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7154A -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7154A
CN109897154A CN201910146196.8A CN201910146196A CN109897154A CN 109897154 A CN109897154 A CN 109897154A CN 201910146196 A CN201910146196 A CN 201910146196A CN 109897154 A CN109897154 A CN 109897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paration
polyurethane material
supercritical
parts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461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可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1461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71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7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7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第一组分为异氰酸酯衍生物,第二组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聚醚多元醇60~100份;助剂2.2~8.6份;发泡剂1.2~3.8份;及复合催化剂0.15~1.25份,所述聚氨酯材料还包括金属晶须,其相对于聚氨酯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8~5.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材料既具备良好的吸音性能,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振动衰减能力,可以实现对噪声最大程度的吸收,另外还具有抗弯性能、尺寸变形小和保温效果好等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弹性体是指在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较多氨基甲酸酯基官能团的一类弹性体聚合物,是典型的多嵌段共聚物,其具有耐磨性好、硬度范围宽、强度高、伸长率高、负载支撑容量大、减震效果好、耐低温性能和耐油耐候性能优异等优点。
由于聚氨酯弹性体的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工业、航天航空、电子通讯、仪器仪表系统、纺织工业、家具工业等行业。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降低环境噪音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大量吸音材料使用在各种不同的场所,如广泛使用于各种影剧院、音乐厅、报告厅、会议室、KTV包房、酒吧、医院、酒店大堂等。
因此亟需开发一款综合性能的要求优异,特别是其尺寸稳定性、保温性能和吸音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材料,以满足各种不同吸音场所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异氰酸酯衍生物和聚醚多元醇在复合催化剂作用下聚合反应生成聚氨酯聚合体,然后先在发泡剂的作用下进行一次发泡得到聚氨酯发泡体,再在超临界CO2的作用下进行溶胀渗透和二次发泡作用,在聚氨酯泡沫体骨架上得到金属晶须,使聚氨酯材料具有尺寸稳定、保温和吸音功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所述聚氨酯材料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所述第一组分为异氰酸酯衍生物,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醚多元醇 60~100份;
助剂 2.2~8.6份;
发泡剂 1.2~3.8份;
复合催化剂 0.15~1.25份;及
所述聚氨酯材料还包括金属晶须,所述金属晶须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8~5.2%。
所述金属晶须为氧化铝晶须或氧化镍晶须。
优选的,所述复合催化剂为哌啶盐类离子液体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二甲基丙烯酸酯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五异丙基锡酸、氯代单丁基锡酸中的至少一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离子液体由胺基取代的哌啶盐类阳离子和四氟硼酸根阴离子组成。
所述胺基取代的哌啶盐类阳离子为N-异丙基哌啶-4-甲酰胺盐酸盐、3-哌啶-1-基-N-(2,4,4-三甲基戊烷-2-基)丙酰胺盐酸盐、N-(2-甲基己烷-2-基)-2-哌啶-1-基乙酰胺盐酸盐、N,N-二甲基-3-哌啶甲酰胺盐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离子液体复合的催化剂,不仅提高了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同时减少了反应体系催化剂的添加量,使得整个聚氨酯材料的制备过程更加环保安全,且制备过程可以灵活调控。
所述第二组分还可以添加由聚合氯化铝、二甲基硅氧烷、磷酸三乙酯组成的阻燃剂,由此不仅可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时提高了聚氨酯材料骨架的强度,进一步提高骨架与金属铝元素结合强度,使其有助于聚氨酯材料对噪声声波的振动衰减,从而达到吸音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发泡剂为水、碳酸钠、碳酸镁、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聚醚多元醇为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其中氮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3~15wt%,磷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15~42wt%;所述的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由4,4'-二羟基偶氮苯与二甘醇、磷酸三乙酯、环氧丙烷聚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衍生物为对硝基苯异氰酸酯、3,4-二氯苯异氰酸酯、苯基异氰酸酯、3-氟苯甲基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助剂由重量份数为30~65份乙二醇和16~2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1~1.5。
相应的,一种如上述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60~100份聚醚多元醇、0.15~1.25份复合催化剂、1.1~4.3份助剂和1.2~3.8份发泡剂,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二组分;
S2:将步骤S1得到的第二组分与第一组分按比例注入模腔中,采用超声振动的方式辅助进行一次发泡反应,设置模腔温度为60~100℃,反应15~180min后,得到预发泡的聚氨酯泡沫体;
S3:将纳米氧化铝或氧化镍金属原料超声分散在剩余的助剂中,所述助剂通过超临界CO2的渗透溶解后喷入预发泡的聚氨酯泡沫体骨架中进行溶胀渗透和二次发泡作用,然后急速泄压,使金属原料在聚氨酯泡沫体骨架内析出成核并成长为金属晶须,从而得到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
通过二次发泡作用得到的聚氨酯材料内部孔道规整,聚氨酯骨架强度高,通过超临界CO2的高渗透溶解能力,使得金属原料在骨架上成核析出并成长为金属晶须,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聚氨酯泡沫骨架的强度,同时使其对入射的声波具备了良好的振动衰减能力。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得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成核后,再依次采用丙酮和去离子水进行洗涤,以脱除残留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单体和助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控制溶胀渗透和二次发泡作用的温度为40~60℃,压力为8~15MPa,时间为1~30min。
优选的,步骤S3中的超临界流体CO2是指CO2处于温度高于31.1℃,压力高于7.4MPa的状态。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急速卸压,其卸压速率为4MPa/s,卸压至常压。
通过制备得到的聚氨酯发泡体内的微孔结构,使聚氨酯发泡体内部有很多互相连通的细微空气通道,当声波传入时,由媒质间速度差引起的内摩擦,使声波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吸收,使得聚氨酯发泡体具有吸音作用。
同时通过金属原料在聚氨酯泡沫体骨架内的析出成核并成长为金属晶须,使聚氨酯泡沫体具备一定的共振结构,该共振结构在声波的激发下产生振动,振动的物体由于自身的内摩擦及与空气的摩擦,把一部分声能转变成热能而耗掉,从而使其对声波具有良好的振动衰减能力,由此协同多孔吸音材料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材料对噪声的最大程度吸收。
由于聚氨酯泡沫体在溶胀渗透过程中会有体积膨胀,尤其是急速泄压过程中更为急剧,为了保证溶胀渗透不受阻碍,同时保证形成均匀规整的微孔结构,控制步骤S3中得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尺寸较步骤S2得到的聚氨酯泡沫体的尺寸放大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聚氨酯材料呈微孔结构,且微孔结构的聚氨酯泡沫体骨架上附着有金属晶须,使其具有优异的抗弯性能和尺寸变形小,另外,其整体结构保温效果好、耐热等级高;
本发明的聚氨酯材料通过聚氨酯发泡材料和金属晶须的复合,使制备得到的聚氨酯材料既具备良好的吸音性能,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振动衰减能力,可以实现对噪声最大程度的吸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实施例1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所述聚氨酯材料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所述第一组分为异氰酸酯衍生物,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醚多元醇 60份;
助剂 2.2份;
发泡剂 1.2份;
复合催化剂 0.15份;及
所述聚氨酯材料还包括氧化铝晶须,所述氧化铝晶须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8%。
所述复合催化剂为0.1份哌啶盐类离子液体与0.05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混合物。
所述离子液体由胺基取代的哌啶盐类阳离子和四氟硼酸根阴离子组成。
所述胺基取代的哌啶盐类阳离子为N-异丙基哌啶-4-甲酰胺盐酸盐。
所述发泡剂为水。
所述聚醚多元醇为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其中氮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3wt%,磷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42wt%;所述的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由4,4'-二羟基偶氮苯与二甘醇、磷酸三乙酯、环氧丙烷聚合而成。
所述异氰酸酯衍生物为对硝基苯异氰酸酯。
所述助剂由重量份数为30份乙二醇和1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组成。
所述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1.1。
相应的,一种如上述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60份聚醚多元醇、0.15份复合催化剂、1.1份助剂和1.2份发泡剂,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二组分;
S2:将步骤S1得到的第二组分与第一组分按比例注入模腔中,采用超声振动的方式辅助进行一次发泡反应,设置模腔温度为100℃,反应30min后,得到预发泡的聚氨酯泡沫体;
S3:将纳米氧化镍金属原料超声分散在剩余的助剂中,所述助剂通过超临界CO2的渗透溶解后喷入预发泡的聚氨酯泡沫体骨架中进行溶胀渗透和二次发泡作用,控制溶胀渗透和二次发泡作用的温度为60℃,压力为8MPa,时间为5min,然后急速泄压,其卸压速率为4MPa/s,卸压至常压,使金属原料在聚氨酯泡沫体骨架内析出成核并成长为金属晶须,从而得到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
实施例2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所述聚氨酯材料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所述第一组分为异氰酸酯衍生物,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醚多元醇 80份;
助剂 6.6份;
发泡剂 2.4份;
复合催化剂 0.68份;及
所述聚氨酯材料还包括氧化铝晶须,所述氧化铝晶须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3.1%。
所述复合催化剂为0.44份哌啶盐类离子液体与0.24份二丁基二甲基丙烯酸酯锡的混合物。
所述离子液体由胺基取代的哌啶盐类阳离子和四氟硼酸根阴离子组成。
所述胺基取代的哌啶盐类阳离子为3-哌啶-1-基-N-(2,4,4-三甲基戊烷-2-基)丙酰胺盐酸盐。
所述发泡剂由摩尔比为1:1的水和碳酸钠组成。
所述聚醚多元醇为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其中氮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8wt%,磷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28wt%;所述的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由4,4'-二羟基偶氮苯与二甘醇、磷酸三乙酯、环氧丙烷聚合而成。
所述异氰酸酯衍生物为3,4-二氯苯异氰酸酯。
所述助剂由重量份数为45份乙二醇和2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组成。
所述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1.3。
相应的,一种如上述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80份聚醚多元醇、0.68份复合催化剂、3.3份助剂和2.4份发泡剂,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二组分;
S2:将步骤S1得到的第二组分与第一组分按比例注入模腔中,采用超声振动的方式辅助进行一次发泡反应,设置模腔温度为80℃,反应120min后,得到预发泡的聚氨酯泡沫体;
S3:将纳米氧化铝金属原料超声分散在剩余的助剂中,所述助剂通过超临界CO2的渗透溶解后喷入预发泡的聚氨酯泡沫体骨架中进行溶胀渗透和二次发泡作用,控制溶胀渗透和二次发泡作用的温度为60℃,压力为11MPa,时间为15min,然后急速泄压,其卸压速率为4MPa/s,卸压至常压,使金属原料在聚氨酯泡沫体骨架内析出成核并成长为金属晶须,从而得到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
实施例3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所述聚氨酯材料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所述第一组分为异氰酸酯衍生物,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聚醚多元醇 100份;
助剂 8.6份;
发泡剂 3.8份;
复合催化剂 1.25份;及
所述聚氨酯材料还包括氧化镍晶须,所述氧化镍晶须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5.2%。
所述复合催化剂为0.88份哌啶盐类离子液体与0.37份二乙酸二丁基锡的混合物。
所述离子液体由胺基取代的哌啶盐类阳离子和四氟硼酸根阴离子组成。
所述胺基取代的哌啶盐类阳离子为N-(2-甲基己烷-2-基)-2-哌啶-1-基乙酰胺盐酸盐。
所述发泡剂由摩尔比为1.5:1的水和碳酸镁组成。
所述聚醚多元醇为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其中氮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15wt%,磷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20wt%;所述的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由4,4'-二羟基偶氮苯与二甘醇、磷酸三乙酯、环氧丙烷聚合而成。
所述异氰酸酯衍生物为苯基异氰酸酯。
所述助剂由重量份数为65份乙二醇和1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组成。
所述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1.5。
相应的,一种如上述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100份聚醚多元醇、1.25份复合催化剂、4.3份助剂和3.8份发泡剂,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二组分;
S2:将步骤S1得到的第二组分与第一组分按比例注入模腔中,采用超声振动的方式辅助进行一次发泡反应,设置模腔温度为100℃,反应180min后,得到预发泡的聚氨酯泡沫体;
S3:将纳米氧化镍金属原料超声分散在剩余的助剂中,所述助剂通过超临界CO2的渗透溶解后喷入预发泡的聚氨酯泡沫体骨架中进行溶胀渗透和二次发泡作用,控制溶胀渗透和二次发泡作用的温度为60℃,压力为15MPa,时间为30min,然后急速泄压,其卸压速率为4MPa/s,卸压至常压,使金属原料在聚氨酯泡沫体骨架内析出成核并成长为金属晶须,从而得到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其配方组成及其制备方法基本与实施例1相似,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组分为3-氟苯甲基异氰酸酯,所述发泡剂由1.2份水和1.2份碳酸钙组成,所述聚氨酯材料还添加有阻燃剂,所述阻燃剂由质量比为28:42:20的聚合氯化铝、二甲基硅氧烷、磷酸三乙酯组成。
步骤S3中得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成核后,再依次采用丙酮和去离子水进行洗涤,以脱除残留在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中的单体和助剂,控制步骤S3中得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尺寸较步骤S2得到的聚氨酯泡沫体的尺寸放大3%。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其配方组成及其制备方法基本与实施例3相似,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聚氨酯材料所包括的金属晶须为氧化铝晶须,所述金属晶须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5.2%,所述聚醚多元醇为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其中氮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15wt%,磷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42wt%。
步骤S3中得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成核后,再依次采用丙酮和去离子水进行洗涤,以脱除残留在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中的单体和助剂,控制步骤S3中得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尺寸较步骤S2得到的聚氨酯泡沫体的尺寸放大4%。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其配方组成及其制备方法基本与实施例3相似,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组分为3-氟苯甲基异氰酸酯,所述聚氨酯材料还添加有阻燃剂,所述阻燃剂由质量比为40:30:15的聚合氯化铝、二甲基硅氧烷、磷酸三乙酯组成,所述聚醚多元醇为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其中氮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5wt%,磷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38wt%。
步骤S3中得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成核后,再依次采用丙酮和去离子水进行洗涤,以脱除残留在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中的单体和助剂,控制步骤S3中得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尺寸较步骤S2得到的聚氨酯泡沫体的尺寸放大5%。
将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其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材料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所述第一组分为异氰酸酯衍生物,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所述聚氨酯材料还包括金属晶须,所述金属晶须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1.8~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晶须为氧化铝晶须或氧化镍晶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催化剂为哌啶盐类离子液体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丁基二甲基丙烯酸酯锡、二乙酸二丁基锡、五异丙基锡酸、氯代单丁基锡酸中的至少一种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由胺基取代的哌啶盐类阳离子和四氟硼酸根阴离子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水、碳酸钠、碳酸镁、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为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其中氮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3~15wt%,磷含量相对于磷氮系阻燃聚醚多元醇质量为15~42wt%。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质量比为1:1~1.5。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60~100份聚醚多元醇、0.15~1.25份复合催化剂、1.1~4.3份助剂和1.2~3.8份发泡剂,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二组分;
S2:将步骤S1得到的第二组分与第一组分按比例注入模腔中,采用超声振动的方式辅助进行一次发泡反应,设置模腔温度为60~100℃,反应15~180min后,得到预发泡的聚氨酯泡沫体;
S3:将纳米氧化铝或氧化镍金属原料超声分散在剩余的助剂中,所述助剂通过超临界CO2的渗透溶解后喷入预发泡的聚氨酯泡沫体骨架中进行溶胀渗透和二次发泡作用,然后急速泄压,使金属原料在聚氨酯泡沫体骨架内析出成核并成长为金属晶须,从而得到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得到的聚氨酯材料成核后,再依次采用丙酮和去离子水进行洗涤,以脱除残留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单体和助剂。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得到的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尺寸较步骤S2得到的聚氨酯泡沫体的尺寸放大3~5%。
CN201910146196.8A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8971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6196.8A CN109897154A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46196.8A CN109897154A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7154A true CN109897154A (zh) 2019-06-18

Family

ID=66945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46196.8A Pending CN109897154A (zh) 2019-02-27 2019-02-27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715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1035A (zh) * 2019-12-27 2020-04-03 福建安达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2927A (zh) * 2020-09-21 2020-12-1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5869A (zh) * 2020-10-14 2021-01-15 广德祥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孔径聚氨酯微孔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0962A (zh) * 2020-10-30 2021-01-15 北京福爱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止血的医用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2677A (zh) * 2021-03-26 2021-07-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复合聚氨酯泡沫乳液分离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3061B1 (en) * 1988-07-29 1995-10-11 Pmc, Inc. Blowing agents for polyurethane foam
WO2007146945A2 (en) * 2006-06-12 2007-12-21 Aspen Aerogels, Inc. Aerogel-foam composites
CN102719083A (zh) * 2011-03-30 2012-10-10 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微孔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3865022A (zh) * 2014-04-09 2014-06-18 山东普兰特板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催化制备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板材的复合碱性离子液体
CN104693471A (zh) * 2015-03-27 2015-06-10 博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开孔发泡聚合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9809A (zh) * 2014-02-11 2015-08-12 王祖文 一种高分子发泡材料
CN104844821A (zh) * 2015-05-06 2015-08-19 武汉森源驰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刻蚀的氧化铝纳米晶须复合物
CN105601864A (zh) * 2014-11-21 2016-05-25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烟、低毒、阻燃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188330A (ja) * 2015-03-30 2016-11-04 旭有機材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KR101736368B1 (ko) * 2017-02-24 2017-05-16 (주)세광 친환경 폴리우레탄 수지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이프 보호용 시트 제조방법
CN107099129A (zh) * 2017-05-05 2017-08-29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发泡材料的成型工艺
CN107955122A (zh) * 2017-12-06 2018-04-24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co2超临界辅助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3061B1 (en) * 1988-07-29 1995-10-11 Pmc, Inc. Blowing agents for polyurethane foam
WO2007146945A2 (en) * 2006-06-12 2007-12-21 Aspen Aerogels, Inc. Aerogel-foam composites
CN102719083A (zh) * 2011-03-30 2012-10-10 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超临界二氧化碳纳米微孔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4829809A (zh) * 2014-02-11 2015-08-12 王祖文 一种高分子发泡材料
CN103865022A (zh) * 2014-04-09 2014-06-18 山东普兰特板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催化制备高阻燃硬质聚氨酯板材的复合碱性离子液体
CN105601864A (zh) * 2014-11-21 2016-05-25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烟、低毒、阻燃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93471A (zh) * 2015-03-27 2015-06-10 博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开孔发泡聚合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188330A (ja) * 2015-03-30 2016-11-04 旭有機材株式会社 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
CN104844821A (zh) * 2015-05-06 2015-08-19 武汉森源驰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刻蚀的氧化铝纳米晶须复合物
KR101736368B1 (ko) * 2017-02-24 2017-05-16 (주)세광 친환경 폴리우레탄 수지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이프 보호용 시트 제조방법
CN107099129A (zh) * 2017-05-05 2017-08-29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发泡材料的成型工艺
CN107955122A (zh) * 2017-12-06 2018-04-24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co2超临界辅助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UNSUKE ITO, ET AL.: "Generation of Microcellular Polyurethane with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矿物棉装饰吸声板》", 31 March 2011, 中国标准出版社 *
李伟 等: "《建筑施工材料速查手册》", 30 June 2003, 中国宇航出版社 *
柴春鹏 等: "《高分子合成材料学》", 31 January 2019,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1035A (zh) * 2019-12-27 2020-04-03 福建安达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聚氨酯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62927A (zh) * 2020-09-21 2020-12-11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聚氨酯软质泡沫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5869A (zh) * 2020-10-14 2021-01-15 广德祥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孔径聚氨酯微孔泡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0962A (zh) * 2020-10-30 2021-01-15 北京福爱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止血的医用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0962B (zh) * 2020-10-30 2022-06-21 北京福爱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止血的医用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72677A (zh) * 2021-03-26 2021-07-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复合聚氨酯泡沫乳液分离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072677B (zh) * 2021-03-26 2022-03-01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复合聚氨酯泡沫乳液分离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7154A (zh) 一种基于超临界co2制备的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80045A (zh) 一种阻燃吸音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92049B (zh) 全mdi聚氨酯慢回弹泡沫
JP5818220B2 (ja) 発泡系遮断材における吸音の改善
EP2090621B1 (de) Schallabsorbierendes Schaumsystem
CN104149455A (zh) 汽车用慢回弹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
CN109384902A (zh) B1级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42676A (zh) 全水基低密度软质聚氨酯喷涂型组合聚醚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8809A (zh) 一种环氧树脂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2221A (zh) 一种氧化铝纤维‑poss改性聚氨酯复合发泡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9910A (zh) 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8252A (zh) 一种可水洗慢回弹聚氨酯泡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80357A (zh) 一种阻燃聚氨酯纳米纤维素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43692A (zh) 高吸水性的聚氨酯树脂保温材料
CN106220816A (zh) 一种微孔透气性能好的聚氨酯发泡海绵垫
CN115651161B (zh) 一种全水开孔硬质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3334A (zh) 一种耐低温防寒吸音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5287B (zh) 硬质三聚氰胺发泡材料用树脂合成方法
CN116446183A (zh) 一种载mof的芳纶纳米纤维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4734830B2 (ja) 軟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及び積層体
CN111363118B (zh) 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阻尼材料
DE10394054B4 (de) Zusammensetzung für die Herstellung von starrem Polyurethanschaumstoff und daraus gebildeter starrer Polyurethanschaumstoff
CN109517387B (zh) 一种软质有机硅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19116A (zh) 一种新型有机硅橡胶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060414A (ja) 連続気泡硬質ポリウレタンフォ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音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