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5768A - 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5768A
CN110775768A CN201910358507.7A CN201910358507A CN110775768A CN 110775768 A CN110775768 A CN 110775768A CN 201910358507 A CN201910358507 A CN 201910358507A CN 110775768 A CN110775768 A CN 110775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cars
travel
floor
clos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85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75768B (zh
Inventor
松熊利治
前原知明
山下幸一
齐藤勇来
鸟谷部训
羽鸟贵大
棚林飒
星野孝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775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5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75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5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7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permit passengers to leave an elevator car in case of failure, e.g. moving the car to a reference floor or unlocking the d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23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i.e. lay-o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76Load weighing or car passenger cou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92Position or motion detectors or driving means for the dete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在多轿厢电梯中不使蓄电池容量增大地实现停电时停靠运转。具备:多对轿厢,其设置为能循环移动;轿厢驱动电路部,其基于指令使轿厢驱动;蓄电池,其在停电时对轿厢驱动电路部提供电源;轿厢位置检测部,其检测轿厢的轿厢位置;负荷计算部,其计算轿厢内的负荷;最靠近层算出部,其算出成对的轿厢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的该对轿厢的最靠近层;和行驶控制部,其在成对的轿厢各自向轻负荷方向行驶时各对轿厢的最靠近层相同且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各对轿厢的轻负荷方全都相同的情况下,输出使位于各轿厢内的负荷的合计成为更轻负荷的行驶通路的多个轿厢向上升方向运转的指令。

Description

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个轿厢移动的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已知停电时自动停靠装置,在探测到停电的情况下将动力电源切换到蓄电池,自动使电梯(轿厢)运行到最靠近层并待机。通过这样的控制,在没有自发电设备的建筑物中,能抑制停电时的轿厢内的关人。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控制装置在完成停电时停靠运转控制后执行停电时备份控制,使特定的电梯以外的电梯的运转停歇,将分别设于各电梯的蓄电池的剩余电力汇集到该特定的电梯来继续运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3-352957号公报
已知在升降通道内多个轿厢循环移动的多轿厢电梯。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是以完成停电时停靠运转控制后有效活用剩余电力为目的的技术,并没有提及多轿厢电梯的停电时自动停靠运转(以下称作“ALP运转”)。多轿厢电梯由于具有多个轿厢,因此在每个轿厢准备蓄电池会使蓄电池容量大幅增大。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的状况,期待在多轿厢电梯中不使蓄电池容量增大地实现停电时停靠运转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多轿厢电梯具备:多对轿厢,其设置为能在升降通道内在第1行驶通路以及第2行驶通路中循环移动;轿厢驱动电路部,其使轿厢驱动;停电时自动停靠运转用蓄电池,其在停电时对轿厢驱动电路部提供电源;轿厢位置检测部,其检测轿厢的第1行驶通路或第2行驶通路中的轿厢位置;载荷检测部,其设于轿厢的地板下部,输出与载荷相应的检测信号;负荷计算部,其根据该载荷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轿厢内的负荷;最靠近层算出部,其算出成对的轿厢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的该对轿厢的最靠近层;和行驶控制部,其构成为判定在成对的轿厢分别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各对轿厢的最靠近层是否不同,在各对轿厢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情况下,判定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各对轿厢的轻负荷方向是否全都相同,在各对轿厢的轻负荷方向全都相同的情况下,将各轿厢内的负荷按每条行驶通路进行合计,对轿厢驱动电路部输出使位于成为更轻负荷的行驶通路的多个轿厢向上升方向运转的指令。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方案,能在多轿厢电梯中不使蓄电池容量增大地实现停电时停靠运转。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从上表面来看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的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的概略结构图。
图4现有的进行ALP运转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5是说明实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LP运转的多轿厢电梯的概要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LP运转时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所具备的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的整体控制器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装置所具备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过程示例(1)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过程示例(2)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过程示例(3)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过程示例(4)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LP运转时的轿厢的移动例(1)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LP运转时的轿厢的移动例(2)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LP运转时的轿厢的移动例(3)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轿厢
5 编码器
8 整体控制器
27u 上部行驶方向反转部
27d 下部行驶方向反转部
31 ALP蓄电池
81 停电探测部
82 运转模式切换部
83 负荷计算部
84 最靠近层算出部
85 行驶控制部
100 多轿厢电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示例。对本说明以及附图中实质具有相同功能或结构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一个实施方式>
[多轿厢电梯的结构]
最初参考图1和图2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100的结构例。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100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从上表面来看多轿厢电梯100的图。这些图所示的多轿厢电梯100具有:在建筑物的上下方向上贯通而设的升降通道20;能在升降通道20内在上下方向上循环移动的多对(在此作为一例是3对)轿厢1。另外,多轿厢电梯100具有控制轿厢1的运行的控制装置6(参考图7)。
升降通道20由第1升降通道20u(第1行驶通路的一例)和第2升降通道20d(第2行驶通路的一例)构成。在第1升降通道20u的各楼层设置上升用门厅9。在第2升降通道20d的各楼层设置下降用门厅10。通常运转时,构成为轿厢1在第1升降通道20u内在上升方向上移动,轿厢1在第2升降通道20d内在下降方向上移动。但在管制运转时,轿厢1有时也会在各升降通道20u、20d内在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易于区别各个轿厢1,根据按图中的每个轿厢1而附加在轿厢门之上的附图标记,也称作轿厢A1、A2、B1、B2、C1、C2。
[轿厢的设置状态]
作为升降通道20内的轿厢A1~C2的设置状态,最初举出一对轿厢A1、A2为例来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那样,轿厢A1的一端部通过抓持部2a抓持无端状的第1主索21A而被固定,轿厢A1的另一端部通过抓持部2b抓持无端状的第2主索22A而被固定。第1主索21A张紧架设在一对驱动滑轮23(驱动绳轮的一例)和下部滑轮25(下部绳轮的一例)。第2主索22A张紧架设在一对驱动滑轮24(驱动绳轮的一例)和下部滑轮26(下部绳轮的一例)。在抓持部2a与抓持部2b之间、以及在抓持部3a与抓持部3b之间分别通过加固件28连接。
一对轿厢A1、A2在固定于第1主索21A以及第2主索22A的状态配置在成为对称的位置,以使得作为相互的平衡重发挥功能。即,轿厢A1和轿厢A2固定在各主索,使得距各个轿厢1近的滑轮的轴心与抓持部的距离相等。
第1主索以及第2主索配合轿厢1的对而设置3组。在图1中,不区别轿厢1的对的种类而记载为“第1主索21”以及“第2主索22”。驱动滑轮23和下部滑轮25、还有驱动滑轮24和下部滑轮26分别配合轿厢1的对而在同轴上设置3组。即,配合轿厢1的对,无端状的第1主索21B、21C分别张紧架设在对应的驱动滑轮23和下部滑轮25,无端状的第2主索22B、22C分别张紧架设在对应的驱动滑轮24和下部滑轮26。
而且,一对轿厢B1、B2分别固定在无端状的第1主索21B和无端状的第2主索22B,以作相互作为平衡重发挥功能。另外,一对轿厢C1、C2分别固定在无端状的第1主索21C和无端状的第2主索22C,以相互作为平衡重发挥功能。
以上那样设置的3对轿厢A1~C2成为如下结构:通过3个驱动滑轮23以及3个驱动滑轮24各自的驱动而以受到限制的范围的各速度在升降通道20内在相同轨道上循环移动,在相同轨道上停止。例如3对轿厢A1~C2配合顺时针的循环方向而在升降通道20的内部进行循环移动。
另外,构成为能通过驱动滑轮23、24的旋转方向的控制而使3对轿厢A1~C2的循环方向反转。另外,驱动滑轮23、24构成使轿厢1的行驶方向反转(从上升方向向下降方向或从下降方向向上升方向)的上部行驶方向反转部27u。另外,下部滑轮25、26构成使轿厢1的行驶方向反转的下部行驶方向反转部27d。以下在不区别上部行驶方向反转部27u和下部行驶方向反转部27d的情况下称作“行驶方向反转部27”。在图1中,轿厢C2正在通过上部行驶方向反转部27u(横移中),轿厢C1正在通过下部行驶方向反转部27d。
另外,在驱动滑轮24安装编码器5,能检测驱动滑轮24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量,对控制装置6输出编码器信号作为检测信号(参考图7)。
[轿厢的结构]
轿厢1具备图2所示的轿厢门14。轿厢门14设于轿厢1的前面。轿厢门14为了利用乘客乘梯以及下梯而用。在轿厢1的停止层设置上升用门厅9和下降用门厅10。在图1中,在升降通道20的左侧的各楼层排列表征上升用门厅9,在升降通道20的右侧的各楼层排列表征下降用门厅10。在上升用门厅9和下降用门厅10中,一般在与轿厢门14对置的位置设置门厅门。
另外,在图2中示出在轿厢1的前面设置一个轿厢门14的示例,但例如也可以是在轿厢1的前面设置上梯用轿厢门、在背面设置下梯用轿厢门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对应于各轿厢门在一个楼层设置上升用的上梯门厅门以及下梯门厅门、以及下降用的上梯门厅门以及下梯门厅门。
图3是轿厢1的概略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图3表征从轿厢1的内部视觉辨识轿厢门14的方向时的样子。在轿厢门14的左横设有目的地按钮16、监视器17以及扬声器18。在轿厢1的天花板设置照明器具15。目的地按钮16是用于在轿厢1乘梯的利用乘客(以下也称作“乘客”)进行登记目的地层的操作(轿厢呼叫)的按钮。
监视器17作为除了显示轿厢1正行驶或停止的楼层的信息以外还显示催促利用乘客下梯的引导等的显示部的一例而使用,例如由液晶显示面板构成。扬声器18作为除了报知轿厢1抵达的楼层以外还播放催促利用乘客下梯的引导等的声音的声音播放部的一例而用。监视器17以及扬声器18是基于控制装置6的指示而进行声音或显示的输出处理的输出部的一例。轿厢门14、照明器具15的动作构成为能由后述的图7所示的整体控制器8控制。在轿厢1也可以设置监视器17或扬声器18的任一者。
另外,在轿厢1的地板下部的中央设置载荷传感器19。载荷传感器19检测乘上轿厢1的利用者或搬入的货物的载荷,即轿厢1内的负荷,将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装置6。
[各层的门厅门]
再度回到图1继续说明。在通常运转时轿厢1上升的升降通道20u,在上升用门厅9设置未图示的上升用的门厅门。轿厢门14与轿厢1在上升的中途抵达的楼层的门厅门卡合。然后追随轿厢门14的开闭而门厅门开闭。
另一方面,在通常运转时轿厢1下降的升降通道20d,在下降用门厅10设置未图示的下降用的门厅门。轿厢门14与轿厢1在下降的中途抵达的楼层的门厅门卡合。然后追随轿厢门14的开闭而门厅门开闭。
另外,在通常运转时,在轿厢1上升而到达最上层后,在直到经过驱动滑轮23、24而转为下降为止的期间,禁止利用乘客乘梯到轿厢1。为此在最上层,轿厢1的利用乘客必须下梯。因此,在轿厢1上升的最上层仅设置上升用门厅9,没有上升用呼叫按钮13u。反之,在轿厢1下降而到达最下层后,在直到经过下部滑轮25、26而转为上升为止的期间,禁止利用乘客乘梯到轿厢1。因此,在最下层,轿厢1的利用乘客必须下梯。因此,在轿厢1下降的最下层仅设置下降用门厅10,没有下降用呼叫按钮13d。
[门厅装置]
在升降通道20的各楼层的门厅门的附近设置上升用呼叫按钮13u以及下降用呼叫按钮13d,作为利用乘客登记用于利用轿厢1的轿厢呼叫的门厅按钮。在不区别上升用呼叫按钮13u以及下降用呼叫按钮13d的情况下记作“门厅按钮13”。若按下门厅按钮13,通常的轿厢呼叫信号(称作“通常呼叫信号”)被发送到控制装置6,轿厢呼叫被登记。然后控制装置6使位于最靠近层的轿厢1移动到登记了轿厢呼叫的层。由此按下门厅按钮13的利用乘客能乘梯到轿厢1。轿厢呼叫也称作“门厅呼叫”。
[现有的进行ALP运转的电梯]
在此说明现有的进行ALP运转的电梯的结构。图4表示现有的进行ALP运转的电梯的结构例。
图4所示的一般的电梯具备经由主吊索202与平衡重204连接的轿厢201、张紧架设主吊索202的绳轮203、控制绳轮203的动作的控制装置205以及按每个控制装置205而设的ALP蓄电池206。平衡重204被调整成在轿厢201内的负荷(以下称作“轿厢内负荷”)相对于最大装载量为50%时能与轿厢201取得均衡。
控制装置205进行运转,使得在停电发生时的ALP运转模式下使轿厢1抵达救出层(一般是最靠近层)。这时,始终使绳轮203向产生再生电力的再生方向(轻负荷方向)运转,若轿厢1内的负荷不足50%就向上升方向运转,若负荷为50%以上就向下降方向运转,抑制了ALP蓄电池206的容量。
[用于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LP运转的结构]
接下来说明用于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LP运转的多轿厢电梯。图5是说明实现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LP运转的多轿厢电梯的概要的图。
(对多轿厢电梯考虑的ALP运转的问题点)
前提条件:ALP模式时的运转方向为了抑制蓄电池容量而与过去相同地设为轻负荷方向。
·轿厢A1和轿厢A2构成对(环路A),被环路控制器A控制
·轿厢B1和轿厢B2构成对(环路B),被环路控制器B控制
·在轿厢内负荷为(轿厢A1)>(轿厢A2)、(轿厢B1)<(轿厢B2)的情况下,在环路A中,轿厢A1成为下降方向,在环路B中轿厢B2成为下降方向,在环路A和环路B,救出层(最靠近层)重叠,ALP运转无法实现。
另外,以下在说明轿厢内负荷的大小关系的情况下仅使用附图标记表征。例如在轿厢内负荷为(轿厢A1)>(轿厢A2)的关系的情况下,表现为A1>A2。
(解决方法)
(1)在上述的轿厢内负荷的关系下,若进一步A1+B1>A2+B2,将轿厢A1和轿厢B1向下降方向运转。这时,由于环路控制器A成为再生运转,环路控制器B成为动力运转,因此环路控制器B需要与动力运转相应的电力。但作为多轿厢电梯整体成为再生运转。
(2)反之,若A1+B1<A2+B2,就使轿厢A1和轿厢B1向上升方向运转。这时由于环路控制器A成为动力运转,环路控制器B成为再生运转,因此环路控制器A需要与动力运转相应的电力。但作为多轿厢电梯整体成为再生运转。
若如过去那样按每个环路控制器具有ALP蓄电池,则在各个环路控制器需要动力运转下所需的蓄电池容量(以轿厢内负荷100%设计)。但若将停电时对各环路控制器7提供电源的ALP蓄电池31(停电时自动停靠运转用蓄电池)在全部环路控制器共享化,则由于成为动力运转的是环路控制器整体的半数以下,因此能削减蓄电池容量。另外,还使ALP蓄电池的数量减少。
另外,若将成为再生运转的环路控制器的再生电力提供到成为动力运转的环路控制器,就能更加削减蓄电池容量。
[ALP运转时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概要]
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ALP运转时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该轿厢移动控制处理例如由后述的整体控制器8(参考图7)执行。
首先整体控制器8若探测到停电发生(S1),就移转到ALP运转模式(S2)。接下来,在各环路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判断各环路的救出层是否不同(S3),在各环路的救出层不同的情况下(S3“是”),使各轿厢1向各救出层运转。
另一方面,在各环路的救出层相同的情况下(S3的“否”),判定在对象环路的救出层与其他环路重叠的情况下在对象环路和该其他环路中轻负荷方向是否相同(S5)。在对象环路和其他环路中轻负荷方向相同的情况下(S5的“是”),从靠近救出层的轿厢1,将各环路的各轿厢1向救出层运转(S6)。
接下来,在对象环路和其他环路中轻负荷方向不同的情况下(S5的“否”),将全部环路的轿厢1的负荷按每条升降通道(行驶通路)进行合计并比较各升降通道的合计负荷,使整个环路向成为轻负荷的方向运转(S7)。
在步骤S4、步骤S6或步骤S7的处理结束后,整体控制器8结束ALP运转模式,进行待机(S8)。
[控制装置]
接下来说明多轿厢电梯100的控制系统。图7是表示多轿厢电梯100所具备的控制装置6的内部结构例的框图。
控制装置6用于控制多轿厢电梯装置的运行,例如由计算机构成。计算机是作为所谓的计算机而使用的硬件。
这样的控制装置6具有通过驱动驱动滑轮23、24来控制轿厢A1~C2的移动或停止的3个环路控制器7、集中控制3个环路控制器7的动作的整体控制器8、以及ALP蓄电池31。从电源提供部30提供3个环路控制器7的动力电源。
(环路控制器)
3个环路控制器7当中的1个(图中的“环路控制器A”)构成为使张紧架设一对轿厢A1、A2所抓持的第1主索21以及第2主索22的1组驱动滑轮23、24同步来进行驱动控制。同样地,另1个环路控制器7(图中的“环路控制器B”)构成为使张紧架设一对轿厢B1、B2所抓持的第1主索21以及第2主索22的1组驱动滑轮23、24同步来进行驱动控制。又1个环路控制器7(图中的“环路控制器C”)构成为使张紧架设一对轿厢C1、C2所抓持的第1主索21以及第2主索22的1组驱动滑轮23、24同步来进行驱动控制。
各环路控制器7能基于从编码器5输出的编码器信号(检测信号)来求取各环路控制器7所控制的轿厢1的移动方向以及移动量。由此,各环路控制器7对各环路控制器7所控制的每个轿厢1求取轿厢1的当前的轿厢位置以及行驶速度,对整体控制器8输出轿厢1的当前的轿厢位置以及行驶速度的信息。即,各环路控制器7具有作为轿厢位置检测部的功能。
(整体控制豁)
整体控制器8基于从各环路控制器7输入的轿厢1的当前的位置以及行驶速度的信息来控制升降通道20内的全部轿厢1的动作。并且整体控制器8能在通常运转模式和停电时自动停靠运转模式(ALP运转模式)这2个运转模式下控制驱动滑轮23、24的驱动。另外,整体控制器8在ALP运转模式下控制轿厢1的轿厢门14、照明器具15等的动作。
所谓通常运转模式,是利用乘客能在轿厢1乘梯的运转模式。若是通常运转模式,利用乘客能按下门厅按钮13来登记门厅呼叫,或者在轿厢1乘梯的利用乘客能按下目的地按钮16来登记目的地层。然后在轿厢1乘梯的利用乘客能前往登记的目的地层。
所谓ALP运转模式,使停电时使轿厢1自动停靠在最靠近层的模式。在ALP运转模式下,在探测到停电的情况下将动力电源从电源提供部30切换到ALP蓄电池31,自动使轿厢1运行到最靠近层并待机。
接下来更详细说明整体控制器8。图8是表示整体控制器8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整体控制器8具备停电探测部81、运转模式切换部82、负荷计算部83、最靠近层算出部84以及行驶控制部85。
停电探测部81是监视从电源提供部30提供到控制装置6的各环路控制器7的动力电源(例如电流、电压等)来探测停电的发生、将探测结果输出到运转模式切换部82的电路。例如也可以不仅在电源的提供停止的情况下,还在从电源提供部30提供的动力电源不满足环路控制器7所要求的电源规格的情况下,判断为发生遵从停电的状态。
运转模式切换部82构成为接受停电探测部81的探测结果,在发生停电的情况下从通常运转模式切换成ALP运转模式。运转模式切换部82至少进行通常运转模式和ALP运转模式这2个运转模式的切换,将当前的运转模式的信息输出到负荷计算部83。
负荷计算部83构成为接收设于轿厢1的地板下部的载荷传感器19的检测信号(重量数据)并计算轿厢1内的负荷,将计算结果输出到最靠近层算出部84或行驶控制部85。另外,负荷计算部83构成为将全部环路的轿厢1的负荷按每条升降通道进行合计,将计算结果输出到最靠近层算出部84或行驶控制部85。
最靠近层算出部84构成为算出一对轿厢1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的该一对轿厢1的最靠近层,将算出结果输出到行驶控制部85。从各环路控制器7对最靠近层算出部84输入第1升降通道20u(第1行驶通路)或第2升降通道20d(第2行驶通路)中的轿厢1的当前的轿厢位置以及行驶速度。
行驶控制部85构成为在通常运转模式和ALP运转模式这2个运转模式下控制升降通道20内的全部轿厢1的动作。即,行驶控制部85在通常运转模式和ALP运转模式的每个模式下按每个轿厢1的对来决定与环路控制器7(所具备的不图示的电动机驱动电路)对应的轿厢1的运转方向和运转速度,对各环路控制器7输出指令来控制各轿厢1的驱动。各环路控制器7是轿厢驱动电路部的一例。
例如,行驶控制部85构成为在ALP运转模式时,判定在成对的轿厢1分别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各对轿厢1的最靠近层是否不同。另外,行驶控制部85构成为在ALP运转模式时,在各对轿厢1的最靠近层相同的情况下,判定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相同的各对轿厢1的轻负荷方向是否全都相同。进而行驶控制部85构成为在ALP运转模式时,在各对轿厢1的轻负荷方向全都相同的情况下,将各轿厢1内的负荷按每条升降通道(行驶通路)进行合计,将位于成为轻负荷的升降通道(行驶通路)的多个轿厢1向上升方向运转。
进而,行驶控制部85构成为在ALP运转模式时,能将在第1升降通道20u(第1行驶通路)内向第1方向(例如向上方向)行驶中的轿厢1的循环方向切换为与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向下方向)。由此,与向一个方向循环移动相比,移动对象的轿厢1的运转方向的自由度增加,能提高运转效率。
[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
图9是表示控制装置6所具备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图9所示的计算机具备与总线78分别连接的CPU(Contro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71、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72、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73。进而计算机具备存储装置74、操作部75、显示部76以及通信接口77。
CPU71从ROM72读出实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功能的软件的程序代码并执行。在RAM73临时写入在运算处理的中途产生的变量、参数等。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系统以及装置中的处理的执行主要通过CPU71执行程序代码而实现。CPU71、ROM72以及RAM73是控制部的一例。
显示部76例如是液晶显示监视器,通过该显示部76对操作者显示计算机中执行的处理的结果。
在操作部75中例如使用键盘、鼠标等,操作者使用操作部75来进行给定的输入。显示部76、操作部75在电梯的保养时被使用。另外,控制装置6也可以是没有显示部76、操作部75的结构。
在存储装置74中例如使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SSD(Solid StateDrive,固态硬盘)等大容量数据存储介质。在存储装置74中记录控制运行的程序、运行历史数据等各种数据。
在通信接口77例如使用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等。通信接口77经由连接端子的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专用线等与外部装置或其他控制器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
[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过程示例]
接下来参考图10~图16来说明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过程示例。以下说明中,设想具有图1所示的3对轿厢1的多轿厢电梯来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过程示例(1)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过程示例(2)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过程示例(3)的流程图。图1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的过程示例(4)的流程图。
另外,图14是表示ALP运转时的轿厢1的移动例(1)的图。图15是表示ALP运转时的轿厢1的移动例(2)的图。图16是表示ALP运转时的轿厢1的移动例(3)的图。
在图10中,若停电探测部81探测到停电,则运转模式切换部82从通常运转模式切换为ALP运转模式,开始ALP运转模式。在ALP运转模式的开始后,各环路控制器7取得各环路的轿厢1的轿厢位置和行驶速度的信息。另外,负荷计算部83基于从载荷传感器19输入的重量数据来计算各环路的轿厢1内的负荷。然后,最靠近层算出部84以各环路的轿厢1的轿厢位置与各环路的轿厢1的负荷平衡为基础来算出各环路的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S11)。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图1所示的轿厢A1、A2与第1主索21以及第2主索22的组合称作“环路A”。同样地,将轿厢B1、B2与第1主索21以及第2主索22的组合称作“环路B”,将轿厢C1、C2与第1主索21以及第2主索22的组合称作“环路C”。行驶控制部85判定在各环路A~C的两方的轿厢1救出未完成的情况下负荷轻的轿厢1、在一方的轿厢1救出完成的情况下救出未完成的轿厢1的各自的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是否全都是不同的层(S12)。这是想定了即使在单方的轿厢1停靠的楼层(例如救出层)有门厅,而在构成对的相反侧的轿厢1的一侧没有门厅的情形。
在此,在与上述相符的轿厢1各自的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全都不同的情况下(S12的“是”),行驶控制部85使救出未完成且各环路A~C的负荷轻的轿厢1分别在轻负荷方向上向各自的最靠近层运转。另外,行驶控制部85在一方的轿厢1救出完成的情况下使救出未完成的轿厢1向各自的最靠近层运转(S13)。该步骤S13的处理与图6所示的步骤S4的处理对应。
接下来,行驶控制部85在对象的轿厢1停靠在最靠近层后,将轿厢门14以及门厅门打开,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照明器具15熄灭并将各门关闭(S14)。接下来行驶控制部85判定是否全部环路A~C的轿厢1(例如轿厢A1、B1、C1)抵达各自的最靠近层,完成救出(S15),在救出未完成的情况下(S15的“否”),重复本判定处理。
整体控制器8对环路A~C分别实施上述步骤S11~S15的处理。
另一方面,行驶控制部85在全部环路A~C的轿厢1的救出都完成的情况下(S15的“是”),接下来判定是否全部轿厢1的救出完成(S16),在全部轿厢1的救出完成的情况下,(S16的“是”),结束ALP运转模式。或者,在全部轿厢1(轿厢A1~C2)的救出未完成的情况下(S16的“否”),返回步骤S11的处理。例如在虽然轿厢A1、B1、C1的救出完成但构成各自的对的轿厢A2、B2、C2的救出未完成的情况下,判定为“否”。
接下来,在步骤S12,与上述相符的轿厢1的各自的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并非全都不同的情况下(S12的“否”),行驶控制部85判定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层的各环路的轻负荷方向是否全都相同(S17)。在此,在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层的各环路的轻负荷方向并非全都相同的情况下(S17“否”),前进到图11的步骤S30。该步骤S17的判定处理与图6的步骤S5的判定处理对应。
在图11中,负荷计算部83按每条升降通道(第1升降通道20u以及第2升降通道20d)算出各轿厢1内的负荷的合计(S30)。接下来,行驶控制部85进行ALP运转,使得轿厢1内的负荷的合计轻的升降通道的轿厢1成为上升方向(S31)。该步骤S30~S31的处理与图5的步骤S7的处理对应。
例如如图5所示那样,若轿厢内负荷是A1>A2以及B1<B2、进一步是A1+B1<A2+B2的关系,则行驶控制部85将轿厢A1和轿厢B1向上升方向运转。
接下来,行驶控制部85使未完成救出的最初的轿厢1抵达最靠近层的门区(S32)。然后行驶控制部85在对象的轿厢1停靠在最靠近层后,将轿厢门14以及门厅门打开,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照明器具15熄灭并将各门关闭(S33)。
接下来,行驶控制部85判定是否全部轿厢1抵达最靠近层,并实施了开门以及熄灯(S34),在并非全部轿厢1到达最靠近层并实施了开门以及熄灯的情况下(S34的“否”),返回步骤S11的处理。另外,行驶控制部85在全部轿厢1抵达最靠近层并实施了开门以及熄灯的情况下(S34“是”),将ALP运转模式结束。
返回图10的说明。在步骤S17,在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层的各环路的轻负荷方向全都相同的情况下(S17“是”),行驶控制部85判定是否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环路是2个以上且各环路的轻的轿厢侧的最靠近层是端层(S18)。楼层是否是端层的信息存放在ROM72或存储装置74。步骤S18以后的处理与图6的步骤S6的处理对应。
在步骤S18,在各环路的轻的轿厢侧的最靠近层是端层的情况下(S18“是”),前进到图12的步骤S40。图12所示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与图6的步骤S6的处理对应。
接下来参考图14来说明图12的步骤S40~S49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在图14中,轿厢负荷条件是A1<A2、C1<C2。
在图12中,行驶控制部85将靠近端层的轿厢C1(排头轿厢)设定为救出对象轿厢(S40),使救出对象的轿厢C1向最靠近层(端层)行驶(S41)。接下来,行驶控制部85在救出对象的轿厢C1停靠在最靠近层(上升用门厅9-5)后,将轿厢门14以及门厅门打开,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照明器具15熄灭并将各门关闭(S42)。
接下来,行驶控制部85判定救出对象的轿厢C1的成对的轿厢C2是否完成救出(S43),在轿厢C2的救出完成的情况下(S43“是”),前进到步骤S47的判定处理。另一方面,在轿厢C2的救出未完成的情况下(S43的“否”),行驶控制部85判定救出对象的轿厢C1的成对的轿厢C2是否正停靠(S44),在正停靠的情况下(S44的“是”),前进到步骤S47的处理。
或者,行驶控制部85使该成对的轿厢C2向最靠近层行驶(S45),在成对的轿厢C2停靠在最靠近层后,将轿厢门14以及门厅门打开,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照明器具15熄灭并将各门关闭(S46)。
接下来,在步骤S43的“是”判定的情况下,步骤S44的“是”判定的情况下或步骤S46的处理后,行驶控制部85判定是否全部轿厢A1~C2的救出完成(S47),在全部轿厢A1~C2的救出完成的情况下(S47“是”),结束ALP运转模式。或者,在并非全部轿厢A1~C2的救出完成的情况下(S47的“否”),行驶控制部85将救出对象的轿厢C1向能使接下来的轿厢A1向最靠近层(上升用门厅9-5)行驶的位置移动(即空出最靠近层的停止空间)(S48)。然后行驶控制部85将接下来的轿厢A1设定为救出对象的轿厢(S49),前进到步骤S41的处理。
返回图10的说明。在步骤S18,在各环路的轻的轿厢侧的最靠近层不是端层的情况下(S18的“否”),行驶控制部85判定是否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环路是3个环路且各环路的轻的轿厢侧的最靠近层的下一停止层是端层(S19)。
在步骤S19,在各环路的轻的轿厢侧的最靠近层的下一停止层是端层的情况下(S19“是”),前进到图13的步骤S50。图13所示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与图6的步骤S6的处理对应。
接下来参考图15来说明图13的步骤S50~S57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在图15中,轿厢负荷条件是A1<A2、B1<B2、C1<C2。
在图13中,使排头轿厢即轿厢C1向端层(上升用门厅9-5)行驶,使第2个轿厢A1向最靠近层(上升用门厅9-4)行驶(S50)。然后行驶控制部85在轿厢C1、A1分别停靠在端层以及最靠近层后,将各个轿厢门14以及门厅门打开,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照明器具15熄灭并将各门关闭(S51)。
接下来,行驶控制部85使救出完成的2个环路C、A的未救出的轿厢C2、A2向其他楼层(图15中最下层)和最靠近层行驶(S52)。然后,行驶控制部85在轿厢C2、A2分别停靠在楼层以及最靠近层后,将各个轿厢门14以及门厅门打开,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照明器具15熄灭并将各门关闭(S53)。
接下来,行驶控制部85使上述2个环路C、A的轿厢C1、C2、A1、A2向能使剩余的环路B的轿厢1向最靠近层行驶的位置移动,使剩余的环路B的轻的轿厢B1向最靠近层行驶(S54)。然后行驶控制部85在轿厢B1停靠在最靠近层后,将轿厢门14以及门厅门打开,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照明器具15熄灭并将各门关闭(S55)。
接下来,行驶控制部85使剩余的环路B的未救出的轿厢B2向最靠近层(下降用门厅10-2)行驶(S56)。然后行驶控制部85在轿厢B2停靠在最靠近层后,将轿厢门14以及门厅门打开,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照明器具15熄灭并将各门关闭(S57)。在步骤S57的处理结束后,将ALP运转模式结束。
返回图10的说明。在步骤S19,在各环路的轻的轿厢侧的最靠近层的下一停止层不是端层的情况下(S19的“否”),行驶控制部85前进到步骤S20。步骤S20的处理与图6的步骤S6对应。
接下来参考图16来说明步骤S20。图16中,轿厢负荷条件是A1<A2、B1<B2、C1<C2。
行驶控制部85在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环路是2环路的情况下,使排头轿厢的轿厢C1向轻的轿厢侧(C1侧)的最靠近层的下一楼层(上升用门厅9-4)行驶,使第2个轿厢A1向最靠近层(上升用门厅9-3)行驶,使剩余的轿厢B1向轻的轿厢侧的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行驶(S20)。
另外,行驶控制部85在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环路是3环路的情况下,排头轿厢的轿厢C1向轻的轿厢侧(C1侧)的最靠近层的远2层的楼层(上升用门厅9-5)行驶,第2个轿厢A1向最靠近层的远1层的楼层(上升用门厅9-4),第3个轿厢B1向最靠近层行驶(S20)。
然后,行驶控制部85在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环路的各轿厢1各自停靠在最靠近层或其他楼层后,将轿厢门14以及门厅门打开,在经过一定时间后将照明器具15熄灭并将各门关闭(S21)。
然后,行驶控制部8判定是否全部轿厢1的救出完成(S22),在全部轿厢1的救出完成的情况下(S22“是”),结束ALP运转模式。或者在未完成全部轿厢1(轿厢A1~C2)的救出的情况下(S22的“否”),返回到步骤S11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100以及其轿厢移动控制处理,不使ALP蓄电池31的蓄电池容量增大就能实现停电时停靠运转(ALP运转)。
即,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轿厢电梯100中,在多轿厢电梯100整体共用ALP蓄电池31且使全部轿厢1向同一方向行驶,以使ALP运转方向在多轿厢电梯100整体中成为轻负荷方向。由此,即使是例如3个以上的环路的情况下,由于ALP蓄电池31的最大容量只要是能在系统整体中供应轿厢内负荷100%的负荷增大相应的量的容量即可,因此能削减蓄电池容量。
另外,若将与成为再生运转的环路对应的环路控制器7的再生电力提供到成为动力运转的环路的环路控制器7,就能谋求更进一步的蓄电池容量的减低。
另外,上述的图10、图12~图13所示的各轿厢移动控制处理由于在多个环路的救出层相同时利用其他楼层来进行轿厢1内的乘客的救出,因此与使轿厢1依次抵达救出层的方法比较,能缩短救出时间。
<变形例>
另外,上述的多轿厢电梯100可以由整体控制器8控制各轿厢1的运行。或者,可以设为各环路控制器7按每个轿厢1的对来控制各轿厢1的运行的结构。各环路控制器7通过具有设于整体控制器8的各功能部,按每个环路控制器7相互进行通信,各环路控制器7能掌握进行驱动控制的轿厢1的状况。
另外,设于多轿厢电梯100的轿厢1的台数并不限定于6台,轿厢1的台数可以设置5台以下或者7台以上。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轿厢1主要运用铅垂方向即上下方向作为移动的第1方向的示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第1方向,也可以设为相对于上下方向以及水平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并且作为多轿厢电梯,运用至少轿厢1能在主要进行移动的第1方向(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和与该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横向)上移动的多轿厢电梯。
进而,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例以及变形例,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要旨,当然能采用其他种种应用例、变形例。
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例为了易于理解本发明地进行说明而详细且具体说明了多轿厢电梯的结构,不一定限于具备说明的全部构成要素。另外,还能对上述实施方式例的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其他构成要素的追加、削除、置换。
另外,上述的各构成要素、功能、处理部等可以将它们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例如集成电路的设计等以硬件实现。另外,控制线或信息线示出被认为说明上需要的部分,产品上不一定限于示出全部控制线或信息线。实际上可以认为几乎全部的结构都相互连接。

Claims (4)

1.一种多轿厢电梯,具备:
多对轿厢,其设置为能在升降通道内在第1行驶通路以及第2行驶通路中循环移动;
轿厢驱动电路部,其使所述轿厢驱动;
停电时自动停靠运转用蓄电池,其在停电时对所述轿厢驱动电路部提供电源;
轿厢位置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轿厢的第1行驶通路或第2行驶通路中的轿厢位置;
载荷检测部,其设于所述轿厢的地板下部,输出与载荷相应的检测信号;
负荷计算部,其根据所述载荷检测部的检测信号计算所述轿厢内的负荷;
最靠近层算出部,其算出成对的轿厢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的所述成对的轿厢的最靠近层;和
行驶控制部,其构成为判定在所述成对的轿厢分别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各对轿厢的最靠近层是否不同,在所述各对轿厢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情况下,判定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所述各对轿厢的轻负荷方向是否全都相同,在所述各对轿厢的轻负荷方向全都相同的情况下,对各所述轿厢内的负荷按每条所述行驶通路进行合计,对所述轿厢驱动电路部输出使位于成为更轻负荷的行驶通路的多个所述轿厢向上升方向运转的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驶控制部在所述成对的轿厢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所述各对轿厢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时,使所述各对轿厢向各最靠近层行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驶控制部在所述成对的轿厢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所述各对轿厢的最靠近层相同,且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所述各对轿厢的轻负荷方向全都相同的情况下,从接近最靠近层的轿厢起使所述各对轿厢向各最靠近层行驶。
4.一种多轿厢电梯的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所述多轿厢电梯具备:
多对轿厢,其设置为能在升降通道内在第1行驶通路以及第2行驶通路中循环移动;
轿厢驱动电路部,其使所述轿厢驱动;
停电时自动停靠运转用蓄电池,其在停电时对所述轿厢驱动电路部提供电源;
轿厢位置检测部,其检测所述轿厢的第1行驶通路或第2行驶通路中的轿厢位置;
载荷检测部,其设于所述轿厢的地板下部,输出与载荷相应的检测信号;和
负荷计算部,其根据所述载荷检测部的检测信号来计算所述轿厢内的负荷,
所述多轿厢电梯的轿厢移动控制方法包含如下处理:
算出成对的轿厢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的所述成对的轿厢的最靠近层;
进行控制,判定在所述成对的轿厢分别向轻负荷方向行驶的情况下各对轿厢的最靠近层是否不同,在所述各对轿厢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情况下,判定轻负荷方向的最靠近层成为相同的所述各对轿厢的轻负荷方向是否全都相同,在所述各对轿厢的轻负荷方向全都相同的情况下,将各所述轿厢内的负荷按每条所述行驶通路进行合计,对所述轿厢驱动电路部输出使位于成为更轻负荷的行驶通路的多个所述轿厢向上升方向运转的指令。
CN201910358507.7A 2018-07-31 2019-04-29 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775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4506A JP7012615B2 (ja) 2018-07-31 2018-07-31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及び乗りかご移動制御方法
JP2018-144506 2018-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5768A true CN110775768A (zh) 2020-02-11
CN110775768B CN110775768B (zh) 2021-03-09

Family

ID=69383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8507.7A Active CN110775768B (zh) 2018-07-31 2019-04-29 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12615B2 (zh)
CN (1) CN11077576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4982A (zh) * 2020-09-18 2022-03-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CN114684683A (zh) * 2020-12-25 2022-07-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循环式多轿厢电梯以及循环式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3178B2 (ja) * 2021-01-06 2022-11-16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56396A1 (de) * 1965-10-08 1969-03-27 Reliance Electrik And Engineer Aufzugssystem
CN101164858A (zh) * 2006-10-16 2008-04-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CN103130071A (zh) * 2011-12-02 2013-06-05 常州市福驰电动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连层站组多轿厢循环电梯
CN105189324A (zh) * 2013-05-07 2015-12-23 奥的斯电梯公司 在多轿厢电梯系统中连接轿厢
CN107458949A (zh) * 2017-07-29 2017-12-12 福州快科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井道多轿厢自主换乘电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3868B2 (ja) * 2004-10-15 2010-09-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
US7540356B2 (en) * 2005-10-18 2009-06-02 Thyssen Elevator Capital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event or minimize the entrapment of passengers in elevators during a power failure
JP5885163B2 (ja) * 2012-04-24 2016-03-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ワン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の停電時自動着床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6324303B2 (ja) * 2014-12-01 2018-05-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停電時のエレベータ非常救出運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56396A1 (de) * 1965-10-08 1969-03-27 Reliance Electrik And Engineer Aufzugssystem
CN101164858A (zh) * 2006-10-16 2008-04-2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CN103130071A (zh) * 2011-12-02 2013-06-05 常州市福驰电动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连层站组多轿厢循环电梯
CN105189324A (zh) * 2013-05-07 2015-12-23 奥的斯电梯公司 在多轿厢电梯系统中连接轿厢
CN107458949A (zh) * 2017-07-29 2017-12-12 福州快科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一井道多轿厢自主换乘电梯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4982A (zh) * 2020-09-18 2022-03-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CN114194982B (zh) * 2020-09-18 2023-11-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
CN114684683A (zh) * 2020-12-25 2022-07-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循环式多轿厢电梯以及循环式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CN114684683B (zh) * 2020-12-25 2024-05-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循环式多轿厢电梯以及循环式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5768B (zh) 2021-03-09
JP7012615B2 (ja) 2022-01-28
JP2020019613A (ja) 2020-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5768B (zh) 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CN110775742B (zh) 多轿厢电梯以及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JP5610974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12551282B (zh) 控制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的移动
CN110775744B (zh)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控制方法
KR20160028478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장치
US9896304B2 (en) Security system for elevator
WO2011104816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5443245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7141273B2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CN110775736B (zh) 多轿厢电梯装置以及多轿厢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3348144B (zh) 多轿厢电梯系统
CN112449631B (zh) 多轿厢电梯
JP692710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110775747B (zh) 多轿厢电梯装置以及多轿厢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53753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7051996B1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7249529B1 (ja) 移動システム
JP740339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と制御方法
JP5463769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4099270A (ja) エレベータとそのリニューアル工法
JP2019038625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4201427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