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3172A - 图像传感器单元及图像读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传感器单元及图像读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3172A
CN110463172A CN201880020265.4A CN201880020265A CN110463172A CN 110463172 A CN110463172 A CN 110463172A CN 201880020265 A CN201880020265 A CN 201880020265A CN 110463172 A CN110463172 A CN 110463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recting equal
lens array
light
magnification lens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02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3172B (zh
Inventor
常友启司
日下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63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3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3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3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85Means for compensating spatially uneven illumination, e.g. an aperture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4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using an elongated light source, e.g. tubular lamp, LED ar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2815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type of pick-up head
    • H04N1/02895Additional elements in the illumination means or cooperating with the illumination means, e.g.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24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 H04N1/028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 H04N1/03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 H04N1/0306Details of scanning heads ; Means for illuminating the original for picture information pick-up with photodetectors arranged in a substantially linear array using a plurality of optical elements arrayed in the main scan direction, e.g. an array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8Diffraction gratings
    • G02B5/1814Diffraction grating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one or more fur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mirrors, prisms or other diffraction gra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Color Television Image Signal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图像传感器单元(10)包括:线状光源(14),向原稿(G)照射光;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及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被以接收从原稿(G)反射的光从而形成正立等倍像的方式从原稿侧依次配置;狭缝(17),被配置在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与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之间的中间成像面上;衍射光栅(19),对从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出射的光进行分光;以及线性图像传感器(15),接收被衍射光栅(19)分光后的光。

Description

图像传感器单元及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传感器单元及使用该图像传感器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扫描仪等的图像读取装置,已知有使用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装置。在使用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情况下,能够比使用缩小成像光学系统的情况使图像传感器单元紧凑。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由作为主要部件的线状光源、正立等倍透镜阵列及线性图像传感器构成。
作为正立等倍成像系统,已知有以棒状透镜阵列形态的SELFOC透镜阵列(以下称为SLA,SELFOC是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为代表,还有树脂制棒状透镜阵列、透镜阵列板或其层叠体等,其中,该棒状透镜阵列形态的SELFOC透镜阵列将由以中心部的折射率变高的方式形成折射率分布的圆柱状的玻璃棒组成的多个棒状透镜沿主扫描方向排列多个并一体化,该树脂制棒状透镜阵列将在树脂制的棒的内部使折射率分布同样地形成的多个棒状透镜排列多个并一体化,该透镜阵列板在板状的电介质基板的表面上形成许多凸状的透镜。
在读取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传感器单元中,为了使受光元件输出的信号具有颜色信息,在传感器面上形成有RGB等的片上滤色器。以往,为了提高分辨率而提案如下方法:有在传感器面的近前配置衍射光栅等分光元件从而将光分色为RGB的各颜色,并使分色后的光分别入射到R(红)G(绿)B(蓝)的各受光元件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81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因实际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存在一定程度大小的视场,故仅在传感器面的近前配置分光元件时,RGB各颜色的光也会以一定强度分布到达其他颜色的受光元件(这种状态被称作“混色”),分辨率可能下降。
本发明鉴于以上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分色光学系统的图像传感器单元中防止分光后的光在传感器面上发生混色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图像传感器单元包括:线状光源,向原稿照射光;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及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被以接收从原稿反射的光从而形成正立等倍像的方式从原稿侧依次配置;视场限制元件,被配置在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与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之间的中间成像面上;分光元件,对从上述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出射的光进行分光;以及线性图像传感器,接收被上述分光元件分光后的光。
也可以是,在将构成正立等倍透镜阵列的单透镜的排列方向作为主扫描方向、将与该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副扫描方向时,视场限制元件被构成为限制中间成像面上的副扫描方向的视场。
也可以是,视场限制元件由沿主扫描方向延伸并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的狭缝构成。
也可以是,视场限制元件由沿主扫描方向延伸并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的反射镜构成。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与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被配置为彼此的光轴所成的角为预定角度。
也可以是,线状光源在第1照射定时照射第1波长的光,在第2照射定时照射与第1波长不同的第2波长的光。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为图像读取装置。该图像读取装置包括上述的图像传感器单元、以及对由图像传感器单元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
此外,以上构成要素的任意组合、将本发明在表现方法、装置等之间进行变更等的内容也作为本发明的方案而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分色光学系统的图像传感器单元中能够防止分光后的光在传感器面上发生混色。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图。
图2是第1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在第1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4是第2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在第2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6是第3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在第3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8是第4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在第4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10的(a)及图10的(b)是用于说明混色的定义的图。
图11是图1中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狭缝宽度w为50μm时的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狭缝宽度w为75μm时的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14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狭缝宽度w为100μm时的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15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狭缝宽度w为125μm时的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16是表示图12~图15所示的模拟结果的混色度的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概略图。
图18是表示反射镜的实施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反射镜的其他实施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在图17所示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概略图。
图22是表示模拟中使用的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的尺寸规格的图。
图23是表示在图21所示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24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中,在使用照射410nm、450nm、550nm、650nm、850nm这5种波长的光的线状光源的情况下的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25的(a)~图25的(c)是表示将线状光源的照射定时分为3次的情况下的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的图。
图26是线性图像传感器的传感器面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说明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10的图像读取装置100的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10为具有分色光学系统的图像传感器单元。图像传感器单元10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长,图1表示将图像传感器单元以与纸面平行的面切断时的断面。如图1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00包括:图像传感器单元10;在上表面131放置原稿G的作为原稿台的原稿台玻璃板13;使图像传感器单元10进行扫描的驱动机构(未图示);以及对由图像传感器单元10读取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未图示)等。
图像传感器单元10包括:向被放置在原稿台玻璃板13上的原稿G照射光的线状光源14;对来自原稿G的反射光进行聚光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接收被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聚光的光的线性图像传感器15;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壳体(未图示)。线状光源14、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及线性图像传感器15被壳体(未图示)固定为维持预定位置关系。
在图1中,箭头的方向(与纸面平行的方向)为副扫描方向,与副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为主扫描方向。线状光源14在主扫描方向上长,并沿该方向线状地照亮原稿G。线状光源14可以照射作为与RGB各颜色对应的波长的例如650nm、550nm、450nm这3种波长的光的光源。线性图像传感器15如图26所示,受光元件(光电转换元件)301在主扫描方向长的基板61的传感器面上沿主扫描方向及副扫描方向瓦片状地排列有多个,也可以是以其排列的长度方向与主扫描方向平行的方式排列。在图26中受光元件(光电转换元件)301在副扫描方向上排列有10列,但不限于此,只要为一次要分解的颜色数以上的排列数即可。另外,受光元件(光电转换元件)301也可以是在表面上形成有与RGB等各颜色相对应的片上滤色器的元件。
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被以其光轴Ax与原稿台玻璃板13的主表面垂直的方式配置,进而线状光源14被以其照射光均匀且更明亮地照亮包含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的光轴Ax与原稿台玻璃板13的上表面131的交点f的区域F的方式配置。另外,线性图像传感器15被以传感器面(受光面)位置于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的最终成像面上的方式配置。
在如上述构成的图像传感器单元10中,来自线状光源14的照射光通过原稿台玻璃板13照射到原稿G,来自原稿G的反射光由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聚光,在线性图像传感器15上成像,从而读取原稿G。原稿G中的光反射区域可以认为是出射线状的光的虚拟光源。图像读取装置100能够通过使图像传感器单元10沿副扫描方向扫描从而进行对原稿G的所希望的区域的读取。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从原稿侧依次包括: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狭缝17、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及衍射光栅19。
在本实施方式中,原稿侧(物体侧)的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和传感器面侧(像面侧)的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是将多个棒状透镜沿主扫描方向排列多个并一体化的SELFOC透镜阵列(SLA)。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及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被以各自的棒状透镜的光轴一致的方式直列地配置,接收从原稿G反射的光并在最终成像面(线性图像传感器15的传感器面)上形成原稿G的正立等倍像。
在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和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的中间面上形成原稿G的正立等倍像(将该中间面称作“中间成像面”)。将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及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配置成:从原稿面到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的原稿侧端面的光学距离L0、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的传感器面侧端面与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的原稿侧端面的光学距离L2、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的传感器面侧端面与传感器面的光学距离L3的关系在设计上为L0=L3=1/2L2
衍射光栅19作为对从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出射的光在副扫描方向上进行分光的分光元件而发挥功能。从原稿G的被读取区域出射的混合有RGB各颜色的光被衍射光栅19分色为RGB各颜色,照射向线性图像传感器15的传感器面。衍射光栅19被配置在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与线性图像传感器15之间,例如可以如图1所示地配置在紧接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之后。衍射光栅19也可以是使一次衍射光的强度为最大的透射式闪耀衍射光栅(日文:透過型ブレーズ型回折格子)。为了能够适当地接收来自衍射光栅19的一次衍射光,线性图像传感器15在从图1中被配置在从未设置衍射光栅19时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的光轴Ax偏离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10中,在中间成像面上配置有狭缝17。该狭缝17为沿主扫描方向延伸并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的狭缝,作为限制中间成像面中的副扫描方向的视场的视场限制元件而发挥功能。此外,构成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及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的多个单透镜(即,棒状透镜)的排列方向为主扫描方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副扫描方向。狭缝17可以通过在玻璃等的透明基板的表面的局部上形成遮光膜从而形成。
因在中间成像面上形成原稿G的正立等倍像,故通过由狭缝17限制副扫描方向的视场,能够防止分光后的光在传感器面上重叠的状态(即,混色)。
这样的狭缝即使配置在原稿面或紧接其后也能限制副扫描方向的视场,能够改善在传感器面上的混色。但是,实际上,由于在装置构成上在原稿面上配置狭缝是困难的,且紧接原稿面之后配置有原稿台玻璃板13,故同样难以配置狭缝。另外,根据狭缝的配置方法不同,可能会遮挡照向原稿G的来自线状光源14的光。进而,因为在原稿面附近需要配置用于使图像传感器单元10进行扫描的驱动机构(例如导轨等),所以在原稿面或紧接其后配置狭缝并不现实。
在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和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之间的中间成像面上不存在驱动机构等可动部,另外中间成像面成为与原稿面为实质等效的面。因此,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在中间成像面上配置有狭缝17的情况下,不会产生如上所述的不良情况,并能够与在原稿面或紧接原稿面之后配置狭缝的情况同样地带来传感器面上的混色的改善效果。
下面说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10的混色的改善效果。首先,在说明本实施方式前,说明几个比较例在传感器面上如何发生混色。
[第1比较例]
图2是第1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200的概略图。图3表示在第1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200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如图2所示,第1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200由1个正立等倍透镜阵列201在传感器面上形成原稿的正立等倍像。在紧接正立等倍透镜阵列201之后配置有衍射光栅202。
图3中,横轴表示在图2中未设置衍射光栅202的情况下以正立等倍成像系统200的光轴Ax与传感器面的交点作为基准点0mm、从该基准点其的副扫描方向上的距离,纵轴表示到达传感器面的光强度的相对值。
模拟条件如下所述。作为正立等倍透镜阵列,使用SLA(透镜长(Z0)=4.3mm、原稿面与透镜端面间的光学距离(L0)=2.8mm、成像距离(TC)=9.9mm)。光源为出射作为与RGB各颜色对应的波长的650nm、550nm、450nm这3种波长的光的光源。有助于计算的光线如下:在图2中未设置衍射光栅202的情况下以正立等倍成像系统200的光轴Ax与原稿面的交点为中心,从φ1mm的区域以朗伯(Lambertian)90度的条件出射均匀强度的光线(各颜色1×108根)。作为衍射光栅202,使用使一次衍射光的强度为最大的透射式闪耀衍射光栅(基板厚=0.5mm、中心波长=550nm、340根/mm)。模拟使用Zemax公司的透镜照明设计软件ZemaxOpticStudio。
在传感器面中主要形成波长450nm的1次衍射光(B)、波长550nm的1次衍射光(G)、波长650nm的1次衍射光(R)的光强度分布。如图3所示,可知在第1比较例中,与RGB各颜色对应的波长的光的强度分布在传感器面上以较宽区域重叠,不能适当地进行分色。这是因为,在原稿面上由衍射光栅202在副扫描方向上分光时,如果使原稿面的点在传感器面上成像,尽管不会引起混色的问题,但实际上存在视场。
[第2比较例]
图4是第2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300的概略图。图5表示在第2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300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如图4所示,第2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300在原稿面上配置有狭缝203这一点与第1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200不同。狭缝宽度(w)=50μm,其他的模拟条件与第1比较例相同。
如图5所示,在第2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300中,与RGB各颜色对应的波长的光的强度分布在传感器面上被按位置分色,分色性良好。但如上所述,在图像传感器单元的构造上,因紧接原稿之下存在原稿台玻璃板等,故实现这样的第2比较例是困难的。
[第3比较例]
图6是第3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400的概略图。图7表示在第3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400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在第2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300中,在原稿面上配置了狭缝203,但在该第3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400中,考虑紧接原稿之下的原稿台玻璃板等的存在,而将狭缝203从原稿面向传感器面方向离开1.4mm地配置。其他模拟条件与第2比较例相同。
如图7所示,显然在第3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400中,在传感器面上产生混色,分色性并不良好。
[第4比较例]
图8是第4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500的概略图。图9表示在第4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500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第4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500以使副扫描方向的成像倍率比主扫描方向的成像倍率放大从而防止分色后的混色为目的,在紧接正立等倍透镜阵列201之前配置有平凹柱面透镜204这一点与第1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200不同。模拟条件为:平凹柱面透镜204的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Rc)=-1.239mm,副扫描方向的横倍率为主扫描方向倍率的3倍。
但如图9所示,显然在第4比较例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500中也在传感器面上产生混色,分色性并不良好。
在此,说明本说明书中的混色的定义。图10的(a)及图10的(b)是用于说明混色的定义的图。混色是与RGB各颜色相当的波长的光在传感器面上的光强度分布彼此重叠的状态,但在本说明书中定义用于以数值来判定“无混色”或“被分色”的状态与“存在混色”或“未被分色”的状态的混色度。
图10的(a)表示“无混色”或“被分色”的状态的光强度分布例。图10的(b)表示“存在混色”或“未被分色”的状态的光强度分布例。将未加入衍射光栅等分光元件时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光轴与传感器面的交点作为0点,将波长450nm、550nm及650nm的光在传感器面上的光强度分布根据距0点的距离来表示时,将波长550nm的光的光强度分布的半峰全宽作为宽度WA。进而,在将波长550nm的光的光强度分布与波长450nm的光的光强度分布的交点中光强度最大的交点作为点L、并将波长550nm的光的光强度分布与波长650nm的光的光强度分布的交点中光强度最大的交点作为点H时,将线段LH的与横轴平行的分量作为WB。然后,将WB/WA定义为混色度。将成为WB/WA>1的状态作为“无混色”或“被分色”,将成为WB/WA≦1的状态作为“存在混色”或“未被分色”或“分色不充分”。
图11是图1中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10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的概略图。如图1中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具有在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与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之间的中间成像面上配置有狭缝17、并在紧接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之下配置有衍射光栅19的构成。
图12~图15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10中的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图12~图15为使狭缝宽度w变化时的模拟结果。图12为狭缝宽度w为50μm时的光强度分布。图13为狭缝宽度w为75μm时的光强度分布。图14为狭缝宽度w为100μm时的光强度分布。图15为狭缝宽度w为125μm时的光强度分布。以原稿面与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的原稿侧端面的光学距离L0为2.8mm、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的传感器面侧端面与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的原稿侧端面的光学距离L2为5.6mm、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的传感器面侧端面与传感器面的光学距离L3为2.8mm的方式,配置了原稿侧的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6与传感器面侧的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8。其他模拟条件与上述第1比较例相同。
图16表示图12~图15所示的模拟结果的混色度WB/WA。如图16所示,可知若狭缝宽度w在75μm以下,则混色度WB/WA大于1从而能够防止混色,进而若狭缝宽度w在50μm以下,则能够更适当地防止混色。
图1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31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正立等倍成像系统31也包括2个正立等倍透镜阵列(原稿面侧的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32及传感器面侧的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33)。但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32与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33之间的中间成像面上,代替狭缝而配置有沿主扫描方向延伸并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v)的反射镜34。本实施方式中,该反射镜34作为限制副扫描方向的视场的视场限制元件而发挥功能。反射镜34的宽度v例如可以为50μm。进而,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32及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33被以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32的光轴Ax1与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33的光轴Ax2所成的角的角度为预定角度(例如90°)的方式配置。
图18表示反射镜34的实施例。如图18所示,反射镜34可以是具有在主扫描方向上长且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宽度v的长条状的反射镜面34a的反射镜。
图19表示反射镜34的另一实施例。如图19所示,反射镜34也可以是在具备一定的有效面积的反射镜面中,用遮光膜34b将具有预定的宽度v且在主扫描方向上长的区域以外的部分遮蔽,从而形成长条状的反射镜面34a的反射镜。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镜34的尺寸变大,故在安装等方面是有利的。
图20表示在图17所示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31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如图20所示,在将长条状的反射镜34配置在中间成像面的情况下,分色性也良好。
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代替狭缝而使用反射镜34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使来自原稿面的光线弯曲为预定角度(例如90°),故有利于图像传感器单元的省空间化。
图21是本发明的又一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41的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正立等倍成像系统41包括被以彼此的光轴为一致的方式直列地配置的2个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原稿面侧的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42及传感器面侧的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43)。
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42及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43相同。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是将在塑料等的透明电介质基板的两面上沿主扫描方向排列有多个凸透镜的透镜阵列板以各个凸透镜的光轴为一致的方式层叠2片而成的部件,从原稿面侧起依次具有第1面透镜51、第2面透镜52、第3面透镜53及第4面透镜54。另外,为了遮挡杂散光,在第1面透镜51的周围设有第1面遮光壁55,在第2面透镜52及第3面透镜53的周围设有第2-3面遮光壁56,在第4面透镜54的周围设有第4面遮光壁57。图22表示模拟中使用的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的尺寸规格。第1面透镜51~第4面透镜54的形状基于下式(单位:mm)。但是,关于第2面透镜52及第4面透镜54,使R、AD、AE、AF、AG的符号相反。
[式1]
与图1及图11中说明的使用SLA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相同,本实施方式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41也在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42和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43之间的中间成像面上配置有狭缝44。另外,在紧接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43之后配置有衍射光栅45。
图23表示在图21所示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41中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如图23所示,代替SLA而使用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的情况下,分色性也良好。
上述实施方式中假定线状光源为照射作为与RGB各颜色相对应的波长为650nm、550nm、450nm的3种波长的光的光源而进行了模拟,进而也可以使用更多的波长的光。例如也可以使用410nm(紫外)、850nm(近红外)等光。
图24表示在图11所示的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1中使用照射410nm、450nm、550nm、650nm、850nm这5种波长的光的线状光源的情况下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如根据该模拟结果可知,410nm和450nm的1次衍射光、850nm的1次衍射光和410nm及450nm的2次衍射光不能进行分色。这种情况下,通过按照波长来改变线状光源的照射定时,能够改善分色性。
图25的(a)~图25的(c)表示将线状光源的照射定时分为3次的情况下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图25的(a)表示针对在第1照射定时照射的波长410nm的光的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图25的(b)表示针对在第2照射定时照射的波长450nm和650nm的光的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图25的(c)表示针对在第3照射定时照射的波长550nm和850nm的光的传感器面上的相对光强度分布。根据图25的(a)~图25的(c)可知,通过这样地划分线状光源的照射定时,能够改善分色性。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实施方式仅为示例,其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工序的组合可以有各种变形例,并且这样的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图像传感器单元,11、31、41、200、300、400、500正立等倍成像系统,13原稿台玻璃板,14线状光源,15线性图像传感器,16、32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7、44、203狭缝,18、33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19、45、202衍射光栅,34反射镜,42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43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板,51第1面透镜,52第2面透镜,53第3面透镜,54第4面透镜,55第1面遮光壁,56第2-3面遮光壁,57第4面遮光壁,61基板,100图像读取装置,131上表面,20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204平凹柱面透镜,301~303受光元件(光电转换元件)。
工业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使用图像传感器单元的图像读取装置。

Claims (7)

1.一种图像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状光源,向原稿照射光,
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及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被以接收从上述原稿反射的光从而形成正立等倍像的方式从原稿侧依次配置,
视场限制元件,被配置在上述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与上述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之间的中间成像面上,
分光元件,对从上述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出射的光进行分光,以及
线性图像传感器,接收被上述分光元件分光后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将构成正立等倍透镜阵列的单透镜的排列方向作为主扫描方向、并将与该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副扫描方向时,上述视场限制元件被构成为限制上述中间成像面上的副扫描方向的视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视场限制元件由沿主扫描方向延伸并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的狭缝构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视场限制元件由沿主扫描方向延伸并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预定宽度的反射镜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正立等倍透镜阵列与上述第2正立等倍透镜阵列被配置为彼此的光轴所成的角为预定角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状光源在第1照射定时照射第1波长的光,在第2照射定时照射与上述第1波长不同的第2波长的光。
7.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单元,以及
对由上述图像传感器单元检测到数据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
CN201880020265.4A 2017-03-24 2018-03-16 图像传感器单元及图像读取装置 Active CN1104631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59767 2017-03-24
JP2017-059767 2017-03-24
PCT/JP2018/010430 WO2018173946A1 (ja) 2017-03-24 2018-03-16 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3172A true CN110463172A (zh) 2019-11-15
CN110463172B CN110463172B (zh) 2022-03-25

Family

ID=63586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0265.4A Active CN110463172B (zh) 2017-03-24 2018-03-16 图像传感器单元及图像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7536B2 (zh)
EP (1) EP3606021B1 (zh)
JP (1) JP7026104B2 (zh)
CN (1) CN110463172B (zh)
TW (1) TWI768010B (zh)
WO (1) WO2018173946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1166B2 (en) * 2000-09-05 2007-01-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Signal correcting method for radiation image read-out apparatuses
JP4844225B2 (ja) * 2006-05-09 2011-12-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08680A (zh) * 2011-01-21 2012-07-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成像光学元件、成像光学阵列及图像读取装置
JP2013228625A (ja) * 2012-04-26 2013-11-07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光走査ユニット、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書込装置
US8681397B2 (en) * 2011-08-10 2014-03-25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Erecting equal-magnification lens array plate, optical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3782216A (zh) * 2011-08-26 2014-05-07 京瓷株式会社 正立等倍透镜阵列单元、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203825370U (zh) * 2014-03-07 2014-09-1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光写入单元
JP2017017391A (ja) * 2015-06-26 2017-01-19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0610A (ja) * 1982-08-30 1984-03-06 Canon Inc 合焦検出装置
JPS62178922A (ja) * 1986-02-03 1987-08-06 Sony Corp 光学装置
JPH07121047B2 (ja) * 1989-02-15 1995-1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読取り装置
JP2524569B2 (ja) * 1991-11-20 1996-08-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画像読取装置
JP2002218158A (ja) 2001-01-16 2002-08-0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イメージセンサ
JP2004335992A (ja) * 2003-04-18 2004-11-25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源装置及びこの光源装置を適用し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JP2005037448A (ja) 2003-07-15 2005-02-10 Ricoh Opt Ind Co Ltd ライン像結像光学系およびライン像書込み装置およびライン像読取装置
JP4495942B2 (ja) 2003-10-20 2010-07-07 リコー光学株式会社 結像光学系・画像形成装置・プリンター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4950103B2 (ja) 2007-08-20 2012-06-13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プレート、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DE102009024894A1 (de) * 2009-06-15 2010-12-1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Projektionsdisplay und dessen Verwendung
JP5402740B2 (ja) 2010-03-15 2014-0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分光特性取得装置、画像評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201245768A (en) * 2011-03-29 2012-11-16 Sony Corp Image pickup apparatus, image pickup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pertur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6311267B2 (ja) 2013-05-10 2018-04-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分光特性取得装置、画像評価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61166B2 (en) * 2000-09-05 2007-01-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Signal correcting method for radiation image read-out apparatuses
JP4844225B2 (ja) * 2006-05-09 2011-12-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08680A (zh) * 2011-01-21 2012-07-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成像光学元件、成像光学阵列及图像读取装置
US8681397B2 (en) * 2011-08-10 2014-03-25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Erecting equal-magnification lens array plate, optical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CN103782216A (zh) * 2011-08-26 2014-05-07 京瓷株式会社 正立等倍透镜阵列单元、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3228625A (ja) * 2012-04-26 2013-11-07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光走査ユニット、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書込装置
CN203825370U (zh) * 2014-03-07 2014-09-10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光写入单元
JP2017017391A (ja) * 2015-06-26 2017-01-19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3172B (zh) 2022-03-25
US20200014813A1 (en) 2020-01-09
WO2018173946A1 (ja) 2018-09-27
TW201840956A (zh) 2018-11-16
EP3606021A1 (en) 2020-02-05
JP7026104B2 (ja) 2022-02-25
US10917536B2 (en) 2021-02-09
TWI768010B (zh) 2022-06-21
JPWO2018173946A1 (ja) 2020-01-30
EP3606021B1 (en) 2023-10-25
EP3606021A4 (en) 202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82813B2 (en) Image-scanning device
US20060060653A1 (en) Scann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acquiring data images from multiple object planes
CN108780164A (zh) 基于阵列的成像中继
CN101867676A (zh) 照明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JP2010224164A (ja) 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プレート、光走査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US9594937B2 (en) Optical mark reader
US20120188616A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JP5802405B2 (ja) 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プレート、光走査ユニット、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書込装置
JP4172432B2 (ja)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CN107784245A (zh) 光学成像设备和方法
CN110463172A (zh) 图像传感器单元及图像读取装置
JP2000295445A (ja) レンズアレイアッセンブリ、これを用いた光学装置およびレンズアレイ
JP2003302504A (ja) レンズアレイ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光学装置
JP2001119530A (ja) 一次元イメージセンサ装置
CN116685879A (zh) 光学线传感器
US6555854B2 (en) Charge coupled device with multi-focus lengths
KR20180026894A (ko) 홀로그램 장치에서 색수차를 보정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TW446823B (en) Lens array unit, method for producing lens array, and optical device using said lens array unit
JP5183259B2 (ja) 読取装置
JP2001290104A (ja) 画像の結像方法、レンズアレイアッセンブリ、レンズアレイおよび光学装置
JP2008278048A (ja) 正立等倍像結像光学系およびイメージ読取ユニットおよび読取装置
JP3996296B2 (ja) 光学系および光学装置
JP2002218158A (ja) カラーイメージセンサ
JP6112977B2 (ja) ロッドレンズアレイ及びイメージセンサー
JPH11261763A (ja) 画像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