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02166B - 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及跨坐型車輛 - Google Patents
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及跨坐型車輛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02166B TWI702166B TW108107585A TW108107585A TWI702166B TW I702166 B TWI702166 B TW I702166B TW 108107585 A TW108107585 A TW 108107585A TW 108107585 A TW108107585 A TW 108107585A TW I702166 B TWI702166 B TW I70216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tube
- reinforcing member
- edge
- extends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8—Connections between forks and handlebars or handlebar 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9/00—Cycle frames
- B62K19/18—Joints between frame members
- B62K19/28—Means for strengthening joi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2—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充分地維持強度的同時緊湊化之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
本發明之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具備把手柱、把手管及接合於其等之補強構件。把手管包含中央部、右上方延伸部及左上方延伸部。補強構件於前後方向上與把手柱及把手管重疊,其至少一部分沿把手管之圓周方向延伸。補強構件具有右管重疊部、左管重疊部、及重疊的部分涵蓋從把手管之中央部到把手柱的部分之柱重疊部。右管重疊部及左管重疊部中之至少一者於與管中心線正交之剖面中包含自把手管之外周面朝向徑向突出之凸部。凸部沿管中心線延伸之方向延伸,且不位於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及跨坐型車輛。
作為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已知有於轉向軸經由把手柱而安裝有把手管之類型之把手。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一種於此種類型之把手設置有用以補強把手管之補強管之構成。
圖10中表示具有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之構成之把手740。圖10(a)係自後方觀察把手740所得之圖,圖10(b)係自左方觀察把手740所得之圖。如圖10(a)及(b)所示,把手740具備把手柱750、把手管760及補強管770。
把手柱750固定於轉向軸之上端部。把手管760於把手柱750之軸線750a之前方焊接於把手柱750之上部。補強管770於把手柱750之軸線750a之後方焊接於把手柱750之上部。
把手管760具有:中央部761,其接合於把手柱750之上部;右上方延伸部762,其自中央部761朝向右方且上方延伸;左上方延伸部763,其自中央部761朝向左方且上方延伸;右握把安裝部764,其自右上方延伸部762朝向右方延伸,且於右端部安裝有握把構件;及左握把安裝部765,其自左上方延伸部763朝向左方延伸,且於左端部安裝有握把構件。
補強管770具有:中央管部771,其接合於把手柱750之上部;壓扁右端部772,其自中央管部771朝向右方且上方延伸,且被壓扁而變為U字狀剖面;及壓扁左端部773,其自中央管部771朝向左方且上方延伸,且被壓扁而變為U字狀剖面。
壓扁右端部772係以沿著把手管760之右上方延伸部762之後表面之狀態被焊接。壓扁左端部773係以沿著把手管760之左上方延伸部763之後表面之狀態被焊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6-7652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於專利文獻1之構成中,為了提高成形性,補強管770之中央管部771直接被設為管狀。而且,補強管770之中央管部771相對於把手管760之中央部761朝後方離開較遠地接合於把手柱750之上部。因此,把手740於前後方向上大型化。
本發明係鑒於上述問題而完成者,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充分地維持強度的同時緊湊化之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把手係一種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其具備:把手柱;把手管,其接合於上述把手柱之一端,且沿與上述把手柱之軸線方向正交之左右方向延伸;以及補強構件,其接合於上述把手柱及上述把手管;上述把手管包含:中央部,其接合於上述把手柱;右上方延伸部,其自上述中央部朝上方且右方延伸;左上方延伸部,其自上述中央部朝上方且左方延伸;右握把安裝部,其自上述右上方延伸部朝向右方延伸,且於右端部安裝有握把構件;及左握把安裝部,其自上述左上方延伸部朝向左方延伸,且於左端部安裝有握把構件;上述補強構件於與上述軸線方向及上述左右方向正交之前後方向上,重疊於上述把手柱及上述把手管,上述補強構件之至少一部分於與上述把手管之管中心線正交之剖面中沿上述把手管之圓周方向延伸,上述補強構件具有:右管重疊部,其與上述把手管之上述右上方延伸部重疊;左管重疊部,其與上述把手管之上述左上方延伸部重疊;以及柱重疊部,其連接於上述右管重疊部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且重疊的部分涵蓋從上述把手管之上述中央部到上述把手柱的部分;上述補強構件之上述右管重疊部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中之至少一者於與上述管中心線正交之剖面中包含自上述把手管之外周面朝向徑向突出之凸部,上述凸部沿上述把手管之管中心線延伸之方向延伸,且不位於上述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
於某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相對於上述管中心線延伸之方向形成銳角。
於某一實施形態中,上述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於沿上述前後方向觀察之情形時,相對於上述管中心線傾斜地交叉。
於某一實施形態中,上述補強構件之上述凸部之突出高度為上述補強構件之厚度以上。
於某一實施形態中,上述把手管之上述右上方延伸部及上述左上方延伸部之各者包含:內側彎曲部,其與上述中央部相連且彎曲;直線部,其自上述內側彎曲部呈直線狀延伸;及外側彎曲部,其自上述直線部延伸且彎曲。
於某一實施形態中,上述補強構件之上述凸部之上述左右方向上之外側端重疊於上述直線部。
於某一實施形態中,上述補強構件不與上述右上方延伸部及上述左上方延伸部之上述外側彎曲部重疊。
於某一實施形態中,上述補強構件之周緣包含:焊接部,其焊接於上述把手柱或上述把手管;及非焊接部,其未焊接於上述把手柱及上述把手管中之任一者。
於某一實施形態中,上述焊接部位於上述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之至少一部分。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具備具有上述任一構成之把手。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把手藉由具備包含重疊的部分涵蓋從把手管之中央部到把手柱的部分之柱重疊部之補強構件,而能夠於在前後方向上不大幅遠離把手管之中央部的位置將補強構件接合於把手柱。因此,能夠在維持強度的同時謀求緊湊化。又,於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把手中,補強構件之右管重疊部及/或左管重疊部於與管中心線正交之剖面中包含自把手管之外周面朝向徑向突出之凸部。因此,能夠使補強構件之截面二次軸距(moment of inertia of area)變大而使剛性提高。進而,由於補強構件之凸部沿管中心線延伸之方向延伸,故而能夠遍及較廣之範圍地(亦即整體地)使補強構件之剛性提高。因此,亦能將把手管薄壁化。又,補強構件之凸部不位於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亦即,凸部之左右方向上之外側端位於自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或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偏移之位置。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及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亦為補強構件整體之右端部及左端部)係根據補強構件之有無而把手之剛性急遽變化之部位,且為應力集中之部位。另一方面,若凸部位於補強構件之端部(右端部或左端部),則補強構件之端部之焊接部成為應力集中之部位。因此,若凸部之外側端位於補強構件之端部之緣,則把手之剛性之變化幅度變大。即,2個應力集中之因素重疊於同一剖面,而產生較大之應力。相對於此,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般,藉由使凸部之外側端位於自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或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偏移之位置,能夠避免如上所述之應力集中。
若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相對於管中心線延伸之方向形成銳角,則與形成直角之情形相比,補強構件之右端部及左端部處之把手之剛性變化變得平緩,因此能夠緩和應力集中。
若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於沿前後方向觀察之情形時相對於管中心線傾斜地交叉,則與正交之情形相比,補強構件之右端部及左端部處之把手之剛性變化變得平緩,因此能夠緩和應力集中。
就使截面二次軸距變大而充分地提高補強構件之剛性之觀點而言,凸部之突出高度較佳為補強構件之厚度以上。
把手管之右上方延伸部及左上方延伸部之各者典型而言包含:內側彎曲部,其與把手管之中央部相連;直線部,其自內側彎曲部延伸;及外側彎曲部,其自直線部延伸。
就遍及較廣之範圍地提高補強構件之剛性之觀點而言,凸部較佳為自右管重疊部或左管重疊部之柱重疊部側之端起,沿管中心線延伸之方向延伸一定長度,具體而言,凸部之左右方向上之外側端較佳為與把手管之右上方延伸部或左上方延伸部之直線部重疊。
補強構件較佳為不與把手管之右上方延伸部及左上方延伸部之外側彎曲部重疊。其原因在於,補強構件之右端部或左端部位於外側彎曲部並對外側彎曲部施加較高之應力為欠佳情況。
補強構件之周緣較佳為不僅包含焊接於把手柱或把手管之焊接部,而且亦包含不焊接於把手柱及把手管中之任一者之非焊接部。於補強構件之周緣不包含非焊接部之情形時、亦即補強構件之周緣整體為焊接部之情形時,擔憂對補強構件或把手管之焊接熱引起之熱影響(應變或硬度變化)。藉由充分地維持補強構件之接合強度之基礎下於周緣設置非焊接部,能夠減小由多餘之焊接熱引起之熱影響。
於補強構件之周緣中之對應於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區域及對應於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區域之各者中,可焊接上緣及下緣之兩者,亦可僅焊接上緣,亦可僅焊接下緣。亦即,焊接部只要位於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之各者之至少一部分即可。
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把手可較佳地用於跨坐型車輛。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可提供一種能夠充分地維持強度的同時緊湊化之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
為了實現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之緊湊化,本案發明者首先對圖11所示之構成之把手840(以下稱為「比較例1之把手」)進行了研究。圖11(a)係自後方觀察把手840所得之圖。圖11(b)及(c)分別為沿圖11(a)中之11B-11B'線及11C-11C'線之剖視圖。
圖11(a)、(b)及(c)所示之把手840具備把手柱850、把手管860及補強構件870。
把手管860具有:中央部861,其接合於把手柱850之上部;右上方延伸部862,其自中央部861朝上方且右方延伸;左上方延伸部863,其自中央部861朝上方且左方延伸;右握把安裝部864,其自右上方延伸部862朝向右方延伸,且於右端部安裝有握把構件;及左握把安裝部865,其自左上方延伸部863朝向左方延伸,且於左端部安裝有握把構件。
補強構件870具有:右管重疊部872,其與把手管860之右上方延伸部862重疊;左管重疊部873,其與把手管860之左上方延伸部863重疊;以及柱重疊部871,其連接於右管重疊部872及左管重疊部873,且重疊的部分涵蓋從把手管860之中央部861到把手柱850之上部的部分。補強構件870係基本上整體剖面為U字狀,且在前後方向上不大幅遠離把手管860地接合於把手柱850。
因此,於比較例1之把手840中,認為能夠在維持把手柱850與把手管860之接合部周邊(把手管860之中央部861周邊)之強度的同時,使把手840緊湊。
本案發明者針對上述比較例1之把手840之構成,反覆進行了以用以進而提高補強構件870之剛性之研究為代表之各種研究,結果想到了本案發明。以下,一面參照圖式,一面對本發明之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圖1中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1。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跨坐型車輛1之側視圖。圖1所示之跨坐型車輛1為速克達型車輛。
如圖1所示,速克達型車輛1具備車體框架2、車體外殼3、前輪4、座部5、後輪6、動力單元7、燃料箱8及把手40。再者,於本案說明書中,速克達型車輛1之前後方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係自乘坐於速克達型車輛1之座部5之騎乘者觀察時之前後、左右及上下方向。
車體框架2包含頭管11、下框架12、底部框架13及座架14。
轉向軸15能夠左右旋轉地插入於頭管11。轉向軸15之下部連接於前叉16。前叉16支持前輪4使之能夠旋轉。轉向軸15之上部連接於把手40。
下框架12自頭管11朝下方延伸。底部框架13連接於下框架12之下部。底部框架13自下框架12朝後方延伸。座架14連接於底部框架13。座架14自底部框架13之後部朝後方且上方延伸。
車體外殼3包含前外殼31、後外殼32及底部外殼33。前外殼31覆蓋頭管11及下框架12之周圍。後外殼32覆蓋座架14之周圍。
座部5配置於後外殼32之上方。座部5配置於較頭管11靠後方。座部5支持於車體框架2。更具體而言,座部5經由未圖示之撐桿而支持於座架14。
底部外殼33配置於前外殼31與後外殼32之間。底部外殼33覆蓋底部框架13之周圍。底部外殼33之上表面包含平坦腳踏板34。平坦腳踏板34配置於較座部5靠下方且前方。平坦腳踏板34配置於底部框架13之上方。平坦腳踏板34係為了供騎乘者放置腳而設置。平坦腳踏板34具有平坦之形狀。
動力單元7配置於座部5之下方。動力單元7包含引擎9及變速箱10。動力單元7支持後輪6使之能夠旋轉。後輪6係經由後避震器25而支持於車體框架2。動力單元7能夠擺動地支持於車體框架2。
燃料箱8配置於底部外殼33內。燃料箱8配置於平坦腳踏板34之下方。
圖2、圖3及圖4中表示速克達型車輛1所具備之把手40。圖2(a)及(b)分別為自後方及前方觀察把手40所得之圖。圖3(a)及(b)分別為自左方及右方觀察把手40所得之圖。圖4(a)及(b)分別為自上方及下方觀察把手40所得之圖。
如圖2(a)、(b)、圖3(a)、(b)及圖4(a)、(b)所示,把手40具備把手柱50、把手管60及補強構件70。以下,將進一步參照圖5、圖6及圖7對把手40之更具體之構成進行說明。圖5(a)、(b)及(c)分別為自左方、後方及右方觀察把手柱50所得之圖。圖6係自後方觀察把手管60所得之圖。圖7(a)、(b)及(c)分別為自後方、左方及右方觀察補強構件70所得之圖。
如圖5(a)、(b)及(c)所示,把手柱50為管狀(大致圓筒狀)構件。如圖3(a)及(b)所示,把手柱50之軸線50a相對於速克達型車輛1之上下方向稍微傾斜。亦即,把手柱50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把手柱50係由金屬材料(例如鋼)形成。
把手柱50固定於轉向軸15之上部。於圖示之例中,藉由將轉向軸15之上部插通於把手柱50,並利用夾鉗構件等將把手柱50緊固,而進行向轉向軸15之固定。
如圖6所示,把手管60為管狀(大致圓筒狀)構件。以下,有時亦將把手管60之中心線60a稱為「管中心線」。如圖2(a)及(b)所示,把手管60接合(此處為焊接)於把手柱50之一端(具體而言為上端)。圖2~圖7中表示焊接部位wp之例。於把手柱50之上端,形成有用以將把手管60定位之圓弧狀之凹部50e。把手管60整體地沿左右方向(與把手柱50之軸線方向正交之方向)延伸。把手管60係由金屬材料(例如鋼)形成。
如圖2(a)等所示,補強構件70接合(此處為焊接)於把手柱50及把手管60。補強構件70係由金屬材料(例如鋼)形成。補強構件70例如為藉由成形金屬板而形成之構件,且與圖9所示之補強管770不同,不包含管狀部分。
如圖6所示,把手管60包含中央部61、右上方延伸部62、左上方延伸部63、右握把安裝部64及左握把安裝部65。
中央部61接合(此處為焊接)於把手柱50。
右上方延伸部62自中央部61朝上方且右方延伸。右上方延伸部62包含:內側彎曲部62a,其與中央部61相連且彎曲;直線部62b,其自內側彎曲部62a起呈直線狀延伸;及外側彎曲部62c,其自直線部62b延伸且彎曲。
左上方延伸部63自中央部61朝上方且左方延伸。左上方延伸部63包含:內側彎曲部63a,其與中央部61相連且彎曲;直線部63b,其自內側彎曲部63a起呈直線狀延伸;及外側彎曲部63c,其自直線部63b延伸且彎曲。
右握把安裝部64自右上方延伸部62朝向右方延伸。於右握把安裝部64之右端部安裝有未圖示之握把構件。
左握把安裝部65自左上方延伸部63朝向左方延伸。於左握把安裝部65之左端部安裝有未圖示之握把構件。
如圖2(a)等所示,補強構件70於左右方向及與把手柱50之軸線方向正交之前後方向上,與把手柱50及把手管60重疊。圖8(a)及(b)中表示與把手40之管中心線60a正交之剖面構造。圖8(a)及(b)分別表示沿圖4(a)中之8A-8A'線及8B-8B'線之剖面。如圖8(a)及(b)所示,補強構件70之至少一部分於與管中心線60a正交之剖面中,沿把手管60之圓周方向延伸(亦即沿外周面覆蓋把手管60)。
如圖7(a)、(b)及(c)所示,補強構件70具有柱重疊部71、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
如圖2(a)等所示,右管重疊部72與把手管60之右上方延伸部62重疊,左管重疊部73與把手管60之左上方延伸部63重疊。更具體而言,右管重疊部72與把手管60之右上方延伸部62之內側彎曲部62a及直線部62b之至少一部分重疊,與外側彎曲部62c不重疊。同樣地,左管重疊部73與把手管60之左上方延伸部63之內側彎曲部63a及直線部63b之至少一部分重疊,與外側彎曲部63c不重疊。亦即,補強構件70與把手管60之右上方延伸部62及左上方延伸部63之外側彎曲部62c及63c不重疊。又,於圖示之例中,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相對於管中心線60a延伸之方向形成銳角。亦即,右端部72a之上緣72b與位於上緣72b之下方之下緣72c形成銳角。同樣地,左端部73a之上緣73b與位於上緣73b之下方之下緣73c形成銳角。
進而換言之,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於沿前後方向觀察時相對於管中心線60a傾斜地交叉。更詳細而言,右端部72a之上緣72b於沿前後方向觀察時相對於管中心線60a傾斜地交叉。同樣地,左端部73a之上緣73b於沿前後方向觀察時相對於管中心線60a傾斜地交叉。
柱重疊部71位於右管重疊部72與左管重疊部73之間,且連接於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與其等相連)。柱重疊部71所重疊的部分涵蓋從把手管60之中央部61到把手柱50的部分。
如圖8(b)所示,補強構件70之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之各者於與管中心線60a正交之剖面中包含自把手管60之外周面朝向徑向突出(亦即沿把手管60之徑向界定高度h)之凸部70a。該等凸部70a沿管中心線60a延伸之方向延伸。於圖示之例中,右管重疊部72之凸部70a自柱重疊部71與右管重疊部72之交界延伸至右管重疊部72之中途,左管重疊部73之凸部70a自柱重疊部71與左管重疊部73之交界延伸至左管重疊部73之中途。亦即,凸部70a不位於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上緣72b及下緣72c)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上緣73b及下緣73c)。進一步換言之,凸部70a之左右方向上之外側端(終端)70a1不與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重疊。進一步換言之,凸部70a之左右方向上之外側端(終端)70a1相對於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均遠離。於圖示之例中,右管重疊部72之凸部70a之外側端70a1與把手管60之右上方延伸部62之直線部62b重疊,左管重疊部73之凸部70a之外側端70a1與把手管60之左上方延伸部63之直線部63b重疊。
本實施形態之把手40藉由具備包含重疊的部分涵蓋從把手管60之中央部到把手柱50的部分之柱重疊部71之補強構件70,而能夠於在前後方向上不大幅遠離把手管60之中央部之位置將補強構件70接合於把手柱50。因此,能夠在維持強度的同時謀求緊湊化。
進而,於本實施形態之把手40中,補強構件70之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於與管中心線60a正交之剖面中包含自把手管60之外周面朝向徑向突出之凸部70a。因此,能夠增大補強構件70之截面二次軸距而提高剛性。又,補強構件70之凸部70a沿管中心線60a延伸之方向延伸,故而能夠遍及較廣之範圍(亦即整體地)提高補強構件70之剛性。因此,亦能夠將把手管60薄壁化。
進而,補強構件70之凸部70a不位於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上緣72b及下緣72c)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上緣73b及下緣73c)。亦即,凸部70a之外側端70a1位於自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上緣72b及下緣72c)或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上緣73b及下緣73c)偏移之位置。一面與圖12所示之比較例2之把手940進行比較,一面對藉此可獲得之優點進行說明。
圖12所示之比較例2之把手940係於補強構件70之凸部70a位於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亦即凸部70a之外側端70a1與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或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一致)之方面,與本實施形態之把手940不同。
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亦為補強構件70整體之右端部及左端部)係根據補強構件70之有無而把手940之剛性急遽變化之部位,且為應力集中之部位。若如比較例2之把手940般凸部70a位於補強構件70之端部(右端部或左端部)之緣,則補強構件70之端部之焊接部成為應力集中之部位。即,若凸部70a位於補強構件70之端部之緣,則因補強構件70之有無所引起之把手940之剛性之變化幅度進一步變大。更詳細而言,若凸部70a形成於補強構件70之端部(右端部或左端部)之緣,則應力集中於補強構件70之端部(右端部或左端部)之緣之焊接部。因此,若凸部70a之外側端70a1位於補強構件70之端部之緣,則2個應力集中之因素重疊於同一剖面,而產生較大之應力。相對於此,如本發明之實施形態般,藉由使凸部70a之外側端70a1位於自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或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偏移之位置,能夠避免如上所述之應力集中。
又,於比較例2之把手940中,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相對於管中心線60a延伸之方向形成直角。相對於此,於本實施形態之把手40中,由於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上緣72b及下緣72c)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上緣73b及下緣73c)相對於管中心線60a延伸之方向形成銳角(傾斜地交叉),故而與形成直角之情形(比較例2之把手940)相比,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b處之把手40之剛性變化變得平緩,因此能夠緩和應力集中。更詳細而言,由於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b處之把手40之剛性變化遍及管中心線60a延伸之方向變得平緩,故而能夠緩和應力集中。
再者,於本實施形態中,例示了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之兩者具有凸部70a之構成,但亦可為僅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中之一者具有凸部70a。亦即,只要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中之至少一者具有凸部70a即可。就提高補強構件70整體之剛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如所例示般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之兩者具有凸部70a。
補強構件70之凸部70a之突出高度h(參照圖8(b))並無特別限制。就增大截面二次軸距而充分地提高補強構件70之剛性之觀點而言,凸部70a之突出高度h較佳為補強構件70之厚度以上。
就遍及較廣之範圍提高補強構件70之剛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凸部70a自右管重疊部72或左管重疊部73之柱重疊部71側之端起,沿管中心線60a延伸之方向延伸一定長度,具體而言,較佳為凸部70a之左右方向上之外側端70a1與把手管60之右上方延伸部62之直線部62b或左上方延伸部63之直線部63b重疊。
又,較佳為補強構件70不與把手管60之右上方延伸部62及左上方延伸部63之外側彎曲部62c及63c重疊。其原因在於,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或左端部73a位於外側彎曲部62c、63c並對外側彎曲部62c、63c施加較高之應力為欠佳情況。
如已說明般,補強構件70例如藉由焊接而接合於把手柱50及把手管60。補強構件70之周緣可整體焊接於把手柱50或把手管60,亦可一部分未焊接於把手柱50及把手管60中之任一者。以下,將補強構件70之周緣中之焊接於把手柱50或把手管60之部分稱為「焊接部」,將未焊接於把手柱50及把手管60中之任一者之部分稱為「非焊接部」。
補強構件70之周緣較佳為不僅包含焊接部,而且亦如圖2等所例示般包含非焊接部。於補強構件70之周緣不包含非焊接部之情形時、亦即補強構件70之周緣整體為焊接部之情形時,擔憂對補強構件70或把手柱50、把手管60造成由焊接熱引起之熱影響(應變或硬度變化)。藉由充分地維持補強構件70之接合強度之後使周緣包含非焊接部,能夠減小由多餘之焊接熱引起之熱影響。
再者,於補強構件70之周緣中之對應於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區域及對應於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區域之各者中,可焊接上緣及下緣之兩者,亦可僅焊接上緣,亦可僅焊接下緣。亦即,焊接部只要位於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之各者之至少一部分即可。
又,凸部70a之外側端70a1亦可謂把手40之剛性變化之部位。因此,就進行更牢固之接合之觀點而言,補強構件70之周緣較佳為如圖4(a)所例示般包含跨及凸部70a之外側端70a1之內側及外側地形成之焊接部。
再者,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a之形狀並不限定於圖2(a)等所例示者。於圖9(a)及(b)中,表示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a之形狀之其他例。
圖2(a)等中所例示之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a係上緣72b及73b沿與管中心線60a交叉之方向延伸,且下緣72c及73c與管中心線60a大致平行地延伸之形狀。換言之,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a於沿前後方向觀察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時為如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之下邊較上邊長般之形狀。
圖9(a)所示之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a係上緣72b及73b與管中心線60a大致平行地延伸,且下緣72c及73c沿與管中心線60a交叉之方向延伸之形狀。換言之,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a於沿前後方向觀察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時為如右管重疊部72及左管重疊部73之上邊較下邊長般之形狀。
圖9(b)所示之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a係上緣72b及73b沿與管中心線60a交叉之方向延伸,且下緣72c及73c亦沿與管中心線60a交叉之方向延伸之形狀。
於圖9(a)及(b)所示之形狀之補強構件70中,亦由於右管重疊部72之右端部72a之緣及左管重疊部73之左端部73a之緣相對於管中心線60a延伸之方向形成銳角(傾斜地交叉),故而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b處之把手40之剛性變化變得平緩,能夠緩和應力集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形態,可提供一種能夠充分地維持強度的同時緊湊化之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把手可較佳地應用於速克達型車輛或附踏板之輕型機車型車輛等各種跨坐型車輛。
1‧‧‧跨坐型車輛(速克達型車輛)
2‧‧‧車體框架
3‧‧‧車體外殼
4‧‧‧前輪
5‧‧‧座部
6‧‧‧後輪
7‧‧‧動力單元
8‧‧‧燃料箱
9‧‧‧引擎
10‧‧‧變速箱
11‧‧‧頭管
12‧‧‧下框架
13‧‧‧底部框架
14‧‧‧座架
15‧‧‧轉向軸
16‧‧‧前叉
25‧‧‧後避震器
31‧‧‧前外殼
32‧‧‧後外殼
33‧‧‧底部外殼
34‧‧‧平坦腳踏板
40‧‧‧把手
50‧‧‧把手柱
50a‧‧‧把手柱之軸線
50e‧‧‧凹部
60‧‧‧把手管
60a‧‧‧管中心線
61‧‧‧中央部
62‧‧‧右上方延伸部
63‧‧‧左上方延伸部
62a‧‧‧內側彎曲部
63a‧‧‧內側彎曲部
62b‧‧‧直線部
63b‧‧‧直線部
62c‧‧‧外側彎曲部
63c‧‧‧外側彎曲部
64‧‧‧右握把安裝部
65‧‧‧左握把安裝部
70‧‧‧補強構件
70a‧‧‧凸部
70a1‧‧‧凸部之外側端
71‧‧‧柱重疊部
72‧‧‧右管重疊部
72a‧‧‧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
72b‧‧‧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上緣
72c‧‧‧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下緣
73‧‧‧左管重疊部
73a‧‧‧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
73b‧‧‧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上緣
73c‧‧‧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下緣
740‧‧‧把手
750‧‧‧把手柱
750a‧‧‧軸線
760‧‧‧把手管
761‧‧‧中央部
762‧‧‧右上方延伸部
763‧‧‧左上方延伸部
764‧‧‧右握把安裝部
765‧‧‧左握把安裝部
770‧‧‧補強管
771‧‧‧中央管部
772‧‧‧壓扁右端部
773‧‧‧壓扁左端部
840‧‧‧把手
850‧‧‧把手柱
860‧‧‧把手管
861‧‧‧中央部
862‧‧‧右上方延伸部
863‧‧‧左上方延伸部
864‧‧‧右握把安裝部
865‧‧‧左握把安裝部
870‧‧‧補強構件
871‧‧‧柱重疊部
872‧‧‧右管重疊部
873‧‧‧左管重疊部
940‧‧‧把手
h‧‧‧突出高度
wp‧‧‧焊接部位
圖1係模式性地表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跨坐型車輛(速克達型車輛)1之側視圖。
圖2(a)及(b)分別為自後方及前方觀察速克達型車輛1所具備之把手40所得之圖。
圖3(a)及(b)分別為自左方及右方觀察把手40所得之圖。
圖4(a)及(b)分別為自上方及下方觀察把手40所得之圖。
圖5(a)、(b)及(c)分別為自左方、後方及右方觀察把手柱50所得之圖。
圖6係自後方觀察把手管60所得之圖。
圖7(a)、(b)及(c)分別為自左方、後方及右方觀察補強構件70所得之圖。
圖8(a)及(b)係表示與把手40之管中心線60a正交之剖面構造之圖,分別表示沿圖4(a)中之8A-8A'線及8B-8B'線之剖面。
圖9(a)及(b)係表示補強構件70之右端部72a及左端部73a之形狀之其他例之圖。
圖10(a)及(b)分別為自後方及左方觀察具有專利文獻1中所揭示之構成之把手740所得之圖。
圖11(a)係自後方觀察比較例1之把手840之圖,(b)及(c)分別為沿(a)中之11B-11B'線及11C-11C'線之剖視圖。
圖12係自後方觀察比較例2之把手940之圖。
40‧‧‧把手
50‧‧‧把手柱
50a‧‧‧把手柱之軸線
60‧‧‧把手管
61‧‧‧中央部
62‧‧‧右上方延伸部
63‧‧‧左上方延伸部
64‧‧‧右握把安裝部
65‧‧‧左握把安裝部
70‧‧‧補強構件
70a‧‧‧凸部
70a1‧‧‧凸部之外側端
71‧‧‧柱重疊部
72‧‧‧右管重疊部
72a‧‧‧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
72b‧‧‧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上緣
72c‧‧‧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下緣
73‧‧‧左管重疊部
73a‧‧‧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
73b‧‧‧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上緣
73c‧‧‧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下緣
wp‧‧‧焊接部位
Claims (10)
- 一種把手,其係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且具備:把手柱;把手管,其接合於上述把手柱之一端,且沿與上述把手柱之軸線方向正交之左右方向延伸;及補強構件,其接合於上述把手柱及上述把手管;且上述把手管包含:中央部,其接合於上述把手柱;右上方延伸部,其自上述中央部朝上方且右方延伸;左上方延伸部,其自上述中央部朝上方且左方延伸;右握把安裝部,其自上述右上方延伸部朝向右方延伸,且於右端部安裝有握把構件;及左握把安裝部,其自上述左上方延伸部朝向左方延伸,且於左端部安裝有握把構件;上述補強構件於與上述軸線方向及上述左右方向正交之前後方向上,重疊於上述把手柱及上述把手管,上述補強構件之至少一部分於與上述把手管之管中心線正交之剖面中,沿上述把手管之圓周方向延伸,上述補強構件具有:右管重疊部,其重疊於上述把手管之上述右上方延伸部;左管重疊部,其重疊於上述把手管之上述左上方延伸部;及柱重疊部,其連接於上述右管重疊部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且重疊的 部分涵蓋從上述把手管之上述中央部到上述把手柱的部分;上述補強構件之上述右管重疊部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中之至少一者於與上述管中心線正交之剖面中包含自上述把手管之外周面朝向徑向突出之凸部,上述凸部沿上述把手管之管中心線延伸之方向延伸,且不位於上述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
- 如請求項1之把手,其中上述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相對於上述管中心線延伸之方向形成銳角。
- 如請求項1之把手,其中上述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於沿上述前後方向觀察之情形時,相對於上述管中心線傾斜地交叉。
- 如請求項1或2之把手,其中上述補強構件之上述凸部之突出高度為上述補強構件之厚度以上。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把手,其中上述把手管之上述右上方延伸部及上述左上方延伸部之各者包含:內側彎曲部,其與上述中央部相連且彎曲;直線部,其自上述內側彎曲部呈直線狀延伸;及外側彎曲部,其自上述直線部延伸且彎曲。
- 如請求項5之把手,其中上述補強構件之上述凸部之上述左右方向上 之外側端重疊於上述直線部。
- 如請求項5之把手,其中上述補強構件不與上述右上方延伸部及上述左上方延伸部之上述外側彎曲部重疊。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把手,其中上述補強構件之周緣包含:焊接部,其焊接於上述把手柱或上述把手管;及非焊接部,其未焊接於上述把手柱及上述把手管中之任一者。
- 如請求項8之把手,其中上述焊接部位於上述右管重疊部之右端部之緣及上述左管重疊部之左端部之緣之各者之至少一部分。
- 一種跨坐型車輛,其具備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40627 | 2018-03-07 | ||
JP2018040627A JP2019155943A (ja) | 2018-03-07 | 2018-03-07 | 鞍乗型車両用のハンドル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8440A TW201938440A (zh) | 2019-10-01 |
TWI702166B true TWI702166B (zh) | 2020-08-21 |
Family
ID=65729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07585A TWI702166B (zh) | 2018-03-07 | 2019-03-07 | 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及跨坐型車輛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536593B1 (zh) |
JP (1) | JP2019155943A (zh) |
PH (1) | PH12019050034A1 (zh) |
TW (1) | TWI7021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88244B (zh) * | 2022-03-29 | 2022-12-21 | 許秀政 | 自行車手把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610693A (en) * | 2004-09-13 | 2006-04-01 | Honda Motor Co Ltd | Handlebar of motorcycle |
CN101746462A (zh) * | 2008-12-02 | 2010-06-23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转向把手装置 |
TWM409213U (en) * | 2011-03-14 | 2011-08-11 | xi-quan Yang | Improved structure of bicycle lev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90894U (ja) * | 1981-12-16 | 1983-06-20 | 株式会社日東ハンドル製作所 | 自転車用ハンドルバ−のケ−ブル通し孔 |
CN103847896A (zh) * | 2012-12-01 | 2014-06-11 | 曾治忠 | 摩托车手把管结构 |
CN203958502U (zh) * | 2014-05-15 | 2014-11-26 | 冷冬益 | 一种具有补强结构的自行车车把 |
-
2018
- 2018-03-07 JP JP2018040627A patent/JP2019155943A/ja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3-04 PH PH12019050034A patent/PH12019050034A1/en unknown
- 2019-03-07 TW TW108107585A patent/TWI702166B/zh active
- 2019-03-07 EP EP19161216.7A patent/EP3536593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610693A (en) * | 2004-09-13 | 2006-04-01 | Honda Motor Co Ltd | Handlebar of motorcycle |
CN101746462A (zh) * | 2008-12-02 | 2010-06-23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转向把手装置 |
TWM409213U (en) * | 2011-03-14 | 2011-08-11 | xi-quan Yang | Improved structure of bicycle lev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38440A (zh) | 2019-10-01 |
JP2019155943A (ja) | 2019-09-19 |
PH12019050034A1 (en) | 2020-11-16 |
EP3536593A1 (en) | 2019-09-11 |
EP3536593B1 (en) | 2021-08-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06182117A (ja) | 二輪車用のフレーム | |
TWI702166B (zh) | 跨坐型車輛用之把手及跨坐型車輛 | |
JP6837465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ガード構造 | |
CN109689488B (zh) | 机动二轮车的车身框架 | |
JP2012136161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6977146B2 (ja) | パイプフレームの強化構造 | |
JP6811864B2 (ja) |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
JP6739650B2 (ja) |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
JP594452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
CN110431070B (zh) | 跨骑型车辆的车身结构 | |
JP6190304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 | |
JP6231929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フレーム | |
CN110962978B (zh) | 跨骑型车辆 | |
US10766558B2 (en) | Fuel tank and saddle riding vehicle | |
JP6783939B2 (ja) |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 |
WO2022102204A1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 | |
JP6651554B2 (ja) |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 |
EP3002074B1 (en)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luminum fuel tank, an aluminum fuel tank and a straddled vehicle | |
JP7324815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スイングアーム | |
WO2017042883A1 (ja) | 自動二輪車用車体フレーム | |
JPWO2014069037A1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 |
JPS6341794B2 (zh) | ||
JP2005289201A (ja) | 車両用フレー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