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0325A - 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0325A
CN110100325A CN201780079691.0A CN201780079691A CN110100325A CN 110100325 A CN110100325 A CN 110100325A CN 201780079691 A CN201780079691 A CN 201780079691A CN 110100325 A CN110100325 A CN 1101003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ttery
space
shell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96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0325B (zh
Inventor
高野晓
高田浩志
清水启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00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3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0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6Means within the gas flow to guide the flow around one or more cells, e.g. manifolds, baffles or other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6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H01M10/6561Gases
    • H01M10/6563Gases with forced flow, e.g. by blow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3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incorporated circuit board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42Non-re-sealabl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5Gas exhaust passages comprising elongated, tortuous or labyrinth-shaped exhaust passages
    • H01M50/358External gas exhaust passages located on the battery cover or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5Gas exhaust passages comprising elongated, tortuous or labyrinth-shaped exhaust passages
    • H01M50/367Internal gas exhaust passages forming part of the battery cover or case; Double cover vent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H01M2200/20Pressure-sensitiv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电池模块(10)具备:隔壁部(20),隔离上侧空间(60)和下侧空间(70);第1板(40),与隔壁部(20)一起划定上侧空间(60);以及第2板(50),在与第1板(40)之间隔着间隙(61)设置于第1板(40)的上方。在外壳(14)形成使间隙(61)与外壳(14)的外部连通的开口部,在第1板(40)形成使上侧空间(60)和间隙(61)连通的贯通孔(41)。电池模块(10)具备贯通隔壁部(20)以及各板从而使下侧空间(70)和第2板(50)上的空间连通的贯通路(51),上侧空间(60)以及间隙(61)构成排气管道,下侧空间(70)以及上部空间(71)构成冷却管道。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如下的电池模块:在将多个电池收纳于外壳内的电池模块中,具备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在电池发生异常而气体从安全阀喷出的情况下将气体引导至外壳的外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配置在电池的一端侧的平板与外壳的外装板或者底部之间设置的隔壁划分第1空间和第2空间,并经由形成于隔壁的贯通孔而将第1以及第2空间连通而成的排气管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59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为了抑制伴随电池的充放电的发热,有时在电池模块设置有使冷却风流动的冷却管道。该冷却管道优选与排气管道隔离。在电池模块内的有限空间中,高效地形成相互隔离的该两个管道是重要的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池模块具备具有安全阀的多个电池以及收纳各所述电池的外壳,各所述电池配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池模块具备:隔壁部,隔离所述外壳的收纳各所述电池的电池收纳区域的上方的上侧空间和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并且形成于所述上侧空间的下方的所述电池收纳区域内的下侧空间;第1板,设置于各所述电池的上方,使得覆盖各所述电池,与所述隔壁部一起划定所述上侧空间;第2板,在与所述第1板之间隔着间隙,设置于所述第1板的上方;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外壳,使所述间隙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以及贯通路,与所述上侧空间以及所述间隙隔离,贯通所述隔壁部、所述第1板以及所述第2板使所述下侧空间和所述第2板上的空间连通,使所述上侧空间与所述间隙连通的贯通孔形成在所述第1板,所述上侧空间以及所述间隙构成排气管道,所述下侧空间以及所述贯通路构成冷却管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池模块,能够高效地形成相互隔离的排气管道和冷却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观察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从后方观察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由多个电池块构成的电池块组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下表面侧观察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第1板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下表面侧观察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第2板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下表面侧观察作为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第2板的立体图。
图8是图1中的AA线剖视图。
图9是图1中的BB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在电池模块内的有限空间中,高效地形成相互隔离的排气管道和冷却管道是重要的课题。虽然能够将冷却管道作为排气管道利用,但根据提高安全性、对电路部件等进行保护等的观点,该两个管道优选分离。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池模块,通过设置隔壁部、第1板、第2板以及贯通这些的贯通路,从而不会导致电池搭载量减少、模块的大型化等,能够高效地形成相互隔离的排气管道和冷却管道。
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池模块的一个方式,通过在第2板上的空间(冷却空间)内设置电路部件,从而不仅能够冷却电池,还能够冷却电路部件。此外,由于从电池的安全阀喷出的高温的气体不会流入到第2板上的空间,因此能够防止由热导致的电路部件的损伤。特别是,若在第1板应用金属板,在第2板应用树脂板,则容易抑制高温的气体喷出时对电路部件等的影响。
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
由于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参照的附图是示意性地记载的附图,因此附图中描绘的结构要素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在本说明书中,将隔壁部、第1板以及第2板排列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多个电池配置在各板的下方。
以下,作为实施方式例示电池模块10,但本公开所涉及的电池模块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从最初就假定了将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变形例的一部分彼此适当地组合使用。
图1是从前方观察电池模块10的立体图,图2是从后方观察电池模块10的立体图。图3是电池模块10的分解立体图(电缆、汇流条、固定用的螺钉等省略图示)。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冷却风出口18侧设为电池模块10的“前方”,将排气口19侧设为电池模块10的“后方”,将冷却风出口18与排气口19排列的方向设为电池模块10的“前后方向”。
如图1~图3所例示那样,电池模块10具备具有安全阀11b的多个电池11和收纳各电池11的外壳14。各电池11收纳于外壳14的下部。在外壳14内,以设置有安全阀11b的部分朝向上方的状态配置各电池11。电池11是具有圆筒形的电池外壳11a的圆筒形电池,以电池外壳11a的轴向沿着上下方向的状态收纳于外壳14内。安全阀11b例如设置于电池外壳11a的轴向一侧的端面部,在电池11收纳于外壳14内的状态下位于电池11的上表面部。
电池模块10具备分别收纳各电池11的多个电池块12。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四个分别收纳12个电池11的电池块12。例如,收纳于各电池块12的多个电池11通过一对集电板13并联连接,多个电池块12通过集电板13串联连接。另外,电池11以及电池块12的数量、连接方式等并不限定于此。
电池11例如是锂离子二次电池,但电池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此外,电池11不限定于圆筒形电池,也可以是方形电池等其他方式,也可以不收纳于电池块12而直接收纳于外壳14。
电池模块10具备收纳于外壳14的上部的电路部件22。此外,在外壳14的上部收纳用于向冷却管道供给冷却风的风扇2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述的第2板50之上设置有电路部件22以及风扇24。即,电路部件22以及风扇24设置在作为第2板50上的空间的上部空间71内。可以说上部空间71是冷却风流动的冷却空间,构成冷却管道的一部分。电路部件22例如包括具有电池模块10的输入输出电力的控制、各电池11的状态的监视等功能的控制基板,经由支承构件23设置在第2板50上。
电池模块10具有从外壳14的前方引出的电气电缆。作为电气电缆,例如设置有经由电路部件22与各电池11连接的电力电缆25、与电路部件22连接的信号电缆26以及与风扇24连接的风扇用电缆27。一般而言,这些电气电缆与未图示的控制器等连接。
电池模块10具备隔壁部20,该隔壁部20将外壳14的收纳各电池11的电池收纳区域14A的上方的上侧空间60(参照后述的图8、9)和与外壳14的外部连通并且在上侧空间60的下方的电池收纳区域14A内所形成的下侧空间70(参照后述的图8)隔离。下侧空间70形成于各电池块12之间,电池11经由电池块12与下侧空间70接触。详细情况后述,隔壁部20将各电池块12的上支架32组合而形成。
电池模块10还具备第1板40和第2板50。第1板40设置于各电池11的上方,以覆盖各电池11,与隔壁部20一起划定上侧空间60。在第1板40形成使上侧空间60与间隙61连通的贯通孔41。第2板50在与第1板40之间隔着间隙61(参照后述的图7、8)而设置于第1板40的上方。此外,电池模块10具有形成于外壳14且使间隙61与外壳14的外部连通的开口部即排气口19。
电池模块10还具备贯通路51,该贯通路51与上侧空间60以及间隙61隔离,贯通隔壁部20、第1板40以及第2板50而使下侧空间70与作为第2板50上的空间的上部空间71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面向间隙61的第2板50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出的筒状部56(参照后述的图6)形成了贯通路51。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第1板40以及第2板5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而形成了贯通路51。
详细情况后述,但在电池模块10中,上侧空间60以及间隙61构成排气管道,下侧空间70以及贯通路51构成冷却管道。由于排气管道与冷却管道被隔离,因此通常从电池11的安全阀11b喷出的高温的气体不会流入冷却管道。即,高温的气体不会流入构成冷却管道的一部分的上部空间71,电路部件22以及风扇24不会暴露于高温的气体。此外,冷却风也不会流入排气管道,能够获得高的安全性。
以下,除图1~图3以外,还适当参照图4~图6,进一步对电池模块10的各结构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例示那样,外壳14包括上外壳15和下外壳16。外壳14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比上下方向以及横向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此,“横向”是指与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外壳14例如由金属制或者树脂制的壳体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电池块12收纳于下外壳16,电路部件22以及风扇24收纳于上外壳15。第1板40和第2板50被收纳在上外壳15和下外壳16的边界部或者其附近。另外,下外壳16的收纳多个电池块12的部分成为电池收纳区域14A。
在外壳14形成使下侧空间70与外壳14的外部连通的冷却风入口17、使上部空间71与外壳14的外部连通的冷却风出口18。此外,如上所述,在外壳14形成使间隙61与外壳14的外部连通的排气口19。
冷却风入口17是成为冷却管道的入口的开口部,优选形成于下外壳16的前后两处。冷却风入口17在下外壳16的前面部以及后面部的横向中央部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狭缝状。详细情况后述,但由于下侧空间70形成在沿横向排列的两个电池块12之间,因此冷却风入口17形成在与该各块之间对应的位置。
冷却风出口18是成为冷却管道的出口的开口部,优选形成于外壳14的前方侧的一处。冷却风出口18例如在上外壳15的前面部的横向中央部形成为圆形状。在电池模块10中,在与冷却风出口18相邻的位置设置有风扇24。风扇24从冷却风入口17吸引冷却风并导入到外壳14内。从冷却风入口17导入的冷却风通过冷却管道从冷却风出口18排出。另外,也可以不在外壳14内设置风扇24,而在冷却风出口18的外侧连接管道构件,使用外部的风扇等向冷却管道供给冷却风。
排气口19是成为排气管道的出口的开口部,优选形成于外壳14的后方侧的一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14的长度方向上,排气口19形成在冷却风出口18的相反侧。排气口19在外壳14的后面部的横向中央部,跨越上外壳15以及下外壳16,形成为在横向上长的大致长方形。
图4是由四个电池块12(12A、12B、12C、12D)构成的电池块组28的立体图。如图4所例示那样,电池块组28集成四个电池块12而构成,使得在前后方向以及横向上各排列两个电池块12。构成电池块组28的各电池块12彼此可以利用后述的各支架等卡合,也可以使用螺钉等相互固定。电池块组28与外壳14同样地具有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在与外壳14的侧壁部之间不形成大的间隙地收纳于下外壳16内的电池收纳区域14A。另外,在形成电池收纳区域14A的下外壳16的侧壁内表面形成多个肋材,该多个肋材能够将电池块组28定位并收纳于下外壳16内的规定位置(参照图3)。
四个电池块12具有同样的形状,但例如在位于电池块组28的对角线上的电池块12A、12D使用相同形状的块,在电池块12B、12C使用相同形状的块。在此,以电池块12A为例说明其结构。另外,在从电池块组28抽出而表示的电池块12A中,省略了集电板13等的图示。
电池块12A具有包括分别插入电池11的多个收纳部31的块主体30、和形成为收纳块主体30的外壳状的下支架33。此外,电池块12安装在块主体30上,具有螺纹固定于下支架33的上支架32。即,通过上支架32和下支架33从上下夹着块主体30。块主体30例如是由铝、铝合金等金属构成的块状的构件。
上支架32以及下支架33可以由金属制成,但优选为树脂制。下支架33配置在块主体30之下,具有形成了多个开口部38的底板部37和立设在底板部37上的侧壁部39。底板部37的开口部38使成为电池11的外部端子的电池外壳11a的底面部露出,使得能够与集电板13电连接。侧壁部39覆盖块主体30的前后和横向一侧的各侧面,形成为包围块主体30的三方。
电池块12A以不被侧壁部39覆盖而露出的块主体30的侧面(以下,称为露出侧面)朝向外壳14的横向中央侧、即电池块12B侧的状态配置于外壳14内。电池块12B、12C、12D也同样地以使块主体30的露出侧面朝向在横向上相邻的其他电池块12侧的状态配置。如上所述,由于成为冷却管道的下侧空间70形成在各电池块12之间,因此各块主体30的露出侧面朝向下侧空间70侧。由此,冷却风直接吹到热传导性高的金属制的块主体30,因此能够高效地冷却收纳在块主体30中的电池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电池块12A、12C的下支架33彼此、以及电池块12B、12D的下支架33彼此分别紧密接触。因此,在电池块12A、12C之间以及电池块12B、12D之间不形成用作冷却管道的下侧空间70,并且在沿横向排列的电池块12A、12B之间以及电池块12C、12D之间形成下侧空间70。即,下侧空间70成为沿外壳14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空间。而且,在下外壳16中,在与下侧空间70的长度方向两端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冷却风入口17。
上支架32配置在块主体30上,具有形成了多个开口部35的板状的基部34和基部34的周缘的一部分凹陷而形成的凹部36。基部34的开口部35使成为电池11的外部端子的电池外壳11a的上表面部露出,使得能够与集电板13电连接。此外,安全阀11b例如形成于电池外壳11a的上表面部,因此能够通过开口部35使安全阀11b露出。另外,与从开口部35露出的安全阀11b接触的空间是构成排气管道的一部分的上侧空间60。
基部34具有在前后方向上长的俯视大致长方形。而且,例如沿着基部34的长边,从长度方向一端侧以长边的长度的50%以下的长度形成了凹部36。在基部34的长度方向上与凹部36相邻的部分成为从块主体30上延伸出的伸出部34p。另外,凹部36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基部34的长边的长度的10%~40%。通过变更凹部36的长度,从而能够调节后述的隔壁部20的开口部21的长度。
电池块12A以该伸出部34p以及凹部36朝向外壳14的横向中央侧、即电池块12B侧的状态配置于外壳14内。电池块12B、12C、12D也以伸出部34p以及凹部36朝向在横向上相邻的其他电池块12侧的状态配置。若这样配置各电池块12而构成电池块组28,则各电池块12的凹部36聚集在电池块组28的中央而组合,形成一个开口部21。
此外,通过在横向上相邻的电池块12的伸出部34p彼此接触,在伸出部34p下,在各块主体30的露出侧面之间形成间隙,并且该间隙的上方成为被伸出部34p堵塞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间隙成为构成冷却管道的下侧空间70,将下侧空间70的上方堵塞的上支架32的伸出部34p成为隔壁部20。此外,通过在开口部21插入后述的筒状部56,形成贯通路51。
电池块组28也可以具有安装于上支架32上的间隔件29(参照图3)。间隔件29例如是立设于电池块组28的上表面的周缘部的壁部,安装为在俯视时包围收纳于各电池块12的全部电池11。在设置了间隔件29的情况下,间隔件29成为沿着上侧空间60的上下方向的侧壁,例如与将下外壳16的侧壁作为上侧空间60的侧壁的情况相比,上侧空间60的侧方的气密性提高。上侧空间60是与各电池11的安全阀11b接触的空间,是被包括隔壁部20的电池块组28的上表面、间隔件29以及第1板40的下表面围起的空间。
另外,也可以在电池块组28设置紧固部,该紧固部形成了用于对配置于电池块组28之上的第1板40、第2板50等进行螺纹固定的螺纹孔。紧固部例如设置于上支架32以及下支架33。此外,也可以在下支架33设置有用于将电池块组28固定于下外壳16的紧固部。电池块组28例如通过从下外壳16的外部贯通底板而安装的螺钉固定于该外壳。
图5是从下表面侧观察第1板40的立体图。
如图5所例示那样,第1板40俯视呈大致长方形,具有形成于长度方向一端部的贯通孔41。第1板40设置在电池块组28的上方,使得覆盖电池块组28,与由上支架32形成的隔壁部20一起划定成为排气管道的上侧空间60。第1板40例如具有与电池块组28大致相同的前后方向长度(长度)以及横向长度(宽度),在与电池块组28的上表面之间隔着上侧空间60配置在电池块组28上,覆盖电池块组28的大致整个上表面。
第1板40也可以是树脂制,但优选由耐热性、导热性比树脂优异的金属构成。由于电池11的异常而可能产生的高温的气体通常从安全阀11b向上方喷出,高温的气体直接接触第1板40,因此优选的第1板40是耐热性高的金属板。此外,通过使用金属制的第1板40,能够使例如气体的热量迅速扩散而降低气体的温度。
第1板40可以是平坦的金属板,但优选具有形成于下表面的周缘部的壁部42。壁部42例如将构成第1板40的金属板的端部向下方弯折而形成为与下表面大致垂直。壁部42例如与电池块组28的间隔件29的内侧或者外侧重叠而形成上侧空间60的侧壁。或者,可以将壁部42配置在间隔件29上而形成上侧空间60的侧壁。
如上所述,第1板40的贯通孔41使形成于与第2板50之间的间隙61与上侧空间60连通。由于间隙61通过排气口19与外壳14的外部连通,因此通过在第1板40形成贯通孔41,间隙61成为排气管道,从安全阀11b向上侧空间60喷出的高温的气体通过间隙61而从排气口19向外部排出。贯通孔41的形状、大小没有特别限定。贯通孔41例如具有在第1板40的宽度方向(横向)长的大致长方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41形成于外壳14的前方侧,排气口19形成于外壳14的后方侧。即,配置第1板40,使得贯通孔41位于排气口19的相反侧即外壳14的前方侧。贯通孔41不与后述的开口部43干扰地形成于第1板40即可,但优选形成于第1板40的周缘部的一端侧,例如形成于第1板40的长度方向一端部。排气口19形成于外壳14中的、位于成为第1板40的周缘部的另一端侧的第1板40的周缘部的另一端侧的部分(外壳14的后面部),因此,若在周缘部的一端侧形成贯通孔41,则与形成于中央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延长排气管道。若排气管道变长,则例如向外壳14的外部排出的气体的温度下降,因此能够防止电池模块10的周边设备的损伤。特别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第1板40的长度方向的周缘部的一端侧形成贯通孔41,并且在位于第1板40的长度方向的周缘部的另一端侧的部分形成排气口19,由此有利于确保排气管道的长度。
在第1板40的中央部形成有开口部43。开口部43与贯通孔41同样地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1板40而形成。开口部43是形成贯通路51的筒状部56插通的部分,与筒状部56的形状相匹配地形成。由于筒状部56是沿着第2板50的下表面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在前后方向(长度方向)长的大致长方形,因此开口部43也具有在长度方向长的大致长方形。另外,也可以在第1板40形成用于将该板或者其他部件固定于电池块组28等的螺钉插通的贯通孔。
图6是从下表面侧观察第2板50的立体图。
如图6所例示那样,第2板50在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在与第1板40之间隔着间隙61而配置于第1板40的上方。第2板50配置为与第1板40的上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对置,并与第1板40一起划定成为排气管道的空间。相互面对的第1板40的上表面以及第2板50的下表面例如大致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于第2板50的筒状部56,形成使下侧空间70与作为第2板50上的空间的上部空间71连通的贯通路51。
第2板50可以是金属制,但优选由与金属相比成型性、隔热性优异的树脂构成。通过使第2板50为成型性良好的树脂制,能够容易地形成后述的迷宫结构的气体流路54。此外,面向间隙61的第2板50的下表面暴露于高温的气体,但通过使用树脂制的第2板50,能够抑制第2板50的温度上升,容易防止热对电路部件22等的影响。构成第2板50的树脂优选耐热性、阻燃性、成型性良好的树脂。作为合适的树脂的一例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中也可以含有提高耐热性、阻燃性等的填料、添加剂等。
第2板50可以是平坦的树脂板,但优选具有形成于下表面的周缘部的壁部52。壁部52例如从第2板50的下表面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出,并形成为与下表面大致垂直。壁部52与第1板40的上表面抵接,构成作为排气空间的间隙61的侧壁。在壁部52的一部分形成有流路出口部55。流路出口部55是成为形成于间隙61的气体流路54的出口的开口部,优选形成于第2板50的长度方向端部。第2板50设置为使流路出口部55朝向外壳14的后方且流路出口部55与排气口19相邻。
在第2板50的下表面,在与在间隙61流动的气体的排气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分隔壁53。分隔壁53例如从第2板50的下表面以与壁部52相同的长度向下方延伸出,并形成为与下表面大致垂直。从电池11的安全阀11b喷出的高温的气体在间隙61中从位于第1板40的贯通孔41的正上方的第2板50的长度方向一端侧流向设置有流路出口部55的第2板50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侧。即,间隙61中的气体的排气方向成为第2板50的长度方向。在间隙61中,通过分隔壁53形成被称为所谓的迷宫结构的蜿蜒的气体流路54。
分隔壁53例如沿着第2板50的宽度方向、即与气体的排气方向大致正交地形成多个。在第2板50的中央部存在筒状部56,此外一部分的分隔壁53与筒状部56在板的长度方向上排列形成,因此在间隙61形成两条蜿蜒的气体流路54。在气体的排气方向上相邻的分隔壁53的一方在与壁部52之间隔着间隙地从筒状部56向壁部52侧延伸,另一方在与筒状部56之间隔着间隙地从壁部52向筒状部56侧延伸。通过这样反复形成分隔壁53,在间隙61形成两条蜿蜒的气体流路54。
形成于第2板50的中央部的筒状部56贯通第1板40以及隔壁部20而形成贯通路51。筒状部56设置于第2板50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筒状部56例如形成为与下表面大致垂直,从第2板50的下表面越过壁部52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出。此外,筒状部56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2板50而形成,其筒内空间的上下两端(轴向两端)不被堵塞而开口。如上所述,筒状部56形成为沿着第2板50的下表面的方向的截面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大致长方形的方筒状。
筒状部56插通于第1板40的开口部43以及隔壁部20的开口部21,其筒内空间成为将通过冷却风入口17与外部连通的下侧空间70、和通过冷却风出口18与外部连通的上部空间71连接的贯通路51。筒状部56的一部分配置在构成排气管道的上侧空间60以及间隙61内,但由于在筒状部56的侧面未形成开口部,因此通常在排气管道中流动的气体不会流入贯通路51内。通过将筒状部56的下端部插入开口部21或者与开口部21的周缘部连接,从而下侧空间70与上部空间71连接,形成相互隔离的冷却管道和排气管道。
在图7中,例示了不形成迷宫结构的气体流路的第2板50X。第2板50X在仅在流路出口部55的附近形成分隔壁53X方面与第2板50不同。分隔壁53X沿着第2板50X的宽度方向形成,例如以与流路出口部55大致相同的长度与流路出口部55之间隔着间隙地对置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间隙61不形成蜿蜒的气体流路,因此与使用了第2板50的情况相比,排气变得顺畅,例如能够抑制外壳14内的压力上升。在第2板50X中,分隔壁53X的一部分也与筒状部56在板的长度方向上排列形成,因此在间隙61形成两条气体流路54X。但是,气体流路54X是除了流路出口部55的附近以外,沿第2板50X的长度方向大致笔直地延伸的流路。
在此,参照图8以及图9,对由隔壁部20以及上述两张板等形成的冷却管道以及排气管道进行说明。图8是图1中的AA线剖视图,图9是图1中的BB线剖视图。
在图8中,用箭头表示冷却风流动的路径。通过使收纳于外壳14的上部的风扇24工作,从而冷却风从形成于下外壳16的前面部以及后面部的冷却风入口17(下侧开口部)被吸引到外壳14内。而且,在收纳于外壳14的下部的电池块12之间,更详细而言,在形成于构成电池块组28的电池块12A、12B之间以及电池块12C、12D之间(参照图4)的下侧空间70中流动。由于未被下支架33覆盖而露出的块主体30的侧面与下侧空间70接触,因此能够高效地冷却收纳在块主体30中的电池11。
下侧空间70通过组合各电池块12的上支架32而形成的隔壁部20而与上侧空间60隔离,因此通常冷却风不会流入上侧空间60。下侧空间70通过将第2板50的筒状部56与形成于外壳14的中央的隔壁部20的开口部21连接而形成的贯通路51与设置了电路部件22等的上部空间71连通。因此,在下侧空间70中流动的冷却风通过该贯通路51而流向上部空间71,从形成于上支架32的前面部的冷却风出口18向外部排出。
在电池模块10中,如上所述,下侧空间70和贯通路51构成冷却管道。此外,设置电路部件22等的上部空间71也是被冷却风冷却的冷却空间,可以说构成冷却管道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冷却管道中,冷却风从外壳14(电池块组28)的长度方向两端通过电池块组28的中央而流动,因此例如能够均等地冷却各电池块12,此外能够实现基于送风距离的缩短的风扇24的小型化。
在图9中,用箭头表示从电池11T的安全阀11b喷出了高温的气体的情况下的排气路径。在间隙61形成有蜿蜒的气体流路54,但在图9中用直线图示排气路径。如图9所例示那样,当电池11T的安全阀11b打开时,高温的气体向上侧空间60喷出。上侧空间60通过隔壁部20而与下侧空间70隔离,因此通常高温的气体不会侵入到冷却管道。因此,设置于上部空间71的电路部件22等不会暴露于高温的气体。此外,上侧空间60被间隔件29以及第1板40与隔壁部20一起划分,因此,通常,高温的气体不会从排气口19以外泄漏。
喷出到上侧空间60的高温的气体通过上侧空间60流向外壳14的前方侧,从第1板40的贯通孔41流入间隙61。流入了间隙61的高温的气体一边沿着由第2板50的分隔壁53形成的气体流路54蜿蜒一边向形成于外壳14的后方的流路出口部55流动,并从排气口19向外部排出。这样,通过在间隙61中形成蜿蜒的长的气体流路54,此外对第1板40应用热传导性高的金属板,从而能够充分地降低从排气口19排出的气体的温度。
在电池模块10中,如上所述,由上侧空间60和间隙61构成了二层结构的排气管道。根据具备上述结构的电池模块10,能够不会导致电池11的搭载量的减少、模块的大型化等地高效地形成相互隔离的排气管道和冷却管道。
附图标记说明:
10 电池模块;11 电池;11a 电池外壳;11b 安全阀;12、12A、12B、12C、12D 电池块;13 集电板;14 外壳;14A 电池收纳区域;15 上外壳;16 下外壳;17 冷却风入口;18 冷却风出口;19 排气口;20 隔壁部;21 开口部;22 电路部件;23 支承构件;24 风扇;25 电力电缆;26 信号电缆;27 风扇用电缆;28 电池块组;29 间隔件;30 块主体;31 收纳部;32上支架;33 下支架;34 基部;34p 伸出部;35 开口部;36 凹部;37 底板部;38 开口部;39侧壁部;40 第1板;41 贯通孔;42 壁部;43 开口部;50 第2板;51 贯通路;52 壁部;53 分隔壁;54 气体流路;55 流路出口部;56 筒状部;60 上侧空间;61 间隙;70 下侧空间;71上部空间。

Claims (7)

1.一种电池模块,具备具有安全阀的多个电池以及收纳各所述电池的外壳,各所述电池配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池模块具备:
隔壁部,隔离所述外壳的收纳各所述电池的电池收纳区域的上方的上侧空间和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并且形成于所述上侧空间的下方的所述电池收纳区域内的下侧空间;
第1板,设置于各所述电池的上方,使得覆盖各所述电池,与所述隔壁部一起划定所述上侧空间;
第2板,在与所述第1板之间隔着间隙,设置于所述第1板的上方;
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外壳,使所述间隙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以及
贯通路,与所述上侧空间以及所述间隙隔离,贯通所述隔壁部、所述第1板以及所述第2板使所述下侧空间和所述第2板上的空间连通,
使所述上侧空间与所述间隙连通的贯通孔形成在所述第1板,
所述上侧空间以及所述间隙构成排气管道,所述下侧空间以及所述贯通路构成冷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第1板由金属构成,
所述第2板由树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电池模块具备设置于所述第2板上的电路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在面向所述间隙的所述第2板的下表面,在与在所述间隙流动的气体的排气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有分隔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贯通孔形成于所述第1板的周缘部的一端侧,
所述开口部形成于所述外壳中的位于所述第1板的周缘部的另一端侧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使所述下侧空间与所述外壳的外部连通的下侧开口部形成在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两端部,
所述贯通路贯通所述第1板以及所述第2板的长度方向中央部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电池模块具备分别收纳各所述电池的多个电池块,
各所述电池块沿与各所述电池排列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排列地配置,
所述下侧空间形成于各所述电池块之间,所述电池经由所述电池块与所述下侧空间接触。
CN201780079691.0A 2016-12-27 2017-12-13 电池模块 Active CN1101003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52632 2016-12-27
JP2016-252632 2016-12-27
PCT/JP2017/044637 WO2018123573A1 (ja) 2016-12-27 2017-12-13 電池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0325A true CN110100325A (zh) 2019-08-06
CN110100325B CN110100325B (zh) 2022-04-08

Family

ID=62707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9691.0A Active CN110100325B (zh) 2016-12-27 2017-12-13 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7682B2 (zh)
JP (1) JP6883774B2 (zh)
CN (1) CN110100325B (zh)
WO (1) WO201812357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5210A (zh) * 2020-04-27 2020-08-11 深圳市元鼎科技有限公司 户外电源
CN114583318A (zh) * 2020-11-30 2022-06-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14649619A (zh) * 2020-12-18 2022-06-21 Fdk株式会社 电池单元及包含该电池单元的蓄电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17922A1 (ja) * 2015-07-24 2017-0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温度調和ユニット、温度調和システム、車両
JP6595536B2 (ja) * 2017-07-12 2019-10-23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
KR102444124B1 (ko) * 2017-10-16 2022-09-16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FR3062521B1 (fr) * 2018-04-10 2023-09-08 Sogefi Air & Cooling Unite de batterie avec des moyens de regulation de la temperature integres au boitier
JP7147253B2 (ja) * 2018-05-09 2022-10-0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EP3855527B1 (en) * 2018-09-19 2024-09-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module
JP7270135B2 (ja) * 2018-12-11 2023-05-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蓄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20121802A1 (ja) * 2018-12-11 2020-06-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蓄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3302775A (zh) * 2019-01-25 2021-08-2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组
JP7233020B2 (ja) * 2019-01-31 2023-03-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蓄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3614987A (zh) * 2019-03-18 2021-11-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支撑体及蓄电池模块
US20220181732A1 (en) * 2019-04-05 2022-06-09 Scio Technology Gmbh Battery cell macromodule housing, contacting device for a battery cell macromodule housing, housing cover for a contacting device for a battery cell macromodule housing and a battery cell macromodule
WO2021019970A1 (ja) * 2019-07-29 2021-02-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US20230117874A1 (en) * 2020-03-31 2023-04-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vehicle and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each equipped with same
KR20220166267A (ko) * 2020-04-10 2022-12-16 일렉트릭 파워 시스템즈, 아이엔씨. 상호연결된 배터리 모듈 시스템, 조립체 및 방법
KR20210128814A (ko) * 2020-04-17 2021-10-2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화염 배출 방지 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자동차 및 전력 저장 시스템
CN116057761A (zh) * 2020-07-31 2023-05-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池壳体和电池组
US11652255B2 (en) * 2020-09-04 2023-05-16 Beta Air,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energy density battery module
CN112054145B (zh) * 2020-09-27 2022-10-28 无锡铃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用电池盒定位机构
DE102020126424A1 (de) * 2020-10-08 2022-04-1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r Energiespeicher
CN112928376B (zh) * 2020-10-19 2024-01-23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箱体、电池及装置
KR20220070959A (ko) * 2020-11-23 2022-05-31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KR20220101320A (ko) 2021-01-11 2022-07-19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DE102021102338A1 (de) * 2021-02-02 2022-08-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r Energiespeicher
KR20220155879A (ko) 2021-05-17 2022-11-24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가스 벤팅 패스를 구비한 배터리 팩
KR20220168919A (ko) 2021-06-17 2022-12-26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모듈,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WO2024180984A1 (ja) * 2023-02-28 2024-09-06 パナソニック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WO2024180979A1 (ja) * 2023-02-28 2024-09-06 パナソニック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DE102023105038A1 (de) 2023-03-01 2024-09-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Elektrischer Energiespeiche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aft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solchen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739A (zh) * 2002-06-11 2005-08-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02197531A (zh) * 2009-07-17 2011-09-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模组和使用它的电池组
CN102447145A (zh) * 2010-09-30 2012-05-09 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 封装电池及具备该封装电池的电动车
CN102473884A (zh) * 2009-09-18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US20120315520A1 (en) * 2011-06-08 2012-12-13 Suzuki Motor Coporation Battery pack
WO2013018151A1 (ja) * 2011-08-03 2013-02-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3503225A (zh) * 2011-04-12 2014-01-08 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模块
KR20150118375A (ko) * 2014-04-14 2015-10-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105990622A (zh) * 2015-03-23 2016-10-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包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7923B2 (ja) * 2002-06-17 2011-06-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組電池
JP5300416B2 (ja) * 2008-10-31 2013-09-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US10511002B2 (en) * 2015-02-25 2019-12-1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Battery module
KR102204302B1 (ko) * 2018-09-13 2021-01-1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739A (zh) * 2002-06-11 2005-08-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02197531A (zh) * 2009-07-17 2011-09-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模组和使用它的电池组
CN102473884A (zh) * 2009-09-18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池组件
US20120164490A1 (en) * 2009-09-18 2012-06-28 Toshiki Itoi Battery module
CN102447145A (zh) * 2010-09-30 2012-05-09 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 封装电池及具备该封装电池的电动车
CN103503225A (zh) * 2011-04-12 2014-01-08 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模块
US20120315520A1 (en) * 2011-06-08 2012-12-13 Suzuki Motor Coporation Battery pack
WO2013018151A1 (ja) * 2011-08-03 2013-02-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KR20150118375A (ko) * 2014-04-14 2015-10-2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105990622A (zh) * 2015-03-23 2016-10-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包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5210A (zh) * 2020-04-27 2020-08-11 深圳市元鼎科技有限公司 户外电源
CN114583318A (zh) * 2020-11-30 2022-06-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14583318B (zh) * 2020-11-30 2024-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14649619A (zh) * 2020-12-18 2022-06-21 Fdk株式会社 电池单元及包含该电池单元的蓄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83774B2 (ja) 2021-06-09
JPWO2018123573A1 (ja) 2019-10-31
WO2018123573A1 (ja) 2018-07-05
US20200067045A1 (en) 2020-02-27
US11437682B2 (en) 2022-09-06
CN110100325B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0325A (zh) 电池模块
JP7186371B2 (ja) 電池ブロック
EP2456004A1 (en) Battery pack device
EP2626946A1 (en) Bus bar module
CN105960719A (zh) 电池模块
US20170331165A1 (en) Battery system
JP4889370B2 (ja) 電源システム
CN101636889A (zh) 金属封闭形开关装置
US10263300B2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fluid resistant over mold
CN105264686A (zh) 一种蓄电池单池组合
US9947973B2 (en) Cell mounting module for at least one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cell, cell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ell mounting system
JP2015135763A (ja) 蓄電装置
US20160248128A1 (en) Battery Wiring Module
JP6542462B2 (ja) 電池装置
CN107346811A (zh) 低压动力电池包
TWM568503U (zh) Battery module and power battery system
US10930908B2 (en) Battery module housing,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battery and vehicle, and also method for producing a battery module, a battery pack and a battery
JP2018116816A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929670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JP6453731B2 (ja) 電池パック
JP2015220003A (ja) 電池パック
JP2009277394A (ja) 組電池ケース、これを用いた組電池および大電力貯蔵設備
JP2012155948A (ja) 組電池用バスバー及び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CN212517344U (zh) 电池包外壳以及电池包
CN103021740B (zh) 带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