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17629B - 成像设备与盒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与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17629B CN109917629B CN201811521247.2A CN201811521247A CN109917629B CN 109917629 B CN109917629 B CN 109917629B CN 201811521247 A CN201811521247 A CN 201811521247A CN 109917629 B CN109917629 B CN 1099176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transmission
- transmission member
- cartridge
- gear
- drive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Axial coupling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donor member, e.g. surface properti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4—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3—Process cartridge
- G03G2221/1853—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221/1869—Cartridge holders, e.g. intermediate frames for placing cartridge parts there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成像设备与盒。成像设备包括盒和成像设备主组件。成像设备主组件包括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盒的驱动输出构件。驱动输出构件可在前进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成像设备主组件包括倾斜施加部分,用于在驱动输出构件从前进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时使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倾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盒以及使用该盒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这里,所述盒可从成像设备主组件拆卸。一个例子是处理盒。处理盒是与感光构件以及可作用在该感光构件上的处理装置一起集成到盒中的盒,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
例如,感光构件以及作为上述处理装置的显影装置、充电装置和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整体组装到盒中。本申请中的成像设备是用于通过使用电子照相成像处理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示例包括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LED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传真机、文字处理器等。
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下文中简称为成像设备)中,通常为鼓型图像承载构件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即感光鼓(电子照相感光鼓))被均匀地充电。随后,已充电的感光鼓被选择性地曝光以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图像)。接下来,使用调色剂作为显影剂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然后,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例如记录纸、塑料片材)上,并进一步对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施加热量和压力,由此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从而进行图像记录操作。
这种成像设备通常需要补充调色剂并维护各种处理装置。为了便于调色剂补充和维护,实际使用的是这样的处理盒:通过将感光鼓、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清洁装置等集成在框架内形成盒,该处理盒可从成像设备主组件拆卸。
根据该处理盒系统,设备维护的一部分可以由用户自己执行,而不用依赖于负责售后服务的服务人员。因此,可以显著提高设备的可操作性,并且可以提供可用性优异的成像设备。所以,该处理盒系统广泛用于成像设备中。
另外,作为上述成像设备,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9-229871中描述了一种成像设备。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8-328449公开了一种用于将驱动力(驱动)从成像设备主组件传递到处理盒的驱动传递构件。在驱动传递构件的自由端设置联接件,驱动传递构件被弹簧推向处理盒侧。
当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开闭门关闭时,该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构件被弹簧按压并朝向处理盒移动。通过这样做,驱动传递构件与处理盒的联接件接合(联接),驱动力可以传递到处理盒。另外,当成像设备主组件的开闭门打开时,驱动传递构件通过凸轮克服弹簧在远离处理盒的方向上移动。通过这样做,驱动传递构件与处理盒的联接件的接合(联接)被释放,可以从成像设备主组件拆卸处理盒。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代表性结构是一种成像设备,所述成像设备包括(i)盒;以及(ii)主组件,所述盒安装到主组件;所述主组件包括:(ii-i)驱动输出构件,所述驱动输出构件构造成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盒,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可在朝向所述盒前进了的前进位置和从前进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以及(ii-ii)倾斜施加部分,所述倾斜施加部分用于使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随着所述驱动输出构件从前进位置向缩回位置的移动而倾斜。
通过下文参考附图对示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处理盒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图示。
图2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成像设备主组件和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实施例1的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4是在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开闭门打开的状态下成像设备主组件的透视图。
图5是在处理盒安装到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的状态下成像设备主组件和处理盒的驱动侧定位部分的透视图。
图6的(a)、(b)和(c)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连杆部的图示。
图7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连杆部的图示。
图8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引导部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系部分的图示。
图10的(a)和(b)部分是用于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纵向方向的定位部分的图示。
图11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定位部分的剖视图。
图12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剖视图。
图13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透视图和侧视图。
图14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显影辊齿轮的透视图。
图15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透视图。
图16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剖视图。
图17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剖视图。
图18是根据实施例1的处理盒的驱动传递部分的透视图。
图19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处理盒的显影辊齿轮的透视图。
图20是根据实施例1的处理盒的驱动系的图示。
图21是根据实施例1的处理盒的驱动系的图示。
图22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图示。
图23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图示。
图24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图示。
图25是根据实施例1的驱动传递部分对中部分的图示。
图26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剖视图。
图27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图示。
图28的(a)、(b)和(c)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管控部分的图示。
图29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管控部分的图示。
图30的(a)、(b)和(c)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图示。
图31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轴承的透视图。
图32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图示。
图33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图示。
图34的(a)、(b)和(c)部分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剖视图。
图35是根据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管控部分的图示。
图36是示出实施例1的变型的透视图。
图37是示出实施例1的变型的透视图。
图38是示出实施例1的变型的透视图。
图39的(a)和(b)部分是根据实施例2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0是实施例2的结构的图示。
图41是实施例2的变型的透视图。
图42是实施例2的变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这里,电子照相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方向称为纵向方向。
在纵向方向上,电子照相感光鼓从成像设备主组件接收驱动力的一侧称为驱动侧,其相反侧称为非驱动侧。
参考图2和3,将描述整体结构和成像处理。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设备主组件(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主组件,成像设备主组件)A和处理盒(以下称为盒B)的剖视图。
图3是盒B的剖视图。
这里,设备主组件A是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除了盒B之外的部分。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总体布置>
图2所示的电子照相成像设备(成像设备)是使用电子照相技术的激光束打印机,其中盒B可拆卸地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设置有曝光装置3(激光扫描仪单元),该曝光装置用于在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中时在作为盒B的图像承载构件的电子照相感光鼓62上形成潜像。另外,容纳待进行成像的记录材料(以下称为片材PA)的片材托盘4设置在盒B的下方。电子照相感光鼓62是用于形成电子照相图像的感光构件(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在主组件A中,依次设置有拾取辊5a、供给辊对5b、转印引导件6、转印辊7、传送引导件8、定影装置9、排出辊对10、排出托盘11等。这里,定影装置9包括加热辊9a和加压辊9b。
<成像处理>
将简要说明成像处理。基于打印开始信号,电子照相感光鼓(以下称为感光鼓62或简称为鼓62)沿箭头R的方向以预定的圆周速度(处理速度)被旋转驱动。
施加有偏压的充电辊(充电构件)66与鼓62的外周表面接触,以对鼓62的外周表面均匀地充电。
曝光装置3根据图像信息输出激光束L。激光束L通过设置在盒B的清洁框架71中的激光开口71h,并扫描和曝光鼓62的外周表面。对应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形成在鼓62的外周表面上。
如图3所示,在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单元20中,调色剂室29中的调色剂T通过进给构件(搅拌构件)43的旋转而被搅拌和进给,并被进给到调色剂供应室28。
调色剂T通过磁辊34(固定磁体)的磁力承载在显影辊32的表面上。显影辊32是在其表面上承载显影剂(调色剂T)以使形成在鼓62上的潜像显影的显影剂承载构件。
在通过显影刮刀42对调色剂T摩擦充电的同时,管控作为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显影辊32的外周表面上的调色剂的层厚度。
根据静电潜像将调色剂T供应到鼓62以使所述潜像显影。由此,所述潜像被可视化为调色剂图像。鼓62是图像承载构件,其在表面上承载潜像和用调色剂形成的图像(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另外,如图2所示,与激光束L的输出时刻成定时关系地,存储在设备主组件A下部的片材PA通过拾取辊5a和进给辊对5b从片材托盘4被送出。然后,片材PA经由转印引导件6被进给到鼓62和转印辊7之间的转印位置。在该转印位置,调色剂图像继而从鼓62转印到片材PA上。
其上已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A与鼓62分离并沿着传送引导件8被进给到定影装置9。然后,片材PA通过构成定影装置9的加热辊9a和加压辊9b之间的夹持部。在该夹持部中执行压力和热定影处理,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PA上。经过调色剂图像的定影处理的片材PA进给到排出辊对10并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1。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通过清洁刮刀77将转印后留在鼓62的外周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除去,鼓62被再次用于成像处理。然后将从鼓62除去的调色剂存储在调色剂清洁单元60的废调色剂室71b中。清洁单元60是包括感光鼓62的单元。
在以上描述中,充电辊66、显影辊32、转印辊7和清洁刮刀77用作作用在鼓62上的处理装置。
<整个盒的总体布置>
参考图3、4和5,将描述盒B的整体结构。图3是盒B的剖视图,图4和5是示出了盒B的结构的透视图。这里,在该实施例中,为简单起见,将省略用于连接部件的螺钉。
盒B包括清洁单元(感光构件保持单元、鼓保持单元、图像承载构件保持单元、第一单元)60和显影单元(显影剂承载构件保持单元、第二单元)20。
通常,处理盒是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及作用在其上的处理装置中的至少一个集成到盒中的处理盒,并且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主组件(设备主组件)。处理装置的示例包括充电装置、显影装置和清洁装置。
如图3所示,清洁单元60包括鼓62、充电辊66、清洁构件77以及用于支撑它们的清洁框架71。在鼓62的驱动侧,设置在驱动侧的驱动侧鼓凸缘63由鼓轴承73的孔73a可旋转地支撑。从广义上讲,鼓轴承73和清洁框架71可以统称为清洁框架。
如图5所示,非驱动侧鼓凸缘的孔部(未示出)在非驱动侧上由鼓轴78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鼓轴压配合在设置于清洁框架71中的孔部71c中。
每个鼓凸缘是由轴承部分可旋转地支撑的被支撑部分。
在清洁单元60中,充电辊66和清洁构件77设置成与鼓62的外周表面接触。
清洁构件77包括橡胶刮刀77a和支撑所述橡胶刮刀的支撑构件77b,所述橡胶刮刀是由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材料形成的刮刀状弹性构件。橡胶刮刀77a在相对于鼓62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上与鼓62接触。也就是说,橡胶刮刀77a与鼓62接触,使得其自由端部面向鼓62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
如图3所示,由清洁构件77从鼓62的表面除去的废调色剂被存储在由清洁框架71和清洁构件77形成的废调色剂室71b中。
另外,如图3所示,用于防止废调色剂从清洁框架71泄漏的舀取片65以与鼓62接触的方式设置在清洁框架71的边缘处。
充电辊66在相对于清洁框架71的纵向方向的相反两端部处通过充电辊轴承(未示出)可旋转地安装到清洁单元60。
这里,清洁框架71的纵向方向(盒B的纵向方向)基本上平行于鼓62的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轴向方向)。因此,在没有特殊通知的情况下,鼓62的轴向方向用于仅指代纵向方向或仅指代轴向方向的情况。
当充电辊轴承67被推压构件68压向鼓62时,充电辊66被压靠在鼓62上。充电辊66通过鼓62的旋转而被旋转驱动。
如图3所示,显影单元20包括显影辊32、支撑显影辊32的显影容器23、显影刮刀42等。显影辊32通过设置在相反两端部的轴承构件27(图5)和37(图4)可旋转地安装到显影容器23。
另外,在显影辊32的内部设置有磁辊34。在显影单元20中,设置有用于管控显影辊32上的调色剂层的显影刮刀42。如图4和图5所示,间隙保持构件38在显影辊32的相反两端部处安装到显影辊32,并且通过间隙保持构件38与鼓62的接触,显影辊32与鼓62保持小间隙。如图3所示,用于防止调色剂从显影单元20泄漏的防吹片33以抵靠显影辊32的方式设置在底部构件22的边缘处。此外,在由显影容器23和底部构件22形成的调色剂室29中,设置有进给构件43。进给构件43搅拌容纳在调色剂室29中的调色剂并将调色剂传送到调色剂供应室28。
如图4和图5所示,盒B通过将清洁单元60和显影单元20彼此组合而形成。
当将显影单元和清洁单元彼此连接时,首先将轴承构件26的第一显影支撑凸台26a的中心相对于清洁框架71的驱动侧上的第一悬挂孔71i彼此对准,并且将第二显影支撑凸台27a的中心相对于非驱动侧上的第二悬挂孔71j彼此对准。更具体地,通过沿箭头G的方向移动显影单元20,将第一显影支撑凸台26a和第二显影支撑凸台27a装配在第一悬挂孔71i和第二悬挂孔71j中。由此,显影单元20可移动地连接到清洁单元60。更具体地,显影单元20以可相对于彼此旋转的方式连接到清洁单元60。之后,通过将鼓轴承73与清洁单元60组装在一起构成盒B。
另外,驱动侧推压构件46R的第一端46Rb固定到轴承构件26的表面26b,而第二端46Ra抵靠作为清洁单元的一部分的表面71k。
另外,非驱动侧推压构件46R的第一端部46Ra固定到显影容器23的表面23k,而第二端部46Rb抵靠作为清洁单元的一部分的表面71l。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侧推压构件46L(图5)和非驱动侧推压构件46R(图4)的形式为压缩弹簧。通过这些弹簧的推压力,驱动侧推压构件46L和非驱动侧推压构件46R推压显影单元20使其抵靠清洁单元60,从而可靠地将显影辊32压向鼓62。并且,辊32通过安装在显影辊32的相反两端部上的间隙保持构件38与鼓62保持预定间隙。
<盒安装>
参考图1的(a)部分、图1的(b)部分、图6的(a)部分、图6的(b)部分、图6的(c)部分、图7的(a)部分、图7的(b)部分、图8的(a)部分、图8的(b)部分、图9、图10的(a)部分、图10的(b)部分、图11的(a)部分、图11的(b)部分、图12的(a)部分、图12的(b)部分、图13的(a)部分、图13的(b)部分、图14、图15、图16、以及图17,将详细描述盒的安装。图1的(a)部分和(b)部分是盒的透视图,用于说明驱动传递部分周围的形状。图6的(a)部分是圆柱形凸轮的透视图,图6的(b)部分是从设备主组件A的外部观察的第一侧板的透视图,图6的(c)部分是剖视图(图6的(b)部分中的箭头方向),其中圆柱形凸轮安装到第一侧板。图7的(a)部分是成像设备连杆部的剖视图,用于说明连杆结构,图7的(b)部分是成像设备驱动的剖视图,用于说明驱动传递构件的移动。图8的(a)部分是成像设备的驱动侧引导部的剖视图,用于说明盒的安装,图8的(b)部分是成像设备的非驱动侧引导部的剖视图,用于说明盒的安装。图9是成像设备传动系部分的图示,用于说明在关闭开闭门之前传动系的位置关系。图10的(a)部分是成像设备定位部分的图示(就在装配之前),用于说明处理盒B在纵向方向上的定位。图10的(b)部分是成像设备定位部分的图示(装配之后),用于说明处理盒B在纵向方向上的定位。图11的(a)部分是成像设备的驱动侧剖视图,用于说明盒的定位。图11的(b)部分是成像设备的非驱动侧剖视图,用于说明盒的定位。图12的(a)部分是成像设备连杆部的剖视图,用于说明连杆结构,图12的(b)部分是成像设备驱动部分的剖视图,用于说明驱动传递构件的运动。图13的(a)部分是驱动传递构件的透视图,用于说明驱动传递构件的形状。图13的(b)部分是主组件A的驱动传递部分的图示,用于说明驱动传递部分。图15是成像设备的驱动部分的透视图,用于说明驱动传递部分的接合空间。图16是驱动传递构件的剖视图,用于说明驱动传递构件的接合空间。图17是驱动传递构件的剖视图,用于说明驱动传递构件的接合。
首先,将描述设备主组件A的开闭门13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的结构和操作。如图7的(a)部分所示,设备主组件A设置有开闭门13、圆柱形凸轮连杆85、圆柱形凸轮86、盒加压构件1、2、盒加压弹簧19、以及前板18。另外,如图7的(b)部分所示,主组件A设置有驱动传递构件轴承83、驱动传递构件81和驱动传递构件推压弹簧84。此外,设备主组件A设置有设置在驱动侧的第一侧板15,以及设置在非驱动侧的侧板16(图10a)。
开闭门13用于打开和关闭用于安装盒B的安装部分(用于容纳盒的空间)。
开闭门13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侧板15和侧板16上。如图6的(a)部分、图6的(b)部分、图6的(c)部分所示,圆柱形凸轮86以可沿纵向方向AM旋转和移动的方式安装在第一侧板15上。它具有两个倾斜部分86a、86b,并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在非驱动侧上与倾斜部分连续的一个端部86c。第一侧板15具有与两个倾斜表面部分86a、86b相对的两个倾斜表面部分15d、15e以及与圆柱形凸轮86的一个端部86c相对的端面15f。如图7的(a)部分所示,圆柱形凸轮连杆85在相反两端部处具有凸台85a、85b。凸台85a、85b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设置于开闭门13中的安装孔13a以及设置于圆柱形凸轮86中的安装孔86e中。当开闭门13旋转和打开时,旋转的凸轮连杆85与开闭门13关联地移动。通过旋转的凸轮连杆85的移动,圆柱形凸轮86旋转,使得倾斜表面部分86a和86b首先分别接触设置在第一侧板15上的倾斜表面部分15d和15e。当圆柱形凸轮86旋转时,倾斜表面86a和86b沿倾斜表面部分15d和15e滑动,由此圆柱形凸轮86沿纵向方向向驱动侧移动。最后,圆柱形凸轮86移动直到圆柱形凸轮86的一个端部86c抵靠第一侧板15的端面15f为止。
这里,如图7的(b)部分所示,驱动传递构件81的轴向方向上的驱动侧的一端(固定端81c)装配到驱动传递构件轴承83并被支撑成可沿轴向方向旋转和移动。另外,驱动传递构件81的纵向方向上的中央部分81d相对于第一侧板15设置有间隙M。另外,驱动传递构件81具有抵靠表面81e,圆柱形凸轮86具有与抵靠表面81e相对的另一端部86d。驱动传递构件弹簧84是压缩弹簧,一个端部84a与设置在驱动传递构件轴承83上的弹簧座83a接触,而另一端部84b与设置在驱动传递构件81上的弹簧座81f接触。由此,驱动传递构件81沿轴向方向被向非驱动侧(图7的(b)部分中的左侧)推压。通过该推压,驱动传递构件81的抵靠表面81e与圆柱形凸轮86的另一端部86d彼此接触。
当圆柱形凸轮86如上所述沿纵向方向向驱动侧(图7的(b)部分中的右侧)移动时,驱动传递构件81被圆柱形凸轮86推动并向驱动侧移动。由此,驱动传递构件81处于缩回位置。也就是说,随着开闭门13移动到打开位置,驱动传递构件81从盒B的移动路径缩回。由此,成像设备主组件A中保留了用于安装盒B的空间。
圆柱形凸轮86是缩回构件(缩回机构),其用于随着开闭门13移动到打开位置而使驱动传递构件81移动到缩回位置。
将描述盒B的安装。如图8的(a)部分和图8的(b)部分所示,第一侧板15具有上导轨15g和导轨15h,侧板16具有上导轨16d和导轨16e,作为引导件。另外,设置在盒B的驱动侧的鼓轴承73具有被引导部分(待被引导部分)73g和旋转被停止部分(待被停止部分)73c。在盒B的安装方向上(箭头C),被引导部分73g和旋转被停止部分73c设置在联接凸起63b(图1中的(a)部分,将在下文中描述细节)的轴线的上游侧(图16中的箭头AO侧)。
这里,盒B的安装方向是基本上垂直于鼓62的轴线的方向。另外,关于安装方向上的上游或下游,其在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的安装完成之前在盒B的移动方向上限定。
另外,清洁框架71在纵向方向上的非驱动侧设置有被定位部分(待被定位部分)71d和旋转停止部分71g。当从设备主组件A的盒插入开口17安装盒B时,在盒B的驱动侧,盒B的被引导部分73g和旋转停止部分73c由设备主组件A的上导轨15g和导轨15h引导。在盒B的非驱动侧,盒B的被定位部分71d和旋转停止部分71g由设备主组件A的导轨16d和导轨16e引导。由此,盒B被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中。
这里,显影辊齿轮(显影齿轮)30设置在显影辊32的端部(图9和图13的(b)部分)。也就是说,显影辊齿轮30安装到显影辊32的轴部(轴)。
显影辊32和显影辊齿轮30彼此同轴,并围绕图9中所示的轴线Ax2旋转。显影辊32布置成使得其轴线Ax2基本上平行于鼓62的轴线Ax1。因此,显影辊32的轴向方向(显影辊齿轮30)的轴向方向与鼓62的轴向方向基本相同。
显影辊齿轮30是驱动输入齿轮(盒侧齿轮、驱动输入构件),驱动力(旋转力)从盒B的外部(即,设备主组件A)输入到该驱动输入齿轮。显影辊32通过显影辊齿轮30接收的驱动力而旋转。
如图1的(a)部分和(b)部分所示,在盒B的驱动侧的侧表面中,打开以露出显影辊齿轮30和联接凸起63b的空间87相对于显影辊齿轮30设置在鼓62侧。
联接凸起63b形成在安装于鼓的端部处的驱动侧鼓凸缘63上(图9)。联接凸起63b是驱动力(旋转力)从盒B的外部(即,设备主组件A)输入到其上的联接部分(鼓侧联接部分、盒侧联接部分、感光构件侧联接部分、输入联接部分、或驱动输入部分)(图9)。联接凸起63b与鼓62同轴设置。即,联接凸起63b绕轴线Ax1旋转。
包括联接凸起63b的驱动侧鼓凸缘63也被称为联接构件(鼓侧联接构件、盒侧联接构件、感光构件侧联接构件、驱动输入联接构件、输入联接构件)。
另外,在盒B的纵向方向上,设置有联接凸起63b的一侧对应于驱动侧,而其相反侧对应于非驱动侧。
另外,如图9所示,显影辊齿轮30具有齿轮部分(输入齿轮部分、盒侧齿轮部分、显影侧齿轮部分)30a和设置在齿轮部分的驱动侧的端面30a1(图1的(a)部分和(b)部分以及图9)。形成在齿轮部分30a的外周上的齿(齿轮齿)是相对于显影辊齿轮30的轴线倾斜的螺旋齿。也就是说,显影辊齿轮30是螺旋齿齿轮(图1的(a)部分))。
这里,“螺旋齿”还包括这样的形状,其中多个凸起232a沿着相对于齿轮轴线倾斜的线布置,以基本上形成螺旋齿部分232b(图14)。在图14所示的结构中,齿轮232在其圆周表面上具有大量凸起232b。并且,可以将五个凸起232b的组视为形成相对于齿轮轴线倾斜的排。这五个凸起232b的每一排对应于前述齿轮部分30a的齿。
驱动传递构件(驱动输出构件,主组件侧驱动构件)81具有用于驱动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主组件侧齿轮部分、输出齿轮部分)81a。齿轮部分81a在非驱动侧上的端部处具有端面81a1(图13的(a)部分和(b)部分)。
形成在齿轮部分81a上的齿(齿轮齿)也是相对于驱动传递构件81的轴线倾斜的螺旋齿。也就是说,驱动传递构件81也设置有螺旋齿齿轮的部分。
另外,驱动传递构件81设置有联接凹部81b。联接凹部81b是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侧的联接部分(主组件侧联接部分、输出联接部分)。联接凹部81b是可以与设置在鼓侧的联接凸起63b联接并形成在设置于驱动传递构件81的自由端处的凸起(圆柱形部分)中的凹部。
构造成使齿轮部分30a和联接凸起63b露出的空间87(图1)用于在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中时放置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因此,空间87大于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图15)。
由于存在空间87,在将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时,驱动传递构件81不会干扰盒B。如图15所示,空间87通过将驱动传递构件81设置于其中而允许将盒B安装在设备主组件A上。
另外,当沿着鼓62的轴线(联接凸起63b的轴线)观察盒B时,形成在齿轮部分30a中的齿轮齿布置在靠近鼓62的外周表面的位置。
在显影辊齿轮30的轴向方向上,齿轮部分30a的齿轮齿具有从盒B露出的露出部分(图1)。
如果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从驱动侧显影侧构件26露出,则齿轮部分81a与齿轮部分30a啮合而不会干扰驱动侧显影侧构件26,因此,能够实现驱动传递。
并且,齿轮部分30a的露出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联接凸起63b的前端63b1设置在盒B的更外部(驱动侧)并面向鼓的轴线(图1、图9)。在图9中,设置在齿轮部分30a的露出部分30a3上的齿轮齿面向鼓62的旋转轴线Ax1(联接部分63b的旋转轴线Ax1)。在图9中,鼓62的轴线Ax1位于齿轮部分30a的露出部分30a3的上方。
在图9中,齿轮部分30a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方向上比联接凸起63b更朝向驱动侧凸出,因此,齿轮部分30a在轴向方向上与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重叠。此外,齿轮部分30a的一部分露出以面向鼓62的轴线Ax1,因此,在将盒B插入设备主组件A的过程中齿轮部分30a和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可以彼此接触。
由于上述布置关系,在将上述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的过程中,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和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可以相互啮合。
在盒B的安装方向C上,齿轮部分30a的中心(轴线)设置在鼓62的中心(轴线)的上游侧(图16中的箭头AO侧)。
如图10的(a)部分和图10的(b)部分所示,鼓轴承73具有被装配部分73h作为沿纵向方向(轴向方向)的被定位部分(定位部分、轴向对准部分)。
设备主组件A的第一侧板15具有可与被装配部分73h配合的装配部分15j。在上述安装过程中,盒B的被装配部分73h被装配到设备主组件A的装配部分15j,由此确定盒B在纵向方向(轴向方向)上的位置(b)。这里,在该实施例中,被装配部分73h的形式为狭缝(凹槽)(图1的(b)部分)。
接下来,将说明开闭门13的状态。如图8的(a)部分、图8的(b)部分、图11的(a)部分和图11的部分(b)所示,第一侧板15具有上部定位部分15a、下部定位部分15b和旋转停止部分15c,侧板16具有定位部分16a和旋转停止部分16c。鼓轴承73设置有上部被定位部分(第一被定位部分、第一凸起、第一凸出部分)73d和下部被定位部分(第二被定位部分、第二凸起、第二伸出部分)73f。
另外,盒加压构件1、2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开闭门13的轴向方向上的相反两个端部上。盒加压弹簧19、21分别安装在设置于成像设备A中的前板的纵向方向上的相反两端部上。鼓轴承73具有作为推压力接收部分的受压部分73e,并且清洁框架71在非驱动侧具有受压部分71o(图3)。通过关闭开闭门13,盒B的受压部分73e、71o被由设备主组件A的盒加压弹簧19、21推压的盒加压构件1、2推压(图11)。
由此,在驱动侧,盒B的上部被定位部分73d、下部被定位构件73f和旋转停止构件73c分别与上部定位部分15a、下部定位部分15b和旋转停止部分15c接触。由此,盒B和鼓62在驱动侧被定位。另外,在非驱动侧,盒B的被定位部分71d和旋转被停止部分71g分别与设备主组件A的定位部分16a和旋转停止部分16c接触。由此,盒B和鼓62在非驱动侧被定位。
如图1的(a)部分和(b)部分所示,上部被定位部分73d和下部被定位构件73f设置在鼓62附近。另外,上部被定位部分73d和下部被定位构件73f沿着鼓62的旋转方向布置。
另外,在鼓轴承73中,必须确保用于将转印辊7(图11)设置在上部被定位部分73d和下部被定位构件73f之间的空间(圆弧形凹部)73l。因此,上部被定位部分73d和下部被定位构件73f彼此分开地布置。
另外,上部被定位部分73d和下部被定位构件73f的形式为从鼓轴承73沿轴向方向向内凸出的凸起。如上所述,必须确保联接凸起63b周围的空间87。因此,上部被定位部分73d和下部被定位构件73f不沿轴向方向向外凸出,而是向内凸出以确保空间87。
另外,上部被定位部分73d和下部被定位构件73f设置成部分地覆盖设置在感光鼓62的端部处的驱动侧鼓凸缘63。当上部被定位部分73d和驱动侧鼓凸缘63在鼓62的轴线上凸出时,上部被定位部分73d和驱动侧鼓凸缘63的凸出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彼此重叠。在这方面,下部被定位部分73f也与上部被定位部分73d相同(图11)。
受压部分73e和71o是清洁单元的框架的凸出部分,其分别沿纵向方向上设置在盒B的一端侧(驱动侧)和另一端侧(非驱动侧)上。具体地,受压部分73e设置在鼓轴承73上。受压部分73e和71o在与鼓62的轴向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远离鼓62凸出。
另一方面,如图12的(a)部分和图12的(b)部分所示,驱动侧鼓凸缘63在驱动侧具有联接凸起63b,并在联接凸起63b的自由端具有自由端部63b1。驱动传递构件81在非驱动侧具有联接凹部81b和联接凹部81b的自由端部81b1。通过关闭开闭门13,圆柱形凸轮86的倾斜表面部分86a、86b通过旋转的凸轮连杆85沿第一侧板15的倾斜表面部分15d、15e旋转,同时沿纵向方向朝向非驱动侧移动(接近盒B)。由此,处于缩回位置的驱动传递构件81通过驱动传递构件弹簧84沿纵向方向向非驱动侧(接近盒B的一侧)移动。由于齿轮部分81a和齿轮部分30a的齿轮齿相对于驱动传递构件81的移动方向倾斜,齿轮部分81a的齿轮齿通过驱动传递构件81的移动而抵靠齿轮部分30a的齿轮齿。此时,驱动传递构件81停止向非驱动侧移动。
即使在驱动传递构件81停止之后,圆柱形凸轮86也进一步向非驱动侧移动,并且驱动传递构件81和圆柱形凸轮86分离。
接下来,如图1和13中的(a)和(b)部分所示,鼓轴承73具有凹陷底表面73i。驱动传递构件81在联接凹部81b的底部上具有作为定位部分的底部81b2。驱动传递构件81的联接凹部81b是具有大致三角形横截面的孔。当从非驱动侧(盒侧、凹部81b的开口侧)观察联接凹部81b时,该联接凹部具有随其向驱动侧(凹部81b的后侧)延伸而沿逆时针方向N扭曲的形状。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是具有齿轮齿的螺旋齿轮,当从非驱动侧(盒侧)观察时,所述齿轮齿随其向驱动侧延伸而沿逆时针方向N扭曲。
齿轮部分81a和联接凹部81b布置成使得齿轮部分81a的轴线和联接凹部81b的轴线与驱动传递构件81的轴线重叠。也就是说,齿轮部分81a和联接凹部81b同轴地(同心地)设置。
驱动侧鼓凸缘63的联接凸起63b具有大致三角形的横截面并且是凸起形状(凸起)。联接凸起63b从驱动侧(联接凸起63b的自由端侧)朝向非驱动侧(联接凸起63b的底侧)沿逆时针方向O扭曲(图1)。也就是说,联接凸起63b随其沿轴向方向从盒外部朝向内部延伸而在逆时针方向(鼓的旋转方向)上倾斜(扭曲)。
这里,在联接凸起63b中,形成三棱柱的角(三角形的顶点)的部分(脊线)是实际上从联接凹部81b接收驱动力(旋转力)的驱动力接收部分。所述驱动力接收部分随其沿轴向方向从盒的外部向内延伸而朝向鼓的旋转方向倾斜。另外,联接凹部81b的内表面(内周表面)用作用于向联接凸起63b施加驱动力的驱动力施加部分。
这里,联接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的横截面的形状不是精确三角形(多边形),因为存在倒角或圆角,但是它们被称为大致三角形(多边形)。也就是说,联接凸起63b具有凸起的形状,该凸起大体上是扭曲的三棱柱(方形棱柱)。然而,联接凸起63b的形状不限于这种形状。只要联接凸起63b可以与联接凹部81b联接,即,只要可以执行接合和驱动,就可以改变联接凸起63b的形状。例如,三个凸台163a可以布置在三角形的顶点处,并且每个凸台163a可以围绕鼓62的轴线扭曲(图18)。
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是螺旋齿轮,并具有从驱动侧向非驱动侧沿顺时针方向P扭曲(倾斜)的形状(图1)。也就是说,齿轮部分30a的齿轮齿(螺旋齿)在齿轮部分30a的轴向方向上从盒的外部向内部沿顺时针方向P(显影辊和显影辊齿轮的旋转方向)倾斜(扭曲)。也就是说,齿轮30a随其在轴向方向上从外部向内部延伸而沿着与鼓62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扭曲)。
如图13所示,当从非驱动侧(盒侧)观察时,驱动传递构件81通过马达(未示出)沿顺时针方向CW(图13中箭头N的反方向)旋转。然后,通过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的螺旋齿与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的啮合产生推力(沿轴向产生的力)。轴向方向(纵向方向)上的力FA被施加到驱动传递构件81,驱动传递构件81趋于沿纵向方向向驱动侧(更靠近盒的一侧)移动。也就是说,驱动传递构件81接近并接触联接凸起63b。
并且,当联接凹部81b和联接凸起63b的三角形相位通过驱动传递构件81的旋转相匹配时,联接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彼此接合(联接)。
并且,当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接合时,由于联接凹部81b和联接凸起63b都相对于轴线扭曲(倾斜),因此重新产生推力FC。
也就是说,沿纵向方向指向非驱动侧的力FC(接近盒的一侧)作用在驱动传递构件81上。该力FC和上述力FA一起使驱动传递构件81在纵向方向上进一步朝向非驱动侧(接近盒的一侧)移动。也就是说,联接凸起63使驱动传递构件81靠近盒B的联接凸起63b。
由联接凸起63b拉动的驱动传递构件81通过驱动传递构件81的自由端部81b1接触鼓轴承73的凹部底表面73i而在纵向方向(轴向方向)上被定位。
另外,力FC的反作用力FB作用在鼓62上,通过该反作用力(阻力)FB,鼓62在纵向方向上朝向驱动侧(接近驱动传递构件81的一侧,盒B的外部)移动。也就是说,鼓62和联接凸起63b被拉向驱动传递构件81的一侧。由此,鼓62的联接凸起63b的前端部63b1抵靠联接凹部81b的底部81b2。由此,鼓62也在轴向方向(纵向方向)上被定位。
也就是说,联接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彼此吸引,从而确定鼓62和驱动传递构件81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因此,驱动传递构件81处于驱动位置(前进位置)。换句话说,驱动传递构件81处于将驱动力分别传递到联接凸起63b和齿轮部分30b的位置,并处于向盒前进的位置。
另外,驱动传递构件81的自由端的中心通过联接凹部81b的三角形形状的对准作用而相对于驱动侧鼓凸缘63确定。也就是说,驱动传递构件81相对于鼓凸缘63对中或对准,驱动传递构件81和感光构件变得同轴。由此,可以高精度地将驱动从驱动传递构件81传递到显影辊齿轮30和驱动侧鼓凸缘63。
也可以将联接凹部81b以及与联接凹部81b接合的联接凸起63b视为对准部分。也就是说,通过使联接凹部81b和联接凸起63b彼此接合,驱动传递构件81和鼓变得彼此同轴。联接凹部81b被称为主组件侧对准部(成像设备侧对准部),而联接凸起63b被称为盒侧对准部。
如前所述,联接件的接合由作用在驱动传递构件81上的朝向非驱动侧的力FA和力FC辅助。
通过由设置在盒B中的鼓轴承(轴承构件)73来定位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提高驱动传递构件81相对于盒B的位置精度。
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和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之间在纵向方向上的位置精度得到改善,因此,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的宽度可以较小。可以减小盒B的尺寸,并且可以减小盒B安装到其上的设备主组件A的尺寸。
总之,在该实施例中,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和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具有螺旋齿。螺旋齿具有比直齿轮更高的齿轮接触比。由此,提高了显影辊30的旋转精度,并且显影辊30平稳地旋转。
另外,确定齿轮部分30a和齿轮部分81a的螺旋齿扭曲的方向,从而产生使齿轮部分30a和齿轮部分81a彼此吸引的力(力FA和力FB)。也就是说,当齿轮部分30a和齿轮部分81a在啮合的状态下旋转时,产生了使设置在驱动传递构件81上的联接凹部81b和设置在感光鼓62的端部上的联接凸起63b彼此吸引的力。由此,驱动传递构件81朝向盒B侧移动,联接凹部81b接近联接凸起63b。由此,辅助了联接凹部81b和联接凸起63b之间的联接(联接)。
驱动传递构件81被弹性构件(驱动传递构件弹簧84)推向联接凸起63b(图7的(a)部分)。根据该实施例,驱动传递构件弹簧84的力可以对应于产生的力FA和力FC而减弱(图13的(b)部分)。然后,当驱动传递构件81旋转时出现的在驱动传递构件弹簧84和驱动传递构件81之间的摩擦力也减小,因此,旋转驱动传递构件81所需的转矩减小。还可以减小施加到用于使驱动传递构件81旋转的马达的载荷。另外,还可以减小在驱动传递构件81和驱动传递构件弹簧84之间的滑动噪音。
这里,在该实施例中,驱动传递构件81被弹性构件(弹簧84)推压,但该弹性构件不是必需的。如果齿轮部分81a和齿轮部分30a在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重叠,并且当盒B安装到设备主组件A时齿轮部分81a和齿轮部分30a彼此啮合,则可以去掉弹性构件。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当齿轮部分81a旋转时,由于齿轮部分81a和齿轮部分30a之间的啮合,产生了用于使联接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彼此吸引的力。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弹性构件(弹簧84),驱动传递构件81也会由于齿轮啮合产生的力而接近盒B。由此,联接凹部81b可以与联接凸起63b接合。
如上所述,当没有设置弹性构件时,没有在弹性构件和驱动传递构件81之间的摩擦力,因此,驱动传递构件81的所需转矩进一步减小。另外,可以消除因驱动传递构件81和弹性构件之间的滑动而产生的噪音。另外,可以减少成像设备的部分的数量,因此,可以简化成像设备的结构并降低成本。
这里,在该实施例中,螺旋齿轮用于与驱动传递构件81啮合的显影辊齿轮30,但是只要可以进行驱动传递,也可以使用另一种齿轮。例如,可以使用能够进入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之间的间隙81e的直齿轮230。直齿的厚度为1mm或更小。同样在这种情况下,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具有螺旋齿,因此,通过齿轮部分81a和直齿轮230之间的啮合而产生了用于将驱动传递构件81引向非驱动侧的力(图19)。
另外,将显影辊的载荷施加到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的构件可以不是显影辊齿轮。
图20公开了与驱动传递构件81啮合的驱动输入齿轮88、设置在显影辊上的显影辊齿轮80、空转齿轮101和102、以及进给齿轮(搅拌齿轮、显影剂进给齿轮)103。
在图20中,驱动力经由一个空转齿轮101从驱动输入齿轮88传递到显影辊齿轮80。空转齿轮101和显影辊齿轮80构成驱动传递机构(盒侧驱动传递机构、显影侧驱动传递机构),用于将驱动力从驱动输入齿轮88传递到显影辊32。
另一方面,空转齿轮102是将驱动力从驱动输入齿轮88传递到搅拌齿轮103的齿轮。进给齿轮103安装在进给构件43(图3)上,进给构件43通过进给齿轮103接收的驱动力而旋转。
另外,施加到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的载荷可以不是显影辊的载荷。例如,如图21所示,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结构,即,由驱动输入齿轮88接收的驱动力经由空转齿轮102仅传递到进给构件43(图3),而不传递到显影辊32。然而,当这种结构用于包括显影辊32的盒时,需要将驱动力单独传递到显影辊32。在这种情况下,盒B需要齿轮162a等,用于将驱动力从鼓62传递到显影辊齿轮30。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作为用于使驱动传递构件81的中心与鼓62的中心对准的手段,利用了联接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的三角形对中作用。
然而,如图22的(a)部分和图22的(b)部分所示,圆柱形凸台(凸起)363b可以设置在驱动传递构件381和驱动侧鼓凸缘363中的一个上,并且可以在驱动传递构件381和驱动侧鼓凸缘363中的另一个上设置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孔381b。即使采用这种结构,也可以对准驱动传递构件381的轴线和鼓62的轴线。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驱动传递构件81的对准以联接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的三角形形状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形状实现。参考图23,将示出变型例。图23所示的驱动传递构件181在联接凹部181b的中心处具有凸起(凸台)181c。凸起181c布置成与驱动传递构件181的轴线重叠,并且是沿其轴线凸出的凸起。另一方面,图23所示的联接凸起在其中心具有用于与凸起181c接合的凹部(凹部)。所述凹部布置成与鼓62的旋转轴线重叠,并且是沿着该轴线凹陷的中空部分。通过使驱动传递构件181和感光鼓彼此同轴,可以容易地保持齿轮部分181a和齿轮部分30a之间的中心距(轴线之间的距离)的精度,并且将驱动力稳定地传递到显影辊齿轮30。
在该实施例中,鼓62通过驱动传递构件81和联接凸起63b的接合而被驱动。然而,如图24的(b)部分所示,可以通过设置在盒内的齿轮330b、95b完成鼓62的驱动。在图24的(a)部分和图24的(b)部分所示的结构中,显影辊齿轮330不仅设置有用于从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接收驱动的齿轮部分(输入齿轮部分)330a,还设置有用于向鼓62输出驱动力的齿轮部分330b(输出齿轮部分)。另外,固定到鼓62的端部的鼓凸缘95不具有联接凸起。作为替代,它具有用于接收来自齿轮部分330b的驱动力的齿轮部分95b(输入齿轮部分)。此外,鼓凸缘95具有圆柱形部分95a。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鼓62的端部处的圆柱形部分95a与设置在驱动传递构件81的自由端处的联接凹部81b接合,从而起到定位驱动传递构件81的作用。凹部81b和圆柱形部分95a用作对准部分,用于将驱动传递构件81的轴线和鼓62的轴线对准。当联接凹部81b和圆柱形部分95a彼此接合时,鼓62和驱动传递构件81的轴线基本上重叠并且它们是同轴地布置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对准的。
图25示出了对准部分的这种形状的变型例。图25示出了圆柱形部分95a设置在鼓凸缘63上的状态。
在图25所示的第一变型中,对准部分195b的形状仅构成圆的一部分。如果对准部分195b的弧形部分195c足够大于切削部分81b3的弧形形状(图13),则对准部分195b具有对中作用。
可以将两种结构都视为与鼓基本同轴的对准部分。也就是说,每个对准部分95a、195b、295c设置成被定中在鼓的轴线上。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联接凸起63b固定到鼓62,但是也可以设置可移动的联接凸起。例如,图26中所示的联接件263b可相对于鼓62在轴向方向上移动,并在没有施加外力的状态下被弹簧94朝向驱动侧偏压。当将盒B安装在主组件A中时,联接件263b的端部263a接触驱动传递构件81。通过从驱动传递构件81接收的力,联接凸起263b可以在使弹簧94收缩的同时朝向非驱动侧(远离驱动传递构件81)缩回。利用这种结构,并非绝对必须将驱动传递构件81缩回到不与联接凸起263b接触的程度。也就是说,对应于联接凸起263b的缩回量,可以减小驱动传递构件81随开闭门13(图2)的打开而缩回的量。也就是说,可以减小设备主组件A的尺寸。这里,联接凸起263b的端部263a是倾斜部分(倾斜表面,斜切表面)。利用这种结构,在安装和拆卸盒时当端部263a与驱动传递构件81接触时,端部263a倾向于接收用于使联接凸起263b缩回的力。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驱动传递构件81侧上与联接凸起263b接触的接触部分可以是倾斜的。
另外,在图24所示的结构中,圆柱形部分95a设置在鼓62上。然而,如图27所示,诸如圆柱形部分95a的对准部分可以设置在清洁单元60的框架(更具体地,鼓轴承73)上。更具体地,用于与圆柱形部分81i的周边接触的弧形凸起173a设置在鼓轴承173上。在该变型例中,凸起173a以对应于用于对准驱动传递构件81的对准部分的方式与圆柱形部分81i接合。更严格地说,凸起173a的面向鼓的轴线侧(换句话说,面向鼓的径向内侧)的内周表面是对准部分。对准部分的中心布置成与鼓的轴线重叠。也就是说,凸起173a设置成与鼓基本同轴。另外,在凸起173a的自由端的边缘处设置有锥形部(倾斜部分),使得当凸起173a的自由端抵靠圆柱形部分81i时,可以容易地将圆柱形部分81i引导到凸起173a的内部空间。
<联接件接合条件>
参考图1、9和13的(a)部分,图17和28的(a)部分,图28的(b)部分以及图28的(c)部分,将详细描述联接件接合的条件。图28的(a)部分是从驱动侧观察的成像设备驱动部分的剖视图,用于说明联接部分的间隙。图28的(b)部分是从驱动侧观察的成像设备驱动部分的剖视图,用于说明联接部分的间隙。图28的(c)部分是示出了啮合力的剖视图。
如图1和图28的(a)部分以及图28的(b)部分所示,鼓轴承73具有限制部分73j,作为用于通过管控驱动传递构件81的移动来管控(抑制)驱动传递构件81的倾斜度的倾斜限制管控部分(移动管控部分、位置管控部分、止动件)。
驱动传递构件81在非驱动侧(更靠近盒B的一侧)具有圆柱形部分81i(图28的(b)部分)。圆柱形部分81i是其中形成有联接凹部81b的圆柱形部分(凸起)(图13的(a)部分)。
如上所述,当驱动传递构件81开始旋转时,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和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彼此啮合,如图9所示。另一方面,联接凹部81b和联接凸起63b没有联接,或者它们之间的联接不充分。因此,当齿轮部分81a将驱动力传递到齿轮部分30a时,由于齿轮之间的啮合,在齿轮部分81a中产生啮合力FD(图28的(a)部分)。
当该啮合力FD被施加到驱动传递构件81时,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图28的(c)部分)。也就是说,驱动传递构件81仅由固定端81c(图7的(b)部分中远离盒B的一侧上的端部)支撑,该端部是如上所述的驱动侧上的端部,并且因此,驱动传递构件81以驱动侧端部81c(固定端)为支点倾斜。然后,驱动传递构件81的设置有联接凹部81b的一侧的端部(自由端)移动。
如果驱动传递构件81大幅度地倾斜,则联接凹部81b不能与联接凸起63b联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限制部分73j设置在盒B中,从而将驱动传递构件81的倾斜度限制(管控)在一定范围内。也就是说,当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时,限制部分73j支撑驱动传递构件81,从而抑制倾斜度的增加。
鼓轴承73的管控部分73j是布置成面向鼓62的轴线(联接凸起63b的轴线)的弧形弯曲表面部分。可以将限制部分73j视为凸出以覆盖鼓轴线的凸出部分。该结构使得在管控部分73j和鼓轴线之间的空间中没有设置处理盒B的构成元件,并且驱动传递构件81设置在该空间中。管控部分73j面向图1中所示的空间87,并且管控部分73j形成空间87的边缘(外边缘)。
限制部分73j设置在可以通过啮合力FD抑制驱动传递构件81的移动(倾斜)的位置。
如图28的(a)部分所示,啮合力FD产生的方向由齿轮部分81a的横向压力角α(即显影辊齿轮30的横向压力角α)确定。啮合力FD产生的方向相对于箭头(半直线)LN朝向感光鼓62的旋转方向上游AK倾斜(90+α)度,所述箭头(半直线)LN从感光鼓的中心62a(即,驱动传递构件81的中心)朝向显影辊齿轮30的中心30b延伸。
这里,限制部分73j不必总是设置在这条线FDa上,只要将限制部分73j设置成靠近半直线FDa就足够了。更具体地,理想的是,管控部分73j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半直线FDa设置在正负15°的范围内的某处。半直线FDa是通过将半直线LN向鼓62的旋转方向上游侧旋转(90+α)度而获得的线。因此,管控部分73j优选地在鼓旋转方向上游侧相对于以鼓62的中心为起点的半直线LN处于(75+α)度到(105+α)度的范围内。
另外,在限制部分73j的优选布置的另一个示例中,多个限制部分73j可以分开地设置在半直线FDa的两侧,以将半直线FDa夹在其间(图29)。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限制部分73j视为是跨越线FDa而布置的。
另外,优选的是,管控部分73j相对于联接凸起63b的中心(轴线)设置在盒安装方向C(图11的(a)部分)上的上游侧AO(图16))上。这是为了防止限制部分73j妨碍盒B的安装。
为了使得即使驱动传递构件81因间隙AA而倾斜并且联接件之间出现量AB的未对准,联接件也能接合,只要联接件之间的最短间隙V满足以下条件就足够了。
V>AB
也就是说,如果未对准量AB进一步小于联接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之间的最短间隙V,则联接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可以允许未对准量AB,因此它们彼此接合。
这里,如果联接凹部81b相对于联接凸起63b的相位发生改变,则这些联接部分之间的最短间隙V也会改变。也就是说,如果联接部分的相位不匹配,则联接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之间的最短间隙V小于未对准量AB。
然而,如果在两个联接部分之间存在满足“V>AB”的至少一个相位关系,则联接凸起63b和联接凹部81b接合。这是因为联接凹部81b在旋转的同时接触联接凸起63b。它可以在联接凹部81b旋转到满足“V>AB”的角度时与联接凸起63b接合(联接)。
因此,即使驱动传递构件81由于啮合力而倾斜,也可以接合联接件,因为联接件之间的间隙V大于联接部分之间的未对准AB。
另外,在成像期间,管控部分73j和驱动传递构件81a的齿尖必须彼此不接触。也就是说,从鼓62的中心到限制部分73j的距离BB(在垂直于鼓的轴线的方向上间隔开的距离)需要比到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的齿自由端的半径BF长。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要满足BB>BF。
这里,在该实施例中,限制部分73j形成为连续表面。更具体地,管控部分73j是连续的弯曲表面(弧形表面),其朝向鼓62的轴线开口并弯曲成弧形。换句话说,它具有朝向鼓62的轴线侧开口的湾状(湾部)。
然而,如图29的(a)部分和图29的(b)部分的盒的图示所示,限制部分89j可以由在鼓62的旋转方向上间断的多个部分(多个表面89j)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连接多个间断部分,也可以将管控部分视为形成朝向鼓62的轴线侧开口的湾状(湾部)。
也就是说,尽管在限制部分是一个连续部分还是多个间断部分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图1所示的管控部分和图29所示的管控部分都具有朝向鼓62的轴线侧开口的弧形(湾状、弯曲表面部分、弯曲部分)。
<驱动传递构件的支撑结构的变型>
如上所述,驱动传递构件81在其自由端侧具有齿轮部分81a和联接凹部81b。并且,驱动传递构件81可前后移动并且可以倾斜(可倾斜)。优选的是,当驱动传递构件81旋转并朝向盒侧前进以使联接凹部81b与联接凸起63b接合时,驱动传递构件81相对于鼓62的倾斜角度较小。因此,如上所述,管控部分73j设置在盒中,以在驱动传递构件81被驱动时抑制驱动传递构件81的倾斜角度。
另一方面,为了从设备主组件中取出盒,需要释放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与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的啮合。为了平稳地释放该啮合,理想的是,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倾斜,从而可以从齿轮部分30a拆卸齿轮部分81a。因此,如果驱动传递构件81本身被支撑为可平稳地倾斜,则盒的移除操作变得更加平稳。
为了使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以使齿轮部分81a与齿轮部分30a分离,优选的是,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以便在拆卸盒时不与限制部分73j接触。
另外,为了释放齿轮之间的啮合,需要使驱动传递构件81容易倾斜,而安装盒时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需要可靠地建立与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的啮合。也就是说,当安装盒时,理想的是,将驱动传递构件81保持在预定的倾斜角度,从而可靠地进行齿轮之间的啮合。
基于这些因素,下面将描述该实施例的变型例。在该变型例中,在支撑驱动传递构件81使得驱动传递构件81更容易倾斜的同时,驱动传递构件81在安装或拆卸盒时分别倾斜到合适的姿态和角度。
首先参考图30的(a)部分、图30的(b)部分、图31的(a)部分、图32的(a)和(b)部分,将描述用于驱动传递构件81的支撑结构。图30的(a)部分是示出了驱动传递构件的支撑结构的透视图。图30的(b)部分是围绕驱动传递构件的轴向方向上的剖视图,用于示出当施加驱动力时驱动传递构件的支撑结构。图30的(c)部分是轴向方向上的剖视图,用于示出当没有施加驱动力时驱动传递构件周围的支撑结构。图31是示出了第一轴承的形状的透视图。图32的(a)部分是从驱动侧观察的透视图,用于示出驱动传递构件周围的驱动侧上的支撑结构。图32的(b)部分是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截取的剖视图,用于示出驱动传递构件周围的驱动侧的支撑结构。图32的(c)部分是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截取的剖视图,用于示出驱动传递构件周围的非驱动侧上的支撑结构。
首先,将描述驱动传递构件81的后端侧(固定端侧、驱动侧)。
如图30的(a)部分和图30的(b)部分所示,第二侧板93支撑第一轴承94。此外,第一轴承94在其内径部支撑第二轴承95的外径部。在第一轴承94和第二轴承95之间设置有间隙,并且第一轴承94支撑第二轴承95,使得第二轴承95可以倾斜。因此,第二轴承95以可倾斜的方式被第二侧板93支撑。在下文中,将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第二侧板(第二驱动侧板)93设置在设备主组件A的驱动侧。第二侧板93是金属板(板状金属),并且通过冲压该金属板设置有孔部93a。第二轴承95以及用于支撑第二轴承95的第一轴承94装配在第二侧板93的孔部93a中。并且,驱动传递构件81由第二轴承95可旋转地支撑。也就是说,驱动传递构件81的后端侧由第一轴承94经由第二轴承95支撑。第一轴承94是用于支撑第二轴承95的轴承支撑部分(支撑部分)。
在第一轴承94和第二轴承95之间存在游隙(间隙)。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游隙约为0.2mm。如图30的(c)部分所示,通过该游隙,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倾斜。
也就是说,在该变型例中,代替在孔部93a中设置上述轴承83(图17),在孔部93a中设置两个第一轴承94和两个第二轴承95,以支撑驱动传递构件81。在该变型例中,通过使用在它们之间装配有间隙的两个轴承94、95,它们中的一个可以相对于另一个大幅度地倾斜(可倾斜),使得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更平稳地倾斜。
如图31所示,V形部分94a设置在第一轴承94的内周上。V形部分94a由从第一轴承的内周部分凸出的两个凸出部分(凸出部分)构成。这两个凸出部分形成V形,因此,它们被统称为V形部分94a。
如上所述,在第一轴承94和第二轴承95之间存在间隙,以使第二轴承95可相对于第一轴承94倾斜。然而,当驱动传递构件81将驱动传递到盒时(图17),需要将驱动传递构件81的轴线与感光鼓62的轴线彼此对准。也就是说,当驱动传递构件81被驱动时,第二轴承95需要由第一轴承94精确地支撑而使其不会相对于第一轴承94倾斜。当驱动传递构件81被驱动时,通过使第二轴承95与由两个凸出部分(凸出部分)提供的V形部分94a接触,第二轴承95被保持在基本上水平的状态,并且通过该第二轴承95,驱动传递构件81被精确地支撑在基本上水平的状态。V形部分94a是用于保持驱动传递构件81的姿态的姿态确定部分(姿态保持部分)。
为了确定第一轴承94的相位(即,为了防止第一轴承94在设备主组件内旋转),第一轴承94设置有作为旋转止动件的孔94b。另一方面,第二侧板93设置有凸起93b。通过使孔94b和凸起93b彼此配合,第一轴承94的相位被固定。也就是说,第一轴承94被固定成不会相对于第二侧板93旋转。另外,设置在第一轴承94中的V形部分94a的相位也被固定。
另外,第二侧板93在孔93g周围设置有三个孔93e。每个孔93e的在驱动传递构件81的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在径向方向上的宽度小于在上游侧的宽度。另一方面,腿部95a设置在第二轴承95的外周表面上。腿部95a从轴承95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其自由端侧弯曲并沿轴向方向朝向非驱动侧延伸,并且自由末端部进一步弯曲并径向向外延伸。也就是说,腿部95a弯曲成曲柄状。三个这样的腿95a分别设置在与三个孔93e对应的位置处。第二轴承95的三个腿部95a插入第二侧板93的三个孔部93e的宽区域中。此后,当第二轴承95相对于第二侧板93沿驱动传递构件81的旋转方向旋转时,三个腿部95a进入孔部93e的宽度变窄的区域,腿部95a的自由端部95a被锁定到第二侧板93。这里,如上所述,腿部95a的自由端弯曲成曲柄状并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因此,腿部95a的自由端与第二侧板93接触,从而限制第二轴承95在轴向方向上的移动。也就是说,第二轴承95在轴向方向上被固定。与此同时,在第二轴承95的腿部95a和第二侧板93的孔部93e之间设置游隙,因此,第二轴承95可以在这个间隙的范围内相对于第二侧板93倾斜。
第二轴承95具有凸台部分95b,其固定端侧从外周表面沿径向方向延伸,而其自由端侧相对于固定端侧弯曲并沿轴向方向朝向非驱动侧延伸。这是第二轴承95的旋转止动件。第二侧板93在与凸台部分95b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作为旋转止动件的孔部93f。当凸台部分95b进入孔部93f时,第二轴承95相对于第二侧板93的旋转受到限制。也就是说,第二轴承95在旋转方向上被固定。
如图32的(a)部分所示,第二侧板93设置有驱动空转齿轮(齿轮构件)96,用于将驱动从马达(未示出)传递到驱动传递构件81。如图31所示,V形部分94a设置在第一轴承94的轴向方向上的中心附近,并且沿轴向方向设置在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附近。第二轴承95(驱动传递构件91)以V形部分94a为支点而倾斜。因此,驱动传递构件81的倾斜支点和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定位成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靠近。
当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时,可以减小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和驱动空转齿轮96之间的轴向距离变化以及齿线的对准偏差。由此,可以在开始驱动时稳定齿轮的啮合。
这里,当V形部分94a的轴向长度HB较长时,需要增加第一轴承94和第二轴承95之间的游隙,以使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因此,对齿轮啮合的影响增加。考虑到与齿轮啮合的平衡,优选的是V形部分94a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较小的长度HB,在该实施例中,该长度约为0.5mm。
如图32的(a)部分所示,当通过空转齿轮96和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之间的啮合而产生啮合力CG(图32中的(a)部分)时,V形部分94a的相位位于可以稳定地保持驱动传递构件81的位置。也就是说,当驱动传递构件81接收到啮合力CG时,支撑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轴承95趋于沿着啮合力CG的方向移动。通过将V形部分94a设置在CG方向的下游侧,第二轴承95抵靠第一轴承94的V形部分94a。由此,第二轴承95被第一轴承94稳定地保持,并且驱动传递构件81也被第二轴承95稳定地保持。另外,V形部分94a的在径向方向上的位置使得当第二轴承95抵靠V形部分94a时,驱动空转齿轮96和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之间的轴线间距离是合适的。也就是说,驱动传递构件81被保持在空转齿轮96和驱动传递构件81能够彼此啮合的位置处。
这样,当没有施加驱动时,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以V形部分94a为支点在重力的作用下在游隙内倾斜。另外,当施加驱动时,第二轴承95被驱动传递构件81的啮合力推到V形部分94a,使得驱动传递构件81采取第一姿态,在该第一姿态中,第二齿轮部分81j和驱动空转齿轮96之间的距离被精确地确定。由此,可以高精度地传递旋转力。
接下来,将描述驱动传递构件81的前端侧(自由端侧、非驱动侧)。
如图30的(b)部分所示,驱动传递构件81被设置在第一侧板(第一驱动侧板)中的孔部15k支撑,在驱动传递构件81和孔部15k之间设有游隙。由此,如图30的(c)部分所示,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采取其轴线倾斜的第二姿态。
另外,如图32的(b)部分所示,当盒B没有安装时,第一侧板15的孔部15k设置有作为驱动传递构件81的轴承(保持部分)的V形部分15m。V形部分15m设置在第一侧板15的孔部15k的下方。它用于支撑因重力而倾斜的驱动传递构件81。然而,V形部分15m没有设置在孔部15k在重力方向(竖直方向)CN上的最下部,驱动传递构件81通过被保持在V形部分15m中而在与重力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倾斜。在图32的(b)部分中,驱动传递构件81由V形部分15m保持,使得其自由端侧在朝向右下部分的方向上倾斜。
也就是说,不同于简单地使驱动传递构件81的自由端侧在重力方向上倾斜,而是使其在与重力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倾斜,从而将驱动传递构件81保持在齿轮部分81a可以与显影辊的齿轮部分30a啮合的状态。
更具体地,V形部分15m的相位被确定为当驱动传递构件81抵靠V形部分15m时将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一齿轮部分81a的中心置于预定范围内。也就是说,V形部分15m设置成使得第一齿轮部分81a的中心位于弧CI上,弧CI围绕显影辊32具有等于显影辊32的中心与鼓62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的半径CH。在该实施例中,驱动传递构件81和侧板15的除V形接收部分15m之外的孔部15k的游隙在成像时约为1mm。由此,驱动传递构件81在没有施加驱动的状态下通过其自重抵靠V形部分15m,并且显影辊齿轮30与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之间的距离被适当地设置。当在盒被安装在设备主组件中的状态下开始将驱动输入到驱动传递构件81时,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稳定地与显影辊齿轮30啮合。
这里,在本变型例中,驱动传递构件81通过利用驱动传递构件81的自重而倾斜并被置于预定位置。然而,如图33所示,可以通过弹簧97将驱动传递构件81推向V形部分15m侧。由此,可以更可靠地将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置于预定位置。弹簧97是倾斜施加部分(推压构件、弹性构件),其通过向驱动传递构件81施加力以推压驱动传递构件81而使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
被弹簧97推压的驱动传递构件81由V形部分15m支撑,由此驱动传递构件81被保持在预定的倾斜角度。可以将V形部分15m和弹簧97都视为用于将驱动传递构件81保持在预定方向上的倾斜状态的保持部分。在这种情况下,V形部分15m和弹簧97中的一个可以分别称为第一保持部分和第二保持部分。在一些情况下,V形部分15m和弹簧97可以统称为保持部分。
<变型例中盒的移除>
参考图6的(a)部分、图6的(b)部分、图6的(c)部分、图7、图30的(b)部分、图30的(c)部分以及图34的(b)和(c)部分,将描述从设备主组件A的开闭门13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的操作。
图34的(a)部分是关于驱动传递构件的周边结构的垂直于轴线的剖视图,并示出了在驱动传递构件处于缩回位置的状态下从驱动侧观察的横截面。图34的(b)部分是示出了驱动构件处于驱动位置(前进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图34的(c)部分是从驱动侧观察的剖视图,用于说明移除盒时驱动传递构件的移动。
首先,参考图6的(a)部分、图6的(b)部分、图6的(c)部分和图7的(a)部分,将描述联接件的接合被移除之前的状态。当开闭门13旋转和打开时,圆柱形凸轮86通过旋转的凸轮连杆85旋转,并且圆柱形凸轮86的倾斜表面部分86a、86b接触倾斜表面部分15d、15e。进一步地,当开闭门13打开时,倾斜表面部分86a和86b沿着倾斜表面部分15d和15e滑动,由此圆柱形凸轮86向驱动侧CO移动(图7的(b)部分)。通过该移动,联接凸起63b、81b脱离。当打开开闭门13时,联接凸起63b与凹部81b脱离。
接下来,将描述在联接件脱离之后将盒B拉出之前的操作。
如图30的(b)部分所示,第二侧板93在与直径小于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的齿底部的部分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93c,该凸起93c朝向非驱动侧延伸。当开闭门13打开并且驱动传递构件81缩回以离开盒时,该凸起93c的高度HH足以与驱动传递构件81接触(参见图30的(c)部分)。在该实施例中,高度HH约为2.1mm。另外,凸起93c相对于驱动传递构件81的中心在管控部分73j(图8)侧设置在第二侧板93上。此外,第二侧板93设置有作为释放部分(退出部分)的凹部93d,使得当驱动传递构件81在与凸起(凸起、凸出部分)93c相反的相位抵靠凸起93c时,不会妨碍驱动传递构件81的倾斜。由此,通过在释放联接件的接合之后进一步打开开闭门13,圆柱形凸轮86的旋转使得驱动传递构件81向驱动侧移动并与凸起93c接触(图7和图30的(c)部分)。由此,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可以在与凸起93c相反的方向上(即,在远离限制部分73j的方向上)倾斜。在该实施例中,它倾斜约3.9°并采取第二姿态。凸起93c是倾斜施加部分(接触部分),其在驱动传递构件81远离盒缩回时与驱动传递构件81接触并且使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凸起93c也是朝向驱动传递构件81凸出的凸出部分。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凸起93c的结构所需的条件。
如图34的(c)部分所示,当将盒B从设备主组件A中取出时,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和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必须彼此脱离。然而,如图34的(b)部分所示,当驱动传递构件81处于驱动位置(前进位置)时(当驱动传递构件81的联接凹部81b与联接凸起63a接合时),限制部分73j靠近驱动传递构件81。在驱动传递构件81被保持为靠近限制部分73j的状态下当驱动传递构件81沿箭头CK的方向移动以试图将齿轮81a与齿轮部分30a分离时,导致驱动传递构件81接触限制部分73j。然后,可能难以平稳地释放齿轮部分81a和齿轮部分30a之间的啮合。
在该变型例中,当使驱动传递构件81移动到缩回位置时(当使联接凹部81b从联接凸起63a脱离时),凸起93c使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以远离限制部分移动73j。该状态如图34的(a)部分所示。实线示出了驱动传递构件81处于缩回位置的状态,虚线示出了驱动传递构件81处于驱动位置(前进位置)的状态。可以看出,当驱动传递构件81从驱动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时,驱动传递构件81和限制部分73j之间的距离变宽。
因此,为了移除盒,与齿轮部分30a接合的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通过从齿轮部分30a接收的力在箭头CK的方向上远离齿轮部分30a移动而不接触管控部分73j。然后,如图34的(c)部分所示,齿轮部分81a和齿轮部分30a之间的啮合被释放,并且可以移除盒。
如上所述,为了在驱动传递构件81和限制部分73j之间不接触的情况下释放齿轮部分81a和齿轮部分30a之间的啮合,需要以下条件。
当移除盒时,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与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30a之间的啮合量AH(图34的(b)部分)必须小于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和管控部分73j之间的距离(间隙)CL(图34的(a)部分)。这里,距离CL是沿着从鼓62的中心朝向显影辊32的中心延伸的方向CK测量的。啮合量AH是沿着齿轮部分81a的径向方向测量的距离。
这表示为
AH<CL
这里,当驱动传递构件81处于驱动位置时(图34的(b)部分),沿CK方向测量的限制部分73j和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之间的距离(间隙)是CM。另外,由于驱动传递构件81从驱动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而引起的间隙的增加是CN(图34中的(a)部分)。
然后,
CL=CM+CN
因此,上述等式可表示如下:
AH<CM+CN
其被变形为
CN>AH-CM
在该实施例中,AH约为1.3mm,CM约为0.5mm,CN约为2.2mm。
也就是说,只要凸起93c通过使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而使驱动传递构件81移动超过满足上述等式的距离CN就足够了。
由此,如图34的(a)部分所示,当开闭门13打开时,驱动传递构件81抵靠第二侧板93的凸起93c并倾斜。产生间隙CL,在该间隙中,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移动等于或大于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与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之间的径向啮合AH的距离。由此,当从设备主组件A中移出盒B时,齿轮81a、30a之间的啮合被平稳地释放。也就是说,可以容易地从设备主组件A中取出盒B。
这里,作为扩大驱动传递构件81和管控部分73j之间的间隙的另一种方法,可以设想通过减小联接凸起92b的直径来增加联接凸起部分91b、92b之间的游隙的方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难以保持联接凸起92b的强度。
相反,如果通过本变型例的方法使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与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之间的间隙变宽,则不需要减小联接凸起92b的尺寸。因此,可以在保持联接件强度的同时提高取出盒B时的可操作性。
这里,在该实施例中,在联接件接合之前由于驱动的啮合力而引起的驱动传递构件81的倾斜由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管控。然而,驱动传递构件待被限制的位置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如图35所示,可以管控驱动传递构件91的自由端处的外周表面91i的倾斜度。即使当受限制的位置不同时,也需要打开开闭门13使驱动传递构件91在远离显影辊齿轮30的方向上倾斜,从而可以提高旋转精度和可操作性。
这里,在该实施例中,驱动传递构件81通过抵靠第二侧板93的凸起93c而倾斜,但是它也可以通过另一种方法倾斜。例如,如图36所示,可以在第二侧板98上设置斜坡部分(倾斜部分)98c。在非驱动侧,将斜坡(倾斜表面部分)98c的高度选择成使得管控部分73j(图8)侧较高。由此,驱动传递构件81抵靠第二侧板98的倾斜表面部分98c,并随着倾斜表面部分98c而倾斜,使得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一齿轮部分81a沿着远离限制部分73j的方向倾斜。
在图36中,倾斜表面部分98c的上部对应于图30的(c)部分所示的凸起(凸出部分)93c,而倾斜表面部分98c的下部对应于释放部(凹部)93d。倾斜表面部分98c是倾斜施加部分(接触部分),其与缩回的驱动传递构件81接触并使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
此外,如图37所示,倾斜表面部分99d可以设置在圆柱形凸轮99的驱动侧的端面上,如图37所示。倾斜表面部分99d在驱动侧上设置成使得倾斜表面部分99d的高度在管控部分73j侧较低。由此,当打开开闭门13时,圆柱形凸轮99的倾斜表面部分99d抵靠驱动传递构件81,由此驱动传递构件81沿着倾斜表面部分99d倾斜。由此,如上所述可以在保持联接件强度的同时提高可操作性。
另外,如图38所示,凸出部分93c可以设置在第二侧板93上,倾斜表面部分99d可以进一步设置在圆柱形凸轮99上。第二侧板93的凸出部分93c设置成使得在非驱动侧上倾斜表面部分99d的高度在管控部分73j侧较大。圆柱形凸轮99的倾斜表面部分99d在驱动侧上设置成使得倾斜表面部分99d的高度在管控部分73j侧较低,并且该倾斜表面部分是其角度CM与连接第二侧板93的凸起93c和凹部93b的线CL基本上相同的倾斜表面部分99d。由此,当打开开闭门13时,在上面的示例中,圆柱形凸轮99推动驱动传递构件81的凸起93c的附近以使其倾斜。相反,在该示例中,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在圆柱形凸轮99的整个倾斜表面部分99d上被推向非驱动侧,可以有效地使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
如上所述,将本变型例中的驱动传递构件81的倾斜总结如下。第一轴承94和第二轴承95保持驱动传递构件81,使得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更平稳地倾斜。
当从设备主组件拆卸盒B时,驱动传递构件81的自由端由V形部分15m保持,或者驱动传递构件81被弹簧97推压,驱动传递构件81由此倾斜。该倾斜方向与重力方向不同。当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上时,驱动传递构件81被保持在倾斜姿态(第二姿态:图30的(c)部分),其中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可以平稳地与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啮合。
另一方面,如果驱动传递构件81如图30的(c)部分所示那样倾斜,则驱动传递构件81的联接凹部81b的中心(旋转轴线)和驱动侧鼓凸缘63的联接凸起63b的中心(旋转轴线)的位置偏置,如图32的(b)部分所示。如果所述中心(旋转轴线)的偏置明显超过联接件之间的游隙,则联接凹部81b和联接凸起63b不能彼此接合。由此,如图28的(a)部分或图28的(b)部分所示,驱动传递构件81沿压力角方向倾斜。此外,当驱动传递构件81抵靠限制部分73j时,驱动传递构件81的联接凹部81b与联接凸起63b之间的未对准量AB变小,联接凹部81b和联接凸起63b能够接合。也就是说,由联接凹部81b的旋转轴线和联接凸起63b的旋转轴线形成的角度小到足够允许联接凹部81b和联接凸起63b接合。
并且,如图13的(b)部分所示,由于在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的推力方向上的啮合力FC,驱动传递构件81朝向鼓62移动,联接实际上完成了。
也就是说,驱动力传递构件81通过齿轮与盒B的啮合力而摆动,并且驱动传递构件81的倾斜角度被盒B的限制部分73j管控。由此,即使在驱动传递构件81在设备主组件A中倾斜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联接件之间的未对准,使得两个联接件可以适当地接合。
另一方面,在打开开闭门13时取出驱动传递构件81使得联接凹部81a与联接凸起63a脱离的情况下,倾斜施加部分(凸起或倾斜部分)使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这是因为驱动传递构件81以远离限制部分73j移动的方式倾斜,以便使驱动传递构件81的齿轮部分81a与显影辊齿轮30的齿轮部分30a分离。当驱动传递构件81移动使得齿轮之间的啮合被释放时,可以避免驱动传递构件81与管控部分73j的接触。或者,即使驱动传递构件81与限制部分73j接触,也可以防止影响盒的移除。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结合本实施例和上述每个变型所描述的组成部分的功能、材料、形状和相对布置等不旨在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那些要素。
<实施例2>
参考图39的(a)部分和图39的(b)部分以及图40,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2。图39的(a)部分是围绕驱动传递构件的轴向方向上的剖视图,用于说明当施加驱动时驱动传递构件的支撑结构。图39的(b)部分是轴向方向上的剖视图,用于说明在没有施加驱动时驱动传递构件周围的支撑结构。图40是示出了轴承形状的透视图。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将详细描述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部分。特别是,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材料、形状等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对于这样的共同部分,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39的(a)部分、图39的(b)部分和图40所示,设置在第一轴承194中的环形肋194a具有用于在允许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的同时增加驱动空转齿轮96与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之间的距离的精度的形状。环形肋194a是对应于实施例1中的第一轴承94的部分。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环形肋194a,特别是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轴承94不同之处。
环形肋194a设置在第一轴承194的外周上,并且环形肋194a装配在第二侧板上。此外,驱动传递构件81的后端侧与第一轴承194可旋转地配合,并由其支撑。由此,如图39的(b)部分所示,在没有施加驱动的状态下,驱动传递构件81可以以环形肋194a的圆弧的顶点194a1为支点在重力作用下倾斜。
另外,环形肋194a的轴向位置位于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附近。由此,驱动传递构件81的倾斜支点和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相对于轴向方向定位。当驱动传递构件81倾斜时,驱动空转齿轮96与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可以减小。另外,可以减少齿线的未对准的变化。由此,可以稳定驱动齿轮81j、96的啮合。
另一方面,在施加驱动力的状态下,第一轴承194的环形肋194a和第二侧板193的孔193b配合。因此,驱动空转齿轮96与驱动传递构件81的第二齿轮部分81j之间的轴向距离的精度较高,并且旋转精度与整个纵向区域装配于其中的轴承一样高。
在该实施例中,环形肋194a沿圆周方向连续,但是如图41所示,即使环形肋294a是离散型的,驱动传递构件81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倾斜,并且驱动空转齿轮96的旋转精度较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环形肋194a设置在第一轴承194上。然而,如图42所示,即使环形肋293a设置在第二侧板293上,驱动传递构件也可以类似地倾斜。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实施例或其变型中所描述的组件的功能、材料、形状和相对布置不旨在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那些要素。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应作最广义的解释,从而涵盖所有改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9)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i)包括感光构件的盒;和
(ii)主组件,所述盒安装到所述主组件;
所述主组件包括:
(ii-i)驱动输出构件,所述驱动输出构件构造成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盒,所述驱动输出构件能够在朝向所述盒前进了的前进位置和从前进位置缩回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ii-ii)倾斜施加部分,所述倾斜施加部分用于随着所述驱动输出构件从前进位置向缩回位置移动而使所述驱动输出构件相对于所述感光构件的轴线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盒包括输入联接部分,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包括构造成将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输入联接部分的输出联接部分,并且所述驱动输出构件使所述输出联接部分在前进位置与所述输入联接部分接合,并使所述输出联接部分在缩回位置与所述输入联接部分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盒具有管控部分,所述管控部分构造成管控所述驱动输出构件的倾斜以使所述输出联接部分能够与所述输入联接部分接合,并且所述倾斜施加部分使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倾斜以远离所述管控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输入联接部分接收用于旋转所述感光构件的驱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盒包括输入齿轮部分,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包括与所述输入联接部分同轴地设置并能够与所述输入齿轮部分啮合的输出齿轮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所述驱动输出构件位于缩回位置或前进位置时,所述输出齿轮部分能够与所述输入齿轮部分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盒包括显影辊,所述输入齿轮部分接收用于旋转所述显影辊的驱动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主组件包括用于打开和关闭用于所述盒的安装部分的开闭构件,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随着所述开闭构件打开所述安装部分而向缩回位置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倾斜施加部分朝向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主组件包括: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所述驱动输出构件的轴承,以及用于可倾斜地支撑所述轴承的轴承支撑部分,其中,在所述轴承和所述轴承支撑部分之间设置有间隙以允许所述轴承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轴承支撑部分包括姿态确定部分,所述姿态确定部分构造成在所述驱动输出构件旋转时接触所述轴承以确定所述轴承的姿态,其中,所述主组件包括用于将旋转力传递到所述驱动输出构件的齿轮构件,并且其中,通过当所述齿轮构件将旋转力传递到所述驱动输出构件时所产生的力将所述轴承推向所述姿态确定部分。
12.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i)包括输入齿轮部分的盒;以及
(ii)主组件,所述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所述主组件,
所述主组件包括:
(ii-i)驱动输出构件,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包括能够与所述输入齿轮部分接合的输出齿轮部分,以及
(ii-ii)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构造成将所述驱动输出构件保持在沿与重力方向不同的预定方向倾斜的状态,使得当所述盒要被安装在所述主组件中时,所述输出齿轮部分能够与所述输入齿轮部分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输出齿轮部分(81a)具有位于所述驱动输出构件的周面上的齿。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盒包括输入联接部分,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包括能够与所述输入联接部分接合并与所述输出齿轮部分同轴的输出联接部分,其中,所述驱动输出构件能够在所述输出联接部分与所述输入联接部分接合的前进位置和所述输出联接部分与所述输入联接部分脱离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其中,通过在所述驱动输出构件处于缩回位置的状态下由所述输出齿轮部分将旋转力传递到所述输入齿轮部分,所述驱动输出构件相对于所述输入联接部分的倾斜角度减小,并且所述驱动输出构件从缩回位置向前进位置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输出齿轮部分是螺旋齿轮,并且其中,利用当所述输出齿轮部分与所述输入齿轮部分啮合时所产生的力,所述驱动输出部件朝所述盒前进,并且减小相对于所述输入联接部分的倾斜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盒包括感光构件,其中,所述输入联接部分接收用于旋转所述感光构件的旋转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盒包括显影辊,其中,所述输入齿轮部分接收用于旋转所述显影辊的旋转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包括推压构件,所述推压构件构造成通过推压所述驱动输出构件而将所述驱动输出构件保持在倾斜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包括:构造成推压所述驱动输出构件的第一保持部分,以及构造成支撑被所述第一保持部分推压的所述驱动输出构件的第二保持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38455 | 2017-12-13 | ||
JP2017238455A JP7058992B2 (ja) | 2017-12-13 | 2017-12-13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17629A CN109917629A (zh) | 2019-06-21 |
CN109917629B true CN109917629B (zh) | 2022-05-17 |
Family
ID=64559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521247.2A Active CN109917629B (zh) | 2017-12-13 | 2018-12-13 | 成像设备与盒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678184B2 (zh) |
EP (2) | EP3543793A1 (zh) |
JP (1) | JP7058992B2 (zh) |
KR (1) | KR102329086B1 (zh) |
CN (1) | CN109917629B (zh) |
MA (2) | MA49437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300352A (zh) | 2017-12-13 | 2023-06-23 | 佳能株式会社 | 盒与图像形成装置 |
US10627780B2 (en) | 2018-01-23 | 2020-04-2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7179475B2 (ja) * | 2018-03-29 | 2022-11-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着脱ユニットセット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MX2021015277A (es) * | 2019-06-12 | 2022-01-18 | Canon Kk | Cartucho, accesorio y equipo de montaje. |
WO2020251052A1 (ja) | 2019-06-12 | 2020-12-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ドラムユニット、駆動伝達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11294320B2 (en) | 2019-09-30 | 2022-04-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KR20220033679A (ko) | 2020-09-10 | 2022-03-17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토너 카트리지와의 연결을 위한 연결 구조 |
KR20220041478A (ko) | 2020-09-25 | 2022-04-01 |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 토너 카트리지와의 연결을 위한 연결 구조 |
JPWO2022239180A1 (zh) | 2021-05-13 | 2022-11-17 | ||
JP2023057884A (ja) | 2021-10-12 | 2023-04-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24002824A (ja) | 2022-06-24 | 2024-01-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WO2024074152A1 (zh) * | 2022-10-08 | 2024-04-11 | 珠海超俊科技有限公司 | 显影剂补充盒和处理盒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07880A (en) * | 1990-05-09 | 1991-04-16 | Walker Stanley L | Bevel splined articulated joint |
JPH0572829A (ja) * | 1991-09-12 | 1993-03-26 | Mita Ind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875203B2 (ja) | 1995-03-27 | 1999-03-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駆動力伝達部品、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 |
JPH09229871A (ja) | 1996-02-26 | 1997-09-05 | Casio Comput Co Ltd | 微粒子検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JP2000034026A (ja) * | 1998-07-17 | 2000-02-02 | Canon Inc |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679665B2 (ja) | 1999-11-19 | 2005-08-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間隙保証部材および現像装置および帯電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3780171B2 (ja) | 2000-03-03 | 2006-05-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715879B2 (ja) | 2000-10-12 | 2005-11-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6703094B2 (en) | 2000-11-08 | 2004-03-09 | Canon Kasei Kabushiki Kaisha | Charging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
JP3566697B2 (ja) | 2001-02-09 | 2004-09-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離隔機構 |
JP2003255804A (ja) | 2001-12-07 | 2003-09-10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および現像装置の再生産方法 |
JP2003241606A (ja) | 2002-02-20 | 2003-08-29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JP2003307931A (ja) | 2002-04-17 | 2003-10-31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3337504A (ja) * | 2002-05-17 | 2003-11-28 | Murata Mach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809402B2 (ja) | 2002-05-17 | 2006-08-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40028429A1 (en) | 2002-08-09 | 2004-02-1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ment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same |
JP3548564B2 (ja) | 2002-11-08 | 2004-07-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ローラー組立方法 |
JP3970161B2 (ja) | 2002-11-08 | 2007-09-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2004205950A (ja) | 2002-12-26 | 2004-07-22 | Canon Inc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317995A (ja) | 2003-04-21 | 2004-11-11 | Canon Inc | トナーシール部材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US7072603B2 (en) | 2003-08-01 | 2006-07-0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holding member |
JP4681833B2 (ja) | 2003-09-19 | 2011-05-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378221B2 (ja) | 2003-10-08 | 2009-12-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673795B2 (ja) | 2003-10-24 | 2005-07-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789122B2 (ja) | 2003-11-28 | 2006-06-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4086766B2 (ja) | 2003-11-28 | 2008-05-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組立方法 |
JP4387933B2 (ja) * | 2003-12-09 | 2009-12-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071199B2 (ja) | 2004-01-27 | 2008-04-0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242255A (ja) | 2004-02-27 | 2005-09-08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把持部材部品 |
JP4250555B2 (ja) | 2004-03-09 | 2009-04-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離間部材 |
JP4494137B2 (ja) * | 2004-09-07 | 2010-06-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4710476B2 (ja) * | 2004-10-28 | 2011-06-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817682B2 (ja) | 2004-12-13 | 2011-11-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クリーニング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865341B2 (ja) | 2005-02-04 | 2012-02-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349352B2 (ja) | 2005-09-26 | 2009-10-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4386034B2 (ja) | 2005-12-27 | 2009-12-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93001B2 (ja) | 2006-06-26 | 2014-01-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及び分解方法 |
JP4440295B2 (ja) | 2007-10-31 | 2010-03-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 |
JP4968957B2 (ja) | 2008-03-31 | 2012-07-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枠体ユニット、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枠体ユニット、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製造方法 |
JP5004870B2 (ja) | 2008-05-23 | 2012-08-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127565B2 (ja) | 2008-05-23 | 2013-01-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28230B2 (ja) * | 2008-06-10 | 2013-10-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た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562206B2 (ja) | 2008-09-29 | 2010-10-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506236B2 (ja) * | 2009-04-30 | 2014-05-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041014B2 (ja) * | 2010-01-28 | 2012-10-0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駆動力伝達機構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003243A (ja) | 2010-05-19 | 2012-01-05 | Canon Inc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5539038B2 (ja) | 2010-06-02 | 2014-07-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WO2012055312A1 (zh) | 2010-10-29 | 2012-05-03 |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动力传递机构及包含该机构的处理盒 |
JP6065399B2 (ja) * | 2012-03-28 | 2017-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954007B2 (ja) * | 2012-07-13 | 2016-07-20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53428B2 (ja) | 2012-09-27 | 2016-12-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収容容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40962B2 (ja) | 2012-09-27 | 2017-06-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75823B2 (ja) | 2012-09-28 | 2016-08-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45932B2 (ja) | 2012-11-06 | 2017-12-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370039B2 (ja) | 2013-01-31 | 2018-08-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182733B2 (en) | 2013-02-07 | 2015-11-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veloper supply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070237B2 (ja) * | 2013-02-08 | 2017-02-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289172B2 (ja) | 2013-05-23 | 2018-03-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2974B2 (ja) | 2013-05-31 | 2017-04-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73069B2 (ja) | 2013-06-27 | 2017-08-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415198B2 (ja) * | 2013-09-12 | 2018-10-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5915945B2 (ja) * | 2014-01-23 | 2016-05-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1225B2 (ja) * | 2014-08-19 | 2017-04-05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駆動伝達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EP3255508B1 (en) * | 2015-02-05 | 2022-04-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photoreceptor unit,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6632408B2 (ja) * | 2015-03-20 | 2020-01-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駆動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604533B2 (ja) * | 2015-04-02 | 2019-11-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駆動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EP3358419B1 (en) * | 2015-09-30 | 2021-11-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rum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6398956B2 (ja) * | 2015-11-26 | 2018-10-0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駆動伝達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KR102633042B1 (ko) * | 2016-06-14 | 2024-02-02 |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
JP6584462B2 (ja) * | 2017-09-04 | 2019-10-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2017
- 2017-12-13 JP JP2017238455A patent/JP7058992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1-29 MA MA049437A patent/MA49437A/fr unknown
- 2018-11-29 EP EP18209121.5A patent/EP3543793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11-29 MA MA049862A patent/MA49862A/fr unknown
- 2018-11-29 EP EP19175313.6A patent/EP3567437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12-12 US US16/217,308 patent/US10678184B2/en active Active
- 2018-12-13 KR KR1020180161402A patent/KR10232908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8-12-13 CN CN201811521247.2A patent/CN109917629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4-30 US US16/863,163 patent/US10901366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90070892A (ko) | 2019-06-21 |
EP3567437A1 (en) | 2019-11-13 |
US10678184B2 (en) | 2020-06-09 |
MA49437A (fr) | 2020-04-29 |
JP2019105750A (ja) | 2019-06-27 |
US20200257242A1 (en) | 2020-08-13 |
JP7058992B2 (ja) | 2022-04-25 |
EP3543793A1 (en) | 2019-09-25 |
CN109917629A (zh) | 2019-06-21 |
US20190179257A1 (en) | 2019-06-13 |
MA49862A (fr) | 2020-06-17 |
US10901366B2 (en) | 2021-01-26 |
KR102329086B1 (ko) | 2021-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917629B (zh) | 成像设备与盒 | |
JP7279238B2 (ja)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EP3258323B1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KR101923338B1 (ko) |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 |
JP741810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10568740B (zh) | 运送设备、清洁设备、显影设备、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1352327B (zh) |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
JP2018116305A (ja) |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748354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29432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7087051B2 (ja)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JP513652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