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52820A -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 - Google Patents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52820A
CN110052820A CN201910278702.9A CN201910278702A CN110052820A CN 110052820 A CN110052820 A CN 110052820A CN 201910278702 A CN201910278702 A CN 201910278702A CN 110052820 A CN110052820 A CN 110052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guide
rod
state
sealing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87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52820B (zh
Inventor
梁仓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 Ji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2787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528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52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2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52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52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23P19/08Machines for placing washers, circlips, or the like on bolts or other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4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parts
    • B23P19/08Machines for placing washers, circlips, or the like on bolts or other members
    • B23P19/084Machines for placing washers, circlips, or the like on bolts or other members for placing resilient or flexible rings, e.g. O-rings, circl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其步骤在于:输送装置将物件输送至释放装置下方;释放装置以单组释放方式释放密封圈至逐层引导装置上;逐层掉落机构以层层引导方式引导密封圈掉落至安装机构上;密封圈掉落的同时,驱动装置运行并与安装机构连接,且驱动装置驱动安装机构将弹性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密封圈安装完毕后,输送装置将已安装密封圈的物件输送走并将新的物件输送至释放装置下方,同时驱动装置按照与安装机构连接的步骤反向运行即可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

Description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圈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密封圈自动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机械领域中,弹性密封圈的安装随处可见,例如橡胶密封圈,现有技术中,弹性密封圈的安装有时需要将弹性密封圈撑开成具有预定形状,以便将该弹性密封圈套装在待密封的物件上的凹槽中,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都采用人工方式来撑开弹性密封圈,在安装该弹性密封圈时,工人需要用四个手指向外拉拽该弹性密封圈,以便将该弹性密封圈撑开,然后再把撑开的弹性密封圈套装到待密封的物件上,这种人工撑开的弹性密封圈的方式非常耗时,效率非常低,增加了装配成本,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将弹性密封圈自动安装至物件外部的设备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密封圈自动安装方法,密封圈的安放过程全自动化,无需手动操作,增加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装配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其步骤在于:
S1:安装于安装架体的输送装置运行并将物件输送至释放装置/逐层引导装置的正下方;
S2:释放装置以单组释放方式释放密封圈;
所述的释放装置包括导向柱、动力机构、单组释放机构,密封圈套设于导向柱外部,单组释放机构用于自动释放套设于导向柱外部的密封圈且每次只释放一组,动力机构用于为单组释放机构运行提供动力;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设置于导向柱内,且单组释放机构包括限制杆、支撑杆,限制杆位于支撑杆上方且两者之间的高度距离等于密封圈的厚度;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支撑杆支撑端伸出至导向柱外部且限制杆限位端收回至限位孔内的支撑状态、支撑杆支撑端收回至支撑孔内且限制杆限位端伸出至导向柱外部的释放状态,单组释放机构的初始状态为支撑状态;
动力机构运行并驱动单组释放机构运行,使单组释放机构先切换至释放状态后切换至支撑状态,先切换至释放状态过程中,支撑杆收回并使最下方的密封圈掉落,同时限制杆伸出并限制其余密封圈掉落,使每次只掉落一组密封圈,后切换至支撑状态过程中,限制杆收回并撤销对密封圈的限制,同时支撑杆伸出且剩余密封圈掉落至支撑杆上,密封圈与单组释放机构之间的关系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
S3:逐层引导装置以层层引导方式引导密封圈掉落;
所述的逐层引导装置设置于释放装置与输送装置之间,逐层引导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的固定支架、用于接收由释放装置释放掉落的密封圈并引导其后续掉落的引导柱、用于使引导柱上的密封圈逐层掉落的逐层掉落机构、用于将掉落至最底部的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安装机构;
所述的逐层掉落机构包括用于接收/释放经释放装置释放掉落的密封圈的一级掉落构件、用于接收/释放经一级掉落构件释放掉落的密封圈的二级掉落构件;
一级掉落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夹持引导柱的一级夹持状态、撤销夹持引导柱的一级掉落状态、恢复至原状的一级复位状态,一级掉落构件的初始状态为一级夹持状态;
二级掉落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夹持引导柱的二级夹持状态、撤销夹持引导柱的二级掉落状态、恢复至原状的二级复位状态,二级掉落构件的初始状态为二级夹持状态;
密封圈经释放装置释放至一级掉落构件上,随后一级掉落构件运行并切换至一级掉落状态,密封圈掉落至二级掉落构件上,随后一级掉落构件反向运行并切换至一级复位状态,并最终切换至一级夹持状态;
而后二级掉落构件运行并切换至二级掉落状态,密封圈掉落至安装机构上,随后二级掉落构件反向运行并切换至二级复位状态,并最终切换至二级夹持状态,如此往复;
S4:密封圈掉落的同时,驱动装置运行并与安装机构连接;
所述的安装机构设置于二级掉落构件的正下方,安装机构包括用于接收经二级掉落构件掉落的密封圈的安装件、用于以驱动装置为动力源并引导安装件将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引导件、用于使安装机构整体恢复至原状的复位件;
所述的驱动装置设置于输送装置沿自身输送方向的一侧,驱动装置包括转向机构、升降机构、连动机构,连动机构用于夹持物件并与设置于提拉杆的提拉孔连接,升降机构用于牵引连动机构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升降运动,转向机构用于牵引升降机构/连动机构进行九十度转向;
所述的连动机构包括连动构件、定位夹持构件,定位夹持构件用于对物件进行定位夹持,连动构件用于与安装机构引导件连接;
所述的驱动装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整体未运行的待开启状态、转向机构牵引升降机构整体转动九十度并正对于安装机构引导件的转向状态、转向机构牵引升降机构整体做靠近安装机构引导件的插入状态、升降机构牵引连动机构上升的驱动状态,驱动装置的初始状态为待开启状态;
转向机构运行并牵引升降机构整体做九十度转动并正对于安装机构引导件,即驱动装置切换至转向状态,且此时升降机构内部的转向齿轮脱离与转向齿条啮合段啮合并进入转向齿条光滑段;
此后转向机构继续运行并牵引升降机构整体做靠近安装机构引导件的运动,升降机构运动并牵引连动机构同步运动,直至连动构件输出端与安装机构引导件连接,此时驱动装置切换至插入状态;
而后连动机构内的定位夹持构件运行并对物件进行定位夹持,定位夹持完毕后,升降机构运行并牵引连动机构整体上升,即驱动装置切换至驱动状态,连动机构上升并牵引安装机构引导件同步上升并使安装机构将弹性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
密封圈安装完毕后,输送装置将已安装密封圈的物件输送走并将新的物件输送至释放装置/逐层引导装置的正下方,同时驱动装置按照与安装机构连接的步骤反向运行即可恢复至原状,即待开启状态,如此往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输送机构,输送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地面;
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输送带,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的轴向均平行于输送电机轴向,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主动滚筒与输送电机之间设置有联轴器且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动力连接,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通过输送带进行动力连接传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导向柱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位于输送带正上方,导向柱内部设置有贯穿其高度的安装腔,且安装腔沿高度方向并由上至下可分为腔室一、腔室二;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释放电机、释放丝杆,释放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释放电机位于导向柱正上方且其动力输出端位于导向柱的腔室一内,释放丝杆同轴固定于释放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设置于导向柱的安装腔内,单组释放机构包括升降板、限制杆、支撑杆,升降板由两部分组成并分别为位于导向柱腔室一内且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连接段、位于导向柱腔室二内且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牵引段;
所述的升降板的连接段上设置有丝孔且丝孔内匹配设置有丝母,升降板通过丝母安装于释放丝杆外部,且释放丝杆转动并牵引升降板做上升/下降运动;
所述的导向柱外表面开设有与腔室二连接接通的限位孔,所述的限制杆水平布置,限制杆一端与升降板牵引段之间设置有牵引件一且两者之间通过牵引件一进行连接、另一端为限位端且该端位于限位孔内,限制杆与限位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牵引件一包括设置于升降板牵引段的牵引孔一、设置于限制杆上的牵引凸起一,且牵引凸起一的自由端位于牵引孔一内,牵引孔一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可分为三段并分别为呈竖直布置的竖直段一、位于竖直段一上方的引导段一、位于竖直段一下方的引导段二,引导段一与引导段二均位于竖直段一背离限位孔的一侧,且引导段一与竖直段一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增、引导段二与竖直段一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减;
所述的限制杆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所述的牵引件一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导向柱的外表面还开设有与腔室二连接接通的支撑孔且支撑孔位于限位孔正下方,并且支撑孔与限位孔之间的高度距离等于一组弹性密封圈的厚度;
所述的支撑杆延伸方向平行于限制杆延伸方向,支撑杆的一端与升降板之间设置有牵引件二且两者之间通过牵引件二进行连接、另一端为支撑端且位于支撑孔内,支撑杆与支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牵引件二包括设置于升降板牵引段的牵引孔二、设置于支撑杆上的牵引凸起二,且牵引凸起二自由端位于牵引孔二内,牵引孔二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可分为三段并分别为呈竖直布置的竖直段二、位于竖直段二上方的引导段三、位于竖直段二下方的引导段四,引导段三与引导段四均位于竖直段二朝向支撑孔的一侧,且引导段三与竖直段二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增、引导段四与竖直段二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减;
所述的支撑杆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所述的牵引件二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支撑杆支撑端伸出至导向柱外部且限制杆限位端收回至限位孔内的支撑状态、支撑杆支撑端收回至支撑孔内且限制杆限位端伸出至导向柱外部的释放状态,单组释放机构的初始状态为支撑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引导柱悬浮设置于导向柱正下方且两者形状一致;
所述的导向柱与引导柱之间设置有导向连接件,导向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导向柱底部的导向凸起、设置于引导柱底部的导向槽,且导向凸起可插入至导向槽内;
所述的一级掉落构件包括夹持电机、掉落丝杆、掉落导杆、夹持块,夹持电机固定于固定支架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
所述的掉落丝杆与掉落导杆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夹持电机的输出轴轴向,掉落丝杆同轴固定于夹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掉落导杆固定于固定支架上;
所述的夹持块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夹持块a、夹持块b,夹持块a与夹持块b上均开设有套设孔,且两者均通过套设孔活动套接于掉落导杆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夹持块a与夹持块b均还通过丝母安装于掉落丝杆外部,且掉落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使夹持块a与夹持块b做相互远离/靠近的运动;
所述的引导柱设置于两组夹持块之间,且引导柱朝向夹持块a/夹持块b的侧面还对应设置有夹持槽a/夹持槽b;
所述的一级掉落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夹持块a/夹持块b的自由端位于夹持槽a/夹持槽b内的一级夹持状态、夹持块a与夹持块b做相互远离的一级掉落状态、夹持块a与夹持块b做相互靠近的一级复位状态,一级掉落构件的初始状态为一级夹持状态;
所述的二级掉落构件与一级掉落构件的形状结构一致,且二级掉落构件位于一级掉落构件正下方,并且二级掉落构件、固定支架、引导柱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一级掉落构件、固定支架、引导柱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二级掉落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两组夹持块夹持引导柱的二级夹持状态、两组夹持块做相互远离运动的二级掉落状态、两组夹持块做相互靠近的二级复位状态,二级掉落构件的初始状态为二级夹持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安装机构设置于二级掉落构件的正下方,所述的引导柱的底面设置有安装槽,引导柱平行于掉落导杆延伸方向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安装槽连接接通的安装孔,两组安装孔的孔口均与安装槽的槽深相匹配且两组安装孔的下孔壁与安装槽槽口之间共同构成内置台阶;
所述的安装机构的安装件包括导向轨、安装杆,导向轨水平放置于内置台阶上且导向轨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掉落导杆延伸方向;
所述的安装杆由两部分组成并分为安装段、驱动段,安装段呈竖直布置且安装段设置于安装孔背离安装槽的槽口处,安装段的底端与驱动段连接且固定点为安装杆的铰接点,安装段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并暂时放置密封圈的支撑台阶,驱动段的另一端设置有引导凸起且引导凸起自由端位于导向轨内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杆的铰接点处还与安装孔以铰接方式连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掉落导杆延伸方向,所述的安装杆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引导柱垂直于掉落导杆延伸方向的一侧面开设有与安装槽连接接通并用于避让引导件的避让孔,引导柱设置有避让孔的侧面还设置有滑槽,滑槽位于避让孔上方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安装机构的引导件包括呈竖直布置的提拉杆,提拉杆的顶端位于滑槽内且两者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提拉杆的底部与导向轨之间设置有固定杆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提拉杆的顶端还设置有提拉孔;
所述的安装机构的复位件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位于导向轨上方,复位件包括复位板、滑杆、复位弹簧,复位板呈水平布置,复位板与导向轨之间设置有紧固杆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杆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滑杆呈竖直布置且滑杆固定于安装槽槽底,所述的复位板上设置有套接孔,且复位板通过套接孔活动套接于滑杆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于滑杆外部并位于复位板上方,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得复位板牵引导向轨做下降运动;
所述的安装机构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接收经二级掉落构件掉落的密封圈的接收状态、将密封圈自动安装于物件外部的安装状态,安装机构的初始状态为接收状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紧固支架、转向电机、转向丝杆、转向导杆,紧固支架固定于安装架体上,转向电机固定于安装架体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
所述的转向丝杆与转向导杆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转向导杆固定于紧固支架上,转向丝杆活动安装于紧固支架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转向丝杆与转向电机动力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用于牵引连动机构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件、用于牵引升降件/连动机构进行九十度转向的转向件;
所述的转向件包括连接块、活动支架、转向齿轮、转向齿条,连接块上设置有套孔,连接块通过套孔活动套接于转向导杆外部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块还通过丝母安装于转向丝杆外部,转向丝杆转动并牵引连接块沿转向导杆引导方向滑移;
所述的活动支架活动安装于连接块上端面并可绕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转动,活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套筒,连接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凸起,且安装凸起自由端活动套接于安装套筒内;
所述的转向齿轮固定套接于设置于活动支架底部的安装套筒外部,所述的转向齿条延伸方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且转向齿条固定于紧固支架上,转向齿条沿自身延伸方向可分为两段并分别为与转向齿轮啮合的啮合段、位于啮合段与转向电机之间的光滑段;
所述的升降件包括升降电机、升降丝杆、升降导杆,升降电机固定于活动支架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升降丝杆与升降导杆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地面,且升降导杆固定于活动支架上、升降丝杆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升降丝杆还与升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连动构件包括连接支架、连杆,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滑孔,连接支架通过滑孔活动套接于升降导杆外部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支架还通过丝母安装于升降丝杆外部,且升降丝杆转动并牵引连接支架沿升降导杆引导方向滑移;
所述的连杆竖直固定于连接支架上,且连杆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设置于提拉杆的提拉孔内的插接凸起;
所述的定位夹持构件包括定位电机、定位丝杆、定位块,定位电机固定于连接支架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定位丝杆的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且定位丝杆同轴固定于定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所述的定位块通过丝母安装于定位丝杆外部,且定位块沿定位丝杆轴向设置有两组,定位丝杆转动并牵引两组定位块做相互远离/靠近的运动;
所述的定位块上开设有贯穿其高度的导孔,所述的定位夹持构件还包括行程杆、夹持杆、行程弹簧,行程杆活动套设于导孔内且其底端匹配安装有限位螺栓,夹持杆用于夹持物件且其固定于行程杆顶端,行程弹簧套设于行程杆外部且行程弹簧位于夹持杆与定位块之间,所述的行程杆、夹持杆、行程弹簧均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驱动装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整体未运行的待开启状态、 转向机构牵引升降机构整体转动九十度并正对于安装机构引导件的转向状态、转向机构牵引升降机构整体做靠近安装机构引导件的插入状态、升降机构牵引连动机构上升的驱动状态,驱动装置的初始状态为待开启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密封圈的安放过程全自动化,无需手动操作,增加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装配成本,同时释放装置以单组释放方式释放密封圈,逐层引导装置以层层引导方式引导密封圈掉落至安装机构上,均使得密封圈的掉落过程更加平稳顺利,大大降低了掉落过程中密封圈与物件之间的偏离误差,除此之外,驱动装置驱动安装机构将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过程中,驱动装置定位夹持物件并将其抬升至靠近安装机构底部,使得密封圈的安装过程更加平稳顺利,同时使物件与安装机构之间完成定位,再次降低了密封圈与物件之间的偏离误差,大大提高的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释放装置与逐层引导装置的配合图。
图5为本发明的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释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单组释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逐层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逐层引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逐层掉落机构与引导柱的配合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引导柱与安装机构的配合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安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转向机构与升降机构的配合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活动支架与转向齿轮的配合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与连动机构的配合图。
图21为本发明的连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连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定位夹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其步骤在于:
S1:安装于安装架体的输送装置100运行并将物件输送至释放装置200/逐层引导装置300的正下方;
S2:释放装置200以单组释放方式释放密封圈;
所述的释放装置200包括导向柱210、动力机构220、单组释放机构230,密封圈套设于导向柱210外部,单组释放机构230用于自动释放套设于导向柱210外部的密封圈且每次只释放一组,动力机构220用于为单组释放机构230运行提供动力;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230设置于导向柱210内,且单组释放机构230包括限制杆232、支撑杆233,限制杆232位于支撑杆233上方且两者之间的高度距离等于密封圈的厚度;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23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支撑杆233支撑端伸出至导向柱210外部且限制杆232限位端收回至限位孔内的支撑状态、支撑杆233支撑端收回至支撑孔内且限制杆232限位端伸出至导向柱210外部的释放状态,单组释放机构230的初始状态为支撑状态;
动力机构220运行并驱动单组释放机构230运行,使单组释放机构230先切换至释放状态后切换至支撑状态,先切换至释放状态过程中,支撑杆233收回并使最下方的密封圈掉落,同时限制杆232伸出并限制其余密封圈掉落,使每次只掉落一组密封圈,后切换至支撑状态过程中,限制杆232收回并撤销对密封圈的限制,同时支撑杆233伸出且剩余密封圈掉落至支撑杆233上,密封圈与单组释放机构230之间的关系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
S3:逐层引导装置300以层层引导方式引导密封圈掉落;
所述的逐层引导装置300设置于释放装置200与输送装置100之间,逐层引导装置300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的固定支架、用于接收由释放装置200释放掉落的密封圈并引导其后续掉落的引导柱310、用于使引导柱310上的密封圈逐层掉落的逐层掉落机构320、用于将掉落至最底部的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安装机构330;
所述的逐层掉落机构320包括用于接收/释放经释放装置200释放掉落的密封圈的一级掉落构件3210、用于接收/释放经一级掉落构件3210释放掉落的密封圈的二级掉落构件3220;
一级掉落构件3210的运动状态分为夹持引导柱310的一级夹持状态、撤销夹持引导柱310的一级掉落状态、恢复至原状的一级复位状态,一级掉落构件3210的初始状态为一级夹持状态;
二级掉落构件3220的运动状态分为夹持引导柱310的二级夹持状态、撤销夹持引导柱310的二级掉落状态、恢复至原状的二级复位状态,二级掉落构件3220的初始状态为二级夹持状态;
密封圈经释放装置200释放至一级掉落构件3210上,随后一级掉落构件3210运行并切换至一级掉落状态,密封圈掉落至二级掉落构件3220上,随后一级掉落构件3210反向运行并切换至一级复位状态,并最终切换至一级夹持状态;
而后二级掉落构件3220运行并切换至二级掉落状态,密封圈掉落至安装机构330上,随后二级掉落构件3220反向运行并切换至二级复位状态,并最终切换至二级夹持状态,如此往复;
S4:密封圈掉落的同时,驱动装置400运行并与安装机构330连接;
所述的安装机构330设置于二级掉落构件3220的正下方,安装机构330包括用于接收经二级掉落构件3220掉落的密封圈的安装件、用于以驱动装置400为动力源并引导安装件将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引导件、用于使安装机构330整体恢复至原状的复位件;
所述的驱动装置400设置于输送装置100沿自身输送方向的一侧,驱动装置400包括转向机构410、升降机构420、连动机构430,连动机构430用于夹持物件并与设置于提拉杆333的提拉孔连接,升降机构420用于牵引连动机构430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升降运动,转向机构410用于牵引升降机构420/连动机构430进行九十度转向;
所述的连动机构430包括连动构件4310、定位夹持构件4320,定位夹持构件4320用于对物件进行定位夹持,连动构件4310用于与安装机构330引导件连接;
所述的驱动装置40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整体未运行的待开启状态、 转向机构410牵引升降机构420整体转动九十度并正对于安装机构330引导件的转向状态、转向机构410牵引升降机构420整体做靠近安装机构330引导件的插入状态、升降机构420牵引连动机构430上升的驱动状态,驱动装置400的初始状态为待开启状态;
转向机构410运行并牵引升降机构420整体做九十度转动并正对于安装机构330引导件,即驱动装置400切换至转向状态,且此时升降机构420内部的转向齿轮423脱离与转向齿条424啮合段啮合并进入转向齿条424光滑段;
此后转向机构410继续运行并牵引升降机构420整体做靠近安装机构310引导件的运动,升降机构420运动并牵引连动机构430同步运动,直至连动构件4310输出端与安装机构310引导件连接,此时驱动装置400切换至插入状态;
而后连动机构430内的定位夹持构件4320运行并对物件进行定位夹持,定位夹持完毕后,升降机构420运行并牵引连动机构430整体上升,即驱动装置400切换至驱动状态,连动机构430上升并牵引安装机构310引导件同步上升并使安装机构310将弹性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
密封圈安装完毕后,输送装置100将已安装密封圈的物件输送走并将新的物件输送至释放装置200/逐层引导装置300的正下方,同时驱动装置300按照与安装机构330连接的步骤反向运行即可恢复至原状,即待开启状态,如此往复。
本发明采用释放装置与逐层引导装置配合将弹性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优越性在于,密封圈的安放过程全自动化,无需手动操作,增加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装配成本,同时释放装置以单组释放方式释放密封圈,逐层引导装置以层层引导方式引导密封圈掉落至安装机构上,均使得密封圈的掉落过程更加平稳顺利,大大降低了掉落过程中密封圈与物件之间的偏离误差,除此之外,驱动装置驱动安装机构将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过程中,驱动装置定位夹持物件并将其抬升至靠近安装机构底部,使得密封圈的安装过程更加平稳顺利,同时使物件与安装机构之间完成定位,再次降低了密封圈与物件之间的偏离误差,大大提高的装配精度。
弹性密封圈自动安装线,包括安装架体、输送装置100、释放装置200、逐层引导装置300、驱动装置400,输送装置100用于将待安装物件输送至逐层引导装置300的正下方或将已安装物件输送走,释放装置200用于存储弹性密封圈并使其以单组掉落方式释放至逐层引导装置300上,逐层引导装置300用于以层层掉落方式将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驱动装置400用于为逐层引导装置300安装密封圈提供安装动力。
输送装置100将待安装物件输送至逐层引导装置300的正下方,而后释放装置200释放密封圈至逐层引导装置300上并且每次只释放一组,密封圈在逐层引导装置300上以层层掉落方式掉落至最底部,同时密封圈掉落过程中,驱动装置400随之运行并与逐层引导装置300连接、夹持待安装物件,而后驱动装置400继续运行并使待安装物件上升至靠近逐层引导装置300底部,此时驱动装置400驱动逐层引导装置300将密封圈安装至物件物件,物件完成密封圈安装,随后,驱动装置400反向运行并恢复至原状,同时输送装置100将已安装物件输送走,并将新的待安装物件输送至逐层引导装置300的正下方,如此往复。
所述的输送装置100包括输送电机110、输送机构120,输送电机110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地面。
所述的输送机构120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输送带,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的轴向均平行于输送电机110轴向,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主动滚筒与输送电机110之间设置有联轴器且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动力连接,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通过输送带进行动力连接传递。
物件放置于输送带表面,并经输送带进行输送。
所述的释放装置200设置于输送带正上方,释放装置200包括导向柱210、动力机构220、单组释放机构230,所述的弹性密封圈套设于导向柱210外部,单组释放机构230用于自动释放套设于导向柱210外部的弹性密封圈且每次只释放一组,动力机构220用于为单组释放机构230运行提供动力。
所述的导向柱210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位于输送带正上方,导向柱210内部设置有贯穿其高度的安装腔,且安装腔沿高度方向并由上至下可分为腔室一、腔室二。
所述的动力机构220包括释放电机221、释放丝杆222,释放电机221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释放电机221位于导向柱210正上方且其动力输出端位于导向柱210的腔室一内,释放丝杆222同轴固定于释放电机221的动力输出端;释放电机221运行并牵引释放丝杆222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230设置于导向柱210的安装腔内,单组释放机构230包括升降板231、限制杆232、支撑杆233,升降板231由两部分组成并分别为位于导向柱210腔室一内且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连接段、位于导向柱210腔室二内且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牵引段。
所述的升降板231的连接段上设置有丝孔且丝孔内匹配设置有丝母,升降板231通过丝母安装于释放丝杆222外部,且释放丝杆222转动并牵引升降板231做上升/下降运动。
所述的导向柱210外表面开设有与腔室二连接接通的限位孔,所述的限制杆232水平布置,限制杆232一端与升降板231牵引段之间设置有牵引件一且两者之间通过牵引件一进行连接、另一端为限位端且该端位于限位孔内,限制杆232与限位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具体的,所述的牵引件一包括设置于升降板231牵引段的牵引孔一、设置于限制杆232上的牵引凸起一,且牵引凸起一的自由端位于牵引孔一内,牵引孔一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可分为三段并分别为呈竖直布置的竖直段一、位于竖直段一上方的引导段一、位于竖直段一下方的引导段二,引导段一与引导段二均位于竖直段一背离限位孔的一侧,且引导段一与竖直段一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增、引导段二与竖直段一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减。
优选的,所述的限制杆232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210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所述的牵引件一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210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
升降板231上升过程中,牵引凸起一由牵引孔一的引导段一内引导滑移至竖直段一内,两组限制杆232做相互远离运动且限制杆232限位端由限位孔内伸出至导向柱210外部,而后牵引凸起一由牵引孔一的竖直段一内引导滑移至引导段二内,两组限制杆232做相互靠近运动且限制杆232限位端收回至限位孔内;
升降板231下降过程中,牵引凸起一由牵引孔一的引导段二内引导滑移至竖直段一内,限制杆232限位端由限位孔内伸出至导向柱210外部,而后牵引凸起一由牵引孔一的竖直段一内引导滑移至引导段一内,限制杆232限位端收回至限位孔内。
所述的导向柱210的外表面还开设有与腔室二连接接通的支撑孔且支撑孔位于限位孔正下方,并且支撑孔与限位孔之间的高度距离等于一组弹性密封圈的厚度。
所述的支撑杆233延伸方向平行于限制杆232延伸方向,支撑杆233的一端与升降板231之间设置有牵引件二且两者之间通过牵引件二进行连接、另一端为支撑端且位于支撑孔内,支撑杆233与支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具体的,所述的牵引件二包括设置于升降板231牵引段的牵引孔二、设置于支撑杆233上的牵引凸起二,且牵引凸起二自由端位于牵引孔二内,牵引孔二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可分为三段并分别为呈竖直布置的竖直段二、位于竖直段二上方的引导段三、位于竖直段二下方的引导段四,引导段三与引导段四均位于竖直段二朝向支撑孔的一侧,且引导段三与竖直段二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增、引导段四与竖直段二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减。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233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210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所述的牵引件二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210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
升降板231上升过程中,牵引凸起二由牵引孔二的引导段三引导滑移至竖直段二内,两组支撑杆233做相互靠近运动且支撑杆233支撑端收回至支撑孔内,而后牵引凸起二由牵引孔二的竖直段二引导滑移至引导段四内,两组支撑杆233做相互远离运动且支撑杆233支撑端由支撑孔内伸出至导向柱210外部;
升降板231下降过程中,牵引凸起二由牵引孔二的引导段四引导滑移至竖直段二内,支撑杆233支撑端收回至支撑孔内,而后牵引凸起二由牵引孔二的竖直段二引导滑移至引导段三内,支撑杆233支撑端由支撑孔内伸出至导向柱210外部。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23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支撑杆233支撑端伸出至导向柱210外部且限制杆232限位端收回至限位孔内的支撑状态、支撑杆233支撑端收回至支撑孔内且限制杆232限位端伸出至导向柱210外部的释放状态,单组释放机构230的初始状态为支撑状态。
弹性密封圈套设于导向柱210外部且位于最下方的密封圈放置于支撑杆233支撑端上,动力机构220使升降板231上升/下降的过程中,均使单组释放机构230先切换至释放状态后切换至支撑状态,先切换至释放状态过程中,支撑杆233收回并使最下方的密封圈掉落,同时限制杆232伸出并限制其余密封圈掉落,使得每次只掉落一组密封圈,后切换至支撑状态过程中,限制杆232收回并撤销对密封圈的限制,同时支撑杆233伸出且剩余密封圈掉落至支撑杆233上,密封圈与单组释放机构230之间的关系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
所述的逐层引导装置300设置于释放装置200与输送带之间,逐层引导装置300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的固定支架、用于接收由释放装置200释放掉落的密封圈并引导其后续掉落的引导柱310、用于使引导柱310上的密封圈逐层掉落的逐层掉落机构320、用于将掉落至最底部的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安装机构330。
所述的引导柱310悬浮设置于导向柱210正下方且两者形状一致。
优选的,为了使密封圈由释放装置200掉落至逐层引导装置300上的过程中,密封圈能够平稳顺利的由导向柱210掉落至引导柱310外部,所述的导向柱210与引导柱310之间设置有导向连接件,导向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导向柱210底部的导向凸起、设置于引导柱310底部的导向槽,且导向凸起可插入至导向槽内。
本安装线安装时,工作人员可通过导向凸起与导向槽的配合使得导向柱210与引导柱310位于同一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上,从而使得密封圈可平稳顺利的由导向柱210掉落至引导柱310外部。
所述的逐层掉落机构320包括用于接收/释放经释放装置200释放掉落的密封圈的一级掉落构件3210、用于接收/释放经一级掉落构件3210释放掉落的密封圈的二级掉落构件3220。
所述的一级掉落构件3210包括夹持电机3211、掉落丝杆3212、掉落导杆3213、夹持块,夹持电机3211固定于固定支架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120的输送方向。
所述的掉落丝杆3212与掉落导杆3213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夹持电机3211的输出轴轴向,掉落丝杆3212同轴固定于夹持电机3211的动力输出端,掉落导杆3213固定于固定支架上。
所述的夹持块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夹持块a3214、夹持块b3215,夹持块a3214与夹持块b3215上均开设有套设孔,且两者均通过套设孔活动套接于掉落导杆3213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夹持块a3214与夹持块b3215均还通过丝母安装于掉落丝杆3212外部,且掉落丝杆3212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使夹持块a3214与夹持块b3215做相互远离/靠近的运动。
所述的引导柱310设置于两组夹持块之间,且引导柱310朝向夹持块a3214/夹持块b3215的侧面还对应设置有夹持槽a/夹持槽b。
所述的一级掉落构件3210的运动状态分为夹持块a3214/夹持块b3215的自由端位于夹持槽a/夹持槽b内的一级夹持状态、夹持块a3214与夹持块b3215做相互远离的一级掉落状态、夹持块a3214与夹持块b3215做相互靠近的一级复位状态,一级掉落构件3210的初始状态为一级夹持状态。
所述的二级掉落构件3220与一级掉落构件3210的形状结构一致,且二级掉落构件3220位于一级掉落构件3210正下方,并且二级掉落构件3220、固定支架、引导柱310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一级掉落构件3210、固定支架、引导柱310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二级掉落构件3220的运动状态分为两组夹持块夹持引导柱310的二级夹持状态、两组夹持块做相互远离运动的二级掉落状态、两组夹持块做相互靠近的二级复位状态,二级掉落构件3220的初始状态为二级夹持状态。
夹持电机3211运行并牵引掉落丝杆3212正转/反转,并最终使得两组夹持块夹持/松开引导柱310;
密封圈经释放装置200释放至一级掉落构件3210的两组夹持块上,而后一级掉落构件3210运行并切换至一级掉落状态,密封圈掉落至二级掉落构件3220的两组夹持块上,而后一级掉落构件3210反向运行并切换至一级复位状态,并最终切换至一级夹持状态;
二级掉落构件3220运行并切换至二级掉落状态,密封圈掉落至安装机构330上,而后二级掉落构件3220反向运行并切换至二级复位状态,并最终切换至二级夹持状态,如此往复。
所述的安装机构330设置于二级掉落构件3220的正下方,安装机构330包括用于接收经二级掉落构件3220掉落的密封圈的安装件、用于以驱动装置400为动力源并引导安装件将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引导件、用于使安装机构330整体恢复至原状的复位件。
所述的引导柱310的底面设置有安装槽,引导柱310平行于掉落导杆3213延伸方向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安装槽连接接通的安装孔,两组安装孔的孔口均与安装槽的槽深相匹配且两组安装孔的下孔壁与安装槽槽口之间共同构成内置台阶。
所述的安装件包括导向轨331、安装杆332,导向轨331水平放置于内置台阶上且导向轨331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掉落导杆3213延伸方向。
所述的安装杆332由两部分组成并分为安装段、驱动段,安装段呈竖直布置且安装段设置于安装孔背离安装槽的槽口处,安装段的底端与驱动段连接且固定点为安装杆332的铰接点,安装段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并暂时放置密封圈的支撑台阶,驱动段的另一端设置有引导凸起且引导凸起自由端位于导向轨331内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杆332的铰接点处还与安装孔以铰接方式连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掉落导杆3213延伸方向,所述的安装杆332对应设置有两组。
导向轨331上升/下降时,通过引导凸起与导向轨331的配合使安装杆332做向下/向上的摆动,从而使掉落至支撑台阶上的密封圈被弹性撑开并安装于物件外部/使安装件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引导柱310垂直于掉落导杆3213延伸方向的一侧面开设有与安装槽连接接通并用于避让引导件的避让孔,引导柱310设置有避让孔的侧面还设置有滑槽,滑槽位于避让孔上方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引导件包括呈竖直布置的提拉杆333,提拉杆333的顶端位于滑槽内且两者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提拉杆333的底部与导向轨331之间设置有固定杆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提拉杆333的顶端还设置有提拉孔。
密封圈掉落过程中,驱动装置400运行并使自身输出端插入至提拉孔内,而后驱动装置400输出端上升并通过提拉杆333牵引导向轨331同步上升。
所述的复位件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位于导向轨331上方,复位件包括复位板334、滑杆335、复位弹簧336,复位板334呈水平布置,复位板334与导向轨331之间设置有紧固杆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杆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滑杆335呈竖直布置且滑杆335固定于安装槽槽底,所述的复位板334上设置有套接孔,且复位板334通过套接孔活动套接于滑杆335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复位弹簧336套设于滑杆335外部并位于复位板334上方,复位弹簧336的弹力使得复位板334牵引导向轨331做下降运动。
密封圈安装完毕后,复位弹簧336的弹力使导向轨331做下降运动,从而使得安装机构330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安装机构33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接收经二级掉落构件3220掉落的密封圈的接收状态、将密封圈自动安装于物件外部的安装状态,安装机构330的初始状态为接收状态。
密封圈掉落过程中,驱动装置400的输出端插入至设置于提拉杆333的提拉孔内,而后驱动装置400的输出端上升并牵引提拉杆333同步上升,从而使安装机构330切换至安装状态,密封圈成功安装于物件外部,安装完毕后,驱动装置400牵引提拉杆333同步下降,从而使安装机构330切换至接收状态,如此往复。
所述的驱动装置400设置于输送机构120沿自身输送方向的一侧,驱动装置400包括转向机构410、升降机构420、连动机构430,连动机构430用于夹持物件并与设置于提拉杆333的提拉孔连接,升降机构420用于牵引连动机构430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升降运动,转向机构410用于牵引升降机构420/连动机构430进行九十度转向。
所述的转向机构410包括紧固支架411、转向电机412、转向丝杆413、转向导杆414,紧固支架411固定于安装架体上,转向电机412固定于安装架体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120的输送方向。
所述的转向丝杆413与转向导杆414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输送机构120的输送方向,转向导杆414固定于紧固支架411上,转向丝杆413活动安装于紧固支架411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转向丝杆413与转向电机412动力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转向电机412转动并牵引转向丝杆413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升降机构420包括用于牵引连动机构430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件、用于牵引升降件/连动机构430进行九十度转向的转向件。
所述的转向件包括连接块421、活动支架422、转向齿轮423、转向齿条424,连接块421上设置有套孔,连接块421通过套孔活动套接于转向导杆414外部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块421还通过丝母安装于转向丝杆413外部,转向丝杆413转动并牵引连接块421沿转向导杆414引导方向滑移。
所述的活动支架422活动安装于连接块421上端面并可绕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转动,具体的,活动支架42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套筒,连接块421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凸起,且安装凸起自由端活动套接于安装套筒内。
所述的转向齿轮423固定套接于设置于活动支架422底部的安装套筒外部,所述的转向齿条424延伸方向平行于输送机构120的输送方向,且转向齿条424固定于紧固支架411上,转向齿条424沿自身延伸方向可分为两段并分别为与转向齿轮423啮合的啮合段、位于啮合段与转向电机412之间的光滑段。
转向丝杆413转动并牵引连接块421沿转向导杆414引导方向滑移,连接块421滑移并牵引活动支架422同步运动,同时该过程,通过转向齿轮423与转向齿条424啮合段的配合使活动支架422同步运动过程中还绕安装套筒轴向转动,当转向齿轮423脱离与转向齿条424啮合段啮合并进入转向齿条424光滑段时,活动支架422转动九十度,此后,转向丝杆413转动并牵引转向件整体随连接块421同步运动并且未能继续转动;转向丝杆413反向转动可使转向件整体恢复至原状。
所述的升降件包括升降电机425、升降丝杆426、升降导杆427,升降电机425固定于活动支架422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升降丝杆426与升降导杆427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地面,且升降导杆427固定于活动支架422上、升降丝杆426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422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升降丝杆426还与升降电机425的动力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活动支架422转动九十度并牵引升降件同步转动;升降电机425运行并牵引升降丝杆426绕自身轴向转动。
所述的连动机构430包括连动构件4310、定位夹持构件4320,定位夹持构件4320用于对物件进行定位夹持,连动构件4310用于与设置于提拉杆333的提拉孔连接。
所述的连动构件4310包括连接支架4311、连杆4312,连接支架4311上设置有滑孔,连接支架4311通过滑孔活动套接于升降导杆427外部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支架4311还通过丝母安装于升降丝杆426外部,且升降丝杆426转动并牵引连接支架4311沿升降导杆427引导方向滑移。
所述的连杆4312竖直固定于连接支架4311上,且连杆4312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设置于提拉杆333的提拉孔内的插接凸起。
升降丝杆426转动并牵引连动构件4310整体上升/下降。
所述的定位夹持构件4320包括定位电机4321、定位丝杆4322、定位块4323,定位电机4321固定于连接支架4311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120的输送方向,定位丝杆4322的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120的输送方向,且定位丝杆4322同轴固定于定位电机4321的动力输出端。
所述的定位块4323通过丝母安装于定位丝杆4322外部,且定位块4323沿定位丝杆4322轴向设置有两组,定位丝杆4322转动并牵引两组定位块4323做相互远离/靠近的运动。
所述的定位块4323上开设有贯穿其高度的导孔,所述的定位夹持构件4320还包括行程杆4324、夹持杆4325、行程弹簧4326,行程杆4324活动套设于导孔内且其底端匹配安装有限位螺栓,夹持杆4325用于夹持物件且其固定于行程杆4324顶端,行程弹簧4326套设于行程杆4324外部且行程弹簧4326位于夹持杆4325与定位块4323之间,所述的行程杆4324、夹持杆4325、行程弹簧4326均对应设置有两组。
定位电机4321运行并使定位丝杆4322转动,定位丝杆4322转动并牵引两组定位块4323做相互远离/靠近的运动,从而完成对物件的夹持/撤销夹持。
所述的驱动装置400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整体未运行的待开启状态、 转向机构410牵引升降机构420整体转动九十度并正对于安装机构330引导件的转向状态、转向机构410牵引升降机构420整体做靠近安装机构330引导件的插入状态、升降机构420牵引连动机构430上升的驱动状态,驱动装置400的初始状态为待开启状态。
实际工作时,弹性密封圈经释放装置200以单组释放方式释放掉落至逐层引导装置300上,并继续经逐层引导装置300以层层释放掉落方式掉落至安装机构330的安装杆332的支撑台阶上;
密封圈掉落的同时,驱动装置400运行并与安装机构330连接,具体为:转向电机412转动并牵引转向丝杆413绕自身轴向转动,转向丝杆413转动并牵引升降机构420整体做九十度转动并正对于安装机构330引导件,即驱动装置400切换至转向状态,且此时升降机构420内的转向齿轮423脱离与转向齿条424啮合段啮合并进入转向齿条424光滑段;
此后转向丝杆413转动并牵引升降机构420整体做靠近安装机构310引导件的运动,升降机构420运动并牵引连动机构430同步运动,直至设置于连杆4312顶端的插接凸起插入至设置于提拉杆333的提拉孔内,此时驱动装置400切换至插入状态;
而后连动机构430内的定位夹持构件4320运行并对物件进行定位夹持,定位夹持完毕后,升降机构420运行并牵引连动机构430整体上升,即驱动装置400切换至驱动状态,其中定位夹持构件4320上升的位移部分使物件靠近安装机构310、另一部分转换为行程弹簧4326的压缩量,连动构件4310上升并牵引安装机构310引导件同步上升并使安装机构310将弹性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
密封圈安装完毕后,驱动装置300按照与安装机构330连接的步骤反向运行即可恢复至原状,即待开启状态,如此往复。

Claims (10)

1.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其步骤在于:
S1:安装于安装架体的输送装置运行并将物件输送至释放装置/逐层引导装置的正下方;
S2:释放装置以单组释放方式释放密封圈;
所述的释放装置包括导向柱、动力机构、单组释放机构,密封圈套设于导向柱外部,单组释放机构用于自动释放套设于导向柱外部的密封圈且每次只释放一组,动力机构用于为单组释放机构运行提供动力;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设置于导向柱内,且单组释放机构包括限制杆、支撑杆,限制杆位于支撑杆上方且两者之间的高度距离等于密封圈的厚度;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支撑杆支撑端伸出至导向柱外部且限制杆限位端收回至限位孔内的支撑状态、支撑杆支撑端收回至支撑孔内且限制杆限位端伸出至导向柱外部的释放状态,单组释放机构的初始状态为支撑状态;
动力机构运行并驱动单组释放机构运行,使单组释放机构先切换至释放状态后切换至支撑状态,先切换至释放状态过程中,支撑杆收回并使最下方的密封圈掉落,同时限制杆伸出并限制其余密封圈掉落,使每次只掉落一组密封圈,后切换至支撑状态过程中,限制杆收回并撤销对密封圈的限制,同时支撑杆伸出且剩余密封圈掉落至支撑杆上,密封圈与单组释放机构之间的关系恢复至原状,如此往复;
S3:逐层引导装置以层层引导方式引导密封圈掉落;
所述的逐层引导装置设置于释放装置与输送装置之间,逐层引导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的固定支架、用于接收由释放装置释放掉落的密封圈并引导其后续掉落的引导柱、用于使引导柱上的密封圈逐层掉落的逐层掉落机构、用于将掉落至最底部的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安装机构;
所述的逐层掉落机构包括用于接收/释放经释放装置释放掉落的密封圈的一级掉落构件、用于接收/释放经一级掉落构件释放掉落的密封圈的二级掉落构件;
一级掉落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夹持引导柱的一级夹持状态、撤销夹持引导柱的一级掉落状态、恢复至原状的一级复位状态,一级掉落构件的初始状态为一级夹持状态;
二级掉落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夹持引导柱的二级夹持状态、撤销夹持引导柱的二级掉落状态、恢复至原状的二级复位状态,二级掉落构件的初始状态为二级夹持状态;
密封圈经释放装置释放至一级掉落构件上,随后一级掉落构件运行并切换至一级掉落状态,密封圈掉落至二级掉落构件上,随后一级掉落构件反向运行并切换至一级复位状态,并最终切换至一级夹持状态;
而后二级掉落构件运行并切换至二级掉落状态,密封圈掉落至安装机构上,随后二级掉落构件反向运行并切换至二级复位状态,并最终切换至二级夹持状态,如此往复;
S4:密封圈掉落的同时,驱动装置运行并与安装机构连接;
所述的安装机构设置于二级掉落构件的正下方,安装机构包括用于接收经二级掉落构件掉落的密封圈的安装件、用于以驱动装置为动力源并引导安装件将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的引导件、用于使安装机构整体恢复至原状的复位件;
所述的驱动装置设置于输送装置沿自身输送方向的一侧,驱动装置包括转向机构、升降机构、连动机构,连动机构用于夹持物件并与设置于提拉杆的提拉孔连接,升降机构用于牵引连动机构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做升降运动,转向机构用于牵引升降机构/连动机构进行九十度转向;
所述的连动机构包括连动构件、定位夹持构件,定位夹持构件用于对物件进行定位夹持,连动构件用于与安装机构引导件连接;
所述的驱动装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整体未运行的待开启状态、转向机构牵引升降机构整体转动九十度并正对于安装机构引导件的转向状态、转向机构牵引升降机构整体做靠近安装机构引导件的插入状态、升降机构牵引连动机构上升的驱动状态,驱动装置的初始状态为待开启状态;
转向机构运行并牵引升降机构整体做九十度转动并正对于安装机构引导件,即驱动装置切换至转向状态,且此时升降机构内部的转向齿轮脱离与转向齿条啮合段啮合并进入转向齿条光滑段;
此后转向机构继续运行并牵引升降机构整体做靠近安装机构引导件的运动,升降机构运动并牵引连动机构同步运动,直至连动构件输出端与安装机构引导件连接,此时驱动装置切换至插入状态;
而后连动机构内的定位夹持构件运行并对物件进行定位夹持,定位夹持完毕后,升降机构运行并牵引连动机构整体上升,即驱动装置切换至驱动状态,连动机构上升并牵引安装机构引导件同步上升并使安装机构将弹性密封圈安装至物件外部;
密封圈安装完毕后,输送装置将已安装密封圈的物件输送走并将新的物件输送至释放装置/逐层引导装置的正下方,同时驱动装置按照与安装机构连接的步骤反向运行即可恢复至原状,即待开启状态,如此往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电机、输送机构,输送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地面;
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主动滚筒、从动滚筒、输送带,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的轴向均平行于输送电机轴向,且两者均活动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主动滚筒与输送电机之间设置有联轴器且两者之间通过联轴器进行动力连接,主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之间通过输送带进行动力连接传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所述的导向柱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并位于输送带正上方,导向柱内部设置有贯穿其高度的安装腔,且安装腔沿高度方向并由上至下可分为腔室一、腔室二;
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释放电机、释放丝杆,释放电机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体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释放电机位于导向柱正上方且其动力输出端位于导向柱的腔室一内,释放丝杆同轴固定于释放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设置于导向柱的安装腔内,单组释放机构包括升降板、限制杆、支撑杆,升降板由两部分组成并分别为位于导向柱腔室一内且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连接段、位于导向柱腔室二内且构成滑动导向配合的牵引段;
所述的升降板的连接段上设置有丝孔且丝孔内匹配设置有丝母,升降板通过丝母安装于释放丝杆外部,且释放丝杆转动并牵引升降板做上升/下降运动;
所述的导向柱外表面开设有与腔室二连接接通的限位孔,所述的限制杆水平布置,限制杆一端与升降板牵引段之间设置有牵引件一且两者之间通过牵引件一进行连接、另一端为限位端且该端位于限位孔内,限制杆与限位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牵引件一包括设置于升降板牵引段的牵引孔一、设置于限制杆上的牵引凸起一,且牵引凸起一的自由端位于牵引孔一内,牵引孔一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可分为三段并分别为呈竖直布置的竖直段一、位于竖直段一上方的引导段一、位于竖直段一下方的引导段二,引导段一与引导段二均位于竖直段一背离限位孔的一侧,且引导段一与竖直段一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增、引导段二与竖直段一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减;
所述的限制杆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所述的牵引件一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导向柱的外表面还开设有与腔室二连接接通的支撑孔且支撑孔位于限位孔正下方,并且支撑孔与限位孔之间的高度距离等于一组弹性密封圈的厚度;
所述的支撑杆延伸方向平行于限制杆延伸方向,支撑杆的一端与升降板之间设置有牵引件二且两者之间通过牵引件二进行连接、另一端为支撑端且位于支撑孔内,支撑杆与支撑孔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牵引件二包括设置于升降板牵引段的牵引孔二、设置于支撑杆上的牵引凸起二,且牵引凸起二自由端位于牵引孔二内,牵引孔二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可分为三段并分别为呈竖直布置的竖直段二、位于竖直段二上方的引导段三、位于竖直段二下方的引导段四,引导段三与引导段四均位于竖直段二朝向支撑孔的一侧,且引导段三与竖直段二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增、引导段四与竖直段二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递减;
所述的支撑杆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所述的牵引件二对应设置有两组且关于导向柱高度方向呈对称分布;
所述的单组释放机构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支撑杆支撑端伸出至导向柱外部且限制杆限位端收回至限位孔内的支撑状态、支撑杆支撑端收回至支撑孔内且限制杆限位端伸出至导向柱外部的释放状态,单组释放机构的初始状态为支撑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所述的引导柱悬浮设置于导向柱正下方且两者形状一致;
所述的导向柱与引导柱之间设置有导向连接件,导向连接件包括设置于导向柱底部的导向凸起、设置于引导柱底部的导向槽,且导向凸起可插入至导向槽内;
所述的一级掉落构件包括夹持电机、掉落丝杆、掉落导杆、夹持块,夹持电机固定于固定支架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
所述的掉落丝杆与掉落导杆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夹持电机的输出轴轴向,掉落丝杆同轴固定于夹持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掉落导杆固定于固定支架上;
所述的夹持块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夹持块a、夹持块b,夹持块a与夹持块b上均开设有套设孔,且两者均通过套设孔活动套接于掉落导杆外部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夹持块a与夹持块b均还通过丝母安装于掉落丝杆外部,且掉落丝杆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使夹持块a与夹持块b做相互远离/靠近的运动;
所述的引导柱设置于两组夹持块之间,且引导柱朝向夹持块a/夹持块b的侧面还对应设置有夹持槽a/夹持槽b;
所述的一级掉落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夹持块a/夹持块b的自由端位于夹持槽a/夹持槽b内的一级夹持状态、夹持块a与夹持块b做相互远离的一级掉落状态、夹持块a与夹持块b做相互靠近的一级复位状态,一级掉落构件的初始状态为一级夹持状态;
所述的二级掉落构件与一级掉落构件的形状结构一致,且二级掉落构件位于一级掉落构件正下方,并且二级掉落构件、固定支架、引导柱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一级掉落构件、固定支架、引导柱之间的连接关系一致;
所述的二级掉落构件的运动状态分为两组夹持块夹持引导柱的二级夹持状态、两组夹持块做相互远离运动的二级掉落状态、两组夹持块做相互靠近的二级复位状态,二级掉落构件的初始状态为二级夹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所述的安装机构设置于二级掉落构件的正下方,所述的引导柱的底面设置有安装槽,引导柱平行于掉落导杆延伸方向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与安装槽连接接通的安装孔,两组安装孔的孔口均与安装槽的槽深相匹配且两组安装孔的下孔壁与安装槽槽口之间共同构成内置台阶;
所述的安装机构的安装件包括导向轨、安装杆,导向轨水平放置于内置台阶上且导向轨的引导方向平行于地面并垂直于掉落导杆延伸方向;
所述的安装杆由两部分组成并分为安装段、驱动段,安装段呈竖直布置且安装段设置于安装孔背离安装槽的槽口处,安装段的底端与驱动段连接且固定点为安装杆的铰接点,安装段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接收并暂时放置密封圈的支撑台阶,驱动段的另一端设置有引导凸起且引导凸起自由端位于导向轨内并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安装杆的铰接点处还与安装孔以铰接方式连接并且铰接轴芯线平行于掉落导杆延伸方向,所述的安装杆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引导柱垂直于掉落导杆延伸方向的一侧面开设有与安装槽连接接通并用于避让引导件的避让孔,引导柱设置有避让孔的侧面还设置有滑槽,滑槽位于避让孔上方且两者之间相互接通;
所述的安装机构的引导件包括呈竖直布置的提拉杆,提拉杆的顶端位于滑槽内且两者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提拉杆的底部与导向轨之间设置有固定杆且两者之间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提拉杆的顶端还设置有提拉孔;
所述的安装机构的复位件设置于安装槽内并位于导向轨上方,复位件包括复位板、滑杆、复位弹簧,复位板呈水平布置,复位板与导向轨之间设置有紧固杆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杆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的滑杆呈竖直布置且滑杆固定于安装槽槽底,所述的复位板上设置有套接孔,且复位板通过套接孔活动套接于滑杆外部并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于滑杆外部并位于复位板上方,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得复位板牵引导向轨做下降运动;
所述的安装机构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接收经二级掉落构件掉落的密封圈的接收状态、将密封圈自动安装于物件外部的安装状态,安装机构的初始状态为接收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所述的转向机构包括紧固支架、转向电机、转向丝杆、转向导杆,紧固支架固定于安装架体上,转向电机固定于安装架体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
所述的转向丝杆与转向导杆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转向导杆固定于紧固支架上,转向丝杆活动安装于紧固支架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转向丝杆与转向电机动力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用于牵引连动机构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件、用于牵引升降件/连动机构进行九十度转向的转向件;
所述的转向件包括连接块、活动支架、转向齿轮、转向齿条,连接块上设置有套孔,连接块通过套孔活动套接于转向导杆外部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块还通过丝母安装于转向丝杆外部,转向丝杆转动并牵引连接块沿转向导杆引导方向滑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所述的活动支架活动安装于连接块上端面并可绕垂直于地面的方向转动,活动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套筒,连接块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凸起,且安装凸起自由端活动套接于安装套筒内;
所述的转向齿轮固定套接于设置于活动支架底部的安装套筒外部,所述的转向齿条延伸方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且转向齿条固定于紧固支架上,转向齿条沿自身延伸方向可分为两段并分别为与转向齿轮啮合的啮合段、位于啮合段与转向电机之间的光滑段;
所述的升降件包括升降电机、升降丝杆、升降导杆,升降电机固定于活动支架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垂直于地面,升降丝杆与升降导杆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地面,且升降导杆固定于活动支架上、升降丝杆活动安装于活动支架上并可绕自身轴向转动,升降丝杆还与升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同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所述的连动构件包括连接支架、连杆,连接支架上设置有滑孔,连接支架通过滑孔活动套接于升降导杆外部且两者之间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连接支架还通过丝母安装于升降丝杆外部,且升降丝杆转动并牵引连接支架沿升降导杆引导方向滑移;
所述的连杆竖直固定于连接支架上,且连杆的顶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设置于提拉杆的提拉孔内的插接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所述的定位夹持构件包括定位电机、定位丝杆、定位块,定位电机固定于连接支架上,且其输出轴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定位丝杆的轴向平行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且定位丝杆同轴固定于定位电机的动力输出端;
所述的定位块通过丝母安装于定位丝杆外部,且定位块沿定位丝杆轴向设置有两组,定位丝杆转动并牵引两组定位块做相互远离/靠近的运动;
所述的定位块上开设有贯穿其高度的导孔,所述的定位夹持构件还包括行程杆、夹持杆、行程弹簧,行程杆活动套设于导孔内且其底端匹配安装有限位螺栓,夹持杆用于夹持物件且其固定于行程杆顶端,行程弹簧套设于行程杆外部且行程弹簧位于夹持杆与定位块之间,所述的行程杆、夹持杆、行程弹簧均对应设置有两组;
所述的驱动装置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整体未运行的待开启状态、 转向机构牵引升降机构整体转动九十度并正对于安装机构引导件的转向状态、转向机构牵引升降机构整体做靠近安装机构引导件的插入状态、升降机构牵引连动机构上升的驱动状态,驱动装置的初始状态为待开启状态。
CN201910278702.9A 2019-04-09 2019-04-09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 Active CN110052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8702.9A CN110052820B (zh) 2019-04-09 2019-04-09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8702.9A CN110052820B (zh) 2019-04-09 2019-04-09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2820A true CN110052820A (zh) 2019-07-26
CN110052820B CN110052820B (zh) 2020-11-27

Family

ID=67318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8702.9A Active CN110052820B (zh) 2019-04-09 2019-04-09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52820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4960A (zh) * 2019-10-22 2019-12-24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净化滤芯的自动化更换方法
CN110665297A (zh) * 2019-10-22 2020-01-10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净化滤芯的快速更换设备
CN110711435A (zh) * 2019-10-22 2020-01-21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器内滤芯更换组件
CN111230480A (zh) * 2020-01-22 2020-06-05 绍兴市上虞区敏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开关加工用装配装置
CN113028056A (zh) * 2021-03-04 2021-06-25 浙江浩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橡胶密封件
CN114208592A (zh) * 2022-01-18 2022-03-22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能自体杀菌消毒的食用菌接种机
CN114873143A (zh) * 2022-05-30 2022-08-09 浙江安升吉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装置
CN116100285A (zh) * 2023-04-14 2023-05-12 苏州伽利略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圈装配装置及方法
CN116372528A (zh) * 2023-04-08 2023-07-04 江苏诚鼎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圈拾取上料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5340A (en) * 1979-03-29 1981-04-25 Wavin Bv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unting sealing ring
DE3528869A1 (de) * 1985-08-12 1987-02-19 Buderus Ag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setzen von durch vergiessen in leichtbauplatten einzufuegenden buchsen
DE3925803A1 (de) * 1989-08-04 1991-02-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erfahren zum befestigen eines faltenbalges und vorrichtung zum durchfuehren des verfahrens
CN204893372U (zh) * 2015-07-29 2015-12-23 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装密封圈的装置
CN108994563A (zh) * 2018-08-07 2018-12-14 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 密封圈自动装配机及密封圈装配方法
CN109277813A (zh) * 2018-12-07 2019-01-29 苏州佳祺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圈组装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45340A (en) * 1979-03-29 1981-04-25 Wavin Bv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unting sealing ring
DE3528869A1 (de) * 1985-08-12 1987-02-19 Buderus Ag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setzen von durch vergiessen in leichtbauplatten einzufuegenden buchsen
DE3925803A1 (de) * 1989-08-04 1991-02-0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erfahren zum befestigen eines faltenbalges und vorrichtung zum durchfuehren des verfahrens
CN204893372U (zh) * 2015-07-29 2015-12-23 江苏比微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装密封圈的装置
CN108994563A (zh) * 2018-08-07 2018-12-14 宁波神通模塑有限公司 密封圈自动装配机及密封圈装配方法
CN109277813A (zh) * 2018-12-07 2019-01-29 苏州佳祺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圈组装设备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5297A (zh) * 2019-10-22 2020-01-10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净化滤芯的快速更换设备
CN110711435A (zh) * 2019-10-22 2020-01-21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净化器内滤芯更换组件
CN110604960A (zh) * 2019-10-22 2019-12-24 芜湖七创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净化滤芯的自动化更换方法
CN111230480A (zh) * 2020-01-22 2020-06-05 绍兴市上虞区敏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开关加工用装配装置
CN111230480B (zh) * 2020-01-22 2021-03-30 绍兴市上虞区敏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油箱开关加工用装配装置
CN113028056B (zh) * 2021-03-04 2023-08-29 浙江浩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橡胶密封件
CN113028056A (zh) * 2021-03-04 2021-06-25 浙江浩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橡胶密封件
CN114208592A (zh) * 2022-01-18 2022-03-22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能自体杀菌消毒的食用菌接种机
CN114208592B (zh) * 2022-01-18 2023-10-10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能自体杀菌消毒的食用菌接种机
CN114873143B (zh) * 2022-05-30 2023-07-18 浙江安升吉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装置
CN114873143A (zh) * 2022-05-30 2022-08-09 浙江安升吉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装置
CN116372528A (zh) * 2023-04-08 2023-07-04 江苏诚鼎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圈拾取上料装置
CN116372528B (zh) * 2023-04-08 2023-08-22 江苏诚鼎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密封圈拾取上料装置
CN116100285A (zh) * 2023-04-14 2023-05-12 苏州伽利略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密封圈装配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52820B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2820A (zh)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化装配工艺
CN110065024A (zh) 弹性密封圈的自动装配流水线
CN1723308B (zh) 用于连接管状针织物边缘的方法和装置
US72499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a sausage from a stick
CN109717501A (zh) 一种烟叶烘烤自动夹烟处理装置
CN107190431A (zh) 全自动取料装置
CN207748446U (zh) 一种铝型材卧式喷涂预处理及上架装置
CN109590719A (zh) 照明灯具生产用扭簧自动装配机
CN107313104A (zh) 一种电镀件自动夹取装置
CN205675782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转杯纺纱机落筒系统纸管输送装置
CN104963106A (zh) 一种缝合机
CN104241085B (zh) 一体化加工装置
KR101005852B1 (ko) 자동차 휠너트 도금용 자동랙킹장치
CN201491770U (zh) 制衣工作站中导轨的防护装置
CN108996266A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结构
CN205035597U (zh) 一种缝合机
CN207629285U (zh) 一种管材自动上料切割装置
CN206457613U (zh) 一种全自动取料装置
CN109896100A (zh) 应用于医疗废弃物无害化集中回收处理的医用器械
CN208182033U (zh) 一种蚊香筛架自动转运装置
CN205443489U (zh) 一种电镀磨轮翻转设备及电镀磨轮翻转装置
CN209406718U (zh) 点胶装配一体机
CN209124676U (zh) 一种车门导轨自动冲切送料机构
CN110923932A (zh) 一种电脑横机罗拉
CN109926808A (zh) 采用逐层掉落方式对密封垫圈进行装配的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9

Address after: Room 604, building 46, Qiushi village,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ang Jian

Address before: 230000 Pinghu Qiuyue District, Fenglin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iang Cangp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