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1853B - 车身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1853B
CN110891853B CN201880047321.3A CN201880047321A CN110891853B CN 110891853 B CN110891853 B CN 110891853B CN 201880047321 A CN201880047321 A CN 201880047321A CN 110891853 B CN110891853 B CN 110891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ain frame
pivot
press
por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473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91853A (zh
Inventor
井口贵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91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1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91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1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1/00Motorcycles, engine-assisted cycles or motor scooters with one or two wheels
    • B62K11/02Frames
    • B62K11/04Fram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ine being between front and rear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该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21)、向所述头管(21)的后方延伸的主框架(22)、向所述主框架(22)的下方延伸的枢轴框架(23),在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之间具有将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相互连接的连接部(47),所述连接部(47)使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一者的一部分从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22cs、23cs)的外侧抵接并接合,使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一者的其余的部位从所述主框架(22)及所述枢轴框架(23)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22cs、23cs)的内侧抵接并接合。

Description

车身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框架结构。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07月20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7-141152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有具备主框架和枢轴框架的跨骑型车辆的车身框架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4630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成为主框架及枢轴框架的一者向另一者插入而被完全覆盖的结构。然而,在该结构中,可列举部件误差、组装误差的吸收作为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主框架及枢轴框架连接成一体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容易吸收组装误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方案具有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主框架,其向所述头管的后方延伸;及枢轴框架,其向所述主框架的下方延伸,在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之间具有将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相互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使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一者的一部分从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的外侧抵接并接合,使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一者的其余的部位从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的内侧抵接并接合。
(2)在上述(1)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可以是,所述连接部在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内周缘成为接合部位的开口部。
(3)在上述(1)或(2)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可以是,所述主框架由多个第一冲压框架体的组合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冲压框架体具有在相互组合时形成第一闭截面结构的第一鼓出形状部,将所述多个第一冲压框架体彼此接合的接合部设置于从接合的所述第一冲压框架体的所述第一鼓出形状部弯折延伸的接合凸缘。
(4)在上述(1)~(3)中的任一项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可以是,所述枢轴框架由多个第二冲压框架体的组合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冲压框架体具有在相互组合时形成第二闭截面结构的第二鼓出形状部,将所述多个第二冲压框架体彼此接合的接合部设置于接合的所述第二冲压框架体中的一者的所述第二鼓出形状部进入另一者的所述第二鼓出形状部的内侧而相互重合的部位。
(5)在上述(3)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中,可以是,所述连接部使所述枢轴框架的一部分从所述主框架的所述第一闭截面结构的车宽方向外侧抵接并接合,并且使所述枢轴框架的其余的部位从所述主框架的所述第一闭截面结构的内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抵接并接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1)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如果设为将主框架及枢轴框架中的一者向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的内侧插入的所谓套筒嵌合,则由于组装误差而在连接部产生松动或干涉的情况下,框架连接变得困难。因此,使一者的框架的一部分从另一者的框架的外侧抵接并接合,使一者的框架的其余的部位从另一者的框架的内侧抵接并接合,由此容易吸收组装误差,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框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2)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能够增加接合部位的长度而提高接合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3)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形成主框架的多个冲压框架体由从鼓出形状部弯折延伸的接合凸缘接合,由此能够抑制多个冲压框架体彼此的接合引起的闭截面结构的应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4)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形成主框架的多个冲压框架体由鼓出形状部彼此的重复部分接合,由此与设置从鼓出形状部延伸的接合凸缘的情况相比,容易确保枢轴框架周边的发动机、电气安装部件等的配置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5)记载的车身框架结构,即使是接合凸缘在主框架的前后立起的结构,也能够避免枢轴框架与接合凸缘的干涉,并将枢轴框架与主框架容易且可靠地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上述机动二轮车的车身框架的左侧视图。
图3是上述车身框架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车身框架的座椅轨道的主要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
图6是包含上述座椅轨道的局部截面的立体图。
图7是上述座椅轨道周边的俯视图。
图8是上述车身框架的主框架及枢轴框架间的连接部周边的左侧视图。
图9是图8的IX-IX剖视图。
图10是上述连接部周边的从前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1是上述连接部周边的从后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12是上述座椅轨道的横梁周边的俯视图。
图13是上述横梁周边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的朝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就与以下说明的车辆中的朝向相同。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使用的图中适当部位示出表示车辆前方的箭头FR,表示车辆左方的箭头LH,表示车辆上方的箭头UP,表示车身左右中心的线CL。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适用于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机动二轮车1的前轮2支承于左右一对的前叉3的下端部。左右前叉3的上部经由转向杆4支承于车身框架20的前端部的头管21。在转向杆4的上部安装转向用的转向手柄6。
机动二轮车1的后轮7支承于摆臂8的后端部。摆臂8的前端部支承于车身框架20的前后中间部的枢轴管2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中间”不仅是指对象的两端间的中央,而且也包括对象的两端间的内侧的范围。
后轮7经由在例如车身后部左侧配置的链式的传动机构7a连结于机动二轮车1的原动机即发动机10。在摆臂8的左右臂的后部连结有左右一对的后减振器9的下端部。
发动机10搭载于车身框架20。发动机10使工作缸12向曲轴箱11的前部上方立起。
在工作缸12的后部连接有进气通路13。在工作缸12的前部连接有排气管14。排气管14从发动机10的前方在下方通过朝向后方延伸,连接于在例如车身后部右侧配置的排气消音器(未图示)。
在发动机10的上方配置有积存发动机10的燃料的燃料罐15。在燃料罐15的后方配置有供驾驶者及后部同乘者就座的座椅16。在车身下部两侧分别配置有供驾驶者放脚的左右一对的主踏脚板17、及供后部同乘者放脚的左右一对的后座踏脚板18。
参照图2、图3,车身框架20通过将多种钢材利用焊接等一体结合而构成。
车身框架20具备头管21、向头管21的后方沿着车身左右中心而向后下方延伸的单一的主框架22、接合于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枢轴框架23。
主框架22在侧视观察下从头管21向后方并以越靠后侧则越缩窄上下宽度的方式延伸。主框架22在俯视观察下前半部稍微向左右外侧膨胀,然后大致使左右宽度均匀地向后方延伸。主框架22在侧视观察下整体性地朝向后下方弯曲。主框架22的前部比较平缓地弯曲,相对于此,主框架22的后部增强曲率地弯曲。有时将该主框架22的后部称为弯曲部22w。
枢轴框架23与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下方连续设置。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与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一起构成连接部47。在枢轴框架23的前下部固定有对发动机10的曲轴箱11的后部进行支承的后吊架托架24。在枢轴框架23的上下中间部固定有对摆臂8的前端部进行支承的枢轴管25。枢轴管25使左右侧部向枢轴框架23的左右外侧突出。在枢轴管25的左右侧部的外周面接合有左右一对的支撑管26的前下端部。
车身框架20具备从头管21的下部向后方沿着车身左右中心而向后下方延伸的单一的向下框架27。向下框架27在侧视观察下以比主框架22陡的倾斜向后下方延伸。在向下框架27的下端部一体形成有对发动机10的曲轴箱11的前部进行支承的前吊架托架28。向下框架27的上部以在侧视观察下越靠上侧则越扩宽前后宽度的方式形成。向下框架27的上部构成与主框架22的前部下侧一体接合的角板部27g。向下框架27的前缘部在侧视观察下形成为直线状,相对于此,向下框架27的后缘部在侧视观察下形成为向前方凸出的弯曲状。
车身框架20具备:将前端部接合于主框架22的后部,并从前端部向后方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左右一对的座椅轨道30;将前端部接合于枢轴管25并从前端部向后上方以前低后高的方式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支撑管26。左右支撑管26从下方支承左右座椅轨道30的前后中间部。左右座椅轨道30延伸至车身框架20的后端部。左右座椅轨道30的后端部经由后横梁34而相互连结。左右座椅轨道30的前端部经由第一前横梁(横梁)31相互连结。左右座椅轨道30的前后中间部经由第二前横梁(横梁)32相互连结。左右座椅轨道30的前后中间部还在比第二前横梁32靠后方的位置经由横管33相互连结。
一并参照图1,车身框架20设为利用发动机10作为框架结构的一部分的所谓菱形框架结构。发动机10以在侧视观察下由主框架22、向下框架27及枢轴框架23包围的方式搭载于车身框架20。发动机10的曲轴箱11的前部支承于前吊架托架28,曲轴箱11的后部支承于后吊架托架24。经由发动机10的曲轴箱11将向下框架27与枢轴框架23相互连结。
燃料罐15形成为其下部沿左右方向跨主框架22的鞍形。燃料罐15的后部以在前后方向上与左右座椅轨道30的前部重叠的方式向后方延伸。在燃料罐15的后端部设有被橡胶支承于第二前横梁32的后支架部15a。在燃料罐15的鞍形的下部的左右内侧面,左右一对地设有在侧视观察下呈向前方开放的U字形状的承受构件15b。左右承受构件15b从后方卡止于在主框架22的左右外侧面保持的圆筒状的支承橡胶(未图示),燃料罐15的前部被橡胶支承于车身框架20。
主框架22、枢轴框架23、向下框架27及左右座椅轨道30通过分别对钢板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冲压框架体的组合而构成。
如图8、图9所示,主框架22通过将左右一对的主冲压框架体42L、42R接合为一体而构成。左右主冲压框架体42L、42R分别为一体的钢板冲压成型部件。左右主冲压框架体(第一冲压框架体)42L、42R分别一体地具有面向车宽方向外侧(左右方向外侧)的外侧壁部42a、从外侧壁部42a的上缘向车宽方向内侧立起的上壁部42b、从上壁部42b的前端缘向上方立起的上接合凸缘42d、从外侧壁部42a的下缘向车宽方向内侧立起的下壁部42c、从下壁部42c的前端缘向下方立起的下接合凸缘42e。
左右主冲压框架体42L、42R相互使上下接合凸缘42d、42e在车宽方向上抵接。上下接合凸缘42d、42e通过沿着与凸缘立起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凸缘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主框架22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点焊部(接合部)sp而接合成一体。
由此,构成具有由左右的外侧壁部22a以及上下壁部22b、22c形成的矩形形状的闭截面结构(第一闭截面结构)22cs的一体的主框架22。以下,有时将左右主冲压框架体42L、42R中的除了上下接合凸缘42d、42e之外的部位称为形成主框架22的闭截面结构22cs的鼓出形状部(第一鼓出形状部)42bs。
参照图8、图9,枢轴框架23通过将左右一对的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接合成一体而构成。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第二冲压框架体)43L、43R分别是一体的钢板冲压成型部件。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分别一体地具有面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壁部43a、从外侧壁部43a的前缘向车宽方向内侧立起的前壁部43b、从外侧壁部43a的后缘向车宽方向内侧立起的后壁部43c。
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的一者(例如左枢轴冲压框架体43L)中的前壁部43b的前端部向前方呈阶梯状地位移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的另一者(例如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R)中的前壁部43b的前端部的板厚量。由此,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的另一者中的前壁部43b的前端部进入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的一者中的截面的内侧。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的前壁部43b的前端部相互在厚度方向上重叠,上述前端部彼此通过例如电弧焊等而接合成一体。图中符号bd表示焊缝。
同样,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的一者(例如左枢轴冲压框架体43L)中的后壁部43c的前端部向后方呈阶梯状地位移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的另一者(例如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R)中的后壁部43c的前端部的板厚量。由此,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的另一者中的后壁部43c的前端部进入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的一者中的截面的内侧。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的后壁部43c的前端部相互在厚度方向上重叠,上述前端部彼此通过例如电弧焊等而接合成一体。
由此,构成具有由左右的外侧壁部23a以及前后壁部23b、23c形成的矩形形状的闭截面结构(第二闭截面结构)23cs的一体的枢轴框架23。以下,有时将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中的形成枢轴框架23的闭截面结构23cs的部位称为鼓出形状部(第二鼓出形状部)43bs。在枢轴框架23的闭截面结构23cs内固定有加强构件49g。
参照图2,向下框架27通过将左右一对的向下冲压框架体接合成一体而构成。左右向下冲压框架体分别是一体的钢板冲压成型部件。在向下框架27的前缘部,左右向下冲压框架体通过与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43L、43R同样的方法而相互接合。在向下框架27的后缘部,左右向下冲压框架体通过与左右主冲压框架体42L、42R同样的方法而相互接合。图中符号27h表示向下框架27的后接合凸缘。
参照图4~图7,左右座椅轨道30分别通过将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外座椅冲压框架体45O与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内座椅冲压框架体45I接合成一体而构成。内外座椅冲压框架体(冲压框架体)45I、45O分别是一体的钢板冲压成型部件。内外座椅冲压框架体45I、45O分别一体地具有面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壁部45a、从外侧壁部45a的上缘向车宽方向内侧立起的上壁部45b、从上壁部45b的前端缘向上方立起的上接合凸缘45d、从外侧壁部45a的下缘向车宽方向内侧立起的下壁部45c、从下壁部45c的前端缘向下方立起的下接合凸缘(接合凸缘)45e。
内外座椅冲压框架体45I、45O相互使上下接合凸缘45d、45e在车宽方向上抵接。上下接合凸缘45d、45e通过沿着与凸缘立起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凸缘长度方向(也是前后方向、座椅轨道30的长度方向)排列的多个点焊部(接合部)sp而接合成一体。
由此,构成具有由左右的外侧壁部30a以及上下壁部30b、30c形成的矩形形状的闭截面结构30cs的一体的座椅轨道30。以下,有时将内外座椅冲压框架体45I、45O中的除了上下接合凸缘45d、45e之外的部位称为形成座椅轨道30的闭截面结构30cs的鼓出形状部45bs。
左右支撑管26分别由圆形钢管一体形成。左右支撑管26的后上端部分别连接于左右座椅轨道30的前后中间部。
座椅轨道30在连接支撑管26的前后中间部处形成有在侧视观察下呈向下方凸出的三角形形状的下方突出部35。支撑管26的后上端部从前下方插入于下方突出部35的前倾斜部35a。在下方突出部35形成有沿着后倾斜部35b延伸的圆筒状的插入部35c。例如,在插入部35c的侧壁形成有长圆形状的焊接孔35d。沿着该焊接孔35d的内周缘实施例如电弧焊,将插入部35c与支撑管26接合。下方突出部35的后倾斜部35b在侧视观察下与支撑管26的倾斜大致平行且与座椅轨道30的后部的前低后高的倾斜大致平行。
座椅轨道30中的、形成下方突出部35的前后中间部经由弯曲部37相对于在侧视观察下沿前后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的前半部36而相连。下接合凸缘45e包括沿着座椅轨道30的前半部36的第一直线部位45e1、沿着下方突出部35的前倾斜部35a的第二直线部位45e2、形成在两直线部位45e1、45e2之间的侧视观察下圆弧状的弯曲部位45e3。弯曲部位45e3包含于座椅轨道30的弯曲部37。
在下接合凸缘45e的弯曲部位45e3的凸缘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相对于除了弯曲部位45e3之外的部位而增加了凸缘立起高度的扩幅部45e4。扩幅部45e4具有例如沿凸缘长度方向排列的两个部位的点焊部sp。上述的点焊部sp与除了弯曲部位45e3之外的例如两直线部位45e1、45e2的点焊部sp相比,从下接合凸缘45e的凸缘基端分离。
在下接合凸缘45e的凸缘基端形成有内外座椅冲压框架体45I、45O中的下接合凸缘45e与下壁部45c之间的板弯折部45e5。该板弯折部45e5沿着凸缘长度方向(座椅轨道30的长度方向)形成。下接合凸缘45e的前端缘沿着凸缘长度方向形成,但是扩幅部45e4的前端缘比两直线部位45e1、45e2的前端缘呈梯形形状地突出形成。
座椅轨道30当在其后部施加就座载荷或支撑车身后部时的向上载荷时,应力容易集中在座椅轨道30的截面较大地变化的弯曲部37。特别是在弯曲部37的各种板弯折部45e5容易产生应变。对此,特别是在弯曲部37的中央部(下接合凸缘45e的弯曲部位45e3的中央部)处,通过将点焊部sp设定为从板弯折部45e5远离,能抑制板弯折部45e5的应变的影响产生的向点焊部sp的负载。
参照图7,座椅轨道30在前后方向上与弯曲部37相同的位置具有相对于除了弯曲部37之外的框架通常部而增加了车宽方向的宽度的框架扩幅部38。通过该框架扩幅部38,弯曲部37的刚性提高而抑制其应变。而且,座椅轨道30在前后方向上与弯曲部37相同的位置具有在俯视观察下沿车宽方向弯折的框架弯折部39。在上下方向的弯曲部37和车宽方向的框架弯折部39存在的前后中间位置处,通过框架扩幅部38提高框架刚性而抑制应变的效果高。
座椅轨道30的下方突出部35在支撑管26用的插入部35c的前上方的区域,形成使座椅轨道30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向框架内侧进行了位移的缩幅部(截面缩小部)35e。缩幅部35e在插入部35c的前上方的区域处,减小座椅轨道30的框架宽度而缩小截面形状。在该缩幅部35e的作用下,能缓和向座椅轨道30的载荷输入时的向弯曲部37的应力集中。即,在向座椅轨道30的载荷输入时,应力及变形向弯曲部37和缩幅部35e分散,能抑制对于弯曲部37的点焊部sp的负载。
使点焊部sp从板弯折部45e5分离的应对、及与弯曲部37相邻地设置缩幅部35e的应对并不局限于向凹状的弯曲部37的适用,也适用于凸状的弯曲部。此外,并不局限于向座椅轨道30的弯曲部37的适用,也可以适用于主框架22的弯曲部22w。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21、向上述头管21的后方延伸的主框架22、向上述主框架22的后方延伸的座椅轨道30。上述主框架22及上述座椅轨道30的至少一者(例如座椅轨道30)具有从第一方向(车宽方向)观察下弯曲的弯曲部37,并通过多个冲压框架体45I、45O的组合而形成。上述多个冲压框架体45I、45O具有在相互组合时形成闭截面结构30cs的鼓出形状部45bs。将上述多个冲压框架体45I、45O彼此接合的接合部(点焊部sp)设置于从接合的上述冲压框架体45I、45O的上述鼓出形状部45bs延伸的接合凸缘45e。从上述接合凸缘45e的基端中的使上述鼓出形状部45bs上立的板弯折部45e5至上述接合部(点焊部sp)的距离相对于除了上述弯曲部37之外的框架通常部而言,在上述弯曲部37处长。
根据该结构,在具有从第一方向观察下弯曲的弯曲部37的座椅轨道30中,在向座椅轨道30施加载荷时应力容易集中在弯曲部37。特别是在弯曲部37的板弯折部45e5容易产生变形。因此,通过使座椅轨道30的弯曲部37的接合部从板弯折部45e5分离来延长从板弯折部45e5至接合部的距离,由此能够抑制在板弯折部45e5产生的变形的向接合部的影响。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上述弯曲部37在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前后方向)上,相对于上述框架通常部而增加厚度。
根据该结构,能够增加弯曲部37的刚性而抑制变形。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上述弯曲部37在从与上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的第三方向(上下方向)观察下弯折。
根据该结构,在框架的弯折部位更要求刚性,因此增加弯曲部37的厚度的效果升高。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上述主框架22及上述座椅轨道30的至少一者具有上述弯曲部37,并且在上述弯曲部37的周围具有使框架截面形状缩小的缩幅部35e。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弯曲部37的周围设置的缩幅部35e,在向框架的载荷输入时应力分散,缩幅部35e与弯曲部37一起良好地变形,由此能够抑制对弯曲部37的接合部的负载。
如图8~图11所示,通过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和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构成将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相互连接成一体的连接部47。连接部47将枢轴框架23的截面矩形形状的上端部49的左右外侧壁部49a及后壁部49c重叠地接合于主框架22的截面矩形形状的后下端部48的左右外侧壁部48a及后壁部48c的外侧。而且,连接部47将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前壁部49b重叠地焊接于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前壁部48b的内侧。主框架22与枢轴框架23通过例如电弧焊而接合成一体。
例如,在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左右外侧壁部49a形成有长圆形状的焊接孔(开口部)49d。沿着该焊接孔49d的内周缘实施例如电弧焊,将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左右外侧壁部49a与在其内侧重叠的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左右外侧壁部48a接合。
在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左右前侧的拐角部设有使左右外侧壁部49a与前壁部49b分离的切口49e。通过上述左右切口49e,将前壁部49b从左右外侧壁部49a独立出来向主框架22的内侧插入。
例如,在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前壁部48b,左右一对地形成有长圆形状的焊接孔(开口部)48d。沿着上述左右焊接孔48d的内周缘实施例如电弧焊,将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前壁部48b与在其内侧重叠的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前壁部49b按照各冲压框架体进行接合。
在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下接合凸缘42e的基端侧形成有用于避开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前侧的焊缝bd的鼓出部48e。在处于与该鼓出部48e相同的高度的下接合凸缘42e形成有使凸缘高度增加的扩幅部48f。通过该扩幅部48f,容易避开鼓出部48e地设置点焊部sp。
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后部与前壁部49b及左右外侧壁部49a相比以上端高度降低的方式被切除。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后壁部49c以比前壁部49b及左右外侧壁部49a少的重叠余量,从后方重叠于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后壁部48c。在该状态下,将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后壁部49c与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后壁部48c通过例如电弧焊接合。在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后壁部49c形成有避开主框架22的上接合凸缘42d的切口49f。
并不局限于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左右外侧壁部49a及后壁部49c重叠地接合于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左右外侧壁部48a及后壁部48c的外侧,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前壁部49b重叠地接合于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前壁部48b的内侧的结构。例如,可以设为将相互重叠的壁部通过主框架22和枢轴框架23替换,或者将相互重叠的壁部的内外颠倒,或者以与上述不同的图案将壁部重叠的结构。
在将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的一者全部插入到另一者的截面内的结构中,难以吸收部件不均等引起的组装误差。即,在使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进行所谓套筒嵌合的结构中,在两者之间有时会产生间隙或干涉。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左右外侧壁部49a及前壁部49b设为分别独立且上端为自由端的单支承片,因此容易吸收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的误差。枢轴框架23的上端部49的左右外侧壁部49a及前壁部49b设为将主框架22的后下端部48的左右外侧壁部49a及前壁部48b按压并重叠的设定,由此能够抑制相互间的间隙地接合。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21、向上述头管21的后方延伸的主框架22、向上述主框架22的下方延伸的枢轴框架23。在上述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之间具有将上述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相互连接的连接部47。上述连接部47将上述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的一者的一部分从上述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22cs、23cs的外侧抵接并接合,将上述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的一者的其余的部位从上述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22cs、23cs的内侧抵接并接合。
根据该结构,当设为将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的一者向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22cs、23cs的内侧插入的所谓套筒嵌合时,在由于组装误差而在连接部47产生了松动或干涉的情况下,框架连接变得困难。因此,通过使一者的框架的一部从另一者的框架的外侧抵接并接合,使一者的框架的其余的部位从另一者的框架的内侧抵接并接合,由此容易吸收组装误差,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框架连接。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上述连接部47在上述主框架22及枢轴框架23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内周缘成为接合部位的开口部(焊接孔48d、49d)。
根据该结构,能够增加接合部位的长度而提高接合强度。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上述主框架22通过多个冲压框架体42L、42R的组合来形成。上述多个冲压框架体42L、42R具有在相互组合时形成闭截面结构22cs的鼓出形状部42bs。将上述多个冲压框架体42L、42R彼此接合的接合部(点焊部sp)设置于从接合的上述冲压框架体42L、42R的上述鼓出形状部42bs弯折地延伸的接合凸缘42d、42e。
根据该结构,形成主框架22的多个冲压框架体42L、42R由从鼓出形状部42bs弯折延伸的接合凸缘42d、42e接合,由此能够抑制多个冲压框架体42L、42R彼此的接合引起的闭截面结构22cs的应变。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上述枢轴框架23通过多个冲压框架体43L、43R的组合形成。上述多个冲压框架体43L、43R具有在相互组合时形成闭截面结构23cs的鼓出形状部43bs。将上述多个冲压框架体43L、43R彼此接合的接合部(点焊部sp)设置在接合的上述冲压框架体43L、43R的另一者的鼓出形状部43bs进入一者的鼓出形状部43bs的内侧而相互重合的部位。
根据该结构,形成主框架22的多个冲压框架体43L、43R在鼓出形状部43bs彼此的重复部分被接合,由此与设置从鼓出形状部43bs延伸的接合凸缘的情况相比,容易确保枢轴框架23周边的发动机10或电气安装部件等的配置空间。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上述连接部47使上述枢轴框架23的一部分从上述主框架22的闭截面结构22cs的车宽方向外侧抵接并接合,并且使上述枢轴框架23的其余的部位从上述主框架22的闭截面结构22cs的内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抵接并接合。
根据该结构,即使是接合凸缘在主框架22的前后立起的结构,也能够避免枢轴框架23与接合凸缘的干涉,并将枢轴框架23与主框架22容易且可靠地连接。
参照图12、图13,将左右座椅轨道30的前端部相互连结的第一前横梁31形成向前方延伸而与主框架22的上壁部22b抵接的撑条部31a。经由该第一前横梁31,将左右座椅轨道30的前端部与主框架22的上壁部22b接合成一体。在第一前横梁31设有避开主框架22的上接合凸缘42d的切口31b。
左右座椅轨道30的前端部为了确保对于主框架22的左右外侧壁部22a的焊接长度而形成前延出部30e1及下延出部30e2。前延出部30e1及下延出部30e2设置成与座椅轨道30的上下接合凸缘45d、45e呈齐面状,分别将下端缘通过例如电弧焊而一体地接合于主框架22的左右外侧壁部22a。通过将上述前延出部30e1及下延出部30e2接合于主框架22而提高座椅轨道30前端部的焊接强度。由此,即使由于向座椅轨道30的载荷输入而在座椅轨道30作用有以其前端部为中心而要上下摆动的力矩,也能确保对抗上述力矩的接合强度。
将左右座椅轨道30的前后中间部相互连结的第二前横梁32在第一前横梁31的后方分离设置。在第二前横梁32设有对燃料罐15的后端部进行支承的罐支承部32a。第一前横梁31与第二前横梁32经由配置在左右座椅轨道30间的连结部40进行一体化。连结部40具有沿着左右座椅轨道30的上接合凸缘45d延伸的左右一对的连结片40a。左右连结片40a之间作为开口部40b。第一前横梁31、第二前横梁32及连结部40(左右连结片40a)构成作为一体的横梁构件40C。
左右连结片40a在与左右座椅轨道30之间具有间隙,相对于左右座椅轨道30为非接合。由此,能削减焊接成本,并能抑制对于第一及第二前横梁31、32的焊接应变的影响。第一及第二前横梁31、32隔着相对于座椅轨道30的非接合区域R1而分离并相互一体化。
连结部40的结构并不局限于具有沿着左右座椅轨道30的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一对连结片40a的结构,可以是具有例如向左右座椅轨道30间的车宽方向内侧分离而前后延伸的单一的连结片的结构等、将第一及第二前横梁31、32连结的各种结构。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身框架结构具备头管21、向上述头管21的后方延伸的主框架22、向上述主框架22的后方延伸的多个座椅轨道30、将上述多个座椅轨道30之间连结的多个横梁31、32。上述多个横梁31、32隔着相对于上述座椅轨道30的非接合区域R1而分离,并经由配置于上述非接合区域R1的连结部40相互一体化。
根据该结构,由于将相互分离的多个横梁31、32经由连结部40进行一体化,因此能够削减部件个数及组装工时。而且,能够将多个横梁31、32及连结部40一体形成作为一体的构件,能够提高多个横梁31、32间的相对位置的精度。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上述连结部40具有沿着上述多个座椅轨道30的多个连结片40a和形成在多个上述连结片40a之间的开口部40b。
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将多个横梁31、32及连结部40形成为一体的构件时的轻量化,并通过连结片40a实现座椅轨道30的加强。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上述多个横梁31、32分别配置在上述多个座椅轨道30的前端部之间及前后中间部之间。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多个座椅轨道30中的与主框架22连接的前端部通过横梁31加固,并将座椅轨道30中的容易产生弯曲应力的前后中间部通过横梁32加强。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在上述多个座椅轨道30的前端部之间设置的横梁31具有与上述主框架22接合的撑条部31a。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座椅轨道30的前端部的与主框架22的接合强度。而且,通过撑条部31a能够将座椅轨道30和主框架22容易地定位。
另外,在上述车身框架结构中,在上述多个座椅轨道30的前后中间部之间设置的横梁32具有对燃料罐15进行支承的罐支承部32a。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座椅轨道30的前后中间部设置燃料罐15用的罐支承部32a能够提高功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上述跨骑型车辆包括驾驶者跨车身地乘车的全部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包含带有原动机的自行车及踏板型车辆),而且也包括三轮(除了前一轮且后二轮之外,也包含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或四轮的车辆。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是本发明的一例,能够将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置换成周知的构成要素等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 机动二轮车(跨骑型车辆)
15 燃料罐
20 车身框架
21 头管
22 主框架
23 枢轴框架
30 座椅轨道
31 第一前横梁(横梁)
31a 撑条部
32 第二前横梁(横梁)
32a 罐支承部
22cs 闭截面结构(第一闭截面结构)
23cs 闭截面结构(第二闭截面结构)
30cs 闭截面结构
35e 缩幅部(截面缩小部)
37 弯曲部
40 连结部
40a 连结片
40b 开口部
42bs 鼓出形状部(第一鼓出形状部)
43bs 鼓出形状部(第二鼓出形状部)
45bs 鼓出形状部
42d、42e 接合凸缘
42L、42R 左右主冲压框架体(第一冲压框架体)
43L、43R 左右枢轴冲压框架体(第二冲压框架体)
45I、45O 内外座椅冲压框架体(冲压框架体)
45e 下接合凸缘(接合凸缘)
45e5 板弯折部
47 连接部
48d、49d 焊接孔(开口部)
R1 非接合区域
sp 点焊部(接合部)

Claims (1)

1.一种车身框架结构,其中,具备:
头管;
主框架,其向所述头管的后方延伸;及
枢轴框架,其向所述主框架的下方延伸,
在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之间具有将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相互连接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使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一者的一部分从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的外侧抵接并接合,并使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一者的其余的部位从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另一者的闭截面结构的内侧抵接并接合,
所述连接部在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内周缘成为接合部位的开口部,
所述主框架由多个第一冲压框架体的组合形成,
多个所述第一冲压框架体具有在相互组合时形成第一闭截面结构的第一鼓出形状部,
将多个所述第一冲压框架体彼此接合的接合部被设置于:从接合的所述第一冲压框架体的所述第一鼓出形状部弯折延伸的接合凸缘,
所述连接部使所述枢轴框架的一部分从所述主框架的所述第一闭截面结构的车宽方向外侧抵接并接合,并且使所述枢轴框架的其余的部位从所述主框架的所述第一闭截面结构的内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抵接并接合,
所述枢轴框架由多个第二冲压框架体的组合形成,
多个所述第二冲压框架体具有在相互组合时形成第二闭截面结构的第二鼓出形状部,
将多个所述第二冲压框架体彼此接合的接合部被设置于:接合的所述第二冲压框架体中的一者的所述第二鼓出形状部进入另一者的所述第二鼓出形状部的内侧而相互重合的部位,
通过所述主框架的后下端部和所述枢轴框架的上端部,构成将所述主框架及所述枢轴框架相互连接成一体的所述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将所述枢轴框架的截面矩形形状的所述上端部的左右外侧壁部及后壁部重叠地接合于所述主框架的截面矩形形状的所述后下端部的左右外侧壁部及后壁部的外侧。
CN201880047321.3A 2017-07-20 2018-07-20 车身框架结构 Active CN1108918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1152 2017-07-20
JP2017141152 2017-07-20
PCT/JP2018/027297 WO2019017478A1 (ja) 2017-07-20 2018-07-20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1853A CN110891853A (zh) 2020-03-17
CN110891853B true CN110891853B (zh) 2021-09-24

Family

ID=65015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47321.3A Active CN110891853B (zh) 2017-07-20 2018-07-20 车身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811864B2 (zh)
CN (1) CN110891853B (zh)
BR (1) BR112020000747B1 (zh)
PH (1) PH12020500085A1 (zh)
WO (1) WO20190174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17637B2 (en) * 2018-07-25 2021-09-14 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 Group, LLC Motorcycle frame
JP7132966B2 (ja) * 2020-03-27 2022-09-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5976A1 (en) * 2006-04-05 2007-10-11 Chung-Hung Lin Tube connection assembly of bicycle frame
CN102233923A (zh) * 2010-04-26 2011-11-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及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制造方法
CN102822047A (zh) * 2010-03-30 2012-12-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结构
CN202910465U (zh) * 2012-10-25 2013-05-01 芜湖市中兴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管梁焊接结构
CN103085923A (zh) * 2011-10-31 2013-05-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架
CN103802995A (zh) * 2012-11-05 2014-05-21 曾永福 摩托车平叉管和钩板连接结构
CN205186418U (zh) * 2015-09-07 2016-04-27 重庆广本万强摩托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骑士摩托车车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5596U (ja) * 1983-09-26 1985-04-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フレ−ム構造
JP3672389B2 (ja) * 1996-08-30 2005-07-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ームオイルタンクのオイル取出し構造
JP2003072647A (ja) * 2001-09-07 2003-03-12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および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JP5096821B2 (ja) * 2007-07-19 2012-12-12 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溶接組立シャシフレームの分割サイドメンバの結合構造
KR20110037715A (ko) * 2009-10-07 2011-04-13 오양강업 주식회사 자전거용 프레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5976A1 (en) * 2006-04-05 2007-10-11 Chung-Hung Lin Tube connection assembly of bicycle frame
CN102822047A (zh) * 2010-03-30 2012-12-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车架结构
CN102233923A (zh) * 2010-04-26 2011-11-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及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的制造方法
CN103085923A (zh) * 2011-10-31 2013-05-0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摩托车的车身架
CN202910465U (zh) * 2012-10-25 2013-05-01 芜湖市中兴机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管梁焊接结构
CN103802995A (zh) * 2012-11-05 2014-05-21 曾永福 摩托车平叉管和钩板连接结构
CN205186418U (zh) * 2015-09-07 2016-04-27 重庆广本万强摩托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骑士摩托车车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1853A (zh) 2020-03-17
JPWO2019017478A1 (ja) 2020-05-28
JP6811864B2 (ja) 2021-01-13
PH12020500085A1 (en) 2020-11-09
WO2019017478A1 (ja) 2019-01-24
BR112020000747A2 (pt) 2020-07-14
BR112020000747B1 (pt) 202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0605A1 (en) Motorcycle
EP2923930B1 (en) Vehicle
CN110891853B (zh) 车身框架结构
CN110914142B (zh) 车身框架结构
JP2018122643A (ja)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5193973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07015640A (ja) 鞍乗型四輪走行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TWI714242B (zh) 傾斜車輛
CN110914141B (zh) 车身框架结构
CN109689488B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身框架
JP2017178292A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シート取付部構造
CN110431070B (zh) 跨骑型车辆的车身结构
EP3190037B1 (en) Straddled vehicle
JP594452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US10035556B2 (en) Fuel tank of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7232277B2 (ja) スイングアーム
US11260931B2 (en) Body frame of saddle riding vehicle
TWI702166B (zh) 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及跨坐型車輛
JP2016088231A (ja) 鞍乗型車両
JP6363544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
JP6651554B2 (ja)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JP7186812B2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
JP656652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KR20240020892A (ko) 차량용 레터럴암 장치
JP2014177222A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