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7985A - 具有压实装置的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压实装置的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7985A
CN103687985A CN201280037096.8A CN201280037096A CN103687985A CN 103687985 A CN103687985 A CN 103687985A CN 201280037096 A CN201280037096 A CN 201280037096A CN 103687985 A CN103687985 A CN 103687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unit
suction
draft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70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7985B (zh
Inventor
G.施内德
L.马里纳
R.内格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Rieter Automatik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3687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79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79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79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86Aprons; Apron supports; Apron tensioning arrang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02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ring type
    • D01H1/025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ring type with a condensing device between drafting system and spinning uni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2Fibre-condensing guid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5/00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 Threading of roving into drafting machine
    • D01H5/18Drafting 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without fallers or like pinned bars
    • D01H5/7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rafting elements
    • D01H5/74Rollers or roller b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纺纱机上对纤维须条(V)进行压实的装置,具有一设有彼此先后相随的牵伸机构伸辊对(3、4;5、6;7、8)的牵伸机构单元(2),所述牵伸机构辊对的压辊(4、6、8)被保持在以能够偏转的方式支承在机架(MR)上的压杆(10)上;并且具有一紧接在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的输出辊对(7、8)后面以能够偏转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机架(MR)上的压实单元(VM),所述压实单元的偏转轴线(MA)平行于并且相对于所述输出辊对(7、8)的旋转轴(7a、8a)隔开地延伸,并且所述压实单元具有托架(20),至少一个设有吸入区(Z)的抽吸滚筒(1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托架上,为了在所述吸入区(Z)的末端形成夹紧线条(P),相应地一被固定在所述托架(20)上的夹辊(33)在压力元件(F2)的作用下安放在所述抽吸滚筒上,并且为了在所述输出辊对(7、8)的下辊(7)与所述抽吸滚筒(17)之间形成驱动连接,在与所述托架(20)的偏转轴线(MA)隔开的情况下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F1、55;68)向所述托架(20)加荷,由此使所述抽吸滚筒(17)朝所述输出辊对(7、8)的下辊(7)运动。为了改进已知的解决方案而建议,在所述压实单元(VM)的托架(20)的偏转轴线(MA)的区域中设置了导向机构(30),通过所述导向机构将所述压实单元朝着其偏转轴线(MA)的方向看固定在其被安装在所述机架(MR)上的位置中,并且将所述弹簧元件(F1、55;68)安装在所述压杆(10)的自由的端部上。

Description

具有压实装置的纺纱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装置。
已经从实践中知道了大量的实施方式,其中为了对于由牵伸机构单元所输出的纺纱材料(纤维条子)进行压制(压实)而在后面布置了压实装置。紧接在这样的压实装置后面,将经过压实的纺纱材料在经过夹紧位之后输送给捻度产生装置。这样的捻度产生装置比如对于环锭精纺机来说由钢丝圈构成,该钢丝圈在钢领上面旋转,其中将所产生的纱线卷绕在旋转的筒管上面。作为压实装置,主要使用所提到的、旋转的、经过穿孔的抽吸滚筒或者旋转的、设有穿孔的皮带。
在这种情况中,知道一些压实装置,这些压实装置也还可以在后来被加装到现存的牵伸机构单元上。
一种这样的压实装置比如从CN 101613896 A中得到公开,其中为了延长所述牵伸装置的冲压部(Stanze),将附加的元件旋紧在所述冲压部上。同时,在这种实施例中示出了具有齿轮对的变速器级,通过所述变速器级应该驱动一种附加的压实装置。
此外,从CN 2851298 Y中公开了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压实辊连同与其共同作用的加捻止动辊被固定在框架元件上,所述牵伸机构单元的输出辊对的压辊也支承在所述框架元件中。所述框架元件通过螺纹连接与机架或者与牵伸框架相连接。在所示出的装置中,所述输出辊对的压辊通过摩擦直接获取所述抽吸滚筒的驱动力。因此,这种系统也能够加装到纺纱机的、现存的牵伸机构单元上。但是要将较大的时间开销考虑在内,如果必须将所述纺纱机重又改装到无压实机构的牵伸机构单元上。所述时间开销对于具有超过1000个纺纱位的纺纱机来说非常可观。在每次都必须拆卸所述压实装置时保养间隔的实施也十分耗时。
因此,在尚未公布的、2010年11月26日的瑞士专利申请CH-01992/10中建议一种能够加装的压实单元,该压实单元作为紧凑的结构单元能够以能够偏转的方式容易地加装到所述纺纱机上。通过所建议的、能够偏转的安装方式,所述压实单元可以容易地从其安装的位置转换到处于所述牵伸机构单元的出口处的运行位置中。所述压实单元同样可以没有问题地、快速并且在不用特殊的工具的情况下就从所述运行位置转换到一种停止运行位置中。对于这里所说明的压实辊的驱动,通过摩擦和专门的驱动机构由所述牵伸机构单元输出辊对的被驱动的下辊出发来进行。在这种情况中,所述压实辊通过专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压力元件朝所述输出辊对的下辊挤压。这样的压力元件的专门的安装比较麻烦,并且所述压力元件必须精确地调准到有待加荷的压实辊上。在所述已知的解决方案中,所述牵伸机构单元的压辊转换到其运行位置(工作位置)中以及所述压实单元转换到其运行位置(工作位置)中的这两个过程必须彼此独立地进行。此外,利用该解决方案,不存在所述牵伸机构单元的压辊的能够偏转的压杆与所述能够偏转的压实结构单元的直接的彼此相协调的定位,这一点有时候、比如在各个辊子没有精确地彼此对准时可能起到不利的影响。
根据已知的现有技术,提出消除已知的解决方案的缺点并且对现存的解决方案进行改进的任务。
因此建议,在所述压实单元的托架的偏转轴的区域中设置了导向机构,通过所述导向机构将所述压实单元朝着其偏转轴的方向看固定在其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位置中,并且将用以在转换到运行位置中时向所述托架施加载荷的弹簧元件安装在所述压杆(也被称为“负荷臂”)的自由的端部上。
利用所建议的装置可以用对于仅仅一根压杆的操纵来同时将两个系统(所述牵伸机构单元的压辊和所述压实单元)置于其运行位置中,并且将其固定在那里。从中产生容易且快速的可操作性。通过所述弹簧元件,将所述压实单元保持在其已经向里偏转的运行位置中,在所述运行位置中所述压实单元与所述输出辊对的下辊形成一种驱动连接(比如通过摩擦)。此外,通过所述被安装在压杆上的弹簧元件,所述牵伸机构单元在所述运行位置中直接地与所述压实单元相耦合,从中产生一个本身封闭的单元,该单元也不太容易受到振动的影响。
通过所建议的导向机构,将所述压实单元在所定义的位置中(朝着其偏转轴的方向看)固定在所述纺纱机的机架上。“弹簧元件”这个概念也包括一些实施方式(或者元件的组合),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用弹簧向刚性的机构(比如棒或者杆)施加载荷。也就是说,也可以取代“弹簧元件”这个概念而使用“弹簧加载的保持元件”这个概念。
此外建议,给所述托架配设耦合位,该耦合位在运行位置中与所述弹簧元件形成形状配合的连接,通过所述形状配合的连接使得所述压杆横向于其偏转平面看相对于所述托架得到固定。由此得到一种完全地彼此闭锁在一起的并且封闭的系统,其中所有辊对沿着其轴向看不可移走地并且精确地相对于彼此进行定向。也就是说,使“具有压辊的压杆”和“压实单元”这两个能够偏转的元件精确地相对于彼此定向并且加以固定。
在所述托架上的耦合位可以按照所述被固定在压杆上的弹簧元件的结构设有凸起或者凹处。在这种情况中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形状配合的连接,通过所述形状配合的连接使两个元件(所述压实单元的托架和所述压杆的弹簧元件)固定地并且不可移动地相对于彼此进行定位。
此外建议,所述弹簧元件由以能够偏转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压杆上的支架所构成,利用弹簧向该支架施加载荷。由此可以通过所述以弹簧加载的方式被安装在压杆上的支架来同时将压紧力传递到所述压实单元的结构单元上,所述压紧力对于所述抽吸滚筒的驱动来说是必要的。也就是说,通过所述压紧力,来为在所述抽吸滚筒的驱动元件与所述牵伸机构单元的输出辊对的下辊之间的驱动传递产生足够的摩擦力。
也可以取代所述弹簧加载的支架而规定,所述弹簧元件由直接地被固定在所述压杆上的板簧所构成。由此得到一种简化的结构,该结构发挥了相同的作用。
此外建议,所述托架设有抽吸通道,该抽吸通道的一端汇入在所述托架的偏转位的区域中,并且其另一端则汇入在一伸入到所述压实元件中的抽吸嵌入件的区域中。由此得到一种紧凑的单元,对于该单元来说也集成了所述抽吸通道,并且该单元在其总体方面通过所述耦合位能够与所述压杆闭锁在一起。也就是说,所述具有集成的抽吸通道的压实单元产生一种紧凑且封闭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按照需要可以快速地并且容易地安装或者拆卸。
此外建议,所述托架设有一U形的端件,所述托架利用该端件在安装的位置中在接合位处部分地围住圆形的通道,所述圆形的通道则被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与负压源相连接。由此,在将所述压实单元通过所述压杆以及固定在其上面的杠杆转换到并且固定在其运行位置中之前,保证没有问题地并且容易地将所述压实单元耦合到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停止运行位置中。但是,也可以设想其它的解决方案,用于将所述压实单元或者其托架通过偏转轴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为了沿着所述抽吸滚筒的轴向方向或者横向于所述纺纱材料的材料流方向可靠地固定所述压实单元(结构单元),在此建议,在所述接合位的区域中设置了用于对所述U形的端件进行侧向的固定的导向件。在这种情况中,可以在所述通道上面设置用于所述托架的、侧面的导向件,用于将所述托架固定在其位置中。同样也可以在所述圆形的通道中设置凹处,所述托架伸入到所述凹处中,并且由此侧向地得到导引。
此外建议,所述夹辊(也被称为“加捻止动辊”)以能够旋转运动的方式支承在一以能够偏转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压臂上。
在这种情况中,对于一种紧凑而封闭的结构来说有利的是,在所述压臂的偏转轴与所述辊子的旋转轴之间设置了弹簧元件。由于在纺纱厂中存在的飞毛,活动的元件(比如弹簧元件)的封闭的结构是有利的,用于避免对于这些部件的污染。
为了为将所述辊子从停止运行位置转换到运行位置中来得到死点位置,在此建议,所述压臂的偏转轴处于一种平面的上方,该平面通过所述托架的偏转轴和所述抽吸滚筒的旋转轴来伸展。
在这种情况中,在所述托架的从停止运行位置到运行位置中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在克服死点位置的情况下将所述辊子的旋转轴从处于在所述压臂的偏转轴与所述压实元件的旋转轴之间的连线上方的第一位置转换到处于这条连线下方的第二位置中。为了将所述夹辊的压臂保持在过死点位置(Übertotpunktlage)中,在此建议,在所述托架上设置了止挡,该止挡伸入到所述压臂的运动范围中,用于将该压臂保持在这个第二位置中。
为了将所述压实单元的托架容易地转换到其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停止运行位置中,在此建议,在所述机架上设置了导向件,通过所述导向件在转换到停止运行的第一偏转位置中时将所述托架导引到所述接合位处。
所述压实单元的结构单元一般在两个牵伸机构单元(双牵伸机构)范围内延伸,其中在所述结构单元的托架上安装了两个抽吸滚筒。因此建议,所述牵伸机构单元是具有两个并排放置的牵伸机构的双牵伸机构,所述牵伸机构的压辊被一根共同的压杆所保持并且所述被分配给牵伸机构相应输出辊对的抽吸滚筒与夹辊以能够旋转运动的方式支承在共同的托架上。
在接下来的实施例中详细说明并且示出本发明的其它的优点。附图示出:
图1是牵伸机构单元连同压实单元的、所加装的并且处于闭锁位置中的结构单元的示意性的侧视图;
图1a是耦合位的、按照图1的放大的视图X;
图1b是按照图1a的侧视图;
图2是处于停止运行位置中的压实单元连同处于死点位置上方的夹辊的示意性的部分视图;
图3是按照图2的、具有处于死点位置中的辊子的示意性的部分视图;
图4是按照图2的、具有处于死点位置下方的辊子的示意性的部分视图;
图5是按照图1的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图5a是按照图5的、具有用于为所述压实单元的托架进行侧向的固定的侧向导向件的放大的视图Y;
图5b是按照图5的缩小的俯视图N。
图1示出了具有牵伸机构单元2的纺纱机(环锭精纺机)的纺纱位1的示意性的侧视图,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设有输入辊对3、4、中间辊对5、6以及输出辊对7、8。围绕着所述中间辊5、6分别引导一根皮带12、13,所述皮带被分别围绕着未详细示出的保持架保持在其所示出的位置中。所提到的辊对的上方的辊子4、6、8构造为压辊,这些压辊通过轴4a、6a、8a以能够旋转运动的方式支承在以能够偏转的方式得到支承的压杆10上。所述压杆10以能够围绕着轴15偏转的方式得到了支承,正如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通过弹簧元件F来加荷。这个弹簧元件比如也可以是空气软管。通过所述示意性地示出的弹簧加荷,将所述辊子4、6、8朝所述辊对的下方的辊子3、5和7挤压,用以形成用于纺纱材料的夹紧位。所述辊对3、5、7正如示意性地勾画出来的那样与驱动装置A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中可以使用单个驱动装置以及还有其它的驱动形式(齿轮、齿形皮带等等)。通过摩擦,通过所述被驱动的下辊3、5、7来驱动所述压辊4、6、8,或者通过所述皮带12来驱动所述皮带13。所述被驱动的辊子5的圆周速度稍许高于所述被驱动的辊子3的圆周速度,使得被输送给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的、粗纱L形式的纺纱材料在所述输入辊对与所述中间辊对5、6之间经受一种预牵伸。对于所述纺纱材料V的主牵伸在所述中间辊对5、6与所述输出辊对7、8之间产生,其中所述输出辊7具有比所述中间辊5高得多的圆周速度。
正如可以从图5b中(按照图5的视向N)得知的那样,将压杆10分配给两个相邻的牵伸机构单元2(双牵伸机构)。因为涉及所述相邻的牵伸机构单元或者压实装置的、相同的或者部分地镜像对称地布置的元件,所以为这些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由所述输出辊对7、8所输出的、经过拉伸的纺纱材料V被向下偏转,并且到达紧接着的抽吸滚筒17的吸入区Z的区域中。相应的抽吸滚筒17设有在其圆周上面布置的穿孔或者开口Ö。在所述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得到支承的抽吸滚筒17的内部,相应地设置了静止地得到支承的抽吸嵌入件18,该抽吸嵌入件被固定在压实单元VM的托架20上。所述抽吸嵌入件的结构和布置在尚未公布的、2010年11月26日的瑞士专利申请CH-01992/10中得到说明。在那里同样示出了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与相应的抽吸滚筒17相连接,并且在运行位置中与所述输出辊对的下辊7建立了摩擦锁合连接。无论如何,相应的抽吸滚筒17或者与其相连接的驱动机构安放在所述被驱动的辊子7的圆周上面,并且由该辊子通过摩擦来驱动。在图1的实施例中,通过以能够围绕着轴56偏转的方式被固定在所述压杆10上的杠杆55,来将所述抽吸滚筒17的压紧力施加到所述下辊7上。所述杠杆55设有加长部57,该加长部从所述偏转轴56沿着所述压杆10延伸。在与所述偏转轴56间隔距离的情况下,在所述压杆10上安装了弹簧F1,该弹簧在其另一端上同样在与所述偏转轴56间隔距离的情况下被固定在所述杠杆55上。通过所述弹簧F1,使所述杠杆55关于其偏转轴56逆时针地偏转。在图1里所示出的运行位置中,所述压杆10闭合,在该运行位置中这种通过弹簧F1所产生的偏转运动通过附件60受到了限制,该附件被固定在所述压实单元VM的托架20上。正如可以从图1a(按照图1的视向X)到图1b的放大的视图中得知的那样,被固定在所述杠杆55的自由的端部上的接片62通过其凹处61与所述附件60建立了一种形状配合的连接。由此,所述压杆10和所述被固定在该压杆上的压辊4、6、8固定地与所述压实单元VM的托架20相耦合,由此这些压辊相对于所述抽吸滚筒17及其夹辊33进行侧向的定位。也就是说,所述压杆10由此间接地通过所述压实单元VM横向于其自身的偏转平面SE(图5b)也相对于所述机架MR得到了固定。此外,通过这种经过仅仅一根压杆10来同时闭锁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和所述压实单元VM的做法来保证,在所述压杆的卡入的运行位置中,所述压实单元的抽吸滚筒也处于所述运行位置中。这一点用以前的、具有独立的闭锁机构的解决方案并不总是得到保证。也就是说,如果在起动纺纱机之前忘记了也将所述压实单元VM转换到其运行位置中,那就可能在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与所述紧接着的压实单元VE之间出现材料堆积,由此也在相应的纺纱位处中断纺纱过程。这一点现在通过所述按照本发明所建议的、通过所述压杆来共同闭锁到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和所述压实单元VE的运行位置中这种做法得到避免。也就是说,即使所述牵伸机构单元关闭,也仅仅将纺纱材料提供给所述压实单元。
所述抽吸滚筒17或者两个被分配给双牵伸机构2的抽吸滚筒17(图5b)在所述压实单元VM的托架20上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一根被固定在所述托架上的轴22上。在所述托架20的内部存在着抽吸通道SK,该抽吸通道正如示意性地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与相应的抽吸嵌入件18处于连接之中。在所述托架20的、朝向纺纱机机架MR的端部上,所述托架设有U形的端件46,所述抽吸通道SK以开口S2汇入在所述端件46中。所述开口S2在所示出的位置中与吸管50的开口SR相对置,所述吸管50被固定在所述纺纱机的机架MR上。
所述托架20利用被安装在该托架20的端部上的、U形的端件46以能够围绕着所述吸管的中心轴线MA偏转的方式得到了固定,并且由此形成一种接合位KS。通过关于所述吸管50的尺度在尺寸方面相应地构成的端件46,在所述吸管50与所述端件46之间实现夹紧作用,由此将所述托架20保持在所述吸管50上面。
正如示意性地在图1中勾画出来的那样,在所述端件46的两侧上在所述吸管50上面固定了导向件30,通过所述导向件30朝所述中心轴线MA的方向在侧面固定所述端件46、并且由此固定所述压实单元VM。这也可以从图5a(按照图5的视向y)的放大图中得知。通过这种在侧面将所述压实单元固定在所述吸管50上并且由此固定在所述机架MR上的方式,通过所述耦合位55、60、62,也将所述压杆连同所述压辊4、6、8相对于机架保持在一种被固定的位置中。
在吸入区Z中,在通过负压源SP所施加的负压的作用下将外面的、伸出的纤维编入并且对纺纱材料进行压缩。为此,相应的抽吸滚筒在其圆周上面设有开口O,所述开口与所述抽吸嵌入件18的、未示出的抽吸缝隙共同作用。
紧接在所述吸入区Z的后面,为每个抽吸滚筒17设置了夹辊33,所述夹辊被保持在压臂71中,并且通过压力加载来安放在相应的抽吸滚筒17上面,并且与其形成夹紧线条P。在这种情况中所述相应的夹辊3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轴32上面,该轴32则被固定在压臂71的活塞70上。所述活塞70伸到缸72中,该活塞70以能够沿着纵向方向移动的方式在所述缸72中得到导引,并且通过压力弹簧F2来加荷。通过这种加荷,将所述夹辊33朝所述抽吸滚筒的方向挤压。所述缸72以能够偏转的方式被安装在与所述托架20相连接的轴24上。所述压臂71由此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包括一具有偏转轴24的缸72以及一用弹簧F2加载的活塞70。
所述夹紧线条P同时形成所谓的“加捻止动缝隙(Drehsperrungsspalt)”,从该加捻止动缝隙将所述纺纱材料沿着输送方向FS以经过压缩的纱线FK的形式在捻度配置(Drehungserteilung)的情况下输送给示意性地示出的环锭纺纱装置。这个环锭纺纱装置设有钢领39和钢丝圈40,其中将所述纱线卷绕在筒管41上,以形成筒子42(管纱)。在所述夹紧线条P与所述钢丝圈40之间布置了导纱器43。所述钢领39被固定在环形框架44上,该环形框架在纺纱过程中实施上下运动。
为了在所述夹紧线条P与所述筒子2之间出现断纱时可以抽吸继续通过所述夹紧点P提供的纱线FK,在所述托架20的两侧分别固定了吸管75,该吸管设有未示出的开口。所述吸管汇入到所述托架20的抽吸通道SK中。
在图2到图4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将所述抽吸滚筒17从停止运行位置转换到运行位置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中仅仅示意性地用点虚线示出了所述托架20。
正如可以从图2中得知的那样,通过所述导向件52(该导向件同时形成用于所述压实单元VM下方偏转位置的止挡)将所述托架20从用虚线示出的描绘转换到已安装的第一停止运行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中,在使所述托架朝向所述吸管50的方向移动时,用手将所述端件46在所述接合位KS的区域中推到所述吸管50上,直到其安放在所述吸管上面,并且被夹紧在那里。对于所述端件46的推移,在所述侧面导向件30之间进行。现在通过所述端件46可以使所述托架20或者整个压实单元VM围绕着所述吸管50的中心轴线MA朝向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的输出辊对7、8的方向偏转。
正如可以从图2中看出的那样,在偏转时(参见箭头方向)所述夹辊33抵靠到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的输出辊对7、8的下辊7上。在进一步偏转时,所述夹辊33到达在图3中示出的死点位置,在该死点位置中所述旋转轴32刚好处于在所述抽吸滚筒17的轴22与所述缸72的偏转轴24之间的连线VL上。通过布置在所述缸72中的弹簧F2,总是将所述夹辊33保持在抵靠到所述抽吸滚筒17的外圆周上的状态中。在进一步人工地使所述压实单元VM沿着箭头方向偏转时,到达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中,所述抽吸滚筒17或者与其相连接的驱动机构与所述下辊7相接触,由此通过摩擦连接(摩擦)在所述被驱动的辊子7与所述抽吸滚筒17之间建立起一种驱动连接。同时,在所述下辊7和所述弹簧F2的作用下,使所述夹辊33偏转到在图4中示出的过死点位置中。也就是说,所述夹辊33的轴32现在处于在所述抽吸滚筒17的轴22与所述缸72的偏转轴24之间的连线VL的下方。为了限制所述缸72的以及由此所述夹辊33的、向下的偏转运动,在所述托架20上安装了止挡64,所述缸72抵靠在所述止挡64上面(图4)。在图4里所示出的运行位置中,所述夹辊33在所述弹簧F2的作用下与所述抽吸滚筒17形成一种夹紧位P,并且通过摩擦由所述抽吸滚筒来驱动。在到达在图4中示出的运行位置之后(正如已经描述的那样),闭合所述压杆10,其中通过所述被安装在杠杆55上的接片62以及所述被设置在托架20上的附件60来将所述压实单元VM与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闭锁在一起。
以相反的方向来拆卸所述压实单元。可以人工地在拆卸后使所述夹辊33返回到在图2中示出的位置中。
图5的实施例基本上相当于图1的实施例。唯一的区别是所述被固定在压杆10上的闭锁元件。在这种情况中取代杠杆55而使用板簧68,该板簧通过螺栓69被固定在压杆10上。在占据用实线示出的并且闭合的运行位置时,扩大了所述板簧68的、在以虚线示出的并且较高地偏转的位置中存在的角度c。由此所述板簧在其被安装在端部上的接片62的区域中朝向所述被安装在托架20上的附件60的方向施加压力,由此将所述压实单元闭锁在这个位置中。
也可以将所述附件60直接地安装在用于轴22的轴承的区域中。还可以在所述闭锁的范围内考虑大量的实施变型方案。
利用所建议的发明,结合所述压实单元的安装和拆卸得到一种容易的可操作性。此外,通过所建议的闭锁方案,在整个运行持续时间里,将所述牵伸机构单元的辊子的以及所述压实单元的、相对于所述机架的位置精确地相对于彼此进行固定。由此在所述整个运行持续时间里,就保证了得以相同地保持的关系。

Claims (14)

1. 用于在纺纱机上对于纤维须条(V)进行压实的装置,具有一设有彼此先后相随的牵伸机构辊对(3、4;5、6;7、8)的牵伸机构单元(2),所述牵伸机构辊对的压辊(4、6、8)被保持在以能够偏转的方式支承在机架(MR)上的压杆(10)上;并且具有一紧接在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的输出辊对(7、8)后面以能够偏转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机架(MR)上的压实单元(VM),所述压实单元的偏转轴线(MA)平行于并且相对于所述输出辊对(7、8)的旋转轴(7a、8a)间隔开地延伸并且所述压实单元具有托架(20),至少一个设有吸入区(Z)的抽吸滚筒(1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托架上,为了在所述吸入区(Z)的末端形成夹紧线条(P)相应地一被固定在所述托架(20)上的夹辊(33)在压力元件(F2)的作用下安放在所述抽吸滚筒上,并且为了在所述输出辊对(7、8)的下辊(7)与所述抽吸滚筒(17)之间形成一种驱动连接,在与所述托架(20)的偏转轴线(MA)隔开的情况下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F1、55;68)向所述托架(20)施加载荷,由此使所述抽吸滚筒(17)朝所述输出辊对(7、8)的下辊(7)运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实单元(VM)的托架(20)的偏转轴线(MA)的区域中设置了导向机构(30),通过所述导向机构将所述压实单元朝着其偏转轴线(MA)的方向看固定在其被安装在所述机架(MR)上的位置中,并且将所述弹簧元件(F1、55;68)安装在所述压杆(10)的自由的端部上。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0)设有耦合位(60),该耦合位在运行位置中与所述弹簧元件(F1、55;68)的耦合位(62)形成一种形状配合的连接,通过所述形状配合的连接使得所述压杆(10)横向于其偏转平面(SE)看相对于所述托架(20)得到固定。
3. 按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由以能够偏转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压杆(10)上的杠杆(55)所构成,用弹簧(F1)向该杠杆施加载荷。
4. 按权利要求1到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由板簧(68)构成。
5. 按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0)设有抽吸通道(SK),该抽吸通道的一端汇入在所述托架的偏转位(MA)的区域中,并且其另一端则汇入在一伸入到所述抽吸滚筒(17)中的抽吸嵌入件(18)的区域中。
6. 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20)设有一U形的端件(46),所述托架利用该端件(46)在安装的位置中在接合位(KS)处与所述机架(MR)部分地围住圆形的通道(50),所述圆形的通道则被固定在所述机架(MR)上,并且与负压源(SP)相连接。
7. 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合位(KS)的区域中设置了用于对所述U形的端件(46)进行侧向的固定的导向件(30)。
8.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辊(33)以能够旋转运动的方式支承在一以能够偏转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托架(20)上的压臂(71)上。
9. 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臂(71)的偏转轴(24)与所述夹辊(33)的旋转轴(32)之间安装了弹簧元件(F2)。
10. 按权利要求8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臂(71)的偏转轴(24)处于下述平面的上方:该平面通过所述托架(20)的偏转轴线(MA)和所述抽吸滚筒(17)的旋转轴(22)来伸展。
11. 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20)上设置了止挡(64),该止挡伸到所述压臂(71)的运动范围中,用于将该压臂保持在过死点位置中。
12. 按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架(MS)上设置了导向件(52),在转换到停止运行的第一偏转位置中时所述导向件将所述托架导引到所述接合位(KS)处。
13. 按前述权利要求1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伸机构单元(2)是具有两个并排放置的牵伸机构的双牵伸机构,所述牵伸机构的压辊(4、6、8)被一共同的压杆(10)所保持,并且被分配给牵伸机构相应输出辊对(7、8)的所述抽吸滚筒(17)与所述压实单元(VM)的夹辊(3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共同的托架(20)上。
14. 具有按权利要求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的纺纱机。
CN201280037096.8A 2011-07-25 2012-06-29 具有压实装置的纺纱机 Active CN1036879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01241/11A CH705307A1 (de) 2011-07-25 2011-07-25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CH1241/11 2011-07-25
PCT/CH2012/000144 WO2013013330A1 (de) 2011-07-25 2012-06-29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7985A true CN103687985A (zh) 2014-03-26
CN103687985B CN103687985B (zh) 2017-05-24

Family

ID=46514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7096.8A Active CN103687985B (zh) 2011-07-25 2012-06-29 具有压实装置的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53464B2 (zh)
EP (1) EP2737116B1 (zh)
JP (1) JP6116562B2 (zh)
CN (1) CN103687985B (zh)
CH (1) CH705307A1 (zh)
WO (1) WO20130133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7606A (zh) * 2014-11-13 2019-10-2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704137A1 (de) * 2010-11-26 2012-05-31 Rieter Ag Maschf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an einer Spinnmaschine sowie Spinnmaschine.
CH706258A2 (de) * 2012-03-21 2013-09-30 Rieter Ag Maschf Tragelement für eine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CN203546265U (zh) * 2013-09-29 2014-04-16 陈伟雄 一种环锭细纱负压气流槽聚法纺纱装置
CH709312A1 (de) * 2014-02-27 2015-08-28 Rieter Ag Maschf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mit Saugtrommel.
DE102017118111A1 (de) * 2017-08-09 2019-02-14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Karde
CH719132A1 (de) 2021-11-10 2023-05-15 Rieter Ag Maschf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maschine mit einem Anzeigeelem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8410A1 (de) * 1997-03-03 1998-09-17 Csm Gmbh Streckwerk für Spinnmaschinen mit einer Faserbündelungszone
DE19933747A1 (de) * 1999-07-19 2001-01-25 Stahlecker Fritz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Spinnstellen
DE10227463C1 (de) * 2002-06-20 2003-10-16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Ringspinnmaschine mit Streckwerken und Verdichtungsvorrichtungen
CN2613493Y (zh) * 2003-01-27 2004-04-28 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CN1598095A (zh) * 2004-09-04 2005-03-23 无锡集聚纺织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积极传动的紧密纺吸聚圈传动装置
EP2333137A1 (en) * 2009-12-11 2011-06-15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Fiber bundle concentrating device for spinn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199210A (de) 1936-02-02 1938-08-15 Werner Lasch Ski-Rastmöbel.
US2875476A (en) * 1953-10-13 1959-03-03 Spinnbau Gmbh Drafting frame
DE4323472C2 (de) * 1993-07-14 1997-08-07 Inst F Textil Und Verfahrenste Doppelriemchen-Streckwerk
DE19815053B4 (de) * 1998-04-03 2006-01-05 Saur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cheinzwirnes und Spinnmaschine hierfür
DE19815051A1 (de) * 1998-04-03 1999-10-14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Spinnmaschine mit einem einen Saugrotor aufweisenden Streckwerk
DE19815050B4 (de) * 1998-04-03 2005-09-22 Saurer Gmbh & Co. Kg Verdichtungsstreckwerk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DE19838762B4 (de) * 1998-08-26 2009-04-16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Spinnstellen
JP2001279539A (ja) * 2000-03-08 2001-10-10 Zinser Textilmas Gmbh 精紡機のドラフト機構
DE10145670A1 (de) * 2001-09-11 2003-03-27 Rieter Ag Maschf Halterung für Klemmwalzen
JP3820951B2 (ja) 2001-10-04 2006-09-1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紡機における繊維束集束装置
CN2585875Y (zh) * 2002-11-05 2003-11-12 倪远 紧密纱纺纱的凝聚装置
CN2585874Y (zh) * 2002-11-05 2003-11-12 倪远 一种紧密纱纺纱的凝聚装置
CN2851298Y (zh) 2005-11-04 2006-12-27 倪远 环锭精纺机紧密纺纱装置
CN101513896B (zh) 2009-04-03 2011-06-22 闫成贵 汽车转向传动机构
CN101613896B (zh) 2009-04-03 2011-03-23 张忠宝 四罗拉紧密纺纱机专用的过桥齿轮装置
CH702653A2 (de) * 2010-02-12 2011-08-15 Rieter Ag Maschf Streckwerkseinheit für eine Spinnmaschine.
CH704137A1 (de) 2010-11-26 2012-05-31 Rieter Ag Maschf Vorrichtung zum Verdichten eines Faserverbandes an einer Spinnmaschine sowie Spinnmaschine.
CH706258A2 (de) * 2012-03-21 2013-09-30 Rieter Ag Maschf Tragelement für eine Verdichtungs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08410A1 (de) * 1997-03-03 1998-09-17 Csm Gmbh Streckwerk für Spinnmaschinen mit einer Faserbündelungszone
DE19933747A1 (de) * 1999-07-19 2001-01-25 Stahlecker Fritz Spinnmaschine mit einer Vielzahl von Spinnstellen
DE10227463C1 (de) * 2002-06-20 2003-10-16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Ringspinnmaschine mit Streckwerken und Verdichtungsvorrichtungen
CN2613493Y (zh) * 2003-01-27 2004-04-28 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环锭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
CN1598095A (zh) * 2004-09-04 2005-03-23 无锡集聚纺织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积极传动的紧密纺吸聚圈传动装置
EP2333137A1 (en) * 2009-12-11 2011-06-15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Jidoshokki Fiber bundle concentrating device for spinning machin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87606A (zh) * 2014-11-13 2019-10-2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CN110387606B (zh) * 2014-11-13 2021-10-26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牵伸装置以及纺织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57749A1 (en) 2014-06-12
EP2737116A1 (de) 2014-06-04
US9353464B2 (en) 2016-05-31
EP2737116B1 (de) 2015-07-29
CH705307A1 (de) 2013-01-31
JP6116562B2 (ja) 2017-04-19
CN103687985B (zh) 2017-05-24
JP2014521845A (ja) 2014-08-28
WO2013013330A1 (de) 201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7985A (zh) 具有压实装置的纺纱机
CN101333710B (zh) 用于对包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进行纤维分选或精选的设备
US9695526B2 (en) Support element for a compacting device for a drawing system in a spinning machine
CN202643994U (zh) 中空导向轴体单元、气流纺纱装置及纺纱机械
US10132011B2 (en) Suction drum with seal
EP2463416A2 (en) Drafting device in fore-spinning process
CN100430536C (zh) 具有牵伸装置和集聚装置的环锭细纱机
CN103628208B (zh) 三托辊积极式双芯包芯纱生产装置
CN101423989B (zh) 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CN111850753B (zh) 高效集聚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US11198955B2 (en) Drafting system unit and drafting system for a spinning machine
CN103526352A (zh) 纺纱机的牵伸装置
US20190194834A1 (en) Drawing Frame for Drawing a Strand-Like Fiber Assembly and Textile Machine Equipped Therewith
KR101982898B1 (ko) 스핀-니트 머신을 위한 폴딩-드로잉 시스템
US20210156052A1 (en) Multiple Nozzle Connection of a Textile Machine, and Textile Machine
CN106948043A (zh) 张力器、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械
CN2707783Y (zh) 环锭纺纱机纤维须条集束装置
US20200216985A1 (en) Compacting Device for a Spinning Machine
CN103014952A (zh) 牵伸装置及纺纱机械
JP6120602B2 (ja) 粗糸をドラフトするドラフト装置
CN101680132B (zh) 气流纺纱机械
US20060010656A1 (en) Adjustment device for drafting device drafting distances
CN103987883B (zh) 按照Heilmann原理的精梳机
CN112746356A (zh) 气流纺纱装置以及纺纱机
CN103484989A (zh) 纺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