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0194A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00194A CN110500194A CN201910393186.4A CN201910393186A CN110500194A CN 110500194 A CN110500194 A CN 110500194A CN 201910393186 A CN201910393186 A CN 201910393186A CN 110500194 A CN110500194 A CN 1105001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jection
- air inlet
- processing
- period
- asynchrono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4—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4—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operating conditions
- F02D41/047—Taking into account fuel evaporation or wall wett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30—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 F02D41/32—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low pressure type
- F02D41/34—Controlling fuel injection of the low pressure type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or duration
- F02D41/345—Controlling injection tim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21—Engine 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50/00—Engine control related to specific problems or objectives
- F02D2250/38—Control for minimising smoke emissions, e.g. by applying smoke limitations on the fuel injection amou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al Control Of Air Or Fuel Supplied To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气口喷射阀向进气通路喷射燃料。进气同步喷射与进气阀的开阀期间同步地喷射燃料。单喷射处理仅执行进气非同步喷射。单喷射处理的燃料喷射期间的大半比进气阀的开阀定时靠前。控制装置在从单喷射处理向多喷射处理切换的情况下,与基于切换前的单喷射处理的喷射开始时期相比,使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提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所应用的内燃机具备向进气通路喷射燃料的进气口喷射阀。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平11-30142号公报记载的控制装置以在进气阀的开阀期间中的从开阀开始起约1/3的时间内使从进气口喷射阀喷射的燃料向气缸内流入的方式,设定燃料喷射开始时期。在该控制装置中,在高旋转区域等中,鉴于进气阀的开阀期间中的从开阀开始起约1/3的时间变短,在一个燃烧循环中将燃料分两次喷射,而且在进气行程之后进行第二次喷射。
发明内容
以下,记载本公开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所应用的上述内燃机具备向进气通路喷射燃料的进气口喷射阀,上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执行如下的处理:
燃料喷射处理,选择并执行多喷射处理和单喷射处理这两个处理中的任一个处理,上述多喷射处理通过操作上述进气口喷射阀而按照进气非同步喷射及进气同步喷射的顺序依次执行上述进气同步喷射和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上述进气同步喷射与进气阀的开阀期间同步地喷射燃料,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在比上述进气同步喷射靠提前侧的定时喷射燃料,上述单喷射处理通过操作上述进气口喷射阀而仅执行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且上述单喷射处理的燃料喷射期间的大半比上述进气阀的开阀定时靠前;及
提前处理,在从上述单喷射处理向上述多喷射处理切换的情况下,与基于切换前的上述单喷射处理的喷射开始时期相比,使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提前。
在上述单喷射处理的喷射量较大的情况下,附着于进气通路内的燃料量增多,因此PN(粒子数)可能会增多。因此,在上述结构中,除了单喷射处理以外,还并用多喷射处理。根据多喷射处理,与单喷射处理相比,能够减少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量。并且,根据进气同步喷射,与进气非同步喷射相比,能够减少附着于进气通路的燃料量,因此当采用多喷射处理时,即使从进气口喷射阀在一个燃烧循环内喷射的燃料量增大,也能够抑制PN。
然而,越使单喷射处理的喷射开始时期提前,则附着于进气阀的燃料量越变多,可能越妨碍雾化。与此相对,在多喷射处理中的进气非同步喷射的情况下,与单喷射处理相比能够减小喷射量,因此即便与单喷射处理相比使喷射开始时期提前,附着于进气阀的燃料量也减少,不容易妨碍雾化。并且,由于不容易妨碍雾化,因此在促进雾化的基础上,通过使多喷射处理中的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比单喷射处理更靠提前侧,在延长至燃烧行程为止的时间间隔方面有利。因此,在上述结构中,在向多喷射处理切换的情况下,使多喷射处理的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比单喷射处理时靠提前侧。由此,与假设在单喷射处理和多喷射处理这双方使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相同的情况相比,在上述结构中,对于通过进气非同步喷射而喷射的燃料的雾化而言能够使喷射开始时期更合理。
另外,上述文献的控制装置旨在通过在进气行程的初期使燃料流入燃烧室内而使燃料雾化。通常,为了促进燃料的雾化,希望在进气阀的开阀前极力完成燃料喷射,来确保燃料能够雾化的时间。因此,发明者研究了在进气阀的开阀前,通过一次燃料喷射来喷射全部的燃料。然而,在该情况下,发现了在内燃机的温度较低时,由于从进气口喷射阀喷射的燃料量,以附着于进气通路内的燃料量过度增多为起因而存在粒子状物质(PM)的个数(PN)有可能增多。上述结构能应对这样的可能性。
第二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控制装置进一步构成为,执行算出上述多喷射处理中的上述进气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同步开始算出处理,
上述提前处理包括:
确保时期算出处理,算出间隔确保时期,上述间隔确保时期是用于使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在从上述进气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起提前了预定间隔的定时结束的、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及
决定处理,基于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基准开始时期与上述间隔确保时期中的提前侧的时期,决定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
在多喷射处理中,在进气非同步喷射的结束定时与进气同步喷射的开始定时之间的时间间隔过度短的情况下,进气口喷射阀的控制性下降,实际上,进气非同步喷射与进气同步喷射相互关联,喷射期间可能会大大偏离预想的期间。与此相对,在上述结构中,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滞后侧的极限值成为间隔确保时期。因此,能够抑制进气非同步喷射与进气同步喷射相互关联。
第三实施例: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提前处理包括非同步开始时期算出处理,
上述非同步开始时期算出处理是将上述基准开始时期算出为在上述内燃机的曲轴的转速高的情况下比上述转速低的情况提前的定时的处理。
即使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相互为相同的曲轴角度,在转速较高的情况下与较低的情况相比,从喷射开始时期至燃烧行程为止的时间间隔缩短,因此燃料雾化的富余度也减小。与此相对,在上述结构中,在转速较高的情况下与较低的情况相比,使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基准开始时期提前。因此,与假设未提前的情况相比,能够促进燃料的雾化。
第四实施例:在上述第二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提前处理包括在上述间隔确保时期比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上次的值靠提前侧的情况下,使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本次的值逐步地提前至上述间隔确保时期的处理。
在逐步地变更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情况下,附着于进气通路的燃料量急剧变化,进而,空燃比的控制性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在进气非同步喷射的结束定时与进气同步喷射的开始定时之间的时间间隔过度短的情况下,进气口喷射阀的控制性下降,实际上,进气非同步喷射与进气同步喷射相互关联,喷射期间可能会大大偏离预期的期间。在上述结构中,鉴于了进气非同步喷射与进气同步喷射相互关联时的空燃比的控制性的下降比以逐步地变更喷射开始时期的情况为起因的空燃比的控制性的下降容易变大。即在上述结构中,在向多喷射处理切换时,使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逐步地提前至间隔确保时期。
第五实施例:在上述第二~第四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控制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提前处理包括在通过上述决定处理决定的喷射开始时期比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上次的值靠提前侧、且上述间隔确保时期不比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上次的值靠提前侧的情况下,使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向通过上述决定处理决定的喷射开始时期渐变的处理。
在逐步地变更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情况下,附着于进气通路的燃料量急剧变化,进而,空燃比的控制性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在进气非同步喷射的结束定时与进气同步喷射的开始定时之间的时间间隔过度短的情况下,进气口喷射阀的控制性下降,实际上,进气非同步喷射与进气同步喷射相互关联,喷射期间可能会大大偏离预期的期间。在上述结构中,在即便不使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比上次的喷射开始时期提前,也不存在进气非同步喷射与进气同步喷射相互关联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使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向通过决定处理决定的喷射开始时期渐变。因此,能够抑制使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提前引起的空燃比的控制性的下降。
第六实施例:在上述第一~第五实施例中的任一控制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控制装置进一步构成为,执行基于向上述内燃机的燃烧室填充的新气量而算出用于将空燃比控制成目标空燃比的要求喷射量的要求喷射量算出处理,
上述多喷射处理包括将上述要求喷射量分割成上述进气同步喷射的喷射量和上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量的处理。
在上述结构中,能够通过进气非同步喷射和进气同步喷射,而喷射用于将空燃比控制成目标空燃比的要求喷射量的燃料。
第七实施例:作为一种内燃机的控制方法而实现,其执行上述各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记载的各种处理。
第八实施例:作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而实现,其存储有使处理装置执行上述各第一实施例~第六实施例记载的各种处理的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及内燃机的图。
图2是表示在图1的内燃机中由控制装置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的框图。
图3的(a)部分是表示在图1的内燃机中单喷射处理的时间图,图3的(b)部分是表示在图1的内燃机中多喷射处理的时间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内燃机中喷射阀操作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5A是表示在图1的内燃机中喷射开始时期与PN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B是表示在图1的内燃机中喷射开始时期与HC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在图1的内燃机中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图。
图7是表示在图1的内燃机中解决的课题的时间图。
图8A是表示在图1的内燃机中作用的时间图。
图8B是表示在图1的内燃机中作用的时间图。
图9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射阀操作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图9的内燃机中作用的时间图。
图1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射阀操作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2A是表示在上述各图的内燃机中多喷射处理的到达结束时期与PN的产生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2B是表示在图11的内燃机中多喷射处理的到达结束时期与HC的产生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8B来说明将本公开具体化了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在图1所示的内燃机10的进气通路12中设有节流阀14,在节流阀14的下游设有进气口喷射阀16。向进气通路12吸入的空气与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伴随着进气阀18的开阀而向由气缸20及活塞22划分出的燃烧室24流入。在燃烧室24中,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通过点火装置26的火花放电而供于燃烧,此时生成的燃烧能量通过活塞22被转换成曲轴28的旋转能量。供于燃烧的混合气伴随着排气门30的开阀,作为排气向排气通路32排出。在排气通路32中设有催化剂34。
曲轴28的旋转动力经由正时链38而向进气凸轮轴40及排气凸轮轴42传递。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时链38的动力经由进气阀定时调整装置44而向进气凸轮轴40传递。进气阀定时调整装置44是通过调整曲轴28与进气凸轮轴40的旋转相位差来调整进气阀18的开阀定时的促动器。
控制装置50以内燃机10为控制对象,为了控制内燃机10的控制量(转矩、排气成分等)而操作上述节流阀14或进气口喷射阀16、点火装置26及进气阀定时调整装置44等内燃机10的操作部。此时,控制装置50参照曲轴角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Scr、由气流计62检测出的吸入空气量Ga及由节流阀传感器64检测出的节流阀14的开口度TA。另外,控制装置50参照由设于排气通路32的空燃比传感器66检测出的空燃比Af和进气凸轮角传感器68的输出信号Sca。另外,控制装置50参照由水温传感器70检测出的内燃机10的冷却水的温度(水温THW)、由大气压传感器72检测出的大气压Pa、由加速器传感器74检测出的加速踏板的操作量(加速器操作量ACCP)。
控制装置50具备CPU52、ROM54及电源电路56,CPU52执行存储于ROM54中的程序,从而执行上述控制量的控制。电源电路56向控制装置50内的各部位供给电力。
图2示出控制装置50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图2所示的处理通过CPU52执行存储于ROM54中的程序来实现。
进气相位差算出处理M10是基于曲轴角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Scr和进气凸轮角传感器68的输出信号Sca,算出进气凸轮轴40的旋转角度相对于曲轴28的旋转角度的相位差即进气相位差DIN的处理。目标进气相位差算出处理M12是基于内燃机10的动作点,对目标进气相位差DIN*进行可变设定的处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转速NE和填充效率η来定义动作点。在此,CPU52基于曲轴角传感器60的输出信号Scr来算出转速NE,基于转速NE及吸入空气量Ga来算出填充效率η。另外,填充效率η是确定向燃烧室24内填充的新气量的参数。
进气相位差控制处理M14是为了将进气相位差DIN控制成目标进气相位差DIN*而输出操作信号MS4来对进气阀定时调整装置44进行操作的处理。
开口度目标值设定处理M16是基于加速器操作量ACCP来设定节流阀14的开口度的目标值(目标开口度TA*)的处理。具体而言,开口度目标值设定处理M16是例如在加速器操作量ACCP较大的情况下与较小的情况相比,将目标开口度TA*设定为较大的值的处理。
延迟处理M18是算出使目标开口度TA*延迟预定时间的延迟开口度TAr的处理。节流阀控制处理M20是为了将由节流阀传感器64检测出的开口度TA控制成延迟开口度TAr而输出操作信号MS1来对节流阀14进行操作的处理。
低通滤波M22是假定为将实际的开口度TA控制成目标开口度TA*的情况下,鉴于实际的开口度TA相对于目标开口度TA*的变化而延迟,输出目标开口度TA*的一次延迟处理值作为预测开口度TAe的处理。
节流阀模型M24是基于通过后述的处理而算出的进气压Pm1、预测开口度TAe及大气压Pa,算出在节流阀14中通过的空气量即节流阀流量mt的处理。具体而言,节流阀模型M24在大气压Pa较高的情况下与较低的情况相比,将节流阀流量mt算出为较大的值,在进气压Pm1较高的情况下与较低的情况相比,将节流阀流量mt算出为较小的值。此外,在节流阀模型M24中,在预测开口度Tae较大的情况下与较小的情况相比将节流阀流量mt算出为大的较值。具体而言,节流阀模型M24是基于将作为输入参数的预测开口度TAe、大气压Pa及进气压Pm1与作为输出参数的节流阀流量mt建立关系的模型式,来算出节流阀流量mt的处理。另外,“模型式”不限于使上述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直接关联的式子,例如式子的系数也可以根据输入参数而可变设定。
进气歧管模型M26是基于通过后述的处理而算出的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1、节流阀流量mt,算出上述进气压Pm1的处理。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1是一个燃烧循环的向燃烧室24流入的流入空气量中的除了到进气阀18的闭阀时期为止向进气通路12吹回的量以外的值。具体而言,进气歧管模型M26是从节流阀流量mt减去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1而得到的值较大的情况下与较小的情况相比,以使进气压Pm1的增加速度增大的方式算出上述进气压Pm1的处理。
进气阀模型M28是基于进气压Pm1、进气相位差DIN、转速NE,算出上述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1的处理。进气阀模型M28是在进气压Pm1较高的情况下与较低的情况相比,将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1算出为较大的值的处理。另外,进气阀模型M28是进气相位差DIN使进气阀18的闭阀时期比BDC靠滞后侧的情况下,越靠滞后侧,则越将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1算出为较小的值的处理。
恒定值修正处理M30是基于吸入空气量Ga或开口度TA,在通常状态下,算出用于对进气压Pm1进行修正的修正量ΔPm,以使其成为与吸入空气量Ga对应的值的处理。修正处理M32是通过从进气压Pm1减去修正量ΔPm而算出进气压Pm的处理。进气压Pm成为在通常状态下与根据吸入空气量Ga掌握的进气压一致且在过渡状态下重视进气压Pm1的响应性的值。
上述恒定值修正处理M30例如作为进气压的推定处理,只要设为执行如下的两个处理,并算出它们之差作为修正量ΔPm的处理即可。即,第一推定处理是虽然使用与节流阀模型M24、进气歧管模型M26及进气阀模型M28相同的模型,但是取代预测开口度TAe而以开口度TA为输入的处理。另一方面,第二推定处理是使用与进气歧管模型M26及进气阀模型M28相同的模型,取代节流阀流量mt而以吸入空气量Ga为输入的处理。在此,通过第一推定处理推定出的进气压在通常状态下成为基于节流阀流量mt相当的量的进气压,因此修正量ΔPm成为对在通常状态下节流阀流量mt相对于吸入空气量Ga的误差进行补偿的值。另一方面,在过渡时,通过第一推定处理推定出的进气压的响应性与通过第二推定处理推定出的进气压的响应性近似,因此在过渡时进气压Pm成为能够使进气压Pm1的变化明显化的值。
进气阀模型M34是以进气压Pm、进气相位差DIN、转速NE为输入参数,基于输入参数而算出作为输出参数的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的处理。进气阀模型M34虽然与进气阀模型M28的输入参数不同,但是基于输入参数而算出输出参数的处理自身是执行与进气阀模型M28相同的处理的部分。
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是在预定期间的未来被吸入至燃烧室24的空气量的预测值。其理由是,将节流阀14控制成延迟开口度TAr,另一方面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是与节流阀14的开口度为根据目标开口度TA*预测的实际的开口度的情况对应的值的缘故。
喷射阀操作处理M36是取入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进气相位差DIN、转速NE、进气压Pm及空燃比Af,对进气口喷射阀16进行操作的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燃料喷射处理,具有图3的(a)部分例示的处理和图3的(b)部分例示的处理这两种处理。
图3的(a)部分是执行在进气阀18的开阀前开始进行燃料的喷射,且在进气阀18的开阀前使燃料的喷射结束的单一的喷射的单喷射处理。
图3的(b)部分是执行进气同步喷射和进气非同步喷射这两个燃料喷射的多喷射处理。进气同步喷射与进气阀18的开阀期间同步地,在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开始进行燃料的喷射。进气非同步喷射在比进气同步喷射靠提前侧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开始进行燃料的喷射。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设定为比进气阀18的开阀定时(在图3中由跨(a)部分和(b)部分这两方延伸的虚线表示)靠提前侧微小时间δ。在此,微小时间δ设定为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到达进气阀18的开阀前的位置所需的时间。该设定是使喷射的燃料伴随着进气阀18的开阀而尽量提前地流入至燃烧室24的设定。另外,图3的(a)部分所示的处理是仅执行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处理,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将单喷射处理的喷射开始时期不记载为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而记载为单喷射开始时期I1。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喷射处理以减少PN为目标而执行。即,在水温THW一定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当在填充效率η一定程度较大的区域中执行单喷射处理时,PN有增加的趋势。其理由可认为是因为,在填充效率η较大的情况下与较小的情况相比,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量成为较大的值,其结果是,附着于进气通路12的燃料量增多。详细而言,可推测是因为在附着于进气通路12的燃料量增多一定程度的情况下,由于附着的燃料的剪切而附着的燃料的一部分以液滴的状态向燃烧室24流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填充效率η一定程度较大的区域中,通过进气同步喷射来喷射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量的一部分。由此,减少附着于进气通路12的燃料量,进而实现PN的减少。
图4示出喷射阀操作处理M36的处理的顺序。图4所示的处理通过CPU52以例如预定周期反复执行存储于ROM54的程序来实现。另外,以下,通过开头标注有“S”的数字来表现各处理的步骤编号。
在图4所示的一系列处理中,CPU52首先算出从进气口喷射阀16在一个燃烧循环内在一个气缸中要求喷射的燃料量即要求喷射量Qd(S10)。在此,CPU52首先基于上述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算出用于将空燃比开环控制成目标值的喷射量即基础喷射量Qb。具体而言,CPU52根据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相对于向燃烧室24内填充的新气量的最大值的比例,算出填充效率η。并且通过将算出的填充效率η乘以相对于上述最大值的空气量使空燃比成为目标空燃比所需的喷射量,而算出基础喷射量Qb。另外,CPU52算出空燃比修正系数Kfb作为用于将空燃比Af反馈控制成目标值的操作量。并且,CPU52通过对基础喷射量Qb乘以空燃比修正系数Kfb来算出要求喷射量Qd。
接下来,CPU52判定是否有执行多喷射处理的要求(S12)。在此,CPU52在水温THW为规定温度(例如“70℃”)以下的条件(i)、填充效率η为规定值以上的条件(ii)、转速NE为预定速度NEth以下的条件(iii)的逻辑积为“真”的情况下,判定为存在执行多喷射处理的要求。另外,条件(iii)是用于确保进气非同步喷射的结束定时与进气同步喷射的开始定时的时间间隔的条件。另外,多喷射处理比单喷射处理的运算负载大,因此该条件(iii)是抑制由于控制装置50的运算负载的增大而发热量变得过大的条件。
CPU52在判定为没有多喷射处理的要求的情况下(S12:否),基于例如水温THW等算出单喷射开始时期I1(S14)。并且,CPU52由于成为单喷射开始时期I1,为了以一次燃料喷射喷射要求喷射量Qd的燃料,通过向进气口喷射阀16输出操作信号MS2而操作进气口喷射阀16(S34)。
另一方面,CPU52在判定为存在执行多喷射处理的要求的情况下(S12:是),通过对要求喷射量Qd进行分割而算出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量即非同步喷射量Qns和进气同步喷射的喷射量即同步喷射量Qs(S16)。在此,CPU52根据转速NE、填充效率η、水温THW及进气相位差DIN,对要求喷射量Qd进行分割。详细而言,在以转速NE、填充效率η、水温THW及进气相位差DIN为输入变量且以同步喷射量Qs为输出变量的映射数据预先存储于ROM54的状态下,通过CPU52对同步喷射量Qs进行映射运算。并且,CPU52将非同步喷射量Qns设为从要求喷射量Qd减去同步喷射量Qs而得到的值。
另外,“映射数据”是输入变量的离散的值和与输入变量的值分别对应的输出变量的值的数据组。另外,“映射运算”只要设为例如输入变量的值与映射数据的输入变量的值中的任一个一致的情况下,将对应的映射数据的输出变量的值作为运算结果,在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映射数据包含的多个输出变量的值的通过插补而得到的值作为运算结果的处理即可。
接下来,CPU52基于转速NE、填充效率η、水温THW及进气相位差DIN,算出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作为例如从压缩上止点(TDC)等基准位置起的提前量(S18)。这是通过在以转速NE、填充效率η、水温THW及进气相位差DIN为输入变量且以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为输出变量的映射数据预先存储于ROM54的状态下,利用CPU52对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进行映射运算来实现的。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独立地设定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其理由是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特别容易受到排气中的PN或HC的影响的缘故。
图5A示出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或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变化时的PN,图5B示出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或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变化时的HC产生量。在此,空心的标绘点是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固定且使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变化时的情况。涂黑的标绘点是使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固定且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变化时的情况。另外,○记号、菱形、四边形、三角形的标绘分别对应于非同步喷射量Qns与同步喷射量Qs的比例为“8:2”、“7:3”、“6:4”、“5:5”。另外,与涂黑的标绘点一并记载单喷射时的PN及HC。
如图5A及图5B中的空心的标绘点所示,由于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的变化而PN或HC的产生量较大地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设定为能够减少PN和HC的产生量的适当的值。
返回图4,CPU52判定根据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和同步喷射量Qs确定的进气同步喷射的结束时期Ise是否为滞后极限以上(S20)。即,CPU52判定进气同步喷射的结束时期Ise是否为滞后极限或比其靠提前侧的值(S20)。在此“滞后极限”是PN不会显著增加的极限值。即,当同步喷射的结束时期Ise过度地靠滞后侧时,燃料附着于气缸20内壁面,由此PN具有增加的趋势。
CPU52在判定为进气同步喷射的结束时期Ise小于滞后极限的情况下(S20:否),移向S1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进气同步喷射的结束时期Ise为滞后极限以上的情况下(S20:是),基于非同步喷射量Qns和转速NE,算出作出非同步喷射的曲轴角度间隔即非同步喷射期间Tns(S22)。即S20成为否定判定是进气同步喷射的结束时期Ise为比滞后极限还滞后的情况,S20成为肯定判定是进气同步喷射的结束时期Ise与滞后极限一致或比滞后极限提前的情况。非同步喷射期间Tns以曲轴角度间隔为量纲的值,因此使用转速NE来算出。
接下来,CPU52将非同步喷射期间Tns、间隔IN、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之和代入间隔确保时期Insi(S24)。间隔确保时期Insi是进气非同步喷射的结束定时与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之间的时间间隔成为间隔IN(预定间隔)的喷射时期。在此“间隔IN”是进气口喷射阀16能够使喷射开始、停止及重新开始的最小的曲轴角度间隔。
接下来,CPU52通过与S14的处理相同的处理,算出单喷射开始时期I1(S26)。并且,CPU52将间隔确保时期Insi、基准开始时期Insr、单喷射开始时期I1中的最靠提前侧的值代入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S28)。
图6示出与水温THW对应的间隔确保时期Insi、基准开始时期Insr、单喷射开始时期I1。如图6所示,在水温THW一定程度较高的区域中,基准开始时期Insr成为最靠提前侧的值。另一方面,在水温THW较低的区域中,间隔确保时期Insi成为最靠提前侧的值。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水温THW较低的区域中,虽然局部性地基准开始时期Insr比单喷射开始时期I1靠滞后侧,但是基本上,基准开始时期Insr比单喷射开始时期I1靠提前侧。其理由是因为,多喷射处理中的进气非同步喷射与单喷射处理相比能够减小喷射量,因此即使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比单喷射开始时期I1提前,附着于进气阀18的燃料量也减少,由此不容易妨碍雾化。另外,图5A中的涂黑的○记号示出能够通过将多喷射处理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设为比单喷射时提前来减少PN。
返回图4,CPU52判定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是否为提前极限Ith以下(S30)。在此“提前极限”设定为例如基础喷射量Qb的算出使用的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的预测精度处于容许范围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的上限值。CPU52在判定为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大于提前极限Ith的情况下(S30:否),移向S14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为提前极限Ith以下的情况下(S30:是),判定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是否与间隔确保时期Insi一致(S32)。即S30为否定判定是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比提前极限Ith提前的情况,S30为肯定判定是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与提前极限Ith一致或者比提前极限Ith滞后的情况。并且,CPU52在判定为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与间隔确保时期Insi一致的情况下(S32:是),通过向进气口喷射阀16输出操作信号MS2来操作进气口喷射阀16,以在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中喷射非同步喷射量Qns的燃料,在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中喷射同步喷射量Qs的燃料(S34)。
与此相对,CPU52在判定为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与间隔确保时期Insi不一致的情况下(S32:否),判定本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是否大于上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1)(S36)。在此,在上次执行单喷射处理的情况下,向上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1)代入上次的单喷射开始时期I1。并且,CPU52在判定为本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为上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1)以下的情况下(S36:否),通过向进气口喷射阀16输出操作信号MS2来操作进气口喷射阀16,以在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喷射非同步喷射量Qns的燃料,在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喷射同步喷射量Qs的燃料(S34)。另一方面,CPU52在判定为本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大于上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1)的情况下(S36:是),将本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与上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1)的指数移动平均处理值代入本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S38)。该处理是抑制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的急剧的变化的渐变处理。
图7示出从单喷射处理和多喷射处理这两个处理中的一个处理向另一个处理切换时,不执行渐变处理的情况下的空燃比Af的变动。图7示出在时刻t1从单喷射处理向多喷射处理切换,在时刻t2从多喷射处理向单喷射处理切换的情况。另外,图7示出上次的空燃比Af的变化量ΔAf。如图7所示,在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比单喷射开始时期I1靠提前侧的情况下,在从多喷射处理和单喷射处理这两个处理中的一个处理向另一个处理切换时,如果不执行渐变处理,则空燃比Af的变动显著。其理由可推测为以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比单喷射开始时期I1提前为起因而附着于进气通路12的燃料量发生变化是主要理由。
图4中的S36的处理主要是用于在由于从单喷射处理向多喷射处理切换而单喷射开始时期I1与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之间的间隙较大的情况下,减少间隙的处理。顺便提一下,关于从多喷射处理向单喷射处理的切换时,虽然图4未示出,但是优选的是在单喷射开始时期I1与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之间的间隙较大的情况下执行渐变处理。
CPU52在S34的处理完成的情况下,暂时结束图4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
在此,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CPU52在执行多喷射处理的情况下,将间隔确保时期Insi、基准开始时期Insr、单喷射开始时期I1中的最靠提前侧的时期设为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由此,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在原则上成为比单喷射开始时期I1靠提前侧。因此,当与例如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与单喷射开始时期I1一致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从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至燃烧行程为止的时间间隔,因此能够促进燃料的雾化。
另外,如图8A所示,CPU52在时刻t1从单喷射处理向多喷射处理切换的情况下,在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为间隔确保时期Insi时,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逐步地移向间隔确保时期Insi。由此,能够充分确保进气非同步喷射的结束定时与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之间的时间间隔。因此,在伴随着进气非同步喷射用的进气口喷射阀16的操作的结束而进气口喷射阀16闭阀之前,能充分抑制由于进气同步喷射用的操作而进气口喷射阀16维持为开阀状态的事态的产生。上述进气口喷射阀16维持为开阀状态引起的空燃比的控制性的下降大于使喷射开始时期逐步地变化引起的空燃比的控制性的下降。因此,确保间隔IN能抑制空燃比的控制性的下降。
另一方面,图8B示出通过CPU52在时刻t1从单喷射处理向多喷射处理切换的情况下,间隔确保时期Insi比单喷射开始时期I1靠滞后侧且基准开始时期Insr比单喷射开始时期I1靠提前侧的情况。在该情况下,CPU52执行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逐渐接近基准开始时期Insr的渐变处理。由此,能抑制附着于进气通路12的燃料量的急剧减少,并抑制向燃烧室24内供给的燃料量的急剧增加。另外,燃烧室24内的空燃比相对于目标值稍偏向浓侧的对催化剂34的影响通过空燃比反馈控制来补偿。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第二实施方式,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参照图9~图10来进行说明。
图9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喷射阀操作处理M36的顺序。图9所示的处理通过CPU52以例如预定周期反复执行存储于ROM54中的程序来实现。另外,在图9中,关于与图4所示的处理对应的处理,为了简便起见而标注同一步骤编号。
在图9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中,CPU52在S36的处理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判定间隔确保时期Insi是否大于上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1)(S40)。并且,CPU52在判定为间隔确保时期Insi大于上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1)的情况下(S40:是),向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代入间隔确保时期Insi(S42),并移向S34的处理。另一方面,CPU52在判定为间隔确保时期Insi为上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1)以下的情况下(S40:否),移向S38的处理。
在此,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如图10所示,CPU52在时刻t1从单喷射处理向多喷射处理切换。在此,CPU52在间隔确保时期Insi比单喷射开始时期I1靠提前侧且基准开始时期Insr比间隔确保时期Insi靠提前侧的情况下,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逐步地成为间隔确保时期Insi。并且,CPU52在下次以后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向基准开始时期Insr逐渐提前。由此,能够可靠地确保进气同步喷射的喷射结束定时与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尽量抑制喷射开始时期的急剧变化。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第三实施方式,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参照图11来进行说明。
图1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喷射阀操作处理M36的顺序。图11所示的处理通过CPU52例如以预定周期反复执行存储于ROM54中的程序来实现。另外,在图11中,关于与图9所示的处理对应的处理,为了简便起见而标注同一步骤编号。
在图11所示的一系列的处理中,CPU52当S26的处理完成时,基于转速NE及水温THW算出基准开始时期Insr(S44),并移向S28的处理。在此,CPU52在转速NE较高的情况下与较低的情况相比,将基准开始时期Insr算出为更靠提前侧的值。其理由是因为,在转速NE较高的情况下与较低的情况相比,同一旋转角度的旋转所需的时间缩短,因此例如将基准开始时期Insr设为固定值的情况下,在转速NE较高时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与燃烧行程之间的时间间隔变短。此外,在转速NE较高的情况下,即便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提前,在其以前算出的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作为实际的燃烧行程中在燃烧室24内成为燃烧对象的新气量的预测值也能够确保精度。
另外,CPU52在水温THW过度低的情况下,即便使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提前,也难以有助于雾化,因此在水温THW较低的情况下与较高的情况相比,将基准开始时期Insr设为滞后侧。
<对应关系>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事项与上述“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事项的对应关系如下所述。以下,按照“发明内容”部分记载的实施例的各编号示出对应关系。
[1]“燃料喷射处理”对应于S12~S16及S34的处理。“提前处理”对应于图4中的S18~S32、S36、S38的处理、图9中的S18~S32、S36、S38、S40、S42的处理及图11中的S18~S32、S36、S38、S40~S44的处理。
[2]“同步开始算出处理”对应于S18的处理。
“确保时期算出处理”对应于S24的处理。“决定处理”对应于S28的处理。
[3]“非同步开始时期算出处理”对应于S44的处理。
[4]第四实施例对应于在S40的处理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执行S42的处理的情况和图10。另外,对应于“Insi>Ins(n-1)”且在S32的处理中作出肯定判定的情况下的处理。
[5]第五实施例对应于在图4中“Insi≤Ins(n-1)”的情况下的S38的处理或在图9及图11中在S40的处理中作出否定判定的情况下的S38的处理。
[6]“要求喷射量算出处理”对应于S10的处理。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如下变更地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能够相互组合地实施。
·“关于决定处理”
作为决定处理,不限于将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决定为间隔确保时期Insi、单喷射开始时期I1、基准开始时期Insr中的最靠提前侧的定时的处理。例如,可以是将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决定为间隔确保时期Insi和基准开始时期Insr这两个定时中的最靠提前侧的定时的处理。
·“关于非同步开始时期算出处理”
在图11的S44的处理中,基于转速NE及水温THW对基准开始时期Insr进行可变设定,但是不限此。例如,关于转速NE及水温THW这两个参数,可以仅基于它们中的任一个对基准开始时期Insr进行可变设定。
·“关于提前处理”
例如,如果将基准开始时期Insr预先设定为能够确保间隔IN的时期,则可以不执行S28的处理而将基准开始时期Insr设为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通过S28的处理决定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比上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1)靠提前侧为条件,执行使本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向通过S28的处理决定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渐变的处理,但不限于此。例如在通过S28的处理决定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比上次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n-1)靠提前侧的程度小的情况下,即使采用通过S28的处理决定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也可认为空燃比的偏差较小。此外,也可以如下述“关于要求喷射量Qd”部分记载的那样,以与喷射开始时期的变化对应的前馈修正量对基础喷射量进行修正,始终采用通过S28的处理决定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作为最终的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
·“关于要求喷射量Qd”
作为要求喷射量Qd,不限于通过反馈修正系数修正了基础喷射量Qb后的值。例如,也可以是对基础喷射量Qb通过与水温THW对应的低温增量系数进行了修正后的值。另外例如,鉴于在填充效率η较大地变化的情况下附着于进气通路12的燃料量较大地变化,也可以利用对附着的燃料量的变化进行补偿的前馈修正量,对基础喷射量Qb进一步进行修正。此外,也可以利用抑制例如以喷射开始时期的变化为起因而附着于进气通路12的燃料量变化引起的向燃烧室24内供给的燃料量的变化的前馈修正量,对基础喷射量进行修正。
根据基于空气模型预测的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来算出基础喷射量Qb的处理本身并不是必须的。例如,在以转速和吸入空气量Ga为输入变量且以填充效率η为输出变量的映射数据预先存储于ROM54的状态下,也可以通过CPU52来对填充效率η进行映射运算,基于得到的填充效率η来算出基础喷射量Qb。即使在该情况下,作为算出基础喷射量Qb时的输入的填充效率η为了能够高精度地表现实际供于燃烧的混合气中的新气量而优选的是限制非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ns的提前量。
·“关于进气同步喷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进气同步喷射,例示了在进气阀18开阀紧前设定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进气阀18的开阀开始时期后且进气阀18开阀时,设定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
另外,作为进气同步喷射,也可以是算出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然后,通过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来确定喷射结束时期的处理,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算出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中的在最晚的定时喷射的燃料到达进气阀18的闭阀期间的位置的定时的目标值即到达结束时期。并且,可以基于到达结束时期、同步喷射量Qs、转速NE来算出同步喷射开始时期Is。即使在该情况下,进气同步喷射也与进气阀18的开阀期间同步地喷射燃料。
详细而言,“进气同步喷射”以使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到达进气阀18的开阀前的位置的期间处于进气阀18的开阀期间内的方式喷射燃料。在此,“进气阀18的开阀前的位置”是进气口的下游端,换言之是进气口向燃烧室24的入口部分。“到达的期间”的起点是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中的在最早的定时喷射的燃料到达进气阀18的开阀前的位置的定时。“到达的期间”的终点是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中的在最晚的定时喷射的燃料到达进气阀18的开阀前的位置的定时。与此相对,“进气非同步喷射”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以在进气阀18开阀之前到达进气阀18的方式喷射燃料。换言之,进气非同步喷射是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滞留于进气通路12内直至进气阀18开阀为止,在进气阀18开阀之后向燃烧室24内流入这样的喷射。另外,进气非同步喷射优选的是以使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到达进气阀18的开阀前的位置的期间处于进气阀18的闭阀期间内的方式喷射燃料。
另外,图12A示出使进气非同步喷射或进气同步喷射的上述到达结束时期变化时的PN。图12B示出使进气非同步喷射或进气同步喷射的上述到达结束时期变化时的HC产生量。在此,空心的标绘点是使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到达结束时期固定并使进气同步喷射的到达结束时期变化时的标绘点。涂黑的标绘点是使进气同步喷射的到达结束时期固定并使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到达结束时期变化时的标绘点。另外,○记号、菱形、四边形、三角形的标绘分别对应于非同步喷射量Qns与同步喷射量Qs的比例为“8:2”、“7:3”、“6:4”、“5:5”。
如图12A及图12B中的空心的标绘点所示,由于进气同步喷射的到达结束时期的变化而PN和HC的产生量变化很大。
·“关于单喷射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单喷射处理设为在进气阀18的开阀前结束全部的燃料的喷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在基础喷射量Qb较大的情况下,喷射的结束定时可以设为比进气阀18的开阀定时靠滞后侧。但是,只要基础喷射量Qb不过度增大,就优选以从进气口喷射阀16喷射的燃料到达进气阀18的开阀前的位置的期间处于进气阀18的闭阀期间内的方式喷射燃料。
·“关于要求喷射量Qd的分割手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转速NE、填充效率η、水温THW及进气相位差DIN,将要求喷射量Qd的燃料分割成同步喷射量Qs与非同步喷射量Qns,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作为表示向燃烧室24内填充的新气量的参数即负载参数,也可以取代填充效率η而使用要求喷射量Qd。另外,关于负载参数、转速NE、水温THW、进气相位差DIN这四个参数,可以仅基于它们中的三个参数,对于向同步喷射量Qs和非同步喷射量Qns的分割进行可变设定,或者仅基于两个参数进行可变设定,或者仅基于一个参数进行可变设定。另外,除了上述四个参数以外,例如还可以使用进气压或吸入空气的流速。但是,根据上述四个参数,能够掌握进气压和吸入空气的流速。
·“关于空气模型”
作为用于预测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的空气模型,不限于图2例示的情况。例如,也可以不具备恒定值修正处理M30及进气阀模型M34,将进气阀模型M28输出的闭阀时流入空气量Mc1作为喷射阀操作处理M36的输入。
·“关于进气阀的特性可变装置”
作为对进气阀18的特性进行变更的特性可变装置,不限于进气阀定时调整装置44。例如,可以变更进气阀18的升程量。在该情况下,表示进气阀18的配气特性的参数取代进气相位差DIN而成为升程量等。
·“关于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不限于具备CPU52和ROM54而执行软件处理的情况。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具备对软件处理后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硬件处理的专用的硬件电路(例如ASIC等)。即,控制装置只要是以下的(a)~(c)的任一结构即可。(a)具备按照程序来执行上述处理的全部的处理装置和存储程序的ROM等程序储存装置(包括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b)具备按照程序来执行上述处理的一部分的处理装置及程序储存装置和执行其余的处理的专用的硬件电路。(c)具备执行上述处理的全部的专用的硬件电路。在此,具备处理装置及程序储存装置的软件处理电路或专用的硬件电路可以为多个。即,上述处理只要通过具备一个或多个软件处理电路及一个或多个专用的硬件电路中的至少一方的处理电路执行即可。
·“其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向燃烧室24内填充的新气量的预测精度来设定S30的处理中的提前极限Ith,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提前极限Ith设定为相对于一个燃烧循环前的进气同步喷射的结束定时而延迟了间隔IN的定时。
内燃机10具备对进气阀18的特性进行变更的特性可变装置的情况不是必须的。内燃机10具备节流阀14的情况不是必须的。
Claims (8)
1.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应用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内燃机具备向进气通路喷射燃料的进气口喷射阀,所述控制装置构成为执行如下的处理:
燃料喷射处理,选择并执行多喷射处理和单喷射处理这两个处理中的任一个处理,所述多喷射处理通过操作所述进气口喷射阀而按照进气非同步喷射及进气同步喷射的顺序依次执行所述进气同步喷射和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所述进气同步喷射与进气阀的开阀期间同步地喷射燃料,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在比所述进气同步喷射靠提前侧的定时喷射燃料,所述单喷射处理通过操作所述进气口喷射阀而仅执行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且所述单喷射处理的燃料喷射期间的大半比所述进气阀的开阀定时靠前;及
提前处理,在从所述单喷射处理向所述多喷射处理切换的情况下,与基于切换前的所述单喷射处理的喷射开始时期相比,使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提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构成为,执行算出所述多喷射处理中的所述进气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同步开始算出处理,
所述提前处理包括:
确保时期算出处理,算出间隔确保时期,所述间隔确保时期是用于使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在从所述进气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起提前了预定间隔的定时结束的、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及
决定处理,基于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基准开始时期与所述间隔确保时期中的提前侧的时期,决定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提前处理包括非同步开始时期算出处理,
所述非同步开始时期算出处理是将所述基准开始时期算出为在所述内燃机的曲轴的转速高的情况下比所述转速低的情况提前的定时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提前处理包括:在所述间隔确保时期比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上次的值靠提前侧的情况下,使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本次的值逐步地提前至所述间隔确保时期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提前处理包括:在通过所述决定处理决定的喷射开始时期比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上次的值靠提前侧、且所述间隔确保时期不比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的上次的值靠提前侧的情况下,使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向通过所述决定处理决定的喷射开始时期渐变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构成为,执行基于向所述内燃机的燃烧室填充的新气量而算出用于将空燃比控制成目标空燃比的要求喷射量的要求喷射量算出处理,
所述多喷射处理包括将所述要求喷射量分割成所述进气同步喷射的喷射量和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量的处理。
7.一种内燃机的控制方法,应用所述控制方法的所述内燃机具备向进气通路喷射燃料的进气口喷射阀,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选择并执行多喷射处理和单喷射处理这两个处理中的任一个处理,所述多喷射处理通过操作所述进气口喷射阀而按照进气非同步喷射及进气同步喷射的顺序依次执行所述进气同步喷射和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所述进气同步喷射与进气阀的开阀期间同步地喷射燃料,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在比所述进气同步喷射靠提前侧的定时喷射燃料,所述单喷射处理通过操作所述进气口喷射阀而仅执行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且所述单喷射处理的燃料喷射期间的大半比所述进气阀的开阀定时靠前;及
在从所述单喷射处理向所述多喷射处理切换的情况下,与基于切换前的所述单喷射处理的喷射开始时期相比,使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提前。
8.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使处理装置执行内燃机的控制处理的程序,应用所述控制处理的所述内燃机具备向进气通路喷射燃料的进气口喷射阀,所述控制处理具备如下的步骤:
选择并执行多喷射处理和单喷射处理这两个处理中的任一个处理,所述多喷射处理通过操作所述进气口喷射阀而按照进气非同步喷射及进气同步喷射的顺序依次执行所述进气同步喷射和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所述进气同步喷射与进气阀的开阀期间同步地喷射燃料,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在比所述进气同步喷射靠提前侧的定时喷射燃料,所述单喷射处理通过操作所述进气口喷射阀而仅执行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且所述单喷射处理的燃料喷射期间的大半比所述进气阀的开阀定时靠前;及
在从所述单喷射处理向所述多喷射处理切换的情况下,与基于切换前的所述单喷射处理的喷射开始时期相比,使所述进气非同步喷射的喷射开始时期提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095429A JP6930493B2 (ja) | 2018-05-17 | 2018-05-17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JP2018-095429 | 2018-05-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500194A true CN110500194A (zh) | 2019-11-26 |
CN110500194B CN110500194B (zh) | 2022-03-01 |
Family
ID=66554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93186.4A Active CN110500194B (zh) | 2018-05-17 | 2019-05-13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746125B2 (zh) |
EP (1) | EP3569849B1 (zh) |
JP (1) | JP6930493B2 (zh) |
CN (1) | CN1105001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272251B2 (ja) | 2019-12-05 | 2023-05-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内燃機関の駆動制御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97833A (ja) * | 1993-11-25 | 1995-08-01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時期制御装置 |
JP2000297676A (ja) * | 1999-04-15 | 2000-10-24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JP2004084532A (ja) * | 2002-08-26 | 2004-03-18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JP2007332936A (ja) * | 2006-06-19 | 2007-12-27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制御装置 |
CN101251055A (zh) * | 2007-02-20 | 2008-08-27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直喷式发动机的多次喷射混合 |
CN101535618A (zh) * | 2005-03-18 | 2009-09-16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设备 |
CN101598074A (zh) * | 2008-04-08 | 2009-12-09 | 麦格奈蒂·玛瑞丽有限公司 | 确定内燃机喷射器实际偏移量的方法 |
JP2014227832A (ja) * | 2013-05-17 | 2014-12-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330788A (ja) * | 1993-05-24 | 1994-11-29 | Nippondenso Co Ltd | 多気筒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JPH07127514A (ja) | 1993-11-02 | 1995-05-16 | Toyota Motor Corp | 燃料噴射時期制御装置 |
JPH09273415A (ja) * | 1996-04-09 | 1997-10-21 | Nissan Motor Co Ltd |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制御装置 |
US6062201A (en) * | 1997-05-13 | 2000-05-16 | Denso Corporation | Fuel injection contro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JPH1130142A (ja) | 1997-05-13 | 1999-02-02 | Denso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JP6227946B2 (ja) * | 2013-09-18 | 2017-11-08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JP6585496B2 (ja) | 2015-12-21 | 2019-10-02 |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WO2019049674A1 (ja) | 2017-09-05 | 2019-03-1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
2018
- 2018-05-17 JP JP2018095429A patent/JP6930493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4-17 US US16/386,323 patent/US10746125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5-13 CN CN201910393186.4A patent/CN110500194B/zh active Active
- 2019-05-15 EP EP19174683.3A patent/EP3569849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97833A (ja) * | 1993-11-25 | 1995-08-01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時期制御装置 |
JP2000297676A (ja) * | 1999-04-15 | 2000-10-24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JP2004084532A (ja) * | 2002-08-26 | 2004-03-18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CN101535618A (zh) * | 2005-03-18 | 2009-09-16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设备 |
JP2007332936A (ja) * | 2006-06-19 | 2007-12-27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燃料供給制御装置 |
CN101251055A (zh) * | 2007-02-20 | 2008-08-27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直喷式发动机的多次喷射混合 |
CN101598074A (zh) * | 2008-04-08 | 2009-12-09 | 麦格奈蒂·玛瑞丽有限公司 | 确定内燃机喷射器实际偏移量的方法 |
JP2014227832A (ja) * | 2013-05-17 | 2014-12-0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353116A1 (en) | 2019-11-21 |
JP2019199839A (ja) | 2019-11-21 |
EP3569849B1 (en) | 2023-02-15 |
US10746125B2 (en) | 2020-08-18 |
EP3569849A1 (en) | 2019-11-20 |
JP6930493B2 (ja) | 2021-09-01 |
CN110500194B (zh) | 2022-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06979B2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mputer program and control unit | |
US10968854B2 (en) | Controll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JP2004251183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CN108457760A (zh) | 燃料喷射控制装置 | |
CN109630296A (zh)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CN110500194A (zh)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798924A (zh) |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控制器 | |
CN110410227B (zh)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
CN109779777A (zh)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US8296040B2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a temperature-dependent injection parameter | |
JP7375696B2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 |
JP2019190448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7331808B2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6904071B2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6930494B2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7103061B2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4957033B2 (ja) |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
CN110318896A (zh) |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 |
JP2019218935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6969492B2 (ja)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 |
JP2020002874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2019173598A (ja) |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 |
JPH0874675A (ja) | 内燃機関の排気還流制御装置 | |
JP2000170574A (ja) | 内燃機関の燃料噴射量制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