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6991B - 管理装置、现场无线系统以及设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理装置、现场无线系统以及设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6991B
CN110446991B CN201880015037.8A CN201880015037A CN110446991B CN 110446991 B CN110446991 B CN 110446991B CN 201880015037 A CN201880015037 A CN 201880015037A CN 110446991 B CN110446991 B CN 1104469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information
setting
relay device
gatewa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50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6991A (zh
Inventor
细谷谦介
佐佐木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46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6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6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6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5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e.g. simulating logic interconnections of signals according to ladder diagrams or function charts
    • G05B19/054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10Plc systems
    • G05B2219/15Pl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15117Radio link, wireles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104Remote configuration of parameters of controlled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管理装置,是对能够与设置于工厂的现场设备通信的中继装置发送接收信息的管理装置,具备:存储部,具有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和第二设定保存区域,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存储作为所述中继装置的设定信息的第一设定信息,所述第二设定保存区域存储作为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第二设定信息;以及第一设定管理部,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中继装置。

Description

管理装置、现场无线系统以及设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理装置、现场无线系统以及设定方法。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3月6日向日本提交的日本特愿2017-042221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工厂设置有现场设备和网关。现场设备是传感器等测定器、致动器等操作器,并与网关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信。
网关是将用于进行工厂的控制和管理的管理室的网络与工厂的网络相互连接的网关。具体而言,该网关通过通信电缆与设置于管理室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下,称为“PLC”)连接。由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经由网关采集由现场设备测量的信息。
以往,工程师在将规定的设定信息设定于PLC的情况下,需要利用PLC专用的工程工具(以下,称为“PLC用工程工具”)。具体而言,工程师将PLC用工程工具与PLC连接,并从该PLC用工程工具将规定的设定信息设定于PLC。
另一方面,网关、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设定利用网关专用的工程工具(以下,称为“GW用工程工具”)来进行。具体而言,工程师将GW用工程工具与网关连接,并从该GW用工程工具将规定的设定信息设定于网关、现场设备。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吉田良夫,另5名,“下一代工厂广域无线系统”,横河技报Vol.55No.2(2012).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向网关、现场设备中设定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或变更设定信息的情况下,工程师为了将GW用工程工具与网关连接,需要从管理室前往工厂。并且,在管理室与工厂位于相互远离的地点的情况下、或安全性、安全基准不同的情况下,工程师有时无法容易地往来于管理室与工厂之间。因此,有时工程师的工作效率会降低。
并且,需要分别准备用于进行PLC的设定的PLC用工程工具,和用于进行网关、现场设备的设定的GW用工程工具。随之,有时对PLC的设定信息与网关、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进行关联的工作变得繁杂,工程师的工作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工程师的工作效率的管理装置、中继装置、现场无线系统、设定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管理装置可以是对能够与设置于工厂的现场设备通信的中继装置发送接收信息的管理装置,具备:存储部,具有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和第二设定保存区域,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存储作为所述中继装置的设定信息的第一设定信息,所述第二设定保存区域存储作为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第二设定信息;以及第一设定管理部,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中继装置。
上述管理装置也可以还具备能够与所述中继装置通信的第一通信部。也可以是,在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部与所述中继装置进行了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定管理部将存储于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存储于所述第二设定保存区域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写入所述中继装置。
在上述管理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设定管理部从与所述第一通信部通信连接的中继装置获取用于识别中继装置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设定管理部基于获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判定通信连接的所述中继装置是否是作为写入对象的中继装置,在判定为通信连接的所述中继装置是作为写入对象的中继装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设定管理部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写入与获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关联的中继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中继装置也可以是对在设置于工厂的现场设备与管理装置之间通信的信息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具备:第二设定管理部,将由所述管理装置写入的、作为所述中继装置的设定信息的第一设定信息和作为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第二设定信息中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现场设备。
上述中继装置也可以还具备:易失性的存储部,由所述管理装置写入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以及第二通信部,能够与所述现场设备通信连接。也可以是,在检测到所述第二通信部与所述现场设备进行了通信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定管理部将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现场设备。
在上述中继装置中,所述第二通信部也可以从所述现场设备接收加入请求。也可以是,所述第二设定管理部基于接收的所述加入请求,判定所述现场设备是否是作为写入对象的现场设备,在判定为所述现场设备是作为写入对象的现场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定管理部向发送所述加入请求的现场设备写入所述第二设定信息。
在上述中继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接收的所述加入请求与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加入信息一致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定管理部判定为所述现场设备是作为写入对象的现场设备。
在上述中继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设定管理部判定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是否已被更新,在判定为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已被更新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定管理部判定更新后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是否是与已进行通信连接的所述现场设备关联的第二设定信息,在判定为更新后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是与已进行通信连接的所述现场设备关联的第二设定信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设定管理部将更新后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已进行通信连接的所述现场设备。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的现场无线系统也可以具备:现场设备,设置于工厂;中继装置,能够与所述现场设备通信;以及管理装置,能够对所述中继装置发送接收信息。所述管理装置也可以具备:存储部,包括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和第二设定保存区域,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存储作为所述中继装置的设定信息的第一设定信息,所述第二设定保存区域存储作为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第二设定信息;以及第一设定管理部,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中继装置。所述中继装置也可以具备第二设定管理部,所述第二设定管理部将由所述管理装置写入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中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现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的设定方法也可以是对设置于工厂的现场设备、和对在所述现场设备与管理装置之间通信的信息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设定设定信息的设定方法。所述管理装置也可以具备存储部,所述存储部包括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和第二设定保存区域,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存储作为所述中继装置的设定信息的第一设定信息,所述第二设定保存区域存储作为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第二设定信息。在所述设定方法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管理装置与所述中继装置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管理装置,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中继装置;所述中继装置将由所述管理装置写入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中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现场设备。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的程序也可以是用于使计算机作为管理装置发挥功能的程序,所述管理装置用于对在设置于工厂的现场设备与管理装置之间通信的信息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设定设定信息,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存储作为所述中继装置的设定信息的第一设定信息,使所述计算机存储作为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第二设定信息,使所述计算机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中继装置。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以记录有上述程序。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能够提高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即能够整合PLC的工程与网关、现场设备等的工程,又能够易于进行PLC的设定信息与网关、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关联。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现场无线系统A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现场设备1、PLC 2和网关3的各设定信息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LC 2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从工程工具100向PLC 2写入设定信息的写入操作的时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从PLC 2向网关3写入设定信息的写入操作的时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从网关3向现场设备1写入设定信息的写入操作的时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对分别设定于PLC 2、网关3和现场设备1的设定信息进行设定变更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8是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用了可拆卸的外部存储介质201的PLC 2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用了多个网关3的现场无线系统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由计算机等电子信息处理装置构成PLC 2和网关3的情况下的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发明的实施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定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发明。对于发明的解决手段而言,并非所有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都是必需的。在附图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有时会省略重复的说明。有时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附图中的要素的形状和大小等有所夸张。
在整个说明书中,若无特别的相反的记载,当描述某一部分“包括”、“具有”或“具备”某一构成要素时,其意为还能够包括其他构成要素,而非排除其他构成要素。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现场无线系统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现场无线系统A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该现场无线系统A进行在工厂(省略图示)中实现的工业处理的控制,并进行构成工厂的现场设备等设备、装置等设施的管理。作为上述工厂,除化学工厂等工业工厂之外,还有管理控制气田、油田等矿井及其周边的工厂、管理控制水力、火力、原子能等的发电的工厂、管理控制太阳能、风力等的环境发电的工厂、管理控制上下水、水坝等的工厂等。
如图1所示,现场无线系统A具备:例如,现场设备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下,称为“PLC”)2和网关3。PLC 2是本发明中的“管理装置”的一例。网关3是本发明中的“中继装置”的一例。
现场设备1是设置于工厂的现场的设备。现场设备1进行工厂中的处理控制所需的控制、操作等。处理控制是指控制工厂内的工业处理中的各种状态量(例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例如,现场设备1是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等传感器设备、流量控制阀、开闭阀等阀设备、风扇、马达等致动器设备等。
现场设备1通过与网关3进行无线通信来发送接收信息。例如,现场设备1与网关3的无线通信是遵循ISA100.11a等工业用无线标准的无线通信。
在该现场设备1中,例如在出厂时预先设定有用于与网关3进行无线通信的信息。用于与网关3进行无线通信的信息是指,用于加入现场设备1与网关3进行通信的无线通信的网络(以下,称为“无线网络”)N的加入信息。例如,加入信息是指“EUI64”、“设备标签”、“网络ID”、“加入密钥”。
“EUI64”是在无线网络N上能够唯一地识别各现场设备1的标识信息。
“设备标签”是在处理通信中能够唯一地识别各现场设备1的标识信息。
“网络ID”是预先分配给无线网络N的标识信息,且是能够从多个无线网络N中唯一地识别规定的无线网络N的信息。
“加入密钥”是相当于加入由“网络ID”识别的无线网络N时所需的密码的信息。
现场设备1通过基于上述加入信息加入无线网络N而与网关3进行无线通信,从而能够与PLC 2发送接收信息。例如,现场设备1能够与PLC 2之间经由网关3发送接收处理控制所需的处理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现场无线系统A具备多个现场设备1(1-1~1-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即,现场无线系统A具备一个以上的现场设备1即可。在不区分多个现场设备1-1~1-3中的每个现场设备的情况下,仅表述为“现场设备1”。
PLC 2设置于管理室。PLC 2与网关3通信连接。例如,PLC 2通过串行通信与网关3通信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PLC 2通过采用Modbus(注册商标)作为通信协议而与网关3串行通信。由此,PLC 2能够与经由网关3的现场设备1发送接收信息。
工程师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工程工具100与PLC 2连接,能够从该工程工具100进行PLC 2、网关3和各现场设备1的各种设定。
工程工具100根据例如作为工厂的规格的设计数据,制作应设定于现场设备1、PLC2和网关3的各装置的信息(设定信息)。工程工具100在与PLC2连接的情况下,复制(copy)现场设备1、PLC 2和网关3的各装置的设定信息并输出至PLC 2。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现场设备1、PLC 2和网关3的各设定信息的数据结构的图。
如图2所示,例如,现场设备1的设定信息(以下,称为“设备设定信息”)包括:EUI64、设备标签、加入密钥、网络ID等加入信息,以及数据类型、数据更新周期和通信路径等处理通信的设定信息(以下,称为“处理设定信息”)。该设备设定信息中的加入信息用于确定想要设定或变更规定的处理设定信息的现场设备1。该设备设定信息可以针对现场设备1-1~1-3中的每个现场设备制作。
PLC 2的设定信息(以下,称为“PLC设定信息”)包括:例如用于与网关3串行通信连接的波特率(baud rate)、Modbus地址和设备控制信息。该设备控制信息包括针对现场设备1-1~1-3中的每个现场设备的功能块的设定信息、PLC程序等。
网关3的设定信息(以下,称为“网关设定信息”)包括:用于与PLC 2串行通信连接的波特率、Modbus地址、网关标签和本装置所属的网络ID。
网关标签是能够唯一地识别各网关3的标识信息。在存在多个网关3的情况下,网关设定信息可以针对每个网关3制作。网关3中预先存储有本装置的网关设定信息。
以下,利用图3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LC 2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PLC 2具备:例如以太网通信部21、设定管理部22(第一设定管理部)、设定保存区域23(存储部)、处理管理部24和串行通信部25。串行通信部25是本发明的“第一通信部”的一例。
以太网通信部21经由以太网电缆与工程工具100通信连接。
设定管理部22经由以太网通信部21从工程工具100获取PLC设定信息、网关设定信息(第一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第二设定信息)。之后,设定管理部22将从工程工具100获取的PLC设定信息、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由此,PLC设定信息被设定于PLC 2。
设定管理部22经由串行通信部25将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写入网关3。例如,在检测到网关3通信连接于串行通信部25的情况下,设定管理部22向该网关3写入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的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
例如,设定管理部22与串行通信部25通信连接,并从网关3获取网关标签。之后,设定管理部22将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的网关标签与从网关3获取的网关标签进行比对。之后,在该比对中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的网关标签与从网关3获取的网关标签一致的情况下,设定管理部22认证为该网关3是作为设定信息的写入对象的网关3。之后,设定管理部22对认证了的网关3,写入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的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
设定保存区域23具备:处理信息区域231、网关设定区域232(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和现场设备设定区域233(第二设定保存区域)。
处理信息区域231是存储PLC设定信息的区域。网关设定区域232是存储网关设定信息的区域。现场设备设定区域233是存储设备设定信息的区域。
处理管理部24经由串行通信部25和网关3,与各现场设备1发送接收处理数据。处理管理部24将经由串行通信部25从各现场设备1获取的处理数据分别存储于处理信息区域231中的各现场设备1的功能块。
接着,利用图3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网关3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该网关3对PLC 2与各现场设备1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
如图3所示,网关3具备:例如串行通信部31、Modbus寄存器32(存储部)、网关功能部33和天线34。网关功能部33是本发明的“第二设定管理部”的一例。Modbus寄存器32是本发明的“第三设定记录区域”的一例。天线34是本发明的“第二通信部”的一例。
串行通信部31与串行通信部25串行通信。
Modbus寄存器32是易失性的存储区域。网关设定信息与设备设定信息从PLC 2经由串行通信部31写入该Modbus寄存器32。由此,网关设定信息被设定于网关3。
网关功能部33通过与PLC 2通信连接而将写入Modbus寄存器32的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中的设备设定信息经由天线34写入现场设备1。
天线34经由无线网络N与现场设备1通信连接。
例如,在检测到天线34与现场设备1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的情况下,网关功能部33向该现场设备1写入Modbus寄存器32内的设备设定信息。天线34与现场设备1通过无线方式通信连接的情况是指,例如现场设备1启动后的情况。
例如,网关功能部33获取与天线34通信连接的现场设备1的加入信息。之后,网关功能部33将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加入信息与从现场设备1获取的加入信息进行比对。之后,在该比对中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加入信息与从现场设备1获取的加入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网关功能部33认证为该现场设备1是作为设定信息(设备设定信息)的写入对象的现场设备1。之后,网关功能部33对该认证了的现场设备1写入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设备设定信息。由此,设备设定信息被设定于现场设备1。
网关功能部33经由天线34向现场设备1发送从串行通信部25获取的处理数据。另一方面,网关功能部33经由串行通信部31向PLC 2发送从天线34获取的处理数据。
以下,参照图4至图6,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设定信息的设定方法的流程进行说明。
(从工程工具100向PLC 2写入设定信息)
首先,利用图4对从工程工具100向PLC 2写入设定信息的流程进行说明。
工程工具100根据作为工厂的规格的设计数据,制作应设定于现场设备1、PLC 2和网关3的各装置的设定信息(步骤S101)。
工程工具100由工程师通过以太网电缆与PLC连接。之后,工程工具100在与PLC 2连接的情况下,将作为现场设备1、PLC 2和网关3的各设定信息的PLC设定信息、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输出至PLC 2(步骤S102)。
PLC 2的设定管理部22将从工程工具100获取的设定信息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步骤S103)。例如,PLC 2的设定管理部22将从工程工具100获取的PLC设定信息存储于处理信息区域231。由此,PLC设定信息被设定于PLC 2。
设定管理部22将从工程工具100获取的网关设定信息存储于网关设定区域232。设定管理部22将从工程工具100获取的设备设定信息存储于现场设备设定区域233。
(从PLC 2向网关3写入设定信息)
接着,利用图5对从PLC 2向网关3写入设定信息的流程进行说明。
PLC 2的设定管理部22在上述的从工程工具100向PLC 2写入设定信息结束的情况下,经由串行通信部25向网关3发送请求(步骤S201)。设定管理部22每隔一定周期持续发送请求,直至网关3应答为止。
例如,在网关3启动后的情况下,该网关3与PLC 2通信连接。与PLC 2通信连接的网关3从PLC 2获取请求。之后,若网关3从PLC 2获取到请求,则对该PLC 2发送包含本装置的网关标签的响应(步骤S202)。
设定管理部22利用从网关3发送的响应所包含的网关标签,进行网关认证(步骤S203)。该网关认证是指,认证通信连接的网关3是否是要写入存储于网关设定区域232的网关设定信息的网关。
设定管理部22基于从网关3发送的响应所包含的网关标签,判定网关认证是否成功(步骤S204)。例如,设定管理部22将从网关3发送的响应的网关标签(第一网关标签)与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的网关设定信息的网关标签(第二网关标签)进行比对。
之后,在该比对的结果为第一网关标签与第二网关标签一致的情况下,设定管理部22判定为认证成功并进行步骤S205的处理。在网关设定区域232存储有多个网关标签的情况下,在从网关3发送的响应所包含的网关标签与存储于网关设定区域232的多个网关标签中的任一个一致的情况下,设定管理部22判定为认证成功并进行步骤S20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该比对的结果为第一网关标签与第二网关标签不一致的情况下,设定管理部22判定为认证失败并返回步骤S201的处理。
在网关认证成功的情况下,设定管理部22将存储于网关设定区域232的网关设定信息和存储于现场设备设定区域233的设备设定信息写入与串行通信部25通信连接的网关3的Modbus寄存器32(步骤S205)。
由此,网关3的Modbus寄存器32存储有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步骤S206)。由此,网关设定信息被设定于网关3。
从PLC 2向网关3写入设定信息的频率、定时能够采用各种方式。例如,PLC 2可以仅在网关3启动后的情况或设定变更的情况下,写入网关设定信息或设备设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向网关3写入设定信息的通信次数可以减少。
PLC 2在网关3启动后的情况下,首先读取存储于网关3的Modbus寄存器32的设定信息(网关设定信息、设备设定信息)。之后,PLC 2可以仅在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的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与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存在差的情况下,将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的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写入Modbus寄存器32。
PLC 2可以每隔一定周期向Modbus寄存器32写入设定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无需高性能的PLC 2。
(从网关3向现场设备1写入设定信息)
接着,利用图6对从网关3向现场设备1写入设定信息的流程进行说明。
若现场设备1启动(步骤S301),则该现场设备1向网关3发送加入请求(Join请求)(步骤S302)。该加入请求是预先设定于现场设备1的加入信息。
网关功能部33利用从现场设备1发送的加入请求,进行设备认证(步骤S303)。该设备认证是指,认证通信连接的现场设备1是否是要写入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设备设定信息的现场设备1。通信连接的现场设备1是指,发送了加入请求的现场设备1。
网关功能部33基于从现场设备1发送的加入请求,判定设备认证是否成功(步骤S304)。例如,网关功能部33将从现场设备1发送的加入请求与Modbus寄存器32内的加入信息进行比对。
之后,在该比对的结果为从现场设备1发送的加入请求与Modbus寄存器32内的加入信息一致的情况下,网关功能部33判定为设备认证成功,并进行步骤S305的处理。在Modbus寄存器32存储有多个关于现场设备的加入信息的情况下,在从现场设备1发送的加入请求与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多个加入信息中的任一个一致的情况下,网关功能部33判定为设备认证成功,并进行步骤S30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该比对的结果为从现场设备1发送的加入请求与Modbus寄存器32内的加入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网关功能部33判定为设备认证失败,等待从其他现场设备1发送加入请求。
在设备认证成功的情况下,网关功能部33向发送了加入请求的现场设备1写入被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设备设定信息(步骤S305)。可以在设备认证成功的情况下,网关功能部33可以向发送了加入请求的现场设备1仅写入被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设备设定信息中的处理设定信息。这是因为,加入信息已经被设定于现场设备1。
由此,现场设备1存储有设备设定信息(步骤S306)。因此,设备设定信息(处理设定信息)被设定于现场设备1。
现场设备1基于被设定的处理设定信息,开始与网关3处理通信(步骤S307)。
(变更已经设定的设定信息)
接着,参照图7,说明在PLC 2、网关3和现场设备1分别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对分别设定于PLC 2、网关3和现场设备1的设定信息进行设定变更的方法。设定变更的信息是指,设备设定信息中的作为处理设定信息的通信路径、数据更新周期。
PLC 2从工程工具100获取更新后的PLC设定信息、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并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即,处理信息区域231存储有更新后的PLC设定信息。由此,对PLC2设定更新后的PLC设定信息。网关设定区域232存储有更新后的网关设定信息。现场设备设定区域233存储有更新后的设备设定信息。
PLC 2的设定管理部22将存储于设定保存区域23的更新后的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写入通信连接的网关3的Modbus寄存器32(步骤S401)。由此,网关3的Modbus寄存器32存储有更新后的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步骤S402)。由此,网关3设定有更新后的网关设定信息。
网关功能部33检测到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信息已被更新(步骤S403)。之后,网关功能部33判定Modbus寄存器32中更新后的信息是否是已经通信连接的现场设备1的网关设定信息。在判定为Modbus寄存器32中更新后的信息是已经通信连接的现场设备1的网关设定信息的情况下,网关功能部33将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设备设定信息(更新后的设备设定信息)写入已经通信连接的现场设备1。这种情况下,网关功能部33可以仅将处理设定信息中更新后的信息写入现场设备1。
由此,现场设备1存储有更新后的设备设定信息(步骤S405)。因此,更新后的设备设定信息(处理设定信息)被设定于现场设备1。根据设备设定信息的设定变更的内容,网关功能部33也可以使作为该设定变更的对象的现场设备1重新启动。之后,在通信连接到重新启动的现场设备1的情况下,网关功能部33可以将存储于Modbus寄存器32的更新后的设备设定信息写入该现场设备1。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PLC 2具备:存储网关设定信息的网关设定区域232、存储设备设定信息的现场设备设定区域233、和将上述网关设定信息和上述设备设定信息写入网关3的设定管理部22。由此,工程师能够不使用GW用工程工具而通过一个工程工具100对网关3、现场设备1设定各种设定信息。因此,在网关3、现场设备1的设定信息有变更的情况下,工程师能够从管理室中的PLC 2对网关3、现场设备1的设定进行变更。因此,工程师无需前往工厂。由此,工程师的工作效率提升。
根据网关3的种类,串行通信端口有时仅有一个。在这种情况下,以往,在进行网关3的各种设定变更时,工程师将连接PLC 2与网关3的串行通信端口的串行电缆暂时从该串行通信端口拔出。之后,工程师将GW用工程工具连接于该串行通信端口,并进行网关3的各种设定变更。因此,在GW用工程工具与网关3连接的情况下,PLC 2与网关3的通信被切断。在从串行通信端口向网关3供给电源的情况下,若暂时将连接PLC 2与网关3的串行通信端口的串行电缆拔出,则网关3的电源被切断。因此,该网关3与现场设备1的通信被切断。
在本实施方式中,工程师只需要将工程工具100连接于PLC 2,并从该工程工具100对PLC 2输出作为网关3的设定信息的网关设定信息,便能够进行网关3的各种设定。由此,工程师无需将工程工具100连接于网关3。即,工程师无需将连接PLC 2与网关3的串行通信端口的串行电缆暂时从该串行通信端口拔出。因此,在网关3的设定被变更的情况下,不会切断PLC 2与网关3的通信。在从串行通信端口向网关3供给电源的情况下,网关3的电源也不会切断。
以往,将设定于PLC 2的信息与设定于网关3、现场设备1的信息进行关联的设定由工程师手动进行。该手动进行的关联不仅工程繁杂,且有可能诱发工程失误。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一个工程工具100对设定于PLC 2的信息与设定于网关3、现场设备1的信息进行关联。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现场无线系统A易于进行上述关联,诱发工程失误的可能性低。
以往的网关需要一直存储自身的设定信息与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这两种设定信息。因此,以往的网关需要用于存储自身的设定信息与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这两种设定信息的非易失性的存储区域。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网关3在例如接通电源时等启动时,从PLC 2被写入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因此,网关3无需一直将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存储于存储区域。即,就网关3而言,用于存储网关设定信息与设备设定信息的区域可以是易失性的存储区域,而不必为非易失性的存储区域。由此,能够使网关3中的硬件小型化及低功耗化。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可以考虑如下变形例。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PLC 2从工程工具100获取PLC设定信息、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如图8所示,PLC 2可以通过插入可拆卸的外部存储介质201来获取PLC设定信息、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例如,PLC 2具备用于插入外部存储介质201的插入口300。该外部存储介质201是可拆卸的存储介质,例如SD(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存储卡、DVD(数字多功能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等记录介质。
该外部存储介质201存储有PLC设定信息、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外部存储介质201-1存储有用于PLC 2-1的设定信息(PLC设定信息、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另一方面,外部存储介质201-2存储有用于PLC 2-2的设定信息(PLC设定信息、网关设定信息和设备设定信息)。存储于外部存储介质201-1、外部存储介质201-2的设定信息是从存储于主要的外部存储介质200的设定信息复制和编辑而生成的。
该外部存储介质201通过被插入PLC 2的插入口300,起到设定保存区域23的作用。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现场无线系统A具有一个网关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现场无线系统A可以具有多个网关3。作为一例,如图9所示,现场无线系统A具备三个网关3-1~3-3。
该网关3-1~3-3具有与上述网关3相同的结构。网关3-1与现场设备1-1~1-3通信连接。网关3-2与现场设备1-4通信连接。网关3-3与现场设备1-5通信连接。
例如,PLC 2管理多个网关3-1~3-3。例如,PLC 2具备多个串行通信端口251作为串行通信部25。并且,该多个串行通信端口251分别连接网关3-1~3-3。由此,即使在网关3-1~3-3分别设置于不同的工厂的情况下,也能够从一个PLC 2对该网关3-1~3-3和与该网关3-1~3-3中的各个网关通信连接的各个现场设备1(1-1~1-5)进行设定信息的设定。在这种情况下,PLC 2能够从网关标签识别多个现场设备1中的各个现场设备1。
从PLC 2分别写入网关3-1~3-3的设备设定信息可以是所有的现场设备1(1-1~1-5)的设定信息,也可以仅是与网关3-1~3-3中的各个网关通信连接的现场设备1的设定信息。然而,在对网关3-1~3-3中的各个网关仅写入通信连接的现场设备1的设定信息的情况下,需要预先获取网关3-1~3-3中的各个网关与哪一个现场设备1连接的信息。
图10示出在由计算机等电子信息处理装置构成PLC 2和网关3的情况下的硬件结构的一例。PLC 2和网关3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外围部、输入输出部和传统输入输出部。CPU外围部具有CPU 80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803、图形控制器804和显示装置805,其中,CPU 802、RAM 803、图形控制器804通过主机控制器801而相互连接。输入输出部具有通信接口807、硬盘驱动器808和CD-ROM(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驱动器809,其中,通信接口807、硬盘驱动器808、CD-ROM驱动器809通过输入输出控制器806而与主机控制器801连接。传统输入输出部具有与输入输出控制器806连接的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810、软盘驱动器(FD驱动器)811和输入输出芯片812。
主机控制器801将RAM 803与以高的传输速率来访问RAM 803的CPU 802及图形控制器804连接。CPU 802基于存储于ROM 810和RAM 803的程序进行操作,对各部分进行控制。图形控制器804获取CPU 802等在RAM 803内设置的帧缓存器上生成的图像数据,并使其显示于显示装置805上。取而代之,图形控制器804也可以在内部包含用于存储CPU 802等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帧缓存器。
输入输出控制器806将主机控制器801与作为较高速的输入输出装置的硬盘驱动器808、通信接口807、CD-ROM驱动器809连接。硬盘驱动器808存储CPU 802所使用的程序和数据。通信接口807与网络通信装置891连接,并发送接收程序或数据。CD-ROM驱动器809从CD-ROM 892读取程序或数据,并经由RAM 803提供给硬盘驱动器808和通信接口807。
在输入输出控制器806上,ROM 810、与软盘驱动器811及输入输出芯片812的较低速的输入输出装置连接。ROM 810存储在PLC 2和网关3启动时执行的引导程序(bootprogram)或依赖于PLC 2和网关3的硬件的程序等。软盘驱动器811从软盘893读取程序或数据,并经由RAM 803提供给硬盘驱动器808和通信接口807。输入输出芯片812经由软盘驱动器811或并行端口、串行端口、键盘端口、鼠标端口等连接各种输入输出装置。CPU 802执行的程序存储在软盘893、CD-ROM 892或IC(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卡等记录介质中而由利用者提供。存储于记录介质的程序可以被压缩也可以不压缩。程序从记录介质安装至硬盘驱动器808中,由RAM 803读取,并由CPU 802执行。
由CPU 802执行的程序使PLC 2作为与图1至图9相关地说明的以太网通信部21、设定管理部22、设定保存区域23、处理管理部24和串行通信部25发挥功能,使网关3作为与图1至图9相关地说明的串行通信部31、网关功能部33、Modbus寄存器32和天线34发挥功能。
以上所示的程序也可以存储在外部的存储介质中。作为存储介质,除了软盘893、CD-ROM 892之外,还能够使用DVD(数字多功能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k)或PD(相盘,Phase Disk)等光学记录介质、MD(微型光盘,MiniDisk)等光磁记录介质、磁带介质、IC卡等半导体存储器等。也可以将设置于与专用通信网络或互联网连接的服务器系统的硬盘或RAM等存储介质作为记录介质使用,经由网络而提供程序。

Claims (3)

1.一种管理装置,是对能够通过网络与设置于工厂的现场设备通信的中继装置发送接收信息的管理装置,具备:
接收部,从工程工具接收通过所述工程工具制作的、作为用于与所述管理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所述中继装置的设定信息的第一设定信息和作为用于加入所述网络的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第二设定信息;
存储部,具有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和第二设定保存区域,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存储所述第一设定信息,所述第二设定保存区域存储所述第二设定信息;
第一设定管理部,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中继装置;以及
第一通信部,能与所述中继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第一设定管理部当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部与所述中继装置进行了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从所述中继装置获取识别所述中继装置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设定管理部通过比对存储于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获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判定进行了所述通信连接的中继装置是否是写入对象的中继装置,
所述第一设定管理部在判定为进行了所述通信连接的中继装置是写入对象的中继装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与获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关联的中继装置。
2.一种现场无线系统,具备:
现场设备,设置于工厂;
中继装置,能够与所述现场设备通信;以及
管理装置,能够通过网络对所述中继装置发送接收信息,
所述管理装置具备:
接收部,从工程工具接收通过所述工程工具制作的、作为用于与所述管理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所述中继装置的设定信息的第一设定信息和作为用于加入所述网络的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第二设定信息;
存储部,包括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和第二设定保存区域,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存储所述第一设定信息,所述第二设定保存区域存储所述第二设定信息;
第一设定管理部,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中继装置;以及
第一通信部,能与所述中继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第一设定管理部当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部与所述中继装置进行了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从所述中继装置获取识别所述中继装置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设定管理部通过比对存储于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获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判定进行了所述通信连接的中继装置是否是写入对象的中继装置,
所述第一设定管理部在判定为进行了所述通信连接的中继装置是写入对象的中继装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与获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关联的中继装置,
所述中继装置具备第二设定管理部,所述第二设定管理部将由所述管理装置写入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中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现场设备。
3.一种设定方法,是对设置于工厂的现场设备、和对在所述现场设备与管理装置之间通过网络通信的信息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设定设定信息的设定方法,
所述管理装置具备:接收部,从工程工具接收通过所述工程工具制作的、作为用于与所述管理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所述中继装置的设定信息的第一设定信息和作为用于加入所述网络的所述现场设备的设定信息的第二设定信息;存储部,包括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和第二设定保存区域,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存储所述第一设定信息,所述第二设定保存区域存储所述第二设定信息;以及第一通信部,能与所述中继装置进行通信,
在所述设定方法中,
在所述管理装置与所述中继装置已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管理装置,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中继装置;
当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部与所述中继装置进行了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从所述中继装置获取识别所述中继装置的标识信息;
通过比对存储于所述第一设定保存区域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获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判定进行了所述通信连接的中继装置是否是写入对象的中继装置;
在判定为进行了所述通信连接的中继装置是写入对象的中继装置的情况下,经由所述第一通信部将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与获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关联的中继装置;以及
所述中继装置将由所述管理装置写入的所述第一设定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定信息中的所述第二设定信息写入所述现场设备。
CN201880015037.8A 2017-03-06 2018-03-06 管理装置、现场无线系统以及设定方法 Active CN110446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2221A JP6772899B2 (ja) 2017-03-06 2017-03-06 管理装置、中継装置、フィールド無線システム、設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17-042221 2017-03-06
PCT/JP2018/008531 WO2018164107A1 (ja) 2017-03-06 2018-03-06 管理装置、中継装置、フィールド無線システム、設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6991A CN110446991A (zh) 2019-11-12
CN110446991B true CN110446991B (zh) 2022-10-14

Family

ID=63447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5037.8A Active CN110446991B (zh) 2017-03-06 2018-03-06 管理装置、现场无线系统以及设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0593B2 (zh)
EP (1) EP3594768B1 (zh)
JP (1) JP6772899B2 (zh)
CN (1) CN110446991B (zh)
WO (1) WO20181641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31255B2 (en) * 2017-10-17 2020-01-07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over-the-air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HART (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 devices
JP7159818B2 (ja) * 2018-11-28 2022-10-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7317660B2 (ja) 2019-10-21 2023-07-31 株式会社Gugen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
EP3958079A1 (en) * 2020-08-21 2022-02-23 Basf Se Inter-plant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02297A (ja) * 2003-10-22 2006-11-02 Omron Corp 制御システム設定装置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設定方法ならびに設定プログラム
JP2011205607A (ja) * 2010-03-01 2011-10-13 Yokogawa Electric Corp フィールド通信管理装置
CN102356618A (zh) * 2009-05-15 2012-02-15 费希尔-罗斯蒙德系统公司 无线现场设备的改进的维护
CN103220829A (zh) * 2012-01-24 2013-07-24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网关设备、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4010183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3885343A (zh) * 2012-12-20 2014-06-2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具有隔爆及电磁屏蔽的无线网关设备
CN104767627A (zh) * 2014-01-02 2015-07-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网络配置系统和方法
CN106134217A (zh) * 2014-03-17 2016-11-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管理系统、网关装置、服务器装置、管理方法、网关方法、管理处理执行方法以及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8116A (en) * 1996-04-12 2000-08-01 Fisher-Rosemont Systems, Inc. Process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ensing the connection of devices to a network
US6449715B1 (en) * 1999-10-04 2002-09-10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Process control configuration system for use with a profibus device network
US6819960B1 (en) * 2001-08-13 2004-11-16 Rockwell Software Inc. Industrial controller automation interface
JP3804770B2 (ja) * 2001-11-12 2006-08-0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スレーブ
DE102004048766A1 (de) 2004-10-05 2006-04-06 Endress + Hauser Process Solutions Ag Feldbusanwendung mit mehreren Feldgeräten
JP2007230317A (ja) * 2006-02-28 2007-09-13 Hitachi Ltd ブレーキ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更新方法
US8169974B2 (en) * 2007-04-13 2012-05-01 Hart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Suspending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10149983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mi gateway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large ami data and various application profiles and method thereof
JP5168596B2 (ja) * 2010-01-29 2013-03-21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12133690A (ja) * 2010-12-24 2012-07-12 Yokogawa Electric Corp 無線フィールド機器、機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機器管理方法
CN104521186A (zh) * 2012-06-07 2015-04-15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工业网络中的消息隧穿
US9709978B2 (en) * 2013-05-09 2017-07-1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Using cloud-based data for virtualization of an industrial automation environment with information overlays
US20160267479A1 (en) * 2013-10-30 2016-09-15 Pin-Ta Chung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Transaction Certificates
US9489832B2 (en) * 2014-04-04 2016-11-0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enabled mobile device
US11073805B2 (en) * 2014-11-21 2021-07-27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Process plant network with secured external access
US11513477B2 (en) * 2015-03-16 2022-11-29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Cloud-based industrial controller
JP6443208B2 (ja) * 2015-04-28 2018-12-26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デバイス、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3096449B1 (de) 2015-05-20 2020-01-08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Kommunikationsverfahren
JP2017042221A (ja) 2015-08-24 2017-03-02 株式会社ソフイア 遊技機
JP6717026B2 (ja) * 2016-04-19 2020-07-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中継装置、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中継装置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249080B2 (ja) * 2016-11-16 2017-12-20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設定装置、i/oモジュール、及び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の構築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02297A (ja) * 2003-10-22 2006-11-02 Omron Corp 制御システム設定装置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設定方法ならびに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2356618A (zh) * 2009-05-15 2012-02-15 费希尔-罗斯蒙德系统公司 无线现场设备的改进的维护
JP2011205607A (ja) * 2010-03-01 2011-10-13 Yokogawa Electric Corp フィールド通信管理装置
CN103220829A (zh) * 2012-01-24 2013-07-24 横河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网关设备、通信系统、及无线通信方法
WO2014010183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3885343A (zh) * 2012-12-20 2014-06-25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具有隔爆及电磁屏蔽的无线网关设备
CN104767627A (zh) * 2014-01-02 2015-07-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网络装置、网络配置系统和方法
CN106134217A (zh) * 2014-03-17 2016-11-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管理系统、网关装置、服务器装置、管理方法、网关方法、管理处理执行方法以及程序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mplementation of real-time WirelessHART network for control application;Hassan;《2016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and Advanced Systems》;20160101;第1-6页 *
New Plant-wide Field Wireless System;Yoshida;《Yokogawa Technical Report (English Edition)》;20131205;第55卷(第2期);第45-48页 *
工业无线网络的设备类型;方原柏;《自动化仪表》;20150831;第36卷(第8期);第26-34页 *
无线HART协议的研究与实现;文波;《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科技辑》;20110415;第2-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04229A1 (en) 2020-01-02
WO2018164107A1 (ja) 2018-09-13
EP3594768A1 (en) 2020-01-15
JP6772899B2 (ja) 2020-10-21
EP3594768A4 (en) 2020-12-23
EP3594768B1 (en) 2023-10-18
JP2018147267A (ja) 2018-09-20
US11340593B2 (en) 2022-05-24
CN110446991A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6991B (zh) 管理装置、现场无线系统以及设定方法
EP3089485B1 (en) Wireless device, gateway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233770B2 (ja)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を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れ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6333103A (ja) 携帯型記憶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接続設定方法
KR100845525B1 (ko) 메모리 카드 시스템, 그것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그리고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CN112583452B (zh)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KR101593835B1 (ko) Plc 시스템
JP2007088726A (ja) デバイス、無線lan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lan設定方法
WO2019180761A1 (ja) 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88707A (ja) クラウドブルートゥース装置管理システム
JP6597315B2 (ja) ファイル同期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ファイル同期方法、及び、ファイル同期プログラム
US11831625B2 (en) Gateway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10218083A (ja) 通信機器の開発方法、通信機器の開発支援プログラム、通信機器
JP2009240092A (ja) 分散型電源用転送遮断システム
JP2007148814A (ja) 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システム
KR101083659B1 (ko) 통합 인터페이싱 장치 및 방법
JP2015053555A (ja) データ転送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方法
JP5478548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KR100966999B1 (ko) 플래시 메모리 업데이트 장치 및 방법
US20230393549A1 (en) Control system, control program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EP4155951A1 (en) Apparatus, network apparatus, and command execution method
JP2008300946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3177159A (ja) 設備制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65336B2 (ja) 接続通信機器
CN111868638A (zh) 安全控制系统及安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