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6695B - 除电装置以及除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除电装置以及除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6695B
CN110036695B CN201780070512.7A CN201780070512A CN110036695B CN 110036695 B CN110036695 B CN 110036695B CN 201780070512 A CN201780070512 A CN 201780070512A CN 110036695 B CN110036695 B CN 1100366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film
insulating
charger
charging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05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6695A (zh
Inventor
山河享平
平田智也
入木享太
冈贵郁
吉川兼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36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66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66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66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02Advancing webs by friction 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6/00Unwinding, paying-out web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 H05F3/04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by means of spark gaps or other discharge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14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4Aprons or guides for the printing section
    • B41J13/16Aprons or guides for the printing section movable for insertion or release of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4Aprons or guides for the printing section
    • B41J13/18Aprons or guides for the printing section concentric with roller pla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3Modifying electric properties
    • B65H2301/5133Removing electrostatic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除电装置(1)具备包含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的带电器(20)和接地的针状导体(30)。带电器(20)构成为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针状导体(30)配置为能够在针状导体(30)与通过带电器(20)而被带电的绝缘膜(11)之间发生电晕放电。因此,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Description

除电装置以及除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电装置以及除电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4251762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自放电方式的除电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517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作为被除电的对象物的绝缘膜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低时,由于绝缘膜与除电装置之间不发生自放电,因此无法使用自放电方式的除电装置对绝缘膜进行除电。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进行除电的自放电方式的除电装置以及除电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除电装置具备包含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的带电器和接地的针状导体。带电器构成为以与绝缘膜接触而使绝缘膜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带电。针状导体配置为能够在通过带电器而被带电的绝缘膜与针状导体之间发生电晕放电。
本发明的除电方法具备:以使带电器与绝缘膜的表面接触而使绝缘膜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带电;以及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与带电的绝缘膜之间发生电晕放电。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除电装置中,以使带电器与绝缘膜接触而使绝缘膜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带电。因此,能够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与绝缘膜之间可靠地发生电晕放电。根据本发明的除电装置,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进行除电。
在本发明的除电方法中,以使带电器与绝缘膜的表面接触而使绝缘膜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带电。因此,能够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与绝缘膜之间可靠地发生电晕放电。根据本发明的除电方法,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进行除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的局部放大概略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的局部放大概略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除电装置的概略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电方法的流程图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除电装置的概略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除电装置的概略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除电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除电装置的概略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除电装置的概略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b、2、3、4、5:除电装置;10:筒管;11:绝缘膜;12:第一表面;13:第二表面;20:带电器;21:第一带电器部分;21a、22a、23a:绝缘性部件;21b、22b、23b:辊;22:第二带电器部分;23:第三带电器部分;30:针状导体;31:尖端部;41:第一驱动装置;42:第二驱动装置;43:第三驱动装置;45:控制部;50:导电性壳体;55、56:推压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同一结构标注同一参照编号,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3,对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1具备带电器20和接地的针状导体30。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1也可以还具备卷绕绝缘膜11的筒管10。
绝缘膜11具有第一表面12和与第一表面12相反侧的第二表面13。绝缘膜11并不特别限定,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聚酯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氯乙烯膜、聚酰亚胺膜、尼龙膜之类的塑料膜,也可以是纸。绝缘膜11也可以卷绕于筒管10而保管为膜卷。筒管10并不特别限定,可以由纸或者树脂之类的绝缘性材料构成,或者也可以由金属之类的导电性材料构成。
被运送到带电器20之前的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小于3kV。被运送到带电器20之前的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例如也可以为2kV以上且小于3kV。在本说明书中,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被定义为由第一表面12上的第一电荷和第二表面13上的第二电荷产生的电位。在使绝缘膜11从筒管10退卷时,绝缘膜11从邻接的绝缘膜11剥离,或与邻接的绝缘膜11摩擦,或一边与邻接的绝缘膜11摩擦一边从邻接的绝缘膜11剥离。因此,例如在第一表面12上形成具有第一极性(例如,负极性)的第一电荷,在第二表面13上形成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例如,正极性)的第二电荷。第二电荷的量与第一电荷的量实质上相等。因此,被运送到带电器20之前的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小。
相对于筒管10而在绝缘膜11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带电器20。绝缘膜11被运送到带电器20。带电器20包含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带电器20也可以包含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使绝缘膜11带电。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也可以面向一方的表面(例如,第一表面12)。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第三带电器部分23)也可以面向另一方的表面(例如,第二表面13)。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1中,带电器20包含两个带电器部分(第一带电器部分21、第二带电器部分22)。第一带电器部分21配置为面向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第二带电器部分22配置为面向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在图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b中,带电器20也可以包含三个带电器部分(第一带电器部分21、第二带电器部分22、第三带电器部分23)。第一带电器部分21配置为面向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第二带电器部分22以及第三带电器部分23配置为面向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
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分别包含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绝缘性部件21a、22a、23a构成为能够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也可以由彼此相同的材料构成。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也可以由与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第三带电器部分23)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绝缘性部件23a)不同的材料构成。
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由具有与绝缘膜11不同的摩擦电序(triboelectricseries)的等级的材料构成。例如,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也可以由在摩擦电序中比绝缘膜11更靠上的材料构成。也可以使绝缘膜11由在摩擦电序中相对靠下的材料构成,且使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由在摩擦电序中相对靠上的材料构成。在一例中,也可以使绝缘膜1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构成,且使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由玻璃或硅橡胶构成。在摩擦电序中相对靠下的材料意味着相对易于带负电的材料,在摩擦电序中相对靠上的材料意味着相对易于带正电的材料。在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由在摩擦电序中比绝缘膜11更靠上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如图2以及图3所示,通过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而使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带负电。
例如,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也可以由在摩擦电序中比绝缘膜11更靠下的材料构成。也可以使绝缘膜11由在摩擦电序中相对靠上的材料构成,且使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由在摩擦电序中相对靠下的材料构成。在一例中,也可以使绝缘膜11由尼龙构成,且使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由天然橡胶或氯乙烯构成。在另一例中,也可以使绝缘膜11由纸构成,且使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由特氟隆(注册商标)构成。在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由在摩擦电序中比绝缘膜11更靠下的材料构成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而使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带正电。
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分别包含被绝缘性部件21a、22a、23a覆盖的辊21b、22b、23b。辊21b、22b、23b也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直径。辊21b、22b、23b中的至少两个辊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直径。在运送绝缘膜11时,被绝缘性部件21a、22a、23a覆盖的辊21b、22b、23b旋转,并且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也可以在运送绝缘膜11时,被绝缘性部件21a、22a、23a覆盖的辊21b、22b、23b旋转,并且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与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接触。具体地,也可以在运送绝缘膜11时,被绝缘性部件21a、22a、23a覆盖的辊21b、22b、23b旋转,并且绝缘性部件21a与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接触,绝缘性部件22a、23a与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接触。
辊21b、22b、23b也可以具有导电性。辊21b、22b、23b例如也可以由不锈钢或铝之类的金属材料构成。辊21b、22b、23b也可以接地。在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与绝缘膜11接触之后,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从绝缘膜11剥离,或与绝缘膜11摩擦,或一边与绝缘膜11摩擦一边从绝缘膜11剥离。因此,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以与通过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各个带电器部分之后的绝缘膜11相反的极性而带电。接地的辊21b、22b、23b能够除去蓄积于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的电荷中的至少一部分电荷。
带电器20构成为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例如,通过对绝缘膜11的材料、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的材料、绝缘膜11与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之间的接触压力、绝缘膜11与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之间的接触长度以及带电器20所包含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的数量等进行适当设定,从而带电器20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
带电器20也可以构成为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带电器20也可以构成为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2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例如,通过对绝缘膜11的材料、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的材料、绝缘膜11与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之间的接触压力、绝缘膜11与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之间的接触长度以及带电器20所包含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的数量等进行适当设定,从而带电器20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0kV以下或2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绝缘膜11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构成,且绝缘性部件21a、22a、23a由玻璃构成。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带电器20而被带电的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在18kV~20kV之间。
相对于带电器20而在绝缘膜11的运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针状导体30。针状导体30是具有面向绝缘膜11的尖端部31的导体。针状导体30可以包含一个尖端部31,也可以包含多个尖端部31。针状导体30并不特别限定,可以是导电性线材,或者也可以是导电性刷。针状导体30并不特别限定,也可以包含不锈钢、铜、黄铜、铝或钛之类的导电性材料。
针状导体30接地。针状导体30配置为能够在通过带电器20而被带电的绝缘膜11与针状导体30之间发生电晕放电。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间隔g例如可以在5cm以下,也可以在2cm以下。根据通过带电器20而被带电的绝缘膜11与针状导体30之间的电位差发生电晕放电。接地的针状导体30构成自放电方式的除电器。
该电晕放电将针状导体30附近的空气离子化,使得在针状导体30附近的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的附近发生离子。该离子中的具有与通过了带电器20之后的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离子被吸引到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这样一来,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上的电荷被该离子中和,而绝缘膜11被除电。
参照图5,对实施方式1及其变形例的除电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具备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S1)。使绝缘膜11带电(S1)也可以包含使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进一步地具备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30与带电的绝缘膜11之间发生电晕放电(S2)。
对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以及除电方法的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具备包含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的带电器20和接地的针状导体30。带电器20构成为以使与绝缘膜11接触而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针状导体30配置为能够在通过带电器20而被带电的绝缘膜11与针状导体30之间发生电晕放电。
以使带电器20与绝缘膜11接触而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因此,能够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可靠地发生电晕放电。根据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一般而言,在要求防爆标准的环境下在需要电源的情况下,需要引入防爆标准的电源装置之类的大型设备。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1、1b中,能够不使用电源而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够以低成本且容易地引入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1、1b。此外,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中,也不存在用于送出绝缘膜11的电源。因此,不存在因电源引起的绝缘膜11的送出速度的限制,而能够自由地设定绝缘膜11的送出速度。
根据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由于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因此能够防止存在于绝缘膜11的周边(例如,绝缘膜11周围的空气)的异物因静电而附着于绝缘膜11。从防止异物附着于绝缘膜11的观点来看,无需对绝缘膜11进行完全除电,而只要以异物不会因静电而附着于绝缘膜11的程度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就足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中,接地的针状导体30配置为能够在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发生电晕放电。接地的针状导体30构成自放电方式的除电器。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中,不对针状导体30施加高电压,而能够使得在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发生电晕放电。因此,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不用追加设备投资而能够在要求防止发生火花的操作环境(例如线圈制造工序,该线圈制造工序包含对导线覆盖绝缘膜11)中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中,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分别包含辊21b、22b、23b,该辊21b、22b、23b由具有与绝缘膜11不同的摩擦电序的等级的绝缘性部件21a、22a、23a覆盖。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根据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通过使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这一简单的结构,能够以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能够可靠地发生电晕放电的程度使绝缘膜11带电。
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中,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也可以是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使用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使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带电,从而能够增加绝缘膜11的带电量。带电器20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
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中,绝缘膜11的表面包含绝缘膜11的一方的表面(例如,第一表面12)和与一方的表面(例如,第一表面12)相反侧的另一方的表面(例如,第二表面13)。也可以使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面向一方的表面(例如,第一表面12),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第三带电器部分23)面向另一方的表面(例如,第二表面13)。根据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进行除电。
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中,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也可以由与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第三带电器部分23)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绝缘性部件23a)不同的材料构成。因此,即使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也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
例如,通过使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与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接触,从而使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带电。通过使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23)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第三带电器部分23)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绝缘性部件23a)与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接触,从而使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带电。因此,即使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也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根据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进行除电。
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中,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23)分别也可以包含由绝缘性部件21a、22a、23a覆盖的辊21b、22b、23b。根据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由于能够边运送绝缘膜11边使绝缘膜11带电,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中,带电器20也可以构成为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因此,能够防止通过带电器20而使绝缘膜11过度带电。根据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能够通过接地的针状导体30以短时间对通过带电器20而被带电的绝缘膜11进行除电。
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方法具备:以使带电器20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而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S1);以及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30与带电的绝缘膜11之间发生电晕放电(S2)。
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方法中,以使带电器20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而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因此,能够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可靠地发生电晕放电。根据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方法,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方法中,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30与带电的绝缘膜11之间发生电晕放电。接地的针状导体30构成自放电方式的除电器。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方法中,由于使得在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发生电晕放电,因此无需对针状导体30施加高电压。因此,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方法能够在要求防止发生火花的操作环境(例如线圈制造工序,该线圈制造工序包含对导线覆盖绝缘膜11)中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方法中,使绝缘膜11带电也可以包含使具有与绝缘膜11不同的摩擦电序的等级的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根据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除电方法,通过使绝缘性部件21a、22a、23a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接触这一简单的方法,能够以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能够可靠地发生电晕放电的程度使绝缘膜11带电。
实施方式2.
参照图6,对实施方式2的除电装置2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1同样的结构,但主要在以下的点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中,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是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构成为能够在使绝缘膜11带电的第一状态(在图6中由实线示出的状态)和不对绝缘膜11赋予电荷的第二状态(在图6中由双点划线示出的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在第一状态下,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接触,在第二状态下,绝缘性部件21a、22a离开绝缘膜11。在第二状态下,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均为零。
具体而言,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与驱动装置(41、42)连接。驱动装置(41、42)也可以使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进一步地具体而言,第一驱动装置41与第一带电器部分21、更具体而言与辊21b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1构成为能够使第一带电器部分21、更具体而言使辊21b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第二驱动装置42与第二带电器部分22、更具体而言与辊22b连接。第二驱动装置42构成为能够使第二带电器部分22、更具体而言使辊22b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
第一驱动装置41构成为能够使第一带电器部分21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41也可以构成为使辊21b在与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覆盖辊21b的绝缘性部件21a能够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覆盖辊21b的绝缘性部件21a能够在与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42构成为能够使第二带电器部分22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第二驱动装置42也可以构成为使辊22b在与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覆盖辊22b的绝缘性部件22a能够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覆盖辊22b的绝缘性部件22a能够在与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例如,当仅使用一部分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使绝缘膜11带电时,在较难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的情况下,驱动装置(例如,第二驱动装置42)使其它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与绝缘膜11接触,第二带电器部分22被切换到使绝缘膜11带电的第一状态。绝缘膜11通过一部分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和其它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而被带电。具体地,绝缘膜11与一部分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和其它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接触。这样一来,根据除电装置2,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因此,使用除电装置2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例如,当使用所有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以及第二带电器部分22)使绝缘膜11带电时,在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超过30kV的情况下,驱动装置(例如,第二驱动装置42)使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离开绝缘膜11,第二带电器部分22被切换到不对绝缘膜11赋予电荷的第二状态。绝缘膜11仅通过一部分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而被带电。具体地,绝缘膜11仅与一部分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接触。这样一来,根据除电装置2,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能够防止通过带电器20而使绝缘膜11过度带电。因此,能够通过接地的针状导体30以短时间对通过带电器20而被带电的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也可以由与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不同的材料构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且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例如,当使用一部分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使绝缘膜11带电时,在较难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且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的情况下,代替一部分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而使用其它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使绝缘膜11带电。具体而言,驱动装置(例如,第一驱动装置41)使一部分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离开绝缘膜11,第一带电器部分21被切换到不对绝缘膜11赋予电荷的第二状态。驱动装置(例如,第二驱动装置42)使其它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接近绝缘膜11,第二带电器部分22被切换到使绝缘膜11带电的第一状态。代替一部分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而使用其它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使绝缘膜11带电。具体地,代替一部分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绝缘膜11与由和一部分绝缘性部件不同的材料构成的其它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接触。这样一来,根据第二除电装置2,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且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因此,能够使用除电装置2可靠地且以短时间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的效果,除了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1的效果之外,还实现以下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中,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是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构成为能够在使绝缘膜11带电的第一状态和不对绝缘膜11赋予电荷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中,绝缘性部件21a、22a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一边运送绝缘膜11一边使绝缘膜11带电。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能够可靠地且以短时间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中,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也可以由与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不同的材料构成。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2,能够可靠地且以短时间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实施方式3.
参照图7以及图8,对实施方式3的除电装置3以及除电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1同样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除电方法同样的工序,但主要在以下的点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中,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构成为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会发生变化。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中,使绝缘膜11带电包含使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变化。
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与驱动装置(41、42)连接。驱动装置(41、42)也可以使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第一带电器部分21、更具体而言辊21b与第一驱动装置41连接。第二带电器部分22、更具体而言辊22b与第二驱动装置42连接。
第一驱动装置41构成为能够使第一带电器部分21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41也可以构成为使辊21b在与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覆盖辊21b的绝缘性部件21a能够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覆盖辊21b的绝缘性部件21a能够在与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第二驱动装置42构成为能够使第二带电器部分22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第二驱动装置42也可以构成为使辊22b在与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覆盖辊22b的绝缘性部件22a能够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覆盖辊22b的绝缘性部件22a能够在与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驱动装置(例如,第一驱动装置41)也可以以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将绝缘膜11朝向与绝缘膜11的运送方向交叉的第一方向推压的方式使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移动。驱动装置(例如,第二驱动装置42)也可以以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将绝缘膜11朝向与绝缘膜11的运送方向交叉且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推压的方式使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移动。通过使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的移动距离变化,从而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变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例如,在增加由带电器20赋予的绝缘膜11的带电量的情况下,以使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增加的方式使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移动。这样一来,根据除电装置3,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因此,能够使用接地的针状导体30对绝缘膜11可靠地进行除电。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例如,在减少由带电器20赋予的绝缘膜11的带电量的情况下,以使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减少的方式使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移动。这样一来,能够防止通过带电器20而使绝缘膜11过度带电。根据除电装置3,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因此,能够通过接地的针状导体30以短时间对通过带电器20而被带电的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中,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也可以由与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不同的材料构成。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即使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也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且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
例如,通过使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与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接触,从而使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带电。通过使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与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接触,从而使绝缘膜11的第二表面13带电。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由与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不同的材料构成。因此,根据除电装置3,即使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也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且30kV以下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因此,能够使用除电装置3可靠地且以短时间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参照图7以及图8,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进一步地具备第三驱动装置43和控制部45。第三驱动装置43构成为使针状导体30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第三驱动装置43也可以构成为使针状导体30在与绝缘膜11的第一表面12正交的方向上移动。控制部45构成为维持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间隔g。具体地,控制部45也可以以维持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间隔g的方式对第三驱动装置43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中,使得发生电晕放电包含以维持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间隔g的方式控制针状导体30相对于绝缘膜11的位置。由于由控制部45维持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间隔g,因此接地的针状导体30能够稳定地且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控制部45也可以进一步地与驱动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的驱动装置(例如,第一驱动装置41、第二驱动装置42)连接。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间隔g能够根据驱动装置(例如,第一驱动装置41、第二驱动装置42)所致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的移动距离而变化。控制部45以对该间隔g的变化进行补偿的方式使针状导体30移动。这样一来,控制部45能够维持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间隔g。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的效果,除了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1的效果之外,还实现以下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中,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构成为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中的至少一个会变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中,绝缘性部件21a、22a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在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一边运送绝缘膜11一边使绝缘膜11带电。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能够可靠地且以短时间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中,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一带电器部分21)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1a)也可以由与多个带电器部分(21、22)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例如,第二带电器部分22)所包含的绝缘性部件(例如,绝缘性部件22a)不同的材料构成。因此,即使绝缘膜11的两个表面(第一表面12以及第二表面13)由彼此不同的材料构成,也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可靠地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带电。
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也可以进一步地具备控制部45。控制部45也可以构成为维持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间隔g。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3,使用接地的针状导体30能够稳定地且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中,使绝缘膜11带电包含使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变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能够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中,使得发生电晕放电也可以包含以维持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间隔g的方式控制针状导体30相对于绝缘膜11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接地的针状导体30能够稳定地且可靠地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实施方式4.
参照图9,对实施方式4的除电装置4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4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1同样的结构,但主要在以下的点不同。
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4进一步地具备容纳带电器20和针状导体30的导电性壳体50。导电性壳体50并不特别限定,可以是铝、不锈钢或者铁之类的导电性金属,也可以是进行了防带电处理的导电性树脂片。
导电性壳体50将通过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电晕放电而发生的离子封闭在导电性壳体50内。通过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电晕放电而发生的离子能够被可靠地利用于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导电性壳体50也可以接地。在使绝缘膜11从筒管10退卷时,绝缘膜11从邻接的绝缘膜11剥离,或与邻接的绝缘膜11摩擦。这样一来,绝缘膜11带电。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接触,从而绝缘性部件21a、22a带电。接地的导电性壳体50能够防止灰尘之类的异物附着于带电的绝缘膜11以及带电的绝缘性部件21a、22a。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4的效果,除了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1的效果之外,还实现以下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4进一步地具备容纳带电器20和针状导体30的导电性壳体50。导电性壳体50将通过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电晕放电而发生的离子封闭在导电性壳体50内。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4,能够可靠地且以短时间对绝缘膜11进行除电。
实施方式5.
参照图10,对实施方式5的除电装置5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5具备与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1同样的结构,但主要在以下的点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5中,多个带电器部分(第一带电器部分21、第二带电器部分22)构成为能够通过由绝缘性部件21a、22a覆盖的多个辊21b、22b夹持绝缘膜11。绝缘膜11夹持于绝缘性部件21a与绝缘性部件22a之间。具体地,除电装置5也可以进一步地具备推压部件55、56。推压部件55将第一带电器部分21朝向绝缘膜11推抵。推压部件56将第二带电器部分22朝向绝缘膜11推抵。推压部件55、56例如可以是弹簧之类的施力部件,也可以是压力机。
在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中,使绝缘膜11带电包含通过由绝缘性部件21a、22a覆盖的多个辊21b、22b夹持绝缘膜11而使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接触。具体地,推压部件55将第一带电器部分21朝向绝缘膜11推抵。推压部件56将第二带电器部分22朝向绝缘膜11推抵。这样一来,也可以通过由绝缘性部件21a、22a覆盖的多个辊21b、22b夹持绝缘膜11。也可以通过绝缘性部件21a和绝缘性部件22a夹持绝缘膜11。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5以及除电方法的效果,除了实施方式1的除电装置1以及除电方法的效果之外,还实现以下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5构成为多个带电器部分(第一带电器部分21、第二带电器部分22)能够通过由绝缘性部件21a、22a覆盖的多个辊21b、22b夹持绝缘膜11。因此,即使绝缘膜11包含有皱褶,绝缘性部件21a、22a也能够与绝缘膜11的所有表面(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可靠地接触。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5,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可靠地带电。
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的带电器20(第一带电器部分21、第二带电器部分22)包含由绝缘性部件21a、22a覆盖的多个辊21b、22b。使绝缘膜11带电包含通过由绝缘性部件21a、22a覆盖的多个辊21b、22b夹持绝缘膜11而使绝缘性部件21a、22a与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接触。因此,即使绝缘膜11包含皱褶,绝缘性部件21a、22a也能够与绝缘膜11的所有表面(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可靠地接触。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除电方法,能够以使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绝缘膜11的表面(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可靠地带电。
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以及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在所有的点都为例示而不是限制。只要不存在矛盾,则也可以将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中的至少两个实施方式组合。例如,实施方式1、2、4、5以及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2、4、5也可以具备实施方式3所示的构成为维持针状导体30与绝缘膜11之间的间隔g的控制部45。实施方式1、2、3、5以及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除电装置1、1b、2、3、5也可以具备实施方式4所示的导电性壳体50。本发明的范围并不是由上述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22)

1.一种除电装置,具备:带电器,包含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以及接地的针状导体,其中,
所述带电器构成为以与绝缘膜接触而使所述绝缘膜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所述绝缘膜带电,
所述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分别包含由绝缘性部件覆盖的辊,所述绝缘性部件具有与所述绝缘膜不同的摩擦电序的等级,
所述绝缘性部件构成为能够与所述绝缘膜的表面接触,
所述针状导体被配置为能够在通过所述带电器而被带电的所述绝缘膜与所述针状导体之间发生电晕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为多个所述带电器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绝缘膜的所述表面包含所述绝缘膜的一方的表面和与所述一方的表面相反侧的另一方的表面,
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面向所述一方的表面,
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面向所述另一方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带电器部分所包含的所述绝缘性部件由与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中的所述其余带电器部分所包含的所述绝缘性部件不同的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中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构成为能够在使所述绝缘膜带电的第一状态和不对所述绝缘膜赋予电荷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中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构成为能够在使所述绝缘膜带电的第一状态和不对所述绝缘膜赋予电荷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中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构成为使所述绝缘性部件与所述绝缘膜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中的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构成为使所述绝缘性部件与所述绝缘膜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绝缘性部件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绝缘膜的所述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绝缘性部件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绝缘膜的所述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绝缘性部件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绝缘膜的所述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绝缘性部件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述绝缘膜的所述表面交叉的方向上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中的所述一个以上的带电器部分所包含的所述绝缘性部件由与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中的其余带电器部分所包含的所述绝缘性部件不同的材料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多个带电器部分构成为能够通过由所述绝缘性部件覆盖的多个所述辊夹持所述绝缘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除电装置还具备导电性壳体,该导电性壳体容纳所述带电器和所述针状导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除电装置还具备导电性壳体,该导电性壳体容纳所述带电器和所述针状导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除电装置,其中,
所述除电装置还具备导电性壳体,该导电性壳体容纳所述带电器和所述针状导体。
18.一种除电方法,其中,所述除电方法包括:
以使带电器与绝缘膜的表面接触而使所述绝缘膜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成为3kV以上的方式使所述绝缘膜带电;以及
使得在接地的针状导体与带电的所述绝缘膜之间发生电晕放电,
所述带电器包含由绝缘性部件覆盖的辊,所述绝缘性部件具有与所述绝缘膜不同的摩擦电序的等级,
使所述绝缘膜带电包含使所述绝缘性部件与所述绝缘膜的所述表面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除电方法,其中,
使所述绝缘膜带电包含使所述绝缘性部件与所述绝缘膜之间的接触压力以及接触长度中的至少一个发生变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除电方法,其中,
所述带电器包含由所述绝缘性部件覆盖的多个辊,
使所述绝缘膜带电包含通过由所述绝缘性部件覆盖的所述多个辊来夹持所述绝缘膜从而使所述绝缘性部件与所述绝缘膜的所述表面接触。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除电方法,其中,
所述带电器包含由所述绝缘性部件覆盖的多个辊,
使所述绝缘膜带电包含通过由所述绝缘性部件覆盖的所述多个辊来夹持所述绝缘膜从而使所述绝缘性部件与所述绝缘膜的所述表面接触。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除电方法,其中,
使得发生所述电晕放电包含以维持所述针状导体与所述绝缘膜之间的间隔的方式控制所述针状导体相对于所述绝缘膜的位置。
CN201780070512.7A 2016-12-13 2017-11-30 除电装置以及除电方法 Active CN1100366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1166 2016-12-13
JP2016-241166 2016-12-13
PCT/JP2017/043060 WO2018110296A1 (ja) 2016-12-13 2017-11-30 除電装置及び除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6695A CN110036695A (zh) 2019-07-19
CN110036695B true CN110036695B (zh) 2022-04-01

Family

ID=62559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0512.7A Active CN110036695B (zh) 2016-12-13 2017-11-30 除电装置以及除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39638B2 (zh)
JP (1) JP6779312B2 (zh)
CN (1) CN110036695B (zh)
DE (1) DE112017006247B4 (zh)
WO (1) WO20181102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5468B (zh) * 2020-12-02 2022-10-21 浙江棉田针织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静电的纺织机械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6446A (en) * 1966-10-03 1970-09-23 Eastman Kodak Co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altering an electro static charge on a surface of an insulating 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3248B2 (de) * 1969-12-17 1972-02-17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hoehung der ladungsdichte auf der oberflaeche eines elektrisch nicht leitenden materials
JPS5637400U (zh) * 1979-08-31 1981-04-09
US4625252A (en) * 1981-09-03 1986-11-25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Guide system and magnetic tape cassette comprising such a system
US4517143A (en) 1983-10-03 1985-05-14 Polaroid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niformly charging a moving web
JPH02129900A (ja) * 1988-11-10 1990-05-17 Shishido Seidenki Kk 除電装置
JP3517968B2 (ja) * 1994-08-18 2004-04-12 東レ株式会社 絶縁性ウエブの除電方法およびウエブの製造方法
US5842087A (en) * 1995-06-30 1998-11-24 Minolta Co., Ltd. Charg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251762B2 (ja) 2000-07-27 2009-04-08 正之介 蒲池 導電性紐材
JP2006019043A (ja) * 2004-06-30 2006-01-19 Toray Ind Inc 電気絶縁性シートの除電装置、及び除電済み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6196255A (ja) * 2005-01-12 2006-07-27 Toray Ind Inc シートの放電処理装置および放電処理方法、ならびに多孔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101270503B1 (ko) * 2005-04-12 2013-06-03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전기 절연성 시트의 코팅 장치 및 코팅막을 가진 전기절연성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JP2009053655A (ja) * 2007-07-30 2009-03-12 Fujifilm Corp ラビング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9196774A (ja) 2008-02-22 2009-09-03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80641A (ja) * 2010-02-26 2011-09-15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紙媒体搬送方法及び紙媒体搬送機構並びに紙媒体取扱装置
CN204425761U (zh) * 2015-02-15 2015-06-24 昆山恒光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除静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06446A (en) * 1966-10-03 1970-09-23 Eastman Kodak Co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altering an electro static charge on a surface of an insulating materia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7006247B4 (de) 2021-06-17
JP6779312B2 (ja) 2020-11-04
WO2018110296A1 (ja) 2018-06-21
US20190356115A1 (en) 2019-11-21
DE112017006247T5 (de) 2019-09-12
US11139638B2 (en) 2021-10-05
JPWO2018110296A1 (ja) 2019-07-11
CN110036695A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3037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niformly charging a moving web
CN110036695B (zh) 除电装置以及除电方法
US1066547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foreign substances by using electric field adsorption method
US2863063A (en) Charging of photo-conductive insulating material
US20140092518A1 (en) Method For Suppressing Electrical Discharges Between A Web Exiting An Unwinding Roll And A First Conveyance Roller
JP2008230826A (ja) シートロール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04099280A (ja) 用紙搬送装置
US2014007863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utralizing Static Charge on Both Sides of a Web Exiting an Unwinding Roll
US20180339866A1 (en) Substrate carrier apparatu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anufacturing device
WO2021131519A1 (ja) 電気集塵機
US3912257A (en) Detacking apparatus
JP3658828B2 (ja) 重合体フィルムの帯電処理方法と装置および重合体フィルムロールの製造方法
WO2017109901A1 (ja) 除電ブラシ、除電装置及び除電方法
WO2016151923A1 (ja) 光学的表示装置を製造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04039421A (ja) 電気絶縁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7392520B2 (ja) 除電装置及び除電方法
JP2020064732A (ja) 除電方法及び装置
JP2651476B2 (ja) フィルム等の除電方法及び除電装置
CN202710926U (zh) 一种打印机充电装置
CN209882190U (zh) 离型膜除静电装置
USRE31382E (en) Static charge neutralizer and process
JPS63301495A (ja) 帯電走行物体の除電方法
JPH0331134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663312B2 (ja) 樹脂シートの製造装置及び樹脂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08293792A (ja) 除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