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9205A - 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9205A
CN110329205A CN201910646372.4A CN201910646372A CN110329205A CN 110329205 A CN110329205 A CN 110329205A CN 201910646372 A CN201910646372 A CN 201910646372A CN 110329205 A CN110329205 A CN 1103292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 pipe
limit
coiler
cover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63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9205B (zh
Inventor
胡波
雷于杨
蒲志华
王维
韩阳
周芝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UANGD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UANG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UANGD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UANGD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63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9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9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9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9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9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46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 B60R22/4628Reels with means to tension the belt in an emergency by forced winding up characterised by fluid actuators, e.g. pyrotechnic gas generato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所述的卷收器包括罩盖、弯管、支架;所述的弯管与罩盖的连接处设有前端定位机构;所述的卷收器上还设有弯管管体限位机构、侧边限位机构;弯管后端限位机构;所述的弯管管体限位机构设置在靠近弯管底部位置处的支架上;所述的侧边限位机构设置在靠近弯管的侧边缘的罩盖上;所述的弯管后端限位机构为设置靠近弯管后端的罩盖上。其优点表现在:针对弯管在预紧过程中各个部位的受力特点,对弯管的各个部位进行了定位以及限位,确保整个预紧过程的弯管各个位置处受力后不弯曲变形,被牢固的固定住,同时提高预紧性能的稳定,避免零件因固定不牢固在预紧过程中脱落,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收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
背景技术
安全带卷收器,是指紧急锁止功能的安全带卷收器,英文为EmergencyLockingRetractor,简称ELR。它是汽车安全带的核心组件,卷收器是汽车安全带的核心组件,在汽车行驶中遇到紧急情况的一刹那,可供人移动缓冲的空间相当小,这时候需要考虑先把人牢牢的固定在座椅上,然后通过限力装置使他伤害最小。预紧装置通过碰撞传感器在几毫秒内点爆气体发生器,并推动回拉装置回拉织带,把人绑定在座椅上。目前市场主要需求的是预紧限力式卷收器,预紧限力式卷收器在国内市场运用多年后,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预紧限力式卷收器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卷收器在预紧过程中,弹珠冲击预紧轮形成预紧力的同时,弯管也将受到同等大小的反作用力,该力值最大可达到约5000N。因此弯管作为预紧器的主体零件,无论从安全角度还是从确保预紧性能的角度,都需要被可靠地固定、限制住。
中国专利文献CN201420088486.4,公开了一种预紧式汽车安全带,包括织带、卷收器,所述卷收器通过支架与车身固定,所述的卷收器包括芯轴、弯管、预紧轮、预紧盖、棘轮、转动棘爪、锁止棘爪、惯性块、固定盘,所述的芯轴穿设于支架上,所述织带的一端穿过支架卷收于芯轴上,所述的预紧轮固装于芯轴的一端上,且所述预紧轮的外圆周面上圆周均布有若干个供钢珠射入的钢珠凹槽,预紧盖罩设于预紧轮外,并与支架固定。所述弯管通过弯管定位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弯管的外端口上装有气压发生器。
上述专利文献的预紧式汽车安全带,仅仅是提到将弯管通过弯管进行固定,并不能对弯管进行全方位固定以及限位,不能满足弯管进行定位以及限位的需求。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可对弯管进行全方位固定以及限位,提高预紧性能的卷收器,而关于这种卷收器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弯管进行全方位固定以及限位,提高预紧性能的卷收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所述的卷收器包括罩盖、弯管、支架;所述的支架设置在罩盖和弯管之间;所述的弯管与罩盖的连接处设有前端定位机构;所述的前端定位机构包括切舌和开槽;所述的切舌设置在罩盖上;所述的开槽设置在弯管上;所述的切舌和开槽相配合进行定位,限制弯管前后,上下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卷收器上设有弯管管体限位机构、侧边限位机构;弯管后端限位机构;所述的弯管管体限位机构设置在靠近弯管底部位置处的支架上;所述的侧边限位机构设置在靠近弯管的侧边缘的罩盖上;所述的弯管后端限位机构为设置靠近弯管后端的罩盖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弯管管体限位机构包括支架限位凸点和防形限位块;所述的支架限位凸点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的防形限位块设置在罩盖上;所述的支架限位凸点搭接在弯管管体的内侧上;所述的防形限位块设置在弯管底部;所述的防形限位块和支架限位凸点组合形成对弯管的上下左右方向进行限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侧边限位机构为侧边防形限位片;所述的侧边防形限位片设置在罩盖上;所述的侧边防形限位片在安装状态下搭接在弯管侧边缘;所述的侧边防形限位片用于对弯管侧边进行限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卷收器上设有弯管后端限位机构;所述的弯管后端限位机构为后端限位螺钉;所述的后端限位螺钉设置在罩盖上;所述的后端限位螺钉的外周面贴近弯管;所述的弯管后端限位螺钉用于实现弯管后端限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说的防形限位块为向外凸起的腔体结构形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架限位凸点共有两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切舌为楔形状。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针对弯管在预紧过程中各个部位的受力特点,对弯管的各个部位进行了定位以及限位,确保整个预紧过程的弯管各个位置处受力后不弯曲变形,被牢固的固定住,同时提高预紧性能的稳定,避免零件因固定不牢固在预紧过程中脱落,提高安全性。
2、设有前端定位机构,因在弯管的前端为弹珠,弹珠的作用力施加在弯管和罩盖上,该作用力容易引起弯管前端滑动的问题,相应的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前端定位机构,从而能够实现对弯管的前端进行定位。
3、设有弯管管体限位机构。该弯管管体限位机构主要设置在弯管的底部位置,因弯管的底部位置为弧形结构,高速运动弹珠在该位置对弯管的冲击最大,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弯管管体限位机构,避免弯管管体在受冲击力最大的位置处产生径向抖动。
4、设有侧边防形机构,侧边限位机构设置在罩盖和支架的连接处,因弯管设置在罩盖和支架的连接处,且弯管形状为管体结构,容易从侧边滑出,本实施例正是基于该问题,从而设置了侧边防形机构,从而限制了弯管向侧边移动。
5、设有弯管后端限位机构,因在弯管后端安装有气体发生器,该位置为气压力的触发位置,弯管受到的作用力大。通过设置弯管后端限位机构,防止弯管后端弯曲变形。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卷收器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2是卷收器在爆炸状态下的示意图。
附图3是弯管和罩盖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支架和弯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罩盖、弯管、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6为罩盖、弯管、支架的装配剖面示意图。
附图7是罩盖和弯管在装配状态下的侧向方向示意图。
附图8是罩盖和弯管装配时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9是弯管后端在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罩盖 2.弯管
3.支架 4.切舌
5.开槽 6.支架限位凸点
7.防形限位块 8.侧边防形限位片
9.后端限位螺钉
为了更加清楚的描述整个技术方案,以下的弯管的各个部位进行了定义,弯管的前端是指弹珠打出的一端;弯管前端是指靠近气体发生器的一端;弯管的外侧是指靠近支架贴合的一面;弯管的内侧是指靠近罩盖的一侧。
请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卷收器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卷收器在爆炸状态下的示意图。所述的卷收器包括罩盖1、弯管2、支架3;所述的支架3设置在罩盖1和弯管2之间。
请参照图3,图3是弯管2和罩盖1连接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弯管2与罩盖1的连接处设有前端定位机构;所述的前端定位机构包括切舌4和开槽5;所述的切舌4设置在罩盖1上;所述的开槽5设置在弯管2上;所述的切舌4和开槽5相配合进行定位,限制弯管2前后,上下移动。
请参照图4-图6,图4是支架3和弯管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罩盖1、弯管2、支架3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罩盖1、弯管2、支架3的装配剖面示意图。所述的卷收器上设有弯管2管体限位机构;所述的弯管2管体限位机构包括支架限位凸点6和防形限位块7;所述的支架限位凸点6设置在支架3上;所述的防形限位块7设置在罩盖1上;所述的支架限位凸点6搭接在弯管2管体的内侧上;所述的防形限位块7设置在弯管2底部;所述的防形限位块7和支架限位凸点6组合形成对弯管2的上下左右方向进行限位。
请参照图7和图8,图7是罩盖1和弯管2在装配状态下的侧向方向示意图。图8是罩盖1和弯管2装配时的剖面示意图。所述的卷收器上设有侧边限位机构;所述的侧边限位机构为侧边防形限位片8;所述的侧边防形限位片8共有三个;所述的侧边防形限位片8设置在罩盖1上;所述的侧边防形限位片8在安装状态下搭接在弯管2侧边缘;所述的侧边防形限位片8用于对弯管2侧边进行限位。
请参照图9,图9是弯管2后端在安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卷收器上设有弯管2后端限位机构;所述的弯管2后端限位机构为后端限位螺钉9;所述的后端限位螺钉9设置在罩盖1上;所述的后端限位螺钉9的外周面贴近弯管2;所述的弯管2后端限位螺钉9用于实现弯管2后端限位。
该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
弯管2与罩盖1的连接处设有前端定位机构,因在弯管2的前端为弹珠,弹珠的作用力施加在弯管2和罩盖1上,该作用力容易引起弯管2前端滑动的问题,相应的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前端定位机构,从而能够实现对弯管2的前端进行定位。
所述的弯管2前端定位机构为切舌4和开槽5的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的定位结构,合理分布设计空间,不影响弹珠穿出路径。同时,能够限制弯管2前后,上下移动,同时提高预紧性能,确保整个预紧过程弯管2前端受力后不弯曲变形,被牢固的固定住。
所述的卷收器上设有弯管2管体限位机构。该弯管2管体限位机构主要设置在弯管2的底部位置,因弯管2的底部位置为弧形结构,高速运动弹珠在该位置对弯管2的冲击最大,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弯管2管体限位机构,避免弯管2管体在受冲击力最大的位置处产生径向抖动。
所述的弯管2管体限位机构采用支架限位凸点6和防形限位块7的结构形式,支架限位凸点6和防形限位块7的结构形式,能有效防止弯管2管体部分的左右、上下移动,确保整个预紧过程弯管2管体受力后不弯曲变形,被牢固的固定住。
所述的侧边限位机构设置在罩盖1和支架3的连接处,因弯管2设置在罩盖1和支架3的连接处,且弯管2形状为管体结构,容易从侧边滑出,本实施例正是基于该问题,从而设置了侧边防形机构,从而限制了弯管2向侧边移动。
所述的侧边防形机构具体为侧边防形块的结构形式,且侧边防形块为外凸圆弧形,侧边防形块在安装状态下贴合在弯管2的侧边缘。该设计方式贴合紧密,确保贴和长久且稳定。
所述的卷收器上设有弯管2后端限位机构,因在弯管2后端安装有气体发生器,该位置为气压力的触发位置,弯管2受到的作用力大。通过设置弯管2后端限位机构,防止弯管2后端弯曲变形。
所述的后端限位机构为后端限位螺钉9的结构形式,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对弯管2后端的限位效果好。
所述的支架限位凸点6共有两个,能够建立两个限位点,平稳性好。所述的切舌4为楔形状,增加了接触面积,定位效果好。
本发明的一种可对弯管2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针对弯管2在预紧过程中各个部位的受力特点,对弯管2的各个部位进行了定位以及限位,确保整个预紧过程弯管2各个位置处受力后不弯曲变形,被牢固的固定住,同时提高预紧性能的稳定,避免零件因固定不牢固在预紧过程中脱落,提高安全性;设有前端定位机构,因在弯管2的前端为弹珠,弹珠的作用力施加在弯管2和罩盖1上,该作用力容易引起弯管2前端滑动的问题,相应的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前端定位机构,从而能够实现对弯管2的前端进行定位;设有弯管2管体限位机构。该弯管2管体限位机构主要设置在弯管2的底部位置,因弯管2的底部位置为弧形结构,高速运动弹珠在该位置对弯管2的冲击最大,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弯管2管体限位机构,避免弯管2管体在受冲击力最大的位置处产生径向抖动;设有侧边防形机构,侧边限位机构设置在罩盖1和支架3的连接处,因弯管2设置在罩盖1和支架3的连接处,且弯管2形状为管体结构,容易从侧边滑出,本实施例正是基于该问题,从而设置了侧边防形机构,从而限制了弯管2向侧边移动;设有弯管2后端限位机构,因在弯管2后端安装有气体发生器,该位置为气压力的触发位置,弯管2受到的作用力大。通过设置弯管2后端限位机构,防止弯管2后端弯曲变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收器包括罩盖、弯管、支架;所述的支架设置在罩盖和弯管之间;所述的弯管与罩盖的连接处设有前端定位机构;所述的前端定位机构包括切舌和开槽;所述的切舌设置在罩盖上;所述的开槽设置在弯管上;所述的切舌和开槽相配合进行定位,限制弯管前后,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收器上还设有弯管管体限位机构、侧边限位机构;弯管后端限位机构;所述的弯管管体限位机构设置在靠近弯管底部位置处的支架上;所述的侧边限位机构设置在靠近弯管的侧边缘的罩盖上;所述的弯管后端限位机构为设置靠近弯管后端的罩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管管体限位机构包括支架限位凸点和防形限位块;所述的支架限位凸点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的防形限位块设置在罩盖上;所述的支架限位凸点搭接在弯管管体的内侧上;所述的防形限位块设置在弯管底部;所述的防形限位块和支架限位凸点组合形成对弯管的上下左右方向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边限位机构为侧边防形限位片;所述的侧边防形限位片设置在罩盖上;所述的侧边防形限位片在安装状态下搭接在弯管侧边缘;所述的侧边防形限位片用于对弯管侧边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收器上设有弯管后端限位机构;所述的弯管后端限位机构为后端限位螺钉;所述的后端限位螺钉设置在罩盖上;所述的后端限位螺钉的外周面贴近弯管;所述的弯管后端限位螺钉用于实现弯管后端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防形限位块为向外凸起的腔体结构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限位凸点共有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舌为楔形状。
CN201910646372.4A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 Active CN110329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6372.4A CN110329205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6372.4A CN110329205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9205A true CN110329205A (zh) 2019-10-15
CN110329205B CN110329205B (zh) 2020-10-09

Family

ID=6814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6372.4A Active CN110329205B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9205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3904A1 (en) * 2000-02-23 2001-09-27 Yasushi Kanamori Seat belt retractor
JP2002120693A (ja) * 2000-10-16 2002-04-23 Takata Corp プリテンショナ
US7360795B2 (en) * 2005-07-28 2008-04-22 Autoliv Asp, Inc. Torsion bar load limiter and pretensioner for seat belt system
DE102008008041A1 (de) * 2008-02-05 2008-07-17 Takata-Petri Ag Gurtaufroller mit Strafferantrieb
CN101239611A (zh) * 2007-02-08 2008-08-13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带卷收器
CN201205903Y (zh) * 2008-01-17 2009-03-11 李小林 预紧式汽车安全带卷收器
JP2010030332A (ja) * 2008-07-25 2010-02-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シートベルト用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CN102656057A (zh) * 2009-12-15 2012-09-05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及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CN102849023A (zh) * 2012-08-30 2013-01-02 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 预紧限力式卷收器
CN202827464U (zh) * 2012-08-30 2013-03-27 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 预紧限力式卷收器
CN103492238A (zh) * 2011-01-20 2014-01-01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
CN103832395A (zh) * 2014-02-27 2014-06-04 上海和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紧管及卷收器、安全装置
CN203727336U (zh) * 2014-02-28 2014-07-23 浙江万里安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预紧式汽车安全带
CN105531160A (zh) * 2013-09-13 2016-04-27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及安全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3904A1 (en) * 2000-02-23 2001-09-27 Yasushi Kanamori Seat belt retractor
JP2002120693A (ja) * 2000-10-16 2002-04-23 Takata Corp プリテンショナ
US7360795B2 (en) * 2005-07-28 2008-04-22 Autoliv Asp, Inc. Torsion bar load limiter and pretensioner for seat belt system
CN101239611A (zh) * 2007-02-08 2008-08-13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带卷收器
CN201205903Y (zh) * 2008-01-17 2009-03-11 李小林 预紧式汽车安全带卷收器
DE102008008041A1 (de) * 2008-02-05 2008-07-17 Takata-Petri Ag Gurtaufroller mit Strafferantrieb
JP2010030332A (ja) * 2008-07-25 2010-02-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シートベルト用プリテンショナ機構
CN102656057A (zh) * 2009-12-15 2012-09-05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及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CN103492238A (zh) * 2011-01-20 2014-01-01 芦森工业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
CN102849023A (zh) * 2012-08-30 2013-01-02 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 预紧限力式卷收器
CN202827464U (zh) * 2012-08-30 2013-03-27 重庆光大产业有限公司 预紧限力式卷收器
CN105531160A (zh) * 2013-09-13 2016-04-27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及安全带装置
CN103832395A (zh) * 2014-02-27 2014-06-04 上海和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紧管及卷收器、安全装置
CN203727336U (zh) * 2014-02-28 2014-07-23 浙江万里安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预紧式汽车安全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9205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55594B1 (ko) 차량용 듀얼 챔버 사이드에어백 장치
EP2842815B1 (en)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and safety vehicle having the wheel-embracing mechanism
JP2020069865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8216373A (zh) 适应小重叠碰撞的车身加强结构
CN110329205A (zh) 一种可对弯管全方位固定的卷收器
CN102826012A (zh) 六角弹簧管汽车碰撞保护装置
CN205524285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蜂窝式排障吸能装置
CN201730069U (zh) 可导向外框架内置吸能板防撞垫
CN101415585A (zh) 车座
CN201980169U (zh) 一种汽车行人小腿保护装置
JP2008080971A (ja) タンク配置構造
CN107985252A (zh) 汽车安全带收紧装置
CN201882154U (zh) 汽车组合防撞系统
CN109989963A (zh) 卡接组件和车辆
CN209008676U (zh) 汽车车身及电动汽车
CN218519742U (zh) 转向管柱组件
CN220129990U (zh) 汽车座椅防下潜机构、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01856804U (zh)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碰撞吸能结构
KR101262970B1 (ko) 차량용 시트백프레임 마운팅 브라켓 및 시트프레임 유닛
CN211943185U (zh) 转向管柱护罩以及车辆
CN201070997Y (zh) 活动安全座椅
CN103241203A (zh) 车船吸撞装置
CN201882029U (zh) B柱护板
CN215851129U (zh) 多功能支架
CN211107312U (zh) 一种全方位降低噪音的卷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