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0064B - 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0064B
CN110710064B CN201880037623.2A CN201880037623A CN110710064B CN 110710064 B CN110710064 B CN 110710064B CN 201880037623 A CN201880037623 A CN 201880037623A CN 110710064 B CN110710064 B CN 110710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onductor
connector
intermediate insulator
holding portion
pott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76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0064A (zh
Inventor
井上直哉
谷口太一
冈野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10710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0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0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0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6Pin or blade 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on one side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Sealing between contact members and housing, e.g. sealing inse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aling material, e.g. gels or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确保一连接器以高水密性固定于一连接器基座、其不会因外力而损坏或损伤且实现高屏蔽性能和可靠性的构造。所述连接器包括导电的一端子、收容所述端子的一中间绝缘体以及导电的并收容所述中间绝缘体的一外侧导体。所述连接器基座包括:一外侧导体保持部,设有所述外侧导体插入其中的一外侧导体插入孔;以及一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其形成在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前方且具有大于所述外侧导体插入孔的横截面积。通过与所述外侧导体一体形成的一突起焊接于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一前表面以及通过一灌封材料填充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的位于接近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前表面的部分,所述连接器固定于所述连接器基座。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件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6月9号提交的日本申请号JP2017-114510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通过援引其整体上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相关的技术中,连接器(诸如一线缆连接器)被用于将一电线(诸如一同轴线缆)连接于一模块,所述模块包括:一传感器模块,其包括一光接收传感器(诸如一红外传感器);一相机模块,其中诸如一电荷耦合器件(CCD)或一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的一图像传感器与诸如一镜头的一光学元件成为一体;以及诸如麦克风的一声学元件模块(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10是一已知的连接器的一剖视图。
在图中,871表示由绝缘树脂制成的用于一连接器的一基座,基座连接于一未示出的同轴线缆的一前端。基座具有一大致圆筒状的本体,其中本体的前端设有与一模块的一壳体911结合的一凸缘。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一外侧导体861保持在基座871的内部。具有棒状的一内侧导体851经由一介电体811保持在外侧导体861的内部。外侧导体861以及内侧导体851通过由防水性的硅树脂制成的一灌封材料818保持在基座871的本体的前端。
所述模块为具有由壳体911保持的一镜头941的相机模块。由一圆筒状的屏蔽部件971包围的一第一电路基板931以及一第二电路基板932保持在壳体911的内部。将从镜头941接收的光转换为电气信号的一图像传感器942安装于第一电路基板931。第二电路基板932具有一接触部形成于其上的一表面。连接器的外侧导体861的前端以及内侧导体851的前端经由一中继端子951连接于接触部。壳体911具有一后端,后端经由一密封封装料912以防水的方式结合于连接器的基座871的凸缘。
专利文献1:JP2015-170515A
发明内容
通常,所述已知的连接器具有由树脂制成的以容易制造的基座871。另一方面,壳体911可以由金属制成以实现所述模块的高强度、高的屏蔽性能,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当由树脂制成的基座871结合于壳体911时,需要额外准备一导电部件以建立壳体911与接地线等之间的导通。
由此,本发明的一目的是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并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确保一连接器高水密性地固定于一连接器基座,不会因外力而破损或损伤,并实现高屏蔽性能和可靠性。
鉴于上述,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一连接器以及所述连接器安装于其上的一连接器基座。所述连接器包括导电的一端子、收容所述端子的一中间绝缘体以及导电的并收容所述中间绝缘体的一外侧导体。所述后基座包括:一外侧导体保持部,设有所述外侧导体插入其中的一外侧导体插入孔;以及一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其形成在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前方且具有大于所述外侧导体插入孔的横截面积。通过与所述外侧导体一体形成的一突起焊接于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一前表面以及通过一灌封材料填充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的位于接近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前表面的部分,所述连接器固定于所述连接器基座。
在连接器组件的另一构造中,所述外侧导体包括在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前表面前方的部分形成多个狭缝,且填充在所述外侧导体的内侧和外侧的所述灌封材料的部分通过所述狭缝彼此连接。
在连接器组件的再一构造中,所述中间绝缘体具有位于所述突起的后方的一前表面,且所述灌封材料还填充所述外侧导体的内侧的位于中间绝缘体的前表面前方的部分。
在连接器组件的又一构造中,所述外侧导体设有作为所述灌封材料的储存部的一凹槽部。
在连接器组件的还一构造中,与所述灌封材料接合的一锚部形成在所述端子的位于所述中间绝缘体的前表面的前方的部分。
在连接器组件的仍一构造中,所述外侧导体为由一弯曲的板制成的一大致圆筒状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确保了连接器高水密性地固定于连接器基座,不会因外力而破损或损伤,并实现了高屏蔽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连接对象部件连接于一连接器的一状态的立体图。图1A是连接器的一后方观察的视图而图1B是连接器的一前方观察的视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和连接对象部件在一未组装状态下的分解图。图2A是连接器的一后方观察的视图而图2B是连接器的一前方观察的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分解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外侧导体的立体图。图4A是外侧导体的一后方观察的视图而图4B是外侧导体的一前方观察的视图。
图5A、图5B、图5C、图5D、图5E以及图5F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外侧导体的六个侧视图。图5A是外侧导体的一侧视图,图5B是外侧导体围绕一中心轴在一方向上旋转45°的一侧视图,图5C是外侧导体围绕中心轴在另一方向旋转45°的一侧视图,图5D是如图5C所示的外侧导体的一前视图,图5E是如图5C所示的外侧导体的一后视图,而图5F是如图5C所示的外侧导体的侧剖视图。
图6A、图6B、图6C以及图6D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内侧导体和一中间绝缘体的四个侧视图。图6A是内侧导体和中间绝缘体的一侧视图,图6B是如图6A所示的内侧导体和中间绝缘体的一前视图,图6C是如图6A所示的内侧导体和中间绝缘体的一后视图,而图6D是如图6A所示的内侧导体和中间绝缘体围绕中心轴在一方向旋转90°的一侧视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内侧导体经由中间绝缘体安装于外侧导体的一状态的剖视图。图7A是内侧导体、中间绝缘体以及外侧导体的一侧剖视图,而图7B是如图7A所示的内侧导体、中间绝缘体以及外侧导体围绕中心轴在一方向上旋转90°的一侧视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安装于后基座的一状态的剖视图。图8A是连接器和后基座的一侧剖视图,而图8B是如图8A所示的连接器和后基座围绕中心轴在一方向上旋转90°的一侧视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块安装于后基座的一状态的剖视图。图9A是示出基板安装于如图8B所示的后基座的一状态的一剖视图,而图9B是示出进一步安装壳体的一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一已知的连接器的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连接对象部件连接于一连接器的一状态的立体图。图2A和图2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和连接对象部件在一未组装状态下的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分解图。图1A和图2A是连接器的后方观察的视图,且图1B和图2B是连接器的前方观察的视图。
在图中,1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一线缆连接器的一连接器,且当连接于一未示出的线缆(诸如一信号线缆)的一前端时被使用。在本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支持FAKRA标准的连接于一线缆的一前端的一防水同轴连接器假定连接于连接器1的后方(X轴负方向)。
作为一连接对象部件的一模块110连接于连接器的1的前方(X轴正方向)。例如,模块110为一相机模块,相机模块包括成为一体的诸如一CCD图像传感器或一CMOS图像传感器的一图像传感器与一光学元件(诸如一镜头)。注意的是可以采用其它任何形式的模块。具体地,可以采用包括一光接收传感器(诸如一红外传感器)的一传感器模块、一声学元件模块(诸如一麦克风),等等。例如,连接器1可以用于将模块110安装于诸如汽车的一装置或包括一电子装置(诸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计算机、游戏机或数码相机)的其它装置以及诸如安全监测装置的一装置。
注意的是,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1和模块110的各构件的操作和构造的指示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方向,且尽管当连接器1和模块110的构件处于图中所示的姿态时这些指示是恰当的,但是当这些姿态改变时,这些方向应被不同的解释,以对应于所述改变。
模块110包括:一壳体111,其由一导电金属(诸如铝合金)一体形成;一基板191(诸如一印刷电路基板),设置在壳体111内;一元件192(诸如一图像传感器),安装在基板的前方侧的一表面;以及一模块侧连接器101,作为一对接连接器,安装在基板191的后方侧的表面。壳体111为具有一大致直角六面体的箱体形状的一部件且包括:一前面板112,具有一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具有平板状的四个侧面板113,连接于前面板112的四侧,并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延伸;以及一模块内空间114,具有由前面板112和四个侧面板113限定的周边且在后方开放。基板191收容在模块内空间114内。前面板112具有形成在中央的一开口112a。从外部经由开口112a进入的光被设置在模块内空间114内的元件192吸收。优选地,开口112a设有一镜头或由一透明材料制成的一屏幕以防止异物(诸如水和灰尘)从外部进入模块内空间114内。
模块侧连接器101包括:一对接侧内侧导电部件151以及一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对接侧内侧导电部件151由一导电金属(诸如铜合金)制成,并立设在基板191的后方侧的表面上以向后方突出。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由一导电金属(诸如铜合金)制成,形成为具有围绕对接侧内侧导电部件151的外周的一圆筒状的形状,且立设在基板191的后方侧的表面上以向后方突出。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具有作为一对接侧嵌合空间161a的一内部空间,连接器1的外侧导体61的接触臂62嵌入对接侧嵌合空间161a中以进行接触。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具有形成在后端(X轴负方向端)的宽度逐渐向外扩大的一渐缩部161b,从而接触臂62能够平滑地进入对接侧嵌合空间161a。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约4.0mm的一长度。对接侧嵌合空间161a具有约2.5mm的一内径。注意的是,这些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
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在前端(X轴正方向端)具有多个安装片161c。安装片161c通过焊接等电气连接并机械连接于形成在基板191的后方侧的表面上的一连接垫(未示出)。在图2A中,156表示对接侧内侧导电部件151的一尾部。在与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电气绝缘的同时,尾部156从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的前端向外突出,且通过焊接等电气连接并机械连接于形成在基板191的后方侧的表面上的一连接垫(未示出)。
如图3所示,连接器1由一导电金属(诸如铜合金)制成,且包括一内侧导体51和外侧导体61。内侧导体51为一细长的棒状端子,由诸如铜合金的一导电金属制成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外侧导体61由一导电金属(诸如铜合金)制成,形成为具有围绕内侧导体51的外周的一大致圆筒状的形状,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连接器1为已知的整体上具有一大致子弹状的一子弹(bullet)连接器,且连接于作为一连接器基座的一后基座71(后基座71由诸如铝合金的一导电金属一体形成),从而形成一连接器组件。外侧导体61在前后方向上具有约12.0mm的一长度且具有约3.7mm的一外径。注意的是,这些尺寸可以根据需要更改。
一后基座71包括一大致圆筒状的本体部72以及具有一大致矩形的平板状的一体连接于本体部72的前端(X轴正方向端)的一凸缘部73。凸缘部73还作为一盖部件封闭模块110的模块内空间114的后方。向前方突出的定位凸部74形成在凸缘部73的前方侧的表面的四个拐角。定位凸部74的相邻两个经由从凸缘部73的前方侧的表面向前方突出的连接凸壁74b彼此连接。连接凸壁74b和定位凸部74使外侧面彼此平齐,以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一种水密的方式密封凸缘部73和壳体111之间的间隙。在凸缘部73安装于壳体111的状态下,凸缘部73的一前端周面73a和四个侧面板113的后端面113a彼此接触并彼此焊接。由此,凸缘部73和壳体111以一水密的方式彼此强固地连接。
多个定位凸部74各具有为一平坦面(平坦面作为一定位面限定连接器1与基板191或安装于基板191的后方侧的表面上的模块侧连接器101之间的一距离)的一前端面74a。具体地,如图1A和1B所示,在凸缘部73安装于壳体111的状态下,定位凸部74的前端面74a与基板191的后方侧的表面接触。通过一棒状部件(诸如螺栓或铆钉(未示出))的前端插入并固定在形成在前端面74a的固定孔74c,基板191相对于前端面74a被固定并被定位。
本体部72包括:一后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a,在本体部72的后端开放;以及一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在凸缘部73的前面开放。后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a和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分别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保持连接器1的一圆筒状的空间。本体部72包括:一外侧导体保持部75,其位于后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a与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之间并保持外侧导体61。外侧导体保持部75比后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a的内侧面和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的内侧面更朝向本体部72径向方向的内侧突出。一外侧导体插入孔75a形成在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中央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后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a和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通过外侧导体插入孔75a彼此连通。外侧导体61插入其内的外侧导体插入孔75a为一圆筒状的空间,该空间具有小于后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a和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的一横截面积。连接于一未示出的线缆的一前端的防水同轴连接器使防水同轴连接器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后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a以连接于连接器1。
在外侧导体61插入外侧导体插入孔75a的状态下,通过将形成在外侧导体61上的一突起63焊接并固定于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一前表面75b,连接器1安装并固定于后基座71,且然后将由树脂制成的一灌封材料18注塑进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注意的是,灌封材料18的图3示出的形状实际上并非以如图3所示的那样以单独材料形成,而是与诸如外侧导体61和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的部件一体成形。如图2B所示,在连接器1固定于后基座71的状态下,形成为从外侧导体61的前端向前方突出的接触臂62至少使接触臂62的前端位于比凸缘部73的前表面靠前方的位置。由此,在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凸缘部73和壳体111彼此连接的状态下,接触臂62能够进入模块侧连接器101的对接侧嵌合空间161a。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连接器1的构造。首先,将说明外侧导体61的构造。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外侧导体的立体图。图5A至图5F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外侧导体的六个侧视图。图4A是外侧导体的一后方观察的视图且图4B是外侧导体的一前方观察的视图。图5A是外侧导体的一侧视图,图5B是外侧导体围绕一中心轴在一方向上旋转45°的一侧视图,图5C是外侧导体围绕中心轴在另一方向旋转45°的一侧视图,图5D是如图5C所示的外侧导体的一前视图,图5E是如图5C所示的外侧导体的一后视图,而图5F是如图5C所示的外侧导体的侧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外侧导体61为由弯曲一板材一体形成的一部件,所述板材具有通过冲压具有平板状的薄金属板获取的一预定外形形状。具体地,具有一预定外形形状的平板的一适当部分被弯曲以形成一圆筒状的形状,且彼此面对两端连接并接合。由此,如图5B所示的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接合部67的外侧导体61形成。所述两端在一接合固定部67a拼接以彼此固定。
外侧导体61包括在前方的一前部61a、在后方的一后部61b以及形成在外侧导体61内部的一空间部61c。空间部61c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圆柱状的空间。接触臂62一体连接于前部61a的前端。接触臂62包括一凸缘部62d、一臂部件62a以及一弯曲部62c。凸缘部62d为从前部61a的前端朝向外侧导体61的径向方向内侧延伸的一大致凸缘状或环状的板部件。臂部件62a从凸缘部62d的一内侧端向前方延伸。弯曲部62c连接于臂部件62a的前端且弯曲成朝向外侧导体61的径向方向外侧膨出。臂部件62a在内侧具有一前方空间部62e。前方空间部62e为具有比空间部61c直径小的圆柱状的一空间,且具有开口的一前端且具有连接于空间部61c的一后端。
凸缘部62d、臂部件62a以及弯曲部62c各沿外侧导体61的圆周方向被多个(在所示示例中为6个)在前后方向上从接触臂62的前端至前部61a的前端延伸的狭缝62b划分为多个(在所示示例中为6个)部件。通过这种构造,各臂部件62a能够柔软地且弹性地变形,因此当接触臂62进入对接侧嵌合空间161a以保持在与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的内侧面接触的状态时,能够变形以顺从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的内侧面的形状。
所述多个狭缝62b中的至少一个(在所示示例中为三个)包括在前部61a的前端和后端延伸的延长部63a。通过切割并抬起圆筒状的前部61a的壁的一部分形成朝向外侧导体61的径向方向外侧延伸的突起63,延长部63a形成为一狭缝。空间部61c和前方空间部62e通过狭缝62b和延长部63a与外侧导体61的外周的外侧连通。
在外侧导体61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所示示例中为两个)细长的凹槽部65形成在前部61a。凹槽部65作为灌封材料18的一储存部。凹槽部65形成为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稍稍位于突起63的后方。凸部65a形成在空间部61c的内壁面的对应于凹槽部65的位置。与后述的一中间绝缘体11的前端发生接触的凸部65a作为在前后方向上定位中间绝缘体11的一定位部。
作为固定中间绝缘体11的一固定部的至少一个(所示示例中为三个)填缝部64形成在前部61a。填缝部64为在外侧导体61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介于贯通前部61a的壁面形成的两个贯通孔64a之间的一细长的部分。填缝部64形成为在前后方向(X轴方向)上位于凹槽部65和凸部65a的后方。在中间绝缘体11收容在空间部61c内之后,填缝部64变形以朝向外侧导体6的径向方向内侧突出,从而中间绝缘体11被填缝固定。
接下来,将说明内侧导体51的构造以及用于将内侧导体51安装于外侧导体61的构造。
图6A至图6D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一内侧导体和一中间绝缘体的四个侧视图。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内侧导体经由中间绝缘体安装于外侧导体的一状态的剖视图。图6A是内侧导体和中间绝缘体的一侧视图,图6B是如图6A所示的内侧导体和中间绝缘体的一前视图,图6C是如图6A所示的内侧导体和中间绝缘体的一后视图,而图6D是如图6A所示的内侧导体和中间绝缘体围绕中心轴在一方向旋转90°的一侧视图。图7A是内侧导体、中间绝缘体以及外侧导体的一侧剖视图,而图7B是如图7A所示的内侧导体、中间绝缘体以及外侧导体围绕中心轴在一方向上旋转90°的一侧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A至图6D所示,内侧导体51与中间绝缘体11(中间绝缘体11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的部件)通过已知的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或包覆成型(overmolding)的方法一体成型。具体地,内侧导体51至少部分被由绝缘树脂制成的中间绝缘体11覆盖。
内侧导体51包括:一细长的本体部55,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一中继部53,从本体部55的前端向前方延伸;一接触部52,从中继部53的前端向前方延伸;以及一连接尾部54,其从本体部55的后端向后方延伸。本体部55具有一矩形的截面形状,且被收容并保持在中间绝缘体11内。中继部53具有一矩形截面形状,且在内侧导体51的前端的前方露出。作为一锚部的凹槽部53a形成在中继部53侧面。位于外侧导体61的前方空间部62e内的接触部52具有一矩形截面形状,且当连接器1对接于模块侧连接器101时,接触部52与对接侧内侧导电部件151发生接触以建立导通。连接尾部54暴露在中间绝缘体11的收容凹部11d内,且当防水同轴连接器连接于连接器1时,连接尾部54与连接于一未示出的线缆的一前端的一防水同轴连接器的一端子发生接触。
中间绝缘体11包括在前方的一前部11a、在后方的一后部11b、位于前部11a和后部11b之间的一接合凹部11c以及为形成在后部11b内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圆柱状的空间的一收容凹部11d。前部11a和后部11b为具有大致相同外径的圆柱状的部分。接合凹部11c为具有小于前部11a和后部11b的外径的一外径的一圆柱状的部分。在图中,11e表示收容内侧导体51的本体部55的一内侧导体收容孔。
与内侧导体51一体成型的中间绝缘体11从外侧导体61的后方插入外侧导体61的空间部61c中。当中间绝缘体11的前端(即前部11a的前端)与凸部65a发生接触时,中间绝缘体11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外侧导体61被定位。由此,中间绝缘体11停止。然后,当操作者使用工具等使填缝部64变形以向外侧导体61的径向方向内侧突出,填缝部64与前部11a的后端发生接触,且中间绝缘体11被填缝固定,由此得到连接器1。在这种状态下,如图7A和图7B所示,中间绝缘体11的后端的位置和外侧导体61的后端的位置在前后方向大致一致,内侧导体51的前端(即接触部52的前端)位于外侧导体61的前端(即接触臂62的前端)的后方。
接下来,将说明用于将连接器1安装于后基座71的一构造。
图8A和图8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安装于后基座的一状态的剖视图。图9A和图9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模块安装于后基座的一状态的剖视图。图8A是连接器和后基座的一侧剖视图,而图8B是如图8A所示的连接器和后基座围绕中心轴在一方向上旋转90°的一侧视图。图9A是示出基板安装于如图8B所示的后基座的一状态的一剖视图,而图9B是示出壳体进一步安装的一状态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连接器1在由一操作者的手或手指保持的同时从后基座71的前方经由后基座71的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插入进外侧导体插入孔75a。具体地,连接器1用外侧导体61的后端充当引导端插入进外侧导体插入孔75a。当突起63的后面与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前表面75b发生接触时,连接器1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后基座71被定位且连接器1停止。
接下来,优选地,操作者使用一光纤激光器用一激光束照射突起63的前表面,以使突起63焊接并固定于外侧导体保持部75。由此,外侧导体61与后基座71之间的导通建立,由此当外部导体61与接地线等导通时可以实现高屏蔽性能。与中间绝缘体11的前端发生接触从而定位中间绝缘体11的凸部65a形成为位于突起63的后表面的后方。由此,中间绝缘体11的前端(即前部11a的前端)位于突起63的后表面(即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前表面75b)的后方。由此,中间绝缘体11不会被散射在突起63周围的激光束烧损。
接下来,优选地,操作者使用一树脂灌封装置将一熔融状态的灌封材料18(例如环氧树脂)注塑进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内的接近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前表面75b的部分,以使这部分填充该材料。然后,处于熔融状态的流动的灌封材料18通过狭缝62b流进外侧导体61。因此,如图8A和图8B所示,不仅由外侧导体61的前部61a的外表面、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的内表面以及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前表面75b限定的一空间充满该材料,而且位于外侧导体61的前部61a的比中间绝缘体11的前部11a的前端靠前方的一空间填充该材料。灌封材料18有粘接性,且由此填充且固化的灌封材料18确保连接器1固定于后基座71,且实现了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和后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a之间的防水密封。形成在外侧导体61的外周面的接近突起63的部分上的凹槽部65作为灌封材料18的一储存部。由此,即使灌封材料18在固化收缩的情况下,灌封材料18仍然能够从凹槽部65供给。由此,能够防止灌封材料18开裂或剥落。
作为一锚部的凹部53a形成在内侧导体51的中继部53的侧面,由此填充在凹部53a内的灌封材料18提供所知的锚定作用以使内侧导体51被锚定。由此,内侧导体51也通过灌封材料18固定于后基座71。在熔融状态下的灌封材料18是流动的且由此还进入外侧导体插入孔75a的内周面与外侧导体61的前部61a的外周面之间的一微小间隙、外侧导体61的前部61a的内周面与中间绝缘体11的前部11a的外周面之间的一微小间隙以及内侧导体收容孔11e的内周面和内侧导体51的本体部55的外周面之间的一微小间隙。由此,更有效地实现了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与后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a之间的水密密封。
接下来,模块侧连接器101安装在其上的基板191由操作者的手或手指保持,从后基座71的前方朝向后方相对移动以与定位凸部74的前端面74a发生接触,且然后用一未示出的棒状的部件(诸如一螺栓或一铆钉)固定。因此,如图9A所示,基板191安装于基座71。在这个过程中,连接器1对接于模块侧连接器101,外侧导体61的接触臂62进入模块侧连接器101的对接侧嵌合空间161a内以与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发生接触并与对接侧外侧导电部件161导通,且内侧导体51的接触部52与对接侧内侧导电部件151发生接触以与对接侧内侧导电部件151导通。在图中所示的示例中,内侧导体51的接触部52具有一棒状形状,且进入并与具有在一前端开口的一中空形状的对接侧内侧导电部件151发生接触。可替代地,对接侧内侧导电部件151可以具有一棒状并进入具有在一前端开口的一中空形状的内侧导体51的接触部52。
接下来,壳体111由操作者的手或手指保持,从后基座71的前方朝向后方相对移动以使侧板113的后端面113a与凸缘部73的前端周面73a彼此发生接触,然后焊接固定。由此,如图9B所示的壳体111安装于后基座7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1和连接器1连接于其上的后基座71。连接器1包括导电的内侧导体51、收容内侧导体51的中间绝缘体11以及导电的并收容中间绝缘体11的外侧导体61。后基座71包括:外侧导体保持部75,设有外侧导体6插入其中的外侧导体插入孔75a;以及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形成在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前方且具有比外侧导体插入孔75a大的横截面积。通过与外侧导体61一体形成的突起63焊接于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前表面75b且通过灌封材料18填充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的位于接近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前表面75b的部分,连接器1固定于后基座71。
由此,通过焊接于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前表面75b的外侧导体61的突起63以及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72b填充灌封材料18,连接器1固定于后基座71。能够保持外侧导体61和后基座71之间的导通和高水密性。此外,能够防止因外力而导致的损坏和破裂,由此可以实现高屏蔽性能,从而可以提高可靠性。
外侧导体61包括在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前表面75b的前方的部分上形成的多个狭缝62b,填充在外侧导体61的外侧和内侧的部分的灌封材料18通过所述多个狭缝62b彼此连接。这确保了外侧导体61以及内侧导体51和其中的中间绝缘体11固定于后基座71,且保证了高水密性。
中间绝缘体11具有位于突起63的后方的前表面,且灌封材料18还填充外侧导体61的内侧的位于中间绝缘体11的前表面前方的部分。由此,确保了中间绝缘体11由灌封材料18固定,避免了当外侧导体保持部75的前表面75b和突起63彼此焊接时中间绝缘体11被烧损的风险。
外侧导体61设有作为灌封材料18的储存部的凹槽部65。这保证了灌注材料18充分供给,从而可以防止灌封材料18开裂、剥落等。
内侧导体51具有凹部53a,凹部53a与灌封材料18接合的且作为一锚部形成在内侧导体51的位于中间绝缘体11的前表面的前方的部分。由此,内侧导体51固定于后基座71。
外侧导体61为由一弯曲的板制成的一大致圆筒状的部件。由此,能够实现了降低外侧导体61的成本。
注意的是,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说明了与优选实施例及示范性实施例相关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总结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自然会构思出处于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的许多其它的实施例、修改以及变形。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连接器组件。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一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具有导电的且呈棒状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端子、收容所述端子的一中间绝缘体以及导电的并收容所述中间绝缘体的一外侧导体;以及
一连接器基座,所述连接器安装于其上,所述连接器基座具有:一外侧导体保持部,设有所述外侧导体插入其中的一外侧导体插入孔;以及一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其形成在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前方且具有大于所述外侧导体插入孔的横截面积;
其中,通过与所述外侧导体一体形成的一突起焊接于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一前表面以及通过一灌封材料填充前方外侧导体收容腔的位于接近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前表面的部分,所述连接器固定于所述连接器基座,
其中,在所述外侧导体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细长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作为所述灌封材料的一储存部;所述端子设置凹部,所述凹部与所述灌封材料接合,且作为一锚部形成在所述端子的位于所述中间绝缘体的前表面的前方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外侧导体包括在所述外侧导体保持部的前表面前方的部分形成多个狭缝,且
填充在所述外侧导体的内侧和外侧的所述灌封材料的部分通过所述狭缝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中间绝缘体具有位于所述突起的后方的一前表面,且
所述灌封材料还填充所述外侧导体的内侧的位于中间绝缘体的前表面前方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外侧导体为由一弯曲的板制成的一大致圆筒状的部件。
CN201880037623.2A 2017-06-09 2018-05-17 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1107100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4510 2017-06-09
JP2017114510A JP6824825B2 (ja) 2017-06-09 2017-06-09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PCT/US2018/033230 WO2018226381A1 (en) 2017-06-09 2018-05-17 Connector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0064A CN110710064A (zh) 2020-01-17
CN110710064B true CN110710064B (zh) 2022-04-29

Family

ID=64566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7623.2A Active CN110710064B (zh) 2017-06-09 2018-05-17 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69611B2 (zh)
JP (1) JP6824825B2 (zh)
KR (1) KR102241336B1 (zh)
CN (1) CN110710064B (zh)
TW (1) TWI677140B (zh)
WO (1) WO20182263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24825B2 (ja) 2017-06-09 2021-02-03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CN208835397U (zh) 2018-10-12 2019-05-07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同轴连接器
JP7340400B2 (ja) 2018-11-30 2023-09-07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US11024990B2 (en) 2018-11-30 2021-06-01 Molex, Llc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multiple cables to electrical device
US10992092B2 (en) 2018-11-30 2021-04-27 Molex, Llc Connector that connects to electric wires and to other connectors
JP1643701S (zh) * 2019-03-26 2019-10-21
JP1646281S (zh) 2019-03-26 2019-11-25
JP1646280S (zh) 2019-03-26 2019-11-25
TWI736868B (zh) * 2019-03-29 2021-08-2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板件結構及電子裝置
US11634104B2 (en) * 2019-08-07 2023-04-25 Keep Technologies, Inc. Sensing and controlling states of locking mechanisms
US11407381B2 (en) 2019-08-07 2022-08-09 Keep Technologies, Inc. Multi-device vehicle intrusion detection
JP1651985S (zh) * 2019-08-22 2020-02-03
JP7417203B2 (ja) * 2020-10-13 2024-01-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ケース構成部材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82140U (zh) * 2010-05-17 2010-12-22 深圳市电连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CN102326299A (zh) * 2008-12-22 2012-01-18 莫列斯公司 同轴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8177B2 (en) * 2000-11-22 2003-05-0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Floating coaxial connector
JP2002367738A (ja) 2001-06-11 2002-1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ネクタ
JP2009290527A (ja) * 2008-05-29 2009-12-10 Rohm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203071B2 (ja) * 2008-07-07 2013-06-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CN201515126U (zh) 2009-10-15 2010-06-23 扬州市精诚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微带插座
KR101529374B1 (ko) * 2010-01-25 2015-06-16 후버 앤드 주흐너 아게 회로 기판 동축 커넥터
US9325095B2 (en) * 2011-05-05 2016-04-26 Lear Corporation Female type contact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430675B2 (en) 2011-06-24 2013-04-3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dge mount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3114981A (ja) * 2011-11-30 2013-06-10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ポッティング材充填方法
US8888519B2 (en) 2012-05-31 2014-11-18 Cinch Connectivity Solutions, Inc. Modular RF connector system
JP6039514B2 (ja) * 2013-07-29 2016-12-0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モジュール
EP2833385B1 (en) * 2013-07-30 2017-05-03 ABB Schweiz AG Connecting device for a switchgear apparatus
JP6039541B2 (ja) 2013-12-16 2016-12-0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情報端末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JP2015170515A (ja) * 2014-03-07 2015-09-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用コネクタ
CN205429282U (zh) 2015-12-18 2016-08-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5355467U (zh) 2016-01-19 2016-06-29 西安培华学院 一种应用于信息安全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JP6824825B2 (ja) 2017-06-09 2021-02-03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6299A (zh) * 2008-12-22 2012-01-18 莫列斯公司 同轴连接器
CN201682140U (zh) * 2010-05-17 2010-12-22 深圳市电连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0064A (zh) 2020-01-17
WO2018226381A1 (en) 2018-12-13
KR20190137962A (ko) 2019-12-11
JP2018206740A (ja) 2018-12-27
JP6824825B2 (ja) 2021-02-03
US11569611B2 (en) 2023-01-31
TWI677140B (zh) 2019-11-11
TW201907626A (zh) 2019-02-16
US20200099168A1 (en) 2020-03-26
KR102241336B1 (ko)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0064B (zh) 连接器组件
JP6704806B2 (ja)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車載カメラ
US9608388B2 (en) Connector
EP3462550B1 (en) Connector module and onboard camera using the same
JP2021166161A (ja)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
US1040399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assembly method
EP2942844B1 (en) Connector structure
JP2018107036A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およびカメラユニット
JP2007123025A (ja) コネクタ
WO2017006622A1 (ja) 防水コネクタ組立体
TWI692910B (zh) 連接器、連接器組件及連接器組件的組裝方法
TW201937816A (zh) 電連接器
CN109428217B (zh) 电连接器
US10756477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connection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nnection module
JP2005116447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9524826B (zh) 模块用连接器
US20200194926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2011060426A (ja) コネクタ
JP6032422B2 (ja) 光電気複合コネクタ装置
CN220382351U (zh) 连接器及车载雷达
EP4089845A1 (en) Coaxial connector
JPH11111391A (ja) コネクタ付きシールドケーブル、電子機器、コネクタ部材及びコネクタ
CN112086805A (zh) 防水连接器
JP2011060427A (ja) コネクタ
JP2006156278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