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1815A - 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1815A
CN110161815A CN201910105951.8A CN201910105951A CN110161815A CN 110161815 A CN110161815 A CN 110161815A CN 201910105951 A CN201910105951 A CN 201910105951A CN 110161815 A CN110161815 A CN 110161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rotary shaft
conveying member
output link
pin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59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新川悠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161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18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8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 F16D1/112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the interengaging parts comprising torque-transmitting surfaces, e.g. bayonet joi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0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 F16D41/063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the intermediate members wedging by moving along the inner and the outer surface without pivoting or rolling, e.g. sliding wed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0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06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parallel axes
    • F16H1/0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parallel axes the members having helical, herringbone, or like tee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17Toothed whe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018Shaft assemblies for gearings
    • F16H57/0025Shaft assemblies for gearings with gearing elements rigidly connected to a shaft, e.g. securing gears or pulleys by specially adapted splines, keys or metho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一种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输出构件,该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驱动待被驱动的构件时,在驱动输出构件从马达的旋转轴脱离的方向上从待被驱动的构件接收第一力,并且在由驱动传输构件驱动时在与第一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驱动传输构件接收第二力。第二力等于或大于第一力。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其包括马达,该马达是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使用的驱动源。
背景技术
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的成像装置包括用于驱动感光鼓、定影辊或片材进给辊旋转的马达。成像装置使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小齿轮,小齿轮是附接到马达的旋转轴的驱动输出构件。当小齿轮旋转时,齿轮被驱动,该齿轮是与小齿轮啮合而待被驱动的构件。为了改善打印图像的图像质量,期望驱动装置驱动诸如感光鼓的成像单元以高精度旋转。为了此目的,需要保持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的齿轮精度。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螺旋齿轮作为小齿轮,其为驱动装置的驱动输出构件。这里,当与作为待被驱动的构件的从动齿轮啮合时,小齿轮在旋转轴的推力方向上受到作为驱动的反作用力的力。推力可以在小齿轮从马达的旋转轴脱离的方向上作用在小齿轮上。在此种情况下,小齿轮需要被固定而不从旋转轴脱离。
通常,已经存在用于确保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的齿轮精度并将小齿轮固定到旋转轴的技术。示例包括日本专利申请特开 No.2013-155779中讨论的技术。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3-155779讨论了确保足够的压入强度和齿轮精度以及通过配置小齿轮以使得其不具有齿轮齿的无齿区域在推力方向上被压入并且其具有齿轮齿的有齿区域在推力方向上未被压入。
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3-155779,旋转轴被压入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因此,小齿轮难以从马达上拆卸并更换以用于维护驱动装置。如果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的齿轮齿损坏并且仅希望更换小齿轮,则小齿轮和马达需要一起被更换。因此,存在关于可维护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其包括旋转轴;驱动输出构件,其布置在旋转轴上并且配置成驱动待被驱动的构件;以及驱动传输构件,其固定到旋转轴并且配置成与驱动输出构件接合并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运动驱动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驱动待被驱动的构件时在驱动输出构件脱离旋转轴的方向上从待被驱动的构件接收第一力,其中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当由驱动传输构件驱动时在与第一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驱动传输构件接收第二力。第二力等于或大于第一力。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包括布置在马达的旋转轴上的驱动输出构件,以及驱动传输构件。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小齿轮附近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元件的单个部件的透视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输出构件和驱动传输构件之间的接合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带轮附近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小齿轮附近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8A和图8B是根据第四示例实施例的元件的单个部件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根据其中应用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装置的配置和各种条件,示例实施例的组成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和相对布置受到适当的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决不限于以下示例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第一示例实施例。将通过使用成像装置,特别是电子照相激光束打印机作为示例来描述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概况。
(示例成像装置)
在描述驱动装置之前,首先将参考图9描述激光束打印机。图9 是示出作为激光束打印机的成像装置S的整体构造的剖视图。
电子照相成像部分执行成像过程,例如,如下:首先,通过使用充电单元将感光鼓34的表面均匀地充电到预定极性。然后,基于待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上的图像数据,通过使用诸如激光器的曝光单元35在感光鼓34上形成潜像。
通过使用显影单元33将调色剂附着到潜像上,使形成在感光鼓 34上的潜像显影并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在此种种状态下,调色剂图像承载在感光鼓34上。
在感光鼓34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被传送到在转印辊37和感光鼓 34之间形成的转印夹持部。同时,存储在成像装置S中的记录材料被传送到转印夹持部。在转印夹持部中,感光鼓34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高电压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高电压的极性与调色剂的正充电极性相反。
最后,已经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被传送到定影设备38,并且通过施加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材料上。通过此类过程,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成像部分是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部分,并且至少包括感光鼓34、充电单元、显影单元33和转印单元。
在转印调色剂图像之后,少量附着物质(诸如不同极性的调色剂) 残留在感光鼓34上。通过清洁单元39从已经通过转印夹持部的感光鼓34的表面除去附着物质。然后,感光鼓34等待直到下一次成像。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成像装置S包括处理盒,其中上述感光鼓34、充电单元、显影单元33和清洁单元39以及手柄36集成为处理盒。处理盒可拆卸地附接到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成像装置S的壳体。待集成为盒的组件不限于前述处理盒的组件。盒的示例包括:鼓盒,在所述鼓盒中集成有鼓和清洁单元,该鼓为感光鼓;显影盒,在所述显影盒中集成有显影单元(诸如显影辊)和显影剂存储部分;以及调色剂盒,其为配置成可单独拆卸和附接的显影剂存储部分。
(示例驱动装置)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驱动装置1包括马达10和小齿轮12,小齿轮是布置在马达10的旋转轴11上的驱动输出构件。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驱动作为待被驱动的构件的从动齿轮2。图2示出了驱动输出齿轮3的齿轮系被驱动的示例。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布置在马达10的旋转轴11上。作为待被驱动的构件的从动齿轮2与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啮合,并且马达10的旋转轴11的旋转运动经由小齿轮12 传递到从动齿轮2。作为待被驱动的构件的从动齿轮2布置在旋转轴 2a上,以相对于旋转轴2a可旋转。驱动输出齿轮3是用于驱动处理盒4的齿轮。驱动输出齿轮3经由减速齿轮6与从动齿轮2啮合,并且一体地附接到感光鼓5,所述感光鼓附接到待被驱动的处理盒4。更具体地,驱动输出齿轮3固定到感光鼓5的轴。
当马达10被驱动时,马达10的旋转轴11和小齿轮12旋转。旋转力(扭矩)经由从动齿轮2、减速齿轮6和驱动输出齿轮3传递到感光鼓5,由此感光鼓5被驱动以旋转。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和作为待被驱动的构件的从动齿轮2是螺旋齿轮。与从动齿轮2啮合的减速齿轮6 的大齿轮也是螺旋齿轮。由于小齿轮12是扭曲齿轮,因此当小齿轮 12与从动齿轮2啮合时,小齿轮12从驱动反作用力接收在旋转轴11 的推力方向上的力。小齿轮12沿图2所示的方向旋转。图2中的方向 A是小齿轮12从旋转轴11脱离的方向。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 12沿向左方向扭转。当从小齿轮12侧观察马达10时,小齿轮12的旋转方向设定为顺时针方向(图2)。
接下来,将参考图1A、图1B、图3A、图3B和图7描述驱动装置1的构造。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 的小齿轮12附近的示意图。图3A和图3B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1的元件的单个部件的透视图。图7是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马达10的剖视图。
(马达的示例构造)
如图7所示,马达10是直流(DC)有刷马达,其包括壳体13、磁体14、转子15、旋转轴11、第一轴承16、第二轴承17和刷18。旋转轴11的外径取决于DC有刷马达的尺寸。用于成像装置的DC有刷马达通常包括具有3mm左右的外径的旋转轴11。
壳体13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中空圆筒形壳体。壳体13形成为覆盖马达10的外周部分。壳体13可以分为壳体主体(定子)13a和盖 (支架)13b。磁体14是附接在壳体主体13a的内周表面上的永久磁体。转子15是包括铁芯、绕组线和换向器19的转子。旋转轴11是用于输出马达驱动力的一个旋转轴。转子15附接在旋转轴11上并与其一体旋转。
第一轴承16附接到壳体主体13a并且在设置有小齿轮12的一侧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11。第二轴承17附接到盖13b并且在转子15的与第一轴承16相反的一侧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11。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7二者都是浸渍有润滑油的烧结轴承。刷18附接到盖13b上。刷18与换向器19接触并向转子15供电。转子15安装在第一轴承16 和第二轴承17之间,在推力方向上具有间隙。
如果换向器19在马达10的驱动期间与第二轴承17接触,则浸渍在第二轴承17中的油渗出并进入换向器19。这会导致刷18和换向器 19发生故障。作为针对此种问题的对策,小齿轮12和旋转轴11配置成在驱动期间接收在推力方向A上的力。如图7所示,转子15因此与第一轴承16接触,以在换向器19和第二轴承17之间留有间隙。这防止了油进入换向器19,并消除了对发生故障的担忧。
(小齿轮的示例构造)
接下来,将描述围绕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的构造。
如图1A所示,驱动传输构件20在壳体13和小齿轮12之间布置在马达10的旋转轴11上。换句话说,壳体13、驱动传输构件20和小齿轮12在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脱离的方向上从上游到下游以此顺序布置。驱动传输构件20具有传递马达10的旋转轴11的旋转运动的作用(用于驱动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的力)。驱动传输构件20是金属部件。例如,驱动传输构件20通过铁烧结或黄铜切割形成。如图3A所示,驱动传输构件20包括孔22、两个突起21、接触表面23和旋转止动部分24。孔22与马达10的旋转轴11配合。突起21是用于驱动小齿轮12的接合部分。接触表面23在推力方向上与小齿轮12接触。旋转止动部分24形成在驱动传输构件20的外周上。当以孔22的中心作为圆心观察时,作为接合部分的两个突起21在周向上以几乎相等的距离布置。突起21沿旋转轴线方向从驱动传输构件 20的基部突出。每个突起21具有接合表面21a,所述接合表面为相对于旋转轴11倾斜的倾斜表面。
小齿轮12是树脂模制品。小齿轮12由通常用于齿轮的聚缩醛(聚甲醛(POM))模制而成。如图3B所示,小齿轮12包括孔12d、齿轮部分12a和驱动传输部分12b。孔12d与旋转轴11配合。齿轮形成在齿轮部分12a上。驱动传输部分12b包括接触表面12e和旋转止动部分12g。接触表面12e在推力方向上与驱动传输构件20接触。旋转止动部分12g布置在驱动传输部分12b的外周上。小齿轮12的驱动传输部分12b还包括凹部12f和接合表面12c。凹部12f是用于容纳驱动传输构件20的突起21的接合部分。接合表面12c与驱动传输构件20 的接合表面21a接合。由于驱动传输构件20包括在周向上以几乎相等的距离布置的两个突起21和两个接合表面21a,因此小齿轮12的相应的驱动传输部分12b也包括在周向上以几乎相等的距离布置的两个凹部12f和两个接合表面12c。如果小齿轮12的驱动传输部分12b通过树脂模制形成并且图3B的竖向方向是模腔和芯的抽出方向,则接合表面12c相对于抽出方向是底切(undercut)。在形成包括接合表面 12c的凹部12f时,然后通过使用旋转芯形成底切形状。或者,接合表面12c可以通过滑动滑动芯形成。
如图1A所示,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合表面21a和小齿轮12的接合表面12c彼此接触和接合,由此旋转力(扭矩)从驱动传输构件 20传递到小齿轮12。马达10的旋转轴11的旋转运动使驱动传输构件 20旋转,并且驱动传输构件20与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接合,由此小齿轮12被驱动。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合表面21a和小齿轮12 的接合表面12c接触的点将被称为接触点或啮合点。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接合表面12c配置成当接合表面21a和12c彼此接合时构成与接合表面21a几乎相同的表面。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小齿轮12是螺旋齿轮。因此,小齿轮12的接合表面12c的倾斜方向和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合表面21a的倾斜方向设定为与小齿轮12的扭转方向相同的方向。
(驱动输出构件和驱动传输构件与马达的旋转轴的示例附接)
通过由压入力将驱动传输构件20的孔22的内径部分附接到旋转轴11的外径部分,将驱动传输构件20附接到旋转轴11。压入强度设定在马达10的假定最大扭矩之上。由此,驱动传输构件20固定到马达10的旋转轴11,并且可以将旋转轴11的旋转运动的旋转力(扭矩)充分地传递到小齿轮12。因此,驱动传输构件20可以驱动小齿轮12。
为了将小齿轮12附接到旋转轴11,小齿轮12的孔12d的内径尺寸设定为与旋转轴11的外径尺寸相同或略小。这使得能够在孔12d 和旋转轴11之间没有配合间隙的情况下附接。小齿轮12布置在旋转轴11上并且可以从旋转轴11拆卸。如果小齿轮12磨损,则可以单独拆卸小齿轮12并用新的小齿轮更换。由于整个马达10不需要与小齿轮12一起更换,因此这提高了可维护性。
接下来,将参考图4A和图4B描述用于将小齿轮12附接到马达 10的组装方法,其中驱动传输构件20在马达10的旋转轴11上。
图4A和图4B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的接合部分和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合部分的示意图。
如图4A所示,驱动传输构件20的突起21和小齿轮12的凹部12f 最初以相位匹配的方式彼此定位。在保持相位的情况下,旋转轴11 插入小齿轮12中。这里,通过用未示出的工具夹紧驱动传输构件20 的旋转止动部分24(图3A)来固定旋转轴11。小齿轮12也通过用未示出的工具夹紧旋转止动部分12g(图3B)而在相位上固定。
旋转轴11沿旋转轴线方向插入小齿轮12中,直到小齿轮12的接触表面12e与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触表面23接触。小齿轮12的接触表面12e和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触表面23处于与旋转轴线方向垂直的位置关系。在接触表面12e和23彼此接触的情况下,小齿轮12然后相对于旋转轴11旋转,使得小齿轮12的接合表面12c与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合表面21a接触。如图4A所示,当从小齿轮12侧观察马达10时,小齿轮12逆时针旋转。当接合表面12c和21a彼此接触时,小齿轮12的附接完成,如图4B所示。
通过反向执行前述过程,可以从旋转轴11上拆卸小齿轮12。
接下来,将描述在驱动装置1运行时围绕小齿轮12的操作。
如上所述,马达10的旋转轴11以足够的强度被压入驱动传输构件20中。同时,小齿轮12在没有配合间隙的情况下附接到旋转轴11,并且因此可以从该旋转轴拆卸。如图1A所示,小齿轮12和驱动传输构件20在相应的接触表面12e和23处沿推力方向彼此接触。在旋转方向上,小齿轮12和驱动传输构件20在相对于旋转轴11倾斜的相应接合表面12c和21a处彼此接触。
图1B示出了作用在小齿轮12上的力。马达10的旋转轴11的旋转运动传递到驱动传输构件20,旋转轴11以足够的强度被压入到该驱动传输构件。换句话说,马达10的旋转轴11的旋转运动驱动所述驱动传输构件20。然后,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经由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合表面21a与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的接合表面12c之间的接触点被驱动。经由小齿轮12的接合表面12c和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合表面21a作用在小齿轮12上的力F1被分解为在围绕旋转轴11的圆的周向方向上的力F1r和在推力方向(或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力F1。F1、F1s和F1r之间的关系由以下等式给出:
F1s=F1sinθ...(1)以及
F1r=F1cosθ...(2)
其中θ是小齿轮12的接合表面12c和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合表面21a的倾斜角。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小齿轮12是螺旋齿轮。小齿轮12与从动齿轮2啮合并且接收驱动从动齿轮2的力的反作用力(驱动反作用力)。驱动反作用力将用F2表示。驱动反作用力F2类似地分解为在围绕旋转轴11的圆的周向方向上的力F2r和在推力方向(或旋转轴线方向) 上的力F2s。F2、F2s和F2r之间的关系由以下等式给出:
F2s=F2sinφ...(3)以及
F2r=F2cosφ...(4)
其中,φ是小齿轮12的螺旋角。通过周向力F1r从驱动传输构件 20传递到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12的扭矩将由T1表示。通过周向力F2r从小齿轮12传递到从动齿轮2的扭矩将由T2表示。在没有扭矩损失的情况下,T1和T2具有相同的大小(T1=T2)。T1和T2 之间的关系由下面等式给出:
T1=F1rR1=F2rR2=T2...(5)
其中R1是从小齿轮12的接合表面12c上的接触点到马达10的旋转轴11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图3B),以及R2是小齿轮12的啮合节圆半径(图3B)。
将等式(2)和(4)代入等式(5)得到下面等式的关系:
F1R1cosθ=F2R2cosφ...(6)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推力方向上的力F1s指向成与小齿轮12脱离的方向A相反。换句话说,推力方向上的力F1s在小齿轮12被拉动的方向上作用,使得小齿轮12不会脱离马达10的旋转轴11。同时,推力方向上的力F2s与方向A的方向相同。换句话说,推力方向上的力F2s是在小齿轮12脱离旋转轴11的方向上的力。为了防止小齿轮 12脱离旋转轴11,推力方向上的两个力F1s和F2s可以满足F1s≥F2s 的关系。在此种情况下,下面的表达式的关系可以从等式(1)和(3) 得出:
F1sinθ≥F2sinφ...(7)
求解等式(6)得到F2并将结果代入表达式(7)得到以下表达式的关系:
R2tanθ≥R1tanφ...(8)
如果R1和R2相同,通过使小齿轮12的接合表面12c和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合表面21a的倾斜角θ与小齿轮12的螺旋角φ相同,可以满足表达式(8)。如果R1和R2相同,通过使倾斜角θ大于小齿轮12的螺旋角φ(θ>φ),也可以满足表达式(8)。换句话说,小齿轮12因此可以保持成不会脱离马达10的旋转轴11。例如,如果小齿轮12具有20°的螺旋角,则小齿轮12的接合表面12c和驱动传输构件20的接合表面21a的倾斜角可以设定为45°。
如果小齿轮12的节圆直径R2大于从接合表面12c上的接触点到旋转轴11的旋转中心的距离R1,则接合表面12c和21a的倾斜角θ以及小齿轮12的螺旋角φ可以相同。即使在此种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小齿轮12不会脱离旋转轴11。
在此种情况下,接合表面12c和21a的倾斜角θ和小齿轮12的螺旋角φ都可以设定为20°。如果通过烧结制造驱动传输构件20,则可以通过使用旋转芯来模制以20°倾斜的接合表面21a。这有利于通过烧结进行制造,因为使用旋转芯的模制在大的倾斜角度下变得困难。
如上所述,小齿轮12沿推力方向接收在小齿轮12脱离的方向上的力F2s,并且沿推力方向接收在小齿轮12被拉动的方向上的力F1s。通过调节诸如小齿轮12的螺旋角φ和接合表面12c和21a的倾斜角θ的条件,可以满足F1s≥F2s。小齿轮12可以保持在旋转轴11上而不会脱离。由于可以在不将旋转轴11压入小齿轮12中的情况下保持小齿轮12,因此可以提供具有优异可维护性的驱动装置。
倾斜的接合表面21a和12c分别设置在驱动传输构件20和小齿轮 12上。这使得即使驱动传输构件20在旋转轴线方向上安装在小齿轮 12的基部侧上驱动传输构件20也能够用作小齿轮12的保持器。小齿轮12相对于驱动传输构件20在推力方向上的位置由接触表面12e和 23之间的接触以及接合表面12c和21a之间的接触确定。因此,小齿轮12在推力方向上相对于驱动传输构件20不产生间隙。因此即使在驱动期间发生扭矩变化,小齿轮12也不会沿推力方向移动,从而可以抑制驱动目标(感光鼓5)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移。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倾斜的接合表面21a和12c分别设置在驱动传输构件20和小齿轮12上。然而,通过在驱动传输构件20和小齿轮 12中的任一个上设置倾斜的接合表面,并且用圆筒形形状的平行销替换另一个的接合表面,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平行销可以具有不同于圆筒形形状的形状。
小齿轮12和驱动传输构件20可以分别仅以一个接合表面12c和一个接合表面21a起作用。小齿轮12和驱动传输构件20可以均包括如本示例实施例中的两个接合表面,或者甚至包括沿周向设置的三个或更多个接合表面。设置多个接合表面能实现从驱动传输构件20向小齿轮12的更平滑的扭矩传递,从而能够更平稳地驱动小齿轮12。由于可以分布各个接合表面上的负载,因此可以减小接合表面21a和12c 在推力方向上的高度,并且可以减小小齿轮12和驱动传输构件20在推力方向上的尺寸。
如果马达10的旋转轴11具有小至约3mm的外径,则可以在旋转轴11中/上形成侧孔、滚花、I形切口或D形切口以用于附接驱动传输构件20的目的。然而,此种加工会降低马达10的旋转轴11的强度或导致轴跳动。然后,驱动传输构件20可以在不加工旋转轴11的情况下通过压入而以足以传递旋转运动的强度附接到马达10的旋转轴11。
为了将小齿轮12附接在旋转轴11上,小齿轮12的孔12d的内径尺寸设定为与旋转轴11的外径尺寸相同或比其略小,使得小齿轮12 在孔12d和旋转轴11之间没有配合间隙的情况下被附接。没有配合间隙可以抑制小齿轮12和从动齿轮2之间的传动误差。
可以使孔12d的内径与旋转轴11的外径之间的差异小于用于压入的差异。由此,与用于压入的力相比,能够抑制用于将小齿轮12附接到旋转轴11(从旋转轴11拆卸小齿轮12)的力。这可以提高可维护性。还可以抑制附接到旋转轴11的小齿轮12的变形,从而可以抑制齿轮精度的降低。
旋转轴11的旋转运动经由驱动传输构件20传递到小齿轮12的构造消除了将旋转轴11压入小齿轮12的需要。换句话说,旋转运动不需要直接从马达10的旋转轴11传递到小齿轮12。因此,小齿轮12 的材料在压入强度方面不受限制,并且材料的自由度增加。甚至可以使用树脂材料。与由金属制成的小齿轮12相比,由通常用于齿轮的 POM制成的小齿轮12可以抑制由与从动齿轮2啮合引起的传动误差,并且还可以降低驱动噪音。
由于旋转止动部分24设置在驱动传输构件20上,所以当小齿轮 12附接到马达10和从马达拆卸时,旋转轴11可以在不通过工具直接固定旋转轴11的情况下被固定。通过工具直接固定旋转轴11可能加剧轴跳动并导致马达10的不均匀旋转。旋转止动部分24的设置消除了此类问题。
本示例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其包括具有优异可维护性的小齿轮12,即使对于具有外径小至约3mm的旋转轴的DC有刷马达也是如此。本示例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类型的马达,诸如DC 无刷马达和步进马达。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确定作用在马达10的旋转轴11上的推力的方向,使得换向器19不与第二轴承17接触。然而,推力的方向可以通过马达10自身的其它结构限制来确定。可以对驱动系统下游的齿轮 (诸如从动齿轮2)的推力方向进行限制,并且作为此种限制的结果,可以确定作用在旋转轴11上的推力的方向。
已经通过使用成像装置S作为示例描述了本示例实施例。然而,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不限于成像装置,并且可以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
下面将描述第二示例实施例。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带轮附近的示意图。
在以下描述中,将仅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特征。在其它方面,构造和操作类似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如图5中所示,带轮130经由驱动传输构件120附接到马达110 的旋转轴111。因此,马达110的旋转轴111的旋转运动驱动所述驱动传输构件120。驱动传输构件120接合并且驱动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带轮130。环形带150附接到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带轮130。带轮 130通过从马达110传递的旋转运动来驱动环形带150。
带轮130分为轮部分130a和驱动传输部分130b。凸缘130h(端部侧)和凸缘130i(基部侧)布置在轮部分130a的相应侧上。偏离力作用在环形带150上。如果在朝向基部侧的方向上产生偏离力,则环形带150移动到环形带150与凸缘130i接触的位置,并且产生偏离力F3。驱动传输构件120拉入带轮130而不因推力F1s脱离旋转轴111。因此,总计F3+F1s的拉力作用在带轮130上。由此,保持带轮130 不会脱离旋转轴111。
相反,如果在朝向端部侧的方向上产生偏离力,则环形带150移动到环形带150与凸缘130h接触的位置,并且产生偏离力F4。如上所述,驱动传输构件120拉入带轮130而不因推力F1s脱离旋转轴111。与F1s-F4的差一样大的拉力作用在带轮130上。如果偏离力F4的假定最大值和驱动传输构件120的拉力F1s被设定为相同的值,则可以保持带轮130不会脱离旋转轴111。类似地,如果使驱动传输构件120 的拉力F1s大于偏离力F4的假定最大值,则可以保持带轮130不会脱离旋转轴111。考虑到安全性,力可以设定为使得F1s>F4。通过改变接合表面121a和130c相对于旋转轴111形成的角度θ可以调节F1s 的大小。接合表面121a是驱动传输构件120的接合部分的一部分,并且接合表面130c是带轮130的接合部分的一部分。作为驱动传输构件 120的接合部分的一部分的接合表面121a是与带轮130脱离旋转轴 111的方向交叉的表面。接合表面121a的交叉可以抑制带轮130在脱离方向上的移动。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与第一示例实施例不同,在作为带轮130脱离方向的方向A上的力未恒定地作用在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带轮130 上。更具体地,在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构造中,在方向A上的负载恒定地作用在驱动输出构件上。然后,需要将在与方向A相反的方向上的负载恒定地施加到驱动输出构件,使得驱动输出构件不会脱离马达10 的旋转轴11。在第二示例实施例中,在方向A上的负载未恒定地作用在驱动输出构件上。第二示例实施例是展示此种构造的有效性的示例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第三示例实施例。图6是示出根据第三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小齿轮附近的示意图。
以下描述仅涉及本示例实施例的特征性结构。在其它方面,构造和操作类似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如图6所示,保持部分225和212h分别设置在驱动传输构件220 和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212上。如果推力方向力F2s在方向A 上作用在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212上,则小齿轮212在方向A 上在旋转轴211上移动。小齿轮212一直运动到驱动传输构件220的保持部分225和小齿轮212的保持部分212h彼此接触的位置处并停止在该位置处。保持部分225和212h可以使小齿轮212保持在旋转轴 211上而不会进一步脱离。驱动传输构件220的保持部分225具有钩形状,并且通过钩住小齿轮211的保持部分212h来防止小齿轮212 的脱离。钩形状包括在马达的旋转轴线方向上从驱动传输构件的基部突出的第一突起,以及在旋转轴211的旋转圆的径向方向上从第一突起的端部突出的第二突起。小齿轮212的保持部分212h具有与驱动传输构件220的保持部分225的钩形状对应的凹部。
与不使用保持部分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情况相比,驱动传输构件 220在推力方向上的长度增加得与保持部分225一样多。因此,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212的驱动传输部分212b大于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驱动传输部分12b。因此,齿轮部分212a移动到旋转轴211的端部侧,而小齿轮212可以保持在旋转轴211上而不会脱离。因此,通过将旋转轴211按压到驱动传输构件220中并且不将旋转轴211按压到小齿轮212中,可以保持小齿轮212。因此,可以提供具有优异可维护性的驱动装置。
下面将描述第四示例实施例。图8A和图8B是根据第四示例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元件的单个部件的透视图。
在以下描述中,将仅描述本示例实施例的特征性结构。在其它方面,构造和操作类似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构造和操作。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如图8A所示,包括突起321的外部螺旋齿轮326设置在驱动传输构件320上。如图8B所示,包括凹部312f的内部螺旋齿轮312i设置在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312的驱动传输部分312b中。
内部螺旋齿轮312i可以被称为第一螺旋齿轮,外部螺旋齿轮326 可以被称为第二螺旋齿轮。
外部螺旋齿轮326设计成与内部螺旋齿轮312i具有相同的齿轮规格,包括齿数、扭曲方向和螺旋角。外部螺旋齿轮326和内部螺旋齿轮312i彼此啮合,并且齿轮齿面321a和312c彼此接合,由此附接到马达的旋转轴的驱动传输构件320驱动作为驱动输出构件的小齿轮 312。
驱动传输构件320的外部螺旋齿轮326的扭曲方向可以设定为与小齿轮312的齿轮部分312a上的螺旋齿轮的扭曲方向相同。外部螺旋齿轮326的螺旋角可以设定为大于小齿轮312的齿轮部分312a上的螺旋齿轮的螺旋角。
通过此种构造,如果小齿轮312和从动齿轮啮合以在小齿轮312 脱离的推力方向上产生力作为驱动反作用力,则外部螺旋齿轮326和内部螺旋齿轮312i彼此啮合。由于啮合导致驱动传输构件320以等于或大于脱离力的力拉动小齿轮312,因此可以保持小齿轮312不会脱离马达的旋转轴。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包括具有优异可维护性的驱动输出构件的驱动装置。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些修改和等效结构和功能。

Claims (15)

1.一种驱动装置,包括:
马达,其包括旋转轴;
驱动输出构件,其设置在旋转轴上并且配置成驱动待被驱动的构件;以及
驱动传输构件,其固定到旋转轴并且配置成与驱动输出构件接合并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运动驱动所述驱动输出构件,
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驱动所述待被驱动的构件时,在驱动输出构件脱离旋转轴的方向上从所述待被驱动的构件接收第一力,
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由所述驱动传输构件驱动时,在与第一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从所述驱动传输构件接收第二力,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力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力。
2.一种驱动装置,包括:
马达,其包括旋转轴;
螺旋齿轮,其设置在旋转轴上;以及
驱动传输构件,其固定到旋转轴并且配置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运动来驱动螺旋齿轮,所述驱动传输构件包括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配置成与螺旋齿轮接合,
其中建立以下关系表达式:
R2tanθ≥R1tanφ,
其中R1是从所述接合部分与螺旋齿轮接触的接触点到所述旋转轴的距离,θ是在所述接合部分和所述旋转轴之间形成的角度,R2是所述螺旋齿轮的节圆半径,以及φ是所述螺旋齿轮的螺旋角。
3.一种驱动装置,包括:
马达,其包括旋转轴;
驱动输出构件,其配置成驱动布置在旋转轴上的待被驱动的构件;以及
驱动传输构件,其固定到旋转轴并且配置成与驱动输出构件接合并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运动驱动所述驱动输出构件,
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配置成在驱动所述待被驱动的构件时,在驱动输出构件脱离旋转轴的方向上从所述待被驱动的构件接收负载,以及
其中所述驱动传输构件包括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配置成防止驱动输出构件脱离旋转轴。
4.一种驱动装置,包括:
马达,其包括旋转轴;
第一螺旋齿轮,其设置在旋转轴上;以及
第二螺旋齿轮,其配置成与所述第一螺旋齿轮接合并通过旋转轴的旋转运动驱动所述第一螺旋齿轮,所述第二螺旋齿轮固定到旋转轴,
其中第二螺旋齿轮的螺旋角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螺旋齿轮的螺旋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传输构件包括接合表面,所述接合表面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传输构件包括多个接合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中驱动输出构件是螺旋齿轮,
其中螺旋齿轮的啮合节圆半径大于从所述接合表面与所述驱动输出构件接触的接触点到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以及
其中所述螺旋齿轮的螺旋角和所述接合表面的倾斜角是相同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钩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传输构件通过压入而附接到所述旋转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在没有配合间隙的情况下附接到旋转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由树脂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传输构件包括旋转止动构造。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马达是直流有刷马达。
14.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成像单元,其配置为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15.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
感光鼓,其配置成承载调色剂图像;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配置成驱动所述感光鼓。
CN201910105951.8A 2018-02-14 2019-02-02 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 Pending CN1101618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24401 2018-02-14
JP2018024401A JP7073132B2 (ja) 2018-02-14 2018-02-14 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1815A true CN110161815A (zh) 2019-08-23

Family

ID=6754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5951.8A Pending CN110161815A (zh) 2018-02-14 2019-02-02 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4576B2 (zh)
JP (1) JP7073132B2 (zh)
CN (1) CN11016181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75015A (ja) * 2020-11-06 2022-05-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駆動力伝達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47670A (ja) 2021-09-27 2023-04-0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歯車、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38548A (ko) * 1997-11-06 1999-06-05 윤종용 정착기의 구동장치
CN1862410A (zh) * 2005-05-13 2006-11-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影器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成像设备
CN101963773A (zh) * 2009-07-23 2011-02-02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1968086A (zh) * 2010-09-19 2011-02-09 陈中羽 旋转传动机构及利用该机构的opc鼓芯齿轮
CN202205028U (zh) * 2011-08-30 2012-04-25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粉盒和成像装置
US20150212456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074466A (zh) * 2015-04-06 2017-08-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驱动传递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6316A (en) * 1992-05-01 1995-04-1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irflow system for ink-jet printer
JPH06314001A (ja) * 1993-04-28 1994-11-08 Canon Inc ギア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175706B1 (en) * 1996-09-26 2001-01-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par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drum
JP3478797B2 (ja) * 1999-12-28 2003-1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06993A (ja) 2002-01-15 2003-07-25 Ricoh Co Ltd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245465B2 (ja) * 2003-12-02 2009-03-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13879B2 (ja) * 2006-05-29 2011-01-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58238A (ja) 2006-11-06 2007-03-08 Ricoh Co Ltd 像担持体の駆動装置及びその駆動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267052B2 (ja) 2007-05-15 2009-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158484B2 (ja) 2007-12-21 2013-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82607B2 (ja) 2008-10-14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これを用い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381818B2 (ja) 2010-03-08 2014-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回転体駆動装置及びこの回転体駆動装置を用いた像担持体駆動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5520978B2 (ja) 2012-01-27 2014-06-1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
SG10201704605YA (en) 2012-06-15 2017-07-28 Canon Kk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generation device
JP6628125B2 (ja) * 2015-05-18 2020-01-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01812A (ja) 2015-12-04 2017-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880518B2 (en) 2016-02-26 2018-01-30 Zhongshan Kingway Image Tech Co., Ltd. Cartridge mounting mechanism and process cartridg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90038548A (ko) * 1997-11-06 1999-06-05 윤종용 정착기의 구동장치
CN1862410A (zh) * 2005-05-13 2006-11-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影器驱动装置及具有其的成像设备
CN101963773A (zh) * 2009-07-23 2011-02-02 佳能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01968086A (zh) * 2010-09-19 2011-02-09 陈中羽 旋转传动机构及利用该机构的opc鼓芯齿轮
CN202205028U (zh) * 2011-08-30 2012-04-25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粉盒和成像装置
US20150212456A1 (en) * 2014-01-28 2015-07-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074466A (zh) * 2015-04-06 2017-08-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驱动传递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04576B2 (en) 2021-12-21
JP7073132B2 (ja) 2022-05-23
US20190250550A1 (en) 2019-08-15
JP2019139162A (ja) 2019-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3719B2 (en)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drive unit including the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drive unit,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KR100355723B1 (ko) 처리 카트리지, 전자 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구동력 전달 부재 및 전자 사진 감광 드럼
JP5533096B2 (ja) 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0161815A (zh) 驱动装置和成像装置
KR100532119B1 (ko) 분리형 현상기 및 분리형 현상기의 구동장치
JP2007121774A (ja) 回転体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579738B1 (ko) 현상기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US11199803B2 (en) Driv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riving device
JP2007057643A (ja) 定着装置
KR20110070202A (ko) 토너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5011325B2 (ja) 歯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08412A (ja) 伝動装置及び該伝動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伝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0846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83180A (ja)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6078605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28299A (ja) 回転体支持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16956678U (zh) 显影盒
JP2009186551A (ja) ギア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KR20070116428A (ko) 감광드럼 카트리지
JP5834586B2 (ja) 遊星歯車機構、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3269443A (ja) プリントカートリッジの像担持体駆動装置
JP2022114390A (ja) トナー搬送装置
JP2005017972A (ja) 現像剤担持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現像担持体、また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643808Y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45049A (ja) 現像剤保持体、現像装置、支持部材、駆動部材、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