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4739A - 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及行式记录头 - Google Patents

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及行式记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4739A
CN110014739A CN201810291075.8A CN201810291075A CN110014739A CN 110014739 A CN110014739 A CN 110014739A CN 201810291075 A CN201810291075 A CN 201810291075A CN 110014739 A CN110014739 A CN 110014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 head
fixed part
record
adjusting position
tape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10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泽秀夫
大山耕一
佐佐木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YAKOSHI CO Ltd
Miyakoshi Prin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YAKOSH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YAKOSH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YAKOSH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14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47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46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for line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34Bodily-changeable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4Mounting head into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21Line print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对记录头部在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本发明为一种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用于支撑固定记录头部的记录头固定部,安装有该记录头固定部的平移装置,以及安装有该平移装置的托架。平移装置将记录头固定部相对于托架沿X轴方向引导,下端部具有锥部的锥销和用于向一个方向推压的柱塞对向安装在托架上,锥销的锥部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被柱塞向锥销侧推压,藉由使锥销上下移动,而使记录头固定部沿X轴方向平移,调节该记录头固定部的位置。

Description

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及行式记录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及行式记录头,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调节具有多个记录头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头部的位置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及行式记录头。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所谓喷墨记录装置,其从形成于记录头部的多个喷嘴吐出经过微滴化处理的墨液,记录于被记录媒介。
喷墨记录装置通常搭载有多个记录头部。据此,当因记录头部的喷嘴阻塞等导致特定位置发生打字不良时,不必更换整个记录头部,仅需更换不良记录头部即可。此外,藉由在记录头部和被记录媒介相对移动的方向搭载有多个记录头部,能够在不降低记录速度的前提下提高主扫描方向的分辨率,或是在维持主扫描方向的分辨率的同时提高记录速度。
但在喷墨记录装置中,如上所述,由于使用多个记录头部,即使只有一个记录头部的位置发生错位,就会发生记录不良。
如图12所示,当利用彼此错开配置的5个记录头部H1~H5对被记录媒介X进行记录时,若记录头H2的位置偏移至记录头H1侧,则会在向被记录媒介X进行的记录中出现所施加的墨点重叠而变浓的部分M,以及没有印上字的条纹状发白的部分N。
对此,人们开发了用于对记录头部的位置进行微调的装置。
例如,已知有一种对固定于机座上的喷墨记录头的位置进行调节的喷墨记录头的位置调节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位置调节装置中,藉由拧松固定螺钉,可在机座的台座18的基准面上使喷墨记录头10向+X、-X、+Y、-Y的方向移动,藉由拧紧固定螺钉,可按压喷墨记录头10而进行固定。
此外,已知有一种喷墨记录头(记录头部)的位置调节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其具有:在喷墨记录头的喷嘴形成面的长度方向的一方延伸形成的第1引导部;在喷墨记录头的喷嘴形成面的长度方向的另一方延伸形成的第2引导部;以抵接于第1引导部的方式配设的抵接部件;具有转动的陀螺,并藉由该陀螺与所述第2引导部间的滑动、以抵接部件为支点使喷墨记录头移动的陀螺移动部;以及藉由陀螺的转动而转动的刻度部。
此外,已知有一种将排列有吐出液滴的多个喷嘴的多个记录头排列于阵列基础部件的记录头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其中,记录头保持于第1板部件,第1板部件保持于第2板部件,第1板部件能够相对于第2板部件在垂直于记录头的喷嘴面的方向、且以穿过记录头的特定喷嘴的中心位置的Z轴为轴心转动,能够经由第2板部件的长孔将螺钉拧入阵列基础部件的螺钉孔,并藉由拧松该螺钉而使第2板部件相对于阵列基础部件沿X轴方向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1136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3059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4-149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位置调节装置中,虽然可将喷墨记录头沿长度方向移动,以及在上述专利文献3所述的记录头单元中,虽然可将第2板部件沿长度方向移动,但两者均是拧松螺钉而移动,谈不上高精度的移动。此外,即使将其移动到了准确的位置,拧紧螺钉时,也会产生位置错位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位置调节装置中,由于是藉由转动记录头部来对记录头部的位置进行调节,因此记录头部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谈不上精度优良。此外,由于转动一部分记录头部后,会使该记录头部发生倾斜,因此会导致所施加的墨点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即使想与其他的记录头部对齐在长度方向上的位置,由于墨点间的距离有偏差,因此存在会发生微小偏移的缺点。
本发明即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对记录头部在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及行式记录头。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对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后发现,藉由利用记录头固定部来固定记录头部,设置用于引导记录头固定部的平移装置,进而使锥销的锥部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利用柱塞将另一侧的端部朝锥销侧推压,即可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1方案为,一种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用于对具有多个记录头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头部在长度方向即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头固定部,其俯视呈矩形,用于支撑固定记录头部;平移装置,其安装有该记录头固定部;以及托架,其安装有该平移装置,平移装置将记录头固定部相对于托架沿X轴方向引导,具有锥部的锥销和用于向一个方向推压的柱塞对向安装在托架上,锥销的锥部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被柱塞向锥销侧推压,藉由使锥销上下移动,而使记录头固定部沿X轴方向平移,调节该记录头固定部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根据上述第1方案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锥销的锥部抵接于该连接板。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根据上述第1方案或第2方案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锥销螺合于托架。
本发明的第4方案为,根据上述第3方案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于使锥销转动的电动执行元件或电动马达。
本发明的第5方案为,根据上述第1方案~第4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平移装置由滑动单元部、及可供该滑动单元部滑动的固定轨道部构成,在记录头固定部安装有滑动单元部,
在托架安装有固定轨道部。
本发明的第6方案为,根据上述第1方案~第5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记录头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俯视呈V字形的、设有缺口的第1凸缘部,在记录头部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俯视呈L字形的第2凸缘部,在记录头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定位销,将第1凸缘部及第2凸缘部在分别其使抵接于所对应的定位销的状态下利用螺钉固定,据此使记录头部支撑固定于记录头固定部。
本发明的第7方案为,根据上述第1方案~第6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记录头部为在下表面形成有喷嘴的行式记录头。
本发明的第8方案为,一种行式记录头,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记录头部,其在记录头部安装有上述第1~7方案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第2记录头部,其未在记录头部安装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以及框架,其安装有第1记录头部和第2记录头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中,支撑固定记录头部的记录头固定部被平移装置相对于托架沿X轴方向引导。
据此,不会使记录头部的朝向相对于其他的记录头部的朝向倾斜,因此所施加的墨点间的距离在记录头部整个范围内保持为恒定。
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中,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抵接有锥销的锥部,另一侧的端部被柱塞朝锥销侧推压,因此记录头固定部处于被锥销及柱塞夹持的状态。
而且,藉由使锥销以该状态为起始点上下移动,使记录头固定部的与锥部抵接的位置基于锥部的倾斜而沿X轴方向偏移,同时藉由柱塞的推压,使记录头固定部追随该偏移。据此,使记录头固定部略微移动,因此能对X轴方向的记录头部的位置进行高精度的调节。
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中,锥销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变换为记录头固定部沿X轴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对记录头部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此外,这种情况下,能够基于锥销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程度,掌握记录头固定部沿X轴方向的移动程度。
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中,在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安装有连接板,并使锥销的锥部抵接于该连接板,据此,在使锥销上下移动时,连接板的与锥部抵接的位置会基于锥部的倾斜沿X轴方向偏移,与此同时,基于柱塞的推压,连接板及记录头固定部会追随该偏移。据此,由于记录头固定部会略微移动,所以能够对记录头部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高精度的调节。
此外,由于使锥销上下移动而使锥部与连接板抵接的位置发生偏移,可能导致连接板发生磨损,但是由于将连接板安装于记录头固定部,因此可以仅将连接板拆下进行更换。
而若要更换记录头固定部,由于必须拆卸整个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因此作业会比较麻烦。
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中,将锥销螺合于托架时,锥销的旋转移动变换为锥销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而且,这又变换为记录头固定部沿X轴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对记录头部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此外,这种情况下,能够基于锥销的旋转程度而容易地掌握锥销的上下方向的移动程度及记录头固定部沿X轴方向的移动程度。
此时,若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进而具备用于使锥销转动的电动执行元件或电动马达时,则能更高精度地使锥销转动,且能更高精度地掌握锥销的转动程度。
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中,若平移装置由滑动单元部、可供该滑动单元部滑动的固定轨道部构成时,藉由在记录头固定部安装滑动单元部,在托架安装固定轨道部,能够极大地减少记录头固定部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从而能够使记录头固定部顺利地相对于托架移动。
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中,藉由在记录头部设置有第1凸缘部及第2凸缘部,在记录头固定部设置有一对定位销,在使第1凸缘部及第2凸缘部分别抵接于所对应的定位销的状态下,利用螺钉加以固定,从而将记录头部在确定了位置的状态下固定于记录头固定部。
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记录头部的相对于记录头固定部的位置,且能使记录头部与记录头固定部成为一体。
若记录头部为行式记录头时,由于记录头部被固定使用且需要进行更高精度的位置调节,因此更加优选适用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行式记录头中,由于第1记录头部具有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因此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对相对于不具有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第2记录头部的、第1记录头部在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的(a)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图1的(b)为图1的(a)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D1箭头侧视图。
图2的(a)为示出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记录头部的俯视图,图2的(b)为图2的(a)的记录头部的D2箭头侧视图。
图3的(a)为示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记录头固定部的俯视图,图3的(b)为图3的(a)的记录头固定部的D3箭头侧视图,图3的(c)为图3的(a)的记录头固定部的D4箭头侧视图。
图4的(a)为示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托架的俯视图,图4的(b)为图4的(a)的托架的D5箭头侧视图,图4的(c)为沿A-A线剖切图4的(a)的托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示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柱塞的剖视图。
图6为示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锥销的主视图。
图7的(a)为示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平移装置的俯视图,图7的(b)为图7的(a)的平移装置的D6箭头侧视图。
图8为沿B-B线剖切图1的(b)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沿A’-A’线剖切图1的(a)的托架的剖视图。
图10的(a)为示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之前的框架的俯视图。
图10的(b)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行式记录头的俯视图。
图11的(a)为示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前的框架的其他例子的示意俯视图,图11的(b)为示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前的框架的其他例子的示意俯视图,图11的(c)为示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前的框架的其他例子的示意俯视图,图11的(d)为示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前的框架的其他例子的示意俯视图。
图12为用于说明现有的记录不良的示意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记录头部
10:主体部
100: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
11:墨液流入口
12:墨液流出口
13:第1凸缘部
13a:第1记录头部孔
14:第2凸缘部
14a:第2记录头部孔
15:喷嘴板
16:支撑台
2:托架
21:第2槽部(托架的槽部)
21a:螺钉孔
21b:下部支撑面
21c:安装固定面
22:锥销
22a:头部
22b1:上支撑部
22b2:下支撑部
22c:螺钉部
22d:锥部
22e:按压弹簧部
23:柱塞
23a:箱部
23a1:通气口
23b:施力弹簧部
23c:球部
24:连接部
24a:螺合部
24b1:上引导部
24b2:下引导部
2a:第2壁部(托架的壁部)
2b:第1横壁部
2b1:第1托架孔
2c:第2横壁部
2c1:第2托架孔
3:记录头固定部
31:第1槽部(记录头固定部的槽部)
31a:孔
31b:上部支撑面
31c,52b:螺钉
32:连接板
32a:抵接面
33:第1定位销(定位销)
33a:第1记录头固定部螺钉孔
34:第2定位销(定位销)
34a:第2记录头固定部螺钉孔
3a:支撑板部
3a1,3a2:阶部
3b:空隙部
3c:第1壁部(记录头固定部的壁部)
4,43,44,45,46:框架
41:支点销孔
42:U字孔
4a:记录头孔
4a1:基准记录头孔(记录头孔)
4b,4d:框架螺钉孔
4c:定位销
5:平移装置
51:滑动单元部
51a:上表面
52:固定轨道部
52a:下表面
6:行式记录头
61:第1记录头部
62:第2记录头部
P1:长孔
P2:圆孔
Q: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需要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而且,对附图中的相同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除非有特别说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均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且,附图的尺寸比例不限于图示的比例。
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用于所谓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是指,从记录头部吐出墨液而向被输送的被记录媒介实施记录的装置。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用于对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头部的长度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
而且,本说明书中,记录头部俯视时呈矩形,以该记录头部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以在水平面垂直于该X轴方向的方向为Y轴方向,以与上述方向垂直的上下方向为Z轴方向。
图1的(a)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图1的(b)为图1的(a)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D1箭头侧视图。
如图1的(a)及图1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具备:用于支撑固定记录头部1的记录头固定部3,安装有该记录头固定部3的平移装置5,以及安装有该平移装置5的托架2。
根据上述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藉由使记录头部1沿X轴方向平移,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对记录头部1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图2的(a)为示出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记录头部的俯视图,图2的(b)为图2的(a)的记录头部的D2箭头侧视图。
如图2的(a)及图2的(b)所示,安装于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的记录头部1具有:主体部10;安装于该主体部10的下表面的喷嘴板15;用于使墨液流入主体部10的墨液流入口11;以及用于使墨液从主体部10流出的墨液流出口12。
记录头部1中,主体部10为俯视呈矩形的箱型,可在内部容纳墨液。
而且,在主体部10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立设有墨液流入口11及墨液流出口12。意即,在主体部10的一侧(图2的(b)的左侧)设置有墨液流入口11,在另一侧(图2的(b)的右侧)设置有墨液流出口12。
记录头部1中,主体部10的内部与墨液流入口11及墨液流出口12连通,从墨液流入口11流入的墨液会储存于主体部10的内部。
此外,清洗时,从墨液流入口11流入的清洗液会通过主体部10内部从墨液流出口12流出。
在喷嘴板15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未图示)。
记录头部1中,该喷嘴将容纳于主体部10的墨液进行微滴化处理并向下方吐出。意即,记录头部1为所谓行式记录头,其在固定的状态下朝经过记录头部1下方的被记录媒介施加墨液。
而且,记录头部1中,在主体部10的下表面的喷嘴板15的周围设置有支撑台16,该支撑台16支撑于记录头固定部3。
此处,在记录头部1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图2的(a)的左侧)的端部设置有俯视呈V字形的、设有缺口的第1凸缘部13;在记录头部1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侧(图2的(a)的右侧)的端部设置有俯视呈L字形的第2凸缘部14。
而且,在第1凸缘部13设置有第1记录头部孔13a,在第2凸缘部14设置有第2记录头部孔14a。
图3的(a)为示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记录头固定部的俯视图,图3的(b)为图3的(a)的记录头固定部的D3箭头侧视图,图3的(c)为图3的(a)的记录头固定部的D4箭头侧视图。
如图3的(a)、图3的(b)及图3的(c)所示,记录头固定部3整体俯视呈矩形,侧视呈L字形。
记录头固定部3由平板状的支撑板部3a、立设于支撑板部3a的长边的一侧的缘部的壁部(以下将记录头固定部3的壁部称作“第1壁部”)3c、以及设置于支撑板部3a的中央且俯视呈矩形的空隙部3b构成。
记录头固定部3中,在沿着支撑板部3a的长边且与第1壁部3c相对一侧的缘部、以及沿着短边一侧的缘部,设置有俯视呈L字形的阶部3a1。此外,在沿着支撑板部3a的短边的另一侧的缘部,设置有朝另一侧突出的阶部3a2。意即,支撑板部3a中,阶部3a1及阶部3a2比其内侧要更高。
在支撑板部3a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设置的阶部3a1,立设有与上述第1凸缘部13对应的定位销33(以下简称“第1定位销”);在支撑板部3a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设置的阶部3a2,立设有与上述第2凸缘部14对应的定位销34(以下简称“第2定位销”)。
此外,在第1定位销33的空隙部3b侧的支撑板部3a处设置有第1记录头固定部螺钉孔33a,在第2定位销34的空隙部3b侧的支撑板部3a处设置有第2记录头固定部螺钉孔34a。
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藉由使记录头部1的第1凸缘部13抵接于第1定位销33,记录头部1在X轴方向上相对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位置被定位,藉由使记录头部1的第2凸缘部14抵接于第2定位销34,记录头部1在Y轴方向上相对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位置被定位(参照图1的(a))。
而且,在该状态下,利用螺钉固定第1记录头部孔13a及第1记录头固定部螺钉孔33a,利用螺钉固定第2记录头部孔14a及第2记录头固定部螺钉孔34a,据此,在记录头部1相对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位置被定位的状态下对其进行固定,使记录头部1与记录头固定部3成为一体。
此时,藉由使记录头部1的支撑台16的下表面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支撑板部3a的上表面,从而使记录头部1在被记录头固定部3定位了的状态下被支撑。
此外,记录头部1的喷嘴板15处于插入记录头固定部3的空隙部3b而向下方露出的状态。
因此,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记录头固定部3以不妨碍墨液从记录头部1的喷嘴向下方吐出的方式,支撑固定着记录头部1。
记录头固定部3中,第1壁部3c的外侧安装于平移装置5。该平移装置5用于将记录头固定部3相对于托架2沿X轴方向引导。关于平移装置5,参见后述内容。
在第1壁部3c的外侧,设置有左右两处用于安装于平移装置5的滑动单元部51的槽部31(以下将记录头固定部3的槽部31称作“第1槽部”)。在该第1槽部31,设置有用于安装于滑动单元部51的孔31a。
此处,第1槽部31的上侧的面(以下简称“上部支撑面31b”)为,用于以与支撑板部3a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式安装滑动单元部51的基准面。
记录头固定部3中,在第1壁部3c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图3的(b)的左侧)的端部的上侧,设置有连接板32。
具体而言,利用螺钉,将具有倾斜的抵接面32a的连接板32,在使与抵接面32a相反侧的面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状态下,安装固定在第1壁部3c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图3的(b)的左侧)的端部的上侧。
连接板32的抵接面32a会抵接于后述的锥销22的锥部22d。而且,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如后所述,随着锥销22沿Z轴方向移动,连接板32被沿X轴方向推压,但由于在使与抵接面32a相反侧的面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状态下,利用螺钉固定了连接板32,因此能够切实防止仅连接板32相对于记录头固定部3沿X轴方向移动。
此处,连接板32的抵接面32a以与锥销22的锥部22d对应的方式,自下向上朝记录头部1侧倾斜。
此时,优选抵接面32a的相对于Z轴方向的倾斜角度θ1大致等同于锥部22d的倾斜角度θ2。意即,优选两者为线接触。
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记录头固定部3藉由连接板32抵接于锥销22。据此,能够防止记录头固定部3本身发生磨损。
此外,藉由拆卸螺钉,能够容易地将连接板32从记录头固定部3拆下。此外,安装连接板32时,在使与抵接面32a相反的面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状态下,仅凭利用螺钉来固定,即可容易地安装于X轴方向的基准位置。因此,当连接板32发生了磨损时,能够简单地进行更换。而且,也可随着更换锥销22而更换连接板32,以使抵接面32a相对于Z轴方向的倾斜角度θ1等同于锥部22d的倾斜角度θ2。
图4的(a)为示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托架的俯视图,图4的(b)为图4的(a)的托架的D5箭头侧视图,图4的(c)为沿A-A线剖切图4的(a)的托架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4的(a)及图4的(b)所示,托架2由沿X轴方向延伸的壁部2a(以下将托架2的壁部称作“第2壁部”)、从第2壁部2a的一侧(图4的(a)的左侧)的端部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1横壁部2b、以及从第2壁部2a的另一侧(图4的(a)的右侧)的端部沿Y轴方向延伸的第2横壁部2c构成,第1横壁部2b与第2横壁部2c相对。意即,托架2为俯视呈U字形。
托架2以沿着记录头固定部3的周围的方式配置(参照图1的(a))。
此时,如后所述,藉由平移装置5,在第2壁部2a连接有记录头固定部3的第1壁部3c。
此外,在第1横壁部2b及第2横壁部2c与记录头固定部3的支撑板部3a之间均设置有一定的空隙。据此,记录头固定部3在X轴方向上的移动不会受到阻碍。
托架2中,在第2壁部2a的内侧,设置有上下两处用于安装平移装置5的固定轨道部52的槽部21(以下将托架2的槽部21称作“第2槽部”),在该第2槽部21,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轨道部52的螺钉孔21a。而且,两处的第2槽部21均沿X轴方向延伸,且互相平行。
此处,第2槽部21的下侧的面(以下简称“下部支撑面21b”)为,用于以与支撑板部3a的上表面平行的方式安装固定轨道部52的基准面。
托架2中,在第1横壁部2b的与第2壁部2a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第1托架孔2b1,在第2横壁部2c的与第2壁部2a相反侧的端部,设置有第2托架孔2c1。
而且,藉由利用螺钉将第1托架孔2b1及第2托架孔2c1与设置于后述的框架4的框架螺钉孔4b进行固定,从而在托架2相对于框架4的位置被定位了的状态下进行固定,使托架2与框架4成为一体。
托架2中,在由第2壁部2a与第2横壁部2c所形成的角部,安装有柱塞23。
图5为示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柱塞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柱塞23由呈有底圆筒状的箱部23a、容纳于该箱部23a施力弹簧部23b、以及设置于该施力弹簧部23b的一端且被以至少一部分从箱部23a的开口露出的方式保持着的球部23c构成。而且,在箱部23a的底部设置有通气口23a1。
该柱塞23具有朝一个方向推压的性能。
回到图4的(b),柱塞23的箱部23a固定于托架2,球部23c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3。
而且,藉由施力弹簧部23b的弹力,球部23c推压记录头固定部3。
意即,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安装于托架2的柱塞23处于始终沿着X轴将记录头固定部3朝第1横壁部2b侧推压的状态(参照图1的(b))。
托架2中,在由第2壁部2a与第1横壁部2b所形成的角部的上侧,安装有连接部24。
此外,如图4的(c)所示,在连接部24设置有贯通孔,在该贯通孔插入有锥销22。
此处,连接部24中,在贯通孔的内壁面具有:形成有螺合槽的螺合部24a、用于引导锥销22的上引导部24b1及下引导部24b2。上引导部24b1、螺合部24a、下引导部24b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
图6为示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锥销的主视图。
如图6所示,锥销22由头部22a、从该头部22a向下方延伸的上支撑部22b1、与该上支撑部22b1连续的螺钉部22c、与该螺钉部22c连续的下支撑部22b2、以及与该下支撑部22b2连续的设置于下端部的锥部22d构成。
此外,在锥销22的上支撑部22b1的周围设置有被头部22a与连接部24夹持的按压弹簧部22e(参照图4的(c))。
锥销22中,螺钉部22c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螺合于连接部24的螺合部24a,上支撑部22b1及下支撑部22b2分别支撑于所对应的连接部24的上引导部24b1及下引导部24b2并被其引导。
而且,锥销22藉由使其头部22a转动而沿Z轴方向移动。在锥销22的头部22a设置有用于使锥销22转动的开缝和倒角。
此时,锥销22处于被按压弹簧部22e以一定的力朝上方按压的状态。据此,能够防止螺钉部22c的后冲,因此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锥销22向Z轴方向的移动。
此外,按压弹簧部22e所产生的对于锥销22的头部22a的下表面及连接部24的上表面的按压力,会发挥防止锥销22相对于连接部24转动的作用。
因此,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还具备固定记录头部1的位置的功能。
而且,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也可设置例如定位螺钉或柱塞等按压部件,以代替使用按压弹簧部22e。
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由于锥销22螺合于托架2的连接部24的螺合部24a,因此,锥销22的旋转移动会转换为锥销2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如后所述,由于锥销2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量会转换为记录头固定部3沿X轴方向的移动量,因此能够容易地对记录头部1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此时,藉由相对于锥销2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量而减少记录头固定部3沿X轴方向的移动量,能够更高精度地对记录头部1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此外,这种情况下,能够容易地基于锥销22的头部22a的转动程度,掌握锥销2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程度及记录头固定部3沿X轴方向的移动程度。
意即,由于头部22a的转动程度、锥销2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程度、记录头固定部3沿X轴方向的移动程度成一定比例关系,因此例如通过提前计算出与头部22a转动一圈相应的锥销2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程度或记录头固定部3沿X轴方向的移动程度,即使改变了头部22a的转动程度,也能算出锥销22在Z轴方向上的移动程度及记录头固定部3沿X轴方向的移动程度。
如上所述,锥销22的锥部22d抵接于安装在记录头固定部3的连接板32的抵接面32a。
此处,优选锥部22d相对于锥销22的长度方向的倾斜角度θ2为5°~25°。若倾斜角度θ2不足5°,则与倾斜角度θ2处于上述范围内时比较,可能导致记录头部1的可移动距离不够充分。若倾斜角度θ2超过25°,则与倾斜角度θ2处于上述范围内时比较,可能导致难以进行基于略微移动的微调。
图7的(a)为示出用于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平移装置5的俯视图,图7的(b)为图7的(a)的平移装置5的D6箭头侧视图。
如图7的(a)及图7的(b)所示,平移装置5(直线导轨)由滑动单元部51、以及可供该滑动单元部51滑动的固定轨道部52构成。而且,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对于1条固定轨道部52使用了2个滑动单元部51。
平移装置5中,在滑动单元部51内置有滚珠等部件,该部件在滑动单元部51与固定轨道部52之间滚动循环。因此,即使在没有空隙的状态下使用平移装置5,也可在提供增压的状态下顺畅移动。
此处,对记录头固定部3、平移装置5、托架2间的连接状态进行说明。
图8为沿B-B线剖切图1的(b)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8所示,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在记录头固定部3的第1壁部3c外侧的第1槽部31,利用螺钉31c安装固定有上下两处滑动单元部51。而且,在记录头固定部3设置有两处第1槽部31。因此,在记录头固定部3设置有4处滑动单元部51。
更详细而言,各滑动单元部51的上表面51a与支撑板部3a的上表面平行。而且,至少位于上侧的两处滑动单元部51的上表面51a在抵接于第1槽部31的上部支撑面31b的状态下,被螺钉31c固定于记录头固定部3。据此,记录头固定部3以被从下侧支撑的方式安装于滑动单元部51(平移装置5)。
而且,位于上侧位置的两处滑动单元部51的上表面51a互为同一平面,位于下侧的两处滑动单元部51的上表面51a互为同一平面。
如上所述,由于记录头固定部3处于被平移装置5的滑动单元部51的上表面51a向上方支撑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因记录头部1及记录头固定部3的重量或震动等而向上下偏移,能够始终保持平行。据此,能够始终保持记录头部1的平行。
另一方面,在托架2的第2壁部2a的内侧的第2槽部21,分别利用螺钉52b安装固定有固定轨道部52。
此时,两处第2槽部21的结构均为从侧面观察呈“コ”字形的缺口,Z轴方向的宽度大于固定轨道部52的Z轴方向的宽度。
更详细而言,各固定轨道部52的下表面52a与支撑板部3a的上表面平行。而且,在使固定轨道部52的下表面52a抵接于第2槽部21的下部支撑面21b,且抵接于第2槽部21的内侧的面即安装固定面21c的状态下,利用螺钉52b将固定轨道部52固定于托架2。据此,固定轨道部52(平移装置5)以被从下侧支撑的方式安装于托架2。
而且,上下两处固定轨道部52互相平行,且彼此的长度方向为X轴方向。
如上所述,由于平移装置5的固定轨道部52处于被托架2的下部支撑面21b向上方支撑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因记录头部1、记录头固定部3及平移装置5的重量或振动等而导致向上下偏移,能够始终保持平行。据此,能够始终保持记录头部1的平行。
此外,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藉由以互为平行的方式配置上下两个固定轨道部52,能够具备足够的刚性,以承受因连接于平移装置5的记录头固定部3及连接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记录头部1的重量而导致平移装置5产生的弯曲力矩。
据此,能够防止因记录头固定部3及记录头部1的重量而导致固定轨道部52或滑动单元部51发生变形。
如上所述,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记录头固定部3的第1壁部3c、平移装置5、托架2的第2壁部2a被连接在一起。
而且,由于设置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滑动单元部51被固定轨道部52沿X轴方向引导,因此记录头固定部3能够被托架2的固定轨道部52引导着沿X轴方向平移移动。
图9为沿A’-A’线剖切图1的(a)的托架的剖视图。
如图9所示,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安装于托架2的锥销22的锥部22d,隔着连接板32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3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图9的左侧)的端部,记录头固定部3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侧(图9的右侧)的端部被安装于托架2的柱塞23朝锥销22侧推压。意即,锥销22和柱塞23以夹持记录头固定部3的方式对向安装于托架2。
藉由以该状态为起点使锥销22的头部22a转动,锥销22会沿Z轴方向下降,锥部22d会隔着连接板32将记录头固定部3沿X轴方向的柱塞23侧推压,与此同时,连接板32与锥部22d抵接的位置会朝柱塞23侧偏移。
据此,记录头固定部3会沿X轴方向朝柱塞23侧平移。
此时,由于记录头固定部3处于被柱塞23朝锥销22侧推压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因锥部22d的推压而导致过度移动。
另一方面,藉由使锥销22的头部22a朝相反的方向转动,锥销22会沿Z轴方向上升,解除锥部22d对连接板32的推压,与此同时,记录头固定部3因被柱塞23朝锥销22侧推压而沿X轴方向追随,连接板32与锥部22d抵接的位置会朝锥销22侧偏移。
据此,记录头固定部3会沿X轴方向朝锥销22侧平移。
此时,由于记录头固定部3与托架2藉由固定轨道部52和滑动单元部51连接在一起,因此能够极大地减少在记录头固定部3与托架2之间产生的摩擦,能够实现顺滑的移动。意即,如上所述,由于在滑动单元部51与固定轨道部52之间有滚珠等部件滚动循环,因此即使在没有空隙的状态下使用,也可在提供增压的状态下顺畅移动。
图10的(a)为示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之前的上述框架的俯视图,图10的(b)为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行式记录头的俯视图。
如图10的(a)所示,框架4具有多个俯视呈矩形的记录头孔4a。具体而言,并排设置有两个记录头孔4a的行列与并排设置有三个记录头孔4a的行列交错排列,且各记录头孔4a以彼此错开的方式配置。
此外,以多个记录头孔4a中,并排设置有三个记录头孔4a的行列中的中央的记录头孔为基准记录头孔4a1。
如图10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行式记录头6具备:在记录头部1安装有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的第1记录头部61,在记录头部1未安装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的第2记录头部62,以及安装有第1记录头部及第2记录头部的框架4。而且,第2记录头部62由于未安装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因此实质上等同于记录头部1。
行式记录头6中,在框架4的基准记录头孔4a1安装有第2记录头部62。而且,由于第2记录头部62为第1记录头部61的位置的基准,因此对其不进行记录头位置的微调。
此外,在基准记录头孔4a1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立设有一对定位销4c,在一对定位销4c的内侧设置有框架螺钉孔4d。因此,与上述在记录头固定部3安装记录头部1相同,将第2记录头部6安装于基准记录头孔4a1。
此外,其他的记录头孔4a被设置为能够安装第1记录头部61。因此,在上述这些记录头孔4a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上述托架2的第1托架孔2b1及第2托架孔2c1对应的框架螺钉孔4b(参照图10的(a))。
而且,在X轴方向使第1横壁部2b的外侧的面和与此对应的框架4的基准面抵接,在Y轴方向使第2壁部2a的外侧的面和与此对应的框架4的基准面抵接,在此状态下利用螺钉将第1托架孔2b1及第2托架孔2c1与设置于框架4的框架螺钉孔4b进行固定,据此,在托架2相对于框架4的位置被定位的状态下对托架2进行固定。据此,使托架2与框架4成为一体。
而且,安装于框架4的各记录头部1的喷嘴面位于比框架4的下表面略微靠上的位置。据此,能够防止喷嘴面接触被记录媒介。
行式记录头6中,在利用夹具(销子)等调节了记录头固定部3相对于托架2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并进行了记录头部1在X轴方向上的初期定位后,再将安装有第1记录头部61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安装于框架4。
具体而言,藉由使设置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第1壁部3c的一对长孔P1(参照图3的(b))与设置于托架2的第2壁部2a的一对圆孔P2(参照图4的(b))重叠,并使夹具Q穿过此处(参照图1的(b)),来进行初期定位。
而且,利用该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对第1记录头部61的喷嘴位置进行调节,以使其成为相对于作为基准的第2记录头部62的喷嘴位置的准确位置。
据此,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对相对于第2记录头部62的第1记录头部61在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在该状态下,将行式记录头6安装于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部(未图示)。此时,设置于行式记录头6的一端的支点销孔41,卡合于设置在记录部的支点销(未图示),而设置于另一端的U字孔42,抵接于设置在记录部的转动提供装置(未图示),据此决定相对于记录部的行式记录头6的位置。
此外,行式记录头6中,也可利用转动提供装置来调节行式记录头6的位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为用于行式的记录头,但本发明也可用于串行式记录头。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藉由使记录头部1的第1凸缘部13及第2凸缘部14抵接于记录头固定部3的定位销33、34来实施定位,但本发明中定位方法不限于此。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中,利用螺钉将四个滑动单元部51安装固定于记录头固定部的第1壁部3c的外侧的第1槽部31,但本发明中并非必须设置第1槽部31,例如,也可在记录头固定部的第1壁部3c设置抵接于滑动单元部51的上表面51a的定位销,而非抵接于上部支撑面31b。
此外,滑动单元部51的数量不限于此。
此外,第1壁部3c与滑动单元部51也可形成为一体。
同样地,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中,利用螺钉将呈直线状延伸的一对固定轨道部52安装固定于托架2的第2壁部2a的内侧的第2槽部21,但本发明中并非必须设置第2槽部21,例如,也可在托架2的第2壁部2a设置抵接于固定轨道部52的下表面52a的定位销,而非抵接于下部支撑面21b。
此外,固定轨道部52的数量不限于此。
此外,第2壁部2a与固定轨道部52也可形成为一体。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在记录头固定部3的第1壁部3c的外侧安装有滑动单元部51,在托架2的第2壁部2a的内侧安装有固定轨道部52,但本发明中反之亦可。意即,也可在记录头固定部3的第1壁部3c的外侧安装有固定轨道部52,在托架2的第2壁部2a的内侧安装有滑动单元部51。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平移装置5(直线导轨)由滑动单元部51、以及可供该滑动单元部51滑动的固定轨道部52构成,但本发明中不限于此,也可采用轴与直线轴承的组合、直线花键轴和直线轴承的组合等。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在第1壁部3c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的上侧,安装固定有具有倾斜的抵接面32a的连接板32,但本发明中对连接板32的固定位置不做特别限定。
此外,也可以使连接板32与第1壁部3c形成为一体。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在由托架2的第2壁部2a与第1横壁部2b所形成的角部的上侧,安装有用于安装锥销22的连接部24,但本发明中不对连接部24的安装位置做特别限定。
此外,也可以使托架2与连接部24形成为一体。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锥销22由头部22a、上支撑部22b1、螺钉部22c、下支撑部22b2、锥部22d构成,但本发明中只要锥销22具有锥部22d,则其结构不限于此。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也可进而具备用于使锥销22转动的电动执行元件(未图示)或电动马达(未图示)。
这种情况下,能够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进行驱动,更高精度地使锥销22仅转动所指定的程度。
此外,还能更高精度地掌握锥销22的转动程度。
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中,柱塞23由箱部23a、施力弹簧部23b、球部23c构成,但本发明中柱塞23只要具有向一个方向推压的性能,则其结构不限于此。
作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100之前的上述框架4,不限于图10的(a)所示的例子。
图11的(a)、图11的(b)、图11的(c)及图11的(d)均为示出安装本实施方式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之前的上述框架的其他例子的示意俯视图。
如图11的(a)所示,框架43也可以是排列有两列4a的框架,其中一列并排设置3个记录头孔4a,另一列并排设置2个记录头孔4a。
此外,如图11的(b)所示,框架44也可以是排列有四列4a的框架,其中两列分别并排设置3个记录头孔4a,另两列分别并排设置2个记录头孔4a。
此外,如图11的(c)所示,框架45也可以是斜着排列有6个记录头孔4a的框架。而且,这种情况下,虽然所运送的被记录媒介的宽度方向与记录头部的X轴方向不一致,但藉由使记录头部沿X轴方向移动,能够将施加至被记录媒介的墨点位置朝被记录媒介的宽度方向调节。
此外,如图11的(d)所示,框架46也可以是设置有1个记录头孔4a的框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可以作为用于对具有多个记录头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头部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装置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能够高精度且容易地对记录头部在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

Claims (10)

1.一种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用于对具有多个记录头部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头部在长度方向即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其特征在于,
具备:
记录头固定部,其俯视呈矩形,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记录头部;
平移装置,其安装有该记录头固定部;以及
托架,其安装有该平移装置,
所述平移装置将所述记录头固定部相对于所述托架沿X轴方向引导,
具有锥部的锥销和用于向一个方向推压的柱塞对向安装在所述托架上,
所述锥销的锥部抵接于所述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
所述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被所述柱塞向所述锥销侧推压,
藉由使所述锥销上下移动,而使所述记录头固定部沿X轴方向平移,该记录头固定部的位置得以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头固定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
所述锥销的锥部抵接于该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销螺合于所述托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销螺合于所述托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使所述锥销转动的电动执行元件或电动马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使所述锥销转动的电动执行元件或电动马达。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移装置由滑动单元部和可供该滑动单元部滑动的固定轨道部构成,
在所述记录头固定部安装有滑动单元部,
在所述托架安装有所述固定轨道部。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头部在X轴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俯视呈V字形的、设有缺口的第1凸缘部,在所述记录头部在X轴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设置有俯视呈L字形的第2凸缘部,
在所述记录头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一对定位销,
将所述第1凸缘部及所述第2凸缘部在分别抵接于所对应的所述定位销的状态下利用螺钉固定,使所述记录头部支撑固定于所述记录头固定部。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头部为在下表面形成有喷嘴的行式记录头。
10.一种行式记录头,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1记录头部,其在记录头部安装有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
第2记录头部,其未在记录头部安装有所述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以及
框架,其安装有所述第1记录头部及所述第2记录头部。
CN201810291075.8A 2018-01-10 2018-03-30 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及行式记录头 Pending CN1100147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2239 2018-01-10
JP2018002239A JP6975949B2 (ja) 2018-01-10 2018-01-10 ヘッド位置調整機構及びラインヘッ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4739A true CN110014739A (zh) 2019-07-16

Family

ID=61827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1075.8A Pending CN110014739A (zh) 2018-01-10 2018-03-30 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及行式记录头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2592B2 (zh)
EP (1) EP3511171A1 (zh)
JP (1) JP6975949B2 (zh)
CN (1) CN110014739A (zh)
CA (1) CA301140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912A (zh) * 2019-09-12 2019-12-13 江门市卡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调整结构及印刷机
CN114834157A (zh) * 2022-05-25 2022-08-02 施潘德包装印刷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喷头调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92097B2 (ja) * 2019-03-28 2022-12-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ヘッド調整装置、ヘッド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JP7468000B2 (ja) 2020-03-10 2024-04-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WO2023122474A1 (en) * 2021-12-21 2023-06-29 Kateeva, Inc. Printhead alig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9682B2 (ja) * 1999-10-18 2011-04-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位置調整機構
EP1301268A2 (en) * 2000-07-03 2003-04-16 Xeotron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arrying out chemical reactions using photogenerated reagents
US6554398B2 (en) * 2001-03-08 2003-04-29 Agfa-Gevaert Ink-jet printer equipped for aligning the printheads
JP2005305920A (ja) 2004-04-23 2005-11-04 Olympus Corp インクヘッドの位置調整機構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JP2006205689A (ja) * 2005-01-31 2006-08-10 Olympus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18700A (ja) * 2005-02-09 2006-08-24 Alps Electric Co Ltd プリンタ
JP4765528B2 (ja) * 2005-10-06 2011-09-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ヘッドのアライメント調整方法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5010216B2 (ja) * 2006-09-08 2012-08-29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プリンタ装置のプリンタヘッド
JP2010125599A (ja) * 2008-11-25 2010-06-10 Brother Ind Ltd 記録装置、その記録ヘッド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04795B2 (ja) * 2009-09-29 2014-05-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412306B2 (ja) * 2010-01-27 2014-02-12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字装置
US8292398B2 (en) * 2010-05-14 2012-10-23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nthead alignment to compensate for dimensional changes in a media web in an inkjet printer
JP2012161992A (ja) * 2011-02-07 2012-08-30 Ricoh Co Ltd 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位置決め機構、液滴吐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液滴吐出ヘッドの位置決め方法ならびに交換方法
US8517502B2 (en) * 2011-02-14 2013-08-27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nthead alignment to reduce or eliminate banding artifacts for interlaced printheads
JP2013039762A (ja) * 2011-08-18 2013-02-28 Seiko Epson Corp 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液体噴射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US8939536B2 (en) * 2012-05-02 2015-01-27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igning printheads that eject clear ink in an inkjet printer
JP5978812B2 (ja) 2012-07-09 2016-08-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73658A (ja) * 2012-10-05 2014-04-24 Fujifilm Corp 液滴吐出ヘッド、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液滴吐出ヘッドのヘッドモジュール位置決め方法
KR101668396B1 (ko) * 2014-09-26 2016-10-28 (주) 평 안 프린터 헤드 정렬 장치
US9227444B1 (en) * 2015-03-30 2016-01-05 Nano Dimensions Technologies Ltd. Inkjet print heads alignment assembly, kits and methods
WO2017109833A1 (ja) * 2015-12-21 2017-06-29 富士通周辺機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アッセンブ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1912A (zh) * 2019-09-12 2019-12-13 江门市卡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调整结构及印刷机
CN114834157A (zh) * 2022-05-25 2022-08-02 施潘德包装印刷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喷头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19182A (ja) 2019-07-22
EP3511171A1 (en) 2019-07-17
CA3011405A1 (en) 2019-07-10
JP6975949B2 (ja) 2021-12-01
US20190210385A1 (en) 2019-07-11
US10532592B2 (en) 2020-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4739A (zh) 记录头位置调节装置及行式记录头
CN101905567B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喷头安装调整机构
US978296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 head alignment using alignment adapter
US9081519B2 (en) Print head pre-align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913266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ffline print head alignment
US8430585B2 (en) Print bar lift and method
US8506047B2 (en)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t least one print bar in a printing position in a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03958207B (zh) 印刷装置
US20140168303A1 (en) Print head align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creasing print resolution
CN105050815A (zh) 流体喷射模块安装
US10449792B2 (en) Elastic bending mechanism for bi-directional adjustment of print head position
US20120069089A1 (en) Print bar lift
JP2013119216A (ja) キャ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装置
CN108422752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轨道部的调节方法
US6742865B2 (en) Carriage guide for inkjet printer
CN203331591U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用喷头安装调整机构
JPH0819772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の調整方法
CN102310640A (zh) 一种调节装置
JP2007088154A (ja) 電子部品実装機
CN112519430B (zh) 打印模组的移动调整机构及具有其的打印设备
US20030160840A1 (en) Carriage guide for inkjet printer
CN219727635U (zh) 一种二维码喷印相对位置套准的调节机构
CN203142227U (zh) 适用于光学曲线研磨加工图的绘图机
CN214240037U (zh) 喷印模组
TW202339976A (zh) 用於噴墨列印機的列印磚片及列印頭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