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7578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7578A
CN110007578A CN201811516269.XA CN201811516269A CN110007578A CN 110007578 A CN110007578 A CN 110007578A CN 201811516269 A CN201811516269 A CN 201811516269A CN 110007578 A CN110007578 A CN 110007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container
rotation
toner contain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1626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07578B (zh
Inventor
野原佑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07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7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07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7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03G15/556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for toner consumption, e.g. pixel counting, toner coverage detection or toner density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79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for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56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leve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驱动传递单元具备第一驱动传递部和第二驱动传递部。第一驱动传递部通过将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调色剂容器,从而将收容在所述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向规定的方向输送,并且,限制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调色剂容器。第二驱动传递部通过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容器罩,从而使所述容器罩的状态从闭状态变更为开状态,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容器罩。据此,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将调色剂容器开放于外部的容器罩的开闭动作。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薄片体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采用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及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载持静电潜影的感光鼓、向感光鼓供应调色剂来使静电潜影显现为调色剂像的显影装置以及将调色剂像从感光鼓转印到薄片体上的转印装置。
此外,已知有对应各色的彩色调色剂而具备多个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配置有向各显影装置供应补给调色剂的多个调色剂容器。在这些技术中,在装置主体的前面部具备可开闭的多个容器罩。如果容器罩被开放,则调色剂容器露出于外部,从而可更换调色剂容器。
在所述的技术中,对应于作为驱动源的螺线管的进出动作,容器罩相对于装置主体开放。因此,对多个容器罩分别需要专用的驱动源,所以存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所述的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将调色剂容器开放于外部的容器罩的开闭动作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装置主体、形成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将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薄片体上的转印部。所述图像形成部具备:至少一个感光鼓,绕规定的轴旋转,且具有容许形成静电潜影并载持对应于所述静电潜影的调色剂像的周面;至少一个显影装置,通过将调色剂供应至所述感光鼓,使所述静电潜影显现为所述调色剂像;至少一个调色剂容器,收容向所述显影装置补给的调色剂;以及至少一个驱动部。所述装置主体具备:主体罩,可开闭;以及至少一个容器罩,通过所述主体罩被开放而露出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罩可在容许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调色剂容器的装拆的开状态与阻止所述调色剂容器从所述装置主体脱离的闭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更。所述至少一个驱动部具有:马达,可向第一旋转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以及具有第一驱动传递部和第二驱动传递部的驱动传递单元。第一驱动传递部通过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调色剂容器,从而使收容在所述调色剂容器内的所述调色剂向规定的方向输送,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调色剂容器。第二驱动传递部通过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容器罩,从而使所述容器罩的状态从所述闭状态变更为所述开状态,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容器罩。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将调色剂容器开放于外部的容器罩的开闭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装置主体的前罩被开放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容器、驱动部及容器罩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容器、驱动部及容器罩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容器、驱动部及容器罩的后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罩被锁定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罩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罩被锁定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罩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容器、驱动部及容器罩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容器、驱动部及容器罩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调色剂容器、驱动部及容器罩的后视图。
图15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罩被开放为止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5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罩被开放为止的步骤的另外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而例示串列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也可为复印机、传真装置以及它们的复合机等。此外,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为形成单色(黑白)图像的打印机、复印机等。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具备箱形的壳体结构的装置主体11。在该装置主体11内安装有供应薄片体P的供纸部12、形成用于转印到从供纸部12供应的薄片体P上的调色剂像的图像形成部13、所述调色剂像被初次转印的中间转印单元14、二次转印辊145、以及实施将形成在薄片体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在薄片体P上的处理的定影部16。而且,在装置主体11的上部具备在定影部16实施了定影处理的薄片体P被排出的排纸部171。
在装置主体11内,还在图像形成部13的右侧位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薄片体输送通道111。在薄片体输送通道111设有将薄片体P输送到适当处的输送辊对。此外,进行薄片体P的偏离校正,并在规定的时机向后述的二次转印的夹缝部输送薄片体P的校准辊对113也被设置在薄片体输送通道111中的所述夹缝部的上游侧。薄片体输送通道111是将薄片体P从供纸部12经由图像形成部13(二次转印夹缝部)及定影部16而输送至排纸部171的输送通道。
供纸部12具备供纸盘121和搓纸辊122。供纸盘121可插入脱离地安装在装置主体11的下方位置,贮存层叠了多张薄片体P而成的薄片体摞。搓纸辊122将贮存在供纸盘121的薄片体摞的最上面的薄片体P一张一张地抽出。
图像形成部13用于形成转印到薄片体P上的调色剂像,具备形成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像的多个图像形成单元。作为该图像形成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后述的中间转印带141的旋转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从图1所示的左侧向右侧)具备对应多色的调色剂而依次配置的使用黄(Y)颜色的调色剂的黄颜色用单元13Y、使用青(C)色的调色剂的青色用单元13C、使用品红(M)色的调色剂的品红色用单元13M、以及使用黑(Bk)色的调色剂的黑色用单元13BK。各单元分别具备感光鼓20、配置在感光鼓20的周围的带电装置21、显影装置23及清洁装置25。此外,各单元共用的曝光装置22被配置在图像形成单元的下方。
感光鼓20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规定的轴而被旋转驱动,容许在其周面形成静电潜影,并载持调色剂像。带电装置21使感光鼓20的表面均匀带电。曝光装置22具有光源、多面反射镜、反射镜、偏转镜等各种光学系统设备,向均匀带电的感光鼓20的周面照射基于图像数据而被调制的光而形成静电潜影。此外,清洁装置25清扫调色剂像转印后的感光鼓20的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鼓20、带电装置21及清洁装置25互相成为一体而构成鼓单元2(2Y、2C、2M、2BK)(图1、图2)。
显影装置23为了使形成在感光鼓20上的静电潜影显影(显现)而向感光鼓20的周面供应调色剂。显影装置23将磁性单组分调色剂作为显影剂而收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色剂具有带正极性的电的特性。此外,其他实施方式中,显影装置23也可采用由调色剂和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方式或非磁性单组分等其他显影方式。另外,显影装置23具有将调色剂接收到内部的调色剂补给口230(参照图2)。
中间转印单元14被配置在图像形成部13的上方。中间转印单元14具备中间转印带141、驱动辊142、从动辊143及初次转印辊24。
中间转印带141是环形的带状旋转体,以其周面侧分别抵接于各感光鼓20的周面的方式,被挂设在驱动辊142及从动辊143。中间转印带141以向一方向进行周向转动的方式被驱动,在表面载持从感光鼓20转印的调色剂像。
驱动辊142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右端侧张紧架设中间转印带141,以使中间转印带141周向转动的方式驱动。驱动辊142由金属辊形成。从动辊143在中间转印单元14的左端侧张紧架设中间转印带141。从动辊143向中间转印带141施加张力。
初次转印辊24隔着中间转印带141而与感光鼓20形成初次转印夹缝部,将感光鼓20上的调色剂像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1上。初次转印辊24与各色的感光鼓20相向而分别配置。
二次转印辊145隔着中间转印带141而与驱动辊142相向配置。二次转印辊145被压接于中间转印带141的周面而形成二次转印夹缝部。被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41上的调色剂像在所述二次转印夹缝部被二次转印到从供纸部12供应的薄片体P上。本实施方式的中间转印单元14及二次转印辊145构成本发明的转印部。转印部将在图像形成部13中形成的调色剂像从感光鼓20转印到薄片体P上。
被供应到定影部16的薄片体P通过定影夹缝部而被加热加压。据此,在所述二次转印夹缝部被转印到薄片体P上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薄片体P上。
排纸部171通过装置主体11的顶部被凹陷而形成。实施了定影处理的薄片体P经由从定影部16的上部延伸设置的薄片体输送通道111而排出到排纸部171。
图2至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图像形成部13的立体图、正视图及后视图。此外,图5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1的前罩11A被开放的状态的示意立体图。图6至图8分别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调色剂容器51、驱动部J以及上调色剂罩70的侧视图、立体图及后视图。
参照图2至图4,图像形成装置10还具备调色剂补给单元5。调色剂补给单元5配置在各色的显影装置23(23BK、23M、23C、23Y)的上方,通过调色剂补给口230向显影装置23补给所述调色剂。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色的调色剂补给单元5(5BK、5M、5C、5Y)沿水平方向邻接而配置。
各色的调色剂补给单元5分别具有上调色剂容器51(调色剂容器、第一调色剂容器)、下调色剂容器52(调色剂容器、第二调色剂容器)、上壳体50A、下壳体50B以及调色剂输送单元53。
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分别呈沿感光鼓20的轴向延伸的筒形状,并且,可在内部贮存调色剂且将调色剂排出。另外,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延伸的方向也可为与感光鼓20的轴向不同的方向。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沿安装方向(图2的箭头DM)、即沿着感光鼓20的轴向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装置主体11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呈圆筒形状,且在其外周面形成有沿轴向以螺旋状延伸的螺旋槽(图2、图6及图7)。该螺旋槽形成突出于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的内部的空间的螺旋状的突出部。并且,如后所述,通过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分别旋转,内部的调色剂通过螺旋状的突起部而朝向后方被输送。上调色剂容器51具有固定部51A和第一容器齿轮51G(图6)。固定部51A与调色剂输送单元53卡合,将上调色剂容器51内的调色剂移交给调色剂输送单元53。另外,固定部51A不旋转,上调色剂容器51中的固定部51A的前方部分对固定部51A可进行相对旋转。第一容器齿轮51G是在固定部51A的前方固定在上调色剂容器51的外周部的齿轮。通过旋转力传递到第一容器齿轮51G,上调色剂容器51的前方部分旋转。
下调色剂容器52也同样具有固定部52A和第二容器齿轮52G(参照图12)。固定部52A与调色剂输送单元53卡合,将下调色剂容器52内的调色剂移交给调色剂输送单元53。另外,固定部52A不旋转,下调色剂容器52中的固定部52A的前方部分对固定部52A可进行相对旋转。第二容器齿轮52G是在固定部52A的前方固定在下调色剂容器52的外周部的齿轮。通过旋转力传递到第二容器齿轮52G,下调色剂容器52的前方部分旋转。
另外,上调色剂容器51具有形成在对上壳体50A的安装方向的远端侧(固定部51A)的未图示的第一调色剂排出口,下调色剂容器52具有形成在对下壳体50B的安装方向的远端侧(固定部52A)的未图示的第二调色剂排出口。从这些调色剂排出口排出调色剂。另外,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具备封闭各调色剂排出口的闸门51S及52S(图7及图13)。如果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被安装在上壳体50A及下壳体50B,这些闸门被滑动移动而开放各调色剂排出口。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是相同形状的调色剂容器。换句话说,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色的调色剂容器可安装在对应的颜色的调色剂补给单元5的上壳体50A及下壳体50B的任一个上。另外,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被配置在图1的装置主体11的容器用空间S。
上壳体50A在装置主体11中在显影装置23的上方隔开间隔而被配置,容许上调色剂容器51沿安装方向DM安装于上壳体50A的内部,并且,接受上调色剂容器51。下壳体50B在装置主体11中配置在显影装置23的上方且上壳体50A的下方,容许下调色剂容器52沿安装方向DM安装于下壳体50B的内部,并且,接受下调色剂容器52。另外,上壳体50A及下壳体50B如图2的黑色位置BK的壳体那样也可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形状,此外,如图2的黄颜色位置Y的壳体那样也可为在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以规定的宽度而配置的形状。
另外,参照图2至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壳体50B以相对于安装在上壳体50A的上调色剂容器51的所述安装方向的远端部(后端部),下调色剂容器52的所述安装方向的远端部(后端部)在所述安装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的方式,将下调色剂容器52定位于所述装置主体内。而且,下壳体50B在装置主体11中配置在显影装置23的上方且上壳体50A的下方,且在水平且垂直于感光鼓20的轴向的方向(左右方向)上配置在与上壳体50A错开的位置(图2~图4)。其结果,在上调色剂容器51的安装方向的远端部(上调色剂容器51的后端部)的下方的空间,即,在水平且垂直于感光鼓20的轴向的方向上与下调色剂容器52的所述安装方向的远端部相向的空间形成容器台阶部H(图2、图4)。另外,在各图中,在一部分容器台阶部H附上了符号,但也可对应于各色而形成有容器台阶部H。
调色剂输送单元53将分别从安装在上壳体50A的上调色剂容器51以及安装在下壳体50B的下调色剂容器52排出的调色剂输送至显影装置23。另外,如后所述,调色剂输送单元53的一部分配置在所述的容器台阶部H。
调色剂输送单元53具有第一垂直输送部56、第二垂直输送部57、第一水平输送部58、第二水平输送部59、调色剂贮存部60及第三垂直输送部65。
第一垂直输送部56是在下调色剂容器52的后端部的右侧配置在上调色剂容器51的固定部51A的下方的管状部件。换句话说,第一垂直输送部56被配置在容器台阶部H。第一垂直输送部56以从固定部51A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被配置,并且,向下方输送调色剂。因此,如果上调色剂容器51被安装在装置主体11,固定部51A与第一垂直输送部56互相连通。
第二垂直输送部57是被配置在下调色剂容器52的固定部52A的下方的管状部件。第二垂直输送部57以从固定部52A向下方延伸的方式被配置,并且,向下方输送调色剂。因此,如果下调色剂容器52被安装在装置主体11,固定部52A与第二垂直输送部57互相连通。
第一水平输送部58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管状部件。第一水平输送部58从第一垂直输送部56接收调色剂,沿水平方向将调色剂向后方且左方输送,并将调色剂移交给调色剂贮存部60。
第二水平输送部59是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管状部件。第二水平输送部59从第二垂直输送部57接收调色剂,沿水平方向将调色剂向后方且左方输送,并将调色剂移交给调色剂贮存部60。
调色剂贮存部60是管状部件。调色剂贮存部60以使通过第一垂直输送部56及第二垂直输送部57被输送的调色剂通过第一水平输送部58及第二水平输送部59汇流的方式接收所述调色剂,并沿水平方向将调色剂向前方且右方进一步输送。
第三垂直输送部65是管状部件。第三垂直输送部65从调色剂贮存部60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并且,向显影装置23的调色剂补给口230供应调色剂。因此,第三垂直输送部65与调色剂贮存部60及显影装置23连通。另外,在各图中,为便于说明,将第三垂直输送部65和调色剂补给口230的位置稍微错开。
另外,在第一水平输送部58、第二水平输送部59及调色剂贮存部60的内部分别配置有通过旋转而可将调色剂沿水平方向输送的未图示的输送螺杆。在调色剂贮存部60内充满调色剂的情况下,根据输送螺杆的旋转量决定对显影装置23的调色剂补给量。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第一垂直输送部56、第二垂直输送部57及第三垂直输送部65的内部未配置如上所述的输送部件,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为了防止输送部内的调色剂的凝集而配置旋转或上下移动的搅拌部件。
参照图5,装置主体11具备前罩11A(主体罩)和罩检测部11B。前罩11A划定装置主体11的前面部,如图5所示可开闭。罩检测部11B是检测前罩11A已被开放的情况的传感器,作为一例,由PI传感器形成。而且,装置主体11具备4个(多个)上容器罩70(容器罩)和4个(多个)下容器罩90(容器罩)。另外,上容器罩70和下容器罩90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如图5所示,各上容器罩70及下容器罩90通过前罩11A被开放而露出于装置主体11的外部。上容器罩70和下容器罩90可开闭,可在容许对装置主体11的上调色剂容器51或下调色剂容器52的装卸的开状态和防止上调色剂容器51或下调色剂容器52从装置主体11脱离的闭状态之间变更状态。此时,上容器罩70和下容器罩90以配置在各自的下端部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罩支点部70S(图6)及罩支点部90S(图12)为支点进行开闭。另外,在罩支点部70S及罩支点部90S配置有未图示的线圈弹簧。该线圈弹簧的作用力使上容器罩70和下容器罩90分别朝向开放的方向被施加力。
图像形成装置10还具备多个驱动部J。在本实施方式中,与4个上调色剂容器51以及4个下调色剂容器52相对应,具备共8个驱动部J。另外,在图6至图8中,以针对1个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上容器罩70而具备的驱动部J为例子,下面说明其结构。另外,针对下调色剂容器52及下容器罩90而具备的驱动部J的结构也一样。
驱动部J具有马达M1和驱动传递单元K。马达M1是对应于各上调色剂容器51(下调色剂容器52)而具备的单一马达。马达M1可向第一旋转方向(正转)和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反转)旋转。如图6、图7所示,马达M1与上调色剂容器51的轴向的一端侧(后端部)相向配置。
驱动传递单元K具有将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调色剂容器51(下调色剂容器52)或上容器罩70(下容器罩90)的功能。具体而言,驱动传递单元K具有第一驱动传递部K1和第二驱动传递部K2。第一驱动传递部K1通过将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调色剂容器51,从而将收容在上调色剂容器51内的调色剂向规定的方向(朝向固定部51A、上闸门51S)输送,并且,限制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调色剂容器51。另一方面,第二驱动传递部K2通过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容器罩70,从而使上容器罩70的状态从所述闭状态变更为所述开状态,并且,限制将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容器罩70。
所述的马达M1具备马达轴MG。此外,第一驱动传递部K1具有与马达轴MG卡合的输入齿轮81以及与输入齿轮81卡合的单向齿轮82。此外,单向齿轮82与上调色剂容器51的第一容器齿轮51G卡合。单向齿轮82将马达M1的向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第一容器齿轮51G。另一方面,如果马达M1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则单向齿轮82空转,从而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不会传递至第一容器齿轮51G。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部J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10A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容器罩70被锁定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B是上容器罩70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A是上容器罩70被锁定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1B是上容器罩70的锁定被解除的状态的俯视图。
第二驱动传递部K2具有锁定部71(图10A)和锁定传递部L(图6、图7)。另一方面,上容器罩70具有容器罩主体701、被卡合部702以及所述的罩支点部70S。容器罩主体701是上容器罩70的主体部分,呈大致长方体形状。被卡合部702被配置在容器罩主体701的上端侧、即左端部且后端部。被卡合部702可与锁定部71的锁定片71T卡合。
锁定部71可摆动地被装置主体11支撑,具有将上容器罩70锁定为所述闭状态的功能。锁定部71具有锁定支点部71S和锁定片71T。锁定支点部71S作为锁定部71的摆动的支点而发挥功能。锁定片71T被配置在以锁定支点部71S为中心的锁定部71的转动的远端部,通过与所述的上容器罩70的被卡合部702卡合而将上容器罩70锁定为闭状态。另外,如图10A、图10B所示,在锁定部71的锁定支点部71S固定有线圈弹簧73。线圈弹簧73以使锁定部71被配置在图10A所示的锁定位置的方式向锁定部71施加绕锁定支点部71S的力。另外,如图6、图7所示,上容器罩70及锁定部71与上调色剂容器51的轴向的另一端侧(前端部)相向配置。
锁定传递部L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锁定部71,通过使锁定部71摆动而解除上容器罩70的锁定,使上容器罩70的状态从所述闭状态变更为所述开状态。锁定传递部L具有与第一驱动传递部K1共用的输入齿轮81、凸轮机构(cam gear)83、固定凸轮84、轴85及滑动销72(图10A)。
如上所述,输入齿轮81连接于马达M1的马达轴MG。凸轮机构83连接于输入齿轮81。另外,在凸轮机构83的内部安装有未图示的单向离合器。固定凸轮84被配置在凸轮机构83的前方。轴85从凸轮机构83沿轴向而朝向前方延伸,并且,通过滑动销72而连接于锁定部71。另外,凸轮机构83及固定齿轮84构成本发明的转换传递部。转换传递部将传递到输入齿轮81的第二旋转方向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轴85的轴向的滑动移动,让锁定部71摆动,从而容许上容器罩70被开放。
参照图9,凸轮机构83具有卡合突起83A和筒状内部空间83S。卡合突起83A是从凸轮机构83的周向的一部分向前方突出的突起部。筒状内部空间83S是形成在凸轮机构83的内部的筒状的空间。在筒状内部空间83S内包含固定凸轮84的圆筒部。另一方面,固定凸轮84被固定在装置主体11所具备的凸轮座板84T。固定凸轮84具有凸轮面84A。凸轮面84A以沿周向相对于凸轮座板84T的高度不同的方式连续形成。凸轮面84A的一部分(顶部)相对于凸轮座板84T配置在最后方,凸轮面84A的其他的一部分(沟部)被配置在最接近凸轮座板84T的位置。轴85的远端部(后端部)贯穿固定凸轮84的圆筒内部,并且,贯穿凸轮机构83的筒状内部空间83S。然后,通过在从开口于凸轮机构83的后面部的孔部向后方突出的轴85的远端部上安装C型夹具,从而凸轮机构83、固定凸轮84及轴85成为一体。另外,如图9所示,在从轴85的周面突出设置的环状的凸缘85T与凸轮座板84T之间压缩配置有线圈弹簧85S。
滑动销72具有连接锁定部71和轴85的功能。如图10A至图11B所示,滑动销72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销形状。而且,滑动销72具有销远端部72A、销支点部72S及销座板72T。销远端部72A被固定在所述的轴85的前端部。此外,滑动销72以销支点部72S为支点可摆动地连接于锁定部71。销座板72T是在滑动销72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从滑动销72的外周部突出设置的环状的凸缘。另一方面,在从销座板72T向后方隔开间隔的位置,装置主体11具有主体座板75。在销座板72T与主体座板75之间压缩配置有线圈弹簧74。
而且,图像形状装置10具有调色剂传感器100和容器控制部101(图6)。调色剂传感器100检测上调色剂容器51内的调色剂量少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换句话说,调色剂传感器100检测上调色剂容器51的调色剂变空的情况。调色剂传感器100由导磁率传感器形成,检测填充在上调色剂容器51的内部的调色剂。在上调色剂容器51的内部充分存在调色剂的情况下,调色剂传感器100输出HIGH信号(+5V)。另一方面,在上调色剂容器51的内部几乎不存在调色剂的情况下,调色剂传感器100输出LOW信号(0V)。另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色剂传感器100也可为PI传感器(光传感器)。此时,上调色剂容器51的外壁由透明的管部件形成,利用PI传感器检测上调色剂容器51内有无调色剂。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色剂传感器100也可配置在调色剂输送单元53的一部分。
容器控制部101控制马达M1的旋转。尤其,容器控制部101如果调色剂传感器100连续地检测出上调色剂容器51的调色剂量少于所述阈值的情况(LOW信号),则让马达M1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使上容器罩70开放。具体而言,如果与黄颜色的上调色剂容器51对应的调色剂传感器100检测出该上调色剂容器51的调色剂变空的情况,则容器控制部101使图像形成装置10的未图示的显示部显示调色剂空信息。据此,图像形成装置10的使用者更换黄颜色的上调色剂容器51。首先,如果使用者开放装置主体11的前罩11A(图5),则罩检测部11B检测出前罩11A的开状态。容器控制部101接收前罩11A开放了的检测信息,执行黄颜色的上容器罩70的开放动作。即,让马达M1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据此,通过马达轴MG及输入齿轮81,凸轮机构83旋转,卡合突起83A沿固定凸轮84的凸轮面84A周向移动。容器控制部101通过让马达M1旋转预先设定的旋转角度,从而以卡合突起83A抵接于凸轮面84A中位于最前方的部分的状态让凸轮机构83的旋转停止。其结果,连接于凸轮机构83的轴85向最后方滑动移动。因此,锁定部71及滑动销72从图10A及图11A所示的状态转移到图10B及图11B所示的状态(参照图11B的箭头)。据此,锁定部71的锁定片71T脱离上容器罩70的被卡合部702,上容器罩70被开放(图5)。
如果使用者结束上调色剂容器51的更换,则由使用者将上容器罩70关闭。在此之前,容器控制部101使马达M1进一步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以凸轮机构83的卡合突起83A抵接于固定凸轮84的凸轮面84A中位于最后方的部分的状态,使凸轮机构83的旋转停止。其结果,连接于凸轮机构83的轴85向最前方滑动移动。因此,锁定部71及滑动销72从图10B及图11B所示的状态转移到图10A及图11A所示的状态。据此,与上容器罩70的关闭动作相对应,锁定部71的锁定片71T可再次卡合于上容器罩70的被卡合部702。因此,上容器罩70再次保持为被关闭的状态。另外,当从图10B及图11B所示的状态转移到图10A及图11A所示的状态时,线圈弹簧74的作用力辅助锁定部71的摆动。
另一方面,容器控制部101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通常的图像形成动作中,控制上调色剂容器51的调色剂补给动作。即,如果显影装置23所具备的未图示的调色剂传感器检测出显影装置23内的调色剂量减少,则执行从上调色剂容器51向显影装置23的调色剂补给动作。此时,容器控制部101通过使马达M1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从而通过马达轴MG及输入齿轮81而第一容器齿轮51G旋转。据此,上调色剂容器51旋转,上调色剂容器51内的调色剂朝向固定部51A(上闸门51S)被输送。另外,在图8中,用箭头表示马达M1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的上调色剂容器51等的旋转方向。到达固定部51A的调色剂通过调色剂输送单元53而补给到显影装置23。此时,未图示的控制部使调色剂输送单元53的各输送螺杆旋转。另外,调色剂补给动作的执行判断可基于调色剂输送单元53所具备的未图示的调色剂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执行,也可根据中间转印单元14的中间转印带141上形成的调色剂补丁的浓度检测结果而执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传递单元K利用马达M1的向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将上调色剂容器51内的调色剂输送。此外,驱动传递单元K利用马达M1的向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开放上容器罩70。因此,上调色剂容器51内的调色剂输送和上容器罩70的开放不需要分别具有专用的驱动源(马达)。据此,能够以低成本实现使上调色剂容器51开放于外部的上容器罩70的开闭动作。另外,这点在使下调色剂容器52开放于外部的下容器罩90的开闭动作中也一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马达M1的向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锁定传递部L使锁定部71摆动,从而解除上容器罩70的锁定,能够使上容器罩70的状态从闭状态变更为开状态。而且,通过将配置在上调色剂容器51的轴向的一端侧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作为轴85的滑动移动而传递到上调色剂容器51的轴向的另一端侧,从而使锁定部71摆动,能够开放上容器罩7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具备调色剂传感器100及容器控制部101,当上调色剂容器51内的调色剂量减少而需要更换上调色剂容器51时,能够开放上容器罩70。此时,通过具备罩检测部11B来检测前罩11A被开放,以此为前提,能够开放上容器罩70。因此,能够防止使上容器罩70开放的驱动传递单元K的故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装置主体11内,对显影装置23配置2个调色剂容器。并且,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在装置主体11内以在上下方向及水平方向邻接的方式(倾斜)配置。因此,与2个调色剂容器只在水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情况相比,抑制装置主体11的水平方向的宽度增大。此外,容器控制部101以如下方式控制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所具备的驱动部J,即,从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中的其中一个调色剂容器向显影装置23供应调色剂,并且,如果该其中一个调色剂容器变空,则从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中的另一个调色剂容器向显影装置23供应调色剂。因此,即使上调色剂容器51变空,也能迅速地利用下调色剂容器52来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据此,能够减少伴随调色剂容器的更换而图像形成动作停止的频度及时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装置主体11内,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在安装方向上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因此,与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在前后方向上错开配置的情况相比,装置主体1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缩小。并且,能够利用由2个调色剂容器形成的容器台阶部H来有效地配置调色剂输送单元53的一部分。
下面,参照图12至图15B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12至图14分别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调色剂容器51、下调色剂容器52、驱动部J、上容器罩70及下容器罩90的侧视图、立体图及后视图。图15A及图15B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容器罩70及下容器罩90开放为止的步骤的流程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具备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图像形成部13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0中,由于驱动部J的驱动传递结构不同,因此,以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其他共同点的说明。此外,在图12至图14中,对于具有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部件,附上与图1至图11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0具有的多个调色剂容器对应于各色而具有收容补给到显影装置23的调色剂的上调色剂容器51(第一调色剂容器)和邻接于上调色剂容器51而配置且与上调色剂容器51同样收容补给到显影装置23的调色剂的下调色剂容器52(第二调色剂容器)。此外,多个容器罩具有上容器罩70和下容器罩90,其中,上容器罩70可在容许相对于装置主体11的上调色剂容器51的装拆的开状态和阻止上调色剂容器51从装置主体11脱离的闭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更,下容器罩90可在容许相对于装置主体11的下调色剂容器52的装拆的开状态和阻止下调色剂容器52从装置主体11脱离的闭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更。
驱动传递单元K具有第一驱动传递部K1、第二驱动传递部K2、第三驱动传递部K3及第四驱动传递部K4。第一驱动传递部K1通过将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调色剂容器51而使收容在上调色剂容器51内的调色剂向规定方向输送,并且,限制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调色剂容器51。此外,第二驱动传递部K2通过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容器罩70而使上容器罩70的状态从闭状态变更为开状态,并且,限制将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容器罩70。此外,第三驱动传递部K3通过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下调色剂容器52而使收容在下调色剂容器52内的调色剂向规定方向输送,并且,限制将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下调色剂容器52。另外,第四驱动传递部K4通过将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下容器罩90而使下容器罩90的状态从闭状态变更为开状态,并且,限制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下容器罩90。
虽然未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相向而分别配置有调色剂传感器100(图6),且具备根据这些调色剂传感器100的检测结果,控制马达M1、第一驱动传递部K1、第二驱动传递部K2、第三驱动传递部K3及第四驱动传递部K4的容器控制部101(图6)。容器控制部101通过使马达M1有选择地向第一旋转方向或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从上调色剂容器51或所述下调色剂容器52向规定的显影装置23补给调色剂。
参照图12至图14,第一驱动传递部K1具有输入齿轮81、齿轮86及单向齿轮87(第一离合器)。输入齿轮81卡合于马达M1的马达轴MG,齿轮86卡合于输入齿轮81。此外,单向齿轮87卡合于上调色剂容器51的第一容器齿轮51G。单向齿轮87只将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第一容器齿轮51G。换句话说,单向齿轮87容许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调色剂容器51,并且,限制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调色剂容器51。
第二驱动传递部K2除了具有与第一驱动传递部K1共用的输入齿轮81、齿轮86、单向齿轮87以外,还具有齿轮88、凸轮机构83、固定齿轮84、轴85及第一电磁离合器151(第三离合器)。齿轮88在周向上不同于第一容器齿轮51G的位置卡合于单向齿轮87。此外,凸轮机构83卡合于齿轮88。另外,凸轮机构83、固定齿轮84及轴85的结构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此外,轴85的前端部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滑动销72、锁定部71而连接于上容器罩70。第一电磁离合器151由容器控制部101控制,切换从齿轮88对凸轮机构83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的连接、断开。尤其,第一电磁离合器151限制将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上容器罩70。
第三驱动传递部K3除了与第一驱动传递部K1共用的输入齿轮81以外,还具有齿轮106、齿轮107及单向齿轮108(第二离合器)。齿轮106卡合于输入齿轮81,齿轮107卡合于齿轮106。此外,单向齿轮108卡合于齿轮107,只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第二容器齿轮52G。换句话说,单向齿轮108容许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下调色剂容器52,并且,限制将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下调色剂容器52。
第四驱动传递部K4除了具有与第三驱动传递部K3共用的输入齿轮81、齿轮106、齿轮107以外,还具有凸轮机构103、固定齿轮104、轴105及第二电磁离合器152(第四离合器)。凸轮机构103在周向上不同于齿轮107的位置卡合于齿轮106。另外,凸轮机构103、固定齿轮104及轴105的结构与所述的凸轮机构83、固定齿轮84、轴85的结构相同。此外,轴105的前端部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滑动销72、锁定部71而连接于下容器罩90。第二电磁离合器152由容器控制部101控制,切换从齿轮107对凸轮机构103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的连接、断开。尤其,第二电磁离合器152限制将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马达M1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下容器罩90。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调色剂传感器100(第一调色剂检测部)检测出上调色剂容器51内的调色剂量少于所述阈值,则容器控制部101使马达M1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使上容器罩70开放。此外,如果调色剂传感器100(第二调色剂检测部)检测出下调色剂容器52内的调色剂量少于所述阈值,则容器控制部101使马达M1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使下容器罩90开放。此时,如果由罩检测部11B检测到前罩11A被开放,则容器控制部101使上容器罩70或下容器90开放。下面,参照图15A、图15B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上容器罩70或下容器罩90的开放动作。
参照图15A,如果与上调色剂容器51相向的调色剂传感器100检测到上调色剂容器51内的调色剂变空(空)(步骤S1),则容器控制部101停止上调色剂容器51的旋转驱动,即马达M1的向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并且,容器控制部101开始下调色剂容器52的旋转驱动,即,马达M1的向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步骤S2)。然后,如果由罩检测部11B检测出使用者开放了前罩11A(前罩)(步骤S3),则容器控制部101检测有无应开放的调色剂容器(步骤S4)。此时,通常如前所述,由于上调色剂容器51的调色剂变空(在步骤S4为是),容器控制部101使第一电磁离合器151连接,从齿轮88向凸轮机构83传递旋转驱动力(步骤S5)。此时,由于马达M1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因此,该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凸轮机构83。另外,利用单向齿轮87的作用,第一容器齿轮51G不会旋转。据此,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顺序,轴85沿轴向滑动移动,上容器罩70被开放。另外,在步骤S4,如果不存在被检测出调色剂的空信息的调色剂容器(在步骤S4为否),则容器控制部101结束控制流程。通过该控制,能够应对使用者突然开放上容器罩70的情况等。另外,为了从下调色剂容器52向显影装置23补给调色剂,马达M1向第二旋转方向旋转。此时,为了阻止上容器罩70误被开放,容器控制部101让第一电磁离合器151断开,从而遮断从齿轮88向凸轮机构83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
同样,参照图15B,如果与下调色剂容器52相向的调色剂传感器100检测到下调色剂容器52内的调色剂变空(空)(步骤S11),则容器控制部101停止下调色剂容器52的旋转驱动,即,马达M1的向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并且,容器控制部101开始上调色剂容器51的旋转驱动,即,马达M1的向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步骤S12)。然后,如果由罩检测部11B检测出使用者开放了前罩11A(前罩)(步骤S13),则容器控制部101检测有无应开放的调色剂容器(步骤S14)。此时,如前所述,由于下调色剂容器52的调色剂变空(在步骤S14为是),容器控制部101使第二电磁离合器152连接,从齿轮107向凸轮机构103传递旋转驱动力(步骤S15)。此时,由于马达M1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因此,该旋转驱动力传递至凸轮机构103。另外,利用单向齿轮108的作用,第二容器齿轮52G不会旋转。据此,与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顺序,轴105沿轴向滑动移动,下容器罩90被开放。另外,在步骤S14,如果不存在被检测出调色剂的空信息的调色剂容器(在步骤S14为否),则容器控制部101结束控制流程。另外,为了从上调色剂容器51向显影装置23补给调色剂,马达M1向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此时,为了阻止下容器罩90误被开放,容器控制部101让第二电磁离合器152断开,从而遮断从齿轮107向凸轮机构103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传递部K1及第三驱动传递部K3中的齿轮的个数适当地被设定为:对应于马达M1的向第一旋转方向的旋转的上调色剂容器51的旋转方向和对应予马达M1的向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的下调色剂容器52的旋转方向成为互相相同的方向。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马达M1的向第一旋转方向及第二旋转方向的旋转驱动力,实现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的调色剂输送、上容器罩70及下容器罩90的开放动作。据此,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将多个调色剂容器开放于外部的多个容器罩的开闭动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容器控制部101通过使马达M1有选择地向第一旋转方向或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从上调色剂容器51或下调色剂容器52向显影装置23补给调色剂。因此,例如即使在上调色剂容器51变空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地利用下调色剂容器52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据此,能够减少伴随调色剂容器的更换而图像形成动作停止的频度及时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单向齿轮87及单向齿轮108来防止在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内误将调色剂输送。进一步,利用第一电磁离合器151及第二电磁离合器152来防止上容器罩70及下容器罩90误被开放。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具备调色剂传感器100,容器控制部101根据调色剂传感器100的检测结果控制马达M1的旋转方向。因此,当上调色剂容器51或下调色剂容器52内的调色剂量减少而需要更换调色剂容器时,能够开放上容器罩70或下容器罩90。此时,以前罩11A被开放为前提,能够开放上容器罩70或下容器罩90。因此,能够防止使各容器罩开放的驱动传递单元K的故障。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0。根据此种结构,提供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将调色剂容器开放于外部的容器罩的开闭动作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例如可采用如下的变形实施方式。
(1)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对应于4色的调色剂而分别配置调色剂补给单元5及显影装置23的结构,但是,也可将本发明适用于单色(黑白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即,显影装置23、上调色剂容器51、下调色剂容器52以及驱动部J、驱动传递单元K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至少一个感光鼓20、至少一个显影装置23、至少一个驱动部J。此外,装置主体11具备至少一个容器罩(70、90)。另外,第一驱动传递部K1、第二驱动传递部K2、第三驱动传递部K3及第四驱动传递部K4所具有的齿轮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的个数。
(2)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上调色剂容器51及下调色剂容器52通过容器的主体部分旋转而将内部的调色剂输送的结构,但调色剂容器也可以在内部具备螺杆等可旋转的调色剂输送部件。此时,如果旋转驱动力被传递到第一容器齿轮51G或第二容器齿轮52G,则所述的调色剂输送部件旋转,调色剂被输送。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体;
图像形成部,用于形成调色剂像;以及
转印部,将所述调色剂像转印到薄片体上,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部具备:
至少一个感光鼓,绕规定的轴旋转,且具有容许形成静电潜影并载持对应于所述静电潜影的调色剂像的周面;
至少一个显影装置,通过将调色剂供应至所述感光鼓,使所述静电潜影显现为所述调色剂像;
至少一个调色剂容器,收容向所述显影装置补给的调色剂;以及
至少一个驱动部,
所述装置主体具备:
主体罩,可开闭;以及
至少一个容器罩,通过所述主体罩被开放而露出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部,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罩可在容许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调色剂容器的装拆的开状态与阻止所述调色剂容器从所述装置主体脱离的闭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更,
所述至少一个驱动部具有:
马达,可向第一旋转方向和与所述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以及
驱动传递单元,其中,
所述驱动传递单元具有:
第一驱动传递部,通过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调色剂容器,从而使收容在所述调色剂容器内的所述调色剂向规定的方向输送,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调色剂容器;以及
第二驱动传递部,通过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容器罩,从而使所述容器罩的状态从所述闭状态变更为所述开状态,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容器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传递部包括:
锁定部,可摆动地被所述装置主体支撑,将所述容器罩锁定为所述闭状态;以及
锁定传递部,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锁定部,通过使所述锁定部摆动而解除所述容器罩的锁定,使所述容器罩的状态从所述闭状态变更为所述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色剂容器呈沿规定的轴向延伸的筒形状,
所述马达与所述调色剂容器的所述轴向的一端侧相向配置,
所述容器罩及所述锁定部与所述调色剂容器的所述轴向的另一端侧相向配置,
所述锁定传递部包括:
至少一个齿轮,连接于所述马达;
轴,沿所述轴向延伸,并连接于所述锁定部;以及
转换传递部,将传递至所述齿轮的所述第二旋转方向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所述轴在所述轴向的滑动移动,通过使所述锁定部摆动,容许所述容器罩被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色剂检测部,检测所述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量少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以及
容器控制部,如果所述调色剂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调色剂量少于所述阈值,则让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使所述容器罩开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罩检测部,检测所述主体罩被开放的情况,其中,
所述容器控制部,如果所述罩检测部检测出所述主体罩被开放且所述调色剂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调色剂量少于所述阈值,则让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使所述容器罩开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调色剂容器包括:
第一调色剂容器,收容向规定的所述显影装置补给的调色剂;以及
第二调色剂容器,邻接于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而配置,收容向与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相同的显影装置补给的调色剂,
所述至少一个容器罩包括:
第一容器罩,可在容许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的装拆的开状态与阻止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从所述装置主体脱离的闭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更;以及
第二容器罩,可在容许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第二调色剂容器的装拆的开状态与阻止所述第二调色剂容器从所述装置主体脱离的闭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更,
所述驱动传递单元的第一驱动传递部通过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从而使收容在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内的所述调色剂向规定的方向输送,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
所述驱动传递单元的第二驱动传递部通过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容器罩,从而使所述第一容器罩的状态从所述闭状态变更为所述开状态,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容器罩,
所述驱动传递单元还包括:
第三驱动传递部,通过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调色剂容器,从而使收容在所述第二调色剂容器内的所述调色剂向规定的方向输送,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调色剂容器;以及
第四驱动传递部,通过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容器罩,从而使所述第二容器罩的状态从所述闭状态变更为所述开状态,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容器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容器控制部,控制所述马达和所述驱动传递单元,其中,
所述容器控制部,通过有选择地使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或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将调色剂从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或所述第二调色剂容器向所述规定的显影装置补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传递部具有第一离合器,该第一离合器容许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
所述第三驱动传递部具有第二离合器,该第二离合器容许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调色剂容器,并且,限制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调色剂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传递部具有第三离合器,该第三离合器限制将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一容器罩,
所述第四驱动传递部具有第四离合器,该第四离合器限制将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的所述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所述第二容器罩。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调色剂检测部,检测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量少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
第二调色剂检测部,检测所述第二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量少于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以及
容器控制部,如果所述第一调色剂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第一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量少于所述阈值,则让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使所述第一容器罩开放,如果所述第二调色剂检测部检测出所述第二调色剂容器内的调色剂量少于所述阈值,则让所述马达向所述第一旋转方向旋转,使所述第二容器罩开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罩检测部,检测所述主体罩被开放的情况,其中,
所述容器控制部,如果所述罩检测部检测出所述主体罩被开放,则使所述第一容器罩或所述第二容器罩开放。
CN201811516269.XA 2017-12-18 2018-12-12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00075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1500A JP7039988B2 (ja) 2017-12-18 2017-12-1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241500 2017-1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7578A true CN110007578A (zh) 2019-07-12
CN110007578B CN110007578B (zh) 2021-10-26

Family

ID=66815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16269.XA Active CN110007578B (zh) 2017-12-18 2018-12-12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86769B2 (zh)
JP (1) JP7039988B2 (zh)
CN (1) CN110007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4528B2 (ja) * 2019-03-26 202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容器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97490B2 (ja) * 2019-03-26 202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79082B2 (ja) 2019-10-24 2023-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補給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79069B2 (ja) 2019-10-11 2023-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58198B2 (ja) 2019-10-30 2023-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
JP7371504B2 (ja) * 2020-01-17 2023-10-3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5287A (zh) * 1998-01-26 1999-11-17 株式会社理光 墨粉供给装置及装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121764A (ja) * 2003-10-15 2005-05-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329704A1 (en) * 2009-06-29 2010-12-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388729A (zh) * 2014-08-22 2016-03-0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511240A (zh) * 2014-10-08 2016-04-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272360A (zh) * 2016-04-07 2017-10-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24348A1 (en) * 2014-11-05 2016-05-05 Yusuke Yamada Sealing member, ton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057934A (ja) * 2001-08-15 2003-02-28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4445735B2 (ja) 2003-09-12 2010-04-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16479A (ja) * 2006-10-31 2008-05-22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049670B2 (ja) * 2007-06-27 2012-10-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948582B2 (ja) * 2009-09-09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29852A (ja) * 2014-01-07 2015-07-16 カシオ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66097B2 (ja) * 2014-08-22 2018-08-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77578B2 (ja) * 2016-06-08 2020-04-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5287A (zh) * 1998-01-26 1999-11-17 株式会社理光 墨粉供给装置及装有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121764A (ja) * 2003-10-15 2005-05-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329704A1 (en) * 2009-06-29 2010-12-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388729A (zh) * 2014-08-22 2016-03-0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5511240A (zh) * 2014-10-08 2016-04-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272360A (zh) * 2016-04-07 2017-10-20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09325A (ja) 2019-07-04
CN110007578B (zh) 2021-10-26
JP7039988B2 (ja) 2022-03-23
US10386769B2 (en) 2019-08-20
US20190187602A1 (en) 2019-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0757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5614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750939B (zh) 粉体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186074A (zh) 盒和设有该盒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1071282A (zh) 成像装置
CN103186075A (zh) 盒和设有该盒的图像形成设备
CN10999182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1353820B2 (en) Developer container storage apparatus
CN10954191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734069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剂收容部的装拆限制方法
CN11016181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96489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52799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2057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83419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11039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US762725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initial toner
JP201910932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76183A (zh) 显影剂传送部件、显影剂容器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754132B (zh) 显影剂容器,显影剂供给装置及成像装置
JP38266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851929B2 (ja) トナー供給装置
CN110320768B (zh)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JP7008282B2 (ja) 粉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95639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