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86610B -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86610B
CN109786610B CN201910107820.3A CN201910107820A CN109786610B CN 109786610 B CN109786610 B CN 109786610B CN 201910107820 A CN201910107820 A CN 201910107820A CN 109786610 B CN109786610 B CN 1097866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ular box
rectangular
box
block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78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86610A (zh
Inventor
路素青
薛纪超
陈小伟
刘朝中
刘德波
朱琨
赵新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9101078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86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86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86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8661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可有效解决电池的固定以及紧急状态下的吸能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矩形盒,矩形盒内有第二矩形盒,第二矩形盒内有第三矩形盒,第三矩形盒四周有立板,立板一端有纵板,纵板与立板组成L形板,第三矩形盒与第二矩形盒有压簧,两个第三矩形盒之间有矩形块,矩形块上均布有插销,第三矩形盒上有圆筒,矩形块左右两侧均有竖板,竖板前后两侧均有连杆,连杆另一端与其对应的L形板中的立板铰接;本发明结构巧妙、简单好用,解决了电池的固定和缓冲相矛盾的问题,实现了在电池在受力较小时的固定和受力较大时的缓冲,缓冲过程平稳,对大小冲击均能有效缓冲,大大的保证了电池的安全,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箱主要布置在底盘下方,并且电池箱的结构大多为长方形并没有防护措施的电池箱结构。目前的大多数都是将电池进行简单的固定或者使电池可以进行滑动,从而使吸能材料吸收缓冲力,但是在车辆晃动较小时,车辆的自带减震已经完全可以保证电池的安全,不需要使电池进行额外的滑动,从而增加不必要的磨损和电池滑动;当车辆碰撞速度过大或者紧急刹车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碰撞力,碰撞力过大会引起电池箱的损坏甚至是动力电池的起火、爆炸等危险情况,所以电池箱内部设置一定的缓冲装置,从而保护电池,但是目前大多数的设备都是仅仅单方面的考虑固定或者缓冲的问题,没有充分的将其结合在一起,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可以有效防护电池的电池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可有效解决电池的固定以及紧急状态下的吸能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矩形盒,第一矩形盒内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二矩形盒,第二矩形盒只能在第一矩形盒内前后移动,第二矩形盒内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三矩形盒,电动车电池固定在第三矩形盒内,第三矩形盒前后两侧的均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立板,立板与第三矩形盒紧贴,处于同一侧的立板远离第三矩形盒中心的一端有纵板,纵板与第一矩形盒内侧壁不脱离,纵板与立板组成L形板,四个L形板为一组形成一个矩形空间,第三矩形盒置于矩形空间内,第三矩形盒在矩形空间内只能左右移动,第三矩形盒左右两端与第二矩形盒侧壁之间经压簧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三矩形盒之间有矩形块,矩形块前后端面上均布有多个插销,第三矩形盒上固定有多个与插销一一对应的圆筒,圆筒底部与插销之间连接有压簧,插销能在圆筒内滑动矩形块左右两侧均有一个能左右滑动的竖板,竖板置于两个L形板之间,竖板前后两侧均有多个连杆,连杆另一端与其对应的L形板中的立板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竖板向远离第二矩形盒中心一侧移动时,同一个立板前后两侧的连杆能将与其对应的L形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推动,使得相邻的两组L形板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且使得第三矩形盒被夹紧。
本发明结构巧妙、简单好用,解决了电池的固定和缓冲相矛盾的问题,实现了在电池在受力较小时的固定和受力较大时的缓冲,缓冲过程平稳,对大小冲击均能有效缓冲,大大的保证了电池的安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剖视。
图4为本发明俯视剖视。
图5为本发明中的矩形块、竖板、连接板及圆柱块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L形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本发明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矩形盒1,第一矩形盒1内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二矩形盒2,第二矩形盒2只能在第一矩形盒1内前后移动,第二矩形盒2内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三矩形盒3,电动车电池固定在第三矩形盒3内,第三矩形盒3前后两侧的均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立板,立板与第三矩形盒3紧贴,处于同一侧的立板远离第三矩形盒3中心的一端有纵板,纵板与第一矩形盒1内侧壁不脱离,纵板与立板组成L形板4,四个L形板4为一组形成一个矩形空间,第三矩形盒3置于矩形空间内,第三矩形盒3在矩形空间内只能左右移动,第三矩形盒3左右两端与第二矩形盒2侧壁之间经压簧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三矩形盒3之间有矩形块5,矩形块5前后端面上均布有多个插销6,第三矩形盒3上固定有多个与插销6一一对应的圆筒7,圆筒7底部与插销6之间连接有压簧,插销6能在圆筒7内滑动矩形块5左右两侧均有一个能左右滑动的竖板8,竖板8置于两个L形板4之间,竖板8前后两侧均有多个连杆9,连杆9另一端与其对应的L形板4中的立板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竖板8向远离第二矩形盒2中心一侧移动时,同一个立板前后两侧的连杆9能将与其对应的L形板4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推动,使得相邻的两组L形板4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且使得第三矩形盒3被夹紧。
为了实现第二矩形盒2只能在第一矩形盒1内前后移动,所述的第二矩形盒2的左右端面与第一矩形盒1的内侧壁接触,第二矩形盒2的前后端面与第一矩形盒1之间有间隔。
为了能减小第二矩形盒2在前后方向的振动,所述的第一矩形盒1左右侧板上均开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放置有矩形压块10,当第二矩形盒2在第一矩形盒1内前后移动时,压块10向矩形盒内移动并压紧第二矩形盒2并阻止第二矩形盒2继续移动。
为了实现压块10能有效阻止第二矩形盒2的前后移动,所述的第一矩形盒1左右两侧均有一对压杆11,每对中的两个压杆11前后对称布置,压杆11与矩形盒之间有间隔,压杆11的中间部分与第一矩形盒1铰接,压杆11一端置于压块10的外侧并与压块10接触;所述的第二矩形盒2的前后端面上均有两块楔形块12,两块楔形块12左右对称布置,楔形块12相互远离的一端为斜面,第一矩形盒1的左右侧板上贯穿有能左右移动的顶块13,顶块13置于第一矩形块5的外侧的一端与压杆11接触,顶块13置于第一矩形盒1内的一端与楔形块12配合,当第二矩形块5挤压顶块13时,楔形块12上的斜面使顶块13向第一矩形盒1外侧移动并推动压杆11的一端向外侧移动,压杆11绕着铰接处转动并且压杆11的另一端将压块10向第一矩形盒1内侧移动使得第二矩形盒2被压紧。
为了实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前后方向上的轻微晃动或者震动不会对电池产生影响,所述的第一矩形盒1左侧班的内侧有开口向内的盲孔,盲孔内有能在盲孔内滑动的第一卡钉14,第一卡钉14另一端置于第一矩形盒1腔内,第一卡钉14置于矩形盒的一端与第二矩形盒2接触,且第一卡钉14限制第二矩形盒2的前后移动,第一卡钉14置于第一矩形盒1腔内的一端呈球面;当第二矩形盒2对第一卡钉14施力过大时,第二矩形盒2能将第一卡钉14向其所在的盲孔内压迫,且第一卡钉14不再限制第二矩形盒2的前后移动。
为了实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左右方向上的轻微晃动或者震动不会对电池产生影响,所述的L形板4中的立板上有开口向内的盲孔,盲孔内有能在盲孔内滑动的第二卡钉15,第二卡钉15另一端置于矩形空间内,第二卡钉15置于矩形空间内的一端为呈球面,第二卡钉15能限制第三矩形盒3的左右移动,当第三矩形盒3对第二卡钉15施力过大时,第三矩形盒3能将第二卡钉15向其所在的盲孔内压迫,且第二卡钉15不在限制第三矩形盒3的左右移动。
为了实现在第三矩形盒3突破第二卡钉15的阻力后L形板4保持原有位置不变且当第三矩形盒3恢复原位时第二卡钉15能恢复原状且能限制第三矩形盒3的移动,组成同一个矩形空间的四个L形杆,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纵板之间连接有拉簧,拉簧使得L形板4中的纵板与第三矩形盒3的外侧壁贴合;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横板之间连接有压簧,压簧使得L形板4中的纵板一直与第二矩形盒2的内侧壁贴合。
值得注意的是,压块10靠近第二矩形盒2的一端上粘贴有橡胶片,橡胶片与第二矩形盒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能有效阻止第二矩形盒2在前后方向上晃动;压杆11与第一矩形盒1的交接部位上安装有扭簧,扭簧能及时将压杆11恢复原状,且同时使得顶块13恢复原状;压块10置于矩形通孔内,由于压杆11与第二矩形及矩形通孔的限位,使得压块10与矩形通孔不脱离;第一矩形盒1上端上固定有封盖16,封盖16上端与第一矩形盒1上端经多个螺钉固定,封盖16将第一矩形盒1上端开口挡住;封盖16将多个螺钉与车体固定,方便拆卸;第三矩形盒3腔内的尺寸与电池的外形尺寸大小相同,电池放置于第三矩形盒3内,电池不会再第三矩形盒3内晃动;第一矩形盒1、第二矩形盒2、第三矩形盒3,三者在不影响其强度的情况下采用镂空设计,也就是说尽量使三者的腔内与外界空气连通,保证电池的散热。
为了实现竖板8的左右移动,所述的竖板8靠近矩形块5的一侧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板,连接板上靠近矩形块5的一端有多个呈上下均布的圆柱块,矩形板上有多个与圆柱块一一对应的盲孔,圆柱块置于盲孔内,圆柱块与盲孔底部之间连接有压簧。
使用时,打开封盖16,且将电池放置于第三矩形盒3内,将封盖16固定在第一矩形盒1上,然后用多个螺钉将封盖16与车体固定在一起;行驶过程中,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的轻微晃动不足以使得第二矩形盒2突破第一卡钉14的阻力、也不足以使第三矩形盒3突破第二卡钉15的阻力,所以电池与车身连为一体;当前后方向产生大幅振动时,第二矩形盒2突破第一卡钉14的阻力,矩形盒在前后方向发生位移,矩形盒的移动经楔形块12使顶块13向外侧移动,顶快推动压杆11远离压块10的一端向外侧移动,压杆11靠近压块10的一端向内侧压动压块10,压块10压紧第二矩形盒2并阻止第二矩形盒2继续移动,减小其晃动;当车身在左右方向上有大幅振动时,第三矩形盒3突破第二卡钉15的阻力使得第二卡钉15缩紧其所在的盲孔内,第三矩形盒3经插销6、圆筒7带动矩形块5发生位移,此时圆柱块上的压簧现收到压缩,此时能起到初步缓冲作用,当矩形块5与连接板接触时,矩形块5推动竖板8移动,竖板8经连杆9将于其连接的L形板4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推动,L形板4向第三矩形盒3施压,矩形盒被抱紧,使得第三矩形盒3能减缓其晃动的幅度。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计了第一矩形盒1、第二矩形盒2及第三矩形盒3,其中第二矩形盒2实现电池在前后方向上的缓冲,第三矩形盒3实现了左右方向上的缓冲,分多级进行,有效的减小了电池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的振动,保证电池安全。
2.本发明中的推杆、连杆9及L形板4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其中竖板8发生位移之前,圆柱块上的压簧及第三矩形盒3与第二矩形盒2之间的压簧已经进行初步缓冲,初步缓冲之后会使竖板8产生位移,竖板8的位移会使得L形板4将第三矩形盒3抱紧,阻止其大幅晃动,安全可靠。
3.本发明中的电池,在车辆产生小幅晃动时,电池与车身一体,被第一卡钉14、第二卡钉15限位,电池不动,不必要的磨损和电池滑动,有效保证电池安全。
综上,本发明结构巧妙、简单好用,解决了电池的固定和缓冲相矛盾的问题,实现了在电池在受力较小时的固定和受力较大时的缓冲,缓冲过程平稳,对大小冲击均能有效缓冲,大大的保证了电池的安全,安全可靠。

Claims (3)

1.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矩形盒(1),第一矩形盒(1)内放置有上端开口的第二矩形盒(2),第二矩形盒(2)只能在第一矩形盒(1)内前后移动,第二矩形盒(2)内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布置的第三矩形盒(3),电动车电池固定在第三矩形盒(3)内,第三矩形盒(3)前后两侧的均有一对左右对称的立板,立板与第三矩形盒(3)紧贴,处于同一侧的立板远离第三矩形盒(3)中心的一端有纵板,纵板与第一矩形盒(1)内侧壁不脱离,纵板与立板组成L形板(4),四个L形板(4)为一组形成一个矩形空间,第三矩形盒(3)置于矩形空间内,第三矩形盒(3)在矩形空间内只能左右移动,第三矩形盒(3)左右两端与第二矩形盒(2)侧壁之间经压簧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三矩形盒(3)之间有矩形块(5),矩形块(5)前后端面上均布有多个插销(6),第三矩形盒(3)上固定有多个与插销(6)一一对应的圆筒(7),圆筒(7)底部与插销(6)之间连接有压簧,插销(6)能在圆筒(7)内滑动矩形块(5)左右两侧均有一个能左右滑动的竖板(8),竖板(8)置于两个L形板(4)之间,竖板(8)前后两侧均有多个连杆(9),连杆(9)另一端与其对应的L形板(4)中的立板铰接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竖板(8)向远离第二矩形盒(2)中心一侧移动时,同一个立板前后两侧的连杆(9)能将与其对应的L形板(4)向相互远离的一侧推动,使得相邻的两组L形板(4)向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且使得第三矩形盒(3)被夹紧;
所述的第一矩形盒(1)左右侧板上均开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内放置有矩形压块(10),当第二矩形盒(2)在第一矩形盒(1)内前后移动时,压块(10)向矩形盒内移动并压紧第二矩形盒(2)并阻止第二矩形盒(2)继续移动;
所述的第一矩形盒(1)左右两侧均有一对压杆(11),每对中的两个压杆(11)前后对称布置,压杆(11)与矩形盒之间有间隔,压杆(11)的中间部分与第一矩形盒(1)铰接,压杆(11)一端置于压块(10)的外侧并与压块(10)接触;所述的第二矩形盒(2)的前后端面上均有两块楔形块(12),两块楔形块(12)左右对称布置,楔形块(12)相互远离的一端为斜面,第一矩形盒(1)的左右侧板上贯穿有能左右移动的顶块(13),顶块(13)置于第一矩形块(5)的外侧的一端与压杆(11)接触,顶块(13)置于第一矩形盒(1)内的一端与楔形块(12)配合,当第二矩形块(5)挤压顶块(13)时,楔形块(12)上的斜面使顶块(13)向第一矩形盒(1)外侧移动并推动压杆(11)的一端向外侧移动,压杆(11)绕着铰接处转动并且压杆(11)的另一端将压块(10)向第一矩形盒(1)内侧移动使得第二矩形盒(2)被压紧;
所述的第一矩形盒(1)左侧边 的内侧有开口向内的盲孔,盲孔内有能在盲孔内滑动的第一卡钉(14),第一卡钉(14)另一端置于第一矩形盒(1)腔内,第一卡钉(14)置于矩形盒的一端与第二矩形盒(2)接触,且第一卡钉(14)限制第二矩形盒(2)的前后移动,第一卡钉(14)置于第一矩形盒(1)腔内的一端呈球面;当第二矩形盒(2)对第一卡钉(14)施力过大时,第二矩形盒(2)能将第一卡钉(14)向其所在的盲孔内压迫,且第一卡钉(14)不再限制第二矩形盒(2)的前后移动;
所述的L形板(4)中的立板上有开口向内的盲孔,盲孔内有能在盲孔内滑动的第二卡钉(15),第二卡钉(15)另一端置于矩形空间内,第二卡钉(15)置于矩形空间内的一端为呈球面,第二卡钉(15)能限制第三矩形盒(3)的左右移动,当第三矩形盒(3)对第二卡钉(15)施力过大时,第三矩形盒(3)能将第二卡钉(15)向其所在的盲孔内压迫,且第二卡钉(15)不再限制第三矩形盒(3)的左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矩形盒(2)的左右端面与第一矩形盒(1)的内侧壁接触,第二矩形盒(2)的前后端面与第一矩形盒(1)之间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其特征在于,组成同一个矩形空间的四个L形杆,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纵板之间连接有拉簧,拉簧使得L形板(4)中的纵板与第三矩形盒(3)的外侧壁贴合;位于同一端的两个横板之间连接有压簧,压簧使得L形板(4)中的纵板一直与第二矩形盒(2)的内侧壁贴合。
CN201910107820.3A 2019-02-02 2019-02-02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86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7820.3A CN109786610B (zh) 2019-02-02 2019-02-02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7820.3A CN109786610B (zh) 2019-02-02 2019-02-02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6610A CN109786610A (zh) 2019-05-21
CN109786610B true CN109786610B (zh) 2021-08-27

Family

ID=66504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782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786610B (zh) 2019-02-02 2019-02-02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8661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7541B (zh) * 2022-08-04 2024-04-12 湖北洲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116454516B (zh) * 2023-06-19 2023-08-11 江苏珂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动能回收的模块化温控刀片电池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4091A (zh) * 2016-11-24 2017-05-10 无锡康斯坦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电池容置盒防尘装置
WO2017097813A1 (en) * 2015-12-10 2017-06-15 Flisom Ag Photovoltaic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7529993U (zh) * 2017-10-23 2018-06-22 安卡精密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蓄电池保护箱体
CN208422994U (zh) * 2018-06-01 2019-01-22 安徽威格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型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111524U (zh) * 2018-04-11 2018-11-16 中能东道集团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电池防撞装置
CN109088018B (zh) * 2018-07-09 2021-03-16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便拆卸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固定装置
CN109273631B (zh) * 2018-08-09 2021-02-09 安徽省皖工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环卫车的电池箱
CN108820124A (zh) * 2018-08-16 2018-11-16 芜湖寅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瓶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7813A1 (en) * 2015-12-10 2017-06-15 Flisom Ag Photovoltaic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654091A (zh) * 2016-11-24 2017-05-10 无锡康斯坦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电池容置盒防尘装置
CN207529993U (zh) * 2017-10-23 2018-06-22 安卡精密机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蓄电池保护箱体
CN208422994U (zh) * 2018-06-01 2019-01-22 安徽威格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型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86610A (zh) 201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6610B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11164046U (zh) 一种安全防护的机器人装备
CN109148778B (zh) 一种基于电池减震与安全防护的装置
WO2021195808A1 (zh) 一种高性能电池组的防护结构
CN201193014Y (zh) 一种汽车防撞底盘
CN206914078U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的减震轮
CN109094349A (zh) 电动汽车电池防护装置
CN117276781A (zh) 固态锂电池模块框架防震装置
CN109356025A (zh) 一种公路桥梁防撞装置
CN210363699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遥控车避震器
CN210734069U (zh) 一种乘用车轻便环保保险杠
CN21077875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缓冲装置
CN213502176U (zh) 一种汽车防护杠
CN115275476A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块
CN11099385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防护装置
CN215119090U (zh) 一种电池包防护框架
CN21384539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11520754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10680534U (zh) 一种用于物流运输车中的防撞装置
CN21068064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身防护机构
CN210912044U (zh) 一种蓄电池的防护结构
CN214728464U (zh)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集装箱运输半挂车
CN216834131U (zh) 一种防抖动的电动车刹车控制器
CN200992181Y (zh) 一种汽车防碰撞装置
CN218805179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池包安全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