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6356B - 片材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6356B
CN109956356B CN201811568009.7A CN201811568009A CN109956356B CN 109956356 B CN109956356 B CN 109956356B CN 201811568009 A CN201811568009 A CN 201811568009A CN 109956356 B CN109956356 B CN 109956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ode
discharge
support portion
dis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680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6356A (zh
Inventor
畠山智行
阿形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956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6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6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6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G03G15/6541Binding sets of sheets, e.g. by stapling, glue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65H29/1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6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dropping the articles
    • B65H29/3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dropping the articles from supports slid from under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8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 B65H29/60Article switches or diverters diverting the stream into alternative pa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4Pile receivers multiple or compartmented, e.d. for alternate, programmed, or selective f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65H31/300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dropping, e.g. removing the pile support from under the pile
    • B65H31/3018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dropping, e.g. removing the pile support from under the pile from opposite part-support elements, e.g.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65H31/302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the nip between moving belt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6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acting each article with a front stop as it is pi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8Apparatus for vibrating or knocking the pile during pi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2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detecting, or responding to, absence of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6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detecting, or responding to, completion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10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 B65H2301/16Selective handling processes of discharge in bins, stacking, collating or gathering
    • B65H2301/163Bound or non bound, e.g. stapled or non stapled stacking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2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3Forming a pile of a limited number of articles, e.g. buffering, forming bu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5Bottom with surface inclined, e.g. in width-wise direction
    • B65H2405/11151Bottom with surface inclined, e.g. in width-wise direction with surface inclined upwardly in transport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4Side, i.e. portion parallel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direction
    • B65H2405/1142Projections or the like in sur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1425Projections or the like in sur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retrac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1Pres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9Single-function copy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Abstract

公开了片材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片材排出装置包括排出部分;第一支撑部分被配置为在片材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部的状态下支撑片材;第二支撑部分,被配置为支撑由排出部分排出的片材;以及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是选择第一支撑部分作为排出的片材的目的地并且第一支撑部分支撑片材的模式,第二模式是选择第二支撑部分作为排出的片材的目的地,并且通过将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片材排出到第二支撑部分,第二支撑部分在片材不被支撑在第二支撑部分上的状态下支撑片材的模式。

Description

片材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排出片材的片材排出装置和包括片材排出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3-82556提出了如下的片材处理装置,该片材处理装置包括在其上临时堆叠片材的中间堆叠部分,在宽度方向上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的一对对准部分,以及设置在该对对准部分下方的片材排出托盘。每个对准部分具有支撑片材的下表面的支撑部分,以及从支撑部分向上延伸的垂直部分。垂直部分设置有突起部分。因此,两个突起部分与片材的侧边缘接触,并且由中间堆叠部分支撑的片材在宽度方向上对准。当完成片材束的对准处理和装订处理时,该对对准部分在片材宽度方向上向外缩回,并且片材束被堆叠在片材排出托盘上。
然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3-82556中描述的中间堆叠部分和一对对准部分仅用于诸如对准处理和装订处理之类的后处理中,因此当不执行后处理时不被使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片材排出装置包括:排出部分,被配置为在片材排出方向上排出片材;第一支撑部分,被配置为在片材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部的状态下支撑片材;第二支撑部分,在片材排出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分的下游,并被配置为支撑由排出部分排出的片材;和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是如下的模式:其中第一支撑部分被选择作为排出的片材的目的地,并且其中第一支撑部分支撑片材,第二模式是如下的模式:其中第二支撑部分被选择作为排出的片材的目的地,并且其中通过排出部分将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片材排出到第二支撑部分,第二支撑部分在片材不被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状态下支撑片材。
参考附图,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片材对准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第二对准构件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了第一对准构件的平面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控制框图。
图6A是用于示出对A4尺寸的片材执行的片材对准操作的平面图。
图6B是用于示出对A4尺寸的片材执行的片材对准操作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了片材对准操作已完成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A是用于示出对A3尺寸的片材执行的片材对准操作的平面图。
图8B是用于示出对A3尺寸的片材执行的片材对准操作的透视图。
图8C示出了从图8B的A方向观察的片材对准装置。
图8D是示出了被定位在缩回位置处的对准构件的平面图。
图9A是示出了第二对准构件的修改的平面图。
图9B是示出了第二对准构件的另一修改的平面图。
图10A是用于示出保持模式的侧视图。
图10B是用于示出堆叠模式的侧视图。
图10C是示出了在堆叠模式中片材被支撑在排出托盘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D是示出了片材被支撑在排出托盘、中间托盘和对准构件上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E是示出了解除了保持模式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示出了与保持模式和堆叠模式有关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与保持模式和堆叠模式有关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3A是用于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保持模式的侧视图。
图13B是用于示出第二实施例的堆叠模式的侧视图。
图14A是用于示出第三实施例的保持模式的侧视图。
图14B是用于示出第三实施例的堆叠模式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具有这些产品的功能的多功能打印机。
第一实施例
整体配置
如图1中所示,用作图像形成装置的本实施例的打印机10是包括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和片材处理装置200的多功能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包括电子照相图像形成部分102,并且片材处理装置200对其上形成了图像的片材S执行诸如装订之类的处理。
片材处理装置200可拆卸地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上部,并且用于从文档读取图像数据的图像读取装置300被设置在片材处理装置200上方。在以下描述中,“前侧”和“后侧”旨在表示相对于图1的前侧和后侧。
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包括直接将形成在感光鼓11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的直接转印图像形成部分102。感光鼓111是感光构件。片材S的示例包括普通纸片;特殊纸片,诸如铜版纸;信封;具有特殊形状的记录材料片,诸如索引纸;以及可以是用于高架投影仪的布或塑料膜的记录介质。
当要求图像形成部分102开始图像形成操作时,图像形成部分102的感光鼓111旋转。感光鼓111的表面由带电装置112均匀带电,并由曝光装置113曝光。曝光装置113根据由图像读取装置300读取的图像数据或经由网络从与打印机10连接的主机计算机发送的图像数据来调制和输出激光束,并在感光鼓11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静电潜像通过从显影装置114供给的调色剂被可视化(显影)。
与这样的图像形成操作同步地,片材馈送部分101执行将片材S朝向图像形成部分102馈送的馈送操作。片材馈送部分101包括片材支撑装置105和106,以及馈送辊107和108。片材支撑装置105和106支撑片材S,并且可以是盒子。馈送辊107和108馈送由片材支撑装置105和106支撑的片材S。由馈送辊107或108送出的片材S通过分离机构一个一个地分离,并被传送到对准部分110。分离机构可以是延迟分离系统或分离垫系统。
对准部分110校正片材S的歪斜,并且与图像形成部分102的图像形成操作同步地将片材S朝向转印辊115传送。转印辊115在转印辊115和感光鼓111之间形成的转印辊隙部分处通过使用静电偏压将承载在感光鼓11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上。已转印了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被输送到定影装置103,并在被保持在定影辊116和加压辊117之间的情况下被加热和加压。通过该操作,调色剂被融化并被定影到片材S。其上形成了定影图像的片材S被输送到排出单元104。
排出单元104包括翻转辊对121和翅状切换构件120。翻转辊对121可以在向前或向后方向上旋转,并且切换构件120可以在朝向设置在主体中的排出托盘124的路径和朝向片材处理装置200的路径之间切换片材S的传送方向。当片材S不被片材处理装置200处理时,片材S被切换构件120和排出引导对122朝向排出辊对123引导。排出辊对123将片材S以面朝下的状态排出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的上部的排出托盘124。这里,面朝下状态是片材S的形成了调色剂图像的表面面朝下的状态。在设置在主体中的排出托盘124上方,设置满载检测传感器125,以检测片材S被完全堆叠在设置在主体中的排出托盘124上的状态。当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依赖于来自满载检测传感器125的检测信号确定堆叠的片材的量超过预定值时,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停止图像形成操作。
另一方面,当打印机10被设置为使得对其上形成了图像的片材S执行包括装订的处理时,片材S通过切换构件120朝向稍后描述的片材处理装置200引导。另外,还在打印机10被设置为使得对片材S不执行任何处理,并且片材S被排出到片材处理装置200的中间托盘203或排出托盘210时,切换构件120将片材S朝向片材处理装置200引导。
当执行双面打印以在片材S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翻转辊对121在反方向上旋转以在相反方向上传送片材S,并且片材S通过切换构件127被引导到双面传送路径126。被引导到双面传送路径126的片材S被再次传送到对准部分110。然后,通过图像形成部分102在片材S的背面上形成图像,并且片材S通过由切换构件120适当选择的路径被传送到设置在主体中的排出托盘124或片材处理装置200。
这里,上述图像形成部分102是用于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示例,并且可以是电子照相图像形成系统之外的串联型中间转印彩色图像形成部分或图像形成引擎(诸如喷墨图像形成系统)。
片材处理装置
接下来,将描述用作片材排出装置的片材处理装置200。在本公开中,片材的处理包括诸如装订之类的订钉处理、对每个片材或对预定数量的片材执行的对准处理、打孔和折叠处理。
如图1和图2中所示,片材处理装置200包括传送辊对201a至201c、中间托盘203、排出方向对准部分205、一对对准构件206和207、排出辊对204和排出托盘210。另外,片材处理装置200包括订书机209,订书机209可以执行装订。订书机209是用于处理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上的片材的处理机构的一个示例。作为第一支撑部分的中间托盘203、排出方向对准部分205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构成对准片材S的片材对准装置202。
传送辊对201a和201b接收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向上排出的片材S,并将片材S输送到传送辊对201c。作为第一排出部分的传送辊对201c进一步将片材S输送到片材对准装置202。片材对准装置202使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支撑片材S,并使排出方向对准部分205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使片材S对准,以使得片材S被定位在目标对准位置处。这里,目标对准位置是根据相应处理设置的片材位置。例如,当执行装订时,根据订书机209的订钉位置设置目标对准位置。
如图2中所示,排出方向对准部分205被设置在中间托盘203上方,并包括摩擦辊205a和205a。摩擦辊205a和205a可以围绕在垂直于片材排出方向(箭头D)的方向上(即,在片材S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旋转。排出方向对准部分205可以在抵靠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移动,在抵靠位置处,摩擦辊205a和205a抵靠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上的片材S的上表面,在分离位置处,摩擦辊205a和205a与片材S向上分离。排出方向对准部分205通过第一电动机M1(参见图5)的驱动力在抵靠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上下移动。
支撑要由片材处理装置200处理的片材S的中间托盘203具有支撑表面203a和第一参考壁203b。支撑表面203a在传送方向上支撑片材S的上游部分,并且第一参考壁203b从支撑表面203a的上游边缘向上延伸。中间托盘203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参考壁208和第三参考壁215。第二参考壁208经由连杆机构(未示出)与对准构件206连接,使得第二参考壁208与对准构件206一起移动。
对准构件206和207构成一对对准构件。作为第一对准构件206的对准构件206相对于片材处理装置200被设置在后侧,即,在宽度方向的一侧。作为第二对准构件207的对准构件207相对于片材处理装置200被设置在前侧,即,在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当从片材排出方向观察时,对准构件206和207中的每个具有C形的截面,并且朝向对准构件206和207之间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开口。换句话说,对准构件206具有侧壁206c,该侧壁206c面向片材S的一个侧边缘,即,片材S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个边缘部分,并且对准构件207具有侧壁207c,该侧壁207c面向片材S的另一侧边缘,即,片材S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边缘部分。支撑下表面206a从侧壁206c的下边缘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延伸,并且支撑上表面206b从侧壁206c的上边缘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延伸。支撑下表面207a从侧壁207c的下边缘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延伸,并且支撑上表面207b从侧壁207c的上边缘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延伸。
如图3和图4中所示,第二对准构件207的侧壁207c设置有第四参考壁207d,第四参考壁207d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突起,并且第一对准构件206设置有从侧壁206c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突起的两个按压构件211和212。按压构件211被支撑为使得按压构件211可以在宽度方向上沿着引导部分211a移动,并且被弹性构件213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推动。按压构件212被支撑为使得按压构件212可以在宽度方向上沿着引导部分212a移动,并且被弹性构件214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推动。在按压构件211和212不按压片材S的按压构件211和212的自然状态下,按压构件212比按压构件211突起得稍微更靠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
如图2至图4中所示,第二对准构件207的第四参考壁207d接触片材S的一个侧边缘,并且第一对准构件206的按压构件211和212接触片材S的另一侧边缘。即,第四参考壁207d和侧壁207c是片材S可抵靠的抵靠表面,并且按压构件211和212以及侧壁206c也是片材S可抵靠的抵靠表面。这里,仅第一对准构件206的侧壁206c和第二对准构件207的侧壁207c可以接触片材S的侧边缘。支撑下表面206a和207a是面向与抵靠表面接触的片材S的下表面的下表面支撑部分。
对准构件206和207可以通过第二电动机M2(参见图5)的驱动力在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对准构件206和207中的每个可以在缩回位置(例如,图8D中所示的位置)和对准位置(例如,图7中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缩回位置是在由排出辊对204排出的片材S的外侧的、对准构件206和207中的每个在宽度方向上缩回的位置。对准位置对应于片材S的目标对准位置。另外,对准构件206和207中的每个也可以移动到片材接收位置(参见图6A),片材接收位置是缩回位置和对准位置之间的保持位置。这里,对准位置是根据片材S的片材宽度设置的位置,使得当片材S被定位在目标对准位置时,对准构件206和207的抵靠表面接触片材S的侧边缘。
如图2中所示,排出辊对204是排出由片材对准装置202对准的片材的第二排出部分的一个示例,并且在片材排出方向上设置在中间托盘203与对准构件206和207之间。排出托盘210是支撑由排出辊对204排出的片材的第二支撑部分的一个示例,并且被设置在对准构件206和207的下方。排出辊对204是所谓的梳齿辊对,其中,多个上辊204a和多个下辊204b在宽度方向上交替设置,并且其中,当从宽度方向上观察时,多个上辊204a的外周部分与多个下辊204b的外周部分部分地重叠。上辊204a和下辊204b可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排出辊对204可以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关闭状态是第一状态,其中排出辊对204可以保持和传送片材S。打开状态是第二状态,其中上辊204a和下辊204b在垂直方向上彼此分离。在打开状态下,排出辊对204不能保持片材S。在本实施例中,用作第二旋转构件的上辊204a可以通过第三电动机M3(参见图5)的驱动力与用作第一旋转构件的下辊204b接触或分离。然而,排出辊对204可以不是梳齿辊对,并且上辊204a和下辊204b可以形成辊隙。
控制块
图5是本实施例的控制框图。图5的控制框图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设置在片材处理装置200中,或者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00中。控制部分20控制打印机10的系统,并且包括CPU 21、ROM 22和RAM 23。CPU 21经由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写入了控制程序的ROM22连接,并与写入了用于控制的数据的RAM 23连接。
控制部分20的输入端子与检测排出托盘210是否支撑片材的片材传感器SE1连接,并且与确定片材是否完全地堆叠在排出托盘210上的满载检测传感器SE2连接。控制部分20的输出端子与第一电动机M1、第二电动机M2和第三电动机M3连接。
片材对准操作
参考图6A至图8D,将描述具有上述配置的片材对准装置202的片材对准操作。图6A、图7、图8A和图8D是从上方观察片材处理装置200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为了便于描述,在图中省略了对准构件206和207的支撑上表面206b和207b。另外,图6A至图7示出了A4尺寸的片材S1被传送到片材对准装置202中的状态,并且图8A至图8D示出了A3尺寸的片材S2被传送到片材对准装置202中的状态。
首先,参考图6A至图7,将描述当A4尺寸的片材S1被传送到片材对准装置202中时执行的片材对准操作。当请求片材对准装置202的片材对准操作时,对准构件206和207预先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移动,并且被定位在片材接收位置处,如图6A所示,在片材接收位置处,支撑下表面206a和207a可支撑片材S的下表面。此时,第二对准构件207的第四参考壁207d与第三参考壁215基本齐平。另外,第一对准构件206被定位在按压构件211和212不阻止片材S1的传送的位置处。
如稍后所述的,当A4尺寸的片材S1被对准时不使用按压构件212,但是在A3尺寸的片材S2被对准时使用按压构件212。另外,如图6B所示,片材S1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下游边缘由对准构件206和207支撑,因此片材S1在片材S1的中心部分不向下弯曲和突起并且片材S1基本平坦的状态下被放置在对准构件206和207上。
然后,在排出方向对准部分205的摩擦辊205a和205a被定位在分离位置且排出辊对204被保持在打开状态的状态下,片材对准装置202等待直到片材S1被传送到片材对准装置202中。当片材S1通过传送辊对201c被传送到片材对准装置202中时,片材S1被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上。即,片材S1的在传送方向上的上游部分由中间托盘203的支撑表面203a支撑,并且片材S1的下游部分(在传送方向上)的侧部(在宽度方向上)被支撑在对准构件206和207的支撑下表面206a和207a上。在这种状态下,开始片材对准装置202的片材对准操作。
首先,第一对准构件206通过第二电动机M2的驱动力朝向第二对准构件207移动。然后,如图7所示,按压构件211在宽度方向上推动片材S1的一个边缘,使片材S1朝向第三参考壁215和第四参考壁207d移动,从而使片材S1对准。由于第二参考壁208与第一对准构件206同步地移动,因此片材S1通过第二参考壁208、第三参考壁215、第四参考壁207d和按压构件211在宽度方向上对准。与按压构件211类似,第二参考壁208被支撑为使得第二参考壁208可以在宽度方向上移动,并且被弹性构件朝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推动。
第二对准构件207的第四参考壁207d和按压构件211使片材S1的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下游边缘部分对准,并且第二参考壁208和第三参考壁215使片材S1的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上游边缘部分对准。因此,当对准时,片材S1可以在不旋转的情况下在宽度方向上移动。
另外,第一对准构件206移动到支撑下表面206a和207a之间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隙变得小于片材S1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位置。通过该操作,即使当由于部件和片材宽度的公差或卷曲而缩短了片材S1的表观长度时,片材S1在宽度方向上的边缘部分也可以可靠地到达第三参考壁215和第四参考壁207d,从而保持片材S1的高对准精度。这里,弹性构件213和214的弹力被设置为使得在片材S1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缘部分到达第三参考壁215和第四参考壁207d之后弹性力不会损坏片材S1。因此,当片材S1推回按压构件211时,按压构件211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移动,并从其自然状态缩回。结果,按压构件211和212之间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差变大。
当完成了片材S1的宽度方向上的对准操作时,开始片材排出方向上的对准操作。排出方向对准部分205的摩擦辊205a和205a移动到抵靠位置,在与片材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旋转,从而使片材S1的后缘抵靠中间托盘203的第一参考壁203b。然后,摩擦辊205a和205a移动到分离位置,并且对准构件206和207移动到片材接收位置并等待直到后续片材被传送到片材对准装置202中。这里,在中间托盘203的附近,设置保持构件(未示出)以将片材S1保持在保持构件和中间托盘203的支撑表面203a之间。因此,一旦对准,片材S1被保持在对准状态中。
重复上述单个片材S1的对准操作,直到完成排出片材的一系列作业。然后,订书机209对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上的片材束执行订钉处理。之后,排出辊对204进入关闭状态。对准构件206和207移动到缩回位置(分离位置),并且排出辊对204旋转以将处理后的片材束堆叠在排出托盘210上。
这里,排出方向对准部分205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的操作顺序可以颠倒。也就是说,排出方向对准部分205可以较早地在片材排出方向上对准片材S1,然后对准构件206和207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对准片材S1。另外,当片材S1如本实施例中那样在片材排出方向上向上游移动和对准时,期望的是片材S1在如下状态下被支撑:片材S1的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下游部分相对于片材S1的上游部分被提升。利用这种配置,由于片材S1自身的重量,片材S1可以在片材排出方向上向上游滑动。
接下来,将参考图8A至图8D描述传送到片材对准装置202中的A3尺寸的片材S2的支撑状态。这里,A3尺寸的片材的对准操作与A4尺寸的片材的对准操作相同。如图8A和图8B中所示,当A3尺寸的片材S2被传送到片材对准装置202中时,片材S2的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下游边缘部分不被对准构件206和207支撑。此外,如图8C中所示,当对准构件206和207被定位在片材接收位置或对准位置时,片材S2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向下弯曲和突起。也就是说,片材S2是U形的。由于片材S2被支撑为U形,所以片材S2的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下游部分由于片材S2的刚度而不会下垂,即使下游部分没有被对准构件206和207支撑。因此,即使当使用长片材时,该片材也可以被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上。
当片材S2的下游部分以这种方式被支撑为U形时,片材S2的下游部分的表观宽度变得比标称值短。另外,如对A4尺寸的片材S1在宽度方向上执行的对准操作所述的,当执行对准操作时,期望的是在其侧边处推动片材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来防止片材的旋转。这里,设置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其中片材的重心在片材排出方向上介于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之间。
基于上述两点,优选的是,按压构件212比按压构件211突起得更靠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点。按压构件212相对于按压构件211的突起量需要大于如下的量,该量是通过将片材支撑成U形,片材的表观宽度变短的量。这是因为,为了防止A3尺寸的片材S2在对准中旋转,按压构件212需要在按压构件211之前接触片材S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侧边缘。如果片材S2通过按压构件212旋转,则旋转几乎不会对片材S2的对准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片材S2会在片材S2的上游边缘部分移动得更靠近第一参考壁203b的方向(图8A中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
然而,如果按压构件212在片材排出方向上被设置在下游并且与按压构件211过度分离,则片材S2的U形可能导致片材S2的侧边缘在第一对准构件206在片材S2的对准操作中朝向第二对准构件207移动时向上移动。因此,优选的是,从按压构件211的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稍下游的位置在片材S2中形成U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支撑下表面207a中形成切口207e。具体地,切口207e被形成在支撑下表面207a的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下游边缘侧的一部分中,并且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侧上。切口207e具有连接点207f和点207g的边缘线,切口207e沿着该边缘线切出。类似地,如图4所示,切口206e被形成在支撑下表面206a中。具体地,切口206e被形成在支撑下表面206a的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下游边缘侧的一部分中,并且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侧上。切口206e具有连接点206f和点206g的边缘线,切口206e沿着该边缘线切出。通过以这种方式在支撑下表面206a和207a中形成的切口206e和207e,片材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可以容易地向下弯曲和突起。
优选地,片材S2的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上游部分是平坦的,以允许订书机209高度精确地执行订钉处理,并且仅片材S2的下游部分是U形的。因此,当切口206e和207e在片材排出方向上向下延伸时,切口206e和207e在宽度方向上变宽。片材S2在片材S2与连接点206f和206g的边缘线并且与连接点207f和207g的边缘线接触的状态下被支撑,因此是U形的。优选地,点206g和207g被定位成比被传送到片材对准装置202中的片材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侧边缘更靠近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
这里,对准构件206和207的切口206e和207e的形状不限于通过使用直线连接点206f和206g而形成的形状,以及通过使用直线连接点207f和207g而形成的形状。例如,如图9A和图9B所示,切口207e的形状可以通过使用曲线连接点207f和207g而形成。然而,当如图9B中所示地形成第二对准构件207时,难以稳定地支撑片材,因为仅接触点207h接触片材。因此,第二对准构件207优选地如图9A中所示地形成。
例如,已经对于A4尺寸和A3尺寸的片材描述了上述片材对准操作,但是不限于对于这两种尺寸片材的操作。例如,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能够对准具有例如LTR尺寸、LDR尺寸和其它片材尺寸的片材的片材处理装置。
保持模式和堆叠模式
接下来,将描述作为本发明的主要特征的保持模式和堆叠模式。在上述片材对准操作中,对排出到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的片材执行对准处理和订钉处理。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当不执行这些处理时,片材也可以被排出并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上。
如图10A中所示,在保持模式中,当输入片材排出作业(例如,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并将片材排出到片材处理装置200的图像形成作业)时,选择中间托盘203作为排出的片材的目的地。在保持模式中,当作业完成时,片材被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上。更具体地,当控制部分20(参见图5)执行作为第一模式的保持模式时,排出辊对204进入打开状态,并且对准构件206和207被定位在片材接收位置。在这种状态下,片材S3通过传送辊对201c被排出到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这里,排出辊对204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只要排出辊对204在通过传送辊对201c传送的片材S3通过排出辊对204的上辊204a和下辊204b之间时处于打开状态。中间托盘203的支撑表面203a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长度短于适用于片材处理装置200的最小尺寸片材的长度。因此,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上的片材S3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部。因此,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上的片材S3可以由用户取出。
如图10B和图10C所示,在堆叠模式中,当输入了片材排出作业时,选择排出托盘210作为排出的片材的目的地。在堆叠模式中,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上的片材S3通过排出辊对204排出到排出托盘210。当作业完成时,片材S3在片材S3不被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上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排出托盘210上。更具体地,当控制部分20执行用作第二模式的堆叠模式时,排出辊对204进入关闭状态,并且对准构件206和207被定位在缩回位置处。在这种状态下,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上的片材S3通过排出辊对204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10。这里,对准构件206和207可以不被定位在缩回位置处而是定位在片材接收位置处,直到处于排出的片材S3的后缘通过排出辊对204。另外,排出辊对204可以处于打开状态,只要排出辊对204在排出辊对204正在排出片材S3时处于关闭状态。
接下来,参考图11和图12中所示的流程图,将描述与保持模式和堆叠模式有关的处理。如图11所示,控制部分20(参见图5)确定从将片材排出到片材处理装置200的最后作业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步骤S1)。如果控制部分20确定已经过了预定时间,即,在预定时间期间没有输入排出片材的作业(步骤S1:是),则控制部分20解除保持模式(步骤S2)。如图10E和图10C所示,当解除保持模式时,对准构件206和207被定位在缩回位置处,并且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上的片材通过排出辊对204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10。因此,在上述最后作业中执行保持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将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上的片材传送到排出托盘210。
如果从将片材排出到片材处理装置200的最后作业没有经过预定时间(步骤S1:否),或者如果保持模式被解除(步骤S2),则控制部分20进入步骤S3。然后,控制部分20确定是否输入了排出片材的新的(后续)作业(步骤S3)。如果没有输入后续作业(步骤S3:否),则控制部分20返回步骤S1。如果输入了后续作业(步骤S3:是),则控制部分20确定在先前作业中是否执行了保持模式(步骤S4)。作为第一作业的先前作业是后续作业(第二作业)之前刚执行的作业。如果在先前作业中执行了保持模式(步骤S4:是),则控制部分20确定与先前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是否等于与后续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步骤S5)。
如果与先前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不等于与后续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步骤S5:否),则控制部分20解除保持模式(步骤S6)。解除保持模式时执行的操作与步骤S2中的操作相同。如果在堆叠模式中执行先前作业(步骤S4:否),如果与先前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等于与后续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步骤S5:是),或者如果在步骤S6中解除保持模式,则控制部分20确定片材传感器SE1是接通还是关断(步骤S7)。
如图12中所示,如果片材传感器SE1接通,即,如果片材被支撑在排出托盘210上(步骤S7:是),则控制部分20执行保持模式。通过该操作,如图10D中所示,当在先前作业中排出的片材S4被支撑在排出托盘210上时,片材S3可以被排出并支撑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上。
如果片材传感器SE1关断,即,如果在排出托盘210上没有支撑任何片材(步骤S7:否),则控制部分20执行堆叠模式(步骤S9)。然后,如果在堆叠模式中排出片材时满载检测传感器SE2变为接通,即,如果片材被堆满在排出托盘210上(步骤S10:是),则控制部分20将模式从堆叠模式切换到保持模式(步骤S11)。通过该操作,即使当片材被堆满在排出托盘210上时,控制部分20也允许在不停止片材排出操作的情况下将另一片材排出到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而不是排出托盘210。
如果满载检测传感器SE2关断,即,如果片材没有堆满在排出托盘210上(步骤S10:否),则控制部分20确定在作业中是否完成了片材排出操作(步骤S12)。如果没有完成片材排出操作(步骤S12:否),则控制部分20返回到步骤S9。如果完成了片材排出操作(步骤S12:是),则控制部分20完成该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在先前作业中排出的片材被支撑在排出托盘210上时,在下一作业中,另一片材可以被排出到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另外,当片材被堆满在排出托盘210上时,控制部分20允许在不停止作业的情况下将另一片材排出到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因此,即使当不对片材执行对准处理和订钉处理时,本实施例也允许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支撑片材,因此可以有效地使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107。例如,可以使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支撑多于排出托盘210的堆叠容量的片材。
另外,当与先前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不等于与后续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时,控制部分20解除保持模式,并且然后允许后续作业的片材被排出到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因此,如图10D中所示,在先前作业中执行了打印的用户的片材S4不与在后续作业中执行打印的另一用户的片材S3混合。这提高了可用性。这里,在本实施例中,仅当与先前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不等于与后续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时才解除保持模式。然而,无论用户信息是否一致,都可以解除保持模式。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片材传感器SE1接通时执行保持模式。然而,可以不设置片材传感器SE1。此外,当输入多个排出片材的作业时,控制部分20可以在堆叠模式中执行(多个作业中的)除了最后作业之外的作业,并且在保持模式中仅执行最后作业。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输入最后作业的用户的片材不与输入其它作业的其它用户的片材混合,因此可以提高可用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当从最后作业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时,解除保持模式。然而,即使经过了预定时间,当满载检测传感器SE2接通时,也可以不解除保持模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的流程图中所示,执行上述处理。然而,可以使用保持模式和堆叠模式执行其它处理。因此,使用保持模式和堆叠模式可以有效地使用中间托盘203以及对准构件206和207。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具有不设置第一实施例的对准构件206和207的配置。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省略,或者使用给予附图的相同的符号进行描述。
在第二实施例中,设置排出托盘410以使得排出托盘410可以在图13A中所示的第一位置和图13B中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保持模式中,当输入片材排出作业(例如,将片材排出到片材处理装置400的图像形成作业)时,片材被支撑在中间托盘303和排出托盘410上。更具体地,当执行作为第一模式的保持模式时,排出辊对204进入打开状态,并且排出托盘410被定位在第一位置处。在这种状态下,片材S通过传送辊对201c排出到中间托盘303和排出托盘410。此时,支撑在中间托盘303和排出托盘410上的片材S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外部。因此,片材S可以由用户取出。
在堆叠模式中,当输入片材排出作业时,支撑在中间托盘303上的片材S通过排出辊对204被排出到排出托盘410,并且片材S在片材S不被支撑在中间托盘303上的状态下被支撑在排出托盘410上。更具体地,当执行作为第二模式的堆叠模式时,排出辊对204进入关闭状态,并且排出托盘410被定位在第二位置处。在这种状态下,支撑在中间托盘303上的片材S通过排出辊对204被排出到排出托盘410。
与保持模式和堆叠模式有关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的图11和图12的流程图中的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当解除保持模式时,排出托盘410从第一位置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并且中间托盘303上的片材S通过排出辊对204排出到排出托盘410。如上所述,通过设置排出托盘410以便上下移动而不是设置对准构件206和207,第二实施例可以产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具有这样的配置,其中保持模式和堆叠模式不是通过片材处理装置而是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500实现的。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省略,或者使用给予附图相的同的符号进行描述。
如图14A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500包括上引导件222a、下引导件222b和后缘支撑部分401。上引导件222a和下引导件222b将片材S引导至排出辊对123,并且后缘支撑部分401支撑片材S的与下引导件222b接触的后缘。作为引导构件的下引导件222b和后缘支撑部分401构成作为第一支撑部分的支撑单元222。后缘支撑部分401可以在后缘支撑部分401不与正被传送的片材干涉的非干涉位置和后缘支撑部分401支撑片材的后缘的支撑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三实施例中,设置在主体中的排出托盘124是第二支撑部分。
在保持模式中,当输入片材排出作业(例如,将片材排出到设置在主体中的排出托盘124的图像形成作业)时,片材S被支撑在支撑单元222上。更具体地,当执行作为第一模式的保持模式时,作为排出部分的排出辊对123进入打开状态,并且片材S通过翻转辊对121被传送到支撑单元222。由翻转辊对121传送的片材S的后缘通过后缘支撑部分401之后,后缘支撑部分401移动到支撑位置以支撑片材S的后缘。下引导件222b在片材排出方向上的长度短于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500的最小尺寸片材的长度。因此,支撑在支撑单元222上的片材S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外部。因此,支撑在支撑单元222上的片材S可以由用户取出。
如图14B中所示,在堆叠模式中,当输入片材排出作业时,支撑在支撑单元222上的片材S通过排出辊对123被排出到设置在主体中的排出托盘124。此外,在片材S不被支撑在支撑单元222上的状态下,片材S被支撑在设置在主体中的排出托盘124上。更具体地,当执行作为第二模式的堆叠模式时,排出辊对123进入关闭状态,并且后缘支撑部分401被定位在非干涉位置处。在这种状态下,支撑在下引导件222b上的片材S通过排出辊对123被排出到设置在主体中的排出托盘124。
与保持模式和堆叠模式有关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的图11和图12的流程图中的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在第三实施例中,当解除保持模式时,排出辊对123进入关闭状态,支撑在下引导件222b上的片材S通过排出辊对123被排出到设置在主体中的排出托盘124。从以上可以看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500也可以产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也可以由读出并执行在存储介质(其也可被更完整地称作‘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记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功能和/或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例如通过读出并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一个或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功能来执行的方法来实现。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用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单独计算机或单独处理器的网络。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者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装置、光盘(诸如紧凑盘(CD)、数字多用途盘(DVD)或者蓝光盘(BD)TM)、闪存装置、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广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些修改和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6)

1.一种片材排出装置,包括:
排出部分,被配置为在片材排出方向上排出片材;
第一支撑部分,被配置为在片材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外部的状态下支撑片材;
第二支撑部分,在片材排出方向上设置在第一支撑部分的下游,并被配置为支撑由排出部分排出的片材;
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材排出装置还包括:
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执行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第一模式是如下的模式:其中第一支撑部分被选择作为排出的片材的目的地,并且其中第一支撑部分支撑片材,第二模式是如下的模式:其中第二支撑部分被选择作为排出的片材的目的地,并且其中通过排出部分将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片材排出到第二支撑部分,第二支撑部分在片材不被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状态下支撑片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其中,排出部分包括:第一排出部分,被配置为将片材排出到第一支撑部分;以及第二排出部分,被配置为将由第一排出部分排出的片材排出到第二支撑部分,
其中,第二排出部分是被配置为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换的旋转构件对,在第一状态中,旋转构件对被配置为保持片材,在第二状态中,旋转构件对被配置为不保持片材,并且
其中,在控制部分执行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第二排出部分进入第一状态,并且在控制部分执行第一模式的情况下第二排出部分进入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其中,在输入用于排出片材的多个作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分在所述多个作业的除了最后作业之外的作业中执行第二模式,并且在所述多个作业的最后作业中执行第一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还包括:片材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片材是否被支撑在第二支撑部分上,
其中,在输入了片材排出作业的情况下,当片材传感器检测到片材被支撑在第二支撑部分上时控制部分执行第一模式,并且当片材传感器检测到片材不被支撑在第二支撑部分上时控制部分执行第二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其中,在控制部分在用于排出片材的第一作业中执行第一模式,并且在第一作业之后输入用于排出片材的第二作业的情况下,控制部分使得排出部分将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片材排出到第二支撑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其中,在用于排出片材的第一作业之后顺序输入用于排出片材的第二作业并且在第一作业中控制部分已经执行了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如果与第一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不等于与第二作业相关联的用户信息,则控制部分使排出部分将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片材排出到第二支撑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其中,在预定时间期间没有输入片材排出作业的情况下,控制部分使排出部分将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片材排出到第二支撑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还包括:满载检测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片材被堆满在第二支撑部分上,
其中,在控制部分执行第二模式的同时满载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片材被堆满在第二支撑部分上的情况下,控制部分将第二模式改变为第一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还包括:一对对准构件,被配置为在与片材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对准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片材的位置,
其中,每个对准构件包括抵靠表面和下表面支撑部分,所述抵靠表面被配置为在宽度方向上接触片材的边缘,所述下表面支撑部分被配置为支撑与所述抵靠表面接触的片材的下表面,
其中,在控制部分执行第一模式的情况下,所述一对对准构件被定位在保持位置处,并且在控制部分执行第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一对对准构件被定位在分离位置处,
其中,保持位置是下表面支撑部分保持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片材的位置,并且
其中,分离位置是下表面支撑部分在宽度方向上被定位在正被排出的片材的外部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其中,第二支撑部分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相比更远离所述第一支撑部分,
其中,在控制部分执行第一模式的情况下,第二支撑部分被定位在第一位置处以与第一支撑部分一起支撑片材,
其中,在控制部分执行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第二支撑部分被定位在第二位置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其中,第一支撑部分是被配置为支撑片材的托盘。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分包括:引导构件,被配置为朝向片材排出方向引导片材;以及后缘支撑部分,被配置为支撑与所述引导构件接触的片材的后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其中,在所述片材排出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部分的长度比适用于所述片材排出装置的最小尺寸片材的长度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还包括:处理部分,被配置为处理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部分上的片材。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形成部分,被配置为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和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排出装置,被配置为排出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分在其上形成了图像的片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通过图像形成部分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作业中控制部分执行所述第一模式的情况下,当图像形成作业完成时,所述第一支撑部分支撑由所述排出部分排出的片材。
CN201811568009.7A 2017-12-26 2018-12-21 片材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9956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0192 2017-12-26
JP2017250192A JP7073096B2 (ja) 2017-12-26 2017-12-26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6356A CN109956356A (zh) 2019-07-02
CN109956356B true CN109956356B (zh) 2021-03-12

Family

ID=6694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68009.7A Active CN109956356B (zh) 2017-12-26 2018-12-21 片材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3918B2 (zh)
JP (1) JP7073096B2 (zh)
CN (1) CN1099563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15946B2 (en) 2019-06-07 2022-0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22099599A (ja) 2020-12-23 2022-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28020A (ja) * 2021-02-22 2022-09-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排出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3420A (ja) 1994-10-14 1996-05-0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後処理装置
JP4124857B2 (ja) * 1998-05-22 2008-07-2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KR100480463B1 (ko) * 1998-09-17 2005-09-12 주식회사신도리코 용지후처리장치
JP2000159418A (ja) 1998-11-27 2000-06-13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942206B2 (en) * 2001-08-31 2005-09-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trea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2003221157A (ja) * 2002-01-31 2003-08-05 Canon Inc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10202B2 (ja) * 2003-04-22 2009-08-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93446B2 (ja) * 2004-09-28 2009-07-0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US7300045B2 (en) * 2004-09-28 2007-11-2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Waiting tray for sheet processing tray
JP4143626B2 (ja) * 2005-06-20 2008-09-0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53543A (ja) 2005-12-06 2007-06-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637439B2 (ja) * 2010-11-11 2014-12-10 グラドコ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5772084B2 (ja) 2011-03-09 2015-09-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後処理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US8408544B2 (en) * 2011-06-08 2013-04-02 Eastman Kodak Company Sorting by controlling scanned document velocity
JP5988792B2 (ja) 2011-09-29 2016-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41345B2 (ja) * 2014-12-24 2019-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89056B2 (ja) * 2015-10-30 2020-04-28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集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315880B2 (en) * 2016-09-20 2019-06-11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0099886B2 (en) * 2017-02-22 2018-10-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heet discharge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73096B2 (ja) 2022-05-23
JP2019116334A (ja) 2019-07-18
US20190193979A1 (en) 2019-06-27
US10773918B2 (en) 2020-09-15
CN109956356A (zh)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6356B (zh) 片材排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01310859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88792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82512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折り方法
US11724899B2 (en)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271633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US11230454B2 (en)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12111567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2417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262631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6904713B2 (ja) シート整合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915906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4423217B2 (ja)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処理装置
JP6565346B2 (ja) 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726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294952A1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230264920A1 (en)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230312297A1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4724764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6531737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354527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237505B2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39889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CN114803669A (zh) 片材后处理装置
JP38155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