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3029A -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3029A
CN110083029A CN201910050941.9A CN201910050941A CN110083029A CN 110083029 A CN110083029 A CN 110083029A CN 201910050941 A CN201910050941 A CN 201910050941A CN 110083029 A CN110083029 A CN 110083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side wall
scanning apparatus
light
def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509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3029B (zh
Inventor
斋藤慎也
长谷川亮
谷口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83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30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30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30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036Details of illuminating systems, e.g. lamps,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3Multibeam scanners, e.g.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or beam split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具有高尺寸精度的壳体的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形成静电潜像而输出调制了的扫描光的光扫描装置所具备的壳体(200)具备底面(300、301、302)、在从Z方向的俯视下从周围竖立设置的侧壁(311、312)、以及以划分底面(300、301、302)的方式竖立设置的肋部(321、322)。位于从Z方向的俯视下的中央部的底面(300)位于比其他底面(301、302)靠Z方向上的肋部(321、322)的前端侧的位置。由此,减小壳体(200)成形时的与底面(300)的上下表面相接的金属模(301、302)的温度差。

Description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抑制光扫描装置所具备的壳体的翘曲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有为了曝光感光体来形成静电潜像而使用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光扫描装置通过使用收纳于壳体内的偏转镜和光学元件来使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射出的激光偏转,从而对感光体表面进行扫描。一般来说,偏转镜保持于偏转器且偏转器配置于壳体的中央附近。
偏转器在曝光时驱动偏转镜旋转,但由于偏转镜的重心并不位于该旋转轴上,所以偏转镜会因旋转而振动。在偏转镜的振动经由偏转器和壳体传递到光学元件而使这些构件振动时,感光体(像面)的光束性能会变化。
由于壳体的刚性在中央附近最低,所以在配置于中央附近的偏转器振动时,振动易于变大。另外,为了使每单位时间的图像形成张数增加或实现高分辨率化,需要提高偏转镜的转速,但在提高偏转镜的转速时,偏转镜的振动会变大。因此,在这些主要因素叠加时,有可能会由于光束性能的变化而导致图像劣化。
针对这样的问题,例如提出了提高壳体的中央附近的刚性的对策(参照日本特开2013-186335号公报)。具体地说,如图12所示,在具有矩形的底板1201和从其周围竖立设置的侧壁1202的壳体12中,在底板1201的中央部附近竖立设置多个肋部1203并将该肋部1203的两端结合于侧壁1202。
这样一来,由于壳体12中央部的刚性提高,所以即使偏转镜1204的振动传递到底板1201,也会由肋部1203来限制底板1201的振动。因此,能抑制从底板1201向光学元件1205等传递的振动能量,从而抑制光学元件1205等的振动,所以能够防止图像的劣化。
如图13(a)所示,壳体12是通过将高温的成形材料流入金属模1301、1302而成形的。该成形材料的热传导到金属模1301、1302,进而从金属模1301、1302向周围的空间散热。因此,金属模1301、1302的外周部分成为低温区域。
另外,由底板1201和侧壁1202包围的空间中的、由肋部1203分隔的外侧的空间1311、1312均由于上下侧和侧壁1202侧成为金属模1301、1302的低温区域,所以该空间1311、1312的内部成为金属模1301的中温区域。另一方面,由肋部1203夹着的中央侧的空间1313虽然上下侧成为低温区域,但由于夹着肋部1203的空间1311、1312内均成为中温区域而难以散热,所以在空间1313中成为金属模1301的温度高的高温区域。
如图13(b)所示,在壳体1330的成形材料从高温的液状因冷却而固化的过程中,在分别与底板1331的2个主面相接的金属模1321、1322的表面温度不同时,底板1331的高温侧的收缩力比低温侧的收缩力大。其结果是,在底板1331的2个主面之间产生收缩差,从而在成形后底板1331会以向原来的低温侧弯曲的方式翘曲。
在壳体1330的底板1331产生翘曲时,无法确保壳体1330的尺寸精度,所以会产生偏转器、光学元件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偏差,从而无法确保像面上的光束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具有高尺寸精度的壳体的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具有:光源、使来自光源的光偏转的偏转器、将由所述偏转器所偏转的偏转光导向感光体的光学元件、以及收纳所述偏转器和所述光学元件的壳体,所述光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体成形有:底板;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底板的周围竖立设置;以及相互平行的一对肋部,所述一对肋部竖立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在俯视时两端部接合于所述侧壁,所述底板中的由所述一对肋部夹着的区域具有与该底板的其他区域相比向所述侧壁的起立方向上方位移了的部分。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底板中的由所述一对肋部夹着的区域整体与该底板的其他区域相比向所述侧壁的起立方向上方位移。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底板中的向所述侧壁的起立方向上方侧位移了的部分成为台阶部,所述偏转器支承于所述台阶部的所述侧壁的起立方向上方侧。
另外,一种光扫描装置,具有:光源、使来自光源的光偏转的偏转器、将由所述偏转器所偏转的偏转光导向感光体的光学元件、以及收纳所述偏转器和所述光学元件的壳体,所述光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体成形有:底板;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底板的周围竖立设置;以及相互平行的一对肋部,所述一对肋部竖立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在俯视时两端部接合于所述侧壁,所述底板中的由所述一对肋部夹着的区域具有贯通孔。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偏转器在该偏转器的一部分陷入所述贯通孔内的状态下支承于所述底板中的所述贯通孔的周围。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底板在与竖立设置有所述侧壁的主面相反的一侧的主面上配设有立壁。
另外,一种光扫描装置,具有:光源、使来自光源的光偏转的偏转器、将由所述偏转器所偏转的偏转光导向感光体的光学元件、以及收纳所述偏转器和所述光学元件的壳体,所述光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体成形有:底板;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底板的周围竖立设置;相互平行的一对肋部,所述一对肋部竖立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在俯视时两端部接合于所述侧壁;立壁,所述立壁配设于与竖立设置有所述侧壁的主面相反的一侧的主面。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立壁从与竖立设置有所述侧壁的主面相反的一侧的主面的周围竖立设置。
另外,优选的是,从所述第二侧壁的起立方向上端至竖立设置有该第二侧壁的所述底板的主面为止的深度Z1比从所述侧壁的起立方向上端至竖立设置有该侧壁的所述底板的主面为止的深度Z2大。
另外,也可以是,在由所述一对肋部夹着的区域以及由所述肋部和所述侧壁夹着的区域中的至少1个区域,所述光学元件被直接固定于所述底面。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光学元件在所述底面的双方的主面上都配设。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和使用所述光扫描装置的射出光来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形成部。
发明效果
这样一来,能抑制由伴随着壳体底板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温度差的收缩差而产生的翘曲,所以能确保壳体的尺寸精度,抑制偏转器、光学元件之间的配置关系的偏差,从而确保像面上的光束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结构的图。
图2是光扫描装置100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拆下了罩构件201的光扫描装置100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2的B-B线处的光扫描装置100的剖视图。
图5是例示用于注塑成形壳体200的金属模的剖视图。
图6(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200的外观立体图,图6(b)是例示用于注塑成形壳体200的金属模的剖视图。
图7(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壳体200的外观立体图,图7(b)是例示用于注塑成形壳体200的金属模的剖视图。
图8(a)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变型例的壳体200的外观立体图,图8(b)是从下方观察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图8(a)的C-C线处的壳体200的剖视图。
图10是例示用于注塑成形本发明的变型例的壳体200的金属模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变型例的壳体200的剖视图。
图12是现有技术的壳体12的外观立体图。
图13(a)是与图12的D-D线相当的剖面处的剖视图,例示出现有技术的用于注塑成形壳体12的金属模,图13(b)是说明使用金属模1321、1322来注塑成形具备底板1331和侧壁1332的壳体1330时的底板1331的翘曲的产生机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100 光扫描装置
200 壳体
300、301、302 底板
311、312、313、314 侧壁
321、322 肋部
600 贯通孔
700 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光扫描装置的壳体由竖立设置于底板的2个肋部划分,由2个肋部夹着的中央部分的底板比两侧部分的底板高。
(1-1)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是所谓串联方式的数码彩色打印机,与LAN(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等通信网连接,在从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等其他装置接受印刷任务时,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各色的调色剂像,将它们多重转印而形成彩色图像,然后转印、定影到记录片材。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光扫描装置100、成像部110Y、110M、110C、110K、供纸盒130及定影装置140等。成像部110Y、110M、110C、110K均具备同样的结构,所以以下以成像部110Y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成像部110Y、110M、110C、110K之间共用光扫描装置100。
成像部110Y具备感光鼓111Y、带电装置112Y、显影装置113Y、一次转印辊114Y及清洁器115Y,沿着感光鼓111Y的外周面依次配设有带电装置112Y、显影装置113Y、一次转印辊114Y及清洁器115Y。
带电装置112Y使感光鼓111Y的外周面均匀地带电。光扫描装置100对感光鼓111Y的外周面进行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113Y向感光鼓111Y的外周面供给Y色的调色剂并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从而形成Y色的调色剂像。
一次转印辊114Y配设在夹着中间转印带121而与感光鼓111Y相向的位置,将载持于感光鼓111Y的外周面上的Y色的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1上(一次转印)。清洁器115Y在一次转印后将在感光鼓111Y的外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刮取并废弃。
中间转印带121是环状的带,张设于驱动辊122和从动辊123并沿箭头A方向被环绕驱动。形成有YMCK各色的调色剂像的成像部110Y、110M、110C、110K与中间转印带121的环绕驱动相应地以YMCK各色的调色剂像相互重叠的方式一次转印,从而形成彩色调色剂像。
二次转印辊124隔着中间转印带121地压接于驱动辊122,由此形成二次转印辊隙125。载持于中间转印带121的彩色调色剂像通过中间转印带的环绕驱动而被输送到二次转印辊隙125。
供纸盒130收容记录片材S。拾取辊131一张张地送出被收容于供纸盒130的记录片材S。送出的记录片材S的前端抵靠于对齐辊132而形成环(日文:ループ),从而进行偏斜修正。
在使定时与中间转印带121对彩色调色剂像的输送相应地开始对齐辊132的旋转驱动时,记录片材S被输送到二次转印辊隙125。向二次转印辊124施加二次转印偏压,从而将彩色调色剂像从中间转印带121静电转印到记录片材S(二次转印)。
然后,记录片材S在定影装置140通过熔融、压接而使彩色调色剂像定影,由排纸辊141排出到排纸托盘142上。在二次转印后,由清洁器126将在中间转印带121上残留的调色剂刮取并废弃。
(1-2)光扫描装置100的结构
接下来,对光扫描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光扫描装置100将罩构件201安装于壳体200,其外形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矩形的罩构件201上设置有缝隙202Y、202M、202C、202K。光扫描装置100从缝隙202Y、202M、202C、202K射出扫描光210Y、210M、210C、210M,从而对感光鼓111Y、111M、111C、111K的外周面进行曝光。
此外,以下,将扫描光210Y、210M、210C、210M的射出方向称为Z方向,将感光鼓111Y、111M、111C、111K的轴向(主扫描方向)称为Y方向,另外,将与Z方向和Y方向均正交的方向(副扫描方向)称为X方向。
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200具备底板300、301、302。侧壁311、312、313、314从底板300、301、302的周围竖立设置。侧壁311、312在Y方向形成为长条,侧壁313、314在X方向形成为长条。Z方向上的从侧壁311、312、313、314的前端(换言之,起立方向上端)至底板300为止的深度为Z方向上的从侧壁311、312、313、314的前端至底板301、302为止的深度的大致一半。
底板300、301的边界沿着Y方向延伸并竖立设置有肋部321。同样地,底板300、302的边界沿着Y方向延伸并竖立设置有肋部322。肋部321和肋部322的两端均到达侧壁313、314。通过注塑成形而将壳体200的底板300、301、302、侧壁311、312、313、314以及肋部321、322一体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Z方向上,肋部321、322的上端比侧壁311、312、313、314低,但也可以是相同的高度。
在侧壁314的X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以在X方向上相邻的方式设置有贯通孔330a、330b,半导体激光装置331a、331b分别嵌合设置于其中。在底板300的中央部配设有偏转镜334,半导体激光装置331a朝向偏转镜334射出具有相互正交的偏振光面的2束激光束210Y、210M。激光束210Y、210M(直线偏振光)相对于偏转镜334的偏转反射面,一方成为S偏振光,另一方成为P偏振光。
同样地,半导体激光装置331b也朝向偏转镜334射出具有相互正交的偏振光面的2束激光束210C、210K。此外,也可以将来自射出直线偏振光的激光束的2个半导体激光装置的射出光束以相对于偏转镜334的偏转反射面分别成为S偏振光和P偏振光的方式合成。另外,S偏振光和P偏振光的激光束也可以不是各1束而是多束。
在从半导体激光装置331a至偏转镜334的激光束210Y、210M的光路上,从半导体激光装置331a侧起依次配设有耦合透镜332a、柱面透镜33a。耦合透镜332a根据到感光鼓111Y、111M为止的光学系统的特性而将激光束210Y、210M转换成平行光束、弱发散光束和弱会聚光束中的任一个。柱面透镜333a使激光束210Y、210M成像于偏转镜334的偏转反射面上。
同样地,在从半导体激光装置331b至偏转镜334的激光束210C、210K的光路上配设有耦合透镜332b、柱面透镜33b,耦合透镜332a将激光束210C、210K转换成平行光束、弱发散光束和弱会聚光束中的任一个,柱面透镜333a使激光束210C、210K成像于偏转镜334的偏转反射面上。
在肋部321、322的Y方向中央部形成缝隙321s、322s,在偏转镜334由偏转反射面反射的激光束210Y、210M通过缝隙321s,经由扫描光学系统335a而入射到光束分离机构336a。光束分离机构336a根据激光束210Y、210M的偏振光特性而使激光束210Y透射并使激光束210M反射。
然后,激光束210Y通过由反射镜337a、338a依次反射而入射到感光鼓111Y。激光束210M由反射镜339a反射而入射到感光鼓111M。
同样地,激光束210C、210K通过缝隙322s,经由扫描光学系统335b而入射到光束分离机构336b。激光束210C由光束分离机构336b、反射镜339b反射而入射到感光鼓111C。激光束210K在透射过光束分离机构336b后由反射镜337b、338b反射而入射到感光鼓111K。
通过偏转镜334的旋转驱动,激光束210Y、210M、210C、210K扫描感光鼓111Y、111M、111C、111K的外周面而对其进行曝光。
此外,为了防止与由反射镜339a、339b反射的激光束210M、210C的干涉,优选将偏转镜334收容于罩构件。另外,优选在罩构件201的缝隙202Y、202M、202C、202K中嵌合设置防尘玻璃。
反射镜337a、338a、339a、337b、338b、339b均通过将两端插入侧壁313、314而被支承,但也可以采用其他支承构造。扫描光学系统335a、335b的支承结构也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
(1-3)成形时的温度分布
如图5所示,壳体200通过组合金属模501、502而被注塑成形。X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底板300位于Z方向上的中央部,所以由底板300、侧壁313、314和肋部321、322包围的空间510与底板300在Z方向上位于与其他底板301、302相同的位置的情况相比形成得浅,所以金属模501易于向Z方向上侧散热。因此,在成形时,空间510成为中温区域。
另一方面,底板300的金属模502侧成为由底板300、侧壁313、314和肋部321、322包围的空间513。因此,空间513成为温度比金属模502的位于底板301、302的Z方向下侧的低温区域高的中温区域。
因此,夹着底板300的金属模501、502的温度小,所以能防止在成形后在底板300上产生翘曲的情形。
[2]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大致通用的结构,另一方面,在壳体200的底板300设置有贯通孔这方面不同。以下,主要着眼于不同点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对实施方式和变型例之间通用的构件等标注通用的附图标记。
如图6(a)所示,在壳体200的X方向中央的底板300上设置有贯通孔600。
壳体200通过组合金属模601、602而被注塑成形。为了形成贯通孔600,在与贯通孔600对应的位置配置金属模(在图b(b)中为金属模602)。另外,由于金属模的热传导性高,所以X方向中央部的空间610内的金属模601的热经由贯通孔600内而向壳体200下方的低温区域611排出,从而空间610被冷却。
因此,空间610与低温区域611的温度差变小,所以能抑制底板300的翘曲。
此外,也可以使用贯通孔600来进行包括驱动偏转镜334和偏转镜旋转的偏转马达在内的偏转器的定位。
[3]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大致通用的结构,另一方面,在壳体200的底板300设置有台阶部这方面不同。
如图7(a)所示,在壳体200的X方向中央的底板300上设置有台阶部700。这样一来,与未设置台阶部700的情况下的底板300的面积相比,台阶部700以外的底板300的面积变小。因此,如图7(b)所示,能够降低与台阶部700以外的底板300相接的部位的空间710的温度。因此,底板300的空间710侧与低温区域611侧的温度差变小,所以能够抑制底板300的翘曲。
此外,若设置台阶部700,则能够提高底板300的刚性,所以在该意义上也能够抑制底板300的翘曲。另外,由于底板300的台阶部700以外的部位相对于台阶部700凹陷,所以能够作为收容驱动偏转镜801旋转的偏转马达的承接部而加以利用。
[4]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壳体200的底板300的两面配设有光学元件、侧壁。
如图8(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壳体200从矩形的底板300的周围竖立设置有侧壁311、312、313、314。侧壁311、312、313、314在Z方向上不仅延长到底板300的上侧还延长到下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300的上侧是指底板300的2个主面中的配设有偏转镜801的主面侧,下侧是指相对于上侧相反的一侧。
如图9所示,侧壁311、312、313、314的高度在底板300的上侧为Z2,在底板300的下侧为Z1。侧壁311、312、313、314在下侧比在上侧高。即,
Z1>Z2…(1)。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100在底板300的上侧和下侧双方安装有罩构件(省略图示)。
在底板300的上侧竖立设置有肋部321、322。肋部321、322的两端均与侧壁313、314连接,在Y方向上形成为长条。在肋部321、32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使激光900a、900b通过的缝隙321s、322s。为了在侧壁311、312、313、314的前端安装罩构件,肋部321、322的高度为侧壁311、312、313、314的高度Z2以下。
在底板300的上侧的由肋部321、322夹着的中央部配设有偏转镜801。偏转镜801通过被驱动旋转而偏转反射来自未图示的光源的2束激光900a、900b。偏转反射出的2束激光900a、900b中的一方的激光900a通过缝隙321s而入射到fθ透镜802a。fθ透镜802a作为扫描光学系统发挥功能。透射过fθ透镜802a的激光900a由反射镜803a反射,通过缝隙804a而向底板300的下侧前进。
在底板300的下侧,如图8(b)所示,激光900a由反射镜805a进一步反射而被导向fθ透镜806a。透射过fθ透镜806a的激光900a被进一步导向感光鼓111Y,对感光鼓111Y的外周面进行曝光。
与激光900a同样地,激光900b经由缝隙322s、fθ透镜802b、反射镜803b、缝隙804b、反射镜805b及fθ透镜806b而对感光鼓111M的外周面进行曝光(图9)。为了对感光鼓111C、111K的外周面进行曝光,使用具备同样的结构的其他光扫描装置100。
在注塑成形这样的壳体200时,如图10所示,将金属模1001、1002组合。如上所述,侧壁311、312、313、314不仅竖立设置至底板300的上侧,还竖立设置至底板300的下侧。因此,在由底板300和侧壁311、312、313、314的下侧包围的空间1003中,由于能抑制因散热导致的金属模1002的温度下降,所以成为中温区域。
在由底板300、肋部321、322和侧壁313、314包围的空间510中,肋部321、322的高度为侧壁313、314的上侧的高度Z2以下,侧壁313、314的上侧的高度Z2比下侧的高度Z1小。因此,空间510易于因向上方的低温区域的散热而温度下降,所以成为中温区域。因此,底板300的上侧的空间510与下侧的空间1003的温度差变小。
另外,在底板300的X方向且Y方向上的中央部分,设置有用于嵌合设置驱动偏转镜801旋转的偏转马达901的贯通孔1010,热能够经由该贯通孔1010在底板300的上侧的空间410与下侧的空间1003之间传导。通过该热传导,也能降低底板300的上侧与下侧的温度差。因此,能抑制底板300的翘曲。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在仅在底板300的上侧配设光学元件而使激光折返时,从接受折返后的激光的光学元件至底板300为止的距离变大。其结果是,在因底板300的振动导致的光学元件的振幅变大时,曝光位置易于在感光鼓的外周面上晃动而导致图像品质的劣化。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反射镜803a、803b折返后的激光900a、900b由配设于底板300的下侧的光学元件接受,所以能够减小从光学元件至底板300的距离。因此,能够将因底板300的振动导致的光学元件的振幅抑制得较小,所以能够实现高画质。
此外,虽然通过不使激光向Z方向折返也能够将因底板300的振动导致的光学元件的振幅抑制得较小,但在该情况下,为了确保光学元件的配设位置,不得不增加底板300的面积,所以会导致壳体、光扫描装置的大型化,从而违背图像形成装置的省空间化的要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由肋部321、322夹着的中央部分的底板300设置于比由肋部321和侧壁311夹着的部分的底板300、由肋部322和侧壁312夹着的部分的底板300靠上侧的位置,或者也可以在中央部分的底板300设置台阶部。这样一来,如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能够使空间510内的金属模温度下降。
因此,即使降低侧壁311、312、313、314的高度Z1,也能够减小底板300的上下的温度差,从而抑制底板300的翘曲,所以通过使壳体200小型化,能够实现光扫描装置100、图像形成装置1的小型化。
[5]变型例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实施以下那样的变型例。
(4-1)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以贯通孔600遍及从侧壁313至侧壁314为止的Y方向整体地设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此,代替上述例子,也可以仅在Y方向上的中央部分设置贯通孔600,或者也可以沿着Y方向断续地设置贯通孔600。
另外,在靠近侧壁313、314的部位,金属模601也会因被注入与侧壁313、314相当的部位的成形材料而升温,所以在空间610的内部也尤其易于成为高温。相对于此,若在靠近侧壁313、314的部位设置贯通孔600,或与远离侧壁313、314的部位相比增加X方向上的贯通孔600的宽度,能够使该部位的金属模601的温度有效地下降。因此,能够抑制底板300的翘曲,进而提高尺寸精度。
(4-2)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以在底板300的由台阶部700夹着的凹坑收容偏转马达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此,代替上述例子,也可以如下那样。
例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台阶部700之上配设有包括偏转镜810和偏转马达901在内的偏转器。这样一来,能够与扫描光学系统335a、335b等的配置相应地自由调整Z方向上的偏转镜801的位置。另外,由于能够抑制底板300的翘曲而提高平面度,所以能够高精度地调整Z方向上的偏转镜801的位置。
而且,在能够如上述那样通过设置台阶部700来提高底板300的刚性这样的意义上,能够提高偏转器的保持部的刚性。
(4-3)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以底板300中的靠近肋部321、322的部分在Z方向上高且X方向中央部分在Z方向低的方式设置台阶部70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此,代替上述例子,也可以以底板300中的靠近肋部321、322部分在Z方向上低且X方向中央部分在Z方向上高的方式设置台阶部。即使这样,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4-4)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以仅在底板300的上侧设置肋部321、322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此,代替上述例子,也可以将肋部321、322延长至底板300的下侧。
而且,侧壁311、312、313、314的上侧的高度Z2和下侧的高度Z1、以及壳体200的结构相对于底板300成为面对称,所以在由肋部321、322夹着的底板300的中央部,能够减小上侧与下侧的温度差,从而抑制底板300的翘曲。另外,由于能够减小下侧的侧壁311、312、313、314的高度Z1,所以也能够使光扫描装置100小型化,从而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的省空间化。
(4-5)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fθ透镜805a由支承构件812a支承,反射镜803a、805a由支承构件813a支承,fθ透镜806a由支承构件816a支承,同样地,fθ透镜805b、反射镜803b、805b和fθ透镜806a分别由支承构件812b、813b、816a支承,以该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光扫描装置100所具备的光学元件的一部分或全部直接支承于底面300。这样一来,能够减小因底面300的振动导致的光学元件的振幅,所以能够实现在感光鼓的外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的高画质化。
(4-6)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以在底板300的上侧和下侧的相同位置上竖立设置侧壁311、312、313、314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此,代替上述例子,也可以如以下那样。即,即使在仅在底板300的上侧配设立壁的情况下或在底板300的上侧和下侧双方均配设立壁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立壁的一部分或全部配设于底板的外周以外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将上侧的立壁和下侧的立壁的一部分或全部配设于在从Z方向观察的俯视时不同的位置。不管立壁在底板300中的配设位置如何,均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不言而喻,底板300的形状不限定于矩形,光扫描装置100的形状不限定于长方体形状。
(4-7)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以使用金属模1001、1002来成形用于嵌合设置偏转马达901的贯通孔1010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此,代替上述例子,也可以在完成注塑成形后在底板300上穿设贯通孔1010。在该情况下,在注塑成形时不进行通过贯通孔1010的热传导,但通过将侧壁311、312竖立设置直到底板300的下侧,从而空间1003成为中温区域。因此,能够减小由肋部321、322夹着的中央部分的空间510与底板300的下侧的空间1003的温度差,所以能够抑制底板300的翘曲。
(4-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用于成形壳体200的金属模形状,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的金属模。另外,也可以使用1组金属模来同时成形多个壳体200。在该情况下,若应用本发明,则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4-9)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但若将扫描光学系统335a、335b、光束分离机构336a、336b、反射镜337a、337b、338a、338b、339a、339b直接固定于壳体200的底板300、301、302,则与经由其他支承构件来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部件件数,所以能够降低部件成本、制造成本。
然而,在将这些光学元件直接固定于底板300、301、302时,底板300、301、302的尺寸精度易于给光学精度、进而给图像品质带来影响。相对于此,若如本发明那样降低底板300的翘曲,则能够兼顾由光学元件的直接固定带来的成本降低和高图像品质的实现。
(4-10)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提及,但作为壳体200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Multilon DN-1525、Xyron等树脂、铝、镁等金属。
(4-1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图像形成装置为串联方式的数码彩色打印机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当然不限定于此,代替上述例子,也可以是串联方式以外的方式的数码彩色打印机,也可以是单色打印机。另外,即使将本发明应用于具备扫描仪的复印装置、具备传真通信功能的传真装置这样的单功能机、或者兼具这些功能的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抑制收容偏转器等的壳体的翘曲的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12)

1.一种光扫描装置,具有:
光源;
偏转器,所述偏转器使来自光源的光偏转;
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将由所述偏转器所偏转的偏转光导向感光体;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收纳所述偏转器和所述光学元件,
所述光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一体成形有:底板;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底板的周围竖立设置;以及相互平行的一对肋部,所述一对肋部竖立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在俯视时两端部接合于所述侧壁,
所述底板中的由所述一对肋部夹着的区域具有与该底板的其他区域相比向所述侧壁的起立方向上方位移了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中的由所述一对肋部夹着的区域整体与该底板的其他区域相比向所述侧壁的起立方向上方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中的向所述侧壁的起立方向上方侧位移了的部分成为台阶部,
所述偏转器支承于所述台阶部的所述侧壁的起立方向上方侧。
4.一种光扫描装置,具有:
光源;
偏转器,所述偏转器使来自光源的光偏转;
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将由所述偏转器所偏转的偏转光导向感光体;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收纳所述偏转器和所述光学元件,
所述光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一体成形有:底板;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底板的周围竖立设置;以及相互平行的一对肋部,所述一对肋部竖立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在俯视时两端部接合于所述侧壁,
所述底板中的由所述一对肋部夹着的区域具有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转器在该偏转器的一部分陷入所述贯通孔内的状态下支承于所述底板中的所述贯通孔的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在与竖立设置有所述侧壁的主面相反的一侧的主面上配设有立壁。
7.一种光扫描装置,具有:
光源;
偏转器,所述偏转器使来自光源的光偏转;
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将由所述偏转器所偏转的偏转光导向感光体;以及
壳体,所述壳体收纳所述偏转器和所述光学元件,
所述光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一体成形有:底板;侧壁,所述侧壁从所述底板的周围竖立设置;相互平行的一对肋部,所述一对肋部竖立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在俯视时两端部接合于所述侧壁;以及立壁,所述立壁配设于与竖立设置有所述侧壁的主面相反的一侧的主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壁从与竖立设置有所述侧壁的主面相反的一侧的主面的周围竖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立壁的起立方向上端至竖立设置有该立壁的所述底板的主面为止的深度Z1比从所述侧壁的起立方向上端至竖立设置有该侧壁的所述底板的主面为止的深度Z2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一对肋部夹着的区域以及由所述肋部和所述侧壁夹着的区域中的至少1个区域,所述光学元件被直接固定于所述底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在所述底面的双方的主面上都配设。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以及
使用所述光扫描装置的射出光来形成静电潜像的图像形成部。
CN201910050941.9A 2018-01-25 2019-01-21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00830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0207 2018-01-25
JP2018010207A JP7056170B2 (ja) 2018-01-25 2018-01-25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3029A true CN110083029A (zh) 2019-08-02
CN110083029B CN110083029B (zh) 2021-10-08

Family

ID=67298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50941.9A Active CN110083029B (zh) 2018-01-25 2019-01-21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0561B2 (zh)
JP (1) JP7056170B2 (zh)
CN (1) CN110083029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1463A (en) * 1995-02-23 1998-05-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Optical scanner
CN1821816A (zh) * 2005-02-10 2006-08-23 株式会社理光 元件、扫描装置和成像装置及固定连接元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866072A (zh) * 2005-05-19 2006-11-22 夏普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074908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scanning unit
CN102081231A (zh) * 2009-11-30 2011-06-0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182621A1 (en) * 2010-01-28 2011-07-2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749707A (zh) * 2011-04-20 2012-10-24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包括光学扫描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3095954A (zh) * 2011-11-01 2013-05-08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JP2013186335A (ja) * 2012-03-08 2013-09-19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251407A1 (en) * 2008-08-20 2013-09-26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4345605A (zh) * 2013-07-24 2015-02-11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77714A (zh) * 2014-04-10 2015-10-1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093877A (zh) * 2014-05-19 2015-11-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7116A (ja) * 1990-06-25 1992-04-2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593951B2 (en) * 2000-09-25 2003-07-15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writing system directed to miniaturization thereof,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it
JP3980824B2 (ja) * 2000-11-07 2007-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05964A (ja) * 2004-04-26 2005-11-04 Canon Inc 光学装置の筺体及び走査光学装置
JP4634819B2 (ja) * 2005-02-22 2011-0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64483A (ja) * 2012-02-10 2013-08-22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296221B2 (en) * 2013-10-17 2016-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scann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1463A (en) * 1995-02-23 1998-05-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Optical scanner
CN1821816A (zh) * 2005-02-10 2006-08-23 株式会社理光 元件、扫描装置和成像装置及固定连接元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866072A (zh) * 2005-05-19 2006-11-22 夏普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30251407A1 (en) * 2008-08-20 2013-09-26 Ricoh Company, Ltd.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20110074908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ght scanning unit
CN102081231A (zh) * 2009-11-30 2011-06-0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20110182621A1 (en) * 2010-01-28 2011-07-2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749707A (zh) * 2011-04-20 2012-10-24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装置以及包括光学扫描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03095954A (zh) * 2011-11-01 2013-05-08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JP2013186335A (ja) * 2012-03-08 2013-09-19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345605A (zh) * 2013-07-24 2015-02-11 佳能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977714A (zh) * 2014-04-10 2015-10-1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093877A (zh) * 2014-05-19 2015-11-2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27455A1 (en) 2019-07-25
JP7056170B2 (ja) 2022-04-19
JP2019128460A (ja) 2019-08-01
US10620561B2 (en) 2020-04-14
CN110083029B (zh) 2021-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73493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03248B2 (ja) 光源装置、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889150B1 (ko) 복수의 레이저 스캐너 유닛을 갖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US7355617B2 (en)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123240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2104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022626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64013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0083029A (zh) 光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8767029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862808B2 (ja) 光書き込み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64655A5 (zh)
JP4944820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26951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8462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走査光学装置
JP7358898B2 (ja) 走査光学装置
JP5505594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115148B2 (ja) 走査光学装置
JP5105253B2 (ja) 光走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5370271B2 (ja) 光走査装置
JP2009058920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42769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31158A (ja)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27158A (ja) 走査光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1194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