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3452B -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3452B
CN112583452B CN202011587378.8A CN202011587378A CN112583452B CN 112583452 B CN112583452 B CN 112583452B CN 202011587378 A CN202011587378 A CN 202011587378A CN 112583452 B CN112583452 B CN 1125834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un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near f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73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3452A (zh
Inventor
佐藤善记
代田奏洋
弦本隆志
杉田尚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83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3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using different networks or channels, e.g. using out of ban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2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local intradevic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单元,进行与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以及第二通信单元,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通过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与其它电子设备的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10099090.9、申请日为2015年03月06日、发明名称为“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4年3月14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4-050980的权益,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使用无线通信执行各种信息的交易(transaction)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其控制方法以及使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程序。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存在使用无线通信在两个电子设备之间执行各种信息的交易的无线通信技术。存在使用无线通信在在两个电子设备之间执行各种信息的交易之前需要一对一关联(配对)的电子设备。
例如,提出在开启电源之后执行配对处理的电子设备(例如,参考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188539号)。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相关技术的技术,能够容易地与所期望的电子设备进行配对。然而,一般地,因为配对序列是交换各种信息的复杂序列,所以存在使用无线通信的配对将失败的问题。因此,适当地执行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是重要的。
期望适当地执行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第一通信单元,进行与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以及第二通信单元,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其它电子设备执行由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这导致以下效果: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由第一通信单元执行的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配对所需信息的交易。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可以是与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其它电子设备中的每一个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可以配备可读可写的存储器,并且,可以使用近场无线通信将保持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与所述电子设备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读取并输出到所述其它电子设备,并且可以使用近场无线通信将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写入到所述存储器。这导致以下效果:使用近场无线通信将保持在存储器中的与所述电子设备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读取并输出到所述其它电子设备、以及使用近场无线通信将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定入到存储器。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开启的定时,将被写入到所述存储器的连接目的地信息设置为有效连接目的地信息。这导致以下效果: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开启的定时将被写入到存储器的连接目的地信息设置为有效连接目的地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开启的定时,临时使用被写入到所述存储器的连接目的地信息进行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连接处理,并且在连接处理成功时,将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设置为有效连接目的地信息。这导致以下效果: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开启的定时,临时使用被写入到所述存储器的连接目的地信息进行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连接处理,并且在连接处理成功时,将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设置为有效连接目的地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可以即使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未开启的状态下,也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这导致以下效果:即使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未开启的状态下,也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可以经由能够近场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这导致以下效果:经由能够近场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可以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在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密钥信息的交易。这导致以下效果: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在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密钥信息的交易。
在该实施例中,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无线通信可以是与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近场无线通信不同的通信系统。这导致以下效果:使用与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近场无线通信不同的通信系统进行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无线通信。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系统。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单元,进行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以及第二通信单元,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由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第二电子设备包括: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控制单元,经由能够近场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这导致如下效果:第一电子设备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在由第一通信单元所进行的与第二电子设备的配对中所需的信息的交易,并且第二通信单元经由能够近场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获得如下优越效果:能够适当地执行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注意,本公开不必限于上述效果,可能呈现在本公开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2A和2B是示意性地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和其它电子设备之间交易的地址信息的通信示例的图;
图3A和3B是示意性地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和其它电子设备之间交易的地址信息的通信示例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中设置地址信息的情况的图;
图5是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配置通信系统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处理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6是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配置通信系统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处理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7是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所执行的地址信息设置处理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A至8C是示例性地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其它电子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之间交易的密钥信息的通信示例的图;以及
图9是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所进行的地址信息设置处理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给出用于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以下称为“实施例”)的描述。将以下面的次序给出描述。
1.第一实施例(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交换地址信息的示例)
2.第二实施例(在使用利用近场无线通信获取的地址信息的通信成功的条件下将地址信息设置为有效地址信息的示例)
1.第一实施例
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
图1是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100的配置示例的图。
通信系统100配备有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300、用于接线连接的连接器320、信息处理设备330以及近场通信(NFC)读取器和写入器(R/W) 设备340。
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是能够使用无线通信执行各种信息的交易的电子设备。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将图示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 处于控制设备和被控制设备的关系的示例。
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将图示电子设备200是诸如射频(RF)遥控器这样的控制设备,并且电子设备300是诸如电视机(TV)这样的被控制设备的示例。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将图示在控制设备(电子设备200) 的电源关闭的状态(电源未开启的状态)下执行控制设备(电子设备200) 和被控制设备(电子设备300)之间的配对所需的信息交易的示例。例如,即使在控制设备(电子设备200)的电源关闭的状态下,也能够使用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通信单元,执行控制设备(电子设备200)和被控制设备 (电子设备300)之间的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注意,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通信单元例如是NFC标签。
电子设备200配备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注意,为了便于解释,关于电子设备200将省略其它配置的描述和图示(例如,在遥控操作中使用的操作接收单元、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
第一通信单元210是能够在电源接通的状态(电源开启的状态)下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例如,在电子设备200是RF遥控器时,第一通信单元210使用无线通信执行与遥控操作有关的各种信息的交易。
第一通信单元210配备无线通信单元211、控制单元212和存储器213。例如,使用片上系统(SOC)实现第一通信单元210。
无线通信单元211基于控制单元212的控制,使用无线通信在电子设备 200和其它电子设备(例如,电子设备300)之间进行各种信息(例如,与控制控制操作有关的控制信息)的传送和接收。可以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包括蓝牙(注册商标)、ZigBee(注册商标)、无线局域网(LAN)和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无线保真(Wi-Fi)网络是可以使用的无线LAN 的示例。
控制单元212基于控制程序控制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每个部分。例如,使用诸如微型计算机这样的计算单元来实现控制单元212。
存储器213是存储各种信息的存储器。只读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是可以使用的存储器213的示例。注意,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图示将能够电重写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内容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作存储器213的示例。电可擦除和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EP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
第二通信单元220是能够在不需要电源的情况下进行近场无线通信(非接触无线通信)的近场无线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220例如可以内置到电子设备200中,并且可以附接到电子设备200的外部。
第二通信单元220配备近场无线通信单元221、控制单元222和存储器 223。例如,使用NFC标签来实施第二通信单元220。
近场无线通信单元221基于控制单元222的控制,使用近场无线通信,在电子设备200和其它电子设备(例如,NFC R/W设备340)之间进行各种信息(例如,地址信息)的传送和接收。NFC可以被用作可以被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例如,NFC是FeLiCa(注册商标)、如在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于非接触集成电路(IC)卡的14443中所定义的类型A或类型B、如在ISO/IEC 18092中所定义的类型F等。
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图示采用不需要电源并且不需要进行配对的近场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控制单元222基于控制程序控制第二通信单元220的每个部分。
存储器223是存储各种信息的存储器。只读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是可以使用的存储器223的示例。注意,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图示将能够电重写其内容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EEPROM)用作存储器 223的示例。换言之,图示将可重写存储器用作存储器223的示例。
电子设备300配备通信单元310。注意,为了便于解释,关于电子设备 300,将省略其它配置(例如,当电子设备300是TV时,显示单元、音频输出单元和控制单元)的描述和图示。
通信单元310是能够在电源接通的状态下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单元。例如,当电子设备300是TV,并且电子设备200是RF遥控器时,通信单元310使用无线通信执行与遥控操作有关的各种信息的交易。
通信单元310配备无线通信单元311、控制单元312和存储器313。注意,无线通信单元311、控制单元312和存储器313分别对应于在电子设备 200的第一通信单元210中设置的无线通信单元211、控制单元212和存储器213。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注意,控制单元312能够经由能够近场无线通信的NFC R/W设备340和信息处理设备330与电子设备200执行各种信息的交易。
这里,无线通信单元211和无线通信单元311使用相同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通信单元211和无线通信单元311所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不同于近场无线通信单元221所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单元211和无线通信单元311在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地址信息和密钥信息。地址信息是用于在进行无线通信时指定每个电子设备的信息。地址信息是配对所需的信息的示例。例如,可以将地址信息理解为与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中的每一个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密钥信息是在对用作无线通信中通信的对象的信息进行加密和编码时使用的信息。
例如,当使用Wi-Fi作为无线通信系统时,地址信息是MAC地址,并且密钥信息是网络密钥。
例如,当使用蓝牙作为无线通信系统时,地址信息是蓝牙设备地址,并且密钥信息是链路密钥。
例如,将假设将消费者电子的ZigBee射频(RF4CE)用作无线通信系统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地址信息是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地址(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密钥信息是安全链路密钥。
用于接线连接的连接器320是用于将电子设备300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 330的连接器。
信息处理设备330是对在电子设备200的第二通信单元220和电子设备 300之间执行各种信息的交易进行控制的信息处理设备。例如,使用个人计算机实现信息处理设备330。
NFC R/W设备340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330,并且基于信息处理设备 330的控制进行NFC标签的读取和写入。例如,NFC R/W设备340读取存储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并且将该地址信息输出给信息处理设备330。例如,NFC R/W设备340将从信息处理设备330输出的地址信息写入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
例如,当从NFC R/W设备340接收到轮询命令时,开始电子设备200 的第二通信单元220的操作。电子设备200的第二通信单元220响应于轮询命令将响应(轮询响应)传送给NFC R/W设备340。注意,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图示NFC R/W设备340和信息处理设备330是分开的设备的示例;然而,可以集成地配置NFC R/W设备340和信息处理设备330。
地址信息的通信示例
图2A至3B是示意性地在图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之间交易的地址信息的通信示例的图。
例如,将假设在电子设备300的制造工厂中进行在电子设备200(例如, RF遥控器)和电子设备300(例如,TV)之间交换地址信息的交换处理。
如图2A所示,在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无线通信单元211所进行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401存储在电子设备200的存储器 213中。在电子设备300的无线通信单元311所进行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2存储在电子设备300的存储器313中。
这里,为了从电子设备200中的第一通信单元210的存储器213读取各种信息,并且将各种信息写入到存储器213,需要开启电子设备200的电源。相反,为了从电子设备200中的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读取各种信息,并且将各种信息写入到存储器223,不需要来自电子设备200的电源。
如图2B所示,将存储在电子设备200中的存储器21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401复制到存储器223。例如,当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连接到能够执行各种信息的交易的信号线时,能够经由信号线从存储器213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401复制到存储器223。例如,当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彼此不直接连接时,使用外部设备(例如,信息处理设备和NFC R/W设备)从存储器213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 401复制到存储器223。相应地,即使电子设备200的电源处于关闭状态,也能够读取电子设备200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403。
这里,将给出关于交换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403和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2的示例的描述。在该情况下,电子设备200的电源可以处理关闭状态。
例如,电子设备200被带入到NFC R/W设备340的附近,直至到达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距离为止。相应地,能够在电子设备200和NFC R/W 设备340之间进行近场无线通信。例如,在使用NFC时,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距离大约为10cm。
例如,在NFC中,在设备之间定期地进行通信。例如,从NFC R/W设备340定期地发现轮询命令。
例如,当有与定期发出的轮询命令有关的响应(轮询响应)时,NFC R/W 设备340可以使用NFC进行数据通信。因此,在接收到轮询响应时,NFC R/W 设备340进行交换地址信息的处理。
例如,图3A所示,NFC R/W设备340基于信息处理设备300的控制从电子设备200的存储器223读取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403。信息处理设备330经由用于接线连接的连接器320将NFC R/W设备340从存储器223 读取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403传送给电子设备300,并且将地址信息 (电子设备200)403写入到存储器313。以该方式,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 200)403写入到存储器313。
例如,如图3B所示,信息处理设备330从电子设备300的存储器313 读取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2。信息处理设备330将从存储器313读取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2传送给NFC R/W设备340。随后,NFC R/W 设备340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2传送给电子设备200,并且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2写入到存储器223。以该方式,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5写入到存储器223。
以与交换地址信息的处理相同的方式,可以在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 300之间交易在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使用的密钥信息。可以与地址信息的交易一起执行密钥信息的交易,并且可以以预定次序执行交易(例如,地址信息→密钥信息)。
地址信息的设置示例
图4是示意性地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200中设置地址信息的情况的图。
图4图示当电子设备200的电源首先开启时在电子设备200中设置地址信息的示例。
在电子设备200的电源首先开启之前的状态下,如上所述,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5存储在存储器223中。在电子设备200的电源首先开启之前的状态下,如下所述,可以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2不可以写入到存储器213。
因此,在电子设备200的电源首先开启的定时,如图4所示,控制单元 212读取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5,并且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5写入到存储器213。相应地,在电子设备200中设置地址信息。无线通信单元211能够使用在存储器213中存储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6与电子设备300的无线通信单元311进行无线通信。
注意,将假设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不直接连接到彼此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能够采用使用外部设备(例如,信息处理设备和NFC R/W设备)将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5读取和写入到存储器213的配置。
注意,假设无线通信单元211能够使用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 (电子设备300)405。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不可以进行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5从存储器233到存储器213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211能够使用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405与无线通信单元311进行无线通信。
通信示例
图5和6是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配置通信系统100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处理的示例的序列图。
例如,将假设在电子设备300的制造工厂中进行在电子设备200(例如, RF遥控器)和电子设备300(例如,TV)之间交换地址信息的交换处理的情况。
首先,在电子设备200中,将存储在第一通信单元210的存储器21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复制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501 和502)。
接下来,电子设备200被带入到NFC R/W设备340的附近,直至到达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距离为止。相应地,能够在电子设备200和NFC R/W设备340之间进行近场无线通信。
以该方式,当变得能够在电子设备200和NFC R/W设备340之间进行近场无线通信时,信息处理设备330将地址信息读取命令输出给NFC R/W 设备340(503和504)。地址信息读取命令是用于命令读取存储在电子设备 20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的信息。
当接收到地址信息读取命令时(504),NFC R/W设备340将地址信息读取请求传送给电子设备200(505和506)。地址信息读取请求是用于请求读取存储在电子设备20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的信息。
当接收到地址信息读取请求时(506),第二通信单元220的控制单元222 读取存储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并且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传送给NFC R/W设备340(507和508)。
当接收到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时(508),NFC R/W设备340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传送给信息处理设备330(509和510)。
当接收到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时(510),信息处理设备330经由用于接线连接的连接器320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传送给电子设备300,并且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写入到存储器313(511至513)。
接下来,信息处理设备330将地址信息读取请求传送给电子设备300 (514和515)。地址信息读取请求是用于请求读取存储在电子设备300的存储器31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的信息。
当接收到地址信息读取请求时(515),通信单元310的控制单元312读取存储在通信单元310的存储器31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并且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传送给信息处理设备330(516和517)。
当接收到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时(517),信息处理设备330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传送给NFC R/W设备340(518和519)。
当接收到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时(519),NFC R/W设备340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传送给电子设备200,并且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 300)存储在存储器223中(520至522)。
接下来,当电子设备200的电源首先开启时(523),第一通信单元210 的控制单元212读取存储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控制单元212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 写入到第一通信单元210的存储器213(524和525)。相应地,在电子设备 200中设置地址信息。
接下来,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无线通信单元211使用存储在存储器213 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与电子设备300的无线通信单元311进行无线通信(526和527)。
注意,在图5和6中,图示在向电子设备300写入电子设备200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之后向电子设备200写入电子设备300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的示例。然而,进行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和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的读取处理和写入处理的次序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在向电子设备200写入电子设备300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之后向电子设备300写入电子设备200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的配置。可以大致同时地进行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和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的读取处理和写入处理。
如上所述,可以在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之间交易密钥信息,该密钥信息与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之间的无线通信一起在进行交换地址信息的处理时使用。例如,信息处理设备300可以将相同的密钥信息写入到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这两者。
电子设备的操作示例
图7是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进行的地址信息设置处理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电子设备200中,将存储在第一通信单元210的存储器21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复制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步骤 S901)。
接下来,当变得能够在第二通信单元220中进行近场无线通信时,第二通信单元220的控制单元222确定是否接收到地址信息读取请求(步骤 S902)。当未接收到地址信息读取请求时(步骤S902),继续进行监视。
当接收到地址信息读取请求时(步骤S902),第二通信单元220的控制单元222读取存储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步骤S903)。第二通信单元220的控制单元222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传送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步骤S903)。
接下来,第二通信单元220的控制单元222确定是否接收到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步骤S904)。当未接收到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时(步骤 S904),继续进行监视。
当接收到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时(步骤S904),第二通信单元220 的控制单元222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写入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步骤S905)。注意,步骤S902至步骤S905是第一通信过程的示例。
接下来,确定电子设备200的电源是否首先开启(步骤S906)。当电子设备200的电源首先开启时(步骤S906),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控制单元212 读取存储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 (步骤S907)。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控制单元212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 写入到第一通信单元210的存储器213(步骤S907)。相应地,在电子设备 200中设置地址信息。
接下来,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无线通信单元211使用存储在存储器213 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与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单元进行无线通信(步骤S908)。注意,步骤S908是第二通信过程的示例。
接下来,确定无线通信是否完成(步骤S909),并且当无线通信完成时,地址信息设置处理的操作完成。当无线通信未完成时(步骤S909),处理返回到步骤S908。
以该方式,第二通信单元220与电子设备300使用近场无线通信执行在由第一通信单元210进行的与电子设备300的配对中所需的信息(地址信息) 的交易。在该情况下,使用近场无线通信读取保持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的与电子设备200有关的地址信息,并将其输出给电子设备300。使用近场无线通信将与电子设备300有关的地址信息写入到第二通信单元 220的存储器223。
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控制单元212在电子设备200的电源开启的定时,将被写入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的地址信息设置为有效地址信息。
写入每个设备所产生的密钥信息的示例
如上所述,能够在每个设备之间将地址信息与密钥信息一起进行交易。密钥信息由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300以及信息处理设备330之一产生,并且可以将所产生的密钥信息写入到其它设备。因此,这里,图示将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300和信息处理设备330之一所产生的密钥信息写入到其它设备的示例。
图8A至8C是示意性地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300和信息处理设备330之间交易的密钥信息的通信示例的图。
图8A图示由信息处理设备330产生密钥信息的示例。在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设备330向电子设备200和电子设备300传送并写入所产生的密钥信息601和602。例如,信息处理设备330可以在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 传送给电子设备300的定时(例如,图5中图示的511和512),向电子设备 300传送密钥信息602。例如,信息处理设备可以在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 300)传送给电子设备200的定时(例如,图5中图示的518和521),将密钥信息601传送给电子设备200。
图8B图示由电子设备300产生密钥信息的示例。在该情况下,电子设备300向电子设备200和信息处理设备330传送并写入所产生的密钥信息 603和604。例如,电子设备300可以在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传送给信息处理设备330的定时(例如,图6中图示的516和517),将密钥信息 604传送给信息处理设备330。例如,信息处理设备330可以在将地址信息 (电子设备330)传送给电子设备200的定时(例如,图5中图示的518和 521),将密钥信息603传送给电子设备200。
图8C图示由电子设备200产生密钥信息的示例。在该情况下,电子设备200向电子设备300和信息处理设备330传送并写入所产生的密钥信息 605和606。例如,电子设备200可以在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200)传送给信息处理设备330的定时(例如,图5中图示的507至510),将密钥信息 605传送给信息处理设备330。例如,信息处理设备330可以在将地址信息 (电子设备200)传送给电子设备300的定时(例如,图5中图示的511和 512),将密钥信息606传送给电子设备300。
2.第二实施例
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图示在电子设备200的电源首先开启的定时设置有效地址信息的示例。换言之,图示在电子设备200的电源首先开启的定时,将存储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 写入到第一通信单元210的存储器213的示例。然而,由于某种原因,还期望可以不使用存储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进行连接处理。
因此,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将存储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 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设置为临时地址信息。图示在使用临时地址信息的通信成功的条件下,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设置为有效地址信息的示例。换言之,图示在临时使用临时地址信息的通信首先成功时,而不是立即在电子设备200的电源首先开启之后,将临时地址信息设置为有效地址信息的示例。注意,因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与图1中图示的通信系统100相同,所以对与通信系统100共享的部分将给出相同的标号,并且将省略与其有关的描述。
电子设备的操作示例
图9是图示在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所进行的地址信息设置处理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注意,在图9中,图示对应于图7中图示的处理过程(步骤S906和S907)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首先,确定电子设备200的电源是否首先开启(步骤S911)。当电子设备200的电源首先开启时(步骤S911),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控制单元212 使用存储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 作为临时地址。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控制单元212使用临时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与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连接处理(步骤S912)。
接下来,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控制单元212确定使用临时地址信息的连接处理是否成功(步骤S913)。当使用临时地址信息的连接处理未成功时(步骤S913),地址信息设置处理的操作完成。
当使用临时地址信息的连接处理成功时(步骤S913),第一通信单元210 的控制单元212读取存储在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的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步骤S914)。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控制单元212将地址信息(电子设备300)写入到第一通信单元210的存储器213(步骤S914)。相应地,在电子设备200中将临时地址信息设置为有效地址信息。
以该方式,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控制单元212在电子设备200的电源开启的定时,临时使用被写入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的地址信息,与电子设备300进行连接处理。当连接处理成功时,第一通信单元210的控制单元212将地址信息设置为有效地址信息。
这里,当将两个电子设备包装在一起并且从工厂配送时,假设在工厂完成配对之后进行该配送。还预期根据被包装在一起的电子设备,在交付之前,将在不同工厂制造的电子设备添加到该包装的情况。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即使不开启电源也可以使用写入信息的NFC标签,在第二电子设备的工厂中容易地进行第一电子设备(例如,控制设备)和第二设备(例如,被控制设备)之间的配对。换言之,即使在未开启第一电子设备的电源的状态下,也能够使NFC R/W设备进行第一电子设备的地址信息的写入。相应地,能够使用第一电子设备的标签在不开启电源的情况下进行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配对。能够在不开启在分开的工厂中制造的电子设备的电源的情况下适当地进行配对。
在从工厂配送之后,电子设备200的第一通信单元210可以在用户首次开启电子设备200的电源的定时使用被写入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 223的电子设备300的地址信息。相应地,在从工厂配送之后,电子设备200 的第一通信单元210可以立即在用户首次开启电子设备200的电源之后与电子设备300进行通信。换言之,使得不需要从工厂配送电子设备200和300 之后的用户操作进行的配对操作。
以该方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使NFC R/W设备340即使在电子设备200的电源未开启的状态下也能够读取电子设备200的地址信息,并且将该地址信息写入到电子设备300。
这里,将假设用户进行配对操作(例如,用户输入若干数字的号码的方法,以及用户在预定时间内进行两个电子设备的配对操作的方法)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对用户的负担大,并且取决于用户,预期用户可能不理解配对操作并且可以不能进行配对的情况。相反,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在进行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配对时,不需要用户进行配对操作(例如,用户输入若干数字的号码的方法,以及用户在预定时间内进行两个电子设备的配对操作的方法)。
一般地,因为配对序列是交换各种信息的复杂序列,所以存在使用无线通信进行配对将失败的问题。因为该方式下的配对交易本身复杂,所以在存在无线电波串扰的环境中,预期配对可能未正确执行。相反,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实施例中,因为使用近场无线通信进行地址信息的交换,所以能够避免使用无线进行配对所特有的配对失败。在制造电子设备300的工厂中,能够不需要电子设备200的包装打开和重新包装以及电子设备200的电源的开启的麻烦。
这里,预期用户通过手动地进行配对来设置地址信息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例如,预期电子设备的服务工程师检查为维护目的而设置的地址信息。在这种进行检查的情况下,能够将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进行的配对所设置的地址信息复制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并且使用所复制的地址信息。在该情况下,即使在电子设备200的电源关闭的状态下,也能够使用外部信息处理设备和NFC R/W设备容易地读取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进行的配对所设置的地址信息。因此,即使为了维护的目的,也能够容易地检查地址信息。
注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图示在诸如RF遥控器这样的控制设备(电子设备200)和诸如TV这样的被控制设备(电子设备300)之间进行配对的示例。然而,还可以将本技术的实施例应用于其它电子设备的配对。例如,能够将本技术的实施例应用于在成对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被包装在一起的一对电子设备)。成对使用的电子设备的示例是RF遥控器和使用RF遥控器的家庭电子设备(例如,音频设备或者空气调节器)。
注意,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图示将地址信息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然而,可以将地址信息写入到其它存储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以采用将地址信息临时地保持在其它存储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中,并且随后写入到非易失性存储器的配置。
注意,上述实施例图示用于实现本技术的示例,并且在实施例中的事项与权利要求书中的相应事项相关。以相同的方式,权利要求书中的事项与具有相同名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相应事项相关。然而,本技术不限制于实施例,并且可以通过在主要构思的范围内对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处理过程可以被理解为包括过程的序列的方法。替代地,可以将处理过程理解为使计算机执行过程的序列的程序或者存储该程序的记录介质。致密盘(CD)、迷你盘(MD)、数字多功能盘(DVD)、存储卡和蓝光(注册商标)盘是可以用作记录介质的示例。
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示例性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可能存在另外的效果。
另外,本技术可以采用下面的配置。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单元,进行与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以及第二通信单元,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由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
(2)根据(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信息是与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其它电子设备中的每一个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配备可读可写的存储器;以及其中,使用近场无线通信将保持在所述存储器中的与所述电子设备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读取并输出到所述其它电子设备,并且使用近场无线通信将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写入到所述存储器。
(3)根据(2)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开启的定时,将被写入到所述存储器的连接目的地信息设置为有效连接目的地信息。
(4)根据(2)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开启的定时,临时使用被写入到所述存储器的连接目的地信息进行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连接处理,并且在连接处理成功时,将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设置为有效连接目的地信息。
(5)根据(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即使在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源未开启的状态下,也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
(6)根据(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经由能够近场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
(7)根据(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执行在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密钥信息的交易。
(8)根据(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无线通信是与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进行的近场无线通信不同的通信系统。
(9)一种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系统,第一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通信单元,进行与第二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以及第二通信单元,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第二电子设备执行由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并且第二电子设备包括: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控制单元,经由能够近场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
(10)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过程,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其它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该信息是由与其它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与其它电子设备的配对所需的;以及第二通信过程,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使用交易的信息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11)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第一通信过程,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其它电子设备执行信息的交易,该信息是由与其它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进行的与其它电子设备的配对所需的;以及第二通信过程,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使用交易的信息与所述其它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到,可以根据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产生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换,它们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200),包括:
用于向所述电子设备(200)供电的电源;
第一通信单元(210),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源开启的状态下执行与其他电子设备(300)的无线通信;
第二通信单元(220),被配置为使用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进行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执行的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的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是近场通信单元,并且被配置为即使在所述电子设备(200)的所述电源未开启的状态下,也使用所述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进行信息的交易,并且能够响应于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接收到的轮询命令来进行所述近场无线通信,
其中,所述信息是在执行所述无线通信时与所述电子设备(200)和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中的每一个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其中,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被存储在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
其中,使用所述近场无线通信将与所述电子设备(200)有关的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输出到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并且使用所述近场无线通信将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有关的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传送到所述电子设备(200),
其中,进行所述近场无线通信的距离为10 cm,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被配置为使用所述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进行在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0)执行的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密钥信息的交易,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被配置将所述密钥信息和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一起进行交易,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0)被配置为在所述电子设备(200)的电源开启的定时,使用被传送到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所述存储器(223)的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来执行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的连接处理,并且当所述连接处理成功时将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设置为有效的连接目的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200),其中
当在所述电子设备(200)和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之间执行配对时,用户不必执行所述用户输入若干数字的号码的方法和所述用户在预定时间内执行两个电子设备的配对操作的方法的配对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200),
其中,所述信息是连接目的地信息,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是MAC地址、蓝牙设备地址和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地址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200),
其中,所述密钥信息的交易是网络密钥、链路密钥和安全链路密钥中的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200)
其中,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0)执行的所述无线通信是与由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执行的所述近场无线通信不同的通信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200),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0)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的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来执行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的无线通信单元的连接处理。
7.一种通信系统(100),包括:
作为权利要求1的所述电子设备(200)的第一电子设备(200),以及
第二电子设备(300),其包括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200)执行无线通信的通信单元(310),以及被配置为经由能够进行近场无线通信的信息处理设备(330)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200)进行信息的交易的控制单元(312)。
8.一种电子设备(200)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电源向所述电子设备(200)供电;
第一通信过程,其中第二通信单元(220)使用近场无线通信进行由第一通信单元执行的与其他电子设备(300)的配对所需的信息的交易;以及
第二通信过程,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0)在所述电子设备(200)的所述电源开启的状态下,使用交易的信息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执行无线通信,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是近场通信标签,并且所述第一通信过程即使在所述电子设备(200)的所述电源未开启的状态下,也使用所述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进行信息的交易,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被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接收到的轮询命令来与能够进行所述近场无线通信的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进行信息的交易,其中,所述信息是在执行所述无线通信时与所述电子设备(200)和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中的每一个有关的连接目的地信息,其中,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被存储在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存储器(223)中,
其中,使用所述近场无线通信读取与所述电子设备(200)有关的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并将其输出到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并且使用所述近场无线通信将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有关的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写入到所述电子设备(200),
其中,进行所述近场无线通信的距离为10 cm,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被配置为使用所述近场无线通信,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进行在由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0)执行的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的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密钥信息的交易,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被配置将所述密钥信息和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一起进行交易,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0)被配置为在所述电子设备(200)的电源开启的定时,使用被传送到所述第二通信单元(220)的所述存储器(223)的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来执行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300)的连接处理,并且当所述连接处理成功时将所述连接目的地信息设置为有效的连接目的地信息。
CN202011587378.8A 2014-03-14 2015-03-06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5834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50980 2014-03-14
JP2014050980A JP2015177273A (ja) 2014-03-14 2014-03-14 電子機器、通信システム、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01510099090.9A CN104918337A (zh) 2014-03-14 2015-03-06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9090.9A Division CN104918337A (zh) 2014-03-14 2015-03-06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452A CN112583452A (zh) 2021-03-30
CN112583452B true CN112583452B (zh) 2022-08-23

Family

ID=5270598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7378.8A Active CN112583452B (zh) 2014-03-14 2015-03-06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1510099090.9A Pending CN104918337A (zh) 2014-03-14 2015-03-06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99090.9A Pending CN104918337A (zh) 2014-03-14 2015-03-06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57870B2 (zh)
EP (1) EP2919489B1 (zh)
JP (1) JP2015177273A (zh)
CN (2) CN1125834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57809B1 (en) * 2015-12-08 2022-10-04 Verily Life Sciences Llc NFC beacons for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and a reader device
JP6730135B2 (ja) * 2016-08-25 2020-07-29 ラピス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送電装置、受電装置、給電システム及び送電方法
CN112333848B (zh) * 2019-08-05 2022-11-18 博通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恢复无线设备配对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JP7036445B2 (ja) * 2019-10-21 2022-03-15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サーバ、スレーブ装置、マスター装置、システム、システム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082957A (ja) * 2019-11-20 2021-05-27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657A (zh) * 2006-02-09 2007-11-28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连接系统和无线连接方法
KR20120097007A (ko) * 2011-02-24 2012-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기기에서 다양한 무선 연결의 페어링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769724A (zh) * 2011-05-03 2012-11-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操作该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03051361A (zh) * 2013-01-05 2013-04-17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距离通信系统及其移动终端、连接方法
CN103455934A (zh) * 2012-05-29 2013-12-18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信息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01809A1 (en) * 2005-05-02 2007-01-04 Intermec Ip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ding objects havin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s inside enclosures
EP2077025A2 (en) * 2006-08-15 2009-07-08 Nxp B.V. Device with an eeprom having both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a second interface
KR100907507B1 (ko) * 2007-03-05 2009-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랜 단말의 bwa 네트워크 연동시 사용자 인증 방법및 그 시스템
JP5003518B2 (ja) 2008-02-04 2012-08-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受信装置および遠隔制御方法
US20120100803A1 (en) * 2010-10-20 2012-04-26 Nokia Corporation Delayed and conditional transport switch
US8666313B2 (en) * 2011-07-29 2014-03-0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Pairing devices using data exchanged in an out-of-band channel
US8995908B2 (en) * 2012-01-25 2015-03-31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enhanced out of band (OOB) bluetooth pairing and related methods
KR101605862B1 (ko) * 2012-06-29 2016-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전자 장치, 대화형 시스템 및 이들의 제어 방법
US9602172B2 (en) * 2012-09-05 2017-03-21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User identification and location determination in control applications
KR101995251B1 (ko) * 2012-10-08 2019-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장치에서 전원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657A (zh) * 2006-02-09 2007-11-28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连接系统和无线连接方法
KR20120097007A (ko) * 2011-02-24 2012-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기기에서 다양한 무선 연결의 페어링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769724A (zh) * 2011-05-03 2012-11-07 Lg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操作该电子设备的方法
CN103455934A (zh) * 2012-05-29 2013-12-18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信息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3051361A (zh) * 2013-01-05 2013-04-17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近距离通信系统及其移动终端、连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257870B2 (en) 2019-04-09
JP2015177273A (ja) 2015-10-05
EP2919489A1 (en) 2015-09-16
EP2919489B1 (en) 2020-05-06
US20150264732A1 (en) 2015-09-17
CN104918337A (zh) 2015-09-16
CN112583452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83452B (zh) 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US9262711B2 (en) NFC tag,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W201304440A (zh) Nfc裝置、通訊裝置及方法
US8931705B2 (en) IC card,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n IC card
JP6516133B2 (ja) 通信デバイス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9493586A (zh) 用于制造装置的操作终端装置和包括它的制造系统
CN101401113B (zh) 支持大尺寸存储器的ic芯片及其方法
US20200212962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4850873A (zh) 通信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340075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program,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ecoding of data
JP4590201B2 (ja) データキャリア及びデータキャリアのプログラム
CN10735827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识别码的读写方法
JP5799754B2 (ja) Icチップ、icチップにおける処理方法、icチップ用処理プログラム、icカード、及び携帯端末
JP5022434B2 (ja) 大容量メモリを支援するicチップ及び支援方法
JP4774907B2 (ja) カード通信システム,リーダライタ及びicカード
CN113050499A (zh) 可参数化的自动化技术装置
JP2005084926A (ja) Icカード、icカード発行装置
JP5971687B2 (ja) Icカード、携帯可能電子装置及びicカードのコマンド処理方法
TWM464941U (zh) 用於行動裝置之多重驗證模組
JP2012089152A (ja) 通信媒体及び通信媒体処理装置
JP2016224626A (ja) Rfid内蔵端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rfidの個別認識番号の仮採番方法
JP599111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icカード、icカードの処理プログラム、外部機器、及び通信方法
JP2012018649A (ja) 非接触式icカード、非接触式携帯可能電子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JP2012243133A (ja) 携帯可能電子装置、携帯可能電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9191804A (ja) セキュアエレメント発行システム,セキュアエレメント,発行データ生成装置および発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