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27774A - 转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27774A
CN109927774A CN201811534515.4A CN201811534515A CN109927774A CN 109927774 A CN109927774 A CN 109927774A CN 201811534515 A CN201811534515 A CN 201811534515A CN 109927774 A CN109927774 A CN 1099277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inclined side
long hole
plate
tilting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345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桥良亮
广冈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da KK
Original Assignee
Yamada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da KK filed Critical Yamada KK
Publication of CN109927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77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2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84Mechanisms for locking columns at selected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16Steering columns
    • B62D1/18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 B62D1/19Steering columns yieldable or adjustable, e.g. tiltable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B62D1/195Yieldable supports for the steering colum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00Shafts; Axles; Cranks; Eccentrics
    • F16C3/02Shafts; Axles
    • F16C3/03Shafts; Axles telescop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12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using plastic deformation of members
    • F16F7/125Units with a telescopic-like action as one member moves into, or out of a second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20Land vehicles
    • F16C2326/24Steering systems, e.g. steering rods or columns

Abstract

具备:柱管(6);悬架(7),具有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被固接在柱管(6)上;外柱(A),具有将柱管(6)包持的包持主体部(1)和紧固部(2);固定托架(4),支承外柱(A);和紧固件(5),具备将外柱(A)和固定托架(4)紧固及解除的螺栓轴(51)。在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上分别形成有由沿轴向延伸的伸缩长孔(82)和冲击吸收长孔(83)构成的长孔部(8);在至少某一方的长孔部(8)中设有伸缩止动件爪(81),在另一方的长孔部(8)中设有上下方向尺寸逐渐变窄的由多个连续的倾斜边构成的倾斜区域(84);倾斜区域(84)的起点位于比伸缩止动件爪(81)靠前方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转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其具备伸缩调整机构和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机构,能够以极简单的结构实现冲击吸收载荷的设定。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各种具备伸缩调整机构和冲击吸收装置的装置,所述冲击吸收装置用来保护碰撞事故时的二次碰撞时的驾驶者。作为这种转向装置的通常的构造,存在在二次碰撞时抵抗由螺栓轴带来的推压力而柱沿着轴向长孔移动的类型。上述结构主要是在二次碰撞时一边由螺栓轴将轴向长孔的边缘部压溃一边移动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360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在由螺栓轴将作为伸缩止动件的突出板片压溃后,将形成在冲击吸收长孔上的倾斜边压溃,由此使二次碰撞时的后半段的冲击吸收载荷逐渐增大。本发明的申请人在以前进行了专利文献1的发明。根据该发明,容易将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的载荷设定为与要求对应的值,能够进行更好的冲击吸收。
并且,在本发明中,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尝试了设定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的状态以使其更加对应于具体的要求。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能够更详细地进行冲击吸收的设定,并且为很简单的结构,能够进行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载荷的调整,能够进行与所有的状况对应的冲击吸收。
所以,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专门反复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将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设为以下这样的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转向装置具备:柱管;悬架,具有第1垂下板状部和第2垂下板状部,被固接在前述柱管上;外柱,具有包持前述柱管的包持主体部和紧固部;固定托架,支承该外柱;以及紧固件,具备将前述外柱和前述固定托架紧固及解除、并且在二次碰撞时将伸缩止动件爪压溃的螺栓轴;在前述第1垂下板状部和前述第2垂下板状部上分别形成有由沿轴向延伸的伸缩长孔和冲击吸收长孔构成的长孔部;并且,在至少某一方的该长孔部中设置有伸缩止动件爪,在另一方的前述长孔部中,设置有上下方向尺寸逐渐变窄的由多个连续的倾斜边构成的倾斜区域,该倾斜区域的起点位于比前述伸缩止动件爪靠前方侧的位置。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设为以下这样的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转向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向装置中,前述倾斜区域具有第1倾斜边和位于该第1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2倾斜边,前述第1倾斜边比前述第2倾斜边增大了倾斜角度。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设为以下这样的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转向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向装置中,前述倾斜区域具有第1倾斜边和位于该第1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2倾斜边,前述第2倾斜边比前述第1倾斜边增大了倾斜角度。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设为以下这样的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转向装置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向装置中,前述倾斜区域具有第1倾斜边、位于该第1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2倾斜边和位于该第2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3倾斜边,前述第1倾斜边、前述第2倾斜边及前述第3倾斜边其角度分别不同。
通过将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设为以下这样的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转向装置在第4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向装置中,前述第2倾斜边具有最大角度,前述第3倾斜边被设定为最小角度。通过将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设为以下这样的转向装置,解决了上述课题,所述转向装置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向装置中,前述倾斜区域分别形成在前述第1垂下板状部侧及前述第2垂下板状部侧。
在本发明中,通过做成在悬架的第1垂下板状部或前述第2垂下板状部的至少某一方的前述长孔部中形成伸缩止动件爪、在另一方的长孔部中形成上下方向尺寸逐渐变窄的由多个连续的倾斜边构成的倾斜区域、该倾斜区域的起点位于比前述伸缩止动件爪靠前方侧的位置的结构,起到以下所述的效果。
二次碰撞时的紧固件的螺栓轴首先抵接在伸缩止动件爪上,并且将该伸缩止动件爪推倒而压溃。通过倾斜区域的起点位于比伸缩止动件爪靠前方侧的位置,在伸缩止动件爪的压溃行程中,螺栓轴开始抵接在倾斜区域上。然后,螺栓轴一边将倾斜区域压溃,一边相对地向后方侧移动。
由此,在伸缩止动件爪的压溃行程中能够产生倾斜区域的压溃载荷,能够维持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载荷。进而,前述倾斜区域由多个连续的倾斜边构成。通过将多个倾斜边分别设为不同的倾斜角度,能够使由螺栓轴的压溃带来的阻力载荷变化。由此,能够调整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载荷。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B)是图1(A)的(α)部的局部剖视的放大图,图1(C)是图1(B)的Y1-Y1向视放大剖视图,图1(D)是图1(C)的Y2-Y2向视剖视图。
图2(A)是图1(A)的Y3-Y3向视放大剖视图,图2(B)是柱管、悬架及外柱的局部切除的立体图。
图3(A)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悬架的第1垂下板状部的侧视图,图3(B)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悬架的第2垂下板状部的侧视图,图3(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中的行程与载荷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4(A-I)、图4(A-II)及图4(B-I)、图4(B-II)是表示螺栓轴的压溃行程的前半段的悬架和螺栓轴的第1垂下板状部及第2垂下板状部的侧视图。
图5(C-I)、图5(C-II)及图5(D-I)、图5(D-II)是表示螺栓轴的压溃行程的后半段的悬架和螺栓轴的第1垂下板状部及第2垂下板状部的侧视图。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悬架的第2垂下板状部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中的行程与载荷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7(A)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悬架的第2垂下板状部的侧视图,图7(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中的行程与载荷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悬架的第1垂下板状部的侧视图,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悬架的第2垂下板状部的侧视图。
图9(A)及图9(B)是表示在伸缩调整中柱管和悬架相对于螺栓轴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状态的主要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这里,作为在本发明中表示方向的语言,存在前方侧和后方侧。该前方侧及后方侧是在将本发明的转向装置装配在汽车中的状态下、以汽车的前后方向为基准的。具体而言,在转向装置的各构成部件中,设汽车的前轮侧为前方侧,设手柄(方向盘)9侧为后方侧〔参照图1(A)〕。
本发明主要如图1所示,由外柱A、固定托架4、紧固件5、柱管6、悬架7和长孔部8等构成。此外,在柱管6内容纳着转向轴杆91。外柱A由包持主体部1和紧固部2构成。前述包持主体部1形成为使内部为中空形状的大致圆筒状,具体而言具有其内部被形成为中空形状的包持内周侧面部1a〔参照图1(A)、图2〕。在前述包持主体部1的直径方向下部侧形成有狭缝部11。
该狭缝部11是沿着从前述包持主体部1的轴向的前方侧向后方侧在宽度方向上不连续的离开的部分。通过在前述狭缝部11的宽度方向两侧对置的边缘部分相互接近,前述包持内周侧面部1a的直径变小,能够将容纳装配在前述包持主体部1内的柱管6紧固并锁定(固定)。
包持主体部1的包持内周侧面部1a在锁定解除状态时形成为比该柱管6的外径稍大,以使柱管6容易滑动。此外,包持主体部1形成为能够将柱管6的轴向的大致中间部位适当在轴向上支承的长度。前述柱管6分别从包持主体部1的轴向的前方端部及后方端部突出。
在前述外柱A的下部,一体形成有紧固部2、2(参照图2)。两个紧固部2、2是左右对称的形状,分别一体地形成在前述狭缝部11的宽度方向两侧端的位置。具体而言,是从前述狭缝部11的宽度方向两端或其附近以大致垂下状形成的厚板状的部分。
此外,前述紧固部2在包持主体部1的轴向前方侧是垂直板形状。此外,在紧固部2的轴向后方侧为块形状,具有直到前述包持主体部1的水平直径方向的两端的位置的板厚。此外,在紧固部2的轴向后方侧,也有宽度方向尺寸形成为比包持主体部1的外周直径稍大的情况。
将两紧固部2、2的外表面称作外侧面21a。此外,将两紧固部2、2的对置的内表面称作内侧面21b。前述外侧面21a是平坦面,为在紧固部2、2被后述的固定托架4的两个固定侧部41、41夹持的状态下、该固定侧部41和前述外侧面21a能够接触的结构。在前述两紧固部2、2上,沿着作为与前述外柱A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且相对于包持主体部1的水平直径方向为平行的方向形成有紧固用贯通孔22、22。在前述包持主体部1的前后方向的前方侧形成有臂部3。
接着,固定托架4由形成在宽度方向两侧的固定侧部41、41和按装顶部42构成。在两个固定侧部41、41上,形成有在大致上下方向或纵向上为长孔的调整孔43、43〔参照图1(A)、图2(A)〕。紧固件5由螺栓轴51、锁定杆部52、紧固凸轮53和螺母54构成〔参照图2(A)〕。
前述紧固件5与锁定杆部52及紧固凸轮53一起借助螺母54装配。柱管6在其内部内装着转向轴杆的中间部分,在从柱管6的后方侧突出的转向轴杆的前端上装配着方向盘(手柄)9。
接着,悬架7由第1垂下板状部71、第2垂下板状部72和底板部78构成(参照图1、图2等)。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沿着前述柱管6的轴向延长,并且以在柱管6的直径方向下方侧隔开既定间隔成平行的方式配置,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的上端被固接〔参照图1(C)、图2(A)、图2(B)〕。
在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的下端形成有前述底板部78,借助第1垂下板状部71、第2垂下板状部72和底板部78,与较长方向正交的截面被形成为大致倒门形状或带角的U字形状〔参照图1(C)、图2(A)〕。并且,在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上分别形成有长孔部8、8。各个长孔部8是以其前后方向为较长方向的长孔,分别具有上边8U和下边8L。
在该长孔部8的大致中间位置,形成有伸缩止动件爪81。以该伸缩止动件爪81为基准,设较长方向的前方侧为伸缩长孔82,设后方侧为冲击吸收长孔83〔参照图1(B)、图2(B)〕。换言之,在长孔部8中,在伸缩长孔82的区域与冲击吸收长孔83的区域的边界存在伸缩止动件爪81,为长孔部8被伸缩止动件爪81分隔为伸缩长孔82和冲击吸收长孔83的结构〔参照图1(B)、图1(D)、图3(A)〕。
伸缩长孔82是主要用于伸缩调整的部位,冲击吸收长孔83是主要在二次碰撞时转向柱朝向前方侧移动时使用的部位。第1垂下板状部71及第2垂下板状部72各自的伸缩长孔82的高度方向尺寸比前述螺栓轴51的直径大,螺栓轴51能够稍稍有余裕地插入并且顺畅地滑动。
前述伸缩止动件爪81形成在第1垂下板状部71侧的长孔部8中。并且,在第2垂下板状部72侧的长孔部8中,设置有后述的倾斜区域84。前述伸缩止动件爪81在二次碰撞时被紧固件5的螺栓轴51碰撞,被推倒而被压溃〔参照图4(B-I)、图5(C-I)〕。
伸缩止动件爪81呈轴状或棒状,从长孔部8的下边8L或上边8U的某一侧朝向另一侧形成〔参照图1(B)、图3(A)等〕。伸缩止动件爪81优选的是在二次碰撞时因与螺栓轴51的碰撞而从其根部分突出的方向朝向弯折的方向倾斜。
伸缩止动件爪81在二次碰撞时被螺栓轴51的碰撞时的推压力压溃,其压溃状态成为伸缩止动件爪81从其根部倒下的状态(参照图4、图5)。在形成有伸缩止动件爪81的部分的后方侧,形成有当该伸缩止动件爪81倒下时容纳该伸缩止动件爪81的凹陷部85。
该凹陷部85与伸缩止动件爪81倒下时的形状大致同样,如果该伸缩止动件爪81倒下而被容纳到凹陷部85中,则冲击吸收长孔83的前方侧附近成为大致平坦状,螺栓轴51到冲击吸收长孔83的后方侧端部平滑地移动自如。
冲击吸收长孔83的高度方向尺寸借助设在下边8L侧的阶差部86而形成得比伸缩长孔82的高度方向尺寸大。并且形成为,由螺栓轴51使伸缩止动件爪81倒下、该伸缩止动件爪81被容纳到凹陷部85中之后的冲击吸收长孔83侧的下边8L成为比伸缩长孔82侧的下边8L更低的位置(参照图3)。在第2垂下板状部72侧的长孔部8的上边8U上形成有倾斜区域84(参照图3)。
在以下的说明中,设伸缩止动件爪81比下边8L侧突出形成、倾斜区域84形成在上边8U侧而进行说明。倾斜区域84以外的上边8U及下边8L相对于沿着前后方向的柱管6的轴芯线L平行。倾斜区域84由多个倾斜边构成。该倾斜边是2个以上,多个倾斜边在前后方向上连续。
作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倾斜区域84由2个倾斜边构成。2个倾斜边称作第1倾斜边84a和第2倾斜边84b。第1倾斜边84a是在倾斜区域84中总是位于倾斜区域84的最前方的倾斜边。第1倾斜边84a和第2倾斜边84b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设第1倾斜边84a的倾斜角度为θ1,设第2倾斜边84b的倾斜角度为θ2。第1倾斜边84a的倾斜角度θ1和第2倾斜边84b的倾斜角度θ2都是以柱管6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芯线L为基准的坡度的角度(参照图3)。
并且,将倾斜区域84的第1倾斜边84a的起始位置称作起点P1。此外,将第2倾斜边84b的起始位置称作起点P2。并且,第1倾斜边84a的终点原样为第2倾斜边84b的起点P2。第1倾斜边84a的起点P1是与比前述伸缩止动件爪81的位置更靠前方侧的位置所对应的位置。
此外,伸缩止动件爪81位于第1倾斜边84a的范围内,换言之,伸缩止动件爪81的位置位于起点P1与起点P2之间(参照图3)。此外,图中Pe表示倾斜区域84的末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第2倾斜边84b的末端是倾斜区域84的末端Pe(参照图3)。并且,在前述伸缩长孔82的范围内,前述螺栓轴51为不与前述第1倾斜边84a干涉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转向装置中,在伸缩调整时,具有伸缩长孔82的悬架7与柱管6一起相对于螺栓轴51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参照图9)。换言之,螺栓轴51和伸缩长孔82相对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即,可以说螺栓轴51相对地在伸缩长孔82内在前后方向上滑动。
并且,在伸缩调整时,当悬架7与柱管6一起向前方侧最大限度移动时,螺栓轴51与伸缩止动件爪81的前端缘抵接,但此时,螺栓轴51从倾斜区域84的第1倾斜边84a不受到干涉。这里,前述的不受到干涉,是在伸缩调整时,螺栓轴51不比伸缩止动件爪81先抵接在第1倾斜边84a上,不从第1倾斜边84a受到压力载荷。
螺栓轴51与第1倾斜边84a抵接而开始第1倾斜边84a的压溃,是在二次碰撞时将伸缩止动件爪81向后方侧推倒而开始压溃之后。具体而言,在将伸缩止动件爪81向后方侧推倒的行程即压溃行程中抵接在第1倾斜边84a上,开始该第1倾斜边84a的压溃。在二次碰撞时螺栓轴51将伸缩止动件爪81推倒的压溃行程中,也开始由将第1倾斜边84a压溃带来的冲击吸收。由此,在伸缩止动件爪81的压溃后,冲击吸收载荷不会下降而能够维持。
第2倾斜边84b如前述那样,连续形成在第1倾斜边84a的后方侧,将第2倾斜边84b的倾斜角度θ2形成为比第1倾斜边84a的倾斜角度θ1小〔参照图3(B)〕。
即,θ1>θ2。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2倾斜边84b相对于第1倾斜边84a平缓地形成有倾斜。在二次碰撞时,在维持伸缩止动件爪81的压溃载荷的同时,冲击吸收载荷较大地增加,然后平缓地增加。图3(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中的行程与载荷的关系的曲线图。
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有将第2倾斜边84b的倾斜角度θ2形成为比第1倾斜边84a的倾斜角度θ1大的情况〔参照图6(A)〕。
即,θ2>θ1。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第1倾斜边84a相对于第2倾斜边84b平缓地形成有倾斜。在二次碰撞时,在维持伸缩止动件爪81的压溃载荷的同时,冲击吸收载荷平缓地增加,然后较大地增加。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中的行程与载荷的关系的曲线图。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倾斜区域84由3个倾斜边构成〔参照图7(A)〕。3个倾斜边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第1倾斜边84a和第2倾斜边84b以外还添加了第3倾斜边84c。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倾斜边84a也是在倾斜区域84中位于最前方的倾斜边。
第1倾斜边84a、第2倾斜边84b及第3倾斜边84c分别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设第3倾斜边84c的倾斜角度为θ3。第3倾斜边84c的倾斜角度θ3与前述倾斜角度θ1、θ2同样,是以柱管6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芯线L为基准的坡度的角度。并且,将第3倾斜边84c的起始位置称作起点P3。即,第2倾斜边84b的终点原样成为第3倾斜边84c的起点P3。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第1倾斜边84a的起点P1位于伸缩止动件爪81的前方侧,伸缩止动件爪81位于第1倾斜边84a的范围内。第2实施方式的第1倾斜边84a的结构的条件与第1实施方式的第1倾斜边84a是同样的。第1倾斜边84a的倾斜角度θ1、第2倾斜边84b的倾斜角度θ2和第3倾斜边84c的倾斜角度θ3的大小关系优选的是,将第2倾斜边84b的倾斜角度θ2设定为最大、将第3倾斜边84c的倾斜角度θ3设定为最小〔参照图7(A)〕。
即,θ2>θ1>θ3。
图7(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中的行程与载荷的关系的曲线图。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包括3个倾斜边即第1倾斜边84a、第2倾斜边84b及第3倾斜边84c的至少2个的倾斜角度不同的情况。即,也有在前后方向上不连续的第1倾斜边84a的倾斜角度θ1和第3倾斜边84c的倾斜角度θ3相等的情况。
进而,也存在倾斜区域84由4个以上的倾斜边构成的实施方式。即,倾斜区域84由第1倾斜边84a、第2倾斜边84b、第3倾斜边84c、・・・第n倾斜边84x构成。前述n是正整数,是将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最后的倾斜边统称的术语。
作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倾斜区域84在悬架7的第1垂下板状部71及第2垂下板状部72上形成在各自的长孔部8(参照图8)中。即,在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上形成有相同形状的长孔部8、8。也可以是,伸缩止动件爪81仅形成在第1垂下板状部71侧,而伸缩止动件爪81分别形成在第1垂下板状部71和第2垂下板状部72上。
接着,对本发明的主要的构成部件的组装进行说明。柱管6被外柱A的包持主体部1的包持内周侧面部1a包持。固接在该柱管6上的悬架7被配置在外柱A的两个紧固部2、2之间。并且,前述外柱A的两个紧固部2、2被夹持在固定托架4的两个固定侧部41、41之间,紧固件5的螺栓轴51贯通到两个固定侧部41、41的调整孔43、43、形成在两个紧固部2、2上的两个紧固用贯通孔22、22和悬架7的伸缩长孔82中,与锁定杆部52及紧固凸轮53一起用螺母54装配〔参照图2(A)〕。
前述紧固凸轮53借助前述锁定杆部52的转动操作,经由固定托架4的两个固定侧部41、41推压前述紧固部2、2,两方被紧固件5紧固。由此,前述外柱A的包持主体部1的狭缝部11的间隔变窄,装配在外柱A上的柱管6在轴向上被锁定(固定)。
悬架7被配置在前述外柱A的两个紧固部2、2之间。并且构成为,在借助前述紧固件5进行的前述外柱A的紧固时,两个紧固部2、2接近,但前述悬架7与前述两个紧固部2、2离开〔参照图2(A)〕。因而,即使在借助紧固件5进行的紧固时,两个紧固部2、2和悬架7的第1垂下板状部71及第2垂下板状部72也是非接触状态,不会妨碍冲击吸收动作。
接着,对二次碰撞时的动作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基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通过二次碰撞,首先,紧固件5的螺栓轴51相对于设置在第1垂下板状部71侧的伸缩止动件爪81碰撞,从这里开始二次碰撞中的最初的冲击吸收〔参照图4A的(I)〕。在螺栓轴51与伸缩止动件爪81碰撞的瞬间,螺栓轴51还没有与第1倾斜边84a抵接〔参照图4A的(II)〕。
即,在二次碰撞的瞬间,仅由螺栓轴51和伸缩止动件爪81进行冲击吸收。但是,第1倾斜边84a的起点P1位于比伸缩止动件爪81的位置靠前方侧的位置,因此,当螺栓轴51穿过第1倾斜边84a的起点P1而与伸缩止动件爪81抵接时,螺栓轴51和第1倾斜边84a不断接近〔参照图4(A的II)〕。
接着,在螺栓轴51将伸缩止动件爪81向后方侧推倒而进行冲击吸收的压溃行程中〔参照图4B的(I)〕,螺栓轴51开始将第1倾斜边84a压溃,在螺栓轴51与第1倾斜边84a之间也进行冲击吸收动作〔参照图4(B的II)〕。即,成为借助螺栓轴51和伸缩止动件爪81以及螺栓轴51和第1倾斜边84a的两者进行的冲击吸收动作。以上的行程为二次碰撞发生时的前半段的冲击吸收动作。
接着,如果螺栓轴51相对地向冲击吸收长孔83的后方侧继续移动,则螺栓轴51从第1倾斜边84a到达第2倾斜边84b的起点P2,螺栓轴51开始将第2倾斜边84b压溃〔参照图5C的(I及II)〕。再接着,原样相对地移动直到第2倾斜边84b的末端Pe,进行后半段的冲击吸收动作〔参照图5D的(I及II)〕。
本发明将主要的结构做成了以下结构:在至少一方的长孔部8中设置伸缩止动件爪81;在另一方的前述长孔部8中,设置上下方向尺寸逐渐变窄的由多个连续的倾斜边构成的倾斜区域84;该倾斜区域84的起点P1位于比伸缩止动件爪81靠前方侧的位置。
借助这样的结构,在二次碰撞时,紧固件5的螺栓轴51在伸缩止动件爪81的压溃行程中抵接在倾斜区域84上,一边将该倾斜区域84压溃,一边相对地向后方侧移动,能够产生倾斜区域的压溃载荷,能够维持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载荷。
进而,前述倾斜区域84由多个连续的倾斜边(第1倾斜边84a、第2倾斜边84b、第3倾斜边84c等)构成,将多个倾斜边设为分别不同的倾斜角度,由此,能够与此对应而使由螺栓轴51的压溃带来的阻力载荷变化,能够适当调整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载荷。
在第2技术方案中,借助前述倾斜区域具有前述第1倾斜边和位于该第1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2倾斜边、前述第1倾斜边与前述第2倾斜边相比增大了倾斜角度的结构,在二次碰撞时,能够使由螺栓轴带来的伸缩止动件爪的压溃行程中的第1倾斜边的压溃载荷变大,然后成为平缓的冲击吸收。
在第3技术方案中,通过前述第2倾斜边与前述第1倾斜边相比增大了倾斜角度,在二次碰撞时,能够使由螺栓轴带来的伸缩止动件爪的压溃行程中的第1倾斜边的压溃载荷变小,然后成为逐渐变强的冲击吸收。即,不会从二次碰撞时受到的最初的载荷较大地减少,能够使二次碰撞后半段的冲击吸收比较平缓。
在第4技术方案中,借助前述倾斜区域具有前述第1倾斜边、位于该第1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2倾斜边和位于该第2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3倾斜边、前述第1倾斜边、前述第2倾斜边及前述第3倾斜边其角度分别不同的结构,在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行程中能够进行更细致的载荷调整。
在第5技术方案中,通过做成前述第2倾斜边具有最大角度、前述第3倾斜边被设定为最小角度的结构,能够成为维持着较高的载荷的冲击吸收行程。在第6技术方案中,通过做成在前述第1垂下板状部侧及前述第2垂下板状部侧分别形成前述倾斜区域的转向装置,能够将二次碰撞时的冲击吸收行程中的载荷设定得较大。
附图标记说明
A…外柱;1…包持主体部;2…紧固部;4…固定托架;5…紧固件;51…螺栓轴;6…柱管;7…悬架;71…第1垂下板状部;72…第2垂下板状部;8…长孔部;8U…上边;8L…下边;81…伸缩止动件爪;82…伸缩长孔;83…冲击吸收长孔;84…倾斜区域;84a…第1倾斜边;84b…第2倾斜边;84c…第3倾斜边。

Claims (6)

1.一种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柱管;
悬架,具有第1垂下板状部和第2垂下板状部,被固接在前述柱管上;
外柱,具有包持前述柱管的包持主体部和紧固部;
固定托架,支承该外柱;以及
紧固件,具备将前述外柱和前述固定托架紧固及解除、并且在二次碰撞时将伸缩止动件爪压溃的螺栓轴;
在前述第1垂下板状部和前述第2垂下板状部上分别形成有由沿轴向延伸的伸缩长孔和冲击吸收长孔构成的长孔部;并且,在至少某一方的该长孔部中设置有伸缩止动件爪,在另一方的前述长孔部中,设置有上下方向尺寸逐渐变窄的由多个连续的倾斜边构成的倾斜区域,该倾斜区域的起点位于比前述伸缩止动件爪靠前方侧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倾斜区域具有第1倾斜边和位于该第1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2倾斜边,前述第1倾斜边比前述第2倾斜边增大了倾斜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倾斜区域具有第1倾斜边和位于该第1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2倾斜边,前述第2倾斜边比前述第1倾斜边增大了倾斜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倾斜区域具有第1倾斜边、位于该第1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2倾斜边和位于该第2倾斜边的后方侧的第3倾斜边,前述第1倾斜边、前述第2倾斜边及前述第3倾斜边其角度分别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倾斜边具有最大角度,前述第3倾斜边被设定为最小角度。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倾斜区域分别形成在前述第1垂下板状部侧及前述第2垂下板状部侧。
CN201811534515.4A 2017-12-18 2018-12-14 转向装置 Pending CN1099277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2071 2017-12-18
JP2017242071A JP6985918B2 (ja) 2017-12-18 2017-12-18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7774A true CN109927774A (zh) 2019-06-25

Family

ID=66674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34515.4A Pending CN109927774A (zh) 2017-12-18 2018-12-14 转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70443B2 (zh)
JP (1) JP6985918B2 (zh)
CN (1) CN109927774A (zh)
DE (1) DE1020182209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10166B2 (ja) * 2019-02-18 2023-07-1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CN112298332A (zh) * 2019-07-26 2021-02-02 株式会社万都 一种调节衬套、转向管柱及车辆
US11891115B2 (en) 2020-03-27 2024-02-06 Yamada Manufacturing Co., Ltd. Steering device
US11932303B2 (en) 2020-03-27 2024-03-19 Yamada Manufacturing Co., Ltd. Steering device
JP2022189046A (ja) * 2021-06-10 2022-12-22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65826A (en) * 2000-08-18 2002-02-27 Yamada Seisakusho Kk Collapsible tilting steering column
JP2002337699A (ja) * 2001-05-15 2002-11-27 Koyo Seiko Co Ltd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824561A (zh) * 2005-02-21 2006-08-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的支撑结构
CN104002852A (zh) * 2013-02-21 2014-08-27 株式会社万都 车辆用转向柱
CN106428188A (zh) * 2015-08-11 2017-02-22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US9789897B2 (en) * 2015-08-11 2017-10-17 Yamada Manufacturing Co., Ltd. Steer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8250B1 (fr) * 1996-05-03 1998-06-26 Lemforder Nacam Sa Dispositif de positionnement, lors d'un choc, d'une colonne de direc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3669156B2 (ja) * 1998-04-24 2005-07-06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支持装置
JP3468711B2 (ja) * 1999-02-18 2003-11-17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の衝撃吸収装置
US6659504B2 (en) * 2001-05-18 2003-12-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teering column for a vehicle
US7401814B2 (en) * 2005-02-21 2008-07-22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teering device support structure
US7703804B2 (en) * 2007-12-27 2010-04-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Telescopically adjustable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including an adjustment stop having minimal effect on impact loads
JP5508628B2 (ja) * 2010-03-30 2014-06-04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785108B2 (ja) * 2011-03-28 2015-09-24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856204B2 (ja) * 2014-02-19 2016-02-09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353748B2 (ja) * 2014-08-30 2018-07-04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7035999A (ja) * 2015-08-11 2017-02-16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680571B2 (ja) * 2016-03-04 2020-04-15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753737B2 (ja) * 2016-08-31 2020-09-09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8062213A (ja) * 2016-10-11 2018-04-19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921562B2 (ja) * 2017-03-06 2021-08-18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6841699B2 (ja) * 2017-03-21 2021-03-10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8184064A (ja) * 2017-04-25 2018-11-22 株式会社山田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65826A (en) * 2000-08-18 2002-02-27 Yamada Seisakusho Kk Collapsible tilting steering column
JP2002337699A (ja) * 2001-05-15 2002-11-27 Koyo Seiko Co Ltd 衝撃吸収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824561A (zh) * 2005-02-21 2006-08-3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转向装置的支撑结构
CN104002852A (zh) * 2013-02-21 2014-08-27 株式会社万都 车辆用转向柱
CN106428188A (zh) * 2015-08-11 2017-02-22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US9789897B2 (en) * 2015-08-11 2017-10-17 Yamada Manufacturing Co., Ltd. Steer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70443B2 (en) 2020-12-22
JP2019107993A (ja) 2019-07-04
JP6985918B2 (ja) 2021-12-22
DE102018220986A1 (de) 2019-06-19
US20190185045A1 (en) 2019-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7774A (zh) 转向装置
CN104843052B (zh) 操舵装置
US7275764B2 (en) Vehicle occupant knee protection device
US9573491B2 (en) Longitudinal adjuster for a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CN104417600B (zh) 转向装置
EP3124355B1 (e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US10040473B2 (en) Steering column device
CN103359153A (zh) 转向装置
CN103249595A (zh) 车辆用座椅
US20100326230A1 (en) Steering column for vehicle and steer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JP2000351377A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構体
JP483135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の衝撃吸収構造
JP2016185756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US9522646B2 (en) Knee bolster
JP5975199B1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9533645B2 (en) Rollover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JP6614113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106068204B (zh) 车辆中的固定装置
RU266020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защиты при опрокидывании
JP6512486B2 (ja) 車両用ニーボルスター
CN106428188A (zh) 转向装置
CN104249753B (zh) 转向装置
JP6384225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用支持装置
JP637986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位置調節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357820B1 (ko) 자동차의 카울크로스멤버 장착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