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4312A - 遮阳装置 - Google Patents

遮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4312A
CN110494312A CN201780089353.5A CN201780089353A CN110494312A CN 110494312 A CN110494312 A CN 110494312A CN 201780089353 A CN201780089353 A CN 201780089353A CN 110494312 A CN110494312 A CN 1104943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structure
sunshading board
display
protection devices
dr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93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岸本克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kai R & 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kai R & 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kai R & 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kai R & 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94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3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4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transpar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2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adjustable in position
    • B60J3/0204Sun visors
    • B60J3/0278Sun visors structure of the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05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ewing traffic-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10Front-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Periscope arrangements, i.e. optical devices using combinations of mirrors, lenses, prisms or the like ; Other mirror arrangements giving a view from above or under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B60R11/0235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of flat type, e.g. LC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35Sun vi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2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 B60R2300/202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displaying a blind spot scene on the vehicle part responsible for the blind spo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0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light absorbing layer
    • G02F2201/086UV absorb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11Function characteristic involving infrared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48Variable attenu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遮阳装置具备:板状的遮阳构件,其使用可使光的透射率变化的调光玻璃板来形成;显示装置,其在遮阳构件的使用时朝向操作者的表面上,朝向操作者配置显示部,并可透射光,拍摄装置,其对所述表面的相反面朝向的区域进行拍摄并生成拍摄数据;数据处理电路,其基于拍摄装置所生成的拍摄数据,生成遮阳构件的使用时应在显示部中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以及开关,其对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遮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交通工具、建筑物的室内等,在太阳光直接进入人的视场的情况下,有时由于其晃眼而正视窗的外部较为困难、或因产生强光等而确保正常的视场较为困难。在那样的情况下,有时遮挡日晒的遮阳装置使用具有恒定的大小的板状的构件。通过遮阳装置配置于车室等的内侧的窗的附近,从而射入至车室等的内部的日晒被遮挡,从而减轻晃眼。此外,例如在汽车用的遮阳装置中,尝试对在使用时定位于驾驶员的眼睛前的遮阳装置和其他装置进行组合。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电视、导航系统的显示部具备液晶显示装置的遮阳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343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遮阳装置,可减轻由日晒引起的晃眼。但是,另一方面,通过使用遮阳装置,遮挡了来自车室等的内侧的视场的一部分。因此,有时在本来可从室内等目视确认的窗的外部的场景中产生死角。特别是,在设置于汽车的驾驶座的遮阳装置定位于使用位置时,在驾驶员的前方的上方的区域易于产生死角。因此,有时配置于驾驶员的眼睛的位置上方的信号器、道路标识未被驾驶员的视场捕捉到而被看漏。此外,现有的遮阳装置形成为,为了确保正面方向的视场而仅窗的上缘附近的区域被遮阳装置遮挡那样的大小。但是,那样的遮阳装置在早晨、傍晚等太阳的高度低的时间段无法充分地遮挡日晒。而且,对于现有的遮阳装置,特别是在用于汽车的情况下,需要在日晒未射入时将遮阳装置定位于未覆盖前挡风玻璃的位置,在寻求遮光时将遮阳装置移动至使用位置。这样的操作对于驾驶员来说是繁琐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遮阳装置的使用时利用遮阳构件朝向遮阳构件的操作者显示包含被遮挡区域的场景的图像,并且即使在非使用时放置于使用位置也不易于产生死角的遮阳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板状的遮阳构件,其使用可使光的透射率变化的调光玻璃板来形成;显示装置,其在所述遮阳构件的使用时朝向操作者的表面上,朝向所述操作者配置显示部,并可透射光;拍摄装置,其对所述表面的相反面朝向的区域进行拍摄并生成拍摄数据;数据处理电路,其基于所述拍摄装置所生成的拍摄数据,生成所述遮阳构件的使用时应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以及开关,其对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进行切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遮阳装置的使用时利用遮阳构件朝向遮阳构件的操作者显示包含被遮挡区域的场景的图像,并且即使在非使用时放置于使用位置也不易于产生死角的遮阳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以使用时的状态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图。
图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遮阳构件以及显示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为将由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拍摄装置拍摄到的区域的一个示例连同操作者的死角部分一起示意地示出的图。
图5A为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调光玻璃板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5B为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调光玻璃板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
图6为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中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像素量的截面构造进行例示的图。
图7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第一感测器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A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第二感测器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B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第二感测器的其他例的图。
图9A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各驱动器的配置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图9B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各驱动器的配置的一个示例的侧视图。
图10A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各驱动器的配置的其他例的主视图。
图10B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各驱动器的配置的其他例的侧视图。
图1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各驱动器的配置的再一其他例的主视图。
图1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主要的构成要素的框图。
图13A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遮阳构件与操作者的视线的角度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3B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遮阳构件与操作者的视线的角度的其他例的图。
图14A为表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数据校正电路实施了校正的显示图像的图。
图14B为以映射于操作者的眼睛的形状示出图14A的显示图像的图。
图15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遮挡日晒时的死角部分的示例的图。
图16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遮挡日晒时的死角部分所对应的显示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7为概念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的存储器电路中存储的数据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8A为表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强调地显示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8B为表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强调地显示的图像的其他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遮阳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以及它们的相对的位置关系等只不过是例示。本发明的遮阳装置并不用于限定性地解释本发明。此外,以下以安装于前挡风玻璃的附近的公共汽车用的遮阳装置为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遮阳装置并不限于公共汽车、货车或普通车等汽车,还可用于火车、船舶以及飞行器等各种交通工具、以及住宅、办公大楼等各种建筑物。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第一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配置于汽车(公共汽车)C的车室内,并且以定位于使用状态的状态示出。在图2中示出遮阳装置1的遮阳构件2以及显示装置3,在图3中示出图2的III-III线的剖视图。此外,在图4中示意地表示由遮阳装置1的拍摄装置4拍摄到的拍摄区域4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具备:板状的遮阳构件2;以及显示装置3,其在遮阳构件2的使用时朝向遮阳构件2的操作者、即本实施方式中的驾驶员M的表面2a上,朝向驾驶员M配置显示部3a。遮阳构件2使用可使光的透射率变化的调光玻璃板20形成。显示装置3使用可透射光的透光性的材料形成。遮阳装置1还具备拍摄装置4,所述拍摄装置4对遮阳构件2的表面2a的相反面2b朝向的区域进行拍摄并生成拍摄数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还将遮阳构件2的“表面2a”称作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此外,表面2a的相反面2b也被称作遮阳构件2的“第二面2b”。遮阳装置1还具备:数据处理电路5,其基于拍摄装置4所生成的拍摄数据,生成遮阳构件2的使用时应在显示装置3的显示部3a中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参照图12);以及开关9,其对构成遮阳构件2的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进行切换。开关9在图1中概念性地作为功能模块而呈矩形示出。虽未图示,但拍摄装置4和数据处理电路5以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实施数据的收发的方式连接。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遮阳构件2的“使用”是指,通过将遮阳构件2定位于日晒照射第二面2b的位置,从而使遮阳构件2遮挡对第一面2a朝向的区域进行照射的日晒的至少一部分。此外,遮阳构件2的“使用状态”为,遮阳构件2被“使用”的状态,遮阳构件2的“使用位置”为,遮阳构件2成为“使用状态”的位置。
遮阳构件2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使用具有扁平的U字形状的支承构件F1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支承构件F1组合的卡合构件F2安装于汽车C的车室的顶部等。构成遮阳构件2的调光玻璃板20能够使光的透射率变化,并能够根据该变化,透射光或遮挡光。调光玻璃板20包含:对置地设置的两张玻璃板21a、21b和配置于玻璃板21a、21b之间的液晶片22。如后述那样,调光玻璃板20基于施加于液晶片22的电压的大小使光的透射率变化。施加于液晶片22的电压通过开关9进行切换。
开关9例如为,连接于未图示的车辆的电源部(接受蓄电池、发电机、或蓄电池等的电力而生成稳定化电压的电压调节器等)与调光玻璃板20之间的电开闭器。在该情况下,开关9对向调光玻璃板20施加以及不施加规定的电压的两个状态进行切换。此外,开关9也可以是,通过使未图示的作为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的基准的基准电压变化,从而对向连接于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的调光玻璃板20的施加电压进行切换。例如,开关9也可以是,连接于电源部与接地线之间并将中间端子连接于电压调节器的基准电压输入端子的可变电阻等。在该情况下,开关9能够阶梯式或连续地对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进行切换。开关9使用能够对向调光玻璃板20施加和不施加电压进行切换或使向调光玻璃板20的施加电压的大小变化的任意的开关要素。开关9也可以通过驾驶员M等人的手来操作,也可以像后述那样,通过遮阳装置1的其他的结构要素来操作。
如上所述,显示装置3使用透光性的材料来形成。因此,在调光玻璃板20通过开关9而成为透射光的状态时,例如驾驶员M等车室内的人能够通过显示装置3以及遮阳构件2观察车外的场景。
另一方面,在日晒射入至车室内时,通过使用开关9降低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来遮挡日晒。此外,基于由拍摄装置4生成的拍摄数据,遮阳构件2的第二面2b朝向车外的场景的图像可显示于显示装置3的显示部3a。另外,显示装置3的显示部3a实际上是供图像显示的部分(例如显示画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3中的朝向车室的面的大致整个面为显示部3a。在图1~3中,为了易于理解,显示部3a通过双点划线沿着显示装置3中的周缘、朝向车室的面来描绘(在图1~3以外的附图中,省略显示部3a)。
在图1中,示出显示装置3显示有图像的状态,在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3中,显示有信号器S1以及表示“指定方向外行进禁止”的限制标识S2、表示主要地点等的引导标识S3以及显示限制标识S2的限制对象时间等的辅助标识S4的图像。图1的显示装置3中显示的信号器S1、限制标识S2,存在于在图1所示的状况中本来应进入驾驶员的视场的位置。但是,当为了遮挡日晒而降低调光玻璃板20的光的透射率时,信号器S1等所存在的区域被遮阳构件2遮挡,信号器S1等不会被驾驶员M直接目视确认到。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拍摄装置4拍摄车外的场景,在调光玻璃板20的位置本来应观察到的场景作为图像而显示于朝向车室的内侧配置的显示装置3的显示部3a。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驾驶员M等即使在背光下也不会看漏道路标识、信号器等而能够进行确认。在日本作为道路标识而设置有:包含所述的限制标识以及引导标识、以及表示特定的许可、命令的指示标识以及催促注意的警戒标识的主要标识;和辅助标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被降低了光的透射率的调光玻璃板20遮挡的场景显示于显示装置3,因此即使在背光下,驾驶员M甚至能够清晰地确认引导标识辅助标识上写的文字等。
如图4所示,拍摄装置4配置于汽车C,所述拍摄装置4对包含降低了驾驶员M的视场中的光的透射率的调光玻璃板20遮挡的死角部分B的拍摄区域41进行拍摄。通过这样配置的拍摄装置4对包含死角部分B的区域进行拍摄,并生成拍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电路5(参照图12)生成基于拍摄数据的显示图像数据并发送至显示装置3。其结果为,包含作为死角部分B的区域的场景的图像朝向驾驶员M而显示于显示装置3(参照图1)。驾驶员M能够经由显示装置3目视确认被降低了光的透射率的调光玻璃板20遮挡的部分的场景。因此,能够减少使用了遮阳构件2那样的日晒之下的、驾驶员M看漏信号器、道路标识等。可认为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有助于交通的安全确保。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成为使用状态的位置定位遮阳构件2,只要调光玻璃板20的光的透射率变高,就不会因遮阳构件2而在驾驶员M的视场中产生死角。因此,不必需要在遮阳构件2的非使用时将遮阳构件2移动至非使用位置。即,不需要在需要遮挡日晒时和无需遮挡日晒时之间移动遮阳构件2。在需要遮挡日晒时,仅通过降低调光玻璃板20的光的透射率,就能够遮挡日晒或至少减弱其强度。此外,在无需遮挡日晒时,仅通过提高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就能够从车室的内部观察在调光玻璃板20的位置应观察到的车外的场景。可减轻在伴随着车辆的行进方向的变化等而日晒的入射状况变化时需要移动现有的遮阳装置的作为驾驶员M等而言的烦恼。
此外,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中,在遮阳构件2的使用时以及非使用时中的任意时,在驾驶员等的视场中均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死角。因此,遮阳构件2仅在窗(图1~4的示例中为汽车的前挡风玻璃)的上缘附近并且甚至形成为覆盖更加广泛的区域、例如如图1所示窗的上侧一半的区域那样的大小。无论是遮阳构件2的使用时以及非使用时均可没问题地确保视场,并且通过降低调光玻璃板20的光的透射率也能够遮挡从处于比较低的高度的太阳射入的日晒。作为具有铅垂方向上宽的前挡风玻璃的公共汽车、货车等的遮阳装置,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是特别优选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拍摄装置4与遮阳构件2分立地形成,并配置于汽车C的内部。拍摄装置4配置为,将所有因降低了透射率的调光玻璃板20而产生的死角部分B,在与驾驶员M极近的位置收敛于拍摄区域41内。例如,相机等被用作拍摄装置4,其中,所述相机等具备透镜,所述透镜具有那样的可产生拍摄区域41的视角。或者,通过那样的适于获得拍摄区域41的位置以及角度来配置拍摄装置4。如图4所示,拍摄装置4优选为,驾驶员M、遮阳构件2、以及拍摄装置4沿汽车C的前后方向配置于大致直线上排列的位置,优选为以死角部分B的中心与拍摄区域41的中心一致那样的角度来配置。如图4所示,当配置遮阳构件2以及拍摄装置4时,即使是具备视角小的透镜的拍摄装置4,也可容易地将死角部分B收敛于拍摄区域41内。另外,在拍摄装置4具有对风雨等的适度的耐久性和耐污性的情况下,拍摄装置4也可以配置于车外。
拍摄装置4并不限定于图4所示的位置,也可以配置于能够获得适当的拍摄区域41的任意的位置。例如,拍摄装置4也可以配置于汽车C的前挡风玻璃的左右方向(汽车C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例如后视镜(rear mirrior)的背面(朝向汽车C的前方的面)。此外,拍摄装置4也可以配置于汽车C的前挡风玻璃的左右方向的缘部附近、未图示的前围板之上。另外,优选为,对朝向前挡风玻璃的至少面向拍摄装置4的部分的车外的表面实施使用了氧化钛等光催化剂效果的防污涂敷。此外,拍摄装置4也可以配置于遮阳构件2的第二面2b。但是,如后述那样,遮阳构件2可在任意的位置(角度)使用,因此,在确保稳定的拍摄区域41这一点上,优选拍摄装置4配置为被与遮阳构件2不同的部件支承。
拍摄装置4如果能够对期望的拍摄区域的场景进行拍摄并能够生成数据处理电路5中可处理的形式的拍摄数据,则并不特别限定。例如,作为拍摄装置4,例示了具有CCD图像传感器、CMOS图像传感器的数码相机等。基于拍摄区域中的场景的光能在每个微小区域内通过CCD图像传感器等内部呈矩阵状配置的受光元件而被转换为电信号,并生成基于这些电信号的拍摄数据。优选为,将具有能够进行彩色拍摄的图像传感器的相机等用于拍摄装置4。
图4中示意地表示在通过单点划线示出的圆Z内将拍摄装置4放大。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的拍摄装置4具备透镜4b,所述透镜4b具有形成有通过折射率的调节而降低光的反射的覆盖层4a的表面。拍摄装置4对在遮阳构件2的使用时被日晒照射的第二面2b朝向的区域的场景进行拍摄。因此,针对拍摄装置4可寻求背光之下的拍摄。因此,在拍摄装置4的透镜4b设置有覆盖层4a。通过覆盖层4a可抑制背光之下的拍摄中易于产生的光斑、重影的产生。覆盖层4a可通过在透镜4b的表面形成纳米尺寸的许多楔形状的构造物、在透镜4b的表面形成纳米尺寸的微粒子的层来形成。另外,拍摄装置4不必具备具有覆盖层4a的透镜。
参照图5A以及图5B,对调光玻璃板2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图5A以及图5B中示意地表示调光玻璃板20的截面构造。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具体而言,调光玻璃板20除所述的两张玻璃板21a、21b以外,还包含透射光的两张导电膜22b、22c、和被封入在两张导电膜22b、22c之间的液晶分子22a。由导电膜22b、22c和多个液晶分子22a构成液晶片22。
作为玻璃板21a、21b的种类,例示了浮法玻璃,对于玻璃板21a、21b的种类,如果具有恒定的透光性则并不特别限定。通常无机玻璃最适于用于玻璃板21a、21b,但针对玻璃板21a、21b,也可以使用有机玻璃,例如,也可以使用丙烯酸玻璃等具有透光性的塑料板。对于导电膜22b、22c的材料,如果具有透光性以及导电性,则也并不特别限定。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锌等可用于导电膜22b、22c。另外,如后述那样,显示装置3优选为有机EL显示面板,显示装置3中可包含有机材料。为了减轻由紫外线、热引起的对有机材料的应力,调光玻璃板20优选为具有对紫外线和/或红外线的遮光性。例如,也可以在两个玻璃板21a、21b之间设置对紫外线、红外线进行吸收的未图示的中间膜。或者,也可以在构成遮阳构件2的第二面2b的调光玻璃板20的表面上形成对紫外线和/或红外线进行遮挡和/或反射的层。另外,作为调光玻璃板20的玻璃板21a、21b而使用塑料板的情况下,特别优选将对紫外线和/或红外线进行遮挡和/或反射的层形成于第二面2b上。
液晶分子22a具有椭圆体状的形状。如图5A所示,当对导电膜22b与导电膜22c之间施加规定大小的电压时,多个液晶分子22a在与调光玻璃板20的厚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上取向。其结果为,光能够透射调光玻璃板20。
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在未对导电膜22b、22c施加电压时,多个液晶分子22a使自身的椭圆体的形状分别朝向任意的方向而存在于液晶片22内。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下,通过调光玻璃板20(具体而言为液晶分子22a)遮挡光。基于对导电膜22b与导电膜22c之间施加的电压的大小,多个液晶分子22a的取向性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控制对导电膜22b与导电膜22c之间施加的电压的大小,能够对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进行控制。
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也可以还具备:控制电路7,所述控制电路7基于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对显示装置3的导通断开状态进行控制(参照图12)。在通过调光玻璃板20遮挡日晒时,能够减少为了将被调光玻璃板20遮挡的部分的场景显示于显示装置3而所需的由车辆的驾驶员等实施的操作。例如,遮阳装置1也可以还具备调光玻璃板用比较器,所述调光玻璃板用比较器对当前向调光玻璃板20施加的电压与调光玻璃板20中产生规定的光的透射率的电压进行比较(未图示)。并且,也可以基于该调光玻璃板用比较器的输出,通过控制电路7切换显示装置3的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此外,也可以分别在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以及第二面2b上设置有可对光的强度进行感测的照度传感器(未图示)等。也可以在该两个照度传感器的输出之差比规定的基准值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电路7将显示装置3控制为断开状态,在该差比基准值大时,将显示装置3控制为导通状态。通过这样控制显示装置3,从而在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小于规定的基准值时显示装置3成为导通状态,在显示装置3中显示有图像。
再次,参照图2以及图3,对遮阳构件2以及显示装置3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遮阳构件2具有板状的形状,作为第一面2a以及第二面2b中的形状的整体而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分别在遮阳构件2中的与长边方向大致平行的两个端缘2d1、2d2中的一方的端缘2d1中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具备卡合构件F2。遮阳构件2以端缘2d1在遮阳构件2的使用时成为上侧的方式经由卡合构件F2以及支承构件F1安装于窗的上部(例如汽车C的顶部)。
显示装置3由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将基于由数据处理电路5(参照图12)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3a。显示装置3如果具有那样的图像显示功能并由透光性的材料构成,则并不特别限定。作为显示装置3,例示了能够呈薄型的形状形成的有机EL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显示装置3,特别优选原理上无需作为降低透光性的要素的彩色滤光片、背光源等的有机EL显示面板。
显示装置3例如通过以片材状态提供的光学透明粘接剂(OCA:Optical ClearAdhesive)固定于遮阳构件2。也可以替代OCA,而使用通过以液状提供并通过UV照射进行固化的光学透明树脂(OCR:Optical Clear Resin),使显示装置3接合于遮阳构件2。但是,显示装置3向遮阳构件2的固定装置并不限定于此。
图6中例示了可构成显示装置3的有机EL显示面板30的一个像素量的剖视图。在由树脂等构成的挠性膜37上,按照R、G、B的子像素形成TFT38等开关元件,在形成于其上的平坦化膜31上形成有第一电极(例如阳极)32。挠性膜37例如由透明的聚酰亚胺树脂形成。此外,第一电极32例如由具备ITO膜等透光性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并连接于TFT38等的开关元件。TFT38例如通过由铟、镓、锌构成的氧化物那样的透明非晶氧化物半导体形成。另外,TFT38也可以不必由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例如,TFT38也可以在各个像素区域的外侧使用低温多晶硅(LTPS)来形成。此外,TFT38也可以使用比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解压缩性的、并五苯、铜酞菁、氟化酞菁等那样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来形成。此外,也可以替代挠性膜37,而将玻璃板等具有刚性的透光性的板材用作基底基材。
在子像素间形成有由SiO2等构成的绝缘堤33。在由绝缘堤33包围而成的区域蒸镀有有机层34。另外,在图6中示出有机层34为一层,但实际上,有机层34也可以通过由不同的有机材料构成的多层层压膜形成。
在有机层34之上,例如通过与光的波长相比而将Mg-Ag合金层、强碱金属层形成得充分薄从而以具有透明性的方式使用蒸镀法等来形成第二电极(例如阴极)35。而且,在第二电极35的表面形成有例如由Si3N4等构成的保护膜36。图6所示的各要素通过由未图示的树脂膜等构成的密封层而整体被密封,使得有机层34、第二电极35不吸收水分、氧气等。另外,图6所示的截面构造只不过是一个示例,构成显示装置3的有机EL显示面板30的构造、各构成要素的材料并不限定于在此说明的构造、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中使用的有机EL显示面板30中,第一电极32和第二电极35在R、G、B的各子像素的任一者中,均空开大致相同的间隔来形成。换言之,第一电极32以及第二电极35按照各色的子像素而有意地改变相互之间的间隔。另一方面,在通常的有机EL显示面板中,为了提高沿与面板的显示面垂直的方向辐射的光的强度,使各子像素的阳极和阴极的间隔与其子像素发出的颜色的光的波长匹配,以使由有机层发出的光在阳极与阴极之间重复反射(微腔构造)。即,在通常的有机EL显示面板中,按照各色的子像素而改变阳极与阴极的间隔。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中,驾驶员等可从任意的角度观察显示装置3。因此,不特别需要提高沿与显示装置3的显示面垂直的方向辐射的光的强度,相反为了即使角度改变色度也不会大幅变化,重要的是使R、G、B各色的视角依赖性一致。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中使用的有机EL显示面板30的第一电极32和第二电极35与通常的有机EL显示面板不同,且不利用微腔效果。例如,第一电极32和第二电极35也可以在R、G、B的各子像素间分离大致相同的距离。换言之,各子像素中的阴极和阳极的间隔也可以不与其子像素发出的光的波长匹配。即,有机EL显示面板30包含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各自也可以包含:以空开与多个子像素各自发出的光的波长不同的长度的间隔的方式配置的两个电极。
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也可以还具备:对遮阳构件2的操作者(本实施方式为驾驶员M)的眼睛的位置进行感测的感测器(第一感测器6)。第一感测器6例如如图7所示由分别设置于两个已知的位置的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以及对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的拍摄图像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未图示)构成。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例如具备远红外线传感器,并生成拍摄区域内的各部的温度数据。常人的眼球具有与面部的中的其他部分相比为低温这样的特征。未图示的分析装置基于由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生成的温度数据,对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的拍摄图像中的驾驶员M的面部的位置进行特定、进而对眼睛的位置进行特定。针对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也可以使用通常的数码式的相机,并通过未图示的分析装置中的图像识别特定眼睛的位置。
通过特定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的拍摄图像中的驾驶员M的眼睛的位置,从而可特定连结处于已知的位置的两个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的直线L1、与连结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各自和驾驶员M的眼睛的直线所成的角度θ1、θ2。并且,基于直线L1的长度和角度θ1、θ2,使用三角法来特定驾驶员M的眼睛相对于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的位置。也可以特定驾驶员M的双眼中的任意一方的位置,也可以分别特定双眼的位置。在特定双眼的位置的情况下,例如,计算出连结双眼的线的中点的位置,并将其中点的位置作为驾驶员M的眼睛的位置进行处理。此外,在驾驶时优先使用任意一只眼睛的情况下(例如,在驾驶员M的另一只眼睛受到损伤的情况下,在欲用好用的眼睛目视确认图像的情况下等),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优选为具备辅助部,所述辅助部从基于双眼的设定切换为基于一只眼睛的设定且对使用右眼和左眼中的哪一只进行指定,输入至辅助部的信息用于后述的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的数据处理。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例如逐一配置于汽车C的支柱、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中的前挡风玻璃的附近。但是,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并不限定于图7所示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可对驾驶员M的眼睛的位置进行感测的任意的位置。针对第一感测器6的感测结果的利用方法将在下文中叙述。
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也可以还具备:对遮阳构件2的位置进行感测的感测器(第二感测器8)。第二感测器8对遮阳构件2的位置进行感测,以使至少辨别遮阳构件2的使用状态和非使用状态。第二感测器8优选为,通过对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的角度(例如,相对于汽车C的上下方向的角度)进行感测来感测遮阳构件2的位置。
在图8A中示出作为第二感测器8的示例的角度传感器8a。在图8的示例中,角度传感器8a为使用了旋转电位器的旋转角度检测传感器。图8A的角度传感器8a具有以支承构件F1为轴与遮阳构件2以及卡合构件F2一起转动的可动部8a1和固定于支承构件F1的固定部8a2,并配置于支承构件F1与卡合构件F2的卡合部。角度传感器8a对固定部8a2与和遮阳构件2一起转动的可动部8a1之间的、以支承构件F1为轴的周向上的位置的差异进行感测,从而对遮阳构件2的角度、即转动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感测。
在图8B所示的示例中,遮阳构件2在与安装有卡合构件F2的与端缘2d1相反侧的端缘2d2的附近,作为第二感测器8而具备磁传感器8b。在图8B中作为从驾驶员M的侧面的图而示出遮阳构件2的使用状态的示例。遮阳构件2使用卡合构件F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结合于支承构件F1。遮阳构件2通过以支承构件F1为轴转动,从而能够从未被使用的位置即非使用位置P0,向使用位置P1等使用位置定位。另外,使用位置P1只不过是遮阳构件2的使用位置的一个示例,遮阳构件2可在可遮挡射入至车室内的日晒的至少一部分的任意的位置使用。
如图8B所示,在遮阳构件2处于非使用位置P0时在与磁传感器8b接近的位置配置有磁体81。此外,在遮阳构件2处于以支承构件F1为轴而转动至距非使用位置P0最远的位置(图8B的示例中为使用位置P1)时在与磁传感器8b接近的位置配置有磁体82。磁体81、82例如可配置于构成车室的顶部的内饰材料的表面或者其背侧、支柱的表面内部。
磁体81、82配置为,例如朝向磁传感器8b且朝向彼此相同的磁极(N极或S极)。磁传感器8b伴随着遮阳构件2的转动,而在由磁体81和磁体82形成的磁场之中移动。磁传感器8b对自身的位置中的磁场的朝向以及强度进行感测,例如电气输出感测结果。磁传感器8b通过使用磁体81、82,从而能够感测遮阳构件2是处于非使用位置P0,还是处于规定的使用位置例如使用位置P1。磁传感器8b例如由霍尔元件构成、仅由磁线圈等构成。第二感测器8只要能够对遮阳构件2的位置进行感测即可,并不限定于图8A、图8B所示的示例。例如,也可以在图8B中的磁传感器8b的位置配置有磁体,分别在磁体81、82的位置作为第二感测器8而设置有磁传感器。此外,也可以仅配置磁体81、82中的任意一者。
在设置有第二感测器8的情况下,优选在遮阳装置1中具备所述的控制电路7(参照图12),第二感测器8连接于控制电路7。在该情况下,控制电路7也可以至少基于第二感测器8的感测结果判断遮阳构件2是否处于使用位置。并且,控制电路7基于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和第二感测器8的感测结果,对显示装置3的导通断开状态进行控制。
例如,控制电路7也可以,在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与规定的基准值相同或大于规定的基准值时,判断为不遮挡日晒且由此无需向显示装置3的图像显示,并且无论遮阳构件2的位置如何均将显示装置3控制为断开状态。并且,控制电路7也可以,在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小于规定的基准值时,基于第二感测器8的感测结果对显示装置3的导通断开状态进行控制。例如,当第二感测器8的感测结果表示遮阳构件2处于比规定的位置远离非使用位置P0的位置时,控制电路7也可以判断为遮阳构件2处于使用位置。并且,此时在显示装置3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7将显示装置3控制为导通状态,将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3。此外,当第二感测器8的感测结果表示遮阳构件2处于比规定的位置靠近非使用位置P0时,控制电路7也可以判断为遮阳构件2处于非使用位置。并且,此时在显示装置3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电路7也可以将显示装置3控制为断开状态,并停止图像的显示。通过遮阳装置1具备这样的构成,驾驶员M能够仅通过对遮阳构件2进行操作和/或使调光玻璃板20的光的透射率变化,就能够将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3或停止该显示。
第二感测器8并不限定于角度传感器8a、磁传感器8b,也可以是重力传感器等、能够实施基于遮阳构件2的位置(角度)而变化的事件的检测的任意的感测器。另外,也可以不必设置第二感测器8。即,显示装置3的导通断开的控制也可以由遮阳构件2的操作者来实施。
另外,调光玻璃板20的透射率与显示装置3中的图像的显示也可以不必联动。例如,也可以在调光玻璃板20的透射率较高时,将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3。例如在夜间等、车外较暗的状况下,即使在调光玻璃板20的光的透射率较高的状态下,显示装置3也能够显示驾驶员可充分目视确认的图像。在那样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任意的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3,另一方面,在被降低光的透射率的调光玻璃板20遮挡的部分不存在应目视确认的物体的状况下,无论调光玻璃板20的光的透射率的高低如何显示装置3均被设为断开状态。
如图9A以及图9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也可以还具备:驱动器(第一驱动器11),所述驱动器与显示装置3分立地设置,并对用于显示装置3的像素的驱动的信号进行输出。第一驱动器11基于由数据处理电路5(参照图12)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对显示装置3的像素的驱动用的信号进行输出。第一驱动器11例如可由显示装置驱动器IC以及显示装置驱动器IC用安装基板等构成。通过第一驱动器11例如以适当时机生成显示装置3中的图像显示所需的源极信号、栅极信号,并作为输出信号进行输出。
此外,显示装置3具备驱动器(第二驱动器12),所述驱动器基于第一驱动器11的输出信号对显示装置3的像素进行驱动。第二驱动器12例如形成于显示装置3的表面上或其内部。第二驱动器12例如可由与显示装置3的TFT38(参照图6)同样地形成于显示装置3的内部的多个晶体管构成(另外,在图9A以及图9B、以及后述的图10A~图11中,为了易于理解,以在显示装置3的表面上对厚度以及短边方向的长度进行放大的方式示意地表示第二驱动器12)。
第一驱动器11与第二驱动器12通过布线11a连接。布线11a例如为构成柔性印刷布线板的导体图案。虽未图示,但第二驱动器12通过形成于显示装置3的布线而连接于显示装置3的各像素的TFT38。对第二驱动器12和各像素的TFT38进行连接的未图示的布线根据显示装置3中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像素的列(column)的数量或行(row)的数量而设置有多个。
另一方面,第一驱动器11通过导电线11b而连接于设置于数据处理电路5(参照图12)或数据处理电路5与第一驱动器11之间的任意的中转电路(未图示)。导电线11b可由排列配置的或成束的多个导电线构成。在图9A以及图9B的示例中,导电线11b插通至使用管状材料而形成的支承构件F1的内部。第一驱动器11具备与导电线11b的连接部11c。第一驱动器11与导电线11b在连接部11c中,通过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等的热压接、锡焊、或连接器的嵌合等来连接。
通过第一驱动器11生成与显示装置3的各像素的列、行对应的驱动信号。因此,第一驱动器11与第二驱动器12之间,通过与显示装置3中的像素的列数或行数对应的许多的布线11a连接。但是,第一驱动器11与数据处理电路5(参照图12)之间,可通过几十根左右的导电线11b连接。因此,不用使用比较昂贵的柔性印刷布线板等,通过由单线或捻线分别形成的多个导电线11b,对第一驱动器11和数据处理电路5等进行连接也是足够的。除此以外,和数据处理电路5与第一驱动器11之间的连接构造相关的设计的自由度也会提高。
在图9A以及图9B的示例中,显示装置3具备近似矩形的显示画面3b,第一驱动器11在遮阳构件2的缘部配置于沿着显示画面3b的长边方向的第一缘部2e1。第一缘部2e1为,在遮阳构件2的使用时应朝向上侧(例如图1的示例中的汽车C的车室的顶部)的遮阳构件2的端缘及其附近部分。第一驱动器11如上所述由不必具有透光性的显示装置用驱动器IC等构成,因此有时在遮阳构件2的操作者的视场中产生死角。但是,通过在遮阳构件2的第一缘部2e1配置第一驱动器11,能够仅通过前挡风玻璃等的窗的上缘部来限定驾驶员的视场中产生的死角。此外,与上下方向相比水平方向上的人的视线的移动顺畅,因此认为上下方向上存在有视场的中断部位不易对驾驶员造成被中断的印象。
此外,在图9A以及图9B的示例中,第一驱动器11配置于遮阳构件2的第一缘部2e1中的遮阳构件2的侧面。在第一驱动器11具有扁平的形状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优选地,在遮阳构件2的侧面配置第一驱动器11以使其侧面朝向驾驶员等,由此能够减小由第一驱动器11产生的死角。但是,第一驱动器11也可以配置于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或第二面2b。
而且,当第一驱动器11配置于沿着显示画面3b的长边方向的缘部时,构成第一驱动器11的各驱动元件应发送驱动信号的像素的数量变少。其结果为,能够缩短第一驱动器11与距第一驱动器11最远的像素之间的(包含布线11a以及显示装置3的内部布线)布线的长度。能够减少各布线中的电压下降、由导体电阻引起的发热。在显示装置3使用作为电流驱动式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图9A等所示的那样的第一驱动器11以及第二驱动器12的配置是特别优选的。
第一驱动器11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也可以与遮阳构件2分离地设置。能够可靠地防止由第一驱动器11引起的死角的产生。在图10A以及图10B的示例中,遮阳装置1具备具有布线11a的挠性膜11d,并通过布线11a与第一驱动器11和显示装置3连接。挠性膜11d连接于具备近似矩形的显示画面3b的显示装置3的缘部中的、沿着显示画面3b的长边方向的部分。此外,针对与遮阳构件2的关系,挠性膜11d沿着显示画面3b的长边方向而在遮阳构件2的使用时应朝向上侧的遮阳构件2的第一缘部2e1连接于显示装置3。与图9A等所示的示例同样地,能够缩短第一驱动器11与距第一驱动器11最远的像素之间的布线的长度。挠性膜11d通过例如使用了各向异性导电膜(未图示)等的热压接等而连接于显示装置3,优选为,该连接部位被环氧树脂等覆盖。
挠性膜11d例如使用聚酰亚胺树脂等来形成,并由挠性膜11d和布线11a构成柔性印刷布线板。即使遮阳构件2转动,也可以通过被挠性膜11d支承的布线11a正常地维持第一驱动器11与显示装置3的连接。在图10B的示例中,柔性印刷布线板具备保护布线11a的覆盖层11d1。另外,第一驱动器11例如可配置于构成汽车C(参照图1)的车室的顶部的内饰材料(未图示)与构成车辆(汽车C)的车顶的外装板之间。
挠性膜11d也可以通过具有挠性或者至少一个部位可弯曲的不透明的覆盖构件覆盖表面。在图10A以及图10B中,挠性膜11d通过覆盖构件11e覆盖表面。挠性膜11d如上所述由聚酰亚胺等形成,因此通常呈茶褐色,从而认为可对驾驶员等赋予特别美感。但是,通过使挠性膜11d具备具有期望的装饰性的覆盖构件,能够提高外观上的品质。此外,可防止尘埃向挠性膜11d上、布线11a上等的沉积,而且,可防止由尘埃以及凝露等产生的水分引起的布线11a间的短路故障。另外,在图10A以及图10B的示例中,在挠性膜11d的两侧具备覆盖构件11e,但覆盖构件11e也可以仅安装于例如挠性膜11d中的、朝向驾驶员M(参照图3)的表面或其相反面。此外,也可以通过中空的覆盖构件一并覆盖挠性膜11的表背两面。
覆盖构件11e例如由金属、树脂等任意的材料形成,优选为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在覆盖构件11e由具有刚性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铰链等连结各自形成的构件从而在至少一个部位设置可弯折的部分。覆盖构件11e能够具有以不显著地限制挠性膜11d的弯曲的程度在至少一个部位可弯曲的任意的构造。另外,覆盖构件11e也可以例如使用绝缘性的粘接剂等,粘接于挠性膜11d、覆盖层11d1等,覆盖构件11e在任意的装置中固定于挠性膜11d等。
在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的示例中,第二驱动器12也被覆盖挠性膜11d的覆盖构件11e覆盖。可防止尘埃向第二驱动器12上等的沉积,可防止构成第二驱动器12的多个晶体管间等的短路故障。但是,覆盖构件11e也可以不必覆盖第二驱动器12。
如上所述,第一驱动器11优选为,在显示装置3具有矩形的显示画面3b的情况下,配置于沿着显示画面3b的长边方向的遮阳构件2的缘部。但是,第一驱动器11也可以配置于遮阳构件2中的沿着显示画面3b的短边方向的缘部。例如,与遮阳构件2中的沿着显示画面3b的长边方向的缘部相比沿着短边方向的缘部不易被看到那样的情况下,第一驱动器11优选为,如图11例示那样配置于沿着显示画面3b的短边方向的缘部。
在图11的示例中,显示装置3具备近似矩形的显示画面3b,第一驱动器11在遮阳构件2的缘部中配置于沿着显示画面3b的短边方向的第二缘部2e2。在该例中,第一驱动器11配置于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上。此外,第二驱动器12沿着显示画面3b的短边方向而设置于与遮阳构件2的第二缘部2e2的显示装置3的缘部。遮阳构件2通过安装于第二缘部2e2的卡合构件F2固定于例如从汽车C(参照图1)的车室的顶部延伸的支承构件F1。与所述的图9A等所示的示例同样地,第一驱动器11在连接部11c中通过热压接等与导电线11b连接,导电线11b插通于支承构件F1的内部。
图11所例示的支承构件F1也可以通过铰链(未图示)等在期望的部位设置弯折部F1a。并且,通过支承构件F1的弯折部F1a的弯曲延伸,遮阳构件2如所述图8B所示也可以定位于非使用位置P0以及任意的使用位置(例如使用位置P1)。在该情况下,如图11所示,认为当配置有第一驱动器11时,减轻了伴随着遮阳构件2的位置的移动而施加于第一驱动器11与导电线11b的连接部11c的机械应力。认为可抑制连接部11c的强度劣化等。
另外,在汽车C(参照图1)的前挡风玻璃使用遮阳构件2时,第二缘部2e2优选为,沿着汽车C的上下方向的缘部且定位于汽车C的车宽方向上比中央部靠近门的边缘部。即,在对设置于汽车C的右侧的驾驶座使用遮阳构件2的情况下,第一驱动器11优选为,如图11所示朝向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而配置于右侧的缘部。此外,在设置于汽车C的左侧的驾驶座使用遮阳构件2的情况下,第一驱动器11优选为,朝向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而配置于左侧的缘部。同样地,在汽车C的副驾驶座椅使用遮阳构件2的情况,第一驱动器11也优选为,配置于比汽车C的中央部靠近门的缘部。认为在因第一驱动器11而产生死角的情况下,可减少对驾驶员等造成的视觉上的不自然。
图12中以框图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的主要的构成要素。拍摄装置4中生成的拍摄数据被发送至数据处理电路5。通过数据处理电路5而使基于拍摄数据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发送至第一驱动器11,并基于由第一驱动器11生成的信号驱动显示装置3的各像素。其结果为,基于显示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3的显示部3a。所述的第一感测器6连接于数据处理电路5。第二感测器8连接于控制电路7以及数据处理电路5。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还具备第三感测器13。第三感测器13连接于控制电路7。控制电路7连接于开关9以及显示装置3。在图12的示例中,开关9连接于电源线V与遮阳构件2(调光玻璃板20)之间。另外,图12只不过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遮阳装置1的结构的一个示例,遮阳装置1也可以不必包含图12所示的所有构成要素,也可以还包含图12中未示出的构成要素。此外,数据处理电路5的内部的结构也限定于图12所示的结构。以下,按顺序说明第三感测器13、控制电路7、以及数据处理电路5。
第三感测器13对射入至调光玻璃板20的入射光的强度进行感测。作为第三感测器13,例示了例如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或照度传感器等。但是,第三感测器13如果能够输出与光的强度对应的感测结果,则并不限定于此。第三感测器13优选为,配置于调光玻璃板20的周围。第三感测器13只要是被照射调光玻璃板20的日晒照射的场所,则可配置于任意的位置。
控制电路7除所述的显示装置3的导通断开状态的控制以外,还基于第三感测器13的感测结果,控制开关9以使对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进行切换。控制电路7例如对第三感测器13的感测结果和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第三感测器13的感测结果表示被规定的阈值以上的强度的入射光照射的情况下,将开关9控制为导通状态。停止调光玻璃板20的电源线V的电压的施加。其结果为,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下降,通过调光玻璃板20遮挡日晒。如上所述,在开关9阶梯式或连续地对输入至调光玻璃板20的电压的大小进行切换时,优选控制电路7也多阶梯式地切换开关9的状态。控制电路7例如由比较器、几个栅极元件的组合构成。此外,控制电路7也可以由微型计算机、栅极阵列的一部分构成,也可以包含于数据处理电路5。
数据处理电路5包含分别为具有固有的功能的电路模块的、数据生成电路50、角度辨别电路51、数据校正电路52、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存储器电路54、比较电路55、以及显示图像强调电路56。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具备存储器电路53a。这些电路模块也可以局部或整体地共用同一电路元件。数据处理电路5能够由微型计算机、ASIC、或FPGA等任意的信号处理用半导体装置及其周边电路形成。微型计算机等根据对规定的处理过程进行限定的软件来动作。数据处理电路5内的各电路模块也可以分别使用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单独半导体元件来形成。
数据生成电路50为负责数据处理电路5的基本功能的电路模块,并基于拍摄数据生成包含与按照显示装置3的像素的发光强度以及发光的时机相关的信息的显示图像数据。数据生成电路50也可以是,例如用于有机EL显示面板等的驱动信号的生成,并根据对规定的处理过程进行限定的软件来动作的、所谓时机控制器及其周边电路。
以下参照图13A、13B、14A以及14B对角度辨别电路51、数据校正电路52的功能进行说明。角度辨别电路51至少基于第一感测器6(参照图7)的感测结果,对朝向遮阳构件2的操作者(本实施方式为驾驶员M)的视线相对于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的角度θA进行辨别。例如,角度辨别电路51也可以,假定遮阳构件2定位于预先设定的使用位置(基准使用位置),对驾驶员M相对于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的视线I的角度θA进行辨别。在该情况下,优选在遮阳构件2定位于基准使用位置时,设置将该情况传递给操作者的装置。例如,也可以在支承构件F1中的与卡合构件F2的卡合面设置槽口等凹部。并且,也可以在卡合构件F2的卡合面中的、遮阳构件2处于基准使用位置时与该凹部相对的位置设置不防碍遮阳构件2的移动的程度的微小的凸部。基准使用位置也可以是遮阳构件2的移动范围内的任意的位置,例如,基准使用位置为,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以沿着汽车C的上下方向的方式进行定位的位置。
可预先特定处于基准使用位置的遮阳构件2与第一感测器6的结构要素且处于已知的位置的两个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参照图7)的位置关系。此外,如上所述,第一感测器6对驾驶员M的眼睛相对于眼睛感测用相机6a、6b的位置进行感测。因此,还特定假定处于基准使用位置的驾驶员M的眼睛相对于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的位置。其结果为,能够特定观察假定处于基准使用位置的遮阳构件2的驾驶员M的视线I的方向。即,能够基于第一感测器6的感测结果,对朝向遮阳构件2的驾驶员M的视线I相对于假定处于基准使用位置的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的角度θA进行辨别。
此外,角度辨别电路51也可以基于第一感测器6的感测结果以及所述的第二感测器8(参照图8A、8B)的感测结果,对驾驶员M的视线I的角度进行辨别。如上所述,第二感测器8对遮阳构件2的转动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感测。因此,当前定位于特定的使用位置遮阳构件2与处于已知的位置的两个眼睛感测用相机8a、8b的位置关系也可根据第二感测器8的感测结果来特定。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特定朝向遮阳构件2的驾驶员M的视线I相对于任意的位置处可使用的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的角度θA。角度辨别电路51例如根据包含如此特定角度θA的过程的软件等进行动作。
数据校正电路52基于角度θA相对于规定的基准角度的差异Δθ对拍摄数据进行校正(以下,将基准角度设为90度进行说明)。如图13A所示,在角度θA为90度(Δθ为零,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与视线I正交)的情况下,如图13A中的左侧的图所例示那样,显示装置3中显示的信号器S1的图像大致适当地被驾驶员M的眼睛捕捉到。但是,如图13B所示,在角度θA为90度以外的角度情况下,如图13B中的左侧的图所示,信号器S1的图像以上下方向上缩小而扭曲的形状被驾驶员M的眼睛捕捉到。数据校正电路52基于规定的基准角度与角度θA的差异Δθ,即使在图13B所示的那样的状态下,也可对拍摄数据进行校正,使得显示装置3中显示的图像适当地被驾驶员M的眼睛捕捉到。
例如,数据校正电路52将从拍摄数据中的显示装置3所显示的区域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心像素起两个上的像素的数据,置换为从中心像素起一个上的像素的数据。此外,从中心像素起三个上的像素以及四个上的像素的数据,被置换为从中心像素起两个上的像素的数据(如上所述置换前的数据)。数据校正电路52沿上下两个方向,对显示装置3中显示的区域所对应的拍摄数据实施这样的数据校正。通过实施这样的校正,能够将显示装置3中显示的图像沿上下方向拉伸至2倍。沿上下方向拉伸显示图像的倍率,基于角度θA相对于规定的基准角度的差异Δθ来选择。例如,驾驶员M的视线I相对于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的角度θA越远离90度,则显示图像越以更大的倍率沿上下方向被拉伸。
数据处理电路5基于通过数据校正电路52实施了校正后的拍摄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以使将针对规定的基准角度与视线I相对于遮阳构件2的第一面2a的角度的差异实施了校正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3中。通过如此设置,例如实际的显示装置3如图14A所示,显示有沿上下方向拉伸的图像。但是,如图14B所示,驾驶员捕捉到与本来的显示对象物(图14B中为信号器S1)的形状接近的形状的图像。可认为作为驾驶员而言显示对象物的识别变容易。另外,数据校正电路52也可以相对于由数据生成电路50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接下来,参照图15以及图16说明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参照图12)的功能。
在显示装置3中仅显示在遮阳构件2的操作者(在本实施方式中驾驶员M)的视场中,调光玻璃板20中的光的透射率低时产生的死角部分的场景,对驾驶员M的眼睛没有不舒适感地映射图像这一点上,可认为是优选的。如图15所示,如果遮阳构件2的基准位置PR以及驾驶员M的眼睛的基准位置PI被确定,则基于所述位置和遮阳构件2的大小,确定拍摄装置4(参照图4)的拍摄区域中的死角部分(基准死角部分BR)。另外,拍摄区域根据拍摄装置4的位置、特性固定地确定。如果遮阳构件2以及驾驶员M的眼睛的位置被固定,则将拍摄数据中的、基准死角部分BR所对应的区域(基准显示对象区域)设为显示对象区域,从而总是仅死角部分的场景显示于显示装置3。但是,遮阳构件2以及驾驶员M的眼睛进行移动,由此死角部分发生变动。因此,优选为使显示对象区域根据死角部分的变动而进行变更。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为了这样的显示,而对被遮阳构件2的操作者的视场中的、降低了光的透射率的遮阳构件2遮挡的死角部分进行判别,且对拍摄数据中的死角部分所对应的显示对象数据进行选择。
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中连接有第一感测器6以及第二感测器8(参照图12)。因此,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中输入有针对驾驶员M的眼睛的位置以及遮阳构件2的位置的信息。此外,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具备存储器电路53a(参照图12)。存储器电路53a中存储有如下相关信息:因被按照各种遮阳构件2的位置和/或角度、以及驾驶员M的眼睛的位置降低了光的透射率的调光玻璃板20遮挡而产生的死角部分BA与基准死角部分BR的差分。在图15中作为一个示例,示出驾驶员M的眼睛处于位置PA时的死角部分BA。例如,存储器电路53a中存储有为了获得实际的死角部分BA的位置所需的、向相对于基准死角部分BR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移动量、放大率或者缩小率等。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基于针对来自第一以及第二感测器6、8的驾驶员M的眼睛的位置以及遮阳构件2的位置的信息、以及存储器电路53a的存储内容,通过数值运算等特定实际的死角部分BA的位置。并且,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将与拍摄数据中的、实际的死角部分BA对应的区域的数据选择为应作为显示对象的显示对象数据。
另外,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也可以,不使用第二感测器8的感测结果,如上所述,假定遮阳构件2定位于“基准使用位置”,基于第一感测器6的感测结果来选择显示对象数据。
并且,数据生成电路50基于被选择的显示对象数据生成显示图像数据,以使将实际的死角部分BA的场景显示于显示装置3。其结果为,如图16所示,对拍摄区域41中的、对基准死角部分所对应的基准显示对象区域DR实施了变更(图16的示例中向上方位移)的、应实际显示的显示对象区域DA的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3。能够将在越过前挡风玻璃观察到的场景的对比中不舒适感较少的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3。
另外,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也可以具有消除因驾驶员M相对于车身的相对的微小移动而产生的图像显示的细微的摇动的功能。例如,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构成为,在来自第一感测器6(参照图7)的信息频繁变动为规定的电平以上的情况下,延长对来自第一感测器6的信息进行采样的周期。此外,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也可以构成为,在驾驶员M的眼睛的位置的变化不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不重新开始显示对象数据的选择动作。此外,在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中的接受来自第一感测器6的信息的输入部分设置有低通滤波器。
接下来,参照图17、18A以及18B说明显示图像强调电路56、比较电路55以及存储器电路54(参照图12)的功能。
存储器电路54对由拍摄装置4(参照图4)拍摄到的与规定的对象物的外观的特征相关的参照数据进行存储。在图17中,存储器电路54中存储的参照数据54a、54b的示例作为由该参照数据54a、54b重新构成的图像而概念性地示出。即,如图17所示,对信号器S1、限制标识S2等、可能由拍摄装置4拍摄到的物体的外观的特征进行数据化而存储于存储器电路54。例如,存储器电路54中存储有实际通过拍摄装置4拍摄信号器S1等而生成的拍摄数据。或者,也可以使用信号器S1等的形状为微小三角形那样的单位要素进行建模,根据其各单位要素的顶点坐标而形成有参照数据54a、54b。参照数据可通过任意的方法形成。存储器电路54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可由SRAM、PROM等任意的半导体存储装置构成。也可以在所述的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53的存储器电路53a之间共用同一存储装置。
比较电路55对由拍摄装置4生成的拍摄数据、与存储器电路54中存储的参照数据54a、54b进行比较。比较电路55也可以,例如将拍摄数据以及参照数据54a、54b重新构成为图像,并通过图案识别技术进行比较。此外,如果拍摄数据以及参照数据54a、54b的数据形式相同,则也可以以实际的数据原本的位或者工具单位逐次比较两数据。通过比较电路55实施的比较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比较电路55通过拍摄数据与参照数据54a、54b的比较,在以满足规定的判定基准则的程度存在与参照数据54a、54b的任一个近似的近似拍摄数据的情况下,对该近似拍摄数据进行检测。
显示图像强调电路56在检测到比较电路55的比较的结果、近似拍摄数据的情况下,与其他显示图像相比而以强调的方式将基于近似拍摄数据显示的规定的对象物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3。具体而言,显示图像强调电路56对由数据生成电路50(参照图12)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中的、基于近似拍摄数据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进行加工。
例如,显示图像强调电路56如图18A的显示装置3中的左侧所示,对强调对象物(信号器)的图像S11的周围的像素的数据进行加工,显示包围图像S11的框S12以使图像S11显眼。此外,如图18A的显示装置3中的右侧所示,也可以对强调对象物(限制标识)的图像S21的周围的像素的数据实施加工,并显示图像S21的放大图像S22。此外,显示图像强调电路56如图18B所示,也可以对强调对象物的显示图像S11、S21中的特定的颜色(例如红色、蓝色)进行强调,以使特定的颜色的子像素的亮度。
此外,显示图像强调电路56也可以在检测到近似拍摄数据的情况下,将应基于包含有其近似拍摄数据的拍摄数据而显示的图像以规定的时间框作为静止图像而显示于显示装置3。例如,由数据生成电路50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随时记录于视频存储器(未图示)等。并且,在检测到近似拍摄数据时,发送至显示装置3的显示图像数据在规定的时间的期间,从由数据生成电路50随时生成的显示图像数据,切换为未图示的视频存储器中记录的显示图像数据。显示图像强调电路56并不限定于这些方法且能够以任意的方法对特定的图像进行强调。通过这样的强调,能够提高驾驶员M对被识别的必要性较高的对象物的目视确认性。
在以上的说明中,以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中使用的情况为例,对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施方式的遮阳装置1并不限定于前挡风玻璃,能够理解为适用于以汽车的后挡风玻璃为首的任意的车辆的窗玻璃、如上所述其他任意的交通工具以及任意的建筑物的窗玻璃。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所涉及的遮阳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板状的遮阳构件,其使用可使光的透射率变化的调光玻璃板来形成;显示装置,其在所述遮阳构件的使用时朝向操作者的表面上,朝向所述操作者配置显示部,并可透射光,拍摄装置,其对所述表面的相反面朝向的区域进行拍摄并生成拍摄数据;数据处理电路,其基于所述拍摄装置所生成的拍摄数据,生成所述遮阳构件的使用时应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以及开关,其对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进行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在遮阳装置的使用时能够通过遮阳构件朝向遮阳构件的操作者显示包含被遮挡区域的场景的图像,并且在非使用时即使放置于使用位置也不易产生死角的遮阳装置。
本发明的方式2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的基础上,还具备第一感测器:所述第一感测器对所述遮阳构件的操作者的眼睛的位置进行感测,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还具有:角度辨别电路,其基于所述第一感测器的感测结果,对所述操作者朝向所述遮阳构件的视线相对于所述表面的角度进行辨别;以及数据校正电路,其基于所述视线的角度相对于规定的基准角度的差异对所述拍摄数据进行校正,所述数据处理电路基于由所述数据校正电路实施了校正后的拍摄数据,生成所述显示图像数据,以使将针对所述视线的角度相对于所述规定的基准角度的差异而实施了校正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2的结构,能够根据操作者的眼睛的位置,将作为操作者而言易于识别的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方式3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2的基础上,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还具有: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所述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对所述遮阳构件的操作者的视场中的被所述遮阳构件遮挡的死角部分进行判别,且对所述拍摄数据中的所述死角部分所对应的显示对象数据进行选择,所述数据处理电路基于所述显示对象数据生成所述显示图像数据,以使将所述死角部分的场景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3的结构,即使在伴随着操作者的移动而由遮阳构件产生的死角部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作为操作者而言不舒适感较少的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方式4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2或3的基础上,还具备:第二感测器,所述第二感测器对所述遮阳构件的位置进行感测,所述角度辨别电路基于所述第一感测器的感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感测器的感测结果,对所述视线的角度进行辨别。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4的结构,能够基于遮阳构件的使用位置将校正或选择的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方式5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4的任意方式的基础上,还具备: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对所述显示装置的导通断开状态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5的结构,能够减少操作者为了将被调光玻璃板遮挡的部分的场景显示于显示装置所需要的由遮阳构件的操作者实施的操作。
本发明的方式6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4的基础上,还具备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与规定的基准值相同或大于所述规定的基准值时将所述显示装置控制为断开状态,在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小于所述规定的基准值时,基于所述第二感测器的感测结果对所述显示装置的导通断开状态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6的结构,仅通过遮阳构件的操作者对遮阳构件进行操作和/或使调光玻璃板的光的透射率变化,就能够将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或停止该显示。
本发明的方式7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5或6的基础上,还具备:第三感测器,所述第三感测器对射入至所述调光玻璃板的入射光的强度进行感测,所述控制电路还基于所述第三感测器的感测结果,控制所述开关,以使切换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7的结构,能够根据向室内等的入射光的强度,切换遮阳构件的遮光性。
本发明的方式8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7的任意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还具有:存储器电路,其预先对与规定的对象物的外观的特征相关的参照数据进行存储;比较电路,其对所述拍摄数据与所述参照数据进行比较;以及显示图像强调电路,其对所述显示图像数据进行加工,以使与其他显示图像相比强调所述显示装置中显示的所述规定的对象物的显示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8的结构,能够提高操作者对识别的必要性较高的对象物的目视确认性,能够减少操作者的看漏那样的对象物。
本发明的方式9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8的任意方式的基础上,还具备: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显示装置分立地设置,并基于所述显示图像数据输出用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驱动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9的结构,能够基于显示图像数据,对显示装置的像素适当地进行驱动。
本发明的方式10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9的基础上,所述显示装置具备近似矩形的显示画面,
所述第一驱动器在所述遮阳构件的缘部中沿着所述显示画面的长边方向配置于所述遮阳构件的使用时应朝向上侧的第一缘部。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0的结构,能够将由第一驱动器产生的死角限定于窗的上缘部,此外,能够缩短第一驱动器与显示装置的像素之间的布线长。
本发明的方式11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9的基础上,还具备:挠性膜,所述挠性膜具备对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显示装置进行连接的布线,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遮阳构件分离地设置,所述显示装置具备近似矩形的显示画面,所述挠性膜连接于所述显示装置的缘部中的沿着所述显示画面的长边方向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1的结构,能够可靠地防止由第一驱动器产生的死角,此外,即使遮阳构件转动,也能够正常地维持第一驱动器与显示装置的连接,并且能够缩短第一驱动器与显示装置的像素之间的布线长。
本发明的方式12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1的基础上,所述挠性膜沿着所述遮阳构件中的所述显示画面的所述长边方向而在所述遮阳构件的使用时应朝向上侧的第一缘部,连接于所述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2的结构,能够将挠性膜的配置设为窗的上缘部。
本发明的方式13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1或12的基础上,所述挠性膜在至少一个部位被可弯曲的覆盖构件覆盖。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3的结构,能够提高遮阳构件的周围部分的装饰性,此外,能够防止尘埃向挠性膜上、布线上等的沉积、由凝露引起的短路故障。
本发明的方式14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3的基础上,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基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信号对所述像素进行驱动,所述第二驱动器被所述覆盖构件覆盖。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4的结构,能够防止构成第二驱动器的布线、晶体管之间的短路故障。
本发明的方式15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9的基础上,所述显示装置具备近似矩形的显示画面,所述第一驱动器配置于在所述遮阳构件的缘部中沿着所述显示画面的短边方向的第二缘部。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5的结构,能够减轻伴随着遮阳构件的移动而施加于第一驱动器中的布线的连接部的机械应力。
本发明的方式16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5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缘部为,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使用所述遮阳构件时,定位于沿着所述汽车的上下方向且所述汽车的车宽方向上比中央部靠近门的边缘部。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6的结构,即使在由第一驱动器11产生死角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对汽车的驾驶员等赋予的视觉上的不自然。
本发明的方式17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16的任意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显示装置为有机EL显示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7的结构,能够容易地构成可透射光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方式18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17的任意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拍摄装置具备透镜,所述透镜具有形成有通过折射率的调节而降低光的反射的覆盖层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8的结构,即使在由拍摄装置实施的拍摄在背光下实施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光斑、重影较少的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方式19所涉及的遮阳装置也可以,在所述方式1~18的任意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调光玻璃板包含透射光的两张导电膜和封入在所述两张导电膜之间的液晶分子。
根据本发明的方式19的结构,通过对向调光玻璃板的施加电压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容易地切换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
附图标记说明
1:遮阳装置
2:遮阳构件
2a:表面(第一面)
2b:相反面(第二面)
2e1:第一缘部
2e2:第二缘部
20:调光玻璃板
21a、21b:玻璃板
22:液晶片
22a:液晶分子
22b、22c:导电膜
3:显示装置
3a:显示部
30:有机EL显示面板
4:拍摄装置
4a:覆盖层
41:拍摄区域
5:数据处理电路
50:数据生成电路
51:角度辨别电路
52:数据校正电路
53: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
53a:存储器电路
54:存储器电路
54a、54b:参照数据
6:第一感测器
6a、6b:眼睛感测用相机
7:控制电路
8:第二感测器
9:开关
11:第一驱动器
11a:布线
11d:挠性膜
11e:覆盖构件
12:第二驱动器
13:第三感测器
B:死角部分
BA:实际的死角部分
BR:基准死角部分
C:汽车
DR:基准显示对象区域
DA:实际的显示对象区域
F1:支承构件
F2:卡合构件
M:驾驶员(操作者)
P0:非使用位置
P1:使用位置

Claims (19)

1.一种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板状的遮阳构件,其使用可使光的透射率变化的调光玻璃板来形成;
显示装置,其在所述遮阳构件的使用时朝向操作者的表面上,朝向所述操作者配置显示部,并可透射光;
拍摄装置,其对所述表面的相反面朝向的区域进行拍摄并生成拍摄数据;
数据处理电路,其基于所述拍摄装置所生成的拍摄数据,生成所述遮阳构件的使用时应在所述显示部中显示的显示图像数据;以及
开关,其对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一感测器:所述第一感测器对所述遮阳构件的操作者的眼睛的位置进行感测,
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还具有:角度辨别电路,其基于所述第一感测器的感测结果,对所述操作者朝向所述遮阳构件的视线相对于所述表面的角度进行辨别;以及数据校正电路,其基于所述视线的角度相对于规定的基准角度的差异对所述拍摄数据进行校正,
所述数据处理电路基于由所述数据校正电路实施了校正后的拍摄数据,生成所述显示图像数据,以使将针对所述视线的角度相对于所述规定的基准角度的差异而实施了校正的显示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还具有: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所述显示对象数据选择电路对所述遮阳构件的操作者的视场中的被所述遮阳构件遮挡的死角部分进行判别,且对所述拍摄数据中的所述死角部分所对应的显示对象数据进行选择,
所述数据处理电路基于所述显示对象数据生成所述显示图像数据,以使将所述死角部分的场景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二感测器,所述第二感测器对所述遮阳构件的位置进行感测,
所述角度辨别电路基于所述第一感测器的感测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感测器的感测结果,对所述视线的角度进行辨别。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基于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对所述显示装置的导通断开状态进行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与规定的基准值相同或大于所述规定的基准值时将所述显示装置控制为断开状态,在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小于所述规定的基准值时,基于所述第二感测器的感测结果对所述显示装置的导通断开状态进行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三感测器,所述第三感测器对射入至所述调光玻璃板的入射光的强度进行感测,
所述控制电路还基于所述第三感测器的感测结果,控制所述开关,以使切换所述调光玻璃板中的光的透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处理电路还具有:存储器电路,其预先对与规定的对象物的外观的特征相关的参照数据进行存储;比较电路,其对所述拍摄数据与所述参照数据进行比较;以及显示图像强调电路,其对所述显示图像数据进行加工,以使与其他显示图像相比强调所述显示装置中显示的所述规定的对象物的显示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一驱动器,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显示装置分立地设置,并基于所述显示图像数据输出用于所述显示装置的像素的驱动的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近似矩形的显示画面,
所述第一驱动器在所述遮阳构件的缘部中沿着所述显示画面的长边方向配置于所述遮阳构件的使用时应朝向上侧的第一缘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挠性膜,所述挠性膜具备对所述第一驱动器和所述显示装置进行连接的布线,
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遮阳构件分离地设置,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近似矩形的显示画面,
所述挠性膜连接于所述显示装置的缘部中的沿着所述显示画面的长边方向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性膜沿着所述遮阳构件中的所述显示画面的所述长边方向而在所述遮阳构件的使用时应朝向上侧的第一缘部,连接于所述显示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挠性膜在至少一个部位被可弯曲的覆盖构件覆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具备第二驱动器,所述第二驱动器基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输出信号对所述像素进行驱动,
所述第二驱动器被所述覆盖构件覆盖。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具备近似矩形的显示画面,
所述第一驱动器配置于在所述遮阳构件的缘部中沿着所述显示画面的短边方向的第二缘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缘部为,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使用所述遮阳构件时,定位于沿着所述汽车的上下方向且所述汽车的车宽方向上比中央部靠近门的边缘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为有机EL显示面板。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装置具备透镜,所述透镜具有形成有通过折射率的调节而降低光的反射的覆盖层的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光玻璃板包含透射光的两张导电膜和封入在所述两张导电膜之间的液晶分子。
CN201780089353.5A 2017-04-14 2017-04-14 遮阳装置 Pending CN1104943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5387 WO2018189910A1 (ja) 2017-04-14 2017-04-14 日除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4312A true CN110494312A (zh) 2019-11-22

Family

ID=61756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9353.5A Pending CN110494312A (zh) 2017-04-14 2017-04-14 遮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10766342B2 (zh)
JP (1) JP6302610B1 (zh)
CN (1) CN110494312A (zh)
WO (1) WO20181899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535A (zh) * 2020-08-20 2022-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板
CN114666488A (zh) * 2020-12-23 2022-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遮光组件的调光方法及其装置、遮光组件、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1191A (zh) * 2020-07-29 2020-10-02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车窗及交通工具
DE102021213179A1 (de) 2021-11-23 2023-05-25 Bos Gmbh & Co. Kg Sonnenblendenanordnung für einen Fahrzeuginnenraum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solchen Sonnenblendenanordnung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0502A1 (en) * 2004-12-25 2006-06-29 Allan Tseng Active visor system for eliminating glare in field-of-vision from mobile and transient light sources and reflective surfaces
US20150355521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Daniel James Alton See-through dimming panel
US20160042567A1 (en) * 2014-08-05 2016-02-11 Utherverse Digital Inc. Immersive displays
CN105799594A (zh) * 2016-04-14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的方法、车载显示装置、遮阳板及汽车
US20160253971A1 (en) * 2015-03-01 2016-09-01 Daniel Robert Shepard Dynamic vi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7479U (zh) 1989-08-24 1991-04-11
JPH0520908U (ja) 1991-08-30 1993-03-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サンバイザー
JPH07234395A (ja) 1994-02-23 1995-09-05 Citizen Watch Co Ltd 車載用表示装置
JP4246806B2 (ja) 1997-06-04 2009-04-02 富士通フロ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液晶サンバイザー
JP2005122981A (ja) * 2003-10-15 2005-05-12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
JP2006091249A (ja) 2004-09-22 2006-04-06 Murakami Corp カメラ
EP1770676B1 (en) * 2005-09-30 2017-05-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DE102007010870A1 (de) * 2006-03-07 2007-09-27 Asmo Co., Ltd., Kosai Automatische Sonnenblendenvorrichtung
JP2007242498A (ja) 2006-03-10 2007-09-20 Canon Inc 有機el素子およびアレイ
DE102006041930A1 (de) * 2006-09-07 2008-03-2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ahrer-Assistenzsystem mit Objekterkennung
JP2008068692A (ja) * 2006-09-13 2008-03-27 Fujikura Ltd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取付構造
KR101365912B1 (ko) * 2006-12-28 2014-02-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0838088B1 (ko) 2007-07-03 2008-06-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JP2009078597A (ja) 2007-09-25 2009-04-16 Denso Corp 後方確認システム
TWI367684B (en) 2007-11-02 2012-07-01 Chimei Innolux Corp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9227018A (ja) * 2008-03-21 2009-10-0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防眩装置
JP2010217581A (ja) 2009-03-17 2010-09-30 Sharp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341907B1 (ko) * 2009-09-29 2013-12-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용 구동회로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KR101971102B1 (ko) * 2011-04-20 2019-04-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장치
US8952309B2 (en) * 2011-10-04 2015-02-10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with micro-lens coating
US20130286177A1 (en) * 2011-12-20 2013-10-31 William C. DeLeeuw Localized glass glare reduction
JP2014222592A (ja) 2013-05-13 2014-11-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US10449902B1 (en) 2013-09-24 2019-10-22 Rosco, Inc. Mirror monitor using two levels of reflectivity and transmissibility
KR102144767B1 (ko) * 2014-06-02 2020-08-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9630569B2 (en) 2014-06-17 2017-04-25 William J. Richard Field of vision display device for a sun visor of a vehicle
US9517683B2 (en) * 2014-06-20 2016-12-13 Grey Matter Fusion, Inc. Sun tracking tint visor
US9712741B2 (en) * 2014-09-19 2017-07-18 Be Topnotch, Llc Smart vehicle sun visor
US10227046B2 (en) * 2014-10-27 2019-03-12 Magna Mirrors Of America, Inc. Sun visor and vanity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
US10042597B2 (en) * 2015-05-29 2018-08-07 Rockwell Collins, Inc. Redundant display system using emissive display
JP2017034615A (ja) 2015-08-06 2017-02-09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車両用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6551930B2 (ja) 2015-09-29 2019-07-31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電子ミラー装置、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CN105118400B (zh) * 2015-09-29 2018-09-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CN106653817B (zh) * 2017-01-19 2019-07-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oled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0502A1 (en) * 2004-12-25 2006-06-29 Allan Tseng Active visor system for eliminating glare in field-of-vision from mobile and transient light sources and reflective surfaces
US20150355521A1 (en) * 2014-06-05 2015-12-10 Daniel James Alton See-through dimming panel
US20160042567A1 (en) * 2014-08-05 2016-02-11 Utherverse Digital Inc. Immersive displays
US20160253971A1 (en) * 2015-03-01 2016-09-01 Daniel Robert Shepard Dynamic visor
CN105799594A (zh) * 2016-04-14 2016-07-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的方法、车载显示装置、遮阳板及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535A (zh) * 2020-08-20 2022-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遮阳板
CN114666488A (zh) * 2020-12-23 2022-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遮光组件的调光方法及其装置、遮光组件、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02610B1 (ja) 2018-03-28
US10766342B2 (en) 2020-09-08
US20200361293A1 (en) 2020-11-19
JPWO2018189910A1 (ja) 2019-04-25
US11148510B2 (en) 2021-10-19
US20200361292A1 (en) 2020-11-19
WO2018189910A1 (ja) 2018-10-18
US11084358B2 (en) 2021-08-10
US20190263230A1 (en) 2019-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33488B1 (ja) 車両の日除け装置
US10315573B2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to vehicle driver
CN110494312A (zh) 遮阳装置
CN204256267U (zh) 光学成像装置
CN110494311A (zh) 遮阳装置以及图像显示模块
CN107584998B (zh) 用于运行交互式目视保护件的方法、窗设备以及机动车
CN111445785B (zh) 电子设备及屏幕模组
JP4259142B2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6548765B2 (ja) 日除け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
JP6564898B2 (ja) 車両の日除け装置
JP6712664B2 (ja) 日除け装置
JP6548762B2 (ja) 日除け装置
US11415864B2 (en) Camera concealment using photochromics
JP6726343B2 (ja) 車両の日除け装置
JP6712665B2 (ja) 日除け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モジュール
CN220483062U (zh) 一种天窗及车辆
CN2651062Y (zh) 一种实时消除强光反射对人眼造成的影响的后视镜
CN1541866A (zh) 一种实时消除强光反射对人眼造成的影响的后视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