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75319A - 一种翻转机构及其货物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转机构及其货物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75319A CN109775319A CN201910012654.9A CN201910012654A CN109775319A CN 109775319 A CN109775319 A CN 109775319A CN 201910012654 A CN201910012654 A CN 201910012654A CN 109775319 A CN109775319 A CN 1097753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roller bearing
- fixed
- shaft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转机构及其货物输送系统,其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翻转板一端底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水平部分侧面的支架铰接、另一端底部与第一连杆一端铰接,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两块翻转板底部安装有导向辊;侧支板与蜗杆一端可转动装配,第二滚轴一端穿过其中一块块侧凸板后与另一块侧凸板可转动装配;第二滚轴上还固定有第二副滚轴带轮,第二副滚轴带轮通过第二滚轴皮带与第二滚轴带轮装配;第二滚轴带轮固定在第一滚轴一端,第一滚轴另一端穿过两块侧凸板后与第一滚轴带轮装配固定,第一滚轴带轮通过第一滚轴皮带与第一副滚轴带轮装配;第一副滚轴带轮固定在第三滚轴一端;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上分别固定有输出辊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转机构及其货物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高度发达的现今,货物输送装置已经是必须的,目前货物一般采用辊轧、输送带进行输送。
而在棉花入库过程中,一般需要将棉花实现卷成卷,然后装车运送到仓库,再卸车,运送至仓库进行存储。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般仓库不止一层,那么就需要通过输送带将棉花卷输送至较高的层数进行存放。而且,由于汽车车宽、大小限制,一般在汽车卸货区只预留一个输送带,然后由此输送带输送至室内后再分别切换到多个输送带进行转运,这样就可以在室内仓储点进行多点作业,从而提高效率。
但是,目前将棉花卷切换输送带的切换装置要么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要么就是容易造成棉花卷原地打滚,因为棉花卷是软的,在切换时如过采用辊轧切换,容易导致棉花卷原地打滚,从而无法切换。
另外,在输送棉花卷时,为了提高棉花卷的稳定性,一般需要将棉花卷侧面与输送带接触,也就是棉花卷轴线与输送带几乎平行,但是在需要仓储时,则需要将棉花卷端面朝下放置,也就是棉花卷轴线与地面垂直。这一过程中就需要翻转棉花卷,如果通过人工翻转则会大大降低效率,显然不符合现在高效工作的需求,因此还需要一个将棉花卷进行翻转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转机构及其货物输送系统,其能够防止棉花卷在却换输送带过程中发生打滑且具有翻转棉花卷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翻转板顶部固定有翻转凸缘,所述的翻转板一端底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水平部分侧面的支架铰接、另一端底部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连杆一端铰接,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
两块翻转板底部安装有导向辊,导向辊可转动地套装在导向转轴上,导向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翻转板装配固定;
所述的翻转板上还分别设置有侧凸板,其中一块侧凸板上固定有侧支板,所述的侧支板与蜗杆一端可转动装配,蜗杆另一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且第三电机通电后能够驱动蜗杆周向转动;
所述的蜗杆与蜗轮啮合,且所述的涡轮固定在第二滚轴一端,第二滚轴另一端穿过其中一块块侧凸板后与另一块侧凸板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第二滚轴上还固定有第二副滚轴带轮,所述的第二副滚轴带轮与第二滚轴皮带一端装配,第二滚轴皮带另一端与第二滚轴带轮装配;
所述的第二滚轴带轮固定在第一滚轴一端,第一滚轴另一端穿过两块侧凸板后与第一滚轴带轮装配固定,第一滚轴带轮与第一滚轴皮带一端装配,第一滚轴皮带另一端与第一副滚轴带轮装配;
所述的第一副滚轴带轮固定在第三滚轴一端,第三滚轴另一端穿过其中一块侧凸板后与另一侧凸板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上分别套装、固定有输出辊轧。
优选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卡齿,且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翻转板各有两个,其中一根第二连杆上设置有锁紧孔,所述的锁紧孔与锁紧伸缩轴一端卡合装配,所述的锁紧伸缩轴;锁紧伸缩轴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后装入电磁铁内;
所述的电磁伸缩轴位于第二立板、第一立板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伸缩驱动环,所述的电磁伸缩轴位于伸缩驱动环与第一立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伸缩弹簧。
优选地,两块第二立板固定在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两端,所述的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上分别设置有能使第二连杆穿过的导向通孔,且所述的第一导向块还分别与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向立板一端装配固定,导向立板顶部设置有导向凸缘;
导向立板与齿轮轴可转动装配,齿轮轴另一端与导向齿轮装配,导向齿轮与卡齿啮合;且导向凸缘内侧底面与第二连杆顶面贴合;
所述的卡齿位于两块第二立板之间的部分还分别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两个驱动齿轮均固定在齿轮驱动轴上,且齿轮驱动轴一端与一侧的第二立板可转动装配、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第二立板后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第一电机通电后驱动齿轮驱动轴周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导向块侧面分别与减速底板、减速导向板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减速导向板固定在减速底板上且减速导向板两两为一对,每对减速导向板之间为减速导向槽,所述的第二连杆一端装入减速导向槽内且与第一减速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减速板可在减速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的减速导向槽内还还安装有第二减速板、第三减速板、减速弹簧,所述的减速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减速板、第三减速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三减速板与减速导向板装配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减速导向槽顶部通过减速顶板封闭,且减速顶板上设置有减速通槽,第一减速板通过连接块与触发板装配固定,触发板位于减速顶板上方,连接块与减速通槽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减速顶板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
优选地,所述的导向辊最高点不高于水平部分的第二输送带最高点。
优选地,两块翻转板远离第二输送带一端上分别固定有输出发射器、输出接收器,所述的输出发射器、输出接收器共同构成光电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一端与棉花卷贴紧,另一端与防护转轴一端装配固定,防护转轴另一端穿过翻转凸缘后与转动齿轮装配固定,且防护转轴位于转动齿轮与翻转凸缘底面之间的部分上还安装有防护限位环,防护限位环用于防止防护转轴反向穿过翻转凸缘;
所述的转动齿轮与齿条上的齿条卡齿啮合传动,所述的齿条装入齿条导向槽内,所述的齿条导向槽由两根固定在翻转板上的导向条构成,且所述的导向条两端上分别固定有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所述的齿条一端与感应板装配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开关弹簧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开关弹簧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装配固定,第一限位板固定在翻转板上;
所述的第三限位板内侧与感应板分别与第一开关弹簧两端装配固定,且所述的第三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身上分别安装有第三行程开关、第四行程开关;
所述的齿条卡齿还与开关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开关齿轮固定在开关轴上,所述的开关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货物输送系统,其应用有上述翻转机构。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输送带、至少两条第二输送带,其特征是:第一输送带两侧均为第二输送带,且第一输送带一端为卸货端、另一端安装有侧移机构;
所述的第二输送带与侧移机构平行的一端为进货端、另一端为水平部分,水平部分上安装有翻转机构;
所述的侧移机构,包括,侧移底板、所述的侧移底板通过第一侧移侧板、第二侧移侧板与侧移支撑板装配固定,所述的侧移支撑板与导向杆底部装配固定,导向杆顶部穿过上顶侧移组件的第一顶板后与进料底板装配固定;第一顶板与油缸的油缸伸缩轴一端装配固定,油缸伸缩轴另一端侧移支撑板后装入油缸内;
所述的进料底板设置在进料壳底部,且进料底板上设置有侧移槽,所述的第三顶板装入侧移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侧移机构的上顶式设计,可以对棉花卷产生向上顶的力,从而增加侧移组件与棉花卷之间的摩擦力,也就能够防止棉花卷原地打滑,从而提高棉花卷向两侧输送带侧移的成功率。
本发明通过翻转机构能够实现棉花卷的自动翻转,而且翻转后还能将棉花卷排出,从而防止堵塞翻转机构。而且翻转机构通过减速弹簧能够降低向下转动的速度、通过防护板防止棉花卷在翻转过程中从两块翻转板之间倒出,从而防止翻转机构将棉花卷甩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输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输送带位于翻转机构处结构示意图。
图5-图8是本发明的侧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3是本发明的上顶侧移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5是本发明的输送辊结构示意图。
图16-图19、图21是本发明的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翻转机构位于电磁铁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2-图24是翻转机构位于翻转板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货物输送系统,包括,第一输送带100、至少两条第二输送带200,第一输送带100两侧均为第二输送带200,且第一输送带100一端为卸货端110、另一端安装有侧移机构A;
所述的第二输送带200与侧移机构A平行的一端为进货端210、另一端为水平部分220,水平部分220上安装有翻转机构B;
卸货时,棉花卷300首先放置在卸货台400上,然后送入卸货端110上,然后通过第一输送带110输送至侧移机构A,然后通过侧移机构A分别将不同的棉花卷300送入两侧的进货端210,然后由第二输送带200输送至水平部分220,最后进入翻转机构B中,再通过翻转机构B翻转后排出,然后仓储人员就能进行存储。
所述的第一输送带100、第二输送带200两侧均安装有挡板500,挡板500用于防止棉花卷300从第一输送带100、第二输送带200侧边掉落。
参见图5-图15,所述的侧移机构B,包括,侧移底板A110、所述的侧移底板A110通过第一侧移侧板A120、第二侧移侧板A140与侧移支撑板A130装配固定,所述的侧移支撑板A130与导向杆A210底部装配固定,导向杆A210顶部穿过第一顶板A511后与进料底板A152装配固定;
第一顶板A511与油缸A350的油缸伸缩轴A351一端装配固定,油缸伸缩轴A351另一端侧移支撑板A130后装入油缸A350内,油缸350能够驱动油缸伸缩轴A351在其轴向上移动;
第一顶板A511通过第二顶板A512与第六顶板A516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顶板A511顶面固定有感应座A580,感应座A580内部为中空的轴孔A583和复位腔A582,所述的轴孔A583和复位腔A582连通,且复位腔A582与导线槽A581连通,导线槽A581贯穿感应座A580,使用时,导线槽A581用于使导线通过;
所述的复位腔A582内安装有复位盘A591,复位盘A591固定在感应柱A590上,感应柱A590顶部装入轴孔A583内且与之可轴向滑动装配;
所述的复位盘A591与第一顶板A511之间设置有感应弹簧A592,且感应弹簧套592装在感应柱A590位于复位盘A591下方的部分上,第一顶板A511与感应柱A590底端面对应处固定有按键式延时开关A360,按键式延时开关A360的按键361与感应柱A590底端面正对。初始状态时,感应柱A590在感应弹簧A592的作用下向上顶起,使得感应柱A590顶面超出感应座A580顶面,此时感应柱A590未与按键361接触,按键式延时开关A360不闭合。
使用时,开关柱A536下移,从而将感应柱A590克服感应弹簧592弹力向按键361推动,直到开关柱A536底端面与感应柱A590顶端面压紧,此时,感应柱A590触发按键式延时开关A360,使得按键式延时开关A360闭合。
所述的第六顶板A516底面上固定有开关柱A536,开关柱563最好与感应柱A590同轴,且开关柱563底面与感应座580顶面正对;
所述的第六顶板A516上方设置有第三顶板A513、第三顶板A513底面与弹性轴A535顶部装配固定,弹性轴A535底部穿过第六顶板A516后与弹性轴限位环A572装配固定,所述的弹性轴A535位于第六顶板A516、第三顶板A513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顶板弹簧A571,顶板弹簧A571用于对第三顶板A513产生向上推动的力或阻碍第三顶板A513向第六顶板A516移动的力;
所述的第三顶板A513上分别固定有第四顶板A514、第七顶板A517,第四顶板A514、第七顶板A517分别有两块,且两端第七顶板A517分别与第四顶板A514两端装配固定;
所述的第四顶板A514顶部与第五顶板A515装配固定,第五顶板A515上设置有皮带通槽A5151,皮带通槽A5151贯穿第五顶板A515,且第五顶板A515顶面上还固定有滚筒支撑板A541,滚筒支撑板A541两两为一对,每一对与一个皮带通槽A5151对应设置,且两块滚筒支撑板A541分别与滚筒轴A531可转动装配,滚筒轴A531与滚筒A542装配固定,且滚筒轴A531一端穿出其中一块滚筒支撑板A541后与滚筒带轮A521装配固定;
滚筒带轮A521与滚筒皮带A520一端装配,滚筒皮带A520另一端穿过皮带通槽A5151后与滚筒副带轮A522装配,从而构成带传动机构;
所述的滚筒副带轮A522分别固定在第一滚筒驱动轴A532、第二滚筒驱动轴A533、第三滚筒驱动轴A534上,所述的第一滚筒驱动轴A532、第二滚筒驱动轴A533、第三滚筒驱动轴A534上两端分别与第七顶板A517可转动装配、且一端穿出其中一块第七顶板A517;
第一滚筒驱动轴A532、第三滚筒驱动轴A534穿出第七顶板A517一端分别与第一滚筒驱动带轮A551、第二滚筒驱动带轮A561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滚筒驱动轴A533穿出第七顶板A517一端与滚筒驱动电机A340的输出轴连接固定,从而使得滚筒驱动电机A340能够驱动第二滚筒驱动轴A533周向转动;
所述的第二滚筒驱动轴A533上还分别固定有第一副滚筒驱动带轮A552、第二副滚筒驱动带轮A562,所述的第一滚筒驱动带轮A551与第一副滚筒驱动带轮A552通过第一滚筒驱动皮带A550连接装配,从而构成带传动机构;所述的第二滚筒驱动带轮A561与第二副滚筒驱动带轮A562连接装配,从而构成带传动机构。
当第二滚筒驱动轴A533转动时,就能够驱动第一滚筒驱动轴A532、第三滚筒驱动轴A534转动,从而通过滚筒皮带A520分别驱动滚筒A542转动。
所述的进料底板A152设置在进料壳A150底部,且进料底板A152上设置有侧移槽A153,所述的第三顶板A153装入侧移槽153内且第三顶板A153可以在导向轴A210轴向上移动;
所述的进料壳A150内侧与进料底板A152顶面之间构成进料槽A151,且所述的进料底板A152上固定有第二侧移发射器A321、输送电机A330;
所述的进料壳A150靠近第一输送带100一端的两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侧移发射器A311、第一侧移接收器A312,进料壳A150远离第一输送带100一端与限位挡板A710底部装配固定,限位挡板A710顶部固定有第二侧移接收器A322,所述的第一侧移发射器A311和第一侧移接收器A312、第二侧移发射器A321、第二侧移接收器A322共同构成光电传感器,其中第一侧移发射器A311、第二侧移发射器A321发光,第一侧移接收器A312、第二侧移接收器A322接收第一侧移发射器A311、第二侧移发射器A321发出的光线,然后产生电信号,当光被遮挡时,第一侧移接收器A312、第二侧移接收器A322分别产生电信号,从而判定为棉花卷300通过。
所述的滚筒、油缸、第一顶板至第七顶板、滚筒驱动电机、第一滚筒驱动轴至第三滚筒驱动轴、感应座、感应柱等共同构成上顶侧移组件A500;
所述的输送电机A330的输送输出轴311与第一斜齿轮A611装配固定,所述的输送电机A330通电后驱动输送输出轴311周向转动;
所述的第一斜齿轮A611与第二斜齿轮A612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斜齿轮A612固定在输送传动轴A220一端,输送传动轴A220另一端穿过进料壳A150侧壁后与输送带轮A221装配固定,所述的输送带轮A221与输送皮带A420装配,所述的输送皮带A420绕过输送导向轮A231后再分别绕过多个输送从动轮A421,从而使得输送皮带A420、输送带轮A221、输送导向轮A231、输送从动轮A421共同构成带传动机构。
使用时,输送电机A330驱动输送输出轴A311转动,然后驱动输送带轮A221转动,输送带轮通过输送皮带A420驱动各个输送从动轮A421转动。
输送从动轮A421固定在输送驱动轴A410一端,输送驱动轴A410另一端穿过一侧进料壳A150、安装在进料槽A151内的输送辊A400后与进料槽A151另一侧进料壳A150可转动装配,输送驱动轴A410与输送辊A400装配固定。使用时,通过输送皮带A420驱动各个输送驱动轴A410转动,从而驱动各个输送辊A400周向转动。
所述的输送从动轮A421、输送皮带A420外侧罩有保护罩A160,保护罩A160与进料壳A150侧壁装配固定。
滚筒驱动电机A340的进电端与按键式延时开关A360出电端导电连接,按键式延时开关A360进电端与电源导电连接。
初始状态时,滚筒A542最高点不超过输送辊A420最高点,棉花卷300从第一输送带100输送来后会进入进料槽A151内,此时第一输送接收器A312接收不到光线,从而产生电信号,并将此电信号输送至控制器(单片机)内,此时判定棉花卷进入进料槽A151内,然后输送电机通电,驱动输送辊A420转动,从而将棉花卷300向限位挡板A710方向移动,直到第二输送接收器A322光线被遮挡,并且第二输送接收器A322产生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内,此时,判定棉花卷进入进料槽151的纵深达到;
然后启动油缸A350,油缸A350通过油缸伸缩轴A351将第一顶板A511向上顶起,直到滚筒A542与棉花卷300顶紧,然后继续向上顶起第一顶板A511,此时,第一顶板A511会克服顶板弹簧A571的弹力向第六顶板A516移动,直到开关柱A563驱动感应柱A590触发按键式延时开关A360,此时,按键式延时开关A360闭合,滚筒驱动电机A340通电转动,从而驱动滚筒A542转动,也就将棉花卷300向其中一侧的第二输送带输出。当棉花卷输出轴,第六顶板在顶板弹簧作用下向上顶起,使得感应柱A590与按键式延时开关A360分离,此时滚筒驱动电机延时2-3秒后断电。而系统对滚筒驱动电机A340的电机驱动器发送反转指令或将对滚筒驱动电机A340输送的电流方向换向,等下一次滚筒驱动电机A340通电后,滚筒电机反转,从而将另一棉花卷300向另一第二输送带输送。这种设计能够与增加滚筒与棉花卷之间的压力,从而防止棉花卷打滑,而棉花卷一般比较重(100KG左右),所以不用担心将棉花卷顶起后造成棉花卷原地打滑。
参见图14-图15,所述的输送辊A400,包括,内辊A430、保持筒A440,所述的内辊A430上分别设置有输送固定孔A431、导油槽A433、加油槽A432,所述的保持筒A440上设置有球孔A441,所述的保持环A440与内辊A430之间安装有滚珠A480,滚珠A480一端穿出保持环A440外壁,另一端与导油条A460贴紧,导油条A460安装在导油槽A433内且其两端分别与加油环A450贴紧,所述的滚珠A480可以相对于内辊A430、保持筒A440球形滚动;
所述的加油环A450分别安装在内辊A430两端的加油槽A432内,且加油槽A432通过端盖A470密封;
所述的加油环A450、导油条A460均采用容易吸取液体润滑油的材料制成,如海绵。
使用时,滚珠一方面增加棉花卷与输送辊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还能向滚筒方向转动,从而降低侧移棉花卷时的摩擦力。而滚珠通过导油条传导来的润滑油润滑,从而防止润滑不足而卡死。添加润滑油时,只需要将加油环吸满润滑油即可。
参见图16-图24,所述的翻转机构B,包括,翻转板B110,翻转板B110顶部固定有翻转凸缘B120,所述的翻转板B110一端底部通过第一转轴B331与水平部分220侧面的支架B150铰接、另一端底部通过第二转轴B332与第一连杆B211一端铰接,第一连杆B211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B333与第二连杆B212一端铰接;
第二连杆B212上设置有卡齿B2121,且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翻转板各有两个,其中一根第二连杆B212上设置有锁紧孔B2122,所述的锁紧孔B2122与锁紧伸缩轴B541一端卡合装配,从而限制此第二连杆B212的移动,所述的锁紧伸缩轴B541;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立板B552、第一立板B551后装入电磁铁B540内,电磁铁B540通电后能够将电磁伸缩轴B541向电磁铁方向拉动,从而使得电磁伸缩轴B541脱离锁紧孔B2122;
所述的电磁伸缩轴B541位于第二立板B552、第一立板B551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伸缩驱动环B542,所述的电磁伸缩轴B541位于伸缩驱动环B542与第一立板B551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伸缩弹簧B560。当电磁铁断电后,伸缩弹簧B560驱动电磁伸缩轴B541向锁紧孔B2122移动,从而使得电磁伸缩轴B541与锁紧孔B2122卡合装配;
两块第二立板B552固定在第一导向块B160、第二导向块B170两端,所述的第一导向块B160、第二导向块B170上分别设置有能使第二连杆B212穿过的导向通孔B161,且所述的第一导向块B160还分别与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向立板B130一端装配固定,导向立板B130顶部设置有导向凸缘B140;
导向立板B130与齿轮轴B311可转动装配,齿轮轴B311另一端与导向齿轮B411装配,导向齿轮B411与卡齿B2121啮合;且导向凸缘B140内侧底面与第二连杆B212顶面贴合,这就使得第二连杆B212在长度方向上上的移动受到导向;
所述的卡齿B2122位于两块第二立板B552之间的部分还分别与驱动齿轮B412啮合传动,两个驱动齿轮B412均固定在齿轮驱动轴B312上,且齿轮驱动轴B312一端与一侧的第二立板B552可转动装配、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第二立板B552后与第一电机B510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第一电机B510通电后驱动齿轮驱动轴B312周向转动;
所述的第二导向块B170侧面分别与减速底板B790、减速导向板B180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减速导向板B180固定在减速底板B790上且减速导向板B180两两为一对,本实施例中减速导向板B180有两对,每对减速导向板B180之间为减速导向槽B181,所述的第二连杆B212一端装入减速导向槽B181内且与第一减速板B740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减速板B740可在减速导向槽B181内滑动,所述的减速导向槽B181内还还安装有第二减速板B750、第三减速板B770、减速弹簧B760,所述的减速弹簧B760两端分别与第二减速板B750、第三减速板B770装配固定,且第二减速板B750可以在减速导向槽B181内滑动,所述的第三减速板B770与减速导向板B180装配固定;
所述的减速导向槽B181顶部通过减速顶板B190封闭,且减速顶板B190上设置有减速通槽B191,第一减速板B740通过连接块与触发板B780装配固定,触发板B780位于减速顶板B190上方,连接块与减速通槽B191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减速顶板B190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B611、第二行程开关B612。初始状态时(图16状态),第一减速板B740与第二减速板B750有一定间距,且触发板B780与第一行程开关B611接触且触发第一行程开关B611,此时控制器判定翻转板处于待翻转状态,且电磁伸缩轴B541与锁紧孔B2122卡合装配,从而使得第二连杆B212无法移动。
两块翻转板B110底部安装有导向辊B720,导向辊B720可转动地套装在导向转轴B341上,导向转轴B341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翻转板B110装配固定;
所述的导向辊B720最高点不高于水平部分220的第二输送带200最高点。
所述的翻转板B110上还分别设置有侧凸板B112,其中一块侧凸板B112上固定有侧支板B111,所述的侧支板B111与蜗杆B531一端可转动装配,蜗杆B531另一端与第三电机B530的输出轴连接固定,且第三电机通电后能够驱动蜗杆B531周向转动;
所述的蜗杆B531与蜗轮B451啮合形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且所述的涡轮B451固定在第二滚轴B322一端,第二滚轴B322另一端穿过其中一块块侧凸板B112后与另一块侧凸板B112可转动装配;
且所述的第二滚轴B322上还固定有第二副滚轴带轮B442,所述的第二副滚轴带轮B442与第二滚轴皮带B440一端装配,第二滚轴皮带B440另一端与第二滚轴带轮B441装配,从而使得第二副滚轴带轮B442、第二滚轴皮带B440、第二滚轴带轮B441构成带传动机构;
所述的第二滚轴带轮B441固定在第一滚轴B321一端,第一滚轴B321另一端穿过两块侧凸板B112后与第一滚轴带轮B431装配固定,第一滚轴带轮B431与第一滚轴皮带B430一端装配,第一滚轴皮带另一端与第一副滚轴带轮B432装配,从而使得第一副滚轴带轮B432、第一滚轴皮带B430、第一滚轴带轮B431形成带传动机构;
所述的第一副滚轴带轮B432固定在第三滚轴B323一端,第三滚轴B323另一端穿过其中一块侧凸板B112后与另一侧凸板B112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第一滚轴B321、第二滚轴B322、第三滚轴B323上分别套装、固定有输出辊轧B710。使用时,第三电机通电驱动蜗杆转动,蜗杆驱动第二滚轴转动,第二滚轴驱动第一滚轴转动,第一滚轴驱动第三滚轴转动,从而使得三根输出辊轧B710周向转动,以将棉花卷输出翻转板B110之间。
两块翻转板B110远离第二输送带200一端上分别固定有输出发射器B631、输出接收器B632,所述的输出发射器B631、输出接收器B632共同构成光电传感器,且输出发射器B631向输出接收器B632发射光线,使得输出接收器B632获得信号,当棉花卷300完全进入两块翻转板B110之间后,棉花卷会遮挡输出发射器B631的光束,从而使得输出接收器B632信号被切断,此信号被切断信息传输至控制器,此时判断为当棉花卷300完全进入两块翻转板B110之间,可以进行翻转。
翻转时,电磁铁B540得电,将电磁伸缩轴B541拉出锁紧孔B2122中,然后第一电机得电正转,通过驱动齿轮B412与卡齿B2121啮合将第二连杆B212向第一减速板B740方向移动,直到触发板780触发第二行程开关B612后停止,此时,系统将对第一电机供电的电流方向切换。在此过程中,第二连杆通过第一栏杆B211将翻转板B110以第一转轴B331为中心向下转动,直到输出辊轧B710与地面平行(处于水平方向);
而且在翻转板B110向下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减速板B740与第二减速板B750贴紧,从而压缩压缩弹簧B760,这种设计主要是由于向下转动时,棉花卷对第二连杆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逐渐增加,如果不加以限制,就会导致棉花卷300翻转时转速突然加快,造成第一电机损坏和棉花卷甩出。
当输出辊轧B710与地面平行后,第三电机B530启动,驱动输出辊轧B710转动以将棉花卷输出,当输出接收器B632重新接收到信号后,控制器判定棉花卷输出完成,然后控制第三电机停止运行、第一电机反转从而驱动两块翻转板B110复位,复位后,电磁铁失电,电磁伸缩轴装入锁紧孔内锁紧第二连杆,从而防止棉花卷转入后第二连杆由于水平方向的分力而自行移动。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在翻转过程中棉花卷300滚出两块翻转板B110之间,可以增加防护板B731,所述的防护板B731一端与棉花卷300贴紧,另一端与防护转轴B732一端装配固定,防护转轴B732另一端穿过翻转凸缘B120后与转动齿轮B421装配固定,且防护转轴B732位于转动齿轮B421与翻转凸缘B120底面之间的部分上还安装有防护限位环B733,防护限位环B733用于防止防护转轴B732反向穿过翻转凸缘B120;
所述的转动齿轮B421与齿条B650上的齿条卡齿B651啮合传动,所述的齿条装入齿条导向槽B1131内,所述的齿条导向槽B1131由两根固定在翻转板B110上的导向条B113构成,且所述的导向条B113两端上分别固定有第二限位板B115、第三限位板B116,所述的齿条B650一端与感应板B652装配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开关弹簧B642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开关弹簧B642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B114装配固定,第一限位板B114固定在翻转板B110上;
所述的第三限位板B116内侧与感应板B652分别与第一开关弹簧B641两端装配固定,且所述的第三限位板B116、第二限位板B115身上分别安装有第三行程开关B621、第四行程开关B622;
所述的齿条卡齿B651还与开关齿轮B422啮合传动,所述的开关齿轮B422固定在开关轴B521上,所述的开关轴B521与第二电机B520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第二电机B520通电后能驱动开关轴B521转动,从而驱动齿条B650移动,也就驱动转动齿轮B421转动,从而驱动防护板B731转动。
初始状态时,防护板B731与翻转板B110垂直,从而在翻转过程中能够防止棉花卷甩出两块翻转板B110之间,在第二行程开关B612内触发后,第二电机通电正转,驱动防护板B731转动至与翻转板平行方向,此时,防护板不再与棉花卷接触,然后启动第三电机将棉花卷输出即可,且输出棉花卷后,第二电机反转,驱动防护板B731复位即可。
本案中的电机可以全部选用能够正反转的步进电机。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翻转机构,其特征是:包括,翻转板,翻转板顶部固定有翻转凸缘,所述的翻转板一端底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水平部分侧面的支架铰接、另一端底部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连杆一端铰接,第一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连杆一端铰接;
两块翻转板底部安装有导向辊,导向辊可转动地套装在导向转轴上,导向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翻转板装配固定;
所述的翻转板上还分别设置有侧凸板,其中一块侧凸板上固定有侧支板,所述的侧支板与蜗杆一端可转动装配,蜗杆另一端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且第三电机通电后能够驱动蜗杆周向转动;
所述的蜗杆与蜗轮啮合,且所述的涡轮固定在第二滚轴一端,第二滚轴另一端穿过其中一块块侧凸板后与另一块侧凸板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第二滚轴上还固定有第二副滚轴带轮,所述的第二副滚轴带轮与第二滚轴皮带一端装配,第二滚轴皮带另一端与第二滚轴带轮装配;
所述的第二滚轴带轮固定在第一滚轴一端,第一滚轴另一端穿过两块侧凸板后与第一滚轴带轮装配固定,第一滚轴带轮与第一滚轴皮带一端装配,第一滚轴皮带另一端与第一副滚轴带轮装配;
所述的第一副滚轴带轮固定在第三滚轴一端,第三滚轴另一端穿过其中一块侧凸板后与另一侧凸板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上分别套装、固定有输出辊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第二连杆上设置有卡齿,且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翻转板各有两个,其中一根第二连杆上设置有锁紧孔,所述的锁紧孔与锁紧伸缩轴一端卡合装配,所述的锁紧伸缩轴;锁紧伸缩轴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二立板、第一立板后装入电磁铁内;
所述的电磁伸缩轴位于第二立板、第一立板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伸缩驱动环,所述的电磁伸缩轴位于伸缩驱动环与第一立板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伸缩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两块第二立板固定在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两端,所述的第一导向块、第二导向块上分别设置有能使第二连杆穿过的导向通孔,且所述的第一导向块还分别与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向立板一端装配固定,导向立板顶部设置有导向凸缘;
导向立板与齿轮轴可转动装配,齿轮轴另一端与导向齿轮装配,导向齿轮与卡齿啮合;且导向凸缘内侧底面与第二连杆顶面贴合;
所述的卡齿位于两块第二立板之间的部分还分别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两个驱动齿轮均固定在齿轮驱动轴上,且齿轮驱动轴一端与一侧的第二立板可转动装配、另一端穿过另一侧的第二立板后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第一电机通电后驱动齿轮驱动轴周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导向块侧面分别与减速底板、减速导向板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减速导向板固定在减速底板上且减速导向板两两为一对,每对减速导向板之间为减速导向槽,所述的第二连杆一端装入减速导向槽内且与第一减速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一减速板可在减速导向槽内滑动,所述的减速导向槽内还还安装有第二减速板、第三减速板、减速弹簧,所述的减速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减速板、第三减速板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三减速板与减速导向板装配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减速导向槽顶部通过减速顶板封闭,且减速顶板上设置有减速通槽,第一减速板通过连接块与触发板装配固定,触发板位于减速顶板上方,连接块与减速通槽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减速顶板上还分别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第二行程开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向辊最高点不高于水平部分的第二输送带最高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两块翻转板远离第二输送带一端上分别固定有输出发射器、输出接收器,所述的输出发射器、输出接收器共同构成光电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一端与棉花卷贴紧,另一端与防护转轴一端装配固定,防护转轴另一端穿过翻转凸缘后与转动齿轮装配固定,且防护转轴位于转动齿轮与翻转凸缘底面之间的部分上还安装有防护限位环,防护限位环用于防止防护转轴反向穿过翻转凸缘;
所述的转动齿轮与齿条上的齿条卡齿啮合传动,所述的齿条装入齿条导向槽内,所述的齿条导向槽由两根固定在翻转板上的导向条构成,且所述的导向条两端上分别固定有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所述的齿条一端与感应板装配固定、另一端与第二开关弹簧一端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开关弹簧另一端与第一限位板装配固定,第一限位板固定在翻转板上;
所述的第三限位板内侧与感应板分别与第一开关弹簧两端装配固定,且所述的第三限位板、第二限位板身上分别安装有第三行程开关、第四行程开关;
所述的齿条卡齿还与开关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开关齿轮固定在开关轴上,所述的开关轴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
9.一种货物输送系统,其特征是:应用有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翻转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货物输送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输送带、至少两条第二输送带,其特征是:第一输送带两侧均为第二输送带,且第一输送带一端为卸货端、另一端安装有侧移机构;
所述的第二输送带与侧移机构平行的一端为进货端、另一端为水平部分,水平部分上安装有翻转机构;
所述的侧移机构,包括,侧移底板、所述的侧移底板通过第一侧移侧板、第二侧移侧板与侧移支撑板装配固定,所述的侧移支撑板与导向杆底部装配固定,导向杆顶部穿过上顶侧移组件的第一顶板后与进料底板装配固定;第一顶板与油缸的油缸伸缩轴一端装配固定,油缸伸缩轴另一端侧移支撑板后装入油缸内;
所述的进料底板设置在进料壳底部,且进料底板上设置有侧移槽,所述的第三顶板装入侧移槽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12654.9A CN109775319B (zh) | 2019-01-07 | 2019-01-07 | 一种翻转机构及其货物输送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012654.9A CN109775319B (zh) | 2019-01-07 | 2019-01-07 | 一种翻转机构及其货物输送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75319A true CN109775319A (zh) | 2019-05-21 |
CN109775319B CN109775319B (zh) | 2021-02-19 |
Family
ID=66499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012654.9A Active CN109775319B (zh) | 2019-01-07 | 2019-01-07 | 一种翻转机构及其货物输送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75319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8720A (zh) * | 2020-12-10 | 2021-03-12 | 朱欢欢 | 一种物料均分控制机构 |
CN117267637A (zh) * | 2023-09-18 | 2023-12-22 | 深圳市正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移动式照明电源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28117A (ja) * | 1983-01-07 | 1984-07-24 | Okura Yusoki Co Ltd | 荷起こし装置 |
DE3824328C1 (zh) * | 1988-07-18 | 1989-12-21 | Kone-Anlagenbau Gmbh, 8900 Augsburg, De | |
JP2767212B2 (ja) * | 1995-01-30 | 1998-06-18 | 東海プレコン株式会社 | 重量物の横転機及び反転機 |
JP2002205109A (ja) * | 2001-01-05 | 2002-07-23 | Kawasaki Steel Corp | H形鋼用転回装置 |
CN201305342Y (zh) * | 2009-04-23 | 2009-09-09 | 王志刚 | 组合式全自动烟叶收购输送线 |
CN105775689A (zh) * | 2016-04-06 | 2016-07-20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轮胎90°向前翻转机 |
CN206384515U (zh) * | 2017-01-09 | 2017-08-08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翻转式滚筒输送机构 |
CN107512528A (zh) * | 2017-09-21 | 2017-12-26 | 湖州南浔德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格链条输送机 |
CN207107781U (zh) * | 2017-06-23 | 2018-03-16 |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翻转机构 |
CN207482697U (zh) * | 2017-11-15 | 2018-06-12 | 舒和机械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总成翻转装置 |
CN207876741U (zh) * | 2018-02-07 | 2018-09-18 | 赛得利(九江)纤维有限公司 | 一种粘胶纤维浆粕输送装置 |
CN108569538A (zh) * | 2017-10-31 | 2018-09-25 | 泰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垂直于运输线布置的翻卷机 |
-
2019
- 2019-01-07 CN CN201910012654.9A patent/CN1097753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28117A (ja) * | 1983-01-07 | 1984-07-24 | Okura Yusoki Co Ltd | 荷起こし装置 |
DE3824328C1 (zh) * | 1988-07-18 | 1989-12-21 | Kone-Anlagenbau Gmbh, 8900 Augsburg, De | |
JP2767212B2 (ja) * | 1995-01-30 | 1998-06-18 | 東海プレコン株式会社 | 重量物の横転機及び反転機 |
JP2002205109A (ja) * | 2001-01-05 | 2002-07-23 | Kawasaki Steel Corp | H形鋼用転回装置 |
CN201305342Y (zh) * | 2009-04-23 | 2009-09-09 | 王志刚 | 组合式全自动烟叶收购输送线 |
CN105775689A (zh) * | 2016-04-06 | 2016-07-20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轮胎90°向前翻转机 |
CN206384515U (zh) * | 2017-01-09 | 2017-08-08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翻转式滚筒输送机构 |
CN207107781U (zh) * | 2017-06-23 | 2018-03-16 |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翻转机构 |
CN107512528A (zh) * | 2017-09-21 | 2017-12-26 | 湖州南浔德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带格链条输送机 |
CN108569538A (zh) * | 2017-10-31 | 2018-09-25 | 泰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垂直于运输线布置的翻卷机 |
CN207482697U (zh) * | 2017-11-15 | 2018-06-12 | 舒和机械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一种轮胎总成翻转装置 |
CN207876741U (zh) * | 2018-02-07 | 2018-09-18 | 赛得利(九江)纤维有限公司 | 一种粘胶纤维浆粕输送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78720A (zh) * | 2020-12-10 | 2021-03-12 | 朱欢欢 | 一种物料均分控制机构 |
CN117267637A (zh) * | 2023-09-18 | 2023-12-22 | 深圳市正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移动式照明电源 |
CN117267637B (zh) * | 2023-09-18 | 2024-05-10 | 深圳市正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以移动式照明电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75319B (zh) | 2021-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75319A (zh) | 一种翻转机构及其货物输送系统 | |
CN201999464U (zh) | 一种双向水平刮板输送机 | |
RU2013105484A (ru) | Система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извлечения материала из рудника | |
CN109748073A (zh) | 一种侧移机构及其货物输送系统 | |
CN209097435U (zh) | 一种料仓 | |
CN107128672B (zh) | 一种上料翻转设备 | |
CN103858588B (zh) | 一种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 | |
CN202489080U (zh) | 一种鱼用远程控制自动投饵装置 | |
CN203593367U (zh) | 一种煤矿用交叉侧卸式变频驱动输送装置 | |
CN107298275A (zh) | 一种圆形料场 | |
CN201619895U (zh) | 具有换舱返料功能的装船机 | |
CN101239652A (zh) | 自卸散装货船及散装料的自卸方法 | |
CN216710992U (zh) | 一种废钢加工生产线成品智能装车系统 | |
CN216685020U (zh) | 物料输送装置 | |
SU489629A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оштучной выдачи лесоматериалов | |
CN205891900U (zh) | 一种埋刮板输送机 | |
CN204904435U (zh) | 全自动贩卖机 | |
CN208499823U (zh) | 一种组合式带包装固体废料进料装置 | |
CN209693735U (zh) | 7立方斜面式箱体双向同步出料撒料车 | |
CN216811775U (zh) | 矿用转载卸料装置 | |
CN209160965U (zh) | 一种物流无人机机场 | |
CN208716309U (zh) | 一种智能物料取送机 | |
CN206203482U (zh) | 一种大型轮胎输送设备 | |
CN206766450U (zh) | 一种药盒的自动装合机 | |
CN204877539U (zh) | 用于箕斗提升的井下矸石输送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