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8989B - 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8989B
CN110338989B CN201910197561.8A CN201910197561A CN110338989B CN 110338989 B CN110338989 B CN 110338989B CN 201910197561 A CN201910197561 A CN 201910197561A CN 110338989 B CN110338989 B CN 110338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chair
slide
plate
hook
hold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75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8989A (zh
Inventor
川胁健太郎
池田和弘
板东伸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38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8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8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8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61G3/02Loading or unloading personal conveyances; Facilitating access of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or exit from, vehicles
    • A61G3/0209Loading or unloading personal conveyances; Facilitating access of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or exit from, vehicles with storage means for unused wheelchair or stretc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61G3/02Loading or unloading personal conveyances; Facilitating access of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to, or exit from, vehicles
    • A61G3/06Transfer using ramps, lifts or the like
    • A61G3/062Transfer using ramps, lifts or the like using lifts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61G3/08Accommodating or securing wheelchairs or stretchers
    • A61G3/0808Accommodating or securing wheelchai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从外部施加力来使轮椅保持板在轮椅放置位置与轮椅容纳位置之间移动时轮椅保持板不进行预期之外的动作的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30)具有放置轮椅的轮椅保持板(50)以及以能够使轮椅保持板在车厢外的轮椅放置位置与车厢内的轮椅容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撑轮椅保持板的支撑机构,从外部施力来使轮椅保持板(50)在轮椅放置位置与轮椅容纳位置之间移动,支撑机构具有以使轮椅保持板(50)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撑轮椅保持板的滑动机构(35)、以使轮椅保持板(50)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轮椅保持板的转动机构(50c、36j)以及以当转动机构(50c、36j)动作时使滑动机构(35)不能动作的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机构(40)。

Description

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用于将已折叠的轮椅收纳在车厢内的轮椅容纳位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与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相关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轮椅收纳装置具有在车厢外放置轮椅的轮椅保持部。另外,轮椅收纳装置具有设置在车厢内的固定臂以及将放置有轮椅的轮椅保持部拉升至固定臂上的带传动式的进退驱动装置。并且,手动地使被拉升至固定臂上的轮椅以及轮椅保持部与所述固定臂一起水平转动并移动至容纳位置。在此,对于为了将轮椅以及轮椅保持部拉升至固定臂上而使用进退驱动装置等的结构来说成本变高,因此考虑手动地将轮椅保持部等载于固定臂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06号公报
但是,在手动地将轮椅以及轮椅保持部载于固定臂的情况下,当对轮椅保持部等施加力时,有时,固定臂会同时向容纳位置的方向水平移动,轮椅以及轮椅保持部进行预期外的动作。
发明内容
本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当向轮椅保持部施加外力从而使所述轮椅保持部在轮椅放置位置与轮椅容纳位置之间移动时,使轮椅以及轮椅保持部不进行预期之外的动作。
上述的技术问题通过各个发明得到解决。第一发明是一种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具有:轮椅保持部,放置轮椅;以及支撑机构,以所述轮椅保持部能够在车厢外的轮椅放置位置与车厢内的轮椅容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轮椅保持部,从外部对所述轮椅保持部施加力,来使所述轮椅保持部在所述轮椅放置位置与轮椅容纳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支撑机构具有将所述轮椅保持部支撑为能够滑动的滑动机构、以使所述轮椅保持部能够在所述轮椅放置位置和轮椅抬升位置之间上下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轮椅保持部的转动机构、以当所述转动机构动作时使所述滑动机构不能动作的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机构以及滑动基板,所述滑动基板经由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车厢内的台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台滑动,所述滑动基板和所述轮椅保持部经由所述转动机构连结,所述轮椅保持部在向上转动至所述轮椅抬升位置的状态下载于所述滑动基板上,所述切换机构具有滑动锁定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轮椅保持部的所述锁定解除构件,所述滑动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动基板与所述台之间,具有能够上下转动的钩,在所述钩的前端部设置有钩子状的卡合部,当变为所述轮椅保持部从所述轮椅抬升位置朝向所述轮椅放置位置的方向向下转动且未载于所述滑动基板上的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除构件从所述钩的负荷承受部脱离,在所述钩的基端部设置有负荷承受部,在所述台形成有被所述钩的所述卡合部挂住的被卡合部,所述钩借助自重向下转动,所述钩的所述卡合部挂在所述台的所述被卡合部,由此使滑动机构不能进行动作,在变为所述轮椅保持部从所述轮椅放置位置向上转动至所述轮椅抬升位置且所述轮椅保持部载于所述滑动基板上的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除构件向下方按压所述钩的所述负荷承受部,使所述钩克服自重向上转动,所述钩的所述卡合部被保持为从所述台的所述被卡合部脱开的状态,所述滑动机构能够进行动作。
根据本发明,当从外部对轮椅保持部施加力而使所述轮椅保持部在轮椅放置位置与轮椅容纳位置之间移动时,在转动机构进行动作时,切换机构进行切换以使滑动机构不能进行动作。因此,即使从外部对轮椅保持部施加力,也不会使滑动机构与旋转机构同时动作。因此,轮椅保持部不会进行预期之外的动作。
根据第二发明,转动机构是以所述轮椅保持部能够在车厢外的轮椅放置位置和轮椅抬升位置之间上下转动的方式支撑述轮椅保持部的机构,滑动机构是以所述轮椅保持部能够在所述轮椅抬升位置和所述车厢内的规定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轮椅保持部的机构,当所述轮椅保持部从所述轮椅放置位置向上转动至所述轮椅抬升位置且所述转动机构的动作结束时,所述切换机构进行切换以使所述滑动机构能够进行动作。即,因为在轮椅保持部从轮椅放置位置向上转动至轮椅抬升位置的期间,滑动机构不进行动作,所以能够以稳定的状态抬升轮椅保持部。
根据第三发明,转动机构是以所述轮椅保持部能够在车厢外的轮椅放置位置和轮椅抬升位置之间上下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轮椅保持部的机构,滑动机构是以所述轮椅保持部能够所述轮椅抬升位置和所述车厢内的规定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轮椅保持部的机构,当所述轮椅保持部从所述轮椅抬升位置朝向所述轮椅放置位置的方向开始向下转动时,切换机构进行切换以使所述滑动机构不能进行动作。即,因为在轮椅保持部从轮椅抬升位置向下转动的期间,滑动机构不进行动作,所以能够以稳定的状态使轮椅保持部向下转动至轮椅放置位置。
根据第四发明,支撑机构具有滑动基板,所述滑动基板经由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车厢内的台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台滑动,所述滑动基板和所述轮椅保持部经由所述转动机构连结,所述轮椅保持部在向上转动至所述轮椅抬升位置的状态下载于所述滑动基板上,所述切换机构具有:滑动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动基板与所述台之间;以及锁定解除构件,设置在所述轮椅保持部,在所述轮椅保持部载于所述滑动基板上的状态下,解除所述滑动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因此,在轮椅保持部载于滑动基板上的状态下,切换机构能够自动地解除滑动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
根据本发明,当从外部对轮椅保持部施加力而使所述轮椅保持部在轮椅放置位置与轮椅容纳位置之间移动时,轮椅以及轮椅保持部都不会进行预期之外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轮椅收纳装置的轮椅放置位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所述轮椅收纳装置的轮椅抬升位置的侧视图。
图3是从车辆后方观察所述轮椅收纳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4是从厢内侧(前方)观察所述轮椅收纳装置的轮椅保持板、滑动基板以及旋转台的立体图。
图5是所述轮椅保持板、滑动基板以及旋转台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所述滑动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所述滑动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所述轮椅收纳装置的轮椅保持板相对于滑动基板上下转动动作的侧视图(轮椅放置位置)。
图9是表示所述滑动基板与轮椅保持板之间的旋转限制机构的侧视图(图8的IX放大图)。
图10是表示所述轮椅收纳装置的轮椅保持板相对于滑动基板的上下转动动作的侧视图(轮椅抬升位置)。
图11是表示所述旋转限制机构的侧视图(图10的XI放大图)。
图12是所述旋转限制机构的限制解除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所述旋转限制机构的立体图。
图14是从车辆后方观察所述轮椅保持板的前轮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前轮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前轮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轮椅
30....轮椅收纳装置
34....旋转台(支撑机构、台)
35....滑动机构(支撑机构)
36....滑动基板(支撑机构)
36j...左轴承部(支撑机构的转动机构)
40....滑动锁定机构(切换机构)
47....锁定解除用突起(锁定解除构件)
50....轮椅保持板(轮椅保持部)
50c...旋转中心轴(支撑机构的转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16,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的轮椅收纳装置30用于将已折叠的状态的轮椅20抬升至车辆10的车厢的高度并从后门开口部12容纳至车厢内的轮椅容纳位置。在此,图中所示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与具有轮椅收纳装置30的车辆10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相对应。
(轮椅收纳装置30的概要)
如图3所示,轮椅收纳装置30具有:固定底座33,设置在车厢内的后门开口部12的附近;旋转台34,以能够经由旋转机构(省略图示)水平旋转的状态设置在固定底座33上;滑动基板36,经由滑动机构35设置在旋转台34上;及轮椅保持板50,以能够相对滑动基板36上下转动的状态与滑动基板36连结。如图3所示,固定底座33由沿着后门开口部12在车宽方向上延长的横梁部33w以及固定在该横梁部33w的左端部的上表面并向车辆前方延伸的纵梁部33y形成为俯视大致为L字形。并且,固定底座33的纵梁部33y的前端部33f(前端部)通过螺栓与车身固定。在该状态下,固定底座33的纵梁部33y的上表面33u保持大致水平。在固定底座33的纵梁部33y的上表面33u设置有将旋转台34支撑为能够水平旋转的旋转机构(省略图示)。另外,在纵梁部33y的上表面33u设置有旋转台34的右旋限位部34s(参照图3)。
(旋转台34)
如图3、图4所示,旋转台34具有与所述旋转机构同轴配置的圆板部34e以及从该圆板部34e向半径方向正面侧突出的长方形的带板部34p。并且,在旋转台34上设置有滑动机构35的一对滑轨35r以及滑动限位部35s。一对滑轨35r沿着带板部34p的宽度方向的端缘从该带板部34p的突出端部向圆板部34e的方向延伸,且横穿所述圆板部34e并直线状地延伸至圆板部34e的端部。并且,在位于旋转台34的圆板部34e的端部的一对滑轨35r之间固定有滑动限位部35s。
滑动机构35具有以能够沿着滑轨35r滑动的状态嵌入各个滑轨35r的多个滑动块35y。并且,如图4等所示,多个滑动块35y斜向固定在形成为俯视下呈大致方形的滑动基板36的下表面的左前角部。由此,滑动基板36能够沿着一对滑轨35r滑动。在此,如图3、图4所示,在旋转台34水平转动至右转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旋转台34的带板部34p与右旋转限位部34s抵接,从而禁止旋转台34向右水平转动。在该状态下,位于旋转台34的带板部34p的突出端部的一对滑轨35r的前端配置在车辆10的后门开口部12的中央部附近。并且,一对滑轨35r从车辆10的后门开口部12的中央部附近朝向车厢内的左前方斜向延伸,位于旋转台34的圆板部34e的端部的一对滑轨35r的基端部配置在车厢的左壁部附近。
(滑动基板36)
如图4所示,滑动基板36是以能够上下转动的状态对轮椅保持板50(后述)进行支撑并呈大致方形的板。并且,滑动基板36配置为,在旋转台34位于右转限制位置的状态下,该滑动基板36的前边、后边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左边、右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即,在旋转台34位于右转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滑动基板36能够以其前后左右方向与车辆10的前后左右方向一致的姿势沿着一对滑轨35r向斜向滑动。
如图4所示,对于滑动基板36,在左边形成有扁平的倒三角形状的左壁部36f,在右边形成有围墙状的右壁部36r。并且,在滑动基板36的左壁部36f的下部后端位置形成有左轴承部36j,在滑动基板36的右壁部36r的后端位置形成有右轴承部(省略附图标记)。滑动基板36的左轴承部36j和右轴承部(省略附图标记)被同轴地定位在相同的高度位置,轮椅保持板50的旋转中心轴50c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撑在左轴承部36j和右轴承部(省略附图标记)上。由此,轮椅保持板50以能够以旋转中心轴50c为中心上下转动的状态与滑动基板36连结。在此,在旋转台34位于右转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滑动基板36的左轴承部36j和右轴承部(省略附图标记)所支撑的轮椅保持板50的旋转中心轴50c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由此,轮椅保持板50相对于车辆10的后门开口部12保持平行。
(滑动锁定机构40)
如图4、图5所示,在滑动基板36的左前角部,在滑动机构35的滑动块35y之间以沿着滑动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切口部36k。并且,在滑动基板36的切口部36k的位置配置有滑动锁定机构40的钩43。滑动锁定机构40是禁止滑动基板36相对于旋转台34滑动的机构。在旋转台34位于右转限制位置的状态下,在滑动基板36滑动至后门开口部12的中央部附近(后端位置)且轮椅保持板50相对于滑动基板36上下转动时,滑动锁定机构40变为滑动锁定状态。
如图4、图5所示,滑动锁定机构40具有在滑动基板36的切口部36k的位置以沿着滑动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纵壁状的钩支撑部41以及以与该钩支撑部41重叠并能够以上下转动的状态与该钩支撑部41连结的钩43。如图6、图7所示,在钩43的前端部设置有钩子状的卡合部43k,在基端部设置有负荷承受部43z。并且,钩43的基端部的附近位置通过旋转中心销41p以能够上下转动的状态与滑动基板36的钩支撑部41连结。由此,钩43借助自重向卡合部43k处于下方的方向转动(图6中为向右转动)。另外,若通过外力向下方按压钩43的基端部的负荷承受部43z,则钩43克服自重而向上转动(图6中为向左转动)。
如图5、图6等所示,滑动锁定机构40具有在旋转台34的带板部34p的突出端部形成在一对滑轨35r之间的方形长孔45。方形长孔45以沿着滑轨35r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该方形长孔45的长度方向的前缘部(图5~图7的左侧的缘部)形成有被钩43的卡合部43k从上后方挂住的被卡合部45e。另外,滑动锁定机构40具有锁定解除用突起47,该锁定解除用突起47向下方按压钩43的负荷承受部43z,如图7所示,使钩43克服自重向上转动(图7中为向左转动)。
如图4所示,锁定解除用突起47形成为大致门形并安装在轮椅保持板50的背面侧规定位置。并且,如图6、图7所示,通过轮椅保持板50向左转动(向上转动)至载于滑动基板36上的位置(后述),轮椅保持板50的背面侧的锁定解除用突起47向下方按压钩43的负荷承受部43z。由此,钩43克服自重向上转动(图7中为向左转动),钩43的卡合部43k被保持为从旋转台34的被卡合部45e脱开的状态。
即,如图7所示,在轮椅保持板50载于滑动基板36上的状态下,滑动基板36被保持为相对于旋转台34自由滑动。但是,如图6所示,在滑动基板36滑动至滑轨35r的前端的状态下,当轮椅保持板50开始相对于滑动基板36向右转动(向下转动)时,轮椅保持板50的锁定解除用突起47从钩43的负荷承受部43z脱离。由此,钩43借助自重向下转动(向右转动),该钩43的卡合部43k挂在旋转台34的被卡合部45e。其结果是,滑动基板36被禁止从后端位置向前滑动。
(轮椅保持板50的概要)
如图1、图2所示,轮椅保持板50对在宽度方向上折叠的轮椅的20的左右的前轮22进行固定,进而对前端位置的架前端下部21和位于前轮22的后方的架中央部23进行支撑来保持轮椅20。在此,因为轮椅20的重心G位于后轮27的中心附近,所以轮椅20的架中央部23、前轮22等位于重心G的前侧。因此,轮椅保持板50对轮椅20的重心G的前侧进行支撑。另外,如图1、图3等所示,轮椅保持板50能够以立起的状态放置轮椅20。因此,将轮椅保持板50立起的位置称作轮椅收纳装置30的轮椅放置位置。
并且,如图2所示,使放置有轮椅20的轮椅保持板50从轮椅放置位置相对于滑动基板36向左转动(向上转动),能够抬升至载于滑动基板36上的位置。在此,将轮椅保持板50载于滑动基板36上并保持大致水平的位置称作轮椅抬升位置。在此,如图2所示,在轮椅抬升位置,轮椅保持板50以该轮椅保持板50的架中央支撑部55为支点支撑轮椅20的架中央部23。另外,由轮椅20的重心G产生的以所述支点为中心的旋转力矩通过与轮椅20的前轮22连结的轮椅保持板50的前轮锁定机构70(后述)承受。
如图3、图4所示,轮椅保持板50具有板主体部51以及在板主体部51的背面侧与滑动基板36以能够上下转动的方式连结的板支撑部53。如图3所示,板主体部51包括宽度宽的前轮支撑部510和宽度窄的架前端支撑部514,前轮支撑部510形成为大致方形,架前端支撑部514位于前轮支撑部510的中央上侧,以相对于该前轮支撑部510凹陷的状态形成为大致方形。并且,在板主体部51的前轮支撑部510的左右两侧形成有长方形的前轮插入部512,该前轮插入部512供轮椅20的前轮22的一部分纵向嵌合。在轮椅20的前轮22与前轮支撑部510的前轮插入部512嵌合的状态下,架前端支撑部514与该轮椅20的架前端下部21抵接。并且,如图4所示,在板主体部51的架前端支撑部514的背面侧的左下角部的位置固定有上述滑动锁定机构40的锁定解除用突起47。
如图4所示,在板主体部51的前轮支撑部510的背面侧,左右一对板支撑部53固定在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的宽度方向内侧位置。板支撑部53形成为大致正三角形,相当于该三角形的一边的部分经由法兰部并通过焊接等固定在前轮支撑部510的背面侧。并且,上述旋转中心轴50c垂直穿过左右的板支撑部53的相当于三角形的顶点的突出部分并被固定。如图4所示,左右的板支撑部53被夹在滑动基板36的左壁部36f和右壁部36r之间。并且,如上所述,从左右的板支撑部53突出的旋转中心轴50c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以自由旋转的方式被滑动基板36的左轴承部36j和右轴承部(省略附图标记)支撑。
如图4所示,在板主体部51的背面侧的前轮支撑部510的上部中央位置设置有脚部板516。如图7所示,当轮椅保持板50向上转动而载于滑动基板36上时,脚部板516与滑动基板36的表面抵接,由此将轮椅保持板50支撑为大致水平。另外,如图1~图3所示,在板主体部51的正面侧,在前轮支撑部510的下端中央位置以相对于前轮支撑部510呈直角地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对轮椅20的架中央部23进行支撑的架中央支撑部55。如图3所示,架中央支撑部55由相对于前轮支撑部510呈直角的支柱部55s以及在该支柱部55s的前端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且对轮椅20的架中央部23进行支撑的架支撑杆55u形成为大致T字形。此外,架中央支撑部55能够转动折叠至与板主体部51大致重叠的位置。
(旋转限制机构60)
如图4所示,在滑动基板36的左壁部36f与轮椅保持板50的左侧的板支撑部53之间设置有旋转限制机构60。旋转限制机构60是当轮椅保持板50从轮椅放置位置(参照图1)相对于滑动基板36向左转动(向上转动)至轮椅抬升位置(参照图2)时禁止反转的机构。如图8、图9等所示,旋转限制机构60包括具有棘齿63w的固定齿轮63以及挂在该固定齿轮63的棘齿63w上的棘爪65。并且,固定齿轮63与轮椅保持板50(板支撑部53)的旋转中心轴50c的左端部同轴且以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连结。因此,当轮椅保持板50相对于滑动基板36绕着旋转中心轴50c的轴心转动时,所述固定齿轮63也与轮椅保持板50一体转动。
在固定齿轮63的外周缘的约180°的范围内形成有多个棘齿63w。在此,如图8~图10等所示,将表示以旋转中心轴50c为中心的棘齿63w的形成范围的角度设定为大于表示以旋转中心轴50c为中心的轮椅保持板50的形成范围的角度。并且,以棘齿63w的形成范围在旋转中心轴50c的轴心方向上与轮椅保持板50的板支撑部53重叠的方式,将固定齿轮63固定在旋转中心轴50c的左端部。另外,如图13等所示,在该固定齿轮63的背面(与板支撑部53相向的面),设置有从该固定齿轮63的外周缘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齿轮杆63h。齿轮杆63h被定位在棘齿63w的形成范围的周向的中央。
旋转限制机构60的棘爪65是允许图9中的固定齿轮63(棘齿63w)向左转动而禁止向右转动的爪。如图4、图8等所示,棘爪65经由爪中心轴65p以能够沿着左壁部36f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滑动基板36的左壁部36f的上部后端位置。如图9所示,棘爪65具有绕着爪中心轴65p的轴心转动的圆板部65m以及从该圆板部65m的外周面突出成嘴状的爪主体部65t。并且,当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相对于爪中心轴65p的轴心位于前侧(图9中的左侧)时,棘爪65借助自重要向左转动。由此,棘爪65借助自重保持在爪主体部65t的前端与固定齿轮63的棘齿63w卡合的卡合位置(左转限制位置)。
如图9所示,在棘爪65位于卡合位置(左转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的前端在固定齿轮63的旋转中心的上侧与棘齿63w卡合。由此,当固定齿轮63向左转动时,棘齿63w容易地推起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因此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从棘齿63w脱开,从而允许固定齿轮63向左转动。与之相对的,当固定齿轮63要向右转动时,因为棘齿63w从上方下压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所以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陷入棘齿63w的齿槽,从而禁止固定齿轮63向右转动。
在棘爪65上,在隔着爪中心轴65p与爪主体部65t相反的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后侧把手65h。并且,如图12所示,通过握持后侧把手65h使棘爪65绕着爪中心轴65p向右转动,由此能够解除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与固定齿轮63的棘齿63w的卡合。在此,当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位于爪中心轴65p的轴心的后侧(图12中的右侧)时,棘爪65借助自重而要向右转动。因此,在使棘爪65向右转动而解除与固定齿轮63的卡合的状态下,棘爪65被保持在限制解除位置(右转限制位置),该限制解除位置(右转限制位置)是借助自重而后侧把手65h的转动限位部65s从下侧与滑动基板36的左壁部36f抵接的位置。
在棘爪65的圆板部65m的外周,在爪主体部65t与后侧把手65h之间设置有环状的承受部65e。如图12所示,在棘爪65位于限制解除位置(右转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承受部65e被定位在和轮椅保持板50一起向右转动(向下转动)的固定齿轮63的齿轮杆63h所抵接的位置。由此,当轮椅保持板50相对于滑动基板36向右转动(向下转动)至轮椅放置位置(参照图1)时,固定齿轮63的齿轮杆63h与棘爪65的承受部65e抵接。由此,棘爪65从限制解除位置(右转限制位置)向左转动,借助自重而被保持在卡合位置。
(前轮锁定机构70)
在轮椅保持板50上设置有在轮椅放置位置(参照图1)使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与板主体部51的前轮支撑部510连结的前轮锁定机构70。如图1所示,在使轮椅20的左右的后轮27处于下方并使轮椅20立起的状态下,通过使左右的前轮22的一部分插入板主体部51(前轮支撑部510)的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的动作,前轮锁定机构70使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与板主体部51(前轮支撑部510)连结。在此,在轮椅保持板50的立起的状态(轮椅放置位置)下,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距路面的高度尺寸设定为与立起的轮椅20的前轮22的高度尺寸大致相等。因此,当左右的前轮22的一部分插入轮椅保持板50(板主体部51)的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时,不需要抬升轮椅20。
如图3、图4以及图14所示,前轮锁定机构70具有设置在轮椅保持板50(板主体部51)的正面侧的卡止构件73、弹簧构件75以及设置在板主体部51的背面侧的支撑构件77。卡止构件73通过从板主体部51的前轮插入部512的相反侧按压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使左右的前轮22与板主体部51连结。卡止构件73由以能够相对轮椅保持板50的板主体部51上下转动的状态与轮椅保持板50的板主体部51连结的臂部73a以及大致水平地固定于臂部73a的前端(转动自由端)的按压杆73b形成为大致T字形。
如图3、图14所示,在轮椅保持板50的板主体部51(前轮支撑部510)的正面侧设置有臂支撑部515,该臂支撑部515以从左右方向夹着的方式将卡止构件73的臂部73a的基端部支撑为能够上下转动。臂支撑部515以从板主体部51的表面向侧面突出为山形的方式设置在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的中间位置。并且,在臂支撑部515的顶部设置有将卡止构件73的臂部73a的旋转中心轴73p支撑为能够自由旋转的轴承部515j(参照图15)。
如图16所示,板主体部51的臂支撑部515的轴承部515j设置在与向板主体部51的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插入的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大致同轴的位置。另外,从卡止构件73的臂部73a的旋转中心至臂部73a的前端(与按压杆73b的分界部分)的尺寸被设定为比轮椅20的前轮22的半径尺寸略大的值。因此,如图16所示,当卡止构件73的臂部73a以旋转中心轴73p为中心向上转动(后述)时,按压杆73b沿着左右的前轮22的外周向上方移动。
并且,在卡止构件73的按压杆73b与轮椅20的前轮支撑部22s抵接的状态下,按压杆73b从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的相反侧按压左右的前轮22。其结果是,左右的前轮22与轮椅保持板50(板主体部51)连结。即,如图16所示,卡止构件73的按压杆73b从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的相反侧按压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的位置(与轮椅20的前轮支撑部22s抵接的位置)是卡止构件73的上转限制位置(锁定位置)。另外,如图15所示,卡止构件73位于下转限制位置的状态是卡止构件73的锁定解除位置。
前轮锁定机构70的弹簧构件75是用于将卡止构件73保持在锁定位置或锁定解除位置的施力单元。在使用左右一对弹簧构件75,并如图15所示,这些弹簧构件75的一端挂在设置于臂支撑部515的左右的上部侧面的固定弹簧支架515y上。另外,这些弹簧构件75的另一端挂在设置于卡止构件73的臂部73a的左右侧面的可动弹簧支架73x上。如图15所示,在卡止构件73位于下转限制位置(锁定解除位置)的状态下,弹簧构件75配置在卡止构件73的臂部73a的旋转中心(轴承部515j)的左侧。因此,对所述臂部73a施加向右转动方向(向板主体部51侧)的弹簧构件75的弹力,从而卡止构件73被保持在下转限制位置(锁定解除位置)。另外,当支撑构件77向图15中的右方向按压卡止构件73(后述),弹簧构件75相对于卡止构件73的臂部73a的旋转中心向右侧移动时,臂部73a因弹簧构件75的弹力而朝向锁定位置的方向向左转动(向上转动)。
如图16所示,前轮锁定机构70的支撑构件77被插入板主体部51的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的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向前方按压而向左转动,并向右方向(后方)按压位于锁定解除位置的卡止构件73。如图4所示,支撑构件77由方形的中央板77c以及与中央板77c的上端位置连结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前轮支撑杆77b形成为大致T字形。前轮支撑杆77b是被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按压的杆,从左侧的前轮插入部512的背面侧位置延长至右侧的前轮插入部512的背面侧位置。并且,支撑构件77的中央板77c的下端部被设置在轮椅保持板50(板主体部51)的背面中央的左右的轴承板517夹着并被支撑为能够上下转动的状态。即,如图15所示,设置在支撑构件77的中央板77c的下端部的转动中心销(省略附图标记)被形成于左右的轴承板517的轴承部517j支撑为能够自由转动。
由此,当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插入板主体部51的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时,左右的前轮22向前方(向左方向)按压支撑构件77的前轮支撑杆77b,如图16所示,中央板77c绕着轴承部517j向左转动。如图4、图15所示,在支撑构件77的中央板77c的下部中央以向下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弯曲的棒状的按压杆77p。对于按压杆77p,该按压杆77p的前端部分从板主体部51的中央开口(省略图示)向板主体部51的正面侧突出。并且,如图15所示,在支撑构件77的前轮支撑杆77b不受外力的状态下,按压杆77p的前端部分与位于下转限制位置(锁定解除位置)的卡止构件73的背面侧抵接。由此,当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向前方按压支撑构件77的前轮支撑杆77b,中央板77c绕着轴承部517j向左转动时,如图16所示,按压杆77p向后方(向右方向)按压位于下转限制位置的卡止构件73。由此,弹簧构件75相对于卡止构件73的臂部73a的旋转中心向右侧移动,臂部73a因弹簧构件75的弹力而朝向锁定位置的方向向上转动。
(轮椅收纳装置30的动作)
如图1所示,对轮椅收纳装置30的轮椅保持板50从位于轮椅放置位置的状态将轮椅20容纳进车辆10的车厢内的步骤进行说明。在此,如图4、图5所示,在轮椅收纳装置30的轮椅保持板50位于轮椅放置位置的状态下,旋转台34被保持在右转限制位置,滑动基板36在一对滑轨35r的前端,配置于车辆10的后门开口部12的中央附近。并且,如图6所示,滑动锁定机构40的钩43挂在旋转台34(方形长孔45)的被卡合部45e上,从而禁止滑动基板36滑动。而且,如图8、图9所示,设置在滑动基板36与轮椅保持板50之间的旋转限制机构60的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与固定齿轮63的棘齿63w卡合。
另外,如图14所示,轮椅保持板50的前轮锁定机构70的卡止构件73通过弹簧构件75的弹力保持在下转限制位置(锁定解除位置)。如图1所示,在该状态下,将已折叠的轮椅20以左右的后轮27位于下侧的状态立起,将该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插入轮椅保持板50的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由此,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向前方按压前轮锁定机构70的支撑构件77的前轮支撑杆77b。其结果是,如图16所示,支撑构件77的中央板77c绕着轴承部517j向左转动,固定于中央板77c的按压杆77p的前端部分向后方(向右方向)按压位于锁定解除位置的卡止构件73。
由此,弹簧构件75相对于卡止构件73的臂部73a的旋转中心(轴承部515j)向右侧移动,臂部73a因弹簧构件75的弹力而朝向锁定位置的方向向上转动。并且,固定在臂部73a的前端的按压杆73b沿着左右的前轮22的外周向上方移动,并挂在轮椅20的前轮支撑部22s。由此,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被卡止构件73的按压杆73b从轮椅保持板50的前轮插入部512的相反侧按压,从而与轮椅保持板50连结。另外,如图1所示,在轮椅20的左右的前轮22插入轮椅保持板50的左右的前轮插入部512的状态下,轮椅20的架前端下部21与轮椅保持板50的架前端支撑部514抵接。另外,轮椅20的架中央部23与轮椅保持板50的架中央支撑部55的架支撑杆55u抵接。
在该状态下,通过对轮椅20施加抬升力,轮椅保持板50相对于滑动基板36以旋转中心轴50c为中心向上转动(图1中为向左转动)。在此,因为轮椅20的架前端下部21与轮椅保持板50的架前端支撑部514抵接,所以即使对轮椅20施加抬升力(参照白色箭头),轮椅20也不会单独地相对于轮椅保持板50以前轮22为中心向上转动。即,在架前端下部21、前轮22以及架中央部23这三点支撑于轮椅保持板50的状态下,轮椅20与轮椅保持板50一体向上转动。
另外,当轮椅保持板50相对于滑动基板36以旋转中心轴50c为中心向上转动时,旋转限制机构60的固定齿轮63与轮椅保持板50一体向图9中的左方转动。因此,即使旋转限制机构60的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与固定齿轮63的棘齿63w卡合,也会因棘齿63w将棘爪650推起而允许轮椅保持板50(固定齿轮63)向左转动。但是,即使在途中解除轮椅20的抬升力,也能通过旋转限制机构60的作用来禁止固定齿轮63向右转动,因此轮椅保持板50不会向下转动,从而保持轮椅保持板50的位置。
然后,如图2所示,当将轮椅保持板50向上转动至轮椅抬升位置时,如图7所示,轮椅保持板50的脚部板516与滑动基板36的表面抵接,轮椅保持板50以大致水平的状态载于滑动基板36上。然后,当轮椅保持板50载于滑动基板36上时,轮椅保持板50的背面侧的锁定解除用突起47向下方按压滑动锁定机构40的钩43的负荷承受部43z。由此,如图7所示,钩43克服自重向上转动(向左转动),钩43的卡合部43k从旋转台34的被卡合部43e脱开。即,滑动基板36能够相对于旋转台34沿着一对滑轨35r滑动。
接着,使对轮椅20和轮椅保持板50进行支撑的滑动基板36从后门开口部12的位置沿着旋转台34上的滑轨35r向车厢的内侧方向滑动(向图3、图4中的前左方向滑动)。然后,在滑动基板36与旋转台34的滑动限位部35s抵接的状态下,接着使旋转台34水平地向左转动。在旋转台34从右转限制位置向左转动约90°的状态下,轮椅20的前轮22、后轮27与后门开口部12大致平行,左转动限位部(省略图示)开始起作用。将该位置作为轮椅的容纳位置。
在将位于容纳位置的轮椅20从车辆10卸下的情况下,以与上述步骤相反的步骤来施力。在此,如图2所示,在使位于轮椅抬升位置的轮椅保持板50向下转动(向右转动)至轮椅放置位置(参照图1)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握持旋转限制机构60的棘爪65的后侧把手65h使棘爪65绕着爪中心轴65p向右转动来解除固定齿轮63的棘齿63w与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的卡合。此时,因为棘爪65的后侧把手65h的转动限位部65s从下侧与滑动基板36的左壁部36f抵接,所以棘爪65被保持在图12所示的右转限制位置。在该状态下,能够使轮椅保持板50相对于滑动基板36以旋转中心轴50c为中心向下转动(向右转动)。
然后,如图12所示,在握持轮椅20并将轮椅保持板50向下转动至图1所示的轮椅放置位置的过程中,与轮椅保持板50一体向右转动的固定齿轮63的齿轮杆63h与棘爪65的承受部65e抵接。并且,在轮椅保持板50向下转动(向右转动)至轮椅放置位置(参照图1)的阶段,固定齿轮63的齿轮杆63h将棘爪65的承受部65e按压至规定位置,从而棘爪65向左转动。由此,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与固定齿轮63的棘齿63w卡合。即,通过使轮椅保持板50向下转动(向右转动)至轮椅放置位置(参照图1),使棘爪65的爪主体部65t自动地与固定齿轮63的棘齿63w卡合。接着,通过使前轮锁定机构70的卡止构件73克服弹簧构件75的弹力向下转动至锁定解除位置,卡止构件73因弹簧构件75的弹力而被保持在锁定解除位置,从而使轮椅20脱离轮椅保持板50。
(权利要求书的用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用语的对应)
如上所述,轮椅保持板50相当于本发明的轮椅保持部。另外,以轮椅保持板50能够从车厢外的轮椅放置位置移动至车厢内的轮椅容纳位置的方式支撑轮椅保持板50的旋转台34、滑动机构35、滑动锁定机构40、滑动基板36等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撑机构。另外,固定在轮椅保持板50的板支撑部53上的旋转中心轴50c与所述滑动基板36的左轴承部36j、右轴承部(省略附图标记)的连结部分相当于本发明的转动机构。而且,旋转台34相当于本发明的台。另外,所述滑动锁定机构40相当于本发明的切换机构,滑动锁定机构40的锁定解除用突起47相当于本发明的锁定解除构件。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的轮椅收纳装置30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0的轮椅收纳装置30,在轮椅保持板50(轮椅保持部)从轮椅放置位置向上转动至轮椅抬升位置且完成转动动作(转动机构的动作)的状态下,滑动锁定机构40(切换机构)以滑动机构35能够动作的方式进行切换。即,因为在轮椅保持板50从轮椅放置位置向上转动至轮椅抬升位置的期间,滑动机构35不进行动作,所以能够以稳定的转台抬升轮椅保持板50。即,滑动机构35的滑动动作与轮椅保持板50的向上转动动作同时进行,轮椅保持板50不会进行预期以外的动作。
另外,在轮椅保持板50因滑动机构35的动作而从车厢内滑动至轮椅抬升位置并完成所述滑动机构的动作进而轮椅保持板50从轮椅抬升位置开始向下转动的状态下,滑动锁定机构40(切换机构)以滑动机构35不能动作的方式进行切换。即,因为在轮椅保持板50从轮椅抬升位置向下转动的期间,滑动机构35不进行动作,所以能够以稳定的状态使轮椅保持板50向下转动至轮椅放置位置。
(变更例)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变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例子是,滑动锁定机构40由设置在滑动基板36的钩43的卡合部43k以及在旋转台34形成的方形长孔45的被卡合部45e形成。但是,也可以在滑动机构35的滑动块35y上设置制动器等,并将该制动器等作为滑动锁定机构40进行使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的例子是,在轮椅保持板50从轮椅抬升位置开始向下转动的时机,滑动锁定机构40变为锁定状态。但是,也能够在轮椅保持板50位于轮椅抬升位置的状态下,与将旋转限制机构60的棘爪65手动地转动至限制解除位置(右转限制位置)的动作联动地将滑动锁定机构40变为锁定状态。

Claims (2)

1.一种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轮椅保持部,放置轮椅;以及
支撑机构,以使所述轮椅保持部能够在车厢外的轮椅放置位置与车厢内的轮椅容纳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轮椅保持部,
从外部对所述轮椅保持部施加力,来使所述轮椅保持部在所述轮椅放置位置与轮椅容纳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支撑机构具有将所述轮椅保持部支撑为能够滑动的滑动机构、以使所述轮椅保持部能够在所述轮椅放置位置和轮椅抬升位置之间上下转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轮椅保持部的转动机构、以当所述转动机构动作时使所述滑动机构不能动作的方式进行切换的切换机构以及滑动基板,
所述滑动基板经由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车厢内的台上,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台滑动,
所述滑动基板和所述轮椅保持部经由所述转动机构连结,所述轮椅保持部在向上转动至所述轮椅抬升位置的状态下载于所述滑动基板上,
所述切换机构具有滑动锁定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轮椅保持部的锁定解除构件,
所述滑动锁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动基板与所述台之间,具有能够上下转动的钩,在所述钩的前端部设置有钩子状的卡合部,在所述钩的基端部设置有负荷承受部,在所述台形成有被所述钩的卡合部挂住的被卡合部,当变为所述轮椅保持部从所述轮椅抬升位置朝向所述轮椅放置位置的方向向下转动且未载于所述滑动基板上的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除构件从所述钩的负荷承受部脱离,所述钩借助自重向下转动,所述钩的卡合部挂在所述台的所述被卡合部,由此使滑动机构不能进行动作,
在变为所述轮椅保持部从所述轮椅放置位置向上转动至所述轮椅抬升位置且所述轮椅保持部载于所述滑动基板上的状态下,所述锁定解除构件向下方按压所述钩的负荷承受部,使所述钩克服自重向上转动,所述钩的卡合部被保持为从所述台的被卡合部脱开的状态,所述滑动机构能够进行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机构,是以使所述轮椅保持部能够在所述轮椅抬升位置和所述车厢内的规定位置之间滑动的方式支撑所述轮椅保持部的机构。
CN201910197561.8A 2018-04-02 2019-03-15 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 Active CN1103389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0998 2018-04-02
JP2018070998A JP6981343B2 (ja) 2018-04-02 2018-04-02 車両の車椅子収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8989A CN110338989A (zh) 2019-10-18
CN110338989B true CN110338989B (zh) 2021-09-17

Family

ID=68174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7561.8A Active CN110338989B (zh) 2018-04-02 2019-03-15 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81343B2 (zh)
CN (1) CN11033898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9620Y (zh) * 2000-03-22 2001-05-09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采油厂 重力自锁式吊卡销
CN2530930Y (zh) * 2002-03-27 2003-01-15 大连港务局 巨型方块石料专用自锁式吊夹具
CN2639599Y (zh) * 2003-08-05 2004-09-08 蔡演国 折叠桌桌腿的自锁机构
CN106698187A (zh) * 2016-12-05 2017-05-24 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自锁保险卡吊钩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3854A (en) * 1983-12-23 1986-03-04 Mcfarland Robert E Apparatus for loading a wheelchair or similar object
DE3805892A1 (de) * 1988-02-25 1989-09-07 Eckard Design Gmbh Verladeeinrichtung
JP4276713B2 (ja) * 1998-03-25 2009-06-10 トーシ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身障者用車両における車椅子格納クレーン
JP2000052773A (ja) * 1998-08-04 2000-02-22 Central Motor Co Ltd スライドドア移動装置
JP2000116709A (ja) * 1998-10-09 2000-04-25 Anayama Create:Kk 自動車の車椅子用荷役補助装置
JP3828710B2 (ja) * 2000-03-24 2006-10-04 極東開発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におけるデッキ昇降格納装置
JP4174225B2 (ja) * 2002-03-22 2008-10-29 トーシ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荷物格納装置
JP4582424B2 (ja) * 2007-07-11 2010-11-17 関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椅子収納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29620Y (zh) * 2000-03-22 2001-05-09 胜利石油管理局胜利采油厂 重力自锁式吊卡销
CN2530930Y (zh) * 2002-03-27 2003-01-15 大连港务局 巨型方块石料专用自锁式吊夹具
CN2639599Y (zh) * 2003-08-05 2004-09-08 蔡演国 折叠桌桌腿的自锁机构
CN106698187A (zh) * 2016-12-05 2017-05-24 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重力自锁保险卡吊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80484A (ja) 2019-10-24
CN110338989A (zh) 2019-10-18
JP6981343B2 (ja) 202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0071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516914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CN110338989B (zh) 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
CN110338990B (zh) 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
JP580858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0338987B (zh) 车辆的轮椅收纳装置
JP2001088563A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ボックス搭載構造
JP6988654B2 (ja) 車両の車椅子収納装置
JP6010805B2 (ja) 台車回転装置
JP6633473B2 (ja) 車両に搭載される自転車用キャリア装置
JP5372483B2 (ja) 金型落下防止装置
JP6304827B2 (ja) ロック機構を有する台車
JPH11336614A (ja) ボンベの固定装置
JP2009255693A (ja) 搬送台車
JP2020175855A (ja) バイク駐輪装置
JPS63270227A (ja) バツテリ搭載形車両におけるバツテリ支持台装置
JP7308472B2 (ja) 自転車支持装置
JP7445440B2 (ja) 作業台用ブラケット及び作業台
JP2004203097A (ja) ワーク搬送用台車
JPH08282762A (ja) 板ガラス輸送用具
JP2019043353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H07330297A (ja) フォークリフトのアタッチメント
JP2021133004A (ja) 遊技機用台車
JPH09254604A (ja) タイヤ脱着補助装置
JP2933769B2 (ja) 収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