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81080B -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81080B
CN105281080B CN201510359022.1A CN201510359022A CN105281080B CN 105281080 B CN105281080 B CN 105281080B CN 201510359022 A CN201510359022 A CN 201510359022A CN 105281080 B CN105281080 B CN 105281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terminal
elastic component
bonder terminal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590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81080A (zh
Inventor
远藤隆吉
大菅雄彦
牟田正哉
佐佐木诚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 Pex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3301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54533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41380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9220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81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1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81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81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3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要插入并容纳在连接器外壳(2)中的连接器端子(3),连接器外壳(2)包括:第一空间(22),其具有开口(23),所述连接器端子(3)经由所述开口(23)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22)中;以及第二空间(21),电路板(210)被适配至所述第二空间(21)中,所述第二空间(21)位于所述第一空间(22)附近,所述连接器端子(3)包括至少部分中空的端子主体(4)以及要容纳在所述端子主体(4)中的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包括从所述第一空间(22)弹性地突出至所述第二空间(21)中的接触部分,所述端子主体(4)包括停止件(45),所述停止件(45)限制弹性件(5)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其中连接器端子(3)在第一方向上插入至第一空间(22)中。

Description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装配在汽车等中的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器端子。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以及作为连接器端子的一部分的弹性件。
背景技术
作为在其表面的边缘区域具有端子的电路板被插入至其中的连接器,已知日本专利No.3669268中提出的连接器。
图18是日本专利No.3669268中提出的连接器的横截面视图。
如图18所示,连接器100由第一外壳101和可插入第一外壳101中的第二外壳102组成。第一外壳101包括在其表面的边缘区域处具有端子104的电路板103。第二外壳102包括金属端子105,其在第二外壳102适配至第一外壳101中时与端子104进行接触。
金属端子105是通过弯曲导电板而形成的。金属端子105在其后端包括电线连接器111,电线W可以连接至电线连接器111。金属端子105还包括电线连接器111之前的中空连接器116、以及位于中空连接器116中并弯曲成大致环形的弹性接触片109。
第一外壳101在其底部内壁106处包括一对推进器107,其朝向第一外壳101的开口延伸。推进器107中的每一个在其远侧自由端处包括导向面108,金属端子105的弹性接触片109通过导向面108被推入。
在连接器100中,当第二外壳102被插入第一外壳101中时,如图19所示,电路板103经由开口112进入第二外壳102,然后,推进器107经由开口113进入空间114。如图20所示,当电路板103在第二外壳102中前进时,导向面108推动弹性接触片109的一部分115。由此,弹性接触片109朝向电路板103弹性地变形。当电路板103移动至预定位置时,第一和第二外壳101和102完全相互适配,在该情况下,推进器107朝向电路板103推动弹性接触片109的第一弯曲点117,由此使得弹性接触片109在其接触部118处与电路板103的端子104接触。
然而,上述连接器100伴随以下问题:当电路板103深深地进入开口112时,导向面108不仅推动部分115以由此使得弹性接触片109朝向电路板103弹性地变形,而且将弹性接触片109整体推进开口112的底部,导致弹性接触片109弯曲。如果一旦弹性接触片109弯曲,则弹性接触片109不能返回至其初始位置,导致连接器100彻底不能工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传统连接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其能够在电路板适配至连接器外壳中时避免弯曲。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又一目标是提供作为连接器端子的一部分的弹性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要插入并容纳在连接器外壳中的连接器端子,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一空间,具有开口,连接器端子经由所述开口插入至第一空间中;以及第二空间,电路板被适配至第二空间中,第二空间位于第一空间附近,连接器端子包括:至少部分中空的端子主体;以及要容纳在所述端子主体中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从所述第一空间弹性地突出至所述第二空间中的接触部分,所述端子主体包括停止件,所述停止件限制弹性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其中连接器端子在第一方向上插入至第一空间中。
当电路板被插入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外壳的第二空间中时,电路板与弹性件的接触部分接触,其结果是弹性件被从第二空间推进至第一空间中。尽管使得弹性件朝向开口后退,但停止件与弹性件接触以由此防止弹性件的后退,其中连接器端子经由开口插入至第一空间中。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突出并且能够插入至所述端子主体中的突出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形成有开口,所述接触部分能够通过所述开口,所述弹性件包括能够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中时在所述突出部上滑动的端部,当所述端部在所述突出部上滑动时,使得所述接触部分经由所述开口从所述第一空间突出至所述第二空间中。
优选的是,所述停止件被定位为与弹性件的另一端部抵接或在另一端部附近。
优选的是,端子主体在其侧壁处形成有开口,停止件从开口的内边缘向端子主体内延伸。
优选的是,通过在端子主体的侧壁制造切口并向端子主体内弯曲侧壁而形成停止件。
优选的是,弹性件包括:弯曲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其从第一部分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延伸并具有自由远端;以及第三部分,从第一部分的另一端部延伸并具有自由远端,接触部分在第三部分处形成以以V形向外突出,第三部分被形成以使得其包括自由远端的部分朝向第二部分倾斜,以在其自由远端和第二部分的自由远端之间形成空间。
优选的是,第三部分的所述部分以V形弯曲。
优选的是,第二部分包括在其远端和第一部分之间的弯曲部分,弯曲部分朝向第三部分突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一种要容纳在至少部分中空的端子主体中的弹性件,弹性件与端子主体一起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中,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一空间,具有开口,端子主体经由所述开口插入至第一空间中;以及第二空间,电路板被适配至第二空间中,第二空间位于第一空间附近,弹性件和端子主体都经由开口被插入并容纳在第一空间中,弹性件包括从第一空间弹性地突出至第二空间中的接触部分。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提供一种包括连接器外壳和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一空间,其具有开口,所述连接器端子经由所述开口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中;以及第二空间,电路板被适配至所述第二空间中,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一空间附近,所述连接器端子经由所述开口插入并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至少部分中空的端子主体以及要容纳在所述端子主体中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从所述第一空间弹性地突出至所述第二空间中的接触部分,所述端子主体包括停止件,所述停止件限制弹性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其中连接器端子在第一方向上插入至第一空间中。
以下说明通过上述本发明获得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端子被设计为包括停止件,停止件能够在弹性件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中的电路板推动时防止弹性件的后退。由此,可以防止弹性件弯曲,确保增强连接器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线II-II的连接器外壳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线II-II的连接器外壳和连接器端子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沿着图1所示的线II-II的仅连接器外壳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部分200的放大视图。
图6是图3所示的端子主体的透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端子主体的护套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凸出部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图9是图3所示的弹性件的透视图。
图10是制造图6所示的端子主体的金属板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部分210的放大视图。
图12是弹性件在组装至端子主体之前的透视图。
图13是放置在金属板上的弹性件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被组装的连接器端子的透视图。
图15是在图14之后被组装的连接器端子的透视图。
图16A是示出在连接器端子被完全插入至连接器外壳中之前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外壳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
图16B是示出在连接器端子正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中时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外壳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
图16C是示出在连接器端子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中之后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外壳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
图17A是示出在电路板被完全插入至连接器外壳之前连接器和电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
图17B是示出在电路板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之后连接器和电路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
图18是在传统连接器中要相互适配的两个外壳的横截面视图。
图19是在将图18所示的两个外壳相互适配的过程中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20是在将图18所示的两个外壳相互适配的过程中的步骤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线II-II的连接器外壳的横截面视图,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线II-II的连接器外壳和连接器端子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沿着图1所示的线II-II的仅连接器外壳的横截面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部分200的放大视图,图6是图3所示的端子主体的透视图,图7是图3所示的端子主体的护套部分的横截面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凸出部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图9是图3所示的弹性件的透视图,图10是制造图6所示的端子主体的金属板的透视图,以及图11是图10所示的部分210的放大视图。
如图1和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器1是所谓的卡缘连接器,在边缘区域处形成有端子240的电路板210被插入连接器1中。电路板210被固定在外壳230中。连接器1由连接器外壳2和与电路板210的端子240进行电接触的连接器端子3组成。电缆220连接至连接器端子3。
如图3-5所示,连接器外壳2包括罩20,罩20在其端部打开以允许外壳230经由此插入。罩20形成有第一空间22和第二空间21,连接器端子3被插入至第一空间22中,将电路板210固定在其中的外壳230被插入第二空间21中。第一和第二空间22和21相互邻近。连接器外壳2在罩20的关于第二空间21的相对侧上包括开口23,连接器端子3经由开口23插入至第一空间22中。
连接器端子3包括作为第一端子部分的端子主体4(如图6所示)、以及图9所示的作为第二端子部分的弹性件5。
端子主体4被设计为在连接器端子3插入连接器外壳2的方向250(参见图3)上在前端具有开口40。
如图9所示,弹性件5在其端部处弯曲形成以使得在相对端部5a和5b之间形成间隙50。弹性件5容纳在端子主体4中以使得间隙50面向端子主体4的开口40。
连接器端子3经由开口23插入至第一空间22中,并保持容纳在第一空间22中。连接器外壳2形成有在两个曲折行中垂直配置的多个第一空间22,并且还形成有在第一空间22的垂直两列的上方和下方配置的多个第二空间21。连接器端子3被插入第一空间22的每一个中。
如图5所示,连接器外壳2在第一空间22中包括突出部24。突出部24位于连接器端子3的前部,并朝向被插入第一空间22中的端子主体4的弹性件5的间隙50突出。突出部24具有锥形的顶面24a。顶面24a以以下方式倾斜:突出部24的比另一侧24b(参见图16A)更远离第二空间21的一侧离开口23更近。
连接器外壳2还在第一和第二空间22和21之间形成有开口25以允许弹性件5部分地突出至第二空间21中。
端子主体4是通过弯曲图10所示的导电金属板4a形成的。金属板4a被预先切割成预定形状。尽管图10仅示出用于制造单个端子主体4的金属板4a的一部分,但用于制造多个端子主体的金属板4a的各部分经由位于端子主体4的每一个的相对端部的支架6a和6b相互连接。
如图6所示,端子主体4包括容纳弹性件5的护套部分41、以及其中电缆220被固定在压紧状态的捆绑部分42。捆绑部分42包括用于固定电缆220的外部电绝缘体的第一部分42a、以及用于保持电缆220以允许电缆220与护套部分41进行电接触的第二部分42b。
端子主体4还包括固定部分43,用于将弹性件5固定在护套部分41中以允许弹性件5与护套部分41电连接。如图6和7所示,固定部分43包括面向弹性件5的凸起部分44a、以及通过切割端子主体4的侧壁而形成的固定部分44b。通过将固定部分44b塌缩在弹性件5上而将弹性件5固定在凸起部分44a和固定部分44b之间。
护套部分4还在其后部包括停止件45以防止弹性件5的后退。通过在端子主体4的侧壁制造切口并垂直地向端子主体4内弯曲侧壁而形成停止件45。停止件45被定位为与弹性件5的弯曲或弧形的第一部分51(参见图9)抵接或在第一部分51附近。端子主体4在面向固定部分43的壁处形成有开口46(参见图7)以使得弹性件5能够经由开口25并且进一步经由开口46突出至第二空间22中。
凸起部分44a是通过冲压金属板4a形成的。凸起部分44a可以在弹性件5而不是端子主体4处形成。简言之,凸起部分44a被设计为在端子主体4包括凸起部分44a时面向弹性件5,而凸起部分44a被设计为在弹性件5包括凸起部分44a时面向端子主体4。可以通过将弹性件5焊接至端子主体来代替使固定部分44b变形而将弹性件5固定至端子主体4。
如图9所示,弹性件5包括弯曲或弧形的第一部分51、从第一部分51的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延伸并具有自由远端5a的第二部分53、以及从第一部分51的另一端部延伸并具有自由远端5b的第三部分56。
远端5a和5b远离彼此间隔开以由此在其间形成上述间隙50。
第二部分53包括在远端5a和第一部分51之间的弯曲部分54。弯曲部分54以弧形朝向第三部分56突出。
第二部分53在远端5a和弯曲部分54之间被形成为平的。
第三部分56包括弹性地从第一空间22突出至第二空间21的接触部分55。接触部分55以V形向外突出。
第三部分56包括具有其自由远端5b的部件52。部件52以V形弯曲以朝向第二部分53突出。部件52用作可在突出部24的顶面24a上滑动的滑动部分。
如图9所示,通过弯曲金属板形成弹性件以使得两个自由远端5a和5b在其间形成间隙50,第一部分51以弧形朝向连接器端子3的后部突出。部件或滑动部分52包括面向远端5a的远端5b,弹性件5在远端5a处经由固定部分43固定至端子主体4,部件或滑动部分52具有反向的V形以使得滑动部分52能够在连接器端子3被插入至第一空间22中时在突出部24的顶面24a上平滑地滑动。
第二部分53被形成为平的以与端子主体4的内壁进行紧密接触。
以下参考图12-15说明制造连接器端子3的过程。图12是弹性件5在组装至端子主体4之前的透视图,图13是放置在金属板4a上的弹性件5的透视图,图14示出被组装的连接器端子3,以及图15是在图14之后被组装的连接器端子3的透视图。
在制造弹性件5的过程中,导电金属板被冲压成预定形状,之后被弯曲成图12所示的形状。与上述端子主体4类似,尽管图12示出用于单独制造弹性件5的金属板的一部分,但用于制造多个弹性件5的金属板的各部分实际上经由支架7相互连接。如图13所示,在图12所示的弹性件5被放置在图10所示的金属板4a上之后,金属板4a在预定部分弯曲以制造端子主体4,如图14所示,在该情况下,端子主体4和弹性件5仍连接至支架6a、6b和7。之后,支架6a、6b和7被切除。
由此,如图15所示,包括端子主体4和固定至端子主体4的弹性件5的连接器端子3完成。在连接器端子3中,由于弹性件5在靠近端子主体4的开口40的位置处固定至端子主体4,因而弹性件5可以容易地组装至端子主体4,此外,可以在弹性件5组装至端子主体4之后切除弹性件5的支架7。
另外,弹性件5和端子主体4不经由弹性件5的表面和端子主体4的表面之间的平面接触,而是经由弹性件的表面和凸起部分44a的顶点之间的点接触而进行相互接触,确保增强弹性件5和端子主体4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
以下参考图16A-16C说明将连接器端子3组装至连接器外壳2的过程。图16A是示出在连接器端子3被完全插入至连接器外壳2中之前连接器端子3和连接器外壳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图16B是示出在连接器端子3正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2中时连接器端子3和连接器外壳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16C是示出在连接器端子3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2中之后连接器端子3和连接器外壳2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
当连接器端子3经由连接器外壳2的开口23插入至第一空间22中时,如图16A所示,突出部24经由端子主体4的开口40进入连接器端子3,并且突出部24的顶面24a面向端子主体4中容纳的弹性件的间隙50。进一步插入连接器端子3,如图16B所示,弹性件的滑动部分52与突出部24的锥形顶面24a接触,之后沿着锥形顶面24a朝向第二空间21推进。
结果,弹性件5的接触部分55被强制经由开口25从第一空间22突出至第二空间21中。
如图16C所示,当弹性件5的滑动部分52超出突出部的锥形顶面24a的下端并到达突出部24的下表面24b时,已经经由开口25突出至第二空间22中的弹性件5的接触部分55被置于一状态以使得滑动部分52可以与要插入至第二空间21的电路板210上形成的端子240进行接触。
以下参考图17A和17B说明将电路板210组装至以上述方式组装的连接器1的过程。图17A是示出在电路板210被完全插入至连接器外壳2之前连接器1和电路板21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17B是示出在电路板210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2之后连接器1和电路板210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横截面视图。
将电路板210保持在其中的外壳230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2的罩20中,连接器端子3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2中。由此,如图17A所示,电路板210进入连接器外壳2的第二空间21。然后,如图17B所示,已经经由开口25突出至第二空间21中的弹性件5的接触部分55与电路板210的端子240进行机械和电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器端子3经由开口23插入至连接器外壳2的第一空间21中,之后,弹性件5的接触部分55被推进以由此经由开口25从第一空间22突出至第二空间21。由此,接触部分55处于这样的状态以使得接触部分55能够与稍后要插入至第二空间22中的电路板210的端子240进行接触。当电路板210被插入至第二空间21时,接触部分55实际上与电路板210的端子240进行接触。由此,如果端子主体4被设计为具有可以容纳弹性件5的空间,则其可以在弹性件5中具有用于允许连接器外壳2的突出部24进入的空间,这使得能够减小连接器端子3的尺寸,以及因此减小将连接器端子3容纳在其中的连接器1的尺寸。
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如到目前为止说明的,当电路板210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2的第二空间21中时,经由开口25突出至第二空间21中的弹性件5的接触部分55朝向第一空间22推进,因此,弹性件5的第一部分51弹性地变形。结果,由第一部分51带来的反作用力确保了弹性件5的接触部分55与电路板210的端子240之间的高接触载荷,在该情况下,由于弹性件5的内部应力被分成三部分,具体地,接触部分55、第一部分51、和弯曲部分54,弹性件5被防止塑性变形,并且因此,连接器端子3可以具有增强的耐用性。如果弹性件5被设计为不包括弯曲部分54,则由于平的第二部分53与端子主体4的内表面紧密接触,因而弹性件5的内部应力被分成仅两部分,具体地,接触部分55和第一部分51。因此,没有弯曲部分54的弹性件5将具有比具有弯曲部分54的弹性件5更大的最大应力。
当电路板210被插入至连接器外壳2的第二空间21中时,弹性件5的接触部分55被从第二空间21朝向第一空间22或开口25推进,具体地,从图17A所示的状态推进至图17B所示的状态。结果,尽管弯曲或弧形的第一部分51被强制朝向开口23后退,但位于护套部分41的后部的停止件45防止弹性件5的第一部分51的后退。由此,弹性件5的远端5b和滑动部分52在电路板210被插入第二空间21中时被防止拉进第二空间21中以由此弯曲,确保增强连接器端子3和电路板210之间的接触的可靠性。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用于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两者都用于装配在汽车等中的装置之间的电连接。

Claims (5)

1.一种要插入并容纳在连接器外壳中的连接器端子,
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
第一空间,其具有开口,所述连接器端子经由所述开口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中;以及
第二空间,电路板被适配至所述第二空间中,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一空间附近,
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
至少部分中空的端子主体;以及
要容纳在所述端子主体中的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包括从所述第一空间弹性地突出至所述第二空间中的接触部分,
所述端子主体包括停止件,所述停止件限制所述弹性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中,
所述停止件被定位为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部抵接或在所述另一端部附近,
通过在所述端子主体的侧壁制造切口并向所述端子主体内弯曲所述侧壁而形成所述停止件,
所述弹性件被弯曲以使得所述弹性件具有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外壳的方向上前方的开口,还具有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外壳的方向上向后突出的弧形弯曲部分,
所述停止件位于所述端子主体的侧壁的中心,在既垂直于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外壳的方向又垂直于所述弹性件的宽度方向的方向上,所述侧壁在所述弹性件的宽度方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突出并且能够插入至所述端子主体中的突出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形成有开口,所述接触部分能够通过所述开口,
所述弹性件包括能够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中时在所述突出部上滑动的端部,
当所述端部在所述突出部上滑动时,使得所述接触部分经由所述开口从所述第一空间突出至所述第二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中,所述端子主体在其侧壁处形成有开口,所述停止件从所述开口的内边缘向所述端子主体内延伸。
4.一种包括连接器外壳和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
第一空间,其具有开口,所述连接器端子经由所述开口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中;以及
第二空间,电路板被适配至所述第二空间中,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第一空间附近,
所述连接器端子经由所述开口插入并容纳在所述第一空间中,
所述连接器端子包括:
至少部分中空的端子主体;以及
要容纳在所述端子主体中的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包括从所述第一空间弹性地突出至所述第二空间中的接触部分,
所述端子主体包括停止件,所述停止件限制所述弹性件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其中所述连接器端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中,
所述停止件被定位为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部抵接或在所述另一端部附近,
通过在所述端子主体的侧壁制造切口并向所述端子主体内弯曲所述侧壁而形成所述停止件,
所述弹性件被弯曲以使得所述弹性件具有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外壳的方向上前方的开口,还具有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外壳的方向上向后突出的弧形弯曲部分,
所述停止件位于所述端子主体的侧壁的中心,在既垂直于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外壳的方向又垂直于所述弹性件的宽度方向的方向上,所述侧壁在所述弹性件的宽度方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突出并且能够插入至所述端子主体中的突出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形成有开口,所述接触部分能够通过所述开口,
所述弹性件包括能够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插入至所述第一空间中时在所述突出部上滑动的端部,
当所述端部在所述突出部上滑动时,使得所述接触部分经由所述开口从所述第一空间突出至所述第二空间中。
CN201510359022.1A 2014-06-27 2015-06-25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Active CN1052810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33015A JP5754533B1 (ja) 2014-06-27 2014-06-27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14-133015 2014-06-27
JP2014138062A JP5892201B2 (ja) 2014-07-03 2014-07-03 コネクタ端子
JP2014-138062 2014-07-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81080A CN105281080A (zh) 2016-01-27
CN105281080B true CN105281080B (zh) 2017-11-17

Family

ID=5484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59022.1A Active CN105281080B (zh) 2014-06-27 2015-06-25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09070B2 (zh)
KR (1) KR101725380B1 (zh)
CN (1) CN105281080B (zh)
DE (1) DE102015211725B4 (zh)
FR (1) FR3023073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19665B2 (ja) * 2014-08-08 2018-05-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6265295B1 (ja) * 2017-06-14 2018-01-24 Smk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
JP6816074B2 (ja) * 2018-08-29 2021-01-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0569A (en) * 1994-12-09 1997-08-26 Yazaki Corporation Contact terminal for a circuit board
CN201570658U (zh) * 2009-10-31 2010-09-01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音频插座连接器
CN101232134B (zh) * 2007-01-26 2011-11-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906002U (zh) * 2012-09-26 2013-04-24 蔡周贤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62972A (ja) 1991-09-03 1993-03-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598581Y2 (ja) * 1991-12-03 1999-08-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880059B2 (ja) * 1993-12-29 1999-04-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圧接端子
JP3468880B2 (ja) 1994-10-06 2003-11-17 菱星電装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
JP2001351714A (ja) * 2000-06-05 2001-12-2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雌端子金具
JP3669268B2 (ja) 2000-11-30 2005-07-0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2184502A (ja) * 2000-12-18 2002-06-28 Jst Mfg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3045536A (ja) 2001-08-01 2003-02-1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構造
JP5472608B2 (ja) 2009-11-06 2014-04-1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基板コネクタ装置
JP5201253B2 (ja) 2011-10-24 2013-06-0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端子
JP6161409B2 (ja) * 2013-05-31 2017-07-12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ネクタ
JP5754533B1 (ja) * 2014-06-27 2015-07-2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0569A (en) * 1994-12-09 1997-08-26 Yazaki Corporation Contact terminal for a circuit board
CN101232134B (zh) * 2007-01-26 2011-11-1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570658U (zh) * 2009-10-31 2010-09-01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音频插座连接器
CN202906002U (zh) * 2012-09-26 2013-04-24 蔡周贤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01700A (ko) 2016-01-06
DE102015211725B4 (de) 2020-10-08
FR3023073A1 (fr) 2016-01-01
US9509070B2 (en) 2016-11-29
DE102015211725A1 (de) 2015-12-31
US20150380852A1 (en) 2015-12-31
FR3023073B1 (fr) 2018-11-16
KR101725380B1 (ko) 2017-04-10
CN105281080A (zh) 2016-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6424B (zh)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US10511116B2 (en) Connector
CN103367956B (zh) 电端子
US7137825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jack connector
US6524143B2 (en) Female crimp terminal
JP6729272B2 (ja) コネクタ構造
CN103378449B (zh) 连接器
CN104241919B (zh) 电连接器
JP6943175B2 (ja)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JP6083957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製造方法
CN110326173A (zh) 具有线缆连接用的立起部的线缆连接器、以及使用该线缆连接器的电连接器装置
US1124521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pper and lower contacts made from a single contact carrier and including two outermost contacts with integral latching portions
US9419385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hell
US9325137B2 (en) Plug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firm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9627815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for cable
CN105281080B (zh) 连接器端子和包括该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
JP2019117692A (ja) 回路基板用l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663901B (zh) 通信用连接器
US10008809B2 (en) Shield connector
US6955561B2 (en) Inline connector
US2010008709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98840B2 (ja) 接続端子
CN105826709A (zh) 同轴型电连接器
JP4495066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206211087U (zh) 连接端子及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