弯针线以及下弯针线。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具备蓄线元件动作检测装置,该蓄线元件动作检测装置检测下游侧把持器闭合的时刻,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线供给控制单元而在放线步骤结束后且在下一个线迹的蓄线量计量步骤开始之前执行蓄线量调整步骤。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具备进给量检测装置,该进给量检测装置检测由调节布料进给量的布料进给装置设定的布料进给量,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线供给控制单元。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具备锁边宽度检测装置,该锁边宽度检测装置检测由调节锁边宽度的锁边宽度调节部设定的锁边宽度,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线供给控制单元。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具备布厚检测装置,该布厚检测装置检测布厚,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线供给控制单元。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通过将包含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在内的多根缝线以使其线迹环交点的位置变化的方式供给为每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而预先进行蓄线,并对被蓄线后的缝线量的缝线进行放线,能够按照多种缝制装饰图案执行装饰缝缝制,能够美观地形成装饰缝缝制的线迹,另外还具有无需进行作为准备作业的修改调整等的优点。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从正面(前面)观察应用了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装饰缝缝纫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后面)观察应用了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装饰缝缝纫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应用了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装饰缝缝纫机中的线迹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从正面观察适用于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蓄线器的立体图。
图5是从背面观察适用于按照本发明的线供给装置的蓄线器的立体图。
图6是适用于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蓄线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适用于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蓄线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8是适用于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蓄线器的展开立体图。
图9是应用了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装饰缝缝纫机中的布料进给装置/布料切割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应用了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装饰缝缝纫机中的布料切割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应用了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装饰缝缝纫机中的压布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的单针三线包缝缝制的线迹的说明图。
图13是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所适用的蓄线器的说明图,(a)、(b)分别表示蓄线、放线状态。
图14是适用于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线供给装置的线供给驱动机构/线供给控制单元的框图。
图15是通过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来控制装饰缝缝制的线供给动作程序的流程图。
图16是通过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来控制装饰缝缝制的线供给运算程序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的单针三线包缝缝制的缝制后的上下弯针线波形形状线迹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的单针三线包缝缝制的缝制后的针线波形缝迹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的双针四线包缝缝制的线迹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按照本发明而实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的双针四线包缝缝制的缝制后的波形形状线迹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
在下述说明中,表示上、下、纵向、左、右、横向、正面、背被、前面、后面等方向的用语是参照对本发明的装饰缝缝纫机进行图示的图1而从缝制操作者侧观察而得到的方向。
基本机构:如图1~图3所示,组装有本发明的线供给装置1的装饰缝缝纫机2由机床2a、脚柱2b、臂2c构成的机架2d形成。臂2c、机床2a上分别轴支承有上下轴3a、3b。
在下轴3b上固定有飞轮W,通过缝制马达M经由同步带B1被旋转驱动。上轴3a通过带轮Pu并经由同步带B2而被旋转驱动,其中,带轮Pu固定于下轴3b,并受缝制马达M驱动。
由这种机床2a、脚柱2b、臂2c构成的机架2d形成的装饰缝缝纫机2由线迹形成装置100、布料进给装置200、布料切割装置300、压布装置400、蓄线器500、线供给驱动机构600、线供给控制单元700及其他机构或装置构成。以下依次对这些机构进行详细说明。
线迹形成装置:如图3所示,线迹形成装置100具有与其他机构或装置一起在布料f(图12)上形成线迹的功能,包括用于左针5、右针6的针驱动机构30、用于上弯针7、下弯针8的弯针驱动机构70。线迹形成装置100的针驱动机构30与受缝制马达M驱动的上轴3a的旋转运动同步地工作,弯针驱动机构70与下轴3b的旋转运动同步地工作。驱动针5、6和上弯针7及下弯针8来形成线迹。
即,在针驱动机构30中,在上轴3a上设置有针驱动偏心凸轮31,在针驱动偏心凸轮31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嵌合有凸轮从动件24,在凸轮从动件24上设置有结合孔,并枢接在杆25的一端。杆25的中间点通过固定点支承于机架2d,杆的另一端通过连结销26枢接于连结连杆27的一端。连结连杆27的另一端与固定于针杆28的针杆固定安装部29枢接。针杆28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固定在机架2d上的针杆轴承32。在针杆28上设置有针扣33,在针扣33上固定有左针5和右针6。这样,在针驱动机构30中,上轴3a的旋转运动被转换为左针5、右针6的直线运动,即,通过受缝制马达M驱动的上轴3a的1次旋转,左针5、右针6进行1次往返的上、下方向直线运动。
在弯针驱动机构70中,在下轴3b上固定有上弯针驱动圆周倾斜凸轮40、下弯针驱动圆周倾斜凸轮41,在上弯针驱动圆周倾斜凸轮40、下弯针驱动圆周倾斜凸轮41上分别卡合有辊45,该辊45也即安装在上弯针驱动叉42、下弯针驱动叉43上的凸轮从动件。下弯针驱动叉43通过销47与下弯针驱动轴46枢接。在下弯针驱动轴46上固定有下弯针8。上弯针驱动叉42通过销49与上弯针驱动轴48枢接。在上弯针驱动轴48上固定有上弯针驱动臂50的一端,在上弯针驱动臂50的另一端枢接有上弯针安装轴51。上弯针安装轴51可滑动地轴支承于枢轴,该枢轴可转动地装设在机架2d上。在上弯针安装轴51的上端固定有上弯针7。
布料进给装置:布料进给装置200具有在从布料f拔出左针5、右针6时、即在刚利用左针5、右针6、上弯针7、下弯针8进行线迹形成之后使要缝制的布料进给、也即步进的功能。如图9所示,布料进给装置具有驱动布料进给齿使布料f步进的功能。布料进给装置与下轴3b的旋转运动同步地动作。能够通过操作进给量调节机构的进给调节刻度盘130并经由调节臂134来对布料进给量进行调整。在调节臂134上与调节臂134的旋转中心一致地固定有布料进给量取入量轴(布送り量取り込ボリューム軸)。布料进给量取入量轴根据调节臂134的旋转而旋转,使设置于基板202上的进给量检测装置702动作,将信号发送到线供给控制单元700。
即,在布料进给装置200中,在下轴3b上固定有水平进给凸轮110。该布料进给装置200以主进给齿101能够在布料进给方向上前后运动的方式固定在主进给齿安装轴103上,主进给齿安装轴103滑动自如地受进给基座105的支承部105a、105b支承。在这些主进给齿安装轴103上嵌装有主进给驱动体106,主进给齿安装轴103固定在主进给驱动体106上。对这些部件进行支承的进给基座105具有圆筒状的凸起部105c,由该圆筒状的凸起部105c支承于基座轴108。基座轴108枢轴支承于机架2d。
另一方面,在固定于下轴3b的水平进给凸轮110上嵌合有水平进给杆111。水平进给杆111的一端与主进给驱动臂112的一端连结,在主进给驱动臂112的长方形的孔中,主进给滑动杆受两个挡板夹持而被支承为滑动自如。主进给滑动杆利用摆动轴而被支承在进给基座105的接近圆筒状的凸起部105c的部分上。主进给驱动臂112的另一端经由主进给连杆116与固定于主进给齿安装轴103的主进给驱动体106连结。
在通过这种方式构成的布料进给装置200中,为了调节主进给而设置有进给调节刻度盘130。该进给调节刻度盘130经由进给刻度盘而固定于略半圆板131上,略半圆板131经由连杆132及调节板133与调节臂134连结。调节臂134轴支承于基座轴108,调节臂134经由调节连杆135与主进给驱动臂112的一端连结。
这种布料进给装置200的主进给齿101能够以适当的布料进给量使被压脚450压住的布料移动,其中,压脚450固定在能够滑动地安装于机架2d上的压杆451(图11)的顶端。
布料切割装置300:如图9、图10所示,布料切割装置300通过缝制马达M与下轴3b的旋转运动同步地动作。
布料切割装置300具有在要缝制之前切齐布料的功能,由切刀驱动机构310构成。切刀驱动机构310包括:通过固定于下轴3b而旋转的凸轮302进行摆动的连杆303、通过连杆303而摆动的切刀驱动臂304、安装在切刀驱动臂304上并通过切刀驱动臂304而摆动的L型臂309来对固定切刀307实施压接而使其上下移动的可动切刀308、以及安装了固定切刀307的锁边宽度调节台322。
布料切割装置300上设置有锁边宽度调节部320,该锁边宽度调节部320在利用切刀驱动机构310即将进行缝制之前变更用于切齐布料边缘的布料切割宽度(切刀切割宽度)。锁边宽度调节部320具有锁边宽度调节刻度盘321。锁边宽度调节台322具有与锁边宽度调节刻度盘321的刻度盘轴螺纹螺合的螺纹孔,能够根据锁边宽度调节刻度盘321的旋转而使锁边宽度调节台322沿着引导销来调节横向位置。由此调节锁边宽度。
锁边宽度调节部320具有使固定切刀307在横向上移动,从而自由地改变布料f的切割宽度E的功能。固定切刀307安装在锁边宽度调节台322上。在机床2a上安装有切刀锁边宽度单元台340。在切刀锁边宽度单元台340上固定有锁边宽度检测装置704。在锁边宽度调节台322上安装有动作臂323,使固定在切刀锁边宽度单元台340上的锁边宽度检测装置704动作,并将该信号输入到线供给控制单元700中。
压布装置:压布装置400具备:压杆451、设置于压杆451的下端的布料压脚450、使压杆451上下滑动自如且非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该压杆451的压杆抱持部452、将压杆451按向针板137的弹簧454。即,如图11所示,压布装置400具有在基于线迹形成装置100的线迹形成时和由布料进给装置200进行布料进给时利用布料压脚450将布料f按压到针板137上的功能。压杆451根据布料f的厚度经由布料压脚450而上下移动,被植入设置在压杆451内的布厚检测销402使布厚检测凸轮403转动,安装在布厚检测凸轮403上的布厚检测凸轮齿轮404的转动经由齿轮405而使布厚检测装置齿轮406转动,由此使布厚检测装置705动作,并将该信号发送到线供给控制单元700。
蓄线器:如图4~图8所示,应用于本发明的线供给装置1并具有本发明的机构上及电子控制上的特征的蓄线器500设置于从卷线Bo(图13)供给并放线到线迹形成装置100的左针5、右针6及上弯针7、下弯针8的缝线、也即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b及下弯针线9d的线道中,蓄线器500具有下述功能:将由卷线Bo供给的这些缝线在布料f的布料进给时进行蓄线,并在线迹形成时对这些蓄线的缝线进行放线。
在蓄线器500中,设置有固定于机架2d且被隔离设置并沿横向延伸的一对线供给单元基板10a、10b。在一对线供给单元基板10a、10b上设置有作为缝线的固定通过点、即构成蓄线器500的蓄线量的基准点的左针线狭缝10c、右针线狭缝10d、上弯针线狭缝10e、下弯针线狭缝10f。在一对线供给单元基板10a、10b上配设有以下机械要素。
即,一对线供给单元基板10a、10b上具备:(a)从卷线Bo分别供线的缝线、即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的线道中把持缝线、在由线迹形成装置100进行线迹形成时闭合且在由布料进给装置200进行布料f的布料进给时打开的左针线上游侧把持器11a、右针线上游侧把持器11b、上弯针线上游侧把持器11c、下弯针线上游侧把持器11d;以及,对从上游侧把持器11a~11d引导来的缝线进行把持、在线迹形成时打开而由线迹形成装置100将缝线拉出且在布料f的布料进给时闭合的左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a、右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b、上弯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c、下弯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d;
(b)在位于上游侧把持器11a-11d和下游侧把持器12a-11d之间的一对线供给单元基板10a、10b之间延伸的上游侧蓄线元件13、即左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13a、右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13b、上弯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13c及下弯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13d,这些上游侧蓄线元件13分别计量缝线、也即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下弯针线9d的预先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以及,下游侧蓄线元件14、即左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14a、右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14b、上弯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14c、下弯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14d;
(c)具有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且与布料进给装置200和线迹形成装置100同步地被驱动的蓄线器500,这些蓄线量控制元件15-18在上游侧蓄线元件13a-13d及下游侧蓄线元件14a-14d之间延伸并被调整为在布料f的布料进给时分别在预先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范围内可增减地将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调整成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而进行蓄线,并在线迹形成时由线迹形成装置分别对缝线进行放线。
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机械要素。上游侧把持器11a-11d具有分别与固接在线供给单元基板10a上的5个上游侧把持器支板55枢接的上游侧把持轴56、轴支承于上游侧把持轴56的把持盘57、弹簧支架58、压缩弹簧59,其中,线供给单元基板10a固定在机架2a上。该把持盘57、弹簧支架58和压缩弹簧59成套地分别设置在上游侧把持器支板55之间。
下游侧把持器12a-12d设置在线供给单元基板10b上,线供给单元基板10b利用结合螺钉69将蓄线量控制元件支承轴19a、间隔件19b、蓄线元件支承轴19c及间隔件19d固定到被固定在机架2a上的线供给单元基板10b上。这样的左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a、右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b、上弯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c、下弯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d具有分别与固接在线供给单元基板10b上的5个下游侧把持器支板43枢接的下游侧把持轴72、受该下游侧把持轴72轴支承的把持盘44、弹簧支架45、压缩弹簧46。该把持盘44、弹簧支架45、压缩弹簧46成套地分别设置在下游侧把持器支板43之间。
上游侧蓄线元件13a-13d及下游侧蓄线元件14a-14d分别计量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预先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上游侧蓄线元件13a-13d及下游侧蓄线元件14a-14d分别一体地形成。上游侧蓄线元件13a-13d及下游侧蓄线元件14a-14d分别具有供缝线、即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下弯针线9d通过而对蓄线器500的蓄线量进行计量的线孔槽13e-13h及14e-14h。
上游侧蓄线元件13a-13d及下游侧蓄线元件14a-14d经由蓄线元件结合轴156、间隔件158并通过螺钉159结合,并以受固接于线供给单元基板10a、10b的两根蓄线元件支承轴19c引导而在蓄线元件槽13j、14j、13k、14k内滑动的方式安装。
固定在上轴3a上的蓄线元件驱动齿轮150与固定在支承轴151上的中间齿轮152啮合,中间齿轮152与固定在槽凸轮轴153上的槽凸轮齿轮154啮合。蓄线元件驱动齿轮150、槽凸轮齿轮154的齿数比为1:1,蓄线元件驱动齿轮150隔着中间齿轮152而与槽凸轮齿轮154的旋转方向构成相同的旋转方向。在槽凸轮轴153上固接有槽凸轮155,在槽凸轮155上嵌合有凸轮从动件157,凸轮从动件157作为安装在蓄线元件结合轴156上的辊。这样,上游侧蓄线元件13a-13d及下游侧蓄线元件14a-14d与上轴3a的旋转同步地沿横向往复移动。
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以及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和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分别通过蓄线量控制元件支承轴19a、间隔件19b以及下部支承轴20a、20b被支承为沿着上部引导槽21a、21b、21c、21d以及下部引导槽22a、22b往复滑动自如。
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以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被调整为能够在布料f的布料进给时分别被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的范围内能增减地将针线、上弯针线以及下弯针线设置成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且在线迹形成时将缝线分别放线到线迹形成装置100中。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具有狭缝15a,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具有狭缝16a,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具有狭缝17a,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具有狭缝18a。
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以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通过线供给驱动机构600驱动。
线供给驱动机构:如图4~图7、图13所示,线供给驱动机构600分别驱动蓄线器500的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以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线供给驱动机构600由受后述的线供给控制单元700控制的脉冲马达M1、M2、M3、M4、齿条15g、16g、17g、18g以及小齿轮Mg1、Mg2、Mg3、Mg4构成,分别对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下弯针线9d进行线供给驱动。其中,齿条15g、16g、17g、18g及小齿轮Mg1、Mg2、Mg3、Mg4将脉冲马达M1、M2、M3、M4的旋转转换成蓄线器500的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的移动运动。
驱动机构600的脉冲马达M1、M2、M3、M4利用中央处理装置CPU并经由脉冲马达驱动电路715、716、717、718而被驱动。在上轴3a上设置有蓄线元件动作检测装置23(图2)。在蓄线元件动作检测装置23中,固定于上轴3a的旋转板块23a对光收发器(光耦合器)23b进行遮光、通光而产生的ON、OFF信号被输入至中央处理装置CPU,从而决定驱动脉冲马达M1、M2、M3、M4的时机。缝制马达M经由缝制马达驱动电路714而被驱动。在上轴3a上设置有缝纫机旋转速度检测装置22(图2)。在缝纫机旋转速度检测装置22中,固定在上轴3a上的旋转板块22f对光收发器(光耦合器)22g进行遮光、通光而产生的ON、OFF信号被输入至中央处理装置CPU。
线供给控制单元:如图4~图7、图13~图16所示,本发明的装饰缝缝纫机2的线供给装置1具备线供给控制单元700。线供给控制单元700具备进行下述控制的程序:针对每一个线迹,经由线供给驱动机构600驱动蓄线器500的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以满足下述线供给式的方式分别可增减地供给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下弯针线9d,并在包含每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量、布厚及锁边宽度在内被设定成恒定的总线供给量的范围内,使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下弯针线9d相互增减而使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的环交点(環絡点)ipn(n=1,2,3,…,23)的位置变动,从而按照缝制装饰图案来执行装饰缝缝制(图17)。
L=LN+LU+LD
=〔p+2t+EkPN〕+〔2EkPU+t〕+〔2EkPD+t〕
=E(kPN+2kPU+2kPD)+4t+p
(其中,L为总线供给量,LN为针线供给量,LU为上弯针线供给量,LD为下弯针线供给量,p为布料进给量,t为布厚,E为锁边宽度,kPN是与布料进给量相关的针线用系数,kPU是与布料进给宽度量相关的上弯针线用系数,kPD是与布料进给锁边宽度量相关的下弯针线用系数)
上述针线用系数kPN、上弯针线用系数kPU、下弯针线用系数kPD是为了产生装饰缝缝制线迹的质地手感或美观而基于丝线的粗细、硬度、伸缩性、布料的硬度、伸缩性等并通过实验而决定的用于增减线量的数值。
需要说明的是,将一个缝制装饰图案的缝制方向长度设为P时,一个缝制装饰图案中的线迹数n=PL/p,布料进给量(间距)p在1~4mm的范围内,能够在PL>p的范围内任意设定一个缝制装饰图案的缝制方向长度PL。因此,也能够自由设定一个缝制装饰图案中的线迹数n。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2的线供给装置1,该程序由下述步骤构成:蓄线步骤,在即将进入一个线迹的线迹形成步骤之前的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步骤中,利用蓄线器500将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分别蓄线为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和,放线步骤,在紧接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步骤之后的一个线迹的线迹形成步骤中,将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分别放线到线迹形成装置100的左针5、右针6、上弯针7和下弯针8。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在蓄线步骤中,总线供给量L按照每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量p、布厚t、锁边宽度E、缝制装饰图案的形状进行加减运算,分别分配给针线、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该程序由下述步骤构成: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各自的缝线量根据蓄线器500中的上游侧蓄线元件13a-13d和下游侧蓄线元件14a-14b与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的相对的移动位置来进行确定。
以左针线9a为一例,参照图13说明计量这些各自的缝线量的状况。
在同图(a)中,在蓄线器500的左针线上游侧把持器11a在布料进给装置进行的布料的布料进给时打开且在左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a闭合的状态下,根据从卷线Bo引出的左针线9a上形成有作为供线单元基板10a、10b的固定基准点的两左针线狭缝10c、与左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13a、左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14a移动而被定位的线孔槽13e、14e、与左针蓄线控制元件15移动而被定位的狭缝15a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形成M字型的线道。
在同图(b)中,在蓄线器500的左针线上游侧把持器11a在线迹形成装置的线迹形成时被关闭且左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a在由布料进给装置进行的布料的布料进给时被打开的状态下,左针线下游侧把持器12a使被计量并被蓄线后的缝线量放线到线迹形成装置100的左针5。左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13a、左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14a、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处于未相对移动的状态时的直线状的线通道与左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13a、左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14a、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处于相对移动后的状态时的M字型的线道的差即形成为缝线量。
对于其他缝线、即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下弯针线9d也基于同样的理由分别形成缝线量。
蓄线步骤由下述各步骤构成:蓄线量计量步骤,为了分别计量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的预先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而使上游侧蓄线元件13a-13d及下游侧蓄线元件14a-14d移动;蓄线量运算步骤,按照每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量p、布料f的布厚t、锁边宽度E、缝制装饰图案的形状对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的总线供给量进行加减运算从而分别分配给针线、上弯针线和下弯针线;以及,蓄线量调整步骤,根据分别分配给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的线量使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相对于上游侧蓄线元件及下游侧蓄线元件相对地移动从而分别将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可增减地调整成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
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2的线供给装置1,蓄线量调整步骤在放线步骤结束后且下一个线迹的蓄线量计量步骤开始之前执行。
如图2所示,线供给装置1具备蓄线量控制元件检测装置23。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2的线供给装置1,蓄线量控制元件检测装置23检测下游侧把持器12a-12d闭合的时刻,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线供给控制单元700中而在放线步骤结束后且在下一个线迹的蓄线量计量步骤开始前执行蓄线量调整步骤(图2)。该蓄线元件动作检测装置23由固定在上轴3a上的旋转板块23a和光收发器(光耦合器)23b构成,旋转板块23a对光收发器(光耦合器)23b进行遮光、通光而产生的ON、OFF信号被输入到中央处理装置CPU,由此在放线步骤结束后且下一个线迹的蓄线量计量步骤开始前执行蓄线量调整步骤。
如图9所示,线供给装置1具备进给量检测装置702(图9),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2的线供给装置1,进给量检测装置702检测由调节布料f的布料进给量的布料进给装置200设定的布料进给量,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线供给控制单元700中。进给调节刻度盘130的旋转通过经由进给量检测装置臂134a而设置在基板202上的电位计、即进给量检测装置702的旋转来进行调节。这样,对应于进给调节刻度盘130的旋转而检测出布料进给量,并将其输入到线供给控制单元700的中央处理装置CPU中。
如图9、图10所示,线供给装置1具备锁边宽度检测装置704。根据该装饰缝缝制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锁边宽度检测装置704检测由锁边宽度调节部320设定的锁边宽度,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线供给控制单元700中。通过使安装在锁边宽度调节台322的下端的电位计、即锁边宽度检测装置704直进移动来调节锁边宽度调节刻度盘321的旋转。
如图11所示,线供给装置1具备布厚检测装置705。根据该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布厚检测装置705检测布厚,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线供给控制单元700的中央处理装置CPU中。布料压脚装置400具有:被植入设置于压杆451的布厚检测销402、通过布厚检测销402而转动的布厚检测凸轮403、和经由与布厚检测凸轮403的布厚检测凸轮齿轮404啮合的齿轮405而旋转的布厚检测装置齿轮406,布厚检测装置轴407固定在布厚检测装置齿轮406上,由此,旋转调节作为电位计的布厚检测装置705。
如图14所示,在该装饰缝缝纫机2的线供给装置1中,中央处理装置CPU连接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按照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中的缝制装饰图案执行装饰缝缝制的动作;只读存储器ROM以程序的每一个线迹的各线的分配率的方式保存线迹图案数据和每个线迹的缝纫机极限转速,其中,程序控制按照缝制装饰图案的装饰缝缝制。
另外,该装饰缝缝纫机1的线供给装置2具有与中央处理装置CPU连接的控制台701,配置在装饰缝缝纫机1的脚柱2b上。在控制台701中,进给量检测装置702作为缝纫机内部进给机构、锁边宽度检测装置704作为缝纫机内部切刀锁边宽度调节机构、布厚检测装置705作为缝纫机内部压脚机构而分别经由A/D转换电路709、710、711与中央处理装置CPU连接,而卷绕锁式切换开关703直接与中央处理装置CPU连接。具有显示用户设定内容的输出显示器706以及具有用于下述基本缝制选择的输入开关707的线迹设定输入输出控制台708作为缝纫机外装/用户访问部而与中央处理装置CPU以能够相互输入输出的方式连接。
线迹设定输入输出控制台708中的基本缝制选择如下:
a.单针三线普通锁式
b.双针四线普通锁式
c.单针双线普通锁式
d.单针三线卷绕锁式
e.单针三线变形卷绕锁式
程序模式可以任意选择,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普通锁式是指由现有的包缝缝纫机进行的锁边缝制,卷绕锁式及变形卷绕锁式是指现有公知的锁边缝制。
缝线、即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从各自的卷线Bo经由上游侧把持器11a、11b、11c、10d–线供给单元基板10a的狭缝10c、10d、10e、10f–上游侧蓄线元件13a、13b、13c、13d-蓄线量控制元件15a、16a、17a、18a–下游侧蓄线元件14a、14b、14c、14d–线供给单元基板10b的狭缝10c、10d、10e、10f-下游侧把持器12a、12b、12c、12d,左针线、右针线在经由天秤线引导Tt–针线天秤Tg的线道中被供给到线迹形成装置100的左针5、右针6的线孔,上弯针线、下弯针线在经由弯针线导入机构91的线道中供给到线迹形成装置100的上弯针7、下弯针8的弯针线孔。
通过上述的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利用布料进给装置对每一个线迹进给布料的同时向对布料进行形成线迹的至少包含单针、上弯针及下弯针的线迹形成装置供给包含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多根缝线,使要被环联系(環繋止される)针线上的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彼此环联系从而在布料的端缘形成边缘锁边,使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环交点(環絡点)的位置针对每一针发生变动,由此按照一个缝制装饰图案执行装饰缝缝制。
接着,参照图15、图16对通过这种方式构成的本发明的基于单针三线包缝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的动作步骤进行说明。
在该情况下,利用控制台701的输入开关707切换成单针三线普通锁式,并利用线迹设定输入输出控制台708选择波形形状线迹图案。分别使线通过右针6、上弯针7和下弯针8。
步骤如下:步骤ST1:电源接通;步骤ST2: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分别移动到原点位置;步骤ST3:蓄线量运算处理,在该步骤ST3中的蓄线量运算处理根据步骤ST16–步骤ST23的工序执行(图16);步骤ST4:对脉冲马达M2、M3、M4分别发出动作指示,使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以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分别移动到动作位置;步骤ST5:判断蓄线元件13、14是否动作;步骤ST6:蓄线量运算处理,在该步骤ST6中的蓄线量运算处理根据步骤ST16-步骤ST23的工序来执行。
步骤ST7:读入预先被保存的每个线迹图案的缝纫机极限转数;步骤ST8:从缝纫机旋转速度检测装置22确认缝纫机实际转数;步骤ST9:判断是否为缝纫机极限转速>缝纫机实际转速;步骤ST10:步骤ST9中如果是NO,判断是否为缝纫机极限转速=缝纫机实际转速,如在步骤ST10中为YES,则向步骤ST12转移;步骤ST11:如果在步骤ST10中判断为NO,则向缝制马达驱动电路714发出降低缝制马达M的马达转速的指示,返回到步骤ST6;步骤ST12:确认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上弯道蓄线量控制元件16以及下弯道蓄线量控制元件18的蓄线元件动作检测装置23的动作时机;步骤ST13:判断是否为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的动作时机,如果为NO,则返回步骤ST6,可以在基于步骤ST10和步骤ST13的放线步骤结束后且在下一个线迹的蓄线量计量步骤开始前执行。
步骤ST14:在步骤ST13中如果为YES,则对脉冲马达驱动电路716、717、718分别发出动作指示,使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分别移动到各自的蓄线量控制元件移动目标位置(具体而言是能够蓄线到右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各必要长度的位置);
步骤ST15:判断蓄线元件13、14是否动作,如果判断为NO,则返回到步骤ST3,如果判断为YES,则返回到步骤ST6;
步骤ST16:蓄线量运算处理开始;
步骤ST17:导入布料f的布厚t、锁边宽度E、每个线迹的布料进给量p;
步骤ST18:根据布料f的布厚t、锁边宽度E、每个线迹的布料进给量p进行运算,计算出一个线迹所使用的总线供给量L;
步骤ST19:确认线迹图案数据;
步骤ST20:读入用户选择的线迹图案的一个线迹量的数据;
步骤ST21:按照由用户选择的线迹数据和在1线迹中使用的线的总线供给量L来进行运算,计算出分别分配给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和下弯针线9d的线量;
步骤ST22:根据分别分配给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的线量来对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的移动目标位置进行运算;步骤ST23:蓄线量运算处理结束。
根据本发明的单针三线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作为一个例子,在选择了波形形状线迹图案的情况下,该缝制后的波形形状线迹如图17所示。在图17中,一个图案为21针的情况下,在上下弯针线环交点ipn(n=1,2,3…)的两侧,针对每个线迹,从上下弯针线环交点ip2到ip11为上弯针线9c,下弯针线9d的线长分别逐渐增减,相反地从上下弯针线环交点ip12到ip21为下弯针线9d,上弯针线9c的线长分别逐渐增减,通过上下弯针线环交点ipn(n=1,2,3…)形成波形形状线迹而缝制成波形形状图案。
进一步地,在图18中,除了上下弯针线环交点之外,针线和下弯针线环交点也分别逐渐增减,形成波形形状线迹而缝制成波形形状图案。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说明了选择波形形状作为线迹图案的情况,但也能够选择例如三角形、梯形、椭圆形等任意的线迹图案来进行缝制。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对本发明由单针三线包缝实现的装饰缝缝纫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双针四线包缝的装饰缝缝纫机。
在该情况下,线供给控制单元700具有进行下述控制的程序:针对每一个线迹,经由线供给驱动机构600驱动蓄线器500的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5、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6、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7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18,以满足下述线供给式的方式分别可增减地供给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下弯针线9d,在包含每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量、布厚及锁边宽度且恒定的总线供给量的范围内,使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相互增减而使左针线9a、右针线9b、上弯针线9c及下弯针线9d的环交点ipn(n=1,2,3…)的位置变动,从而按照缝制装饰图案来执行装饰缝缝制(图17)。
L=LN1+LN2+LU+LD
=〔p+2t+FkPN〕+〔p+2t〕+〔2(F+E)kPU+t〕+〔2(F+E)kPD+t〕
=FkPN+2(F+E)(kPU+kPD)+6t+2p
(其中,L N1为左针线供给量,LN2为右针线供给量,F为左右针间的距离)
与单针三线包缝缝制的装饰缝缝纫机的区别在于形成了针宽F。
需要说明的是,将一个缝制装饰图案的缝制方向长度设为PL时,一个缝制装饰图案中的线迹数n=PL/p,而布料进给量(间距)p在1~4mm的范围内,能够在PL>p的范围内任意设定一个缝制装饰图案的缝制方向长度PL。因此,也能够自由设定一个缝制装饰图案中的线迹数n。
根据本发明的双针四线包缝缝制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在选择了波形形状线迹图案的情况下,该缝制后的波形形状线迹在图19~图20中示出。
符号说明
1…线供给装置
2…装饰缝缝纫机
2a…机床
2b…脚柱
2c…臂
2d…机架
3a…上轴
3b…下轴
5…左针
6…右针
7…上弯针
8…下弯针
9a…左针线
9b…右针线
9c…上弯针线
9d…下弯针线
W…飞轮
M…缝制马达
M1…脉冲马达
M2…脉冲马达
M3…脉冲马达
M4…脉冲马达
500…蓄线器
10a…线供给单元基板
10b…线供给单元基板
10c…左针线狭缝
10d…右针线狭缝
10e…上弯针线狭缝
10f…下弯针线狭缝
11a…左针线上游侧把持器
11b…右针线上游侧把持器
11c…上弯针线上游侧把持器
11d…下弯针线上游侧把持器
12a…左针线下游侧把持器
12b…右针线下游侧把持器
12c…上弯针线下游侧把持器
12d…下弯针线下游侧把持器
13…上游侧蓄线元件
13a…左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
13b…右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
13c…上弯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
13e-13h…线孔槽
13d…下弯针线上游侧蓄线元件
14…下游侧蓄线元件
14a…左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
14b…右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
14c…上弯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
14d…下弯针线下游侧蓄线元件
14e-14h…线孔槽
15…左针蓄线量控制元件
15a…狭缝
15g、16g、17g、18g…齿条
Mg1、Mg2、Mg3、Mg4…小齿轮
16…右针蓄线量控制元件
16a…狭缝
17…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
17a…狭缝
18…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
18a…狭缝
19a…蓄线量控制元件支承轴
19b…间隔件
19c…蓄线元件支承轴
19d…间隔件
22…缝纫机旋转速度检测装置
22f…旋转板块
22g…光收发器(光耦合器)
23…蓄线元件动作检测装置
23a…旋转板块
23b…光收发器(光耦合器)
30…针驱动机构
43…5个下游侧把持器支板
45…弹簧支架
46…压缩弹簧
55…5个上游侧把持器支板
56…上游侧把持轴
57…把持盘
58…弹簧支架
59…压缩弹簧
69…结合螺钉
70…弯针驱动机构
72…下游侧把持轴
91…弯针线导入机构
100…线迹形成装置
200…布料进给装置
130…进给调节刻度盘
134…调节臂
137…针板
150…蓄线元件驱动齿轮
151…支承轴
152…中间齿轮
153…槽凸轮轴
154…槽凸轮齿轮
155…槽凸轮
156…蓄线元件结合轴
157…凸轮从动件
158…间隔件
159…螺钉
202…基板
300…布料切割装置
307…固定切刀
308…可动切刀
320…锁边宽度调节部
321…锁边宽度调节刻度盘
322…锁边宽度调节台
323…动作臂
400…布料压脚装置
402…布厚检测销
403…布厚检测凸轮
404…齿轮
405…齿轮
406…齿轮
407…布厚检测装置
450…布料压脚
451…压杆
452…压杆抱持部
453…轴承
454…弹簧
500…蓄线器
600…线供给驱动机构
700…线供给控制单元
701…控制台
702…进给量检测装置
703…普通/卷绕锁式切换开关
704…锁边宽度检测装置
705…布厚检测装置
706…输出显示器
707…输入开关
708…线迹设定输入输出控制台
709、710、711…A/D转换电路
714…马达驱动电路
715…脉冲马达驱动电路
716…脉冲马达驱动电路
717…脉冲马达驱动电路
718…脉冲马达驱动电路
CPU…中央处理装置
Bo…卷线
f…布料
fp…脚踏板
p…布料进给量
t…布料f的布厚t
E…锁边宽度
F…针宽

Claims (13)

1.一种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在利用布料进给装置对每一个线迹进给布料的同时向对所述布料进行形成线迹的至少包含单针、上弯针及下弯针的线迹形成装置供给包含针线、上弯针线及下弯针线的多根缝线,使要被环联系到所述针线上的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彼此环联系从而在所述布料的端缘形成边缘锁边,使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的环交点的位置变动,由此按照一个缝制装饰图案执行装饰缝缝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供给装置具备:
蓄线器,与所述布料进给装置及所述线迹形成装置同步地被驱动,所述蓄线器具有:(a)上游侧把持器,在从卷线被供线的所述缝线的线道中把持所述缝线,在由所述线迹形成装置进行线迹形成时闭合且在由所述布料进给装置进行所述布料的布料进给时打开;下游侧把持器,对从所述上游侧把持器引导来的所述缝线进行把持,在所述线迹形成时打开而由所述线迹形成装置将所述缝线拉出且在所述布料的布料进给时闭合;(b)上游侧蓄线元件及下游侧蓄线元件,分别在所述上游侧把持器和所述下游侧把持器之间延伸设置,并分别对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的预先被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进行计量;(c)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所述针蓄线量控制元件、所述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所述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在所述上游侧蓄线元件及所述下游侧蓄线元件之间延伸设置,被调整为在所述布料的布料进给时分别在所述预先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范围内可增减地将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设置成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并在所述线迹形成时分别向所述线迹形成装置放线所述缝线;
线供给驱动机构,分别驱动所述蓄线器的所述针蓄线量控制元件、所述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以及所述下弯针线蓄线量控制元件;
线供给控制单元,具备进行下述控制的程序:针对每一个线迹,经由所述线供给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蓄线器的所述针蓄线量控制元件、所述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所述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以满足下述线供给式的方式分别可增减地供给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并在包含布料进给量、布厚及锁边宽度在内被设定成恒定的总线供给量的范围内,使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相互增减而使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的环交点的位置变动,从而按照所述缝制装饰图案来执行装饰缝缝制,所述线供给式为:
L=LN+LU+LD
=〔p+2t+EkPN〕+〔2EkPU+t〕+〔2EkPD+t〕
=E(kPN+2kPU+2kPD)+4t+p
其中,L为总线供给量,LN为针线供给量,LU为上弯针线供给量,LD为下弯针线供给量,p为布料进给量,t为布厚,E为锁边宽度,kPN是与布料进给量相关的针线用系数,kPU是与布料进给量相关的上弯针线用系数,kPD是与布料进给量相关的下弯针线用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包含下述步骤:
蓄线步骤,在即将进入一个线迹的线迹形成步骤之前的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步骤中,利用所述蓄线器将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分别蓄线为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以及,
放线步骤,在紧接所述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步骤之后的一个线迹的线迹形成步骤中,将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分别放线到所述线迹形成装置的所述针、所述上弯针及所述下弯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线步骤中,所述总线供给量按照所述布料进给量、所述布厚、所述锁边宽度、所述缝制装饰图案的形状进行加减运算,并分别被分配给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和所述下弯针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包含下述步骤:
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各自的缝线量根据所述蓄线器中的所述上游侧蓄线元件及所述下游侧蓄线元件与所述针蓄线量控制元件、所述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所述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之间的相对的移动位置来进行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包含下述步骤:
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各自的缝线量根据所述蓄线器中的所述上游侧蓄线元件及所述下游侧蓄线元件与所述针蓄线量控制元件、所述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所述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之间的相对的移动位置来进行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即将进入一个线迹的线迹形成步骤之前的一个线迹的布料进给步骤中通过所述蓄线器将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分别蓄线成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的蓄线步骤包含下述步骤:
蓄线量计量步骤,为了分别计量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的预先被设定的规定长度的蓄线量而使所述上游侧蓄线元件及所述下游侧蓄线元件移动;
蓄线量运算步骤,按照所述布料进给量、所述布厚、所述锁边宽度、所述缝制装饰图案的形状对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的总线供给量进行加减运算并分别分配给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以及,
蓄线量调整步骤,根据分别分配给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的线量使所述针蓄线量控制元件、所述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所述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相对于所述上游侧蓄线元件及所述下游侧蓄线元件相对地移动从而分别将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及所述下弯针线可增减地调整成一个线迹所需的缝线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线量调整步骤在所述放线步骤结束后且在下一个线迹的所述蓄线量计量步骤开始前被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线量调整步骤在所述放线步骤结束后且在下一个线迹的所述蓄线量计量步骤开始前被执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供给驱动机构包括通过所述线供给控制单元控制的脉冲马达、以及将所述脉冲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蓄线器的所述针蓄线量控制元件、所述上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及所述下弯针蓄线量控制元件的移动的齿条小齿轮,
分别驱动所述针线、所述上弯针线以及所述下弯针线的线供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蓄线元件动作检测装置,该蓄线元件动作检测装置检测所述下游侧把持器闭合的时刻,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所述线供给控制单元而在所述放线步骤结束后且在下一个线迹的所述蓄线量计量步骤开始之前执行所述蓄线量调整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布料进给量检测装置,该布料进给量检测装置检测由调节所述布料的布料进给量的布料进给装置所设定的布料进给量,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所述线供给控制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锁边宽度检测装置,该锁边宽度检测装置检测由调节所述锁边宽度的锁边宽度调节部所设定的锁边宽度,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所述线供给控制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布厚检测装置,该布厚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布厚,并将该检测数据输入到所述线供给控制单元。
CN201880047347.8A 2017-08-22 2018-04-24 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 Active CN1109451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9251 2017-08-22
JP2017159251A JP6997432B2 (ja) 2017-08-22 2017-08-22 飾り縫いミシンの糸供給装置
PCT/JP2018/016598 WO2019038991A1 (ja) 2017-08-22 2018-04-24 飾り縫いミシンの糸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5174A true CN110945174A (zh) 2020-03-31
CN110945174B CN110945174B (zh) 2021-11-09

Family

ID=65440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7347.8A Active CN110945174B (zh) 2017-08-22 2018-04-24 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4908B2 (zh)
JP (1) JP6997432B2 (zh)
KR (1) KR102263088B1 (zh)
CN (1) CN110945174B (zh)
AU (1) AU2018320809B2 (zh)
CH (1) CH715411B1 (zh)
DE (1) DE112018004723B4 (zh)
TW (1) TWI763845B (zh)
WO (1) WO20190389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1331B (zh) * 2020-10-26 2022-07-19 中山市时泰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缝纫机中的底线线量检测装置
CN112813598A (zh) * 2021-01-08 2021-05-18 广州市宗顺服装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纺纱及其生产系统与生产工艺
CN113279162A (zh) * 2021-05-08 2021-08-20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撞色线迹用平缝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7218A2 (de) * 1989-01-05 1990-07-11 Firma Maximilian Janser Nähmaschine, insbesondere zum Einfassen bzw. Säumen von Materialien
JP2004073239A (ja) * 2002-08-09 2004-03-11 Hashima:Kk 縫製機における下糸供給管理装置
JP2007075492A (ja) * 2005-09-16 2007-03-29 Juki Corp ミシン
JP4109147B2 (ja) * 2003-04-04 2008-07-02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飾り縫いミシンの糸供給装置
CN102220676A (zh) * 2010-04-19 2011-10-19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针线供应器装置
JP2012143296A (ja) * 2011-01-07 2012-08-02 Toshiba Corp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192718A (ja) * 2012-03-19 2013-09-30 Pegasus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上ルーパ駆動機構の潤滑装置
CN104278449A (zh) * 2013-07-10 2015-01-14 蛇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线保持机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及缝纫机
CN205171120U (zh) * 2015-12-05 2016-04-20 平湖市爱之旅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包边缝纫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0450B2 (ja) * 1990-05-31 1998-05-28 ペガサス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多本針ミシンの糸供給装置
CZ296411B6 (cs) * 1996-06-28 2006-03-15 Golden Lady S. P. A. Zarízení pro obnitkovací sicí stroje
JPH10235058A (ja) 1997-02-28 1998-09-08 Juki Corp 糸繰り出し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糸繰り出し方式
JP3678529B2 (ja) 1997-02-28 2005-08-03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環縫いミシン
JP3754523B2 (ja) 1997-02-28 2006-03-15 Juki株式会社 かがり縫いミシン
JPH10235044A (ja) 1997-02-28 1998-09-08 Juki Corp 複合縫いミシン
JP3827800B2 (ja) 1997-03-05 2006-09-27 Juki株式会社 糸繰り出し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JPH10249084A (ja) 1997-03-12 1998-09-22 Juki Corp 糸繰り出し装置を備えたミシン
JP3877829B2 (ja) * 1997-03-31 2007-02-07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オーバーロックミシンの糸供給装置
JP3835892B2 (ja) 1997-06-20 2006-10-18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繰り出し装置
JP2002315984A (ja) 2001-04-23 2002-10-29 Aisin Seiki Co Ltd オーバロックミシン
JP2005304814A (ja) 2004-04-22 2005-11-04 Juki Corp ミシン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7218A2 (de) * 1989-01-05 1990-07-11 Firma Maximilian Janser Nähmaschine, insbesondere zum Einfassen bzw. Säumen von Materialien
JP2004073239A (ja) * 2002-08-09 2004-03-11 Hashima:Kk 縫製機における下糸供給管理装置
JP4109147B2 (ja) * 2003-04-04 2008-07-02 株式会社鈴木製作所 飾り縫いミシンの糸供給装置
JP2007075492A (ja) * 2005-09-16 2007-03-29 Juki Corp ミシン
CN102220676A (zh) * 2010-04-19 2011-10-19 启翔针车(上海)有限公司 缝纫机的针线供应器装置
JP2012143296A (ja) * 2011-01-07 2012-08-02 Toshiba Corp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3192718A (ja) * 2012-03-19 2013-09-30 Pegasus Sewing Machine Mfg Co Ltd 上ルーパ駆動機構の潤滑装置
CN104278449A (zh) * 2013-07-10 2015-01-14 蛇目缝纫机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线保持机构、缝纫机的穿线装置及缝纫机
CN205171120U (zh) * 2015-12-05 2016-04-20 平湖市爱之旅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包边缝纫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邹慧君: "缝纫机供线量和需线量的研究", 《机械设计与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63088B1 (ko) 2021-06-09
TWI763845B (zh) 2022-05-11
WO2019038991A1 (ja) 2019-02-28
CH715411B1 (de) 2022-07-29
CN110945174B (zh) 2021-11-09
AU2018320809A1 (en) 2020-02-06
DE112018004723T5 (de) 2020-06-18
US11124908B2 (en) 2021-09-21
AU2018320809B2 (en) 2023-05-25
DE112018004723B4 (de) 2022-12-29
JP6997432B2 (ja) 2022-01-17
US20210087728A1 (en) 2021-03-25
TW201912868A (zh) 2019-04-01
JP2019037294A (ja) 2019-03-14
KR20200016379A (ko)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5174B (zh) 装饰缝缝纫机的线供给装置
US7299757B2 (en) Zigzag sewing machine
JPS61249494A (ja) ミシンの布送り量自動変更装置
JP5925603B2 (ja) ミシン
US4967679A (en) Automatic thread tension control sewing machine
EP0368248B1 (en) Button sewing machine
JPH09140974A (ja) ミシン
CN109537173B (zh) 操作缝纫机的方法和配置成执行所述方法的缝纫机
CN104818587B (zh) 缝纫机
US5447109A (en) Thread handling system for a sewing machine
US2488095A (en) Spiral stitching sewing machine
CN106498629B (zh) 孔锁边缝纫机
JPH05137862A (ja) ミシンの天秤駆動装置
US1943301A (en) Sewing machine
TWI703251B (zh) 縫紉機
JP4109147B2 (ja) 飾り縫いミシンの糸供給装置
US2533293A (en) Filler feeding mechanism for sewing machines
JP5420606B2 (ja) 間歇ステッチ縫いミシン
US1152482A (en) Stitch-forming device.
JP3292439B2 (ja) ミシン
JPH0479986A (ja) ミシンの布送り機構
US3690274A (en) Zigzag sewing machine with a control device for varying the overstitch width
JP2006061594A (ja) ミシン
US875604A (en) Ornamental-stitch sewing-machine.
JPH04341295A (ja) 複合ミシンのアタチメント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