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9784B - 树脂部件及其成形方法、成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树脂部件及其成形方法、成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9784B
CN109789784B CN201780059968.3A CN201780059968A CN109789784B CN 109789784 B CN109789784 B CN 109789784B CN 201780059968 A CN201780059968 A CN 201780059968A CN 109789784 B CN109789784 B CN 1097897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base material
resin material
molded
dissimi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99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9784A (zh
Inventor
森泉大树
加美勇辉
平野昇
才村敏弘
宫本一
遊佐淳
川野和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89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9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9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9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7/00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haracterised by a tear line for defining a deployment op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group B29C33/00 or B29C35/00
    • B29C37/0053Moulding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surface, e.g. ribs, high polish
    • B29C37/0057Moulding single grooves or ribs, e.g. tear 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35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using displaceable mould parts, e.g. retractable partition between adjacent mould cavities
    • B29C45/1639Removable partitions between adjacent mould cavity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57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using means for adhering or bonding the layers or parts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005Body finishings
    • B29L2031/3038Air bag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仪表板(10),其由基材(M1)构成的基材部(20)与由异种材料(M2)构成的异种材料部(30)接合而成。异种材料部(30)进入到基材部(20)中,且该进入部(33)具有多个断续的凹部。

Description

树脂部件及其成形方法、成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多种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部件及其成形方法、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安全气囊门与车辆的仪表板分开形成,嵌入仪表板的开口部并安装在仪表板上。
然而,近年来,为使安装作业更加高效,有时会通过注射成形一体地形成仪表板和安全气囊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9-2264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仪表板和安全气囊门是根据各自的适应性选择树脂材料的,所以树脂材料不同。因此,在专利文献1等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无法充分确保接合强度的情况。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接合强度的提高的树脂部件及其成形方法、成形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树脂部件为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二树脂部接合而成的树脂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部与所述第二树脂部中的任意一方进入到另一方中,且该进入部具有多个断续的凹部。
根据本发明的树脂部件,由于从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部中的任意一方进入到另一方中的进入部具有多个断续的凹部,且与不存在这样的凹部的情况相比接合面积增大,因此能够实现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部的接合强度的提高。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树脂部件中,所述进入部上沿着与该进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布置有所述多个断续的凹部。
在这种情况下,在进入部沿着与进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时也能够实现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部的接合强度的提高。
本发明的树脂部件的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成形后的所述树脂部件的成形有所述第一树脂部的第一成形部与成形后的所述树脂部件的成形有所述第二树脂部的第二成形部的边界部位布置有多个突起的型腔中,向所述第一成形部供给所述第一树脂材料,同时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树脂材料的供给压力的供给压力向所述第二成形部供给所述第二树脂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树脂部件的成形方法,第一树脂材料或第二树脂材料中的供给压力较大的一方从布置于型腔的多个突起的间隙进入另一方。并且,该进入的程度在各部位间不相同。由此,由于在成形品即树脂部件中,从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部中的任意一方进入到另一方中的进入部具有多个凹部,所以能够实现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部的接合强度的提高。
本发明的树脂部件的成形装置为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二树脂部接合而成的树脂部件的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型腔,其在成形后的所述树脂部件的成形有所述第一树脂部的第一成形部与成形后的所述树脂部件的成形有所述第二树脂部的第二成形部的边界部位布置有多个突起;第一供给喷嘴,其向所述第一成形部供给所述第一树脂材料;第二供给喷嘴,其向所述第二成形部供给所述第二树脂材料;以及控制单元,其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树脂材料的供给压力的供给压力供给所述第二树脂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树脂部件的成形装置,第一树脂材料或第二树脂材料中的供给压力较大的一方从布置于型腔的多个突起的间隙进入另一方。并且,该进入的程度在各部位间不相同。由此,由于在成形品即树脂部件中,从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部中的任意一方进入到另一方中的进入部具有多个凹部,所以能够实现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部的接合强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仪表板的部分概念俯视图。
图2是仪表板的示意剖视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仪表板的成形装置的注射成形模具的剖视图,示出了框状芯部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了框状芯部及其附近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了仪表板的成形装置的注射成形模具的剖视图,示出了框状芯部位于一体化位置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树脂部件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仪表板10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辆的仪表板10由基材部20和异种材料部30构成,其中基材部20由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树脂材料的基材M1构成,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树脂部,异种材料部30由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树脂材料的、且与基材M1不同的异种材料M2构成,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树脂部。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在仪表板10上安装有表皮、仪表遮板、装饰板等。
基材部20构成仪表板10的主体部。基材部20由作为通常用于仪表板的树脂材料的基材M1形成,此处为聚丙烯(PP)。基材部20上形成有开口21。
异种材料部30构成未图示的用于副驾驶席的安全气囊装置的门(也称为盖,以下称为安全气囊门。)。异种材料部30由作为通常用于安全气囊门的树脂材料的异种材料M2形成,此处为烯烃类弹性体(TPO)。在本实施方式中,异种材料M2的热收缩率大于基材M1的热收缩率。
异种材料部30具有在安全气囊装置的袋体展开时容易断裂的脆弱部31。脆弱部31例如是与其他部分相比较薄地形成的H字形撕裂线。
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以基材部20整周地包围异种材料部30的方式接合。具体地,将异种材料部30布置于开口21处,以堵塞形成于基材部20上的开口21。
如图2所示,在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边界部位,在仪表板10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基材M1与异种材料M2重叠。具体地,在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边界部位,异种材料M2从异种材料部30侧进入基材部20侧,与基材M1混合并突出,形成进入部33。通过该进入部33,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牢固地接合。
在图2中,基材M1为白色,异种材料M2为黑色,由它们混合而成的进入部33以与异种材料M2的比例相应的色深度示意性地示出。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进入部33的形状及异种材料M2的混合状况仅为示意性地示出的一个示例。
进而,如图1所示,进入部33在与仪表板10的厚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水平面方向)上也混合有基材M1与异种材料M2。
具体地,进入部33以异种材料M2从异种材料部30侧进入基材部20侧的方式与基材M1混合并扩散,异种材料M2向基材M1的进入量在多处被中断,成为所谓的花瓣状。由此,进入部33具有多个断续的凹部。通过该凹部,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更加牢固地接合。
随着异种材料M2在上述仪表板10的厚度方向上进入基材M1,各进入部33成为所谓的大致圆锥形或其扩散的形状。
在图1中,以与异种材料M2的浓度相应的色深度示意性地示出了异种材料M2侵入基材M1的进入部33。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进入部33的形状仅为示意性地示出的一个示例。
如下所述,在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边界部位的外侧附近,存在表示封闭于框状芯部113的型腔240的边界的微小突起41。在该突起41之间,存在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边界部位。而且,其中一个突起41形成于基材部20的上表面,另一个突起41形成于异种材料部30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边界部位位于比这些突起41的中间位置更靠基材部20侧的位置。
然后,如图1所示,在仪表板10中,在比进入部33更靠近异种材料部30侧的部分、即异种材料部30的接近边界部位的部分上形成有多个通孔32。多个通孔32以包围脆弱部31的方式形成。
在此,如图3所示,各通孔32俯视时呈V字形,且以在由连结V字形的三个端点而成的三条边构成的区域内存在有其他通孔32的V字形两边的结合点、即V字形突起点的方式重叠。
更具体地,各通孔32平行于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边界部位的长度方向、且V字形重叠并连续地布置成一列。作为一个示例,在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厚度为3.5mm、异种材料部30的俯视图中的长边为290mm、短边为190mm的情况下,各通孔32的V字形例如线宽为1.0mm、角度为30度、一边的长度为25mm、相邻的V字形的边的间隔为8mm。
需要说明的是,通孔32的形状不限于V字形。优选地,通孔32的形状至少具有弯曲部分,例如U字形、W字形、波形等。然而,通孔32的形状也可以不具有弯曲部分,也可以为直线形、圆形、椭圆形等。另外,通孔32的形状也可以为多个形状混合而成的形状。
另外,优选地,相邻的通孔32重叠,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而且,也可以为多个通孔32中的仅一部分重叠。
另外,优选地,多个通孔32平行于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边界部位的长度方向、且连续地布置成一列,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布置成多列,也可以交错、随机或稀疏地布置。
另外,各通孔32可以在厚度方向上具有不同的剖面形状。而且,通孔32也可以为在厚度方向上相对的内壁面抵接而间隙消失。
进而,也可以设置具有底部的孔(有底孔、有底槽)来代替通孔32。在设置有底孔的情况下,也能够如对设置通孔32的情况所述的那样采用各种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地,有底孔在异种材料部30的背面开口。由此,在作为仪表板10的外观面的表面上不会存在底孔的开口,因此能够实现外观的美观性的提高。
接着,对构成在成形仪表板10时所使用的仪表板的成形装置的注射成形模具100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注射成型模具100具有上模110、下模120以及型芯130。通过使下模120相对地接近上模110进行合模,通过使下模120相对地从上模110分离进行开模。
通过上模110与下模120的合模,形成供仪表板10成形的型腔140。型腔140具有基材部成形部141与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需要说明的是,基材部成形部14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树脂部成形部,而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树脂部成形部。
上模110具备将基材M1注入到基材部成形部141的基材供给喷嘴112、将异种材料M2注入到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的异种材料供给喷嘴111以及框状芯部113。需要说明的是,基材供给喷嘴112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供给喷嘴,异种材料供给喷嘴111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供给喷嘴。
框状芯部113以包围异种材料供给喷嘴111的周围的方式布置。框状芯部113具有使型腔140的一部分区域处于暂时与型腔140的其他区域分离的状态的功能。
在由框状芯部113分离出的型腔140的该部分区域填充从异种材料供给喷嘴111注入的异种材料M2,从而构成成形有异种材料部30的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在该部分区域以外的型腔140的其他区域填充从基材供给喷嘴112注入的基材M1,从而构成成形有基材部20的基材部成形部141。
框状芯部113具有使基材M1与异种材料M2处于分离状态,以使填充在由框状芯部113划分的内部区域中的异种材料M2与填充在由框状芯部113划分的外部区域的基材M1不接触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在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上以从下模120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在异种材料部30上形成脆弱部31的凸部。
框状芯部113以能够相对于上模110在朝向下模120的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构成。在此,如图4所示,框状芯部113为在中央部具有长方形通孔113a的且外框大致为长方形的框体。如图3和图4所示,在相当于框状芯部113的外框的各边的部分上,从上模110朝向下模120的方向上的剖面为以上模110一侧为底边的L字形。
如图3所示,上模110具有以包围异种材料供给喷嘴111的前端部分的周围的方式设置的注入部周围部114。注入部周围部114的上侧部分114a及下侧部分114b相比于其中央部分114c整体地大致呈凸缘状地扩大。注入部周围部114的中央部分114c构成为具有与框状芯部113的通孔113a的内周面相仿的外周面,且框状芯部113以能够沿此外周面移动。
注入部周围部114的下侧部分114b的下表面位于与下模120的上表面相对的位置,其中,下模120的上表面构成型腔140的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的下表面。由这些相对的面和与下模120抵接的框状芯部113的侧壁113b的内壁面所包围的空间构成型腔140的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
如图4所示,在框状芯部113的上表面的四角,向上延伸有圆柱形滑动引导件115,各滑动引导件115由形成于上模110上的未图示的圆柱形孔116(参照图3)引导,从而框状芯部113以能够相对于上模110主体移动的方式构成。
另外,框状芯部113的上端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上分别连接有相对于上模110固定设置的一对汽缸117的活塞的前端部。通过这些气缸117的活塞的进退运动,框状芯部113相对于上模110的主体进退运动。如图3所示,在气缸117的活塞伸长,框状芯部113朝向下模120一侧移动而与下模120的上表面抵接时,框状芯部113位于使型腔140分离为基材部成形部141与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位置。
如图5所示,在气缸117的活塞缩短,框状芯部113从下模120离开而收容于上模110内时,框状芯部113位于使型腔140成为一体状态而未分离为基材部成形部141与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一体化位置。由此,框状芯部113能够选择性地在分离位置与一体化位置之间移动。
型芯130为用于在异种材料部30形成通孔32的模具。型芯130通过公知的方法固定于下模120上。然而,型芯130可以固定于上模110上,也可以进一步分开固定于上模110与下模120上。
型芯130以在框状芯部113位于分离位置的状态下多个突起131整周地包围框状芯部113的侧壁113b的内侧的内部的方式构成。各突起131的形状为V字形,且在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厚度等如上所述的情况下,例如线宽为1.0mm、角度为30度,一边的长度为25mm,相邻的V字形边的间隔为8mm。
型芯130的突起131整周地位于型腔140内比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的外周部更靠近内侧的部分。
接着,对使用了本发明的树脂部件的成形方法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仪表板10的成形装置的、本发明的树脂部件的成形方法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仪表板10的成形方法进行说明。
仪表板10的成形方法具有型腔分离工序S11、基材填充工序S12、异种材料填充工序S13、框状芯部打开工序S14、异种材料按压工序S15、突起缩回工序S16以及开模工序S17。
首先,进行型腔分离工序S11。在型腔分离工序S11中,首先使下模120相对于上模110相对地前进移动而进行合模,如图3所示,形成型腔140。此时,框状芯部113处于分离位置,通过框状芯部113,型腔140被分离为基材部成形部141与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此时,型芯130的突起131整周地位于型腔140内比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的外周部更靠近内侧的部分。
接着,进行基材填充工序S12。在基材填充工序S12中,如图5所示,从基材供给喷嘴112注入基材M1来填充基材部成形部141。然后,通过从基材供给喷嘴112注入基材M1的压力,使第一压力作用于基材部成形部141内的基材M1上。注入基材M1的压力由未图示的控制单元来控制。
接着,进行异种材料填充工序S13。在异种材料填充工序S13中,如图5所示,从异种材料供给喷嘴111(参照图3)注入异种材料M2来填充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然后,通过从异种材料供给喷嘴111注入异种材料M2的压力,使大于第一压力的第二压力作用于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内的异种材料M2上。注入异种材料M2的压力由未图示的控制单元来控制。
接着,进行框状芯部打开工序S14。在框状芯部打开工序S14中,在维持基材填充工序S12中的第一压力作用于基材M1上且第二压力作用于基材M2上的状态下,使框状芯部113相对于下模120后退,使框状芯部113打开移动到一体化位置,从基材部成形部141与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分离的状态移动至成为一体的状态。
在进行框状芯部打开工序S14的同时,进行异种材料按压工序S15。在异种材料按压工序S15中,在维持第一压力作用于基材M1上的状态的同时,使第二压力继续作用于异种材料M2上。
由此,基材M1与异种材料M2进入存在框状芯部113的一部分的型腔140的空间内并扩散,基材M1与异种材料M2接触并混合在一起。而且,基材M1及异种材料M2与上模110或下模120抵接的部分对它们散热较大,比内部更快地凝固。
因此,在凝固较慢的中央部中,被施加了较大的第二压力的异种材料M2将仅施加了比其小的第一压力且尚未凝固的基材M1推开,以突出中央部的方式进入基材M1的内部。此时,由于通过型芯130向外部流动的异种材料M2的流动量因部位而产生差异,因此,异种材料M2朝向基材M1的进入部33在多处被中断,成为所谓的花瓣状。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进入部33的颜色越深异种材料M2的比例越高。而且,在图1中,尽管各进入部33被表示为大小相同且形状相同,但实际上,进入部33的大小、形状因部位而异,根据情况,在异种材料部30的一条边上进入部33的前端也可能为曲线或直线。
之后,基材M1与异种材料M2冷却,并在框状芯部113的前端部缩回的部分处在异种材料M2进入基材M1的状态下固化。
接着,进行开模工序S17。在开模工序S17中,使下模120相对于上模110相对地后退移动进行开模。然后,将由基材部20和异种材料部30构成的仪表板10从注射成形模具100上卸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上,用于在异种材料部30上形成脆弱部31的未图示的凸部从下模120向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的内部突出,因此通过此凸部在异种材料部30上形成有脆弱部31。
另外,由于型芯130的突起131在型腔140内整周地位于比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的外周部更靠近内侧的部分,因此通过这些突起131,在异种材料部30上形成与这些突起131的外观形状相仿的多个通孔。
尽管仪表板10在从注射成型模具100上卸下后被进一步冷却,但此时,不会通过注射成型模具100而规定形状。
由于异种材料M2的热收缩率大于基材M1的热收缩率,因此通过从注射成形模具100卸下后的冷却,异种材料部30的收缩程度大于基材部20的收缩程度。并且,由于异种材料部30被基材部20包围,因此难以释放收缩差。因此,如果不存在多个通孔,则由于存在收缩差,有可能在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边界部位附近产生应变等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边界部位,异种材料M2朝向基材M1的进入部33在多处被中断,成为所谓的花瓣状。因此,能够实现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接合强度的提高。
另外,由于在比异种材料部30与基材部20的边界部位更靠近内侧的位置形成有多个通孔,因此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随着冷却收缩时,能够通过各通孔毁坏变形来吸收这些收缩差。因此,能够实现仪表板10的外观的提高。如上所述异种材料部30的通孔32是在冷却前进行异种材料部30的通孔毁坏变形的。
另外,由于异种材料部30的通孔重叠且连续地形成,因此能够有效地吸收变形,进一步实现仪表板10的外观的提高。另外,异种材料部30的各通孔为V字形,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与诸如直线形、圆形等其他形状相比,其能够有效地吸收变形。
进而,通过由一个注射成形模具100形成的型腔140,能够一体地成形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因此,由于不需要进行预先使用单独的注射成形模具来成形异种材料部30的工序,因此能够以较少的工序、较高的工作效率来成形仪表板10。
另外,由于使用框状芯部113在型腔140内划分出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因此能够抑制异种材料M2在型腔140内流动超过必要的量而导致的异种材料M2的过度消耗。
另外,在向基材部成形部141中填充基材M1,向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中填充异种材料M2后,通过使框状芯部113缩回而将基材部成形部141与异种材料部成形部142连通,能够使异种材料M2进入基材M1,因此能够使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牢固地接合。进而,能够在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的边界部位吸收基材M1与异种材料M2的热收缩率的差异导致的收缩,并抑制由基材M1与异种材料M2的热收缩率的差异而产生的、开模后的应变等变形。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对进入部33为异种材料部30朝向基材部20进入的一个部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进入部33也可以为基材部20朝向异种材料部30进入的一个部件。
另外,对在型芯130上形成有多个V字形突起131,在异种材料部30上形成有多个V字形通孔,冷却后形成有V字形通孔3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形成于型芯130上的突起131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通孔32中形成的形状那样的形状,该通孔形成在上述异种材料部30上。
进而,形成于异种材料部30上的不连续部不限于通孔32或有底孔。例如,不连续部可以以通孔或有底孔的侧壁部彼此接触的方式存在,进一步地,也可以是切口等。
另外,如上所述,也可以形成有底孔来代替形成在异种材料部30上的通孔32,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于型芯130上的突起只要为在合模状态下在与上模110的下表面或下模120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即可。
另外,对异种材料M2的热收缩率大于基材M1的热收缩率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异种材料M2的热收缩率也可以小于基材M1的热收缩率。在这种情况下,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随着冷却收缩时,能够通过通孔等不连续部扩展变形来吸收这些收缩差。进而,基材M1与异种材料M2的热收缩率相同,树脂材料也可以只是颜色等不同。
另外,对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以基材部20整周地包围异种材料部30的方式进行接合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以基材部20至少一部分包围异种材料部30的方式进行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异种材料部30被基材部20包围的区域部分被基材部20约束,但仍能够通过不连续部吸收冷却时产生的收缩差。
进而,本发明也可以为基材部20与异种材料部30在至少一边进行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合的一边异种材料部30被基材部20约束,沿着此边在冷却时会产生收缩差,但仍能够通过不连续部吸收此收缩差。
另外,对树脂部件为仪表板1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树脂制品不限于仪表板10,只要是由基材M1构成的基材部与异种材料M2构成的异种材料部接合而成的制品即可。
标号说明
10:仪表板(树脂部件);20:基材部(第一树脂部);21:开口;30:异种材料部(第二树脂部);31:脆弱部;32:通孔(不连续部);33:进入部;41:突起;100:注射成形模具;110:上模;111:异种材料供给喷嘴(第二供给喷嘴);112:基材供给喷嘴(第一供给喷嘴);113:框状芯部;120:下模;131:突起;130:型芯;140:型腔;141:基材部成形部(第一树脂部成形部);142:异种材料部成形部(第二树脂部成形部);M1:基材(第一树脂材料);M2:异种材料(第二树脂材料)。

Claims (4)

1.一种树脂部件,其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二树脂部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树脂部与所述第二树脂部中的任意一方进入到另一方中,且进入部具有多个断续的凹部,
在所述第一树脂部和所述第二树脂部的边界部位,形成有沿着所述进入部的进入方向排列的多个突起,
所述多个断续的凹部布置在所述多个突起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入部上沿着与该进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布置有所述多个断续的凹部。
3.一种树脂部件的成形方法,该树脂部件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二树脂部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
在成形后的所述树脂部件的成形有所述第一树脂部的第一成形部与成形后的所述树脂部件的成形有所述第二树脂部的第二成形部的边界部位布置有多个突起的型腔中,向所述第一成形部供给所述第一树脂材料,同时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树脂材料的供给压力的供给压力向所述第二成形部供给所述第二树脂材料,
在所述边界部位处,所述第一树脂材料和所述第二树脂材料同时流动,并且以通过布置在所述型腔中的所述多个突起而使得所述第一树脂材料或所述第二树脂材料的流动量按照部位而变化的方式供给所述第一树脂材料和所述第二树脂材料。
4.一种树脂部件的成形装置,该树脂部件由第一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一树脂部与第二树脂材料构成的第二树脂部接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具备:
型腔,其在成形后的所述树脂部件的成形有所述第一树脂部的第一成形部与成形后的所述树脂部件的成形有所述第二树脂部的第二成形部的边界部位布置有多个突起;
第一供给喷嘴,其向所述第一成形部供给所述第一树脂材料;
第二供给喷嘴,其向所述第二成形部供给所述第二树脂材料;以及
控制单元,其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树脂材料的供给压力的供给压力供给所述第二树脂材料,
所述多个突起以使得所述第一树脂材料或所述第二树脂材料的流动量按照部位而变化的方式布置在所述边界部位。
CN201780059968.3A 2016-09-30 2017-09-20 树脂部件及其成形方法、成形装置 Active CN109789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95048 2016-09-30
JP2016-195048 2016-09-30
PCT/JP2017/033828 WO2018061906A1 (ja) 2016-09-30 2017-09-20 樹脂部品及びその成形方法、成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9784A CN109789784A (zh) 2019-05-21
CN109789784B true CN109789784B (zh) 2022-04-12

Family

ID=6175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9968.3A Active CN109789784B (zh) 2016-09-30 2017-09-20 树脂部件及其成形方法、成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9390B2 (zh)
JP (1) JP6738902B2 (zh)
CN (1) CN109789784B (zh)
BR (1) BR112019004206A2 (zh)
CA (1) CA3038241C (zh)
GB (1) GB2569928A (zh)
MX (1) MX2019003504A (zh)
MY (1) MY183692A (zh)
WO (1) WO20180619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8610B1 (fr) * 2018-11-15 2021-01-22 Renault Sas Corps de planche de bord a structure lacunaire et conduits de circulation de fluide integr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7511A (en) * 1996-04-30 1999-09-0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Integrally molded air-bag cover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417088A (zh) * 2001-11-09 2003-05-14 佳能株式会社 复合成形品及其成形方法
CN1448260A (zh) * 2002-04-04 2003-10-15 佳能株式会社 注射模塑成形方法及注射模塑成形模具及树脂成形品
CN101376261A (zh) * 2007-08-28 2009-03-04 铃木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方法
CN101479090A (zh) * 2006-05-04 2009-07-08 Csp技术公司 用于在模制部件之间模制机械互锁的注塑模制方法
CN101795845A (zh) * 2007-07-13 2010-08-04 苹果公司 形成双层外壳的方法与系统
CN102918113A (zh) * 2010-05-28 2013-02-06 Lg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熔融工艺的树脂共混物,树脂粒和使用它们制备树脂制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575A (ja) * 1974-06-29 1976-01-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Tasoinsatsuhaisenbanno seizohoho
JPS528428A (en) * 1975-07-11 1977-01-22 Hitachi Ltd Rectification stack
JPH05104575A (ja) * 1991-05-10 1993-04-27 Toyoda Gosei Co Ltd 樹脂一体成形方法
JPH04334416A (ja) * 1991-05-10 1992-11-20 Toyoda Gosei Co Ltd 樹脂一体成形方法
US5520971A (en) * 1991-06-03 1996-05-28 Izumi Motor Co., Ltd. Air bag cov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H05208428A (ja) * 1991-11-19 1993-08-20 Taisei Plus Kk 複合合成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H09226413A (ja) 1996-02-21 1997-09-02 Toyota Motor Corp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及び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成形方法
JP3560210B2 (ja) * 1997-07-31 2004-09-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2色成形方法
JP2000041424A (ja) * 1998-08-04 2000-02-15 Kubota Corp 移植機
JP4334416B2 (ja) * 2004-06-25 2009-09-30 和義 田畑 電動機
KR100969120B1 (ko) * 2008-07-15 2010-07-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이색 사출물 성형 금형 및 성형 방법
US9333730B2 (en) * 2012-10-22 2016-05-10 Honda Motor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composite structure
GB201303581D0 (en) * 2013-02-28 2013-04-10 Mclaren Automotive Ltd Vehicle body
JP6046256B2 (ja) * 2013-07-10 2016-1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振動溶着装置及び振動溶着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7511A (en) * 1996-04-30 1999-09-07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Integrally molded air-bag cover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417088A (zh) * 2001-11-09 2003-05-14 佳能株式会社 复合成形品及其成形方法
CN1448260A (zh) * 2002-04-04 2003-10-15 佳能株式会社 注射模塑成形方法及注射模塑成形模具及树脂成形品
CN101479090A (zh) * 2006-05-04 2009-07-08 Csp技术公司 用于在模制部件之间模制机械互锁的注塑模制方法
CN101795845A (zh) * 2007-07-13 2010-08-04 苹果公司 形成双层外壳的方法与系统
CN101376261A (zh) * 2007-08-28 2009-03-04 铃木株式会社 注射成型方法
CN102918113A (zh) * 2010-05-28 2013-02-06 Lg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熔融工艺的树脂共混物,树脂粒和使用它们制备树脂制品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31229A1 (en) 2020-01-30
GB2569928A (en) 2019-07-03
CN109789784A (zh) 2019-05-21
WO2018061906A1 (ja) 2018-04-05
GB201906056D0 (en) 2019-06-12
JP6738902B2 (ja) 2020-08-12
CA3038241C (en) 2021-11-09
MX2019003504A (es) 2019-07-18
US10919390B2 (en) 2021-02-16
CA3038241A1 (en) 2018-04-05
BR112019004206A2 (pt) 2019-05-28
JPWO2018061906A1 (ja) 2019-07-11
MY183692A (en) 2021-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77113B2 (en) Method of molding clip mount and trim board
CN109789784B (zh) 树脂部件及其成形方法、成形装置
CN109789619B (zh) 树脂部件及其成形方法、成形装置
JP4679203B2 (ja) 樹脂製リング形状品の射出成形型
JP5593998B2 (ja) 多色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20200223388A1 (en) Instrument panel forming method, instrument panel, and instrument panel forming apparatus
CN112622151B (zh) 门饰板及其成型装置和成型方法
JP2007076317A (ja) 複合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と製造装置
JP7151028B2 (ja) 樹脂成形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13107328A (ja) 多色成形品の製造方法、成形型、及び多色成形品
KR102203055B1 (ko) 도어트림과 그 성형장치 및 성형방법
JP7175749B2 (ja) 射出成形方法
KR100933863B1 (ko) 복합 성형품의 제조방법과 제조장치
JP2006068913A (ja) 車両用内装材の成形装置
JP6029836B2 (ja) 車両内装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21123095A (ja) 成形構造体、及び成形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2006088542A (ja) 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12250409A (ja) 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2006159932A (ja) エアバッグドア部を有する内装品の成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