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7606B -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 Google Patents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7606B
CN110387606B CN201910654386.0A CN201910654386A CN110387606B CN 110387606 B CN110387606 B CN 110387606B CN 201910654386 A CN201910654386 A CN 201910654386A CN 110387606 B CN110387606 B CN 1103876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draft
rollers
yarn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43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7606A (zh
Inventor
井岛幸辅
冈正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87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7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76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76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26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in which fibres are controlled by one or more endless apr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46Loading arrangements
    • D01H5/50Loading arrangements using springs
    • D01H5/505Loading arrangements using springs for top roller arm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56Supports for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565Top roller arm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60Arrangements maintaining drafting elements free of fibre accumulations
    • D01H5/66Suction devices exclusively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4Rollers or roller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牵伸装置(6)具有多个由上罗拉(14B、15B、16B、17B)和与上罗拉(14B、15B、16B、17B)对置配置的下罗拉(14A、15A、16A、17A)构成的罗拉对(14、15、16、17),还具备:牵伸罗拉(14A、15A、16A、17A、14B、15B、16B、17B),它们沿多个罗拉对(14、15、16、17)输送纤维束(F)的方向排列;支承体(61;71),其对牵伸罗拉(14A、15A、16A、17A、14B、15B、16B、17B)进行支承;以及共振防止构造(77B;95;96;109;117),其防止支承体(61;71)伴随着牵伸罗拉(14A、15A、16A、17A、14B、15B、16B、17B)的旋转而共振。

Description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0月27日、申请号为201510706435.2、发明名称为“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背景技术
公知有通过在牵伸装置牵伸纤维束并在气流纺织装置搓捻经牵伸而得的纤维束来制造纺织纱线的纺织单元以及纺织机。日本特开2011-32618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能够与牵伸罗拉的外周面接触而设置的衬垫体来清扫牵伸罗拉的牵伸装置。在专利文献1的牵伸装置中,通过扭簧将衬垫体按压于牵伸罗拉,由此防止牵伸罗拉与衬垫体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其结果是抑制因牵伸罗拉与衬垫体的共振而导致的纱线物性的降低。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牵伸装置中,从抑制纱线物性的降低的观点来看还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纱线物性的降低的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本发明的牵伸装置是对纤维束进行牵伸的牵伸装置,其具备:多个牵伸罗拉,上述多个牵伸罗拉形成为分别由上罗拉和与上罗拉对置配置的下罗拉构成的多个罗拉对,并且沿输送纤维束的方向排列;支承体,其对牵伸罗拉进行支承;以及牵伸共振防止构造,其防止牵伸罗拉与支承体伴随着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该结构的牵伸装置中,能够防止直接或间接地支承牵伸罗拉的支承体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纱线物性的降低。
在本发明的牵伸装置中,支承体也可以是将上罗拉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皮圈架。
在该结构的牵伸装置中,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皮圈架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本发明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皮圈架具有通过对板状部件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侧面,共振防止构造是肋以及第一加强部中的至少一方,其中,上述肋形成于包括经弯曲加工的部位在内的区域,所述第一加强部通过在侧面进行加工而形成,沿着与上罗拉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和与罗拉对排列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罗拉对排列的方向排列。
在该结构的牵伸装置中,至少皮圈架的侧面被肋加强,或者,通过形成于皮圈架的侧面的第一加强部抑制皮圈架向被上罗拉施加振动的方向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皮圈架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本发明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第一棒状部件,该第一棒状部件支承于皮圈架,并且将上罗拉中的一个和在上罗拉的轴向上邻接的牵伸装置的上罗拉中的一个支承为能够旋转,两个上罗拉配置于第一棒状部件的两端,支承体是第一棒状部件,通过第一棒状部件的直径的尺寸形成为两个上罗拉之间的距离的8.5%以上11.5%以下,从而实现共振防止构造。
其结果是能够抑制作为支承体的第一棒状部件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本发明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还具备第二棒状部件,该第二棒状部件在两端将上罗拉支承为能够旋转,在皮圈架设置有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按压第二棒状部件以使两个上罗拉按压于对置配置的下罗拉,共振防止构造是配置于皮圈架与弹性部件之间的减振件。
在该结构的牵伸装置中,通过配置于皮圈架与弹性部件之间的减振件能够抑制从第二棒状部件传递来的晃动传递至皮圈架。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皮圈架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本发明的牵伸装置中,支承体是具有管状部和固定部的吸引部,其中,上述管状部具有以与牵伸罗拉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吸引口,固定部是用于将管状部固定于皮圈架的板状部件,共振防止构造是通过在管状部的外表面进行加工而形成的第二加强部以及通过对固定部进行加工而形成的第三加强部中的至少一方。
在该结构的牵伸装置中,管状部以及固定部中的至少一方被第二加强部以及/或者第三加强部加强,因此能够减轻管状部以及固定部伴随着上罗拉的旋转而导致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吸引部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本发明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固定部的主面以与牵伸罗拉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式固定于皮圈架。
在该结构的牵伸装置中,能够抑制固定部向被上罗拉施加振动的方向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吸引部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本发明的牵伸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支承体是分别将支承下罗拉的第三棒状部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机台旋转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邻接配置,在共振防止构造中,第二轴承所包含的滚珠的数量调整为与第一轴承所包含的滚珠的数量不同。
在该结构的牵伸装置中,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轴承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本发明的纺织单元具备:上述牵伸装置;纺织装置,其对通过牵伸装置牵伸而得的纤维束施加搓捻而生成纱线;卷绕装置,其对从纺织装置供给的纱线进行卷绕而形成卷装;以及控制部,其禁止以牵伸装置中的牵伸罗拉与支承体产生共振的速度驱动牵伸罗拉。
在该结构的纺织单元中,禁止以与皮圈架、第一棒状部件、第二棒状部件、吸引部以及轴承等其他支承体共振的旋转速度驱动牵伸罗拉。由此,能够防止支承体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纱线物性的降低。此外,这里所说的纱线物性的“纱线”不仅指纱线,也包括纱条等束状的纤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纺织机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纺织机的纺织单元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牵伸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图2的牵伸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3以及图4的吸引部的主视图。
图6是分解表示牵伸装置的皮圈架的立体图。
图7A是图6的罩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B是在图7A中的VIIB-VIIB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6的前上罗拉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2的牵伸装置的下罗拉的俯视图。图10是表示纺织机的功能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附图的尺寸比例未必与说明的尺寸比例一致。
如图1所示,纺织机1具备多个纺织单元2、接纱台车3、第一端框架5A以及第二端框架5B。多个纺织单元2排列成一列。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纱线Y移动的路径(即纱道)中,将生成纱线Y的一侧称为上游侧,将卷绕纱线Y的一侧称为下游侧。
各纺织单元2生成纱线Y并将其卷绕成卷装P。在某个纺织单元2纱线Y被切断或纱线Y因某些理由而断开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在该纺织单元2进行接纱动作。
在第一端框架5A收纳有用于在纺织单元2的各部产生旋转空气流等的空气供给源以及/或者用于在纺织单元2的各部产生吸引空气流的吸引源等。
在第二端框架5B收纳有用于向纺织单元2的各部供给动力的驱动马达等。在第二端框架5B设置有机台控制装置55、显示部D以及输入键K。
机台控制装置55对纺织机1的各部集中进行管理以及控制。显示部D能够对纺织单元2的设定内容以及/或者状态所涉及的信息等进行显示。操作人员使用输入键K来进行适当的操作,由此能够进行纺织单元2的设定作业。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各纺织单元2在纱线Y的移动方向上,从上游侧依次具备牵伸装置6、气流纺织装置7、纱线监视装置8、张力传感器9、纱线蓄留装置11、上蜡装置12以及卷绕装置13。上述装置以上游侧在机台高度方向上为上侧的方式(即,以下游侧在机台高度方向上为下侧的方式)直接或间接支承于机台框架62。
单元控制器50针对规定量的纺织单元2中的每个而设置,对纺织单元2的动作进行控制。单元控制器50根据从机台控制装置55输出的信息(信号)来控制纺织单元2的动作。
牵伸装置6对纱条(纤维束)S进行牵伸。在纱条S的移动方向上,牵伸装置6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14、第三罗拉对15、中间罗拉对16以及前罗拉对17。
气流纺织装置7通过旋转空气流对经牵伸装置6牵伸而得的纤维束F进行搓捻而生成纱线Y。更详细地说(但省略图示),气流纺织装置7具有纺织室、纤维引导部、旋转空气流产生喷嘴以及中空引导轴体。纤维引导部向纺织室内引导从上游侧的牵伸装置6供给的纤维束F。旋转空气流产生喷嘴配置于纤维束F移动的路径的周围。通过从旋转空气流产生喷嘴喷射空气而在纺织室内产生旋转空气流。通过该旋转空气流将构成纤维束F的多个纤维的各纤维端翻转并使之旋转。中空引导轴体将纱线Y从纺织室内向气流纺织装置7的外部引导。
纱线监视装置8配置于气流纺织装置7与纱线蓄留装置11之间。纱线监视装置8是通过向移动的纱线Y照射光来检测纱线Y的状态的光学式纱线监视装置。纱线监视装置8对移动的纱线Y的状态进行监视,并检测纱疵的有无。纱线监视装置8在检测到纱疵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向单元控制器50发送。纱线监视装置8例如将纱线Y的粗细异常以及/或者纱线Y所含有的异物检测为纱疵。纱线监视装置8也检测纱线断开等。
张力传感器9在气流纺织装置7与纱线蓄留装置11之间,对移动的纱线Y的张力进行测定,并将张力测定信号向单元控制器50发送。在单元控制器50根据纱线监视装置8以及/或者张力传感器9的检测结果而判断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在该纺织单元2中将纱线Y切断。具体而言,停止空气向气流纺织装置7的供给,中断纱线Y的生成,由此来切断纱线Y。或者,也可以通过另设的切刀来切断纱线Y。
上蜡装置12在纱线蓄留装置11与卷绕装置13之间对纱线Y上蜡。
纱线蓄留装置11在气流纺织装置7与卷绕装置13之间消除纱线Y的松动。纱线蓄留装置11具有从气流纺织装置7稳定地引出纱线Y的功能、防止使接纱台车3进行接纱动作时等从气流纺织装置7送出的纱线Y滞留而导致纱线Y松弛的功能、以及防止比纱线蓄留装置11更靠下游侧的纱线Y的张力的变动传递至气流纺织装置7的功能。
卷绕装置13将纱线Y卷绕于筒管B而形成卷装P。卷绕装置13具有卷装保持部21、卷绕滚筒22以及横动引导件23。
卷装保持部21将筒管B支承为能够旋转。卷装保持部21被支轴24支承为能够摆动,使筒管B的表面或卷装P的表面与卷绕滚筒22的表面以适当的压力接触。设置于第二端框架5B的驱动马达(省略图示)同时驱动多个纺织单元2的卷绕滚筒22。由此,在各纺织单元2中,能够使筒管B或卷装P向卷绕方向旋转。各纺织单元2的横动引导件23设置于多个纺织单元2共有的轴25。第二端框架5B的驱动马达沿卷绕滚筒22的旋转轴方向往复驱动轴25,由此横动引导件23使纱线Y相对于旋转的筒管B或卷装P以规定幅度横动。
在某纺织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或纱线Y因某些理由而断开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移动至该纺织单元2,进行接纱动作。接纱台车3具有吸管31、接纱装置37、吸嘴38以及接纱台车控制部3A。
吸管31被支轴31A支承为能够转动,捕捉来自气流纺织装置7的纱线Y并向接纱装置37引导。吸嘴38被支轴38A支承为能够转动,捕捉来自卷绕装置13的纱线Y并向接纱装置37引导。接纱装置37进行引导的纱线Y彼此的接纱。接纱装置37是使用压缩空气的捻接器、或使用经线的接经器、或机械式地连接纱线Y的打结器等。接纱台车控制部3A执行接纱台车3中的各种控制处理。
接纱台车3在进行接纱动作时,使卷装P向反卷绕方向旋转(反转)。此时,通过气缸(省略图示)使卷装保持部21以卷装P远离卷绕滚筒22的方式移动,通过设置于接纱台车3的反转用罗拉36使卷装P反转。
进一步详细地对上述牵伸装置6进行说明。如图3以及图4所示,后罗拉对14具有隔着供纱条S移动的移动路径R1而相互对置的后下罗拉14A以及后上罗拉14B。第三罗拉对15具有隔着移动路径R1而相互对置的第三下罗拉15A以及第三上罗拉15B。中间罗拉对16具有隔着移动路径R1而相互对置的中间下罗拉16A以及中间上罗拉16B。相对于中间罗拉对16的下罗拉16A,设置有龙带(apron belt)18A。相对于中间罗拉对16的上罗拉16B,设置有龙带18B。前罗拉对17具有隔着移动路径R1而相互对置的前下罗拉17A以及前上罗拉17B。多个牵伸罗拉对14、15、16、17边对从条筒(省略图示)供给并被纤维束引导件65引导的纱条S进行牵伸边将其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输送。
下罗拉14A、15A、16A、17A分别支承于旋转轴14C、15C、16C、17C。各旋转轴14C、15C、16C、17C经由轴承而支承于机台框架62。例如,前下罗拉17A经由图9的轴承117而支承于机台框架62。下罗拉14A、15A、16A、17A与旋转轴14C、15C、16C、17C一起分别被设置于第二端框架5B的驱动马达或设置于各纺织单元2的驱动马达驱动旋转。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罗拉14A、15A分别被设置于各纺织单元2的驱动马达(未图示)驱动,下罗拉16A、17A分别被设置于第二端框架5B的驱动马达120A、120B驱动。
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上罗拉14B、15B、16B、17B分别能够旋转地支承于支承轴14D、15D、16D、17D。支承轴14D、15D、16D、17D分别经由罗拉支承构造体90、90、90(参照图6)而支承于皮圈架61。各上罗拉14B、15B、16B、17B以与各下罗拉14A、15A、16A、17A对置配置的方式安装于皮圈架61。各上罗拉14B、15B、16B、17B是与各下罗拉14A、15A、16A、17A接触而从动旋转的从动辊。
皮圈架61能够以支轴63为中心而向各上罗拉14B、15B、16B、17B与各下罗拉14A、15A、16A、17A以规定压力接触的位置(以下,也称为“接触位置”)(参照图3)和各上罗拉14B、15B、16B、17B远离各下罗拉14A、15A、16A、17A的位置(参照图4)转动。
皮圈架61的转动使用设置于皮圈架61的手柄64来进行。在闭合皮圈架61而处于接触位置的情况下,手柄64的下部前端的钩部66卡合于机台框架62的固定罗拉67,保持各上罗拉14B、15B、16B、17B与各下罗拉14A、15A、16A、17A的压接状态。
皮圈架61将相邻的一对纺织单元2各自所具备的牵伸装置6的各上罗拉14B、15B、16B、17B支承为能够旋转。即,皮圈架61被相邻的一对纺织单元2各自所具备的牵伸装置6共有。
本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6具备吸引部(支承体)71和喷吹部81。吸引部71对各上罗拉14B、15B、16B、17B所散布的纤维屑进行吸引。在本实施方式中,吸引部71对前上罗拉17B所散布的纤维屑进行吸引。如图3~图5所示,吸引部71具有第一吸引输送管(管状部)72以及第二吸引输送管74。
在第一吸引输送管72的端部设置有吸引口72A。被吸引口72A吸引的纤维屑等异物通过第一吸引输送管72而搬出。第一吸引输送管72经由固定部(共振防止构造)77而支承于皮圈架61的被固定部76。吸引口72A配置在比前上罗拉17B更靠下游侧且比前上罗拉17B与前下罗拉17A的接触(夹持点)位置稍靠上方的位置。吸引口72A以与前上罗拉17B对置的方式配置。在第一吸引输送管72的另一方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72B。
固定部77(参照图5)由板状部件形成。固定部77的主面77A以与牵伸罗拉对14、15、16、17(以下,有时也简称为“牵伸罗拉”)的排列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式固定于皮圈架61(参照图3以及图4)。具体而言,通过将固定部件插通并固定于固定部77的插通孔77C以及皮圈架61的插通孔(未图示)来将第一吸引输送管72固定于被固定部76。在固定部77的主面77A形成有第三加强部(共振防止构造)77B,该第三加强部77B在固定部77的厚度方向上朝向纱条S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突出。第三加强部77B通过从一方的面挤压加工板状部件的固定部77而形成。第三加强部77B的厚度可以与不沿厚度方向突出的其他部分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第一吸引输送管72也可以设置有未图示的第二加强部。具体而言,第二加强部通过加工第一吸引输送管72的外表面而形成,是沿管轴方向排列的部分。第二加强部是从第一吸引输送管72的内侧朝向外侧突出或在第一吸引输送管72的厚度方向上增厚的加强部。
第二吸引输送管74设置为能够与第一吸引输送管72连接。被吸引口72A吸引的纤维屑经由第一吸引输送管72而通过第二吸引输送管74搬出。第二吸引输送管74固定于机台框架62。
在第二吸引输送管74的一方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74A。第二连接部74A是将第二吸引输送管74与第一吸引输送管72的第一连接部72B连接或不连接的部分。在闭合皮圈架61而处于接触位置的情况下,第二连接部74A与第一连接部74B抵接。第一连接部72B与第二连接部74A抵接,从而第一吸引输送管72与第二吸引输送管74被连接。
第二吸引输送管74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主配管75。主配管75配置于纺织单元2的后方,是多个纺织单元2共用的吸引输送管。主配管75连接于配置在第一端框架5A的风机(吸引源)。
喷吹部81通过喷吹压缩空气来除去堆积在气流纺织装置7的纤维屑。在本实施方式的纺织单元2中,在产生纱线断开以及/或者纱线切断的情况下,气流纺织装置7的中空引导轴体远离(离开)纤维引导部。此时,喷吹部81向气流纺织装置7(具体而言为纤维引导部的入口)喷吹压缩空气来除去纤维屑。喷吹部81具备喷吹口82A、第一喷吹管82以及第二喷吹管83。
在第一喷吹管82的一方的端部设置有喷吹口82A。喷吹部81经由第一喷吹管82向喷吹口82A输送压缩空气,向气流纺织装置7喷吹压缩空气。第一喷吹管82相对于第一吸引输送管72被定位。第一喷吹管82的另一方的端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72B。
第二喷吹管83设置为能够与第一喷吹管82连接。经由第二喷吹管83向第一喷吹管82以及喷吹口82A输送压缩空气。第二喷吹管83固定于机台框架62。第二喷吹管83的一方的端部连接于第二连接部74A。第二喷吹管83的另一方的端部经由阀(未图示)连接于空气供给源(未图示)。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6的皮圈架61具有罗拉支承构造体90、90、90和罩部91。罩部91由金属板(板状部件)形成为下方开放的中空箱状。罩部91具有安装部92、92。
安装部92、92是罩部91的侧面下部向外侧直角地折弯而形成的部分,为了将罩部91与罗拉支承构造体90、90、90相互固定而设置。通过将固定部92B插通并固定于罗拉支承构造体90的插通孔90A、90A、90A与安装部92、92的插通孔92A来将罩部91与罗拉支承构造体90、90、90相互固定。
如图7A所示,在罩部91的侧面94形成有三角肋(共振防止构造)95和多个第一加强部(共振防止构造)96。侧面94是沿与上罗拉14B、15B、16B、17B的轴向正交(交叉)的方向而配置的面。侧面94通过弯曲加工板状部件而形成。即,通过弯曲加工安装部92与侧面94之间及侧面94与上表面93之间形成侧面94。
三角肋95是形成于安装部92与侧面94之间的弯曲加工部的肋。如图7B所示,三角肋95将安装部92与侧面94之间倾斜连接。三角肋95形成在从罩部91的上表面观察的俯视下与支承前上罗拉17B(参照图6)的支承轴17D的位置重叠的位置。
如图7A所示,各第一加强部96以向形成侧面94的板状部件的厚度方向、即向从罩部91的内部朝向外部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于侧面94。多个第一加强部96沿与上罗拉14B、15B、16B、17B的轴向正交(交叉)的方向和与牵伸罗拉的排列方向正交(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牵伸罗拉的排列方向排列。各第一加强部96是通过从作为板状部件的侧面94的背面挤压加工侧面94而形成的加强部。各第一加强部96的厚度可以与不在厚度方向上突出的其他部分相同,也可以不同。一个第一加强部96形成在从罩部91的上表面观察的俯视下与支承前上罗拉17B的支承轴17D的位置重叠的位置。第一加强部96也可以通过局部地增厚板状部件而形成。
在罩部91的内部配置有多个用于通过各上罗拉14B、15B、16B、17B和各下罗拉14A、15A、16A、17A来夹持纱条S的按压机构100。以相对于前上罗拉17B而设置的按压机构10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按压机构100具有弹簧保持框架101、按压弹簧(弹性部件)102、按压力调整凸轮103以及按压部件104。
弹簧保持框架101是以包围按压弹簧102的方式形成的金属板部件,安装于罗拉支承构造体90。弹簧保持框架101形成为中空状,在其内部空间配置有按压弹簧102、按压力调整凸轮103以及按压部件104。
按压弹簧102是螺旋弹簧,以被压缩的状态安装于弹簧保持框架101的内侧。在按压弹簧102的一端安装有按压力调整凸轮103,在按压弹簧102的另一端安装有按压部件104。按压力调整凸轮103具有操作件105,能够通过旋转操作件105来使按压力调整凸轮103在轴向上伸缩。操作件105从形成于弹簧保持框架101的贯通孔101A向外部突出。
按压部件104具有阻挡按压弹簧102的端部的圆板状的承受板107和圆棒状的按压销110。在罗拉支承构造体90形成有用于插入按压销110的贯通孔90B。按压销110从上方插入贯通孔90B,并向罗拉支承构造体90的内部突出。贯通孔90B将按压销110支承为能够沿长度方向滑动移动。
插入贯通孔90B的按压销110的端部(下端)与前上罗拉17B的支承轴(第一棒状部件、第二棒状部件)17D的轴向中央部接触,通过按压弹簧102的弹力将支承轴17D向下方按压。由此,能够将支承于支承轴17D的两端的前上罗拉17B、17B分别按压于对置的前下罗拉17A、17A。
在按压力调整凸轮103的操作件105的外侧贯通有防松垫圈(减振件)109。如图6所示,在按压机构100收纳于罩部91的状态下,防松垫圈109被弹簧保持框架101的上表面101B与罩部91的上表面93夹持。也可以代替防松垫圈109而配置空气减振件或液压减振件。
相对于后上罗拉14B、第三上罗拉15B以及中间上罗拉16B的每一个的按压机构100的结构与上述前上罗拉17B中的按压机构10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支承各上罗拉14B、15B、16B、17B的支承轴14D、15D、16D、17D被按压弹簧102施力而按压各下罗拉14A、15A、16A、17A。由此,能够通过各上罗拉14B、15B、16B、17B和各下罗拉14A、15A、16A、17A来夹持纱条S。
如图8所示,支承前上罗拉17B的支承轴17D的直径φ优选形成为配置于支承轴17D的两端的前上罗拉17B之间的距离P1的8.5%以上11.5%以下,更优选形成为9.0%以上10.0%以下。配置于支承轴17D的两端的前上罗拉17B、17B之间的距离P1是指前上罗拉17B、17B的中心部彼此在支承轴17D的轴向长度上的距离。支承轴14D~16D的直径也可以形成为与支承轴17D相同。
如图9所示,支承前下罗拉17A的旋转轴17C(第三棒状部件)经由轴承117而支承于机台框架62。旋转轴17C连结于配置在第二端框架5B的驱动马达120B,被驱动马达120B驱动。轴承117被固定在机台框架62的被固定部118固定。由此,旋转轴17C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被固定部118、即机台框架62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的纺织机1中,两个轴承117(例如,轴承(第一轴承)117A以及轴承(第二轴承)117B)在旋转轴17C的轴向上相互邻接地配置。轴承117A所包含的滚珠的数量与轴承117B所包含的滚珠的数量不同。
接下来,参照图10对本实施方式之一的特征部分即对机台控制装置55对牵伸罗拉的驱动控制进行说明。机台控制装置55由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如图10所示,作为执行牵伸装置6的牵伸罗拉的控制处理的示意性部分,机台控制装置55具备禁止部(控制部)55A和存储部55B。
机台控制装置55经由输入键K而从作业者接受牵伸罗拉的旋转速度的设定。存储部55B对牵伸罗拉与其他部件(例如,皮圈架61、旋转轴14C、15C、16C、17C、吸引部71以及轴承117等)共振时的牵伸罗拉的每单位时间的旋转速度进行存储。例如,在牵伸罗拉被以433m/min驱动旋转时产生牵伸罗拉与其他部件的共振的情况下,可以使存储部55B储存433m/min正负α的范围的旋转速度。
若经由输入键K从作业者输入所希望的旋转速度,则禁止部55A对输入的值与储存在存储部55B的值是否一致进行确认。在确认输入的值与储存在存储部55B的值一致的情况下,禁止部55A控制显示部D,显示无法设定输入的旋转速度这一主旨。在确认输入的值与储存在存储部55B的值不一致的情况下,禁止部55A控制驱动马达(例如,驱动马达120A、120B)使之以输入的值的旋转速度驱动。
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6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牵伸装置6中,能够防止直接或间接支承牵伸罗拉的支承体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纱线物性的降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A所示,皮圈架61的侧面94被三角肋95加强,因此能够减轻皮圈架61伴随着上罗拉14B、15B、16B以及17B的旋转而导致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皮圈架61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7A所示,在皮圈架61的侧面94形成有多个第一加强部96。多个第一加强部96沿着与被上罗拉14B、15B、16B、17B施加振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多个第一加强部96沿着与被上罗拉14B、15B、16B、17B施加振动的方向排列。由此,能够抑制皮圈架61向被上罗拉14B、15B、16B、17B施加振动的方向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皮圈架61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支承轴17D的直径φ为配置于支承轴17D的两端的前上罗拉17B、17B之间的距离P1的8.5%以上11.5%以下。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支承轴17D与牵伸罗拉(前上罗拉17B)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通过配置于皮圈架61与按压弹簧102之间的防松垫圈109,能够抑制从支承轴17D传递来的晃动传递至皮圈架61。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皮圈架61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固定部77被第三加强部77B加强,因此能够减轻固定部77伴随着上罗拉14B、15B、16B、17B的旋转而导致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吸引部71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伴而共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固定部77的主面77A形成有向被上罗拉14B、15B、16B、17B施加振动的方向突出的第三加强部77B。由此,能够抑制固定部77向被上罗拉14B、15B、16B、17B施加振动的方向的晃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吸引部71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轴承117A与117B邻接配置,轴承117A、117B具备滚珠的数量被调整为相互不同的数量的滚珠。由此,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轴承117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定为以皮圈架61、支承轴14D、15D、16D、17D、吸引部71以及轴承117等支承体的至少某一方与牵伸罗拉共振的旋转速度驱动牵伸罗拉的情况被禁止。由此,能够防止皮圈架61、支承轴14D、15D、16D、17D、吸引部71以及轴承117等支承体的至少某一方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牵伸装置6作为支承体而具备皮圈架61、支承轴14D、15D、16D、17D、吸引部71以及轴承117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作为共振防止构造的例子,对设置于皮圈架61的罩部91的侧面94的三角肋95以及第一加强部96、调整过直径的支承轴14D、15D、16D及17D、配置有防松垫圈109的按压机构100、具有形成有第三加强部77B的固定部77的吸引部71、以及滚珠的数量相互不同且邻接的轴承117A、117B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牵伸装置可以不具备上述全部的结构,也可以具备适当组合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机台控制装置55将牵伸罗拉(牵伸罗拉对14、15、16、17)的旋转速度控制为无法设定为牵伸罗拉与支承体产生共振的旋转速度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纺织单元也可以不具有该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皮圈架61的罩部91由金属板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罩部91也可以形成为铸件。这种情况下,罩部91的重量增加,因此皮圈架61的稳定感增加。其结果是能够防止作为支承体的皮圈架61与牵伸罗拉伴随着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为牵伸罗拉而设置有4对罗拉对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置有3对或5对等4对以外的多对罗拉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机台控制装置55实施牵伸罗拉(牵伸罗拉对14、15、16、17)的驱动控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针对每个单元控制器50或纺织单元2而设置的控制器实施该驱动控制。
气流纺织装置为了防止纤维束的搓捻传递至气流纺织装置的上游侧,还可以具备保持于纤维引导部并配置为向纺织室内突出的织针。气流纺织装置也可以构成代替上述织针而通过纤维引导部的下游侧端部来防止纤维束的搓捻传递至气流纺织装置的上游侧。而且,气流纺织装置也可构成为代替上述结构而具有一对相互向相反方向进行搓捻的喷气喷嘴。
在纺织单元2中,纱线蓄留装置11具有从气流纺织装置7引出纱线Y的功能,但也可以通过输出罗拉和夹持罗拉从气流纺织装置7引出纱线。在通过输出罗拉和夹持罗拉从气流纺织装置7引出纱线Y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纱线蓄留装置11,而设置通过吸引空气流吸收纱线Y的松驰的松弛管或机械式补偿装置等。
在纺织机1中,牵伸装置6的下罗拉的至少一个以及横动引导件23被来自第二端框架5B的动力(即,多个纺织单元2共用)驱动。然而,纺织单元2的各部(例如牵伸装置、纺织装置、卷绕装置等)也可以针对每个纺织单元2而被独立驱动。
在纱线Y的移动方向上,张力传感器9可以配置于纱线监视装置8的上游侧。单元控制器50也可以针对每个一个纺织单元2而设置。在纺织单元2中,上蜡装置12、张力传感器9以及纱线监视装置8也可以省略。
在图1中,以纺织机1卷绕出筒形状的卷装P的方式进行图示,但也可以卷绕出锥形形状的卷装。在锥形形状的卷装的情况下,会因纱线的横动而产生纱线的松动,但该松动能够被纱线蓄留装置11吸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纺织机1具备牵伸装置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在环锭细纱机或并条机等其他纤维机械也可以具备牵伸装置6。

Claims (8)

1.一种牵伸装置,对纤维束进行牵伸,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牵伸罗拉,所述多个牵伸罗拉形成为分别由上罗拉和与所述上罗拉对置配置的下罗拉构成的多个罗拉对,并且所述多个罗拉对沿输送所述纤维束的方向排列;
支承体,其对所述牵伸罗拉进行支承;
共振防止构造,其防止所述牵伸罗拉与所述支承体伴随着所述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以及
吸引部,其具有管状部,其中,所述管状部具有以与所述牵伸罗拉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吸引口,
所述支承体是将所述上罗拉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皮圈架,
所述吸引部具有用于将所述管状部固定于所述皮圈架的板状部件亦即固定部,
所述共振防止构造是通过在所述管状部的外表面进行加工而形成的第二加强部以及通过对所述固定部进行加工而形成的第三加强部中的至少一方,其中,所述第二加强部是从作为管状部的设置有所述吸引口的第一吸引输送管的内侧朝向外侧突出、或者在所述第一吸引输送管的厚度方向上增厚的加强部;所述第三加强部在所述固定部的厚度方向上朝向纤维束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突出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架能够以支轴为中心而向各所述上罗拉与各所述下罗拉以规定压力接触的接触位置和各所述上罗拉远离各所述下罗拉的其他位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部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吸引口,在所述管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在所述皮圈架处于所述接触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部与被固定于机台框架的吸引输送管的第二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皮圈架处于非所述接触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吸引部作为所述支承体。
5.一种牵伸装置,对纤维束进行牵伸,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牵伸罗拉,所述多个牵伸罗拉形成为分别由上罗拉和与所述上罗拉对置配置的下罗拉构成的多个罗拉对,并且所述多个罗拉对沿输送所述纤维束的方向排列;
支承体,其对所述牵伸罗拉进行支承;以及
共振防止构造,其防止所述牵伸罗拉与所述支承体伴随着所述牵伸罗拉的旋转而共振,
所述支承体是分别将支承所述下罗拉的第三棒状部件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机台旋转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邻接配置,
在所述共振防止构造中,所述第二轴承所包含的滚珠的数量调整为与所述第一轴承所包含的滚珠的数量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多个罗拉对,在输送所述纤维束的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罗拉对、第三罗拉对、中间罗拉对以及前罗拉对,
所述第三棒状部件是支承前下罗拉的旋转轴,所述前下罗拉是所述前罗拉对的所述下罗拉。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牵伸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棒状部件与驱动马达连结。
8.一种纺织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牵伸装置;
纺织装置,其对通过所述牵伸装置牵伸而得的所述纤维束施加搓捻而生成纱线;
卷绕装置,其对从所述纺织装置供给的所述纱线进行卷绕而形成卷装。
CN201910654386.0A 2014-11-13 2015-10-27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Active CN1103876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30926A JP2016094682A (ja) 2014-11-13 2014-11-13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ユニット
JP2014-230926 2014-11-13
CN201510706435.2A CN105603590B (zh) 2014-11-13 2015-10-27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6435.2A Division CN105603590B (zh) 2014-11-13 2015-10-27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7606A CN110387606A (zh) 2019-10-29
CN110387606B true CN110387606B (zh) 2021-10-26

Family

ID=543376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4386.0A Active CN110387606B (zh) 2014-11-13 2015-10-27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CN201510706435.2A Active CN105603590B (zh) 2014-11-13 2015-10-27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06435.2A Active CN105603590B (zh) 2014-11-13 2015-10-27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020854B1 (zh)
JP (1) JP2016094682A (zh)
CN (2) CN1103876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23975A (ja) * 2018-01-19 2019-07-2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吸引配管の合流構造、これを備えた糸巻取機及び紡績機
JP2019148039A (ja) 2018-02-28 2019-09-0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ユニット
CH718231B1 (de) * 2019-11-07 2023-09-29 Rotorcraft Ag Oberer Arm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CN113493951A (zh) * 2020-03-20 2021-10-12 张家港市广大纺机有限公司 一种纺纱机摇架及微调压力方法
CH719552A1 (de) * 2022-03-28 2023-10-13 Rieter Ag Maschf Kämmmaschine mit einer Absaugung.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49322A (en) * 1933-10-18 1936-07-28 Parks Cramer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the pressure of the drawing rolls of textile machinery
US2717426A (en) * 1952-01-30 1955-09-13 Casablancas High Draft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rafting mechanisms for textile fibres
CN101314876A (zh) * 2007-06-01 2008-12-0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引导装置
CN101314875A (zh) * 2007-06-01 2008-12-0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01429691A (zh) * 2007-11-10 2009-05-13 欧瑞康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 上罗拉承载件及加压臂
CN102995178A (zh) * 2011-09-13 2013-03-27 马佐里有限公司 细纱机中的纤维网的压实装置
CN103687985A (zh) * 2011-07-25 2014-03-26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压实装置的纺纱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27194A1 (de) * 2005-06-06 2006-12-07 Wilhelm Stahlecker Gmbh Halterung für einen Druckwalzenzwillig eines Streckwerkes
JP2010168690A (ja) * 2009-01-23 2010-08-05 Murata Machinery Ltd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繊維機械
JP2011032618A (ja) 2009-08-05 2011-02-17 Murata Machinery Ltd ドラフトローラ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繊維機械
CN202913120U (zh) * 2012-11-25 2013-05-01 陈伟雄 一种上罗拉轴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49322A (en) * 1933-10-18 1936-07-28 Parks Cramer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ilizing the pressure of the drawing rolls of textile machinery
US2717426A (en) * 1952-01-30 1955-09-13 Casablancas High Draft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rafting mechanisms for textile fibres
CN101314876A (zh) * 2007-06-01 2008-12-0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引导装置
CN101314875A (zh) * 2007-06-01 2008-12-03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束集束装置
CN101429691A (zh) * 2007-11-10 2009-05-13 欧瑞康阿库泰斯泰斯博斯德国公司 上罗拉承载件及加压臂
CN103687985A (zh) * 2011-07-25 2014-03-26 里特机械公司 具有压实装置的纺纱机
CN102995178A (zh) * 2011-09-13 2013-03-27 马佐里有限公司 细纱机中的纤维网的压实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20854A1 (en) 2016-05-18
EP3020854B1 (en) 2019-08-14
CN105603590A (zh) 2016-05-25
CN110387606A (zh) 2019-10-29
JP2016094682A (ja) 2016-05-26
CN105603590B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7606B (zh)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EP1911865B1 (en) Fiber bundle collecting devic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JP6064285B2 (ja) 編物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BRPI0817634B1 (pt) Método e dispositivo para a produção de tecido de malha
CN106567170B (zh) 纺织机以及控制装置
CN106048789B (zh) 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
JP2017082370A (ja) ボビン方向転換機構、ボビン収容装置及び紡績機
EP2921577B1 (en)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JP2016188444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CN214458527U (zh) 牵伸装置、纺纱机以及牵伸辊
EP2975164B1 (en) Spinning machine comprising a core yarn supplying unit.
JP3826864B2 (ja)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CN104562318B (zh) 牵伸装置及纺织机
EP2452002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core yarn
CN108977945B (zh) 辊单元、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械
CN106560535A (zh) 牵伸装置、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JP2013049937A (ja) 紡績機
JP2018178311A (ja) 紡績機、空気紡績方法、及び紡績糸
JP2019007102A (ja) 空気紡績装置モジュール、空気紡績ユニット及び空気紡績機
JP2017065898A (ja) 糸掛け部材、糸貯留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EP2573229B1 (en)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JP2022027203A (ja) 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ユニット
US243525A (en) Seph helliwell
JP2018178294A (ja) 繊維機械用の駆動装置、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空気紡績機
JP2017066548A (ja) ドラフトローラ支持体、ドラフトローラ、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