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6974A -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6974A
CN110746974A CN201810821456.2A CN201810821456A CN110746974A CN 110746974 A CN110746974 A CN 110746974A CN 201810821456 A CN201810821456 A CN 201810821456A CN 110746974 A CN110746974 A CN 110746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cursor
inp
core
zinc
quantum d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14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志文
杨一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C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Corp filed Critical TCL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8214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469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46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6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88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selenium, tellurium or unspecified chalcogen elements
    • C09K11/881Chalcogenides
    • C09K11/883Chalcogenides with zinc or cadm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20/00Nanooptics, e.g. quantum optics or photonic crys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2Use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as binders, particle coatings or suspension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ZnP纳米团簇和第一InP核制备第二InP核;以所述第二InP核为核,加入壳层前驱体,使壳层前驱体在所述第二InP核表面生长成壳层,获得以所述第二InP核为核的量子点。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第一InP核中加入ZnP纳米团簇,可获得粒径均一的第二InP核;ZnP纳米团簇P中的Zn和P具有较强的化学结合能,在反应中ZnP分解的P单体更加均匀而且更加持久,极大的抑制熟化的发生,可制备出尺寸更加均匀的量子点核,并由此获得具有壳层的量子点,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

Description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量子点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量子点通常是由大量原子组成的且一般呈球形的半导体晶体,由于它的尺寸很小,接近波尔半径,具有明显的量子效应。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II-VI族量子点的制备与合成技术已趋近完善,如:其形貌、尺寸和成分均可以实现精细制备,表面配体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调控;同时,其光致发光效率接近100%,发射峰宽可小于30nm,并开始广泛应用于发光器件、显示器件和生物领域中。然而,由于高性能的量子点材料通常含有镉或铅等有剧毒的重金属元素,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限制因素,大量制备和使用不仅损害人体生命健康,而且对环境和生态也存在着致命的危害。因此,开发和设计低毒、高性能的量子点是当今学术界的发展热点之一。
作为III-VI组量子点的重要成员之一,InP量子点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自身材料由于不含镉和铅等A类污染元素和砷、硒等B类污染元素,已经被业界认为是极具研究价值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其次,InP的波尔半径为13nm,比一般的量子点半径大,因此其量子效应更强。然而,相比之下III-VI族量子点的研究发展就相对落后许多。原因之一是In和P间存在强烈的共价键,在合成该材料时所使用的前驱体的选择受到限制,且在制备过程中对合成条件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高温、长反应时间,且需要绝对的无水无氧条件),非常不利于后期的规模化制备。经过科学研究者们多年的共同努力和发展,InP量子点的制备和合成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如该材料可通过调控粒径尺寸实现从蓝色到近红外的发光,在InP量子制备过程中采用的P(SiMe3)3由于其自身反应活性高,在成核瞬间由于消耗过快,导致InP量子点在生长过程中P单体补充不足,使得生长速度缓慢,容易发生熟化,引起所制备的InP量子点粒径分布变宽。为克服InP量子点合成过程中P(SiMe3)3消耗过快的问题,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改进。如:采用活性相对较弱的P(GeMe3)3来制备InP量子点,然而具有良好单分散性的量子点难以实现;借鉴II-VI族量子点的合成思路,通过控制纳米团簇中间体的生成,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提高InP量子点的粒径分布不均匀问题。然而,该方法通常是将InP的团簇作为P源来二次成核以便获得粒径分布较均匀的InP量子点,如公开号CN 106479482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采用第一InP核和InP团簇来制备第二InP核,然后在第二InP核外进行ZnSeS或ZnSe/ZnS壳层的生长。采用InP团簇可以一定程度上补充第二InP核生长的过程中所需的单体,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熟化的发生,有助于制备单分散的InP量子点。然而,该方法所制备的量子点的粒径分布仍难以与II-VI族量子点相比拟,其光致发光效率和发射峰宽远远落后于II-VI族量子点。
因此,InP量子点的制备方法依旧需要继续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InP量子点制备方法存在的量子点粒径不均匀、发光效率差等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ZnP纳米团簇和第一InP核制备第二InP核;
以所述第二InP核为核,加入壳层前驱体,使壳层前驱体在所述第二InP核表面生长成壳层,获得以所述第二InP核为核的InP量子点。
相应地,一种量子点,所述量子点为核壳结构量子点,其核为InP纳米晶核,壳层为GaP或ZnSexS1-x,其中,0≤x≤1,所述InP纳米晶核含有掺杂离子。
本发明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如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利用ZnP纳米团簇加入至第一InP核中,ZnP纳米团簇中的Zn和P具有较强的化学结合能,在反应过程中,ZnP分解的P单体更加均匀而且更加持久,极大的抑制了熟化的发生,由此可以制备出尺寸均匀的InP量子点核,再与壳层前驱体反应获得具有壳层的InP电子点,该量子点由于尺寸均匀,具有更高发光效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控,成本低,容易实现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点,具有核尺寸均匀、量子点发光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点制备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量子点结构示意图;
其中,1-InP纳米晶核,2-壳层;11-掺杂离子(以黑点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ZnP纳米团簇和第一InP核制备第二InP核;
以所述第二InP核为核,加入壳层前驱体,使壳层前驱体在所述第二InP核表面生长成壳层,获得以所述第二InP核为核的量子点。
本发明量子点的制备方法,ZnP纳米团簇可以是现成的ZnP纳米团簇,也可以利用锌源前驱体与磷源前驱体混合制备得到。其中,ZnP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在25~150℃的条件下,将锌源前驱体与磷源前驱体进行混合反应1~12h,即可获得ZnP纳米团簇。
优选地,所述锌源前驱体为油酸锌、丁酸锌、正辛酸锌、十四烷酸锌、十六烷酸锌、十八烷酸锌中的至少一种。以前述锌源前驱体作为ZnP纳米团簇的锌源,其在于磷源前驱体进行混合时,可以获得致密性良好的ZnP纳米团簇,而致密性良好的ZnP纳米团簇具有极强的化学结合能,在与第一InP核混合制备第二InP核时,P单体的分解速率更慢,而且分解的更加均匀,一方面可以有效抑制熟化的发生,另一方面更有利于获得尺寸均一的第二InP核。
优选地,第一InP核中含有掺杂离子,在掺杂离子的作用下,为第一InP核提供体积,但是并没有改变InP核的表面能,从而可以提高第一InP核的稳定性,有利于获得粒径更加均一的第二InP核。
进一步优选地,掺杂离子为IA族金属离子、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的IIA族金属离子、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的IIIA族金属离子中的至少一种。以有效离子半径小于Zn离子的金属离子作为掺杂离子,可以为第一InP核提供体积,但是没有明显改变其能带结构,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第一InP核的表面能从而提高第一InP核的稳定性,有利于更进一步制备获得尺寸均匀的第二InP核。
优选地,按照摩尔比,所述掺杂离子与所述第一InP核的摩尔比为(0.001~10):1。在该摩尔比下,掺杂离子与第一InP核可以形成均匀的核体结构,并且核体结构的球形度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掺杂离子与所述第一InP核的摩尔比具体指的是,在第一InP核中,掺杂离子与InP的摩尔比例。
所述第一InP核作为第二InP核的中心核体为第二InP核的生长提供附着点。
优选地,第一InP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将In前驱体、第一配体、第一非配体溶剂进行混合,获得第一混合液;
将第一P前驱体、第二配位溶剂、第二非配位溶剂进行混合,获得第一P前驱体反应液;
将所述第一P前驱体反应液注入到所述第一混合液中,保持反应温度在150~350℃,获得第一InP核。
其中,优选地,所述In前驱体为氯化铟、碘化铟、溴化铟、乙酰丙酮铟、醋酸铟中的至少一种。In前驱体为第一InP核提供In源。
在制备第一混合液的过程中,还可以包括向其中加入掺杂剂,通过掺杂剂提供掺杂离子,以获得粒径更加均一的核结构。
优选地,掺杂剂可以是油酸盐、硬脂酸盐、异丙醇盐、棕榈酸盐、肉豆蔻酸盐、卤化物、辛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硫酸盐、乙酰丙酮盐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前述油酸盐、硬脂酸盐、异丙醇盐、棕榈酸盐、肉豆蔻酸盐、卤化物、辛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硫酸盐、乙酰丙酮盐中的阳离子为IA族、IIA族、IIIA族中的金属离子,而且所述金属离子的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的有效半径。以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有效半径的盐作为掺杂剂,可以为第一InP核提供体积,但是没有明显改变其能带结构,因此可以极大地降低第一InP核的表面能从而提高第一InP核的稳定性,有利于进一步制备获得尺寸均匀的第二InP核。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体为十六烷酸、硬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三辛基氧膦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配体与In前驱体中的In相互结合,产生键结。
优选地,所述第一非配体溶剂为C6~C40脂肪族烃、C6~C40芳香族烃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P前驱体为三(三甲基硅基)膦、三(三乙基硅基)膦、三(二甲氨基)膦、P4、PH3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二配位溶剂为三辛基膦、三丁基膦、三苯基膦、三辛基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二非配位溶剂为C6~C40脂肪族烃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P前驱体反应液注入到所述第一混合液时,所述In前驱体中In与第一P前驱体中P的摩尔比为(0.3~20):1。
步骤S01中,优选地,ZnP纳米团簇和含有掺杂离子的第一InP核制备第二InP核的过程中,采用如下的方法:在80~180℃下,将所述第一InP核与所述ZnP纳米团簇一起混合,反应得到第二InP核。在该温度范围内,ZnP纳米团簇可以持续稳定地分解出P单体,以提供更加充足且均匀的P单体,从而进一步抑制熟化。
优选地,步骤S02中,壳层前驱体包括阴离子前驱体和阳离子前驱体;其中所述阴离子前驱体为硫前驱体、磷前躯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前驱体为镓前驱体、锌前驱体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硫前驱体为硫化三辛基膦、硫化三丁基、硫十八烯、1-辛醇、十二硫醇、硫化氢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硒前驱物为硒化三辛基膦、硒化三丁基膦和硒十八烯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磷前驱体为三(三甲基硅基)膦、三(三乙基硅基)膦、三(二甲氨基)膦、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镓前驱体为氯化镓、溴化镓、碘化镓、乙酰丙酮镓和油酸镓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锌前驱体为氯化锌、溴化锌、碘化锌、醋酸锌、硬脂酸锌、十酸锌、十一烯酸锌和油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提供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利用ZnP纳米团簇加入至第一InP核中,ZnP纳米团簇中的Zn和P相对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InP团簇中In和P具有更强的化学结合能,在反应过程中,ZnP分解的P单体更加均匀而且更加持久,极大的抑制了熟化的发生,由此可以制备出尺寸更加均匀的InP量子点核,再与壳层前驱体反应获得具有壳层的量子点时,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控,成本低,容易实现产业化生产。而且当以ZnP纳米团簇与第一InP核中制备第二InP核时,如果采用含有掺杂离子的第一InP核,那么含有掺杂离子的第一InP为半导体核提供了体积而没有明显改变其能带结构,可以极大地降低第一InP核的表面能,从而增强核材料的稳定性,有利于更进一步得到粒径均一的第二InP核。
由此,本发明在上述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基础上,获得了一种量子点,该量子点结构可如图2的示意图所示。
该量子点为核壳结构量子点,其核为InP纳米晶核1,壳层2为GaP或ZnSexS1-x,其中,0≤x≤1,所述InP纳米晶核1含有掺杂离子11,(图2中黑点表示)。
优选地,所述掺杂离子为IA族金属离子、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的IIA族金属离子、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的IIIA族金属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量子点为InP/ZnS,其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ZnP纳米团簇的合成:将0.5mmol醋酸锌、1.5mmol棕榈酸和6mL十八烯置于三口烧瓶中,在100℃条件下抽真空1h后升温至180℃,反应1h;反应结束进行降温处理,待降温至室温时,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15mmol三(三甲基硅基)膦,搅拌30min以备待用。
S12.第一InP核的制备:将0.1mmol醋酸铟、0.01mmol醋酸锂(掺杂剂)、0.3mmol棕榈酸和4mL十八烯置于三口烧瓶中,在100℃条件下抽真空1h后升温至150℃,反应1h;反应结束进行冷却处理,待降温至室温时,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15mmol三(三甲基硅基)膦,搅拌30min,同时快速升温至300℃,并加热5min。
S13.第二InP核的制备:在180℃的条件下,将前述步骤S11中所得的ZnP纳米团簇加入到步骤S12得到的第一InP核中,反应5min,可得第二InP核。
S14.InP/ZnS制备:继续将第二InP核反应液升温至280℃,将2mmol油酸锌和1mL十二硫醇加入到反应液中,反应30min,待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至室温,产物通过氯仿和甲醇交替溶解、沉淀和离心,并将最终的产物置于真空烘箱下干燥,即可制备InP/ZnS。
实施例2
一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量子点为InP/ZnS,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ZnP纳米团簇的合成:将0.5mmol醋酸锌、1.5mmol棕榈酸和6mL十八烯置于三口烧瓶中,在100℃条件下抽真空1h后升温至180℃,反应1h;反应结束进行降温处理,待降温至室温时,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15mmol三(三甲基硅基)膦,搅拌30min以备待用
S22.第一InP核的制备:将0.1mmol醋酸铟、0.01mmol异丙醇铝(掺杂剂)、0.3mmol棕榈酸和4mL十八烯置于三口烧瓶中,在100℃条件下抽真空1h后升温至150℃,反应1h;反应结束进行冷却处理,待降温至室温时,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15mmol三(三甲基硅基)膦,搅拌30min,同时快速升温至300℃,并加热5min。
S23.第二InP核的制备:在180℃的条件下,将前述步骤S22中所得的ZnP纳米团簇加入到第一InP核中,反应5min,可得第二InP核。
S24.InP/ZnS制备:继续将第二InP核反应液升温至280℃,将2mmol油酸锌和1mL十二硫醇加入到反应液中,反应30min;待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至室温,产物通过氯仿和甲醇交替溶解、沉淀和离心,并将最终的产物置于真空烘箱下干燥,即可制备InP/ZnS。
实施例3
一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量子点为InP/ZnSeS,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ZnP纳米团簇的合成:将0.5mmol醋酸锌、1.5mmol棕榈酸和6mL十八烯置于三口烧瓶中,在100℃条件下抽真空1h后升温至180℃,反应1h;反应结束进行降温处理,待降温至室温时,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15mmol三(三甲基硅基)膦,搅拌30min以备待用
S32.第一InP核的制备:将0.1mmol醋酸铟、0.01mmol醋酸锂(掺杂剂)、0.3mmol棕榈酸和4mL十八烯置于三口烧瓶中,在100℃条件下抽真空1h后升温至150℃,反应1h;反应结束进行冷却处理,待降温至室温时,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15mmol三(三甲基硅基)膦,搅拌30min,同时快速升温至300℃,并加热5min。
S33.第二InP核的制备:在180℃的条件下,将前述步骤S32中所得的ZnP纳米团簇加入到第一InP核中,反应5min,可得第二InP核。
S34.InP/ZnSeS制备:继续将第二InP核反应液升温至280℃,将0.2mmol硒-三辛基膦加入反应液中,反应20min后,将2mmol油酸锌、和1mL十二硫醇加入到反应液中,反应30min;待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至室温,产物通过氯仿和甲醇交替溶解、沉淀和离心,并将最终的产物置于真空烘箱下干燥,即可制备InP/ZnSeS。
实施例4
一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该量子点为InP/ZnSeS,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ZnP纳米团簇的合成:将0.5mmol醋酸锌、1.5mmol棕榈酸和6mL十八烯置于三口烧瓶中,在100℃条件下抽真空1h后升温至180℃,反应1h。待降温至室温时,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15mmol三(三甲基硅基)膦,搅拌30min以备待用
S42.第一InP核的制备:取0.1mmol醋酸铟、0.01mmol异丙醇铝、0.3mmol棕榈酸和4mL十八烯置于三口烧瓶中,在100℃条件下抽真空1h后升温至150℃,反应1h。待降温至室温时,在氮气气氛下加入0.15mmol三(三甲基硅基)膦,搅拌30min,同时快速升温至300℃,并加热5min。
S43.第二InP核的制备:在180℃下,将前述步骤S42中所得的ZnP纳米团簇加入到第一InP核中,反应5min,可得第二InP核。
S44.InP/ZnSeS制备:继续将第二InP核反应液升温至280℃,将0.2mmol硒-三辛基膦加入反应液中。反应20min后,将2mmol油酸锌、和1mL十二硫醇加入到反应液中,反应30min。待反应结束后自然降温至室温,产物通过氯仿和甲醇交替溶解、沉淀和离心,并将最终的产物置于真空烘箱下干燥,即可制备InP/ZnSeS。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ZnP纳米团簇和第一InP核制备第二InP核;
以所述第二InP核为核,加入壳层前驱体,使壳层前驱体在所述第二InP核表面生长成壳层,获得以所述第二InP核为核的量子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nP核中含有掺杂离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离子为IA族金属离子、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的IIA族金属离子、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的IIIA族金属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摩尔比,所述掺杂离子与所述第一InP核的摩尔比为(0.001~1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层前驱体包括阴离子前驱体和阳离子前驱体;所述阴离子前驱体为硫前驱体、硒前驱体、磷前躯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离子前驱体为镓前驱体、锌前驱体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前驱体为硫化三辛基膦、硫化三丁基、硫十八烯、1-辛醇、十二硫醇、硫化氢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硒前驱物为硒化三辛基膦、硒化三丁基膦和硒十八烯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磷前驱体为三(三甲基硅基)膦、三(三乙基硅基)膦、三(二甲氨基)膦、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镓前驱体为氯化镓、溴化镓、碘化镓、乙酰丙酮镓和油酸镓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锌前驱体为氯化锌、溴化锌、碘化锌、醋酸锌、硬脂酸锌、十酸锌、十一烯酸锌和油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InP核的制备过程,包括:
将In前驱体、第一配体、第一非配体溶剂进行混合,获得第一混合液;
将第一P前驱体、第二配位溶剂、第二非配位溶剂进行混合,获得第一P前驱体反应液;
将所述第一P前驱体反应液注入到所述第一混合液中,保持反应温度在150~350℃,获得第一InP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液的制备过程中,还包括向其中加入掺杂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剂为油酸盐、硬脂酸盐、异丙醇盐、棕榈酸盐、肉豆蔻酸盐、卤化物、辛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硫酸盐、乙酰丙酮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油酸盐、硬脂酸盐、异丙醇盐、棕榈酸盐、肉豆蔻酸盐、卤化物、辛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硫酸盐、乙酰丙酮盐中的阳离子为IA族、IIA族、IIIA族中的金属离子,且所述金属离子的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的有效半径。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n前驱体为氯化铟、碘化铟、溴化铟、乙酰丙酮铟、醋酸铟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第一配体为十六烷酸、硬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三辛基氧膦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第一非配体溶剂为C6~C40脂肪族烃、C6~C40芳香族烃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第一P前驱体为三(三甲基硅基)膦、三(三乙基硅基)膦、三(二甲氨基)膦、P4、PH3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第二配位溶剂为三辛基膦、三丁基膦、三苯基膦、三辛基胺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第二非配位溶剂为C6~C40脂肪族烃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In前驱体中In与第一P前驱体中P的摩尔比为(0.3~20):1。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ZnP纳米团簇的制备过程包括:将锌源前驱体与磷源前驱体混合,并于25~150℃下反应1~12h,即可获得ZnP纳米团簇。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源前驱体为油酸锌、丁酸锌、正辛酸锌、十四烷酸锌、十六烷酸锌、十八烷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ZnP纳米团簇和第一InP核制备第二InP核,包括:
在80~180℃下,将第一InP核与ZnP纳米团簇一起混合,反应得到第二InP核。
14.一种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InP量子点为核壳结构量子点,其核为InP纳米晶核,壳层为GaP或ZnSexS1-x,其中,0≤x≤1,所述InP纳米晶核含有掺杂离子。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InP量子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离子为IA族金属离子、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的IIA族金属离子、有效半径小于Zn离子的IIIA族金属离子中的至少一种。
CN201810821456.2A 2018-07-24 2018-07-24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7469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1456.2A CN110746974A (zh) 2018-07-24 2018-07-24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1456.2A CN110746974A (zh) 2018-07-24 2018-07-24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6974A true CN110746974A (zh) 2020-02-04

Family

ID=6927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21456.2A Pending CN110746974A (zh) 2018-07-24 2018-07-24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4697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9624A1 (zh) * 2019-06-26 2020-12-30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Ⅱ-ⅲ-ⅴ-ⅵ合金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105887A (zh) * 2021-04-29 2021-07-13 合肥福纳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195882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结构、其制作方法及量子点发光器件
TWI831967B (zh) * 2020-04-30 2024-02-11 日商日油股份有限公司 羧酸鋅組合物及含有羧酸鋅組合物的羧酸鋅溶液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6417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Nanoco Technologies, Ltd. Group III-V/Zinc Chalcogenide Alloyed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CN105899640A (zh) * 2014-01-06 2016-08-24 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无镉量子点纳米粒子
CN106479482A (zh) * 2016-09-20 2017-03-08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P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7137A (zh) * 2017-06-22 2017-10-20 广东昭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相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64172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Nanoco Technologies, Ltd. Group III-V/Zinc Chalcogenide Alloyed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CN105899640A (zh) * 2014-01-06 2016-08-24 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无镉量子点纳米粒子
CN106479482A (zh) * 2016-09-20 2017-03-08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P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7137A (zh) * 2017-06-22 2017-10-20 广东昭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相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U YANG等: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dual emissive Ag:InP/ZnS quantum dots with high 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丁荣: "《化工百科全书》", 31 December 1996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9624A1 (zh) * 2019-06-26 2020-12-30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Ⅱ-ⅲ-ⅴ-ⅵ合金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O2021195882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结构、其制作方法及量子点发光器件
CN113795566A (zh) * 2020-03-30 2021-12-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结构、其制作方法及量子点发光器件
CN113795566B (zh) * 2020-03-30 202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结构、其制作方法及量子点发光器件
TWI831967B (zh) * 2020-04-30 2024-02-11 日商日油股份有限公司 羧酸鋅組合物及含有羧酸鋅組合物的羧酸鋅溶液
CN113105887A (zh) * 2021-04-29 2021-07-13 合肥福纳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5887B (zh) * 2021-04-29 2024-04-19 湖州鑫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6974A (zh) 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9535B (zh) 具有核-壳结构的Ga掺杂的InP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9817B (zh) 一种核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及核壳量子点
CN105705611B (zh) 自分子簇化合物合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粒子
WO2021018060A1 (zh) 一种核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8238631B (zh) 一种二十六面体CsPbX3钙钛矿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CN101891162A (zh) 一种低成本合成ZnxCd1-xSe(0≤x≤1)及其相关核壳结构半导体纳米晶的方法
CN108587628B (zh) 一种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CN109929558A (zh) 一种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282155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quantum dot, quantum dot, and display device
CN116875314A (zh) 一种InP/ZnSexS1-x/ZnS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14591740A (zh) 一种窄线宽磷化铟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CN101457403A (zh) 尺寸可控半导体纳米簇和纳米晶的绿色合成方法
WO2020259624A1 (zh) Ⅱ-ⅲ-ⅴ-ⅵ合金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971472A (zh) 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2086397A (zh) 水相快速制备硫醇包覆的可溶性近红外CdTe量子点的方法
CN109929331A (zh) 一种量子点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9818B (zh) 量子点的合成方法及应用该合成方法合成的量子点
JP2021517548A (ja) 量子ド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9423274B (zh) 一种核壳结构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3694997A (zh) 一种合成蓝紫色发光ZnCdS/ZnS核壳结构纳米晶的方法
CN114981385B (zh) ZnSe量子点的制备方法、ZnSe量子点、ZnSe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109097051A (zh) 一种核壳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Trioctylphosphine accelerated growth of InP quantum dots at low temperature
CN106395883A (zh) Cu和Ce共掺杂提高ZnO微米粉体光催化性能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