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9812A - 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9812A
CN109879812A CN201910323113.8A CN201910323113A CN109879812A CN 109879812 A CN109879812 A CN 109879812A CN 201910323113 A CN201910323113 A CN 201910323113A CN 109879812 A CN109879812 A CN 1098798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ituted
base
aryl
formula
heteroar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31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晓宇
汪康
王永光
王进政
贺金新
王铁
赵贺
李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Optical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Optical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Optical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Optical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311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98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9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98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Description

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EL)是指有机材料在电场作用下,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的一种发光现象。其具有自发光、颜色鲜艳亮丽、厚度薄、质量轻、响应速度快、视角广、驱动电压低、耐受苛刻自然条件、可做成柔性面板等特点,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平板显示领域最具优势技术。
关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一般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由阴极、阳极和位于二者之间的有机物层构成的。一般阳极为透明ITO,阴极由LiAl等组成。其中的有机物层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阻挡层(EBL)、发光层(EL)、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电压,一边从阴极注入电子,另一边从阳极注入空穴,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再结合,其电子状态从基态转向激发态。因为激发态极其不稳定,激发态又回到稳定的基态。这时,能量被释放,表现为光的形式。
有机EL材料自发明以来,因其相对于前两代显示(CRT以及LCD)器具有明显的优势,被产业广泛的应用。但因其效率以及寿命等因素制约了其发展。在有机材料中,电子和空穴的转移速度是不同的,若使用适合的材料,将电子和空穴有效的转移到发光层,平衡电子和空穴的数量,可有效的提高发光效率。
随着市场对有机EL器件要求不断的提高,具有高效率、长寿命的器件成为了发展趋势。然而适合的材料十分难于寻找。三(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电子传输材料自发明以来使用了将近30年,而且有较多的资料证明其比常规材料优异。但其作为电子传输材料,有向其他层移动等因素制约了其应用。因此开发一种符合实用性要求的新型电子传输材料成为了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本发明的化合物制备的器件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其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其中,
Ar1、R1和R2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
氢、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磷酸基、磷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硅基、硼烷基、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6~C60的芳胺基、C6~C60的芳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或C10~C60的螺环基;
Ar2和Ar3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6~C60的芳胺基、C6~C60的芳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或C10~C60的螺环基;
a和b均为1~4的整数;
X1、X2和X3独立的为N或者C元素。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选自1-a~1-h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Ar1、R1和R2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取代或非取代的C3~C30的环烷基、C1~C30的杂环基、C6~C30的芳基、C7~C30的芳烷基、C6~C30的芳胺基、C6~C30的芳巯基、C2~C30的杂芳基或C10~C30的稠环基。
进一步优选Ar1、R1和R2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C1~C20的杂环基、C6~C20的芳基、C7~C20的芳烷基、C6~C20的芳胺基、C6~C20的芳巯基、C2~C20的杂芳基或C10~C20的稠环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Ar2和Ar3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基、C3~C60的环烷基、C1~C60的杂环基、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或C10~C60的螺环基。
进一步优选,Ar2和Ar3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30的环烷基、C1~C30的杂环基、C6~C30的芳基、C7~C30的芳烷基、C2~C30的杂芳基或C10~C30的稠环基。
更进一步优选,Ar2和Ar3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C1~C20的杂环基、C6~C20芳基、C7~C20的芳烷基、C2~C20的杂芳基或C10~C20的稠环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再进一步优选所述R1、R2、Ar1、Ar2、Ar3各自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
取代或非取代的环戊基、环己基、苯基,吡咯基、噻吩基或呋喃基;
或者2~6个任意以上基团形成的稠环基团;
或者2~6个任意以上基团通过单键、N、O、B、Si、P、P=O、S或S=O连接形成的基团;
上述基团的任意一个或多个C原子可被O、S、N或Si取代;
上述基团或取代基团的H原子可被氘代;
上述取代的环戊基、环己基、苯基,吡咯基、噻吩基或呋喃基的取代基团独立的选自:
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磷酸基或磷酰基;
C1~6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或C3~C60的环烷基;
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6~C60的芳胺基、C6~C60的芳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C6~C60芳基取代的硅基或C2~C60杂芳基取代的硅基。
进一步优选取代基团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磷酸基或磷酰基;
C1~3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或C3~C30的环烷基;
C6~C30的芳基、C7~C30的芳烷基、C8~C30的芳烯基、C6~C30的芳胺基、C6~C30的芳巯基、C2~C30的杂芳基、C10~C30的稠环基、C6~C30芳基取代的硅基或C2~C30杂芳基取代的硅基。
更进一步优选取代基团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磷酸基或磷酰基;
C1~2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或C3~C20的环烷基;
C6~C20的芳基、C7~C20的芳烷基、C8~C20的芳烯基、C6~C20的芳胺基或C6~C20的芳巯基、C2~C20的杂芳基、C10~C20的稠环基、C6~C20芳基取代的硅基或C2~C20杂芳基取代的硅基。
再进一步优选取代基团为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磷酸基或磷酰基;
C1~1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或C3~C12的环烷基;
C6~C12的芳基、C7~C12的芳烷基、C8~C14的芳烯基、C6~C12的芳胺基、C6~C12的芳巯基、C2~C12的杂芳基、C10~C20的稠环基、C6~C12芳基取代的硅基或C2~C12杂芳基取代的硅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再进一步优选所述R1、R2、Ar1、Ar2、Ar3各自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或者2个以上任意基团由单键连接形成的基团:
其中,X和Y独立的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氰基、硝基、羟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30的烷氧基、C2~C30的烯基、C7~C30的烷芳基、C7~C30的烷芳氧基、C6~C30的芳基、C6~C30的芳氧基、C2~C30的杂环基、C5~C30的杂芳基或C6~C30的芳香族胺;Q为C或N;P为C、N、O或S;Z为O或S。
进一步优选X和Y独立的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氰基、硝基、羟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C3~C20的环烷基、C1~C20的烷氧基、C2~C20的烯基、C7~C20的烷芳基、C7~C20的烷芳氧基、C6~C20的芳基、C6~C20的芳氧基、C2~C20的杂环基、C5~C20的杂芳基或C6~C20的芳香族胺。
更进一步优选X和Y独立的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氰基、硝基、羟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C3~C12的环烷基、C1~C10的烷氧基、C2~C10的烯基、C7~C20的烷芳基、C7~C20的烷芳氧基、C6~C20的芳基、C6~C20的芳氧基、C2~C12的杂环基、C5~C20的杂芳基或C6~C20的芳香族胺。
上述取代基结构式中的弯线表示连接位置。
当上述2个以上任意基团由单键连接形成基团时,本发明对单键连接的位置并无特殊限定,也并不局限于上述弯线标注的连接位置,可以为C原子与C原子,C原子与杂原子或杂原子与杂原子之间的任意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最优选所述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选自下述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化合物结构式中的单键表示甲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路线Ⅰ:包括步骤1-1、2-1和3-1;
步骤1-1、式Ⅱ所示化合物和式Ⅲ所示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式Ⅳ所示化合物;
步骤2-1、式Ⅳ所示化合物经硼酯化,得到式Ⅴ所示化合物;
步骤3-1、式Ⅴ所示化合物和Ar2-Br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上述R1、R2、Ar1、Ar2、Ar3、a、b、X1、X2和X3的限定与式Ⅰ中的限定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反应的反应路线如下: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三环己基膦加入到干燥的1,4-二氧六环溶剂中,在室温下活化一段时间。向反应液中加入中间体1-a、联硼酸频那醇酯以及醋酸钾。将反应液加热反应。
反应结束后,优选的,利用硅藻土除去盐以及催化剂,减压蒸馏滤液至少许,滴加至石油醚中析出。待固体析出完全,抽滤、烘干,得到中间体如式III所示。
Ar3-Br1-a
步骤2:将式II、式III、缚酸剂加入到甲苯/乙醇/水(体积比优选3:1:1)的混合溶剂中。使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加入四(三苯基磷)钯,再次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后,优选的,使用硅藻土除去催化剂,分液,保留有机相,减压蒸馏至少量。将所得粗品使用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洗脱剂优选DCM:PE=1:5)得到中间体如式IV所示。
步骤3:与步骤1一样类似,将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和三环己基膦加入到干燥的1,4-二氧六环溶剂中,在室温下活化一段时间。向反应液中加入中间体IV、联硼酸频那醇酯以及醋酸钾。将反应液加热反应。
反应结束后,优选的,利用硅藻土除去盐以及催化剂,减压蒸馏滤液至少许,滴加至石油醚中析出。待固体析出完全,抽滤、烘干,得到中间体如式V所示。
步骤4:与步骤2相似,将中间体式V、与Ar2-Br、碳酸钾加入到300ml甲苯/乙醇/水(体积比优选3:1:1)的混合溶剂中。使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加入四(三苯基磷)钯,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反应。
反应结束后,优选的,使用硅藻土除去催化剂。分液,保留有机相,减压蒸馏至少量。将所得粗品使用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洗脱剂优选DCM:PE=1:10)得到中间体如式I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路线Ⅱ-1:包括步骤1-2和2-2;
步骤1-2、式Ⅱ所示化合物和式Ⅲ所示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式Ⅳ所示化合物;
步骤2-2、式Ⅳ所示化合物和Ar2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上述R1、R2、Ar1、Ar3、a、b、X1、X2和X3的限定与式Ⅰ中的限定一致,在此不再赘述。此时Ar2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胺基、C2~C60的烯胺基、C3~C60的炔胺基、C6~C60的芳胺基或C6~C60的杂芳胺基。
上述反应的反应路线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路线Ⅱ-2:包括步骤1-3;
步骤1-3、式Ⅱ所示化合物与Ar2化合物、Ar3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上述式中:R1、R2、Ar1、a、b、X1、X2和X3的限定与式Ⅰ中的限定一致。此时Ar2、Ar3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胺基、C2~C60的烯胺基、C3~C60的炔胺基、C6~C60的芳胺基或C6~C60的杂芳胺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本发明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或由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
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即可,本发明优选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有机物层;至少一个所述有机物层包含上述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
本发明中,所述有机物层是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全部层。所述有机物层中的至少一层为发光层。
按照本发明,所述有机物层优选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同时具备空穴注入和空穴传输技能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与同时具备电子传输和电子注入技能层中的一层或多层,更优选包括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与电子注入层或依次设置的既具备空穴注入又具备空穴传输技能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与既具备电子传输又具备电子注入技能层。
当本发明有机物层包含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同时具备空穴注入和空穴传输技能层时,优选所述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同时具备空穴注入和空穴传输技能层中至少一层包含空穴注入物质、空穴传输物质或既具备空穴注入又具备空穴传输技能的物质。
当本发明有机物层为单层结构时,所述有机物层为发光层,当所述有机物层为多层结构时,所述有机物层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中优选包括磷光主体、荧光主体、磷光掺杂材料与荧光掺杂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所述有机物层包括电子传输层时,所述电子传输层可包括式I所示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子传输层还包括金属化合物。所述金属化合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用于电子传输的物质即可,并无特殊的限制。
当所述有机物层同时包括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时,所述发光层与电子传输层可分别包括结构相同或不相同的式I所示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利用式I所示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常规材料制成即可,本发明对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并无限定,本领域常规方法即可,本发明优选利用薄膜蒸镀、电子束蒸发或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在基板上蒸镀金属及具有导电性的氧化物及它们的合金形成阳极,然后在其上形成有机物层及蒸镀阴极,得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所述有机物层可以同时包括上述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空穴阻挡层及电子传输层的多层结构,并且这些多层结构可按照上述薄膜蒸镀、电子束蒸发或物理气相沉积等方法蒸镀,也可使用多样的高分子材料溶剂工程替代蒸镀方法,如旋转涂膜(spin-coating)、薄带成型(tape-casting)、刮片法(doctor-blading)、丝网印刷(Screen-Printing)、喷墨印刷或热成像(Thermal-Imaging)等方法减少层数制造。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按照使用的材料也可分为前面发光、背面发光或两面发光;并且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以同样原理应用在有机发光器件(OLED)、有机太阳电池(OSC)、电子纸(e-paper)、有机感光体(OPC)或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上。
本发明提供的式I所示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在有机太阳电池、照明用OLED、柔性OLED、有机感光体及有机晶体管等有机器件中也可按照适用有机发光器件的原理适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光电材料,包括本发明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或由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所述有机光电材料包括有机太阳电池、电子纸、有机感光体或有机晶体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具有式Ⅰ所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新型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子传输层材料或发光层材料,与其他电子传输层材料或者发光层材料相比,由其制备的器件的发光效率提升明显,寿命改善显著。且所述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合成路线较短,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中间体C-1的合成:
反应过程:将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20.0g,0.67mmol)、三环己基膦(0.62g,2.20mmol)加入到500ml1,4-二氧六环溶剂中,在室温下活化30分钟。使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加入中间体A-2(20.0g,73.23mmol)、联硼酸频那醇酯(20.46g,80.55mmol)以及醋酸钾(14.37g,146.46mmol)。再次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100℃搅拌过夜。TLC监测反应终点。
处理过程:TLC监测。待反应结束后,在氮气保护下冷却至室温。使用硅藻土除去催化剂,用DCM洗硅藻土至无产品。减压蒸馏滤液至少许,滴加至石油醚(300ml)中析出。待固体析出完全,抽滤、烘干,得到中间体B-2(18.76g,收率为80%)。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表1所示中间体。
表1实施例1反应原料以及产物结构及表征汇总
实施例2
中间体D-2的合成
反应过程:将中间体B-2(18.50g,57.78mmol)、中间体C-2(34.33g,57.78mmol)、碳酸钾(15.97g,115.56mmol)加入到500ml甲苯/乙醇/水(体积比优选3:1:1)的混合溶剂中。使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加入四(三苯基磷)钯,再次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90℃,搅拌过夜反应。
处理过程:TLC监测反应。反应结束后,使用硅藻土除去催化剂,分液,保留有机相,减压蒸馏至少量。将所得粗品使用柱层析色谱进行分离(洗脱剂优选DCM:PE=1:5)得到中间体D-2(34.78g,收率为85%)。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表2所示中间体。
表2实施例2反应原料以及产物结构及表征汇总
实施例3
中间体G-1的合成
反应过程:将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44g,0.48mmol)和三环己基膦(0.4g,1.44mmol)加入到500ml干燥的1,4-二氧六环溶剂中,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在室温下活化30分钟。向反应液中加入D-2(34.0g,48.0mmol)、联硼酸频那醇酯(13.41g,52.8mmol)以及醋酸钾(9.41g,96.0mmol)。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将反应液加热到100℃。
处理过程:TLC监测反应。反应结束后,在氮气保护下冷却至室温。利用硅藻土除去催化剂,用二氯甲烷冲洗滤饼至无产品。浓缩滤液至少许,边搅拌将将浓缩液滴加至石油醚中。待固体析出完全,抽滤、烘干,得到中间体E-2(31.50g,收率82%)。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表3所示中间体。
表3实施例3反应原料以及产物结构及表征汇总
实施例4
路线Ⅰ中目标化合物的制备
反应过程:将中间体E-2(31.0g,38.73mmol)、F-2(11.06g,40.67mmol)、碳酸钾(10.7g,77.46mmol)加入到300ml甲苯/乙醇/水(体积比3:1:1)的混合溶剂中。使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加入四(三苯基磷)钯(0.90g,0.77mmol),再次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到90℃。
处理过程:TLC监测。待反应结束后,在氮气保护下冷却至室温,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保留有机相。使用硅藻土除去催化剂,用DCM洗硅藻土至无产品。浓缩滤液至少量,硅胶拌样,使用硅胶漏斗进行分离(DCM:PE=1:10)得到化合物2(26.17g,收率78%)。
实施例5
路线Ⅱ中目标化合物1的制备
反应过程:将按照实施例2方法制得的中间体D-1(30.0g,39.88mmol)、中间体F-1(15.48g,79.76mmol)加入到500ml干燥甲苯溶剂中。使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74g,0.8mmol)、叔丁醇钠(15.31g,159.52mmol)、三叔丁基膦(3.2g,15.96mmol),再次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加热到100℃。
处理过程:TLC监测。待反应结束后,在氮气保护下冷却至室温,使用硅藻土除去催化剂,加入水,分液,用DCM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浓缩滤液至少量,硅胶拌样,使用硅胶漏斗进行分离(DCM:PE=1:10)得到化合物1(29.02g,收率84%)。
实施例6
路线Ⅱ中目标化合物3的制备
反应过程:将按照实施例2方法制得的中间体D-3(30.0g,36.22mmol)、中间体F-3(7.03g,36.22mmol)加入到500ml干燥甲苯溶剂中。使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加入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0.33g,0.36mmol)、叔丁醇钠(8.69g,90.55mmol)、三叔丁基膦(1.46g,7.24mmol),再次用氮气置换空气三次,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加热到100℃。
处理过程:TLC监测。待反应结束后,在氮气保护下冷却至室温,使用硅藻土除去催化剂,加入水,分液,用DCM萃取水相。合并有机相,浓缩滤液至少量,硅胶拌样,使用硅胶漏斗进行分离(DCM:PE=1:10)得到化合物3(25.10g,收率80%)。
按照上述方法制备得到表5所示化合物。
表5实施例5和6反应原料以及产物结构及表征汇总
实施例7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
将费希尔公司涂层厚度为的ITO玻璃基板放在蒸馏水中清洗2次,超声波洗涤30分钟,用蒸馏水反复清洗2次,超声波洗涤10分钟,蒸馏水清洗结束后,异丙醇、丙酮、甲醇等溶剂按顺序超声波洗涤以后干燥,转移到等离子体清洗机里,将上述基板洗涤5分钟,送到蒸镀机里。将已经准备好的ITO透明电极上蒸镀厚度为50nm的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作为空穴注入层。在形成的空穴注入层上面真空蒸镀厚度为30nm的N'-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a-NPD)作为空穴传输层。然后在上述空穴传输层上蒸镀厚度为30nm的蓝色主体材料9,10-二(2-萘基)蒽(AND)和掺杂材料N1,N1,N6,N6-四苯基芘-1,6-二胺(TPPDA)。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的重量比为95:5。接着在上述发光层上真空蒸镀厚度为10nm的双(2-甲基-8-羟基喹啉-N1,08)-(1,1’-联苯-4-羟基)铝(BAlq)作为空穴阻挡层。在上述空穴阻挡层上真空蒸镀厚度为40nm的如表4和表5所示的化合物1、2、3、7、14、23、30、50、53、62、74、80、89中的任意一种,作为电子传输层。在上述电子传输层上真空蒸镀厚度为0.5nm氟化锂(LiF),作为电子注入层。最后蒸镀厚度为150nm的铝作为阴极,以此完成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对上述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加以正向直流偏置电压,利用PhotoResearch公司的PR-650光度测量设备测定有机电致发光特性,并在5000cd/m2的基准灰度下利用McScience公司的寿命测定装置测定了T95的寿命。结果见表6。
比较例1
按照实施例7相同的方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电子传输层化合物结构如下:
对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行与实施例7相同的检测,结果见表6。
表6实施例7以及比较例1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检测结果
从上述表6结果中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作为电子传输层所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使用比较例化合物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所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驱动电压以及电流密度明显降低,发光效率以及寿命得到显著提高。
实施例8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
将费希尔公司涂层厚度为的ITO玻璃基板放在蒸馏水中清洗2次,超声波洗涤30分钟,用蒸馏水反复清洗2次,超声波洗涤10分钟,蒸馏水清洗结束后,异丙醇、丙酮、甲醇等溶剂按顺序超声波洗涤以后干燥,转移到等离子体清洗机里,将上述基板洗涤5分钟,送到蒸镀机里。将已经准备好的ITO透明电极上蒸镀厚度为50nm的4,4',4”-三[2-萘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2-TNATA)作为空穴注入层。在形成的空穴注入层上面真空蒸镀厚度为30nm的N'-二(1-萘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a-NPD)作为空穴传输层。然后在上述空穴传输层上蒸镀厚度为30nm的如表4和表5所示的化合物38、43、64、67、71、88、92、96中的任意一种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Irppy。主体材料和掺杂材料的重量比为95:5。接着在上述发光层上真空蒸镀厚度为10nm的双(2-甲基-8-羟基喹啉-N1,08)-(1,1’-联苯-4-羟基)铝(BAlq)作为空穴阻挡层。在上述空穴阻挡层上真空蒸镀厚度为40nm的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在上述电子传输层上真空蒸镀厚度为0.5nm氟化锂(LiF),作为电子注入层。最后蒸镀厚度为150nm的铝作为阴极,以此完成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
对上述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加以正向直流偏置电压,利用PhotoResearch公司的PR-650光度测量设备测定有机电致发光特性,并在50mA/cm2的电流密度下利用McScience公司的寿命测定装置测定了T95的寿命。结果见表7。
比较例2
按照实施例8相同的方法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主体化合物结构如下:
对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进行与实施例8相同的检测,结果见表7。
表7实施例8以及比较例1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检测结果
从上述表7结果中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所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使用比较例化合物CBP作为主体材料所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相比,驱动电压明显降低,亮度、发光效率以及寿命得到显著提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式Ⅰ所示结构:
其中,
Ar1、R1和R2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
氢、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磷酸基、磷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硅基、硼烷基、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6~C60的芳胺基、C6~C60的芳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或C10~C60的螺环基;
Ar2和Ar3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6~C60的芳胺基、C6~C60的芳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或C10~C60的螺环基;
a和b均为1~4的整数;
X1、X2和X3独立的为N或者C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选自1-a~1-h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R1和R2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取代或非取代的C3~C30的环烷基、C1~C30的杂环基、C6~C30的芳基、C7~C30的芳烷基、C6~C30的芳胺基、C6~C30的芳巯基、C2~C30的杂芳基或C10~C30的稠环基,Ar2和Ar3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30的环烷基、C1~C30的杂环基、C6~C30的芳基、C7~C30的芳烷基、C2~C30的杂芳基或C10~C30的稠环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R1和R2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C1~C20的杂环基、C6~C20的芳基、C7~C20的芳烷基、C6~C20的芳胺基、C6~C20的芳巯基、C2~C20的杂芳基或C10~C20的稠环基;Ar2和Ar3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C1~C20的杂环基、C6~C20的芳基、C7~C20的芳烷基、C2~C20的杂芳基或C10~C20的稠环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2、Ar1、Ar2、Ar3各自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取代或非取代的环戊基、环己基、苯基、吡咯基、噻吩基或呋喃基,或者2~6个任意以上基团形成的稠环基团,或者2~6个任意以上基团通过单键、N、O、B、Si、P、P=O、S或S=O连接形成的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R2、Ar1、Ar2、Ar3各自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或者2个以上任意基团由单键连接形成的基团:
其中,X和Y独立的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氰基、硝基、羟基、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C3~C30的环烷基、C1~C30的烷氧基、C2~C30的烯基、C7~C30的烷芳基、C7~C30的烷芳氧基、C6~C30的芳基、C6~C30的芳氧基、C2~C30的杂环基、C5~C30的杂芳基或C6~C30的芳香族胺;Q为C或N;P为C、N、O或S;Z为O或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选自下述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步骤1-1、2-1和3-1:
步骤1-1、式Ⅱ所示化合物和式Ⅲ所示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式Ⅳ所示化合物;
步骤2-1、式Ⅳ所示化合物经硼酯化,得到式Ⅴ所示化合物;
步骤3-1、式Ⅴ所示化合物和Ar2-Br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Ar1、R1和R2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氢、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磷酸基、磷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硅基、硼烷基、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6~C60的芳胺基、C6~C60的芳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或C10~C60的螺环基;Ar2和Ar3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6~C60的芳胺基、C6~C60的芳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或C10~C60的螺环基;a和b均为1~4的整数;X1、X2和X3独立的为N或者C元素;
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2和2-2:
步骤1-2、式Ⅱ所示化合物和式Ⅲ所示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式Ⅳ所示化合物;
步骤2-2、式Ⅳ所示化合物和Ar2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Ar1、R1和R2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氢、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磷酸基、磷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硅基、硼烷基、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6~C60的芳胺基、C6~C60的芳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或C10~C60的螺环基;Ar2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胺基、C2~C60的烯胺基、C3~C60的炔胺基、C6~C60的芳胺基或C6~C60的杂芳胺基;Ar3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6~C60的芳胺基、C6~C60的芳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或C10~C60的螺环基;a和b均为1~4的整数;X1、X2和X3独立的为N或者C元素;
或者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3:
步骤1-3、式Ⅱ所示化合物与Ar2化合物、A3化合物反应得到式Ⅰ所示化合物;
其中,Ar1、R1和R2独立的选自以下任一基团:氢、卤素、氰基、硝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磺酰基、磷酸基、磷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硅基、硼烷基、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基、烷氧基、烷胺基、烷巯基、杂环基、C3~C60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6~C60的芳基、C7~C60的芳烷基、C8~C60的芳烯基、C6~C60的芳胺基、C6~C60的芳巯基、C2~C60的杂芳基、C10~C60的稠环基或C10~C60的螺环基;Ar2、Ar3独立的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0的烷胺基、C2~C60的烯胺基、C3~C60的炔胺基C6~C60的芳胺基或C6~C60的杂芳胺基;a和b均为1~4的整数;X1、X2和X3独立的为N或者C元素。
9.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或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
10.一种有机光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所述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或权利要求8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所述有机光电材料包括有机太阳电池、电子纸、有机感光体或有机晶体管。
CN201910323113.8A 2019-04-22 2019-04-22 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ending CN1098798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3113.8A CN109879812A (zh) 2019-04-22 2019-04-22 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3113.8A CN109879812A (zh) 2019-04-22 2019-04-22 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9812A true CN109879812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38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3113.8A Pending CN109879812A (zh) 2019-04-22 2019-04-22 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9812A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6408A (zh) * 2019-10-28 2020-02-0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10950852A (zh) * 2019-12-27 2020-04-03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子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电致发光器件
CN111100072A (zh) * 2019-11-28 2020-05-05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光电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1233845A (zh) * 2020-02-28 2020-06-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化合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10004860A (ko) * 2019-07-05 2021-01-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WO2021029598A1 (ko) * 2019-08-14 2021-02-18 덕산네오룩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WO2021080339A1 (ko) * 2019-10-22 2021-04-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 소자
KR20210047818A (ko) * 2019-10-22 2021-04-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 소자
CN113264911A (zh) * 2021-04-30 2021-08-17 烟台显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有机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JP2022099301A (ja) * 2020-12-22 2022-07-04 長春海譜潤斯科技股フン有限公司 複素環化合物及びそれを含む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14945567A (zh) * 2019-12-27 2022-08-26 Lt素材株式会社 杂环化合物、包括其的有机发光组件以及有机发光组件的有机层的组成物
WO2023132490A1 (ko) * 2022-01-07 2023-07-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EP4015515A4 (en) * 2019-08-16 2023-08-02 LT Materials Co., Ltd.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THEREOF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3642A (ja) * 2007-12-27 2009-08-06 Chisso Corp ピリジルフェニル基を有するアントラセン誘導体化合物及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03554011A (zh) * 2013-10-30 2014-02-05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蒽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20180027676A (ko) * 2016-09-05 2018-03-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8794404A (zh) * 2018-06-28 2018-11-13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3642A (ja) * 2007-12-27 2009-08-06 Chisso Corp ピリジルフェニル基を有するアントラセン誘導体化合物及び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03554011A (zh) * 2013-10-30 2014-02-05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蒽类衍生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KR20180027676A (ko) * 2016-09-05 2018-03-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8794404A (zh) * 2018-06-28 2018-11-13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45078B1 (ko) * 2019-07-05 2022-09-2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13727980A (zh) * 2019-07-05 2021-11-30 株式会社Lg化学 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KR20210004860A (ko) * 2019-07-05 2021-01-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WO2021006532A1 (ko) * 2019-07-05 2021-01-1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WO2021029598A1 (ko) * 2019-08-14 2021-02-18 덕산네오룩스 주식회사 유기전기 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이용한 유기전기소자 및 그 전자 장치
EP4015515A4 (en) * 2019-08-16 2023-08-02 LT Materials Co., Ltd.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THEREOF
CN113423706B (zh) * 2019-10-22 2024-02-09 株式会社Lg化学 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WO2021080339A1 (ko) * 2019-10-22 2021-04-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 소자
KR20210047818A (ko) * 2019-10-22 2021-04-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 소자
CN113423706A (zh) * 2019-10-22 2021-09-21 株式会社Lg化学 新型化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发光器件
KR102545206B1 (ko) * 2019-10-22 2023-06-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신규한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 소자
CN110746408A (zh) * 2019-10-28 2020-02-0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CN111100072A (zh) * 2019-11-28 2020-05-05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光电化合物、其合成方法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4945567A (zh) * 2019-12-27 2022-08-26 Lt素材株式会社 杂环化合物、包括其的有机发光组件以及有机发光组件的有机层的组成物
JP2023507910A (ja) * 2019-12-27 2023-02-28 エルティー・マテリアルズ・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ヘテロ環化合物、これを含む有機発光素子、および有機発光素子の有機物層用組成物
CN110950852A (zh) * 2019-12-27 2020-04-03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子传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电致发光器件
CN111233845A (zh) * 2020-02-28 2020-06-0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化合物、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P4019503A3 (en) * 2020-12-22 2022-08-31 Changchun Hyperions Technology Co., Ltd. Heterocyclic compound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2022099301A (ja) * 2020-12-22 2022-07-04 長春海譜潤斯科技股フン有限公司 複素環化合物及びそれを含む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CN113264911A (zh) * 2021-04-30 2021-08-17 烟台显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化合物、有机发光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WO2023132490A1 (ko) * 2022-01-07 2023-07-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소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9812A (zh) 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021926B (zh) 一种含有氮杂螺芴和含氮六元杂环的化合物及其在oled上的应用
JP2020066622A (ja) フッ素置換構造を含有する金属錯体
CN106467553A (zh) 一种含硼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在oled器件上的应用
CN106467554A (zh) 一种含硼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08794404A (zh) 一种蒽类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3087711B (zh)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
CN110305149B (zh) 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17683062A (zh) 多环化合物和使用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CN109384726A (zh) 一种有机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14249738B (zh) 一种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
KR20140070360A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용 정공 수송 재료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CN115135660A (zh) 多环芳族衍生物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发光装置
KR102118688B1 (ko) 유기전자소자용 화합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자소자 및 유기전자소자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08264487A (zh) 一种新颖的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0872315A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KR20230074407A (ko) 시아노-치환을 갖는 헤테로고리 화합물
KR20120009588A (ko) 피리딘 유도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102175379B1 (ko)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용 발광 재료,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 및 유기 전기 발광 소자용 재료
KR20150114658A (ko) 유기발광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CN113461592B (zh) 一种联苯咔唑双三芳胺类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2479976A (zh) 一种含苯并蒽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CN111675707A (zh)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器件
CN109503391A (zh) 一种芴类化合物及其有机发光器件
CN112661752B (zh) 菲并咪唑稠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