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83717B - 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3717B
CN110783717B CN201910680986.4A CN201910680986A CN110783717B CN 110783717 B CN110783717 B CN 110783717B CN 201910680986 A CN201910680986 A CN 201910680986A CN 110783717 B CN110783717 B CN 1107837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terminal fitting
folded
winding
star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09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3717A (zh
Inventor
大比叡直树
长谷川真大
黑田桂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83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37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3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37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4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conductive parts having primarily a non-electric function, e.g. frame, casing, rail
    • H01R4/646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conductive parts having primarily a non-electric function, e.g. frame, casing, rail for cables or flexible cylindrical bod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屏蔽电线(20)的编织线(22)包括折返到护套(23)的外侧的筒状的折返部(22a)。衬套(40)在折返部(22a)的内侧包围护套(23)。端子配件(30)包括压紧固定部(50)和被安装部(60)。压紧固定部(50)以从卷绕始端(50s)到卷绕终端(50e)向规定的卷绕方向(R)卷绕超过一周而形成重叠区域(OL)的状态包围折返部(22a)。压紧固定部(50)借助折返部(22a)压紧固定于衬套(40)。被安装部(60)与卷绕始端(50s)连接。

Description

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9-117286号公报所述的端子配件通过对冲裁为规定形状的金属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所述端子配件具备沿长边延伸的基底部、一对压紧片、连接部以及臂部。
所述一对压紧片从所述基底部的左右两侧缘延伸设置。所述一对压紧片隔着屏蔽电线的折返到护套的外周上的编织线而压紧于护套。
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基底部中的比所述压紧片靠后方的区域中从所述基底部的一方侧缘伸出。贯插在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孔中的螺栓等与接地部件连接。
所述臂部相对于所述基底部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相反侧。臂部及与臂部相邻的基底部以卷绕于护套的外周的一部分的状态压紧于护套。
然而,在基底部的长度方向(与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相当)上,必须将连接部的位置配置在从一对压紧片离开的位置。由于连接部的配置位置受到限制,因此相对于安装对象的安装自由度低。此外,臂部只卷绕于护套的外周的一部分,压紧保持力很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其压紧保持力高、且相对于安装对象的安装自由度高。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提供一种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其具备:屏蔽电线,其包括包围导体部的编织线和包围所述编织线的绝缘性的护套,所述编织线包括折返到所述护套的外侧的筒状的折返部;衬套,其在所述编织线的所述折返部的内侧包围所述护套的外周;以及端子配件,其包括压紧固定部以及被安装至安装对象的被安装部,所述压紧固定部以在所述屏蔽电线的周围从卷绕始端到卷绕终端向规定的卷绕方向卷绕超过一周而形成重叠区域的状态包围所述折返部,所述压紧固定部以能够导通地与所述折返部接触的状态隔着所述折返部压紧固定于所述衬套;所述被安装部与所述卷绕始端直接连接或经由中间部而与所述卷绕始端间接连接。
在本方式中,从卷绕始端到卷绕终端卷绕超过一周而形成的压紧固定部的重叠区域压紧被固定于内侧的衬套,由此形成三重重叠。因此,能够抑制弹性回弹导致的压紧固定部的开放,提高压紧保持力。
此外,用于安装至安装对象的被安装部与卷绕始端直接连接或经由中间部而与卷绕始端间接连接。因此,在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将压紧固定部与被安装部设定成任意的位置关系,能够提高安装的自由度。
此外可以是,沿着所述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观察时,所述压紧固定部与所述衬套形成为彼此相似的多边形形状。在该情况下,在外侧的压紧固定部与内侧的衬套形成为彼此相似的多边形形状的状态下,能够使外侧的压紧固定部的紧固力与内侧的衬套的反作用力对抗,能够抑制因弹性回弹而导致的压紧固定部的打开。
此外可以是,所述压紧固定部与所述衬套包括彼此对置的弯曲状的角部。在该情况下,通过所述压紧固定部与所述衬套之间的角部处的压紧固定,能够可靠地抑制因弹性回弹而导致的压紧固定部的打开。
此外可以是,所述压紧固定部与所述衬套各自的所述角部包括配置在所述重叠区域的重叠区域内角部。在该情况下,压紧固定部的重叠区域的角部被压紧固定于衬套的角部,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因弹性回弹而导致的压紧固定部的打开。
此外可以是,所述被安装部经由所述中间部而与所述卷绕始端间接连接,所述中间部由与所述屏蔽电线的所述长度方向平行的板部形成,所述中间部与所述被安装部形成为共面。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在中间部的任意位置连接被安装部的布局。因此,相对于安装对象的安装自由度提高。
此外可以是,所述被安装部经由所述中间部而与所述卷绕始端间接连接,所述中间部包括:第1板部,其与所述屏蔽电线的所述长度方向平行;以及第2板部,其与所述第1板部垂直,以所述被安装部相对于所述第1板部倾斜的方式连接所述第1板部与所述被安装部。在该情况下,通过按期望设定被安装部相对于第1板部的倾斜角度,相对于安装对象的安装自由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的(a)及(b)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的从彼此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屏蔽电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的(a)~(f)是依次表示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方法的工序图。
图5的(a)及(b)是在所述连接方法的最终工序即压紧工序中依次表示压紧前的状态和压紧完成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的(a)~(d)是在所述连接方法的最终工序即压紧工序中依次表示端子配件坯料的状态变化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10P、10Q: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
20:屏蔽电线;
21a:导体部;
22:编织线;
22a:折返部(露出部);
23:护套;
30、30P、30Q:端子配件;
40:衬套;
47:第1下侧角部(重叠区域内角部);
50:压紧固定部;
50s:卷绕始端;
50e:卷绕终端;
57:第1下侧角部(重叠区域内角部);
60:被安装部;
62:中间部;
63:中间部;
64:第1板部;
65:第2板部;
OL:重叠区域;
OL1:重叠外侧部分;
OL2:重叠内侧部分;
R:卷绕方向;
X: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的(a)及(b)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10的从彼此不同角度观察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压紧前的屏蔽电线20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10(以下,还简称为连接结构10)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1的(a)及(b)、和图3所示,连接结构10具备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屏蔽电线20、端子配件30以及衬套40。
首先,参照图2,对屏蔽电线20进行说明。屏蔽电线20具备:多根包覆电线21;筒状的编织线22,其包围多根包覆电线21;绝缘性的护套23,其包围编织线22;以及绝缘性的中心部件24。多根包覆电线21配置成包围中心部件24。各包覆电线21包括导体部21a和包围导体部21a的绝缘部21b。
在屏蔽电线20的端部,护套23被剥去。在护套23的剥去状态下露出的编织线22的露出部折返而形成了包围护套23的筒状的折返部22a(参照图4的(c)及(d))。如图3所示,衬套40在折返部22a的内侧嵌合于护套23的外周23a。即,编织线22的折返部22a包围护套23。
接下来,对端子配件30进行说明。
如图1的(a)及(b)所示,端子配件30具备压紧固定部50和被安装部60。端子配件30由板金材料形成。压紧固定部50以在屏蔽电线20的周围从卷绕始端50s到卷绕终端50e向规定的卷绕方向R(图1的(a)及(b)中顺时针)卷绕超过一周而形成重叠区域OL的状态压紧固定于屏蔽电线20。
如图3所示,沿着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X观察,压紧固定部50形成了包括上底部51、与上底部51平行的下底部52、第1腰部53、第2腰部54的梯形形状。上底部51及下底部52相对于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X平行。
压紧固定部50包括:弯曲状的第1上侧角部55,其形成在上底部51与第1腰部53之间;以及弯曲状的第2上侧角部56,其形成在上底部51与第2腰部54之间。此外,压紧固定部50包括:弯曲状的第1下侧角部57,其形成在下底部52与第1腰部53之间;以及弯曲状的第2下侧角部58,其形成在下底部52与第2腰部54之间。
在第1下侧角部57配置有卷绕始端50s。下底部52比上底部51宽度宽。在下底部52的中途部52P配置有卷绕终端50e。
在压紧固定部50中,在屏蔽电线20的周向上从卷绕始端50s起规定范围的部分即重叠外侧部分OL1与在屏蔽电线20的周向上从卷绕终端50e起规定范围的部分即重叠内侧部分OL2的外侧重叠,形成重叠区域OL。即,重叠区域OL包括重叠外侧部分OL1和重叠内侧部分OL2。
压紧固定部50以在折返部22a的周围向卷绕方向R卷绕超过一周而形成重叠区域OL的状态隔着借助折返部22a压紧固定于衬套40。
被安装部60由与卷绕始端50s直接连结的矩形板形成,与下底部52平行地向外侧延伸。被安装部60具有沿着卷绕始端50s的一边部。压紧固定部50和被安装部60在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X上配置在重叠的位置。在被安装部60形成有供用于安装至安装对象的螺栓(未图示)贯插的贯插孔61。
衬套40为金属制成,形成为与压紧固定部50相似的梯形形状。衬套40在沿着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包括上底部41、下底部42、第1腰部43以及第2腰部44的梯形形状。
衬套40包括:弯曲状的第1上侧角部45,其形成在上底部41与第1腰部43之间;以及弯曲状的第2上侧角部46,其形成在上底部41与第2腰部44之间。此外,衬套40包括:弯曲状的第1下侧角部47,其形成在下底部42与第1腰部43之间;以及弯曲状的第2下侧角部48,其形成在下底部42与第2腰部44之间。
衬套40的上底部41配置在压紧固定部50的上底部51的内侧。衬套40的下底部42配置在压紧固定部50的下底部52的内侧。衬套40的第1腰部43配置在压紧固定部50的第1腰部53的内侧。衬套40的第2腰部44配置在压紧固定部50的第2腰部54的内侧。
此外,衬套40的第1上侧角部45配置在压紧固定部50的第1上侧角部55的内侧。衬套40的第2上侧角部46配置在压紧固定部50的第2上侧角部56的内侧。衬套40的第1下侧角部47配置在压紧固定部50的第1下侧角部57的内侧。衬套40的第2下侧角部48配置在压紧固定部50的第2下侧角部58的内侧。
彼此对置的、压紧固定部50的第1下侧角部57与衬套40的第1下侧角部47构成配置在重叠区域OL的重叠区域内角部。
此外,彼此对置的第1上侧角部55与第1上侧角部45构成配置在重叠区域OL外的重叠区域外角部。彼此对置的第2上侧角部56与第2上侧角部46构成配置在重叠区域OL外的重叠区域外角部。彼此对置的第2下侧角部58与第2下侧角部48构成配置在重叠区域OL外的重叠区域外角部。
接下来,参照图4的(a)~(f)和图5的(a)及(b),按工序依次对屏蔽电线20与端子配件30的连接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4的(a)及(b)所示的衬套坯料安装工序中,在屏蔽电线20的护套23的外周23a上,从屏蔽电线20的终端20a侧嵌合用于形成衬套40的圆筒状的衬套坯料400。
接下来,在图4的(c)所示的护套去除工序中,在从屏蔽电线20的终端20a起的规定范围内,对护套23进行剥皮来将其去除。由此编织线22从终端20a起露出规定范围。
接下来,在图4的(d)所示的编织线折返工序中,将编织线22的露出部分折返到衬套坯料400的外侧,形成编织线22的折返部22a。
接下来,在图4的(e)及(f)所示的端子配件坯料安装工序中,从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X以包围折返部22a的方式安装端子配件坯料70。
具体而言,端子配件坯料70包括:平板状的第1板部71,其相当于被安装部60;圆弧板状的第2板部72,其相当于第1下侧角部57的外侧部分;平板状的第3板部73,其相当于下底部52的外侧部分;以及圆弧板状的第4板部74。
第4板部74包括:基端部74a,其与第3板部73连接;以及末端部74b,其隔着间隙接近第2板部72的内侧,用于形成卷绕终端50e。在由平坦的第3板部73与圆弧板状的第4板部74形成的贯插空间S内贯插屏蔽电线20。
接下来,在图5的(a)及(b)所示的压紧工序中,在贯插有屏蔽电线20的状态的端子配件坯料70被配置在压紧模具100的下模80上后,通过使压紧模具100的上模90下降,该端子配件坯料70被形成在下模80与上模90之间的腔室C的内表面呈梯形状压紧。
具体而言,下模80包括分别形成腔室C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下底部形成部81、第1下侧角部形成部82、以及第2下侧角部形成部83。此外,下模80包括合模部84和承受相当于被安装部60的第1板部71的座部85。
上模90包括分别形成腔室C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上底部形成部91、第1腰部形成部92、第2腰部形成部93、第1上侧角部形成部94、以及第2上侧角部形成部95。此外,上模90包括:合模部96,其在锁模状态下与下模80的合模部84抵接;以及夹持部97,其在锁模状态下在与下模80的座部85之间夹持第1板部71(被安装部60)。
此处,图6的(a)~(d)是示出压紧工序中的第4板部74的状态变化的示意图。在图6的(a)~(d)中,为了简化,省略屏蔽电线20和衬套40的图示。从图6的(a)所示的压紧前的状态起,如图6的(b)所示,在上模90稍微下降的初始阶段,第4板部74被上模90的第1腰部形成部92和第2腰部形成部93向下侧按压,且第4板部74变形为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楕圆状,且第4板部74的末端部74b与第3板部73的中途部抵接。
接下来,上模90进一步下降,由此如图6的(c)所示,在第4板部74形成有:第1直线状部74c,其形状近似于第1腰部53;第2直线状部74d,其形状近似于第2腰部54;弯曲凸部形状的顶部74e,其位于第1直线状部74c与第2直线状部74d之间;以及折曲状部74f,其以末端部74b为支点相对于第1直线状部折曲。
接下来,如图6的(d)及图5的(b)所示,上模90下降到锁模状态,由此形成了上底部51、下底部52、第1腰部53、第2腰部54、第1上侧角部55、第2上侧角部56、第1下侧角部57、以及第2下侧角部58。此外,从相当于基端部74a的卷绕始端50s起规定范围的部分即重叠外侧部分OL1与从相当于末端部74b的卷绕终端50e起规定范围的部分即重叠内侧部分OL2的外侧重叠,从而形成重叠区域OL。
当上模90的上底部形成部91在压紧工序的最终阶段形成上底部51时,经由上底部51,能够将相当于折曲状部74f的重叠内侧部分OL2强力地按压向重叠外侧部分OL1侧。因此,能够以高压紧载荷强力地压紧重叠区域OL。
此外,在压紧工序的最终阶段,由于形成了第1上侧角部55和第2上侧角部56,因此在压紧工序的中途,不会阻碍卷绕终端50e向卷绕方向R的移位。因此,在卷绕方向R上能够得到所需长度的重叠区域OL。
此外,在压紧时,屏蔽电线20的中心部件24能够发挥抑制中心部件24周围的多根包覆电线21偏移或扭曲的功能。另外,在图3及图5的(b)中,省略了中心部件24的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卷绕始端50s到卷绕终端50e卷绕超过一周而得到的压紧固定部50的重叠区域OL被压紧固定于内侧的衬套40,从而形成三重重叠。因此,能够抑制因弹性回弹而导致的压紧固定部的打开,能够提高压紧保持力。
此外,压紧固定部50是向一个方向(规定的卷绕方向R)卷绕的结构。因此,能够将用于安装至安装对象的被安装部60与卷绕始端50s直接连接。此外,如后述的图7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图8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所述,还能够借助中间部62、63将被安装部60间接地连接于卷绕始端50s。即,在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X上,能够将压紧固定部50与被安装部60设定成任意的位置关系,能够提高安装的自由度。
此外,在外侧的压紧固定部50与内侧的衬套40形成为彼此相似的多边形形状的状态下,能够使外侧的压紧固定部50的紧固力与内侧的衬套40的反作用力对抗,能够可靠地抑制因弹性回弹导致的压紧固定部50的打开。
此外,通过压紧固定部50与衬套40的对应的角部(第1上侧角部55与第1上侧角部45;第2上侧角部56与第2上侧角部46;第1下侧角部57与第1下侧角部47;第2下侧角部58与第2下侧角部48。)处的压紧固定,能够可靠地抑制因弹性回弹导致的压紧固定部50的打开。
特别是,压紧固定部50的重叠区域OL的第1下侧角部57被压紧固定于衬套40的第1下侧角部47,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因弹性回弹导致的压紧固定部50的打开。
此外,压紧固定部50以从卷绕始端50s到卷绕终端50e卷绕超过一周的状态形成为梯形形状。从配置在下底部52与第1腰部53之间的第1下侧角部57处的卷绕始端50s起规定范围的部分被作为重叠外侧部分OL1,从配置在下底部52的中途部52P处的卷绕终端50e起规定范围的部分被作为重叠内侧部分OL2。压紧固定部50形成了重叠外侧部分OL1与重叠内侧部分OL2彼此重叠的重叠区域OL。因此,通过压紧固定部50的弹性回弹,使得第1腰部53欲以上端为中心而将下端侧打开的打开力F(参照图3)在第1下侧角部57处向使重叠内侧部分OL2与重叠外侧部分OL1按压干涉的方向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压紧保持力。
(第2实施方式)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10P的俯视示意图。图7的第2实施方式与图1的(b)的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连接结构10P中,在端子配件30P中,被安装部60从压紧固定部50的卷绕始端50s经平板状的中间部62进行连接。中间部62由相对于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X平行的板部形成。中间部62相对于压紧固定部50的下底部52(图7中未图示)平行。
中间部62与被安装部60形成为共面。在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X上,配置成压紧固定部50的一部分的位置与被安装部60的一部分的位置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三重重叠,能够提高压紧保持力。此外,可以是在中间部62的任意位置连接被安装部60这样的布局,相对于安装对象的安装自由度提高。
(第3实施方式)
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10Q的立体示意图。
图8的第3实施方式与图1的(b)的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连接结构10Q中,在端子配件30Q,被安装部60从压紧固定部50的卷绕始端50s经角状的中间部63进行连接。
中间部63包括:平板状的第1板部64,其与压紧固定部50的卷绕始端50s连接,与压紧固定部50的下底部52平行;以及第2板部65,其从第1板部64中与卷绕始端50s平行的一侧缘64a呈垂直状延伸设置。
第1板部64是相对于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板部。第2板部65包括:一侧缘65a,其与第1板部64的一侧缘64a一致;以及另一侧缘65b,其相对于一侧缘65a倾斜。
被安装部60从第2板部65的另一侧缘65b呈垂直状延伸设置。由此,第2板部65以被安装部60相对于第1板部64倾斜的方式连接第1板部64与被安装部60。此外,被安装部60相对于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X倾斜。此外,在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X上,配置成压紧固定部50的一部分的位置与被安装部60的一部分的位置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三重重叠,能够提高压紧保持力。此外,在中间部63处,能够按期望设定第2板部65的另一侧缘65b相对于一侧缘65a的倾斜角度(与被安装部60相对于第1板部64的倾斜角度相当),相对于安装对象的安装自由度提高。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各所述实施方式,例如,沿着屏蔽电线20的长度方向X观察到的压紧固定部50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梯形形状以外的四边形,也可以是六边形,总之只要是多边形形状即可。此外,在屏蔽电线20中,可以配置包覆电线21来代替中心部件24。
以上,通过具体的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理解了上述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容易地想到其变更、改变及等同物。因此,本发明应为权利要求书及与其等同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其具备:
屏蔽电线,其包括包围导体部的编织线和包围所述编织线的绝缘性的护套,所述编织线包括折返到所述护套的外侧的筒状的折返部;
衬套,其在所述编织线的所述折返部的内侧包围所述护套的外周;以及
端子配件,其包括压紧固定部以及被安装至安装对象的被安装部,所述压紧固定部以在所述屏蔽电线的周围从卷绕始端到卷绕终端向单一的卷绕方向卷绕超过一周而形成重叠区域的状态包围所述折返部,所述压紧固定部以能够导通地与所述折返部接触的状态隔着所述折返部压紧固定于所述衬套;所述被安装部与所述卷绕始端直接连接或经由中间部而与所述卷绕始端间接连接,
沿着所述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观察时,所述压紧固定部与所述衬套形成为彼此相似的多边形形状,
在所述压紧固定部中,在所述屏蔽电线的周向上从所述卷绕始端起规定范围的部分即重叠外侧部分与在所述屏蔽电线的周向上从所述卷绕终端起规定范围的部分即重叠内侧部分的外侧重叠,形成所述重叠区域,
沿着所述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观察时,所述压紧固定部包括:在中途部配置有所述卷绕终端的底部;以及弯曲状的下侧角部,该下侧角部形成在所述底部与同该底部的一端相邻的边部之间并配置于所述重叠区域,而且在所述下侧角部配置有所述卷绕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压紧固定部与所述衬套包括彼此对置的多个弯曲状的角部,所述多个弯曲状的角部包括所述下侧角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被安装部经由所述中间部而与所述卷绕始端间接连接,
所述中间部由与所述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板部形成,
所述中间部与所述被安装部形成为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被安装部经由所述中间部而与所述卷绕始端间接连接,
所述中间部包括:第1板部,其与所述屏蔽电线的长度方向平行;以及第2板部,其与所述第1板部垂直,以所述被安装部相对于所述第1板部倾斜的方式连接所述第1板部与所述被安装部。
CN201910680986.4A 2018-07-30 2019-07-26 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1107837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2679A JP7132602B2 (ja) 2018-07-30 2018-07-30 シールド電線と端子金具との接続構造
JP2018-142679 2018-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3717A CN110783717A (zh) 2020-02-11
CN110783717B true CN110783717B (zh) 2022-12-06

Family

ID=69383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0986.4A Active CN110783717B (zh) 2018-07-30 2019-07-26 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32602B2 (zh)
CN (1) CN11078371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233U (ja) * 1983-06-22 1985-0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シ−ルドケ−ブルの固定構造
JP5454293B2 (ja) * 2010-03-29 2014-03-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8321270V0 (it) * 1983-03-24 1983-03-24 Cavis Cavetti Isolati Spa Dispositivo per la connessione a massa di un cavo elettrico, particolarmente per autoveicoli.
JPH0135419Y2 (zh) * 1985-07-10 1989-10-27
BR8701399A (pt) * 1986-04-03 1988-01-05 Du Pont Tira de contacto e processo para a producao de uma fileira de conectores de grampo de borda,ou de um unico conector de grampo de borda
US4951389A (en) * 1989-05-31 1990-08-28 Amp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making a wire barrel terminal
JP2002218621A (ja) * 2001-01-17 2002-08-02 Yazaki Corp シールド電線の端末処理構造
JP3928770B2 (ja) * 2001-01-17 2007-06-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電線の端末処理構造
JP2004040867A (ja) * 2002-07-01 2004-02-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取付金具
US6997746B2 (en) * 2004-04-20 2006-02-14 Ark-Les Corporation Crimp connector
JP4427565B2 (ja) * 2006-07-03 2010-03-10 日本ジッパーチュービング株式会社 半田付け可能な弾性電気接触端子
JP4901632B2 (ja) * 2007-07-30 2012-03-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同軸線用コネクタ及び同軸線接続ユニット
CN201570609U (zh) * 2009-12-11 2010-09-01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转接接头
JP2012048818A (ja) * 2010-08-24 2012-03-0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圧着方法
JP2012155892A (ja) * 2011-01-24 2012-08-1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圧着端子及び端子付電線
JP5767543B2 (ja) * 2011-09-15 2015-08-1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接続構造体及び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5878075B2 (ja) * 2012-05-02 2016-03-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外部導体端子の接続構造
JP2014017181A (ja) * 2012-07-11 2014-01-30 Tyco Electronics Japan Kk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ハーネスの端末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70484B2 (ja) * 2013-04-26 2014-04-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に対する端子の圧着構造
JP6106518B2 (ja) * 2013-05-09 2017-04-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丸端子固定構造
JP2015072876A (ja) * 2013-10-04 2015-04-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接地部品、電線の接地構造、電子機器
CN204947141U (zh) * 2015-09-25 2016-01-06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
JP6290957B2 (ja) * 2016-03-18 2018-03-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端子の接続構造
CN207638013U (zh) * 2017-09-26 2018-07-20 中天合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贯通地线用l型连接件
CN107819312B (zh) * 2017-10-25 2020-08-2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线束分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5233U (ja) * 1983-06-22 1985-01-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シ−ルドケ−ブルの固定構造
JP5454293B2 (ja) * 2010-03-29 2014-03-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21567A (ja) 2020-02-06
CN110783717A (zh) 2020-02-11
JP7132602B2 (ja) 2022-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30014419A (ko) 방송 rf 에너지를 저감하기 위해 한 쌍의 험프와 그들 사이에 배치된 그루브를 포함한 크림프 커넥션을 가진 와이어 케이블 및 그 형성 방법
US8342894B2 (en) Terminal fitting
US9490551B2 (en) Fitting equippe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heet
CN110998989B (zh) 电线的压接结构及屏蔽导电路径
KR20150121013A (ko) 통 형상체, 압착 단자,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압착 단자의 제조 장치
US10756449B2 (en) Crimp terminal
EP3565063A1 (en) Crimp terminal
CN110783717B (zh) 屏蔽电线与端子配件的连接结构
CN110783718B (zh) 电线与保持配件的连接结构
CN110783719B (zh) 电线与保持配件的连接结构
US20190013595A1 (en) Terminal-equipped electrical wire
US1176453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manufacturing device of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and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CN111226362B (zh) 电线保护管及线束
EP3565060B1 (en) Terminal connection method
US9887036B2 (en) Coil end connecting structure
JP7221804B2 (ja)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KR20210042726A (ko) 전선의 이탈을 방지하는 압착 슬리브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287158B1 (en) Contact element
CN114284833B (zh) 制造屏蔽线的方法、带有接地构件的屏蔽线及夹紧装置
US20230163536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shielded terminal and shielded electrical wire
EP3859895B1 (en) Crimp barrel prepared for crimping
US11637388B2 (en) Ferrule for a coaxial cable terminal having overlapping crimp wings
JP2002217584A (ja) 電磁波シールド処理構造
US20220158364A1 (en)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and terminal crimping device
JP2009295403A (ja) 圧着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