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4627B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4627B
CN110784627B CN201910671124.5A CN201910671124A CN110784627B CN 110784627 B CN110784627 B CN 110784627B CN 201910671124 A CN201910671124 A CN 201910671124A CN 110784627 B CN110784627 B CN 110784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mage pickup
heat dissipation
imag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11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4627A (zh
Inventor
加贺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296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5154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84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4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4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4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H05K7/20436Inner thermal coupling elements in heat dissipating housings, e.g. protrusions or depressions integrally formed in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2Elements optimising image sensor operation, e.g.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protection or temperature control by heat transfer or cool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7/00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 G03B37/04Panoramic or wide-screen photography; Photographing extended surfaces, e.g. for surveying; Photographing internal surfaces, e.g. of pipe with cameras or projectors providing touching or overlapping fields of vie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将摄像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装构件的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具备外装构件(20、21)、设置在外装构件内侧的摄像元件(12A、12B)、用于发散摄像元件产生的热量的片构件(30A、30B)、用于保持片构件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构件(35)、用于保持弹性构件的保持构件(36、38、40),片构件具有贴附在摄像元件的基板(12A、13B)上的受热部(31)、以及贴附在弹性构件上的散热部(33、133、233),弹性构件在外装构件和保持构件之间压缩变形,使得散热部以压力与外装构件接触。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具体涉及具备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用摄像元件光电转换由光学系统形成的图像的摄像装置需要散发摄像元件产生的热量。近年来,随着摄像装置的小型化和高画质,逐渐趋向于在布置紧凑的壳体中设置大量发热的摄像元件,因此,要求摄像装置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有效地进行摄像元件的散热处理。以往,作为对策,例如专利文献1 提出一种技术方案,用具有柔性的散热片热连接构成摄像装置外表面的外装构件和摄像元件,将摄像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被引导到外装构件散热。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218469号公报
当摄像装置内藏的摄像元件发热量较时大时,如何有效地进行散热处理便成为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结构是,散热片24的一端贴在传感器基板20的刚性部201而与刚性部201热连接,散热片24的另一端通过弯曲部241被弯到光轴方向上,贴在前盖40的后表面而与该后表面热连接。然而,仅靠专利文献1的构成无法有效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问题意识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将摄像元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装构件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外装构件;设置在所述外装构件内侧的摄像元件;用于发散所述摄像元件产生的热量的片构件;用于保持片构件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弹性构件的保持构件,所述片构件具有贴附在所述摄像元件的基板上的受热部、以及贴附在所述弹性构件上的散热部,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外装构件和所述保持构件之间压缩变形,使得所述散热部以压力与所述外装构件接触。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通过弹性构件的恢复力,让散热用的片部件以压力接触外装构件的内表面而形成热连接状态,使得摄像元件产生的热量能够有效地散发到外装构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外观图,其中(A)是前透视图,(B) 是后透视图。
图2是移除了前盖状态下的摄像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摄像装置搭载的光学单元的透视图。
图4是具备光学单元的摄像元件单元的示意图,其中(A)是从摄像元件的成像面一方看到的视图,(B)是从与成像面相反的基板表面一方看到的视图。
图5是摄像装置的后盖的内表面一侧的透视图。
图6是摄像装置的后盖的内表面一侧的透视图。
图7是摄像装置中的散热片周围的透视图。
图8是摄像装置的后盖的内表面一侧的前视图。
图9是沿图8中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摄像装置的散热结构的第一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11是从图10中从箭头XI方向看到的散热片周围的剖视图。
图12是摄像装置的散热结构的第二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13是从图12中箭头XIII的方向看到的散热片周围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3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以横截面观察的第二变形例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6是省略了图15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摄像装置的散热结构的第三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18是移除了前盖的摄像装置的透视图。
图19是移除了前盖的摄像装置的正视图。
图20是沿图19中XX-XX线的截面图。
图21是图20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22是图21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23是沿着图19的XXIII-XXIII线的截面图。
图24是图23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25是沿图25中的XXV-XXV线的截面图。
图26是图25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描述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以下描述中的前、后、上、下、左、右各个方向以各个附图中的箭头方向为准。
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包括以对称方式组合两个具有相同形状的镜筒 11A和11B构成的光学单元11(参见图3)。镜筒11A和11B各自具有从位于物方的前组F到摄像元件12A和12B的成像面的摄像光学系统,将被摄体光束引导到摄像元件12A和12B的成像面上成像。镜筒11A和镜筒11B被组合成,前组F在前后方向上互相之间方向相反,并且前组F的光轴是在同一根轴上。镜筒11A的摄像元件12A被设置成成像面面向左方,镜筒11B的摄像元件12B被设置成成像面面向右方。
摄像元件12A和12B受到摄像元件基板13A和13B支撑。摄像元件12A和摄像元件基板13A的组合是摄像元件单元14A,摄像元件12B和摄像元件基板13B的组合是摄像元件单元14B。图4示出了摄像元件单元14B。摄像元件单元14A与摄像元件单元14B是左右对称的结构。柔性基板15连接到设置在摄像元件基板13A和13B的下端附近的连接器。
镜筒11A和镜筒11B被设置成摄像元件基板13A和13B的基板表面(与摄像元件12A和12B的成像面相反一方的表面)彼此相对。也就是说,摄像元件单元14A和14B背靠背设置。由镜筒11A和11B的各自的摄像光学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像分别在摄像元件12A和12B的成像面上成像,经过光电转换生成图像信号。图像信号经由柔性基板15从摄像元件基板13A和13B送往设置在摄像装置10中的第一基板60(参见图20、23、25)。
各个镜筒11A和11B的成像光学系统具有大于180度的大视角,是图像圆可纳入摄像元件12A和12B的成像面内的全方位(周向)鱼眼镜头。光学单元11是全天球型摄像系统,其合成各个镜筒11A和11B的摄像元件12A和 12B上形成的两个图像,获得4π弧度的立体角内的图像。
通过使用多个棱镜(未示出)多次弯曲光路,镜筒11A和11B中的摄像光学系统在前后方向上构成为薄型。此外,各个镜筒11A和11A中的摄像元件单元14A和14B被配置为在左右方向上互相背对背,而且摄像元件12A和12B被设置为成像面的短边方向向着前后方向,长边方向向着上下方向。如此,包括两个镜筒11A和11B的整个光学单元11在前后方向上变薄,减小镜筒11A和11B 之间的视差,可以获得高质量全天球图像。
摄像装置10具有前盖20和后盖21为构成外表面的外装构件。前盖20和后盖21均由如镁或铝的金属制成。如图1所示,前盖20和后盖21大致为前后对称形状。
如图1中的(B)所示,在摄像装置10的后表面,快门按钮22被设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稍下方,后盖21上设有用来露出快门按钮22的开口部。快门按钮22是相当于摄像(包括静止图像摄像和动画图像摄像)的触发器的操作构件。在快门按钮22下方,设有用于显示诸如摄像装置10的操作画面和设定画面的各种信息的显示单元24。显示单元24可以用例如有机EL显示器构成。在摄像装置10的右侧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间部分,设置有电源按钮28,该电源按钮28是用于接通/断开摄像装置10的电源的操作构件。在电源按钮28下方,设置多个操作按钮29,用于进行拍摄模式和无线连接模式的设定操作。摄像装置10可以通过设置在下端的外部连接器16与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等)通信。
摄像装置10具有上下方向较长的形状,如图2所示,在摄像装置10内部具有沿长边方向分开的两个部分。上述光学单元11被收纳在上方部分。下方部分收纳电池23以及用于控制的第一基板60和第二基板61(参见图20和图23) 等。当组装摄像装置10时,包括光学单元11和电池23的内置组件组装在后盖 21一方(参见图2),然后前盖20覆盖在后盖21上并拧紧螺丝固定。前盖20和后盖21上设置用来前后方向相互定位的对准部。
后盖21的内表面一方的结构如图5、图6及图8所示。后盖21在上下方向上呈长板形状,上方具有摄像头开口21a,用于露出镜筒11B的前组F。后盖21的内表面上设置由侧板25、侧板26以及横板27组成的金属框架。侧板25和26以及横板27均由金属制成,并固定安装在后盖21和前盖20上,以提高摄像装置 10的刚性。
侧板25沿后盖21的右边缘竖直延伸,在上下方向多个不同位置上用螺丝拧到后盖21上。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在后盖21的右边缘附近,设置向前突出的板状紧固部21b,在多个部位通过固定螺钉73拧到紧固部21b上。具体固定在侧板25的上端近旁、下端近旁以及中间近旁。
侧板26沿后盖21的左边缘竖直延伸,在上下方向多个不同位置上用螺丝拧到后盖21上。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后盖21的左边缘附近,设置向前突出的板状紧固部21c,在多个部位通过固定螺钉74固定到紧固部21c上。具体固定在侧板26的上端近旁、下端近旁以及中间近旁。
尽管未示出,侧板25和26在前盖20组装到后盖21上后,也用螺丝拧到前盖20上。因此,侧板25和26也分别通过金属与金属的接触,以可以传热的状态紧固到后盖21和前盖20上。
侧板25和侧板26上设有长边方向上位于中间的紧固部25a、26a。紧固部分25a具有从侧板25的主体部分向上突出后向左弯曲的形状,紧固部26a具有从侧板26的主体部分向上突出并向右弯曲的形状。横板27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近旁通过固定螺钉70紧固在紧固部25a和紧固部26a的弯曲部分上。
横板27在左右方向延伸,连接侧板25和侧板26。横板27的前面板部27a通过固定螺钉70拧到紧固部25a、26a上,在摄像装置10的前后方向上面向前表面和后表面。分隔板部27b从前面板部27a的下方的边缘开始向后方延伸,在摄像装置10的上下方向上面向前表面和后表面。上述摄像装置10中的上下两个部分通过分隔板部27b隔开。横板27还具有从分隔板部27b的后方边缘向下延伸的底板部27c。底板部27c面向前后方向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在底板部27c 的前表面一方,电池23受到支撑(参见图2)。
在摄像装置10的前后方向薄型的壳体内,具有大型摄像元件12A、12B 的摄像元件单元14A、14B背靠背地彼此靠近设置。在这样的条件下,具备散热结构,用以有效散发摄像元件12A和12B产生的热量。以下描述摄像装置 10中的散热结构。
摄像装置10的散热结构具有散热片30,该散热片30作为传递热量的部件,可以把来自摄像元件单元14A和14B的热量散发到作为外装构件的前盖20或后盖21。散热片30独立具备用于摄像元件单元14A的散热片30A和用于摄像元件单元14B的散热片30B,这些散热片尽管弯曲方向等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在下文中,当描述散热片30A和散热片30B之间的不同之处时,使用单独的记号“30A”和“30B”,而在描述其他共同之处时,使用共同的记号“30”。此外,对于摄像元件12A和12B以及摄像元件基板13A和13B,在说明共同之处时也使用共同的记号“12”和“13”。
散热片30是由具有优异导热性的材料形成的片部件,而且具有柔性。例如散热片30优选以石墨制的片材料制成。如图4所示,散热片30具有贴在摄像元件基板13背面的受热部31、接续在受热部31之后的中间部32、以及位于中间部32一端的散热部33。散热片30一侧表面上形成粘接层。该粘接层形成在图4中的(A)中可以看见的一侧表面,在图4中的(B)中可以看见一侧的表面上不形成粘接层。把散热片30中未形成粘接层的一侧称为表面,形成粘接层的一侧称为背面。
如图4所示,受热部31在上下方向上呈细长带形,沿着摄像元件基板13的后表面上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附近,通过粘接层来贴背面。中间部32在前后方向上呈细长带形,受热部31的下端部连接到中间部32的长边方向中心附近。中间部32也通过粘接层贴到摄像元件基板13的后表面上。散热部33是与中间部32的前方的端部连续的部分,中间部32连接在散热部33的下方端部附近。中间部32和散热部33之间存在弯曲部34。在散热片30的初始状态下,弯曲部 34不弯折,散热部33呈比摄像元件12和摄像元件基板13更向前突出(参见图 4)的形状。当弯曲部34弯折时,散热部33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变为面向前后方向的形状。
连接摄像元件单元14A的散热片30A的弯曲部34和连接摄像元件单元14B 的散热片30B彼此朝相反的方向弯曲。具体而言,在连接摄像元件基板13A的散热片30A中,弯曲部34向左(朝向成像元件12A)弯曲,而在连接摄像元件基板13B的散热片30B中,弯曲部34向右弯曲(朝向摄像装置12B)。这样,两个散热部33形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呈平行关系(参见图2)。换言之,形成为在各个弯曲部34弯曲后的状态下的散热片30A和散热片30B具有左右方向对称结构。通过弯曲部34的弯折,散热片30A和30B的散热部33均成为前表面朝向前方,后表面朝向后方。如图4所示,弯曲部34中的弯曲线在前后方向上倾斜,同时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为此,在弯曲部34弯曲状态下的散热部33具有倾斜形状,其中前后方向上的突出量随着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的不同而变化(参见图7)。具体而言,相比于散热部33的中间部32所连接的基端部分(下端部分),散热部33的前端部分(上端部分)向前突出量更大。
散热部33的后表面上的粘接层贴到弹性构件35的前表面上。弹性构件35 由可弹性变形且耐热性优异的材料制成。弹性构件35受到基座36支撑。基座 36是以螺丝拧到设置在后盖21上的固定支撑台37上的金属板。左右一对弹性构件35、基座36以及固定支撑台37分别与左侧的散热片30A和右侧的散热片 30B对应设置。
涉及散热片30B一方的散热部33的支撑的基座36,从固定支撑座37上的螺丝拧入位置开始向上突出,而后向左弯曲,使得支撑板部36a位于弹性构件35 的后方(参见图5至7)。涉及散热片30A一方的散热部33的支撑的基座36,从固定支撑座37上的螺丝拧入位置开始向上突出,而后向右弯曲,使得支撑板部36a位于弹性构件35的后方(见图2)。弹性构件35的后表面(与粘到散热部 33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设有粘接层,弹性构件35通过该粘接层粘贴到支撑板部36a的前表面。支撑板部36a的下端附近设置成在前后方向上与横板27的前面板部27a重叠,通过横板27从后方受到横板27的支撑(见图7和9)。因此,左右基座36分别受到固定支撑座37和横板27双方的支撑。
图9显示散热部33、弹性构件35以及基台36的支撑板部36a层积部位的截面结构。弹性构件35和支撑板部36a均具有与上述散热部33的倾斜形状对应的倾斜形状,并且上端一方比下端向前突出量更大。
如上所述,在分别支撑与摄像元件单元14A和摄像元件单元14B连接的散热片30A和散热片30B的状态下,把前盖20从前方安装到后盖21。图9中部分显示的前盖20是固定在后盖21上状态下的位置。图9示出了弹性构件35未压缩变形的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下,从支撑板部36a到前盖20的内表面的距离Q1,与从支撑板部36a到散热部33的表面的距离Q2(弹性构件35和散热部分33的厚度之和)之间Q1<Q2关系成立。换言之,初始状态的散热部33比前盖20和后盖 21组合时的前盖20的内表面位置更向前方突出。
前盖20在后盖21上的安装方向与散热部分33、弹性构件35以及支撑板部 36a的层积方向相同(前后方向)。因此,当前盖20组装到后盖21上后,前盖 20的内表面以压力与散热部33的表面接触,在压缩弹性构件35使其变形的同时,向后推散热部33。要从压缩变形恢复的弹性构件35向前推压散热部33,散热部33的表面被推到前盖20的内表面上以压力与该内表面接触(紧密接触)。在前盖20和后盖21彼此固定的期间,该压力接触状态得到保持,从而从散热片30到前盖20的有效热传导成为可能。因此,摄像元件12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片30大范围地散发到包括金属前盖20的外装构件。
散热部33和弹性构件35从后方受到金属基座36的支撑。由于基座36横跨固定支撑座37和横板27受到支撑而具有优异的支撑强度,因此基座36不会由于来自前盖20一方的压力而过度弯曲。因此,可以稳定保持散热部33与前盖 20的压力接触状态,散热部33不可能与前盖20分离。
如上所述,在摄像装置10中,摄像元件12A和12B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片 30A和30B散发到金属前盖20,所以密集配置在壳体的狭窄空间中的摄像元件 12A和12B的散热效率优异。另外,把与两个摄像元件12A和12B对应的两个散热片30A和30B设置为让各自的散热部33的表面面向相同方向(向前),将前盖20作为共同的热连接的对象,因而可以防止散热结构复杂化。
各个散热片30A、30B的受热部31连接与摄像元件单元14A、14B对置的基板表面(摄像元件基板13A、13B中与成像表面相对的表面)。结果,可以通过散热片30A、30B促进摄像元件单元14A和14B之间的散热,减小摄像元件12A和 12B之间的热影响。
各个散热片30A、30B的散热部33不进行诸如贴到前盖20上等的固定,而是随着前盖20的组装,利用弹性构件35在层积方向上的压缩变形,以压力与前盖20接触。因此,组装前盖20时不需要用于连接散热部33和前盖20的特殊操作。另外,即使从图1所示的摄像装置10的完成状态移除前盖20,前盖20也仅与散热部33分离,散热片30A、30B不会损坏而以完整的形态保留在后盖21 一方。因此,当移除前盖20时,不需要更换散热片30,只要再次组装前盖20,便可以获得上述具有优异散热效率的散热结构。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摄像装置中,散热片24的一端贴在传感器基板20的刚性部分201上,另一端贴在前盖40的后表面,通过各自的贴附部分热连接。然而,要确保散热片24的另一端在正确的位置上与前盖40的后表面紧密接触很难。例如,在将前盖40安装到相机主机上之前,要将散热片24的另一端侧贴到前盖40的后表面上,散热片24的长度需要有多余,但用于收纳散热片24的空间增加因而阻碍了摄像装置的小型化。另一方面,如果散热片24缩短,在相机主机上安装前盖40的同时贴附散热片24的另一端,则会发生散热片24贴附不当(未贴在正确的位置上、有一部分未能贴住),从而有可能降低传递到前盖40的传热性能。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散热结构中,当在修复或调整摄像装置之际移除前盖40时,会损坏贴在前盖40的后表面上的散热片24。因此,需要更换新的散热片24,增加部件的成本。进而,在更换散热片24时,需要剥离贴在传感器基板20的刚性部201上的散热片24的一端后,再贴新的散热片24,因而还需要移除传感器基板20以及其周围部分。而如果移除传感器基板20,则重新安装时必须进行光学调整等,从而增加了操作的劳力和成本。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散热结构中,仅通过组装前盖20,就可以在抑制散热片30A、30B所占空间的同时,在合适的位置上让散热部33可靠地热接触前盖20。另外,前盖20可以自由装卸而不损坏散热部30A、30B,确保在组装了前盖20的状态下散热部33的热传导。由于不需要更换散热片30,因此可以降低部件的成本,还可以把作业所需的劳动力和成本压缩得较低。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10中,两个摄像元件单元14A、14B彼此靠近设置,使得摄像元件基板13A、13B的基板表面对置,在组装了光学单元11的状态下,难以接近相对于摄像元件基板13A、13B的散热片30的受热部31的贴附部。因此,散热片30的更换也伴随包括摄像装置单元14A、14B在内的光学单元11的移除,而且光学单元11的重新安装需要对镜筒11A和镜筒11B进行光学调整,所以需要大量的作业。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散热结构中,装卸前盖20时不需要更换散热片30,从而可以防止发生这种劳动和成本上的需求。
将包括光学单元11在内的摄像装置10的内部结构由后盖21一方支撑之后,在组装的最后阶段安装前盖20(参见图2)。而且,由于每个散热片30A、30B 的散热部33在组装前盖20之前暴露,所以便于检查散热部33的状态确认(弯曲,变形等),预防散热不良。
接下去说明摄像装置10的散热结构的变形例。图10和11示出第一变形例,图12至16示出第二变形例,图17示出第三变形例。在这些变形例中,对于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描述。另外,各变形例中省略图示的部分,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
图10和图11所示的第一变形例中散热片30A、30B均具有散热部133。散热部分133包括外装接触部133a和框架接触部133b。
外装接触部133a是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散热部33的部分,外装接触部133a的后表面一方上的粘贴层贴在弹性构件35的前表面上,而前表面一方未形成粘贴层。图11中以两点锁线表示前盖20在安装到后盖21上的状态下的内表面位置。在弹性构件35未压缩变形的初始状态下,外装接触部133a位于前盖20的内面的前方。因此,当前盖20安装到后盖21上后,散热部30A、30B的外装接触部133a分别以压与前盖20的内表面接触,在使得弹性构件35压缩变形的同时,外装接触部133a向后推入。然后,外装接触部133a以压力接触前盖20,形成把摄像元件12A和12A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前盖20的传热路径。
框架接触部133b是向后弯曲外装接触部133a的下方的端部,进而向上折返形成为U形的部件,被夹在基座36的支撑板部36a和横板27的前面板部27a之间。在框架接触部133b的后表面上(经过折返后成为向着前方的面),外装接触部133a的后表面上连续形成粘贴层,该粘贴层被贴在支撑板36a的后表面上。框架接触部133b的前表面(经过折返后变成面向后方的面)与前板部分27a的前表面对置。框架接触部133b的表面上没有形成粘贴层,无法贴到前板部分 27a上。如上所述,前面板部27a是支撑基座36的支撑板部36a的下端部分的部分。
当后盖21组装到前盖20使弹性构件35受到压缩变形时,位于弹性构件35 后面的支撑板部36a被压向后方。如此,支撑板部36a的下端附近向后方推压框架接触部133b,框架接触部133b以压力前面板部27a接触。因此,除了从上述外装接触部133a到前盖20的热传导路径之外,还形成从框架接触部133b到横板27的热传导路径。横板27被紧固在侧板25和侧板26上,侧板25和侧板26 被紧固在后盖21和前盖20上。因此,热量可以通过壳体中的金属框架(侧板 25和26以及横板27)散发到后盖21和前盖20,有望改善散热性能。
框架接触部133b由于是伴随组装前盖20而被夹压保持在支撑板部36a和前板部27a之间的结构,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外装接触部133a或散热部33相同,即使不通过粘贴等方式固定在作为散热对象的横板27上,也可以维持与前面板部27a的稳定接触状态。因此,不仅前盖20,即便移除横板27,也可以在不损坏散热部133的情况下执行,不必花费更换散热片30的人手和成本。
图12至图16所示的第二变形例中,壳体内具备蓄热部件40作为通过散热片30A、30A的传热对象。蓄热构件40由具有高蓄热性(大热容量和优异的吸热效率)的材料制成。在摄像装置10内部,与左右两侧的固定支撑座37的下方相邻的位置上,设有一对左右两侧的蓄热构件40。左右两侧的一对基座38 被以螺丝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固定支撑座37上。各个基座38由金属板材料制成,具有围绕相应的蓄热构件40的侧面部分的侧壁部38a和支撑相应的蓄热构件 40的后表面部分的底壁部38b(参见图16)。基座38的前表面一方敞开,并且蓄热构件40的前表面部分向前暴露。基座38和蓄热构件40构成用于保持弹性构件35的保持构件(参见图15)。
散热片30A、30B分别具有散热部233。散热部233具备外装接触部233a和蓄热部件接触部233b。外装接触部233a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散热部33或第一变形例的外装接触部133a,后表面一方的粘贴层贴在弹性部件35的前表面上,前表面一方没有形成粘贴层。
蓄热部件接触部233b将外装接触部233a的侧缘部(散热片30A中的左侧缘部,散热片30B的右侧缘部)向后方弯折,再朝向外装接触部233a的内侧折返形成U字状,夹在弹性部件35的后表面与蓄热部件40的前表面之间。在蓄热部件接触部233b的背面(经过折返而成为朝向前方的面),在外装接触部233a的背面连续形成粘贴层,该粘贴层贴在弹性部件35的后表面上。蓄热部件接触部 233b的前表面(经过折返而成为朝向后方的面)与蓄热部件40的前面相对。在蓄电部件接触部233b的前表面没有形成粘贴层,也不贴在蓄热部件40上。
图13及图14表示把前盖20安装到后盖21上之前的状态(弹性构件35未压缩变形的初始状态)下的外装接触部233a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外装接触部 233a位于比前盖20的内表面更靠近前方的位置。因此,当前盖20安装到后盖21 上后,散热片30A、30B的外装接触部233a分别以压力接触前盖20的内表面,从而外接触部233a被推向后方。由于弹性部件35被保持在蓄热部件40和基座38 上,向后方的移动受到限制,所以,当外装接触部233a受到推动后,弹性部件 35压缩变形,使外装接触部233a以压力接触前盖20的内表面。由此,形成从外装接触部233a到前盖20的热传递路径,让摄像元件12A、12B产生的热量得以散发到前盖20。
在将后盖21安装到前盖20上,弹性部件35发生压缩变形时,位于弹性部件 35背后的蓄热部件接触部233b被推向后方。于是,蓄热部件接触部233b以压力与蓄热部件40的前表面接触。由此,除了从上述外装接触部233a向前盖20的热传导路径之外,还形成从蓄热部件接触部233b到蓄热部件40的热传导路径。因此,能够从散热片30A、30B分别向对应的蓄热部件40散热,有望提高散热性能。蓄积在蓄热部件40中的热向周围逐渐放出。
由于蓄热构件接触部233b构成为随着前盖20的安装而被夹压保持在弹性构件35和蓄热构件40之间,因此蓄热构件接触部233b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外装触部233a和散热部33相同,即使不用粘接等方式固定到热量发散的对象即蓄热构件40上,也能够保持与蓄热构件40的稳定接触状态。因此,不仅前盖20,还有蓄热构件40,均可以在不损坏散热部233的情况下移除,不需要花费时间和成本来更换散热片30。
第二变形例进一步采用,将连接到横板27的形状(如图7所示的基座36的支撑板部分36a的部分)加入基座38,将蓄热构件40的热量从基座38主动地散发到金属框架(侧板25、26及横板27)的结构。
如上实施方式和第一及第二变形例中所述,在摄像装置10中,通过安装前盖20来使得与保持构件(基座36、基座38及蓄热构件40)之间发生弹性构件35的压缩变形,随着该弹性构件35的变形,散热片30A、30B的散热部33、 133、233以压力接触前盖20的内表面。根据该结构,可以形成散热效率优异的传热路径,而无需将散热片30A和30B贴到前盖20上。其结果,在组装前盖 20时,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连接散热片30A、30B及前盖20,此外,在拆卸前盖20时不需要更换散热片30A、30B,从而可以获得简单且易于维护的散热结构。
尤其是摄像装置10的两个摄像元件单元14A、14B因基板表面(摄像元件基板13A、13B)互相面对而彼此靠近设置,因此,具有高散热性能、节省空间的构成、进而可维护性优异的本发明的散热结构相当具有实用性。两个散热片30A、30B各自的散热部33(133,233)面向相同方向(向前)平行设置,只要通过安装前盖20,便形成从两个散热片30A、30B到前盖20的两个传热路径。因此,在具有内置多个摄像元件12A和12B的配置的同时,可以简化包括散热结构在内的摄像装置10的组装拆卸作业。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和第二变形例中均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以离开前盖20的内表面距离近的顺序,重叠散热片30(30A,30B)的散热部33、133(外装接触部133a)、233(外装接触部233a)、弹性构件35、保持构件(基座36、基座38和蓄热构件40),使得散热片30的散热部33、133(外装接触部133a)、 233(外装接触部233a)以压力接触前盖20的内表面。作为与此不同的方式,在图17示出了让弹性构件50以压力接触前盖20的内表面的第三变形例。在第三变形例中,除了散热片30的散热部333和弹性构件50之外的部分,其他与图 9等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省略对相同部分的描述。另外,尽管在图17中仅示出了一组散热片30和弹性构件50,但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平行配置两个摄像装置12A和12B对应的两组散热片30(散热部333)和弹性构件50。
散热片30的散热部333的后表面上的粘贴层贴在基座36的支撑板部36a上。也就是说,散热部333未通过弹性构件,而是由支撑板部分36a直接保持。
弹性构件50由可弹性变形且具有高导热率的导热材料制成。形成在弹性构件50的后表面上的粘贴层贴在散热部333的表面,热量可以从散热部333传递到弹性构件50。在弹性构件50的表面上没有形成粘贴层,并且没有安装前盖20的状态下,弹性构件的表面朝向前方暴露。
在图17中部分示出的前盖20显示了相对于后盖21处于固定状态的位置。图17示出了弹性构件50未压缩变形的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下,从支撑板部36a到前盖20的内表面的距离Q1与从支撑板部36a到弹性构件50的表面的距离Q3(弹性构件50和散热部333的厚度之和)之间,Q1<Q3的关系成立。也就是说,初始状态下弹性构件50的表面比前盖20和后盖21组合时的前盖20的内表面位置更加向前突出。
前盖20安装到后盖21上后,前盖20的内表面以压力接触弹性构件50的表面,一边使得隔着散热部333通过支持板部36a向后方的移动受到限制的弹性构件50压缩变形,一边推入该弹性构件50。要从压缩变形中恢复的弹性部件 50的表面被推到前盖20的内表面以压力接触(紧密接触)该内表面。在前盖 20和后盖21彼此固定期间,该压力接触状态得到维持。因此,散热部33经由弹性构件50向前盖20的热传导变得可能,摄像装置12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片30和弹性构件50大范围地扩散到包括金属前盖20在内的外装构件。
此外,由于散热部333的后表面与基座36的支撑板部36a接触,所以从散热部333通过支撑板部36a到横板27的前面板部27a的热传导也变得可能。也就是说,如图10和图11所示的第一变形例,还形成了经由金属框架(侧板25、26 以及横板27)的散热路径,能够提高散热性能。
在第三变形例中,弹性构件50仅与前盖20压力接触,而没有用粘接等方式固定,因此在拆卸前盖20时,不会发生散热片30或弹性部件50的破损。所以,与实施方式以及第一和第二变形例相同,摄像装置12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简单且易于维护的结构,有效地散发到诸如前盖20的外装构件上。
接下去主要参考图18至图18,描述摄像装置10中的摄像元件12A和12B之外的热源的散热。在图18及之后的附图中,使用先前说明了的上述第一变形例(散热片30A和30B分别具备散热部133的结构)来描述摄像元件12A和12B的散热。也就是说,散热部133的外装接触部133a接触前盖20的内表面,框架接触部133b夹在支撑板部36a和前面板部27a之间。
如图20和21所示,第一基板60和第二基板61安装在摄像装置10中。如上所述,电池23在横板27的底板部27c的前表面一方受到支撑。热扩散体62设置为与底板部27c的后表面接触,第一基板60设置为与热扩散体62的后表面接触。进而,热扩散体63设置为与第一基板60的后表面接触,第二基板61设置为与热扩散体63的后表面接触。
第一基板60是具有诸如概括控制摄像装置10的控制部以及处理由光学单元11拍摄的图像的图像处理部的功能的电子基板。第二基板61用于各种操作构件(快门按钮22,电源按钮28,操作按钮29等)的操作信号的输入、经由外部连接器16的信号的输入/输出、显示单元24的显示控制等的电子基板。
如图23和24所示,后盖21上设有向前突出的凸台21d。多个(一对)凸台 21d设置在左右方向上的不同位置,每个凸台21d内形成螺孔。每个凸台21d的前端表面上第一基板60受到支撑,第一基板60的前表面上载置树脂垫片65,隔离物65的前表面上载置横板27的底板部27c。与凸台21d中的螺孔连通的通孔分别形成在底板部分27c、垫片65以及第一基板60中,固定螺钉71的轴部从前面穿过这些通孔插入。形成在固定螺钉71的轴部上的外螺钉拧入凸台21d内的螺孔中。当固定螺钉71的头部碰到底板部27c的状态下以预定扭矩拧紧固定螺钉71后,底板部27c、垫片65以及第一基板60被夹持在固定螺钉71的头部和凸台21d之间。由固定螺钉71的固定部位位于靠近摄像装置10的下方(参见图 5、图6和图8)。
如图25和图26所示,后盖21还具有比凸台21d处于更加上方位置的凸台21e。凸台21e内部形成螺孔。侧板26上形成弯曲部26b,弯曲部26b朝摄像装置10的内侧(右方)弯曲。弯曲部26b与凸台21e的前端表面重叠,第一基板60 的后表面与弯曲部26b的前表面重叠。在第一基板60和弯曲部26b中形成与凸台21e中的螺孔连通的贯通孔,固定螺钉72的轴部从前方穿过这些贯通孔插入凸台21e中的螺孔。在固定螺钉72的轴部分上形成外螺纹,该外螺纹拧入凸台 21e中的螺孔。在固定螺钉72的头部碰到第一基板60的状态下用预定扭矩紧固固定螺钉72后,第一基板60和弯曲部26b被夹持在固定螺钉72的头部和凸台 21e之间。
如图20和图23所示,第二基板61位于第一基板60的后方,沿后盖21的内表面受到支撑。在用上述螺钉固定了第一基板60后,热扩散体63被夹在在第一基板60和第二基板61之间受到保持。热扩散器63与第一基板60和第二基板 61双方均紧密接触。另外,通过上述螺钉固定第一基板60后,热扩散体62被夹在横板27的底板部27c和第一基板60之间受到保持。热扩散体62与底板部 27c及第一基板60双方均紧密接触。
第一基板60和第二基板61均是在搭载的电路等的处理期间产生热量的热源,第一基板60的发热量尤其大。另外,电池23也是热源。第一基板60产生的热量被位于隔着第一基板60的前后位置上的热扩散体62和热扩散体63吸收和扩散。第二基板61产生的热量被与第二基板61的前侧接触的热扩散体63吸收和扩散。横板27的底板部27c与热扩散体62的前表面接触,被热扩散体62吸收的热量从底板部27c传递到横板27。此外,电池23产生的热量也从底板部27c 传递到横板27。
如上所述,横板27可以通过固定螺钉70固定到侧板25、26的紧固部25a、 26a,把底板部27c接受的热量传递给侧板25、26。侧板25、26通过固定螺钉 73、74拧到后盖21上,进一步以可传热的状态固定在前盖20上。
散热部133的框架接触部133b接触横板27的前板部分27a,由横板27接受的热量经过散热片30A、30B的散热部133传递到前盖20。
因此,形成从第一基板60、第二基板61和电池23,经由热扩散体62、63、横板27、侧板25、26以及散热片30A、30B,到达前盖20和后盖21的热传导路径。
此外,如图24所示,第一基板60的后表面接触凸台21d的前端表面,第一基板60的热量经由凸台21d直接传递到后盖21。固定螺钉71的头部接触横板27 的底板部27c,热量可以经由固定螺钉71传递到横板27。
进而,如图26所示,第一基板60的后表面接触侧板26的弯曲部26b,第一基板60的前表面接触固定螺钉72的头部。因此,第一基板60的热量可以经由弯曲部26b和固定螺钉72传递到后盖21的凸台21e等。
如上所述,不仅摄像元件12A、12B,作为其他热源的第一基板60、第二基板61以及电池23,摄像装置10均能够有效地把这些热源产生的热量引导和发散到作为外装构件的后盖21和前盖20。
尤其对于具有大发热量的第一基板60,形成多个热传导路径以确保优异的散热性能。具体而言,通过经由热扩散体62和固定螺钉71到达横板27的底板部27c的散热路径、到达后盖21的凸台21d的散热路径、到到侧板26的弯曲部26b的散热路径、以及经由固定螺钉71到达后盖21的凸台21e的散热路径等,进行从第一基板60的散热。
此外,由于第二基板61经由热扩散体63与第一基板60接触,因此上述多个散热路径也有助于第二基板61的散热。
电池23容纳在由横板27形成的空间(底板部分27c的前侧)中,电池23和第一基板60分别位于底板部27c的两侧(前后)。不仅第一基板60而且电池23 也向横板27放热,因此两个热源(第一基板60和电池23)隔着底板部27c设置,具有良好的空间效率。
如上所述,构成摄像装置10的内框架的横板27可以经由散热片30A、30B 从摄像元件12A和12B接收热量。进而,每个基板60、61以及电池23的热量也传递到横板27。因此,作为不同热源的摄像元件12A、12B和基板60、61以及电池23共同用内部框架(横板27)作为热传导路径。局此,可以在摄像装置10有限内部空间中有效地构成多个热源的散热结构。
在图18至图26所示的构成中,散热片30A、30B的框架接触部133b接触横板27的前面板部27a。该结构由于散热片30A、30B直接接触横板27,因此,无论是把摄像装置12A、12B的热量传递到横板27,还是把其他热源(各个基板 60、61以及电池23)的热量通过横板27传递到散热片30A和30B,均方便进行有效的热传递。然而,只要能够热传导到散热片30A,30B,也可以将除了框架接触部133b之外的其他构件与横板27的前面板部27a接触。例如,在图5至图9 所示的构成中,如果使用具有高导热率类型的弹性构件35,则可以使得散热部33和前面板部27a之间经由基座36的支撑板部36a和弹性构件35相互散热。
以上尽管基于图示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方式,可以更变或改善发明内容。例如,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具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全天球摄像系统的摄像设备,尤其适用于多个摄像元件的基板表面彼此相对设置的构成。但是,本发明同样可用于具有全天求型之外的摄像系统的摄像设备。
由于所示实方式例的摄像装置10是前后方向上薄型,因此易于确保用于按压接触散热片30A、30B的散热部件33、133、233以及弹性构件50的面积的是外装构件的前盖20和后盖21。在摄像装置10中,前盖20最后安装,因此通过选择前盖20作为用于压力接触散热部33、133、233和弹性构件50的对象,有望提高维护性能和操作性能。但也可以将散热部33、133、233和弹性构件 50以压力接触后盖21。另外还根据摄像装置的整体形状,而不是前盖和后盖,选择使得散热部和导热性弹性构件以压力接触覆盖左右或上下的侧面部分的外装构件。

Claims (12)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装构件;
设置在所述外装构件内侧的摄像元件;
用于发散所述摄像元件产生的热量的片构件;
用于保持片构件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构件;
用于保持所述弹性构件的保持构件,
所述片构件具有贴附在所述摄像元件的基板上的受热部、以及贴附在所述弹性构件上的散热部,
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外装构件和所述保持构件之间压缩变形,使得所述散热部以压力与所述外装构件接触,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备多个所述摄像元件,多个所述摄像元件的成像面和相反一方的基板表面互相对置,并具备分别与多个所述摄像元件对应的多个所述片构件,各个片构件的所述散热部朝着相同方向以压力与所述外装构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具备金属制的内部框架,该内部框架被固定在所述外装构件上,并支撑所述保持构件,所述散热部与所述内部框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散热部具有被夹持在所述保持构件和所述内部框架之间的框架接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具备蓄热构件,所述散热部与所述蓄热构件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散热部具有被夹持在所述弹性构件和所述蓄热构件之间的蓄热构件接触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具备设置在所述外装构件内侧的有别于所述摄像元件的发热体,具备从所述发热体向所述外装构件放热的热传导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发热体是固定在所述内部框架上的不同于所述摄像元件的所述基板的其他基板,所述热传导路径包含所述内部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外装构件具有用来结合螺钉的凸缘,该螺钉用来把所述基板固定到所述内部框架上,所述基板与所述凸缘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基板和电池分别位于构成所述内部框架的板形部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具备设置在所述外装构件内侧的有别于所述摄像元件的发热体,具备从所述发热体向所述外装构件放热的热传导路径。
1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外装构件;
设置在所述外装构件内侧的摄像元件;
用于发散所述摄像元件产生的热量的片构件;
用于保持所述片构件的保持构件;
能够弹性变形的导热性弹性构件,
所述片构件具有贴附在所述摄像元件的基板上的受热部、以及贴附在所述保持构件上的散热部,
所述弹性构件被保持在所述散热部上,所述弹性构件压缩变形而以压力与所述外装构件接触,
所述摄像装置还具备多个所述摄像元件,多个所述摄像元件的成像面和相反一方的基板表面互相对置,并具备分别与多个所述摄像元件对应的多个所述片构件,各个片构件的所述散热部朝着相同方向以压力与所述外装构件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具备设置在所述外装构件内侧的有别于所述摄像元件的发热体,具备从所述发热体向所述外装构件放热的热传导路径。
CN201910671124.5A 2018-07-24 2019-07-24 摄像装置 Active CN1107846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8084 2018-07-24
JP2018138084 2018-07-24
JP2019029669A JP7151541B2 (ja) 2018-07-24 2019-02-21 撮像装置
JP2019-029669 2019-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4627A CN110784627A (zh) 2020-02-11
CN110784627B true CN110784627B (zh) 2021-07-16

Family

ID=67438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1124.5A Active CN110784627B (zh) 2018-07-24 2019-07-24 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13148B2 (zh)
EP (1) EP3599493B1 (zh)
CN (1) CN1107846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229059A1 (en) * 2022-01-14 2023-07-20 Aac Optics (Suzhou) Co., Ltd. Autofocus device based on movable sensor driven by sma wir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8433A (zh) * 2011-04-02 2011-06-15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摄像机的散热结构
CN202424864U (zh) * 2011-04-01 2012-09-05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摄像装置
CN205670799U (zh) * 2016-06-15 2016-11-02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JP6080510B2 (ja) * 2012-11-09 2017-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熱部品、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6572621A (zh) * 2016-11-10 2017-04-19 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器以及具有该控制器的电动车
WO2017073078A1 (ja) * 2015-10-30 2017-05-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6768A (ja) 1981-08-07 1983-02-17 Toray Eng Co Ltd 定速度巻取装置
JP2006319720A (ja) * 2005-05-13 2006-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素子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影装置
JP2008164799A (ja) * 2006-12-27 2008-07-17 Sony Corp 電子機器の筐体及びその筐体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5291892B2 (ja) * 2007-05-01 2013-09-18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モジュール、撮像素子モジュールを用いた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携帯用電子機器
US7933515B2 (en) * 2008-09-11 2011-04-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JP5365470B2 (ja) 2008-11-26 2013-12-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メラボディ、撮像ユニット、撮像システム、その撮像ユニットのカメラボディに対する着脱方法、その撮像ユニットのカメラボディに対する装着方法、その撮像ユニットのカメラボディに対する抜き取り方法
WO2010095759A1 (en) 2009-02-19 2010-08-26 Ricoh Company, Ltd. Camera body, imaging unit mounted/removed on/from the camera body and imaging apparatus
WO2010150553A1 (ja) * 2009-06-26 2010-12-2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445038B2 (ja) 2009-09-14 2014-03-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メラボディ及びこのカメラボディに着脱される撮像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5413133B2 (ja) 2009-11-05 2014-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メラボディ及びこのカメラボディに着脱される撮像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5454089B2 (ja) 2009-11-09 2014-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撮像装置
JP5565117B2 (ja) * 2010-06-07 2014-08-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
JP5566198B2 (ja) * 2010-06-16 2014-08-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2012042562A (ja) * 2010-08-16 2012-03-01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12058405A (ja) 2010-09-07 2012-03-22 Olympus Imaging Corp 手振れ補正ユニット
WO2012077251A1 (ja) * 2010-12-06 2012-06-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948825B2 (ja) 2011-12-01 2016-07-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開閉蓋装置、電子機器
JP2014081504A (ja) 2012-10-17 2014-05-08 Ricoh Co Ltd 撮像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315229B2 (ja) * 2013-06-27 2018-04-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放熱部品、電子機器
JP6218469B2 (ja) 2013-07-17 2017-10-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6219599A (ja) 2015-05-20 2016-12-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機器および熱拡散体
CN108351578B (zh) 2015-10-30 2020-12-22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JP6666035B2 (ja) * 2015-12-25 2020-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6645245B2 (ja) 2016-02-19 2020-02-14 株式会社ザクティ 全天球撮影システム
CN205596496U (zh) * 2016-03-15 2016-09-21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电视机
CN105915769A (zh) * 2016-03-30 2016-08-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散热装置及移动终端
US10133158B2 (en) * 2016-10-17 2018-11-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device
CN106686963B (zh) * 2016-12-20 2019-05-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器件和终端设备
JP6919242B2 (ja) 2017-03-16 2021-08-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音声取得装置
CN207573441U (zh) * 2017-12-13 2018-07-03 广东拉斐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usb数据线的手机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24864U (zh) * 2011-04-01 2012-09-05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摄像装置
CN102098433A (zh) * 2011-04-02 2011-06-15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摄像机的散热结构
JP6080510B2 (ja) * 2012-11-09 2017-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放熱部品、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7073078A1 (ja) * 2015-10-30 2017-05-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205670799U (zh) * 2016-06-15 2016-11-02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具有其的摄像机
CN106572621A (zh) * 2016-11-10 2017-04-19 广东高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器以及具有该控制器的电动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4627A (zh) 2020-02-11
US20200037471A1 (en) 2020-01-30
US11013148B2 (en) 2021-05-18
EP3599493A3 (en) 2020-05-06
EP3599493A2 (en) 2020-01-29
EP3599493B1 (en) 2023-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29418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vehicle
WO2012137267A1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EP3177127A2 (en) Heat dissipation over rear frame of a display
JP6080510B2 (ja) 放熱部品、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0074665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撮像機能付き電子機器
JP7151541B2 (ja) 撮像装置
JP2011211542A (ja) 電子機器
CN110784627B (zh) 摄像装置
JP5473261B2 (ja) 撮像装置
JP4890398B2 (ja) 撮像装置
JP2007134811A (ja) 撮像装置
JP5460178B2 (ja) 撮像装置
JP2020038230A (ja) 撮像ユニット
JP2014039163A (ja) 電子機器
JP5925053B2 (ja) 撮像装置
JP5464930B2 (ja) 電子機器
JP5188412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4011758A (ja) 放熱機構
JP2011138912A (ja) 電子機器
JP2013092611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2015080059A (ja) 熱伝導部品、熱伝導構造体、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電子機器
KR101413869B1 (ko) 촬상 장치 및 촬상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2004005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15072960A (ja) 電子機器
JP5805114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