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6173A - 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6173A
CN110326173A CN201880013122.0A CN201880013122A CN110326173A CN 110326173 A CN110326173 A CN 110326173A CN 201880013122 A CN201880013122 A CN 201880013122A CN 110326173 A CN110326173 A CN 110326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rminal
rising portions
wir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31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6173B (zh
Inventor
长沼健一
佐藤隼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26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6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1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01R24/62Sliding engagements with one side only, e.g. modular jack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7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by special arrangement of ground and signal conductors, e.g. GSGS [Ground-Signal-Ground-Sig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01R13/6463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using twisted pairs of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4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 H01R4/2416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 H01R4/242Connections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or cutting insulation or cable strands the contact members having insulation-cutting edges, e.g. of tuning fork type the contact members being plates having a single slot
    • H01R4/2425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 H01R4/2429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 H01R4/2433Flat plates, e.g. multi-layered flat plates mounted in an insulating base one part of the base being movable to push the cable into the slo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线缆连接器等,其是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传送特性良好,且能够简单地进行接线作业。包含两组信号端子对(11B‑11E)、以及配置于信号端子对彼此之间的接地端子(11A)。上述端子(11A‑11E)具有在高度方向上从具有端子间方向和长度方向的端子支承部件的主面朝向线缆的连接侧立起并从端子支承部件露出的立起部(11Ab‑11Eb)。接地端子的立起部(11Ab)的至少一部分在与高度方向正交且相对于端子支承部件的主面平行地扩展的至少一个面内,定位于在端子间方向上位于接近接地端子(11A)的一方对所含的信号端子的立起部(11B)与另一方对所含的信号端子的立起部(11C)之间的第一假想部分(a1)、和在长度方向上位于相同立起部彼此之间的第二假想部分(a2)的交叉区域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 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连接器,进一步言之涉及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以及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日本专利第4623584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线缆连接器的一个例子。这里所公开的线缆连接器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线缆连接器:能够解决由信号对彼此相邻而产生的问题、例如串扰问题,传送特性良好,且能够简单地进行接线作业。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23584号
接线作业大多通过焊接来进行,另外,也大多通过手动操作来进行。结果是,接线状态容易变得不稳定,例如因使用的焊料量、接线的连接方向等,对信号特性造成负面影响,焊接作业需要相当的熟练。
为了简化作业,往往利用压接来进行接线作业。在该情况下,例如使用使端子的一部分从支承端子的外壳的主面朝向线缆的连接侧立起由此从外壳露出的立起部。在立起部的前端设置有能够切断线缆的外皮的间隙,能够使仅仅将线缆压入该间隙就简单地切断外皮而露出的芯线连接于立起部。
然而,在设置了这样的立起部的情况下,从外壳露出了的立起部彼此不经由外壳而直接接近,结果是,产生传送特性恶化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这样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别是在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中传送特性良好且能够简单地进行接线作业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是具有:多个端子;以及支承上述多个端子的端子支承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端子包含:至少两组信号端子对,它们在端子间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以及至少一个接地端子,其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配置于上述两组信号端子对中的一方的信号端子对与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之间,上述多个端子分别包含:支承部,其被上述端子支承部件支承;接触部,其与对象端子接触;以及立起部,其从具有上述端子间方向和与该端子间方向(β)正交的上述端子的长度方向的上述端子支承部件的主面,在与上述端子间方向和上述长度方向双方正交的高度方向上朝向线缆的连接侧立起,并从上述端子支承部件露出,上述接地端子具有第一立起部,上述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接近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具有第二立起部,上述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接近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具有第三立起部,能够在上述第二立起部与上述第三立起部连接线缆,上述第一立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与上述高度方向正交且相对于上述主面平行地扩展的至少一个面内,定位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位于上述第二立起部与上述第三立起部之间的第一假想部分、和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位于上述第二立起部与上述第三立起部之间的第二假想部分的交叉区域的范围内。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能够提供一种在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中传送特性良好且能够简单地进行接线作业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为了更有效地减少噪声,上述第二立起部以及上述第三立起部中的任一方也可以定位于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上述第一立起部相比接近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或者远离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与此对应地,另一方也可以定位于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上述第一立起部相比远离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或者接近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为了使装置小型化,上述第二立起部与上述第三立起部也可以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的位置。而且,上述第一立起部、上述第二立起部以及上述第三立起部也可以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为了更有效地减少噪声,上述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远离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也可以具有第四立起部,上述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远离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也可以具有第五立起部,能够在上述第四立起部与上述第五立起部连接线缆,上述第四立起部可以被定位于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上述第一立起部相比接近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或者远离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与此对应地,上述第五立起部也可以定位于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上述第一立起部相比远离上述对象端子的一侧或者接近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为了使装置小型化,上述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上述端子间方向上远离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也可以具有第四立起部,上述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上述端子间方向上远离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也可以具有第五立起部,能够在上述第四立起部与上述第五立起部连接线缆,上述第四立起部与上述第五立起部也可以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的位置。
而且,上述第一立起部、上述第四立起部以及上述第五立起部也可以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的位置。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考虑了噪声的减少与装置的小型化双方,优选上述第一立起部、上述第二立起部以及第四立起部形成将上述第二立起部作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另外,优选上述第一立起部、上述第三立起部以及第五立起部形成将上述第三立起部作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上述立起部也可以具有沿上述端子间方向延伸的部分,也可以具有沿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部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上述立起部也可以具有能够切断线缆的一部分并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切断用的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中,优选上述端子的至少上述支承部以及上述接触部在上述多个端子彼此之间,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长度,且在上述高度方向上位在相同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中传送特性良好且能够简单地进行接线作业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线缆连接器除去了罩的立体图。
图3是从图2所示的状态除去了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取下了线缆保持体的外壳的前侧立体图。
图6是将端子支承部件与端子一起表示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被端子支承部件支承的端子的排列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是图5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图,是取下了线缆保持体的外壳的后侧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4是图12所示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15是表示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串扰的减少效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进行说明。另外,这里虽仅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当然这并不是限定本发明。
图1是使用了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10的电连接器装置1的立体图。电连接器装置1由线缆连接器10与对象连接器90的组构成。对象连接器90例如可以是与基板3连接的基板安装型的连接器,但也可以与线缆连接器10相同,对象连接器90为线缆连接型。线缆连接器10能够相对于基板连接器90嵌合、拔出。
线缆连接器10与基板连接器90的嵌合能够利用它们的壳体来锁定。在使线缆连接器10与基板连接器90嵌合时,在线缆连接器10的壳体设置的前端细的被嵌合部50a被插入到在基板连接器90的前表面设置的大致矩形的嵌合孔97,从线缆连接器10的前端部50a的上侧以及下侧弹性地突出的锁定部、例如从壳体的孔53弹性地突出的锁定突部35嵌入到在基板连接器90的壳体98的顶部以及底板部设置的被锁定部、例如贯通孔99。结果,线缆连接器10与基板连接器90的嵌合被锁定。锁定例如能够利用设置于线缆连接器10的锁定爪操作部13而被解除。
基板连接器90主要具有:绝缘外壳92、以使一部分露出的状态被绝缘外壳92保持的端子96、以及覆盖绝缘外壳92的外周面的导电性的壳体98。
在绝缘外壳92的前表面设置有能够嵌合连接器10的一部分的嵌合孔97。在嵌合孔97还设置有与由连接器10的外壳20形成的嵌合凹部28匹配的嵌合凸部97a。在嵌合凸部97a,端子96的一端侧96a以露出的状态排列。另一方面,端子96的另一端侧96b被焊接在基板3。壳体98的一部分98a被固定于基板3的规定位置,由此壳体98接地。
图2表示从线缆连接器10除去了罩12(参照图1)的立体图,图3表示从图2所示的状态除去了壳体30与电缆4的外皮的立体图。
线缆连接器10主要包含:由树脂等绝缘部件构成的外壳20、保持电缆4所含的多个双绞线缆5的线缆保持体60、支承端子11的端子支承部件70、覆盖外壳20以及线缆保持体60的外周面的导电性的壳体30、以及覆盖壳体30的外部的绝缘性的罩12(参照图1)。线缆保持体60与端子支承部件70在组装在外壳20的状态下被使用,与外壳20一起构成外壳的一部分,所以在广义上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是外壳。双绞线缆5在这里合计设置有四组。
如图2清楚所示,壳体30包含主体壳体31、板状壳体40以及筒状壳体50。板状壳体40与主体壳体31主要覆盖外壳主体29等的侧部外周面。板状壳体40主要覆盖没有被主体壳体31覆罩的外壳主体29等的侧部外周面。筒状壳体50主要覆盖从外壳主体29突出设置的稍微小径的被插入部25的侧部外周面。
主体壳体31通过对一张金属板进行冲压、折弯加工而形成。作为整体具有大致コ字形的剖面,主要具备基部36、向该基部36的前方延伸的弹性片33、以及向基部36的后方延伸的电缆4的铆接部36a。基部36与弹性片33在基部36的后端部,经由作为剖面观察呈近似U字形的折回部形成的支承部32而弹性连接。弹性片33在与基板连接器90嵌合的嵌合侧具有自由端,而且,在该自由端设置有用于与基板连接器90锁定的锁定突部35。
图4以后侧立体图一起示出了从图3的状态取下了线缆保持体60(60a、60b)的状态、与取下了的线缆保持体60a、60b,另外,图5以前侧立体图示出了从图3的状态取下了线缆保持体60a、60b的状态。
外壳20包含外壳主体29、以及从外壳主体29向与基板连接器90(参照图1)的嵌合侧突出设置的被插入部25。被插入部25是向基板连接器90的嵌合孔97(参照图1)插入的部分,在内部形成有供基板连接器90的嵌合凸部97a插入的嵌合凹部28。
外壳主体29包含厚壁的基部21、以及向基部21的后方、即与被插入部25相反的一侧延伸配置的对置的两张板状的侧壁26。在被形成于上述侧壁26之间的空间26f设置有成对的端子支承部件70a、70b、与同样成对的线缆保持体60a、60b。外壳主体29通过端子支承部件70a、70b、线缆保持体60而被补充由此呈大致长方形。
优选成对的线缆保持体60a、60b具有相互相同的大小以及形状。同样,优选成对的端子支承部件70a、70b也具有相互相同的大小以及形状。设为相同的大小以及形状,由此部件管理变得容易,制造工序也被简化。
线缆保持体60a、60b分别包含大致长方形的主体67、以及从该主体67沿着线缆保持体60相对于外壳20的安装方向“γ”延伸的悬臂梁状的臂部61。臂部61在与自由端相反侧的一端侧和主体67连结。臂部61被设置为能够在板厚方向弹性位移。在主体67沿着线缆5的长度方向“α”设置有供线缆5插通的多个贯通孔63。利用上述贯通孔63,而将双绞线缆5的一端侧安装于线缆保持体60。已被安装的双绞线缆的一端侧从主体67的后表面67f侧到达前表面67e侧的附近。贯通孔63的内径被设定为与线缆5的外径大致相同或者比线缆5的外径稍小。由此,线缆5的外周面与贯通孔63的内周面钩挂,能够防止线缆5被从贯通孔63意外地拔出。
在主体67的左右各自的侧面67c、67d,设置有与设置于外壳20的侧壁26的卡止孔26a(参照图3~图5)卡止的卡止突部62。另外,在臂部61的自由端附近,设置有与设置于端子支承部件70a、70b的立起设置部75a、75b的卡止突部83(参照图4~图6)卡止的卡止突部61a。这些线缆保持体60a、60b的卡止突部62与外壳20侧的卡止孔26a、以及线缆保持体60a、60b的卡止突部61a与端子支承部件70a、70b的卡止突部83沿着线缆保持体60相对于外壳20的安装方向“γ”而被设置。利用上述卡止单元,能够使线缆保持体60卡止于外壳20。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线缆保持体60a、60b的卡止突部62与外壳20侧的卡止孔26a的卡止、以及线缆保持体60a、60b的卡止突部61a与端子支承部件70a、70b的卡止突部83的卡止,线缆保持体60相对于外壳20以及端子支承部件70分别在各个位置卡止,能够强化外壳20、端子支承部件70、线缆保持体60之间的固定。在立起设置部75a、75b的左右各自的侧面,设置有利用设置于外壳主体29的侧壁26的内表面的槽而被卡止的卡止突部81。
在主体67的底面67b,设置有供从端子支承部件70a、70b的主面72(72a、72b)突出的立起部(11b)朝后插入的插通孔64。插通孔64与供双绞线缆5插通的贯通孔63连通,在线缆保持体60a、60b向外壳20安装时,能够利用设置于立起部11b的切断用的槽11k切断被插通到贯通孔63的双绞线缆5的绝缘性的被覆5a(参照图4)。结果,内部的芯线5b(参照图4)被槽夹住,线缆5与端子11电导通。
在主体67的底面67b,还设置有与设置于端子支承部件70a、70b的切口76a、76b嵌合的突部66a、66b。突部66a、66b朝线缆保持体60a、60b相对于外壳20的安装方向“γ”、即与臂部61相同的方向被立起设置在线缆保持体60a、60b相对于外壳20的安装侧的面、即底面67b。
图6以立体图将端子支承部件70a、70b与端子11一起示出,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而且,图8以立体图示出了被端子支承部件70支承的端子11的排列状态,图9表示图8所示的结构的侧视图。
在线缆连接器10设置有多个这里能够与基于IEEE802.3的类别6a对应那样的例如五个端子11A~11E。上述端子11A~11E包含:在端子间方向“β”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的两组信号端子对(11B、11D)(11C、11E)、以及在端子间方向“β”上配置于上述两组信号端子对(11B、11D)(11C、11E)中的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B、11D)与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C、11E)之间的接地端子11A。从减少串扰等观点考虑,优选端子11A~11E彼此以相同的端子间距离而被分离地配置。而且,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B、11D)包含被配置于在端子间方向“β”上与接地端子11A接近的一侧的信号端子11B、以及被配置于在端子间方向“β”上远离接地端子11A的一侧的信号端子11D。另外,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C、11E)包含被配置于在端子间方向“β”上与接地端子11A接近的一侧的信号端子11C、以及被配置于在端子间方向“β”上远离接地端子11A的一侧的信号端子11E。
端子11A~11E分别通过将一张金属冲压、折弯而形成,包含:设置于与对象端子(图1的端子“96”)接触的前端侧11f的接触部11d;用于压入、卡止在外壳20的卡止部11a;被端子支承部件70支承的支承部11g;以及供线缆5(参照图4等)连接的线缆连接部(11b、11c)。
接触部11d是与对象端子接触的部分,例如包含设置于端子的前端11f附近的接点。其中,接触部11d并不限于接点,广泛地包含与对象端子接触的部分。
支承部11g是被端子支承部件70支承的部分,与端子支承部件70一体成型,但也可以是压入到端子支承部件70的类型。支承部11g也可以被形成为呈大致“S”字形的弯曲部,例如能够被端子支承部件70的立起设置部75a、75b支承。
优选支承部11g与接触部11d在端子11A~11E彼此之间,在与端子间方向“β”正交的端子11A~11E的长度方向“α”(与线缆5的长度方向“α”对应)上具有相同的长度,且在与端子间方向“β”及长度方向“α”双方正交的高度方向“γ”(与上述安装方向“γ”相当)上被定位在相同的高度。另外,优选立起设置部75a、75b与支承部11g及接触部11d相同地,在端子11A~11E彼此之间,在高度方向“γ”上被定位在相同的高度,并且在高度方向“γ”上具有相同的长度。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串扰。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将接地端子11A作为信号端子来使用,所以不仅能够将该装置作为IEEE的类别6的标准品使用,例如也能够作为类别5的标准品使用。
线缆连接部包含平坦部11c与立起部11b。平坦部11c例如可以是俯视观察呈大致三角形状,是形成具有端子间方向“β”与长度方向“α”的端子支承部件70(70a、70b)的主面72(72a、72b)的一部分、进一步而言是形成支承平坦部11c附近的端子支承部件70(70a、70b)的主要的面的一部分的部件。端子11A~11E的每一个都设置有平坦部11c,接地端子11A包含接地用平坦部11Ac,信号端子11B~11E分别包含信号用平坦部11Bc~11Ec。
立起部11b在从端子支承部件70露出的状态下,在高度方向“γ”上从端子支承部件70的主面72朝向线缆的连接侧而被立起。
为了改变端子11A~11E的端子间方向“β”的间隔,也可以在立起部11Ab~11Eb与支承部11Ag~11Eg之间设置端子间距离转换部11Ae~11Ee(参照图8)。设置上述端子间距离转换部11Ae~11Ee,由此在端子间方向“β”上,能够使立起部11Ab~11Eb彼此之间的距离比前端11Af~11Ef间的距离大,能够容易进行压接作业。上述端子间距离转换部11Ae~11Ee对串扰的减少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端子11A~11E被端子支承部件70a、70b支承为悬臂梁状。端子11A~11E在各个支承部11Ag~Eg中,可以利用一体成型在制造时被组装由此被端子支承部件支承,也可以利用压入等而从后方或者上方被组装到端子支承部件70a、70b由此被其支承。在本例中作为一体成型的情况进行说明。在组装后,端子11的一部分也向外部露出。例如端子11A~11E的前方、即向外壳20的基部21侧延伸突出的、端子11A~11E的前端11Af~11Ef附近、端子11的后方、即供双绞线缆5压接的立起部11Ab~Eb等向外部露出。端子11A~11E的前端Af~11Ef侧能够沿着高度方向“γ”弹性位移。
端子支承部件70a、70b分别具有形成主面72a、72b的板状的主体77a、77b。在主体77a、77b各自的上表面设置有立起设置部75a、75b,在主体77a、77b的左右侧面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锁定突起71a,在主体77a、77b的后缘设置有朝向内部被切开而得的俯视观察呈U字形的切口76a、76b。
在组装时,使成对的端子支承部件70a、70b在高度方向“γ”上利用它们的平坦的底面78a、78b对接。上述对接面是平坦的面,通过设为这样的面,而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进行对接。
在成对的端子支承部件70a、70b相互对接了时,被端子支承部件70a、70b支承的端子11在上述接点11d之间形成供被接触物、例如基板连接器90(参照图1)的嵌合凸部97a插入的间隙“G”(参照图7)。间隙“G”在沿着成对的端子支承部件70的对接方向的高度方向“γ”而被形成。
优选以不与从被线缆保持体60保持的线缆5的前端(末端)露出了的芯线的一部分等邻接的端子短路的方式,在端子支承部件70a、70b设置从立起设置部75a、75b延伸配置的延伸配置部74。延伸配置部74在端子支承部件70a、77b各自的上表面内,从立起设置部75a、75b朝向立起部11b的一侧延伸配置,覆罩端子11的布线部11g的至少一部分。另外,优选在延伸配置部74的前端形成有用于防止与线缆保持部60碰撞的锥部74a。
除了参照图8、图9之外还参照图10、图11对线缆连接器10的端子配置进行说明。图10是图5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1是图5所示的结构的后视图。
接地端子11A的接地立起部11Ab的至少一部分在与高度方向“γ”正交且相对于端子支承部件70的主面72a、72b平行地扩展的至少一个面内、例如图8、图9、图11所示的面73(73a、73b)内,如图10所示,被定位于在端子间方向“β”上位于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之间的第一假想部分“a1”、和在长度方向“α”上位于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之间的第二假想部分“a2”的交叉区域“a”的范围内。
这样地配置端子,由此接地立起部11Ab与信号立起部11Bb~11Eb在高度方向相同的面内相对,结果,能够使在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B、11D)所含的信号立起部11Bb、11Db与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C、11E)所含的信号立起部11Cb、11Eb之间产生的噪声(串扰的产生)利用设置于它们之间的接地立起部11Ab而有效地减少或者消失。
即、能够使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之间、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Eb之间、信号立起部11Db与信号立起部11Cb之间以及信号立起部11Db与信号立起部11Eb之间产生的电力线与接地立起部11Ab高效地耦合,能够有效地使串扰减少或者消失。
另外,高度方向“γ”上的接地立起部11Ab的“全部的部分”在与高度方向“γ”正交且相对于主面72a、72b平行地扩展的“全部的”面内,不必被定位在交叉区域“a”的范围内。另外,在至少一个面内,接地立起部11Ab的“全部的部分”不需要被定位在交叉区域“a”的范围内。高度方向“γ”上的接地立起部11Ab的至少一部分只要在至少一个面内,被定位在交叉区域“a”的范围内即可。这是因为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电力线与接地立起部11Ab高效地耦合。
如图10所示,优选接地立起部11Ab配置于将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B、11D)所含的信号立起部11Bb的中心、与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C、11E)所含的信号立起部11Cb的中心连结的直线“k”上,换言之,配置于形成信号立起部11Bb的中心与信号立起部11Cb的中心的最短距离的直线“k”上。噪声最容易在这样的位置产生,所以在该位置配置接地立起部11Ab,由此能够越发有效地减少噪声。其中,并不局限于该位置,接地立起部11Ab只要被定位在上述交叉区域“a”的范围内即可。噪声并不仅在直线“k”上,还三维地产生在存在于信号端子对间的空间。此外,这里将直线“k”作为形成信号立起部11Bb的中心与信号立起部11Cb的中心的最短距离的线来表现,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作为形成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B、11D)所含的信号立起部(11Bb、11Db)与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C、11E)所含的信号立起部(11Cb、11Eb)的最短距离的直线来表现。
而且,为了使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B、11D)所含的信号立起部11Bb、与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C、11E)所含的信号立起部11Cb尽可能地远离,在长度方向“α”上,使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中的任一方定位在与接地立起部11Ab相比接近于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或者远离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与此对应地,使另一方定位在与接地立起部11Ab相比远离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或者接近于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例如,在图10等所示的例子中,在长度方向“α”上将信号立起部11Bb定位在与接地立起部11Ab相比接近于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与此对应地,将信号立起部11Cb定位在与接地立起部11Ab相比远离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
其中,未必需要这样地定位,从装置尺寸的观点考虑,也可以将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在长度方向“α”上定位在相同的位置。例如也可以将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定位在与接地立起部11Ab相同的位置。
同样,为了尽可能使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B、11D)所含的信号立起部11Db、与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11C、11E)所含的信号立起部11Eb远离,在长度方向“α”上,将信号立起部11Db与信号立起部11Eb中的任一方定位在与接地立起部11Ab相比接近于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或者远离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与此对应地,将另一方定位在与接地立起部11Ab相比远离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或者接近于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
其中,未必需要这样地定位,从装置尺寸的观点考虑,也可以将信号立起部11Db与信号立起部11Eb在长度方向“α”上定位在相同的位置。例如,在图10等所示的例子中,将信号立起部11Db与信号立起部11Eb在长度方向“α”上定位在与接地立起部11Ab相同的位置。
在考虑了噪声的减少与装置的小型化双方的情况下,如图10等所示,优选接地立起部11Ab、信号立起部11Bb以及信号立起部11Db形成将信号立起部11Bb作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另外,优选接地立起部11Ab、信号立起部11Cb以及信号立起部11Eb形成将信号立起部11Cb作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而且在该情况下,优选形成顶点的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在长度方向“α”上,如图10等所示那样相对于接地立起部11Ab被定位在相反侧。
图12~图14表示变形例。图12是与图5等相当的图,以后侧立体图示出了从图3的状态取下了线缆保持体60a、60b的状态,图13是图12所示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4是图12所示的结构的后视图。在图1等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接地立起部11Ab实际上沿端子间方向“β”延伸,但如该图所示,也可以沿长度方向“α”延伸。在沿长度方向“α”延伸的情况下,与参照图1等说明了的连接器相同地,在接地立起部15的至少一部分在与高度方向“γ”正交且相对于端子支承部件70的主面72a、72b平行地扩展的至少一个面内,被定位于在端子间方向“β”上位于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之间的第一假想部分“α”、和在长度方向“α”上位于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之间的第二假想部分“a2”的交叉区域“a”的范围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减少噪声。
图15表示另一变形例。在该变形例中,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在长度方向“α”上被定位在相同的位置,结果,第二假想部分“a2”成为线状,第一假想部分“a1”与第二假想部分(假想线)交叉的交叉区域“a”也成为线状。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接地立起部15A定位在交叉区域(线域)的范围内,由此也能够减少噪声。其中,如该变形例所示,在信号立起部11Bb与信号立起部11Cb在长度方向“α”上被定位在相同的位置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噪声的防止效果,优选接地立起部15A在长度方向“α”上超过第二假想部分“a2”,例如像图示那样,向远离与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延伸。
参照图16来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得到的串扰的减少效果。该图是模拟分别通过以往普通的连接器结合、换言之专利文献1等所公开那样的没有设置立起部的结合、本实施方式图1等所示的结构、图13等所示的变形例1的结构而得到的插入损耗,将上述模拟结果与基于IEEE802.3的类别6a的插入损耗的标准值比较而表示的图表。横轴表示频率(GHz),纵轴表示插入损耗(dB)。在模拟中使用ANSYS公司制的“ANSYS HFSS”。作为条件,假设对线缆连接器10的外壳部分、即外壳20、线缆保持体60以及端子支承部件70、和基板连接器90的绝缘外壳92使用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从该图清楚可知,虽然以往普通的连接器构成也优于标准值,但根据本结构,其值进一步改善。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其是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传送特性良好,且能够简单地进行接线作业。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其它各种改变。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虽举例说明了被用于代表性的四组双绞线缆的连接器,但在连接器中使用的芯线的数量因LAN线缆的标准而不同,应用本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思想,也能够容易地开发被用于四组以外的双绞线缆的连接器。这样,本发明能够以其它以及不同的实施方式构成,而且,其多个细节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的情况下,在各种明确的观点中进行改变。因此,附图以及说明只不过是例示,并不是对其的限定。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电连接器装置;10…线缆连接器;11A…接地端子;11B~11E…信号端子;11b…立起部;11d…接触部;11g…支承部;11k…槽;A…交叉区域;a1…第一假想部分;a2…第二假想部分;20…外壳;60…线缆保持体;70…端子支承部件;90…基板连接器。

Claims (14)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具有:多个端子;以及支承上述多个端子的端子支承部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端子包含:至少两组信号端子对,它们在端子间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以及至少一个接地端子,其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配置于上述两组信号端子对中的一方的信号端子对与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之间,
上述多个端子分别包含:
支承部,其被上述端子支承部件支承;
接触部,其与对象端子接触;以及
立起部,其从具有上述端子间方向和与该端子间方向正交的上述端子的长度方向的上述端子支承部件的主面,在与上述端子间方向和上述长度方向双方正交的高度方向上朝向线缆的连接侧立起,并从上述端子支承部件露出,
上述接地端子具有第一立起部,上述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接近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具有第二立起部,上述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接近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具有第三立起部,能够在上述第二立起部与上述第三立起部连接线缆,
上述第一立起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与上述高度方向正交且相对于上述主面平行地扩展的至少一个面内,定位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位于上述第二立起部与上述第三立起部之间的第一假想部分、和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位于上述第二立起部与上述第三立起部之间的第二假想部分的交叉区域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二立起部以及上述第三立起部中的任一方定位于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上述第一立起部相比接近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或者远离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与此对应地,另一方定位于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上述第一立起部相比远离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或者接近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二立起部与上述第三立起部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远离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具有第四立起部,上述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远离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具有第五立起部,能够在上述第四立起部与上述第五立起部连接线缆,
上述第四立起部定位于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上述第一立起部相比接近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或者远离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与此对应地,上述第五立起部定位于在上述长度方向上与上述第一立起部相比远离上述对象端子的一侧或者接近与上述对象端子的接触侧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在上述端子间方向上远离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具有第四立起部,上述另一方的信号端子对所含的信号端子中的配置于上述端子间方向上远离上述接地端子的一侧的信号端子具有第五立起部,能够在上述第四立起部与上述第五立起部连接线缆,
上述第四立起部与上述第五立起部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3、4、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立起部、上述第二立起部以及上述第三立起部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2、3、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立起部、上述第四立起部以及上述第五立起部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定位在相同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2、3、5、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立起部、上述第二立起部以及第四立起部形成将上述第二立起部作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9.根据权利要求2、3、5、6、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第一立起部、上述第三立起部以及第五立起部形成将上述第三立起部作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立起部具有沿上述端子间方向延伸的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立起部具有沿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立起部具有能够切断线缆的一部分并沿着上述高度方向的切断用的槽。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中,
上述端子的至少上述支承部以及上述接触部在上述多个端子彼此之间,在上述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长度,且在上述高度方向(γ)上定位在相同的高度。
14.一种电连接器装置,其中,
由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与对象连接器的组合而构成。
CN201880013122.0A 2017-04-20 2018-03-27 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Active CN110326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3832A JP6946042B2 (ja) 2017-04-20 2017-04-20 ケーブル接続用の立上部を有した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と、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JP2017-083832 2017-04-20
PCT/JP2018/012353 WO2018193796A1 (ja) 2017-04-20 2018-03-27 ケーブル接続用の立上部を有した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と、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6173A true CN110326173A (zh) 2019-10-11
CN110326173B CN110326173B (zh) 2021-10-08

Family

ID=63855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3122.0A Active CN110326173B (zh) 2017-04-20 2018-03-27 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734766B2 (zh)
EP (1) EP3614505A4 (zh)
JP (1) JP6946042B2 (zh)
CN (1) CN110326173B (zh)
WO (1) WO20181937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52142S1 (en) * 2015-12-03 2019-06-25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478742B (zh) * 2016-07-20 2020-12-04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缆线保持体的缆线连接器
CN110741513B (zh) 2017-06-13 2022-05-17 申泰公司 电连接器系统
TW202306256A (zh) 2017-07-21 2023-02-01 美商山姆科技公司 具有鎖扣的電連接器以及包含電連接器的系統
USD964291S1 (en) 2017-07-21 2022-09-20 Samtec,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200095470A (ko) * 2017-10-24 2020-08-10 샘텍, 인코포레이티드 직각 전기 커넥터 및 직각 커넥터용 전기 접점
USD896183S1 (en) 2018-01-08 2020-09-15 Samtec, Inc.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USD999171S1 (en) * 2021-01-20 2023-09-19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15021009A (zh) 2021-03-05 2022-09-06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线缆保持部件以及具有线缆保持部件的线缆连接器装置
JP7274007B2 (ja) * 2021-03-05 2023-05-1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保持部材、及びケーブル保持部材を有するケーブルコネクタ装置
JP1699971S (zh) * 2021-03-09 2021-11-15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94228A (ja) * 1993-09-21 1995-04-07 Fujitsu Ltd コネクタ
US5536182A (en) * 1993-09-17 1996-07-16 Kel Corporatio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JPH09180799A (ja) * 1995-12-25 1997-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US6077122A (en) * 1997-10-30 2000-06-20 Thomas & Bett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connector shield and a multi-purpose strain relief
JP2003257558A (ja) * 2002-02-27 2003-09-12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高速伝送用コネクタ
JP2004079377A (ja) * 2002-08-20 2004-03-1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多芯型ケーブルの端末接続構造
JP2007012588A (ja) * 2005-05-31 2007-01-18 Fujitsu Component Ltd 平衡伝送用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1992441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259107A (zh) * 2012-02-15 2013-08-21 星电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457063A (zh) * 2012-05-30 2013-12-18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022381A (zh) * 2011-02-23 2014-09-0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降低微分信号对之间的不齐量的微分信号连接器
CN106532279A (zh) * 2016-12-31 2017-03-22 上海天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全自动打线式信息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98369C (en) * 1987-11-06 1992-03-31 George Debortoli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member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s
AU716436B2 (en) 1995-12-25 2000-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nnector
US20030003793A1 (en) * 2001-07-02 2003-01-02 Che-Chia Chang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istribution contacts
US7018230B2 (en) * 2004-03-12 2006-03-28 Channell Commercial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70082539A1 (en) * 2005-10-12 2007-04-12 Slobadan Pavlovic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ion for securing an insulated conductor
WO2015164538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 cap and shielded terminals
US9496626B2 (en) * 2015-01-27 2016-11-15 The Patent Store Llc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with joined blade connectors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36182A (en) * 1993-09-17 1996-07-16 Kel Corporatio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or
JPH0794228A (ja) * 1993-09-21 1995-04-07 Fujitsu Ltd コネクタ
JPH09180799A (ja) * 1995-12-25 1997-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ネクタ
US6077122A (en) * 1997-10-30 2000-06-20 Thomas & Bett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 improved connector shield and a multi-purpose strain relief
JP2003257558A (ja) * 2002-02-27 2003-09-12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高速伝送用コネクタ
JP2004079377A (ja) * 2002-08-20 2004-03-1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多芯型ケーブルの端末接続構造
JP2007012588A (ja) * 2005-05-31 2007-01-18 Fujitsu Component Ltd 平衡伝送用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1992441A (zh) * 2005-12-28 2007-07-0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4022381A (zh) * 2011-02-23 2014-09-0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降低微分信号对之间的不齐量的微分信号连接器
CN103259107A (zh) * 2012-02-15 2013-08-21 星电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3457063A (zh) * 2012-05-30 2013-12-18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6532279A (zh) * 2016-12-31 2017-03-22 上海天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全自动打线式信息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193796A1 (ja) 2018-10-25
US20200044395A1 (en) 2020-02-06
EP3614505A1 (en) 2020-02-26
US10734766B2 (en) 2020-08-04
CN110326173B (zh) 2021-10-08
EP3614505A4 (en) 2020-12-30
JP2018181769A (ja) 2018-11-15
JP6946042B2 (ja) 202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6173A (zh) 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US11005200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or
US11101602B2 (en) Connector system for accommodating either UTP or STP connection terminals
JP5006618B2 (ja) コネクタ
US5645454A (en) Right angle coaxi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US2007005455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758104B2 (ja) 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
US20140287626A1 (en) Connector
US10348045B2 (en) Hermaphroditic pin and socket connector
CN104868271A (zh) 连接器
US2011013004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11251556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2006202644A (ja) 電気コネクタ用シェル、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この製造方法
CN110233373B (zh) 连接器部件
CN205565103U (zh) 电连接器
CN105281080B (zh)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CN107305983B (zh) 电线用连接器
JPH0785928A (ja) 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088195B (zh) 二合一usb连接器
JP2005116230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CN219892436U (zh) 一种连接器
US6302708B1 (en) Connector for substrate
JP7074399B2 (ja) 端子圧着方法
JP6998199B2 (ja) コネクタ
JP2016046175A (ja) 雌型端子およびこれを有するワイヤ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