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2673A - 安全气囊在车辆中的固定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在车辆中的固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2673A
CN110662673A CN201880030933.1A CN201880030933A CN110662673A CN 110662673 A CN110662673 A CN 110662673A CN 201880030933 A CN201880030933 A CN 201880030933A CN 110662673 A CN110662673 A CN 110662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instrument panel
fastening
receiver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09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2673B (zh
Inventor
M·旺德里希
C·奥莱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di AG
Original Assignee
Audi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di AG filed Critical Audi AG
Publication of CN110662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2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2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0/00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 B23K20/12Non-electric welding by applying impact or other pressure, with or without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e.g. cladding or plating the heat being generated by friction; Friction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具有安全气囊接纳件(30)的安全气囊模块(46)固定在车辆的仪表板支架(10)上的固定设备,该固定设备被设计成用于,在安全气囊模块(46)与仪表板支架(10)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机械连接部(41)和至少一个焊接连接部(35),其中,仪表板支架(10)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24)和从突出部(24)突出的凸缘(19),该突出部和凸缘界定腔室(23)并形成用于安全气囊模块(46)与仪表板支架(10)的机械连接部(41)的固定托架(12),仪表板支架(10)和安全气囊接纳件(30)具有用于在安全气囊模块(46)的安全气囊接纳件(30)与仪表板支架(10)之间的焊接连接部(35)的焊接件(16、36)。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准备仪表板支架的设备和相应的仪表板支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安全气囊固定在仪表板支架上的方法和一种具有相应的仪表板支架的车辆。

Description

安全气囊在车辆中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中固定安全气囊的固定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准备仪表板支架的设备和一种相应的仪表板支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仪表板支架上固定安全气囊的方法和具有相应的仪表板支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代车辆中,如今普遍存在多种安全装置。这种安全装置是例如副驾驶安全气囊。副驾驶安全气囊通常在仪表板支架上固定在盖板下方。为了在发生危险情况或事故的情况下,副驾驶安全气囊可以实现其预期的功能,并且在乘客舱中打开,因此在盖板中预留薄弱区域、例如穿孔结构。
为了引导安全气囊或安全气囊的空气袋,设置有引导设备。该引导设备与包含实际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模块一起焊接到仪表板支架上。
为了在危险情况或事故期间安全地保持,通常还设有引导设备或安全气囊模块在仪表板支架上的机械连接部。
文献DE 102 41 598 A1公开了一种仪表板,其中在漏斗件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多个焊接腹板,用于与基座构件的内表面进行振动焊接。安全气囊模块通过多个形成在漏斗件上的突出部与漏斗件上的固定元件固定。因此,漏斗件仅通过焊接与基座构件连接,而安全气囊模块仅与漏斗件连接。
文献DE 10 2012 206 210 A1公开了一种主动式软性填料,其中,底壁具有宽的肋,该肋从第一面沿着闭合的周缘连续地突出。另一壁称为“前壁”,其具有多个窄的肋,该多个窄的肋从第二面沿着封闭的周缘同心地连续突出。每个窄的肋都应被焊接到宽的肋上。
文献EP 2 080 675 B1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存放装置,该安全气囊存放装置被安装到仪表板上。该装置具有翻盖件和多个连接肋,该翻盖件如此延伸使得该翻盖件与上部板件相对置,该连接肋从翻盖件上竖起。翻盖件在多个连接肋的端部处被一体地振动焊接到上部板件处。
文献US 2010/0078920 A1公开了一种安全气囊门,该安全气囊门具有通过振动焊接与仪表板的内表面连接的焊接表面,其中,在焊接表面上沿振动焊接方向布置多个焊接肋,横向于焊接肋布置桥接肋。
在最后提到的文献中不提供机械连接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些缺点。特别是要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实现了安全气囊在车辆中的牢固固定。对于已知的解决方案,至少应提出至少一个另选方案。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设备、通过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准备仪表板支架的设备、通过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应的仪表板支架以及通过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和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来实现。根据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得到其它相应的设计方案。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将安全气囊模块与车辆的仪表板支架上的安全气囊接纳件固定的固定设备,其中,该固定设备被设计成用于,在安全气囊模块与仪表板支架之间实现机械连接部和焊接连接部,其中,仪表板支架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和从突出部突出的凸缘,该突出部和凸缘界定腔室并形成用于安全气囊模块与仪表板支架的机械连接部的固定托架,仪表板支架和安全气囊接纳件具有用于在安全气囊模块的安全气囊接纳件与仪表板支架之间的焊接连接部的焊接件。
焊接连接部将安全气囊接纳件与仪表板支架连接。由此在仪表板支架与安全气囊模块的安全气囊接纳件之间建立材料结合的连接,该连接具有非常稳定且牢固的连接的优点。另外,由于不存在其它连接元件,焊接连接部的维护和磨损率低。由此,安全气囊接纳件或安全气囊模块不可拆松地与仪表板支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设备还被设计成用于,附加地实现机械连接部,通过该机械连接部将安全气囊模块固定在仪表板支架上。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这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强度和耐用性。为此,安全气囊接纳件和承载安全气囊的实际模块——以下称为安全气囊支架——通过至少一个固定托架与仪表板支架连接。固定托架可实现精确定位安全气囊接纳件。通过形成在仪表板支架上的突出部,安全气囊接纳件与仪表板支架间隔开地布置,从而安全气囊接纳件可以形成用于安全气囊或安全气囊的空气袋的引导部。
安全气囊接纳件和安全气囊支架是两个彼此分开的、独立的部件。由此,在发生触发安全气囊的事故之后,可以替换安全气囊支架并通过机械连接部与安全气囊接纳件和仪表板支架连接,并固定在安全气囊接纳件和仪表板托架上。
固定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仪表板支架具有相应的形成在其上的至少两个固定托架,该固定托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布置在仪表板支架与安全气囊支架之间的安全气囊接纳件具有相应的连接孔,该连接孔与至少两个固定托架的相应至少一个固定孔对应,其中,相应的固定孔和连接孔被设计成用于,接纳相应的固定件,该固定件与固定孔和连接孔共同作用并被设计成用于,将安全气囊支架固定在至少两个固定托架和安全气囊接纳件上并与仪表板支架连接。多个固定托架提高了相应的部件的、即仪表板支架、安全气囊接纳件和安全气囊支架的连接作用。由于相应的孔的特殊设计方案,三个部件,即仪表板支架、安全气囊接纳件和安全气囊支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彼此连接,由此将安全气囊模块固定在仪表板支架上。
固定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固定托架相对置地布置在固定设备的边缘区域上,固定托架的相应的腔室分别具有指向彼此地布置的开口。通过彼此面对的开口确保了,机械连接部在焊接过程中不会妨碍焊接连接部。如下面将更详细描述的那样,特别有利的是,可以向内部、即在固定托架之间的空隙中取出在制造固定托架时所需的型芯、也称为滑动芯轴(Schieber)。由此,焊接件可以环绕地且不中断地围绕固定托架布置或施加或形成,从而实现更好的焊接连接部。
固定设备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焊接件包括在仪表板支架和安全气囊接纳件上的多个相应的焊接肋,这些焊接肋可以彼此焊接在一起。例如,焊接肋允许进行振动焊接。另选地,仪表板支架和安全气囊接纳件也可以通过红外焊接或超声波焊接彼此连接。因此,不引入另一种焊接材料,从而减轻了重量。焊接肋既形成在仪表板支架上,又形成在安全气囊接纳件上。
固定设备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相应的焊接肋分别被布置成不中断地环绕固定托架。不中断的环绕的焊接肋可实现均匀且规律的焊接区域。因此,在整个焊接区域中,用于将安全气囊接纳件与仪表板支架连接的连接作用基本相同。
固定设备的又一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仪表板支架和安全气囊接纳件上分别形成有四个焊接肋,这些焊接肋同心地围绕固定托架延伸。四个焊接肋提供了特别好的焊接连接部,该焊接连接部实现了足够的强度,但不需要在仪表板支架上占用太多空间。
所述固定设备如此改进,在仪表板支架上的固定托架与安全气囊接纳件之间的空隙中还布置有焊接肋。由此,实现了安全气囊接纳件与仪表板支架的面式连接。面式连接具有特别好的强度。
固定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提出,相应的固定托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加强肋。由此使固定托架加强,从而在发生事故时固定托架变形少或基本上完全不变形,从而防止了托架断裂的风险。由此确保安全气囊的安全功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用于准备仪表板支架的至少一个部段的设备,该设备包括铸模,该铸模包括用于形成至少两个固定托架的至少两个型芯和用于形成连续的焊接件的部件,其中,至少两个型芯分别具有开口侧,使得在铸造过程之后至少两个型芯能通过朝向彼此运动而从铸模中脱模,由此至少两个型芯在至少两个固定托架中限定各一个腔室,该腔室具有各一个开口,使得该开口彼此面对。由此,型芯可以向内部被取出,从而实现了围绕固定托架环绕的、不中断的焊接件,如上所述。例如,可以通过塑料注射方法制造包括两个接纳件的仪表板支架。在此,仪表板支架是由物理或化学发泡材料还是由紧密泡沫材料制成的塑料构件都无关紧要。用于形成接纳件或固定托架所需的型芯不能在主脱模方向上脱模,而只能从其侧面脱模,为此使用了模具滑动芯轴。通过形成相对彼此的开口,模具滑动芯轴可以向内部、即朝向彼此运动,由此焊接件可以围绕接纳件环绕且不中断地延伸。
该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型芯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相应的凹槽,该凹槽被设计成用于,在相应的固定托架的腔室中形成至少一个加强肋。可由此形成的至少一个加强肋使固定托架加强,从而在发生事故时固定托架不会变形。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的用于接纳具有安全气囊接纳件的安全气囊模块的仪表板支架,该仪表板支架具有至少两个固定托架和限定仪表板支架的连接区域的多个环绕的焊接肋,其中,该至少两个固定托架指向彼此并相对置地布置,还分别具有面对彼此的开口。通过面对彼此的开口,可以向内部取出用于制造开口所需的型芯,从而实现环绕的焊接肋。
另外,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将包括安全气囊接纳件的安全气囊模块与车辆的仪表板支架连接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在使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设备的情况下借助于铸造方法制造仪表板支架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在仪表板支架上形成至少两个固定托架,该固定托架指向彼此并相对置地布置,
-从相应的固定托架中移除相应的铸造型芯以用于在固定托架中形成相应的开口,其中,通过相应的铸造型芯的朝向彼此运动而实现从固定托架中移除,
-制造安全气囊接纳件和安全气囊支架,
-将安全气囊接纳件与仪表板支架焊接在一起,
-借助于固定件将安全气囊支架固定在安全气囊接纳件和固定托架上,由此使安全气囊模块与仪表板支架连接。
最后提供一种具有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仪表板支架和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之一的固定设备的车辆,其中,在使用连接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模块的方法的情况下在车辆中固定安全气囊模块。
附图说明
通过说明书和附图得到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和实施方式。根据附图中的实施例示意性示出并且参照附图示意性地并且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在附图中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仪表板支架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仪表板支架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设备的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设备的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局部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仪表板支架10通过注塑方法制成并且具有两个固定托架12。通过在制造过程之后取出型芯或滑动芯轴14,在仪表板支架10上形成两个固定托架12。然而,滑动芯轴14被布置成,使得滑动芯轴14的相应的脱模方向15指向彼此。因此通过朝向彼此的运动而取出滑动芯轴14。
仪表板支架10的这个部段还具有四个焊接肋16。由于滑动芯轴14朝向彼此向内部被取出,因此焊接肋16可以围绕固定托架12不中断并环绕地布置和形成。因此如下所述,大大提高了焊接连接部的连接作用。焊接肋16限定了固定设备的连接区域。
另外,固定托架12分别具有两个固定孔18。固定孔18形成在固定托架12的凸缘19中。附加地,仪表板支架10在固定托架12之间的区域中具有另外的焊接肋20。
图2以透视图示出了仪表板支架10的实施方式,在其中可以识别出在固定托架12中的相应的开口22。固定托架12由从仪表板支架10上伸出的突出部24和形成在该突出部24上的凸缘19形成并界定。突出部24和凸缘19因此界定了腔室23。相应的固定托架12的相应的腔室23或开口22指向彼此或面对彼此。
在凸缘19中分别形成凹槽26,其中,肋27保留在该凹槽中。安装孔18分别布置在凸缘19中。此外,分别两个加强肋28布置在固定托架12的腔室23中。
在固定托架12周围还形成有焊接肋16,这些焊接肋不中断地围绕固定托架12环绕。也在固定托架12之间的区域中形成有多个焊接肋20。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仪表板支架10以及安全气囊接纳件30。仪表板支架10的固定托架12具有开口22或腔室23,该开口或腔室具有两个加强肋28。此外,固定托架12具有固定孔18。围绕固定托架12环绕且不中断地布置有焊接肋16。同样在固定托架12之间的区域中还布置有焊接肋20。
安全气囊接纳件30具有相应的连接孔32。连接孔32在其尺寸和取向上对应于仪表板支架10的固定托架12的固定孔18。安全气囊接纳件30还具有壁34,该壁覆盖固定托架12的开口22或腔室23。壁34被设计成,对安全气囊或安全气囊的空气袋提供引导并接纳空气袋。壁34界定了安全气囊接纳件30的内部区域37。壁34由加强肋39支撑。
如图4所示,安全气囊接纳件30通过焊接连接部35与仪表板支架10焊接在一起。为此,安全气囊接纳件30具有相应的焊接肋36,该焊接肋对应于仪表板支架10的焊接肋16。此外,安全气囊接纳件30具有另外的焊接肋38,该焊接肋对应于仪表板支架10的在图4中不可见的焊接肋20。焊接肋16、36和20、38分别形成自己的焊接区。由于焊接肋16和36呈环绕状,因此在固定设备的边缘区域中形成了特别均匀的焊接区。作为焊接方法特别考虑摩擦焊接、超声波焊接和红外焊接。由此,可以很好地吸收大的力和力矩。
安全气囊支架40通过机械连接部41连接至安全气囊接纳件30和仪表板支架10。为此,将固定件42插入对应的孔中、即固定孔18中和连接孔32中。固定件42可以是螺钉、铆钉等。固定件42伸入到固定托架12的腔室23中并固定在其中。安全气囊支架40承载实际的安全气囊44。安全气囊接纳件30和安全气囊支架40与安全气囊44一起形成安全气囊模块46。安全气囊模块46因此通过焊接连接部35和机械连接部41与仪表板支架10连接。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将具有安全气囊接纳件(30)的安全气囊模块(46)固定在车辆的仪表板支架(10)上的固定设备,该固定设备被设计成用于在安全气囊模块(46)与仪表板支架(10)之间形成至少一个机械连接部(41)和至少一个焊接连接部(35),其中,仪表板支架(10)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24)和从突出部(24)突出的凸缘(19),该突出部和凸缘界定腔室(23)并形成用于安全气囊模块(46)与仪表板支架(10)的机械连接部(41)的固定托架(12),仪表板支架(10)和安全气囊接纳件(30)具有用于在安全气囊模块(46)的安全气囊接纳件(30)与仪表板支架(10)之间的焊接连接部(35)的焊接件(16、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仪表板支架(10)具有相应的在仪表板支架上形成的至少两个固定托架(12),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托架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8),布置在仪表板支架(10)与安全气囊支架(40)之间的安全气囊接纳件(30)具有相应的连接孔(32),该连接孔与至少两个固定托架(12)的相应至少一个固定孔(18)对应,其中,相应的固定孔(18)和连接孔(32)被设计成用于,接纳与固定孔(18)和连接孔(32)共同作用的相应的固定件(42),该固定件被设计成用于,将安全气囊支架(40)固定在安全气囊接纳件(30)和至少两个固定托架(12)上并与仪表板支架(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定托架(12)相对置地布置在固定设备的边缘区域上,固定托架(12)的相应的腔室(23)分别具有开口(22),该开口被布置成指向彼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焊接件(16、20、36、38)包括在仪表板支架(10)和安全气囊接纳件(30)上的多个相应的、能彼此焊接在一起的焊接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相应的焊接肋(16、36)分别被布置成不中断地环绕固定托架(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仪表板支架(10)和安全气囊接纳件(30)上分别形成有四个焊接肋(16、36),所述四个焊接肋同心地围绕固定托架(12)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仪表板支架(10)上的固定托架(12)与安全气囊接纳件(30)之间的空隙中布置有另外的焊接肋(20、38)。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设备,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固定托架(12)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加强肋(28)。
9.一种用于准备仪表板支架(10)的至少一个部段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铸模,该铸模包括用于形成至少两个固定托架(12)的至少两个型芯(14)和用于形成不中断的焊接件(16、20)的部件,其中,至少两个型芯(14)分别具有开口侧,使得在铸造过程之后至少两个型芯(14)能通过朝向彼此运动而从铸模中脱模,由此至少两个型芯(14)在至少两个固定托架中分别限定腔室(23),该腔室分别具有开口(22),使得该开口(22)彼此面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型芯(14)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被设计成用于,在固定托架(12)的腔室(23)中形成至少一个加强肋(28)。
11.一种车辆的用于接纳具有安全气囊接纳件(30)的安全气囊模块(46)的仪表板支架(10),该仪表板支架具有至少两个固定托架(12)和限定仪表板支架(10)的连接区域的、环绕的多个焊接肋(16),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托架(12)指向彼此并相对置地布置,还分别具有面对彼此的开口(22)。
12.一种用于将包括安全气囊接纳件(30)的安全气囊模块(46)与车辆的仪表板支架(10)连接的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在使用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设备的情况下借助于铸造方法制造仪表板支架(10)的至少一部分,其中,在仪表板支架(10)上形成至少两个固定托架(12),所述至少两个固定托架指向彼此并相对置地布置,
-从相应的固定托架(12)中移除相应的铸造型芯(14)以用于在固定托架(12)中形成相应的开口(22),其中,通过相应的铸造型芯(14)的朝向彼此运动而实现从固定托架(12)中移除;
-制造安全气囊接纳件(30)和安全气囊模块(46)的安全气囊支架(40),
-将安全气囊接纳件(30)与仪表板支架(10)焊接在一起,
-借助于固定件(42)将安全气囊支架(46)固定在安全气囊接纳件(30)和固定托架(12)上,由此使安全气囊模块(46)与仪表板支架(10)连接。
13.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仪表板支架(10)和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设备的车辆,其中,在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的情况下在车辆中固定安全气囊模块(46)。
CN201880030933.1A 2017-05-16 2018-05-07 安全气囊在车辆中的固定 Active CN1106626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208230.5 2017-05-16
DE102017208230.5A DE102017208230A1 (de) 2017-05-16 2017-05-16 Befestigen eines Airbags im Fahrzeug
PCT/EP2018/061685 WO2018210601A1 (de) 2017-05-16 2018-05-07 Befestigen eines airbags im fahrzeu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2673A true CN110662673A (zh) 2020-01-07
CN110662673B CN110662673B (zh) 2022-02-11

Family

ID=62167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0933.1A Active CN110662673B (zh) 2017-05-16 2018-05-07 安全气囊在车辆中的固定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7628B2 (zh)
EP (1) EP3625089B1 (zh)
CN (1) CN110662673B (zh)
DE (1) DE102017208230A1 (zh)
WO (1) WO20182106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7672430U (zh) * 2022-03-18 2022-10-28 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管梁支架组件和车辆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0540A1 (en) * 2001-10-29 2003-05-01 Kinane Jeffrey A. Seamless door system for an airbag
US6857654B2 (en) * 2000-12-13 2005-02-22 Hyundai Mobis, Co. Passenger restrai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01102921A (zh) * 2004-10-29 2008-01-09 佛吉亚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气囊活门系统
CN101161510A (zh) * 2007-11-29 2008-04-1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复合型展开板
CN102216124A (zh) * 2008-10-02 2011-10-12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内装饰组件和机动车
CN102700495A (zh) * 2011-01-28 2012-10-03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安全气囊壳体支撑装置、仪表板总成及相关生产方法
CN105398414A (zh) * 2014-09-10 2016-03-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联锁气障的主动式垫
CN105835310A (zh) * 2015-02-04 2016-08-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中空制品的注射成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3029B2 (en) 2001-09-07 2003-09-23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eamless passenger side airbag door on hard instrument panel
US7669884B2 (en) * 2006-05-09 2010-03-02 Honda Motor Co., Ltd. Air bag device
US7568724B2 (en) * 2006-09-22 2009-08-04 Autoliv Asp, Inc. Airbag cover with retaining channel
JP4976315B2 (ja) 2008-01-18 2012-07-1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収容体
JP2010168027A (ja) 2008-09-29 2010-08-05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ドア
DE102009034124B4 (de) * 2009-07-20 2015-12-0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rontgassack-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02009040246A1 (de) 2009-09-02 2011-04-07 Takata-Petri Ag Gassackmodul für ein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US8474868B2 (en) 2011-04-19 2013-07-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bolster with hermetic seal
US9358944B1 (en) 2015-02-03 2016-06-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ctive bolster with hot-weld rivets
DE102015104760A1 (de) * 2015-03-27 2016-09-29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Gmbh Airbag-Schusskanal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Airbag-Schusskanalein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7654B2 (en) * 2000-12-13 2005-02-22 Hyundai Mobis, Co. Passenger restrai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20030080540A1 (en) * 2001-10-29 2003-05-01 Kinane Jeffrey A. Seamless door system for an airbag
CN101102921A (zh) * 2004-10-29 2008-01-09 佛吉亚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气囊活门系统
CN101161510A (zh) * 2007-11-29 2008-04-16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复合型展开板
CN102216124A (zh) * 2008-10-02 2011-10-12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内装饰组件和机动车
CN102700495A (zh) * 2011-01-28 2012-10-03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安全气囊壳体支撑装置、仪表板总成及相关生产方法
CN105398414A (zh) * 2014-09-10 2016-03-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联锁气障的主动式垫
CN105835310A (zh) * 2015-02-04 2016-08-10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中空制品的注射成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10601A1 (de) 2018-11-22
US11247628B2 (en) 2022-02-15
US20200101922A1 (en) 2020-04-02
EP3625089B1 (de) 2022-01-12
EP3625089A1 (de) 2020-03-25
CN110662673B (zh) 2022-02-11
DE102017208230A1 (de) 2018-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98039B2 (en) Instrument panel for a vehicle
US8919812B2 (en) Steering wheel having an air bag module
JP6713396B2 (ja) 車両のエアバッグドア及びハウジング一体型クラッシュパッド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US7275759B2 (en) Cover for use in airbag apparatus, and airbag apparatus
US9022419B2 (en) Safety device for vehicle
EP3295831B1 (en) Protection member for coupling device
EP3730354B1 (en) Airbag system for a veh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airbag system
CN103373310B (zh) 气囊装置的壳体
JP3959673B2 (ja) エアバッグドアのインサート部材
CN110662673B (zh) 安全气囊在车辆中的固定
JP2008265162A (ja) 振動溶着方法、振動溶着構造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790332B2 (ja) 樹脂成形体
US7367103B2 (en) Method of forming a vehicle component
JP5137743B2 (ja) エアバッグド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393990B1 (en) Air-bag-door-equipped vehicle interior trim articl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EP2422958A2 (en) Plastics welding tool and method using relief areas for reduced read-through
US20050258668A1 (en) Automotive headliner having impact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EP1745988A1 (en) Airbag apparatus
JP2019505433A (ja) 助手席エアバッグのハウジング、この製造方法及び車両用助手席エアバッグ
US9421933B1 (en) Active glove box door with intermediate skeleton member
KR101073087B1 (ko) 에어백 도어 구조체
JP2007313975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961293B2 (ja) 樹脂成形品の振動溶着構造
KR20190073898A (ko) 스틸 인서트 구조를 갖는 자동차용 시트백 프레임
JP5031686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